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伊莎貝拉·韋廉臣是近代著名入華傳教士韋廉臣先生的夫人,1863年來華,協(xié)助其夫從事傳教活動并多次在中國旅行。1881年,她隨韋廉臣從煙臺到北京,并記錄了沿途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展現(xiàn)了一幅在時代變遷的歷史大視野中,十九世紀(jì)末中國北方社會生活的風(fēng)情畫卷。作者隨丈夫在中國生活多年,能熟練使用中文,交際廣泛、處世圓融,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協(xié)助韋廉臣之余,她用自己獨特的西方女性的視角和細膩的筆力,書寫中國下層百姓的日常生活和中國社會的世態(tài)風(fēng)俗,為讀者留下了大量的關(guān)于晚清中國社會的珍貴記憶。本文記錄了她初登泰山以及前往曲阜孔廟參觀的情景。
登臨泰山
在這一天的下午時分,我們遠遠地看到了泰山。泰山是這一地區(qū)一系列山脈的最高峰,在山東,泰山被認(rèn)為是一個非常神圣的地方,很多中國人都會來這里朝拜。在午后的陽光下,我們可以看到遠遠的泰山山頂上的那些寺廟,寺廟屋頂上紅色的琉璃瓦熠熠生輝,院墻也是紅色的,在滿山蒼翠的映襯之下,非常的突兀和顯眼。我們好像就是圍繞著泰山在轉(zhuǎn)圈,總是能看到那些寺廟,但就是走不到它的近前。終于,我們來到了泰山的腳下,這里也是泰安府的所在地,是一座因泰山而興的城市。在每年朝拜泰山的季節(jié),這座城市變得非常的繁華和熱鬧,城中到處都是前來朝拜的人流,老人、年輕人、男人、女人,還有不少的小孩子。顯然,我們到達的這個時間,不是朝拜泰山最好的時期,因而在我們進入泰安城的時候,整個城市非常的安靜,就這樣,我們幾乎悄無聲息地抵達了我們住宿的旅店。這家旅店的院子非常平整整潔,也很大,院子中不規(guī)則地零星分布著幾棟客房。旅店老板非常的友善和客氣,但他好像對我們自己烹調(diào)食物有一些不太滿意,不得已,我們只能在旅店的飯廳買晚飯吃。飯菜雖然可口,但價格卻是高得離譜,幾乎趕得上我們在英國的一流餐廳吃一頓大餐了。
當(dāng)天晚上的天氣非常之好,晚飯之后天色尚早,我們決定前往城中那座最大的廟宇去參觀。這座廟宇被稱之為“岱廟”或“東岳廟”,就是為了祭拜泰山而專門修建的,而泰山則被中國人稱為“五岳之首”,也就是在中國的5座重要山峰中,地位最最崇高的一座。對泰山的崇拜有非常久遠的歷史,據(jù)說早在公元前2255年就開始了。根據(jù)記載,在此后的4000多年中,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前來泰山拜祭。不管是王室貴族,還是普通百姓,對泰山都懷有深深的敬意。有意思的是,每一個時代,人們對泰山的祭拜都有不一樣的形式和對象。作為傳說中泰山的主宰,泰山神有時候是位男神東岳大帝,有時候則是位女神碧霞元君,甚至經(jīng)常被交替祭拜。許多來此祭拜的君王,在這里都留下了他們活動的記載,在很多石碑上,就記載著他們來此祭拜的經(jīng)歷。直到現(xiàn)在,對泰山神的祭拜每年還在進行,只是人們祭拜的目的,有些模糊不清。
進入岱廟的大門,我們看到有一塊石碑,上面鐫刻著幾個大字,意思是“祭拜泰山,可以保佑幸福平安”??雌饋?,東西方是一樣的,對于幸福和平安的追求,總是共同的愿望??墒牵趺床拍塬@得真正的幸福和平安呢?人們在內(nèi)心深處總有努力獲取幸福和平安的強烈愿望。正如《圣經(jīng)·新約·馬太福音》第11章中所講的:“凡勞苦擔(dān)重?fù)?dān)的人,可以到我這里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p>
岱廟精美的大門面朝正南,大門前面是一條東西向的大街叫“天街”。在岱廟的入口,有一座精致的石牌坊,上面雕刻著精美的圖案,這種牌坊在中國還是比較常見的,但精致程度各不相同。因為牌坊的頂部是方的,因而看起來比它的實際高度更顯得高大。在牌坊的下面,是一條石條鋪設(shè)的、略帶點向上的緩坡的小道,一直通到里面。順著這條小道,正前方直對著一座造型別致、漂亮的亭子,在那里,我們被告知,如果官員們實在是因為公務(wù)太過繁忙,而沒有時間爬到泰山頂上祭拜,就會在這里舉行簡單儀式,向著泰山山頂祭拜,因此這個亭子就被起名為“遙參亭”,也是非常形象。再往前,還是一座牌坊,名為“岱廟坊”,也是橫跨整個道路,岱廟坊總體略呈方形,造型端正,為四柱三間三樓式牌坊,高低錯落,通體浮雕,造型雄偉,精工細琢。下面的四根石柱,將道路分成了五個部分:中間的門洞,只有皇室成員才能通行;兩邊的兩個門洞,是各級官員們通行的;最外面兩旁的小路,才是普通百姓可以通行的。整個岱廟的占地面積很大,周圍有圍墻環(huán)繞,整個圍墻的長度達3.5里,也就是說,圍墻的長度幾乎有1英里。
岱廟是一組非常精致的建筑群,其主殿是天祝殿,大殿的屋頂是由共計90根柱子支撐起來的,有大概40英尺(約12.19米)高,整個大殿的外部,都刷著富麗堂皇的朱紅色的油漆。岱廟建筑群的設(shè)計、色彩、建造都具有極其鮮明的中國特色,是典型的中式建筑。要想認(rèn)真欣賞岱廟中繪制在建筑上的精美繪畫和散布在周圍的匾額刻石,恐怕需要一整天的時間。大自然對這里真是太厚愛了,院子中種植的柏樹造型優(yōu)美,院子中、小道上也長滿了柔軟的青草。在岱廟院子的一些地方,還擺放著一些小桌凳,這是小販的茶攤,供游人喝茶休息之用。這時,正好有幾個貌似讀書人的游客,一邊在那喝茶,一邊在高談闊論不知什么大事。
有人告訴我,在祭拜泰山的季節(jié),就在岱廟的這個院子里,要舉行盛大的廟會,屆時這里會成為一個販賣各色貨物的大市場,還要唱大戲,非常的熱鬧。
在第二天凌晨太陽升起之前,我們雇的兩乘專門用來登山的輕便轎子就在門口等著我們了。抬轎子的轎夫們帶了不少炒熟的面粉當(dāng)干糧,我們開始了向這座中國圣山的山頂攀登。泰山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朝圣之山,沿途遍布各個時期的歷史遺跡。大大小小的廟宇星羅棋布,各種樣式的亭閣點綴其中,方便游人觀景休憩。途中還有許多的摩崖刻石,記錄著歷史上的帝王們來泰山祭拜的經(jīng)過,不過有些摩崖石刻,就我看來,是對周邊環(huán)境的一種破壞。途中還可見到不少的小橋、石窟、石碑。其中有一塊碩大的石碑,引起了我的莫大興趣,這是一塊體量很大的石碑,其造型有點像著名的方尖碑,但是在石碑的表面,沒有鐫刻一個字,是一塊真正的無字碑。為什么會是這樣呢?有人很嚴(yán)肅地給我解釋,這是為秦始皇建造的紀(jì)念碑,也就是那位在歷史上曾經(jīng)焚書坑儒的暴君,為了譴責(zé)他的無知,所以在石碑上沒有鐫刻一個文字。這一諷刺方式,倒也是恰如其分。
中國悠久的歷史在這里得到了很好的呈現(xiàn),中國歷史上的幾乎每一位君主圣賢、偉人豪杰都在這里被提起、褒揚、紀(jì)念或留下其他或多或少的痕跡。沿著鑿刻在山石上的5640級臺階,我們緩緩地向著山頂進發(fā),沿途中的許多地名都有著非常詩意化的名字。在我們快要接近山頂?shù)臅r候,因為山路極其陡峭,我根本不敢向山下看。我們終于爬到了山頂?shù)囊惶幤脚_處,在左右兩座山峰的低洼處,建有一座像橋一樣的大門,此地是如此的高峻,感覺一伸手,就可以觸摸到藍天,在這座大門上,形象地鐫刻著它的名字:“南天門?!?/p>
我們在這里休息了一段時間,轎夫們用手指著一個地方給我看,那是在懸崖絕壁間的最險峻的一條路,從遠處來看,幾乎就無路可走。因為太過險峻,在路口修了一堵墻,以阻止游客前往。但是據(jù)說有些來此拜祭的香客,他們在此向泰山神許下承諾,如果泰山神能讓他們生命垂危的父母得以康復(fù),他們將再次返回這里,并從這里跳下去,把自己摔得粉身碎骨,以此來作為犧牲來感謝泰山神的保佑,也體現(xiàn)作為兒女的孝道。據(jù)說,有個階段這一殘酷的風(fēng)俗是如此的流行,以至于當(dāng)?shù)毓俑膊坏貌怀雒娓缮妫右灾浦?,甚至還驚動了某位皇帝,是他下令修建了那堵墻,以阻止再有此類悲劇的發(fā)生。
辛苦的攀登也給予了我們豐厚的回報,從此處四望,風(fēng)景絕佳。在我們的頭頂上,天空湛藍,沒有一絲的白云和其他任何痕跡,是那么的純粹和清澈。在我們的北面,腳下是綿延的群山,真是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而南面、東面和西面,則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山東大平原,肥沃的農(nóng)田一望無際,像海洋一樣。在這樣的高度,我們幾乎看不到我們所經(jīng)過的波光粼粼、蜿蜒而行、流淌著清澈河水的環(huán)河了,也看不到像銀色的絲帶一樣的環(huán)河的許多大大小小的支流了。泰安城就在我們的左前方,就靜靜地伏身在泰山的腳下,也失去了它宏偉的氣勢,從這里來看,城市是那么的渺小,城中的岱廟深紅色的圍墻和廟宇,也僅僅是依稀可辨。在泰山祭拜的日子里,也就是中國農(nóng)歷的每個月的十五,即月圓的那天,經(jīng)常會有上萬的香客來登山祭拜。
下山的時候,我們的速度很快,有那么幾次,還差點發(fā)生危險。其中一次,一名抬轎子的轎夫差點摔倒,幸虧他的同伴及時抓住了臺階邊護欄上的鐵鏈,才沒有摔倒在臺階上,否則,我將被扔到三四十個花崗巖的臺階下面。從他們嚇得煞白的臉和恐懼的驚叫聲中,我看到他們也被剛才危險的一幕嚇壞了。
參觀孔廟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沒有完全亮,我們就離開了泰安城,向著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圣賢—孔子的家鄉(xiāng)進發(fā)。孔子是如此的偉大,以至于在中國歷史上,你找不出另一個人能有他如此強大深遠的影響力,幾千年來,他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最偉大的精神導(dǎo)師。而這種影響力并不是來源于某種權(quán)力,而是完全來源于他的智慧。他也從來沒有通過某種不光彩的方式來施加他的影響,沒有假借上天的權(quán)威,也沒有采用迷信和幻覺愚弄大眾,而是通過坦蕩、務(wù)實和真誠,揭示了生命的意義。他的智慧就在于:他不虛妄和裝腔作勢,而是在他所能掌握和理解的知識范圍內(nèi),來教導(dǎo)大眾。他所揭示的諸多人生問題,經(jīng)過他系統(tǒng)縝密的思考,將其歸納為五種關(guān)系,即君臣關(guān)系、父子關(guān)系、兄弟關(guān)系、夫妻關(guān)系和朋友關(guān)系。
迎親隊伍
我這次前往這位孔圣人的家鄉(xiāng)曲阜去拜訪,是不是也是一次相當(dāng)?shù)拿半U行為呢?那些孔圣人的后代,能容許我這么一個外國女人去拜謁孔圣人的墓地和廟堂嗎?你可要知道,孔圣人可是中國人的“萬代宗師”呀!在我們行走在前往曲阜縣城的大道上的時候,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之中。從泰安府前往曲阜縣城的大道,有一段是沿著泗水河前行的,這是這一地區(qū)的另一條著名河流,早在亞伯拉罕的時代之前,在上古時期的中國文獻《禹貢》中就有關(guān)于它的記載。在這條小河的附近,有一座小山,據(jù)說這座小山和孔圣人的母親有密切關(guān)系。圣人的母親,自然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因此在山上,有一座著名的廟宇,以紀(jì)念這位偉大的母親。
在一個炎熱的下午,我們抵達了這個被稱為“中國的麥加”的小城—曲阜。在我們剛剛抵達旅店(旅店的條件可以說是非常之差,地面是泥土地,墻面也僅僅是用草泥抹了一下),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卸下我們的行李,就有兩個來自孔府的家人來到旅店找到我們,他們想確定一下將要拜訪孔府的客人的名單。我丈夫?qū)⒆约旱拿唤o了這兩個家人。大概僅僅半個小時之后,這兩個家人又回來了,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四個仆人,這次他們帶來了許多豐盛的食物,還帶來了孔府的主人,也就是孔圣人的嫡傳子孫、世代被封為衍圣公的一封信。在信中,這位衍圣公非常的客氣,對我們的到來表示了誠摯的歡迎。因為在此之前,我的丈夫就曾經(jīng)很正式地拜訪過他,他們之間也算是老朋友了。這位衍圣公在信中還說,他依然非常清楚地記著我的丈夫最初來拜訪他時的情景,非常高興能和他再次見面。但是,非常不巧的是,現(xiàn)在孔府上下正沉浸在老夫人生命垂危的悲痛之中,很可能不用多長時間,老夫人就會駕鶴西歸,孔府上下在悲痛之余,已經(jīng)開始著手準(zhǔn)備老夫人的喪事了。
可想而知,現(xiàn)在的孔府上下一定是一片忙亂了,但他們依然非常樂意安排在孔廟的“講書堂”來接待我們。因為我的關(guān)系,孔府中的幾名女眷也將在那兒等著接待我。孔廟的大門也會交代好給我們打開。
這位衍圣公的回信非常實在、得體和誠懇,我們接受了他的邀請,答應(yīng)將前往“講書堂”拜訪。
我們步行走出旅店,渴望著好好參觀一下這座縣城??h城不是很大,但是非常的熱鬧和繁華。我們下榻的旅店,在曲阜縣城的南門附近。我們發(fā)現(xiàn),曲阜縣城,除了一般每個城池都有的南門之外,還有一個特別的南城門,據(jù)說這是專門為皇帝的駕臨而特別修建的。這座特殊的城門就修建在孔廟的正對面,從城門到孔廟大門之間有一條筆直的大道相通??h城的西面幾乎整個就被孔廟及其廣場所占據(jù),這里據(jù)說就是孔子曾經(jīng)生活過的地方。
在中國歷史上,以孔子及其嫡系子孫所組成的這個家族,是一個極其特殊的家族,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第79代了,這79代可都是孔圣人的嫡傳。這些一直承襲的一代一代孔子后裔,生于斯,長于斯,死后也埋葬于斯。讓人非常奇怪的是,這些孔子的嫡系子孫,他們的長相、體型,依然和雕刻在此地的一塊石碑上的、被認(rèn)為就是幾千年前的孔子雕像,依然有幾分的相似,看來這真是嫡系子孫的明顯證據(jù)。
一位個子高大、相貌英俊,年齡在32歲左右的男子,引起了我們的特別注意,他也是孔夫子的子孫之一,不過不是嫡傳子孫,我在那兒猜想,孔圣人在他這個年紀(jì)的時候,應(yīng)該也是這么高大英俊的吧。他看上去是那么的彬彬有禮、謙和寬厚,一看就是出生、成長于非常有教養(yǎng)的書香門第。在我們聊天的過程中,他告訴我們,他的家族中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不少人不再熱衷于探究學(xué)術(shù)了,他們家族多少年來一直所秉承的“詩書傳家”的家風(fēng),到他們這一代,已經(jīng)大不如前,呈現(xiàn)出衰敗的跡象。在我們經(jīng)過他家的時候,看到他的宅子已經(jīng)有些破舊了,但是從他身上來看,依然保持著高貴的氣質(zhì)。他走進他的房子,將他的兩個兒子以及他們的母親叫了出來,來和我們這兩個外國人見面。我從隨身帶的提包中,拿出了一些外國貨送給他們,他們顯得非常的高興。其中一件東西,就是一軸白線,他們尤其喜歡,拿在手里端詳了半天。他的妻子告訴我,她以后就可以用這些白線給她的丈夫做黑絲絨鞋面的鞋了,這些線可以用好幾年。
第二天,是一個稍顯潮濕的早晨,根據(jù)和衍圣公的約定,我們?nèi)缂s前往孔廟拜訪。孔廟位于曲阜縣城的西門附近,一進入孔廟,就看到在大門的西面、大殿的屋檐下面,站立著一群貴婦人模樣的女性及其她們的隨從。其中兩位年齡稍大一些的,應(yīng)該就是孔府的女眷,她們各帶著兩名女仆。這兩名女性就是衍圣公的親屬,她們是遵照衍圣公的安排,專程從孔府來孔廟等候接待我,并陪同我參觀孔廟的。我們交談的非常投機,整個早晨過的都很愉快。我感覺她們談話非常得體,也很有修養(yǎng)與學(xué)識。我們談?wù)摿撕芏嚓P(guān)于中國的有趣故事,她們也向我詢問了許多關(guān)于英國的問題,其中,關(guān)于維多利亞女王的話題,她們尤其感興趣。
她們的第一個問題是:“維多利亞女王的腳有多大?”
我的回答是:“我覺得應(yīng)該和現(xiàn)在你們的皇后的腳一樣大吧。”
她們驚呼:“天哪,皇后陛下可是大腳呀,因為她是滿族人?!?/p>
她們倆爭先恐后地給我介紹發(fā)生在這里的一些非常有趣的故事,當(dāng)然也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她們告訴我,在孔廟中,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被稱之為“魯壁”的地方,曾經(jīng)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儒學(xué)經(jīng)典就是從那個墻壁中被發(fā)現(xiàn)的,那是古代的儒生藏在那里的,是為了躲避被秦始皇焚燒,因為在秦始皇的時代,這個無知的皇帝曾下令在孔子曾經(jīng)住過的地方到處搜查書籍,然后將它們?nèi)繜龤А?/p>
當(dāng)我告訴她們,維多利亞女王曾經(jīng)也撰寫過書籍的時候,引起了她們極大的好奇心。
在孔廟的一角,陳設(shè)著一些樂器,她們對此特別地感興趣。其中那個年齡稍小一點的孔府女眷,甚至親自彈奏著一種近似于豎琴的樂器,隨著音樂節(jié)奏唱起了一首在中國非常流行的歌曲《茉莉花》。
在她們的陪同下,我們參觀了孔廟的主殿。雄偉的孔廟主殿的屋頂上,鋪設(shè)著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金燦燦的光芒。主殿的大理石柱子上,雕刻著精美的盤龍圖案。主殿被維護和保養(yǎng)的非常之好,在每個屋角的屋檐下面,還專門設(shè)置了紗網(wǎng),以防止野鳥在其中筑巢。那兩名婦女對孔廟的主殿非常地驕傲,用自豪的口氣提醒我欣賞里面精美的絲綢垂幔。主殿里面的孔子塑像非常高大,按照中國的長度單位,應(yīng)該有18尺(6米)高,模仿真人的樣子,衣服、面容都是彩繪。對她們來說,除了塑像,另一個非常神圣的物品,就是供奉在孔子塑像前面的牌位,根據(jù)傳統(tǒng),牌位是承載著孔子精神的圣物,是孔子的靈魂之所在。
最后,我們來到了孔廟的“講書堂”,在那里,她們特地安排了一桌精美可口的小吃,作為午餐來招待我們。有清香的茶水,各種點心、水果,一些香甜精美的甜點外面有一層酥皮,在每一種點心上,都用朱砂打著一個印戳,印戳上是一個漢字“孔”,這表明,這些點心是專為孔府制作的,或者是孔府自己特制的。
簡單用過午餐之后,我們又參觀了分別供奉孔子的父親、母親的殿堂,在孔廟的后面,還建有一座殿堂,這是供奉孔子妻子的地方。
來自孔府的這兩位女眷懇求我答應(yīng),如果病危中的老夫人病情有所緩解,一定要去孔府做客,以便讓孔府中的所有女眷都能見到我,她們會非常高興。之后,我們相互告別,彼此依依不舍,很是留戀在一起的這段時光。當(dāng)天晚上,孔府又給我們送來了許多的點心和水果,以便我們路上食用,并且誠摯地祝我們一路順利,我們也很珍視和她們之間的友誼,不會忘記她們的熱情接待。和禮物一起送給我們的,還有衍圣公的一封信,信中說,他的母親依然處于生命垂危之際,但回天無力,恐怕已經(jīng)沒有希望能熬到明天早上了。
在當(dāng)天下午,衍圣公又安排了一個家人,陪同我們前去瞻仰孔林,也就是孔圣人的陵園??琢种睂χh城的北門,在一條筆直的大道的盡頭,大道兩旁生長著茂盛的柏樹??琢值恼嫉孛娣e很大,但只是在孔圣人的墓地周圍,才有高高的圍墻圍繞,其他地方都是對外敞開的。環(huán)繞著孔子的墳丘,周圍生長著一些造型非常漂亮的古樹,這些樹木可能已經(jīng)在這里生長了幾百上千年了。還有一些灌木,修剪的也非常的精致、整齊,生長的時間也不短了。所謂的孔林,除了孔子的墓地,也是孔氏家族的墓地。
陪同我們瞻仰孔林的那位孔府派來的家人,指著一塊地方告訴我們,這里就曾經(jīng)是孔子的弟子們?yōu)榭鬃邮仂`的地方,當(dāng)時他們在鄰近孔子墳丘的周圍蓋了草屋,住在里面,悼念他們的老師,住了有3年的時間,甚至他的一位弟子,在這里住了6年時間,一直為孔子守墓??资霞易搴笕说哪沟?,圍繞著孔子的墳丘,散布在孔林的周圍。因為孔林占據(jù)了很大的一片地區(qū),因此,雖然歷經(jīng)幾千年,孔林中依然還有很多的地方是空閑著的。從一些墳丘前面豎立的墓碑來看,這里已經(jīng)埋葬著孔子之后的幾十代后裔。我們看到有一塊墓碑上記載著,這是孔子第76代后裔的墳丘。那位家人還指著在旁邊一個小廣場上玩耍的小孩子說,那是孔子的第79代孫。
本文摘錄自《中國古道——1881韋廉臣夫人從煙臺到北京行紀(jì)》,[英]伊莎貝拉·韋廉臣 著,劉惠琴/陳海濤 譯,中華書局201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