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居住在重慶北碚的中國學典館館長、知名辭典學家楊家駱了解到大足石刻造像后,決定組建考察團前往考察。這是大足石刻歷史上第一次學者組團進行的科學考察,考察團的主要成員之一即包括來自蘇州的知名歷史學家顧頡剛。在經(jīng)歷了77年后,大足石刻藝術終于與蘇州首次相遇。
澎湃新聞獲悉,2021年1月30日,“海棠獨香——大足石刻的發(fā)現(xiàn)與傳承”正式在蘇州博物館對外展出,通過50余件(套)展品集中呈現(xiàn)大足石刻獨特的美學內涵、精湛的雕刻工藝以及文保成果。
“這場展覽,既可以說是大足石刻與蘇州的初相遇,(而因為1945年顧頡剛參與考察),也可以說是與蘇州人的再相逢。因為這是一次闊別77年的重逢?!贝笞闶萄芯吭海ù笞闶滩┪镳^)負責人說。
展出文物
“海棠獨香——大足石刻的發(fā)現(xiàn)與傳承”展覽現(xiàn)場
回望大足石刻與1945年的考察之旅
據(jù)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館)院長黎方銀介紹,公元3世紀左右,源自古印度的石窟藝術,翻越蒼山大漠,沿著商旅古道,經(jīng)西域傳入中國,并先后于魏晉和隋唐時期在中國北方形成了幾次造像高峰。然而,當唐末北方石窟緩緩走向衰落之際,在長江流域的川渝地區(qū),雕刻家們卻仍在揮錘鑿石,書寫了中國石窟史上一個個驚世杰作。川渝地區(qū)擁有全國分布最廣、數(shù)量最多的石窟,其中,根植于巴蜀文化沃土的大足石刻,在吸收、融合前期石窟藝術精華的基礎上,以其鮮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承載了一個變遷時代獨特的精神內涵,成為極具中國風格的石窟藝術的典范。
大足石刻位于重慶市大足區(qū)境內,為唐、五代、宋時所鑿造,明、清兩代亦續(xù)有開鑿。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它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唐、宋時期中國石窟藝術風格的重大發(fā)展和變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并以規(guī)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好而著稱于世。
1999年,大足石刻以“無與倫比的天才的藝術杰作”等符合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三項標準而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成就了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后的豐碑。
1945年,馬衡、顧頡剛、何遂、傅振倫等組建成的“大足石刻考察團”
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館)副院長劉賢高在展覽開幕式上表示, “這場展覽,既可以說是大足石刻與蘇州的初相遇,也可以說是與蘇州人民的再相逢。我說‘初相遇’,是指兩份世界級遺產(chǎn)、兩種文化氣質的第一次碰撞。我說‘再相逢’,是指這是一次闊別77年的重逢。1945年的春天,大足石刻歷史上第一次科學考察就在這個時節(jié)。當時,居住在重慶北碚的中國學典館館長、著名辭典學家楊家駱,在即將付印的《民國大足縣志》里,了解到了從未聽說過的大足的石刻造像。這位自幼遍習經(jīng)史的學者決定組織考察團,親自到大足看一看。那時,抗戰(zhàn)還沒有結束,重慶作為國民政府的陪都,云集了全國各地遷來的學者,他的考察團便很快組建完成。考察團一共15人,包括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立法院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何遂、復旦大學教授朱錦江等,其中有4個人來自江蘇,包括來自蘇州的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教授和他的夫人張靜秋女士。1946年顧頡剛和朱錦江兩位教授還在復旦大學舉辦了大足石刻圖片展、大足石刻專題講座。”
據(jù)相關文獻記載,馬衡、顧頡剛、何遂、傅振倫等組建成“大足石刻考察團”歷時7天,考察團對北山、寶頂山石刻“編制其窟號,測量其部位,摩繪其像飾,鑒定其時代,考論其價值,以為可繼云岡、龍門鼎足而三”,可以說“實與發(fā)現(xiàn)敦煌相伯仲”。
馬衡、顧頡剛、何遂、傅振倫等參與的“大足石刻考察團”
考察期間,考察團拍攝照片200余幀,摩繪200余幅,拓碑100余通,在縣內部分學校演講,“大足石刻”一名,首因考察團使用而延續(xù)至今。當時《大公報》、《中央日報》等幾十跟蹤報道考察情況,楊家駱、馬衡、傅振倫、朱錦江、吳顯齊等都撰寫文章,后大多收入《民國重修大足縣志》卷首。此次考察之后,大足石刻逐漸為國人知曉。
“大足石刻考察團”所攝圖片,北山轉輪經(jīng)藏窟日月觀音
“海棠獨香”特展首次來到姑蘇
對于此次展覽名稱“海棠獨香”的由來,蘇州博物館館長陳瑞近在序言中寫道:“唐宋時期的大足,隸屬于昌州,一度以海棠有香名于世,唐人詩已贊其‘一時開處一城香’。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載‘昌居萬山間,地獨宜海棠,邦人以其有香,頗敬重之,號海棠香國’,可惜明清以后,遽失其種。千載以來,惟諸山造像,曾沐其香,今與相對,一眼千年,如見海棠,花開漫山,獨香蘇城?!?/p>
據(jù)主辦方介紹,本次展覽分“北山石窟——美神薈萃的石雕畫廊”“寶頂山石窟——人間情趣的藝術殿堂”“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石窟——三教融合的石窟典范”“承故煥新——永續(xù)相傳的歷史使命”四個單元,通過50余件(套)展品集中呈現(xiàn)大足石刻獨特的美學內涵、精湛的雕刻工藝以及先進的文保成果。
“北山石窟——美神薈萃的石雕畫廊”單元展出普賢坐騎
“海棠獨香——大足石刻的發(fā)現(xiàn)與傳承”展覽現(xiàn)場
第一單元的“北山石窟——美神薈萃的石雕畫廊”中,北山石窟是唐末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揮、靜南軍使韋君靖于唐景福元年(892年)首先開鑿,后經(jīng)地方官紳、民眾、僧尼等相繼營建,至南宋紹興末年(1162年)方具現(xiàn)存規(guī)模。北山佛灣造像依巖而建,長達里許,形若新月,龕窟密如蜂房。以其雕刻細膩、藝精技絕、精美典雅而著稱于世,其中尤以觀音造像眾多,極富特色,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陳列館”。集中展示了晚唐至兩宋時期中國石窟藝術風格和特質的流變。
“北山石窟——美神薈萃的石雕畫廊”單元展陳現(xiàn)場
觀無量壽佛經(jīng)變相龕,開鑿于唐末,依據(jù)《觀無量壽佛經(jīng)》雕刻而成。整龕造像雕刻人物多達560余尊,各類器物400余件,是關于唐代雕刻藝術、建筑、服飾、器具等多方面的珍貴資料。轉輪經(jīng)藏窟,開鑿于南宋,因其造像細膩精美,技藝嫻熟巧妙,被譽為“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明珠”。宋代菩薩服飾繼承唐代傳統(tǒng),但已沒有袒露上身的形象出現(xiàn),常以瓔珞和帔帛繞身,營造出華美的效果和動感。
“北山石窟——美神薈萃的石雕畫廊”單元展陳現(xiàn)場
“北山石窟——美神薈萃的石雕畫廊”單元展出菩薩殘像
第二單元為“寶頂山石窟——人間情趣的藝術殿堂”。寶頂山石窟由一代名僧趙智鳳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間(1174—1252年)主持開鑿而成,是中國唯一一座有總體構思、內容相互關聯(lián)的大型石窟。寶頂山石窟造像規(guī)模宏大,內容豐富,教義體系完備,將佛教教義與儒家倫理新性學說融為一體,體現(xiàn)了宋代佛教兼收并蓄的思想特色。造像題材源于佛典,又不拘泥于佛典,廣泛涉獵宋代世俗社會,生活氣息濃郁,地方特色鮮明,是石窟藝術民族化、世俗化的典范。
寶頂山大佛灣形似一個“U”形山灣,崖面長約500米,其東、南、北三面崖壁上刻有造像上萬尊。作為向廣大世俗信眾說教的外道場,大佛灣造像采用連環(huán)畫式的構圖形式將孝道、修行等世俗理念融入其中,造像題材不重復,教義及形式上又相互銜接,構成一幅多姿多彩的長篇世俗畫卷。寶頂山小佛灣被認為是信徒受戒、修行的內院,其主要建筑為一座石砌的壇臺,壇臺上用條石砌成石壁、石室,其上遍刻佛、菩薩像。其中尤以小佛灣千佛壁設計巧妙、技藝精湛,最具特色。
“寶頂山石窟——人間情趣的藝術殿堂”單元展覽現(xiàn)場
“寶頂山石窟——人間情趣的藝術殿堂”展陳現(xiàn)場
“寶頂山石窟——人間情趣的藝術殿堂”單元展出香爐
“寶頂山石窟——人間情趣的藝術殿堂”單元展出醉酒人像
第三單元為“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石窟——三教融合的石窟典范”,除佛教造像外,大足石刻中還有為數(shù)不少的道教及儒、釋、道“三教合一”的造像。它們匯融共存,生動地體現(xiàn)了以三教融合為基本特征的新思潮和新風尚。
“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石窟——三教融合的石窟典范”單元展覽現(xiàn)場
南山宋代道教石窟造像(1131——1162年)是我國這一時期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備的道教造像群。第5窟三清古洞開鑿于南宋紹興年間,為平頂方形中心柱窟,是以“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為主,再配玉皇大帝、紫微大帝等其他諸神的道教石窟。
“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石窟——三教融合的石窟典范”單元展覽現(xiàn)場
石門山石窟第10窟為三皇洞,開鑿于南宋紹興年間,是典型的道教造像。三皇洞造像雕刻技藝精湛,被譽為“宋代道教造像的絕巔”。
石篆山石窟第6號孔子龕,雕鑿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為石篆山“三教”造像中的儒家造像。目前在國內,以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為主尊的“儒家”造像在石窟藝術中可謂鳳毛麟角。
“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石窟——三教融合的石窟典范”單元展出孔子牌位
第四單元為“承故煥新——永續(xù)相傳的歷史使命”。千年的歲月輪轉,在大足石刻上留下了累累傷痕:表面風化、風水剝蝕、巖體崩裂、生物侵蝕……石像華彩的外表已日漸斑駁蛻變,保存狀態(tài)十分脆弱。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大足石刻研究院就開始采取傳統(tǒng)工程與現(xiàn)代技術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全面檢測、加固除險、風化救治等系列科學手段,使大足石刻得以涅槃重生。
“承故煥新——永續(xù)相傳的歷史使命”單元展覽現(xiàn)場
大足石刻在文物修復中也不乏爭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千手觀音的修復。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館)院長黎方銀此前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對此表示,“在修復千手觀音的時候,我們首先明確的是千手觀音修復最大的原因,在于它的手在不斷地掉,不修的話它的手會一天天的減少。換言之,就是它的完整性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如果文物都沒有完整性了,或者說若干年以后千手觀音不存在了,那它還有什么價值?所以維持它的完整性,確保它的安全,是我們工作的第一目標。然后才關注到審美的層面,包括貼不貼金箔,金箔怎么貼等。但是公眾恰恰就相反,他關注的就是表面的問題,但我們更關注的是它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問題。”
“承故煥新——永續(xù)相傳的歷史使命”單元展出千手觀音髹漆貼金試驗手
大足石刻也一直在把多年來形成的修復文物的理念和積累的經(jīng)驗與四川其他地區(qū)共享,包括治水、加固、防風化等方面的保護技術。比如在加固方面,有一種技術叫錨桿技術,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巖體上的石刻傾覆、塌倒的風險。這個技術最早幾乎就是在大足石刻開始做的,后來在四川整個巴蜀石刻保護中得到廣泛應用。
“承故煥新——永續(xù)相傳的歷史使命”單元展覽現(xiàn)場
除加固、防風化之外,水害是影響大足石刻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大足石刻治水的工程是成體系。比如寶頂山《臥佛》治水。《臥佛》治了幾十年的水都沒有成功,還是在不停地滲透。近年來,大足石刻研究院把很多水庫治水用的帷幕灌漿技術引用到石窟的治水當中,基本上把它的水給治住了。
“承故煥新——永續(xù)相傳的歷史使命”單元展覽現(xiàn)場
“海棠獨香——大足石刻的發(fā)現(xiàn)與傳承”展覽海報?
據(jù)悉,本次展覽由蘇州博物館、大足石刻博物館精心策劃合作舉辦。展覽將持續(xù)至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