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的春天一向多雨,今年下得跟端午“龍舟水”、七月臺風(fēng)無縫對接,春天拖得特別長。這種天氣里讀書,難免水分太多,多年前讀大開本的《書城》雜志,記得一句話說,生活中有無數(shù)次想要逃到書里去。這句話特別適合這個夏天。
《苦雨齋背后的故事:孫氏偶記》,孫旭升著,上海書店出版社2018年6月版,39.50元
與苦雨齋有關(guān)的總是引人注目,比如今年香港書展推出的新版《知堂回想錄》。本書作者在前言里,也引用了曹聚仁寫在《知堂回想錄》“校讀后記”里的話,說:“曹先生的工作與我的工作大小意義不同,但用意是相同的,都是怕對不起后來的讀者?!弊髡咦?954年夏天與知堂通信,一直到1966年前,十二年間共收到五十二通信札。十年動亂,紅衛(wèi)兵幫他破“四舊”,“他們走后,我害怕起來,所以就將書信從椅子底下取出來,卷成一卷,塞進了痰盂”。但和其他令人扼腕的焚毀名作之事不同,他事先錄有副本,這可能是知堂信札獨一無二的保存方式了。作者是浙江人,與知堂有不少共同的話題,動亂前夕,還到北京八道灣拜見過知堂。
讀附錄部分《童年的碎片》,談童年的各種物事,雖瑣碎而令人不倦,其文風(fēng)興趣,頗近知堂。作者撰寫的“苦雨齋背后的故事”,其實類似于“知堂書信箋釋”,他對知堂及其著作的理解也很深透,“本來還想寫一篇《讀苦雨齋兒童雜事詩72首偶記》,但是找出長沙鐘叔河先生送給我的《周作人豐子愷兒童雜事詩圖箋釋》來看,覺得鐘先生的箋釋已很完備”。在關(guān)于知堂的書信研究中,此書自有價值。
《父親的聲音》,朱傳榮著,中華書局2018年9月版,56元
讀朱家溍《故宮藏美》,其女兒朱傳榮所寫的序言《懷人天氣日初長》一文,令人低徊。不僅僅是世家子弟的文章,具有極高的文化含量,而且行文淡雅,格調(diào)尤高,不是今天習(xí)見的散文作品。這篇序也收錄在《父親的聲音》這本集子里。
作者在紀念故宮老員工馮華(《故宮日歷》就是他編輯的)的文章里提到父親的囑咐:“中國的文言到了清代,最接近口語,明白易懂,但又保持了用詞用字的雅馴,絕對不是口語,是今天的人最容易學(xué)的。做文字工作的人,首先要讓自己的文字不丑,再說別的?!北緯P(guān)于自己家族、親友父執(zhí)眾多,都是她用心結(jié)撰的人物,而下筆克制從容,又不止是文字上乘,我想,應(yīng)該視作今人所寫的一流散文。
《用廬憶舊》,陳方正著,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版,55元
本來,對港臺作家簡體字版作品是抱定翻翻而已的心態(tài),沖著本書作者是《陳克文日記》的編者、陳克文之子,姑且翻翻,不料越讀越慢,且讀了兩遍。
作者長期在香港中大任職,先后與李卓敏、馬臨、高錕三任校長有交道,特別是后來主掌中國文化研究所,辦《二十一世紀》雜志,結(jié)交都是海內(nèi)外文化教育界人士,與這三十年的中國學(xué)術(shù)文化生態(tài)都有關(guān)系。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他的經(jīng)歷中多有珍貴的材料。他寫父親陳克文的《時代洪流一書生》自不必說,香港著名學(xué)者梁其姿是他的外甥女。他高中上的圣保羅中學(xué),教英文的賴恬昌,是晚清太史、增城賴際熙的兒子;教歷史的黃維琩,以前只知是位書法家,陳方正說他學(xué)問好、有幽默感。1958年他考上哈佛主攻物理,仍未放棄文科教育,記錄了很多細節(jié):“五六十年代的劍橋委實是個迷人的地方。同學(xué)曾邀我到離宿舍不遠的地窖酒吧去聽民歌,說那位歌手非常之動人有韻味,但我沒有放在心上,錯過了認識成名之前的鐘拜絲(Joan Baez)的機會?!保?8)
陳方正因為親歷香港中大、新亞書院的合并,因此知道“英時兄身處風(fēng)口浪尖上,飽受攻擊和中傷,更被誣為出賣新亞”,“小組工作結(jié)束后,大家到尖沙咀某飯館聚餐……散席后英時兄感觸不能自已,竟然坐在樓梯口失聲痛哭起來,大家相對黯然”(頁176)。關(guān)于兩校合并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陳方正親歷此事,遠較世間傳說可信。他為紀念香港中大校長李卓敏的《大刀闊斧的開創(chuàng)者》,讀來令人感慨,他真是寫出了一位氣度恢弘的英雄人物。
陳方正與高錕
陳方正是物理學(xué)科班出身,文章有思辨、理性的特點,不像有些理科生一旦愛好文學(xué),便濃得化不開。他的閑筆也寫得很好。《浪游記快》記他1968年到日內(nèi)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進修,某天下午喝茶時看報得知,三島由紀夫和同黨策動政變,失敗剖腹自殺。這種記憶歷史的方式,還出現(xiàn)在他游英國牛津時,在一個不知名的小鎮(zhèn)上,在收音機中聽到四人幫被捕的消息。雖然書中記述旅行、訪學(xué)的經(jīng)歷都比較拉雜,但是這篇文章里的行程頗見文筆之佳。比如關(guān)于牛津見聞的兩頁(頁162-163),似乎抵得上蔣彝的一本《牛津畫記》。也許是我的偏見。
因為身份特殊,陳方正與學(xué)界大佬也多有往還,他記下了與余英時、何炳棣、楊振寧、李政道等人的交往——如楊李之爭,他有專業(yè)的知識背景,故不能僅僅以交往視之。他對歷史學(xué)家何炳棣的尊敬溢于言表,書中有兩篇文章,其中一篇是悼文,極盡理解和推重之意。但我覺得,書中最精彩的是對這些學(xué)界大佬的比較,《玉山高并兩峰寒》是寫余英時與楊振寧,而在為楊振寧八十華誕所寫的祝詞《楊振寧的世界:在物理與對稱之外》一文中,重點揭示楊氏的心路歷程,“在創(chuàng)造這思想奇跡之后(按,指對稱決定相互作用理論),為彌合他世界、他生命中的巨大裂痕,楊教授竟然還在政治和文化領(lǐng)域作同樣嘗試。這是不能憑智力,而更須憑愿力的事業(yè)……”評價極為允當。這樣的文章,只有他這樣有專業(yè)領(lǐng)域知識、有海外背景、長期關(guān)注中國文化生態(tài)的人才能寫得出。
《無樂之詞》,(美)菲利普·格拉斯著,龔天鵬譯,河南大學(xué)出版社2018年10月版,68元
在趙克非翻譯的《明室:攝影縱橫談》里,羅蘭·巴特以馬普勒托爾普拍攝的鮑勃·威爾遜和菲爾·格拉斯來說明他關(guān)于攝影的一個詞PUNCTUM(刺點):“鮑勃·威爾遜把我吸引住了,但我說不出所以然……”拉拉雜雜一大段。我看了這張照片,覺得鮑勃·威爾遜吸引巴特的應(yīng)該就是帥(誰要是不信,翻到該書87頁看看,或者下面這本書的239頁),照片上的另一位,蓬著頭、小弟一般的格拉斯,任何人大概都會忽略他的。
但是讀過《無樂之詞》的讀者,應(yīng)該會承認,菲利普·格拉斯是一個相當出色的人,勤奮的人,身上充滿了閃光點和故事的人。他就是那個陪襯帥氣的鮑勃·威爾遜的“菲爾·格拉斯”。
格拉斯從小就與音樂結(jié)緣。他父親有一檔唱片店,十二歲他便開始在店里值班。先是考上芝加哥大學(xué)(他喜歡的作家索爾·貝婁任教于該校),通過他的視角,可以看到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的爵士樂情形。當然還有很多現(xiàn)代音樂大師的身影。接下來,他在紐約茱莉亞學(xué)院就讀。當他六十年代抵達巴黎,除了他著名的老師納迪亞·布朗熱,他又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法國電影“新浪潮”,還認識了貝克特等人。他對文學(xué)充滿興趣和熱情,戰(zhàn)后所有時興的作家,布萊希特、黑塞、熱內(nèi)、凱魯亞克、金斯堡(是他給金斯堡送終的)……他都讀了。而且你還會感到“為什么有趣的人都被他遇上了?!”他與第二任妻子、裝幀藝術(shù)家坎蒂·吉爾尼根的相遇和死別,也是一個傳奇故事。
菲利普·格拉斯與科恩
菲利普·格拉斯與萊辛
很少有藝術(shù)家——特別是本身并不從事文字工作的藝術(shù)家——能有菲利普·格拉斯這樣清晰的回憶,豐富的細節(jié),戲劇性的人生節(jié)點。特別是那一段自由自在、天馬行空的人生軌跡——但是你要認為他僅僅拜時代所賜、走了狗屎運,那就大錯特錯了,“有太多的東西摧毀一名藝術(shù)家,使他們把自己的大好才華浪費在不值當?shù)臇|西上”,這話我們可以認為是事后諸葛亮,但“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給自己嚴格定下了底線。首先我得有毅力每天工作長達十個鐘頭”,對這樣的話,你則只有佩服,他當時不過是個大學(xué)生而已。他不僅與女友浪蕩巴黎,還從歐洲進入亞洲,到達印度,在那里開始學(xué)習(xí)瑜伽。他后來的音樂生涯,其實蠻艱苦的,他開過的士,做過管道工,還是一雙兒女的父親,但是仍然堅持做前衛(wèi)音樂,并且獲得成功——讀這本書的時候,每每被他不拘的思想、灑脫的處世方式,還有更重要的——行動力——所折服,這樣的人怎么會不成功呢?他除了為很多有名的電影配樂,還為多麗絲·萊辛改編歌劇,也改編過萊昂納德·科恩的詩集《渴望之書》。但讀他這本傳記,你會承認,他的經(jīng)歷本身遠遠高于成功。
《椰殼碗外的人生》,(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徐德林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8月版,49.80元
本尼迪克特是全球知名的明星學(xué)者,是民族主義研究、比較政治學(xué)、東南亞研究的專家。他生于中國昆明,其后的生活、求學(xué)經(jīng)歷,亦頗有四海為家的感覺。這本回憶錄給我們展現(xiàn)的是過去的本尼迪克特,該書的跋語則集中了他對現(xiàn)實的諸多看法——今日年輕的學(xué)者應(yīng)該如何,比如懷疑精神,比如克服自滿(他提到有人告訴他,“你是我的朋友和熟人中唯一一個閱讀與自己研究領(lǐng)域無關(guān)的書籍的人”,他視之為了不起的贊美)。尤其是他對谷歌、數(shù)字化的懷疑態(tài)度(“沒有必要記住任何東西,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其他手段檢索到‘任何東西’”)。
這似乎有點抱殘守缺的意味,但是似乎也沒有人像本尼迪克特那樣給予舊方式、舊準則如此誠懇、公正的評價:“我是在一個舊世界行將終結(jié)的時代長大成人的。我把自身享受到的優(yōu)質(zhì)舊式教育視為當然,渾然不知我差不多屬于最后從中受益的那幫人?!边@是回憶錄的開頭;“我認為我很幸運成長于這樣的一個時代,當時舊準則盡管是保守的、相對而言不切實際的,但依然令人信服”,這是我們讀到的現(xiàn)實部分。他似乎不停地在提醒讀者,對生活中順理成章發(fā)生的事情應(yīng)該有所懷疑和警惕,對社會和他人應(yīng)當抱有責(zé)任感,這是這本談治學(xué)的回憶錄最讓人感動的地方。引人深思,發(fā)人深省。
《羅馬:一座城市的興衰史》,(英)克里斯托弗·希伯特著,孫力譯,譯林出版社2018年7月版,88元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一個出版現(xiàn)象是外國歷史類的書多了起來。這本書是譯林“名城記”譯叢的一種,余外尚有《佛羅倫薩史》《西西里史》《威尼斯史》《阿姆斯特丹》《名城記》等,作者克里斯托弗·希伯特是英國歷史學(xué)家、傳記作家。如果讀一讀這本書,會發(fā)現(xiàn)同樣是歷史大眾讀物,此書遠勝其他有關(guān)羅馬歷史的書,不僅能清晰了解羅馬的歷史(從神話時代到墨索里尼),而且作者提供了足夠多的景觀,這恰恰是一般的普及讀物想不到或不愿意做的——他們總是把讀者設(shè)想成獵奇、淺薄那一類人。
前面提及陳方正的游記《浪游記快》寫到羅馬時說:(在羅馬的各種古跡、歷史沖撞下)“然而,處處樹蔭和街角咖啡館悠閑聊天的摩登男女卻輕松快活無比,對周圍一切視若無睹,毫不在意。于是我明白了,意大利人處身歷史之中,卻活在當下,兩者都無干涉,他們沒有歷史包袱的,否則早已透不過氣來了?!笨死锼雇懈ァは2卣菍懗隽诉@種“身處歷史之中,卻活在當下”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