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是人類的根本問題。一個最低底限的狀況應該是:至少讓好人能去做好事,壞人盡可能的不去做壞事。但是,“好人不得好報”司空見慣,善良、溫厚,一味包容、忍讓的人,未必能夠得到相應的對待,有人因此身陷困境,困擾不斷,甚至成為校園霸凌和職場霸凌的對象。人們不禁詰問:為什么做個好人很難?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生物基因技術等的快速發(fā)展,產(chǎn)生的隱私、大數(shù)據(jù)殺熟等問題越來越迫切,就需要更多的人來了解善惡這一根本性問題,并具備基本的倫理決策能力,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做一個好人”的問題。
近日,成都尋麓書館·傳燈人活動邀請到了從事經(jīng)濟倫理和金融倫理研究的學者、《金融倫理通識》一書的副主編、深圳市金融科技倫理委員會委員本力,從他的研究及親身經(jīng)驗出發(fā),聊一聊在這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時代,為什么做個好人如此之難,這背后的經(jīng)濟倫理是如何被體現(xiàn)的。以下是本次講座的內(nèi)容整理。
《金融倫理通識》,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20年6月版
我講的題目其實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做一個好人真的很難。我相信參與今天活動的各位,都是想做個好人的,大家都是心懷善念的。不管做好人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或者未來還將遇到什么挑戰(zhàn),但是我們都是向善的。
過去我們常說做一件好事容易,但是做一輩子好事不容易。其實做一件好事都不太容易。記得多年前看過一部周星馳導演的電影《西游降魔篇》,玄奘第一個降伏的妖怪是水妖,當時電影畫面中的水妖太邪惡了,人神共憤,但是最后我們才知道殘殺生命的水妖它原本是做好事的,他早年是要救一個落水兒童,結果被眾人當成拐賣兒童的兇手亂棍打死,扔到了河里頭。他的冤氣太重,最后就變成了妖怪出來害人。這是理解善惡問題的一個關鍵所在:我們想做好事,但是做了好事以后,做了好人以后,它未必有好的結果。
善惡真的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不是簡單的、線性的好人、壞人的問題。舉個例子,經(jīng)常有人問我,好人做好事就是盡了本分,但是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壞人變成好人,怎么就成一個壯舉了?“浪子回頭金不換”,但一直是好人就不值錢?這是什么道理?按照經(jīng)濟學的說法,整體的社會福利的改進,才是我們要追尋的目標。這就是一個功利主義的立場。壞人立地成佛顯然對整體的福利做了改善。但是如果好人繼續(xù)做好人,這種改善就沒有壞人立地成佛作用顯著。所以這個社會可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到了讓壞人改邪歸正上。社會的改善來自個人的改善,棄惡從善體現(xiàn)在每個人身上,我們也是努力地去改善自己,很努力地把自己的問題解決掉。
但是,《西游降魔篇》告訴我們一些非常惡的行為,恰恰是因為一些好人,他覺得自己尊嚴被踐踏了,好意善意被傷害了,就反過頭來做惡。就像從救助落水兒童的勇士到害人的水妖,善惡之間的轉(zhuǎn)化是雙向的。如果做好事做好人得不到好的回報,甚至是被誣陷,被踐踏,被傷害,就是會產(chǎn)生了怨恨。這種怨恨反過頭來,不但不會讓壞人變成好人,還會讓好人變成壞人,這個是更可怕的事情。而另一方面,讓壞人變成好人不容易,但讓壞人做不了壞事有相對成熟、豐富的解決方案。所以應該讓好人至少能繼續(xù)做好人,讓壞人做不了壞事,這是我們社會的底線。
在從個人到組織到國家的現(xiàn)代化的歷程中,怨恨都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詞。個人認為,怨恨是理解目前很多問題的一把鑰匙。怨恨作為理論最早是由德國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舍勒提出來的,他揭示了市民倫理的起源,并認為怨恨是一種資本主義的典型氣質(zhì),是現(xiàn)代性諸多陰暗面的心理來源。一個人走向成熟,一個國家走向現(xiàn)代化,必然是面對著一個更加先進成熟的、能夠影響自己甚至會傷害自己的人或者國家。在這個過程中,怨恨就會成為一個人成長和一個國家進步的很重要的因素。“落后就要挨打”人人皆知,落后國家受到先進國家的挑戰(zhàn)甚至欺凌,在歷史上數(shù)不勝數(shù)。關鍵在于讓自己強大起來的過程中,怎么去面對這個問題:是去堅持做個好人而傷痕累累?還是由于怨恨“魚死網(wǎng)破”,抑或欺負更弱的人或者國家?所以面對現(xiàn)代化和整個社會的進步,現(xiàn)在不僅應該去討論效率的問題、增長的問題,可能也需要關注這種實力背后的秩序問題、善惡問題,本質(zhì)上就是倫理問題。
我們現(xiàn)在更多的是討論效率問題,對善惡本身缺乏這方面的知識,但事實上這種思想由來已久。柏拉圖在《理想國》寫過“古格斯的戒指”的寓言,講到一個牧羊人偶然得到了一個能隱身的魔戒,他戴上戒指以后,別人看不到他,他就可以為所欲為,干了很多壞事。這個故事其實是一個隱喻,它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你也擁有這個戒指,那么你會如何?你是不是還會做一個好人?
人性可能經(jīng)不起這樣的檢驗,只要他擁有了干壞事而不會受任何懲罰的能量,最終他一定會干壞事。
其實每個人都在做決策,決策背后有一個很重要的維度就是倫理的維度,也就是倫理決策。為什么倫理決策很困難,就是因為倫理決策背后有倫理的困境,是兩難的。更重要的是沒有任何一種倫理的方法是絕對的,也沒有任何一種決策是唯一的。
有三種最主流的倫理決策的方法,也反映了倫理學的三種最主要的思想。第一種叫做“美德倫理學”,它來自于倫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蘇格拉底以及他的弟子柏拉圖。蘇格拉底是在人類的歷史上第一個提出知識與德性是同一個東西的人,也第一次把道德作為人追求的最重要的目標。
第二個重要的倫理思想是德國哲學家康德提出的“義務論”。你是什么樣的一個人,你有一個什么角色,你就要負什么責任。義務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結果跟你的手段要一致,不可能通過一個惡的方式達到一個善的結果。所以它是兩面的,一方面需要責任,另外一方面,倡導理性,要從那種迷信權威、迷信各種偶像、迷信書本中擺脫出來,用自己的理性去面對世界,這本身就是道德的。
第三個思想就是“功利主義”。功利在中國語境下有負面含義,但功利主義不是什么壞詞,總體上講就是將實現(xiàn)最大多數(shù)人的福利作為評價善惡的標準。如果成了一個最大多數(shù)人的福利,那就帶來一個電車難題。我們也能看到很多這種道德的困境,比如說如果發(fā)生了一個災難,那么讓某些人去死,然后讓更多人活下去,這些人真的該死嗎?這道德嗎?
我覺得,首先還是要看到功利主義和市場經(jīng)濟的進步性。雖然現(xiàn)在由于片面追逐商業(yè)利益帶來很多倫理問題,而且由于技術進步還在放大,比如食品安全問題、隱私問題、大數(shù)據(jù)殺熟等,但是首先要看到“金錢面前,人人平等”的進步性。與“金錢面前,人人平等”相對的是什么?是身份社會、世襲社會。你想想多么可怕,就是階層完全固化,你再努力也沒有用,因為你不是貴族,你就是平民,甚至是賤民。反對拜金主義,批判過于物質(zhì)的同時,也不要忘記“金錢面前,人人平等”是人類通過上千年爭取來的。在西歐的歷史發(fā)展中,正是市民階層運用了這種市場的力量,通過財富的積累,逐漸地獲得了話語權,逐漸地在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中,使經(jīng)商貿(mào)易從邊緣成為主流。
追求金錢的前提是追求善,是大多數(shù)人的福利,是可能性,是階級的躍遷,是人的自我實現(xiàn),在這個大的前提之下,我們再看它的問題。
問題之一,是把風險推向社會,推向下一代,甚至推向其他地區(qū),包括很多不發(fā)達地區(qū),也就是一個效率和公正的問題。說到“割韭菜”,其實這幾年很多非法理財產(chǎn)品爆雷,各種高利貸騙局,都是把風險推向了社會。它們利用了一種時間差,利用了信息的不對稱,利用了各種監(jiān)管的漏洞等等,給社會帶來極大的傷害。
2008年金融危機的導火索是美國的次貸危機。次貸危機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呢?產(chǎn)生于一個非常美好的理念——美國夢。在小布什的新保守主義——其實也就是極端的自由主義——的倡導下,美國對金融的監(jiān)管極其寬松,而且當時還提出一個口號,要讓所有的人都住上房子,這正是美國夢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在這種情況下,當時出現(xiàn)了兩個重要的標志性事件:第一個標志性事件,大量的房子零首付就可以買;第二個是出現(xiàn)了大量的現(xiàn)金貸。在美國有一個叫做“獵殺型貸款”,風險能力最差、金融知識最少、還貸能力最弱的人,也能夠貸款買房,以及更多的消費品。同時那些放貸的機構很開心,因為他們給這些人貸款,這叫“次貸”,它的利率更高。這個時候美國的監(jiān)管機構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然后就做了一個調(diào)查,又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問題的、違約多的并不是放貸的人,而是這些貸款的人。美國的監(jiān)管機構傾向于針對強勢的金融機構,所以對貸款中的騙貸等問題,并沒有那么重視。在這種寬松帶來的狂歡中,美國的房價暴漲,股票暴漲,但是資產(chǎn)泡沫破滅以后,大量的違約、大量的衍生品爆雷,大量的公司倒閉,然后就造成了次貸危機,進而演變成金融危機,最終演變成全球的經(jīng)濟危機,甚至影響到今天。
美國有位很主流的學者提出了一個觀點,我覺得值得深思。他說金融危機本質(zhì)上就是道德危機。小布什政府提出的口號非常好,為了美國夢,讓每個人有房子,讓每個人生活更好,可是造成了什么樣的結果?本質(zhì)上它是一個對道德倫理的認識問題。其實你所認為的好,我們看到的很多這種進步和效率背后的代價極大,甚至是社會不能承受的。我把它總結為“道德套利”?,F(xiàn)在很多人在做道德套利的事情,過去認為不道德的事情,由于新的技術產(chǎn)生了把它合理化,讓人們產(chǎn)生一種錯覺,認為它是合理的。為了效率,為了要去得到那個好,就要犧牲道德上的很多底限和節(jié)操。
社會有很多關于好的評價標準,簡化這個評價體系,一個好是效率,另一個好是公正。如果按照簡單的法則來看的話,我們大部分人和組織都是在兩者之間做平衡。追求效率的同時,至少做事情也要公道。講求良善美德可能會犧牲一部分效率,但至少你做的事情在相互的競爭中也不能落后太多,這是一個平衡之道,也符合我們中國的中庸之道,但是仍然不足以解釋問題的全部。
在這種情況下做一個好人,就要理解一個重要的法則。有一本書我推薦給大家,書名是《人生十二法則》,里面最重要的一條叫做“支配等級法則”。人與人之間是有支配關系的,而且這個支配是因為人的進化所產(chǎn)生的。如果沒有這種支配關系,比如一些比較落后的動物,都是用暴力解決的。但是,人可以通過職位高低,通過組織,通過市場的關系,通過宗族血緣關系,進行支配。人首先需要去服從,在系統(tǒng)中,在支配等級的法則中,找到自己的支配關系,然后改善提升,不斷地去發(fā)展自我,實現(xiàn)自我。
《人生十二法則》,浙江人民出版社·湛廬文化,2019年11月版
所以做好人難在什么地方?難在于你做的事情“好心沒好報”,反而被別人欺騙傷害,被人誤會,那一方面你不要太多去在乎別人的說辭,這種噪音會困擾、干擾你。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跟希望你好的人在一起”。按照巴菲特搭檔查理·芒格的建議,你要選擇你敬佩的人一起工作,他能夠?qū)δ愕纳埔饨o予善意的回報。而當你有機會去授權,要“把劍交給能揮舞它的人”。所以人都是相互篩選的,好是一種選擇。我們市場經(jīng)濟之所以有更深層次的倫理意義,就在于給了這種自由篩選的權利。
最后做一個總結。做一個好人難,一方面因為主體競爭,做壞人有更大的收益,然后導致一種逆淘汰或者逐底競爭。再一個就是怨恨,因為做了好事以后,得不到好的回報——甚至是一種聲譽的回報,而得到的是負面的結果。當然,這兩種問題可能同時存在,但這就是我們所面對的真實的世界。支配等級法則告訴我們每個人首先要安放自己,放下怨恨,找到自己在一個支配等級系統(tǒng)里的角色,要去學會服從,當然也需要學會談判和抗爭——這是一種尋求正義的溝通。另外一方面就是選擇,在追求善的選擇中,你會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