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除了讓社會按下暫時的休止符,卻也讓人前所未有的體會到人與人之間休戚與共的緊密聯(lián)系。關于疫情的記憶,像漣漪從“疫區(qū)”向四周蕩漾,各行各業(yè)也以自己獨有的方式抵抗疫情……自江西省博物館、上海歷史博物館等向社會公開征集“抗疫”證物以來, 全國已有幾十家博物館緊隨其后發(fā)布“藏品”征集令。亦有一些文博界人士公開呼吁建疫病防控博物館。
澎湃新聞采訪了多位高校的博物館學者,他們都認為博物館可以為保存這段歷史資料和記憶做些什么。
北京大學文物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宋向光對澎湃新聞說,新冠肺炎疫情是重大的社會、經(jīng)濟、文化、科技事件。博物館收集疫情有關實物證據(jù),是這段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也是為后人保留重要的歷史資料。
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徐堅對澎湃新聞表示,2003年的薩斯疫情,2008年的汶川地震,當時的博物館并沒有像現(xiàn)在一樣積極地搶救和保存重大事件的見證物和記憶,說明博物館對于自身的社會角色的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認為這是中國博物館事業(yè)的生態(tài)和業(yè)態(tài)都走向成熟的信號。
中國博物館數(shù)量眾多,有藝術類,也有歷史類,但是很少有以苦難和創(chuàng)傷為主題的博物館或展陳。國外有不少記錄災難的案例,世界上著名的與傳染病相關的博物館如英國伊姆村瘟疫博物館,記錄了300多年前歐洲黑死病的歷史;參觀法國巴黎地下墓穴,也是供后人了解和憑吊巴黎爆發(fā)瘟疫期間的那段歷史。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近日入藏了一臺冰箱,這臺冰箱是前不久澳洲慘烈的山火中,置于公路邊上為救災消防員準備的小小補給站……原本平淡無奇的冰箱,也成了承載災情的生動記憶。
被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收入館藏的冰箱 居民為參與澳大利亞山火救援的消防員準備的“小小補給站”
“這其實是一種博物館態(tài)度的呈現(xiàn),因為無論是否愿意直面,這都是真實的、已經(jīng)發(fā)生的歷史。博物館應該以相對客觀、公允的第三方的姿態(tài),促使我們的場館成長為更富思辨性、提供大家緬懷歷史和當下自省的地方。”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鄭奕說。
宋向光表示,與瘟疫的抗爭促進了科學、道德、社會管理的發(fā)展,作為記錄科學、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的博物館,其中既有瘟疫對人類發(fā)展的挫敗,更有先民與瘟疫抗爭的智慧,以及與瘟疫抗爭中人性光輝的閃現(xiàn)。期待本土博物館的疫情應對展覽能有所表達。 ???
英國伊姆村的“界石” 1665年黑死病疫情期間,伊姆村民把硬幣放在石頭的孔洞里,外村人把物品放在石頭上
以下是澎湃新聞記者分別對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宋向光、復旦大學博物館館長,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鄭奕、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徐堅的訪談。
澎湃新聞: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文博界反應迅速,全國包括江西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天津博物館,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等數(shù)十家博物館公開征集抗“疫”物證,您如何看待這一舉措?
徐堅:毫無疑問,這是中國博物館事業(yè)的生態(tài)和業(yè)態(tài)都走向成熟的信號。這么多博物館能夠及時意識到有必要記錄當下歷史時刻,為未來保存歷史見證,這就是不小的進步。在過去的二十年間,中國也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類似的自然和社會災難,比如2003年的薩斯疫情,2008年的汶川地震,當時的博物館并沒有像現(xiàn)在一樣積極地搶救和保存重大事件的見證物和記憶。博物館對于自身的社會角色的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一方面,當博物館發(fā)出倡議后,很快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相應,這在之前也是不可想象的?!坝性捯f”的民眾愿意提供見證物給博物館,這是對博物館的“論壇”價值的認可,博物館有望擺脫邊緣地位,希望博物館不辜負這份信任。
天津博物館“戰(zhàn)疫必勝”海報
鄭奕:近日,上海、天津、陜西、浙江、四川、云南、江西、廣東等多地博物館公開征集與抗擊疫情有關的各種物證。這最主要是基于“為明天而收藏今天”理念的行動體現(xiàn)。同時,我們現(xiàn)在對“藏品”、“展品”的界定已突破了過去的“珍品”、“文物”邊界,外延和內(nèi)涵都更豐富,一切當對昨天歷史、對當下發(fā)展的見證物都可在收藏、展示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非國有博物館中的建川博物館,曾對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變遷物證進行搶救性征集,做出了很好的表率。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該館奔赴災區(qū)征集了上萬件地震實物,其中7件還被認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澎湃新聞:全國各地的博物館都在征集抗擊疫情的物證,也有呼聲要求建立防疫主題博物館。您認為抗疫見證物的遴選標準是什么?如何避免藏品征集過程中同質(zhì)化、政治化傾向?
宋向光:新冠肺炎疫情是重大的社會、經(jīng)濟、文化、科技事件。博物館收集疫情有關實物證據(jù),是這段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也是為后人保留重要的歷史資料。
疫情相關實物證據(jù)的收集,首先要有全局觀和地域觀,全局觀是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甚至全球范圍的進展和防控進程;地域觀是博物館所在地域的疫情防控及社會反應。新冠肺炎疫情對不同地區(qū)的影響是不一樣的,盡管防控工作基本原則全國一致,但具體措施和執(zhí)行情況各地是因地制宜的。其次,疫情相關實物收集,要注意反映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和不同階段的實物,更要注意收集不同人群與疫情防控有關的物品。博物館不能坐等上門,要主動到民眾中去收集,收集時要詳細準確記錄該實物相關人的生活、活動、心態(tài)和情感。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僅是一種疫病,也是與人們生活和情感緊密相關的歷史。再次,博物館要注意收集人與新冠肺炎抗爭活動的實物,要體現(xiàn)人在瘟疫面前的不退縮、不畏懼、積極對抗、協(xié)作互助的積極態(tài)度,要體現(xiàn)人們在疫情期間守望相助大愛無疆的優(yōu)秀品德。每個地方的人們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承載疫情防控記憶的個性化物品。
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消防員的紀念品
鄭奕:目前,多地博物館征集抗“疫”見證物,征集范圍包括請戰(zhàn)書、倡議書、捐贈憑證、工作日志、小區(qū)進出證、登記表、測溫儀、宣傳橫幅、攝影攝像作品、書法繪畫作品等等,捐贈方式為免費捐贈,對入選物品的捐贈單位和個人頒發(fā)捐贈證書,未入選物品將原物退還。
就如何“遴選”而言,一方面自然是“相關性”。所謂“相關性”(Relevance),就是與手頭的事務相關;富有實用性,尤其是社會適用性。
另一方面得避免“同質(zhì)化”,要有國家和地域特色。目前,全國各地不少文博單位都在競相征藏抗“疫”見證物,爭取時間上的先發(fā)優(yōu)勢當然很必要,但是地域特色的彰顯亦很重要,以講述獨一無二的本地故事,排他性的本國故事等。
徐堅:相對于任何清晰的入藏標準或者等級標準,我覺得更重要,也更恰當?shù)氖遣辉O預定標準。過去一個多月,對于疫情如何影響和改變了每一個人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有親身體會。作為社會記憶的收藏、保存、展示和教育機構(gòu)的博物館,不應該對不同的個人,社會不同的側(cè)面的記憶提出孰輕孰重,孰優(yōu)孰劣,什么更應該得到記憶,或者什么樣的記憶應該重點突出的預設標準。我擔心的,是預設標準可能會過濾掉本不該過濾的聲音和記憶。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社區(qū)臨時出入證
澎湃新聞:中國博物館數(shù)量眾多,有藝術類,也有歷史類,但是很少有以苦難和創(chuàng)傷為主題的博物館或展陳。我們的博物館可以如何展示創(chuàng)傷記憶或有爭議的歷史。
宋向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點地區(qū)設立疫病防控專題博物館是很有必要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波及范圍廣泛,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有目共睹,是會被載入史冊的重大歷史事件。流行性疫病是伴隨人類發(fā)展的自然事件,人類在與疫病的抗爭中促進了科技、經(jīng)濟、文化、社會管理等各個領域全方位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許多彰顯人的智慧、美德和人性光輝的優(yōu)秀人物,這些人類發(fā)展成就是鼓舞古今中外人民對抗和防控疫病的知識及精神支柱。近幾十年來,伴隨人口數(shù)量增長和全球化發(fā)展,新的全球性流行性疫病多次出現(xiàn),積極防控危害人類健康安全的流行性疫病成為世界各國的重要責任。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為契機,建立疫情防控專題博物館,有助于普及流行性疾病科學知識,增強人們防控疫病的決心,掌握疫情防控的措施和方法,增強“與子同袍”的患難與共意識,為穩(wěn)妥高效應對可能出現(xiàn)的疫情做好準備。
鄭奕:預計博物館征集展品之后,會舉辦臨時展覽,因為此次新冠疫情,關乎民生,影響了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現(xiàn)在也已蔓延到全世界,充分印證當下是“地球村”、全球社會的事實。臨時展覽可一地博物館單獨舉辦,亦可多地聯(lián)合舉辦,甚至進行國內(nèi)外巡展等。
國外記錄災難的案例不少,也已成為一個獨特的博物館和展覽體系,比如美國911紀念館、各地的大屠殺紀念館等。這其實是一種博物館態(tài)度的呈現(xiàn),因為無論你直面與否,是否愿意直面,這都是真實的、已經(jīng)發(fā)生的歷史。而且有些事件涉及多國、多民族,富有爭議。鑒于此,博物館更應該及時記錄、并公開這些,同時以相對客觀、公允的第三方的姿態(tài),促使我們的場館成長為更富思辨性、提供大家緬懷歷史和當下自省的地方。這理應成為新時代博物館展教發(fā)展的應有之意。
美國911紀念館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所謂的“超級連接”,也包含了這樣的畫面:我們的博物館與民眾走得更近,進一步觸摸生活、社會的溫度,并最終進駐每個人的心靈。事實上,一個永續(xù)的社會必須以一種健康的文化為核心,期待不久的將來,這會成為我國更多博物館的發(fā)展常態(tài),見證歷史,記錄當下,為明天而收藏今天。
徐堅:如果善加利用,抗疫藏品可以帶來中國博物館,甚至更大的范圍的深刻變革;事實上,我相信,從發(fā)出公開征集的倡議開始,變革已經(jīng)啟動了??挂哒骷返睦煤驼故究梢苑殖蓛煞N情況。在疫情中心的武漢,征集品應該數(shù)量巨大,類型和主題多元,完全應該籌建一座主題博物館。事實上,中國還沒有類似保存苦難和創(chuàng)傷的記憶的博物館。在這樣的博物館里,表彰和謳歌固然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記錄仍然堅守在這座城市里的普普通通的市民的普普通通的生活。每個普通人的生活都是重大事件的獨特版本,未來的專題博物館應該為這些記憶保留空間。我曾經(jīng)在武漢的一家博物館里見到過一個很好的裝置,用一個吸音罩組群展現(xiàn)同一個歷史事件中的不同聲音。未來的抗疫博物館是不是也可以采用面孔墻或者開放的檔案庫去展現(xiàn)不同的封城記憶呢?
冬將盡,春可期,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抗疫醫(yī)生張文宏文本手稿 上海圖書館提供
湖北以外的博物館的抗疫藏品可能類型和數(shù)量都有限,但可以從另外的角度改變博物館的運作。也許,這些藏品能夠支撐一個臨展,但是,我希望它們不要被打入另冊,而應該融入到當?shù)氐漠敶鷼v史收藏之中。如果說,對于專題博物館而言,抗疫藏品是主題的話,對于湖北以外的博物館來說,抗疫藏品則是介質(zhì),用來表達對特定的地域和社群的關懷??挂卟仄肥钱?shù)厣鐣谔厥鈺r刻的獨特鏡像。一個個住宅小區(qū)的出入證,各種宣傳告示,甚至文辭不那么雅馴的封路牌不正是界定社區(qū)及其文化的最好方式?而且,征集和利用抗疫見證物的經(jīng)驗是可以復制的。所以,很多博物館可以從征集和展示抗疫見證物開始,學會如何走向社區(qū),走向基層,走向當下,學會從宏大敘事走向切身感受,實現(xiàn)自身從“神廟”到“論壇”的轉(zhuǎn)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