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達利、蒙克、羅德欽科,藝術家開啟的電影海報“黃金時代”

在20世紀的前二十年里,各種藝術思潮、主張與流派交相輝映。

在20世紀的前二十年里,各種藝術思潮、主張與流派交相輝映。在德國表現主義和俄國構成主義的明顯影響之外,達達主義、未來主義、精確主義、至上主義、超現實主義、包豪斯風格和新藝術主義都在電影和海報設計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超現實主義運動對電影的涉獵很少,然而薩爾瓦多·達利與電影人路易斯·布努埃爾合作的《一條安達魯狗》是那個時代先鋒電影制作的亮點之一。達利還與希區(qū)柯克一起制作了短片《意亂情迷》。在中國畫報出版社《電影海報藝術史》中介紹了超現實主義運動、德國表現主義、俄國構成主義等藝術流派對電影海報的影響。

超現實主義——

薩爾瓦多·達利:《一條安達魯狗》與《意亂情迷》

巴勃羅·畢加索和喬治·布拉克都對早期電影著迷,因為它們強調人物的動作和電影鏡頭的多角度。如果說這種表現形式對后世的影響還不夠明顯,那么立體主義的三個衍生物——未來主義、精確主義和至上主義則對電影藝術發(fā)揮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先鋒電影人當中。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費爾南德·萊熱和達德利·墨菲的《機械芭蕾》(Balletmé-canique,1924)。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關于人類和機械運動的電影反映了未來主義者對社會機械化的看法。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1920) 羅伯特·威恩對德國表現主義經典之作的一種截然不同卻又時尚的詮釋,這個虛構的人物透過裝飾藝術設計的棱鏡被過濾了出來。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1920)

羅伯特·威恩對德國表現主義經典之作的一種截然不同卻又時尚的詮釋,這個虛構的人物透過裝飾藝術設計的棱鏡被過濾了出來。

“裝飾藝術”這個術語直到20世紀60年代藝術運動復興的時候才被創(chuàng)造出來,但是這種風格在20世紀20年代便嶄露頭角,并逐漸在西方文化中占據主導地位。這不是一種特定風格,而是多種不同來源和影響的綜合體現,從新藝術到立體主義,從埃及的考古發(fā)現到非洲和東亞的藝術。1925年4月至10月在巴黎舉行的國際現代裝飾和工業(yè)藝術博覽會是一次重要的活動。博覽會慶祝了當時所謂的“現代風格”,并召集了來自歐洲各地的設計師展示自己的作品,包括服裝、珠寶和藝術品。

《哈利路亞》 (1929) 裝飾藝術和爵士時代在金·維多的電影海報中相遇,這是好萊塢電影公司的首部全黑人電影之一。海報捕捉了電影的音樂性和那個時代的享樂主義。

《哈利路亞》 (1929)

裝飾藝術和爵士時代在金·維多的電影海報中相遇,這是好萊塢電影公司的首部全黑人電影之一。海報捕捉了電影的音樂性和那個時代的享樂主義。

裝飾藝術可以說是20世紀20年代最流行的藝術風格。在紐約,裝飾藝術的影響力超過了其他所有的風格,摩天大樓都是按照這種風格建造的。美國散熱器大廈(1924)、克萊斯勒大廈(1928—1930)和洛克菲勒中心(1933)都采用了裝飾藝術風格。裝飾藝術與爵士樂融合,將音樂推向主流,并成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這種生活方式包含了裝飾藝術設計的所有方面。裝飾藝術也出現在平面設計中,先鋒人物是喬治·巴比爾,他于1911年首次展出自己的插畫,后來因在法國時尚雜志《腔調》(Gazette du Bon Ton)和《插畫》(L’Illustration)上的作品而出名。與其說他用完美細致的插圖創(chuàng)造了一個世界,倒不如說他是在用線條闡釋這個世界。

其他設計師用海報慶祝交通時代的到來,強調蒸汽船或飛機旅行的奢華。歌舞表演和夜總會被描繪成享樂主義的標志,電影被視為那個時代最杰出的娛樂形式。裝飾藝術的電影海報分為兩種,一種是無論電影如何,都有適合其風格的海報。因此,這些海報與俄國的構成主義設計并無不同,后者將形式置于內容之上。這些裝飾藝術的設計可能沒有俄國的構成主義藝術作品那么激進,但是更具表現力,而不是普遍的代表性。第二種是為電影創(chuàng)作的海報本身就充滿了裝飾藝術風格。通常情況下,這類海報會采取布景設計或服裝的設計形式。然而,海報也可以捕捉到電影的基調,以向觀眾推銷某一特定電影的生活方式。

《墮落名花》 (1929) 這張海報是為最早的有聲電影之一而設計的,雖然只是電影的一部分,但它捕捉到了 20 世紀 20 年代裝飾藝術對時尚和風格的影響,暗示著光明的新世界。

《墮落名花》 (1929)

這張海報是為最早的有聲電影之一而設計的,雖然只是電影的一部分,但它捕捉到了 20 世紀 20 年代裝飾藝術對時尚和風格的影響,暗示著光明的新世界。


《影像與攝影》 (1929) 這是美國和歐洲攝影以及電影和視覺藝術重要展覽的主要圖像。圖像的傾斜角度和攝影師與相機的姿勢使其具有對抗性。

《影像與攝影》 (1929)

這是美國和歐洲攝影以及電影和視覺藝術重要展覽的主要圖像。圖像的傾斜角度和攝影師與相機的姿勢使其具有對抗性。

包豪斯風格位于電影藝術的邊緣——包豪斯先鋒藝術家拉斯洛·莫霍里·納吉多年來一直嘗試建立一座“電影試驗站”,偶爾會有人嘗試與包豪斯風格融合。1929年,在斯圖加特(德國工業(yè)聯盟國際展覽)舉行的開創(chuàng)性“影像與攝影”上放映了一小部分電影。雖然攝影是其主要焦點,但是對排版的強調影響了所有文化和社會領域的海報設計方式。

超現實主義運動對電影的涉獵很少,但卻培養(yǎng)出了一位媒體界最優(yōu)秀的電影人路易斯·布努埃爾。他與薩爾瓦多·達利合作的《一條安達魯狗》(1929)仍然是這個時代先鋒電影制作的亮點之一。布努埃爾后來的《黃金時代》(1930)和其他一些電影超越了這部電影,他利用超現實主義思想,開辟了自己獨特的藝術之路。他還與設計師雷內·法拉奇進行了成功的合作,為他的最后一部電影帶來了超現實主義的影響力。與此同時,達利對電影的重要貢獻是與阿爾弗雷德·希區(qū)柯克一起制作了短片《意亂情迷》(1945)。在此期間,他協助設計了一系列場景,詳細地描述了格里高利·派克所經歷的夢境。

《一條安達魯狗》(1929)海報之一 ?圖源網絡

《一條安達魯狗》(1929)海報之一  圖源網絡


《一條安達魯狗》(1929)海報之一 ?圖源網絡

《一條安達魯狗》(1929)海報之一  圖源網絡

德國表現主義——

愛德華·蒙克:令人不寒而栗的《傀儡》

與當時其他藝術潮流不同的是,德國表現主義幾乎沒有跨越國界,盡管在隨后的幾十年里,它的影響力廣泛而深遠。這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德國與歐洲大部分地區(qū)基本隔絕。其結果是,德國國內電影產業(yè)規(guī)模不斷擴大。到20世紀20年代,德國電影被認為是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之一,其電影在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方面都超過了歐洲大多數國家。

表現主義是20世紀開始的現代藝術思潮,其起源是詩歌和繪畫。表現主義追求的不是現實,而是對世界的主觀看法。對于電影而言,表現主義意味著角色心靈的外在投射,通過光影和建筑的操控,對既定世界進行物理轉換。

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一個早期例子是斯特蘭·賴伊和保羅·威格納的《布拉格的大學生》(Der Student von Prag,1913),電影講述的是一名貧窮的學生被一個偷走他影子的巫師愚弄的故事。這部電影的海報以突出主角為特點,與那個時代的其他電影海報略有不同。但是就像電影一樣,海報的基調暗示著一種新視覺風格的發(fā)展。當羅伯特·威恩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1920)上映時,德國表現主義已經達到了頂峰。海報強調陰影,甚至把它們直接畫在墻上,塑造出畸形建筑的效果。該電影海報反映了故事講述者痛苦的心靈和扭曲的敘事本質。斯塔爾-阿普克的電影海報強調了這個奇形怪狀的世界及其所包含的恐怖氛圍。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1920) 斯塔爾 - 阿普克的設計為羅伯特·威恩的單色世界增添了色彩,以最少的調色增加了環(huán)境的扭曲和不安的、怪誕的特質。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1920)

斯塔爾 - 阿普克的設計為羅伯特·威恩的單色世界增添了色彩,以最少的調色增加了環(huán)境的扭曲和不安的、怪誕的特質。

保羅·威格納和卡爾·伯澤的《傀儡》(1920)對世界的詮釋同樣令人不寒而栗。為配合影片而設計的海報大量取材于表現主義藝術,尤其是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的作品。

《傀儡》 (1920) 愛德華·蒙克對這件藝術品有相當的影響力。這位挪威藝術家擅長探索心理學主題,這也是很多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關鍵。

《傀儡》 (1920)

愛德華·蒙克對這件藝術品有相當的影響力。這位挪威藝術家擅長探索心理學主題,這也是很多德國表現主義電影的關鍵。

雖然這些電影是德國表現主義的真實例子,但其他電影也從這種風格中汲取了元素。許多參與電影制作的從業(yè)者為了躲避納粹而來到好萊塢,觀眾可以從恐怖電影和黑色電影的發(fā)展中感受到他們的影響力。

俄國構成主義——

羅德欽科:激進海報藝術的誕生

伴隨著1917年俄國革命的爆發(fā),電影海報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政治和藝術思想相聯系,形成了異常激進的海報藝術。它汲取了一系列藝術思潮和藝術運動的概念,最終被定義為構成主義。

《世界的六分之一》 (1926) 吉加·維爾托夫的紀錄片將他帶到了蘇聯的偏遠地區(qū),就像這幅作品中的地圖和網格線所呈現的那樣。這個國家的重要性得到了強調,因為它是唯一顯示出來的國家。

《世界的六分之一》 (1926)

吉加·維爾托夫的紀錄片將他帶到了蘇聯的偏遠地區(qū),就像這幅作品中的地圖和網格線所呈現的那樣。這個國家的重要性得到了強調,因為它是唯一顯示出來的國家。

與歐洲其他國家不同,俄國海報藝術最初沒有受到新藝術運動影響。然而,1908年在圣彼得堡舉辦的一場展覽卻引起了藝術家們的強烈反響。在莫斯科風景如畫咖啡館里,立體派的影響尤其明顯,咖啡館的浮雕由弗拉基米爾·塔特林在羅德欽科的幫助下設計完成。這家咖啡館成為城市里藝術家的重要會聚地之一。

十月革命后,蘇聯電影業(yè)的重組任務交到了列寧的妻子娜杰日達·克魯普斯卡婭手中。電影膠片起初很難獲得,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的時候。戰(zhàn)爭結束后,電影膠片的供應量才略顯充足。蘇聯電影迅速發(fā)展,到1923年,國有電影制作公司戈斯基諾(Goskino)成立。公司甚至有自己的海報部門,名為廣告電影(ReklamFilm)。

《五分鐘》 (1929) 安納托利·貝爾斯基的設計是俄國構成主義海報藝術的重要作品。設計師將其中一個人物的頭像放在城市街區(qū)的上方,并配以類似閃電的字體。

《五分鐘》 (1929)

安納托利·貝爾斯基的設計是俄國構成主義海報藝術的重要作品。設計師將其中一個人物的頭像放在城市街區(qū)的上方,并配以類似閃電的字體。

構成主義產生于俄國未來主義和至上主義作品中,而攝影技術的發(fā)展幫助創(chuàng)造了一種全新的設計風格。隨著謝爾蓋·愛森斯坦、列夫·庫列紹夫、弗謝沃洛德·普多夫金和吉加·維爾托夫等電影制作人開發(fā)出全新的電影類型,這種風格悄然興起。為了突出剪輯的作用,他們在尋找維爾托夫所謂的電影真相,即將紀錄片的片段拼接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更深層次的意義。這種方式反映在藝術家為宣傳這些電影而創(chuàng)作的海報上。他們利用獨特的蒙太奇形式,將不同的圖像拼接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一個連貫的整體。

羅德欽科是構成主義運動的主要藝術家之一,他為愛森斯坦的《戰(zhàn)艦波將金號》(1925)所做的設計是那個時代最著名的電影海報之一。塞米翁·謝苗諾夫、安納托利·貝爾斯基、彼得·茹科夫、格里戈里·鮑里索夫、羅德欽科與斯坦伯格兄弟一起定義了激進的海報風格。然而,這場運動與托洛茨基的聯系及向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轉變,使其在20世紀30年代初接近尾聲。

《戰(zhàn)艦波將金號》 (1925) 亞歷山大·羅德欽科的作品是蘇聯最著名的構成主義海報之一。圖像突出了俄國的海軍力量,對稱的使用在視覺上產生了十分震撼的效果。

《戰(zhàn)艦波將金號》 (1925)

亞歷山大·羅德欽科的作品是蘇聯最著名的構成主義海報之一。圖像突出了俄國的海軍力量,對稱的使用在視覺上產生了十分震撼的效果。


《電影海報藝術史》[英] 伊恩·海頓·史密斯/著 杜盈/譯 ?中國畫報出版社 2020.12

《電影海報藝術史》[英] 伊恩·海頓·史密斯/著 杜盈/譯  中國畫報出版社 2020.12

延伸閱讀 | 最受收藏家歡迎的海報之一

默片精品《大都會》與導演弗里茨·朗

在20世紀20年代德國電影業(yè)涌現出來的所有導演中,弗里茨·朗是最著名的。他的作品可能缺乏茂瑙那樣的抒情風格和視覺詩意,但其創(chuàng)作規(guī)模宏大,極具觀賞性。弗里茨的事業(yè)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柏林默片和早期有聲電影;逃離納粹后在美國度過的一段時間;20世紀50年代末,重返德國完成的最后三部電影。

1916年,弗里茨在與奧地利軍隊的戰(zhàn)斗中受傷后,開始考慮從事電影行業(yè)。在維也納的舞臺上短暫表演了一段時間之后,他成為一名作家,最終進入了傳奇的烏法工作室,成為電影導演。他早期的電影大多已經失傳,主要是類型片,特別是冒險故事,如“蜘蛛系列”(1919—1920)?!度嫛罚―er müde Tod,1921)暗示了即將發(fā)生的事情。與弗里茨的后續(xù)電影一樣,由兩部分組成的史詩巨制《玩家馬布斯博士》(1922)大量借鑒了德國的表現主義。這種影響也反映在他的另一部系列電影《尼伯龍根》(1924)的巨大畫布上,海報展示了日耳曼人的世界。

《尼伯龍根》 (1924) 與電影一樣,這張海報展示了偉大的德國神話。它不同于那個時代的表現主義海報所描繪的世界,但完美地捕捉到了主題史詩般的基調。

《尼伯龍根》 (1924)

與電影一樣,這張海報展示了偉大的德國神話。它不同于那個時代的表現主義海報所描繪的世界,但完美地捕捉到了主題史詩般的基調。

弗里茨又耗費三年時間才完成了第一部有遠見的、偉大的科幻電影作品——《大都會》(1927),這部電影在創(chuàng)建未來城市方面有著非凡的影響力。然而,該電影最初因其故事情節(jié)和長度而受到批評,最終未能收回巨大的投資。盡管如此,《大都會》仍然是默片時代最優(yōu)秀的電影之一,并以擁有漂亮的宣傳作品為特色。主圖是最受收藏家歡迎的海報之一。

《大都會》 (1927) 這是一個夢想中的未來世界。與電影中更受歡迎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幅海報將女性的臉與抽象的結構交織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引人注目的形象。

《大都會》 (1927)

這是一個夢想中的未來世界。與電影中更受歡迎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幅海報將女性的臉與抽象的結構交織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引人注目的形象。


《月亮中的女人》(1929) 阿爾弗雷德·赫爾曼的設計展現了太空旅行的奇觀。在弗里茨·朗第二部科幻冒險作品的海報上,火箭周圍有兩圈帶陰影的條紋,黃色和白色暗示著速度。

《月亮中的女人》(1929)

阿爾弗雷德·赫爾曼的設計展現了太空旅行的奇觀。在弗里茨·朗第二部科幻冒險作品的海報上,火箭周圍有兩圈帶陰影的條紋,黃色和白色暗示著速度。

弗里茨在另一部鮮為人知的科幻電影作品《月亮中的女人》(1929)里也捕捉到了太空旅行的奇妙之處?!恶R布斯博士的遺囑》(1933)衍生出各種藝術作品,而弗里茨1922年的犯罪史詩續(xù)集十分令人不安。盡管納粹禁播《馬布斯博士的遺囑》,但導演卻得到了烏法的工作。那時候,弗里茨正準備逃往美國。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