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唐宋帝國與運河》是著名經(jīng)濟史學家全漢昇的代表作,1944年首次出版,全面梳理大運河與唐宋帝國盛衰興亡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近日,重慶出版社新版了這部被譽為中國經(jīng)濟史領(lǐng)域的“千古不刊之作”,在此摘錄其中一章。
全漢昇(1912年11月19日-2001年11月29日)
(唐)高宗以后政府因長安物資供給困難而常常遷往洛陽辦公的情形,自開元二十四年玄宗由洛陽西返后即告終止;此后他便長期住在長安,不再東幸。
開元二十四年后政府所以能夠長期駐在長安,主要由于關(guān)中的經(jīng)濟狀況發(fā)生激劇的變化,即關(guān)中的物資供給由過去窘困貧乏的狀態(tài)一變而為豐富寬裕,足以供應(yīng)中樞因經(jīng)費開支激增而起的對于大量物資的需要。[1]當日關(guān)中物資所以能由貧乏變?yōu)楦辉?,主要由于江淮與長安間物資運輸?shù)母纳啤τ谶@條路運輸?shù)母纳谱钣胸暙I的人,是在玄宗最后一次東幸前(開元二十一年十二月)上臺作宰相的裴耀卿。
在最后一次東幸的前夕,玄宗對于過去二十余年在兩都間仆仆風塵的生活非常厭倦,希望此后關(guān)中能夠得到充分物資的供應(yīng),以滿足中樞的大量的需要,因為這樣他便可以一勞永逸地住在長安,不必長途跋涉地跑那八百余里的路了。他回憶起三年前裴耀卿曾經(jīng)提出改善長安和江淮間運輸?shù)挠媱潱旖兴麃砩套h。在聽取他的建議之后,玄宗便把他由京兆尹擢升為宰相,兼江淮河南轉(zhuǎn)運都使,此后改善長安和江淮間運輸?shù)呢熑嗡炻湓谒纳砩稀?/p>
裴耀卿對于漕運最大的改革,是實行分段運輸?shù)霓k法(即轉(zhuǎn)般法)。上章曾說,自江淮裝載物資北運的船只,因所經(jīng)各河水流深淺的不同,沿途常常停滯,以致運輸量不能特別增加;復次,陜州洛陽間的水道,因有三門底柱等險灘而不便航運,以致須負擔昂貴的陸路運費。為著要增加運量,減輕運費,他“請于河口(即汴河從黃河分流的地方)置一倉,納江南租米,便令江南船回。其從河口即分入河洛,官自雇船載運。河運者,至三門之東置一倉。既屬水險,即于河岸傍山車運十數(shù)里。至三門之西,又置一倉。每運置倉,即般下貯納,水通即運,水細便止。漸至太原倉,溯河入渭,更無停留,所省巨萬。”結(jié)果,政府在汴河與黃河的交叉點上置河陰縣(今河南河陰縣東)及河陰倉,在河清縣(河南孟縣西南五十里)置柏崖倉,在黃河北岸三門之東置集津倉,三門之西置三門倉(一作鹽倉)。河中既然有險灘,遂在三門北的山中開路十八里,用車載運,以免有覆舟之險。車運抵三門倉后,又用船運往太原倉,然后由河入渭,以實關(guān)中。
他這種分段運輸?shù)霓k法,和以前的長途運輸比較起來要好得多。因為船只既然只走一段較短的路線,便可不因等候前途之水的漲退而常常停滯,從而大大地節(jié)省了運輸?shù)臅r間;同時,船夫只航行于水性較為熟悉的河道中,也可不至于行駛太慢,或發(fā)生危險。例如過去“吳人不便河漕,由是所在停留,日月既淹,遂生隱盜”。如今規(guī)定江南租船在河陰倉卸下租米后,便可駛船南返,不必航行于水性不大熟悉的黃河中,自然可以免除許多流弊了。復次,貯存在河陰倉的米,等候河水深度合適時才用船裝載西運,令“曉習河水者遞送納于太原倉”,運輸?shù)男首匀豢梢栽黾恿?。此外,因為要避免上灘的危險,他在三門北的山中開路十八里,以便改用車來運送,自可較為安全。本來沿途都用船來運送的米,運到這里又要改走陸路,自然不免麻煩;但這段短距離的陸運,和從前陜州洛陽間三百里的陸運比較起來,也著實方便得多了。
除上述外,裴耀卿對于漕運物品的種類,也有一些改革。以前江南百姓派人把租米用船運往洛陽,須自己負擔運費。如今政府規(guī)定這些租船到達河陰,把租米卸下后,便可轉(zhuǎn)回南方去,不必像以前那樣另外轉(zhuǎn)雇河師水手來在黃河航運。這樣一來,由于河陰洛陽間運輸責任的免除,江南百姓自可省下一部分運費,船夫亦可較前空閑。對于這些剩余的運費與時間,裴耀卿曾設(shè)法加以利用。他把江淮百姓以地稅名義繳納來存貯于義倉的粟,[2]變造為米,以上述剩余的運費,令船夫運往河陰,然后轉(zhuǎn)運往長安。因為“江淮義倉多為下濕,不堪久貯,若無般運,三兩年色變,即給貸費散,公私無益”?,F(xiàn)在利用江南租船因免赴洛陽而剩下的時間和運費來運往河陰,以便轉(zhuǎn)運往關(guān)中來滿足那里對于大量糧食的需要,自可大大增加這些義倉粟的效用。
裴耀卿利用分段運輸辦法來轉(zhuǎn)運江淮租米和由義倉粟變造之米的結(jié)果,“凡三年,運七百萬石,省腳三(《舊唐書》卷四九《食貨志》作“四”)十萬貫”;無論關(guān)于運輸量的增加,或運費的減省,都有驚人的成績。[3]
由于裴耀卿的改革漕運,關(guān)中糧食的供給遂有大量的增加。正當這個時候,關(guān)中農(nóng)產(chǎn)的收成又非常之好。這樣一來,關(guān)中米糧的供給較前特別增加的結(jié)果,價格自要因供過于求而下跌。為著要免除谷賤傷農(nóng)的流弊,和增加公家倉廩的蓄積,政府遂于開元二十五年規(guī)定關(guān)中人民用米代替絹來繳納庸調(diào)資課,并在關(guān)中一帶增價收買糧食,名曰和糴。同時,關(guān)中既因糧食過剩而對于江淮租米的需要大減,政府又下令停運江淮租米,而改運布來作租繳納。關(guān)于關(guān)中百姓以米代絹來繳納庸調(diào)資課的辦法,《唐大詔令集》卷一一一《關(guān)內(nèi)庸調(diào)折變粟米敕》(開元二十五年二月)云:
敕:關(guān)輔庸調(diào),所稅非少,既寡蠶桑,皆資菽粟,常賤糴貴買,損費逾深。又江淮等苦變造之勞,河路增轉(zhuǎn)運之弊,每計其運腳,數(shù)倍加錢。今歲屬和平,庶物穰賤,南畝有十千之獲,京師同水火之饒。均其余以減遠費,順其便使農(nóng)無傷。自今以后,關(guān)內(nèi)諸州庸調(diào)資課并宜準時價變粟取米,送至京,逐要支用。其路遠處不可運送者,宜所在收貯,便充隨近軍糧。其河南北有不通水利,宜折租造絹,以代關(guān)中調(diào)課。所司仍明為條件,稱朕意焉。[4]
復次,關(guān)于關(guān)中和糴及停運江淮租米的記載,《冊府元龜》卷五〇二云:
(開元)二十五年九月戊子,敕曰:“……今歲秋苗遠近豐熟,時谷既賤,則甚傷農(nóng)。事資均糴,以利百姓。宜令戶部郎中鄭昉,殿中侍御史鄭章,于京畿據(jù)時價外,每斗加三兩錢,和糴粟三四百萬石,所在貯掌。江淮漕運,固甚煩勞,務(wù)在安人,宜令休息。其江淮間今年所運租停。其關(guān)輔委度支郎中兼侍御史王翼準此和糴粟三四百萬石。應(yīng)所須船運等,即與所司審計料奏聞?!?/p>
又《通鑒》卷二一四云:
先是西北邊數(shù)十州多宿重兵,地租營田皆不能贍,始用和糴之法。有彭果者,因牛仙客獻策,請行糴法于關(guān)中。(開元二十五年七月)戊子,敕:以歲稔谷賤傷農(nóng),命增時價什二三,和糴東西畿粟各數(shù)百萬斛,停今年江淮所運租。
按《通典》卷六云:
(開元)二十五年定令:“……其江南諸州租,并迴造納布?!?/p>
可見這年江淮百姓雖然停運租米,卻須改用布來繳納。
自裴耀卿后,還有好些人繼續(xù)努力來改善長安與江淮間的運輸,以便當日軍事政治重心能與經(jīng)濟重心密切連系起來。在上述裴耀卿改善漕運的設(shè)施中,他在三門北鑿山開路來通車運的辦法,最受人們的批評;因為由江淮北來的米,沿途都走水道,及運到這里,卻要棄水就陸,轉(zhuǎn)運者自然要感到麻煩。為著要彌補這個缺憾,到了開元末年,陜州刺史李齊物遂在三門鑿山開路,以供船只過灘時船夫拉纖之用。他這回鑿山的工程大約要比從前楊務(wù)廉做得好些,故船只上灘時失事較少,但事實上因為灘險水急,想要得到絕對滿意的成績是不可能的。
關(guān)于李齊物開辟輓路的記載,《唐會要》卷八七云:
(開元)二十九年,陜郡太守李齊物鑿三門山以通運。辟三門巔,踰巖險之地,俾負索引艦,升于安流,自齊物始也。
又《新唐書》卷五三《食貨志》亦云:
二十九年,陜郡太守李齊物鑿砥柱為門以通漕,開其山巔為輓路,燒石沃醯而鑿之。然棄石入河,激水益湍急,舟不能入新門。候其水漲,以人輓舟而上。天子疑之,遣宦者按視。齊物厚賂使者。還言便。
復次,陜州洛陽間的陸運也有相當?shù)母母?。上章曾說,開元初李杰在陜洛間置八遞場,用牛車來運輸。其后,到了“天寶九年九月,河南尹裴迴以遞重恐傷牛,于是以遞場為交場,兩遞簡(間?)擇近水處為宿場,分官押之,兼防其盜竊”[5]。雖然因為此事記載過于簡單,我們不能明了其中的詳細情形,但我們卻可由此推知他改革的要點如下:為著要免除耕牛的損傷,他廢除八遞場的陸運,改在陜洛間黃河沿岸設(shè)立若干宿場,以便在各宿場間用水運來互相傳遞。
但自裴耀卿后對于漕運的改進貢獻最大的,我們要推韋堅。韋堅于天寶元年任陜州刺史,兼水陸運使。他根據(jù)隋代關(guān)中漕渠[6]的舊跡,于渭水之南開鑿一條與渭水平行的漕渠。這條漕渠西起禁苑(在長安宮城北)之西,引渭水的水東流,中間橫斷灞水和浐水(二水均南北流),東至華陰永豐倉附近與渭水匯合。渠成后,又在長安望春樓下鑿廣運潭,以通漕舟。這樣一來,在永豐倉和三門倉存貯的米,都可用船一直運往長安,不必再像以前那樣用牛駕車來運送了。關(guān)中運道既然大為改進,糧食的運輸量自然有激劇的增加,故在天寶三年,“歲漕山東(事實上以江淮為主)粟四百萬石”[7]。不特如此,韋堅又“請于江淮轉(zhuǎn)運租米,取州縣義倉粟,轉(zhuǎn)市輕貨,差富戶押船。若遲留損壞,皆征船戶”[8]。按江淮各地的義倉粟,自裴耀卿改革漕運時起,曾經(jīng)大量地變造為米,運往關(guān)中。如今韋堅更進一步地把江淮義倉粟轉(zhuǎn)買輕貨,令富戶負責北運,以增加關(guān)中的財富。因此,當日關(guān)中的富裕,不限于糧食方面,就是在其他各種物資的供給上也表現(xiàn)出來。
天寶年間關(guān)中物資供給既因漕運改進而非常富裕,韋堅便在廣運潭上開一個大規(guī)模的物產(chǎn)展覽會,以夸耀他的成績?!杜f唐書》卷一〇五《韋堅傳》云:
堅預(yù)于東京、汴、宋取小斛底船三二百只,置于潭側(cè)。其船,皆署牌表之。若廣陵郡船,即于栿背上堆積廣陵所出錦、鏡、銅器、海味。丹陽郡船,即京口綾衫段。晉陵郡船,即折造官端綾繡。會稽郡船,即銅器、羅、吳綾、絳紗。南??ご?,即玳瑁、珍珠、象牙、沉香。豫章郡船,即名瓷、酒器、茶釜、茶鐺、茶椀。宣城郡船,即空青石、紙、筆、黃連。始安郡船,即蕉葛、蚺虵膽、翡翠。船中皆有米,吳郡即三破糯米、方丈綾。凡數(shù)十郡,駕船人皆大笠子、寬袖衫、芒屨,如吳楚之制。先是人間戲唱歌詞云:“……潭里船車鬧,揚州銅器多……”……及此潭成,陜縣尉崔成甫以堅為陜郡太守,鑿成新潭,又致?lián)P州銅器,翻出此詞,廣集兩縣官使婦人唱之……成甫又作歌詞十首……于第一船作號頭唱之;和者婦人一百人,皆鮮服靚妝,齊聲接影,鼓笛胡部以應(yīng)之。余船洽進,至樓下,連檣彌亙數(shù)里,觀者山積。京城百姓,人人多不識驛馬船檣竿,人人駭視。堅跪上諸郡輕貨……玄宗歡悅,下詔敕曰:“古之善為政者,貴于足食;欲求富國者,必先利人。朕關(guān)輔之間,尤資殷贍。比來轉(zhuǎn)輸,未免艱辛。故置此潭,以通漕運。萬代之利,一朝而成……賜名廣運潭?!盵9]
這里要注意的是:在廣運潭三兩百只漕舟上大量陳列的,都是江淮各地出產(chǎn)的物品,即韋堅以江淮義倉粟轉(zhuǎn)買后,令富戶負責運來的輕貨。由此可知,當日關(guān)中物資的供給所以特別豐富,實是長安與江淮間的運輸大為改善的結(jié)果。
由上所述,可知唐自開元二十二年以后,裴耀卿、韋堅及其他人等改革漕運的結(jié)果,關(guān)中物資的供給至為豐富寬裕。關(guān)中物資既然這樣富裕,玄宗在位的下半期便可長期在長安居住,不必復如上半期那樣仆仆風塵于兩都之間了。上面曾經(jīng)說過,裴耀卿及韋堅等對于漕運的改革,以改進洛陽長安間的交通為主。洛陽以西的交通改善以后,由江淮經(jīng)運河北上的物資,便不須像以前那樣先集中于洛陽,而可以一直運抵關(guān)中了。這在當日的經(jīng)濟地理上是一種很大的變動,因為運往關(guān)中的江淮物資既然不再像過去那樣以洛陽為轉(zhuǎn)運中心,洛陽的經(jīng)濟地位便不復如過去那樣重要而日漸低落,反之,關(guān)中的經(jīng)濟地位卻因江淮物資之能夠大量到達而逐漸提高。當日兩都的經(jīng)濟地位這樣的轉(zhuǎn)變,對于政府之長期的駐在長安,不遷洛陽,自然要發(fā)生決定性的作用;因為江淮物資既可大量運往關(guān)中,關(guān)中因政府經(jīng)費開支激增而起的對于巨額物質(zhì)的需要便可得到滿足,從而過去八十年來政府因關(guān)中物資供求失調(diào)而遷往洛陽辦公的客觀條件也就不復存在了。
現(xiàn)在讓我們作進一步的探討。在玄宗時代的下半期,政府之長期地駐在長安,實在表示軍事政治重心的關(guān)中,不必復像過去那樣以洛陽為媒介,便可與經(jīng)濟重心的江淮直接連系起來。這一種連系,由于裴耀卿及韋堅等對于江淮義倉粟的利用,有越來越密切的趨勢;因為裴耀卿把義倉粟變造為米,韋堅以義倉粟轉(zhuǎn)市輕貨來運往關(guān)中,都足以增厚關(guān)中的經(jīng)濟力量,無形中使江淮成為這個軍事政治重心的深厚穩(wěn)固的經(jīng)濟基礎(chǔ)。這樣一來,軍事政治重心與經(jīng)濟重心密切連系的結(jié)果,這個大一統(tǒng)的帝國便凝結(jié)為一個堅強牢固的整體,在當日的世界上發(fā)出它的雄壯的力量。因此,演進到了開元天寶間的大唐帝國,國勢登峰造極,武功輝煌彪炳,成為中國政治史上的黃金時代。
關(guān)于開元年間國勢昌隆的情況,《舊唐書》卷九《玄宗紀》云:
史臣曰:……我開元之有天下也……貞觀之風,一朝復振。于斯時也,烽燧不驚,華戎同軌。西蕃君長,越繩橋而競款玉關(guān)。北狄酋渠,捐毳幕而爭趨雁塞。象郡炎州之玩,雞林鳀海之珍,莫不結(jié)轍于象胥,駢羅于典屬,膜拜丹墀之下,夷歌立仗之前??芍^冠帶百蠻,車書萬里……于時垂髫之倪,皆知禮讓;戴白之老,不識兵戈。虜不敢乘月犯邊,士不敢彎弓報怨??翟罩灒缬诎死€。所謂世而后仁,見于開元者矣。
其后到了天寶年間,由于李林甫楊國忠等的專政弄權(quán),國勢漸漸走向下坡路,但初時仍能戰(zhàn)敗強悍的吐蕃和其他勁敵,[10]當日的外患絕不像安史亂后那樣嚴重;而高仙芝更是老遠的大破勃律(在今印度北部),擒其國王,及遠征石國(在今中亞細亞蘇聯(lián)境內(nèi)之Tashkend)。[11]故就大體而論,開元天寶間實是貞觀以后唐代國勢極盛的時代。
當日大唐帝國所以能夠有這樣偉大的成就,固然有種種原因,但上述軍事政治重心與經(jīng)濟重心的密切連系,仍不失為其中一個極重要的因素。關(guān)于此點,我們只要略知當日帝國拓展的經(jīng)濟基礎(chǔ),自可明了。
開元二十年后,玄宗因為財殷力盛,故大事武功:
玄宗御極,承平歲久,天下又安,財殷力盛。開元二十年以后,邀功之將,務(wù)恢封略,以甘上心,將欲蕩滅奚契丹,剪除蠻吐蕃(《通典》卷一四八)。
玄宗大規(guī)模地開拓疆土的結(jié)果,軍費的開支激增:
自天寶之始,邊境多功,寵錫既崇,給用殊廣(同書卷一二)。
開元初,每歲邊費約用錢二百萬貫。開元末,已至一千萬貫。天寶末,更加四五百萬矣(同書卷一四八)。
至于軍費開支的地域分配,則約如下述:
自開元中及于天寶,開拓邊境,多立功勛,每歲軍用,日增其費:糴米粟則三百六十萬匹段(朔方河西各八十萬,隴右百萬,伊西北庭八萬,安西十二萬,河東節(jié)度及群牧使各四十萬);給衣則五百三十萬(朔方百二十萬,隴右百五十萬,河西百萬,伊西北庭四十萬,安西三十萬,河東節(jié)度四十萬,群牧五十萬);別支計則二百一十萬(河東五十萬,幽州劍南各八十萬);饋軍食則百九十萬石(河東五十萬,幽州劍南各七十萬)。大凡一千二百六(按應(yīng)作九字)十萬。而賜賚之費,此不與焉(同書卷六)。
由此可知,當日政府因為要在西北作積極的拓展,和防御外患的威脅,故支出的軍費以用在西北者為多。在這些地方因和糴軍糧,發(fā)給軍衣及其他軍事用途而支付的將近一千萬匹段的布帛,就地理上說,大多數(shù)都要經(jīng)過關(guān)中才能運往。當日關(guān)中所以有這許多布帛的蓄積,固然由于全國各地因庸調(diào)等賦稅而征收的布帛之輸送,但江淮布帛之大量北運實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因為在由江淮北運的布帛中,除來自庸調(diào)者外,還包括因停運租米而改納的租布,和韋堅以義倉粟轉(zhuǎn)市后令富戶負責運送的輕貨。[12]而且我們又可以實物為證。斯坦因發(fā)掘新疆吐魯番哈喇和卓(Kara-Khōja)附近阿斯塔納(Astana)的墳?zāi)顾玫某鐾廖锲分?,有兩端浙江婺州的稅布,其年代略較開元為早。茲抄錄其上所書文字如下:
婺州信安縣顯德鄉(xiāng)梅山里祝伯亮租布一端,光宅元年十一月日。
婺州蘭溪縣瑞山鄉(xiāng)從善里姚群(?)庸調(diào)布一端,神龍二年八月日。[13]
按光宅(684―685年)是中宗被廢后武后臨朝稱制時的年號,神龍是中宗復位時的年號,都略較開元早些。根據(jù)這兩端稅布的出土,我們可以推知,開元天寶間一定有許多江淮稅布經(jīng)關(guān)中運往西北應(yīng)用;因為在開元天寶以前,江淮稅布既然已經(jīng)運往,那末,到了開元天寶間,由于漕運的大為改善,這些稅布自然更有大量運往的可能了。
當日江淮稅布不獨運往西北,在河北方面,因為要防御奚契丹及其他外族的入侵,也大量地運往,以備北軍的費用。顏真卿《顏魯公文集》附錄因亮《顏魯公行狀》云:
時(天寶末至德初安祿山反時)清河郡寄客李華為郡人來乞師于公……曰:“國家舊制,江淮郡租布,貯于清河,以備北軍費用,為日久矣。相傳之天下北庫。今所貯者有江東布三百余萬匹……”
又《新唐書》卷一五三《顏真卿傳》云:
(李)萼(按《行狀》作華)曰:“……清河……有江淮租布,備北軍,號天下北庫……”
這些存貯于河北清河的江淮租布,雖然不必經(jīng)關(guān)中轉(zhuǎn)運而來,卻須由運河運往。故開元天寶間的運河,實已盡了它的連系軍事政治重心的北方和經(jīng)濟重心的南方的作用。
綜括上文,我們可知開元天寶間的運河對于大唐帝國所盡的任務(wù),比過去更為重大。自唐初以來,運河雖然能把江淮物資運往北方去,但因洛陽、長安間的交通非常困難,這些北運物資多半集中于洛陽,不能大量的運抵關(guān)中。洛陽既因運河的連絡(luò)而接近江淮,成為北運物資的集散中心,經(jīng)濟地位日形重要。反之,長安既因洛陽以西運輸?shù)睦щy而不能得到多量物資的供應(yīng),經(jīng)濟地位卻漸漸削弱。兩都的經(jīng)濟地位的差異,決定了政府把洛陽建為東都,以便常常遷往辦公的政策。故唐自高宗以后的八十年內(nèi),上自皇帝下至各級公務(wù)員都常常來往于兩都之間。及開元二十四年以后,由于裴耀卿韋堅等對于漕運的改革,洛陽以西的交通大為改進,由江淮經(jīng)運河北上的物資便可不在洛陽停留,一直運往關(guān)中去。這樣一來,由于兩都的經(jīng)濟地位的轉(zhuǎn)變,此后政府便可長期駐在長安,不再遷往洛陽了。這時運河雖然仍如過去那樣運輸江淮的物資,但由于分段運輸法的實行,江淮義倉粟的利用,運輸?shù)臄?shù)量卻遠較過去為多。運河運輸量的特別增加,表示軍事政治重心的北方與經(jīng)濟重心的南方連系的密切。由于這種密切的連系,大唐帝國便成為一個真正統(tǒng)一的整體,力量雄厚無比。故它在當日世界上所表現(xiàn)的卓絕的武功,鼎盛的勢運,得到很多詩人的謳歌,史家的頌美。
注釋
1.《通鑒》卷二一四開元二十五年七月條云:“自是關(guān)中蓄積羨溢,車駕不復幸東都矣?!?/p>
2.《通典》卷一二云:“貞觀初,尚書左丞戴胄上言曰:……今請……為立義倉。年谷不登,百姓饑饉,當所州縣,隨便取給……戶部尚書韓仲良奏:王公以下墾田,畝納二升,其粟麥粳稻之屬,各依地土貯之州縣,以備兇年。制從之。自是天下州縣始置義倉,每有饑饉,則開倉賑給。高宗永徽二年九月,頒新格:義倉據(jù)地取稅……”又《冊府元龜》卷四九〇載開元十三年正月詔云:“元率地稅,以置義倉,本防險年,賑給百姓?!?/p>
3.以上論述的根據(jù),除特別標注者外,以《通典》卷一〇為主,并參考《舊唐書》卷四九《食貨志》,卷九八《裴耀卿傳》,《新唐書》卷五三《食貨志》,卷一二七《裴耀卿傳》,《唐會要》卷八七,《冊府元龜》卷四九八,《全唐文》卷二九七裴耀卿《請置武牢洛口等倉疏》,《京師饑請廣漕運疏》,郭湜《高力士外傳》,及俞大綱先生《讀高力士外傳釋變造和糴之法》(本所《集刊》第五本第一分)。
4.《唐會要》卷八三同;《通典》卷六,《新唐書》卷五一《食貨志》亦節(jié)取此文。
5.《通典》卷一〇。《新唐書》卷五三《食貨志》作:“河南尹裴迴以八遞傷牛,乃為交場,兩遞濱水處為宿場,分官總之。自龍門(在洛陽縣南)東山抵天津橋(洛陽縣西南二十里)為石堰以遏水。”
6.《隋書》卷二四《食貨志》:“其后以渭水多沙,流有深淺,漕者苦之。(開皇)四年詔曰……渭川水力,大小無常,流淺沙深,即成阻閡。計其途路,數(shù)百而已,動移氣序,不能往復。泛舟之役,人亦勞止……故東發(fā)潼關(guān),西引渭水,因藉人力,開通漕渠……于是命宇文愷率水工鑿渠,引渭水,自大興城東至潼關(guān)三百余里,名曰廣通渠。轉(zhuǎn)運通利,關(guān)內(nèi)賴之?!保ā端鍟肪硭牧短K孝慈傳》,《通典》卷一〇略同)可是廣通渠的轉(zhuǎn)運之利并不長久,它在唐初已不便航運,故永豐倉的米須用牛車運往長安。
7.《舊唐書》卷一〇五《韋堅傳》,卷四八《食貨志》,《新唐書》卷一三四《韋堅傳》,卷五三《食貨志》,《通典》卷一〇,《冊府元龜》卷四九八。
8.《舊唐書》卷四八《食貨志》。
9.參考《新唐書》卷五三《食貨志》,卷一三四《韋堅傳》。
10.《舊唐書》卷九《玄宗紀》,卷一〇四《哥舒翰傳》,《新唐書》卷五《玄宗紀》,卷一三五《哥舒翰傳》。
11.《舊唐書》卷一〇四《高仙芝傳》。
12.由上引《舊唐書·韋堅傳》看,可知“輕貨”所包括的物品種類雖然不少,事實上以布帛為主。
13.Sir Aurel Stein,Innermost Asia,p.1004.原物照片見本書P1.CXXVII。
《唐宋帝國與運河》,全漢昇/著,重慶出版社,2020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