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鶴亭先生年譜》,冒懷蘇編著,學(xué)林出版社1998年5月版
《鄭孝胥日記》,勞祖德整理,中華書局1993年10月版
本文依據(jù)《鄭孝胥日記》和《冒鶴亭先生年譜》中的有關(guān)記載,將冒鶴亭與鄭孝胥的交往,按時(shí)間順序列出,并作注釋。此外,還考證“法源寺詩社雅集”照片的拍攝日期。
1911年(辛亥,北京。鄭孝胥五十二歲,冒鶴亭三十九歲)
《日記》(正月初七日):“夜,與伯平同赴劉聚卿之約于西堂子胡同,觀大、小忽雷及唐雷威、雷霄二琴。座客約二十人,晤繆小山、陳士可、冒鶴亭、方地山等?!?/p>
注:金邦平(字伯平)是鄭孝胥長女鄭景的丈夫。
大、小忽雷是古代西北少數(shù)民族彈撥弦鳴樂器,因其發(fā)音忽忽若雷而得名,又稱龍首琵琶或二弦琵琶。雷霄、雷威是唐代古琴制作家。1910年至1911年的兩年間,收藏家劉世珩(字聚卿)接連獲得大、小忽雷二琴。
鄭孝胥(1860-1938),字蘇戡,一字太夷,號(hào)海藏,光緒八年(1882)壬午科福建鄉(xiāng)試解元(第一名)。1911年,鄭孝胥任湖南布政使。
《年譜》:記載引自《日記》(正月初七日)。
注:另據(jù)《年譜》1910年記載,“四月,劉聚卿在上海招同林琴南、曾剛甫、冒鶴亭等集雙忽雷閣聽彈小忽雷”。
冒廣生(1873-1959),字鶴亭,號(hào)疚齋,光緒二十年(1894)江南甲午科鄉(xiāng)試舉人。光緒、宣統(tǒng)兩朝歷任刑部、農(nóng)工商部郎中。1911年,授京察覆帶,以道府記名。
《日記》(正月十六日):“夜,赴冒廣生之約于廣和居,晤胡漱唐思敬、溫毅夫、趙堯生。歸時(shí),自騾馬市入正陽門,月色滿街,燈市甚盛?!?/p>
注:廣和居是文人雅士經(jīng)常聚會(huì)的餐館,位于北京西城區(qū)北半截胡同。騾馬市大街,位于西城區(qū)東南部。正陽門,俗稱前門。
胡思敬(1869-1922),字瘦篁,一字瘦唐,亦作漱唐,號(hào)退廬,光緒二十一年(1895)乙未科進(jìn)士。1909年,任監(jiān)察御史。1911年,胡思敬四十三歲。
《年譜》:記載引自《日記》(正月十六日)。
注:燈市從正月初八日起,至十八日止,其中以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又稱上元節(jié))這天最熱鬧。
趙熙(1867-1948),字堯生,號(hào)香宋。光緒十八年(1892)壬辰科進(jìn)士,后任監(jiān)察御史。1911年,趙熙四十五歲。
溫肅(1879-1939),字毅夫,號(hào)檗庵、清臣。1911年任監(jiān)察御史,時(shí)年三十三歲。
冒鶴亭《小三吾亭詞》 鄭孝胥題簽,照片翻拍于上海圖書館
冒鶴亭《小三吾亭文集》 鄭沅題簽,照片翻拍于上海圖書館
《日記》(正月二十日):“赴趙堯生之約于廣和居,伯潛、琴南、叔伊、掞東、毅夫、鶴亭、若海皆在座,席散,與鶴亭同過如泰館,談久之,贈(zèng)余其自刻詩文詞及《顧太清詩集》?!?/p>
注:如泰館,即如泰會(huì)館,原址在后孫公園八號(hào)。冒鶴亭任商部郎中期間,是如泰會(huì)館的“管理人”。會(huì)館主要用于同鄉(xiāng)聯(lián)誼和借宿,類似現(xiàn)在的駐京辦事處。
陳寶琛(1848-1935),字伯潛,號(hào)弢庵,同治七年(1868)戊辰科進(jìn)士。1911年,陳寶琛在毓慶宮行走,任宣統(tǒng)帝溥儀的老師,時(shí)年六十四歲。“法源寺詩社雅集”十三人中,陳寶琛為最年長者。
陳衍(1856-1937),字叔伊,號(hào)石遺,光緒八年(1882)壬午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與鄭孝胥、林紓同榜。1907年,任學(xué)部主事。1911年,陳衍五十六歲。
《年譜》:記載引自《日記》(正月二十日)。
注:《年譜》上有注解,“自刻詩文詞,即指《小三吾亭詩》、《小三吾亭文甲集》、《小三吾亭詞》。鄭曾為《小三吾亭詞》題簽?!额櫶逶娂芳础稏|海魚歌》,詳見本譜一八九五年二月?!?/p>
又據(jù)《年譜》一八九五年二月記載:“(先生)從陳士可處得見《東海魚歌》鈔稿,凡四卷,缺第二卷,歸付‘風(fēng)雨樓’以鉛字排印?!?/p>
另外,鄭沅題簽(見冒鶴亭《小三吾亭文集》鄭沅題簽照)的日期為“辛亥二月”,猜測冒鶴亭在這一天(辛亥年正月二十日),送自刻詩文詞給鄭孝胥,可能是為了請鄭題簽。
羅惇曧(1872-1924),字孝遹,號(hào)掞東,晚號(hào)癭公,光緒二十九年(1903)廣東癸卯科鄉(xiāng)試副貢(錄取名額外列入備取)。清末歷任郵傳部郎中、禮制館編纂。1911年,羅惇曧四十歲。
潘之博(1869-1916),字若海,亦字弱海,別號(hào)弱父、弱盦,康有為的弟子。1911年,潘之博四十一歲?!胺ㄔ此略娚缪偶笔酥校钕热ナ勒邽榕酥?。
《年譜》:春,作《贈(zèng)鄭蘇堪》,詩云:“陪京東望泣銅駝,有客殘年載酒過。垂老詩篇馀骯臟,彌天事業(yè)已蹉跎。篋中咄咄籌邊策,身后茫茫斫地歌。莫話先朝元祐事,北邙風(fēng)雨淚痕多。(末語悼晚翠也。)”
注:詩中的“骯臟”,指鄭孝胥的詩句高亢剛直?!巴泶洹笔恰拔煨缌印敝涣中竦奶?hào)。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后,林旭被斬首于菜市口,時(shí)年二十三歲。
鄭孝胥 (拍攝于1904年左右,時(shí)任廣西邊防督辦),見孟森《廣西邊事旁記》
《海藏樓詩集》,鄭孝胥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版
《日記》(二月十七日):“晴,冒鶴亭來?!?/p>
《日記》(二月二十三日):“晴,與稚辛同過王梧岡飯。遂至陶然亭,趙堯生亦至。是日集者:胡瘦篁、溫毅父、曾剛甫、羅掞東、潘弱盦、林山腴、冒鶴亭、陳弢庵、林畏廬、陳石遺、梁眾異,唯江翊云未至。夜,飲廣和居?!?/p>
注:“稚辛”是鄭孝胥胞弟鄭孝檉的字。王梧岡是琉璃廠英古齋掌柜。陶然亭是文人在京城的雅集(飲宴、賦詩)場所。
鄭孝胥為陶然亭雅集所作的詩收錄在《海藏樓詩集》,詩題為《二月二十二日集陶然亭》,詩題中“二十二日”當(dāng)為“二十三日”。
曾習(xí)經(jīng)(1867-1926),字剛甫,一作剛父,號(hào)蟄庵居士,光緒十八年(1892)壬辰科進(jìn)士。1911年,曾習(xí)經(jīng)升任度支部右丞,時(shí)年四十五歲。
林紓(1852-1924),字琴南,號(hào)畏廬,光緒八年(1882)福建壬午科鄉(xiāng)試舉人,與鄭孝胥、陳衍同榜。1900年,林紓?cè)谓逃诰熚宄菍W(xué)堂(曾與冒鶴亭共事五年)。1911年,林紓六十歲。
《年譜》:記載出自《日記》(二月二十三日),又稱這次雅集為“法源寺詩社雅集”,“并攝影”。
注:此次雅集應(yīng)為“陶然亭雅集”,“攝影”一事見下面的考證。又據(jù)冒懷蘇在《清末詩社雅集照片》一文中記載,“法源寺詩社雅集”照片原為冒家舊藏。
林思進(jìn)(1873-1953),字山腴,別號(hào)清寂翁,光緒二十九年四川癸卯科鄉(xiāng)試舉人。林思進(jìn)與冒鶴亭同一年出生,1911年,兩人均為三十九歲。
梁鴻志(1882-1946),字眾異,晚號(hào)遇叟,光緒二十九年福建癸卯科鄉(xiāng)試舉人。1908年,京師大學(xué)堂畢業(yè)后,任山東登萊青膠道尹公署科長。1911年,梁鴻志三十歲?!胺ㄔ此略娚缪偶笔酥?,梁鴻志的年齡最小。
法源寺詩社雅集,見《冒鶴亭先生年譜》
法源寺詩社雅集,見1933年5月16日《青鶴》第一卷第十三期
下面考證一下“法源寺詩社雅集”照片是哪一天拍攝的。
法源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名剎,現(xiàn)在的地址為西城區(qū)法源寺前街7號(hào)。從照片上可知,當(dāng)年在法源寺拍照的有詩社十三人。1911年1月26日,鄭孝胥從奉天(沈陽)回到北京。從2月至5月的四個(gè)月里,鄭孝胥在其日記中記載了十幾次聚會(huì),下面是與詩社十三個(gè)人有關(guān)的六次聚會(huì):
二月二十三日(3月23日):晴,與稚辛同過王梧岡飯。遂至陶然亭,趙堯生亦至。是日集者:胡瘦篁、溫毅父、曾剛甫、羅掞東、潘弱盦、林山腴、冒鶴亭、陳弢庵、林畏廬、陳石遺、粱眾異,唯江翊云未至。夜,飲廣和居。
三月初三日(4月1日):“午后,赴林山腴之約至南河泊修禊。夜,飲廣和居?!?/p>
三月二十三日(4月21日):“赴陳伯潛之約于積水潭高廟……日斜歸,飲西安門外西安樓。是日,胡瘦篁、冒鶴亭未至?!?/p>
三月二十五日(4月23日):“赴公餞胡瘦篁之約于謝公祠,攝影而散?!?/p>
四月初二日(4月30日):“赴曾剛甫之約于崇效寺,胡瘦篁已行?!?/p>
四月初九日(5月7日):“至法源寺,趙堯生之約?!?/p>
從上面的《日記》記載可以判斷,因?yàn)椤昂蒹?、冒鶴亭未至”,所以照片不可能拍攝于陳伯潛的“積水潭高廟之約”;又因?yàn)椤昂蒹蛞研小保哉掌膊豢赡芘臄z于曾剛甫的“崇效寺之約”以及趙堯生的“法源寺之約”。余下的“陶然亭雅集”“南河泊修禊”“謝公祠公餞”三個(gè)聚會(huì)中,最有可能拍攝照片的,應(yīng)該是“謝公祠公餞”這一天(三月二十五日),理由如下:
第一,鄭孝胥在“謝公祠公餞”這一天的日記中寫了“攝影而散”,也是這四個(gè)月的日記中,唯一記載“攝影”的一天。
第二,謝公祠位于法源寺后街,從謝公祠出來,幾分鐘就能走到法源寺的后門。不論是陶然亭,還是南河泊,與法源寺的距離都有數(shù)千米。也不論是走路,還是坐車,為了在法源寺拍照,讓十三位詩人從陶然亭或南河泊再趕到數(shù)千米之外的法源寺,都是不合情理的。
第三,謝公祠屬于江西會(huì)館,胡思敬(字瘦篁)又是江西新昌人,所以,胡在離京歸鄉(xiāng)隱居前,自然就選擇謝公祠作為告別聚餐的場所。
第四,從照片上十三個(gè)人的站位來看,居中(時(shí)下流行語稱之為“站C位”)的是陳寶?。ㄗ植疂摚┖秃季?。陳寶琛德高望重,在十三人中站C位,當(dāng)之無愧;若論資排輩的話,本來是輪不上胡思敬站C位的,但因?yàn)楹季词侵x公祠告別聚會(huì)的主角,所以就讓他也站C位。
由上述考證可得出結(jié)論:“法源寺詩社雅集”照片的拍攝日期為1911年4月23日,拍照的緣由是因?yàn)楹季匆x京歸鄉(xiāng),詩社同仁就在謝公祠為他餞行。聚餐后,十三位詩人一起走到附近的法源寺,在丁香樹前合影留念。
考證結(jié)束,言歸正傳。
《日記》(二月二十六日):“夜,為冒鶴亭題《陳檢討洗桐圖》?!?/p>
注:《陳檢討洗桐圖》即《陳其年洗桐圖》。陳維崧(1625-1682),字其年,號(hào)迦陵,明末四公子之一陳貞慧之子。陳維崧曾在冒辟疆的水繪園讀書十年,官至翰林院檢討,是明末清初著名詞人。此圖是清代宮廷畫家周道為陳維崧作。據(jù)《年譜》記載,1907年冬,冒鶴亭在北京琉璃廠書肆購得《陳其年洗桐圖》后,在畫上題絕句四首。從絕句的自注可知,此圖“畫兩童子洗桐”。以后,冒鶴亭曾請京師名流在畫上題詠多首。冒鶴亭去世后,冒氏家屬將其九百多件遺存文物無償捐贈(zèng)給上海博物館?!蛾惼淠晗赐﹫D》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
《日記》(三月初九日):“午后,答拜恩福田,過金仍珠、李緝庵、冒鶴亭?!?/p>
《年譜》:“三月,先生作《海藏樓圖為蘇堪》、《論書一首示蘇堪》。”
《年譜》:“三月十五日,先生招集夕照寺,兼拜巢民先生生日,巢民先生生明萬歷辛亥(一六一一),距今宣統(tǒng)辛亥(一九一一),恰三百年。到者有陳弢庵、林琴南、曾剛甫、溫毅夫、羅癭公、林山腴、潘若海、粱眾異。各人各有詩。先生復(fù)以巢民手書及小印,座客傳玩。是日有雨,趙堯生、胡漱唐因游嵩山未歸,鄭蘇堪因有微疴。”
注:夕照寺是位于北京市東城區(qū)的一座佛教寺院。冒襄(1611-1693),字辟疆,號(hào)巢民,江蘇如皋人,明末四公子之一,著名文學(xué)家、書法家。冒鶴亭的生日是1873年3月15日,與冒辟疆同為3月15日生。1893年,年僅二十一歲的冒鶴亭撰成《冒巢民先生年譜》。
又查《日記》,三月十二日,鄭孝胥“股部患癤,甚劇”。三月十五日,“微雨。過訪袁仲默、道沖昆仲,唯唔道沖,托詢陸軍部向日暉購呢事。仲默乃主陸軍軍需司洋服科者也。午后,伯潛來,示《江亭》、《南河泊》二詩,皆佳,《江亭》尤善”。三月十八日,“股癤稍愈,出視伯潛、士可”。從十二日至十七日,除了十五日,鄭孝胥均未外出。由此可知,三月十五日,鄭孝胥雖然“有微疴”,還是冒雨外出了,但不是去赴“夕照寺詩社雅集”,而是為了“購呢事”去了袁仲默、道沖兄弟的住所。
《日記》(三月十六日):“夜,月明。題單束笙鎮(zhèn)《桂陰課子圖》、冒鶴亭《水繪庵填詞圖》。”
注:據(jù)《年譜》記載,庚子(1900年)四月,顧鶴逸(名麟士)為冒鶴亭畫《水繪庵填詞圖》,冒鶴亭的外祖父周季貺(名星詒)“嘆為二百年無此者也”。畫卷上題詠者甚多,有費(fèi)屺懷、鄭叔問、易實(shí)甫、由甫兄弟、程子大、曹君直等?!端L庵填詞圖》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
《日記》(三月二十一日):“伯潛、仍珠、堯生來,邱幼荷來,冒鶴亭來。”
《日記》(七月十二日):“午后,答拜許靜山、陳玉蒼、冒鶴亭、向淑予等?!?/p>
《日記》(八月二十四日):“晚,溫毅夫招飲,座有朱艾卿、喬茂萱、劉幼云、袁玨生、梁小山、冒鶴亭。”
1913年(癸丑,上海。鄭孝胥五十四歲,冒鶴亭四十一歲)
《日記》(九月初九日):“重陽,天氣甚佳。出至大馬路剪發(fā),登樓外樓,逢冒鶴亭、程子大。”
注:重陽節(jié)為每年農(nóng)歷九月初九,這一天民間有登高賞菊的習(xí)俗。
“大馬路”現(xiàn)為上海的南京東路?!皹峭鈽恰笔切滦挛枧_(tái)五層樓頂?shù)囊粋€(gè)游樂場所,樓頂上有個(gè)玻璃棚、幾座小巧精致的亭閣,中間是噴泉魚池。
《年譜》:記載出自《日記》(九月初九日)。
注:《年譜》在記載后加“程子大作《九日同鄭蘇堪冒鶴亭登樓外樓》詩一首”,并注“詩見程頌萬《鹿川詩集》卷四”。
程頌萬(1865-1932),字子大,一字鹿川,號(hào)十發(fā)居士。
冒鶴亭(拍攝于1921年左右,時(shí)任淮安關(guān)監(jiān)督),見冒鶴亭《后山詩注補(bǔ)箋》
《二黃先生集》 冒鶴亭跋,照片翻拍于上海圖書館
1914年(甲寅,上海。鄭孝胥五十五歲,冒鶴亭四十二歲)
《日記》(九月二十五日):“晨,往視貽書,昨日喪耦,臥未起。其仆以郭南云所寄《二黃集》交余,乃冒鶴亭所刊,冒乃黃叔頌之婿也。”
注:《二黃集》即《二黃先生集》,此集收錄黃紹箕、黃紹第兩人的詩,由冒鶴亭作跋。黃紹箕(1854-1908),字仲弢,號(hào)鮮庵,光緒六年(1880)庚辰科進(jìn)士。黃紹箕是黃紹第的從兄。黃紹第(1855-1914),字叔頌,號(hào)縵庵,光緒十六年(1890)庚寅恩科進(jìn)士。黃紹第是冒鶴亭甲午科鄉(xiāng)試的副主考官,冒鶴亭考中舉人后,黃紹第就托閱卷官王慶埏做媒,將其女兒黃曾葵嫁與冒鶴亭。
“郭南云”當(dāng)為郭則沄(1882-1946年),字蟄云、養(yǎng)云,號(hào)嘯麓,曾任浙江溫處道道臺(tái)。自1913年至1918年,冒鶴亭任浙江省甌海關(guān)監(jiān)督兼溫州交涉員。郭與冒曾經(jīng)同在溫州做官。
1923年(癸亥,上海。鄭孝胥六十四歲,冒鶴亭五十一歲)
《日記》(三月十六日):“冒廣生來?!?/p>
《日記》(三月十八日):“答訪冒鶴亭,已行?!?/p>
注:1921年12月,冒鶴亭的母親去世。這一年冒鶴亭仍在除服期,大部分時(shí)間在鎮(zhèn)江。
1927年(丁卯,上海。鄭孝胥六十八歲,冒鶴亭五十五歲)
《年譜》:是年,先生避兵上海。與鄭蘇堪、陳散原、曾重伯、馮夢華(名熙)、李拔可、陳子言、周梅泉、夏劍丞、袁伯夔(名思亮)、陳士可等人來往,并多唱酬。先生作《過蘇堪宅看櫻花時(shí)已半謝》。
注:“蘇堪宅”原址在上海南陽路(舊稱南洋路)。1907年9月,鄭孝胥買下南洋路的一塊地皮,“擬建洋式樓屋”。后與建筑商定議,“攬?jiān)炷涎舐肺荩瑑r(jià)二萬兩”。1908年3月9日,“是日,檉弟所寄櫻花始由貨棧取致南洋路,托趙竹君所用花匠種之”。1908年12月23日,“過南洋路視所嵌‘海藏樓’三字”。1909年7月10日,鄭孝胥首次在三層高的“海藏樓”過夜,“夜,宿樓中,蚊頗擾。中照攜兒女來乘涼”。鄭的鄰居(南洋路十號(hào))是曾任張之洞幕僚的趙鳳昌(字竹君)。1931年4月,鄭孝胥在回上海的數(shù)十天里,售出了“海藏樓”。
日記(三月二十五日):冒鶴亭來,示所為《疚齋詩稿》。
注:1925年,溥儀出居天津,鄭孝胥奉命侍講。1927年3月20日,鄭獲“賞假一個(gè)月赴上?!?。4月2日坐船離天津,4月7日抵上海。
“疚齋”是冒鶴亭的號(hào)。1914年,冒鶴亭在溫州甌海關(guān)署建“甌隱園”,將園中樓臺(tái)里的書齋取名為“疚齋”。今存《疚齋詞論》《疚齋散曲》,未見《疚齋詩稿》。
《日記》(三月二十六日):“冒鶴亭示七律一首。周梅泉示七律一首。”
《日記》(三月二十七日):“過梅泉,唔伯嚴(yán)、劍丞、鶴亭、伯夔、帥南,同赴拔可之約。”
《日記》(三月二十八日):“冒鶴亭來,求補(bǔ)書‘寒碧堂’額。”
注:寒碧堂為如皋水繪園一景,背林面池,因堂后多植白皮松,故名寒碧。現(xiàn)在的寒碧堂扁額由陳從周題寫。
《日記》(三月二十九):“冒鶴亭來。袁帥南來。”
《日記》(四月初五日):“冒鶴亭來。夏劍丞來?!?/p>
《日記》(四月初六日):“過冒鶴亭,晤嚴(yán)孟繁。觀曾鯨波臣所作寫真,甚妙。又觀沈石田、文衡山松卷,有梅伯言、鄭子尹、莫子偲題跋。”
注:曾鯨(1564-1647),字波臣,明代肖像畫家。沈周,號(hào)石田。文徵明,號(hào)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梅曾亮,字伯言。鄭珍,字子尹。莫友芝,字子偲。
《年譜》:記載出自《日記》(四月初六日)。
注:嚴(yán)家熾(1885-1952),字孟繁,曾任廣州府知府。1923年,冒鶴亭長子景瑋娶嚴(yán)家熾的侄女嚴(yán)雋莪為妻。
《日記》(四月初七日):“容民、魯山、淮生、藹農(nóng)、梅泉、鶴亭、堯衢、伯夔、帥南、劍丞、質(zhì)齋、鑒泉來。”
注:這天晚上,鄭孝胥坐船離滬返天津。吳鑒泉是鄭孝胥的內(nèi)兄。
1928年(戊辰,上海。鄭孝胥六十九歲,冒鶴亭五十六歲)
《年譜》:“(三月)又作《寄陳石遺》、《蘇堪出示悼亡新作囑題其后》?!?/p>
注:“悼亡新作”即鄭孝胥為悼念亡妻所作的《傷逝》詩。
查《日記》,二月初十日,鄭孝胥的妻子(吳中照)病逝。二月十八日,“午后三點(diǎn)半到滬,歸南洋路。中照夫人猶未蓋棺,面色如生”。二月十九日,“夜半見月,作《傷逝》詩三首”。二月二十四日,“作《傷逝》詩至第八首”。
《日記》(三月初八日):“冒鶴亭來。”
《日記》(三月初九日):“冒鶴亭來,示其詩稿,作字?!?/p>
《日記》(三月初十日):“冒鶴亭來?!?/p>
注:“詩稿”疑是冒鶴亭所作《蘇堪出示悼亡新作囑題其后》。
日記(九月二十一日):“伯嚴(yán)七十六歲生日,往視之。晤程子大、余堯衢、冒鶴亭、狄楚青、袁伯夔等。葉恭綽字譽(yù)虎,素未識(shí),初見之。與鶴亭、公渚同過王病山,至大世界,聽小燕樓鼓書?!?/p>
注:陳三立(1853-1937),字伯嚴(yán),號(hào)散原。袁思亮(1879-1939),字伯夔,號(hào)蘉庵、莽安。王乃澂(1861-1933),字聘三,號(hào)病山。
《年譜》:記載出自《日記》九月二十一日。
注:“大世界”是舊上海的娛樂場所,里面設(shè)有許多小型戲臺(tái)?!靶⊙鄻恰睘榫╉嵈蠊呐嚾恕?/p>
日記(九月二十八日):“冒鶴亭來,示所作詩?!?/p>
日記(十月初三日):“過余堯衢、冒鶴亭?!?/p>
日記(十月初四日):“冒鶴亭、吳董卿來?!?/p>
注:十月初五日,鄭孝胥坐船離開上海,初九日抵達(dá)天津。
吳用威(1873-1941),字董卿,號(hào)屐齋,官至江西按察使。1899年,冒鶴亭的胞妹嫁吳董卿。
1930年(庚午,上海。鄭孝胥七十一歲,冒鶴亭五十八歲)
《日記》(十月十七日):“冒鶴亭、孟莼孫來。”
注:這是《日記》中記載的兩人最后一次見面。
九月十五日,鄭孝胥“請假”,十七日離開天津,十九日抵達(dá)上海。十月十九日坐火車離開上海,二十一日抵達(dá)天津。
孟森(1868-1938),字莼孫,號(hào)心史。1904年,時(shí)任廣西邊防督辦的鄭孝胥聘孟森為幕僚。后來孟森寫成《廣西邊事旁記》。
《年譜》:“是秋,先生囑請湯定之繪制《寫經(jīng)圖》一幀,著色畫,先生遂請鄭蘇堪書寫引首,用隸體,是為第七圖。”
注:康熙三十一年(1692),書法家查升在其母去世后,請畫家俞培畫《寫經(jīng)圖》,圖上畫查氏為其母抄經(jīng)。后來冒鶴亭在京師琉璃廠書肆街見到《查升寫經(jīng)圖》,并“留置案頭逾月”,但考慮到當(dāng)時(shí)母親周太夫人還健在,收藏此畫不吉利,所以就沒有購買。1921年,周太夫人去世后,冒鶴亭寫信托其妹夫吳董卿去求購此畫,可惜已為譚祖壬(字瑑卿)收藏。
從1927年開始,冒鶴亭陸續(xù)請名家畫《寫經(jīng)圖》:1927年顧麟士(字鶴逸)畫第一圖,1928年陳曾壽(字仁先)畫第二圖,1929年王震(字一亭)畫第三圖,1930年溥儒(字心畬)畫第四圖。
1930年,譚祖壬“脫手見讓”后,《查升寫經(jīng)圖》終于歸冒鶴亭收藏。同年,冒鶴亭“請黃沁芳夫人仿摹《查升寫經(jīng)圖》,是為寫經(jīng)第五圖”。
以后畫《寫經(jīng)圖》的名家還有:1930年賀良樸(字履之)畫第六圖,1930年湯滌(字定之)畫第七圖,1931年曾熙(號(hào)農(nóng)髯)畫第八圖,1934年張大千畫第九圖(按:張大千為冒鶴亭畫了兩幅《寫經(jīng)圖》,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1935年鐵禪畫第十圖,1937年夏敬觀(字劍丞)畫第十一圖,1955年吳湖帆與周鍊霞合畫第十二圖。至此,《寫經(jīng)圖》合為十二卷。以后,冒鶴亭又請?zhí)圃?、謝稚柳等續(xù)畫《寫經(jīng)圖》,共十二頁。俞培為查升畫的《寫經(jīng)圖》現(xiàn)藏上海博物館。
1931年(辛未。鄭孝胥七十二歲,冒鶴亭五十九歲)
日記(五月十九日):“曹纕蘅來言:今夜赴南京,將應(yīng)國民政府之召為考官,且言冒鶴亭、夏劍丞、褚貞壯皆應(yīng)之?!?/p>
注:時(shí)鄭孝胥仍在天津擔(dān)任溥儀的老師。曹經(jīng)沅(1891-1946),字纕蘅。1931年,曹經(jīng)沅任第一屆高等考試襄試委員。
年譜:“六月,考試院委派先生兼任高等考試典試委員。”“典試委員約十二人,襄試委員數(shù)十人。按明、清考官鎖闈舊規(guī),戴季陶親自送典試委員、襄試委員入闈,并在門前放鞭炮,后有戴季陶在闈門前鎖鍵,再貼封條,戴戲謂‘委曲諸君入甕’。于是典、襄試委員即與外隔絕,甚至切斷電話、書信往還??碱}均在闈中擬定,以防外泄。又規(guī)定典試委員用朱筆,襄試委員用青靛筆,不得用墨筆,以防串通舞弊,或涂改考生試卷。”“七月,先生出闈,戲語人云:‘無端端坐牢二月,如似在深山古廟之老僧,出闈之日,真同刑滿釋放。’”
注:典試委員一職,類似明、清的會(huì)試主考官。戴傳賢(1891-1949),字季陶,1930年1月6日,國民政府考試院正式成立,戴季陶為首任考試院院長。
查《高等考試鎖闈日錄》一書可知,“入闈”在七月六日(8月19日),“出闈”在八月九日(9月20日)。按,2020年3月7日的《上海書評》上,有齊在莒寫的《第一屆高等考試鎖闈日記作者并不是印水心》一文,據(jù)作者考證,《高等考試鎖闈日錄》的作者是黃壽慈。
胡漢民《不匱室詩鈔》 陳三立題簽,照片翻拍于上海圖書館
1937年(丁丑,北京。鄭孝胥七十八歲,冒鶴亭六十五歲)
《日記》(四月初二日):“拔可昨寄胡漢民詩集,陳衍、冒廣生為序。陳三立、夏敬觀、吳用威題詞,其名日《不匱室集》,亦三立所題簽。”
注:胡漢民(1879-1936)字展堂,號(hào)不匱室主,曾任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主席,中國國民黨主席。
1932年至1935年,鄭孝胥任偽滿洲國“國務(wù)總理大臣”。此后,鄭孝胥一直居住在長春柳條路301號(hào)。1938年4月28日,鄭孝胥卒于其寓所,卒年七十九歲。
1934年,冒鶴亭任廣州國立中山大學(xué)教授。1950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huì)聘請冒鶴亭為特約顧問。
冒鶴亭的晚年事跡,詳見本文作者寫的《冒鶴亭與陳毅、周恩來及毛澤東的交往》一文(刊登在2017年1月14日《上海書評》)。1959年8月10日,冒鶴亭逝世,享年八十七歲。在“法源寺詩社雅集”十三人中,冒鶴亭是最后去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