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dāng)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shù)

沈周于成化十五年清明的一次祭掃

本文記敘了成化十五年清明前后沈周從西莊老家下舟,前往蘇州城西天平山一帶祭掃亡父一事,文中述及的沈周傳世作品《虎丘十二景圖冊》、《支硎遇友圖卷》、《天平山圖卷》、《西山記游圖卷》、《畫隆池阡》串聯(lián)起其舟

本文記敘了成化十五年清明前后沈周從西莊老家下舟,前往蘇州城西天平山一帶祭掃亡父一事,文中述及的沈周傳世作品《虎丘十二景圖冊》、《支硎遇友圖卷》、《天平山圖卷》、《西山記游圖卷》、《畫隆池阡》串聯(lián)起其舟行途中及目的地所見景致,亦帶出沈周在支硎山西南麓龍池為其父建造墓園、遷葬往事。

成化十五年三月五日(1479年3月27日),第二天就是清明了,沈周從西莊老家下舟,前往位于蘇州城西的天平山一帶祭掃亡父。

從西莊到天平山,途經(jīng)長蕩。長蕩位于虎丘西北,自西而來的沈周一進(jìn)入這片水域,虎丘便映入眼簾。時人若立于虎丘之巔,很容易就會注意到開闊的長蕩,甚或稱其面積有“千頃”之廣。不過,這片遼闊的水面在仲春之際便已漂滿水草,以至遮蔽了云朵在水中的倒影,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沈周的心情,“湖山四面好,轉(zhuǎn)側(cè)皆可喜?!便逶≈汗?,他寫下輕快的詩句。

明 沈周《虎丘十二景圖冊》其一,美國克利夫蘭美術(shù)館藏

此時已經(jīng)五十三歲的沈周,對這里再熟悉不過了:“發(fā)跡過長蕩,識此平生始?!蔽鹘?jīng)長蕩,便抵虎丘,亦可進(jìn)近天平山,更可順流而下泛舟太湖。一邊暢想著這些自己時常造訪的吳中勝境,一邊欣賞著滿目“攢青疊翠,真一畫屏然” 的景色,舟行便不再枯燥。

《姑蘇志》

沈周此行要去的支硎山位于天平山東北,得名于晉代高僧支遁。相傳他曾隱居于此,山因其號而得名。同樣具有“隱居”家族傳統(tǒng)的沈周,對支硎山的故事諳熟于心:“千載支郎此說經(jīng),寒泉石澗尚縱橫。” “寒泉”是支硎山最重要的名勝,正德《姑蘇志》記載:“(支硎山)有石室‘寒泉’,(支)遁詩云:‘石室可蔽身,寒泉濯溫手?!鄠鳎ㄖВ┒荻邮?,夏隱別峰也。泉上刻紫巖居士虞廷臣書‘寒泉’二字徑丈?!蔽锸侨朔牵鎸σ磺昵皞髡f中的隱士所留下的痕跡,沈周充滿敬仰:“鶯花浪示春消息,水月猶通佛性情?!贬溽嘀ы噬?,仿佛這里的一切都沐浴著圣賢的光輝。除此以外,此地秀麗的景色更使其成為沈周筆下時常描繪的對象。

明 沈周《支硎遇友圖卷》,美國弗利爾美術(shù)館藏

明 沈周《支硎遇友圖卷》,美國弗利爾美術(shù)館藏

明 沈周《支硎遇友圖卷》,美國弗利爾美術(shù)館藏

事實上,就在成化十五年的清明當(dāng)日,沈周便曾即興創(chuàng)作過一件詩畫合璧之作。盡管該畫現(xiàn)已不存,但從作者“濕云載春山,晴秀悵莫逢。”的詩句中,我們還是依稀可見彼時春雨婆娑的山景。現(xiàn)存上海博物館的沈周《天平山圖卷》所繪應(yīng)是支硎、天平山一帶的景色,不過畫心之后的大段自題顯示其可能作于十年后的弘治己酉(1489年)。此時的沈周為疾病所苦,因之筆下的山川恐非即景而作,但其筆法的簡練與構(gòu)圖的簡約,仍使人感受到他對所繪山水真景的熟稔。尤其是畫中兩位主人公正坐在一塊平整的石面上促膝長談,這正是天平山頂?shù)奶卣鳌?/p>

明 沈周《天平山圖卷》,上海博物館藏

后世的諸家收藏中,還曾出現(xiàn)過一件名為《畫隆池阡》的沈氏名作。在明代中期的太倉文人、收藏家王世貞眼里,這件作品是沈周“易于文”而不“易于畫”的證明。他曾讀過沈周在支硎山隆池阡的游記,并提到記中有詩,但沈周的同名畫作卻過了三百日之后始成。王世貞對此作予以高度評價,當(dāng)他親身來到支硎山游歷之后,竟“不知視畫孰勝也”。

王世貞或已不知沈周來隆池阡的真實目的,但對成化十五年的沈周而言,此地意義非凡。因為這里是他為安葬父親沈恒而精心挑選的身后之所。

成化十三年正月三十日(1477年2月13日),沈恒病故,享年六十九歲。這個風(fēng)雅好客、樂善好施的吳中名士據(jù)說在臨終前飽受中風(fēng)之苦長達(dá)六年。這或許與他一直以來不太健康的飲食習(xí)慣有關(guān),此人“平生好客,綽有父風(fēng)。日必具酒肴以須,客至則相與劇飲,雖甚醉不亂?!?nbsp;盡管有吳寬的辯護(hù),但長期暴飲暴食必然對身體造成沉重打擊。父親歿后,沈周面臨“先塋卑隘”的問題。沈氏祖墳位于水多地少的相城,耕地資源本已十分緊張,更不消說建造墓園的土地。除此以外,沈周對老家缺乏秀麗山川的不滿可能也對他決定開辟一處新墓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為尋找吉壤,沈周花了整整兩年的時間,“吳縣西山”始終是他的首選。這里的“西山”,并不簡單對應(yīng)今天太湖中的西山,而是自木瀆至虎丘一線的山水之地,自然也包含了天平、支硎。摯友吳寬時常陪伴并見證了這個過程,他說沈周“行數(shù)日不得”,這或許亦是《畫隆池阡》歷時三百日始成的真實原因。值得一提的是,此時的吳寬也剛在幾年前失去了父親。

明 沈周《西山記游圖卷》局部,上海博物館藏

明 沈周《西山記游圖卷》局部,上海博物館藏

明 沈周《西山記游圖卷》局部,上海博物館藏

沈周最終選擇在支硎山西南麓的龍池建造墓園。此地“隆然而起”,地勢較高,背靠支硎,面朝太湖的方向。沈周甚是滿意,順勢將其改名為“隆池”,后來的正德《姑蘇志》接受了這個新名字,但今天的人們則又將其稱回“龍池”。

成化十四年十二月十六日(1479年1月8日),沈周開始將父親移葬于隆池阡,直到第二年的正月初三(1479年1月25日)才最終完成遷葬。好友們前來送葬,吳寬應(yīng)邀提前寫下的《隆池阡表》被銘刻在墓旁。

明 吳寬《隆池阡表》,圖源 國學(xué)大師官網(wǎng)

明 吳寬《隆池阡表》,圖源 國學(xué)大師官網(wǎng)

明 吳寬《隆池阡表》,圖源 國學(xué)大師官網(wǎng)

明 吳寬《隆池阡表》,圖源 國學(xué)大師官網(wǎng)

由此,成化十五年的祭掃,正是沈周將父親安葬于隆池阡后的第一個清明。三月六日,祭掃在雨中進(jìn)行。當(dāng)晚,沈周留宿在山中。在后來的歲月里,他時常會在清明之際來此展墓,而雨天亦是常見。為此他曾寫下詩歌:

“清明真見雨紛紛,滴瀝林梢雜澗聞。仰面?zhèn)臒o白日,低頭揮淚有孤墳?!?/p>

由此,隆池阡、支硎山與父親化身一體,西山新增了一處景觀,沈周也多了一份寄情流連的理由。不過,沈周本人最終未能長眠于自己的心儀之所,而是被安葬于“相城西牒字圩之原”——他不僅被葬在老家附近,同時也被葬在沒有秀麗山川的水邊。馴至今日,莫說沈恒之墓,竟連“隆池”之名亦不復(fù)存,只有天平、支硎山依舊聳立,無聲地見證著一切。

(本文經(jīng)授權(quán)轉(zhuǎn)刊自吳中博物館公眾號。作者系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人文學(xué)院圖書館副館長,中央美術(shù)學(xué)院博士在讀)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