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新聞資訊文化

一個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

在所有表達公民財產(chǎn)權(quán)受法律保護的名言里,沒有一句話能比得上“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此言出自老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Elder),中文網(wǎng)絡(luò)上有對這句名言的考證——源于英

在所有表達公民財產(chǎn)權(quán)受法律保護的名言里,沒有一句話能比得上“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

此言出自老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Elder),中文網(wǎng)絡(luò)上有對這句名言的考證——

源于英國首相老威廉·皮特1763年在議會的一次演講《論英國人個人居家安全的權(quán)利》,其主旨是抵制對梨酒和蘋果酒征收消費稅,演講中有這樣一段話,中國人將之簡化為“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

這句話的英文原句是:The poorest man may in his cottage, bid defiance to all the forces of the Crown. It may be frail, its roof may shake; the wind may blow through it; the storm may enter; the rain may enter; but the King of England may not enter; all his force dares not cross the threshold of the ruined tenement.

翻譯成完整中文是:即使是最窮的人,他在自己的小屋里也敢于對抗國王的權(quán)威。屋子可能很破舊,屋頂可能搖搖欲墜;風可以吹進這所房子,雨可以打進這所房子,但是英國國王不能踏進這所房子,他的千軍萬馬也不敢跨過這間破房子的門檻。

老威廉·皮特

上述考證基本準確,老威廉·皮特當年在議會演講時說的就是這句話,但有幾點必須予以補充和澄清:

其一,作為十八世紀英國乃至歐洲最總重量級的政治人物,老威廉·皮特的確擔任過英國首相。但他在英國議會(下院)作演講并說出這句名言的具體時間是1763年3月27日,彼時,英國首相是托利黨人約翰·斯圖爾特。政權(quán)轉(zhuǎn)到輝格黨人手里,要到1763年4月。接任者也不是皮特,而是他的舅子喬治·格倫維爾。皮特要到1766年7月才開始擔任首相;

其二,在針對酒類稅收問題的議會辯論中,皮特演講的主題何以會跳轉(zhuǎn)到英國人居家安全的權(quán)利?因為此前英國政府出臺的售酒法,不但有違輝格黨人所秉持的自由貿(mào)易原則,而且使治安法官擁有了干涉公民自主經(jīng)營乃至自由居住的超限權(quán)力。皮特的演講,正是為公民私宅免受政府侵犯而背書;

其三,網(wǎng)上有人稱皮特的這句名言與圈地運動關(guān)聯(lián),認為皮特“打著保護私有財產(chǎn)的旗號,其實是保障了資產(chǎn)階級和封建領(lǐng)主對農(nóng)民土地的掠奪”。此說與史實不符,農(nóng)業(yè)資本家與失地自耕農(nóng)的土地之爭并非1763年3月27日那場議會辯論的主題。

關(guān)于“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的出處,還有一種比較有意思的說法。這個說法與波茨坦“無憂宮磨坊主傳說”有關(guān),在中國亦流傳甚廣。

法律工作者陳靜鵲先生曾著文《波茨坦老磨房探軼》(2011年12月6日刊發(fā)于中國法院網(wǎng)),就此進行了周密的核證。這個說法最初源自毛澤東的岳父楊昌濟先生在其《靜觀室札記》中的記述:“德國前皇威廉第一(楊記述有誤,應(yīng)為腓特烈二世,而非威廉一世)在位時,離宮之前有磨坊,欲登高遠覽一切景象,為所障礙。德皇厭之,傳語磨坊主人曰:‘此房價值幾何,汝自言之,可售之于我’,孰意磨坊主人殊強項,應(yīng)之曰:‘我之房基,無價值可言’,德皇聞之赫然怒,令人將磨坊毀去。磨坊主人袖手任其拆毀,從容曰:‘為帝王者或可為此事,然吾德尚有法律在,此不平事,我必訴之法庭?!司古c德皇構(gòu)訟。法庭依法判決德皇重將磨坊建筑,并賠償其損失。德皇為法律屈,為人民屈,竟如法庭所判。事后且與人曰:‘吾國法官正直如此,我之大錯,彼竟有膽識毅然判決之,此吾國至可喜之事也?!?992年11月,學者賀衛(wèi)方在《經(jīng)濟日報》上撰文《釘子戶與拔釘子》,也引用了“無憂宮磨坊主傳說”。在德文史料里,磨坊主與腓特烈二世的訴訟確有記載。十九世紀初,德國作家約翰·彼得·赫貝爾還以此為底本創(chuàng)作了一則故事。不過,“無憂宮磨坊主傳說”并未引出“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這句名言??辈槠渌墨I,也未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有必然聯(lián)系。

從觀念層面來說,“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所表達的制約公權(quán)思想及濃厚的抗辯屬性,它應(yīng)該是英美法系和經(jīng)驗主義的產(chǎn)物。一如陳靜鵲在《波茨坦老磨房探軼》文中所言,“國王不能進”充分體現(xiàn)了英國哲學家、政治學家、西方法治主義的奠基人洛克的思想:“主權(quán)者的權(quán)力絕不容許擴張到公共福利的需要之外,而是必須保障每個人的財產(chǎn)?!?/p>

毫無疑問,皮特的名言是英美法系發(fā)展過程中結(jié)出的果實,洛克的思想滋養(yǎng)了它。那么,人們或許還可以更大膽地設(shè)問,在皮特之前,甚至洛克之前,是否已經(jīng)有人說過類似金句?英國人自己給出了答案,他們認為皮特名言源自英格蘭一句關(guān)于私宅物權(quán)的法律古諺——

1628年, 愛德華·科克編纂的《英國法學研究》出版。書中有一句話:一個人的房子就是他的城堡,每個人的家都是自己最安全的庇護所(For a man's house is his castle,and each man's home is his safest refuge)。

而在更早的時候,也就是1581年,倫敦泰勒男校的校長在其教育學著作《立場,對學生成長何其重要》中寫道:房主決定了他自己空間內(nèi)的一切,他的房子就是他的城堡(The householder is the appointer of his owne circumstance, and his house is his castle)。

房子,是產(chǎn)權(quán)人的城堡。無論城堡堅固還是破落,公權(quán)力的違法侵犯都將被擋在門檻之外,“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當城堡的門關(guān)上,守護著的是一個關(guān)于家的寓言,此處有自由、尊嚴和安全。而于當今的中國人,尤其是2020年初的中國人來說,這座城堡又平添了新的意涵。它既把未知的病毒擋在門外,又讓門里的人有機會去反思已然的所作所為。

熱門文章排行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