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留住古鎮(zhèn)泗涇的千年人文,并不僅是修舊如舊

說起江南古鎮(zhèn),很多人耳熟能詳的是江浙一帶的古鎮(zhèn),在地處上海近郊的松江,同樣有著一個寧靜古樸的千年古鎮(zhèn)——泗涇。

說起江南古鎮(zhèn),很多人耳熟能詳的是江浙一帶的古鎮(zhèn),在地處上海近郊的松江,同樣有著一個寧靜古樸的千年古鎮(zhèn)——泗涇。這一早在宋代便形成村落的古鎮(zhèn),元末明初曾吸引了知名學者陶宗儀隱居并匯編成《南村輟耕錄》,而在近現代,一代報業(yè)巨子、《申報》總經理史量才,一代教育大家、復旦大學創(chuàng)辦人馬相伯在這里都有著故居。

這樣一個行河而船、跨河而橋、依河而街、因河而鎮(zhèn)的千年古鎮(zhèn),不僅保存了完整的街河格局和傳統的水鄉(xiāng)風貌,同時還留存了豐富的歷史建筑,隨著歷史風貌區(qū)的修復,這一古鎮(zhèn)在當下正在重新煥發(fā)生機與活力。松江區(qū)泗涇鎮(zhèn)黨委委員張曄近日在接受澎湃新聞對話時表示,“泗涇古鎮(zhèn)有著千年的歷史與人文,在后續(xù)改造利用中一直極力避免古鎮(zhèn)同質化的現象 ,注重‘活力古鎮(zhèn)’,導入古鎮(zhèn)的業(yè)態(tài)一直堅持文化性,初步準備結合史量才、馬相伯與泗涇的關系深度呈現傳媒文化及教育,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等。”

地處"上海之根"的松江泗涇古鎮(zhèn),自古就有"縣東十八鎮(zhèn),泗涇第一鎮(zhèn)"之譽,走進古鎮(zhèn)歷史風貌區(qū),已經修復完成的古宅修舊如舊,一片淡雅與古韻,讓人驚喜的還在于,這里并沒有很多古鎮(zhèn)都有的喧囂酒吧,也沒有大量的商鋪,陳列的除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古建筑修復、水鄉(xiāng)視覺設計,更有一間間正在修復的名人舊居。

?修繕后的泗涇三宅沿河風貌

 修繕后的泗涇三宅沿河風貌


張曄(左二)等在泗涇古鎮(zhèn)孫士林宅“古建筑木作法展”現場

張曄(左二)等在泗涇古鎮(zhèn)孫士林宅“古建筑木作法展”現場

“傍湖影峰入,抱席水如茵;冥機觸幽趣,不復在人群;夾岸花聳發(fā),似多含暮情;秋窗能種竹,習習轉涼蔭……”這是元末明初學者陶宗儀為避戰(zhàn)亂,隱居上海松江泗涇,在泗水之南構筑“南村草堂”所寫下的詩句。

曾孕育了元代大儒陶宗儀、民國時期復旦大學創(chuàng)始人馬相伯、上海報界巨擘史量才等名人的泗涇古鎮(zhèn),在歷史曾經有著“百業(yè)輻輳,戶口繁盛,街巷縱橫,橋梁相望”的盛況。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延續(xù)千年的泗涇古鎮(zhèn)的歷史街區(qū)很長一段時間里似乎被摒棄在歷史的一隅。2013年初,經國家六部委評審認定,泗涇下塘村被列入全國第一批646個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之一。

泗涇是四水交匯之地

泗涇是四水交匯之地


泗涇的農業(yè)生產

泗涇的農業(yè)生產


泗涇的石駁岸河埠

泗涇的石駁岸河埠

十多年來,對于泗涇古鎮(zhèn)的保護、更新與利用,當地政府一直在進行推動,包括對當時的史量才、馬相伯故居的保護,但限于當時的客觀條件,對于保護歷史建筑做了大量工作,對于后續(xù)的活化利用并未深入展開。進入到2017年,在松江區(qū)委區(qū)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泗涇古建筑的文保工作得到了進一步推進,位于古鎮(zhèn)入口的程宅、管宅、孫士林宅三座建于明清時期的古宅先后完成了動遷、修繕和業(yè)態(tài)導入等工作。泗涇古鎮(zhèn)老街新修復完成更新的老宅,也被命名為"三宅又一生",事實上,他們成為了泗涇古鎮(zhèn)歷史建筑更新再利用的"樣板間"。

修繕后的泗涇老宅內景

修繕后的泗涇老宅內景

松江區(qū)泗涇鎮(zhèn)黨委委員張曄近日在接受澎湃新聞對話時表示,“留住鄉(xiāng)愁”是泗涇古鎮(zhèn)恢復歷史風貌區(qū)的初心,“文物建筑修繕已全面啟動,在已修繕完成史量才故居、馬相伯故居等3處基礎上,孫世林宅、程氏宅、管氏宅、馬相伯二期、丁蔣陸三宅修繕完成,另有四處已經進場,古鎮(zhèn)規(guī)劃展示館基本建成,其余所有文物保護點的勘察設計工作已全部啟動。泗涇鎮(zhèn)黨代會最近提出了‘科創(chuàng)綠洲,活力古鎮(zhèn),宜居新城’的奮斗目標。古鎮(zhèn)是文化之根,修舊如舊只是第一步,古鎮(zhèn)的活力與活化更是一篇大文章,我們希望做到‘文化活力古鎮(zhèn),靜雅魅力水鄉(xiāng)’。”

對話:

澎湃新聞:泗涇下塘歷史風貌區(qū)多年前即被列入全國第一批646個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之一,其歷史風貌區(qū)的特點表現在哪里?

張曄:泗涇下塘歷史風貌區(qū)的特點在上海地區(qū)是比較明顯的。一方面是我們的歷史文化建筑比較集聚,以下塘核心區(qū)為主,包括周邊一些臨近的區(qū)域,大概有五十多處的文保建筑,這其中包括文保單位和文保點。

另一方面,泗涇的人文底蘊是很深厚的。泗涇古鎮(zhèn)從北宋真宗年間就開始建鎮(zhèn),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千年古鎮(zhèn)是名副其實的。北宋以來,泗涇古鎮(zhèn)有兩個人文高峰期:一個是在元末明初時期,一個是在近現代時期。

張曄

張曄

元末明初時期,當時居住在這里的陶宗儀是一個非常有名的文學家,我們讀書時候很熟悉的一個寓言《寒號鳥》就是出自他的《南村輟耕錄》。還有一個我們很熟悉的成語“持之以恒”也是出自陶宗儀當時在泗涇南村積葉成書的典故。典故中陶宗儀從小就堅持刻苦讀書,即使在田地干活的間隙,也不忘看書。田里沒有紙,每當想起什么,看到什么,聽到什么,他就立即摘取樹葉記錄下來,回家后儲存在一種口小腹大的瓦罐里,等存滿了就埋在樹下。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十年中竟積攢下十幾罐樹葉。有人問陶宗儀為什么要這樣做,他說:“學習就應該持之以恒?!?/p>

除了《南村輟耕錄》外,陶宗儀還著有一本非常重要的書叫《書史會要》,這本書系統而較詳盡地編錄了上古至元代的書法家傳記,評論簡潔、允當,應該說在書法史上是十分有影響力的一部作品。陶宗儀隱居南村幾十年,與當時華亭著名文人夏庭芝、曹知白、楊維楨、錢全衷、陳孟剛、袁凱、邵亨貞、孫道明等都有交往,陶宗儀常與他們一起坐船品茶飲酒,寫詩填詞。

到了近現代時期,居住在泗涇的名人有馬相伯和史量才。其中馬相伯是中國著名的教育家、復旦大學創(chuàng)始人、震旦大學首仼校長。杰出教育家蔡元培,國民黨元老于右任、邵力子都是他的弟子。馬相伯祖籍是江蘇丹陽人,清咸豐八年,全家從鎮(zhèn)江轉至滬定居。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八月),馬相伯將自己的全部家產—松江、青浦等地的三千畝田產,捐獻給天主教江南司教收管,作為創(chuàng)辦“中西大學堂”的基金,并立下“捐獻家產興學字據”,規(guī)定該產業(yè)用作中西大學建成后的學生助學金。

馬相伯(1840-1939)

馬相伯(1840-1939)

光緒三十一年春,得張謇、嚴復和袁希濤等名流的支持,馬相伯在江灣籌建復旦公學(今復旦大學),于中秋節(jié)(1905年9月13日)正式開學。馬相伯擔任校長。辛亥革命時,已70高齡的馬相伯被孫中山聘為南京第一任市長。“九·一八”事變時,馬相伯已91高齡。他深感國難深重,為救亡呼號奔走,發(fā)表《為日禍告國人書》,主張“立息內爭,共御外侮”,被公認為“人類之瑞”“國家之光”。

位于泗涇古鎮(zhèn)的馬相伯故居

位于泗涇古鎮(zhèn)的馬相伯故居

另一位是上海報界巨擘史量才。史量才出生于江寧縣。7歲母親去世后,父親史春帆在泗涇鎮(zhèn)經營史太和堂藥店,便將他帶到泗涇。民國元年,史量才與張謇等合資,以12萬元巨款購進《申報》,史量才任總經理。三年后,史量才退還張謇等的股款,改為獨資經營。

史量才(1880-1934)

史量才(1880-1934)

在《申報》的管理和經營中,史量才聘請愛國民主人士黃炎培任《申報》設計部長,聘李公樸主持《申報》流通圖書館和業(yè)務補習學校。為改變“自由談”面貌,聘國外留學歸來的黎列文為主持,摒棄鴛鴦蝴蝶和才子佳人,經??切挛乃囎髌?,如巴金的《沙丁》、茅盾的《林家鋪子》、魯迅的雜文等左翼作家的作品。不僅如此,《申報》還經常對國民黨的作為進行旁敲側擊的批評。如魯迅的雜文、陶行知的文章,包括《巢匪評論》,反對蔣介石攻打紅軍。史量才曾說:“人有人格,報有報格,國有國格,三格不存,人將非人,報將非報,國將不國!”1934年,史量才在與妻兒等人由杭州回滬途中遭國民黨特務槍殺。

還有一位很有名的叫聞宥,可能大家平時了解不多。聞宥被評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三大語言學家,另外兩個分別是陳寅恪、錢鐘書。有一個例子,當時聞宥去西南聯大任教,當時陳寅恪說:“聞老師來了,我是小巫見大巫了?!碑斎挥凶灾t的因素,但從中也可見出陳寅恪對聞宥是非常認可的。這是泗涇的人文歷史。

此外,泗涇的民俗文化、非遺在上海也是比較有特色的。泗涇現在一共有國家級、上海市級、松江區(qū)級的非遺七項,特別是十錦細鑼鼓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澎湃新聞:泗涇下塘歷史風貌區(qū)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保護、更新與利用的,從起步開發(fā)到現在是怎么樣的一個思路?

張曄:早在2007年,泗涇下塘歷史文化風貌區(qū)就被列為了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qū)。2013年,下塘村被列為國家級的歷史文化名村,這在整個上海也就兩個。在保護與更新利用方面,其實泗涇古鎮(zhèn)的起步也不算晚,進入21世紀就陸陸續(xù)續(xù)都在開始,包括當時的史量才、馬相伯故居的保護,但限于當時的客觀條件,只是出于保護歷史建筑的角度做了一些工作,沒有很完整的考慮到后續(xù)活化利用的一些內容。

進入到2017年,在松江區(qū)委區(qū)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啟動了泗涇的文化保護與更新利用,包括動遷、古建筑的修繕、業(yè)態(tài)的導入等??梢哉f到了今天初步展現了一點形態(tài),比如今天我們所在的“三宅又一生”,這個地方原來是明代到民國的不同時期建造的三幢老建筑:管氏宅、程氏宅、孫士林宅,三幢建筑均為傳統木結構院落式布局,建筑兩層,小青瓦雙坡屋面,建筑坐南朝北,南向臨街,北向臨河,是上海傳統民居的典型實例。修繕之前,這三幢老建筑破損程度十分嚴重,包括屋頂漏水,維護結構殘損,部分木梁架有火燒痕跡,瓦片和窗戶殘缺不全等。

泗涇古鎮(zhèn)商業(yè)凋敝,騎樓街長廊被加建建筑截斷

泗涇古鎮(zhèn)商業(yè)凋敝,騎樓街長廊被加建建筑截斷


修復時的泗涇古鎮(zhèn)老宅

修復時的泗涇古鎮(zhèn)老宅

經過整體的修繕后,我們導入了一些業(yè)態(tài)。目前孫士林宅成為上海交大建筑遺產保護教學實踐基地,依托其科研背景設立傳統木構實驗室,開展研究課題,成為地方的歷史建筑木構件檢測、修復的基地。

目前孫士林宅成為上海交大建筑遺產保護教學實踐基地

目前孫士林宅成為上海交大建筑遺產保護教學實踐基地


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在孫士林宅內策劃的“古建筑木作法展”現場

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在孫士林宅內策劃的“古建筑木作法展”現場

管氏宅的一、二進成為新華書店實體店“南村映雪”,是依托古宅打磨出來的新概念文化書店,名字各取了泗涇人文之祖陶宗儀宅邸“南村草堂”和泗涇藏書家孫道明先生書齋“映雪齋”兩個字。

“南村映雪”書店外景

“南村映雪”書店外景

程氏宅室內裝修多采用較為簡潔的原木家具,保證了整體的協調性,合作的云間草堂除了展示茶道,也時不時地展出一些頗有逸趣的藝術小品;二層作為宅內較為私密安靜的空間,用作古琴社的教學空間。通過導入這些業(yè)態(tài),讓我們的老建筑煥發(fā)了新生,所以我們取名為“三宅又一生”。

澎湃新聞:所以泗涇古鎮(zhèn)在文保建筑方面不僅是修繕,更重在活化與利用。

張曄:對,從泗涇古鎮(zhèn)的未來看,特別是聚焦于文保建筑的利用方面,我們一直堅持幾點:

一是時代性。我們覺得文保建筑,不能就把它單純地修舊如舊就好了,修的目的是什么?是活化與利用。我們現在發(fā)現,很多古建筑,包括之前泗涇古鎮(zhèn)也有,修繕好之后就做一些內部參觀,我覺得這個有點可惜。文保建筑怎么體現時代性?就是要注入新的內涵和內容,像我們的“三宅又一生”就是作為泗涇當地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的特色站點。

“三宅又一生”局部外景

“三宅又一生”局部外景

二是地方性。泗涇的古鎮(zhèn)就是泗涇的,我們修古鎮(zhèn)不是平地造一個攝影棚或者攝影基地,而是要留住自己的鄉(xiāng)愁,要把原來的東西保存下來,傳承下去。

三是文化性。我們導入古鎮(zhèn)的業(yè)態(tài)要堅持文化性。文化的一些項目、業(yè)態(tài),包括文創(chuàng)等,即便是有商業(yè)的,也要和文化很好的融合,不要讓人覺得是低端的、喧囂的。

泗涇古鎮(zhèn)老建筑外景

泗涇古鎮(zhèn)老建筑外景


泗涇古鎮(zhèn)??上海交大建筑遺產保護中心 圖

泗涇古鎮(zhèn)  上海交大建筑遺產保護中心 圖

四是公益性。我們不希望把古鎮(zhèn)做成一個非常純粹的商業(yè)項目或者旅游項目。我們邀請一些高校或者藝術家參與進來,給他們提供工作室,讓他們做一些展覽、論壇和講座。但是我們對他們的要求是必須要對外開放的。你不能變成一個封閉式的,一年辦幾場畫展,內部參觀學習,這個不符合我們的定位。所以我們這個“三宅又一生”,包括今后一些修繕好的新的文保建筑都完全是開放的。我們不希望把大門鎖著,深宅大院,沒有鎖。

總得來說,泗涇整體的保護與更新、利用思路是按照“古典、高雅、優(yōu)美、時尚”的功能定位,以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梳理歷史文化脈絡、傳承歷史文化基因、賦能新時代泗涇高質量發(fā)展為主線,融合創(chuàng)新業(yè)態(tài),通過文創(chuàng)文旅、釀造工坊、民俗民宿等舉措,將下塘建設成為集中體現泗涇歷史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休閑區(qū)、文化傳承展示區(qū)、文化產業(yè)消費區(qū)。這也是我們黨委政府提出來的“文化活力古鎮(zhèn),靜雅魅力水鄉(xiāng)”。

澎湃新聞:現在國內知名的旅游型古鎮(zhèn)有很多,不過很多古鎮(zhèn)似乎免不了大同小異,泗涇在改造、活化的過程中如何避免古鎮(zhèn)同質化的問題?

張曄:在古鎮(zhèn)中,我覺得烏鎮(zhèn)做得非常成功的,從最初的版本出發(fā),商業(yè)加旅游,到互聯網大會、戲劇節(jié)等文化主題的加持,既打出了文化IP,又有自己的特色,而且也帶動了旅游。云南的大理、麗江又不一樣,它主要是自然風情、少數民族風情結合在一起打造的這樣一個特點。與這些地方相比,泗涇古鎮(zhèn)盡管剛剛起步,但我們可以吸取其他古鎮(zhèn)一些成功的經驗,或者說避免走一些彎路。

當然,泗涇古鎮(zhèn)在后續(xù)改造利用中也會極力避免古鎮(zhèn)同質化的現象。因為古鎮(zhèn)多了,大家就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

泗涇古鎮(zhèn)一角

泗涇古鎮(zhèn)一角

那么泗涇古鎮(zhèn)的核心競爭力、辨識度在哪里呢?從泗涇的歷史風貌來看,我認為上海提出的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紅色文化,泗涇古鎮(zhèn)都是具備的。比如說海派文化,不管是新聞界《申報》掌門史量才,還是復旦大學的創(chuàng)始人馬相伯,他們展現的都是近代上海海派文化開風氣之先的品格。又比如紅色文化,泗涇的紅色文化是深入內涵的,史量才是愛國人士,因為不滿當時的反動統治,被蔣介石派人暗殺,死后安葬在龍華烈士陵園。馬相伯被譽為“人類之瑞”與“國家之光”,國共兩黨都高度認可,是大師、脊梁骨,而且也是非常愛國的一位老人,他曾寫下“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的名言。

結合泗涇的優(yōu)勢來看,我們認為定位于呈現傳媒的歷史與當下是可以考慮的。通過合作,史量才的故居以后在開放的同時準備呈現與《申報》相關的展覽,盡管現在《申報》已經沒有了,國內很多報紙也在??菆蠹埖幕虿]有消失,只是換了一種載體繼續(xù)發(fā)展,以前是電視、廣電或者報紙,現在大多是手機、電腦等移動端閱讀。而且我們本身也是有這個歷史淵源,這在全國的古鎮(zhèn)中也是獨一無二的;第二是泗涇的非遺,包括十錦細鑼鼓、皮影戲等。我們跟相關的資源對接,把它們集中展示出來,這對我們普通老百姓是很有吸引力,但不是比較低端,比較泛化的小吃、小商品的概念。

泗涇古鎮(zhèn)的食品包裝設計

泗涇古鎮(zhèn)的食品包裝設計

目前,我們和高校、書店、報業(yè)等機構都展開了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史量才故居是和上報集團合作,故居修繕在春節(jié)后基本可以完成,正式開放估計到下半年,因為后期還有展陳的工作要做。馬相伯故居是和復旦大學陳望道故居的策劃團隊合作,現在已經進入到比較縱深推進的階段,包括后續(xù)的一些資源導入等方面。在設計方面,我們還和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合作做了一個叫“泗涇之紋”,把泗涇的一些建筑元素提煉出來,做一些形象識別的東西,包括文創(chuàng)、海報、食品包裝等。當然今后在一些內涵挖掘上,還有更多的一些考慮。

泗涇古鎮(zhèn)的文創(chuàng)產品

泗涇古鎮(zhèn)的文創(chuàng)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從交通區(qū)位來說,除了七寶古鎮(zhèn),泗涇古鎮(zhèn)是離上海市中心最近的。所以從這些方面來看,我們認為泗涇古鎮(zhèn)完全有可能打造一個上海市乃至長三角地區(qū)的旅游休閑目的地,就是大家覺得很方便,乘幾站地鐵就到了,周末邀朋友過來喝喝茶,聊聊天,或者帶朋友過來度個假。

最近召開的松江區(qū)泗涇鎮(zhèn)黨代會提出了“科創(chuàng)綠洲,活力古鎮(zhèn),宜居新城”的目標,古鎮(zhèn)是文化之根,修舊如舊只是第一步,古鎮(zhèn)的活化更是一篇大文章,通過引入文化項目,注入活力,我們希望做到“文化活力古鎮(zhèn),靜雅魅力水鄉(xiāng)”。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