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部并不具備流行文學特質的小說《狼圖騰》,一經出版卻奇跡般席卷文壇,成為一部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學作品。書中傳遞的“狼性精神”、“狼性文化”等理念,更是滲入到企業(yè)文化甚至日常生活之中。小說熱度退潮之后,這些詞依然持續(xù)存在于生活之中時常被討論。
時隔16年后,姜戎將目光投向了草原上的另一種被視為圖騰的生物——天鵝。他寫出了第二部全新長篇小說《天鵝圖騰》。據悉,該書于今年10月由新經典文化出版上市。
《天鵝圖騰》
與狼的剛猛不同,天鵝圖騰的故事是溫柔的。在蒙古族天鵝圖騰的神話中,天鵝往往化作女子與青年婚配生子,成為部族的起源。在《天鵝圖騰》里,姜戎嘗試書寫愛情。
“蒙古草原的愛與美,是每年早春北歸故鄉(xiāng)的天鵝帶來的?!毙≌f以此開篇。
以典雅柔美形象深入人心的天鵝,實際是一種擁有卓越飛行能力的候鳥,能夠遠途高空遷徙,甚至飛越喜馬拉雅。每年春天,天鵝會從南方回到故園內蒙的濕地草原。天鵝因其高潔、自由和專一的品質,被蒙古民族奉為美神、愛神和草原守護神。
青年時代,姜戎曾在這里插隊生活了11年。他接受采訪時說,當他來到草原時,這里還保持著千年游牧的原貌,因而他有幸成為“原始游牧生活的親歷者”,見證了天鵝在水草豐饒的烏珠穆沁草原生息繁衍。當地牧民間流傳的許許多多的愛情故事、天鵝傳說素材,以及詩歌殘存片段,在經歷近半個世紀的沉淀后,緩慢生長成姜戎筆下的一個傳奇。
首次書寫愛情,姜戎選擇了“天鵝”這個愛情的經典象征,描寫了一種乍看堪稱“奇特”的感情:
當少女薩日娜在天鵝湖邊,用歌聲呼喚自己救養(yǎng)的天鵝,孤身一人的巴格納便感到,“在這世上有了想要守護的人”。
當薩日娜冷漠拒絕巴格納的追求時,他選擇近乎孤注一擲地守候,決意以天鵝之愛,用自己“無望的人生”換取她的“自由和永恒的歌”。故事圍繞這段始于無望的追逐,牽引出一段百年不遇的雪災下的傳奇。
姜戎在一春一冬的時間尺度上,融入密集的人物群像、鮮活的游牧生活,側面呈現出草原豐饒的自然、蓬勃原始的經濟、殘酷的生存抗爭,讓人閱盡蒼茫草原的千年更迭。
2008年,姜戎在接受《南方周末》專訪時,回憶起自己初到草原的感受:你站在山頭望,幾十里人煙都見不到。人跟大自然比,真的是連沙粒都不如。人的生命非常渺小,使你感覺到生命的脆弱、生命的珍貴。
當面對嚴酷的自然、生存的考驗、人生的低谷,帶我們熬過去的,除了生存的本能,更重要的是愛,這個生命最為關鍵的支點。
“狼圖騰是黑色的,天鵝圖騰是白色的。狼圖騰象征著自由與剛勇,天鵝圖騰象征著愛與美,兩個圖騰像太極圖般交融。補上了這個空缺,總算了卻我一生的夢想與追求。” 姜戎在介紹這部作品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