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節(jié)日的表情變形,
不敢撥打電話,不敢問候,
害怕?lián)芡ㄖ笾挥徐o音。
詩人梁平用低沉的聲音朗誦著他的詩歌《武漢,武漢》,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喚醒了我們并不太遙遠的記憶。“我已經(jīng)備了一壺上好的酒,/等門前封條撕了,一二三,干!”當他收束在鏗鏘而有力的“干”字時,臺下爆發(fā)了熱烈的掌聲。
梁平
這是10月17日下午,在上海市圖書館報告廳舉行的第五屆上海國際詩歌節(jié)詩歌朗誦會的現(xiàn)場。偌大的會場坐得滿滿當當,代表著我們在這場全中國全人類共同的抗疫斗爭中所取得的成績。
朗誦會現(xiàn)場
這里面,詩歌處于什么位置?
“我們曾經(jīng)被恐懼籠罩,我們曾經(jīng)擔(dān)憂生命受到威脅,但是不管病毒多么猖狂,在我們心里有一些不變的追求。我們對真善美的追求,我們的悲憫,我們對生活的愛,對生命的珍惜,對明天的期盼,是不會變的。我們的詩人來到這里,就是用我們的文字,用我們的詩歌,表達人們心中不變的追求?!?詩人、上海市作協(xié)副主席趙麗宏給出了答案。
趙麗宏
當天的朗誦會,外國詩人全都無法到場,但是國際的聲音并未缺席。
來自塞爾維亞、敘利亞、英國、愛爾蘭、韓國、羅馬尼亞、阿根廷、意大利、墨西哥、比利時、法國、摩爾多瓦、匈牙利、烏克蘭、印度等世界各地的詩人,在自己書房、花園、咖啡館、城市廣場,用他們的母語朗讀了特意為本次詩歌節(jié)所作的詩歌,通過視頻傳遞到了中國,又通過中國朗讀者的聲音在上圖現(xiàn)場進行了演繹。中國的詩人則是親自登臺,原汁原味呈現(xiàn)自己詩歌的所思所想。
聽眾的記憶和情感隨著詩人們的文字和聲音被擦亮,被牽引,被激越。
在本屆金玉蘭獎得主塞爾維亞詩人德拉甘·德拉戈羅維奇的筆下,詩人站在露臺等待愛人的到來,沒成想來的卻是病毒這個隱形的敵人。如此日常,如此平和的時刻,卻遭受如此的重擊,這正是我們最初遭遇病毒襲來的震驚心態(tài),病毒如同“一頭野獸闖入春天的視野”,“闖進沉睡不知的世界?!保蹩颂m詩人德米特羅·切斯提克在《春的天平》) 英國詩人大衛(wèi)·哈森的《休止符》中,那種“你放了一把火,卻發(fā)現(xiàn)火也是悄寂無聲的”,也是我們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的反常時刻。
他們展示病毒肆虐下幽閉、封鎖、恐懼和困惑,人們想不到“一場‘小小的’流感把整個世界關(guān)進了‘通用’監(jiān)獄”(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天地之問》),想不通小小的病毒竟然使“高樓如林的城市變成了啞巴”(葉延濱《想到想不到》),“有人在夢,卻不一定在睡?!保ㄐに吨挛錆h》),更想不通“生活在洞窟里的蝙蝠怎會突然踏著夜色飛出洞外,將人世間染成漆黑一片”(韓國詩人崔東鎬《鬼城的蝙蝠和黑暗中的光》)。
但是優(yōu)秀的詩歌絕不僅僅是平庸地再現(xiàn),它更應(yīng)該是喚醒和抵達——喚醒勇氣和力量,抵達人性的崇高。
孫思
即便空氣再沉悶,生活也永遠不會喪失煙火和鮮活:“曬幾張圖片,臘肉、香腸、燒酒,讓活色生香,滌蕩過于沉悶的空氣?!保浩健段錆h,武漢》)即便周圍滿是驚恐的眼睛,痛苦的眼睛,也總會在“剎那間閃出許多明亮的慈愛的眼睛”(楊志學(xué)《戰(zhàn)“疫”圖譜》)。比如,抗疫人員那星光一樣的眼睛“讓我們的疼,往深里扎”(孫思《星光一樣的眼睛》)。而在詩人徐芳眼里,抗疫女護士脫下口罩后,“在壓力下的勒痕像驚懼的警句,或者是天使密密麻麻留下千萬個溫暖的指印,卻帶有人間的氣息。”(《你的樣子》)
正如韓國詩人金具絲在《鳥飛了,花開了:在新冠病毒離去的地方》)寫道的那樣,“即便身處黑暗也渴望陽光,就像花落過后生出新芽?!?/p>
趙麗宏說,面對疫情,詩歌也許是無力的,無法治療疫病,也無法挽救生命。“但是,我們發(fā)自靈魂的祈愿,我們真摯沉靜的思考,我們對現(xiàn)實的諦察、對未來的期望,會在人們的心靈中引發(fā)回聲,會激發(fā)起生命面對危難時的勇氣和力量。”朗誦會結(jié)束后,觀眾們紛紛上臺和詩人們握手合影,他們眼里的光印證了趙麗宏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