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柯慶明4月在家跌倒后不治逝世,足歲七十三,用古人的眼光看已經(jīng)很長壽了,聽說他一個星期之前還在一個會議上談笑風生。他走得那么干脆,是他的福氣,這世界上倒少了一份光,一份熱,少了一個內(nèi)外一致,有廣闊的眼界又能照顧到細節(jié),能欣賞文學藝術(shù)又能辦事的人。
柯慶明只大我三歲,但我一直感到他是我的長輩,一來他雖然為人爽朗幽默,卻有一種令人肅然起敬的風骨,二來他五十年前曾是我的老師。
我在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念大學時,本來專修英美文學,必修外語選了漢語,有幸遇到白先勇先生正好開始教課,竟成了我的第一位漢語老師。他勸我轉(zhuǎn)系讀中國文學,暑假還帶我到臺灣,找?guī)孜慌_大的年輕助教替我補習。那時候臺灣大街上的人講的是國語還是臺語我都分辨不出,柯慶明每星期給我上三堂課,卻很認真地教我《詩經(jīng)》和唐詩,我恐怕能聽懂的還不到一半,但他講得那么興奮,我竟能從他的神情和語氣中感受到這些詩傳遞的意思,讓我對中國詩更著迷,發(fā)憤研讀更多古詩。當年加大圣塔芭芭拉分校開的中文課很少,我全部選修了之后便轉(zhuǎn)學到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在衛(wèi)德明(Helmut Wilhelm)教的中國文學史課上結(jié)識了同班的陳毓賢,婚后我跟她到菲律賓探親,途經(jīng)臺灣,便帶她去探訪柯老師。記得那天到了慶明家,他母親和他用日語交談,她沏了茶招待我們。
人生就是那么奇怪,令人不得不相信“緣”字。十多年后,我在哈佛讀完研究生留校教書期間,慶明的妻子張淑香到哈佛念博士,他也同去哈佛做研究,我們又相聚了。記得7月4日美國國慶日他們帶了兒子來我們家后院吃烤肉,另外一對夫婦做了個長方形蛋糕,用草莓和藍莓裝飾成一枚美國國旗慶?!,F(xiàn)在再看這張小照片,才發(fā)現(xiàn)那天我們這五個大人來自五個不同的地方。柯慶明來自臺灣,張淑香來自香港,藝術(shù)史學家約翰·海伊(John Hay)來自英國,秋明來自馬來亞,毓賢來自菲律賓,只有我是美國出生的。我們之間沒有隔閡,小孩們更不用說了。
后排:艾朗諾和柯慶明。前排:秋明,約翰·海伊夫婦,張淑香和兒子柯思睿,麻州,1985。
轉(zhuǎn)眼又過了二十年,“《現(xiàn)代文學》與現(xiàn)代主義國際研討會”在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舉行,慶明翩翩而至,還是那么瀟灑,又增添了一份成熟男人的魅力。
柯慶明和艾朗諾,加州,2008年
再過了八年,我們又因白先勇先生的緣故,有了經(jīng)常見面的機會。2016年春我受臺灣大學“白先勇文學講座”的邀請到臺大講課一個學期,此時研究詩詞曲的張淑香在白先生復興昆曲的大業(yè)上,已成了他多年合作的搭檔,專門編劇,而慶明不久前又安排了白先生到中文系講《紅樓夢》。這些年他們夫婦倆成了白先生各種文化活動志愿支援大軍中的核心人物,我和毓賢只在旁搖旗助陣,于是又走在一起了。
到達臺北,我們見慶明受一種不知名的病折磨,蒼老了許多,而且行動不便須坐輪椅,相當吃驚難過,可是慶明豪情依舊,思想敏捷絲毫不減。我們每次和他們在一起總能增加許多學識和見聞,而且必盡興而歸,只是辛苦了淑香,她百忙之中擠出時間,常在烈日下騎車過來帶毓賢到處玩。
慶明送了他剛出爐的《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給我們,厚厚的一本,毓賢有空便坐在沙發(fā)上看,一邊看一邊叫好,提了鉛筆在書上圈圈點點,輪到我看時,發(fā)現(xiàn)差不多每一頁都有她的筆跡。慶明主要研究現(xiàn)代文學,他七十年代初曾有三年主持《現(xiàn)代文學》,2004年又創(chuàng)辦了臺大的臺灣文學研究所,然而他在中國古書里畢竟浸淫了半個多世紀,他別的著作我們不敢說,但這部書應是傳世之作!
慶明在導言中說:“晚清以降,整個東亞,華夏文明,以吸收效仿西歐,北美為務,積漸成習,我們漸漸忽略了‘文學’與‘literature’不但分屬兩種語言系統(tǒng),而且是兩個不同文化傳統(tǒng)的產(chǎn)物……因而中國文學的領(lǐng)域,就不知不覺遭到大幅的刪汰……于是《昭明文選》里的泰半作品,除了詩賦之外,都成了形跡可疑的存在;更別提漢唐以降,眾多的古文寫作了……正如西方并無所謂‘以軟筆寫硬字’的書法,我們就得否定書法是一種藝術(shù)一樣?……我們亦不妨考慮,重新將它們納為‘文學’之一部分?!?/p>
《古典中國實用文類美學》
這部書把“論”“說”“序”“跋”“書”“箋”“表”“奏”“吊”“祭”“碑”“銘”“陳”“狀”以及各種“記”分別研討,探究這些文類的特征,在什么世代興起,什么情況下用,并引經(jīng)據(jù)典地談論古人何以視其中一些作品為美文,以現(xiàn)代的眼光看又有什么妙處。
譬如談論“表”“奏”的第四章,慶明先引了《昭明文選·序》、曹丕《典論·論文》、陸機《文賦》、劉勰《文心雕龍·章表》以及蔡邕《獨斷》后寫道:面對天子的生殺之威,這種文類必須畢恭畢敬,不可放任自己的信念與文采而節(jié)外生枝;即使節(jié)略了“誠恐誠惶(心情的不安),頓首頓首(姿態(tài)上卑曲),死罪死罪(對自己言行采取自我否定的立場)”等字眼,奏議的語境也是富有戲劇性的,何況議論的事往往影響國家興亡。
此章所舉的例子包括諸葛亮《出師表》,其實是要后主不私自賞罰,讓“宮中”遵循“府中”之法,卻說得很含蓄,更做了自傳性的表白,強調(diào)他身份上雖是“臣子”,卻是受“先帝”(提了十三次)的遺命——文中“陛下”成了虛位,而“先帝”乃為實際的權(quán)威。西晉劉琨與徐陵兩人各作的《勸進表》,因繼位的合法性不足,帝位又不可虛懸,故受“表”的人雖然未俱皇帝的身份,表文中咸稱“陛下”,以強調(diào)危機的迫切感。曹植的《求自試表》反映他壯志未酬的焦慮,雖為宗室親王,以自貶自抑的卑辭求皇帝重用。隋末唐初李密的《陳情表》感人之處在于敘述作為孤兒的他如何受祖母之撫育,刻畫一老一少相依為命的情景;因征服者征招亡國官吏具有安撫民心的作用,而他辭不赴命具有不肯歸順挑戰(zhàn)皇權(quán)的意涵,所以利用孝道作為不仕的堂而皇之的理由。蘇軾《乞常州居住表》以“舉家重病,一子喪亡”,“而資用罄竭”,“二十余口,不知所歸,饑寒之憂,近在朝夕”為由,請求皇帝讓他到常州棲身。這篇可和他的《謝量移汝州表》和《到昌化軍謝表》一起看,表中對“皇帝陛下”的歌頌,古代讀者也許視為理所當然,今日讀來卻不免成了反諷。
西晉羊祜以及東晉庾亮的“讓表”,是辭讓尊位寫的,在一種以謙讓為美德的文化里,作者可借此抬高自我身價。東漢孔融的《薦禰衡表》,因禰衡才二十四歲,集中在其才思敏捷,恐說服力仍不足,于是用絢麗雄渾的詞藻把他比擬作異常自然現(xiàn)象與歷代弱冠異才?!度龂咀ⅰ防锏幕笢厮]譙秀,強調(diào)的居然是他的節(jié)操和內(nèi)心的孤絕。西晉張悛的《為吳令謝詢求為諸孫置守冢人表》雖出于政治的需求,表揚了孫權(quán)開國前父兄的勛德,卻進一步評論他們的功過。南朝傅亮的《為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與任昉的《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都對表中人的性格描繪得栩栩如生。梁簡文帝蕭綱的《上昭明太子集別傳等表》與唐代王縉的《進王右丞相集表》,同是以弟弟身份為兄長整理文集,心情在驚喜與感傷之間,拿捏得很好。南朝傅亮另一篇《為宋公至洛陽謁五陵表》充分地把握了他由悲轉(zhuǎn)慰而不免憤慨的心理歷程,并恰如其分地壓低自己的情緒。至于指責他人行為不當?shù)摹白鄰棥北恚螘P的《奏彈曹景宗》是范例;規(guī)諫帝王本身的表,司馬相如的《上書諫獵》、魏征的《諫太宗十思疏》、韓愈的《論佛骨表》都是名篇。
這一章的結(jié)語說,“表”和“奏”雖然是已成為陳跡的文體,但有不少作品用巧妙的文辭反映了人性的掙扎,理當視為文學。
要說此書有什么缺點,是文字大可簡明些。他在1999年出的文集《昔往的輝光》(爾雅出版社)中談到他的大一國文老師葉慶炳批評他作文有堆砌的毛病,而且文法趨于歐化(相信有時是日語化),為改進他的風格,規(guī)定他稿紙上每行至少有個句點;慶明這種行文習慣似乎尚未完全改過來。
同一文集內(nèi),他提及白先勇說:“在初識他的當晚,他情不自禁,滔滔不絕的左一句‘identity’,右一句‘identity’的說個不停。對于沒有發(fā)生過認同問題的我來說,真的是一個新奇的經(jīng)驗?!?/p>
慶明的父親柯源卿戰(zhàn)時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學醫(yī),后來對臺灣的公共衛(wèi)生很有貢獻;母親李阿滿也是從臺灣到日本留學的,曾用日文寫作。慶明是他們四個孩子中的老大,在東京出生,未滿周歲便隨父母回臺。他在此文集的序里說:“自解人事以來,我們家一直居住在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教育部停車場之一部分……所配給父親居住的宿舍,家里擺置著‘研究第一’父親得學術(shù)獎的銀盾……但同時也擺設著母親喜愛的‘藤娘’,‘七重笠’等以歌舞伎為題材所作的人形,以及布袋和尚笑指明月,繪在絹上的水墨畫?!?/p>
慶明在一個政治暗潮洶涌的時代,一個文化復雜的環(huán)境中成長,居然從來沒有經(jīng)歷過自我認同危機,可見他胸襟寬宏,為人治學都兼容并包。以他的才俱和人緣,相信他本來也可以成為一位顯赫的實業(yè)家,或杰出的醫(yī)師,但他選擇了文學,是我們這個領(lǐng)域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