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時代,人們的閱讀習慣已經改變:碎片化的閱讀;短小的文章;可以一邊開著視頻,一邊回手機微信,還能同時注意到郵箱提醒……
我們不再安靜專注,不再愿意付出耐心在長長的閱讀文本中徜徉。有人擔心,人類是否正在喪失深度閱讀與深度思考的能力?也有人認為,互聯(lián)網開啟了新的技能和思維。
網絡閱讀真的讓人變得淺薄嗎?
人生的分水嶺
金福林今年67歲,智能手機是一道分水嶺,擁有之后和之前,她似乎活在兩個世界。
曾經的每個晚上,她坐在電視機前,認認真真收看新聞,一路看到晚間檔的肥皂劇,時而點評,時而哭哭笑笑。白天與鄰居們交流,她對情節(jié)如數(shù)家珍,說得頭頭是道。
有了智能手機后,她學會了微信,電視機徹底淪為背景音效。依然坐在沙發(fā)上,依然開著電視,但更多時候,她低垂著腦袋,在微信群中來回穿梭,回復各種消息,偶爾抬頭瞄一眼電視,便覺得自己看過劇情了。
洗碗、做飯、打掃家務,做到一半,她也會回個微信。朋友們出去吃飯,斷網讓她焦慮不安。無奈之下,她多次要求女兒幫自己的手機辦理4G上網,且理由充分:“我出去吃飯,那些老朋友都有網絡看微信,就我沒有?!?/p>
金福林的女兒則是一名80后白領,每天到家后的第一個動作是拿起iPad(平板電腦),往沙發(fā)上“葛優(yōu)躺”。iPad正在播放綜藝節(jié)目,而她還用手機同時網購。手指在屏幕上刷刷刷,這是每天重復成千上萬次的習慣動作。網購的間歇,看微信朋友圈、回復郵件、再瞄幾眼視頻,一心多用中,似乎什么都沒耽誤。
每個晚上,無數(shù)這樣度過的“手機族”們都覺得收獲頗豐:自己一天看完了幾個節(jié)目,買了好幾件物美價廉的東西,回復了幾個郵件,甚至還在朋友圈收獲十幾個點贊,與老友們說了好久的話,又在網上讀到有趣的文章和新聞,生活多么充實而豐富……上網幾小時,感覺自己的大腦仿佛騰空而起,聰明、富有、靈活,讓人陶醉。
“現(xiàn)在有網絡真好?!苯鸶A指锌?,“每天可以知道很多信息,交流也方便,一天抵過去一個月。我們年輕時那個年代要是有互聯(lián)網就好了,感覺以前的人生都浪費了?!?/p>
果真如此嗎?
90后的小林正在攻讀人類學博士,看厚厚的學術著作本應成為習慣,但她的感慨大概能令許多“高知分子”感同身受:“我以前看書很容易沉浸其中,長篇大論也可以花上幾小時看完。但不知道為什么,現(xiàn)在沒法專注。每本書翻上兩三頁,就心緒不寧,老想著同時找點別的事一起做。深度閱讀已經變成費力掙扎。”
以上兩種,基本可以概括互聯(lián)網閱讀的情形。
正方認為,網絡讓生活充滿各種可能、想象、連接、交互、創(chuàng)新,信息爆炸總比一無所知好。
反方認為,信息太多未必是件好事。一篇愚蠢的文本獲得10萬+的點擊率,意味著10萬倍的愚蠢在擴散。另外,網絡是多任務切換,無法專注于一件事有時很危險。
當中國網民已經超過6億,還在指數(shù)級增長,回頭問一句:它究竟有沒有讓我們變得淺薄?似乎很有必要。時至今日,部分答案已經有了。
不堪重負的大腦
何莉已經回憶不起來,自己一天上網多少小時,手機屏點擊了多少次。“上萬次點擊大概有吧。”她不確定地想了想,同時又不自覺刷了一下手機屏。
作為一名財務,何莉對數(shù)字高度敏感,記憶力也很好,然而被問到剛才看手機時,最近的一篇文章標題和內容是什么?她頓了頓,一下子懵了。很多秒以后,她回憶起一個八卦,再翻閱手機核對時連忙糾正:“哎呀不對,我說成了再上一篇閱讀的文章了。”隨后兩手一攤,笑笑,似乎記錯是理所當然。
在只有紙張的年代,很少有人忘記剛剛看過的內容?;ヂ?lián)網改變了印刷文明的閱讀習慣,也改變了我們的思考能力。那么,兩者的閱讀區(qū)別究竟在哪兒呢?
讀書其實是一件很累的腦力活動,深度閱讀尤其需要訓練。
早期閱讀文字時,人的眼睛緩慢移動,在行間停頓,需要搞清邏輯從哪兒開始,到哪兒結束。閱讀就像猜謎,整個大腦皮層都被激活。
漸漸嫻熟后,大腦的運轉加快,可以毫秒之內識別詞義。人類的大腦漸漸能把更多精力投入文本解析中,今天所謂的“深度閱讀”才變成了可能。
深度閱讀其實是有難度的。你仿佛置身于旋轉世界的靜止點上,必須訓練自己的大腦對周圍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抵抗從一個感官信號跳到另一個感官信號上的欲望。深度閱讀者的大腦,最終形成了集中注意力所需要的“神經連接”。他們能長時間全神貫注,仿佛開辟了另外一方空間,在這片空間中展開聯(lián)想、推論,形成自己的思想、價值觀和深度思考。
所以,英國心理學家沃恩·貝爾認為:不受干擾地專注于單一任務,是人類心理發(fā)展史上的奇跡?!吧疃乳喿x”是印刷文明的產物、是從小到大刻意訓練的結果。
而可怕的是,人的大腦會隨習慣改變。訓練出來的神經連接,一直不用便會弱化。等你想用回來,大腦已經無能為力。
美國科技作家尼古拉斯·卡爾,在他的普利策獎提名暢銷書《淺薄》中提到了大量相關研究,也解釋了網絡閱讀時大腦是什么狀態(tài):
上網時,我們一直在重復一些相同動作,且奇快無比,如敲擊鍵盤、拖動鼠標、點擊右鍵或左鍵、旋轉放大,手指在屏幕上不斷劃過,點擊文章,觸摸圖標,等等。這樣做的時候,大腦的視覺皮層、觸覺皮層、聽覺皮層一直在發(fā)送刺激輸入流。
你能想象嗎?無窮無盡的視覺信號在視網膜上閃過:不停閃爍的文字、圖片和視頻,劃線或彩色超鏈接,變換形狀的光標符號,溢出的黑體字,新到的郵件標題,需要一格格填寫的網絡表格,等待閱讀或被刪除的彈出式廣告和窗口……一切都等待你去點擊,靜候你去拖動。除了嗅覺和味覺,互聯(lián)網幾乎調動了我們所有的感官參與活動,并且是同時參與活動。
卡爾形容,“我們就像實驗室里的小白鼠,為了得到營養(yǎng)藥丸,堅持不懈地咬動杠桿”。大腦這種超負荷、多任務的狀態(tài),最終會讓我們失去什么呢?是記憶和理解力。
不能外包的記憶
小狼是一名網絡寫手,中文系畢業(yè)。她愛寫歷史小說,時常引經據(jù)典,古詩詞信手拈來,常常與文中主角的心聲融為一體。
“我現(xiàn)在很感激小時候,父母強迫我背誦了許多古籍?!毙±墙忉?,小時候背誦的詩詞現(xiàn)在記得清清楚楚。每當寫作時,她的腦中自動浮出詞句,不知不覺就用到小說里。
然而讀大學以來背誦的東西已經記不清了,“盡管互聯(lián)網上隨時都能查到,但是它們不在你的腦海中時,寫作不可能主動想到。不記得,就等于不會用?!币庾R到這一點,小狼最近給自己列了一個背誦單子,希望閑暇時能再多背點。
許多人以為,網上海量的信息隨時可查,很多知識就不用再動腦子記住。這是對人腦的解放,可以讓人腦空出容量,去執(zhí)行更有價值的計算。事實是這樣嗎?
神經突觸的研究表明,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小狼的感覺才是對的。
人的大腦有兩種記憶方式,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短期記憶只能記住幾小時,甚至幾秒。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主要以長期記憶的形式儲存。長期記憶才是人們理解和領悟的關鍵,存放其中的不只有事實,還有復雜的概念、圖式。
可以這樣說:人類高超的智力,主要來自長期獲得的各種圖式。
當一個人無法在長期記憶中鞏固一個事實、想法,他是不會釋放大腦空間、執(zhí)行其他功能的。恰恰相反,長期記憶的存量無限大,并不存在“釋放空間”這一說。記憶每增加一次,智力就會加強一些。
而互聯(lián)網閱讀是什么狀態(tài)呢?卡爾形容,排山倒海的信息就像一個個巨大的信息龍頭。每個龍頭都噴涌而出,當我們從一個龍頭匆匆轉向下一個時,龍頭里的水就會溢出,大部分只能成為短期記憶,幾秒、幾小時就忘。你以為自己獲得了海量信息,其實它們左耳進右耳出,大多沒怎么過腦子。
同時,多任務還會增加切換成本。每次轉移注意力,比如你從觀看視頻轉為點擊右下角的郵箱,大腦都要進行自我調試。這些行為加大了腦力消耗,能成為長期記憶的可能再一次減少。
我們日常上網也有類似的感受:看了一整天信息,好像很有收獲,但過幾天似乎又難以對別人完整轉述。一旦網絡閱讀沒有轉為長期記憶,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學習能力、理解領悟能力,真的只能停留在膚淺的層次。
會退化的神經
幾年前,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精神病學教授蓋瑞·斯莫爾做了一個實驗。他和同事征集了24名志愿者,其中12個是經驗豐富的網民,12個是網絡新手。他們在互聯(lián)網上使用搜索引擎時,研究人員對兩組人的大腦進行掃描。
結果,網絡老手的大腦活動比新手廣泛得多。經驗豐富的網民,大腦也發(fā)展出與眾不同的神經通路。
更妙的是后面。研究者讓網絡新手每天上網1小時,6天后再重復實驗。新的掃描結果顯示,新手原本靜止的前額葉大腦皮層,也開始活躍。
斯莫爾寫道:如果我們大腦對每天短短1小時的互聯(lián)網使用都如此敏感,那我們把更多時間用來上網后,會發(fā)生什么情況?
人的大腦是高度可塑的。經濟學家泰勒曾說,如果能夠輕易獲得信息,我們總是更喜歡簡短、片段化、令人愉快的內容。從紙面轉到屏幕,改變的不僅是閱讀,還有大腦。大腦的神經系統(tǒng)在悄然變化。
上網時,判斷一個鏈接是否打開,人會稍作停頓,讓前額葉大腦皮層進行評估。網絡上有如此之多的鏈接需要評估,大腦負擔過重,難以聚精會神。這意味著,網上閱讀時,大腦只能犧牲深度,回到單純的信息解碼。
2007年,有研究者征集了100多名志愿者,一起觀看一段國家介紹。一組對象只看到文字,另一組對象還能看到影像??赐曛笞鰷y驗,回答10個問題。結果純文本組平均得分7.04,多媒體組平均得分5.98。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網絡上的多媒體,并不能提高人類獲取信息的能力。
堪薩斯州立大學也進行過類似研究。讓一組大學生觀看主持人播報新聞,圖片信息不斷閃現(xiàn)在屏幕上,文字新聞在屏幕底部滾動。讓另一組大學生觀看同樣的新聞,但去掉了圖片和滾動文字。結果,多媒體版的學生能夠記住的新聞,明顯少于簡潔版。
試想,當這樣的瀏覽網頁擠占了讀書時間,收發(fā)微信擠占了沉思冥想的時間,原本的神經回路會逐漸弱化,大腦會回收閑置不用的神經細胞。我們或許會獲得新的技能和視角,同時也會失去舊的技能和視角——深度閱讀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卡爾在書中很憂慮地總結:我們已經拋棄了孤獨寧靜、一心一意、全神貫注的智力系統(tǒng),正在徹底顛覆圖書好不容易締造出來的深閱讀和神經系統(tǒng)。
人控制技術,還是技術控制人?
有一回,姜奇平親眼見證,鄰居家的孩子在玩《植物大戰(zhàn)僵尸》游戲時,只用幾棵植物同時對付幾路并排的僵尸,手眼協(xié)調,將大多數(shù)僵尸擋在門外。
當時,作為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信息化與網絡經濟室主任的姜奇平陷入沉思,他在一篇文章里寫道:
我們的教育體制內,哪種教材和考試能讓小孩子具備這種快速反應下的手眼協(xié)調素質?我從來不反對我的孩子玩游戲,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工業(yè)化的現(xiàn)代教育,對高科技下所需要的更原始的大腦功能開發(fā)并不足。
姜奇平還提到,老一代人經常覺得80后、90后很淺薄,不愛思考深刻問題。但是他發(fā)現(xiàn),他們那個年代總是談論100年、100萬平方公里的時空效力下,什么是正確的,卻很難正確判斷5分鐘、50米范圍的時空下什么是正確的。80后、90后的淺薄,通過互聯(lián)網的競爭篩選,化為一種對當下價值的敏感和洞穿。
“我們是不是要向年輕人學習這種回到事物本身的淺???”姜奇平發(fā)問,“當然,需要忠告他們的是,淺薄一旦離開了深刻,那就不再是本質直觀,而成了照相機和皮球。照相機沒有大腦,一按就拍;皮球腹中空空,一拍就跳。”
支持互聯(lián)網的國外學者也不少。比如紐約大學數(shù)字傳媒研究學者克萊·舍基曾提出:我們不應該浪費時間去哀悼對深度閱讀的向往,它的價值可能自始至終都被高估了。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教育研究專家馬克·費德曼,也在演講時說,傳統(tǒng)的學問只是一個古典概念,與現(xiàn)實問題毫無關系。文學已經不是當今社會的結構性力量。對教師和學生而言,徹底摒棄書本世界,轉而進入隨時隨地可以相互連通的網絡世界,這樣的時代已經到來。
其實幾個世紀以來,思想家們一直在爭論不休。
社會學家凡勃倫說,技術進步是人類無法控制的獨立力量,它對歷史的影響之大,被我們低估了??枴ゑR克思也說過,風力磨坊帶來了封建地主社會,蒸汽機帶來了工業(yè)資本家社會。愛默生則說,造物控制了人類。麥克盧漢在《理解媒介》中更是把技術推到極致,認為人類將會變得跟機器并無二致。
但是,還有另一派觀點始終認為,技術是中性的,關鍵看使用的人怎么想,是人的意志在駕馭技術。大多數(shù)人都不愿意承認自己莫名其妙受控于技術工具。明明每天、每個人,都是出于自主意志來決定使用哪些工具,怎么能說人的思維受控于工具呢?
然而神經可塑性的發(fā)現(xiàn)提醒我們,工具有時確實會反過來塑造大腦。影響大腦,也就意味著影響了人的思考和選擇。
不過,大腦結構改變之后,更加適應淺閱讀的解碼方式,更接近人類的口語時代,即印刷文明之前的狀態(tài)。這種改變究竟對文明發(fā)展是好是壞?至少在人文意義上,沒人下得了定論。
追求機器,還是追求花園?
裴女士是一名全球500強企業(yè)的高管,每到雙休日,她會從浦西開2小時車到浦東,就為了學古琴。
當安靜的教室響起絲弦摩擦的聲音,不緊不慢,點點入心,她的心弦似乎也隨之一松。窗外陽光明媚,映在古琴的一角,此時歲月靜好。
其實古琴初學時特別沒勁,曲不成曲,調不成調,很長時間,學員們的彈奏只能發(fā)出無意義的擦弦聲。但老師說,現(xiàn)在成年人的古琴班遠比古箏班火爆,基本都是三四十歲的白領女性。她們不求考級、不求成績,有些人甚至是“音盲”,人生到了這個階段,會彈古琴也加不了多少分。
“學員們大多就是圖個放松?,F(xiàn)在工作壓力太大,心情焦躁?!惫徘倮蠋煾锌?/p>
同班的另一位方女士說,除了學古琴安心,她已經堅持3個月雙休日斷網、不帶手機、不亂購物。但是她也坦言,這種狀態(tài)可能堅持不了太久?!皵嗌犭x太難,得找一個世外桃源住一段時間才行?!?/p>
她們這樣做,是想慢下來,想對高效運轉、永無止歇的生命狀態(tài)叫停。
工業(yè)革命以來,效率一直都是發(fā)展的所有主題。而互聯(lián)網閱讀的本質,也是強調效率,交流的效率、傳播的效率、信息的效率。有人說,21世紀的人將會習得通過6種不同媒介,同時進行34場交談的新技能。似乎聽起來很厲害。
然而人畢竟不是機器。追求效率和追求情調,似乎是兩條并行不悖的線,一直牽引著文明的發(fā)展方向。
過去幾十年來一系列心理學研究揭示,當人在寂靜的鄉(xiāng)間獨坐,被鳥語花香包圍,大腦會變得沉著、敏銳、清晰,記性更好。因為此時此刻,大腦終于放松,不用再為源源不斷的分神刺激而加重負擔。
可惜,互聯(lián)網上沒有遠山空思,只有喧囂刺激。更值得警惕的是,心理學家最近還發(fā)現(xiàn),人的高級情感來自天生緩慢的神經過程。理解他人,感受他人的心理和道德是需要時間的。比如說同情心,就需要一顆緩和的大腦。
我們尚不能說,互聯(lián)網的閱讀刺激會降低人類的道德感,那樣還太武斷。但是這種晝夜不停追求更多信息、更高效率、更快刷新的節(jié)奏,遲早會讓人的大腦難以負荷,心情變得暴躁、焦慮、分神,猶如失控的機器,這已經毋庸置疑。
有學者曾經形容,人類的理想可以概括為兩樣東西:機器和花園。它們分別代表人對工業(yè)理性的向往,和對浪漫情感的向往。古琴班的白領們可以刻意追求斷舍離、慢生活。那未來的網民們,說不定終有一天也愿意慢下腳步,去刻意尋求心無旁騖的深度閱讀、去重新恢復專注、深入思考的訓練。
網絡閱讀
我們尚不能說,互聯(lián)網的閱讀刺激會降低人類的道德感,那樣還太武斷。但是這種晝夜不停追求更多信息、更高效率、更快刷新的節(jié)奏,遲早會讓人的大腦難以負荷,心情變得暴躁、焦慮、分神,猶如失控的機器,這已經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