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建筑之道》,王子林著,故宮出版社2019年12月出版,301頁,260元
我們現有的文物建筑研究,多是一種對于既定歷史現象的解釋,這也是我們一般研究理解文化遺產的路徑,即一種現象解釋學。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看到了這種文化現象,然后去反思這種現象的成因。我們看到了紅墻黃瓦的紫禁城,就會解釋,這個黃色是五行之中土的顏色,代表天地之中;紅色則是火的顏色,火可生土。之后,我們還會為其賦予現代人的理解視角:紅色和黃色是原色,這種搭配會讓建筑看起來更加莊重純潔。
當然,這種解釋方法是符合我們認知的基本路徑的,因此也是現在物質遺產研究中常用的敘述邏輯。但是我們發(fā)現,對于一些我們自身文化之外的物質遺產——例如龐貝古城、巴黎圣母院,這種敘事方式快捷方便;而對于那些我們自己文化基因所培育出的物質遺產——文物和建筑,這種解釋方式便尤有未盡。
回到一個物質文化現象誕生之前,站在文化的原點上去重新理解它,成了物質文化研究的一個新視角。故宮博物院王子林老師的新作《紫禁城建筑之道》便是這樣一部作品,本書的主旨,不僅僅是回到元大都的那片平地上,去重新搭建一座紫禁城;也是回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原點上,從觀念上復刻一座紫禁城。
一、天人溝通的通道
建筑和所有人類文明的產物一樣,首先本自一種自然物觀的認識。《道德經》二十五章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此“物”就是自然規(guī)律之“道”,我想也是本書所言“紫禁城建筑之道”。建筑的本質是人的棲居之所,《黃帝內經·素問》曰 :“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居空間也就生成于“天地”“四時”和“陰陽”互根轉化的規(guī)律當中,《黃帝宅經》則更是有很明確的論斷:“宅者,乃陰陽之樞紐?!?/p>
作為中國古代建筑的集大成者,紫禁城在中國古人對于風水的依附上做到了當時的極致。之前的研究,我們傾向于將建筑作為一種既定的事實,研究造成這種事實的成因,而不把它當成一種文化現象,去解釋文化堆砌和疊加的結果。在本書中,作者為大家揭示了紫禁城肇建的“龜蛇”布局、玄武之象、北斗之數、陰陽運用、山水之局。與一般的歷史研究不同,這些建筑布局上的解釋很難找到文獻上直接的佐證,需要作者大膽的假設和細致的論證,而論證過程本身,就是對紫禁城營建思想的進一步探討。
談及中國古代建筑,風水學總是無法避開的話題。對風水學的敬畏反映了人類對脫離可預知的因果最深處的無奈,比如明孝宗在萬歲上建了一座毓秀亭,之后公主夭折,清寧宮被火,故言建亭之舉動壞了風水,主張建亭的大臣李廣畏罪自殺。這三個可能沒有關聯的事件,被強制關聯在一起,以便可以解釋前兩個不幸的發(fā)生。如果不幸變得有跡可循,那么多少會給當事人帶來安慰,并消減對于未知的恐懼。
比如孔子對于天命的感嘆,多數是發(fā)生在他對人事的絕望中,尤其是對生老病死的無能為力。顏回在去世時,孔子疾呼“天喪予,天喪予”;子路在去世時,孔子則說“天祝予”;冉伯牛病重,孔子說“命矣夫”。在這些人力無法預知和阻擋的自然事件發(fā)生后,我們急需一個心理慰藉,以證明世界的運行還在一個因果序列當中。
不過中國的神從來不是一種脫離了人類關系的、形而上的存在,他們存在的價值和土壤,就是解釋人與人的關系,以及為之后的聯系作出預測。這也就解釋了中國皇帝的特殊位置:一方面,不論精神上還是肉體上,他們從不宣稱自己是一個超越了人類的存在;另一方面,他們又“承天景命”,成為神在人間秩序的代言人,以天道行人道。所以,皇帝所居住的宮殿,也正試圖以一種具象化的語言,來表達皇帝在天人之中這種特殊的地位。
二、具象化的思想
以建筑表示天下秩序,并非儒家獨有,正如教堂、清真寺等宗教建筑的設計一樣,建筑是人類想象中可以與天、神溝通的媒介?,F代住宅的局促,把我們每個人都關到了盒子一般的單元樓中,這在很大程度上束縛了我們對建筑本身的想象力。而如果將這種場景還原到皇帝的住宅中,我們可以更深切地去感知建筑與人的關系,去理解人以場所為媒介,向更高層次尋求溝通的嘗試。
每個在建筑當中的人,都會有對建筑的設想和要求,有些是成系統(tǒng)的,有些是非常零散的。在有系統(tǒng)建筑想象的人中,有些人有強烈的愿望將其付諸實踐,在紫禁城居住過的二十四位帝王中,這樣的人有兩個:明代的嘉靖皇帝和清代的乾隆皇帝。
嘉靖皇帝
乾隆皇帝
作者在書中對可以代表這兩位皇帝的建筑,都做了詳盡的描寫,探究了這兩位皇帝的思想源流,并具體分析了這些思想是如何體現在建筑中的。
明代嘉靖以“禮儀”為武器,在政治斗爭中逐漸確立了自己的中心地位,其中明堂的興建和對其生父的供奉是重要一環(huán)。在這一過程中,建筑本身已經脫離了最基本的“美觀、實用”的要求,而需要展示出一種現實的象征意味。
現在中正殿區(qū)的明堂建筑,以建筑形式彰顯禮治地位。明堂最初的形式,是天下秩序的縮影?!疤熳又唬贺摳珣?,南面立”,三公、諸侯乃至九夷八蠻,各有所處。故而“明堂,明諸侯之尊卑也,故周公建焉,而朝諸侯于明堂之位。制禮作樂,頒度量,而天下大服,萬國各致其方賄”。
嘉靖皇帝利用了這一政治意向,在中正殿區(qū)建造了“亞”字形的玄極寶殿建筑群,并以此地祭祀其生父(第161頁)。這種建筑上的表現有很多共通性,明堂所要表達的內核,與佛教的壇城有結構上的相似性,即以方寸之地,表現出世界的秩序。這也為后來隆德殿改建為藏傳佛教的中正殿奠定了基礎。
乾隆皇帝以各種場所實現自己的宇宙觀和審美旨趣,這無疑是其精力旺盛的一個佐證。乾隆時期幾乎對宮中所有宮殿都進行了重新裝修,有的進行了改造,有的添置了匾額,有的則對室內空間做了重新分割。
在紫禁城的歷史上,乾隆皇帝做這座城主人的時間是最長的,他的政治生命以一位備受皇祖寵愛的皇子為始,以一位高齡期頤禪位讓政的太上皇為終。而這兩端,又都反映在了乾隆皇帝對紫禁城建筑的改造上,即重華宮和寧壽宮二區(qū)的重建(第187頁)。
古代人自明的方式十分有限,我們今天可以改微信簽名,發(fā)朋友圈、發(fā)微博。但乾隆的自明方式就沒有這么豐富了,除了每天寫詩或發(fā)上諭,沒有更為直接快捷的方式將他的志向或是性格外化。但是乾隆皇帝本人是一個非常有表達欲望的人,也就促使他一方面大范圍將宮殿改名以自明其志,一方面改動建筑格局以表現他特有的宇宙觀和審美旨趣。
以清代皇帝來看,能做到有始有終的,僅有乾隆一人,能做到將自己的政治抱負付諸實踐、全面鋪開的,也僅有乾隆一人。
當然,這種具象化所表達的不僅是一種世界觀,有時也是某種特定的行為風格。雍正移居養(yǎng)心殿,帝國的運轉更密集化了。定制化的宮殿居所最大限度上減少了皇帝的日常消耗,所有的目標就是讓他高效地運轉起來。因為在雍正的理念中,一個好皇帝,在生活上應該是被虛化的。
三、權力的場域
如果把皇宮當成一座影城,這里上演的戲碼,一定是圍繞家國分野、權力斗爭的。《周禮》中對于宮殿的最初設計中心,就是標定與天子相關的各種勢力場域界定。我們今日耳熟能詳的三朝五門之制,即“周天子、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內朝二。內朝之在路門內者,或謂燕朝”,其實表現的就是皇權逐漸擴散和外延的過程。
因此,乾清坤寧除了是宮殿的命名,更標志了建筑的政治意義,“朕之正寢”(第108頁)的討論,遠非皇帝要在哪里起居飲食那么簡單,而是綱常倫理的物化反映。
以六宮的設計為例,乾隆十三年(1748)到十四年間,東西十二宮被各自配裝了旨在反映后宮嬪妃恪守婦德、溫柔恭順的匾額。并奉諭旨:“此十一面俱照永壽宮式樣制造。自掛之后,至千萬年不可擅動,即或妃、嬪移往別宮,亦不可帶往更換?!保ǖ?14頁)
這十二方匾額,連同布置在宮內的宮訓圖,打造了一個強力的話語場,在這個場域之內,嬪妃只是按部就班地被安排在她們各自的位置上,像機械上的零件一樣參與帝國的運轉。她們個人的生死榮辱變得微不足道,甚至我們可以說,這在一個側面說明,機械化已經深入到皇帝的私人領域,連他自己的后宮,都被嚴格地組織化了(第116頁)。所以,現在我們理解慈禧太后對于六宮的改造,不僅是一種生活空間上的改建,也是一種心理空間上的破除。
如果說嬪妃完全屬于皇權的依附,那么這種政治斗爭在建筑上的體現,以太子宮的興建最具代表性。明清兩朝的政治權力架構中,有很多互相角力的勢力,如外官與內侍,皇權與相權等,而皇帝與太子,也是這樣一對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的勢力。作為皇帝,一方面希望太子可以能力不凡,繼承國柄;另一方面又害怕太子勢力過大,威脅皇權。在這種角力的過程中,太子宮就成為了權力外化的場域。
天子有五門三朝之制,太子則有三門一朝之制。太子宮的營建將皇帝和太子這種既是父子親緣、又是權力繼承的復雜關系表現得淋漓盡致。一方面,太子于皇帝之東,屬于大的紫禁城結構的一部分,從屬于整個皇權體系。另一方面,太子又有屬于自己的權力體系和話語象征系統(tǒng),這與嬪妃不同。他不是一個完全依從于皇帝的附屬品,并且與皇帝之間有一種非此即彼的沖突——簡單來說,現任皇帝多在位一天,太子就少在位一天,這種沖突和矛盾,在皇權至上的明清社會,顯得格外突兀(第241頁)。
乾隆八年(1743),隨著乾隆皇帝的立儲計劃破滅,太子宮的計劃一度被擱置。而到了乾隆禪位后,這里就成了乾隆皇帝與其繼任者——嘉慶皇帝權力交接的現場。嘉慶元年,新皇繼位,仍然居住在毓慶宮,而對此,乾隆皇帝的改建就別有深意了?!案稇n與子詎忘付,寧壽斯身何敢寧”“自揣精力強健如常,子皇帝初登大寶,用人理政尚當時加訓誨,何忍即移居寧壽宮,效宋高之帝自圖安逸耶?”話雖說得委婉而勉強,但是當有臣子真正將乾隆與嘉慶區(qū)別對待時,老皇帝便勃然大怒。
嘉慶元年正月,湖廣總督畢沅上奏中有“仰副圣主宵旰勤求,上慰太上皇帝注盼捷音”之語,只因將“圣主”與“太上皇帝”分別開列,便得了乾隆皇帝一頓斥責,并再次重申“本年傳位大典,上年秋間即明降諭旨,頒示中外:一切軍國事務仍行親理,嗣皇帝敬聆訓誨,隨同學習”。乾隆皇帝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白了,而嘉慶此時的表現也確實是一個安分守己的“實習生”?!冻r李朝實錄》中稱其“侍坐太上皇,上皇喜則亦喜,笑則亦笑”,亦步亦趨之態(tài)可見。
在毓慶宮一直懸掛著乾隆皇帝對嘉慶的訓誡之辭,其匾為“履道安敦”,下有聯曰“篤學在躬行,宜循實踐;淑心惟理順,克務懋修”。這是乾隆四十四年乾隆皇帝為嘉慶潛邸題寫的。乾隆六十年十一月十八日,旨下永琰為皇儲,移居毓慶宮,這方匾額和楹聯一并被移到嘉慶的新寢宮,并在接下來太上皇攝政的四年中,作為對于新皇帝的規(guī)訓。
隨著咸豐時期對于毓慶宮一區(qū)的改造,我們可以體會到,太子制度雖然在名義上已經廢除,但在清代一直斷斷續(xù)續(xù)地存在著,而這種皇權內部的分割與整合,也一刻未曾停止。
結語
西方在研究建筑學時,通常要舉出維特魯威所作的《建筑十書》,他在書中強調建筑師的教育、知識的統(tǒng)一性,建筑的意蘊、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建筑與社會倫理、人類健康與環(huán)境等問題。他認為,一個理想的建筑師,應以學習哲學為途徑,洞察自然物性和人生真諦,同時以其豐富的歷史知識,恰當地設計建筑和裝飾雕塑。
當我們再次面對自己的歷史建筑時,是否也應將它作為一個知識的統(tǒng)一體來認識,注意到它其實是歷史中各種要素不斷疊加拼合的產物。
我們試著將紫禁城還原到肇建之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完全摒棄了正朔歲首的天象原則,而是根據“上合天星垣局,下鐘正龍王氣”理論來營建新的京城,這便是這座建筑的原點。
今天我們對古人布局上的見解,是根據文本而進行的反推過程,并不一定完全還原古人建城的真實意圖。但是,這種反推正要回到歷史建筑的原點,以一個設計者的身份,去還原當時人的認知體系和知識背景。因此,要求研究者按照孔子所言“叩其兩端”,從現實建筑和設計意圖兩個方面去探索當中的可能性。當然,這種解讀和論證的結果可能不是唯一的,更不會是極致的。不過從作者的研究經歷來看,對于“紫禁城建筑之道”的探討,正是這樣一種不斷推進的過程,同時也為后來的研究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