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吳真:六朝道教的江南發(fā)現(xiàn)

8月16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吳真教授做客建投書局,以“丹藥、行散與山水——六朝道教的江南發(fā)現(xiàn)”為題,從宗教和文學的視角講述江南給中國人帶來怎樣一種新的生命體驗。吳真畢業(yè)于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

8月16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吳真教授做客建投書局,以“丹藥、行散與山水——六朝道教的江南發(fā)現(xiàn)”為題,從宗教和文學的視角講述江南給中國人帶來怎樣一種新的生命體驗。吳真畢業(yè)于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研究方向為六朝道教。以下為講座內(nèi)容整理。

講座現(xiàn)場

講座現(xiàn)場

吳真教授首先大致介紹了道教南遷的歷史背景。

從北方晉室南遷之后,也就是東晉到六朝時期,大約有300年左右的時間,這在歷史上是一個極度混亂的時代:由于權力爭奪,皇帝幾十年一換,人們普遍懷有一種末世感,即天下大亂、朝不保夕的惶恐,他們渴望擁有一個心靈避難所,以求在面對無法避免的死亡時,能抓住一絲安穩(wěn)的感覺。于是,這300年也恰恰是宗教發(fā)展最具活力的時代,佛教和道教都獲得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宗教市場。

這是因為,在傳統(tǒng)的中國社會里,儒家從不處理有關“死”的問題,也不會探討如何在末世里獲取心理支持。相反,它告訴人們要遵從社會規(guī)范,聽從皇帝的命令,來獲得政權的保護。比如,孔子一再說“未知生,焉知死”,強調(diào)要重視生的當下,卻避免回答死后的狀況。因此,儒家在死亡這個重大命題上給宗教留下了很大的空間,尤其是給佛教。佛教在東漢末期進入中國時,填補了當時社會信仰的真空,它提出人死之后會步入地獄,墮入六畜道,經(jīng)歷輪回。尤其重要的是,根據(jù)佛教的詮釋,人死之后,形滅但神不滅,知覺會延續(xù)到下一世。如此,佛教帶來新的經(jīng)典,完善地回答了死亡相關的命題,給出了國人希望得到的答案。面對佛教的競爭,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也對如何應對死亡給出了回應。早在先秦時期,道教就提倡“服食”,即吃草藥,以及做平息的體操,來尋求對生命的有限延長。六朝時期,道教又到了江南,依據(jù)當?shù)刎S富的草藥品種,在道醫(yī)方面發(fā)展出了新的應用。另外,道教也追求對生命的絕對延長,它圍繞長生不老提出的神仙術,在江南也發(fā)明新的學說,即神仙的三品說。

道教信仰的核心是神仙崇拜,也是它區(qū)別于其他宗教教義最顯著的地方。神指的是先天神,如三清、太上老祖等;仙則依靠后天修煉。道教向信徒傳播,每個人都可以修煉成仙,這個不死的追求也成為很多中國人的終極人生理想。在這個神仙思想的核心之上,道教發(fā)展了很多技術,如丹藥、導引、科儀和齋醮。在秦漢,即黃老道時期,神仙思想仍舊以帝王為中心,譬如秦始皇、淮南王劉安派人尋丹,他們都因身處很高的社會階層才能追求成仙,體現(xiàn)了前道教時期的思想;但在曹魏之后,天師道于四川創(chuàng)立,帶給民眾新的道教思想:只要你有志學道,就可以通過修煉長生不老。這便是道教的向下革命,把傳播對象從之前的帝王貴族下降到庶民階層,給自己帶來了更大的宗教市場。因此,天師道創(chuàng)立之后,信奉道教的人就越來越多。尤其當東晉王朝在南方建立之后,北方的天師道隨著移民來到南方,再兼之南方的本土道教,形成了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新道教。闡述新道教的典型例子之一是《三天內(nèi)解經(jīng)》,提出“真道好生而惡殺,長生者,道也;死壞者,非道也”,死的皇帝不如活的老鼠。這些內(nèi)容流傳至今,也內(nèi)化成中國人的傳統(tǒng)思維,反映了中國道教的貴道貴生的思想。

在六朝時期,宗教對人生活方式的影響被無限放大。一個經(jīng)典的例子是王羲之,他崇奉道教(具體而言是天師道),與好友許邁共修服食,不遠千里尋覓藥石原料,足跡遍及整個浙江東部,踏遍所有名山,最后感嘆:“我卒當以樂死!”他的做法和言語代表了六朝文人的生活態(tài)度:在追求長生的同時,也追求生命的密度,即藝術上的成就、同仁間的感應和生活中的快樂,體現(xiàn)了很典型的道教型人格。王羲之生于山東瑯琊,但是他行道的場域卻在江南,因此他的生命體驗也是北方與南方道派思想結合的經(jīng)典個案。

王羲之畫像

王羲之畫像

接下來,吳真教授將六朝文人在江南場域的生命體驗分成了三個部分介紹:

1.采藥。為求得長生,需要進山采藥,構成了對江南山林的開發(fā)。

“仙”字有一個變遷的過程,反映了道教思想的向下革命。

早期的“仙”字原寫為“僊”(qian),指仙人舞袖飄舉的樣子?,F(xiàn)存的《莊子》就寫過“千歲厭世,去而上僊”,指神仙的特質(zhì)是老而不死,羽化飛升。東漢末期才出現(xiàn)如今的“仙”字,暗指人居山上即為仙,這種寫法直到東晉時期才普及開來,反映出道教教義的巨大改變:山岳崇拜在道教中原本是以海上仙山為主,例如蓬萊、瀛洲,所以帝王要派人到很遠的地方尋求;但后來的道教認為,仙山不在海上,就在我們附近,如茅山一類,將神話中的海上仙山落實到人間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里。信道教也進一步發(fā)展了洞天學說,認為浙江、湖南、江西乃至整個南方有很多洞天福地,里面都有仙人,只要找到它們,就能獲得長生不老的仙藥。因此,在魏晉南北朝之后,求仙簡單了許多,相當于“消費降級”,可以入山自己煉丹藥,或向山里的仙人尋求丹藥,對于一般人而言成為了現(xiàn)實可做的事情,于是道教的群眾基礎一下子就放大了很多。

入山采藥的詳細過程,可以參見東晉葛洪的《抱樸子內(nèi)篇·金丹》。其中強調(diào),一定要到名山之中修煉,一是比較清靜,便于煉丹、齋戒,二是名山里會有神秘的丹方,也就是修煉丹藥的方子。丹方中包含一張很神奇的圖,叫五岳真形符,當時被視作護身符,入山之人應當隨身攜帶,才可以獲得道教的神靈保護(《抱樸子內(nèi)篇·游覽》)。由此也可以看出,到了漢末東晉時期,入山修煉的人日益增多。“入山采藥”成為了時代風潮,洞山系統(tǒng)也逐步形成,它們享有共同的時代背景,不僅是為了獲得長生不老的修煉,也滿足了在現(xiàn)世中躲開兵亂的需求。

民國書畫家李銑的《葛洪煉丹圖》

民國書畫家李銑的《葛洪煉丹圖》

提到葛洪,就要講到一個重要的教派——江南葛氏道。曹魏時期,著名的方士左慈從北方前往南方開辟新的道教市場,在今江蘇、浙江一帶修煉仙藥,最后將這些丹經(jīng)傳給了葛玄(葛洪的從祖),也是葛氏道尊奉的葛仙公。因此,在左慈開發(fā)江南之后,北方的煉丹技術就和葛氏道所傳承的江南道教結合起來。作為江南道派的代表人物,葛洪強調(diào)“神仙可學,金丹可致”,而不在于祭祀、侍奉鬼神。在《抱樸子內(nèi)篇·黃白》中,他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即如果我掌握了煉丹的技術,我就能夠長生不老,把命運掌握在我手里。這種事在人為的、把握長生之路的觀點,很符合儒家社會的理性思維,講究實際可控的事物,給末世里的人一根救命稻草。他寫就《神仙傳》,其中84神仙,江南出身占了70%,體現(xiàn)了江南道教實操層面的記錄。與此同時,他還著作醫(yī)書《肘后方》,源于入山修煉時避免疾病的需求,催生了對草藥的廣泛識別和研究。

那么在山里究竟是怎么煉丹的呢?所有的道士都是隱藏的化學家,所謂的煉丹無非是把硫和汞通過氧化反應在礦物質(zhì)中提純,它們經(jīng)過九次或九次以上的還原,才會成為金丹,被認為具有神圣的效力。這個過程中需要干燥的環(huán)境,消耗很多活水,因此只有江南才能給煉丹術提供這樣的條件。此外,江南特有的稻谷文明也有利于煉丹。稻米可用來做糠火,也叫文火,可以用低溫慢慢燒,有利于礦物質(zhì)析出,因此在道教轉(zhuǎn)入江南之后,糠火在煉丹中被大量使用。舉個例子,在道教里獲得政權最大扶持的陶弘景,受梁武帝委托在茅山煉丹,拿到許多資金支持,煉丹為周期100天,第一階段就用掉了谷糠一千二百斛。這次煉丹不幸失敗了,陶弘景便轉(zhuǎn)到福建的寧德霍山,卻發(fā)現(xiàn)這里也無法煉丹,雖然硫磺礦石很豐富,但是“以人稀田寡,復以無糠為患,復白海道還永嘉”,最后不得已又回到茅山煉丹。由此可見,江南的稻谷文化也為煉丹術提供了便利的物質(zhì)基礎。

2. 行散。在輔食丹藥后,行散過程中對自然的觀察、體認更加深刻。

煉出來的丹藥是究竟是什么?1965年,在南京挖掘出王丹虎古墓,王丹虎是王彬家族的長女,年五十八,因修道一直沒有出嫁,因而隨墓出土的文物都與道教有關,而出土的200多顆金丹,經(jīng)考古學家分析,就是古籍中記載的五石散。也就是說,王丹虎日常的修煉就是輔食丹藥,而且還要在去世后帶入古墓,希望在死后繼續(xù)進行修煉日程。

服食五石散(寒食散)是從東晉到南北朝的道教風氣,是貴族文人的日常修行。開創(chuàng)者何晏曾說:“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世說新語·言語》),這其實是進入一種迷幻的境界,卻被當時的人視為是身體更健康的表現(xiàn)。值得一提的是,服散是服用很燥的礦物質(zhì),所以要讓服食者冷卻下來,就需要寬衣博帶,而且要經(jīng)常行散(指行走以散發(fā)藥性,也稱作“行藥”)。但很少人注意到的是,行散的一般時間是在半夜或清晨,所以文人的日程變成白天睡覺,晚上練功?!妒勒f新語》記過好幾條,都是晚上行散的例子。例如王恭,字孝伯,是王氏家族的貴公子,行散至弟弟那里,言明自己最喜歡古詩十九首中“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兩句,是一種極其脆弱敏感的生命體驗,反映出六朝人對生命稍縱即逝的無常感。又如,南朝宋的鮑照,因為半夜出來行散,而目睹了一般人都沒有見到的“凌晨三點鐘的建康城”。他在建康(現(xiàn)南京)的城橋上,感慨人被肉身所困,一生奔波和勞作,寫《行藥至城東橋》:

雞鳴關吏起,伐鼓早通晨。嚴車臨逈陌,延瞰歷城闉。

蔓草緣高隅,修楊夾廣津。迅風首旦發(fā),平路塞飛塵。

擾擾游宦子,營營市井人。懷金近從利,撫劍遠辭親。

爭先萬里涂,各事百年身。開芳及稚節(jié),含彩吝驚春。

尊賢永照灼,孤賤長隱淪。容華坐銷歇,端為誰苦辛。

關于行散,還有另外一些例子,也是《世說新語》中最具有魏晉風度的記載。王恭喜歡乘高輿,披鶴氅裘,有一天,微微下著雪,文人孟昶通過籬笆遠遠地窺探到王恭,感嘆道“此真神仙中人”。在當時,王孝伯體現(xiàn)了世俗眼中最高程度的神仙之美——仙風道骨,又凌然于世間。又有一天,王孝伯行散,走到京口(現(xiàn)鎮(zhèn)江)射堂,目睹“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想起朋友王大,覺得他就像眼前的景色一樣清新。這種對生命的敏感體認,又帶有對同性朋友的遙遙想念,就是魏晉風度的體現(xiàn)了。而“清露晨流,新桐初引”這樣細膩的文字描寫,在曹魏之前是沒有的,是六朝文學新的開始,是對山水的細膩感應。而這樣的感應有一個前提,只有在拋開世俗、忘我虛靜的心理狀態(tài)下,才能感知到自然界細微的季節(jié)變化。這與當時文人行散的生活狀態(tài)是有一定關系的。

寬衣博帶(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寬衣博帶(圖片來自網(wǎng)絡)

這種對于自然的凝視,表現(xiàn)了心靈全新的狀態(tài),即拋開外物牽引,重視自我,恢復到一個“自然人”的姿態(tài)。這種姿態(tài),在西方文化中是罕見的,首次出現(xiàn)在盧梭的《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中,表現(xiàn)自然與人融合的境界。但是在中國的老莊思想中,一直存在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而六朝文人在行散的過程中,也不斷實現(xiàn)對自然的凝視。

3.宏觀山水。以道教的立場對山水之美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做到“以玄對山水”。

入山采藥、隱遁山水的理想,從修道者蔓延到一般文人之中,例如陶淵明說過:“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性好山水,在東晉之后,變成了士大夫的思想側(cè)面,塑造他們的日常形象。例如,《宋書》中記載的很多文人,就是“游玩山水,甚得適性”。當時有一個著名的文人孫綽,也是信奉天師教的世家子弟,在給太尉庾亮的碑文中,就夸贊他“常在塵垢之外,雖柔心應世,蠖屈其跡,而方寸湛然,固以玄對山水”。方寸指的是心靈情懷,湛然表現(xiàn)的是清澈,這句話指庾亮不得已去當官,應對世俗,但是他可以全身心地擁抱山水,將自己完全融化到山水里。相對應的,孫綽與庾亮在富春山游玩時,曾質(zhì)疑衛(wèi)君長的人文素養(yǎng),說他“此子神情都不關山水,而能作文”?這份酷評反映了六朝時代的文人思想,認為沒有山水情懷的人,必然缺乏深情,而沒有深情的人,也就不能作出感人的文字。

第一個以山水為題材大量進行創(chuàng)作的是謝靈運。他自小在信奉天師道的家庭中長大,仕途失意,寫作《山居賦》,描寫自己很早就對生命產(chǎn)生悲觀的情緒,希望通過神仙之術來長生不老,于是“尋名山之奇藥,越靈波而憩轅。采石上之地黃,擿竹下之天門”。像謝靈運這樣可以將山水描述得如此細膩之人,本身就是“以玄對山水”,用天人合一的情懷去體悟自然??偠灾?,在整個文人群體入山采藥、服食行散的過程中,道教的世界觀是“體道則無”,即空出自己,體驗山水,將自然之美看做“大道”的顯現(xiàn)。

謝靈運像

謝靈運像

然而,文學是具有相對滯后性的,詩人群體眼見了新的美景,但要在詩歌中反映這種新的變化,卻需要表率之人開發(fā)新詩體。在東晉早期的時候,玄言詩仍舊占據(jù)主流,主體都是老莊思想,只有一兩句的山水描寫,直至100多年后的劉宋時期,山水詩才興起,《文心雕龍》將其總結為“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謝靈運之外,山水詩的另一個代表人物是道教陶弘景。他和梁各代皇帝關系很好,有“山中宰相”之稱,因為身居茅山之中,卻掌握了整個朝廷動態(tài)。陶弘景留下很多詩文,都是關于茅山景色的描寫。皇帝邀請他出山擔任政務,他回詩婉拒:“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绷硗?,在《答謝中書書》中,陶弘景表明:“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指從謝靈運以來,懂得山水之美的只有他和謝中書二人。對于深諳山水之美的他們來說,其中“與”字涵蓋“投入”的意思,認為景色的“奇”是由人來發(fā)現(xiàn)的。這些詩句也暗含一個觀點,只有在人性自覺、文學自覺的時代,山水之美才能被傳遞出來。

清代的葉燮也有相應的觀點,在《原詩》中留下一段特別好的評論:“且天地之生是山水也,其幽遠奇險,天地亦不能一一自剖其妙,自有此人之耳目手足一歷之,而山水之妙始泄。”即山水沒辦法告訴人它美在哪里,只有當人實地體驗感受它,山水的美妙才能泄露出來。這也體現(xiàn)了今天的主題,入山采藥,無論是以宗教的名義,還是以文學的名義,整個六朝的山水體認還是基于人性的自覺——人首先發(fā)現(xiàn)自我,才能打開新的眼光凝視自然,捕捉到多種多樣的自然之美。

江南的美也是需要被看到的,是一種流動的美。第一代南渡士人對江南的美是無感的,有記載說他們在郊外喝酒,喝完就哭,每個人都說“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世說新語·言說》)。第二代僑民以后,描寫江南之美的文字則越來越多,例如,王子敬曰“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fā),使人應接不暇。若秋冬之際,猶難為懷”,區(qū)別于北方的宏達廣闊,江南的美是動態(tài)的、活潑的,自有靈性,讓人可以被動接受。顧愷之向人描述會稽山水,突出了水流與云氣的自然動態(tài),說“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保ā妒勒f新語·言語》),這也是一種江南的動感美。

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

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

總體而言,在自我意識的覺醒與自我審美的發(fā)現(xiàn)上,道教給予了六朝人強大的精神支持。通過入山采藥與隱遁修煉,文人們開始直面、凝視自然,奠定了將自然作為審美對象的基礎,迎來了一個新的文學時代。道教中的登山涉水最初不是為了審美,而是“為道合藥”和“遠腥膻”從而獲得“清靜”,但是以虛懷之心接觸自然、認知每一棵草藥的過程,是一種全方面接納山水的審美過程,也是“體道”的過程,更是一個“發(fā)現(xiàn)江南”的過程。而在江南這個具體的場域之中,具有靈性的江南景物也帶來了更具超越感的發(fā)現(xiàn):道是無所不在的,在你沒有關注的時候,萬物自身自滅;在你凝視它的時候,它才會躍入你的眼中,和你進行對話。

此次講座也是建投書局“風雅江南”系列講座第六講、最后一講?!帮L雅江南”和此前的“走進江南”、“經(jīng)濟江南”,是虹口區(qū)委宣傳部和澎湃新聞、建投書局一起推出的“建投讀書會·澎湃北外灘”人文社科高端講座系列,2017年9月至今,已邀請數(shù)十位國內(nèi)一流的人文社科專家學者來到北外灘建投書局,分享關于上海史、上海海派大師與江南文化的真知灼見。三季讀書會的講稿經(jīng)過重新梳理、增補、校訂,集結而成的《江南紀》一書,近日也在上海書展上首發(fā)。

《江南紀》,吳景平、虞云國、胡阿祥 等/著,建投讀書會出品,學林出版社2020年8月版

《江南紀》,吳景平、虞云國、胡阿祥 等/著,建投讀書會出品,學林出版社2020年8月版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