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陳思和談《朝花夕拾》:用童年記憶,成就一流藝術(shù)作品

鳴蟬在樹葉上長吟,黃蜂伏在菜花上喘息;叫天子會高歌,油蛉能低唱;“怪哉”遇酒則化,赤練蛇在夜晚要變成美女……中學語文課本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一幕幕關(guān)于童年的生動回憶躍然紙上。寫作這篇散文時,魯

鳴蟬在樹葉上長吟,黃蜂伏在菜花上喘息;叫天子會高歌,油蛉能低唱;“怪哉”遇酒則化,赤練蛇在夜晚要變成美女……中學語文課本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一幕幕關(guān)于童年的生動回憶躍然紙上。寫作這篇散文時,魯迅已經(jīng)45歲,早已不是那個愛幻想、常調(diào)皮搗蛋的少年。

《百草園與三味書屋》收錄于魯迅散文集《朝花夕拾》。在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陳思和看來,《朝花夕拾》不僅是十篇回憶性散文的合集,更是一個整體,以教育成長為貫穿始終的主題,童年記憶為主要敘事核心,典型化的創(chuàng)作手法以及帶來的細節(jié)虛構(gòu),成就一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一流的藝術(shù)作品。

在陳思和主編的《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選講》中,對初中語文課本中25篇現(xiàn)當代文學作品做出文本細讀,其中有三篇作品來自《朝花夕拾》。11月7日,陳思和在上海圖書館和觀眾分享了他心中的《朝花夕拾》。

陳思和 本文供圖 上海圖書館

陳思和 本文供圖 上海圖書館

講述從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教育成長史

在陳思和眼中,《朝花夕拾》是一部講述教育成長的散文集,魯迅通過書寫自己童年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經(jīng)歷,反映中國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轉(zhuǎn)型過程中教育的變化,及其對一代人成長的影響。

文中描述了魯迅本人的成長經(jīng)歷:他7歲開蒙,12歲進入三味書屋接受教育。開蒙家塾的教育不正規(guī),微不足道;作者這一階段的心智成長主要依靠自然生活和民間文化的教育熏陶,百草園(包括百草園里的傳說故事)是這一階段精神成長的象征。魯迅把進入三味書屋拜師受業(yè),看作是對百草園精神圣殿的正式告別:“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在《朝花夕拾》收錄的前五篇半散文中,“我”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富家少爺,在自然生活與民間文化熏陶下健康活潑地成長。魯迅童年時期家里發(fā)生的最大變故,是祖父科場作弊案。但這個事件魯迅在“舊事重提”里閉口不提,卻仔細寫了父親的病和死。陳思和認為,這是因為祖父案情對魯迅的成長沒有很大影響,父親的病和死卻是他長大成人的標志事件?!扒罢邘淼氖缿B(tài)炎涼,在后者過程中變本加厲,更有切膚之感?!?/p>

在陳思和眼中,《朝花夕拾》清晰地反映出魯迅在成長階段歷經(jīng)的三個階段思想變化:第一階段是自然狀態(tài)的學習,通過臨摹、想象自然界的各種生靈,逐漸啟蒙為一個徜徉天地之間的無憂無慮的孩童。

之后,他開始接觸民間的迎神賽會、民間戲曲、民間傳說故事和《蕩寇志》《西游記》等通俗演義小說,也逐漸審視傳統(tǒng)文化較為腐朽的弊端。隨著魯迅走出故鄉(xiāng),接觸外語、理工、科學、《天演論》、新的人文社會科學思想等新學,他正式走上投筆從戎的道路,開始批判舊教育制度,清王朝封建專制制度和換湯不換藥的民國社會。

陳思和主編《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選講》

陳思和主編《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選講》

《朝花夕拾》不是自傳,而是回憶性創(chuàng)作

“它不是一部僅供研究者研究參考的文獻資料匯編,也不是一部散漫隨意的回憶性散文結(jié)集,在原創(chuàng)藝術(shù)上,《朝花夕拾》有著不容忽視的獨立完整的價值?!痹陉愃己涂磥?,魯迅對《朝花夕拾》的自我定位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但不能保證都是真實的?!边@就是說,魯迅從一開始就定位《朝花夕拾》為回憶性的創(chuàng)作。

“魯迅晚年曾經(jīng)明確表示不寫自傳,也不鼓勵別人為他寫傳記。由此可見,直到魯迅晚年,他仍沒有把《朝花夕拾》看作是自傳。魯迅始終把自己看作是一個普通作家,平凡人群的一員。”

陳思和提到,盡管《朝花夕拾》是回憶性散文的連綴,但首先是文學創(chuàng)作,作者的細節(jié)描寫都是服從于總體藝術(shù)需要,要求書寫的細節(jié)比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情況更加強烈和具有感染力,所以,魯迅寫他所愛的人物,像長媽媽、藤野先生等等,都盡力歌頌和贊美,有些部分達到了抒情與敘事的高度結(jié)合,就像他在小說里塑造的狂人、祥林嫂、阿Q、閏土、孔乙己等形象一樣,成為現(xiàn)代文學人物長廊里讓人難以忘懷的藝術(shù)典型。

談到《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選講》的出版初衷,陳思和提到,去年他在北京參加魯迅文學獎的頒獎儀式,曾遇到一位中學語文教師,提出希望他為中學教師多寫點文章,例如解讀巴金的《小狗包弟》?!啊缎」钒堋肥前徒鹣壬峨S想錄》里的一篇散文,我確實寫過一篇解讀它的文章,刊登在《語文學習》上,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一篇很不起眼的短文,連我自己也忘了,但是這位教師卻記得它,還希望我能夠繼續(xù)寫下去?!?/p>

“我對中學語文教育的關(guān)注,還是上世紀90年代的事?!标愃己捅硎?,當時他曾與一批懷有理想的中學教師結(jié)合起來,從語文課的改革著手,試圖對中學生灌注人文教育,培養(yǎng)人文精神,但最后這些嘗試都失敗了。此次出版的《初中語文現(xiàn)代文選講》又重新勾起他對中學語文教育的向往?!拔以诖髮W里所做的這些努力,本該是在中學教育領(lǐng)域做的,但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實現(xiàn),只能退一步,把人文教育延遲到大學里來做。就算作是亡羊補牢。”

他認為,文本細讀是一門技術(shù),可以通過訓練來掌握。尤其是對于中文系學生而言,無論是畢業(yè)后到中學擔任語文教師,還是在其他文化機構(gòu)擔任文學編輯,從事文學評論,都應該掌握文本細讀的方法。

“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內(nèi)涵總是深刻而多義,不會只有一種解讀方式,更不可能只有一種正確的解讀答案。希望中學生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長大成為一個特立獨行的大寫的人?!标愃己捅硎?。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