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特(1905.6.21-1980.4.15)
“自由的重負”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存在主義再度引起讀書界的關注。疫情中斷了所有人的日常生活,更將每個人拋入不安與惶恐的境地。當我們焦慮自己的健康和未來命運,當我們以猜忌或關切的心態(tài)注視他人,當我們對輿情感到荒誕甚至憤怒,實際上就觸及了“生存的緊迫性”這一存在主義的母題。恰逢今年乃薩特逝世四十周年,這位存在主義的奠基人曾深刻地塑造了二十世紀以來西方人的自我態(tài)度,由他刻畫的現(xiàn)代個體的原初經(jīng)驗與處境,至今仍能激起大家的強烈共鳴。在疫情的種種遭遇背景下重讀薩特,想必有助于我們對自我和時代有更深入的理解。
眾所周知,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薩特熱”曾鼓舞了大批中國知識人的自由信念,至今仍為不少親歷者津津樂道。存在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就在于從極端狀態(tài)想象個體的日常生活,考問生存的意義和行動的可能。存在主義是勇敢者的信念,因為它要求每個人直面自己的生存境況,從深淵處做自由的選擇,個體的虛無和荒謬越被透徹地揭示出來,自由也越振奮人心。
但反過來看,由于存在主義拋棄一切既有的價值,將道德的重負加諸每一個個體肩上,它避免不了布迪厄所講的主觀想象的危險。無底深淵和強力決斷之間的矛盾,可以說是存在主義與生俱來的實踐疑難。和上世紀末相比,今日的時代已經(jīng)歷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我們自己還是整個世界,都面臨自由和責任的斷裂危機,我們越自由,卻在生存的緊迫性下越感無力和不知所措。如今重新理解存在主義,更需要反思的精神,相較自由選擇本身,我們更應當意識到它的生存論前提和它加諸人的重負,因此,回到薩特筆下的現(xiàn)代個體的原初經(jīng)驗與處境就變得尤為重要。
中斷
薩特的文本令人感到親切,是因為他的思考完全針對著大眾時代,而我們至今仍身處其中。在他之前,尼采、舍勒、海德格爾等哲人都對時代特征做過經(jīng)典論述,在他們看來,這個時代根本上是無神的,受渾渾噩噩的大眾閑言主宰。相較這些德國哲人所下的論斷,作為法國哲學家的薩特,更敏感地預見到時代的荒謬和野蠻的底色,瓦萊里說過,“沒有任何理論不是某種精心準備的自傳的某個片段”,這句話再適用于薩特不過。
出生便喪父的經(jīng)歷讓薩特感到自己被偶然地拋入這個世界,從此成為多余者。當然,并非所有的人的出身都和他一樣,但他想要說的是,“無父”乃大眾時代最基本的象征,因為上帝死了。薩特在自傳《詞語》里講到,從伏爾泰開始,法國人最終在茶余飯后的肆意嘲諷和無聊談笑中殺死了上帝,他本人幼年時期就以一種可笑和粗魯?shù)姆绞胶蜕系圩鲃e了:
只有一次,我感覺到了上帝的存在。我玩火柴,燒著了一小塊地毯。我正在掩蓋我的重罪,突然上帝看到了我,我感到腦子里和手上都有上帝的目光……但憤怒拯救了我……我辱罵神明,像外祖父那樣嘟囔,“什么上帝,去你媽的,真是活見鬼!”從此上帝再也不看我了。
《詞語》,[法]薩特著,潘培慶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8年5月出版,348頁,5.60元
上帝的死亡意味著一切先于存在的本質的滅亡,人只剩下了活著這一事實本身。為了揭示存在的意義,薩特回到了笛卡爾的“我思”起點??梢哉f,“我思”是薩特思考的終身問題。正是對自我無根性的深切體會,使他從一位唯心論者變成現(xiàn)象學家。從胡塞爾那里,他認識到“我思”是指向外部世界的意向結構;不過隨著哲思的展開,他越來越同海德格爾的生存論貼近,即從人和世界的整體關系理解“我思”,透視人的原初經(jīng)驗。
海德格爾認為,先于“我思”的是人的在世(in-der-Welt-sein)操勞活動,人寓于世界之中,并且通過用具的上手,對周圍世界有著一種原初信任。他并不否認人因上手的中斷引發(fā)的觸目和窘迫,但這恰恰是更整全的用具指引聯(lián)絡來照面、世界來呈報的契機。
薩特卻將“中斷”的意義推到極端,把“能存在”的潛力發(fā)展到極致。他說,當我們做現(xiàn)象學還原、考問在世關系時,得到的將是徹底否定的答案:人和他的世界一道顯現(xiàn)的同時,卻被虛無(nothingness)包圍著,就像隔著一堵墻一般,因此無法透過世界,看到自己本來應該是的樣子。
薩特在戰(zhàn)爭的極端處境里為存在主義定下基調。但上帝死亡之后,“中斷”何嘗沒有變成生活的實質?差別只在于我們是否對此有所領會,以及領會到了何種程度。如果對中斷無所領會,人就生活在薩特所謂的“自欺”(mauvaise foi)狀態(tài)里。
自欺是薩特眼中的現(xiàn)代人的精神底色。渾渾噩噩地生活、按照社會角色的程式表演、盡最大可能屏蔽不確定性,都是自欺的表現(xiàn);說到底,它是自我逃避。精神分析則對自欺的揭示走得更遠,它從個體言說的歷史,敞開了一個無意識的世界,它壓抑著人的意識,扭曲了人的行動。盡管薩特并不相信這個意識到不了的彼岸存在著,但他相信人因為承擔不了世界的陌生和中斷帶來的不確定后果,所以會選擇自我逃避;因為人的歷史和現(xiàn)在脫離開來,所以他會輕易地遺忘過去;因為人焦慮未來,所以他會拼命地粉飾現(xiàn)在。
薩特
薩特對自欺現(xiàn)象的揭示,既植根于十九世紀以來法國時代氛圍的變化,也離不開他本人對于真實與虛假的敏銳感受。自欺的揭示改變了衡量真假的標準,進而顛覆了傳統(tǒng)的道德意涵。我們知道,笛卡爾的“我思”力圖確立起一個真實的世界。在沉思的過程中,笛卡爾一直追問是否有妖怪或惡魔在欺騙自己,為了求得真相,他找到最完美的上帝觀念來重建世界,此后道德生活首要的即遵循真誠的原則。
而到了大眾時代,真與假混淆顛倒了,十九世紀以來法國社會風尚的變化表現(xiàn)得尤其明顯。瓦萊里寫道,政府頻繁更迭,讓每時每刻都充滿了變數(shù),除了金錢,人們再也找不到什么確定無疑的生存憑據(jù),從政黨政治,到商業(yè)經(jīng)營,再到戲劇和文學,所有領域都充斥著“變色龍”:
人們聽到最莊重的人在最神圣的場合說謊,無論他是基于佩劍、福音書還是憲章,所有人都被迫輪番莊重地迎合謊言……人們在論壇上、在講臺、在交易所里、在學院里說謊;甚至哲學也說謊,甚至藝術和風格!夏多布里昂和詩的風格說謊。維克多·雨果先生和他的朋友們在每一個字眼上歪曲和擴大真實。
在此背景下,薩特看到,真與假乃是取決于我們對中斷是否有所領會,是否感到了“惡心”,這是生存的意義被揭示的時刻。當我們體驗到荒謬,惡搞和嘲弄甚至比所謂的真相更接近真實。
被動性
上帝之死不止造成中斷的原初經(jīng)驗,更是波及個體對他人的態(tài)度和感受。薩特受后世最大詬病的,恐怕就是他那句驚世駭俗之語 “他人就是地獄”了。在戲劇《禁閉》里,地獄中的三位死者相互注視,懦弱者加爾散在伊內絲的注視下,無法忘懷自己生前的懦夫身份,感覺受到了比最大酷刑更痛苦的刑罰:
地獄原來就是這個樣。我從來都沒想到……提起地獄,你們便會想到硫磺、火刑、烤架……啊,真是莫大的玩笑!何必用烤架呢,他人就是地獄。
正如小說《墻》用行刑前的極限遭遇揭示個體的在世關系,《禁閉》將個體的“為他存在”置于地獄這一極端境地里來考察,地獄的隱喻想要說的,根本不是一個審判和懲罰的空間,而是個體經(jīng)驗到他人時萌生的原始感受。
在《存在與虛無》里,薩特就嘗試去還原對他人的原初經(jīng)驗:他想象自己出于好奇,透過一個門上的鑰匙孔偷看里面的景象,然而這時突然聽到了走廊里的腳步聲,霎那間,他感到自己被人注視了,這可能只是錯覺,但他人的確在他的意識里出現(xiàn)了,而他的第一反應是羞恥:仿佛自己的周圍世界被撕開一個縫隙,世界流走了。
《存在與虛無》,[法]薩特著,陳宣良等譯,杜小真校,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7年3月出版,810頁,5.10元
薩特對他人的想象,同他對法國天主教原初經(jīng)驗的解讀密切相關。我們知道,新教經(jīng)歷十九世紀的發(fā)展,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完備的自我意識體系,從施萊爾馬赫、克爾凱郭爾直到威廉·詹姆斯,個體的心理世界始終是對上帝體驗的反映,新教的世俗化也是禁欲倫理導致的結果。相反,天主教的上帝本質上是異于我的他者,按照薩特的講法,亞當有原罪,恰恰因為他在上帝的注視下意識到自己是赤裸者,而天主教一旦世俗化,取代上帝的正是我受普遍的他人注視的經(jīng)驗,薩特寫道,“原罪,就是我在有別人存在的世界上涌現(xiàn),并且不管我與別人的關系是什么樣的,這些關系也只是我有罪這原始主題的多樣化”。
存在主義抽空了上帝經(jīng)驗里所有情感屬性,僅僅保留受他人注視的現(xiàn)實,以及羞恥的生存論情緒(Bestimmung)。和可還原的自我經(jīng)驗不同,他人的來臨就像上帝存在那樣,是純偶然的、不可還原的事件。因此,薩特不屑于天主教作家編造的種種“浪子回頭”的奇跡,而是贊賞卡夫卡小說營造出的個體置身于迷惑而不可捉摸的氣氛,“卡夫卡想達到神的超越性:正是對神來說人的活動才構成為真理,但是上帝在這里只是被推至限制的他人的概念”。
現(xiàn)代人沒有了肉體的痛苦,但必須承受相互注視的代價。薩特再一次地對笛卡爾的“我思”做了倒轉。當?shù)芽枂栕约喝绾闻袛啻巴庖苿拥拿弊酉率侨?,而不是幽靈或人造機器,他說要訴諸我思的判斷,換言之,他人是要由“我思”來確定的,無論最終的依據(jù)是經(jīng)驗、理智還是意志;然而薩特強調,“我被別人注視”,或者說“我對我被注視的體驗”先于“我注視別人”,被注視乃是被給予的(given),因而被動性比主動性更本原。
身體故而變得無比重要,因為有了它,我們才能和他人發(fā)生關聯(lián),介入我與他人共在的世界。不過薩特理解的身體根本不是一具有廣延的肉體,而是彌散在世界里的、隨著我對他人的感觸、經(jīng)驗甚至回憶游走著的意象。或許這有助于我們理解現(xiàn)代社會作為“傳染社會”的真相,病毒的傳染、恐懼的滲透并非點對點的物理作用累加,毋寧說浮動于整個世界,即便相隔萬里,我也能感到對方的身體緊緊地貼著我,他的恐懼環(huán)繞著我。薩特在《惡心》里寫道,“我感覺到那個臟東西,惡心!它襲擊了我”,就佐證了被動的這種感受。
現(xiàn)代人的難題,正是要在暴露于人前的羞恥和自我遮掩的安全之間求得平衡,如果人要突破這樣的平衡,要么完全放棄自己,要么主動地操控他人,那么最后的結果必然是過把癮就死。老實說,薩特思想的真正魅力并非在于解決了這個難題,從他和波伏娃一生情感實驗里的種種波瀾,便可以看出來,它的魅力毋寧說是對惡和失敗的強烈感受,這是薩特作為一位法國文人的深刻體會。
薩特與波伏娃在北京,1955年。
接續(xù)中斷的現(xiàn)象學分析,薩特對海德格爾“共在”的存在論做了獨特的修正,這是法國的文明(civilization)傳統(tǒng)與德國的文化(culture)傳統(tǒng)的差異所在:“此在”或“常人”怎么能是無性別的呢?聚焦身體,就必然會發(fā)現(xiàn)性征的差異。當薩特說,性的態(tài)度決定了對待他人的原始行動,他的著眼點并不是愛情或性本身,而是探討面對他人時的被動與主動、羞恥感與安全感之間失衡的困境。
為此,薩特重新演歷了從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法國小說里的愛情意蘊的流變。司湯達在《愛情論》里就曾指出,十九世紀愛情的實質是交歡失敗,薩特進一步地看到,二十世紀薩德和瑪索赫性虐小說的風靡,愛情游離在了受虐和施虐之間,這多少意味著自我與他人的關系變得更脆弱、更殘酷。
自我的歷史
薩特的自由觀遭到詬病,很大程度上要歸因于他那本影響深遠的《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的小冊子,他在其中渲染的無條件地自由選擇、絕對擔當起自由責任的原則,引來諸多批評。前輩學者海德格爾指責他的存在主義恰恰是沒有存在歷史的;同輩學者梅洛-龐蒂批判“自由無所不在”的荒謬;后輩學者??赂且阅岵墒降目谖牵芭淖杂伞疤诵浴?,宣告他的存在主義哲學已經(jīng)過時,隨著存在主義的落幕,人也死亡了。
《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法]薩特著,周煦良、湯永寬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年4月出版,93頁,1.55元
不得不承認,《人道主義》乃是薩特出于論辯目的所做的演說,全文充斥著激昂的自由精神。但正像我們已經(jīng)指出的,如果回到兩年前的《存在與虛無》以及同一時期的戲劇和小說,我們反倒能清楚地看到他對個體自由的生存論前提的縝密討論,對個體自由的處境(situation)的揭示,乃至對自由之惡與失敗的深刻體會。
然而正因為如此,自由的謀劃與決斷對他而言就更艱難:首先,即便他強調自我的被動性,但他并不像列維納斯那樣,選擇從自我的決斷過渡到自我同他人的倫理關系,而是要牢牢地守住自己,看護自己,就像《自由之路》里的馬蒂厄每次對別人說“不”的時候,正代表著薩特內心的自由心聲;其次,他贊賞由精神分析學派開辟的回返個體歷史的道路,但他拒斥用一個看不見的潛意識世界,或者說這個世界所蘊含著的歷史、神話和象征圖景來為個體的行動負責,相反,自我的重負必須自我來扛。
于是,繼“在世”與“被動性”的理由,他對“我思”發(fā)動了最后一輪的革命:笛卡爾的“我思”只是瞬間的創(chuàng)造,它沒有時間性:為什么“我思”本身沒有歷史?為什么“我思”現(xiàn)在不介入世界?為什么“我思”不經(jīng)過對未來的謀劃,而左右我現(xiàn)在的行動?總之,到底是誰在思?“我思”又何以能夠揭示“我存在”呢?當瞬間性“我思”有了時間,自由是否就不再是一個清楚明白的信念,而是自我返回、體驗、謀劃、詮釋的多重時間過程了呢?
終其一生,薩特都在思考這些問題。存在主義作為一種生存的哲學,說到底成了每個人反思自我處境的哲學,而自我反思本質上又是對自我歷史的反思,一切哲學思辨和文學作品的書寫都成了自傳。
薩特波伏娃墓
在晚年的自傳《詞語》里,作為文人的薩特反觀自己所走過的文字生涯,才真正明白,對他來說,“我思”就是寫作,而永不停歇的寫作就是存在本身,迎著生存的緊迫性而活。童年時代,他躲在閣樓里寫作傳奇故事,擺脫了那個人人都在表演的浮華時代,超越了自欺的雙面生活;青年時代,他觀察世界,書寫荒誕的現(xiàn)實,體味人生的脆弱與不幸;老年時代,他介入時事,屢屢受挫,寫作卻總能讓存在意義復現(xiàn)于自己面前:
我赤手空拳,身無分文,唯一感興趣的事是用勞動和信念拯救自己。這種純粹的自我選擇使我升華而不凌駕于他人之上。既無裝備,又無工具,我全心全意投身于使我徹底獲救的事業(yè)。如果我把不現(xiàn)實的救世觀念束之高閣,還剩什么呢?赤條條的一個人,無別于任何人,具有任何人的價值,不比任何人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