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走進蘇州博物館去看“煙云四合——清代蘇州顧氏的收藏”特展,實在是一種雅致的事情。
蘇州顧氏,指的是顧文彬、顧承、顧麟士及顧公雄、顧公碩兄弟。這祖孫四代人的名字遠不及他們家的藏書樓名氣大——“過云樓”,江南著名的私家藏書樓。它位于現(xiàn)在蘇州市干將路,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過云樓收藏甲江南”之稱。經(jīng)過幾代人的傳承,其藏書集宋元古槧、精寫舊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譜800余種。而其中,最為著名的非宋刻《錦繡萬花谷》莫屬。
這是一部類似于現(xiàn)在“百科全書”的大類書(即工具書——編者注),由南宋人編纂,名字來源于《新唐書·楊貴妃傳》:“每十月,帝幸華清宮,五宅車騎皆從,家別為隊,隊一色,俄五家隊合,爛若萬花,川谷成錦繡。”
《錦繡萬花谷》原書分前集、后集、續(xù)集,每集各40卷,共計120卷。到了明代弘治年間,無錫華氏會通館曾用銅活字排印,改作100卷;嘉靖年間,又有安徽崇正書院、無錫秦氏繡石書堂刻本,恢復(fù)了120卷,并增編《別集》30卷,共計150卷,可見它在明代受到大眾的喜愛。清代乾隆皇帝下令編輯《四庫全書》時,也特意將此書收入其中。原書作者姓名不詳,根據(jù)自序的年代,可知他是南宋孝宗時人?!端膸烊珪偰俊犯鶕?jù)內(nèi)容推斷,作者很可能是衢州人。
過云樓收藏的宋刻《錦繡萬花谷》存《前集》40卷、《后集》40卷,宋刻宋印,用皮紙佳墨精印。其中《前集》卷7、卷14配有明末繡石書堂刻本,目錄、正文還有不少抄補的地方。入藏過云樓之前,明清兩代曾經(jīng)趙子善、周允元、季振宜、李兆洛等先后收藏。特別是清初著名大藏書家季振宜,在他的《季滄葦書目》“類書”一門第二種,就記錄“《錦繡萬花谷》前后二集八十卷(宋刻)”。由此可見,這部書就是季振宜的藏書,而且當時就只存前、后兩集80卷。日本現(xiàn)藏有宋刻《錦繡萬花谷》殘本六種,多的不過五六卷,少的只有一兩卷,其中靜嘉堂文庫所藏2卷,已被確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過云樓藏的80卷首尾完整的宋刻本,其重要與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相對于北宋初年編纂的《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主要為宮廷皇室、士大夫使用的大類書,《錦繡萬花谷》更多的是給平民百姓提供閱讀參考,體現(xiàn)了“市井文化”的需要,因而在后世多次印刻。全書分類摘錄古籍,前集分天道、天時、地道等242類,后集分人倫、娼妓等326類;續(xù)集分居處、香茶、姓氏等47類,其中姓氏占第15~40卷共26卷之多;別集作為前三集的補充,分196類。每類首記事物,再附錄詩文,引證前代古籍十分繁富。如談到節(jié)令,從新年一開始的元日,一直到年末除夕,介紹源流、風(fēng)俗、祭祀、詩文等,細致至極;記到人倫,在羅列父子、母子、兄弟、子孫叔侄、夫婦的同時,也詳細載錄歷史上著名的“妓妾”“美人”典故、詩文。更有“姓氏”26卷,詳載每一個姓氏的名人小傳及詠贊,供讀者使用、參考。盡管南宋學(xué)者陳振孫的《直齋書錄解題》批評它“門類無倫理,序文亦拙”,但不少宋以前散佚的古書,均是有賴于《錦繡萬花谷》才得以留存一二。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泵慨斈钫b這首唐詩《清明》,我們都會想到晚唐詩人杜牧。其實,它在宋代并不叫這個名字,而是更直白的《杏花村》。最早收錄這首唐詩的便是《錦繡萬花谷后集》卷二十六。這部國寶級的古籍善本在全文收入此詩時并沒說作者是杜牧,只說“出唐詩”,所以此詩極有可能是無名氏所作,后人將之附會成杜牧的作品。小小的一個例子,或可見這部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