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北大藝術學院教授丁寧:拉斐爾的藝術之美

近日,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丁寧教授受邀做客松社書店北大博雅講壇,在“致敬拉斐爾:拉斐爾筆下的人物為什么這么美”的講座中,圍繞拉斐爾的生平經(jīng)歷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細致入微地講述了拉斐爾的藝術之美。

近日,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丁寧教授受邀做客松社書店北大博雅講壇,在“致敬拉斐爾:拉斐爾筆下的人物為什么這么美”的講座中,圍繞拉斐爾的生平經(jīng)歷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細致入微地講述了拉斐爾的藝術之美。以下講座內(nèi)容摘編自主辦方提供的現(xiàn)場錄音稿,經(jīng)丁寧本人審定并授權發(fā)布。

丁寧在講座現(xiàn)場

丁寧在講座現(xiàn)場

恩格斯在談及文藝復興時曾說:“這是人類以往從來沒有經(jīng)歷過的一次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并且產(chǎn)生了巨人的時代,是在一些思維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多才多藝、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p>

拉斐爾是文藝復興時期無可爭辯的一位巨人。他在世的時間非常短,只有37歲,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唏噓不已的感慨,但與此同時也讓我們確認了一個事實:他以短短37歲的生命長度,創(chuàng)作的藝術就讓我們驚嘆不已,如果上天給他更長的生命,相信他留下的東西會更精彩、更豐富,也更令人贊嘆。圖2是他19歲的時候畫的自畫像,眼神中充滿了自信與憧憬。

圖2:拉斐爾15-16歲時的自畫像,約1498-1499年,素描,38.1 X 26.1 厘米,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館

圖2:拉斐爾15-16歲時的自畫像,約1498-1499年,素描,38.1 X 26.1 厘米,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館

拉斐爾生活在文藝復興最興盛的階段。那個階段有三位標志性人物: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拉斐爾能與兩位如此資深、偉大的藝術家并列成為文藝復興的巨星,足見他本身也是一個非凡的天才。

拉斐爾來自烏爾比諾,他的父親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畫家,因此,他從小受到耳濡目染的藝術熏陶。

這是拉斐爾的另一幅自畫像,讓人看了過目不忘,這個神情一直會帶到他其他的作品當中。很多時候在博物館里,拉斐爾的畫會無聲地感動每一個人,此畫也是如此。我們從圖3拉斐爾的自畫像中可以看出,他對于肖像油畫技巧的精湛理解。文藝復興時期的肖像有正面像或側面像,而讓人臉轉動到四分之三的角度,相比之下就生動了許多。拉斐爾畫的自我形象,作為某個時間的定格,常常會讓人聯(lián)想他之前甚至之后的形象,從中可以看出他的人生觀或性格。在不同年紀、不同的人生階段上,拉斐爾都有一種恬然的態(tài)度。

圖3:拉斐爾23歲的自畫像,1506年,板上油畫,45×33厘米,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

圖3:拉斐爾23歲的自畫像,1506年,板上油畫,45×33厘米,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

文藝復興所關聯(lián)的人文主義或者人本主義,顧名思義,人是其中最重要的根本,人是至高無上的,那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高度肯定,也就是對宗教里強調的所謂至高無上的精神生活的一種反撥。宗教中彼岸的、虛無縹渺的東西,遠遠不如現(xiàn)實生活中實實在在的、人間的、凡俗的東西。人的幸福和現(xiàn)實的享受可以被肯定到如此的高度,這是文藝復興的主要標志。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回到了古希臘對人的重要的判斷:人是萬物的尺度。通過肖像畫的創(chuàng)作,拉斐爾把人的經(jīng)驗、知識、智慧和創(chuàng)造等都變成了描繪的對象。圖4是拉斐爾的《雙人肖像》,從畫面中人物的眼神里,傳達出來的是一份淡然。

圖4:拉斐爾《雙人肖像》,1518年,布上油畫,90 x 83cm,巴黎盧浮宮博物館

圖4:拉斐爾《雙人肖像》,1518年,布上油畫,90 x 83cm,巴黎盧浮宮博物館

這是拉斐爾最后一次畫自己,令人唏噓。

在他的生命經(jīng)歷里,拉斐爾還有特別的內(nèi)心創(chuàng)傷。在他8歲的時候母親去世。藝術家本身就是內(nèi)心極其豐富和敏感的人。因此,正當他需要有母愛呵護的時候,母親的離世對他的內(nèi)心該有多大的沖擊。這段童年的缺失是非常重要的,使得他對母親的形象有特別的感知。他對母親有一種念想,這個念想一直持續(xù)到他生命的最后。在拉斐爾筆下那么多的美的形象中,其中有一類就他母親的形象——圣母子的形象。這種形象極其唯美,正是源自他內(nèi)心對母愛的渴望。后來,拉斐爾的父親、兄弟、妹妹相繼死亡,早年生活一系列、接二連三的情感沖擊,給他帶來了一種特殊的影響,要將一種美好的、不受命運支配的、摧殘的生活,融入自己的畫中。所以,為什么只有拉斐爾畫得這么美,而不是其他人,內(nèi)在的原因特別重要。這也說明了藝術創(chuàng)造的特殊性和唯一性。

拉斐爾之所以畫得那么美,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因素是他的老師。拉斐爾的老師佩魯吉諾和達芬奇是師兄弟,他們共同的老師韋羅奇奧既是一個畫家,也是一個雕塑家,但是,韋羅奇奧作為一個年輕的天才藝術家的老師、引路人,有著特別不一樣的胸襟。因此,韋羅奇奧帶出來的學生,多少都學習到了老師的精髓。

圖5是一張佩魯吉諾畫的宗教題材畫,這幅畫里出現(xiàn)的構圖、色彩,包括瑪利亞的臉部的膚色,可以看到后來拉斐爾可以學習的痕跡。在圖6拉斐爾畫的同一題材的作品中,通過對比,你也會發(fā)現(xiàn),年輕的拉斐爾已經(jīng)特別明顯地超越了自己同時代的其他的畫家,他的作品甚至超越了自己的老師,成為美術史上的杰作。

圖5:佩魯吉諾《圣母子與四使徒》,1495年,板上油畫,193 x 165cm,梵蒂岡博物館。圖6:拉斐爾《圣母子與四使徒》,1504年,板上油畫,主畫面172.4 x 172.4厘米,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圖5:佩魯吉諾《圣母子與四使徒》,1495年,板上油畫,193 x 165cm,梵蒂岡博物館。圖6:拉斐爾《圣母子與四使徒》,1504年,板上油畫,主畫面172.4 x 172.4厘米,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拉斐爾所用顏色的絢麗而又高雅,特別是當你看到畫面中出現(xiàn)了藍色,就會有一種讓人贊嘆不已的感覺,因為當時以青金石為原料的藍色顏料十分昂貴,意味著委托人出了大價錢。拉斐爾的油畫構圖類似于老師的,兩幅畫中瑪利亞的臉,一個朝左,一個往右,一邊是抱著赤裸身體的嬰兒,一邊是穿衣服的,手心朝外,舉著兩個手指,表示對約翰的祝福;加上兩邊的人物,整個格局和色彩的處理,尤其是天空、遠景,拉斐爾的手法等,都與他的老師相類似。畫面中的瑪利亞像是當時佛羅倫薩樸素而又美麗的女性,幾乎成為后來拉斐爾圣母像的底本。對于這種形象,我們既可以把她看成是宗教里的某個人物,也不妨礙把她理解成是對于當時佛羅倫薩生活的美麗女性的一種記錄乃至一種范型,而這個范型所參照的源頭就是拉斐爾自己的老師佩魯吉諾。

拉斐爾擅長把可以吸納的東西綜合到自己的作品中,所以,不是單純的模仿,而是集眾家之所長,形成一種“超風格”。

拉斐爾把瑪利亞的臉畫得更圓潤一點,顯得更加親切,而神情中眼簾垂下來所流露的目光,顯示出了女性的優(yōu)雅與謙卑。優(yōu)雅和謙卑有時候是矛盾的,因為優(yōu)雅有時候不是讓你壓抑自己,而是要綻放出來,而謙卑則是一種收斂與約束,所以,在繪畫里兼顧二者是很難的。

左:拉斐爾,《粉紅色的圣母》,1506-1507,板上油畫,27.9 x 22.4厘米,倫敦國家美術館。右:達芬奇,《柏諾瓦的圣母》,1478年,布上油畫,50 x 32厘米,圣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左:拉斐爾,《粉紅色的圣母》,1506-1507,板上油畫,27.9 x 22.4厘米,倫敦國家美術館。右:達芬奇,《柏諾瓦的圣母》,1478年,布上油畫,50 x 32厘米,圣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

這個難度其實是有淵源的,拉斐爾是從古希臘尋找靈感。其實“文藝復興”就是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連接到1500年以前的古代希臘,因為在此之后有長達1000年的歷史,是所謂的中世紀,而中世紀是宗教主宰的世紀,神的地位高于一切,當時人的感性的、欲望的、享受的東西,常常會被歸為罪孽,是被壓抑的。當時的考古發(fā)現(xiàn)讓藝術家們在需要尋求突破的時候,突然看到了古代的曙光——古希臘時期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已經(jīng)達到了優(yōu)雅、謙卑的高度平衡,特別具有唯美的力量,具有人性化的光芒。雖然拉斐爾的老師水平不如拉斐爾,但是,他對于拉斐爾成長中所給予的那種對于古代的崇拜,對于古代經(jīng)典吸納的能力,極大地影響了拉斐爾。與其說畫的是圣母瑪利亞和圣嬰,還不如說是人間的母與子。母愛是人性當中最偉大的一種力量,美而且感人。

在倫敦英國國家美術館拉斐爾的一幅《粉紅色的圣母》中,圣母完全不是板著臉,而是一個笑容可掬的母親形象,甚至會覺得是隔壁鄰居家的普通母親。孩子拿著粉紅色的康乃馨花朵,跟母親有一種交流。其實,粉紅色有點象征意味:他最后會遭遇磨難和流血。此時此刻,在母親懷抱里的孩子和母親的那種親近,真的會讓人想起母與子的溫馨情感。與達芬奇筆下的《柏諾瓦的圣母》相比,她們的姿態(tài)很像,笑容可掬的造型也很像,如果擺在一塊的話,真的太接近了。從這個方面可以看到,拉斐爾特別擅于汲取別人的東西。重要的還在于,他在模仿別人時還會有改進。一個窗口能夠展示一種遠景,通過這個窗可看到戶外,但是,拉斐爾還加了一點,使窗戶開得更大。那個地方是一個天空,還有托斯卡納當?shù)氐姆孔?,使畫面具有人間生活的氣息。對于嬰兒和圣母的處理,拉斐爾也跟達芬奇不一樣。特別是嬰兒的眼神,拉斐爾畫得更生動,更感人;圣母的臉達芬奇已經(jīng)畫得很好了,拉斐爾又拉長一點,顯得更加的美。

拉斐爾,《繆斯的頭像》,年代不詳,素描,102 x 76厘米,私人收藏

拉斐爾,《繆斯的頭像》,年代不詳,素描,102 x 76厘米,私人收藏

拉斐爾的素描稿跟達芬奇的素描稿是迥然不同的,達芬奇會有特別的奇思妙想,看到鷹就聯(lián)想到到飛行器,看到流水就想到了潛水艇,上天入地無所不包;拉斐爾比較專注,性格很好,內(nèi)心也非常平靜,他的筆下大抵都是特別唯美、恬靜而又美的東西。雖然這張素描中所畫的女孩子的側面像沒有太多的色彩,可是,她還是會讓你想到后來拉斐爾畫的其他作品,尤其是畫瑪利亞時的那種女性的優(yōu)雅,但是,這種唯美并沒有一種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而依然是很親切、很平易近人的味道。這實際上也就回到了古代的審美理想,就是在創(chuàng)造了一個至高無上的美的形象的同時,還會給你一種親切的魅力。這是一個特別奇妙的體驗,你說起來很容易,但要在畫面山得以實現(xiàn)其實難乎其難。偏偏拉斐爾是一次次做到了這一點,使人不得不佩服這是真正的天才。

佩魯吉諾,《瑪利亞的訂婚》,1500-1504,木板油畫,236x 186厘米,卡昂美術博物館

佩魯吉諾,《瑪利亞的訂婚》,1500-1504,木板油畫,236x 186厘米,卡昂美術博物館


拉斐爾,《瑪利亞的訂婚》,1504,木板油畫,170 x 117厘米, 米蘭布雷拉繪畫陳列館

拉斐爾,《瑪利亞的訂婚》,1504,木板油畫,170 x 117厘米, 米蘭布雷拉繪畫陳列館

在米蘭的布雷拉美術館有一幅非常重要的拉斐爾的繪畫,講述的是一個非常熟悉的題材——瑪利亞訂婚?,斃麃嗛L得很美,追求者眾多,傳說中所有追求者都到了神殿,祭司說各位跪下來,把自己手上的一根木棒放在祭臺上,然后祈禱,看誰放的木棒上開出鮮花來,瑪利亞就嫁給誰。最后,年紀最大、在大家看來最沒有競爭力的約瑟夫放的木棒上開出了鮮紅的花蕊,于是他就成為了新郎,畫面中所呈現(xiàn)的便是他成為新郎的時候。在祭司主持下的訂婚儀式上,約瑟夫正在給瑪利亞戴上戒指。畫面中其他人因追求不到瑪利亞就顯得有一點沮喪,有的人把木棒折斷,有的人則是一臉的憂郁和沮喪。在畫面遠處有一個建筑,這個建筑是拉斐爾自己設計的,而且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因為在歐洲旅行,絕對找不到這樣的建筑。通過這個建筑,現(xiàn)場的神圣儀式感就大為增加。

在這里,如果把拉斐爾老師佩魯吉諾畫的同名作品放在一起進行對比,那么,我們就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從構圖到人物,再到背景,這兩幅畫實在是太接近了。在佩魯吉諾的畫中,瑪利亞和約瑟夫互換了位置,中間依舊站著祭司,后面也有一個可以從前門走到后門的建筑。二者之間最大的區(qū)別在哪里?佩魯吉諾筆下的祭司是直挺挺站著的,可是,拉斐爾筆下的祭祀稍稍把頭向一旁微微一側,如此一來畫面的生動程度就完全不一樣了。畫面中還有一個東西是絕對不一樣的,那就是在拉斐爾的建筑物上面,正中間的位置寫了一個拉斐爾的全名,說明“我”——來自烏爾比諾的拉斐爾也是這場儀式的見證者,下面再署上畫這個畫面的年份。佩魯吉諾筆下淡藍的天空已經(jīng)畫得很美,但是,拉斐爾對藍色的渲染更加高明,就在這個細節(jié)上,學生悄然超越了老師。

拉斐爾,《大公爵的圣母》,1504-1505,木板油畫,84 x 55厘米,意大利佛羅倫薩庇蒂宮美術館

拉斐爾,《大公爵的圣母》,1504-1505,木板油畫,84 x 55厘米,意大利佛羅倫薩庇蒂宮美術館

拉斐爾筆下人物的美超越了地域,超越了時間,擁有一種跨越時代的力量。比如這幅曾被借到日本西洋美術館展覽的《大公爵的圣母》,里面的圣母畫得多么謙卑、多么圣潔,多么唯美!嬰兒的腳拇指是翹起來的,這個細節(jié)特別令人覺得可愛。因為,要知道在中世紀,往往會把圣母畫得特別嚴肅,把圣嬰畫得特別少年老成,嬰兒剛生下來,臉上甚至有了皺紋、魚尾紋,而且,可以像大人一樣盯著你看,這在現(xiàn)實當中顯然是不可能的。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那是因為當時的藝術家要刻意強調這個人不是一般的人??墒?,到了文藝復興鼎盛時期,雖然人物形象后面加了光環(huán),表示是特別的神圣人物,但是,嬰兒那種圓鼓鼓、胖乎乎的感覺,讓他回歸到了小孩本來的樣子,反而更真實,更讓人有親切感。

圖13:拉斐爾,《金翅雀圣母》,1507,107 x77厘米,板上油畫,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

圖13:拉斐爾,《金翅雀圣母》,1507,107 x77厘米,板上油畫,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


拉斐爾,《草地上的圣母》,1506,板上油畫,113×87厘米,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拉斐爾,《草地上的圣母》,1506,板上油畫,113×87厘米,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據(jù)說,拉斐爾單是圣母像就畫了40多種。像圖13《金翅雀圣母》不僅有人物的生動描繪,還有戶外美得不可方物的景色,無疑是拉斐爾的標志性的作品。在拉斐爾所有的圣母像當中,最受熱捧的是《草地上的圣母子》。當你看到這種題材的畫,畫面上應該是宗教的東西,但是,面對這幅杰作,卻遠不止如此。瑪利亞身著佛羅倫薩婦女的服飾,身后是托斯卡納的風光,現(xiàn)實氣息撲面而來!瑪利亞既是美的化身,也是人間母親的范兒。她的慈祥目光里有無限的愛意,也有一絲無盡的憂慮——她對兒子未來的命運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愁意?,斃麃喪嶂鴦e致的發(fā)式,頭發(fā)上還有薄薄的、透明的頭巾裹著,放在今天也依然很時尚。畫面中另外的兩個形象也很可愛,其中一個是約翰,另一個是圣嬰,與其說他們是宗教故事里的人物,還不如說是特別可愛的兒童的形象。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約翰拿著小鳥,頭部有一塊紅顏色,暗示未來基督將要在十字架上流血。整個畫面在構圖上也精心為之?,斃麃喴路南聰[舒展開來,成為一個包容的,甚至在結構上穩(wěn)定的三角形,這個三角形會把你的眼光慢慢引向圣母的臉。當你在欣賞這幅畫的時候,大概停留時間或者關注時間最久的,應該就是這個三角形的頂端。其中的顏色從藍色過渡到紅色,再過渡到人的臉上的膚色,實在是太美太美。許多人感慨,瑪利亞畫到如此唯美而又愛意綿綿的程度,真是藝術的極致??!所以,我們在怦然心動的時候,卻常常無以言表。言語在最美的畫作前變得蒼白無力了。

拉斐爾,《雅典學院》,1509-1511,濕壁畫,500 × 770 厘米,羅馬梵蒂岡博物館

拉斐爾,《雅典學院》,1509-1511,濕壁畫,500 × 770 厘米,羅馬梵蒂岡博物館

拉斐爾其實還有非常大型的創(chuàng)作,就是我們今天去梵蒂岡博物館會看到的巨型壁畫,其中有一幅《雅典學院》,你親見后一定會嘆為觀止?!堆诺鋵W院》所表現(xiàn)的是古希臘時期最重要的歷史和文化人物,在畫面中間的地方是一個圓拱門,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感覺他們仿佛是從古典的殿堂向我們走來。畫面正中的兩個人,左邊是柏拉圖,但拉斐爾并不是畫的真正的柏拉圖,而是達芬奇的形象;右邊是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柏拉圖指的是天,因為他研究的是最高真理;但他的學生手指大地,回到現(xiàn)實當中,因為他研究的就是倫理學,也就是人間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除了把他欽佩的達芬奇形象放在畫面里,在這幅畫里還有米開朗基羅的形象,因為當他畫這幅畫的時候,旁邊剛好有米開朗基羅在畫西斯廷禮拜堂538平方米的天頂畫,看到后者作畫的現(xiàn)場,拉斐爾驚嘆得不得了。為了表達對米開朗基羅的敬意,他就把大師畫成了正在思考的哲學家。

這幅畫中其實有一個特別的細節(jié),按理從時間上來說,有一個人物應該被畫進去——古希臘時期最重要的畫家阿佩萊斯。阿佩萊斯是御用宮廷畫師,有一次亞歷山大大帝讓他給愛妃帕康絲貝畫像,帕康絲貝被帶到阿佩萊斯的畫室,結果阿佩萊斯對她一見鐘情。情人眼里出西施,何況帕康絲貝本身就是大美人,于是,阿佩萊斯越畫越美。當他畫完交給皇帝的時候,亞歷山大一看,大喜過望:原來藝術家可以畫出比現(xiàn)實中最美的女性還要美的美,于是,很高興地說:“阿佩萊斯,你聽著,朕今天特別高興,所以你可以跟我提任何要求?!比缓?,阿佩萊斯就悄悄地問,能不能把您喜歡的愛妃留下來給我。皇帝有言在先,最后沒辦法,只好把帕康絲貝留給了畫家。這個故事是真是假,暫且不說,但這傳奇一般的故事背后所反映的是阿佩萊斯出手不凡,在他筆下可以創(chuàng)造出登峰造極的美。這樣偉大的人物恰恰是拉斐爾崇拜的對象,但在畫面中卻找不到這個人物。取而代之的卻是一位注視著觀眾的人。他不是別人,正是年輕的拉斐爾本人。拉斐爾能夠把自己畫到這個位置,顯示出了他無比的自信:我可以跟古代媲美,存在于這個輝煌的歷史序列當中而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我就站在那個角落,注視著觀眾的方向。

不僅如此,可以看到在他的前面有一個彎腰的人,這個人據(jù)說是歐幾里德。他穿的衣服上面有一個細節(jié),大家看到,衣袍上有一金飾線繞到他脖子后,上面赫然有四個字母:第一個字母是R,R是拉斐爾(Raffaello)的首字母,U是他的家鄉(xiāng)烏爾比諾(Urbino)的首字母,SM是拉丁文“我親手畫的”的縮寫。在梵蒂岡這么一個特別的地方,在上面直接留下簽名并不合適,但是,藝術家偏偏有智慧將自己的簽名永遠留在那里,五百年以后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它。其實,我之前在米蘭一個圖書館中,找到了一張跟這一壁畫有直接關系的素描稿。這是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素描稿,占滿了整個墻壁,是拉斐爾為了創(chuàng)作《雅典學院》精心構思的草圖。奇怪的地方就在于,《雅典學院》中應該出現(xiàn)拉斐爾的臉的地方,在素描稿上是沒有的,換句話說,拉斐爾一直在猶豫,是不是要把自己畫進去,最后才做出決定畫上自己的形象!畫了自畫像以后,還在歐幾里得衣袍的后領處留下金閃閃的簽名!從這些有趣的細節(jié)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一種文化自信,文藝復興那個時代的巨人如拉斐爾,真的是太有趣、太偉大了。

近代中國歷史上,有一個人對拉斐爾的畫作近乎癡迷,這個人便是康有為。從康有為的日記和其他材料里發(fā)現(xiàn),他曾在羅馬一遍遍地尋找拉斐爾,甚至造訪過一家很小的博物館,那里曾經(jīng)是宅邸,由拉斐爾繪制了天頂上的壁畫,就算是現(xiàn)在的藝術史專業(yè)的學者也不一定知道那個地方,但是,康有為卻在十九世紀末就找到了。由于當時沒有攝影設備,他就大量購買了當時流行的復制品——版畫,然后,帶回中國。

康有為一共寫了十幾首來抒發(fā)觀感,其中的字里行間中流露著無以復加的由衷贊嘆。在《懷拉飛爾畫師得絕句八》中,他寫道:“畫師吾愛拉飛爾,創(chuàng)寫陰陽妙逼真。”因為康有為看過很多中國的古畫,中國古畫里沒有什么陰陽的區(qū)別,尤其是明與暗的對比,但是在拉斐爾油畫中卻可以見到這種絕妙的明暗過渡與對比,簡直是神品。然后說“色外生香饒隱秀”,所有東西并非一覽無余展示出來,你從畫面當中還能讓你產(chǎn)生更多的聯(lián)想,更多的深入體會,“意中飛動更如神”,甚至你可以久久站立在前面,可以看得出神。他覺得這個畫實在讓他太意外,太驚艷了。對于像康有為這樣接受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熏陶出來的人,看到拉斐爾都會如此情不自禁,足以證明拉斐爾的魅力真的是無與倫比的。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