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你真的想知道嗎?我的人生故事可不是說給膽小鬼聽的?!鄙侥贰だ酌椎摹吨┲雮b》三部曲就此拉開序幕,而且沒錯,我們當然想知道。自1962年他在《神奇幻夢》#15(Amazing Fantasy#15)初次登場,蜘蛛俠在他整個輝煌的電影生涯里,一直致力于厘清自身的意義。毫無疑問,他的自省有時囿于自戀,但那些勸你不要反思人生意義的建議基本都是一堆狂妄自大的廢話。恰恰相反,不反省自己的人生才會注定讓你變得悲慘。
要自省以及反思人生,其中一種辦法是關注你講述自己人生的方式。講述自己的人生就和聽見笑話發(fā)笑一樣自然。但也有糟糕的笑話,也當然有講得差勁的人生故事,所以,僅僅是講述人生并不足以使你快樂。通過思考蜘蛛俠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人類如何天生就愛講故事,并且理解人類只有在學著講好自己故事的前提下才能變好。
我們總有選擇嗎?
說起蜘蛛俠和故事,我們可有許多選擇。在這一章中,我們會關注雷米電影的故事線,因為所有類型的蜘蛛俠粉絲對它都不會陌生,而且電影故事很連續(xù),能夠看到角色的發(fā)展,且蜘蛛俠美德的進步也可見于其中——盡管電影有些明顯的瑕疵。讓蜘蛛俠做自己生活的敘述者,使得他的道德進步成了可能;也就是說,他得以更好地理解自己——什么激勵了他,什么誘惑了他,什么讓他恐懼,他肩負著怎樣的責任,以及他想從生活中獲得什么——更好地理解自己,能讓他成為更好的(蜘蛛)人。
電影《蜘蛛俠3》劇照
我們的選擇清晰地反映了人生的曲折。大多數(shù)選擇讓我們停留在既定的道路上,另一些選擇則標志著人生新的篇章。諾曼·奧斯本決定追求無盡的力量與復仇,還給了蜘蛛俠與他結盟的選擇?,旣悺ず喯仁菦Q定和彼得·帕克分道揚鑣,后又選擇迎接挑戰(zhàn),去愛著身為蜘蛛俠的彼得。章魚博士先是決定無視聚變反應堆不穩(wěn)定的警告,之后又選擇摧毀反應堆,這樣他就不會“作為怪物死去”。哈里先是決定重走父親的老路,之后又為了朋友和昔日的敵人而犧牲。弗林特·馬可決定不聽本叔叔的話乖乖把槍放下回家,隨后又選擇向彼得·帕克自首,接受他的寬恕。
彼得的故事引人入勝,驚險刺激的抉擇一個接一個:他一勞永逸地接納了新力量,又將它棄之不顧,最后又重新拾起;他要報復弗林特·馬可、哈里·奧斯本、瑪麗·簡、小愛德華·T.布洛克(Edward T.Brock Jr.),隨后轉而寬恕了他們,寬恕了自己,接著又去追求更大的善。這選擇毫無疑問就是聽從本叔叔“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勸誡。這為他的道德品質奠定了基石,盡管他有時試圖擺脫這種品質,可本性終究難移。
在雷米的《蜘蛛俠》三部曲結尾,彼得總結了他在講故事中汲取的智慧:“無論遇見什么,無論我們內心有怎樣的斗爭,我們總有選擇。我的朋友哈里教會了我這點,他選擇做最好的自己,選擇成就了我們。并且我們總是可以選擇去做正確的事?!闭缑穻饗鹪凇吨┲雮b2》里告訴彼得的那樣,我們總可以選擇正確的事,即便這意味著放棄那些我們最愛的事物。(我想梅嬸嬸的意思是,我們應該去愛那些最正確的事物。)我認為蜘蛛俠的智慧站得住腳,但哲學家們的壞習慣就是分析觀點?,F(xiàn)在,讓我們來點邏輯解剖吧。
我們總有的選嗎?我們似乎可以選擇有意做什么,或有意不做什么。在《蜘蛛俠2》中,彼得故意不肯幫助一個被搶劫的人,可他后來又沖進火場去救一名女孩,盡管那時他的超能力已經(jīng)不管用了。許許多多這些都是他的決定。但是,想想他生命中那些無法選擇的重要部分吧。他選擇不了自己的父母,成為孤兒也不是他的決定。被本叔叔和梅嬸嬸撫養(yǎng)長大也由不得他,他選擇不了對那個可愛的鄰家女孩漸生情愫,他選擇不了天生的才智,他選擇不了被蜘蛛咬傷、獲得超能力。但是,這里每個事件都至關重要地影響了他成為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超級英雄。
這些無意、非自愿卻深刻影響他的事件,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代價:它們分別賦予了彼得一些生命中最重要的責任。因為本叔叔和梅嬸嬸對他傾注了愛和關心,他有責任要愛著他們;他有責任要照顧他暗戀的女人;正如章魚博士提醒他的那樣,他有責任用自己無與倫比的才智造福全人類;他還有責任要背負超能力帶來的天賦與詛咒。
早在他下決心前,這些非自愿的責任就決定了彼得·帕克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他之所以成為現(xiàn)在的自己,首先是因為那些無法控制的因素:他的生活、家庭教育、與生俱來的和超自然的力量。某人生活中這類不能控制的因素,就和我們作出的選擇一樣,都聲稱自己“成就了我們”,這二者都讓蜘蛛俠變得獨一無二。我們和彼得一樣,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刹辉擉@訝的是,我們之所以能成長為這樣,僅僅是通過模仿他人,就像彼得以本叔叔為榜樣,你以蜘蛛俠為榜樣。我們的個性往往在對他人的依賴中形成,所講述的私人故事,總是從他人那里獲取靈感,也包含了他人的故事。
你可能會欺騙自己,讓自己相信你只有責任去做那些你承諾過的事,仿佛你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通過意志行為創(chuàng)造自己的身份。但你隨后意識到自己昨晚忘了給媽媽打電話,你還要在姐姐生日那天寄賀卡,你不得不鏟凈門口臺階的積雪、撒鹽化冰,以免隔壁的老人家滑倒。你的的確確沒有選擇這種責任,要照顧自己、家人和鄰居,以在各種行為中追求好和正確的東西——但是這些責任毫無疑問決定了你是什么樣的人。假裝這些責任不存在并不會讓你變得強大、獨立,相反,你會變得無情又愚蠢。只有當自由選擇的時刻與非自愿招致的責任相遇,當你要抉擇如何回應基本的責任時,你才能積極地成就自己。對彼得·帕克來說也是如此,他有足夠的智慧去意識到,自己作為人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履行責任的方式。
當然,還有一類責任的產生也來自非自愿責任和自由選擇的結合,在這些結合的方式中,我們決心履行自己的責任。比如在《蜘蛛俠2》的結尾,蜘蛛俠選擇回應瑪麗·簡的愛,這個選擇招致了一大堆對她的責任——其中有很多責任他都沒能在《蜘蛛俠3》的開頭履行,比如沒能傾聽她職場上的失意,對格溫·斯黛西使用了瑪麗·簡專屬的倒掛吻,不必要地讓她萌生醋意。同樣地,梅嬸嬸選擇把小彼得收養(yǎng)進自己和本的家中,她因而有責任像愛親生兒子一樣愛著彼得·帕克,而且,她選擇原諒了彼得在自己丈夫的死中扮演的角色。我們常常關心自愿的責任,而把非自愿的那類排除在外。我們辯解說,如果對他人承擔責任不是出于自愿,那么這種責任就根本不存在,可我們心里卻很清楚,這些非自愿的責任就是我們自愿責任的基礎。
電影《蜘蛛俠2》劇照
其他幾類情況也深深觸動著我們:我們希望自己有的選,但希望卻落了空。梅嬸嬸希望本叔叔還活著,瑪麗·簡希望自己有個盡養(yǎng)育之責的父親,J.喬納·詹姆森希望瑪麗·簡能做她兒媳婦——或者,她至少不要在祭壇邊拋棄他的兒子,落得個尷尬的收場。這類愿望源于那些我們沒能干涉的事,我們?yōu)榇税没?。彼得懊悔他要為本叔叔的死負責,哈里懊悔他愧對了彼得和瑪麗·簡,弗林特·馬可懊悔他殺了本叔叔,懊悔自己成為沙人胡作非為。這些事情一旦釀成,就無法挽回。生活就是如此。我們再次回到彼得那句偉大的道德真理:我們的確可以選擇當下的行為。彼得可以全心全意地踐行本叔叔傳授給他的智慧,哈里可以選擇幫助他的朋友們。馬可則能選擇向彼得自首,真正地過上歸隱的幸福生活。
所以,假如選擇意味著能夠決定我們的基本責任或是行為的后果,那么我們并不總是有選擇的余地,但是我們的確總能選擇要如何回應基本責任以及過去的錯誤。我們能像哈里那樣,選擇做“最好的自己”。(但愿我們能比他更及時?。┮龅竭@一點,我們需要對自己有足夠多的了解,以確定“最好的自己”是什么樣的,而這——你是不是在想,我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做到——就要仰仗講故事的力量了。
什么是講故事
故事是什么?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對此的回答可能是他所有著作里最簡練的話了。故事富有整體或完整性,有“開頭、經(jīng)過和結尾”。藝術,包括講故事的藝術或技藝,是對生活的模仿。故事是好的,無論它是戲劇、小說、漫畫還是電影,因為它用一種引人入勝又讓人信服的方式模仿生活,教會我們關于自己人生的道理。亞里士多德解釋說,引人入勝的故事能帶來巨大的快樂和價值,不僅是因為表演的情感效應,還因為我們從表演對人類行為和個性的模仿中學到了東西。我們對故事的情感參與讓這種學習成為可能。即便是熒幕上那些不愉快的情節(jié),也對我們了解人性有彌足珍貴的價值,比如彼得決定放棄蜘蛛俠身份后拋棄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它們還教會了我們界限、可能性、誘惑,還有那些我們可能做出的光彩的舉動。
就像我們通過關注戲劇性的故事,以了解整體的人性、理解獨特的個體,我們也通過講述自己的生活故事開始了解自己。正如藝術模仿生活,自省的生活也模仿藝術。也就是說,我們學著把講故事的技藝運用到將發(fā)生的故事或者自己生活的繁雜故事中去。蜘蛛俠電影描述了彼得的人生,而講述故事的人是彼得,他用畫外音介紹,偶爾還評論兩句。這是彼得的故事,這也是彼得講述的故事。他可以把我們當作聽眾,因為他已經(jīng)練習得太久,難以再向自己復述。通過這種練習,他學會了揀選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那些對他成為現(xiàn)在的自己有重大影響的時刻,這樣他就能夠在人生的中央回顧起初,同時面向生命的結尾。
故事和人生一樣,有開頭、經(jīng)過和結尾。我們不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因為我們有父母和其他養(yǎng)育我們的人。我們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才能、愿望和遺憾。我們要面對人生中那些重大挑戰(zhàn)的時刻。我們通過預期這一切的意義來理解它們——也就是說,要對生活中那些宏偉的目標略知一二,才好去努力實現(xiàn)。在史詩故事和傳說中,對目標的預期是追求目標的基本要素之一,我們應該學習這些故事,只有明白自己在追求什么,才能理解我們的生命歷程。
當代哲學家阿拉斯戴爾·麥金太爾(Alasdair MacIntyre)比任何人都致力于將亞里士多德的洞見運用到對生活的敘事上。麥金太爾極具影響力的作品《追尋美德》(After Virtue)反駁了他稱之為當代倫理學中那些占據(jù)統(tǒng)治地而消極有害的特征,除此之外,他還對亞里士多德式道德觀進行了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重新審視。麥金太爾試圖通過他的作品來修復一個至關重要的文化問題,即錯誤地認為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有理由提倡自己所偏好的道德規(guī)范。麥金太爾稱這種錯誤的理論為情緒論(emotivism)。情緒論者認為,沒有什么可辨別的、可辯護的道德標準來指導我們的生活,所以我們應該想怎樣就怎樣。麥金太爾論證說,情緒論是一種關于人類生活的錯誤理論,但它的確是一種在我們文化中占主導地位的道德觀,因為它的半真半假極富吸引力。麥金太爾認為,我們并不是真正獨立的個體,追求一種不受約束的自我偏好的倫理觀,只會阻礙我們?yōu)閷崿F(xiàn)真正的善做出努力。
《追尋美德》
為了看清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和情緒論的真面目,也為了講好自己的故事,我們需要重新尋回一個概念,即我們每個人自己的故事都和無數(shù)他者的故事相互聯(lián)結,這張故事網(wǎng)也聯(lián)系著長遠的歷史過去。比如,彼得告訴我們,他的故事“就像任何值得講述的故事一樣,是關于一個女孩的”(《蜘蛛俠》)。那個女孩是瑪麗·簡,當彼得講述自己的故事時,他不可能回避他們的故事是如何交織在一起的。然而,這也是一個關于他嬸嬸、叔叔、朋友和敵人的故事,他們都有自己的故事,電影和漫畫向我們交代了其中的一部分。反過來,他們的每個故事都與其他故事相互關聯(lián),等等。當然,這些都是虛構的故事,不過請記住亞里士多德的話——藝術是對生活的模仿(還要加上一點修飾?。?/p>
麥金太爾寫道:“人在行為和實踐中,如同在他的虛構中一樣,本質上是一種講故事的動物……只有回答了‘我屬于哪個故事?’我才能回答‘我該怎么做?’”我們在相互關聯(lián)的人生故事里扮演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由我們自己編寫好了劇本,但如何扮演這些角色則取決于自己。衡量我們所扮演角色的內在品質——女兒、學生、母親、朋友、公民、木匠、商人等——是衡量真正成功的標準。我們還可以回顧曾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們是怎樣成為我們整個統(tǒng)一的生活(有開頭、經(jīng)過和結尾的整體)的一部分。我所說的“結尾”不是指生命的終點,我指的是目標或目的的完成。亞里士多德告訴我們,當我們對行為進行理性分析時,后果就是分析的起點。
假如沒有目的、目標或者好處(這些詞在這里是同一個意思),我們就無法指引自己去做什么。當我們反思基本的倫理問題時,同樣的實踐推理結構也在起作用?!拔覒撛鯓由??”我們會追問:對人類整體或個人來說,目的或好處是什么?我們用語言和行動報以回答,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對人生的敘述。麥金太爾在談到我們的追求時,寫道:“人類生活的統(tǒng)一性是敘事追求的統(tǒng)一性。追求有時會失敗、受挫、放棄或分心;人類的生命也可能在所有這些方面失敗。但作為一個整體,衡量一個人一生成敗的唯一標準,也就是一場已敘述或即將敘述的探索中成敗的標準?!?/p>
彼得在追求一種負責任地使用力量的生活。他遇到了挑戰(zhàn),有時幾乎在追求中失敗,但他通過重新專注于目標糾正了自己的錯誤。在那些幾近失敗的時刻,彼得忘記了自己是誰,比如《蜘蛛俠3》中他在爵士俱樂部的表現(xiàn)。在這樣的時刻,自己與其他敘事之間交互的重要性變得清晰起來——無論是梅嬸嬸及時的智慧還是教堂的鐘聲,都召喚他清除心中的仇恨——因為這些幫助讓蜘蛛俠回想起了自己的追求。在回想追求時,他又想起了自己。彼得成為蜘蛛俠并不是受人雇傭,但如果他不扮演蜘蛛俠,他的生命將在浪費與毀滅里告終。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他才能收獲幸福。
但是等一下!彼得·帕克因為有了超能力,而不得不面對如此多的挑戰(zhàn),這樣公平嗎?有些人有義務照顧生病的母親而不能去上大學,這樣公平嗎?有些人有義務在社區(qū)、大學、教會或企業(yè)里擔任繁重的領導職務,這樣公平嗎?不,不公平??赡怯秩绾文??抱怨扮演各種角色時強加給我們的義務,不會起到任何作用。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角色、義務和任務要完成。如何回應它們決定了我們人生的成功與否,即我們的行為有多道德。
不是每個耀眼的行為都是道德的
正如我們能夠且應當區(qū)分虛構作品的好壞,我們也能夠而且應當區(qū)分不同的生活方式——尤其要注意區(qū)分生活中的好、壞和丑陋。
例如,學生是我們的身份之一,那么我們要做的事就包括了閱讀、記筆記和反思。實踐這些事是學習的一部分。假如我們追求、實現(xiàn)學習的益處,即為了學習知識本身而學習,并且達到能夠傳授給他人的地步,那么我們就能算是好學生了。在這里,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好事,而假如你學習只是為了通過考試,那么即便拿到了優(yōu)秀,你也不能算個好學生。作為一名壞學生,你同樣可以和好學生行相同的事,但從決定你是否是好學生的角度來看,你的動機不純這一事實十分重要。在這里,正確的標準是好學生內在的好,而非別有用心的好或外在的好。想通過考試沒什么錯(當然沒錯了?。脤W生和壞學生都想取得好成績;差別在于,好學生的行為主要不是由外在好處驅使的。
僅僅為了正確的理由做正確的事是不夠的,我們這樣做還應該因為我們正是這樣的人。然而,以錯誤的理由去做正確的事,實際上——從整個行為道德價值的角度來看,包括執(zhí)行它的行為者在內——是在從事某種欺騙,而且往往是一種自欺。我們應該努力成為品格一貫優(yōu)良的人,成為他人可以信賴的人,成為那些在人生故事里不斷深化和成長的人。
蜘蛛俠是如何達到標準的?這一標準就是,做正確的事出于正確的理由,并且還因為擁有善良的品格。我們從未見過蜘蛛俠行事惡毒,假裝努力在做正確的事,可其實難言正確——這是惡人的行為。但是,我們的確見識過他偶爾的失控(也就是不能控制自己),讓復仇的欲望遮蔽了正當?shù)睦碛?。通常,我們會見識到他的節(jié)制(也就是自我控制),為正確的理由做正確的事,但在這個過程中,他也要和自己的激情作斗爭。這一點,最明顯地體現(xiàn)在——他努力要全面地接受自己的人生追求,即在放棄他所渴望的其他事物的同時,利用自己的超能力為更大的善而奮斗。然而,總的來說,這正是我們最喜愛的緊身衣男子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我們看到,蜘蛛俠在三部電影中發(fā)展出了真正的美德。他的性格變得更加深沉,變得更加誠實、聰明、公正、慷慨,富有同情心,并且勇敢。
蜘蛛俠故事的美德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履行好義務、完成好任務都需要美德。事實上,彼得已經(jīng)擁有的美德和正在發(fā)展的美德,使他能夠追求真正永續(xù)的好處,這些好處對他人生故事的重要特征來說,是內在的。麥金太爾描述了美德如何使之成為可能:
因此,美德應當被理解為某些氣質,它們不僅能維系實踐,讓我們得以獲取內在于實踐的好處,而且通過讓我們克服傷害、危險、試探和分心,來支持我們對善作出相關的探索,并且向我們提供日益增長的自我認知和對善的知識。我們當然會發(fā)現(xiàn)彼得在與傷害、危險、誘惑和分心作斗爭。然而我們也會看到他對美德的依賴,包括他已經(jīng)擁有的美德和他正在努力獲取的美德,這些美德支撐著他忠實地履行蜘蛛俠的職責。
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喜歡想象自己爬上建筑物,在林蔭大道上蕩來蕩去,向壞人發(fā)射蛛網(wǎng)。然而,我們真正欽佩的是彼得已經(jīng)取得的道德進步,以及他為此作出的不懈努力。講述他自己的人生追求促進了這一過程,講述故事也讓他理解了自己的人生。為了過好自己的生活,他學會去實現(xiàn)那些人生追求(也就是盡可能成為最好的蜘蛛俠)中內在的好處。他所擁有的美德和正在習得的美德,都讓他更加接近好好地生活。最后,閱讀蜘蛛俠不僅是為了娛樂。蜘蛛俠通過講述自己的故事來取得道德進步,他教會了我們如何講好自己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它為何重要。
本文經(jīng)出版社授權,摘自《<蜘蛛俠>與哲學: 追問的蛛網(wǎng)》一書([美]喬納森?J.桑福德(Jonathan J. Sanford)主編,王思涵 譯,南京大學出版社·折射集,2020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