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洞天福地”常被用來形容風景秀麗、適宜人居的自然環(huán)境。具體而言,傳說中的“洞天”往往得以通過天然的巖洞而進入,是生命度化的仙境;而“福地”則往往位于山中水源充沛,物產(chǎn)豐富之處,是躲避災疫的圣所。在隱修傳統(tǒng)中,外部存在的“洞天”也被引申與人體對應,洞天勝境即是人的身內(nèi)造化,而外部山水則是人體之外延。由此,“洞天福地”也反映出了東亞地區(qū)獨特的身體觀與宇宙觀。
“洞天福地”的歷史、文化淵源可上溯至東漢末年巴蜀地區(qū)的道教二十四治或更早的洞穴祖先崇拜,并在六朝時代最終系統(tǒng)化定型。在歷史的發(fā)展中,洞天福地不僅是人與自然實現(xiàn)共融的圣域,更是自然環(huán)境保護區(qū);由此形成的日常生活方式延續(xù)至今,仍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千百年來,“洞天福地”不僅成為世人傾心居住的桃花源,也成為先民朝山頂禮的圣地。按道經(jīng)所載,天下有大洞天10處、小洞天36處、福地72處,這共計118處的“洞天福地”分布在從晉北到嶺南,從浙江沿海到四川盆地的廣袤國土之中,他們幾乎全部是風景秀美,歷史底蘊深厚的名山并伴隨著深厚的民間傳統(tǒng)文化習俗。其中還有不少國家級或省級的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其間,以名山為依托,構(gòu)成了物質(zhì)與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多重立體交疊。
在歷代高道名僧及文士的影響下,“洞天福地”這一幽隱的圣地概念也逐漸為公眾所了解,入山尋隱,訪道問禪,吟詠唱和,涂寫丹青,聽雨觀鶴,掃雪烹茶成為宋代以來知識階層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洞天福地也對整個東亞地區(qū)的詩歌、山水畫、建筑、園林、盆景與雕刻藝術都產(chǎn)生了深刻并深遠的影響。大致煙波浩渺的皇家園林,小到纖毫精微的案頭清供,從京都龍安寺的枯山水到越南北部的朱砂井,無處不存在著“洞天福地”的文化基因。
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發(fā)展中心、清華大學國家遺產(chǎn)中心與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思想新聞中心合作,探索性地推出“洞天尋隱紀”專題,入山踏訪仙蹤,將實地考察與文獻考據(jù)相結(jié)合,試探討“洞天福地”背后所蘊含的物質(zhì)文化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及其如何深刻地影響了整個東亞地區(qū)的傳統(tǒng)文化,乃至其對當今的環(huán)境與生態(tài)保護、文化與社會發(fā)展等具有何種啟發(fā)意義諸話題。以下是對第三十四小洞天“天目山洞(大滌玄蓋洞天)”和洞霄宮的考察紀。
本文譯自《洞天福地研究》第4期(2013年6月),頁90-109。
《洞天福地研究》是由日本專修大學土屋昌明教授主編的有關“洞天福地”研究的專門學刊,自2011年至今已發(fā)行9期,其內(nèi)容包括對于洞天福地的實地田野考察,文獻歷史研究,以及相關的哲學、藝術研究等,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本“洞天福地”的專題研究期刊。在土屋教授的倡導下,有關洞天福地的研究已在日本學術界蔚然成風,碩果斐然,定期與中國、歐洲學者的學術交流更進一步共享了有關東亞地區(qū)圣地研究的學術成果。在土屋教授與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發(fā)展中心的支持下,我們計劃將其中的部分學術成果陸續(xù)翻譯為中文,以饗我國“洞天福地”文化遺產(chǎn)的同好們。
前言
2012年3月21日筆者有幸去考察了位于浙江省臨安市的第三十四小洞天“天目山洞(大滌玄蓋洞天)”和附近道觀洞霄宮的遺跡。本文便是對考察情況所做的一個簡單報告,結(jié)合各種資料,主要介紹一下“天目山洞(大滌玄蓋洞天)”與洞霄宮沿革的概述及遺跡的現(xiàn)狀。
“天目山洞(大滌玄蓋洞天)”的變遷
這次考察的“天目山洞(大滌玄蓋洞天)”是唐代司馬承禎的第三十四小洞天。這個洞天的附近還有第五十七福地的天柱山。兩者都位于杭州的西面。但是在唐末五代為止的資料中,對這兩個圣地的描述都比較模糊。筆者之所以用“天目山洞(大滌玄蓋洞天)”這樣特殊的稱呼,也是因為洞天的位置常常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同。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內(nèi)容,先簡單介紹一下附近的地勢情況。這兩處圣地再往西就是浙江省的名山天目山的所在。洞天所在的大滌山和福地所在的天柱山都在天目山往東的支脈上。這條支脈繼續(xù)分叉后向北延展的就是大滌山,向南派生出的一座山就是天柱山。而杭州周邊最大的道觀之一洞霄宮(前身為天柱觀)就建在這兩處圣地的環(huán)抱之中。
有了上面的地理概念再來看第三十四小洞天與第五十七福地的資料。司馬承禎所著的《洞天福地天地宮府圖》(道藏1026《云笈七簽》卷二十七)里“天目山洞”排在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三十四位。(注1)根據(jù)“周回一百里,名曰天蓋滌玄天。在杭州余杭縣,屬姜真人治之?!钡拿枋?,天目山洞位于杭州的余杭縣。它的別稱“天蓋滌玄天”也與后世所傳的“大滌玄蓋洞天”類似,也就是本文主題的洞天。從“天目山洞”這個名稱可以猜測出,司馬承禎認為天目山上的確存在著一處洞天。而這個洞天的管理者“姜真人”就是《真誥》(道藏1010)中的姜伯真。(注2)
天柱山作為七十二福地的第五十七位,有如下的文字記載:
“第五十七天柱山。在杭州於潛縣,屬地仙王伯元治之?!?/p>
福地位于余杭縣西面的於潛縣。關于管理者王伯元沒有詳細的資料記載,似乎是結(jié)合了《真誥》中王玄甫和鄭伯元兩位神仙的名字而成。(注3)
在活躍于唐末五代的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道藏599)中,對此洞天與福地的記載有了變化。首先天柱山排在了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三十一位:
“天柱山大滌玄蓋洞天,一百里,在杭州余杭縣天柱觀。”
洞天的位置從天目山變成了天柱山。同時通過位于作為洞霄宮前身的天柱觀(后文將詳細介紹)中的描述,可知洞天的位置其實并不在天目山,而是轉(zhuǎn)移到了現(xiàn)在這個更靠東面的地方。并且洞天的名稱也不同于司馬承禎的記載,而與宋代以后所用的名稱一致。
那么作為第五十七福地的天柱山又有何變化呢?在七十二福地的內(nèi)容中,第六十四位的福地中有天柱觀的相關描述:
“白鹿山,杭州天柱觀,吳天師所隱?!?/p>
這里所說的“白鹿山”應該就是大滌山的主峰白鹿峰,其實也就是大滌山。(注4)文中所寫的“吳天師”指的就是唐代著名道士吳筠。
綜上所述,司馬承禎的《洞天福地天地宮府圖》和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正好將洞天與福地的位置交換了一下。(注5)由于大滌山與天柱山同屬于一個山系,被混同也是情有可原。關于洞天福地的記載會有變化也是因為其本身并非是有確實傳說的圣地(例如茅山)。
大滌山和天柱山這一帶有著豐富的山水資源,因此比較適宜作為修行和隱居的圣地。并且唐代的天柱觀作為著名的道觀,洞天福地的位置最終被設在了它的附近合乎常理。
曾在大滌山中隱居的吳筠在大歷十三年(778)所著的《天柱觀碣》中寫到:
“因廣仙跡,為天柱之觀。有五洞相鄰,得其名者,謂之大滌。雖寥邃莫測。蓋與林屋、華陽密通太帝陰宮耳?!?/p>
根據(jù)這段描述,天柱觀與五個洞相連,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滌洞。而林屋洞和華陽洞還通向“太帝的陰宮”。(注6)由此可以猜想司馬承禎的第三十四小洞天“天目山洞”在他死后的開元二十三年(735)后,大約四十年間,位置才變動到了天柱觀的附近。
到了北宋時期,天柱觀改名為洞霄宮,成為宋代主要的道觀之一,洞天的位置也固定在了附近的大滌山上。(注7)同時也確定了“大滌(玄蓋)洞天”這個名稱?!抖聪鰣D志》卷二的“大滌山”篇章中,雖然關于洞天的名稱有“是山以洞名之。舊志謂大可以洗滌塵心,故名大滌。”的記載,但沒有寫明其由來。(注8)
之后,大滌玄蓋洞天與洞霄宮都成為了宋朝公認的重要圣地。這從其成為北宋仁宗時期朝廷舉行公開投龍簡儀式的場所這點可以看出。天圣四年(1026),宋朝為了減輕道教祭祀的花費和負擔,除了選定的二十個圣地,其他的地方都停止了官方齋醮。(注9)這算是對前皇帝真宗帝動用巨大財富進行國家宗教活動的一種逆行。
《東齋記事》卷一中,列舉了當時入選的圣地,可知皆為宋代的重要圣地,以下為原文:
“道家有金龍玉簡。學士院撰文,具一歲中齋醮數(shù),投于名山洞府。天圣中,仁宗皇帝以其險遠窮僻,難赍送醮祭之具,頗為州縣之擾,乃下道錄院裁損,才留二十處,余悉罷之。河南府平陽洞、臺州赤城山玉京洞、江寧府華陽洞、舒州潛山司真洞、杭州大滌洞、鼎州桃源洞、常州張公洞、南康軍廬山詠真洞?建州武夷山升真洞、潭州南岳朱陵洞、江州馬當山上水府、太平州中水府、潤州金山下水府、杭州錢塘江水府、河陽濟瀆北海水府、鳳翔府圣湫仙游潭、河中府百丈泓龍?zhí)?、杭州天目山龍?zhí)?、華州車箱潭。所罷處不可悉記。予嘗于學士院取金龍玉簡視之,金龍以銅制,玉簡以階石制。”
其中“杭州大滌洞”排在了第五位,足以可見宋朝時其重要地位。同樣被列為圣地的還有“杭州天目山龍?zhí)丁?,可見唐代以前天目山作為圣地與其他地方有著不同的地位。
綜上,大滌洞天如今的位置在北宋時期已獲得了確定,并與洞霄宮一起作為圣地在杭州地域占據(jù)了重要的地位。直至清末洞霄宮都有著其存在感也是得益于附近大滌洞(和天柱山)的存在??梢姶鬁於刺炫c洞霄宮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
洞霄宮的沿革
接著介紹一下這次考察的另一處遺跡洞霄宮的沿革。洞霄宮建在大滌山與天柱山這兩處圣地的附近?!抖聪鰧m志》中所收錄的《洞霄宮圖》描繪了被洞天福地和山脈圍繞的洞霄宮附近的地勢情況。(圖1)(注10)
圖1 《洞霄宮志》所收錄的《洞霄宮圖》。圖中心偏右上方的建筑物為洞霄宮。
附:大滌山洞霄宮之圖(根據(jù)明洪武、清乾隆兩種山志合參摹繪,陶金/繪)
洞霄宮的相關資料收集在鄧牧和孟集虛在元代大德年間編撰的《洞霄圖志》(注11)以及聞人儒在清代乾隆年間編撰的《洞霄宮志》這兩部宮觀志中。前者收錄的是從唐代到元初的相關資料,是研究洞霄宮之必需的資料。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礎上,增補了明代之后的記錄。以下,就以這兩本書所記載的內(nèi)容為基礎,簡單的追述一下洞霄宮的沿革。
雖然無法確定大滌山及天柱山的附近從何時開始有了像道觀這樣的宗教建筑,但據(jù)傳說,因漢武帝的祭祀而有了大滌洞天和洞霄宮。錢镠在光化三年(900)所著的《天柱觀記》(《洞霄圖志》卷六)中就記載有“自漢武帝酷好神仙、標顯靈跡、乃于洞口建立宮壇。歷代祈禱、悉在此處?!钡膬?nèi)容。并且《洞霄圖志》卷一《洞霄宮》也有更為詳細的關于漢武帝在元封三年(前108)舉行投龍簡儀式的記載:“郡志云、漢武帝元封三年、始建宮壇于大滌洞前、投龍簡為祈福之所。經(jīng)今一千五百余年矣。”只是在漢武帝元封三年的時代并沒有投龍簡這樣的儀式,也沒有任何武帝來過杭州附近的傳承根據(jù)。(注13)
雖然大滌山和天柱山這一帶何時成為了隱居及修仙的場所不甚明了,但根據(jù)《晉書》卷九十四的郭文傳中“郭文,字文舉,河內(nèi)軹人也。少愛山水,尚嘉遯。年十三,每游山林彌旬忘反,父母終服,畢不娶,辭家游名山。歷華陰之崖,以觀石室之石函。洛陽陷,乃步擔入?yún)桥d余杭大滌山中?!睂脑诖鬁焐诫[居的記載(注14),猜想在東晉之后大滌山(和天柱山一帶)已成為了一處特別的場所。
之后,在唐代弘道元年(683)的時候,應潘先生(名不詳)的請求,作為洞霄宮前身的天柱觀被建造了起來。并從那個時候開始天柱山慢慢成為了圣地,著名的道士們紛紛前來參拜、修行以及舉辦宗教活動。《洞霄圖志》中就提及了從葉法善、司馬承禎、吳筠(上述《天柱觀碣》的作者)以及朱法滿(唐代道教主要著作之一《要修科儀戒律抄》的編著者)等與天柱山頗有緣分的高道。(注15)
唐末五代的時候,天柱觀所在地成為了吳越國的領地,吳越國的建立者錢镠招請了當時有名的道士閭丘方遠,給予安居。錢镠在《天柱觀記》中對此有詳細的記載。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兩浙轉(zhuǎn)運副使陳堯佐上奏將天柱觀改名為“洞霄宮”。陳堯佐在天柱觀親眼目擊了三大奇跡,因而上奏將其改名。(一)陳堯佐到訪大滌洞的時候,從洞口卷起五色的云層,一直蔓延到天際。在云氣中出現(xiàn)了羽人從騎的身影,像是向著玉京的方向。(二)在天柱觀中有一“撫掌泉”,陳堯佐向道士詢問名字由來。道士回答道“傳說很久以前仙人拍一下手掌就會涌出泉水,因而得名”。陳堯佐也拍了一下手掌,果然涌出了泉水。(三)天柱觀內(nèi)有一棵據(jù)說是吳筠種下的樹木,宋代的時候枯竭了,大中祥符五年的時候又重新冒出了新芽。陳堯佐將樹木樣子繪成圖,與五色云的出現(xiàn)及撫掌泉的事一起上奏。據(jù)此,真宗舉辦了醮儀(祈禱神靈的祭禮),歌頌神靈,并將天柱觀改名為洞霄宮(注16)。洞霄宮的“洞霄”取洞天之意,因與大滌洞天關系密切而被命名。至此以后的宋代,洞霄宮作為道觀中最高一級的“宮”與嵩山的崇福觀并列為“天下宮觀之首”。(注17)
政和二年(1112),當時的住持何士昭以洞霄宮的建筑朽壞為由奏請朝廷,徽宗賜予了三百道度牒的經(jīng)濟支援,將宮宇做了翻新。但是在之后的方臘起義中,洞霄宮遭受到了巨大的破壞。(注18)
進入南宋之后的紹興二十五年(1155),根據(jù)當時皇太后的命令,重新修建了作為玉皇上帝祭所的昊天殿及鐘閣、經(jīng)閣。眾所周知,隨著北宋的滅亡宋朝的首都南移到了臨安(現(xiàn)杭州市),作為那一帶最大規(guī)模的道觀,洞霄宮的地位愈發(fā)高升。乾道二年(1166),當時的太上皇(退位后的高宗)行幸至洞霄宮,自此洞霄宮與皇室也有了聯(lián)系。(注19)
在北宋有一特有的制度,名為“祠祿官”。官僚們多以管理道觀為名目領取祠祿。其中有多人持有“提舉洞霄宮”的頭銜,甚至包括丞相這樣的大官??梢姸聪鰧m在當時是一座有著與之相適應的,頗有規(guī)格的道觀。(注20)
宋代盛極一時的洞霄宮,在南宋末期的咸淳十年(1274)的一場大火中全部燒毀。到了元代元貞元年(1295)再次被重建。這次重建由舒元一與郎如山兩位道士主導。(注21)通過這次重建及這前后的一段時期,作為洞霄宮主人的道士們新建了洞晨觀、元清宮、沖天觀等道觀(別院)。(注22)由此,從南宋末年至元代前半,洞霄宮道士們的勢力范圍逐漸擴大。到了編纂《洞霄圖志》的大德年間,洞霄宮進入了全盛期。
元末,洞霄宮受戰(zhàn)火影響而荒廢。洪武二十三年(1390),提點賈守元又開始了重建,但直到他逝世也未能完成。副知宮事們繼承其遺志,終于在永樂十三年(1415)完成了重建。(注23)
清代的乾隆十六年(1751),洞霄宮再次被燒毀,后又由全真教道士貝本恒完成了重建。(注24)但此后的資料里出現(xiàn)了洞霄宮落沒情形的記載,清代的洞霄宮失去了往日的繁榮。(注25)
到了清末,洞霄宮成為杭州玉皇山福星觀道士的管轄。清末光緒年間的蔣永林、進入中華民國后的李理山相繼接管了洞霄宮的管轄。(注26)這也標示著曾擁有杭州地域第一大勢力的洞霄宮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中日戰(zhàn)爭的時候,洞霄宮一帶也受到了戰(zhàn)火影響。1938年,這一帶曾被日軍放火。周圍的人們?yōu)榱硕惚軕?zhàn)火,將洞霄宮作為避難場所。從戰(zhàn)中直至戰(zhàn)后,李理山將洞霄宮的管轄權交給弟子陳宗云,由其對洞霄宮的土地及資產(chǎn)進行管理。(注27)
洞霄宮經(jīng)歷了幾番興廢,如今又再次進入休眠期,目前已無宗教活動的開展。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洞霄宮的概況,會在下一節(jié)詳細介紹。
大滌玄蓋洞天與洞霄宮的現(xiàn)狀
1、遺跡所在地
如今,大滌玄蓋洞天與洞霄宮的遺跡位于浙江省臨安市的洞霄宮村。(圖2)舊一些的資料里多描述洞霄宮的遺跡所在地是宮里村,那是因為直到2007年,宮里村與石泉村合并才改名為如今的洞霄宮村。(注28)
圖2 標有“洞霄宮村”的垃圾箱
筆者在2012年3月21日考察了大滌玄蓋洞天與洞霄宮的遺跡。從杭州市內(nèi)坐出租車,經(jīng)由杭瑞高速公路臨安方向行駛1小時左右,在青山湖互通下高速,再由普通公路尋找。幸好在高速公路收費站向收費員問了路。按收費員所指,經(jīng)浙江省102省道往杭州方向調(diào)頭,再向南沿著洞霄宮村的方向行駛。穿過舊宮里村的村莊(現(xiàn)今在村莊的入口處還立有“宮里村”的石碑),在田地里找到了洞霄宮的遺跡。
途中曾兩三次向當?shù)鼐用駟柭罚鶈栔硕贾肋z跡所在,可見在當?shù)刂戎摺2⑶腋鶕?jù)附近老人提供的信息,時不時會有一些人過來做考察。
2、大滌玄蓋洞天
從洞霄宮的遺跡向西不遠就是大滌玄蓋洞天入口。(圖3)洞霄宮的遺跡在平地上,而大滌玄蓋洞天的入口在大滌山稍微向上攀登一些的地方。雖然不知道確切的距離,就如《洞霄圖志》卷三的《大滌洞》中記載的“在(筆者注:洞霄)宮的西北半里”,也就大約數(shù)百米的樣子。
圖3 現(xiàn)在的大滌洞(全景)
洞口的上方橫向題刻著“大滌洞”三字??雌饋肀容^新。(圖4)進入洞窟后有澆筑的向下階梯(圖5、圖6)
圖4 “大滌洞”題刻
圖5 洞窟入口向下的階梯
圖6 洞窟入口
與大約拍攝于清末民國之間的大滌洞的留存照片相比,完全是不一樣的印象。(圖7、圖8)但是(1)洞窟上部(現(xiàn)在“大滌洞”題刻的地方)的拱形角度、(2)這正下方右側(cè)的平板巖石的形狀、(3)左邊垂直拔地而起的巖石都很相似,似乎老照片是聚焦拍攝了現(xiàn)在大滌洞的上部。
圖7 清末民國期間(?)大滌洞的照片
圖8 現(xiàn)在大滌洞入口的上部。注意看題刻的正下方右側(cè)巖石的形狀。
1981年考察大滌洞的奚柳芳氏曾描述洞窟的高度在165厘米左右。(注30)也正如舊照片所示,大滌洞的入口并不高。1990年后半開始,計劃了洞霄宮遺跡的再開發(fā),并且到了21世紀初(2002年至2003年之間?)完成了對洞霄宮遺跡的清理。由此推測大滌洞的清理也是在那時完成的。(注31)將洞窟內(nèi)及周圍堆積的泥土清理出來,變成了現(xiàn)在的模樣。
從大滌洞向洞霄宮方向下來的地方建有一個牌坊,這應該也是再開發(fā)的時候建造的。(圖9)
圖9 大滌洞附近的牌坊
由于這次沒有進入大滌洞內(nèi)進行考察,因此借用一些記載有洞窟內(nèi)部的資料進行介紹。
關于大滌玄蓋洞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有人能夠進入洞中的沒有明確的記載,南宋的時候洞窟的內(nèi)部似乎已經(jīng)整頓完好了。在《洞霄圖志》卷三《大滌洞》中,對洞窟內(nèi)部有如下記載:
“洞門石鼓,廣可尋丈??壑攴暧新?。自此上下皆平如刬削,兩旁崖石委曲,夾道中間,一石若柱倒懸,因以隔凡名之。過柱一穴如竇。內(nèi)闊丈余,中有圓井無底,惟聞浪浪水聲,乃歷代朝廷遣使投龍璧之處也。(中略)今洞中石潤如玉,竹蒼黑色,行路屈折,僅通人,至隔凡而止。每投龍簡,則命童子穿竇以入。云其中深杳不可測也。”
由此可知,洞天的門為“石鼓”,叩打出聲。洞窟的天頂與地面平坦,道路的里面有一塊名叫“隔凡”的倒掛石柱。這根石柱的里面還有一個小洞,這個洞里的水井里有水的聲音,是歷代朝廷舉行投龍簡儀式的場所。洞中的巖石表面呈黑色,散發(fā)著玉石的光澤。洞中道路曲折,寬度僅一人能過。一直通到“隔凡”的石柱為止。投龍簡儀式的時候,讓一童子鉆入洞中。
如上所述,《洞霄圖志》對大滌洞有了非常具體的記載,應該就是在南宋末期實際有人進入到了洞窟的內(nèi)部。(注32)隨著時代更迭,明代黃汝亨與鄭圭,以及清代的陳夢說都留有對進入洞窟中情況的記載。作為參考一并做一下介紹。
首先是黃汝亨留下的《洞霄游記》(《洞霄宮志》卷三)中有如下記載:
“是日方午,遂呼道士引至大滌洞。洞深窅,漢武投龍簡之所,持火炬,乃得入。行里許,有唐宋人留題,滅沒不能辨。石色如蒼黒玉,中縱橫,白文如界,又似飛云片片?!?/p>
根據(jù)這份記載,洞窟內(nèi)深有一里(多少有些夸張的成分),留有唐宋時代文人們的題記。在當時這些文字就已經(jīng)模糊而無法辨認,之所以寫到這些洞窟深處的題記也只是為了表示曾有人進入到了洞內(nèi)而已。(注33)關于對洞窟內(nèi)巖石表面描述的就如《洞霄圖志》中一樣是黑色的,還有白色的云層狀的花紋,應該也就是像大理石那樣的紋路表面。
同樣,明代鄭圭也在《游大滌洞》(《洞霄宮志》卷三)記錄了到訪大滌洞時的情況:
“余乘一凳,覓大滌洞。道士遵諸友,従約一里許,至洞口。高可六七尺,廣稱是,上作大滌洞天四字分書,不甚古,且甚小。傍一石空其足,持拳擊之如鳴鼓。燃大炬,逶迤數(shù)折,石作雯形,瓌瑋窔兀,涼氣四合,毛骨聳豎,窮其奧,得一所稍曠,可坐十人。中多伏翼,劃然長嘯,如崩岸裂石。傍一窟,深不可測?!?/p>
這里從洞窟入口的大小高度開始,記錄了“石鼓”那塊石柱。與黃汝亨一樣記錄了洞內(nèi)巖石表面的花紋。之后又寫到洞窟里有個彎道,走到盡頭以后有一個可以坐下十人左右的空曠之地。此外洞窟里有很多蝙蝠。道路盡頭的邊上有一個小洞,這個就和《洞霄圖志》里記載的一樣。
清代的陳夢說在《兩游洞霄宮記》(《洞霄宮志》卷三)記錄了與洞霄宮的道士陳仁恩(貝本恒的弟子)一起進入大滌洞的情形:
“大滌洞在西崖下,高五六尺,橫一仭,洞口八分,書大滌洞天字。自外望之,不見底里,道人(筆者注:這個“道人”就是陳仁恩)篝火引入,毎數(shù)武轍一曲,石壁參差欹斜,皆作行云流水之狀。一石懸空、以掌擊之、鼕鼕有聲。道人曰,此石鼓也。再數(shù)折而至洞窮處。有石倒垂、名隔凡石。石后尚有隙、然不可入矣。壁上多游人題詠、字漫滅不可讀。略觀玩即出。”
陳夢說的記錄就像是匯總了前面所有資料的內(nèi)容。根據(jù)他的記錄,大滌洞內(nèi)道路曲折,巖石表面為“行云流水之狀”。洞中的天頂上垂掛著一根石柱(這根石柱與前面的資料中寫到的洞窟入口處的那個稍有不同)。在洞窟的最里面的巖壁上殘留著文人的題詠,也如黃汝亨記錄的一樣字跡已無法辨認。最后記錄了在洞窟盡頭有一塊“隔凡石”,后有空隙,但人難以進入。
上面這些明清時代的資料所記錄的洞窟內(nèi)部的情況與《洞霄圖志》里記載的十分吻合。比較遺憾的是因為如今大滌洞的內(nèi)部沒有清理好,所以這次沒有辦法用自己的雙眼見證洞內(nèi)的樣子。希望不久的將來可以得以入內(nèi)考察。
3、洞霄宮的遺跡
洞霄宮作為杭州地區(qū)最大的道觀之一,在宋元時代有著非常讓人驕傲的規(guī)模。暗藏著往日風采的《洞霄宮圖》刊載在清代的《洞霄宮志》上。(圖10)對照著《洞霄宮志》里關于洞霄宮設施相關的文字記錄來看,這張應該是南宋時代的洞霄宮圖?!抖聪鰣D志》的明代抄本里也同樣載有這樣圖片,這張圖片本身應該有比較古老的來源了。(注34)從這張圖里可以看出,洞霄宮的遺跡位于群山環(huán)繞的盆地。從筆者拍攝的照片來看,也能看出無論從哪個角度拍都能拍到山體。(請參照以下圖片)
圖10 《洞霄宮志》內(nèi)收錄的《洞霄宮圖》
通過《洞霄宮圖》可以看出往日的洞霄宮由許多的建筑物所構(gòu)成,現(xiàn)在洞霄宮的遺跡上已經(jīng)無法看到類似道觀的建筑物了。遺跡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兩層高的壇。(圖11)壇的下層為八角形,上層為圓形。下層約有10米寬,可謂非常之大。四周似乎建有攀登的階梯(也可能是斜坡)。
這個壇應該就是21世紀初期洞霄宮周邊再開發(fā)時建筑的“祭天壇”。(注35)只是這是完全新建的還是以洞霄宮殘留的遺留建筑修建的仍不得而知。
圖11 遺跡中壇的全景
圖12 從下層至上層的階梯(斜坡)
上文中寫到這個壇的南側(cè)有一個非常平緩的斜坡,應該是一個有著三層的構(gòu)造。此外還留存著石階,這應該是洞霄宮的一部分,或者是與洞霄宮相關的建筑物的基壇。(圖13)
圖13 壇的南面殘留的建筑,為三層的構(gòu)造。
從這張大約拍攝于清末至民國時期的洞霄宮的照片來看,那個時候似乎還殘留著一些建筑物。(注36)(圖14)但因為確定不了這張照片的拍攝角度,所以無法得知如今殘留的建筑物的基壇是哪個部分。與筆者拍攝的照片相比,通過背后山脈排列的樣子推測,這張照片可能是從東北方向拍攝的。(圖15)如果是這樣的話,位于這張舊相片左側(cè)建筑物的基壇就是現(xiàn)在壇南側(cè)的這個基壇。
圖14 清末民國時期(?)的洞霄宮,從東北方面拍攝的照片。
圖15 現(xiàn)在洞霄宮周圍的景觀(從東北方向拍攝),注意看背后山脈的形狀。
壇的北面不遠處,還有幾間道觀風格的建筑物,這些建筑物應該也是在再開發(fā)時期建造的。(圖16)但是也同樣不能確定這些是根據(jù)洞霄宮的一些遺留構(gòu)造改建的還是完全新建的。
圖16 洞霄宮遺跡北邊的建筑物
如上所述,筆者所見洞霄宮的遺址上并未發(fā)現(xiàn)什么特別顯著的遺跡及文物。下文中將會介紹一下洞霄宮近年逐漸荒廢的相關記事。
根據(jù)許圣元氏的記載,上世紀初的時候,洞霄宮是由一位叫陳宗云的道士管轄,到了1946年因為一些意外情況,他突然離開了洞霄宮一段時間,后又在一名叫做高信一的道士的幫助下回來重新開始管理洞霄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因為取締民間的宗教組織(“會道門”),陳宗云被拘禁了1年。釋放回來后,他洞霄宮的附近得了一塊地,以此得以生活。就在那時,洞霄宮殘留的大殿遭到了毀壞。1962年,大殿附近僅存的幾間平房也被村里的生產(chǎn)隊賣掉了。(注37)
奚柳芳氏從兩位老人那里獲得了一些共和國成立后洞霄宮的情況。1949年解放初期,洞霄宮的殿宇還在,盆地以及西面的小山那里都還有一些建筑物。到了1952年,洞霄宮里的道士被趕了出來(雖然特別提到了奚氏的名字,但1952年被趕出來的道士應該是陳宗云)。洞霄宮建筑物里的一些大型木材被臨安縣政府運到了臨安城內(nèi)用作其他建造。剩下的木材也在1958年“大躍進”中被挪用一空,磚瓦被周邊的“生產(chǎn)隊”和農(nóng)民撿走利用。這些正好與許氏的那些記載吻合,到了1960年代初洞霄宮已經(jīng)沒留下什么了。
70年代的情況比較模糊不清,但是奚氏在1981年的時候去了當?shù)乜疾?,根?jù)他的考察記錄,遺跡的所在地在當?shù)乇唤凶觥胺綀觥保璧氐臇|西兩側(cè)有幾戶農(nóng)家。西面農(nóng)家的地方有一些古老基壇的殘骸,也就是以前的洞霄宮。這個基壇上有幾塊碑,其中有一塊碑上還有可以辨識的文字。(關于這塊碑后文再詳細介紹。)(注38)
根據(jù)奚氏所言,一直到80年代都沒有對洞霄宮的遺跡再做任何的修整,道士的活動也幾乎沒有了。雖然進入21世紀后開始對洞霄宮(及其周邊的遺跡)進行了修整,但可能是因為資金的關系而暫停。
近幾年來,這處遺跡里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殘留的文物。在《中國文物地圖集(浙江省卷)》的《洞霄宮遺跡》的章節(jié)中記載著“三賢祠”遺構(gòu)的照壁上鑲嵌著五塊石碑的內(nèi)容。(注39)因為關于這座“三賢祠”的具體位置沒有記載,所以不清楚是否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那處殘留的基壇。其中的石碑在《洞霄宮記》與《洞霄宮貝法師傳》中有所提及,其中前者的描述為石碑斷裂,后者的描述則為碑文無法認讀。(注40)奚氏也提到過石碑,說石碑上的文字為一首名為《游洞霄宮》的詩(《洞霄宮志》卷五所)。(注41)
這些資料里記載的建筑物和文物筆者沒有能在實地一一確認。(注42)并且文物局的相關考察記錄也幾乎沒有公開發(fā)表過。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公開發(fā)表的記錄。
4、元同橋
在這次的考察中筆者可以確認到的范圍內(nèi),與洞霄宮相關的現(xiàn)存遺跡中保存最為完好的是一座名叫“元同橋”的石橋,位于距洞霄宮的遺跡幾步路的地方。(圖17)明代的《大滌洞天記》(道藏781)(注43)中記載的是“玄同橋”,清代因為避諱的原因,改成了“元同橋”。1988年被臨安縣(如今的臨安市)指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局在橋的附近建立了一塊石牌。(圖18)
圖17 元同橋全景
圖18 文物局豎建的石碑
這座橋的名字取自于活躍于吳越時代的道士閭丘方遠的號“玄同先生”。《大滌洞天記》卷中《玄同橋》一章對這座橋有如下記述:
“昔,玄同先生與錢武肅王相度地理,鑿池架橋,故名。(9a~b)”
由此可知,玄同先生(閭丘方遠)與錢穆(為了建造天柱觀)考察了這里的地勢,挖了池子并架了一座橋。天柱觀作為洞霄宮的前身,可謂是洞霄宮起點的里程碑。
現(xiàn)存的元同橋是宋代重新翻建的。橋長6.55米,寬2.7米,微拱,橋下仍有溪流穿過。(注44)根據(jù)照片可以知道是一座用石板拼筑的拱橋。(圖19)
圖19 另一角度拍攝的元同橋
橋的欄桿由五個部分組成,內(nèi)側(cè)有幾處題記。題記的其中之一寫著“淳熙甲辰重九日,錦城盛十宣赦施錢造”(圖20)《洞霄圖志》卷三中寫著宋代淳熙甲辰(11年=1184)的時候,在錦城盛氏的資助下重建了玄同橋。寫的應該就是這件事。
另一處的題記是元代修復時留下的“至正三年歲次”。(圖21)從各方資料來看也有清代的題記,筆者沒有能夠得到確認。筆者考察的時候,如照片展示的這樣橋上被當?shù)鼐用穹胖玫碾s木遮擋住了。(注45)
圖20 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的題記
圖21 元代至正三年(1343)的題記
5、水道的遺構(gòu)
元同橋往洞霄宮遺跡的方向沿著坡道向南往上,有一塊大寫著“天柱泉”石碑的碑亭。道路兩邊還有水道的遺構(gòu)。(圖22)這附近恐怕就是洞霄宮的入口。這塊“天柱泉”的石碑和碑亭還非常新,應該也是在再開發(fā)的時期建造的。(圖23)(注46)
圖22 “天柱亭”的碑亭和水道遺構(gòu)的入口。遠處可以看見上文提到的壇。
圖23 “天柱泉”的碑亭
水道的遺構(gòu)看起來比較古老,但卻無法考察到它的實際年代。最深的地方有好幾米,似設有下行的階梯。(圖24、圖25)現(xiàn)今里面還有作為生活用水的水流,有階梯可以下到水流的地方。這些階梯貌似是近幾年修整的。目前關于這個遺構(gòu)還沒有太多的信息,有機會想重新考察一下。
圖24 水道的遺構(gòu)(上方)
圖25 水道的遺構(gòu)
結(jié)束語
以上介紹了大滌玄蓋洞天與洞霄宮的概要及現(xiàn)狀。還將各種資料與現(xiàn)在的遺跡進行了比對。
但是這次沒有能夠?qū)Χ聪鰧m遺跡周邊進行詳細的考察。(注47)所以只能對現(xiàn)狀做一份簡單的總結(jié)報告。如果還有機會再次考察洞霄宮的遺跡,會再對本文做補充。也因為考察時預備的知識有限,不免會有一些差錯的地方,希望各位指正。
【注釋】
注1:本文中《道藏》里文獻編號是根據(jù)翁獨健編著《道藏子目引得》(哈佛燕京學社,1935年)的號碼所示。并且洞天福地的地理位置參照了王純五譯注的《洞天福地地獄瀆名山記全譯》(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注2:《真誥》卷五 11a,同書卷13.7b。
注3:《真誥》卷十四 7b~8a。
注4:《洞霄圖志》卷二《白鹿山》?!抖聪鰣D志》請參照下一節(jié)及注11。
注5:關于這兩份資料對洞天福地的記述不同的地方請參照大形徹《洞天的山與洞―以委羽山為例―》(《洞天福地研究》第一號,2011年)里的圖。
注6:《洞霄宮志》卷六。這個“太帝的陰宮”指的應該是鄧都山?!墩嬲a》中對鄧都山的主人稱為“北太帝君”(卷十五 5a)。
注7:北宋李思聰?shù)摹抖礈Y集》(道藏1055)再次將天目山稱為第三十四小洞天,(卷二 8a)這應該是司馬承禎記述的基礎。如下所述,北宋時代第三十四小洞天固定在了大滌山的洞窟。
注8:這部《舊志》指的是徽宗時代唐子霞撰寫的《大滌真境錄》?!洞鬁煺婢充洝肥窍扔凇抖聪鰣D志》編撰的宮觀志,目前已經(jīng)失傳?!抖聪鰣D志》卷六就收錄成無玷為該書所作之后序。
注9:《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百四里記載有“(天圣四年十二月)辛巳、道錄院上所定名山洞府歲投龍簡者二十處,余悉罷之?!迸e行投龍簡的場所由道錄院決定。在《清波雜志》卷九里也有與以下引用的《東齋記事》卷一同樣的記載。
注10:《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 第五五九號)》(成文出版社,1983年)中收錄的《洞霄宮志》的明代抄本會有一些增補的內(nèi)容,而元代的版本結(jié)構(gòu)就比較忠實原文。它的開頭和《洞霄宮圖》一樣,有一張描繪洞霄宮周邊地勢的《洞天福地形勝之圖》。比本文所載的《洞霄宮圖》更為古老。但印刷墨跡比較淡,很多部分都不太看得清。
注11:《洞霄圖志》的文字內(nèi)容參照了王宗昱《<洞霄圖志>的版本》(連曉鳴主編《天臺山暨浙江區(qū)域道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本文引用來自知不足齋叢書,也會引用一些其他的文本做補充。
注12:《中國道觀志叢刊續(xù)編》卷十七卷(廣陵書社,2004年)。序文中的版本為乾隆18年(1753)。但是在文末印著乾隆辛卯(36年=1771)的年號,應該是最初的編撰后又進行了修訂。
注13:根據(jù)《史記》封禪書及《漢書》卷六記載,武帝于元封五年(前106)到訪了《灊之天柱山》,這是在安徽省內(nèi)的另一個天柱山。參考小南一郎《中國的神話和故事》(巖波書店,1984年)第4章第5節(jié)。
注14:《神仙傳》(《太平廣記》卷十四)的郭文傳中記載隱居到了“余杭的天柱山”。
注15:參考《洞霄圖志》卷五《人物門》。
注16:《宋史》卷二八四有陳堯佐的傳記?!抖聪鰣D志》卷四《陳文惠公書字》一章中有“宋祥符壬子、陳文惠公堯佐、典領漕職時表奏、興修宮宇、改宮額、奉旨書敕賜洞霄之宮六字”的記載。陳堯佐的三大奇跡的出典如下:(一)《洞霄圖志》卷四《祥光亭》,(二)同卷四《撫掌泉》,(三)同卷四《重榮木》。
注17:《洞霄圖志》卷六,陸游《洞霄宮碑》。以下到南宋時代為止,洞霄宮的沿革都是根據(jù)此碑文而來。
注18:《洞霄圖志》卷一《三清殿》中記載有“宋政和間,方臘之變,惟徽宗本命殿獨存”,描述了損害之大。
注19:《洞霄圖志》卷四《通明館》一章記載有“宋髙宗臨幸,寢食于此”。
注20:祠祿官制度參考馮千山《宋代祠祿與宮觀(上)》(《宗教學研究》1995年第3期)、同《宋代祠祿與宮觀(下)》(《宗教學研究》1995年第4期)。清代朱彛尊《杭州洞霄宮提舉提名記》中羅列了成為提舉洞霄宮的宋代官僚。作為提舉洞霄宮的政治家林正秋的《杭州道教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中也有所收錄。
注21:《洞霄圖志》卷六,家鉉翁《重建洞霄宮記》。
注22:《洞霄圖志》卷一《宮觀門》列舉了這些別院。
注23:《洞霄宮志》卷三,王達《重建洞霄宮記》。
注24:參考《洞霄宮志》序文。貝本恒的事跡在清·梁同書的《洞霄宮貝法師傳》(《頻羅庵遺集》卷九)中有詳細記載。
注25:《洞霄宮志》卷三,陳夢說《兩游洞霄宮記》。
注26:參考《杭州玉皇山志》(《西湖文獻集成》卷二十一冊,杭州出版社,2004年)卷十五、卷十八。
注27:許圣元《洞霄宮》(2003年)。在廣瀨直記氏(時為早稻田大學大學院博士研究生)的幫助下獲得了此資料,在此表示感謝。
注28:參考洞霄宮村的官網(wǎng)(http://xnc.zjnm.cn/zdxx/index.jsp?zdid=40811)。
注29:圖7來源于“老杭州網(wǎng)”網(wǎng)站(http://www.hangzhoumemory.org/web/guest/hzdsyjt-content_display/-/asset_publisher/Z3jD/content/%E6%B4%9E%E9%9C%84%E5%AE%AB)。無詳細說明。
注30:奚柳芳《洞霄宮遺址考實》(《浙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年1期)中記載,根據(jù)當?shù)鼐用袼?,因為當時缺乏管理者,所以大滌洞中堆積了土砂。那一帶為容易堆積土砂的地質(zhì)。
注31:注27許氏的著作記載了90年代后再開發(fā)的情況。俞金生“240年前洞霄宮遺址分為余杭、臨安兩地”(《余杭史志(電子版)》2010年第3期)列舉了那時整頓的幾個地方,大滌洞也在其中。(http://www.yhsz.gov.cn/newsshowqk.aspx?classid=195&artid=297)
注32:《洞霄圖志》的編撰從元代以后,多是使用了南宋時代的資料。關于大滌洞的記述反映的就是南宋末期時的狀況。
注33:引用文中的《唐宋人的留題》為唐宋時代的物品還是后世石刻不甚明確。但是北宋蘇軾的《東坡志林》卷四《錄溫嶠問郭文語》中記錄了蘇軾到訪大滌洞天的事。其中寫到“洞大有巨壑,深不可測”,并沒有關于洞內(nèi)的記錄。據(jù)此可推測北宋時洞窟的內(nèi)部也許還沒有做清理。
注34:《洞霄圖志》明代抄本參考注11王氏的論文。
注35:根據(jù)注31俞氏的記事。
注36:畫像來源與注29同一網(wǎng)站“老杭州網(wǎng)”。
注37:根據(jù)注27許氏的著作。
注38:參考注30奚氏論文。
注39:參考國家文物局主編《中國文物地圖集(浙江分冊)》(文物出版社,2009)?!叭t祠”祭祀的是洞霄宮的提舉李鋼、朱熹及黃道周三人。清·秦瀛的《洞霄宮三賢祠碑》(《小峴山人詩文集》文集卷五)中有詳細記載。
注40:這兩塊石碑為陸游的《洞霄宮記》與梁同書的《洞霄宮貝法師傳》。《余杭市志》(中華書局,2000年)中記載了照壁上的明清碑刻中有梁同書的楷書。此“梁同書的楷書”應該就是《洞霄宮貝法師傳》。唐之劍氏的博客《臨安洞霄宮遺址生態(tài)文化旅游資源的調(diào)查》中提到《貝法師傳》的石碑現(xiàn)存于臨安市的文物館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62586c01013hu1.html)。似乎《臨安科技》(1999年第1期)也有所記載,但未能見過實物雜志。
注41:注30奚氏的論文中有相關記載,據(jù)此推測。
注42:注27徐氏的著作中,載有拍攝時期不明的“三清殿遺址”、“洞霄宮的舊壁”與“古道”的照片。有可能還有這次沒有能看到的遺跡。
根據(jù)小幡みちる(小幡滿)氏(時任四川大學副教授)所說,附近住民家中還留有唐代的水井。注29“老杭州網(wǎng)”上有照片。下述博客中也有見到唐代水井的記載(http://blog.goo.ne.jp/tetsusaburoh/e/53a8882cab614c967f12ea9a8106a582)。筆者考察前獲得了小幡氏關于洞霄宮遺跡的信息提供,在此表示感謝。
注43:《大滌洞天記》為《洞霄圖志》的節(jié)略本。參考注11王氏論文。
注44:元同橋的數(shù)據(jù)來源于注39《中國文物地圖集(浙江分冊)》。
注45:注29“老杭州網(wǎng)”上有關于雜木覆蓋的地方留有題刻的記述。(http://www.hangzhoumemory.org/web/guest/hzgq-content_display/-/asset_publisher/z3pW/content/%E5%85%83%E5%90%8C%E6%A1%A5)
注46:《洞霄圖志》卷二記載了名為“丹泉”的泉,也稱為“天柱泉”,在距“大滌洞西百余步”的地上涌出。應該就是此泉名字的由來。
注47:根據(jù)注27許氏的著書與注31俞氏的記事,再開發(fā)時對幾處古跡進行了復原。如果有再次考察遺跡的機會,要去親自見證一下。
酒井規(guī)史(Sakai Norifumi)
日本早稻田大學博士,現(xiàn)任慶應義塾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宋元明時期道教儀式與道觀制度。代表性論文有《南宋時代道士之頭銜》,《南宋時期真武神的畫像》,《地方的雷法與<道法會元>》,《宋元時期甲乙主持之道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