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最美的書”評選于11月9日揭曉, 來自全國各地23家出版社的25種圖書榮膺本年度“最美的書”稱號,并將代表中國參加2021年度的“世界最美的書”評選。
本年度“中國最美的書”評選報名工作始于今年6月,通過單位、個人選送及專家推薦三種途徑,共收到參評圖書320種。這320種圖書分別來自全國各省市145家出版單位,所有參評圖書內容涵蓋文學、藝術、科技、教育、歷史、生活、兒童等方面。經過全體評委四輪投票,于11月7日產生了本年度的25種“最美的書”。
1、《沉默的詞》
民族出版社
書籍設計:吾要
一本蒙古族詩人的文集,由深深的蒙古藍環(huán)抱著,象征著遼闊的森林、草原。長開本比例恰當,翻閱的手感非常舒適。頁面留出三分之二之多的空間,使文本排列通透疏朗,好似長調悠遠抒情。設計師創(chuàng)作的精美而有個性的插圖貫穿全書,部分圖像元素分布于頁面背景中,藍色的原詩手稿還原成圖象流入其中,富有詩意。字典宋體字的標題和書宋正文體現女性詩人細膩的敘事調性,封面三遍切口的藍色與封面環(huán)襯間露出的一道亮紅,像地平線上的一抹晨曦,形成了強烈的藍紅視覺對比,既沉穩(wěn)又明快。全書不乏細節(jié)的考量,如縫綴的藍線與全書的藍調相呼應。
2、《說舞留痕:山東“非遺”舞蹈口述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書籍設計:張志奇
展現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大秧歌的風采。全書設計充溢著民俗生活民間藝術的歡樂氛圍。每部分間隔處夾插的10多克五彩繽紛的柔軟薄紙,猶如跳秧歌時的飄帶隨著書頁的翻閱而舞動。用以文本排列的明快的彩頁和用以印載圖片的銅版紙版,兩種對比強烈的紙張,增強了閱讀的質感和節(jié)奏。中縫刻意用多色的彩線縫綴,使全書滲透出豐富的民間氣息。文本體例繁復,但設計師很好地強調了“口述”的編排格式,層級清晰,雜而不亂。打毛的書口自然又多彩,呈現原生態(tài)的氣息。全書洋溢著泥土的氣息和民間歡樂的氣氛,是一本有溫度的書籍。
3、《翻閱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1991—2003》
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
書籍設計:趙清 朱濤
這是一本講述1991—2003年間世界最美的書的獲獎作品的故事,它與2003年后開始的中國最美的書評選做了切線,有歷史結點感。本書雙色印刷,黑色十分特別,有閱讀層次感,讓讀者翻閱時會產生一種驚喜。本書反映了早年萊比錫評選的歷史過程,書中的字體選擇符合當時的特點,版面及內頁設計呈現L型,表達出萊比錫中“萊”字的“L”字母。本書史料齊全,將大量的信息進行梳理、分解、重組、視覺化表現,最大的特點是編輯設計的充分發(fā)揮,包括獲獎信息、作品中英文對照解讀,乃至郵寄往來的包裹圖象。書口上天和立面書名文字的轉折表現也是個看點。
4、《嘉卉 百年中國植物科學畫》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
書籍設計:KJ Design Studio
中國植物科學畫圖譜,數百張圖片和大體量文本數據匯集于一冊。設計者精心建構了明晰的排版系統,書中網格布陣規(guī)范了多變的圖版、攝影和復雜的多體例文字條目。,通過周密的編輯設計,宋體字的運用,以及字距、行長、文字灰度、文字框布局等的精心設定恰當地體現了植物圖志的東方屬性,各類信息均有到位的歸屬,版面又不失靈動的表現,并十分便于檢索。一本科技類的圖書得以藝術化的表現,十分難得。富有質感的綠色包封與同一色系環(huán)襯連接,然后進入到土地色的前言部分,貫通植物書的意涵。后半部分的史略在黃底色上印制彩圖,富有歷史感。全書用紙柔軟,上天書口白黃兩色,展現了土壤、水分的質感。高質量的印制將植物之美在書中呈現出來。
5、《天上掉下一頭鯨》
天天出版社
書籍設計:林蓓
光標題就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而此書的繪制非常奇特,作品全部在泥板上用釉料創(chuàng)作繪制后進行燒制,呈青花燒瓷的藝術魅力。筆觸通過燒制后釉變的特點,產生與一般繪畫不同的微妙肌理韻味,加上生動的圖像造型,繪本故事的敘事手法,連續(xù)多折翻頁的形式構成,使情節(jié)瞬息產生變化,節(jié)奏起伏,令人驚奇的畫面充滿了流動感。高質量又非常獨特的一本兒童繪本。
6、《植物先生:二十四節(jié)氣植物研學課》
四川人民出版社
書籍設計:許天琪
一本清新而唯美,表現植物的小書。設計者很好地把控圖文的節(jié)奏,抒情委婉地緩緩道來。文本空間使用合適,閱讀疏朗。每一插圖頁都精心地夾入一張設計師到安徽親自挑選的手抄紙,與本頁植物圖像氣息相連。印刷的圖形和文字被半透明的紙張遮蓋,形成朦朧的誘惑力,通過翻折,植物圖像隱隱出現,既可感受主題圖形的魅力,又增添了閱讀無窮的趣味,也提升了主題的表現力。封面用紙富有肌理質感,裝訂采用異化傳統線裝,又具現代語境,是一本翻閱輕柔、舒適,洋溢著春天氣息的優(yōu)雅讀物。
7、《沂蒙田野實踐》
中國中福會出版社
書籍設計:黃姝 李艾霞
這是一套非常有趣的圖文書組合,由作者與9名大學生到沂蒙山區(qū)與22個孩子共同創(chuàng)作的作品基礎上,重新編制的繪本組合。作者打破一般圖畫書的規(guī)則,讓孩子們通過涂鴉、繪畫、拼貼等盡情發(fā)揮天性,在自由的游戲中創(chuàng)作,無論是蘑菇、石頭世界,還是自畫像、名作摹寫,稚拙的圖,純真的色,激發(fā)了孩子們與讀者的想象空間。本書設計由多種形態(tài)載體匯聚而成,如同前往田野考察的意境。本書另一特點是圖文中灌入盲文和UV起鼓圖形,便于盲人讀者觸摸閱讀。全書設計構思新穎,表現風格獨特,充滿童趣,書中似乎能聞到自然的氣息。同時是一本探索少兒美育教育的好書。
8、《北京地鐵站名掌故》
東方出版社
書籍設計:T.M.T.Studio
本書以北京地鐵站為線索,構成瀏覽北京文化線路圖。書籍的封面對折展開即是一張完整的北京地鐵圖,也是圖形化的本書目錄,每一條地鐵線路圖形與正文敘述的地域相對應,視覺化信息設計貫通全書的每一頁,形成本書的閱讀導向和視覺識別系統。依照北京地鐵線路番號為順序,以站名展開敘述,歷史考古,文化現象,隨文配圖的表達讓讀者有從在地鐵中穿越城市的體驗。設計樸素、簡潔,文字與圖案縱橫交錯,猶如穿行在一個個地鐵站中,頁面中時而顯現轉換線路的標識,簡明的地鐵圖形符號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9、《江南文化叢書》
上海人民出版社
書籍設計:周偉偉
本套叢書屬傳統內容題材,但編排卻富有新意,文字編排簡潔、舒適,標題頁均留出大量的空白,使每一章有清晰明快的層次感,圖片說明豎排專色面向書心,便于識別,文本僅占版心的四分之一,適宜的行長帶給讀者很好的閱讀感受。本套叢書的每一本書的封面都采用了不同的灰色系,環(huán)襯當作封面,折頁處模切出江南園林窗框型,透出叢書名,腰帶形成包封,既帶有傳統特點,又顯得儒雅而年輕;書盒的設計給人留下了強烈的江南印象。整套書定位是普通讀物,但不放棄細節(jié),完成度很高。
10、《畫屏:傳統與未來》
鳳凰出版社
書籍設計:姜嵩
本書的形態(tài)設計新穎,封面采用絲綢材質對裱,質地柔軟,且不加束縛地搭在一起,屬于書帙手卷形制的變異創(chuàng)新。全書分主本(傳統)與別冊(現代)兩部分,內外套合,別冊夾于中縫,嚴絲合縫,手感舒適,有跨越時空的聯想。2:1的長寬比例與本書主題“屏風”比例相似,內文編排網格邏輯清晰,圖文編排有序又有變化,字體端正,版面風雅優(yōu)美。主本可以同時進行左右兩種方式的翻閱,前后部分橫排與豎排各有趣味,既有對比,又不失協調;別冊采取了三本連訂、中間一本書脊凸出的形式,編排重心上移,區(qū)別于主本,文本體例布陣略有現代構成且有分寸感。全書閱讀體驗流暢,賞心悅目,上乘之作。
11、《賈滌非練習》
吉林美術出版社
書籍設計:雅昌·北京設計中心 孫文彬
本書的內容是賈滌非藝術家自己的練習,設計輕松而隨意。書的第1個印張由藝術家個人的一整幅作品裁剪而成,讀者可以將這16個頁面撕下來,自行拼湊出完整的一幅畫。本書書口的設計是藝術家的噴繪作品,書盒上則呈現了藝術家的姓名拼音,并對其中i字母的圓點做了不同的挪位設計,給人一種形式趣味;書盒采用的白色既隱喻了藝術家的純凈,又與色彩豐富的書中畫面形成強烈對比。
12、《這個字,原來是這個意思》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書籍設計:尹琳琳
100個漢字的解讀。采用獨特的書籍形態(tài)和翻閱方式構成整體設計思路。封面用了簡冊變體形態(tài),全書的尺寸、長寬比例,令人聯想起中國書籍形制的起源。翻開紙質模擬簽條,可看到隱藏在內的金色文字,具有儀式感。內頁的敘事結構富于戲劇化,開啟對折的書頁,呈現了每一個字的字形、字體形成的過程,編排有趣而有序。每頁折口有模切的標準字體字窗可以開啟互動,對應從甲骨文、大小篆、金文等的解讀。并在書口上形成編序,便于檢索。每頁外側黑底印金的文字,厚重內斂,與白底內側頁形成強烈的對比,閱讀充滿了對話的神奇感。不涂鈽正文用紙印黑沉穩(wěn)古拙,體量感恰如其分。書中古字(非印刷體)全部轉換為簡體,須投入文字的再設計。這是一本編輯十分特別的洋溢著中國漢字之美的解讀漢字的工具書。
13、《文愛藝詩集·第66部·鳳凰》
云南人民出版社
書籍設計:田之友
本書的版式設計留有大量空間,與文字相輝映,具有想象空間,亮橙色似乎是在廣闊空間閃耀的光芒,靈動而詩意。封面設精心選擇了紙張的肌理手感和色彩,給人一種沉靜、蒼茫感;函套設計采用了上下打開的方式,簡約而獨特。
14、《千手觀音:張繼鋼舞臺劇作選》
山西經濟出版社
書籍設計:Z_Design
反映舞蹈藝術家張繼鋼舞臺劇作經歷的資料匯編,與本書過往年代老筆記本的書籍形態(tài)設計思路相契合,以回顧以往的視覺感受將資料性、學術性、體驗性的編排意圖,通過攝影圖片、劇照、工作場景依時間線索進行有序而有機的排列,以黑色基調與四色組合成為全書的視覺基調,相對應白底黑字的文本,多出的純黑和純白的空頁,如劇場舞臺上旋轉的射光,強烈而有戲劇意味。字體的大小級數變化鮮明,跳躍式的文本編排,擬似舞臺劇角色讀白、旁白、唱詞、畫外音,生動而有節(jié)奏。全書有一種滄桑懷舊的氣氛,也許體現了主人公的情緒。
15、《奶奶逮到了一只小精怪》
接力出版社
書籍設計:周尤
本書將原創(chuàng)故事以繪畫形式呈現給廣大讀者,尤其是少年兒童讀者。繪畫想象力豐富,主人公小精怪的造型怪誕有趣,奶奶的舉手投足夸張又有趣,所有人物(動物)形象生動,表情刻畫細膩,畫面感飽滿,畫風自由并具設計感,圖文配置合理,疏密有致,創(chuàng)造有效空間便于閱讀。對孩子們以畫寓教,相信孩子們讀到這本書,看到這些畫,會由衷發(fā)出笑聲。一部溫暖而美的故事繪本。
16、《相與抽象》
浙江攝影出版社
書籍設計:樊響
一本享受到藝術想象力的攝影集。以拍攝馬鬃的趨向有序分割成五個部分,由熒光桔紅色印有銀色圖形的短頁相隔,全書沒有過多的文字,用圖像來演繹主題,圖成象,形生相。封面使用帶有絲綢感的材料,印有沉著的抽象黑色圖像與熒光色文字和熒光色環(huán)邊書口、書脊形成統一的基調,一明一暗相得益彰,極富現代感。具象攝影作品通過藝術化的裁剪重構,畫面充滿了張力,裝飾肌理美感。簡潔的設計語言和編排流動的節(jié)奏,經得起深入的回味。前環(huán)襯鏤空呈現隱藏一幅獨立的攝影精印作品,不失為埋伏的驚喜。整本書充滿了黑白與光影交織的音樂旋律感。
17、《凌聽》
上海書店出版社
書籍設計:周晨
十位藝術家的作品匯集。巧妙地將每一縫線裝的單本首尾相連,形成一本整體的結集,書脊呈現起伏鮮明的刺狀形,具有強烈的肌理美感。封面用柔軟的PVC材料絲網印刷白字,包袱成一座玻璃的建筑,每面猶如透明的窗戶,開啟聆聽之門。又以黑白彈性絲帶圍相纏,富有現代感。翻閱疏朗,文本與圖形規(guī)范,沒有過多的設計添加,簡約,點到為止。圖文體例以紅與黑色做了恰當的分割,具有動感。全書空靈通透,與主題吻合,書名暗喻作者名。
18、《瓶史 瓶花譜 瓶花三說》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書籍設計:熊瓊
本書為插花古籍解讀,橫豎排混排,有一定難度。全書的顏色設計搭配與主題相契合,文字編排、圖和文字相互咬合交錯,不失有序和美感。繪畫與古籍書影分別偏側和居中排列,頗具協調感和閱讀舒適感;設計不張揚,讓人感覺親切而溫暖。全書豐滿優(yōu)雅的基調,加上包封截短一公分,露出內縫的粉紅色,更顯精巧綺麗。
19、《書之極》
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
書籍設計:潘焰榮
本書為收藏家收藏的藝術家手制書合集,以象征書本形態(tài)的長方形作為視覺符號,貫穿始終。介紹的每本書根據設計的需要,紙張黑白交替,呈階梯狀,產生了獨特美感,與書名相呼應。全書圖像印制精致,還原度很高,圖像的構成配置章法有致,變化細膩又多樣。其中特殊部分應用異質紙印刷粘貼,產生瞬間節(jié)奏觸感,給人以視覺享受。文本編排多處留有黑白全空頁,使閱讀這本厚書期間得到間息、停頓、回想思索的機會,十分得當而舒適。中英文均用無襯線體協調統一,體量感相當,與全書體量匹配。是一本厚重端莊而有歷史感的設計作品。
20、《堯臣壺:呂堯臣紫砂藝術》
上海古籍出版社
書籍設計:潘焰榮
本書為陶藝家的作品集,封面選擇了比較典型的紫色,與紫砂陶作品相呼應。文字說明有鮮明特點,印刷裝訂方式全部采取東方的筒子頁包背裝,內頁M折使跨頁圖像完美呈現,使用薄型紙,圖片處理方式比較獨特,構成精心恰當。全書設計、色調、文字、圖案語境統一,感覺有茶香飄逸之感。使用兩種不同色澤的紙承載圖文,來區(qū)別不同篇章,以及前后環(huán)襯用紙,帶來觸摸的舒適感。最后為作者設計的年表,為書的信息傳達添彩。
21、《猴子撈月》
明天出版社
書籍設計:張俊杰
本書的繪畫風格富有個性,狂放的筆觸,夸張的動態(tài),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群猴的情緒;富有肌理感的背景襯托畫面而富有張力;抽象虛擬的造型語言增添了動態(tài)速度感,敘事運用電影化出化入和特寫的處理,鏡頭感實足,增添了故事感染力;文字的排版方向隨圖畫的閱讀而變化。翻動頁面時,畫面之間的關系充滿想象力,是一本優(yōu)秀和特別的原創(chuàng)繪本。
22、《肖全和妲妲的世界》
中國青年出版社
書籍設計:白鳳鹍
本書是著名攝影家肖全用鏡頭所記錄的兩姐妹——林妲和宛妲的生活和成長故事。本書設計語言獨特,打破了書籍的天然邏輯,用不裝訂的方法單獨呈現每一幅圖片:這些圖片是兩姐妹的生活片段,有她們的成長時間線索,但在讀者手里,每翻到一張圖片都像是偶然遇到的某個片段,不受時間限制,可以不斷組合。這些圖片與隨附的小冊子、寫給讀者的卡片和信件構成了一件完整的作品,是一本不同于一般書籍敘事方式的個性化圖書。
23、《文愛藝詩集·第65部·風》
四川人民出版社
書籍設計:薛冰焰
本書整體手感非常輕柔,似乎風一刮就會被吹走。雖然從純粹閱讀文本的角度來看,書中采用的灰色字體似乎不太具有閱讀感,但本書的整體氛圍,包括紙張和文字的編排風格,非常符合本書“風”的主題。
24、《三重階:當代中國手工藝學術提名展作品》
山東美術出版社
書籍設計:韓湛寧 亞洲銅設計顧問
本書的設計采用了三個顏色,分別表述“遺所思” “忽如寄”“道無因”的三個工藝追問,以此來表達書的主題。同時,三種不同顏色基調的文字讓版面分類層次變得清晰,繁復的文本與圖像交錯,與畫面吻合;圖像的靈動分布與局部擴張的頁面,一張一弛,富有律動感。整體版面設計簡約而細部不失三重階抽象符號的精心考量,最后還做了視覺化的圖表索引,閱讀后對全書信息一目了然,是一份用心的設計。
25、《薛松作品展:涅槃》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書籍設計:賴虹宇
這是一本反映藝術家用焚燒過的殘存紙片進行拼貼的作品集。書的形態(tài)即是被燒過的紙張生態(tài)造型,從封面到書口都刻意設有焚燒的痕跡,體現本書主題的表現內容。主書體穿線本與一本輔助性獨立畫冊粘合,形成“書中書”合為一體,前后呼應,又獨立成冊。清晰的圖版單純鋪設,圖像的局部處理強化了作品的細節(jié)。單頁承載的單雙頁碼與線圖版說明盡量留出更多的空間,不干擾畫面?!皶袝豹毺氐慕Y構,雖在一般的設計中很少呈現,但對本書的整體表現并不牽強,而十分協調。書的構成形態(tài)具有一種火中重生的涅槃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