潘天壽曾說:“人們只知道黃賓虹的山水絕妙,花鳥更妙,妙在自由自在?!秉S賓虹雖以山水馳名,其花鳥畫同樣有著較大的成就,而齊白石花鳥畫則人所共知,影響深遠。
繼去年9月齊白石、黃賓虹兩位20世紀藝術(shù)大師在浙江美術(shù)館首次“相遇”共展后,4月30日,北京畫院再次聯(lián)合浙江省博物館、浙江美術(shù)館,共同推出“隔花人遠天涯近——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展覽共匯集齊白石、黃賓虹的花鳥作品、寫生、畫稿等共計169件套,全面地展現(xiàn)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藝術(shù)的發(fā)展歷程與卓越成就,并在此基礎上,梳理呈現(xiàn)兩位藝術(shù)巨匠于寫生方式、創(chuàng)作題材及藝術(shù)理念層面的異同。
齊白石
黃賓虹
齊白石(1864—1957),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后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于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現(xiàn)代中國繪畫大師。黃賓虹(1865年—1955年),初名懋質(zhì),后改名質(zhì),字樸存,號賓虹,別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縣,生于浙江省金華市。中國近現(xiàn)代國畫家,擅畫山水,山水畫一代宗師。
在繪畫藝術(shù)上齊白石受陳師曾影響甚大,同時吸取吳昌碩之長。齊白石專長花鳥,尤工蝦蟹、蟬、蝶、魚、鳥、水墨淋漓,洋溢著勃勃生機。
齊白石、黃賓虹兩位大師生活的近百年時間,歷經(jīng)清末、民國、新中國,社會變革不斷發(fā)生,革命運動風起云涌,新文化思潮興起,中西文化碰撞、交融,齊白石、黃賓虹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大背景和大環(huán)境中。他們自青年時代開始習畫,數(shù)十年孜孜以求,敢于不斷挑戰(zhàn)和變革,衰年變法,終有大成。齊白石以大寫意花鳥畫及工筆草蟲享譽于世,縱橫超邁,神妙入微,意在似與不似之間;既有傳統(tǒng)文人畫筆墨之意趣,又參入民間田園風味;雅俗共賞,饒有天然真趣。黃賓虹素以山水畫著稱,渾厚華滋,內(nèi)美蘊真。而其花鳥畫“另辟了一個世界”,雅逸清和,幽淡古拙,含剛健于婀娜,不似之似似之。他們既是中國傳統(tǒng)文人畫系統(tǒng)的傳承者,又是膽敢獨造的開拓者和創(chuàng)新者,也是享有國際聲譽的一代巨匠,他們是近現(xiàn)代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兩座藝術(shù)高峰。
兩位畫壇巨匠生前雖然偶有交集,但卻身處一北一南,各自代表了近現(xiàn)代中國畫發(fā)展過程中的兩種不同形態(tài)。兩位先生去世后,家屬將家藏作品全部捐獻給國家,并分別由北京畫院和浙江省博物館收藏。今年,北京畫院特聯(lián)合浙江省博物館、浙江美術(shù)館,共同推出“隔花人遠天涯近——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并將于4月30日在北京畫院美術(shù)館拉開兩位藝術(shù)巨匠跨越南北、同臺“對話”的大幕。
此次展覽分為“接木移花手段”“含剛健于婀娜”“不似之似為上”三大板塊,共匯集齊白石、黃賓虹的花鳥作品、寫生、畫稿等共計169件套,全面地展現(xiàn)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藝術(shù)的發(fā)展歷程與卓越成就,并在此基礎上,梳理呈現(xiàn)兩位藝術(shù)巨匠于寫生方式、創(chuàng)作題材及藝術(shù)理念層面的異同。
北京畫院院長、北京畫院美術(shù)館館長吳洪亮此前說:“通過展出的齊白石的圖稿和花鳥,與黃賓虹先生的花鳥對應起來可以見出,兩位大師完全是不同的路徑來闡釋同樣的牡丹、禽鳥。如果按照曾經(jīng)的研究者來說的話,齊白石的花鳥源于兩條路徑,一條路徑是民間,他是湖南湘潭人,跟毛主席是老鄉(xiāng)。齊白石在湘潭長大,接了那邊的地氣;還有一條路徑是源于海派,此前我做過中國20世紀研討會的資料,他們是把齊白石歸為海派的。齊白石又有自己的天分,所以齊白石的花鳥有民間之俗艷之美,也有來自傳統(tǒng)又被現(xiàn)代改良過的市井之美。而黃賓虹先生是更久遠的文人畫系統(tǒng)和他當時所具有的國際視野,不僅要考究他的筆墨能量,而且其中的色彩,灰調(diào)子,黃賓虹的色彩非常非常不一般?!?/p>
1947年冬,齊白石(前排左四)與黃賓虹(前排左五)在畫家于希寧畫展上
齊白石的“紅花墨葉”
1919年,齊白石正式定居北京。此時他的畫風學八大山人的冷逸一路,所以并未在京城畫壇立足。在好友陳師曾的勸告下,齊白石以以“從此決定大變,不欲人知,即餓死京華,公等勿憐”的決心進行“衰年變法”。在師法古人的基礎上,他的花鳥畫吸收吳昌碩等海派畫家的長處,終于開創(chuàng)出獨具個人特色的“紅花墨葉”一派。
成熟時期的齊白石花鳥畫,親近自然、謳歌生命,取材上將原來文人不屑表現(xiàn)的花鳥魚蟲、農(nóng)家蔬果植入畫面,極大地拓展傳統(tǒng)花鳥畫的表現(xiàn)范疇;章法構(gòu)圖上以“接木移花手段”進行大膽嘗試與改革,將濃重的墨色與艷麗的紅色巧妙搭配。不但突破了傳統(tǒng)花鳥畫的審美意趣,也更加符合廣大民眾的審美趣味,雅俗共賞。
秋聲 齊白石 133cm×33cm 無年款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荔枝蜻蜓 齊白石 136cm×33.4cm 無年款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蔬菜蟋蟀 齊白石 133cm×33.5cm 1939年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松鷹圖 齊白石 182cm×47cm 無年款 紙本水墨 北京畫院藏
翠鳥大蝦 齊白石 133cm×33.5cm 無年款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荷花小魚 齊白石 134cm×34cm 無年款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黃賓虹的“剛健婀娜”
黃賓虹研究、臨摹古人一生不輟,更是將勾摹古人作為自己的日課。在師古人的基礎上,他還提倡游觀、寫生,強調(diào)“師造化”。雖然在取材上并不像齊白石那樣豐富,但是黃賓虹筆下的花鳥卻展現(xiàn)出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畫風。
黃賓虹提倡勾花點葉,往往筆簡意足,一揮而就,物態(tài)盎然;晚年擅長用破墨、漬墨之法,用色隨性,淋漓盡致。更是將書法用筆融入花鳥畫中,使得其花鳥畫富有節(jié)奏的點畫韻律,看似用筆松散,輕松自在,實則內(nèi)在法度嚴謹。作為傳統(tǒng)筆墨的集大成者,黃賓虹將自己的“五筆七墨”生動的運用于其花鳥畫中,一波三折,含剛健于婀娜。
芙蓉圖 黃賓虹 68.5cm×33.2cm 1953年 紙本設色 浙江省博物館藏
卷丹蟲石 黃賓虹 97cm×38cm 無年款 紙本設色 浙江省博物館藏
蜀葵玉簪湖石 黃賓虹 75.8cm×38.5cm 無年款 紙本設色 浙江省博物館藏
芍藥 黃賓虹80.5cm×45.5cm 1951年 紙本設色 浙江省博物館藏
芙蓉紫薇 黃賓虹 65.6cm×33.2cm 無年款 紙本設色 浙江省博物館藏
梅竹 黃賓虹 69cm×35.8cm 無年款 紙本設色 浙江省博物館藏
齊與黃的“不似之似”
齊白石常說“作畫在似與不似之間為妙,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黃賓虹作畫也提倡“作畫當以不似之似為真似”。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兩位藝術(shù)大師在長期的藝術(shù)實踐與探索中,悟出的畫之真訣和中國美學精髓。齊白石、黃賓虹兩位畫壇巨匠在題材選取、筆墨語言、設色特征、章法構(gòu)圖上存在著諸多不同,在花鳥畫領域開創(chuàng)出截然不同的風格和面貌,但是卻對傳統(tǒng)的筆墨趣味和審美追求保持著驚人的一致。
在這背后凝聚著兩位大師對古人、對造化孜孜不倦的追求與探索,凝聚著他們對自然和生活體察入微的觀察與體悟。此次展覽中,還將重點呈現(xiàn)齊白石、黃賓虹的花鳥寫生畫稿,這些極為“形似”的底圖也為我們揭示了兩位藝術(shù)大師成功背后的勤勉之路。
墨竹 黃賓虹 115cm×33cm 無年款 紙本水墨 浙江省博物館藏
風竹 齊白石 129.5cm×33cm 無年款 紙本水墨 北京畫院藏
荷塘秋趣 黃賓虹 106.6cm×39.9cm 無年款 紙本設色 浙江省博物館藏
殘荷 齊白石 117cm×34cm 無年款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禽鳥稿 黃賓虹 26.5cm×30.5cm 無年款 紙本設色 浙江省博物館藏
一魚二蛙 齊白石 35cm×23.5cm 無年款 紙本水墨 北京畫院藏
展覽海報
展覽:隔花人遠天涯近——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
展期:2021/4/30 -6/14
地點:北京畫院美術(shù)館 1至4層廳
(本文部分資料據(jù)北京畫院薛良、武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