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域虔心 時空對話——喜馬拉雅藝術展”近日在北京隆福文化中心對外展出,現(xiàn)場可以近距離接觸十四到十八時期的一些較有代表性的唐卡,其中多幅都繪制了猙厲圖紋,與吉祥紋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參展的唐卡包括14世紀三十五佛唐卡、詩人、藝術家卻英多杰風格羅漢唐卡、扎什吉彩風格的蓮花手菩薩唐卡3件、勉唐畫派風格的吉祥天母壇城唐卡、葉衣佛母唐卡等。由于唐卡本身質地脆弱,現(xiàn)存唐卡中,15世紀之前的作品存世量并不多,明清時期的唐卡藝術臻于成熟,故而存量最大。從現(xiàn)場的唐卡可以欣賞與解讀藏傳佛教中的一些圖紋。
唐卡中的男女神祗擁抱與歷史信息
在談到唐卡之前,不妨先簡單了解一下佛教的體系,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以及南傳佛教,并稱三大佛教體系。這一簡單的劃分法主要從其流傳的地域以及典籍所使用的語言考慮。其中,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同屬大乘佛教,而南傳佛教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又有顯宗、密宗之別。顯宗以釋迦牟尼為教主,密宗則以大日如來以教主,大日如來又叫毗盧遮那佛,它被認為是法身佛,而釋迦牟尼是應身佛。
如同其名稱所暗示的,顯宗通過明顯、外化的教理向一切眾生傳布,密宗的密法則不能輕易向外人透露。密宗是印度佛教發(fā)展到晚期階段的產物,從外在表現(xiàn)看,以高度組織化了的咒術、儀軌、本尊信仰崇拜等為典型特征。其實佛教中的神秘主義傾向,自從有文字記載以來就不諱言。
密宗形成真正獨立的思想體系和派別則是在大概七世紀左右,密宗的根本經典《大日經》和《金剛頂經》出現(xiàn)并盛行之后。此宗儀軌復雜,所有設壇、供養(yǎng)、誦咒、灌頂?shù)?,均有嚴格?guī)定,需經阿梨(導師、上師)秘密傳授。
藏傳佛教一般認為是在七世紀松藏干布創(chuàng)建吐蕃王國時期傳入西藏地區(qū)的。顯宗(主要是禪宗)、苯教與密宗在西藏地域內長期互相斗爭,密宗取得了全面的勝利,當然密宗也部分吸收了其他教派的養(yǎng)分。比如為迎合民眾的需要,吸收了民間信仰的一些產物,比如世俗的咒語和觀念,還不如到了八世紀時,密宗吸收了婆羅門教的性力思想,并融入了根本經典《金剛頂經》中,寫為:“先以欲鉤牽,后令入佛智”,將女性看作供奉獻身的供養(yǎng)物,以愛欲供奉那些強暴的神魔,使他們得到感化。所以密宗里的大日如來和受大日如來教令的為了降皈各種阻礙修法的魔障而變化的各種忿怒形的明王、金剛等,也都有相應的女伴和他們一起修法,這些女伴被稱為明妃或佛母。故而我們今天可以看到許多佛像和唐卡中的主尊都是男佛懷抱著明妃的雙身佛。
如下面這件唐卡中,主尊為勝樂金剛。在無上瑜伽密法法系中,格魯派最注重的是勝樂、密集和大威德三尊。勝樂金剛藍色雙身,四面十二臂,各執(zhí)法器,擁抱明妃金剛亥母,展右立于蓮臺上。
主尊為勝樂金剛的唐卡
這件唐卡中還透露了許多的歷史信息,首先是,該唐卡上有金色的藏文題記,內容可以被翻譯為:“心子貝丹益西,黑黑魯嘎灌頂之時,安立勝樂之身像,行調伏事業(yè)之法?!贝蟾磐嘎冻鲞@幅唐卡,說的是貝丹益西在進行勝樂的灌頂,貝丹益西即為六世班禪。勝樂金剛主尊座下有一群喇嘛聚集,法座上一位上師頭戴法冠,右手手持達瑪茹,左手持顱碗,臂彎夾著嘎章喀,正在舉行藏傳佛教中重要的灌頂儀式。據了解,該上師身上所穿的這件瓔珞衣也有歷史可考,故宮博物院還藏有與該件瓔珞衣相似的衣服。
該畫中的藏文題記
為貝丹益灌頂?shù)纳蠋?/p>
其次,自曲英嘉措作為四世班禪和五世達賴的宮廷畫師開始,他所推行的新勉唐畫派,得到了格魯派的供養(yǎng),獲得了政治、宗教和經濟上的有力支持,由此所培養(yǎng)的弟子學徒成為成為扎什倫布寺的官屬作坊扎什吉彩主力畫師。乾隆四十五年,六世班禪額爾德尼親自進京祝賀乾隆皇帝七十壽辰,攜帶了一批唐卡作為珍貴的賀禮進獻。目前藏在故宮的這批唐卡,無論是繪畫技法、填色技藝還是畫面布局,與本次拍品唐卡如出一轍,可以確定為同一范本的不同創(chuàng)作。新勉唐派唐卡色彩明快,尊神造型生動之極,神氣活現(xiàn),具強烈的視覺張力,“蘭葉描”勾勒衣飾線條,融合嘎赤派特點的漢族繪畫中的青綠山水、渲染技法中層次豐富細膩、善用灰色表現(xiàn)皮膚。
同一組的一件蓮花手觀音唐卡。蓮花手觀音身白色,頭微微右傾,飾寶冠,發(fā)髻高束。上身匹帔帛、飄帶,下身著長裙,裙邊系腰帶,表現(xiàn)出波浪狀的裙邊。
?
藏傳佛教中的靈骨崇拜
現(xiàn)場的另一件唐卡是一件金剛瑜珈母唐卡,她是一尊紅色的神,紅色在密教里面象征的欲望和愛,女尊像在藏傳佛教中是比較常見的,比如吉祥天母、比如上文談到的被懷抱著的明妃。這個唐卡的構圖很滿,突出了主尊一尊呃用來被供養(yǎng)的這個目的。紅、綠的對比色鮮明,以橙色的火焰象征光明。
金剛瑜珈母唐卡
這件唐卡中也有猙厲圖紋。首先是金剛瑜珈母踩的一個人(或者尸體),這個被踩的一般是一個大梵天或者濕婆神,這表現(xiàn)了作為一個修行的人,將來有一天也能夠戰(zhàn)勝我們自己的無名與煩惱。
金剛瑜珈母唐卡局部
在藏傳佛教的唐卡中出現(xiàn)最多的就是骷髏頭的裝飾,比如骷髏頭瓔珞(項鏈),佛教經典中的描述是以五十個生首(剛切下來的人頭)或者是枯首(已經干枯的人頭)串成。而在法器上有的則是一串兒串了生首、半干的人頭和枯首三個。
如下圖中的一件乾隆時期的那若空行母佛像,通體為紅色身,面部三 目,頭戴五骷髏冠,其頸部掛五十一顆顱骨項鏈,右手執(zhí)金剛鉞刀,左手持盛滿血漿的嘎巴拉碗。藏密神魔護法不僅自身面目怖畏驚悚,其佩飾也極盡猙獰之能事,尤以怖畏金剛身佩之“寒林八飾”最為典型,即人頭項鏈、骷髏冠冕、惡人全皮、象皮上裝、虎皮圍裙、人油胭脂、骨灰涂身、鮮血明點等。
那若空行母佛像
唐卡中也繪制了很多的毒物獸怪,毒物象征驅除災厄,神獸作為神靈坐騎具有震懾、驅魔的寓意,成為寓意吉祥、 庇佑的裝飾圖案。
唐卡中的怪獸食人的場面
這類紋飾或器物是藏傳佛教典型的靈骨崇拜的產物,往往將小腸、心臟、眼睛、人頭環(huán)、四面梵天頭、尸身、殘肢等器官以及顱骨、骷髏環(huán)、 脛骨等骨骼作為圖案和器物進行運用,具有鮮明的猙厲圖紋的表達特征。
下面的一件吉祥天母唐卡中,吉祥天母所在的宮殿則完全以白骨堆成,體現(xiàn)了畫師們精湛的構圖能力和想象力。吉祥天母腳踩著的則是血海。畫面的上空則是許多唐卡中都要出現(xiàn)的祖師,祖師在藏傳佛教里的地位是很高的,跟佛的地位甚至是一樣的,密宗的修行中所有的知識都需要祖師傳給,所以非常敬重祖師。
吉祥天母唐卡
吉祥天母是拉薩城的第一大護法,拉薩是整個西藏最富有的城市。在拉薩,每年藏歷十月十五是“吉祥天母節(jié)”。所有寺廟向拉薩大昭寺的護法王尊吉祥天母舉行隆重薈供儀式。吉祥天母的來源說法比較復雜。有的認為吉祥天母就是“吉祥天女”,原型是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幸福與財富女神,相傳為毗沙門天王之妹(有說為其妻)。也有人認為她的原型是迦梨女神,濕婆神的妻子。更多以忿怒威猛相示人。吉祥天母的身色多為藍黑(如上圖),但也有棕紅色的吉祥天母。
但是下面這幅唐卡中的吉祥天母壇城很有特點。根植于密續(xù)文本和超然物外的想象力,畫家沒有直接繪出吉祥天母的人物形象,而是在一個不大的空間內繪制了大量的飛禽、走獸、沸騰的血海,各種人體器官,琳瑯滿目的飾品,整體氣氛陰森恐怖。在宗教傳統(tǒng)中,吉祥天母的秘密供養(yǎng)必須每天持續(xù)不斷的進行。有一天吉祥天母的真身將從畫面中出現(xiàn),唐卡中所有的供具、生物都化為真實,這代表吉祥天母的修持得到了真正的成就。
吉祥天母壇城局部
吉祥天母在一幅唐卡中作為配角出現(xiàn)
民族學研究者們認為,制像的習俗來源于古老的巫術觀念。史前的人們認定萬事萬物都必須具有某種神秘的力量。所以在征服自然力和征服敵人的過程中,以影響和利用這些神權力量為目的的巫術活動,就成為他們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因而野蠻藝術在本質上不啻為一種巫術魔法。因而也就可以理解如此多的恐怖形象的出現(xiàn)。
另外,現(xiàn)場也展出許多能夠符合更多人審美的唐卡,如一件14世紀的三十五佛唐卡。三十五佛題材遍及藏漢佛教美術,從北朝時期的漢傳佛教造像到西藏的石窟、唐卡和寺院壁畫,三十五佛之形象頻頻出現(xiàn)。三十五佛之組合,與佛教中的重要法門——懺悔法密切相關。在大乘佛教中,三十五佛是懺悔法中常用的法門。這件三十五佛唐卡,以釋迦牟尼佛為中心,周圍整齊排列著紅、白、黃、綠、藍等身色不同的諸佛,持物或姿態(tài)相異,完整再現(xiàn)了三十五佛之面貌身姿,原應為供養(yǎng)或觀修之對象。
據悉,此次展覽展期為9月27日至9月30日,需通過預約參觀。這一展覽也是北京古天一拍賣的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