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古龍、梁羽生等大師的名字,已成為“武俠”的代名詞,與之相應而生的則是那些流傳在坊間,被讀者津津樂道的段子,比如,古龍拖欠稿費,出版商找倪匡用同樣的稿費幫古龍續(xù)寫完,倪匡傲嬌的說:“我的稿費從來都是比古龍貴的?!?/p>
昨日,這則段子的“主人”沈西城接受了新浪讀書專訪,聊了聊這個被他講火的典故背后的故事,分享了他心中,那些被人稱道的武俠大師。
沈西城
充滿魔力的金庸文字和“反叛氣”
沈西城的身份很多:作家、《武俠世界》出版社社長、金庸倪匡古龍先生的朋友,同樣也是輝煌武俠時代的見證者。
在整個的聊天過程中,沈西城不停地提到金庸小說的魅力。即使當初家長不喜歡他一直讀“閑書”,但并沒能阻止其一直追看金庸的小說。用他的話說,這就是金庸小說的“魔力”。沈西城認為,這個魔力是金庸小說文字的重要性,以及金庸小說超強的故事性。一個好的故事,吸引人的橋段再加上生動的人物的刻畫,使得金庸的小說成了一座武俠小說世界不能被人翻越的大山,很難被人超越。
然而,“會寫小說”的金庸在沈西城眼里也是個“狡猾”的“古惑仔”?!叭绻鹩故莻€一板一眼的作家,怎么能創(chuàng)作出韋小寶這樣的角色呢?”沈西城坦言,金庸先生骨子里是充滿反叛精神的:楊過沖破世俗眼光,選擇和姑姑小龍女在一起,黃蓉古靈精怪,令狐沖最終與魔教教主相伴終生,還有小混混出身的韋小寶,這些反傳統的代表,如同金庸先生的化身——反叛傳統,卻帶有一絲頑皮。
古龍很“精靈” 倪匡很淘氣
在沈西城眼里,作家都是“精靈”的。他說:“正是作家的鬼靈精怪才會筆下生花,誕生天馬行空的故事。”古龍便是其中的一位。
談及古龍的段子,沈西城信手拈來,他說:“有人打古龍,古龍就會說,這不是兒子打老豆(爸爸)嗎?”講到古龍一直不回香港定居的原因,沈西城則稱,因為古龍喜歡臺灣的蛋炒飯什么也不加,而香港的蛋炒飯要加蔥。
最能體現古龍精靈的,則是他的創(chuàng)作之路。在金庸之后,古龍結合日本的懸疑推理,用緊湊式描寫及其獨具特色的短句風格,在傳統的武俠小說之外另辟蹊徑,成為了一代武俠大家。
講到倪匡的精靈,沈西城分享了一則故事:有一次倪匡給《成報》寫稿,發(fā)現稿費中竟然有幾毛錢,一問才知道,依照廣東人的習慣,《成報》的標點是不算錢的。聽罷,倪匡立刻“反擊”:“你是廣東人,為什么請我上海人寫稿?!?/p>
掌故中,最多的還是大師們的勤奮
雖然聊了很多大師們的小淘氣舉動,但是沈西城提到最多的,還是大師們的天賦、認真、嚴謹、謙虛及進取。
梁羽生先生精于詩詞,放到小說里,給我們帶來了文人色彩最濃的武俠小說;金庸先生,對寫作態(tài)度嚴謹,能接受別人提出來的意見;古龍善于吸收結合,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風格。
據悉,此次書展,沈西城還將參加多個關于武俠小說的講座,把他心中的武俠分享給更多的讀者——更多年輕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