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民國初年故宮太和殿的三次“換匾”

作為帝制時代中心的紫禁城太和殿,在民國初年經(jīng)歷了三次易名、三次換匾,見證了近代中國的社會動蕩與政治變遷。太和殿始建成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奉天殿,是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之首。因歷史上的數(shù)次焚毀

作為帝制時代中心的紫禁城太和殿,在民國初年經(jīng)歷了三次易名、三次換匾,見證了近代中國的社會動蕩與政治變遷。

太和殿始建成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奉天殿,是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之首。因歷史上的數(shù)次焚毀,太和殿曾多次重建、修繕,并在明嘉靖朝更名曰“皇極殿”、清順治朝更名曰“太和殿”。明清兩代,太和殿是國家舉行重要儀典之所,其重要者如皇帝登極、冊封皇后、科舉殿試(清乾隆五十四年前)、殿試后傳臚、命將出征以及每年三大節(jié)——元旦、萬壽、冬至的典禮等。在民間,太和殿有“金鑾寶殿”之俗稱??梢哉f,在封建時代的明清王朝,太和殿就是皇權的中心,也是中國的中心。

民國以降,隨著時局的變遷,紫禁城的功能、地位亦發(fā)生了重大的轉變。這其中,太和殿作為“紫禁城第一殿”,其作用更是在民國初短短幾年內就經(jīng)歷了數(shù)次變化。與之一起變化的,還有太和殿的匾額。在民國開國的幾年間,太和殿竟經(jīng)歷了多達三次“換匾”。

從滿漢合璧“太和殿”到“禮堂”

眾所周知,清朝是由滿族統(tǒng)治者創(chuàng)建的我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因此滿文化元素終清一朝始終受到相當高的重視。這其中,滿文便是具有代表性的滿文化符號之一。

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努爾哈赤命額爾德尼和噶蓋二人參照蒙古字母創(chuàng)制滿文,自此,滿文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后金天聰六年(1632年),皇太極又令達海在“老滿文”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并稱之為“新滿文”。1644年,隨著清軍入關,滿文的輻射面也從東北一隅擴展到了大江南北。作為新國都,北京自然成為統(tǒng)治者最為看重的地方。清朝統(tǒng)治者開始在與其相關的建筑上使用帶有滿文的匾額。順治二年(1645年),攝政王多爾袞下令將紫禁城外朝三大殿及周圍宮殿、樓閣及宮門更名(袁理:《論清代先農(nóng)壇建筑群匾額中的滿文》),并以滿文或蒙文翻譯,其所懸掛的建筑名匾額也因此開始以滿蒙漢或滿漢合璧的形式出現(xiàn)(春花:《清代紫禁城武英殿建筑群建筑名匾額變遷》)。而后,乾隆十四年(1749年),為使旗人不忘“國語騎射”,乾隆帝對滿語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改革,史稱“厘定新清語”。他令內閣及各部院、衙門重新審訂滿語中的音譯詞,并將眾多原音譯詞改為意譯詞代替。在此基礎上,《欽定清語》《新定清語》《清文鑒外新語》《御制增訂清文鑒》等辭書相繼完成,乾隆帝完成了滿文的規(guī)范化(春花:《論高宗對滿蒙文詞典的敕修及其在語言學方面的意義》)。這次改革對紫禁城眾多建筑的滿文名稱也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而其匾額上原音譯的滿文文字均被新創(chuàng)制的意譯滿文文字所取代。太和殿即是其中一例,從文獻、檔案可知,“太和殿”三字的滿文轉寫為 amba hvwaliyambure deyen(圖1)。其建筑兩層檐間懸如意云紋斗匾,匾上左滿右漢(所謂左、右,是從匾額自身的角度而言,并非從觀者角度而言)縱向書寫“太和殿”文字。

太和殿滿漢合璧斗匾復原圖(采自程縉:《太和充滿——紫禁城構建中的“和諧”思想》,《紫禁城》2008.1)

太和殿滿漢合璧斗匾復原圖(采自程縉:《太和充滿——紫禁城構建中的“和諧”思想》,《紫禁城》2008.1)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在養(yǎng)心殿宣布《清帝退位詔書》,統(tǒng)治中國268年之久的清朝滅亡。不過,依據(jù)《清室優(yōu)待條件》,末代皇帝溥儀仍舊居住在紫禁城的內廷,而外朝部分則歸新生政權——中華民國政府所有。1913年,剛剛在二次革命中鞏固了自己地位的臨時大總統(tǒng)袁世凱授意國會趕制出《大總統(tǒng)選舉法》,并在10月6日選舉當選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tǒng)。

當上了大總統(tǒng)的袁世凱,決定于1913年10月10日在紫禁城太和殿舉行就職典禮。當時北洋政府為慶祝這一“國之喜事”,特開放天安門至太和殿及先農(nóng)壇,并下令將上述區(qū)域內建筑以及端門、太廟、社稷壇的匾額由滿漢合璧改為漢文(《大總統(tǒng)就任典禮詳志》)。去除匾額上的滿文,自然標志著新生政權對以滿族為中心的舊有政權元素的清理。不過,對太和殿來說,這種“清理”不僅局限在匾額文字種類的減少,因為袁世凱直接下令,將太和殿易名為“禮堂”。根據(jù)當時《申報》的記載:“又禮堂上太和殿三字之立匾亦口為禮堂。二字用黃紙所寫,余則全仍其舊觀云”(《大總統(tǒng)蒞任典禮續(xù)志》)。而在不到一年后出版的《正誼》則提到:“第一次大總統(tǒng)就職時在太和殿宣誓,易太和殿之名為禮堂。當日特延參眾兩院議長及議員等涖場,此后宣誓場所或即沿為慣例,以兩院議長議員皆涖場論之,似襲國會議員前宣誓之意謂之,兩院議長為證人亦無不可?!保ü如娦悖骸墩撜f三 中華民國憲法草案釋義(續(xù)) 第六章 大總統(tǒng)》)

從歷史影像中也可看到,原懸掛于太和殿兩層檐之間的“太和殿”斗匾被一塊長方形的“禮堂”匾所取代(圖2)。至此,舊日封建王朝的典禮場所,被正式改為了民國的“就職場”,“禮堂”這一充滿西式卻相當直白的稱呼,就這樣出現(xiàn)在了紫禁城這座舞臺之上。

懸掛“禮堂”匾的太和殿

懸掛“禮堂”匾的太和殿

 從“禮堂”到“承運殿”

就在袁世凱將太和殿更名為“禮堂”,并在此舉行大總統(tǒng)就職典禮不久,關于太和殿的第二次易名便到來了。

1914年9月28日,袁世凱來到北京孔廟祭孔。祀孔大典結束后,他下令對孔廟進行一番整修。而就在祀孔大典舉行前后,孔廟的先師廟、大成門、大成殿等建筑匾額上的滿文,也如之前的紫禁城外朝一樣,被袁世凱去掉(王琳琳:《民國時期孔廟國子監(jiān)匾聯(lián)概述》)。這一系列熟悉的舉動,無非是在表明兩點。其一,新的政權已與滿洲元素無關。其二,尊孔復古潮流,這就是在為之后的復辟帝制做準備(常會營:《北京孔廟大成殿匾額楹聯(lián)背后的故事》)。

1914年冬至,袁世凱來到天壇祭天。他身著端罩袞服,在圜丘壇上如明清帝王一樣完成“三獻”,其稱帝之心已如司馬昭。而到了1915年下半年,袁世凱的復辟計劃又進一步得到實施。為確保1916年1月1日登極并順利改國號“中華帝國”、改年號“洪憲”,他專門設立了“大典籌備處”?;I備處對大典諸項事宜進行了商討。如當時之《申報》所言:

工程之概略:大典籌備處之工程事宜,總其成者為朱桂莘總長,所有前朝之布置應有盡有,已漸臻就緒,內廷各殿適在從事修葺整理。自中華以內天安端午各門修飾業(yè)經(jīng)完畢,午門兩旁共分八門,為左翼、右翼、闕左、闕右、協(xié)和、熙和、左掖、右掖,除熙和協(xié)和兩門已改經(jīng)文、緯武(緯武、經(jīng)文)外,余仍襲用舊名,只將匾額更換。大典籌備處設于昭德門內,東朝房已于十一月二十九日懸牌辦公。內廷之太和中和保和三殿,前已將太和門更名承運門,太和殿更名承運殿,口中和殿更名體元殿,太(保)和殿更名建極殿,均經(jīng)將匾換妥,惟各殿雖經(jīng)設暖氣地爐口窗隔尚系舊式,用紙裱糊頗不適宜,由工程處估工,改換西式玻璃門窗,三殿前后滿換殿頂兩脊,原系金頂銹舊不堪,其黃琉璃瓦亦間有破壞至口,業(yè)經(jīng)一律磨擦補修見新。舊日太和殿前本有品級山之陳設,改革以后即挪入西華門內石庫存放。近已由處派員王廷芳前往該庫查驗,其承運門旁之宏儀(弘義)體仁兩閣刻亦加工修理,殿外布置大致已完成十分之七,余工正在趕修,十五以前決可齊備。(《要聞二 國體問題中之禮制籌備》)

從此段文字中不難看出,袁世凱在準備登極的同時,修改了紫禁城內部分建筑的名稱:改太和門為承運門、太和殿為承運殿、中和殿為體元殿、保和殿為建極殿、熙和門為緯武門、協(xié)和門為經(jīng)文門。“承運”二字,即“承天萬極、傳之萬世”,但從更換的殿名來看,其實則完全撿起了明太祖“奉天承運”的老一套。而“體元”之名,則與咸豐年間在西六宮所建“體元殿”同名。至于“建極”,也是沿用了保和殿在嘉靖時所更之名(李文君:《故宮三大殿的更名》)。在修改殿名的同時,袁世凱還還特意制作了大批帶有新殿名的紅氈門簾,門簾上均標明某某殿字樣。此外,他將殿內原陳設全部移出,將新制作的雕花嵌大理石寶座移至殿內,并在殿內四周裝上了“洋暖氣”(古劍:《袁世凱稱帝在紫禁城》)。

1916年1月1日,袁世凱在太和殿登極,正式成為中華帝國的“洪憲皇帝”。從保存至今的一張1916年時的北京地圖可以清晰看到,三大殿之名已標注為“承運殿”“體元殿”“建極殿”(圖3)。而在一張拍攝于袁世凱倒臺之后中和殿匾額的照片(圖4)上,筆者發(fā)現(xiàn),其“中”字之后明顯有“體”字之痕跡,而“殿”字之后也有另一個“殿”字之痕跡。兩個字痕都比其前面字的體量要大。此即當年“中和殿”更名為“體元殿”的有力物證,亦是當年袁世凱為登極而將三大殿更名的有力物證。

1916年《京都市內外城地圖》中的紫禁城外朝三大殿(崔勇供圖)

1916年《京都市內外城地圖》中的紫禁城外朝三大殿(崔勇供圖)

中和殿匾額,其后隱約可見“體元殿”的“體”和“殿”字(新浪微博用戶“藍燈心絨”供圖)

中和殿匾額,其后隱約可見“體元殿”的“體”和“殿”字(新浪微博用戶“藍燈心絨”供圖)

從“承運殿”到“太和殿”漢文匾

1916年3月22日,在護國運動的持續(xù)逼迫、全國人民的不斷抗爭,特別是國內外勢力的一致反對下,袁世凱不得不結束了自己的“皇帝”生涯。同年6月6日,袁氏因尿毒癥一命嗚呼。

袁世凱退位后,“承運殿”及其它被易名的建筑又被重新“正名”。但關于此次更名的具體日期,卻缺少直接文獻的記載。1916年6月7日黎元洪繼任大總統(tǒng)時,當時的報刊記載:“六月七日,黎總統(tǒng)行正式就任禮于太和殿,當宣誓曰:予本前總統(tǒng)救國救民之意,依據(jù)民國元年頒布之臨時約法接任大總統(tǒng)之職權,惟予德薄,能鮮出而荷此重任,望諸公同心協(xié)力,匡我不逮。并于本日發(fā)布申令云,自惟德薄,惟有遵守法律,緊固共和期造成法治之國,是黎公巳不認有袁氏自造之新約法矣。惟未經(jīng)明令宣告新舊,混淆斯眾志,末由定耳?!保ā哆x報 舊約法復活始末記(錄中華新報)(三) 新舊約法之爭執(zhí).黎總統(tǒng)之守法》)而《黎總統(tǒng)就任記》中則提到:“七日上午十鐘在太和殿就大總統(tǒng)之任。太和殿去年本已重修,而昨日內務部之預備布置仍甚忙也。奉黎總統(tǒng)命,七日就任之時止須各部總長入謁,其次長以下則止送名單,不必親到,免妨部務。并命段國務卿仍為內閣總理,組織真正之責任內閣。但黎公決定在袁氏喪事未終以前,總統(tǒng)府內人員一人亦不增減更動。黎公本身仍居東廠胡同寓宅執(zhí)辦政務,一時政界要人均仰望黎公豐采,以致東廠胡同黃陂黎宅門前車馬絡繹弗絕,而左右守衛(wèi)軍隊亦倍加森嚴,大異平昔之冷靜矣?!保ā兑勔?黎總統(tǒng)就任紀》)可見,此時的承運殿,似已恢復了其“太和殿”之舊稱,并且還在6月7日黎元洪就任大總統(tǒng)典禮之前簡單布置了一番。

不過,在記述1917年7月宣統(tǒng)帝復辟的《復辟半月記》一書中則記載:“于午門城樓之中央圖書館,由教育部籌備改建工作業(yè)已垂竣者,上諭即令停止開館,并將一切工程罷廢,準今日遷出,以還滿清午門舊制,尊重帝儀云。又大清門自共和后,其匾額久已撤換,改為中華門者。復辟中人物,謂國體既變,名稱不可不符。于是急急派工人多名,將門匾再換’大清’。今午過其下者,見各工正支搭木架,將“中華門”匾立換“大清門”,金碧輝耀,亦短期帝制之一紀念品也。又內務府承上諭為登極籌備,必須整理三殿。而所謂太和、保和、中和三大殿之遍(匾)額,已為袁洪憲時代改題承運、體元(建極)、建極(體元)者,榮多舊制不符,宜修復以崇祖訓。故世伯軒太保昨已傳諭天和木廠,仍修復舊制,并將乾清門外長墻悉行毀去云。自復辟實行后,辮兵之驕橫,日甚一日。中華門及內廷各處禁門,自十三日后,俱有辮兵把守?!保ā镀咴滤娜占次逶率铡?,許國英:《復辟半月記》)究竟何時將“承運殿”匾額更為“太和殿”,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只有漢文的“太和殿”匾

只有漢文的“太和殿”匾

恢復了舊名的太和殿,如外朝其它建筑一樣,懸掛了只有漢文的“太和殿”匾。這塊匾額其實就是當年清朝時的如意云紋滿漢文“太和殿”斗匾,只不過其上的滿文被撤下,漢文則又重新進行了題寫,并被置于匾額中央的位置(古劍:《袁世凱稱帝在紫禁城》)。此后,這塊“太和殿”漢文匾便一直懸掛在太和殿兩層檐當中,至今依舊。

民國初年,社會動蕩,政局混亂。封建與反封建、共和與反共和、帝制與反帝制、崇滿與排滿,一場場大戲就在不長的幾年內上演著,而太和殿作為昔日帝制時代的中心,也被卷入到了這場大變革中。其三次易名、三次換匾,既見證了辛亥革命的失敗,也見證了封建帝制的復辟,更見證了共和的擁護與民眾的覺醒。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