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藝術

龜茲壁畫中的精進與勤勉:看鸚鵡舍身滅火等故事

龜茲石窟文化遺產是古絲綢之路文明交流的結晶,源起絲路,始興于漢,繁盛于唐,印刻著海納百川、兼收并蓄、一體多元的特點,見證了公元3至公元13世紀期間新疆古代佛教文化的輝煌歷史。曾對包括敦煌在內中國內地石

龜茲石窟文化遺產是古絲綢之路文明交流的結晶,源起絲路,始興于漢,繁盛于唐,印刻著海納百川、兼收并蓄、一體多元的特點,見證了公元3至公元13世紀期間新疆古代佛教文化的輝煌歷史。曾對包括敦煌在內中國內地石窟藝術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并在東聯(lián)西引的傳播交流過程中,又向西輻射極大地豐富了中亞佛教文化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古絲綢之路東西方文化交流互鑒與融合發(fā)展的歷史經典。

龜茲石窟壁畫所表現(xiàn)的題材和內容極為豐富,其在滿足佛教傳播與教化信眾需求的同時,更多表現(xiàn)的是古代民眾生活習俗和崇尚的美德。在足不出戶云看展的疫情期間,龜茲石窟研究院將陸續(xù)推出龜茲石窟壁畫系列故事,本期關注的是“鸚鵡舍身滅火” 、“大施抒海奪珠” 、“虔阇尼婆梨王聞法身燃千燈” 等反映精進與勤勉的石窟壁畫,以供大家欣賞。

世界文化遺產——克孜爾石窟

佛教認為,修行的過程,漫長而且充滿了各種困難。作為一個修行者,只有意志堅決,不畏艱難,堅持不懈,努力上進,有時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才有可能修成正果,獲得智慧。這種不懈追求的精神,佛教稱之為精進。

佛教的這種倫理品格,并非其獨有。我國先秦典籍中記載的“精衛(wèi)填?!焙汀坝薰粕健惫适拢约叭寮页珜У摹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觀念,都充分說明了中華民族先民們也具有相似的精神風貌。

佛教傳入中國后,它的這種倫理價值觀與中華民族原有的價值觀融合,豐富了中華文化傳統(tǒng)價值觀的內涵。

龜茲石窟中有許多反映佛教這種思想的壁畫,比如“鸚鵡舍身滅火”、“大施抒海奪珠”、“虔阇尼婆梨王聞法身燃千燈”以及“阿蘭伽蘭苦修”和“沙彌勤誦經”等故事畫。

“鸚鵡舍身滅火” 故事畫繪制在克孜爾石窟第13、178、184、192窟,森木塞姆石窟第11、30窟和克孜爾尕哈石窟第11窟中,故事大意參見《雜寶藏經》卷二。

鸚鵡舍身滅火 克孜爾石窟第178窟 主室券頂

鸚鵡舍身滅火

曾經,在一座雪山上,有一個大竹林,里面生活著很多動物。一天,竹林里發(fā)生了一場大火。所有的動物都紛紛逃離那兒。這時候一只鸚鵡卻用翅膀沾水灑到火上來滅火。帝釋天來到鸚鵡身邊,對他說:“竹林廣闊,有幾千萬里,你的翅膀很小,沾取的水,不過幾滴,如何能夠滅掉這么大的火呢?”鸚鵡回答:“我滅火救助其它動物的心愿廣大無邊,只要我專心勤奮不懈怠,一定可以滅掉大火。如果這一生做不到,我來世還會做這件事,不滅這場大火我絕不罷休。”帝釋天被它的意志心愿感動,降下了大雨,撲滅了大火。

 鸚鵡舍身滅火 森木塞姆石窟第30窟 主室券頂

“大施抒海奪珠” 故事畫繪制在克孜爾石窟第14、17、38、69、91、104、178、186、206窟,庫木吐喇石窟第2窟和克孜爾尕哈石窟第14、21窟中。其中克孜爾石窟第186窟和克孜爾尕哈石窟第14窟故事畫繪于主室側壁,為長方形構圖,在龜茲石窟中較為罕見, 故事大意參見《賢愚經》卷八。

大施抒海奪珠 克孜爾石窟第14窟 主室券頂

大施抒海奪珠

古時候,在閻浮提一個叫婆樓施舍的地方,有一位叫尼拘樓陀的長者。他的兒子叫大施,聰明好學,心地善良,因為同情和憐憫窮人,決定入海尋找寶物來幫助他們。經過千難萬險,大施從龍宮得到三顆如意寶珠,可以滿足他救助閻浮提所有窮人的愿望。后來,龍王后悔了,收回了寶珠。大施發(fā)誓將海水舀空,奪回寶珠。天神看到后,就問他:“海水之大,就是所有人都來舀,也不可能讓海水減退一點,何況你一人呢?”大施回答:“若有決心,就沒有辦不到的事情。只要我堅持不懈,何愁海水不干?”天神被大施的行為感動了,就幫助大施從海里往外舀水。不一會兒,海水就減退了一百二十里。龍王看到這種情況,惶恐不安,就把寶珠還給了大施,大施帶著寶珠回到閻浮提。從此,人們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大施抒海奪珠 克孜爾石窟第17窟 主室券頂

大施抒海奪珠 克孜爾石窟第38窟 主室券頂

大施抒海奪珠 克孜爾石窟第186窟 主室側壁

大施抒海奪珠 克孜爾尕哈石窟第14窟 主室側壁

“虔阇尼婆梨王聞法身燃千燈” 故事畫繪制在克孜爾石窟第7、8、13、14、17、38、91、98、100、114、184、186、187、206窟,森木塞姆石窟第1、11窟以及克孜爾尕哈石窟第11和13窟中。其中克孜爾尕哈石窟第13窟故事畫繪于甬道側壁,為方形構圖,故事大意參見《賢愚經》卷一

 虔阇尼婆梨王聞法身燃千燈 克孜爾石窟第14窟 主室券頂

虔阇尼婆梨王聞法身燃千燈

過去久遠,閻浮提有一個大國,在國王虔阇尼婆梨的治理下,人民安樂,國家強盛。虔阇尼婆梨曾向全國宣告:誰有妙法,說給我聽,我將滿足他的各種要求。一天,勞度差婆羅門來到王宮前,告訴虔阇尼婆梨王他有妙法。但是,他強調,國王要聽法,必須割自己身上的肉點燃千燈,用作供養(yǎng)。虔阇尼婆梨一心求法,立即割肉燃燈。他的舉動感動了諸天神,就連帝釋天都禁不住地連聲贊嘆,并問虔阇尼婆梨:“大王,您現(xiàn)在痛苦至極,難道就無悔恨之意?”虔阇尼婆梨回答:“我毫不悔恨?!钡坩屘煊謫枺骸澳f您毫不悔恨,誰能知道呢?”虔阇尼婆梨說:“如我從始至終均無悔恨之心,就讓我的身體立刻康復吧?“話剛說完,他受傷的身體立刻恢復如初了。

虔阇尼婆梨王聞法身燃千燈 克孜爾石窟第8窟 主室券頂

虔阇尼婆梨王聞法身燃千燈 克孜爾石窟第17窟 主室券頂

虔阇尼婆梨王聞法身燃千燈 克孜爾石窟第38窟 主室券頂

虔阇尼婆梨王聞法身燃千燈 森木塞姆石窟第11窟 甬道券頂 

虔阇尼婆梨王聞法身燃千燈 克孜爾尕哈石窟第13窟 甬道側壁  

“阿蘭伽蘭苦修” 故事畫繪制在克孜爾石窟第8、17、34、114、171、178、186、206窟以及森木塞姆石窟第1窟中,故事大意參見《僧伽羅剎所集經》卷上。

阿蘭伽蘭苦修 克孜爾石窟第17窟 主室券頂

阿蘭伽蘭苦修

很久以前,有個名叫阿蘭伽蘭的僧人,為了得到解脫,穿著黑色的皮衣,來到一個僻靜的地方,端坐在一棵大樹下,開始苦行。他饑餓時,就以野果野草充饑;干渴時,就用泉水解渴;困了,就隨身臥倒在草叢、土丘或雪地上。由于長期的苦修,他的臉部漸漸消瘦,眼睛也深陷下去,整個身體也已皮包骨頭,氣息奄奄,命在旦夕了。這時,天神為了考驗他,使用各種方法讓他改變志向。但是他卻不為所動,不顧生命危險,擺脫一切干擾,堅守自己的信念,繼續(xù)各種修行,最終獲得了覺悟。

阿蘭伽蘭苦修 克孜爾石窟第171窟 主室券頂  

 阿蘭伽蘭苦修 克孜爾石窟第8窟 主室券頂 

“沙彌勤誦經” 故事畫繪制在克孜爾石窟第171窟中,故事大意參見《賢愚經》卷十。

沙彌勤誦經 克孜爾石窟171窟 主室券頂

沙彌勤誦經

久遠的過去,有一位比丘,收了一個小沙彌作徒弟。比丘要求小沙彌每天必須背誦完指定的經文,如果沒有完成,便嚴加斥責。沙彌每天要去化緣,如果化緣順利,就可以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完成背誦的任務;但是,如果化緣不順利,耽誤時間多,他就很難完成誦經的任務。一天,沙彌化緣很不順利,想到無法完成誦經任務,便憂傷地哭了起來。這時,一位長者經過,就問他原因。沙彌就將自己的苦惱與長者細細述說了一遍。長者聽后,非常同情沙彌,便對他說:“從今天開始,我供給你飲食,你專心背誦經文吧?!睆哪且院?,小沙彌勤奮背誦佛經,規(guī)定的功課總是按時完成,再也沒有被師父批評過。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