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只要有文明存在,《論語》絕不會消失的

《論語》是中國人必讀的一本書,因為它是塑造中國文化最重要的一個基礎。歷史上,注解《論語》的書非常多,近人錢穆、楊伯峻、李澤厚、李零等都有新的讀解,甚至為此引發(fā)爭議。市面上幾乎每隔一陣就會出現(xiàn)新的闡發(fā),

《論語》是中國人必讀的一本書,因為它是塑造中國文化最重要的一個基礎。歷史上,注解《論語》的書非常多,近人錢穆、楊伯峻、李澤厚、李零等都有新的讀解,甚至為此引發(fā)爭議。市面上幾乎每隔一陣就會出現(xiàn)新的闡發(fā),臺灣大學中文系周志文教授的《論語講析》(北京出版社2019年10月版)即是其中之一。周先生說他從醞釀、構思到準備,斷斷續(xù)續(xù)花了三四十年的光景,書中確有新的見解。周先生為什么要寫這本書?他怎么看傳統(tǒng)儒學?“國學”在臺灣地區(qū)的狀況如何?圍繞這些問題,周先生通過電子郵件談了他的看法。

順便一提,周志文先生身上“空山松子落”那般的“幽人”氣質,以及“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情懷,在他的“記憶三書”(《同學少年》《記憶之塔》《家族合照》,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9年10月版)中有所展露,而這對我們理解他為什么會寫《論語講析》有一定的幫助。

澎湃新聞:在孔子的弟子中,您個人最欣賞哪位,為什么?您怎么看孔子去世后“儒分為八”?

周志文:孔門弟子各有來歷,各有風格。

我想先談談顏淵,顏淵一定有讓人喜歡的理由的,他好學深思,又安貧樂道,是孔門第一高弟?!墩撜Z》記他的事不少,但《論語》記他稍嫌平直,顏淵不論言行,都極謙遜,對老師只有贊美的,沒一句批評語,讓讀的人以為他是個只曉得唯唯諾諾,在孔子面前是個“跟屁蟲”或“馬屁精”吧。

當然絕不是,這位死后讓孔子連叫“天喪予”又“哭之慟”的人,一定不是泛泛之輩,《論語》沒記他太多言行,真可惜了。倒是在《先進》篇有連續(xù)幾章談顏淵死的事,我在《論語講析》中也特別分析了,這幾章很有趣,是顏淵死了,他父親顏路來跟孔子討論要怎么葬顏淵的事,顏家貧,顏路想請孔子把自己的車子賣了,用賣來的錢“厚葬”顏淵,孔子當場拒絕了,孔子的理由有好幾個,這里就不講了。有趣的是后來門人(當然包括顏路)還是厚葬了顏淵,令孔子非常難過,說“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因為就在之前一年,孔子的兒子孔鯉死了,孔子也沒有厚葬他呀。顏淵厚葬的錢從哪兒來,《論語》沒有交代,但這個記錄,跟回答你這問題的后半段“儒分為八”的事有關。

“儒分為八”這句話來自《韓非子》,是戰(zhàn)國時人看到儒家已分裂的現(xiàn)象。我們看《論語》最后幾篇,孔子死后,弟子互相爭執(zhí),有時甚至彼此攻擊,很多人都以為是不好的現(xiàn)象,我不認為如此,我認為儒家之學要延續(xù)下去,要開枝散葉,爭議、爭論是必然有的,分裂也是必然,各據(jù)所學發(fā)展新局,是好事而非壞事。其實孔子在時,孔門弟子就不見得全聽他老人家的,顏淵死后鬧得老先生不高興,就是很好的佐證。我覺得《論語》有這些記錄很好,看出孔子的博大寬容,證明當時孔門確實有崢嶸之氣。

你問我喜歡的孔門弟子,毋寧問我喜歡《論語》書中描述得最好的弟子吧。前面說過顏淵,我并不“最欣賞”,是《論語》對他的記載有限,我覺得《論語》中描寫得最好的是子路,他死心踏地的忠誠,他負責又勇猛,看到孔子犯了錯,別人不說話,或裝著看不見,但子路會立即說出老師你哪里錯了,不給老師面子,如“子見南子”,他直接表示不悅,弄得孔子十分尷尬,不得不在他面前用發(fā)誓來澄清。子路也許思路不遠,性格又太直接,但他是《論語》書中描繪得最生動的人,我不由得不喜歡他。

《論語》中記錄子貢的也很多,孔子這弟子很聰明,而他有些聰明,孔子也沒看出來,孔子雖稱他長于語言,其實不僅如此。他比子路、冉有似乎更擅長于政事,一生調解過不少政治上的爭端,往往都有成效,尤其在外交上。如不從政,子貢也善于理財,他大概是孔門最有錢的人,可見他本事高強??鬃铀篮螅茏影际貑?,三年后紛紛散去,子貢又獨自廬墓三年,可見至誠,今曲阜孔林,孔子墓旁尚有子貢廬墓處之陳跡。不僅如此,孔子死后,負面批評聲浪不小,各方弟子當然為老師辟謠,而子貢出力最多,他處處張揚孔子之學,把它形容成至高至美,《子張》篇中有幾章記此事,我僅舉一章,以足以說明: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踰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于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我認為后世對孔子正面的批評,儒學終至昌盛,多源自子貢的有力的讜言。子貢在孔門,輩分不算很高,但能力高強,又有情有義,是值得嘉許的弟子,我對他也十分感佩。

澎湃新聞:在閱讀您的《論語講析》和李澤厚的《論語今讀》的時候,我印象較深的一點是,您多次稱道王夫之的注釋,李先生多次援引康有為的注釋,在您看來,王夫之和康有為的論語解讀分別有什么特色?

周志文:我想,是各有所契吧。我覺得王船山(夫之)對論語的解釋,有很多部分跟我契合的,這樣說有點不對,他是古人,該說是我跟他相應的。

王船山與康有為都是特別敏感又會生氣的人,表面看是缺點,其實是有生命力的人。王船山大半輩子關在深山,寫的書都是好書啊,《讀通鑒論》、《宋論》都是嚇死人的好書,他的文學見解也很妙,你看他《姜齋詩話》,有自己的主張,從不與人唱和。他有關《論語》的書,光從書名上看就有這幾部,《四書訓義》、《讀四書大全說》、《四書稗疏》、《四書考異》、《四書箋解》,都掛著《四書》之名,《論語》是其中主要部分。我在《論語講析》中有時采用他的說法,多是引用《四書訓義》這本書里面的。王船山有時解說《論語》會動起氣來,但他動氣反而有廓清的作用,這點我很喜歡,我喜歡他的正直通透。

康有為喜歡唱反調,有時有令人陡然一驚的看法,不論他的《孔子改制考》或《大同書》都是。但康也有令人不以為然的地方,他與實際的政治弄得關系復雜,自年輕以至老年,都一直如此。有時他的奇怪言論是刻意裝出來的,不見得全然發(fā)自肺腑,也許言之成理,卻不夠誠實。他的《論語注》不能說寫得不好,但我受他其他書的影響,總覺得他也許有點不誠實,寫作時參用他的地方就不多了。

澎湃新聞:王弼、王安石、王陽明并沒有出現(xiàn)在《論語講析》中,但這三位在歷史上也是重要的思想人物(當然,王陽明沒有專門的《論語》詮釋著作,不過您對王陽明有深入的研究),這三位先賢的孔子觀后來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周志文:王弼是開始有點忽略了,沒有寫他,書寫成時覺得有點不妥,想補引一些進去,但后來不知怎么又忘了。王安石是不覺得重要,王陽明沒有關于《論語》的著作,但《傳習錄》中還是有些地方在討論《論語》的,我的書也征引了些的,譬如《先進》篇“沐沂歸詠”章就引了他的解說。

王弼的重點在他會通儒道,他的時代更有意義,王安石原本想成為經學家的,但他后來的成就似不在此,他在經學上的一些觀點可以參考的,但依我來看都不算很重要。陽明不同,是明代幾乎“唯一”的大思想家,對他的時代與后世都影響很大,但正如你說的,他沒有《論語》的專著,討論《論語》也不是他主要的成就,我書中除了特殊的部分,也少談他,這是原因。

另一個事實是,寫作時表面看似有條不紊,其實心里是混亂的,想東想西很常見,有時原想這么寫,到臨頭又改變了,之前準備寫進去的,有時也扔下不用了。

還有是歷來談《論語》的書太多了,有關的文獻更多得令人目不暇給,我看過的書遠多過寫出來的,譬如晚明一個很特殊的思想家李贄就有《四書評》,其中有評《論語》的部分,里面也有幾個有點特別的說法,但我覺得他全書寫得不夠好,寫時便沒談他的書了。另外明清之際有位大文學家,也是史學家的張岱有本《四書遇》,里面也很專心地談了些《論語》的問題,我覺得這本《四書遇》也寫得不好,便不引述他了。為古書做疏解,有時會見仁見智的,征引不周全,恐怕是避免不了的現(xiàn)象吧,這點要請有意見的讀者原諒的。

澎湃新聞:您在書中不點名批評了李澤厚先生的“巫史文化說”:“當代有些學者解釋儒家的‘禮’,老說是來自巫術,我不很贊成。當然人類早期的東西部分是與巫術有關,但有的是無關的?!蔽乙灿X得李先生這個論述有一定的道理,但有時候感覺套用的地方太多了,解釋效力難免會打折扣。我想請教的是,在當代林林總總的論語詮釋中,總體上,您怎么看李澤厚的《論語今讀》?

周志文:李先生的說法不見得不成立,但李先生在書中一談起儒家的“禮”,就以這觀點來貫徹始末,我覺得有點不妥。依我的看法,孔子主張的禮,有相當一部分是有自覺性的。所以禮不見得是“他范”的、制約式的意思,禮也是自我的需求之一。我在《學而》篇“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一章解析道:

此章是講禮的應用,而不是講禮的本質。

“禮”是源自人類天生對規(guī)則、秩序的要求,所以《說文》有“禮,理也”的解釋。

當代有些學者解釋儒家的禮,老說是來自巫術,我不很贊成,當然人類早期的東西部分是與巫術有關,但有的是無關的,儒家的“禮”可以說更多是來自于人對顏色的排列、聲音的節(jié)奏及行動的規(guī)律等等的先天需求,涉世未深的小孩聽到音樂會不自主地打拍子、看到一堆石子會把它排成行列,都不見得是大人教他的,說明人有追求自由的天性,也有追求條理與規(guī)則的天性,后面這部分,應該是“禮”的來源。尼采將人類文化精神分成兩種截然不同特性,即太陽神式(Apollonian)與酒神式(Dionysian)的,太陽神式的代表形式、節(jié)制與對稱,又稱為古典式的,酒神代表的是解除束縛,追求自由,又稱為浪漫式的。儒家所強調的“禮”,很接近于尼采所說的太陽神,具有形式、節(jié)制與對稱的平衡,更重要的是禮跟法不一樣,法是規(guī)范,是外在的約束,而禮多是來自于個人對規(guī)范需求的自覺。

“禮”先天有一種限制的作用,這種限制雖最早發(fā)自于自覺,但后來在實施的時候,偶一不慎,就會變成硬梆梆的、一點都不能通融的“規(guī)矩”,往往像法律一樣的刻板了。因此有子說“禮之用,和為貴”,主張實行禮的時候,態(tài)度要溫和一點,不要像法律一樣的過于苛刻。“和”像是一種潤滑劑,可以讓本來窒礙難行的事順利實行。

但潤滑劑不能取代行為,同樣的,“和”只是一種態(tài)度與方法,還是不能取代更為根本的“禮”的,所以又說:“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

不從最始的起源討論“禮”,只從巫術來立論,很可能將“禮”止于形式,而形式又多在限制上著墨,就成了我說的“就會變成硬梆梆的、一點都不能通融的‘規(guī)矩’,往往像法律一樣的刻板了”。其實從起源上論,人對秩序的期望,跟他對自由的渴望是同樣的,自由我是要的,秩序我也是要的,我們對秩序井然的要求并不發(fā)自他人,所以“禮”有自覺的成份,這是我的看法。

我還認為,秩序(禮)是美的一部分來源,藝術不能缺少形式,不論任何藝術都如此,音樂講的節(jié)拍,繪畫講的色彩明暗,建筑講的對稱與和諧,都可解釋是秩序,當然好藝術都要有自由的心靈,但光有自由的心靈成不了藝術的,秩序不只是藝術的形式,也是藝術的內容。

我讀過李先生很多有關美學的著作,卻對他在談及《論語》這一問題上,沒在美學上談論,深覺可惜了。我其實見過李先生的,一次是1990在海南大學會議上,我們還同住一房,當然談了多次,不過沒有論及《論語》,另次1996年暑假在美國,他學問好人又親和,整體上,他的《論語今讀》寫得很好,我很敬佩的。

澎湃新聞:為經典作注,大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我注六經”,一種是“六經注我”。您怎么看這兩種詮解的方式?在您讀過的各家論語詮解中,這兩種方式的典范之作有哪些?

周志文:這兩句話,是陸象山(九淵)開始說的,之后很流行。

一次有人問陸象山怎不著書,他回答說:“六經注我,我注六經?!标懴笊街v做人之學,是不太講著書的,這點跟朱子不很相同。

六經在讀書人眼中是如何的浩瀚呀,但陸象山認為,“我”跟六經比,我可能更為浩瀚,我原本不明白自己,后來在六經中找到了證據(jù),因而對自己也有所了解了,這不是六經在解釋我嗎?所以說“六經注我”,六經的目的是因解釋我的存在而存在,即世界以我為核心,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宣告。當然六經充滿了知識,也充滿了圣人之言,但陸象山認為人存在的意義是超過了普遍的知識的,而假如沒有了我,圣人之言也落空了,這是他與人不同的地方。陸象山又說過一句更驚人的話,他說:“某雖不識一字,亦不妨我堂堂正正做人?!边@么說來,個人比六經當然更為重要,六經要是如不能“注”我,它便沒有意義了。

當這樣解釋前面的“六經注我”,就知道后面的“我注六經”含意了。所以碰到“六經注我”、“我注六經”這兩句,除了得特別注意其中的“我”與“六經”之外,還要注意哪句先說,如先說“我注六經”,后說“六經注我”,我以為便比較接近朱子對六經的方式,朱子一派的學者主張先要將個人放置下來,先勤勤懇懇讀通六經,“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理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二程意,朱子語)“即凡天下之物”是“我注六經”,“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是“六經注我”,這樣說來,“我注六經”得在先,“六經注我”得在后。

任何人做這類經典的詮釋時,“六經”與“我”其實是互用的,也不太能有所偏廢。沒有客觀知識當然詮釋不成,而沒有自己的看法更完成不了,而且因有與人不同的看法,往往是寫作這本書的主要動機。我個人讀《論語》很久了,也偶爾在課堂跟學生講過《論語》,發(fā)現(xiàn)古人、時人之說,有時不盡愜我意,讀得越久,想的越多,想到人是會犯錯的吧,終于有機會,就把這些看法寫下來了,就成了這本書。有很多部分是源自自己原不了解,想法子梳理,梳理的結果,就是這本書了。也有些地方,是圣人之說,“印證”了一些我對世界、對人生的看法,所以我既注六經,六經也注我,這樣對或不對,我不敢說,卻是實情。

澎湃新聞:錢穆的孔子及《論語》研究在臺灣地區(qū)有著怎樣的影響力?據(jù)您觀察,1949年之后,臺灣學界和平民對《論語》的感覺和態(tài)度是否有變化?

周志文:錢先生是有名的歷史學家,他為學的目的原不在經學,但在經學上,也有很了不起的看法與成就。老一輩的中國學者,都很博通的。近代學者講專精,卻很難達到傳統(tǒng)學者那么高明的成就,所以分科太細,也有缺點。

錢先生的《論語新解》是他于1959年赴美耶魯大學講學時所寫,在錢先生言,算是較晚的著作了。那段時候之前之后,錢先生致力寫《朱子新學案》,大約是讀了很多朱子的書,有所新發(fā)現(xiàn)。此書也是因朱子的《四書章句集注》而寫,大體上遵循朱子的說法,但也有不少錢先生的獨門發(fā)現(xiàn)與感悟,我覺得絕大多數(shù),他的新說都站得住腳,是本非常好的書,不論入門或進修上言,都可喻之為寶山。

你問1949年之后臺灣學界與平民對《論語》的看法,我不能替臺灣學界說話,我也沒做過統(tǒng)計,不知道《論語》一書重視的程度在民間的消長。我可大致談談“國學”目前在臺灣地區(qū)的狀況,《論語》是國學的一部分,談國學也涉及《論語》的。

承襲“五四”以來的那一套文化觀點是,中國要現(xiàn)代化,一定要舍棄之前的傳統(tǒng),《論語》是中國傳統(tǒng)最重要的一本書,當然也將之批判得體無完膚。對傳統(tǒng)的毀棄在“文革”時達到了頂點。這段時候,臺灣地區(qū)由“政府”帶頭在從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在文化認識上國民黨本來就比共產黨要保守得多。這運動推行下來,也確實有點正面的成就。也就是我們在中小學的教育中,容納了大量傳統(tǒng)儒家的東西,這使得我們這一輩讀書人,對傳統(tǒng)感到親切又熟悉。

但后來有了變化……“鄉(xiāng)土文化”、“臺灣意識”隨之而起,傳統(tǒng)中國的東西受到冷落。目前從臺灣地區(qū)輿論上看,“敵中”、“毀中”的言論常常出現(xiàn),這氣氛對傳統(tǒng)文化當然是不利的。還好并沒發(fā)生詆毀傳統(tǒng)經典的事件,只是沒太多人花精神于其上罷了,但跟之前相比,確實是變了不少,一些有心人,也因而情緒低沉下來。

但我認為,這只是一時的現(xiàn)象,不會是永遠的。“文革”對傳統(tǒng)是浩劫吧,怎么樣,不是也過去了嗎?

只要有文明存在,《論語》這本書絕不會消失的。我書中說過,一本在《新約圣經》之前五百年的書,全書不談怪力亂神,絕對是世界“人文”精神之祖。假如我們肯定西方十四世紀文藝復興“人的覺醒”、“人的再生”的價值的話,怎能忽略早它一兩千年就與它精神高度相契的《論語》呢?

我覺得沒人注意、沒人讀了,正好給書與社會一個喘息、沉淀的機會。書跟人一樣,也是要休息的。我在書中談到“扭曲”的問題,過分熱衷、過分昌盛的情況,也會造成扭曲的,宋朝《論語》開始熱門,宰相趙普說:“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過于強調《論語》在政治上的效應,我覺得也是一種扭曲,這樣“抬高”《論語》跟貶抑《論語》,對《論語》都不見得好,所以一時的“冷”,也許能讓它有重開新局的機會,不見得全是壞消息。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