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永河字滄浪,浙江仁和諸生。好遠(yuǎn)游,意興甚豪。偏歷八閩。康閩三十六年,以采礦至臺灣,著稗海紀(jì)游一書,多摭拾臺灣逸事。所賦詩有可傳者。
李安善字喬基,廣東嘉應(yīng)州監(jiān)生。父文煥,于康熙間平朱一貴有功,受職。及林爽文攻諸羅(乾隆五十二年改名嘉義)城,安善在彰化,捐資招募民番,糾合義勇,伺賊攻郡城,與知彰化縣張貞生、把總陳邦光克復(fù)彰化城,獲賊偽官楊振國、高文麟、陳高楊檻送內(nèi)地,伏誅。后彰化城復(fù)為賊所據(jù),安善赴鹿港軍營領(lǐng)鉛藥,回至牛罵頭,為賊所執(zhí)。挾至大里杙,不屈死。事平,(下缺)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女
臺灣府臺灣縣
節(jié)孝
國朝鄭哲飛妻朱氏,明魯王女也。幼聰慧知書,工針繡。適南安鄭哲飛,生一男、三女。夫歿,扶姑挈女,同寄養(yǎng)父家。父卒,渡臺,依寧靖王??滴豕锖?,大兵克澎湖,寧靖王將自盡,氏欲從死;王以姑存子幼為諭,氏涕泣奉姑攜兒別居,勤女紅,忍饑養(yǎng)姑撫兒。十余年,姑亡,女嫁,子繼歿。孀居五十余載。年八十余終。
鄭斌升妻陳氏,莆田人。歸斌升,移家臺灣。年十八,寡,遺孤甫周。力貧守節(jié),撫其子及孫有成。歷節(jié)三十二年。雍正間,旌祀節(jié)孝祠。
鄭元妻林氏,年十九歸鄭。甫二載,夫歿,矢志撫孤守節(jié)四十余年。
鄭景運妻王氏。
鄭眼妻蔡氏。
洪之廷妻張氏,年十八歸洪,生一女。夫死,舅姑憐其年小,使鄰媼微諷之。氏曰:『吾所以忍死者,為舅姑也』。勤紡績以終養(yǎng),四十年如一日。雍正間,旌。
洪士珍妻王氏,年二十六寡,守節(jié)三十二年。
洪文真妻蔡氏,年二十守節(jié)。
洪文韜妻張氏。
洪齊妻蔡氏。
諸生洪朝陽妻許氏。
洪蔭妻陳氏,年十九守節(jié)。
洪精妻王氏。
洪國寶妻顏氏。
楊茂仁妻余氏,生三子,而夫卒,氏年二十二。歷節(jié)至六十三歲,子贊化入國學(xué),孫錫籌入庠。雍正間,旌祀節(jié)孝祠。
楊有音妻曾氏,道光間旌。
楊霸光妻郭氏。
楊世德妻陳氏。
楊廣妻李氏。
楊連妻呂氏。
楊由妻陳氏。
諸生李時燦妻黃氏,年二十三夫亡,子四歲。家貧姑老,日攜幼孤沿海濱拾蜃蛤以養(yǎng)姑。姑疾,氏扶持奉侍者兩載,以節(jié)終。乾隆間,旌。
李朝珪妻陳氏,年二十二而寡,哭奠七日,整衣投繯,姑急救之獲蘇,乃忍死奉姑撫子,守節(jié)二十六年。
李元恩妻鄭氏,年十八嫁,四月守節(jié)。
李某妻余氏。
李喬妻顏氏。
李乞妻吳氏。
李國魁妻吳氏。
李定妻呂氏。
李萬妻郭(一作顏)氏。
李琛妻顏氏。
李順良妻許氏。
陳振楊妻吳氏(府志入嘉義),乾隆間旌。
陳邦棟妻蔡氏,名惜娘。年十九而邦棟卒。時男甫周月。氏哀慟,誓不獨生。舅蛄諭以撫孤愈于死,遂承命節(jié)哀,勤紡績,養(yǎng)舅姑,撫孤成立。
陳開興妻許氏,年十八守節(jié)。
陳應(yīng)祖妻蘇氏,年十九守節(jié),卒七十九。
陳意平妻許氏,年二十守節(jié)。
陳君略妻黃氏。
守備陳友玉妻葉氏。
陳廷俊妻洪氏。
陳某妻邱氏。
陳祿妻蔡氏。
陳興妻張氏。
陳璣妻許氏。
陳積妻翁氏。
陳桓妻洪氏。
陳然妻蔡氏、子婦顏氏。
陳升年妻邱氏。
陳秦妻歐氏,與祖姑邱稱雙節(jié)。
陳顯妻許氏、孫輝婦許氏。
陳爵妻李氏,與姒許氏、黃氏稱三節(jié)。
陳仰妻黃氏。
陳球妻顏氏。
陳寬妻許氏。
陳昐妻歐氏。
陳扶美妻呂(一作李)氏。
陳興妻許氏。
陳鳳妻吳氏。
陳媽佑妻鄭氏。
陳宣妻林氏。
陳伍妻洪氏。
陳馮年妻許氏。
侯孟富妻劉氏,年二十八夫亡,遺二男、一女。矢志守節(jié),女紅度活。男瑞珍事母以孝稱。氏年八十五,親見五代孫。其女適同邑林妙,年二十妙卒。誓志數(shù)十年,俱完節(jié)終。邑人為言曰:『侯之門,節(jié)孝存』。乾隆間旌。
沈耀汶妻蕭氏,嘉慶間旌。
沈元美妻陳氏。
沈廷璣妻黃氏。
王廷樞妻曾氏,道光間旌。
王成基妻楊氏,年十九守節(jié)。
王安妻許氏,年二十守節(jié),卒年八十八。
諸生薛邦揚妻陳氏,道光間旌。
諸生薛茂卿妻曾氏。
黃門二節(jié):黃聲集側(cè)室名好官,婢名銀娘,夫?qū)⒔K,予好官百金令別嫁,不從,以其金養(yǎng)族人子為嗣,同銀娘撫之。既所養(yǎng)子歿,好官悲憤欲絕。銀娘勸慰,愿服事終身。遂各削發(fā),持齋念佛四十余年,好官卒,銀娘亦卒。
黃信妻陳氏。
黃珪璋妻石氏。
黃添妻邵氏、子婦張氏。
黃欣妻郭氏,年十九守節(jié)。
黃光輝妻郭氏。
黃勇妻趙氏,嫁未周年,夫死守節(jié)。
監(jiān)生黃廷祺妻董氏,弟延礽妻謝氏,戶部郎中黃驤云媳。董氏,知州董平章妹。謝氏,鄉(xiāng)賢謝金鑾孫女。
謝仕家妻陳氏,年二十九夫歿,孀守事姑,歷節(jié)三十年。
謝攀妻陳氏。
謝講妻薛氏,年二十守節(jié)。
蔡朝麟妻王氏,少嫻內(nèi)則。年二十四夫卒,遺三男、一女。仲叔朝熊方九歲。苦志撫養(yǎng),底于成人。侍姑病朝夕罔懈。守節(jié)四十六年。鄰里奉為女宗。
蔡欽妻謝氏,年十八,夫亡。子繼歿。促醮者踵門。氏殊死拒,卒完其節(jié)。
蔡金英妻陳氏,少嫠,家甚窘,躬樵采耕作,食力完節(jié)。
蔡傳妻洪氏,歸逾年,生一子,夫外出不返。及死訃至,洪令子負(fù)骸歸葬。未幾,子繼殤。苦節(jié)終身。
蔡國定妻吳氏。
蔡為妻潘氏。
蔡琴友妻林氏。
蔡標(biāo)妻王氏。
蔡聽妻蘇氏,年二十守節(jié)。
蔡福志妻林氏。
蔡俊妻陳氏。
蔡進妻莊氏。
蔡命妻洪氏。
蔡同妻呂氏。
蔡連妻陳氏,嫁逾年守節(jié)。
蔡佑妻陳氏,年十五守節(jié),卒七十五。
蔡德妻陳氏。
蔡超妻陳氏。
蔡壬辰妻楊氏。
蔡文章妻呂氏。
千總郭張文妻董氏,夫隨征朱一貴歿于軍中,家貧,忍饑茹蘗,課子讀書,守節(jié)數(shù)十年而卒。
郭啟妻張氏。
郭克誠妻林氏。
郭三才妻林氏。
郭三會妻陳氏。
郭佛助妻丁氏。
郭文妻吳氏。
林佛恩妻謝氏,年二十六夫歿,家貪。父逼氏改適,矢死不從,苦節(jié)終身。
諸生林云鵬妻韓氏。
林天柱(一作桂)妻楊氏。
林宏遠(yuǎn)妻邱氏,年十八守節(jié)。
林生妻顏氏。
林瑞奇妻許氏。
林助妻高氏、子義婦辛氏;高嫁未過守節(jié)。
林進妻陳氏。
林所妻蕭氏。
林登郡妻藍氏。
林妙妻侯氏,年二十夫歿,誓志不貳,守節(jié)數(shù)十年。乾隆間旌。
蘇坂妻陳氏,夫亡氏年二十六,貧不能殯,賣女以葬。外家欲奪其志,不屈,以節(jié)終。
蘇東云妻鄭氏,夫亡,家貧,躬耕操作,清苦終身。
諸生許敦孝妻呂氏,無子夫歿,戚黨為醵金買子以為后。
許裕妻林氏,年二十守節(jié),卒九十四,子翰仲都司。
許壽妻蔡氏。
許滔妻陳氏。
許孝妻陳氏。
許岱妻陳氏。
許擇妻莊氏。
許吉妻莊氏。
許享妻盧氏。
許有朋妻歐氏,年十九守節(jié),卒年七十五。
許韜妻柯氏。
許強妻林氏。
許光裕妻鍾氏。
許柱紅妻莊氏,年二十守節(jié)。
許得勝妻黃氏。
許照妻薛氏。
張玉麟妻郭氏,夫歿,家貧孤幼,辛苦哺孤,日一餐常不繼,或憐而饋之,不受。植節(jié)無玷。
張理妻李氏。
諸生張昌東妻黃氏。
張光華妻洪氏。
張得喜妻蔡氏。
范文質(zhì)妻林氏,年十六歸文質(zhì)。姑性嚴(yán)急,氏能得其歡心。年二十五而文質(zhì)歿,僅遺六歲男學(xué)海。已而夫之仲弟夫婦繼歿,子女皆幼,氏撫育如己出。課督學(xué)海成進士,授山東兗州壽張營守備。后請假終養(yǎng),七載而卒,年六十有四。
辜純湯妻林氏,夫卒,林年二十二,無子撫其媵二子為己子。事姑孝。姑病,刲股和藥,吁天減算以益姑壽;姑病痊,延五年而卒。
方耀啟妻盧氏。
方登妻鄭氏。
方禹妻洪氏,年十八守節(jié)。
吳炳才妻潘氏,祀節(jié)孝祠。
吳來之妻李氏。
吳丕謨妻李氏。
吳朝石妻莊氏,年十八守節(jié)。
吳竟德妻李氏。
吳泰妻白氏。
吳弁妻蔡氏。
吳輝妻陳氏。
吳佛送妻楊氏。
吳思馨妻許氏。
顏舜年妻陳氏。
顏天降妻陳氏。
顏棋妻呂氏。
顏冉妻黃氏。
顏在妻盧氏。
顏爽妻陳氏。
顏天啟妻呂氏。
潘友德妻朱氏,子振甲,乾隆丙午舉人。
諸生潘夢龍妻劉氏。
翁君千妻陳氏。
翁埯妻洪氏,年十八嫁,四月守節(jié)。卒七十。
翁都妻高氏。
歐佛源妻趙氏。
歐鼎妻張氏。
歐崇妻王氏。
高如吉妻呂氏、弟沛妻許氏;呂年二十守節(jié)。
高濟妻林氏,年十八守節(jié),卒八十。
蕭計妻許氏,與母柯氏稱節(jié)。
蕭天水妻洪氏。
蕭武妻謝氏。
呂旺妻高氏。
呂春妻顏氏。
呂助妻陳氏。
劉國傅(一作傳)妻韓氏、子婦蔡氏。
劉全妻陳氏。
莊卿妻吳氏。
莊等妻陳氏。
葉正妻李氏。
葉君齊妻楊氏。
徐光庭妻董氏。
徐茂臻妻吳氏,嫁逾年守節(jié)。
曾習(xí)輝妻洪氏,子大源,乾隆庚子舉人,內(nèi)閣中書。
韓仕貴妻曾氏。
邵啟明妻陳氏。
戴誠實妻吳氏,原籍同安。
施肇報妻陳氏。
辛仁妻盧氏。
周蔭妻陳氏。
羅媽生妻王氏。
胡祿妻蕭氏。
趙成妻方氏,年二十,夫出外死,守節(jié)。卒七十八。
石正妻林氏,年二十五,夫亡無出,斷發(fā)明志,苦節(jié)三十七年。
石茍妻陳氏。
丁充妻盧氏。
鍾六合妻高氏。
盧柔遠(yuǎn)妻許氏。
諸生余康凝妻楊氏。
洪思齊未婚妻蕭氏,名愛娘,武舉鳳求女,許配思齊,未娶而夫歿。愛娘年十九,請于父歸洪,養(yǎng)族子為嗣。十二年未嘗歸寧。及卒,合葬武定里。
王晉光未婚妻吳氏,聞夫訃,守貞終身。
劉爻生未婚妻黃氏,夫家貧,訃至,依母以守。
呂望未婚妻高氏,幼養(yǎng)于夫家,夫歿,矢貞以老。
國朝監(jiān)生黃廷礽妻謝氏,工部郎中驤云子婦,鄉(xiāng)賢金鑾孫女。
節(jié)烈
國朝魯定公妻袁氏,名順娘,年十六歸,甫六月而定公歿。越七日,白內(nèi)外諸親,自縊以殉。合葬魁斗山。雍正間旌。
鄭克■〈臧上土下〉妻陳氏,陳永華女。克■〈臧上土下〉者,偽藩鄭經(jīng)螟蛉子也。經(jīng)西寇,委政于永華。永華引嫌,立克■〈臧上土下〉為監(jiān)國。經(jīng)敗東還,永華亦歿。即以國事付克■〈臧上土下〉。無何,經(jīng)病亡。諸弟于喪次揚言曰:『彼非鄭氏子,孰肯為之下』。環(huán)訴于經(jīng)母董氏。董氏命收監(jiān)國印,幽克■〈臧上土下〉于別室。諸弟怨克■〈臧上土下〉,深夜遣烏鬼拉殺之。董氏以永華望重,猶禮陳氏。陳氏曰:『昔為箕帚婦,今為罪人妻,官民禮隔,愿出居待亡夫百日后,即往從地下耳』。許之。乃為別室以處陳氏,置克■〈臧上土下〉柩其中。陳氏旦暮號哭。如期懸帛柩側(cè),沐浴整衣自縊而死。
謝燦妻鄭氏,名宜娘,漳郡人。歸謝燦,燦遠(yuǎn)賈三載始?xì)w,尋病卒。氏朝夕號泣,誓以死殉。鄰媼慰以姑老家貧,且無兄弟,若何?氏曰:『婦人從一而終,余知從一之義耳』。遂投繯死。祀節(jié)孝祠。
傅璇妻黃氏,名棄娘,年十九歸傅為霖次子璇。為霖以反間謀泄,父子俱置極刑,眷屬發(fā)配。氏兄銓為氏營救得免。方傳之被系也,氏猶日望其生。及父子遇害,決意死。其兄多方挽之。氏曰:『今日之事,子為父死,妻為夫亡,于理甚順』。遂自縊。聞?wù)呱醢е?br />
李宋妻趙氏,臺之鎮(zhèn)北方人。歸宋。宋病侍藥,衣不解帶。及死哀慟。迨三旬祭畢,遂投繯。臺之士民高其節(jié),爭吊祭之。祀節(jié)孝祠。
曾(一作曹)國妻郭氏,名益娘。年十八,未有所出。國溺海死。氏日夜哀哭,誓不欲生。已而白所親曰:『夫死,義不獨存,愿從之地下』。遂自縊。祀節(jié)孝祠。
續(xù)順公沈瑞妻鄭氏,鄭斌女。辛酉冬,博為霖反間謀泄,株連及沈,囚其眷屬,獨氏發(fā)歸。氏泣謂父曰:『兒既適沈家,生死與共,今罹重禍,兒安可獨生?愿父遣兒同系』。斌從其請,羈之別室。及沈?qū)⒖O,問夫人何在?;蛘Z之。解一帶使持別夫人。氏遂投繯而死。
楊軫妻王氏,名德娘。軫捕魚溺死,氏年二十二,家惟老翁幼女。將卒,哭。夜四鼓,設(shè)祭筵哭奠畢,即入房自經(jīng)。
諸生呂振寬妻薛氏,夫?qū)⒔^,語薛曰:『汝方艾,我死汝當(dāng)去』。薛投地曰:『愿相從地下』。即夜嚴(yán)妝自縊。詰旦,夫乃亡。
顏達妻陳氏,夫亡無子,投繯以殉。
薛千祿妻李氏,夫亡撫孤,孤病殤,氏投繯殉。
張金生妻蔡氏,年二十五歸。甫五月,夫病,日奉藥,愿以身代。及歿,氏泣謂其母曰:『兒上無姑嫜,下無子嗣,義不可獨生』。視殮畢,即自縊死。
張嘯妻王氏,澎湖人。夫亡,氏年十八,孤甫三月。及長,攜拜夫墓,道遇風(fēng)舟覆俱溺。氏被拯起,已聞孤亡,旋蹈海死。
陳越琪妻黃氏,名器娘。越琪病,氏減餐祈禱。及卒,遂自縊。康熙間旌。
陳景昭(一作時)未婚妻莊氏,名珠娘,莊連女也。年十八,未婚而景昭故。珠娘聞訃,脫簪珥更素服。家人慮其殉也,防之密。乃佯談笑。越旬日,入室,母呼寂然,急破扉視,已投繯矣。因附景昭墓。先是,連有弟宗聘高金娘,年十八,未婚而宗卒,金娘即削發(fā)為尼。又有妹勸娘,未嫁,母病篤禱天割股和羹以進。母食而愈。即珠娘胞姑也。人以為節(jié)烈、貞烈萃于莊氏一門。
吳某未婚妻紀(jì)氏,名儉娘,紀(jì)惠女。許配吳氏子。未嫁夫病,寢食俱廢。夫歿,遂自經(jīng)以殉,時年十八。乾隆間旌。
黃廣生未婚妻林氏,聞夫訃變服守貞,持喪三年,投殉繯之。
李葵未婚妻顏氏,幼養(yǎng)于夫家。年十九,未合巹。夫卒,不食九日,赴水死。
呂氏女名諧娘,年十八未字。鄰人胡寵欲犯之,女羞忿自盡。乾隆間旌。
連氏女刲股愈母疾。
鳳山縣
節(jié)孝
國朝李時燦妻王氏,名賈娘。嫁五載,夫歿,家無次丁,惟老姑弱媳。氏勤一身以仰事俯育,慈孝兼盡。歷節(jié)五十余年。乾隆間旌。
李鳳妻董氏,年二十,夫卒。事姑盡孝,撫遺腹子有成,守節(jié)數(shù)十年。
黃忠妻成氏,名桂娘。夫歿,家貧,勤操作以奉舅姑。姑嘗病篤,值夫外出,氏百計籌醫(yī)藥以進。娘卒,喪葬盡禮。咸服其孝。
黃獎妻李氏,名快娘。年二十三,夫歿。孝事舅姑,教子入成均,孫游庠。守節(jié)五十余年。
盧從妻曾氏,名好娘。從歿,遺孤三歲。氏勤女紅撫養(yǎng)之。事姑以孝聞。
張元魁妻黃氏。
國朝儒士王曾儒妻鄭氏,名月娘,南安人。年十九歸。逾年,曾儒卒。翁以貧故,欲速葬之。月娘乞稍緩之。越數(shù)日,白其翁,愿從夫葬。翁囑勸止之。月娘曰:『吾當(dāng)夫沈劇時,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投繯而死。祀節(jié)孝祠。
王尋妻阮氏,名蔭娘,漳州人。父操舶為生。年十六,歸王尋。尋隸行伍。于歸后,未有生育,撫夫仲兄子如己出。夫歿,夫仲兄某來哭殯畢,氏請所撫侄為夫立后,欲自經(jīng)。仲防之密。乃設(shè)計醉仲以酒,遂嚴(yán)妝潔服從容就縊。事在康熙二十二年。祀節(jié)孝祠。
黃研妻王氏,夫亡無子,持喪至大祥,自縊死;時年十六。
黃尚志妻吳氏,年十八無出,夫歿方殮,潛出赴水而死。
金仁妻黃氏,名明娘。年十七歸金仁。越三年,仁卒,無嗣。夫弟尚幼,忍死以養(yǎng)舅姑。七載,姑亡,舅老且病,氏奉養(yǎng)備至,久而不懈。舅仁,氏尋病篤。母家欲延醫(yī),氏卻之曰:『吾不即從夫死而延此十載殘喘者,為舅姑也,吾何以生為』!遂不藥而卒。
陳某妻顏氏,為強暴所逼,不從,自縊。
嘉義縣
節(jié)孝
國朝番婦大南蠻,諸羅目加留灣社番大治妻也。于歸后,治家勤儉,事姑相夫,克盡和敬。年二十,夫歿,愿變俗不再適,乃引刀誓曰:『婦發(fā)可封,婦臂可斷,婦節(jié)不可移也』!力耕以撫其子,守節(jié)三十七年如一日,有司以聞。
吳慶榮妻高氏、劉源由妻江氏,俱乾隆間旌。
諸生蕭世華妻李氏,嘉慶間旌。
陳仲卿妾王氏,年十九,嫡早喪,遺孤應(yīng)選甫八歲。王撫嫡子如所生。延師課督,應(yīng)選長游庠。
節(jié)烈
國朝趙越妻嚴(yán)氏,猝遇暴逼,不從,自縊死。事聞奉旌。
蘇智妻林氏,為強暴所逼,不屈被害。事聞奉旌。
歐預(yù)妻王氏,名芼娘,年二十適預(yù)。逾年預(yù)卒,氏哀毀悲號,治喪盡禮。既卒哭,沐浴更衣,自縊死。
彰化縣
節(jié)孝
國朝翁昌齡妻林氏,年二十寡,食貧撫孤,守節(jié)彌厲。乾隆間旌。
楊振科妻鄭氏,林熾妻楊氏,上二人嘉慶間旌。
曾盛世妻許氏。
節(jié)烈
國朝汪門雙烈,姑婦也。姑劉氏,婦余氏,素慈孝。雍正九年,大甲西番作亂,焚殺居民。姑急謂婦曰:『義不可辱,當(dāng)各為計』。語畢,遂自刎。婦方抱姑尸而哭,逆番猝至,遂觸垣死。乾隆間旌。
參將羅萬倉妻蔣氏,夫殺賊陣亡。訃至,氏投繯死。事聞,奉旌。萬倉,陜西寧夏人。
楊聯(lián)盛妻顏氏,殉寇亂死。祀忠烈祠。
康某妻吳氏,姑韓氏素不貞,引吳某逼氏,不從,乃以治囚法搒撻無完膚,卒不屈。某怒,持刀剸氏腹而死。事聞,旌氏烈,逮某及韓伏法;道光七年事。
朱氏女,名群姑。乾隆六十年陳周全之亂,縣陷。父瀾攝邑令,死之。女年十三,懼辱,與兄嫂魯氏同投水而死。俱聞,并旌其烈,從祀節(jié)烈祠。瀾,浙江仁和縣人。
劉亨基女,名滿姑。年十七,林爽文亂,賊陷彰化,基為亂賊所殺。女同家人赴池,水淺不得死。賊扶女出。女切齒罵賊不絕。賊以刀劃其口,噴血丈余而亡。一門同死者十三人。
附臺灣鎮(zhèn)劉廷斌女義烈事:女隨任臺陽,父沒,眷屬十七人南渡,盜盡殺之。女以麗故,獨不殺。一客以附舟哀,亦不死。盜擠客于岸,虜女及橐金歸晏海,無有知者。時道光八年也。越十余稔,女诇其地觀音寺,名剎也,往禮佛。僧以從伙,訝官眷,獻茶。女顧之,輒■〈目咢〉眙。歸省遇害事,悟即曩附舟客。復(fù)往,屏女從,召僧與語,授牒,戒毋泄,乃去。僧夜走數(shù)十里首諸丞,且告群魁聚飲期。丞請捕之,盡獲。一鞫讞成,置之法。及縶四子,問女曰:『若何以處之』?曰:『妾忍死污合者,仇未報耳。仇報矣,若豈子哉』!遂手刃四孽而自經(jīng)。
國朝千總陳再裕妾吳氏,同母簡氏遇害;黃某妻江氏,許某妻羅氏,涂某妻詹氏,江某妻張氏,劉某妻羅氏;以上俱同治二年臺匪滋事殉節(jié)。
僑寓
節(jié)烈
鳳山知縣王廷干妻張氏,咸豐三年,臺匪滋事,氏同干姊孫王氏并仆蘇升妻馬氏、陳定妻丁氏、呂升妻蔣氏、黃源妻鄭氏同時殉。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方外
臺灣府
李茂春字正青,龍溪人,明末舉人。后居臺而遯于禪,放浪山水間,跣足岸幘,旁若無人。構(gòu)禪亭曰「夢蝶」,與諸僧誦經(jīng)自娛。人號李菩薩。
澄聲號石峰,海會寺住持。擅書畫,好吟詠,尤善弈。時值苦旱,有司延以祈雨,屢驗。
蓮芳號藕船,住持三官堂。好吟詩,工書畫,究醫(yī)術(shù)。
照明字喝若,寫蘭菊飄逸絕倫。
附方外著述
浣花吟詩,臺灣釋蓮芳撰。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寺觀
臺灣府臺灣縣
竹溪寺在治東南,康熙二十二年建。嘉慶元年修。徑曲林幽,清溪環(huán)拱,竹木花果,頗稱勝概。顏其山門曰「小西天寺」。
黃蘗寺在北門外,康熙二十七年左營守備孟大志建。三十一年、三十二年僧募修。
海靖寺舊名海會寺,在永康里,即鄭氏北園也??滴醵拍?,臺廈道王效宗、總鎮(zhèn)王化行改建為寺,亦名開元寺。嘉慶元年,提督哈當(dāng)阿修,改今名。
廣慈庵在東安坊,康熙三十一年建。
法華寺即李茂春夢蜨園,后僧人改建法華寺??滴跛氖吣辏P山知縣宋永清建前殿,祀火神,置鐘鼓二樓。前后曠地,遍蒔花果,起茅亭于鼓樓之后。乾隆二十九年,知府蔣允重建。殿宇巍峨,林木幽邃,備極勝概。
萬壽寺在永康里,康熙五十年巡道陳璸建,為祝厘所。寺后有靈濟井。
彌陀寺在東門內(nèi)永康里,年久傾圯,康熙五十八年僧一峰至自武夷,募化重興。
水仙宮在西定港口,開辟后商旅重建,壯麗異常。
超峰石觀音亭,僧紹光建。
鳳山縣
元興寺在城南鼓山麓。
泗洲寺在城西,前有潭一口,為放生池。
水仙宮在安平鎮(zhèn)。
嘉義縣
諸福寺在西門外,康熙四十六年建。
地藏庵在北門外,康熙五十六年北路營守備游崇功建。
南浦寺在南門外先農(nóng)壇左,雍正五年建,乾隆十一年知縣周芬斗修,并額今名。
彌陀寺在城南三里大陂上,乾隆二十三年建。
龍湖巖在開化寺赤山莊。閩人謂寺為巖。環(huán)巖幽邃,前有潭名龍湖,中多植荷花,左右列樹桃、柳、青梅、蒼檜,遠(yuǎn)山浮空,宛入圖畫。
大山巖,未詳創(chuàng)建年代。巖極峻聳,頂圓平,廣可數(shù)畝,僧舍在焉。寒花古木,遍列階前,煙景溪山,俱來目下。
觀音宮,一在咸水港,一在開化里。
彰化縣
觀音亭在縣署右,雍正二年知縣談經(jīng)正建,乾隆十八年里人重修。
虎山巖在治南燕霧保,乾隆十二年里人賴光商募建。
碧山巖在治東南半線保,乾隆十七年住僧募建。
定公庵在城西北,乾隆二十六年里人合建。
淡水廳
大士觀在新真山西云巖,乾隆十七年建。
澎湖廳
觀音宮在媽祖宮西側(cè),康熙三十五年游擊薛奎建。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雜錄
外祀
明萬歷元年秋七月,漳泉賊犯福寧州,把總劉國賓戰(zhàn)死。
賊屠塘頭堡,航海犯松山,官兵拒戰(zhàn),敗績。
冬,廣東??芰著P犯福建,總兵胡守仁擊走之。
時寇盜略盡,惟鳳遁錢澳求撫,廣督云翼不許,遂自澎湖奔東番魍港,為胡守仁所敗,追至淡水洋沈其舟,鳳復(fù)入潮州。
八月(年),倭犯澎湖東澳。
十年,浦城賊流劫福寧州。
十一年夏四月,龍溪縣民吳雙引等謀作亂,伏誅。
雙引等謀襲郡城,會久雨,城東南隅圯數(shù)丈,雙引以為天助,乃積芻府前涂嵩家,約其黨潘國佐等裝器械南河舟中,約舉火為號。賊有黃疆者,素德于謝氏,私語其故。謝固要疆首于指揮甘氏,私密遣卒環(huán)嵩家前后伺守。署府推官丁此呂、督捕同知沈銳搜獲引等八人。國佐等見城上不舉火,知事泄,各逸去。次日,悉捕獲之。余黨日布訛言,城中惶懼。巡海道徐秋鶚廉獲首孽,置諸法,訛言始息。
十四年,倭謀寇福建不果。
倭將大舉入寇,慮琉球泄其謀,令毋入貢。時同安人陳甲行商琉球歸,上其事于巡撫趙彥魯。倭聞有備,乃寢。
十六年冬十二月,莆田縣民柯守岳等作亂。
守岳,邑廣業(yè)里下溪人。妄言惑眾,扮鬼面,大耳長髯,垂簾受揖。免洋奸民曾廷邦及畬民雷五等附和之。宣言海上游天王有神異兵機,欲圖天下。從者鼎沸。守岳立赤幟,以書生陳文章為參謀。是月二十三日自涂靡坑擁至楓嶺亭,燃炳集齊。及烏山炮聲三不起,眾駭散,存者不過五六十人,守岳等遂逃回涂靡坑,招納兇徒期再舉。畬民囊豚毛走報百戶高泰、王元陽。泰、元陽亟詣分守馮孜告變。孜遣把總期全領(lǐng)兵百余哨探,全不敢進。
十七年三月,巡撫周寀遣兵平之。
是年正月十五日,守岳等率眾直趨院埔豎幟,大書「游天王鎮(zhèn)江山救萬民」九字,遂剽掠永??h之五都。寀遣把總王子龍督兵循永福抵賊營。三月朔日,戰(zhàn)于大洋,斬賊酋邱汝夫等,余黨奔散。胡全與哨官何維德、陳文正分路追捕,獲雷五等十余人。初三日,賊復(fù)聚。鄉(xiāng)勇黃子敏突戰(zhàn)死。知縣孫繼有募兵平之。守岳及其黨皆就擒,伏誅。
十八年夏四月,漳州府饑民作亂,知府李載陽捕平之。
二十年春二月,長泰縣民蔡揚中等作亂,伏誅。
揚中等修齋聚徒,謀乘夜襲縣城。鄰人蔡炳密白其事于知縣李學(xué)詩,捕揚中等,一鞫盡服。適延平推官羅心堯以行部至長泰,再訊,具得其實,同謀者滿紙。心堯密諭學(xué)詩捕素?zé)o賴數(shù)人,與揚中等俱解府??な乩钶d陽謂反形未具,宜釋之。學(xué)詩泣爭乃返。諸賊系之獄。余黨約三月朔日夜舉事,賊黨誤聽,于二月晦日夕諸賊戕獄卒突入縣衙,學(xué)詩身被數(shù)刃。賊以為令斃,縱火登城殺守卒,喊聲震地。應(yīng)者以非期不至。賊斬北關(guān)出。日午,為鄉(xiāng)兵所擒。
二十二年夏五月,福州府饑民作亂。
福州連歲不登,闔城米肆盡閉。東門李章家故饒,倉多陳腐,故昂其價,令糴者鱗次而入,有自辰至午不得入,乃大嘩,眾擁入,盡掠其米。放火焚倉,烈焰亙天。巡撫許孚遠(yuǎn)聞變,遣營將古應(yīng)科提兵捕之。兇首逸去。是夜奸民鄧三鼓眾焚古應(yīng)科居屋,為營卒所擒。城內(nèi)外聞風(fēng)搶掠者十余處。孚遠(yuǎn)遣兵分布城中,固守各巷口柵門,戒人夜出。次日,大發(fā)倉廩,亂遂定。后巡撫金學(xué)曾至,斬鄧三等于市。
二十五年,海賊無齒老寇漳浦縣古雷澳,把總張萬紀(jì)殲之。
二十九年,倭犯福寧崳山。
倭突至崳山殺守澳哨官,進泊松山三日,福寧戒嚴(yán)。次日浙人毛國科偕倭奴來駕,言赍日本國王檄求貢市。州牧宴國科及倭奴于松山,竟脫去。
是年,泉州都司僉書沈有容擊倭于澎湖,大破之。
先是,日本封事壞,巡撫金學(xué)曾欲用奇搗其穴,起有容守浯嶼、銅山。是年,倭掠諸寨,有容擊敗之。踰月,與銅山把總張萬紀(jì)敗倭彭山洋。倭據(jù)東番。有容守石湖,謀盡殲之。舟過澎湖,與倭遇,格殺數(shù)十人,縱火沈其六舟。倭遂去東番。海上息肩者十年。
三十一年,呂宋殺福建人在其國者二萬五千人。
先是,閩中以呂宋地近且饒富,商販者至數(shù)萬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長子孫。佛郎機既奪呂宋國,遣一酋來鎮(zhèn)會督礦稅太監(jiān)高寀至閩。奸宄蜂起獻利。有閻應(yīng)龍、張嶷者,言呂宋機易山素產(chǎn)金銀,采之歲可得金十萬兩、銀三十萬兩。以三十年七月奏聞,神宗納之,舉朝駭異。都御史溫純疏諫,言『中外諸臣,爭陳礦稅之害,天聽彌高。今閩中奸徒又以機易山事見告,臣聞海澄市舶高寀歲征三萬金,已不遺余力而攘利。機易越在海外,決無遍地金銀任人采取之理,不過假借朝命,闌出禁物勾引諸番,以逞不軌之謀。豈止煩擾公私、貽害海澄一邑而已哉。昔年倭患,正緣奸民下海私通,大姓設(shè)計勒價,致倭賊憤恨,稱兵犯順。今以朝命行之,害當(dāng)彌大。及乎兵連禍結(jié),諸奸且效汪直、曾一本輩故智,負(fù)海稱王,擁兵列寨,近可以規(guī)重利,遠(yuǎn)不失為尉陀。于諸亡命之計得矣,如國家大患何』?不聽。事下福建,乃遣海澄丞王時和、百戶千一成偕嶷往勘。呂宋人聞之大異。及時和等至,酋設(shè)宴問曰:『天朝欲遣人開山,山各有主,安得開?譬中華有山,可容我國開耶?且言樹生金豆,是何樹所生』?時和不能對,還任即病悸死。守臣以聞,請治嶷妄言罪。事已止矣,而呂宋人疑天朝將襲取其國,諸流寓者為內(nèi)應(yīng),潛謀殺之。聲言發(fā)兵侵旁國,厚價市鐵器。閩人貪利,盡鬻之。于是家無寸鐵,酋乃下令錄閩人姓名,三百人為一院,入即殲之。先后死者二萬五千人。酋出令,諸所掠貨悉封識貯庫。移書閩中守臣,言華人將謀亂,不得已先之,請令死者家屬往取其孥與帑。巡撫徐學(xué)聚告變于朝,神宗驚悼,下法司議奸徒罪。議上,神宗曰:『嶷等欺誑朝廷,生釁海外,致二萬商民盡膏鋒刃,損威辱國,死有余辜,即梟首傳示海上。呂宋酋擅殺商民,撫按官議罪以聞』。學(xué)聚等乃移檄呂宋,數(shù)以擅殺罪,令送死者妻子歸。竟不能討。
三十二年春三月,邵武盟香賊作亂,尋平之。
甌寧縣民吳建作亂,伏誅。
建,邑謝屯人。持古佛號煽黨千余,漸事剽掠,一郡戒嚴(yán)。壽寧知縣霍騰蛟時攝甌寧,單騎往曉之。而都督府亦遣赍牌傳諭。不解。于是兵備道劉毅檄,鄉(xiāng)民得便宜擒剿,仍發(fā)兵屯大歷口。官兵未至,鄉(xiāng)民先搗其穴,建自殺,余黨驚懼亦自殺。
秋七月,和蘭犯澎湖嶼,據(jù)之,尋引去。
和蘭即紅毛番也。先未嘗入中國。自佛郎機市香山,和蘭聞而慕之。其酋麻韋郎駕二大艦直抵澎湖。時汛兵已撤,如入無人之墟,遂伐木筑舍,為久居計。稅使高寀遣心社周之范詣麻韋郎,說以三萬金來饋,即許貢市。麻韋郎與之盟,已就矣。會總兵施德政令都司沈有容將兵往諭。有容負(fù)膽智,指陳利害。麻韋郎心折,乃曰:『我從不聞此言』。其下人露刃相詰。有容無所懾,盛氣與辯。麻韋郎悔悟。而撫按嚴(yán)禁奸民下海,犯者必誅。由是接濟路窮,番人無所得食。十月末,遂揚帆去。
是年,海賊周四老作亂,詔安知縣黎天祚擒其二魁,斬之,賊遁去。
三十四年,漳浦庠生趙秉鑒謀襲縣,知縣黃應(yīng)舉捕擒之。
四十四年,倭犯福建。參將沈有容擊敗之。
有容先為溫處參將,罷歸。至倭犯閩境,巡撫黃承元請?zhí)卦O(shè)水師參將,起有容統(tǒng)之。有容擒倭東沙,招降巨寇袁進、李忠,散遣其眾。
四十六年,海賊袁八老寇詔安縣沿海村落,既而就撫。
天啟三年,和蘭復(fù)據(jù)澎湖嶼。
先是,佛朗機橫海上,和蘭與之爭雄,汛舟攻破美洛居國,與佛郎機分地而守,出泊澎湖筑城,漸為求市計。守臣懼禍,說以毀城遠(yuǎn)徙,即許互市。和蘭從之。已而互市不成。和蘭怨,復(fù)筑城澎湖,尋犯廈門。官軍御之,俘斬數(shù)十人。乃詭詞求款,而修筑如故。又泊舟風(fēng)柜,出沒浯嶼、甲洲間,要求互市,招??芾畹┑葹橹?,濱海郡縣戒嚴(yán)。
四年春,福建巡撫南居益遣兵攻澎湖嶼,和蘭敗走,獲其渠帥高文律等。
巡撫商周祚罷,以南居益代之。居益初至,謀討和蘭,因列上調(diào)兵足餉方略,部議從之。是年正月,遣將先奪鎮(zhèn)港筑城。和蘭悉眾爭。官兵且筑且戰(zhàn)。和蘭退守風(fēng)柜。相持?jǐn)?shù)月,泛舟去。獨渠帥高文津等十二人據(jù)高樓自守。諸將破擒之,獻俘于朝。澎湖之警以息。
廈五月甲寅朔,福寧州變,有司撫定之。
是年,詔安烏山賊麥有章、金目寇縣城,百戶易彌光討平之。
官軍密令附山居民為鄉(xiāng)導(dǎo),偵賊糧盡復(fù)出,設(shè)伏扼其歸路。彌光冒險深入,鄉(xiāng)勇翼以長戟勁弩,遂蕩其巢。
海寇顏思齊等入臺灣,據(jù)之。
思齊,海澄人,為勢家所凌,毆其仆致斃,慮罪逃入日本。久之,積蓄頗饒。晉江楊天生、莆田洪升、南安張宏、同安林福、南靖李俊臣、海澄陳衷紀(jì)等皆賈販在日本,與思齊善。思齊見日本兵防怠弛,集諸人謀作亂。事泄航海奔入臺灣。諸番散居,無君長。初悉居海濱。自嘉靖未遭倭焚掠,稍避居山后。至是,思齊率眾據(jù)其地,勾引亡命,時出劫掠,為閩浙患。
六年春三月,??茑嵵埛刚钠挚h。
芝龍,南安縣石井人。少落魄,與弟芝虎、芝豹游廣東。其母舅黃程行賈香山澳,遇芝龍,留之。已而為程販貨至日本,遂與顏思齊等相習(xí)。思齊之逃入臺灣也,芝龍兄弟與之偕。及思齊死,眾無所歸,乃推芝龍為魁。三月,芝龍連■〈舟宗〉浮海,自龍井登岸,襲漳浦鎮(zhèn),殺守將,進泊金門、廈門,豎旗招兵。饑民及游手悉往投之,旬日間眾至數(shù)千。所在勒富民助餉,謂之「報水」,惟不許擄婦女、焚房屋,頗與他賊異。
夏四月,鄭芝龍犯海澄縣。
初,都督俞咨皋請于巡撫朱欽相,招撫海寇楊祿、楊策。祿、策既降,芝龍亦欲返正,托祿、策以達咨皋。祿、策要芝龍,不為通。芝龍怒,遣賊將曾五老泊海澄,尋大掠蘆坑、溪尾、九都諸處,海澄村落無幸免者。
秋,福建巡撫朱欽相遣巡海道蔡善繼招撫鄭芝龍。芝龍降。尋復(fù)叛去。
先是,善繼知泉州府。芝龍幼戲擲瓦石越府墻,誤中善繼帽。善繼遣役捕至署。芝龍父紹祖,府吏也。入跪請罪。善繼笑而釋之。及芝龍陸梁海上,善繼已罷歸。巡撫朱欽相欲得素識芝龍者遣往撫諭。有告其事,遂奏起善繼為泉州巡海道,令作書招芝龍。芝龍聽命。陳衷紀(jì)等不欲降,自以船十二艘回臺灣,惟芝龍兄弟率眾詣泉州。善繼待芝龍頗倨,且促其繳報戰(zhàn)船兵器。芝虎謂芝龍曰:『道憲不過欲散我黨與耳,安望其有格外恩乎。茍失勢,禍福未可知,兄宜圖之』。芝龍然其言,夜三鼓乘潮而去。
都司洪先春率兵擊鄭芝龍,先春敗走。
時芝龍船泊銅山,沿海戒嚴(yán)。新巡撫朱一馮至,檄先春率把總許心素、陳文廉同進剿。遇芝龍于將軍澳。先春鏖戰(zhàn),自辰至酉未決。晚潮風(fēng)起流逆,心素、文廉二船漂泊不能回■〈舟宗〉。先春收入舊澳鎮(zhèn)。芝龍遣弟芝豹陰度鹽墩,繞先春營后。芝龍自統(tǒng)大隊登岸攻擊。先春腹背受敵,乘潮遁入金門。
冬,金門游擊盧毓英率兵剿鄭芝龍,兵敗被執(zhí)。
朱一馮聞先春敗,檄毓英與先春合剿。芝龍令弟芝虎帶五艘詭作商船,陸續(xù)泊島尾、浯島。芝龍率戰(zhàn)船八艘至陸鵝迎敵。甫交兵,芝龍佯敗退。毓英乘勢追之。芝虎尾其后,順風(fēng)而下。毓英轉(zhuǎn)■〈舟宗〉不及,師遂潰,為芝虎所擒。芝龍親釋其縛,厚禮之,且告曰:『某非敢拒官軍,不得已耳。茍得一爵相加,當(dāng)為朝廷效死力。東南半壁,可高枕矣』。毓英許之游揚。芝龍乃縱歸。
七年夏六月,都督俞咨皋率舟師討鄭芝龍,大敗而返。
咨皋,大猷子也。時以都督鎮(zhèn)廈門。盧毓英自芝龍?zhí)帤w,入謁咨皋。咨皋責(zé)以失機,辭色俱厲,然亦畏葸不敢出兵。撫臣一馮促咨皋刻期撲滅。咨皋遣千戶馬勝、百戶楊世爵領(lǐng)船二十艘出港剿捕。勝、世爵皆戰(zhàn)歿。復(fù)遣副總兵陳希范率降賊楊祿、楊策往擊芝龍。甫交兵,希范先遁,把總洪應(yīng)斗、張選舉力戰(zhàn),祿、策不敢前。應(yīng)斗見勢急,發(fā)火自焚。選舉抱唝銃赴水死。咨皋聞報,調(diào)閩安、興化、泉、漳諸鎮(zhèn)兵集中左。芝龍聞之,笑曰:『咨皋紈夸子耳。徒讀父書,安知兵』?已而咨皋出戰(zhàn),大敗,逃至三叉河;聞芝龍兵不登岸,乃入廈門。
崇禎元年春正月,武平賊蘇阿婆等犯上杭縣,指揮劉震、百戶李中季等死之。
二月,??茑嵵埛笍B門,同安知縣曹履泰、海澄知縣劉斯■〈土來〉合兵擊敗之。
芝龍為履泰、斯■〈土來〉所敗,由廈門抵銅山。旬余,攻杜潯堡。鄉(xiāng)宦邱懋煒率眾拒卻之。芝龍遂入廣東。時漳州人顏繼祖為工科給事中,上疏曰:『鄭芝龍生長泉州,凡我內(nèi)地之虛實,靡不了然胸中。加以歲月所招徠,金錢所誘餌,聚艘數(shù)百,招徒數(shù)萬,城社之鼠狐,甘為牙爪,郡縣之刀筆,盡屬腹心。鄉(xiāng)紳偶有條陳,事未行而機先泄;官府纔以告示,甲造謗而乙訛言。復(fù)以小惠濟其大奸,禮賢而下士,劫富而資貧。一人作賊,一家自喜無恙,一姓從賊,一方可保無虞;惟醞釀以有今日,則大將俞咨皋無所逃罪矣。夫撫寇者,必未撫之先曉以利害,示以恩威,使之搖尾乞憐;又必既撫之后,散以原籍,領(lǐng)以的保,使之謀生樂業(yè)。而咨皋招之海,仍置之海,首從從無分別,商民任其劫掠。且也,殺人可以不死。家享巨室良田之福,而身被紅蓋。腰金之貴人皆有所利而為賊,何所懲而不為賊乎?荏苒居諸,于今八月,不聞咨皋有尺寸之樹。豈謂賊稍離汛地,遂可矯語驅(qū)除之功乎?賊避北風(fēng),非懾咨皋。閱其輔車唇齒之勢,粵危則閩不得獨安。賊若再順風(fēng)為陣,臣有以知咨皋之束手無措也』。疏入,廷臣會議,咨皋即解任逮下獄。
二月,武平賊蘇阿婆等攻縣城弗克,轉(zhuǎn)攻武平所;署守備千戶徐必登等死之。
必登蒞任甫兩日,聞縣有急,與鎮(zhèn)撫陳應(yīng)龍、哨官徐治、陶志學(xué)、殷元望、丁顯統(tǒng)所軍赴援。所軍不前,必登麾親軍及家僮策馬至麻姑墩遇賊,親軍竄走,必登遇害。家僮抱尸而哭,賊磔之。應(yīng)龍等皆死亂賊中。
夏四月,兵備道董象恒率上杭知縣吳南灝討武平賊,大敗之。
把總韓應(yīng)琦等進剿,殺賊酋龔二。賊縱火攻溫家樓。適象恒與南灝兵至,大敗賊于桐盤嶺。五月,象恒督兵直抵賊巢。賊眾沖擊南灝營。應(yīng)琦與把總張承祚出拒戰(zhàn)。南灝麾甘蓮都司率兵助之。賊敗奔蛇徑,自相踐踏,死者不可勝數(shù)。
五月,海賊周三老犯懸鍾所。
六月,武平百戶曹經(jīng)等擊賊于東流坑,死之。
賊將出寇江西會昌縣,經(jīng)與賊遇于東流坑,戰(zhàn)敗,被賊搤殺。哨官羅應(yīng)時、馬萬宗、把總朱球及兵卒死者數(shù)十人。
降賊楊祿、楊策復(fù)叛。
祿、策遁至烏洋,招集百余艘,散劫懸鍾所、卸石灣等處。焚兵船民舍,殺僇不計。
秋七月,武平賊攻縣城,知縣巢之梁會上杭知縣吳南灝擊敗之。
九月,??茑嵵垙?fù)降,詔授防海游擊。
盧毓英言于泉州知府王猷,盛稱芝龍材武,假以一命,當(dāng)可再招。猷首肯之。及巡撫熊文燦至,猷條陳時事,并言芝龍兩勝洪先春不追,獲盧毓英不殺,俞咨皋敗至海門中左棄城遁,芝龍約束其眾不許登岸,實有歸順之萌;今剿難卒滅,不若遣人往諭,許其以立功贖罪。文燦乃遣毓英招芝龍。芝龍至,愿以剿平諸盜自任。
文燦大喜,奏題防海游擊。然芝龍踞海濱近海州縣,皆勒民報水如故。
冬十月,武平賊攻象洞,守備李鐸死之。
上杭知縣吳南灝督兵至象洞,而鐸兵已先到。賊從小路沖擊,官兵驚潰,擁南灝歸。鐸步戰(zhàn),殺數(shù)人而死。哨官周以弼、洪萬余、日者馬逸山皆遇害。
十一月,武平賊圍上杭縣,知縣吳南灝督鄉(xiāng)兵拒戰(zhàn),破之。
賊自佛子皋來屯校場前。三涂百姓盡忿,愿殺賊。賴思養(yǎng)招兵千人,賴君遷、邱汝華、李朝育、溫子皋各招數(shù)百人,求戰(zhàn)。南灝許之。鄉(xiāng)兵直攻賊營,殺賊數(shù)百人,復(fù)遁歸洞。
十二月,巡海道曾櫻率兵討武平縣九蓮山諸賊,悉平之。
櫻募壯士,夜搗賊巢。凡巖前、象洞、米坑、箬策諸鄉(xiāng),少長悉戮無遺。蘇阿婆率眾五百人遁入廣東平遠(yuǎn)縣,縣令誘而殲之。
二年夏,降寇李魁奇復(fù)叛,攻陷金門后浦。
魁奇,惠安人。少時沿海捕魚,識水性,能沈水底半日不起。及壯,糾諸魚船往來海上為盜,與鄭芝龍俱受撫。至是再叛。
六月,李魁奇寇海澄縣;知縣余應(yīng)桂遣兵擊敗之。
游擊鄭芝龍斬楊祿、楊策于金門港,收其眾。
秋八月,李魁奇寇龍溪縣;把總吳兆燫、張?zhí)焱葥魯≈?br />
魁奇寇龍溪、福滸、石碼。兆燫與哨官蔡春獲其戰(zhàn)艦一艘。哨官賈希戰(zhàn)死。義勇張字移炮碎賊艦于海澄港,賊大潰。天威手擒渠魁黃杰。總兵趙震飽賊貲,出杰于獄,賊復(fù)熾。炮營守備魯大廷、把總袁德?lián)糁?。德被傷,沖鋒許界、壯士張明俱戰(zhàn)死。天威揮戈奮擊,吼聲如雷。兆燫與其弟兆煒、翼袁德裹創(chuàng)大戰(zhàn),所向披靡。賊遁出港。腰城及炮營諸軍發(fā)炮擊碎賊艘無數(shù)。是役也,死傷相半,然賊自是不振。
鄭芝龍擊敗李魁奇于料羅,斬之。
陳衷紀(jì)等自臺灣渡海,欲與芝龍相見。船至澎湖,為魁奇所掩,衷紀(jì)與楊天生、陳勛等死。芝龍故與衷紀(jì)善,聞之大恨。至是,魁奇泊舟料羅,芝龍率眾往擊之??嬷袠屗?。芝在割其首以祭衷紀(jì),余悉歸芝龍。芝龍由是益強。捷聞,熊文燦遣官至料羅犒之,并許芝龍轉(zhuǎn)題參將。
海賊褚彩犯南日澳,鄭芝龍率兵剿滅之。
九月,海賊犯海澄、漳浦二縣;把總張?zhí)焱?zhàn)死,吳兆燫率兵擊敗之。
賊犯海澄青浦,壯士林瀚率眾御之。賊轉(zhuǎn)犯漳浦白沙,天威往援,夜行枵腹數(shù)十里,猝遇賊,力戰(zhàn)死。
四年春二月,廣東平遠(yuǎn)賊鍾凌秀等犯汀州府。
凌秀與弟復(fù)秀聚眾九連山作亂。山延袤數(shù)百里,有小徑可達上杭、武平,并通江西之贛州、南安、吉安,湖廣之郴、衡。賊出沒惠、潮間,騷擾三省。至是突入汀州境,掠永平寨。守備吳奇勛、千戶祝禧、百戶邱泰、把總羅器皆死。旋屯黃蜂隘。知府林聯(lián)綬調(diào)兵御之。指揮嚴(yán)明被執(zhí),贖歸。千戶劉堯、百戶張機不屈死。已而賊遂出瑞金縣,札南門岡,為鄉(xiāng)豪江振熙、僧守貞所敗,盡棄輜重,徒手趨楊家港。聯(lián)綬懲前敗不發(fā)兵堵截。賊復(fù)收殘孽,整隊而掠高吳。總兵謝宏義統(tǒng)兵拒戰(zhàn)。千總林應(yīng)龍、指揮王應(yīng)官、張大倫、把總王國佐、賴思養(yǎng)、賴君遷、曹緯咸敗死。次日,巡道顧元鏡復(fù)遣指揮韋某、百戶張耀接援。韋聞賊先竄,耀戰(zhàn)死;元鏡不正軍法,僅杖韋如常罪,仍令掌操??;耀不聞有旌恤;其賞罰倒置皆類此。聯(lián)綬后以贖明事罷職,明亦遣戍。
秋九月,福建巡撫熊文燦提兵入汀州,會剿平遠(yuǎn)賊。
賊舍上杭武平徑出廣東襲始興縣,破之,羽書告急。朝旨諭文燦督兵同贛廣兩院會剿。文燦乃率鄭芝龍親兵駐上杭。芝龍親自三河壩進搗賊巢,焚之。明年春,追至石窟都。鍾凌秀率賊二百受撫,遂執(zhí)凌秀斷其右臂,錮諸獄。發(fā)兵圍復(fù)秀。復(fù)秀潰圍而出。后連擾惠、潮間,而汀州得偷安者數(shù)歲。
五年夏四月,汀漳巡道顧元鏡自上杭督兵出江西,會參將鄭芝龍剿賊。
海賊劉香犯南安、同安、海澄諸縣。
香,海澄人,勾引無賴出沒閩廣海上。至是欲窺安海鎮(zhèn),先期以柴船泊石井澳,沿戶賣柴,夜半陡起,抄掠一空。南安、同安二邑俱被其毒。尋寇海澄,乘夜抵浮宮。知縣梁兆陽遣把總吳兆燫、袁德率兵擊之。賊舟樓櫓巍若雉堞,官兵皆小艇。賊矢石交下,莫能仰視。驍卒林行奮勇先登,斬其魁。賊交刃之,鳥翔而下,墜小舟,得不死。袁德再登,眾繼之,斬獲數(shù)十人。賊溺死者無算。
海賊劉香犯連江縣。
香劫連江,諸生趙瑞應(yīng)率鄉(xiāng)民陳其惠等御之。香遁去,其惠戰(zhàn)死。
福建巡撫鄒維璉遣鄭芝龍率兵擊海賊劉香,敗之。
香敗走廣東。
王家彥海防議:近日劇賊劉香老結(jié)連五師以掠同安鎮(zhèn),幾擾省會。計自漳之福洋至省,不知為幾寨幾游。而中左居漳、泉兩府之司,為省會南來之門戶,誰司其地,聽其揚帆直趨,一至于此。職請以歷來祖制約略陳之。國初有衛(wèi)所軍無別兵,有指揮、千百戶無別將。諸戍陸皆軍,即烽火、小埕、南日、浯嶼、銅山五水寨之舟師,無非軍也。而統(tǒng)于各衛(wèi)之指揮,謂之衛(wèi)總。至嘉靖四十二年,撫臣譚綸、總兵戚繼光題復(fù)舊制。每寨設(shè)福哨、鳥槳等號船四十余只,于五寨中分三哨屯大洋賊船必經(jīng)之處,其余各寨附近緊要港澳則分哨以防內(nèi)限。又于道理適均海洋,定為兩寨會哨之法,北抵浙之金盤,南抵廣之柘林,聯(lián)絡(luò)呼應(yīng),戈船相望。萬歷二十四年,撫臣金學(xué)曾復(fù)請?zhí)碓O(shè)崳山、海壇、湄洲、浯銅、元鐘、礵山、臺山、澎湖諸游,于一寨之中,以一游翼之,錯綜迭出,雖支洋窮澳,無不按焉。自升平日久,而額船頓失舊制。指揮、千百戶等官足不逾城市,會哨之法遂杳然矣。至因之選民兵、募客兵、編鄉(xiāng)兵,又聯(lián)漁兵、業(yè)軍而五矣。而籍愈虛、賊愈熾。此所以長嘆息也。按舊額而復(fù)之,依分哨法而核之,籍民兵、客兵而簡練之,鼓鄉(xiāng)兵而官兵勿驚擾之,復(fù)使沿海之四十二澳漁兵之乖覺者厚其餉,偵賊所在,以為海上耳目,而頓制之;皆今日不俟再計而決者也。至巡司之與衛(wèi)所并建,當(dāng)日江夏侯周德興念寰海疏節(jié)闊目,乃于中所隙處設(shè)四十五寨城,射手百名,以資邏警。宏治四年,按臣陸備始裁三分之一,而寨兵益寥寥矣。為今之計,莫若以本寨原餉仍募土民以充射手之?dāng)?shù),專令教師肄習(xí)弓兵之外,不許妄行勾攝,恣為侵漁。卒然遇警,賊少則率此以應(yīng),賊多則糾合各寨,將所轄一方之水陸等兵共堵?lián)粞?。戚繼光之平倭也,雞鳴蓐食,殲厥無遺,故至今倭尤惕息其余威,以犯華不利為戒。今賊且生生不已矣,猶可留撫之一字以為海上之傳燈乎。自賊飽而陽以撫愚我,將飽而陽以撫酬賊,于是賊之去來動靜,未有不先通于將者。兵乘賊至則引下風(fēng)以避之,賊去則尾其后以送之,抽矢扣輪以發(fā)虛聲,遮襲旁艇以當(dāng)捕擊,海波尚復(fù)有晏時乎。唯曉然示以渠魁法在必殲,以斷行間之觀望,則將無所利于賊,金粟馬羊之膻去而后陷陣死綏之志堅矣。
六年秋,和蘭陷廈門;巡撫鄒維璉遣兵擊敗之。
和蘭筑城臺灣,與奸民互市。已而襲陷廈門城,大肆焚掠。遂自料羅窺海澄境。知縣梁兆陽率兵夜渡浯嶼擊破之,焚其舟三,獲舟九。維璉發(fā)兵水陸并進,召芝龍赴援。和蘭乃泛舟大洋,轉(zhuǎn)掠青港、荊嶼、石澳。諸將御之于銅山,連戰(zhàn)數(shù)日,始敗去。
海賊劉香寇詔安縣。
七年,和蘭寇詔安縣。
和蘭泊船銅山,入詔安五都,劫掠甚慘。官兵進剿,縱火焚舟,悉斬其酋,無一人還者。
海賊劉香寇長樂縣。
八年,參將鄭芝龍率兵至廣東討劉香,滅之。
時文燦總督兩廣。香入廣東,文燦欲召鄭芝龍進剿。巡撫鄒維璉疑芝龍與香有舊,留不遣。按察使曾櫻以百口保芝龍,維璉乃許之。芝龍合廣東兵擊香于田尾遠(yuǎn)洋,香自焚死。
九年冬十月,漳平縣賊和尚仔作亂;知縣高光映討平之。
是年,邵武府無為教倡亂。
十年春正月,流寇陳缺嘴犯永定縣;署巡道潘融春、丁州知府唐世涵、知縣徐承烈、巡檢倪思震剿平之。
秋七月,山寇張維新、林覆等流劫龍巖縣大池等處;知縣鄧藩錫誘擒之。
十二年夏六月,鄭芝龍擊敗和蘭于湄州洋。升芝龍為副總兵。
和蘭酋郎必即哩歌最驍健,先后劫掠浙、閩海上,官軍屢為所敗。撫臣檄芝龍舟至湄洲外洋,與和蘭遇。夷船高大,官軍技無所施,傷者甚眾。芝龍退泊楓亭港口,募漁船貫水者五十人,以竹筒貯火藥,人各佩兩筒,撐以舟,急至夷船邊,釘筒發(fā)火。五十人者,浮浪而歸。焚夷船五艘,郎必即哩歌大驚,自是不敢入閩境。
冬十一月,漳浦縣寇李隨等謀襲縣城;署知縣推官彭管捕擒之。
十四年,邵武府七臺山寇作亂;杉關(guān)守將元體中討平之。
十五年春正月,平和縣賊梁良犯漳州府衛(wèi);千戶徐廷寀督兵擊走之。
是年,南安縣民張六角等作亂。號青巾賊,破三洋寨,殺戮無算。
光澤縣賊李東球作亂,守將元體中討擒之。
東球自號百花英,與同邑賽花英兵聚眾數(shù)千相攻擊,光澤大震。體中率兵五百,討擒之,余黨解散。
十六年春三月,仙游縣民陳尾等作亂;知縣趙德榮偕邑紳唐顯悅討平之。
陳尾,邑西鄉(xiāng)人,與胡細(xì)、李玉晶等煽亂,眾逾萬。顯悅與德榮請于巡撫張肯堂、分守道施邦曜、總兵鄭芝龍,先后發(fā)兵會剿;梁魁無漏網(wǎng)者。
夏四月,漳浦縣山賊陳鸞、邱縉等作亂。
鸞、縉后俱就鄭芝龍撫。
冬,賊崔馬武犯詔安縣。
守陴者夜擒諜奸細(xì)梟之,賊乃解去。
詔安縣山賊余五姐掠四都,縣令及所官督兵拒戰(zhàn),皆被執(zhí)。武生沈致一、林惺南、許和公俱戰(zhàn)死。次日黎明,縣眾合諸村精銳徑搗文家寨賊營,奪縣令及所官以歸。
建寧縣鄉(xiāng)寇大起,署縣事邵武府通判陳主謨擒斬之,覆其巢。
寧洋縣民梁三作亂,知縣陳良言剿平之。
梁三兄弟肆行劫掠,良言捕獲其妻。三嘯聚攻城要釋。良言斬其妻首擲城下,率鄉(xiāng)勇進剿之,遂潰散。
十七年春,平和賊梁良等寇龍巖、漳平二縣。
二月,流寇犯永定縣。
賊數(shù)千人圍大埔不克,遂從金豐場至城下放火,焚東門橋及東南城外民屋,城中嚴(yán)備,賊退至湖雷村,擄掠六日。邑士王芝蘭、民童傅一率鄉(xiāng)兵追擊,伏發(fā)被害。
是年,流寇何富等犯寧德縣。
大田縣盜起,署典史顏上觀死之。
縣境四鄉(xiāng)皆盜,大肆焚掠,海寇盧緒乘機入犯,上觀拒戰(zhàn)死。
南安賊杜聲聞寇永春縣,駐防徐隆進死之。
流賊葉積犯詔安縣,官兵追擊之;積遁入廣東。
寧洋縣蔭生廖淡修作亂,漳州知府金麗澤、參將顏榮等討斬之。
淡修聚眾蹂躪龍巖、漳平、寧洋間,麗澤榮率兵同漳平和縣張重仕擊之,斬淡修于西埔營。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國朝順治元年冬十月,山寇徐連陷云霄鎮(zhèn),遂攻漳浦縣;明漳南道陳起龍御卻之。
時邑中乏食,漳南道陳起龍自郡移駐縣中,登陴守御,自分必死,衣里皆用印符。血戰(zhàn)三日,賊死無數(shù),城賴以全。檄長泰知縣郁文初署縣事,乃回漳州。后鄭芝龍回安平鎮(zhèn),欲收起龍余眾納款我?guī)?,起龍堅?zhí)不可,解所著里衣示之,遂遇害。
廣東賊蕭聲、陳舟等犯汀州府;明福建巡撫張肯堂遣兵援之,把總林深、鄭雄死之。
聲、舟等聚眾數(shù)千,號閻羅總,剽掠南贛境上,漸逼汀州??咸们脖灏僭Y\已札汀之古城鎮(zhèn),援兵徑趨觀音鋪,墮賊伏中,被殲者三百余人。賊退屯瑞金境。是時鍾凌秀余黨有張恩選者,號豬婆龍,眾數(shù)百擾上杭、永定間??陀姓f寧化知縣于華玉曰:『賊勢甚猖,而二黨不附,可離而破之。今張撫軍蒞汀,公必監(jiān)紀(jì)軍事,首當(dāng)招撫恩選。恩選降,閻寇雖不即滅,破而走之必矣』。華玉然之。
二年春正月,明福建巡撫張肯堂師駐上杭縣。廣東賊蕭聲、陳舟等間道犯汀州府,攻麗春門不克。
肯堂至上杭,以于華玉為監(jiān)軍。華玉用客言,張恩選果就撫。復(fù)招土豪寧文龍勒為一軍。時聲等由寧化之淮土出江西。華玉師至九江,為惠登相兵所抑,悉潰散,竄江、浙間。
夏六月,故明唐王聿鍵奔福建。閏六月,故明禮部尚書黃道周等以唐王聿鍵稱號于福州。
秋,饒寇犯詔安縣;故明官兵御于章朗埔,殲之。
冬十月,廣東賊復(fù)犯歸化縣;故明巡道于華玉提兵御之。
賊抵歸化城下,大治攻具。知縣華廷憲告急。時華玉回閩,由職方擢上杭兵巡道,率所撫張恩選、寧文龍等援歸化。賊聞援師大集,是夜遁。華玉張皇露布敘功,請題擢兵部侍郎。
三年春三月,仙游縣黜生李芳聲謀作亂,伏誅。
芳聲糾賊謀襲縣城。自伏北門城上為內(nèi)應(yīng)。邑紳唐顯悅得報,令練總楊瑞風(fēng)執(zhí)之,賊遁。
夏四月,流賊襲陷詔安縣。
殺故明唐王聿鍵所署官。義民陳習(xí)山、胡仲慥赴援,賊墮城遁。
龍巖賊黃德純、吳宛遂等攻城;故明漳州總兵洪政、參將顏榮等合兵破之,斬宛遂。
廣東賊蕭聲、陳舟等寇建寧縣。
先是二年秋,故明益宗永寧王慈炎起兵興國縣,招諭閻寇聲、舟等,盡降之。
其冬,慈炎敗,閻寇四散剽掠。屯駐建寧縣故明知縣浦益光調(diào)兵御之,民稍安。四閱月乃去。
六月,廣東程鄉(xiāng)賊張大祥陷永定縣。
寧化縣民黃通作亂。
通本在城巨族,其祖遷居留豬坑。父流名結(jié)中宜村李留、李簡、半寮村寧文龍為死黨。流名后以祭祖歸宗,猶雄視其族。族之無賴黃振者,不勝憤,拉殺之。族人計無所出,乃毀祖堂,投流名尸爇之,若為焚死者。流名有八子,長即通,鳴于官,而以父燼骨封墓于祖堂中。有司業(yè)知流名行不軌,心幸振之殺之也,不甚竟其獄。于是通始與其族構(gòu)不解。凡黃族田產(chǎn)附近留豬坑者,通皆據(jù)而有之。邑俗以二十升為一桶,曰「祖桶」,及糶則桶一十六升,曰「衙桶」;沿為例。通欲大集羽翼,創(chuàng)為較桶之說,倡諭諸鄉(xiāng)。凡納租,悉以十六升之桶為率。鄉(xiāng)民歡聲動地,歸通恐后。通因部署鄉(xiāng)豪有力者為千總,丁壯悉聽調(diào)發(fā)。會黃族復(fù)夷通父墓。通潛由安樂突入邑北門,殺其族衿黃欽鏞及侄黃招掠殷戶百數(shù)十家,焚城外園館幾盡,摧墮城垣十?dāng)?shù)丈,抬去佛郎機炮二門。
寧化賊黃吉襲陷清流縣。
吉,黃通黨也。
秋七月,寧化賊黃通執(zhí)故明巡道于華玉以去;賂之,乃縱歸。
華玉提兵至寧化,殊無討賊意;越三日,出駐城外,遣牌招撫。通等趨邑城碎其牌。華玉方與邑令朱墀對弈,不為備。賊蜂集執(zhí)華玉去,裸墀而縱之。次日,華玉遣人赍帖至城垣云,諸鄉(xiāng)紳速措餉。城中鳩千五百金付之。賂入而華玉始?xì)w。
漳州北溪賊林拔順謀襲府城,事泄遁去。
故明守道陳起龍多善政,及卒,民肖像祀之南橋。前三日,柩吼聲不絕如磨。纼行,軍民傾城祖送,至赤嶺,舁三折。眾異之。百戶徐廷寀跪請曰:『老大人去漳,屢見神異,得非城中有急變乎』?連擲六茭,皆圣。閉諸城門捕獲訊之,乃知賊謀王舍為內(nèi)應(yīng)也。舍,故宦家子。故明通判嚴(yán)御風(fēng)托往拜,就其家擒之。百姓立斃舍,陳尸于市。賊知事泄,遁去。
八月,征南大將軍貝勒博洛等師入福建,建寧、延平、邵武、福寧諸郡縣皆降。
貝勒博洛統(tǒng)大軍自仙霞關(guān)入閩。別將分兵二路:一由海道趨福寧,一由杉關(guān)下邵武。所至人民安堵,市不改肆。
故明唐王聿鍵自延平奔汀州??偙倮畛蓷澴芳?,獲之。汀州諸縣皆降。
故明海忠伯田仰潰兵掠寧化縣境。
時聿鍵輔臣何吾騶逃至泉上,將由寧化入粵,而田仰潰兵欲劫吾騶行橐,間道出泉上,不相及,遂焚留坑。次日過泉下,鄉(xiāng)眾阻之。潰兵殺武進士邱雋、武舉吳維城、庠生邱浙等及烈婦謝氏。
貝勒博洛等師克福州。
時下游官吏虐民,民日夜企大兵至,為之謠曰:『清行如蟹,曷遲其來』?
九月,貝勒博洛駐師福州,遣兵徇興化,泉、漳諸郡縣相繼下,福建悉平。
一由興化下泉州,一由大田抵漳平北溪出漳州,諸縣各以次歸附。方大兵之未至泉也,鄭芝豹閉城門,大索富民餉,不應(yīng),立梟之??`姻家母于庭,抵暮勒銀數(shù)萬。俄而大兵至,芝豹黨乃潰。
故明安平鎮(zhèn)將鄭芝龍降,其子成功遁入海。
時芝龍據(jù)安平鎮(zhèn)欲降。自以擁立聿鍵,懼討,猶豫未決。貝勒博洛遣故明兵部尚書晉江人郭必昌持書招之,略言:『吾所以重將軍者,以將軍能立唐藩也。人臣事主,茍有可為,必竭其力;力盡不能勝大,則棄暗投明,乘時建功,此豪杰事也。若將軍不輔唐藩,吾何所用將軍哉』?芝龍大喜,率所部降軍門。先是,芝龍販日本時,娶倭婦生子森。芝龍既貴,以厚幣迎歸。森在日本已七歲矣,及長,補南安學(xué)諸生。聿鍵稱號福州,芝龍引森入謁。聿鍵愛之,賜姓朱,改名成功,封忠孝伯。芝龍將降,成功沮之。芝龍叱曰:『稚子不知時勢。南京以天塹之隔,四鎮(zhèn)之雄,且不能拒敵,何況福建偏安一隅?倘爭衡失利,一旦搖尾乞憐,悔無及矣』。成功知芝龍意不可回,密告叔父鴻逵,與所善洪政、陳輝等收散卒入南澳。明年,貝勒博洛班師,以芝龍至京,詔隸漢軍正黃旗。芝龍子六,長即成功,次世忠、世恩、世應(yīng)、世襲、世默,惟世忠從芝龍入京。鴻逵尋入據(jù)金門。
南安山寇莊廷、張益攻縣城,知縣高翊文御卻之。
翊文由隨征知南安,能拊循百姓,有干略,邑恃以安。
冬十一月,汀州府知府李友蘭招撫寧化賊黃通,給通守備札。
友蘭親詣中沙招撫,與通盟,給以守備札。通大賂友蘭,往來如平交,益無忌憚。更自出札授千總。千總受札,復(fù)買私札送異鄉(xiāng)之豪而取償焉。自清流、歸化、泰寧、永安、沙縣諸村落,千總令旗往來如織。
是年,江西賊犯光澤縣;知縣謝申之拒戰(zhàn),不克。
賊入杉關(guān),光澤守將宵遁。賊遂逼城,申之率鄉(xiāng)兵拒戰(zhàn)于馬鞍亭,弗克。生員饒世湻死之。
四年春正月,泰寧縣上高、永興二保民作亂。
江西寇呂夢彪招誘之。
二月,??茑嵆晒Ψ负3慰h。漳州副將王進率兵赴援。成功遁走。
成功自南澳回泊鼓浪嶼,聞芝龍北上,乃入安平鎮(zhèn),糾眾得數(shù)千人仍用隆武年號自稱招討大將軍是月結(jié)鄭彩兄弟及楊耿合兵,寇海澄縣。遣其將王來破九都學(xué)城。參將田爵焚橋而守。知縣吳治臣自府回,賊要殺之于漏仔州。進率兵赴援,夜由西門架棧飛縋入學(xué)城。賊熟睡,盡殲之。成功遁。
故明魯王以海遣將陳國祚攻漳平縣。漳州千總王玉射殪之。
三月,永興保賊丁朋、江胡等掠依口村。
鄉(xiāng)民計覆其舟,賊溺死。
夏四月,寧化土豪寧文龍襲賊黃通,斬之,并擒其弟允會。
始文龍與通父同事,以兒子畜通。通貌寢,戚施文龍心輕之。及通兄弟作亂,勢每軋文龍上。及是,通從泉下里點甲至烏村返宿下埠,文龍襲通,斬之。闔城歡聲動地。自是諸鄉(xiāng)絕千總之跡矣。
五月,江西賊程文興犯建寧縣。
鄉(xiāng)寇黃金印、熊國弼、廖廷勛等導(dǎo)文興攻城。署縣事孫志儒率官民兵守御。賊退屯水南。參將吳鎮(zhèn)、游擊王用來援,賊乃去。
六月,汀州知府李友蘭、總兵于永綬率兵至寧化縣,招撫長關(guān)賊黃通余黨及清流賊余燦。
參將吳鎮(zhèn)討永興保賊,弗克。
私七月,故明將王祁率眾陷建寧府。
祁,金壇人,逃古田山中為僧,借講經(jīng)聚眾,從東溪來攻城。時鎮(zhèn)兵遠(yuǎn)調(diào),防守者少,城陷。祁挾故明廢宗鄖西王號召山寇,肆掠郡城,攻陷旁邑,惟浦城堅守得全。
邵武賊樂升如等攻府城。
升如與其黨官威揚、湯克纘、丁伯鞱、施子章等倡亂,結(jié)外寇攻城。參將魯云龍焚東橋,設(shè)兵守之副將池鳳鳴、知府陳哲、知縣趙之璉協(xié)力堵御,城賴以全。邵武副將池鳳鳴遣兵討永興保賊,不克。
鳳鳴遣將黃鷂子協(xié)助吳鎮(zhèn)、王用剿賊。用大敗,鎮(zhèn)奔回。時泰寧典史王之輔通賊,為眾所殺。
大田山賊林良陷縣城,知縣胡天湛被執(zhí),不屈,死之。
順昌山賊楊日■〈火旬〉圍縣城。
八月,邵武副將池鳳鳴率參將陳彪、魯云龍大破鄉(xiāng)寇于三公橋。
丁丑,泰寧縣永興保賊攻縣城,義民鄒應(yīng)科、江良心、吳必勝擊走之。辛卯,賊首呂夢彪伏誅。
時逆僧海月教賊造云梯、呂公交車四面攻城。應(yīng)科募人縋城豎椿礙其輪,以火藥焚之。良心、必勝輩出東、西兩門奮擊。夢彪奔還永興。江西總兵金聲垣遣將郭天才率兵來援。天才沿途搜捕,擒夢彪,斬其首以獻。
故明永寧王朱慈炎長子妃彭氏率眾犯歸化縣。
妃自江西破,寓汀州,匿永安、貢川間。有潰將范繼宸知而跡之,輸誠焉。鄉(xiāng)諸無賴遂密迎妃,以繼宸掌兵事,楊禾兄弟為前鋒,聚眾數(shù)百人,妃自督之,據(jù)九龍砦。尋攻歸化縣,敗奔洋源。
漳平賊陳大袞攻縣城,守將張奇、盧泗、顧雍擊破之。
??茑嵆晒Ψ溉莞?,提督趙國祚拒戰(zhàn)不利,成功遂圍城,分兵襲破溜石寨。參將解應(yīng)隆死之。
是時廈門為鄭彩及弟聯(lián)所據(jù)。魯王以海復(fù)遣別將周鶴芝、周瑞、張名振、阮進分據(jù)海壇等島,而銅山則朱壽據(jù)之,南澳則陳豹據(jù)之。成功與叔鴻逵所據(jù)者惟金門及安平鎮(zhèn)耳。鴻逵使人告成功曰:『安平彈丸地,無長江險要可恃,倘官軍擁大隊而來,何以待之?當(dāng)取泉州作安身計』。成功然之。及是,會鴻逵列營于桃花山。故明都御史南安沈佺期、光祿寺卿晉江林橋升、兵科給事中郭符甲、監(jiān)紀(jì)推官諸葛斌等相無起兵應(yīng)之。國祚素輕成功,率驍騎出城,直沖賊壘。自辰至午,戰(zhàn)未決。
鴻逵遣黨林順夾攻官軍。官軍潰。國祚退入城,登陴固守。成功每攻城,輒為溜石寨參將解應(yīng)龍所救。成功謂鴻逵曰:『應(yīng)龍在溜石作犄角勢,叔父可督兵攻城;應(yīng)龍來援,侄遣林習(xí)山、杜輝襲其寨,而郭新、余寬伏中途,俟彼回救而邀之,必成擒矣』。鴻逵從之。應(yīng)龍果來援。忽報賊攻寨甚急。應(yīng)龍遽麾兵返,伏發(fā)戰(zhàn)死。溜石寨亦為輝所破。城內(nèi)已故鄉(xiāng)紳郭必昌之子顯欲為成功內(nèi)應(yīng),謀泄,國祚捕而戮之。顯母,故明閣臣黃景昉女也。國祚并系景昉等,防禁益嚴(yán)。成功督眾造云梯環(huán)攻。國祚百計御之,不得下。
九月,漳州防守副將王進率兵援泉州;成功解圍,退回安平。
進聞成功圍泉及破溜石寨,頓足曰:『城危矣,吾當(dāng)往救』。總兵楊佐以未奉總督令沮之。進曰:『賊今從中截隔,制府檄安能飛過?泉城破,吾城其能保乎』?遂率騎兵五百、步卒千人,分三隊,聲言大師合潮州兵數(shù)萬即日抵泉破賊,并搗其穴。進至大盈,偵知各處聯(lián)營不得前,夜由冷水井過河坑出南安,突至泉州城下,與賊將洪政戰(zhàn)。政敗,鴻逵、成功亦退安平。進恐成功趨漳州,即辭國祚歸。已而成功聞進僅以千五百人解圍,甚悔之,遣將伏青石宮以待,而進已過二日矣。
南安賊莊廷、張益陷德化縣;知縣黃琮死之。
賊毀文廟,割禾為糧。守將棄城遁,琮遂遇害。
邵武鄉(xiāng)寇攻城,參將陳彪、魯云龍、知縣趙之璉擊敗之。
十一月,順昌縣城陷,知縣錢嘉倫、典史周世榜不屈,死之。
山賊楊日■〈火旬〉自七月攻城,閱百余日不下。是月十九夜,穴地而入,城遂陷。山賊曾唯攻陷大田縣。
十二月,寇陷連城縣。
漳浦土賊黃春犯縣城,游擊唐欽明擊走之。
江西瀘溪賊陷將樂縣,知縣錢楞、縣丞方抗長、文七寶等皆死之。
故明德化王朱慈燀據(jù)延平將軍寨作亂,浙閩總督陳錦討平之。
將軍寨勢巍峭,俯瞰諸邑,慈燀據(jù)其上。大兵屢攻不能克。錦命壘土高與寨等,乘以登陴,遂攻克之。
是年,賊陷永春縣,知縣潘際昌、訓(xùn)導(dǎo)胡萬鑒死之。
賊矙邑?zé)o備,百道攻城。際昌、萬鑒激厲士民,登陴捍御,凡百有余日,食盡城陷,皆不屈死。
五年春正月,故明魯王以海遣兵陷寧德縣。
寧德自去秋八月被圍,至是食盡,知縣錢楷遣人捧假印出降,自以真印遁往福州。
江西總兵金聲桓叛,遣偽將杜承芳等自新城入杉關(guān),犯光澤縣;知縣林宸謨奉印迎降。
建寧鄉(xiāng)寇攻縣,游擊王用破走之。
大兵復(fù)連城縣,執(zhí)李士藻等磔之。
詔安賊殺防將馬守惠,遂陷縣城。
江西叛將郭天才等陷延平府,尋陷將樂縣。
天才與金守貫等破延平府,殺諸生數(shù)十人,老幼千余,劫婦女?dāng)?shù)千,焚將樂縣前鼓樓五經(jīng)院四隅內(nèi)外民居一空乃去。
寧化賊羅廷復(fù)陷將樂縣,轉(zhuǎn)陷順昌縣。
廷復(fù)后天才十三日而至,破將樂縣城,凡公署民居天才所焚未盡者,悉焚之。復(fù)陷順昌。已而屯凈安都,自相屠殺殆盡。
二月,故明彭妃復(fù)率眾犯歸化縣,參將王夢煜邀擊之,獲彭妃。
副將高守貴領(lǐng)兵至寧化詰責(zé)諸鄉(xiāng)起兵應(yīng)妃者,焚延祥砦,釋楊禾兄弟不問。于是妃黨漸散,惟范繼宸及廖心明等從之。及是移營歸化雷澗,夢煜邀擊之,妃就擒,奉旨絞于汀州靈龜廟。妃死日,責(zé)數(shù)郡縣官,詞義慷慨。心明負(fù)妃子走石城,后不知所終。
寧化妖賊賴子明作亂,副將高守貴擒誅之。
寧化民邱民滋謀作亂,伏誅。
故明太仆卿許祚昌圍漳浦,游擊唐欽明御卻之。
大田賊曾省攻永春縣,千總鄭允志死之,署縣蕭良材遁。
仙游賊王士玉等攻縣城,知縣孫之屏擊卻之。
??茑嵆晒Ψ竿部h,守將游擊折光秋、協(xié)防游擊廉郎、知縣張效齡同棄城遁。成功進攻泉州不下,遂圍南安縣。
成功率偽將林習(xí)山、甘輝犯同安,光秋與郎御之,戰(zhàn)于店頭山,守備王廷墜馬遇害,光秋即遽退入城。夜二鼓,開西門遁。百姓迎成功入據(jù)之,以進士葉翼云為同安令,舉人陳鼎為教諭。先是故明大學(xué)士蘇觀生等以唐王聿鍵之弟聿鍵稱號廣州,改元紹武,遣其輔明侯林察御桂王由榔于三水。及聿■〈金粵〉敗,察逃至同安見成功,備陳瞿式耕等擁立由榔始未。成功乃修表遣人從海道入廣稱賀,遵永歷年號。故明士大夫多從之。是月,成功攻泉州不下,遂圍南安。知縣高翊文撫輯民兵協(xié)力固守,五閱月不懈。
夏四月,大兵克復(fù)建寧府,執(zhí)王祁斬之。
大兵至建寧府,豎柵掘塹困之,祁無措,令老稚誦摩訶般若波羅密七字,冀以解圍。是月初二日,祁于寧遠(yuǎn)門關(guān)圣廟給散火藥,忽爐中火飛藥發(fā),祁遍身焦?fàn)€。初四日昧爽,大兵入城。鄖西王為亂兵所殺,祁投眢井不死,撈出斬之。闔城男女自焚及投水火死者殆盡。
泰寧武生江政作亂,攻縣城,參將魯云龍擊敗之。
按察使周亮工擊敗江西叛將熊再法、秦登虎兵于邵武城南,盡殲之。
亮工升福建按察使,未入境,聞邵武寇亂,遂由杉關(guān)入據(jù)光澤城守,破土寇李風(fēng)毛,乃即邵武郡治蒞事。先是金聲桓遣將郭天才援閩,留部校熊再法、李登虎兵三千人屯邵武城南。時故明將揭重熙以萬余人犯邵武境,再法、登虎欲與之同襲郡城,約丁丑夜三更舉事。亮工偵知之,戒守夜卒毋得擊三鼓,置酒與官弁飲城樓上,示弗備,密遣四將出城伏。及昧爽,官兵四集,再法、登虎倉皇迎戰(zhàn),盡殲之。
江西宜黃叛將歐陽芬襲建寧縣,游擊王用擊走之。
寧化淮土賊鄒革等攻縣城,副將高守貴御卻之。
先是有大和尚者,本故明江西宗室,隱其名竄龍上里大坑口,聚眾至數(shù)千人。華率其黨邱選與之合。守貴血戰(zhàn)守御,募義勇斬選于雙圳上,賊始退。
故明池州推官沈起津圍漳浦縣,游擊唐欽明御之。
永春庠生楊為黻作亂,攻漳平縣,防將張奇、盧泗、顧雍皆戰(zhàn)死。
為黻借名倡義,合賊林俊虎、皮鄭等數(shù)萬人攻漳平,屯于后葛。奇等攻其營,皆被殺。知縣戴真學(xué)密書請援,郡鎮(zhèn)遣將赫文與王玉、高樹標(biāo)率兵救之,賊乃遁。
閏四月戊戌,江西叛將杜承芳陷建寧縣,執(zhí)知縣孫之儒以去。
時標(biāo)將劉鳳、劉龍為內(nèi)應(yīng),縋賊上城,斬門而入。
己未,杜承芳攻泰寧縣,參將魯云龍擊敗之。
五月,流寇犯汀州府,總兵于永綬、副將高守貴力御之。
江西賊揭昶由建寧縣犯寧化,副將高守貴擊走之。
昶,重熙侄。
連城賊犯龍巖縣,鎮(zhèn)標(biāo)李芳率兵赴援,擊走之。
六月,云霄鎮(zhèn)守總兵王之鋼為潮寇所逼,退入漳浦縣,盤陀嶺以南悉為寇有。
平和防將曾慶偽稱故明永寧王,據(jù)龍巖以叛。
廣東賊王鎬等陷漳平縣,知縣戴真學(xué)死之。
鎬等萬余人攻逾月,乘夜襲城,真學(xué)勢不支,先刃其妻,己乃死之。教諭劉泰陽越城溺水死。防將陳治龍奔漳州,按律坐斬。
叛將曾慶陷寧洋縣,囚知縣張?zhí)祺琛?br />
江西叛將歐陽芬犯寧化縣,副將高守貴擊敗之。
總兵王之綱與新任永春知縣葛廷襄復(fù)縣城。
秋七月,浙閩總督陳錦與靖南將軍陳泰等分兵復(fù)長樂、連江二縣,遂破與化府,斬偽總兵顧世臣等十一人。故明大學(xué)士朱繼祚等死之。進軍泉州,復(fù)同安縣。
楊耿等皆遁入海。先是鄭成功陷同安,以偽將邱縉、林壯猷、金裕守之。至是大軍抵泉,陣斬縉、裕及壯猷,遂復(fù)同安。邑中黃姓有與成功家聯(lián)姻者,軍門疑皆賊黨,將置諸法。知縣高翊文辨其冤,乃止。
八月丁酉,副將賀國相、邵武知縣趙之璉率兵復(fù)建寧縣。
大田賊曾省復(fù)陷永春縣。
廣東流寇犯永定、上杭、清流、歸化諸縣。
有粵寇張、黃二黨由永定、上杭趨歸化。又有游僧偽稱隆武,亦聚眾數(shù)百人。張黃二賊應(yīng)之。歸化堅壁以老之,乃去。至永安,誘而殲之,無孑遺。張、黃二賊獨疑不入城,宵遁返粵。
冬十月,廣東大埔賊江龍犯永定縣,知縣趙廷標(biāo)擊走之。
十一月,故明浙江巡撫盧若騰等攻漳浦縣,參將陸大勛戰(zhàn)死,總兵楊佐等率師擊敗之。
若騰與邱建曾合平和賊萬禮等攻漳浦,大勛戰(zhàn)歿。佐與參將魏標(biāo)、守將馮應(yīng)第再戰(zhàn),擒建曾,斬之。若騰遂遁。
副將馬夢龍、永春知縣李丕隆討賊曾省,平之。
省就巡按周亮工撫。
寧化賊鄒華、廖心明等犯縣境,總兵王之綱擊走之。
華、心明突至和尚石,千總夏有才、張易將為內(nèi)應(yīng),知縣鄒鍾秀覺之,激厲本邑義勇,相持十有八日,綱遣鐵騎千余擊走之。
是年,總兵馬得功平德化賊余黨,千總王世爵戰(zhàn)死。
光澤縣山寇攻城,焚學(xué)宮。
六年春正月,總督陳錦遣總兵張應(yīng)夢、馬得功等復(fù)閩清、羅源、永福諸縣。
平三十余寨。時故明魯王以海所陷府縣皆復(fù),惟寧德、福安二縣未破。
副將王信復(fù)龍巖縣,叛將曾慶等遁。
副將王邦俊復(fù)漳平、寧洋二縣。
江西潰兵犯寧化縣,攻城不下,尋遁去。
郭天才死,兵無所歸,以鈔掠為事。是月,有二游騎先至寧化境,鄉(xiāng)民執(zhí)而殺之。潰兵遂大集城下。二十二日,飛梯薄北城,城幾陷,游擊龍得云以竹笪裹草燃火擲下,箭炮繼之。貢生雷動化募死士數(shù)十人,搬石滾木佐之,勢稍定。四鼓,大雨如注,賊不得逞,拔營去。
三月,漳浦守備王起俸叛降??茑嵆晒?。
成功將寇漳浦,起俸約為內(nèi)應(yīng),謀泄,走銅山投成功。起俸本西人,教賊騎射,割馬首者同首功;成功甚任之。
都督張承恩率師復(fù)寧德縣。
夏四月,總督陳錦遣兵克復(fù)福安縣。
江西賊曹大鎬等犯建寧縣東鄉(xiāng),參將魯云龍率兵追走之。
大鎬與張自盛、洪國玉、李安民皆金聲桓裨將。聲桓敗,大鎬等各擁潰兵剽掠,時
稱為四營兵。
五月,江西賊張自盛率眾入杉關(guān)。
自盛綽號老虎,有眾數(shù)萬。故明福寧知州揭重熙亦入其軍。四營中自盛尤暴橫。
秋七月,漳浦佛潭橋賊楊學(xué)皋據(jù)新亭,總兵楊佐攻之,不克。
九月,邵武賊官威揚擄七臺山,副將池鳳鳴發(fā)兵圍之,威楊逸去。
江西賊陷延平府,總督陳錦遣副將馬夢龍率兵剿之,復(fù)其城,斬偽新建王朱由柍等。
由柍自北京陷后,以恢復(fù)為名,是年四月入閩境,陷尤溪、大田,進破延平。夢龍擒斬之,復(fù)一府、二縣。
冬十月,廣東賊犯龍巖縣,副將王信擊敗之。
十一月,??茑嵆晒ο菰葡鲦?zhèn),守將張國柱死之。
十二月,寧化千總白慶祿連破長關(guān)、吳坊、張家坑諸賊巢,賊首張簡遁走。
簡旋為李嘉采殺于竹篙嶺。
是年,永春民林日勝作亂。
日勝據(jù)蓬壺山攻馬跳寨,義民康允臣聯(lián)絡(luò)十八寨練總御之。
永定縣民蘇榮、李天成作亂。
七年春,提督楊名高、總兵王之綱剿擊江西四營賊,獲張自盛,四營賊潰,遂入建寧縣。
四營兵屯邵武、和平山中,乏食,所政城堡多不下,遂為官軍所敗。自盛所部稱能戰(zhàn),官軍頗憚之,至是被獲。
夏五月,總兵王邦俊襲漳浦賊楊學(xué)皋,大破之,學(xué)皋降。
六月,寧化淮土賊鄒華伏誅。
華入郡投誠,總兵王之綱納之。華歸淮土,仍用兵自衛(wèi)。鄉(xiāng)民劉建中等伏甲壁中,置酒款華,就席斬之。
秋七月,總兵王邦俊克復(fù)云霄鎮(zhèn),斬偽將柯宸樞。
鄭成功令宸樞屯盤陀嶺,而自往揭陽攻蘇利。邦俊至,宸樞扼險拒守,官兵不得進。邦俊乃以騎兵往來誘敵,別令一軍從小路度嶺,合圍殲之,宸樞死炮矢中,遂復(fù)云霄鎮(zhèn)。
八月,海寇鄭成功襲殺鄭聯(lián),并其軍,遂據(jù)廈門。
先是,鄭彩隨故明魯王以海出攻諸縣,留聯(lián)守廈門。彩將行,戒聯(lián)曰:『國姓航船來往,宜謹(jǐn)防之』。成功賜姓朱,故當(dāng)時目為國姓。成功叔芝鵬至自潮陽,勸成功取廈門為家。成功然之。乃自揭陽揚帆抵廈門,入謁,謂聯(lián)曰:『師徒屢敗,愿兄以一旅相助』。聯(lián)諾之。成功見聯(lián)不為備,邀聯(lián)同飲于虎坑巖。夜歸,至半山塘,成功密令杜輝等剚殺之,匿其首,詭為盜持去者。成功勒兵入城,佯痛哭,督兵守聯(lián)宅門。于是聯(lián)所部悉歸成功,可四萬余人,閩安、南澳、銅山諸島咸聽約束焉。彩見魯王以海事勢窮蹙,己托故歸,舟將至廈門,得報不敢入港。成功遣偽將洪政以書來迎。彩嘆曰:『吾老矣!睹諸子弟能繼志者惟大木耳,吾當(dāng)解全師付之』。大木,成功字也。及相見,成功見彩無猜忌,待之甚厚。彩后數(shù)年死。
冬十月,寧化賊寧文龍誘殺參將魯云龍。
云龍,金溪人,順治四年以參蔣協(xié)防邵武,素桀驁凌府鎮(zhèn),然驍勇善戰(zhàn),有靖寇功。嘗乘醉殺諸生袁锽、副將池鳳鳴戮其部曲以謝諸生。至是,由泰寧移駐建寧縣。寧文龍居寧化半寮,與建寧接壤。云龍脅其助餉,常虐使之。文龍使人詭赍金幣,誘云龍詣?wù)芙?,伏兵殺之?br />
十二月,江西四營賊犯寧化縣烏村。
四營賊自邵武敗后離析,其黨分路剽掠。有林珍、黃徽印者,除日忽從泉上蓮花頂入烏村。烏村民悉竄入倒虎巖。賊分圍兩洞口,束草爇者投之洞中,山石爆烈,人畜燼者以千計,火三日不絕,諸村蕭然無人跡。總兵王之綱駐邑中,坐視其亂,按兵不發(fā)。
是年,將樂賊吳賽娘作亂。
賽娘本順昌人,僑寓將樂,興白蓮教惑眾,用吳大娘、楊孝郎等為羽翼,結(jié)營仙人堂,筑七十二寨,其黨積歲滿,萬劫掠延、汀、邵三府。
八年春二月,提督馬得功襲廈門,克之;尋復(fù)為??茑嵆晒λ?。
巡撫張學(xué)圣按泉,偵知鄭成功在潮州,遣得功乘虛襲廈門。故明唐王事鍵、大學(xué)士曾櫻在島上,家人請遁,櫻曰:『吾今日猶得正命清波也』。自經(jīng)死。已而鄭鴻遣將施瑯等圍得功,戰(zhàn)少卻,欲退,不得渡。遣人見鴻逵曰:『公等眷皆在安平,脫得功不出,恐不利公家』。鴻逵以左軍都督守采石磯日,得功為其標(biāo)下守備,頗以舊識故逸之。比成功回島,而得功已去兩日矣。成功大憤,令各偽將不許赴鴻逵所。鴻逵悉,謝兵政不與,退居白沙?,?,南安人,號知兵,成功委以教練士卒。有標(biāo)將曾德犯法,逃成功所,瑯擒治之。成功馳令勿殺,瑯已斬德。成功怒,捕瑯急?,樢惯邓刻K茂門。茂匿之。成功殺瑯父及其弟顯、貴。茂乃以小舟密渡瑯入安平,依鄭芝豹。芝豹故與瑯善,察成功終無宥瑯意,縱使去。瑯后詣官軍降。總兵王之綱率兵剿寧化半寮賊寧文龍,無功而返。
之綱調(diào)集邵武諸路兵圍剿文龍。文龍窘,潰圍從間道走。游擊龍得云追之,迷道不可跡而返。之綱大兵駐張坊等處,凡附近半寮四、五十里內(nèi)居民避亂山砦者,皆指為賊,發(fā)兵圍之,所破山砦十七,閱兩月而后班師。
夏五月,海寇鄭成功入浮宮港,掠峨山。總兵王邦俊兵至方田,戰(zhàn)不利。賊薄海澄縣,三日始去。
秋九月,江西叛將耿虎犯邵武府,右布政攝建南道周亮工撫降之。
冬十月,總兵王之綱復(fù)率兵剿寧文龍,文龍遁走。
大兵退,文龍復(fù)返其居,修怨于黃氏。乃招集林珍、黃徽印、吳一星諸寇為助,欲與黃氏決死戰(zhàn)。之綱遣副將高守貴剿賊,追至常坪龍西山。一星兵卒皆上下崖壁如猿猱,飛彈雨注,官兵不敢逼而返。之綱駐水西。惟黃氏所向?qū)е芑亓呃铮瑹o一椽可保、一婦獲免者。值永安有警,署左布政周亮工調(diào)汀將救護,之綱乃去,而文龍亦遁,不知所之。一星即吳細(xì)娘,順昌人,聚眾二百余人,往來將樂、歸化界,不擾平民,端報私怨;其御卒頗嚴(yán),屢以寡挫眾。官軍憚之。后為其黨林冀陽所賣,誘降伏誅。
十一月,提督楊名高擊??茑嵆晒τ谛∮瘞X,大敗而還。
成功復(fù)攻漳浦,總兵王邦俊赴援,失利。名高自統(tǒng)步騎四千進剿。成功伏于小盈嶺之左右。方交鋒,伏發(fā),名高首尾受敵,官軍死無數(shù)。名高退回泉州。
海寇鄭成功陷云霄鎮(zhèn),參將包泰興死之,遂陷詔安、平和二縣。
十二月,??茑嵆晒Ψ刚钠挚h,守將陳堯策、楊世德以城叛降于成功。
賊囚知縣范進,焚掠四郊。偽參軍潘庚鍾沿門索餉,酷刑拷勒,比之前明倭尤兩寇為烈云。
九年春正月,??茑嵆晒Ψ负3慰h,守將赫文興以城叛降于成功;知縣甘體垣不屈死之。
文興遣子密約成功入寇,已為內(nèi)應(yīng)。成功乘潮漲航船直抵中權(quán)關(guān),文興開門納之。體垣不屈,成功沈諸海。
二月,??茑嵆晒L泰縣,知縣傅永吉中炮死。
成功遣偽將甘輝先行。副將王進遇輝于北溪。輝,海澄人,足■〈輕上足下〉,以驍勇聞。進久欲決雌雄。乃各以匹馬相當(dāng),自已至午,縱橫跌宕,觀者竦躍以為神亭之師。既而兩家兵至,乃解。先是,崇禎末知縣郁文初制佛郎機百子銃備御,器械甚伙。成功大隊至,永吉悉發(fā)以擊賊,賊死傷殆半。乃復(fù)益兵運大炮攻城,塌城二十余丈。永吉與進等親當(dāng)其鋒,且戰(zhàn)且筑,永吉中炮死。
三月,總督陳錦率師援長泰,賊解圍,移屯柳營江。錦進戰(zhàn)失利,退至同安,為家奴李忠所刺。
錦駐師牛蹄山,相距五里。提標(biāo)右營游擊張玉告錦曰:『鄭成功多詭計,未可陡進,宜遣人密通漳浦鎮(zhèn),調(diào)一旅由長泰小路出,從中沖突,方能取勝』。錦不聽,督兵直逼賊營。成功選銳卒四面合擊,官軍大潰,錦退札同安之鳳尾山。有門子李忠者,善伺錦意旨,錦信之。忠實陰通成功。夜入臥內(nèi)刺之,取其首,并竊令箭馳去,稱有軍機密令,無敢詰者。奔投成功。成功惡忠戕主,賞甚薄。歲余,以他事斬之。
又臺灣事略云:錦敗,羞憤殊甚。偶食不如意,大鞭撻其奴庫根成棟。庫根成棟恨,夜刺錦,以其首奔獻成功。與志異。
長泰守將李青棄城遁,城遂陷。
青聞錦被刺,棄城遁。成功擁眾人城。王進等率百騎從城西門出走郡城。成功遣將分徇各縣,上中下為餉額,拷勒甚酷。
夏四月,??茑嵆晒闹?。五月,浙江金衢鎮(zhèn)總兵馬逢知率師來援。
逢知舊名進寶,驍健善戰(zhàn),時號金衢馬。成功戒諸將勿戰(zhàn),縱之入城,乃圍之。度城中多添人馬,糧必乏,外調(diào)既遲,可困而破也。逢知養(yǎng)銳數(shù)日,開東門出戰(zhàn)。成功遣別將迎敵,自領(lǐng)甘輝等四面云梯臨城。逢知棄陣回衛(wèi)城池。成功橫沖之,官軍死傷甚多。逢知遂與王邦俊等嬰城守。成功百計攻之,不能下。
延平副將張?zhí)斓摻苏暮嘀T寨賊,悉平之,獲賊首黃云紀(jì)等。
云紀(jì)本郡人,與陳統(tǒng)、陳三、周章仔、丁三、丁五等據(jù)漳潮坂為隨機數(shù)年,民甚苦之。至是天祿發(fā)兵擒云紀(jì)等,寇平。
江西四營賊犯寧化縣。
建陽妖僧陳德容作亂。
德容擁千人,由建陽入甌寧界,焚民屋,掠男婦拷餉,所過村落為墟。
秋七月,江西四營賊由寧化犯建寧縣。
時邑有重兵,里中告急皆不應(yīng)。及賊退后五日,典史倪拱宸始出勘,里中虛無人。次日,惟請各砦嚴(yán)催征而已。賊復(fù)入建寧縣,掠軍口。
八月??茑嵆晒χ?zhèn)門堤,決水灌泉州城;堤不成,乃罷。
時城中斗米五十金,皮紙樹葉,拾取殆盡,餓殍充塞街巷。客主之兵既眾,倉庫莫給,遂奪民食,民至不敢舉火。有一家預(yù)將米舂粉成塊曬干,涂以泥,夜深邏卒過后,私以一塊煮爛如糊食之,得保。又有士人素慷慨,一慟而絕。鄰舍兒竊煮噉之,見腸中累累皆故紙。字畫隱然可辨。鄰舍兒亦廢箸自經(jīng)。
都統(tǒng)金礪師至福州,會總督劉清泰統(tǒng)滿漢兵援漳州。至龍江,遇偽將周全斌等,擊敗之。鄭成功解漳州圍,退屯古縣。
礪至同安,分一軍別由小路出長泰,自統(tǒng)大隊抵漳州。成功遣全斌等御官軍,遇于龍江之東。騎兵直沖其陣,箭如雨下。全斌方酣戰(zhàn),而別將渡長泰者已以小船鈔出江東矣。斌驚失措,急退,陣亂,橋關(guān)悉為官軍所奪。成功乃撤圍退屯古縣。礪入城,見萬家門戶洞開,落落如游墟墓,殘黎數(shù)百人,皆骨立氣息僅屬,言雖悲不能下一淚。署道周亮工運米煮粥,民餓有下咽立斃者。亮工收瘞骸骨,合七十三萬余落井及自理者不與焉。
冬十月,都統(tǒng)金礪大破成功于古縣。
礪休軍數(shù)日,與馬逢知、王邦俊進剿古縣。值西北風(fēng)大作,賊發(fā)火箭、火炮皆反風(fēng)自焚。我兵乘煙沖突,賊大潰,陣斬偽將黃山、陳俸、廖敬、郭廷、洪承寵,皆巨魁也。成功遁入海澄。
副將王進克復(fù)漳浦縣,平和、詔安賊皆棄城遁。
十年夏五月,都統(tǒng)金蠣率兵攻海澄,不克。
初,鄭成功就天妃宮筑將臺,礪率步騎數(shù)萬連營,與天妃宮相對。成功令偽將王秀奇、郝文興、陳堯策守鎮(zhèn)遠(yuǎn)寨,廿輝、黃廷守關(guān)帝廟木柵,而自登將臺督戰(zhàn)。礪望見成功在臺上張蓋指揮,令眾炮俱攻將臺。偽將甘輝急翼成功下臺,甫離數(shù)武,而臺碎矣。礪每攻城,輒為鎮(zhèn)遠(yuǎn)寨賊所援。乃麾兵攻寨。秀奇等死拒之。成功乘夜開地道置炮。天未明,礪選精勇二隊填河而登。賊發(fā)地炮,士卒死者無數(shù)。礪乃退還漳州。成功增筑海澄城,置大小炮三十余號,積糧草,儲軍器,為持久計。
秋八月、仙游縣民郭爾隆作亂。
爾隆,邑西鄉(xiāng)人,后從海上投誠,授官。
建寧縣姜聚導(dǎo)江西宜黃賊攻馬尾砦,遂掠開山堡,知縣溫光涵率鄉(xiāng)勇追卻之。
冬十月,寧化撫賊黃允會復(fù)作亂。
初,總兵王振宇以允會為標(biāo)官。允會怙惡不悛,佯言弛舊約、復(fù)舊桶,與城中大戶議和,賺田主四十人至中沙,悉擒以歸,勒索貲產(chǎn)巨萬,殺諸生賴朝會,以其為邑謀主也。
十一月,??芊钙翁锟h。
十二月,龍巖土寇鄧和尚作亂,知縣王有容督兵擊走之。
鄧和尚破蘇坂,據(jù)其寨。有容請兵于汀州,總兵王振宇督防鄉(xiāng)勇同剿之,賊棄寨遁。
將樂賊楊成洪等伏誅。
成洪,邑會石村諸生也,少好劍俠,趫捷驍勇,假剿賊名團練鄉(xiāng)勇,蹂躪四鄉(xiāng);城中人半為間諜。至是,延、建、邵三府官兵會剿,殲成洪,并擒賊首楊君贊、廖仲珍等十余人。
十一年春正月,成功遣偽將分犯沿海諸縣索餉。
時有招撫之議,成功乘間遣其黨分散各邑沿鄉(xiāng)派餉。有偽鎮(zhèn)黃愷者、精心計,成功用為督餉官,與叛將王愛民、洪習(xí)山入永春派餉。攻破八坑寨,男女屠殺無遺。知縣王洪瞻躬自往省請援,至與化而縣城又陷矣。賊聞大兵且至,刬平城垣而去。洪瞻歸,乃鳩工再筑縣城,復(fù)其舊。愷后回廈門,成功聞其所至茶毒,收斬之。
夏六月,鄭芝龍以書諭成功歸款,成功不從。
先是芝龍請留弟芝豹守祖父墓,母妾及諸子入京,并請改隸鑲紅旗漢軍。詔允所請。至是命芝龍書諭成功,許赦罪授官,并聽駐原地方防剿浙、閩、廣東海寇,管理往來洋船。詔封芝龍同安侯、成功海澄伯、鴻逵奉化伯,授芝豹左都督,使至閩。惟芝豹同嫡母顏氏入京,成功不受封,掠如故。
秋九月,延平府守備柴自新討將樂賊吳賽娘,斬之。
冬十月,邵武麻布賊犯建寧縣,防將蕭永芳、千總孔應(yīng)賢追之,賊乃降。
賊以麻布為旗,故名。
十二月,成功陷漳州,諸屬縣悉叛。
先是千總劉國軒潛通成功。是月初一夜,偽將甘輝、洪旭等直至南門,國軒開城納之??偙鴱埵酪?、知府房星華、龍溪知縣周瓊等皆降,諸縣悉附成功。于是分所部為七十二鎮(zhèn),偽設(shè)六官理事,假故明桂王由榔號便宜封拜。
寧化僧善度作亂,知縣李可僑誘執(zhí)之,率兵圍臨田寺土堡,諸僧皆逸去。
自僧即登為黃通偽千總后,僧徒以劫掠為事,善度實贊其惡。即登既誅,善度招納亡命,掠黎坊民,殺數(shù)命。可僑揭于總鎮(zhèn),誘善度投誠而系諸獄,發(fā)兵攻其土堡,豎木城圍之,僧徒潛遁;其老弱火堡屋自焚死,善度斃于獄。
十二年春正月,成功遣偽將甘輝等陷仙游縣,知縣陳有虞、典史沈顯卿、游擊王家楨死之。進玫興化府,越日去。
成功遣甘輝等率兵索餉,有虞不許,輝等遂圍城。東門外有三官堂頗寬廣,賊乘城濠涸,暗于堂內(nèi)開掘地道,埋滾地炮發(fā)之,城遂陷,大肆屠戮,血流有聲。輝等挈邑紳唐顯悅?cè)胰霃B門。顯悅,芝龍姻也。
三月,漳平知縣師若瑋棄城遁。
詔遣定遠(yuǎn)大將軍世子濟度率師入閩,討鄭成功。
偽將黃萬陷詔安溪南堡。
夏六月,成功奔還廈門,墮漳州及漳浦、南靖、長泰、平和、詔安各縣城。
先是芝龍置第于安平鎮(zhèn),開通海道,直至臥內(nèi),亭榭樓臺甲天下。至是成功聞大兵將至,盡毀居第鎮(zhèn)城,先將家眷移送金門,復(fù)墮諸屬縣城,惟存海澄一縣,以偽將郝文興守之。自斂眾回廈門。文興尋死,以王秀奇代之。
冬十月,寧化賊黃允會伏誅。
允會既為標(biāo)官,益橫恣。生員巫建勛索租巫坊,允會所部卒殺之而劫其租。府縣置不問,列罪款呈于南贛巡撫宜永貴。永貴密行巡道郁之章。知府涂應(yīng)泰遣人誘致允會入上杭,郁之章椎牛置酒,置之于轅門,允會率親兵百五十人垂櫜而入,悉擒斬之。
定遠(yuǎn)大將軍世子濟度同浙閩總督李率泰統(tǒng)大軍至泉州,修復(fù)漳州及諸縣城池。
先是鄭成功略泉州屬邑,泉州副將韓尚亮堅守不下,世子濟度大獎之,擢海壇總兵。
建寧縣黃坑賊黃黑作亂,游擊余寧、徐登督兵討擒之。
是年,山寇鄭鵬陷寧洋縣,知縣曹耿源撫降之。
建安縣南雅口民張建作亂。
十三年春三月,官軍自泉州出攻廈門,為暴風(fēng)所阻;分兵攻金門白沙寨,弗克。
夏六月,成功偽將黃梧、蘇明以海澄來降。
梧,平和人,與明俱為鄭成功部將。梧偕蘇茂陷揭陽,為廣東平南王尚可喜所敗,成功斬茂,罰梧鎧甲五百領(lǐng),令代王秀奇守海澄。梧以茂故,懼不自保。約明同內(nèi)附。明,茂族弟也。總督李率泰遣提督馬得功往受降。賊將甘輝等率眾至,而得功已先入海澄矣。輝等遂取五都土城糧糗以去。世子濟度大喜,具奏,詔封梧為海澄公,駐漳州。授明哆李機昂邦內(nèi)大臣。梧乃斬成功所置五官商之為民害者。成功既失險要,又喪軍實,漳民稍得息肩。
秋七月,建寧府千總董世滿作亂,兵備道李元萃撫平之。
寇犯寧化歸化二縣。
賊數(shù)百無主名,蹂躪歸寧界內(nèi),月余乃撤兵。
山賊林日勝作亂,安溪義士李日燝擊走之。
先是日勝納款于鄭成功,偽授伯爵,據(jù)帽頂山,四出劫掠。日燝季弟日熺嘗捕之,賊以為憾,夜掩李家堡劫老稚十二人以去。日燝在福州,聞難奔?xì)w,乃練家僮并傭食者纔百人,欲攻賊,未得窽要。有僧銳峰者與日燝善,四月十九夜大雨,銳峰使其徒悔曇導(dǎo)日燝從山后削土級緣蘿而登。天微明,抵賊巢。先至僅二十八人,乃吹蠃大呼。賊睡夢中驚起,又霧厚不辨眾寡,狼倉奔保旁山別寨,隊崖死者無算。日燝奪日熺及從子,余猶被縶他寨。日勝合賊黨萬余晝夜攻奪故壘。日燝用百人者據(jù)其阻與之戰(zhàn),無不摧者。歷七十余日,賊散亡略盡,十口次第拔歸。日勝勢蹙至漳州歸誠,后絫官總兵。
八月,寧化賊黃素禾逃赴贛州投誠。
素禾,允會弟也。允會既誅,素禾等仍據(jù)留豬坑為虐。把總鄒勝、高耀于正月十四日雪夜搗其穴,擒黃赤、黃沙禾誅之。素禾亡入廣東,至贛州投誠;命以守備銜管事。
鄭成功陷閩安鎮(zhèn),遂圍福州。巡撫宜永貴同前布政使周亮工御敗之。成功退屯閩安鎮(zhèn)。
成功以世子濟度及總督李率泰駐師泉州,度省城必虛,令偽將甘輝等率舟六十艘,乘南風(fēng)直抵閩安鎮(zhèn)。守將遁走。成功自領(lǐng)大隊舟師繼至,入據(jù)南臺橋,圍福州,東扼烏龍江,北扼連江嶺,以御漳泉及溫臺援兵,西守黃塘、水口,阻截延建上游糧米。惟南面近海不為備。時城中兵共百余,永貴以病癭請解任,代未至,力疾登陴,率布政使王顯祚、按察使鄭廷魁、知府彭六翮、駐防佐領(lǐng)焦贊三格等分門守御。然城大兵寡,防不能周。會紳衿按戶揀選壯丁,以助官軍。令有馬者伏城外,數(shù)易衣幟,更番出入。賊驟至,未知虛實。惟拆毀東南一帶房屋,樹柵為久困計。后復(fù)筑炮臺與烏樓相對。成功每攻城,倚云梯,輒為烏樓橫炮所擊。乃先悉眾奪烏樓。城中見烏樓破,人心愈惶。參將張國威言于永貴曰:『原布政周亮工、副將王進緣事聽勘在獄,非出此二人圍不解』。永貴疑弗敢任。國威愿以全家保之,乃允。亮工至城上望賊壘,退謂永貴曰:『烏樓雖為所奪,料賊一時未敢臨城。南角一面,賊防備稍疏,俟其勢稍懈,合王進潛引軍過鼓山后轉(zhuǎn)出六通橋沖擊南臺諸舟,復(fù)以一軍伏南門,一軍伏北門,進至伏乃起。彼自風(fēng)鶴,破之必矣』。永貴以為然。是月十六夜三鼓,進等領(lǐng)兵開水部門出,如亮工策。賊諸營不知兵從何來,倉皇奔竄,相爭下船,乘潮而去,殺傷及溺死者無數(shù),旗幟器械棄滿山野。成功出札閩安,筑寨據(jù)險,并筑羅星塔土城以為后圖。先是,永貴以蠟書報世子濟度及總督李率泰,請回師救援為賊所阻,逾月乃達。世子濟度遣梅勒章京阿格商領(lǐng)驍騎援福州,別令馬得功由云霄八尺門渡江襲取銅山。偽將郭華棟據(jù)險阻攻,官軍不得渡。得功乃還,徑由永福山路入侯官境。值進等出兵,得功從西門夾擊之,圍始解。
冬十月,寧化妖賊賴子明妻張氏、王氏作亂??偙跽裼盥时軘刂?。
子明,戊子間倡亂伏誅。至是,其妻在董家?guī)X倡腰條教。豕肉取其腰身一截,余棄不食。誦妖經(jīng),結(jié)壇盟燭拜斗。愚民信之,眾至數(shù)百人。及振宇發(fā)兵薄砦,愚民星竄,遂縛兩婦戮之。
世子濟度自泉州班師。
十二月,鄭成功犯羅源、寧德等縣。梅勒章京阿格商率師赴援。成功奔回廈門。阿格商遇偽將甘輝于護國嶺,遇伏死之。
成功慮總督李率泰襲廈門,棄寧德諸縣不攻,自以舟師航海歸廈門。留甘輝在后運載糧米。阿格商兵至護國嶺,輝尚未下舟,遂屯營進戰(zhàn)。輝佯敗以誘之。阿格商乘勢窮追,裨將柯如良驟騎而呼曰:『賊賣陣,當(dāng)斂軍勿前』。阿格商不聽。賊伏起,輝從高馳下,遂遇害。
是年,寧洋賊林勝等作亂,知縣蕭亮率兵撫之。
十四年春三月,偽將何傅等連犯侯官、古田、閩清、建安、甌寧諸縣。巡撫劉漢祚遣官招諭之,傅等皆降。
偽都督何傅、鄭飛熊、偽將軍林文隆皆繳偽印,率所部七百余人來降。
秋七月,鄭成功犯莆田縣。
成功決計北犯江南,沿海而上,泊舟三江口,遂眾康登岸,屯黃石,令偽將甘輝札涵江,勒各鄉(xiāng)助餉。
九月,永春賊林忠陷縣城,總督李率泰遣兵剿之,忠降。
冬十月,總督李率泰遣兵克復(fù)閩安鎮(zhèn)。
先是鄭成功以偽將黃廷等守閩安鎮(zhèn)。是秋成功自狼崎揚帆至鎮(zhèn),出溫臺,召廷同行。令陳斌、盧謙等代廷守寨。初,黃梧薦施瑯智勇可用,率奏擢瑯副將。至是,瑯遣人招斌,率盧謙等薙發(fā)投誠。
永定金豐里民羅郎子、溫丹初作亂,巡道衛(wèi)紹芳擒誅之。
撫寇鄭鵬、鄭鵠復(fù)叛,寧洋知縣蕭亮剿平之。
將樂賊楊三、楊泰作亂順昌,駐防千總朱有功、將樂駐防把總樂燦會兵擒斬之。
三、泰皆成洪弟。
總督李率泰遣官招諭建陽賊陳德容,降之。
建安賊張建伏誅。
巡道李元萃單騎入賊壘,諭以順逆,建遂投誠。已而復(fù)叛,元萃密計援鄉(xiāng)人斬之,四境始寧。
十五年春正月,鄭成功遣偽將萬禮陷詔安縣。
總督李率泰招降??軅味级教瓢罱堋胃睂⒘至?、葉祿等。
率泰疏言:捕剿鄭逆,宜離其黨,以撫佐剿。于是遣人四出招諭,邦杰等乃降。
三月,山賊掠平和縣管溪,署縣事陳堯先遇諸涂,死之。
秋九月,降賊陳斌、盧謙復(fù)叛,據(jù)羅星塔;總督李率泰遣舟師圍之。謙、斌降,俱斬于市。
是年,龍巖賊季月高作亂,德化奸民許子敬糾眾應(yīng)之。
子敬本德化富家兒,慕其時之以招撫得官者,遂糾眾交通月高劫永春東厝寨。
壽寧縣山寇王撈天等作亂。
寧洋賊黃鄒、張耀華作亂,知縣蕭亮誘鄒擒斬之,耀華乃降。
十六年春正月,永春知縣何之郁率兵擊賊月高、許子敬,敗之;月高、子敬走入德化。
夏四月,官軍剿海澄小東山賊,克之。
秋九月,鄭成功自江南逃回廈門。
成功犯江南,大敗,精銳喪盡,乃勒沿海居民為寇。
是年,廣東饒平總兵吳六奇率師剿詔安賊江警庸等,平之。
警庸等嘯聚詔安,密結(jié)鄭成功入寇,將為內(nèi)應(yīng)。知縣歐陽明憲知其謀。適六奇奉調(diào)至漳,明憲以告六奇,遂討平之。尋剿烏山賊巢,擒其首蔡四。
寧洋民吳元英等作亂,知縣蕭亮剿平之。
十七年夏四月,建寧縣把總劉得動作亂,殺知縣溫光涵。
五月,將軍達素、總督李率泰、提督馬得功、海澄公黃梧會兵進剿廈門,不克。
素等分滿漢官軍大船出漳州港,小船出同安港,檄廣東饒平總兵吳六奇及投誠總兵碣石蘇利、南洋許龍等同會島上。成功以偽將王秀奇等守高崎,遏同安兵,偽左鎮(zhèn)黃安等出梧州,遏廣東兵,自勒諸部扼海門,令偽五府陳堯莢傳令諸將碇海中流,按軍不動。甲子旦,官軍乘風(fēng)利直逼海門,陣斬偽閩安侯周瑞及堯莢。成功望見官軍云至,顧問左右:『流平否』?對言『已平』。成功曰:『流平則潮轉(zhuǎn),潮轉(zhuǎn)則風(fēng)隨,發(fā)炮俾諸將起碇迎敵』。賊巨艦爭先橫擊,風(fēng)吼濤立,官軍船多觸壞,眩暈不能戰(zhàn),遂大潰。先是偽右武衛(wèi)陳鵬密送款,約官軍渡五通江襲廈門。率泰令總兵施瑯駕船應(yīng)之。先鋒官軍恃有約,未至岸爭先下。鵬所部陳蟒不與謀,見官軍參至,大駭曰:『此急矣!當(dāng)決一死戰(zhàn)』。麾其屬進擊。官軍退陷淤淖死者十之七八。蘇利等舟至南澳,聞閩兵失利而還。
秋七月,海寇犯莆田縣黃石等鄉(xiāng),三日乃去。
秋十月,寧化賊曾長等伏誅。
十一月,興泉道胡升猷偕提督馬得功督兵捕龍巖賊季月高、德化縣許子敬,斬之,余黨悉伏誅。
靖南王耿繼茂由廣東移鎮(zhèn)福建,都統(tǒng)宗室羅托為安南將軍督剿鄭成功。
十八年春二月,興泉道胡升猷遣兵剿泉南賊柯瑞等,平之。
夏四月,鄭成功攻臺灣赤嵌城,據(jù)之。
臺灣久為和蘭所據(jù),筑二城:其渠揆一王所居曰王城,而酋長長貓難實丁守赤嵌。成功自江南敗后,每以廈門地狹為憂。適和蘭甲螺何斌以侵用揆一王庫銀懼,潛渡廈門見成功,言臺灣可取狀。諸偽將皆以險遠(yuǎn),議不決。成功銳意從斌言,留洪旭等佐子錦守廈門,捩舵束甲遂行。三月,泊澎溯。徇曰:『■〈目氐〉吾鹢首所向』。先是,和蘭沈壞夾板橋于鹿耳門以防外艘。比成功至,水驟漲丈余,大小戰(zhàn)艦銜尾而進。成功引兵登岸攻赤嵌城,克之,而揆一王猶死守王城。成功乃筑籧篨,環(huán)七鯤身以逼之。
六月,鄭成功偽將蔡祿、郭義以銅山降;尋復(fù)為偽將黃廷等所陷。祿、義密送款于海澄公黃梧,以銅山降。已而成功遣黃廷、陳霸至,而祿、義已入八尺門矣。乃以偽將洪天佑、黃元相守之。
秋八月,鄭成功攻臺灣和蘭王城不克,和蘭尋引去。
和蘭揆一王盡出其眾,水攻赤嵌,陸攻鯤身。成功令黃安等御之。和蘭大敗,仍退守王城。成功使人告之曰:『此地我先人故物,珍寶廳爾載歸,地仍歸我』。和蘭度力不敵,引去。成功乃以赤嵌城為承天府,設(shè)天興、萬年二縣,改和蘭王城為安平鎮(zhèn);凡諸土番皆受約束。
徙沿海居民于內(nèi)地。
筑垣為界,撥兵戍守,有私出界者斬,寸板不許下水,以絕接濟。然守界兵頗橫恣,得賄仍從出入。有睚眥怨者,輒推出界墻外殺之,官不能問也。鄭成功聞令下,嘆曰:『使吾徇諸將意,不自斷東征,不得塊土,英雄無用武之地矣』!海澄公黃梧毀鄭成功祖墳。
梧上言:『叛臣賊子誅及九族,況其祖乎?成功祖墓現(xiàn)在各處,宜一概毀掘,斷其命脈,則種類不待誅而自絕』。乃悉發(fā)鄭氏諸墳。明年,成功死,人皆以梧言為有征。
冬十月,鄭芝龍及子世恩、世蔭、世默等皆伏誅。
先是,十二年正月,左都御史龔鼎孳疏劾芝龍蒙榮養(yǎng)者十年,而成功桀驁自若,家仆往來島上,書信頻通,子弄兵海壖,父高枕都下,釀禍之根,請早除之。而巡撫佟國器亦獲芝龍與成功私書,上之。詔革芝龍爵,下獄。其冬十二月,芝龍仆尹大器首其父子交通狀。敕芝龍自獄中以手書招成功,不降即夷其族。成功置若罔聞。十四年三月,海澄公黃梧具揭兵部,請速翦芝龍以絕盜根。詔流芝龍及其家屬于寧古塔。梧等謂不殺芝龍,成功之心不死,海上諸偽將投誠之意不決??偠嚼盥侍┮月劊已灾埐灰肆麽銓幑潘?,恐其地近海,由此而遁,為患滋大。得旨嘉納。及是,芝龍及子孫十一人皆伏誅。
寧洋賊黃盛車、鄭惟榮、李玉瑞作亂,知縣蕭亮剿平之。
康熙元年春正月,??芊付êP≯?,總督李率泰會靖南王耿繼茂遣兵擊走之。
三月,南澳偽忠勇侯陳豹降。
豹,成功姻也,自順治三年據(jù)南澳幾二十載,廣寇蘇利、許龍皆驍勇,獨畏豹。至是有譖豹于成功者,成功遣偽將周全斌圖之。豹奔廣東,諧平南王尚可喜投誠。
夏五月,鄭成功死。
初,成功為長子錦娶仙游唐氏為婦,故明侍郎顯悅孫女也,性端靜,與錦不相得。錦弟裕有乳母陳氏,美而艷,錦悅而私焉。有娠,生男。錦詭報侍妾所出。成功治家嚴(yán),諸為將無敢為成功言者。陳氏怙寵頗陵唐,唐不能堪,以告顯悅。顯悅貽書臺灣,責(zé)成功家教不謹(jǐn)。成功大怒,出令箭遣偽刑都事黃毓渡海至廈門斬錦及陳氏與所生子,并令錦母董氏自盡。洪旭、黃廷、陳輝、王秀奇接令大駭,謂毓曰:『主母、世子,其可殺乎?斬陳氏母子以復(fù)命可矣』。毓然之,持其首回報成功。成功不允,解所佩劍令毓至金門,偕鄭泰往。泰躊躇未行,毓先入廈門。錦因之。周全斌追陳豹,回師入謁錦。旭等疑其受成功案諭而來,啟錦并執(zhí)全斌。成功聞廈門諸將拒命,恚甚,遂得疾,猶日強起登將臺持千里鏡望澎湖,久之乃下。逾數(shù)日,病益殆,命左右進酒,飲半酣,以兩手抓其面而死,年三十九。臺灣諸偽將推成功弟世襲護理,乃遣人至廈門報訃。
六月靖南王耿繼茂、總督李率泰遣使至廈門招諭海寇鄭錦入降,錦不從。
冬十一月,鄭錦自廈門入臺灣。
錦釋周全斌為偽五軍都督,以陳永華為偽咨議參軍,帥師同往臺灣。永華,鼎子也。成功在日,嘗語錦曰:『吾遣永華以佐汝,汝其師事之』。故錦有是命。世襲私人蔡云、張驥等勸偽將黃昭、蕭拱宸奉世襲以拒錦。錦船至,一條鞭下碇。明晨大霧晝冥,全斌急率兵登岸。陣甫定,昭聞水聲人語,首先督眾奮勇而前,連砍數(shù)人,錦眾潰,幾為所窘。全斌率左右數(shù)十人大呼御之。昭中流矢死,其軍遂亂。忽而霧消,日已向午矣。錦入城,請世襲相見,抱而哭曰:『幾為奸人離間』!待之如初。收云、驥等同拱宸斬之,余置不問。眾大悅。
二年夏六月,鄭錦殺其從伯父鄭泰。泰弟鳴駿、子纘緒及偽將陳輝等皆來降。
初,錦搜黃昭營,得泰與昭交通書,秘之不以告人。及是,以舟師至廈門,泰稱病不出。錦詭言將盡載眷口過臺灣,鑄金廈總制印交泰。泰喜,往廈門見錦。錦置酒邀泰,甲擒而縊之。泰弟鳴駿率泰子纘緒、諸將陳輝等偽官一百三十余員、兵一千六百人、家屬八百余口奔泉州投誠。靖南王耿繼茂、總督李率泰奏授鳴駿遵義侯、纘緒慕恩伯,余各授爵有差。
冬十月,總督李率泰遣兵進剿建寧、延平、邵武三路山賊,獲逆渠王鐵佛斬之。
靖南王耿繼茂、總督李率泰、海澄公黃梧、提督馬得功、施瑯會兵討??茑嶅\。錦遁走銅山。
和蘭揆一王浪跡海上,聞鄭成功死,駕船入福州港,請于繼茂、率泰,愿為先驅(qū),引大軍攻平諸島。繼茂、率泰許之。簡投誠軍及和蘭船出泉州,得功出同安,梧、瑯出漳州。鄭錦遣偽忠明伯周全斌等分部拒戰(zhàn)。癸丑,遇于金門烏沙港。時和蘭夾板船十余,巋巨如山,泉舟三百邐迤而下。全斌以二十艨艟往來沖擊,和蘭炮無一中者?,樑c梧乘潮落揮船而進。偽將黃廷守圭嶼,瑯擊破之。梧遂乘勝奪廈門及金門,錦走銅山,全斌亦退保浯嶼。官軍墮兩島城,徙民于漳泉諸縣,墟其地。
十二月,鄭錦犯云霄鎮(zhèn),總兵王進功擊敗之。
是年,邵武東鄉(xiāng)賊李桂孫作亂,副將王詬誘擒之。
三年春二月,總督李率泰遣兵擒寧化山賊錢禾,斬之。
鄭錦偽將杜輝獻南澳,授左都督。
夏五月,總督李率泰遣兵剿銅山,偽威遠(yuǎn)將軍翁求多等降。鄭錦遁入臺灣。
大兵至八尺門,求多率兵民六萬余人納款。偽左都督周全斌、偽永安侯黃廷等皆降。率泰夜半渡海拔銅山,錦載其孥以數(shù)十艘遁入臺灣,大小庶事悉以委陳永華。永華儒雅不苛,臺人安之。
閏六月,總督李率泰遣總兵李長榮等出洋剿賊,獲偽總兵張賢。
秋七月十二日,詔授施瑯靖海將軍,率投誠承恩伯周全斌等進剿臺灣。和蘭復(fù)以船至,約期攻澎湖。會阻風(fēng),不得進。
冬十月丁卯,江西賊入建寧縣蟠湖隘,游擊李化龍擊賊,戰(zhàn)敗死之。
四年春,召靖海將軍施瑯歸京師,移投誠兵將駐各省。
詔福建總督李率泰遣員至臺灣諭降鄭錦。錦請稱臣入貢如朝鮮例。有旨弗許。
時四海承平,廷議撤兵。率泰遣興化府知府慕天顏入臺灣招諭,錦不聽。陰遣人往來島上,諸沿海民互市,頗接濟為奸利。施瑯密奏,若恣錦生聚,是養(yǎng)廱也,宜速剿。部議以風(fēng)濤險,制勝難必,寢其事。
是年,莆田巨盜范伯略等伏誅。
伯略乘截界令下,歷年發(fā)掘界外前代公卿墳?zāi)梗鹑〗饘?,分巡道熊可智檄捕,皆伏法?br />
平和縣清寧里賊首羅晚、陳愛、新安里賊首鍾光俱就撫。
晚、愛等結(jié)巢官寮山,四出劫掠,蘆溪受害最酷。及就撫,晚、愛率二百余人道經(jīng)蘆溪,居民見賊大憤,集眾盡殺之。光道經(jīng)邑南門溪岸,民迫沈之于放生池。平和之盜稍息。
順昌民盧天章作亂,捕斬之。
天章家豪富,其父因爭田水構(gòu)訟,縣令拘之,勒其賄。既得賄,復(fù)逮送郡。天章怒,糾眾滋事,官兵捕斬之。
八年,詔展界外附近地各五里,許民筑室耕種。
九年冬十月,海寇阮春雷襲壽寧縣,不克,遁去。
春雷夜遣數(shù)賊潛上小西門城樓,殺守更兵,代鳴鑼。把總徐登聞鑼聲異常,率兵往至鹿斗街,遇賊接戰(zhàn)。守備蓋世勛調(diào)兵接應(yīng)。賊在城外者先遁。大索城內(nèi),凡居民廚廁店溝俱有賊,盡執(zhí)而殺之。
十二年,光澤縣賊董子亮引江西賊周正所、徐仲常謀亂,知縣柯永新捕子亮誅之,余黨解散。
十三年春正月,靖南王耿精忠叛執(zhí),福建總督范承謨囚之。守備廖有功闘死。福州府知府王之儀、建寧府同知喻三畏、侯官縣知縣劉嘉謨皆遇害。
精忠,繼茂子也。繼茂卒,精忠襲爵。先是,朝廷將撤靖南藩回京,未幾,以吳三桂反,止弗撤。精忠蓄異志,密使人結(jié)三桂。承謨知其謀,將圖之,未發(fā)。巡撫劉秉政附精忠,而陽與承謨合。承謨有所議,輒以告精忠。承謨不之疑也。是月望,各官詣王府參謁,承謨稱疾不出。精忠詭言??芮抑?,請議事。秉政亦至,促同行入府。門閉,卒皆擐甲露刃。承謨知變作,挺身數(shù)精忠罪。賊縛之。有功拔刀奮擊,殺傷十余人以死之。儀、三畏進前大罵,皆被殺。嘉謨死亂軍中。眾不知所為,但聞賊黨呼翦辮。秉政辮先翦,以下紛紛俱翦。是日,天地昏黑,日色無光,識者知為不祥。初,繼茂將終,謂精忠母曰:『此子必覆吾宗,吾死目不瞑矣』。及精忠襲爵,日作反計。有老參謀范一韓者沮之曰:『無為也!吳元濟、李希烈徒貽笑千古耳』。不聽。其母屢切責(zé)之,精忠怒,引斧碎屏風(fēng)。母郁處后宮,希相見。數(shù)月母卒,遂反。
精忠自稱總統(tǒng)兵馬上將軍,檄召各府縣州鎮(zhèn)文武官赍印降。
置六曹偽官,以原巡撫劉秉政為偽兵曹尚書統(tǒng)制使,原按察使席式為偽樞密使,原督學(xué)張文韜為偽大理寺卿,以藩人劉芳圖為偽左路大部督取江西,馬九玉為偽右路大都督取浙江,叔繼美為偽左將軍,繼善為偽右將軍,總督兩路兵馬,徐文耀為偽親軍中都尉,以日者蕭覺環(huán)之孫建士為欽天監(jiān),改康熙十三年為甲寅年通書,民為之謠曰:『清不清明不明,年號寫甲寅』。
精忠遣偽都督曾養(yǎng)性出福寧州,進犯溫臺等處。
養(yǎng)性至寧德,縱掠一空,七都被禍尤慘。壽寧防兵亦乘機閉城索餉,肆其劫擄。
福寧鎮(zhèn)總兵吳萬福不受精忠偽命,為其部下所殺。
時各府鎮(zhèn)皆從逆,授偽印札,萬福獨據(jù)城卻之,部下將弁鼓噪作亂,掠其家貲十余萬,萬福合家赴難死。
精忠弛海禁,遣偽官黃鏞如臺灣。
精忠遣鏞約鄭錦以舟師直搗長江,以為己聲援,許其割地鼎立。
精忠召李瑞和為偽八閩察院,瑞和至龍江,為海澄總兵趙得勝所執(zhí)。
瑞和,漳浦人,明季進士,為浙江鹽政,失位歸家,積貲數(shù)百萬,素以賄結(jié)精忠。及是,精忠擢為偽察院,檄召赴省,至龍江,得勝邀而執(zhí)之。
興化總兵馬推興以城叛降于精忠。
泉州軍亂,提督王進功等叛,以城降于精忠。
精忠檄至泉州,提督王進功召諸將議,莫敢拒命,進功遂受之。時武弁受制文吏,兵餉壓欠逾年,一聞省城有變,標(biāo)營軍士紛紛踴躍為亂。是夜放炮為號,大肆劫掠。知府王者都括府庫以給兵糈。興泉道何可化素貪酷,兵民爭欲手刃之。進功以令箭保其家,旋傳鄉(xiāng)紳富民捐助米谷,眾乃定。
精忠傳檄至漳州,巡海道陳啟泰死之。漳浦總兵劉炎、海澄總兵趙得勝俱叛降于精忠。
偽檄至,啟泰與海澄公黃梧密謀拒守。會梧病篤,降者接踵。啟泰度事不可,支遂自經(jīng);詳見宦績。精忠封炎偽寧遠(yuǎn)將軍,得勝偽威遠(yuǎn)將軍。
權(quán)知漳州軍事黃芳度殺偽海道張全、偽漳協(xié)副將劉豹。
芳度,梧長子也。精忠封梧為平和公,梧方病廱,佯受之。已而啟泰殉難,梧慮無助,疾益急,廱裂而卒。芳度承遺命,權(quán)知軍事,外與賊附,密募兵馬為自保計。遣標(biāo)下黃籃懷疏進京,乞大師接應(yīng)。張全、劉豹皆精忠所署偽官,其部下史暢見芳度修戰(zhàn)備,以告全、豹;令暢圖之。芳度知謀泄,遂率兵殺全、豹等以拒精忠。
永春偽知縣鄭時英率兵圍馬跳寨。
精忠偽檄至,知縣武怡遁走。諸生呂美成、呂廷佐等率里民保馬跳寨以守。偽令鄭時英圍寨八閱月,美成等力屈降,被磔死。時英去,精忠復(fù)以李祁為偽知縣。德化千總李云龍劫知縣何濟美,脅取庫銀,將大掠,會偽檄至安民乃止。
延平道朱鴻、知府蕭來鸞等以城叛降于精忠。
偽都督徐洪弼兵至,鴻與朱鸞等皆聽命。洪弼催六縣地丁錢糧,每兩加耗五錢,復(fù)勒富戶助金銀,不從者上橔樓。橔樓之制,以木五尺作柱立于地鎖其頸,木三尺鎖其足,如鞠躬狀,不可屈伸。既上者倍其數(shù)乃釋之。偽左將軍耿繼美、偽彰威將軍郭忠孝戍延平,脅民翦辮戴網(wǎng)巾,夜遣巡卒沿門竊聽,有在堂中床上與妻言耿逆無道,巡卒報于繼美,捕磔之。其酷虐類如此。
精忠遣偽將劉可禮據(jù)邵武府,知府張端五、同知高舉合謀討賊,不克,死之。
建寧縣都司執(zhí)知縣周璟囚于轅門,義民李世升率鄉(xiāng)兵奪出之。
汀州守將劉應(yīng)麟以城叛降于精忠。
寧化長關(guān)賊圍縣城,偽將軍劉應(yīng)麟給札招之,知縣魏守德以憂卒。
長關(guān)賊乘變耿攻寧化城,守德激厲六房領(lǐng)鄉(xiāng)勇出城御之。諸生慫守德請郡兵。守德曰:『鄉(xiāng)兵自足御鄉(xiāng)寇,但當(dāng)措餉修械耳。若官兵易動而難靜,他日供億難繼。犒勞無厭,恐非士民之福也』。眾不謂然,徑領(lǐng)文乞師于應(yīng)麟。應(yīng)麟果提兵來寧化,以游守、千、總偽札歆賊。賊喜,悉解甲投誠,應(yīng)麟于是大索犒餉,不問紳衿士庶,籍名拘系之,備極困辱。守德極力救解,不能得,遂憂懣憤躁以死。
夏四月,精忠加王進功偽平北將軍,召至福州,留不遣,以泉協(xié)副將賴玉為偽總兵鎮(zhèn)泉州。進功子藩錫自領(lǐng)軍事。
偽敕至泉州,加進功為偽平北將軍,副參游各加一級,道府縣官仍原任。精忠令進功赴省聽調(diào)出師,各部將勸阻,進功不聽。至福州,精忠館之于國公府,禮遇甚隆,惟不許回泉,憚進功握重兵,欲解其柄也。泉州標(biāo)營聞之始貳,共推進功長子藩錫主軍事。初,王進緣吏議投間居江右,總督范承謨檄召之,欲令將兵自衛(wèi),未至,為精忠所覺,幽于密室,人莫有知者。精忠既反,念其勇,擢偽左都尉。及是,遣進領(lǐng)甲士千人駐泉州南教場,欲撤提標(biāo)羽翼。五營將愈生疑忌。由是眾議迎奉鄭錦以拒精忠。
鄭錦遣偽官柯平至福州。
報黃鏞之聘也。鏞回日,言錦兵力單弱,海上船不滿百,精忠頗悔之。及錦遣平請借漳、泉二府召募,精忠不肯,釁端由此而啟。
情忠勒省中各富戶助餉,以高下授官。
有項斌者,本御史林汝翥家奴,人呼項四,納餉得官。精忠愛之。時偽官肩摩于路,招搖閭里,時號「五老」:謂前朝官出仕者為「舊老」;舉、貢、生員入仕者為「新老」;現(xiàn)任官從逆者為「慶老」;酒焙以火再焙之為慶;以銀捐助得官者為「白老」;無肩輿而步行者為「行老」。閩人呼官曰「老」,呼酒亦曰「老」,新、舊、慶、白、行皆酒名,因以字之。
光澤山賊李宏龍詐稱偽檄,脅執(zhí)知縣柯永新,與把總黃志遠(yuǎn)殺之。
五月,鄭錦率兵自臺灣渡海入廈門。
錦留偽參軍陳永華留守臺灣,自率偽右武衛(wèi)劉國軒、偽左武衛(wèi)何佑等波海至廈門。同安令鄧世茂、守張學(xué)堯已受精忠偽命,聞錦至,更降錦。
精忠召偽威遠(yuǎn)將趙得勝。得勝不從,以海澄降于鄭錦。
錦與諸偽將議,欲圖漳泉,宜先取海澄為根木。乃遣劉國軒、何佑招得勝。得勝自度既拒精忠,而海澄迫近廈門,勢所必爭,遂歸錦。錦封得勝偽興明伯,為左提督。
六月,王藩錫誘殺精忠偽總兵賴玉,逐偽左都尉王進,以泉州降于鄭錦。錦入泉州,授藩錫偽指揮使。
錦分提標(biāo)五營為五鎮(zhèn),檄告漳州諸縣。黃芳度見錦勢熾,詭納款以緩之。
秋九月,精忠檄召劉炎率漳浦兵同王進取泉州。
冬十月,鄭錦遣偽將劉國軒、許耀率兵御王進,大戰(zhàn)于白水驛,進敗走。
精忠勒各偽官助餉。
時城中巨室搜括無遺,奸民挾仇報怨,轉(zhuǎn)相陷者無數(shù)。
鄭錦遣偽將趙得勝、馮錫范等攻漳浦,精忠偽寧遠(yuǎn)將軍劉炎以城降。
精忠征鹽丁餉。
令民以七等輸納,給票為腰牌,無者以奸細(xì)論。鹽價涌貴,山谷民為淡食者絫月。
精忠鑄偽錢。
令民于正供外照畝納銅為銅餉,鑄錢文曰「裕民財寶」,于是貧富皆困矣。
十一月,精忠逮王進下獄,尋削為民。
十四年春正月,精忠遣偽官張文韜至泉州與鄭錦議和。
三月,精忠大征民,授札招兵。
招募至三百人者輒與偽副總兵、副將等官。
夏四月,精忠檄各府縣考課儒童。
出示半載,無一報卷者。偽縣官懼,令保甲持小鑼鳴于市曰:『讀書者出赴試,毋累鄉(xiāng)里』。久之,稍稍有往者。又令人納粟為秀才。
五月,鄭錦圍泉州。
黃芳度詭降錦,受封,陰繕守御,儲糗糧,為拒守計。錦偵知之,聲言往粵,道由漳州,將襲之。芳度閉城不納。錦遂圍漳。先是,黃籃赍疏至京,詔芳度襲父梧公爵,命梧從子一等侍衛(wèi)芳世充福建中路總兵官,由粵東入援。芳度知大師且至,遣從兄芳泰突圍赴粵速之,而自與諸將分御四門。錦親督將士力攻,不克。
秋七月,大風(fēng),精忠殺城內(nèi)各戶未完餉者。
先是偽驛傳呂應(yīng)斗善聚斂,勒富室助餉者以百數(shù)。既而大風(fēng),揚沙拔木,墻屋皆倒。自長樂、福清以及閩清、永福諸縣皆然。精忠遷怒各餉戶,有不完者,殺之。
八月,精忠預(yù)征來年租賦。
九月,精忠以軍田照戶抽兵。
海田帖出丁一名,無者納銀二十四兩,名曰屯餉。令將下,精忠難之。偽驛傳呂應(yīng)斗請身任其事。追呼號泣之聲不絕,而應(yīng)斗復(fù)巧于用刑,加以火熨、日曝、水灌、串耳等法,不一而足。精忠謂諸偽官曰:『人臣謀國皆如呂應(yīng)斗,何愁吾事不成』。
冬十月,鄭錦陷漳州府,世襲海澄公黃芳度死之。
錦圍漳州五閱月,發(fā)龍熕大炮百道環(huán)攻,城圯六十余丈。芳度立柵轝土,且戰(zhàn)且策,須臾而完。時出輕師躪錦壁,斬其偽將萬宏。錦剽銳死傷大半,乃掘濠筑塹以困之。先是黃梧在日,待標(biāo)下將吳淑獨厚。臨終,召淑至榻前囑曰:『吾與鄭氏為仇,今錦乘耿變內(nèi)侵,勢必報復(fù);吾死,幸竭力扶持芳度,俾無隕殆,九泉下得瞑目矣』!令芳度拜淑為父,淑泣下受命。及是,淑見援不至,城旦夕破,禍且及己,遂同弟潛謀獻城于錦。引錦兵從東門入,芳度登芝山,趣諸軍巷戰(zhàn),不能支。馳至開元寺投井死。黃家合門男女三十余人皆遇害。以淑為偽提督。比芳世師至,而漳州破已逾月矣,芳世乃引兵還粵。
廣東平南王尚之信率師援漳州,至永定而還。
尚之信以初四日至永定境,初六日闔城士民出迎大軍,之信怒其太遲,焚南城樓、縣署、鼓樓及民居數(shù)百間,殺戮男婦數(shù)千人。
鄭錦設(shè)三法征餉。
時臺灣舊兵及新募附者計三十余萬,餉不繼,因設(shè)法派民餉、派毛丁、派食米。毛丁者,人年十六以上、六十以下,每丁月征銀五分。復(fù)盡括屯租、寺租入官。一時偽官悉無賴之徒,嚴(yán)刑峻法,犯者用鐵釘七枝釘其手足于板暴日中,慘逾炮烙,民不堪命。
是年,江西南豐賊入建寧縣北鄉(xiāng),義民李世升率鄉(xiāng)兵破之。
十五年春正月,精忠罷大錢不用。
民皆閉市,為用偽裕民大錢故也。已而三等錢俱罷。
夏五月,鄭錦遣偽右武衛(wèi)薛進思、偽后提督吳淑襲江州,克之。精忠偽總兵劉應(yīng)麟降。
精忠聞之大恐,集諸偽官議曰:『吾方有事江浙,而鄭錦每乘虛襲郡邑。汀亡則廷、邵接壤,興化彈丸不足以守,福州為吾根本地,萬一離貳,吾已無家,安用國,不如且緩溫臺之兵,回守福州及興化,徐圖進取未晚也』。諸偽官見精忠首尾相敵,度不可支,自是紛紛有歸正之思矣。
秋八月,札授總兵饒元攻邵武府,不克。
元,順昌人,以商販入京師。聞耿逆變,潛蹤歸閩,遭偽官拷餉,憤甚,倡議御賊,走浙江康親王軍前上書,陳剿滅事宜。康親王授總兵職,札令率眾先入杉關(guān)攻邵武,郡人吳長柱應(yīng)之,與偽將彭世勛戰(zhàn)于鐵羅巷,復(fù)戰(zhàn)于大竹,斬賊百余人,遂屯天■〈氵〈癶上示下〉〉樂。會偽右將軍耿繼善自建昌敗回,世勛合繼善偽將樂燦兵圍之。已而聞鄭錦偽將吳淑兵將至,解圍去。
康親王杰書率大兵入仙霞關(guān)。
大兵至衢州,偽右路大部督馬九玉迎降,徐文耀所遣也。文耀本精忠媵臣,為偽中都尉,會城重兵皆歸掌握;見精忠勢蹙,懼及禍,密遣九玉請大兵入關(guān),而已按兵不動,縳精忠以降??涤H王許之。浙江溫處道姚啟圣在康親王軍中,率數(shù)百騎先入,關(guān)上已空無人矣。
精忠偽總兵焦國巡陷順昌源坑寨,札授總兵張存死之。
存本順昌南鄉(xiāng)團練。精忠反,脅授偽總兵,令率眾出江西鉛山縣。存逃歸源坑。饒元勸存密圖內(nèi)應(yīng)。存許之。結(jié)寨練集鄉(xiāng)壯,得八千人。元啟聞于康親王。康親王給存總兵札。國巡率賊數(shù)萬駐順昌,聞存拒己,大怒,進攻源坑。存連戰(zhàn)數(shù)日,力不敵,死之,源坑遂陷。國巡盡焚順昌九十三村而去。是時,將樂生員馮君殷集鄉(xiāng)壯五千守黃潭,蕭韶集鄉(xiāng)壯三千守安仁,揚啟明、任漢克集鄉(xiāng)壯五千守招仁及富屯、寧化,李世熊集鄉(xiāng)壯萬余守?zé)崴粐灿疗涠?,未幾而大兵至?br />
九月,精忠殺其偽官張瑞午、李華棟、高天爵、姜之藩及生員易謙等十一人,勒王進自盡。
瑞午、偽工曹郎中,華棟、偽福州府通判,天爵、偽建寧同知,之藩、偽散騎常侍,諸人聞大兵且至,欲殺精忠以為功。時總督范承謨尚囚高墻。承謨內(nèi)丁有姜三者,精忠愛其勇,用為常侍。三亦陽德而陰銜之。瑞午等乃約三乘間以其眾內(nèi)亂。將夜,放火,啟城門。守城將偽副將黃朝用首其事。精忠乃捕斬瑞午等于市。
大兵復(fù)建寧、延平二府,諸屬縣悉平。
康親王兵自浦城而下,貝子王從慶元間道入松溪,俱會于建寧府,執(zhí)偽將耿繼美等,遂下延平,收復(fù)諸縣。發(fā)令:凡偽將所掠子女俱給還民間,軍中所需依民價,有倚勢勒買,軍法從事。民相慶以為更生。
原任福建總督范承謨?yōu)榫宜Α?br />
承謨被囚七百余日。至是,精忠欲飾辭以降,慮承謨白其實,夜遣人害承謨及其弟承譜。幕賓嵇永仁、沈上章、王龍光、李全、領(lǐng)纛王天佑、家人于通等五十三人,并縊之;詳見宦績。
精忠下令浮海奔舟山,不果行。
康親王兵至水口,偽水師總兵官林賢勸精忠浮海入舟山。精忠從之。偽將郭炳興入見精忠曰:『鄭氏三世漂泊海上,急則沿邊劫掠,其長技也。今舟山孤懸小島,無城郭宮室人民,諸將士孰肯涉波濤之險,與殿下偕行?且殿下大小戰(zhàn)船幾何?水師兵將幾何?舟山何處可戰(zhàn)可守?殿下宜自審之』。精忠曰:『事急矣!計將安出』?炳興曰:『殿下不如姑從群議,投誠以息此時之肩。方今川湖未定,朝廷猶開面網(wǎng)。誠能驅(qū)平海島,庶幾罪可功贖也』。精忠不答。逾數(shù)日,精忠發(fā)令,水師官家眷計口出城。偽都尉徐文耀典城門卒,諭曰:『敢出此城者斬』!十八日旦,精忠謁父祠痛哭,將率水師官大掠而去。文耀衷甲盛兵脅之曰:『七門皆露刃矣,往定不可知。千歲髡以歸誠便』!精忠怒欲出,左右皆憚文耀,不敢行。
精忠放王進功歸泉州。
進功留省三載,其子藩錫據(jù)泉州,納款于鄭錦。錦既與精忠通和,藩錫懇錦修書請歸進功。至是,進功入見,乞歸。精忠曰:『本期與將軍戮大共圖中原,今事已無可為,吾少緩須臾死,冀邀朝廷好生之仁。將軍告歸,誠是也。將軍于海上不薄,海上無吾,安能窺釁內(nèi)地?顧其志不在遠(yuǎn)大,自相戕賊,襲吾郡邑,致我將士心懷內(nèi)顧,無征戰(zhàn)心。將軍為我致謝鄭王,彼實負(fù)吾且自負(fù)也』!言訖淚下沾襟。令徐文耀送進功出南門,郭炳興從之。炳興、同安人,原任河南歸德府參將,罷官家居,隨進功赴省,為精忠所任用,授偽建威將軍。至是,求同進功歸泉。鄭錦以進功為偽中提督匡明伯,炳興仍原職守長泰。
康親王兵至洪塘江,精忠出降。
精忠退稱本藩,以原靖南王璽書下令薙發(fā),街巷歡聲動地,群呼萬歲。先是,甲寅年已蓄發(fā)包網(wǎng)頭上,庶民一把髽,紳士則方巾而身猶小袖員領(lǐng)如故。民謠云:『頭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過過七八月,依舊是康熙』。九月二十七日,大兵至洪塘江,精忠率諸偽官肉袒跪迎,自陳被范承謨所迫,以致陷逆,并請討平??茏在H??涤H王以便宜赦精忠罪,許題授原職,黨與一切不問,惟劉秉政解京定奪。曾養(yǎng)性方寇衢州,精忠傳令撤兵,遂回省聽命。秉政道卒,人以不及正典刑為憾。
冬十月,康親王同寧海將軍喇哈達、平南將軍賚塔、總督郎廷相、巡撫楊熙、提督段應(yīng)舉等入福州。
是月初四日,康親王等官軍入福州,封府庫,籍兵士,蠲免康熙十三年以后、十六年以前田租,秋毫無所犯。奏授隨征官姚啟圣為布政司,吳興祚為按察司,招撫逃叛,山海亡命之徒多歸焉。精忠之反也,每有事出,輒城中戒嚴(yán)數(shù)日,傳往西門,而從南門行,民呼之曰「老鼠王」。凡百重任俱托于仆隸下人。其將兵閫外者,皆平日所用牙儈商賈與夫市井無賴之徒。公私匱竭,士卒凍餒,而內(nèi)帑之積絫數(shù)千萬,終不肯分散絲毫,惟日勒餉加征為刻剝計。民望大兵如云霓。至是始慶更生云。
鄭錦遣偽將許耀陷興化府。
時精忠初降,人情洶洶未定,錦乘間遣耀率兵掩取興化,精忠所命守將偽后軍都督馬成龍及偽總兵朱云從、朱天貴俱降。耀入興化城據(jù)之,直薄鳥龍江為界。錦以成龍為偽援剿左提督,云從為偽樓船中鎮(zhèn),天貴為偽水師一鎮(zhèn)。
札授總兵官饒元率兵進攻邵武府。
耿繼善、彭世勛尚據(jù)邵武大掠,元與吳長柱率鄉(xiāng)兵攻城,陣斬賊黨吳岳、吳子蘭。
鄭錦遣兵陷建寧、泰寧二縣。
十一月,官軍大破海寇許耀于鳥龍江。
耀桀黠恃勇,狃于涂嶺之勝,不以軍事為意,札營離江三十余里。有勸其直薄江邊占將軍山以扼官軍者,耀不聽。及官軍渡江,傳令各執(zhí)斧鋤杉木豎營寨。比至江而官軍營壘已成矣。耀倉皇鼓噪。官軍以精忠降兵當(dāng)先,滿兵后勁,示無退理。賊披靡大潰,連夜遁入興化。報至漳州,鄭錦不知所措。趙得勝請益兵赴援,遂令何佑等同得勝督兵至興化據(jù)守。
鄭錦遣偽將吳淑陷邵武府。
精忠守將楊德及彭世勛等皆降于淑,淑又遣黨馮馬等據(jù)光澤縣。
十二月,按察使吳興祚率兵至光澤縣,擒偽宜春王朱統(tǒng)锠,斬之。
鄱陽人朱統(tǒng)锠,明裔也。自鼎革后,遁入湖中二十年。及耿精忠反,統(tǒng)锠募兵應(yīng)之。精忠授以偽敉遠(yuǎn)將軍印。精忠既敗,統(tǒng)锠自稱宜春王,盤踞貴溪,為江浙三省大患。是時,總兵官饒元已復(fù)光澤縣,興祚輕騎至光澤,招撫偽都督陳隆、施廷宇等,統(tǒng)锠竄入浙江。興祚計令投誠之偽總兵蔡淑佯回賊營為內(nèi)應(yīng),隨遣陳隆率所部導(dǎo)大軍直搗賊穴。偽總兵馬珩等縳統(tǒng)锠以獻,獲其偽敉遠(yuǎn)將軍印,降偽官一百八員、兵九千余。
副都統(tǒng)穆赫林等克復(fù)邵武及汀州二府。
吳淑所部賊皆海濱人,久習(xí)和暖,值嚴(yán)冬雨雪,凍裂蓄縮不能軍。是月壬戌,穆赫林等率兵大破賊眾于新屯。淑與楊德奔汀州。薛進思見邵武已失,遂棄汀州,率妻子奔潮州投劉進忠。
十六年春二月朔,寧海將軍喇哈達、提督段應(yīng)舉大破??苡谂d化,殺其偽將趙得勝,復(fù)興化府,賊黨何佑等遁入泉州。
得勝與佑等塹太平山為營,以拒官軍。喇哈達、段應(yīng)舉縱反間離其黨。大兵至江口,得勝當(dāng)先拒戰(zhàn),佑率所部居后接應(yīng)。參將黃大來以數(shù)百騎沖賊前隊,賊大潰。得勝麾中軍抽菆注射,既望佑軍之不動也。唶曰:『吾不幸與若輩同事』!乃下馬踞胡床,復(fù)挽強殺數(shù)十人以死。佑與許耀等奔入泉州。翼日,應(yīng)舉統(tǒng)兵入城,敘復(fù)興化功,題授大來福寧州鎮(zhèn)總兵。
大兵克復(fù)泉州及漳州二府,鄭錦奔廈門。
錦在漳州聞興化之?dāng)?,豫載眷口輜重下海。初九日,官兵臨泉州,攻其北門,陣斬偽將許耀,賊開南門遁去。錦棄泉州走廈門,王進功、張學(xué)堯從之,余多解甲歸命。諸縣以次平復(fù)。
三月,海寇張七犯泉州,署知府張仲舉發(fā)兵捕獲之。
同安白頭賊蔡寅等作亂。
寅本永春賣槳兒,流落漳浦為巫,挾左道惑眾,假托明裔,自稱朱三太子,以白巾裹頭為號,屯聚同安縣之苧溪嶺,劫奪餉運。海賊王鼎、歐九等皆應(yīng)之。一夜,驀入泉州,斬關(guān)而出。又攻安溪,為安溪令李鈺所敗,乃回同安。
夏五月,參將郭炳興追蔡寅至同安諸葛嶺,兵敗,死之。
炳興輕寅烏合之眾。寅設(shè)伏以誘之。炳興追至諸葛嶺,賊猝起掩殺,炳興大敗,死于亂軍中。賊勢大振。
鄭錦復(fù)陷海邊諸澳。
錦自烏龍江敗后,盡棄陸地,逃遁入島。投誠將弁皆言于督撫,以為廈門賊心未固,乘勢直搗其巢,自當(dāng)瓦解。當(dāng)事者不以為然。至是,錦果分遣各偽將盤踞東石、深扈、日湖、■〈氵丙〉州、大石湖各澳口,招募丁壯,派取居民糧食。由是復(fù)猖獗。
秋八月,總督郎廷相同提督段應(yīng)舉、副都統(tǒng)瑚圖大破蔡寅偽將李復(fù)貴于同安,擒斬之。
九月,鄭錦遣其偽將何佑寇南靖,吳淑寇長泰。
冬十月,海澄鎮(zhèn)總兵官黃藍等會兵剿白頭賊蔡寅,大敗之。
時蔡寅與吳淑勾結(jié),勢甚熾。總督郎廷相遣黃藍等分兵三路進剿。藍與賊戰(zhàn)于灌口、楊坑,大敗之,擒寅偽將謝良、楊德等,寅走天成寨,與吳淑合。應(yīng)舉統(tǒng)兵圍之,寅、淑突圍夜遁。
康親王遣泉州知府張仲舉、興化知府卞永譽等入廈門招撫鄭錦。錦不從。
先是康親王疏請招撫鄭錦,遣僉事朱麟臧往廈門。錦猶豫未決。至是,復(fù)以仲舉為光祿寺卿,永譽為太常寺鄉(xiāng),同泉州鄉(xiāng)紳黃志美、吳公鴻等至廈門申前議,令錦剃發(fā)登岸受冊,許其奉貢通商如島夷例。錦不從。
是年,邵武賊江幾、楊一豹作亂。
幾跛一足,人呼為江拐子,與一豹皆耿精忠余黨也,聚邵武大竹藍諸處作亂。
十七年春二月,鄭錦遣其偽將劉國軒寇海澄縣。
錦令國軒守惠州。聞邵、汀俱失,撫膺慟日:『胡為僨事至此』!猶約潮州劉進忠相為犄角。及進忠歸正,國軒度不可支,乃棄惠州入廈門見錦曰:『事至此,將為自守虜乎?恐我欲自守而人不我容,奈何?夫圖大事者必明功罪。今有功不賞,有罪不誅,何以示懲勸』?錦于是下各偽官議烏龍江喪師及棄汀、邵之罪,殺許耀、薛進思,黜其侄常霖知思明州,盡以兵事付國軒總統(tǒng)。國軒以海澄為金、廈門戶,是月率兵入寇,連破玉洲、三叉河、福河、下滸等堡,毀江東橋,復(fù)取石碼澳,漳州諸路援兵皆為所敗,遂屯祖山頭以逼海澄。提督段應(yīng)舉等會師赴援,布政使姚啟圣捐資召募,并抵漳州。國軒退屯石碼,筑垣拒守。
三月,提督段應(yīng)舉等率兵討劉國軒,失利,退入海澄。國軒遂圍海澄。
時白頭賊蔡寅糾眾數(shù)萬據(jù)南靖天寶山,遙應(yīng)國軒。國軒列陣赤嶺以拒官軍。戰(zhàn)方合,寅鼓眾來助。提督黃芳世擊敗之。國軒遣弱兵樹柵雙橋以誘官軍。應(yīng)舉率兵進屯灣腰樹。十一日黎明,國軒佯遁。官軍不為備。方蓐食,賊忽揚帆登岸,沖滿漢軍為兩截。應(yīng)舉、芳世見勢不利,皆退走。賊遂奪水頭鎮(zhèn),截海澄餉道。應(yīng)舉集兵營于祖山頭。國軒麾勁卒登山,陰令吳淑遶出祖山之背。官軍前后受敵,應(yīng)舉率敗軍同入海澄,芳世走漳州,尋卒。國軒圍海澄,堀斷濠塹數(shù)重,通潮水往來,使援者不得渡。由是內(nèi)外阻絕。
平和土賊張雄陷縣城。
夏五月,總督姚啟圣遣子游擊姚儀率兵援海澄,弗克。
賊札營山南燈火寨。啟圣率兵破賊將林彪、張鳳于岳嶺,陣斬鳳,彪退走。乃遣儀乘勢整兵救海澄。儀令軍士以牛載土囊填塹,進至第三重,水深數(shù)丈。賊炮火齊發(fā),官軍不能近城而還。海澄圍久糧盡,晝夜望救不至。有把總陳聰者,領(lǐng)蠟書潛行水底,赴督營告急。啟圣次葛布山,凡三出兵俱為帶水所阻,高壘相望而已。白頭賊蔡寅圍安溪縣,鄉(xiāng)紳李光地率眾破之。寅遁入海。
寅前為安溪令李鈺所敗,率眾二萬余再圍縣城。侍讀學(xué)士李光地居湖頭村,鈺遣人至其家求救。光地將興義旅,而苦無資,乃具啟丐糧于康親王。王度附里數(shù)村札聽科取。于是分兵抄絕賊糧,別下牒招徠其黨,賊將林啟即以七百人降。寅悉眾至盤嶺。光地令弟光垤領(lǐng)百人扼諸隘。會夜雨大注,賊露宿經(jīng)宵,火器濕,不堪用,遂遁去。光地令光垤尾之。賊晝夜饑疲,不得休飽,甫七日盡潰。寅走入海,歸鄭錦,未幾以瘟死。
六月,海澄城陷,提督段應(yīng)舉、都統(tǒng)穆赫林及總兵黃藍皆死之。
城被圍八十余日,粒米不濟,殺馬羅雀而食。城陷,段應(yīng)舉投弓北向再拜,與穆赫林俱自縊。黃藍死于亂軍中。初,城中官兵三萬余人,至是存者不及三分之一。劉國軒入城,祭奠應(yīng)舉等,如禮殯殮。其余滿漢官兵盡擄下海。惟陳聰先以浮水得脫,國軒出千金購之弗獲。聰后授福寧州把總。
鄭錦遣偽將吳淑等陷長泰及平和、漳平三縣。
海澄既破,淑乘勢寇長泰。守將黃輝陰與賊通,縋城入,執(zhí)邑令員養(yǎng)純,并陷平和。分兵寇漳平,知縣高登聯(lián)奔龍巖求援,賊遂入據(jù)之。
劉國軒寇泉州,遂陷同安、南安、惠安三縣。
偽將吳淑、何佑欲攻漳州,國軒曰:『漳未可圖也。泉州兵寡將弱,茍攻而下之,漳之屏蔽已毀,庶乎其可也』。眾然其言,舉兵北向。道經(jīng)同安,守將馮昭京遁去,城遂陷。賊攻南安,破之,殺邑令泉昱、守將李保毫及投誠官十余員?;莅补倮袈勚鄺壋亲摺Y\斷萬安橋以隔絕福州之師。乃筑長圍攻泉州,知府張仲舉出家貲鑄械犒軍,與隨征總兵官馬勝相勵,嬰城固守,遣人至省告急??涤H王促提督楊捷救泉。捷謂賊以方張之勢,其鋒未可犯,寬而圖之,乃獲全勝。于是先檄福寧州總兵黃大來召延建、連羅、長福各協(xié)營兵操演以待。
秋七月,劉國軒遣兵陷永春、德化二縣。
賊攻永春,知縣王寶善往省請援,城陷。德化令亦棄城奔仙游。
賊犯寧洋縣,知縣陳運泰擊走之。
總督姚啟圣同海澄公黃芳泰遣兵復(fù)平和、漳平二縣。
八月,劉國軒攻泉州,不克。
國軒圍泉州兩月,用大炮攻南門,連三晝夜不輟,城墮四十余丈??偙亳R勝同知府張仲舉隨筑土墻,設(shè)伏以守,墻下用大樟板布三腳釘以防逾城。二十八日,賊鳴鼓角蜂擁而登。有跳入土墻者,陷于釘板不得脫。賊氣大沮。翼日,國軒令眾賊各取草一束置城邊,迭起成墩,高與城等,廣數(shù)百丈,登其上放炮矢。官軍夜縋城焚之。賊百計環(huán)攻,竟不能克。時安溪李光地已分道請師,而患城中不支,謀于千總李治。治薦董升、翁已二人,皆鄉(xiāng)中劇賊也,能沒水,潛從水闕入。語之曰:『救且至矣』。合誠歡呼,守益堅。
將軍喇哈達、賚塔、總督姚啟圣、巡撫吳興祚、提督楊捷、總兵官林賢等分路出師,復(fù)永春、德化二縣。
劉國軒解泉州圍,退寇漳州。同安、南安、惠安三縣以次皆復(fù)。
喇啥達、賚塔、姚啟圣駐師漳州,李光地遣從兄光斗率鄉(xiāng)旅導(dǎo)其兵由漳平朝天嶺小路出安溪,復(fù)遣光垤導(dǎo)吳興祚之兵由仙游出永春,而楊捷由興化下惠安,林賢與總兵黃鎬、林子威以舟師由閩安出定海,凡四路水陸并進。時偽總兵黃球等擁眾數(shù)千,結(jié)連沿山土賊萬余屯踞白鴿嶺。興祚抵仙游,親率大兵剿之。自辰至酉,賊殊死戰(zhàn)不退。光垤馳召練總王丁班以銃手夾擊之。賊大潰,墮崖死者無算,遂奪取白鴿嶺,復(fù)追敗之于嶺頭灣,復(fù)永春、德化二縣。興祚先抵泉州。越三曰,喇哈達始至安溪。師將行,光地進言曰:『賊久被堅圍,我?guī)熪u深山入死地,賊眾頗知兵,宜不敢交鋒;公休士三日待之,賊且遁』。國軒聞喇哈達師將至,果拔寨盡起,由南安雪嶺而去,退札觀音山,筑十九寨以窺漳城。于是泉屬諸縣悉復(fù)。
九月,總督姚啟圣同將軍賚塔、都督沃申等大破劉國軒于蜈蚣山,遂復(fù)長泰縣。
國軒雖解泉圍,兵力猶雄,踞長泰江東一帶。啟圣等統(tǒng)滿漢大軍追至長泰境內(nèi)。國軒陣于溪西蜈蚣山。官軍前鋒稍卻。耿精忠故仇鄭氏,拔刀斫地曰:『吾得與此賊俱殲,死不恨矣』!親督戰(zhàn),立斬退縮者三人,大呼馳入賊陣。諸軍從之。殺其偽鎮(zhèn)鄭英、吳玉璽等。賊大潰。國軒策所乘馬泅河以遁。
光澤奸民楊一鴨謀亂,伏誅。
安溪土賊紀(jì)朝佐等皆降。
方劉國軒之披猖也,村谷年少多有鳩集伙黨為呼應(yīng)者。至是,以形跡懷疑,蜂蟻屯聚,無所投命。諸將師以招撫事付李光地。光地堅明約束,不數(shù)旬,朝佐等相率款復(fù)。
冬十月,總督姚啟圣等會兵進剿,劉國軒屯鳳山等處。
是時,浙江提督石調(diào)聲、江東副將詹六奇、福寧總兵黃大來、邵武鎮(zhèn)吳三畏、漳浦鎮(zhèn)趙得壽等各以師來會,營壘相望七十余里。啟圣設(shè)修來館于漳州以納降者,令投誠副使黃性震董其事,分別全發(fā)、長發(fā)、短發(fā)三等賞給;愿歸農(nóng)則蠲其徭役,愿編伍則給以糧糈;偽將視其帶兵多寡以定職銜崇卑。有既受撫而仍歸賊者,啟圣聽其來去,多縱反間。由是賊黨轉(zhuǎn)相攜貳。
復(fù)移展界居民于內(nèi)地。
部議照順治十八年事宜,沿邊修筑烽寨,置兵防守。巡撫吳興祚議設(shè)水兵營制。檄福州港造八槳船以備水陸會剿。
十八年春正月,總督姚啟圣同將軍賚塔、提督楊捷等遣兵大破劉國軒等于郭塘。
二月,水師提督王之鼎與賊將陳諒戰(zhàn)于定海,不利。
于是之鼎改授四川提督,以岳州總兵萬正色為福建水師提督。
總督姚啟圣遣人招撫劉國軒,國軒不從。
啟圣疏奏:『鄭錦以臺灣為穴,必不降,招撫無益。其偽武平侯劉國軒為賊渠魁,請赦罪許授公爵,并赦偽將軍吳淑罪許授侯爵;若二人解體投誠,則錦勢孤,??芸闪纭?。報聞,啟圣遣中書張雄說國軒歸正。國軒曰:『海潮未涸,艨艟終不斷絕,何以國軒一人為輕重』?堅不降。
夏五月,總督姚啟圣同將軍賚塔、提督石調(diào)聲擊敗劉國軒于潮溝。
國軒據(jù)果堂寨與吳淑等率眾萬余謀奪江東橋及溜石山寨。啟圣同賚塔、石調(diào)聲擊敗之。
冬十月,官軍攻坂尾寨,不克。
賊新筑坂尾寨,以吳淑守之,與國軒相犄角。官軍攻之,失利。已而大雨,寨西墻圯,淑壓死,國軒馳視,哭之曰:『吾失一臂矣』!
寧海將軍喇咯達、副都統(tǒng)沃申敗賊于東石,獲偽總兵陳深。
十九年春正月,巡撫吳興祚遣水師提督萬正色攻海壇鎮(zhèn),克之。偽將朱天貴走據(jù)南日、湄洲諸澳。正色連敗之,追至崇武臭涂。天貴遁入銅山澳。
興祚疏言:『臣自去冬新造戰(zhàn)船工竣,當(dāng)即配駕出洋進剿。若過二月,風(fēng)帆轉(zhuǎn)南,我?guī)煼丛谙嘛L(fēng),難以制勝;莫若乘今風(fēng)勢利便,先攻海壇,毀賊門戶』。乃遣正色由閩安鎮(zhèn)出洋,而自率標(biāo)兵詣同安。賊望風(fēng)披竄,正色尾追至平海,與興祚師會賊奔臭涂官軍又追及之天貴以數(shù)舟遁入銅山澳。未幾,率所部戰(zhàn)船詣總督姚啟圣乞降。
二月,總督姚啟圣同將軍賚塔、提督石調(diào)聲率兵進攻玉洲澳。劉國軒走廈門。鄭錦歸臺灣。偽總兵蘇堪等以海澄降。巡撫吳興祚、提督萬正色克廈門及金門。國軒復(fù)走澎湖。
國軒察軍心動搖,連夜駕小舟至廈門見錦陳狀。錦大恐,亟率眷屬登舟歸臺灣。國軒泣挽之不聽。觀音山一帶賊兵見錦離汛,拔寨盡起。啟圣令兵七路并進。至海澄,堪與陳昌等開門納款。時國軒猶固守廈門,遣兵踞■〈氵丙〉洲、潯尾二處要路。興祚等發(fā)紅衣炮攻之,大戰(zhàn)于圍頭,進扼料羅。料羅者,通臺灣港道也。賊在廈聞之爭先奪艘欲遁。國軒手刃數(shù)人,不能制,仰天慟曰:『數(shù)載之功,廢于一旦,天實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遂登舟走澎湖。興祚等入廈門,得大小船數(shù)百艘、糧數(shù)萬石、火炮盔甲器械不計。復(fù)遣兵攻金門,并克之。疏請置重兵彈壓,分設(shè)海壇、銅山、金門、廈門四鎮(zhèn)而以水師提督居中控馭,駐札廈門。從之。
秋八月,康親王班師回京。
冬十月,弛界禁。
總督姚啟圣、巡撫吳興祚疏請以界外荒田七分還民,三分配給投誠弁員,上可停支俸餉,下可使民復(fù)業(yè)。朝議從之。
邵武賊江幾、楊一豹皆降。
二十年春正月,??茑嶅\死。
錦之?dāng)w臺灣也,其母董氏召而數(shù)之曰:『馮、陳之業(yè)衰矣!猶有先君黃洪之刃在,庸可赦乎?若輩不才,徒累維桑,則如勿往』!錦憤恨而死。初,錦妻唐氏無出,愛妾昭娘生子克■〈臧上土下〉。眾皆言昭娘偽娠,乞養(yǎng)屠者李某子。獨錦自謂生時目睹,不之信。族人竊誹之。克■〈臧上土下〉故娶陳永華季女,乃令永華輔克■〈臧上土下〉監(jiān)國??恕觥搓吧贤料隆挡脹Q國事,雖諸父昆弟不少假,宗族多憚其嚴(yán);然以永華故,不敢肆也。錦歸時,永華亦卒,知克■〈臧上土下〉賢,與精兵三千人為護軍。錦死,母董氏出坐幃中,傳集諸偽官聽讀遺命。錦諸弟揚言曰:『克■〈臧上土下〉非吾骨肉,一旦得志,吾屬無遺類矣』!白董氏,先收監(jiān)國印。董氏命侍者取印,克■〈臧上土下〉不與,左右訛傳監(jiān)國率兵且至。錦群妾有和娘者曰:『監(jiān)國必?zé)o是』,請往問之。和娘至,克■〈臧上土下〉曰:『此印先君所授,軍國系焉。今使一介傳命,真?zhèn)文k,何可輕付?和娘來,固當(dāng)持去』。遂隨和娘至喪次,再拜納印。董氏曰:『汝非鄭家,寧不知乎』?克■〈臧上土下〉未及對,錦弟群起撻之??恕觥搓吧贤料隆敌υ唬骸何移饺詹槐芟釉?,為鄭氏疆土耳。今日死生惟命,何撻為』?董氏命幽諸別室。錦諸弟夜遣烏鬼縊之。烏鬼者,當(dāng)役生番也。明日立和娘之子克塽為嗣,生十三年矣。董氏謂克■〈臧上土下〉妻陳氏曰:『汝參軍女也。參軍于國有大功,汝居宅中,當(dāng)善視汝』。陳氏曰:『今屠兒婦矣,尚安居此』!扶■〈臧上土下〉柩而出,晝夜哭不輟。其兄慰之曰:『汝娠未娩,盍存孤以延夫后』?答曰:『妹所處者變也,縱生男,孰能容之?有死而已』。絕粒七日不死,乃自經(jīng)。臺人哀之。自永華物故,馮錫范用事??恕觥搓吧贤料隆抵畯U,錫范有力焉。遂務(wù)欺誕,以作威福。劉國軒等皆為所制。何佑心懷不平,欲殺錫范而不敢發(fā)??偠揭⑹ヂ勚?,遣人至臺灣吊喪,陰結(jié)其將士之欲歸正者,以為內(nèi)應(yīng)。
夏五月,海寇鄭克塽殺其偽行人傳為霖,續(xù)順公沈瑞死之。
姚啟圣用多金間其黨,招為霖歸正。瑞被縶在臺,為霖密與之謀。偽建威后鎮(zhèn)朱友發(fā)其事??藟u怒,殺為霖,并及瑞,屠其家。瑞妻偽禮官鄭斌之女,克塽釋之;鄭氐守義,亦縊死。
秋八月,以施瑯為水師提督,掛靖海將軍印,同總督姚啟圣等會征臺灣。
先是廈門既平,啟圣密陳臺灣可取狀。提督萬正色難之,言『澎湖以至鹿耳門,潮急礁險,船不得泊,進攻則主客勞逸之勢迥殊,徒損國威;不如度外置之,以為外懼』。啟圣曰:『不然,鄭氏竊據(jù)海島,毒害生靈,天厭其亂,眾叛親離。去歲國破,今日身亡,此天意不可失也。馮錫范脅殺其主,以擅事權(quán),附陳繩武者皆擯斥,豈無怨心?兵臨之際,必有爭起而應(yīng)者,此人事不可失也。諸君所慮者,港道難阻耳。然鄭成功何以克濟?國家兵力盛大,諸君顧乃不若一成功乎』?是時安溪李光地為內(nèi)閣學(xué)士,力薦施瑯可用。啟圣亦奏:『欲平臺灣,非瑯不可』。乃以瑯為水師提督,仍掛靖海將軍印,而改正色為陸路提督。瑯有謀略,且熟海上情形,啟圣傾心任之。
二十一年春三月,總督姚啟圣率兵出定海,以風(fēng)不利而還。
施瑯言于啟圣曰:『欲攻臺灣,利在西南風(fēng);然此瑯武臣專責(zé),安敢以煩公?得發(fā)蹤指示足矣』。遂請簡水師二萬、戰(zhàn)艦三百獨任討賊,督臣留廈門濟餉。
二十二年春二月,偽將何佑筑淡水城。
姚啟圣議以舟師由北淡水襲臺灣,佑諜知其謀,故筑城。
,靖海將軍施瑯大破偽將劉國軒于澎湖。國軒走入臺灣。
瑯駐兵年余不動。安溪李光地給假在籍,邂逅旅店中,問瑯曰:『公出師在此月。眾皆言南風(fēng)不利,公必犯之何也』?瑯曰:『此賈豎之言也。北風(fēng)猛,夜則更甚。澎湖遠(yuǎn)近島嶼,悉賊所踞,到彼未能一戰(zhàn)奪之,舟無泊處,坐與行殊,風(fēng)浪漂泊,軍不能合也。惟夏至前后二十余日,風(fēng)微夜靜,海水平如練,可以拋舟泊洋,聚而觀釁,舉之必矣。且賊將劉國軒者,為彼魁杰,設(shè)以他將守澎湖,雖敗未服,必用再戰(zhàn)。如守澎湖者劉,或死或敗,則勢盡膽喪,臺灣可不戰(zhàn)而平』。光地喜曰:『寇平矣』!瑯曰:『何相信也』。光地曰:『聞為將者必識天時利害、地理向背、較敵之智力,公兼之矣。能無平乎』!瑯以乙亥旦舟發(fā)銅山,會于八罩嶼。國軒擁眾二萬余,據(jù)守澎湖諸嶼甚堅。丁亥,瑯乘南風(fēng)進剿。先鋒參將藍理等七船為急流沖散,飛炮傷理腹,腸流出,理裹腸大戰(zhàn),沈其二艘。己丑,官軍克取虎井嶼。庚寅,瑯以大鳥船五十六,分八隊而進。賊悉銳來拒。自辰至日中,官軍稍卻?,樢源笾劾缰瑪R淺沙不能動。賊見篷上書「中軍」二字,弗知其為瑯也。遙望總兵吳英船甲帳甚盛,意為真將軍,趨赴之。理方醫(yī)創(chuàng)臥床,聞報急往救,奪賊舟,請瑯更舟,大呼殺賊。賊皆披靡?,槼藙葑窊?,大敗之,殲偽將林升、邱輝、江勝、陳起明等,焚其大小戰(zhàn)艦二百余。國軒乘小舟由吼門竄去。戰(zhàn)之日,東南角微云起,國軒方調(diào)遣拒敵,望見喜甚。須臾,雷聲殷殷動。國軒推翻食案嘆曰:『天命矣』!海行占風(fēng)者以云起為風(fēng)兆,聞雷則散云。
秋七月,??茑嵖藟u降,臺灣平。
臺灣聞澎湖已失,兵民洶洶離散。劉國軒憂沮,無復(fù)戰(zhàn)志。馮錫范倡議投誠??藟u從之。乃遣偽官鄭平英同國軒、錫范等乞降?,樢噪分I鄭克塽、國軒劉、馮錫范等曰:『帝五撫御寰區(qū),仁覆無外,即海隅日出之邦,無不欲其咸登衽席,共樂升平。本朝定閩,爾祖鄭成功竊據(jù)海島,甘外王法,以及爾父鄭錦,勾引奸徒,窺伺內(nèi)地,屢經(jīng)剿撫,頑梗怙終。爾方童稚,妄思效爾前人,竄伏臺灣,以為窟穴,倚險負(fù)固,飄突靡常,以致沿海居民,時遭兵燹。朕念中外兵民,皆吾赤子,何忍聽其久罹水火,故特命提督施瑯選將練兵,出洋進剿。旋奏報澎湖已克,臺灣指日蕩平??偠揭⑹ヒ誀柕冉凳枳嗦?。又據(jù)來使呈乞恩赦。朕體上天好生之心,特頒敕旨,前往開諭。爾等果能悔罪投誠,率所屬偽官軍民人等悉行登岸,將前罪盡行赦免,仍加恩安插,務(wù)令得所。爾等其審圖順逆,善計保全,以副朕宥罪施仁至意』??藟u既奉敕,遣偽官馮錫珪、劉國昌等赍送降表?,樍钍绦l(wèi)吳啟爵持榜示入臺灣,諭軍民薙發(fā)。
故明寧靖王朱桂術(shù)自殺。
桂術(shù),魯王世子也,隨父漂泊海外,依鄭氏。聞大兵至,冠服北向再拜,招所善客從容飲別,投繯而死。妻妾姑姊從死者凡五人。
八月,靖海將軍施瑯入臺灣,設(shè)一府、三縣,以鄭克塽等歸京師。
瑯率大軍由鹿耳門而入,克塽及劉國軒、馮錫范率偽文武官跪迎。閭井晏然,市不易肆。自成功至克塽三世,凡三十八年而滅?,樞躺顜鸥嬗诔晒χ畯R曰:『自同安侯入臺,臺地始有居民。逮賜姓啟土,世為巖疆,莫可誰何。今瑯賴天子威嚴(yán)、將帥之力,克有茲土。不辭滅國之誅,所以忠朝廷而報父兄之職分也。獨念瑯起卒伍,于賜姓有魚水之歡,中間微嫌,釀成大戾?,樣谫n姓,翦為讎敵,情猶臣主。蘆中窮士,志所不為,公義私恩,如是而已』。語畢下淚。仍待克塽及諸偽將如禮。疏請設(shè)府一,曰臺灣,縣三:曰臺灣、鳳山、諸羅。是年克塽等至京師,圣祖仁皇帝念成功明室遺臣,非若亂臣賊子,賜成功及子錦歸葬南安,如田橫故事;封克塽公爵,隸漢軍正紅旗;國軒為順清侯,授天津衛(wèi)總兵;錫范為順清伯。克塽死,爵除。
二十四年夏六月,漳州賊林恩等謀亂,伏誅。
三十年春三月,龍溪縣奸民林姐作亂,游擊張繼良擒斬之。
三十五年秋七月,臺灣新港民吳球謀亂,伏誅。
上杭賊鄭德敬作亂,伏誅。
三十六年夏四月,詔安縣賊呂扁作亂,尋伏誅。
扁聚黨于平和白葉渠,渠深險,與廣東大埔縣山聯(lián)界,數(shù)日間眾至七百余人,漸逼縣城。時居民俱依鄉(xiāng)堡為固,賊無所得食。夜趨南靖之山城墟,汛防千總曾高捷擊走之,轉(zhuǎn)遁平和,高■〈氵〈癶上示下〉〉約正吳元臣糾鄉(xiāng)壯擒之,余黨俱散。
三十七年秋七月,平和賊鍾平鼻作亂,伏誅。
平鼻,呂扁黨也,潛結(jié)群盜,約期劫縣,已為內(nèi)應(yīng),登城伺探。為營兵所執(zhí),殺之。
二十八年春二月,臺灣吞霄土官卓個、卓霧、亞生作亂。
初,通事黃申在吞霄征派無虛日,社番苦之。土官卓個、卓霧、亞生殺申。鎮(zhèn)道遣使招諭,不得入,乃發(fā)兩標(biāo)官兵,委署北路參將常泰進剿。而新港、蕭壟、麻豆、目加溜灣四社番為前部。個、霧等阻險拒守,四社番死傷甚眾。
秋七月,獲淡水土官冰冷。
時方征吞霄,冰冷遣使與個、霧等通。有水師把總者巡哨至淡水,聞變,潛泊???,冰冷未之覺。把總遣他社番誘以貨物交易,伏壯士水次,縛之,亟登舟。比諸番出護,已掛帆矣。吞霄平。后諸番以首惡既誅,乃因通事求撫。
八月,署北路參將常泰以岸里番擊吞霄,擒卓個、卓霧、亞生以歸,斬于市。
有獻計于常泰者曰:『岸里社番,穿林箐、越澗谷如飛,擒個、霧非此不可。時岸里社番尚未內(nèi)附,乃遣譯者入說其魁,多致糖、煙、銀、布』。番大喜,繞出吞霄山后。官軍攻其前,個、霧等大窘,將逃入山內(nèi),岸里社番設(shè)伏擒之。至郡,尸諸市,傳首以示諸番。是役也,勞師七閱月,官軍被死者數(shù)百人。
四十年冬十二月,諸羅賊劉卻作亂。北路參將白通隆等擊敗之。
卻以拳棒自負(fù),日與無賴惡少往來,歃血為盟。會卻家神爐無故發(fā)火,眾曰:『此不君即帥耳』。約日舉事。通隆率官兵戰(zhàn)于急水,卻大潰,走匿山藪中,尋捕斬之。
四十一年夏,漳浦奸民曾睦等作亂,知縣陳汝咸討平之。
睦聚眾百余人,潛伏七星洞,招黨入海。汝咸發(fā)兵追捕,密致賊黨林大札,啖以重利,誘睦入界內(nèi)生擒杖殺之,余黨解散。
四十三年冬十月,海賊徐容就擒。漳浦知縣陳汝咸宥之,令招賊自贖,余黨悉平。
容本名林老大,平和小溪人。初在廣東海豐碣石衛(wèi)招集亡命。是年,容自廣東開洋,往來劫掠,次漳浦古雷,船忽壞,賊各攜重資雇小船登岸。過云霄,為保甲盤獲。容與其黨八人俱就擒。汝咸庭鞫,容直陳不諱。詢以賊中情形甚悉。汝咸言于督撫,請宥容罪,俾招余黨自贖;籍其財物,解充兵餉。許之。明年,刑部侍郎常壽巡閩粵,置容軍中,隨地招撫,余黨悉平。
四十五年,浙江流寇黃宜加、曹昌隆等掠永定縣境。
四十六年秋八月,漳平土寇陳首魁等作亂,漳州知府趙完璧撫平之。
四十九年,總督范時崇獲海寇鄭盡心,械送京師。
盡心在洋肆劫,遠(yuǎn)至錦州等處;時崇購獲之。
汀州游擊沙永祥會漳潮兵搜捕浙寇黃宜加等七十余人,僇之。
漳平賊陳五顯作亂。
五顯等嘯聚漳平白花林,知縣王調(diào)元擊之,奔潰。旋掠永春、大田、安溪,興泉道佟沛年同守備余健率兵破之。后就撫,械送京師,伏法。
五十二年,順昌縣奸民盧天章作亂,伏誅。
五十七年秋九月,長泰奸民薛合等作亂。
五十八年夏四月,福清奸民薛彥文等謀亂,伏誅。
六十年夏四月乙酉,臺灣奸民朱一貴作亂。
一貴,長泰人,游手無賴渡,臺灣充臺廈道轅役,被革,飼鴨為生。其鴨旦暮編隊出入,愚甿異焉。奸匪過者,一貴輒烹鴨具饌,款延盡歡。時承平日久,守土恬熙,防范疏闊。一貴心易之。是年,鳳山令缺,郡守王珍攝縣篆,委政次子,征收苛刻。以風(fēng)聞捕治盟歃及違禁入內(nèi)山斫竹木者,囚系百余人,奸匪藉為口實,搖惑人心。有黃殿者,居羅漢門,約惡少李勇、吳外、鄭定瑞等見一貴曰:『今地方官長,但知沈湎樗蒱耳,兵民瓦解,欲舉大事,此其時乎』!一貴曰:『然。我姓朱,若以明裔聳鄉(xiāng)村,從者必眾』。皆曰:『可』。推一貴為渠首,立賊幟,書「大元帥朱」。夜出岡山,襲劫塘汛。先是粵民高永壽在笨港負(fù)販為生,有病者捿破廟中,餓且死,永壽活之。三日至南路,遇前所活人欷歔感泣,引入見一貴,言倡亂謀甚悉,邀永壽入伙;佯許之,乘間逃回,赴南路營告變。弗信。至府復(fù)告之鎮(zhèn)道。鎮(zhèn)道以為狂疾,坐妖言惑眾,將論死,從寬遞回原籍。
辛亥,臺灣右營游擊周應(yīng)龍率師討賊。丁巳,戰(zhàn)于赤山,官軍敗績,千總陳元戰(zhàn)死,應(yīng)龍?zhí)託w。賊遂陷鳳山縣。
辛亥,警報至郡??偙贇W陽凱集將弁議出兵。中營游擊劉得紫請行,弗許。令周應(yīng)龍領(lǐng)兵四百人,調(diào)新港、目加留灣、蕭壟、麻豆四社土番隨之。岡山距府治三十里,賊勝未盛,疾趨可滅也;應(yīng)龍行五里即駐營,翌日再進十五里,屯角帶圍。賊夜出糠榔林,汛防把總張文學(xué)迎戰(zhàn)失利。應(yīng)龍隔一溪不能救。是日,南路賊首杜君英遣黨楊來、顏子京至一貴所議共掠臺灣府庫。又有郭國正、翁義起草潭,載穆、江國論起下埤頭,林魯、林騫、林璉起新園,王忠起小琉球,皆愿從君英攻府,約一貴共事。癸丑,應(yīng)龍兵至小岡山,與賊戰(zhàn),千總陳元、把總吳益等奮力掩擊,賊敗走。應(yīng)龍收兵駐二濫,傳令殺賊一名賞銀三兩,殺賊目一名賞五兩。兵番妄殺平民邀賞,縱焚房屋。應(yīng)龍不禁。由是各鄉(xiāng)樹幟應(yīng)賊,賊勢益振。丁巳,官軍遇賊于赤山,杜君英、朱一貴兩路夾攻。戰(zhàn)方合,應(yīng)龍以后隊遽退。元戰(zhàn)死,應(yīng)龍?zhí)託w府治。一貴率群賊大隊追之。君英等分兵攻陷鳳山縣。南路營把總林富戰(zhàn)死,守備馬定國兵敗自刎死,參將苗景龍匿萬舟港漁寮三日,賊獲而殺之??ぶ写笳?。
五月辛酉朔,臺灣總兵官歐陽凱、游擊劉得紫、臺協(xié)水師副將許云、守備張成御賊于春牛埔,師亂,凱云與守備胡忠義、水師左營游擊游崇功、千總林文煌、趙奇奉、把總李茂吉等皆死之,得紫被執(zhí),鎮(zhèn)標(biāo)左營游擊孫文元赴海死,游擊周應(yīng)龍走泉州,臺協(xié)水師中營游擊張彥賢、右營游擊王鼎等率所領(lǐng)兵逃出澎湖,臺廈道梁文煊、知府王珍以下各官皆從之,賊遂陷臺灣府。
把總楊泰通賊為內(nèi)應(yīng),刺凱墜馬,群賊交刃,斫其首而去。忠義與千總蔣子龍、把總林彥皆死。汀州鎮(zhèn)把總石琳帶兵往廈臺換班,亦戰(zhàn)死。云與崇功、文煌、奇奉、茂吉沖突血戰(zhàn),所向披靡。自黎明至日中,矢窮炮盡,俱遇害。得紫自中路引兵還救,所乘馬為賊斫倒,與成俱被擒。彥賢、鼎同守備萬奏平、凌進、楊進千、把總朱明、劉清、鄭耀等率兵千余人、戰(zhàn)船四十余號,聯(lián)■〈舟宗〉楊帆逃出澎湖。文煊、珍率同知王禮、臺灣知縣吳觀域、縣丞馮通、典史王定國、諸羅知縣朱夔、典史張青遠(yuǎn)、把總李碩、陳福、尹成、道標(biāo)守備王國祥、千總許自重相相率登舟。慮港內(nèi)商漁艇艦為賊所有,盡驅(qū)出鹿耳門,齊赴澎湖。賊遂陷府城。癸亥,賊立一貴為王,以道署為王府,偽號「永和」。偽官有平臺國公、開基將軍、鎮(zhèn)國將軍、內(nèi)閣科部、巡街御史等號,衣冠皆取諸優(yōu)伶,不足,或?qū)⒆绹梧胁噬呔Y以為衣,以紅綠綢里頭,出入炫耀于道。
癸亥,臺灣北路賊賴池等陷諸羅縣,北路營參將羅萬倉死之。
池與奸民賴元改、蕭春等攻諸羅縣,萬倉同千總陳徽、把總鄭高、葉旺分門迎敵,萬倉當(dāng)其南,出死力拒戰(zhàn),兵單無援,遂遇害。城陷。萬倉側(cè)室蔣氏自經(jīng)死。
乙亥,總督覺羅滿保馳至廈門,檄召南澳總兵官藍廷珍會水師提督施世驃于澎湖,克期進兵討賊。
臺中各官逃至澎湖,喘息稍定,乃始具文申報。滿保聞變,以廈門為控制臺灣咽喉,親行彈壓。巡撫呂猶龍綏輯省城。令布政使沙木哈督買延建上游之米。復(fù)移檄浙江、廣東兩省運米并赴廈門平糶。庚午,滿保發(fā)福州。乙亥,至廈門,則世驃已登舟出港兩日矣。初,民間聞臺灣全郡俱陷,疑賊且長驅(qū)澎、廈,加以各路征兵皆集,米價騰貴,市里驚惶。滿保募丁壯、籍游手,潛消伏莽。所征各鎮(zhèn)協(xié)標(biāo)營兵,多從海舟赴夏,陸行至者處之舟中,止許一人登岸買辦,所需悉依民價,街巷寂然,不見兵革。未幾,諸路運載米石數(shù)萬俱至,米價頓平。民益歡慶忘亂。
朱一貴。攻其黨杜君英,君英敗走貓兒于。
先是君英入府時,欲立其子杜會三為王,眾不服,立一貴。君英故恚甚,每事驕蹇,掠婦女閉營中。所掠女有系吳外戚屬者,外請釋之,不聽,怒欲相攻。一貴遣楊來、林璉往問,君英收縳來、璉。一貴密謀令李勇、郭國正等整兵圍攻君英。君英與林沙掌等率粵賊數(shù)萬人北走虎尾溪,至貓兒干屯札剽掠,半在線下多被蹂躪。
淡水營守備陳策遣人至廈門請援,總督滿保發(fā)兵救之。
策聞臺郡陷,督弁兵堅守,招集鄉(xiāng)壯分布要害,遣隊目鄭明、蔡武赴廈請援。
滿保令金門守備李燕、北路營守備劉錫、千總李郡帶兵星赴淡水應(yīng)援,故得無虞。
六月癸卯,提督施世驃、總兵官藍廷珍等發(fā)澎湖,攻鹿耳門,克之,遂復(fù)安平鎮(zhèn)。
廷珍言于世驃曰:『群盜皆烏合,畏死脅從,一攻即靡,但其眾至三十萬,不可勝誅。今當(dāng)止殲渠魁數(shù)人,余反側(cè)概令自新』。世驃從之。癸卯,發(fā)澎湖,以守備林亮、千總董方為前鋒。丙午黎明,舟師抵鹿耳門外。賊目蘇天威扼險迎敵,迭發(fā)大炮。亮、方以大船冒死直進,遙望鹿耳炮臺,火藥推積如山,命放巨炮,專攻其火藥。桶中火起,烈焰沖天,賊燔斃無算,遂潰。時潮水驟張,高八尺,廷珍率參將王萬化、林政等四百余艘,連檣并進。亮、方乘勝掩殺,奪取鹿耳門炮臺。天威逃入安平鎮(zhèn)城,與賊目鄭定瑞列兵拒守。亮、方奮勇先登,弁兵繼之。賊棄城走。廷珍入城,豎大軍旗幟,日猶未晡也。下令門戶標(biāo)「大清良民」即勿問,惟拒敵乃斬之。百姓大喜,爭攜老幼跪迎,少壯者自充鄉(xiāng)兵,愿道官軍殺賊。是夕,世驃船到鹿耳門。詰旦,乘潮入安平。一貴遣楊來、顏子京、張阿山、翁世虎率賊八千余人來犯。參將萬化政等領(lǐng)兵御于四鯤身。廷珍指揮沖擊,槍炮連環(huán)如雨,復(fù)遣小船沿岸夾攻;賊大敗。己酉,一貴以數(shù)萬眾擁牛車駕炮列楯為陣,復(fù)犯安平。廷珍督兵分左右拒,大戰(zhàn)于二鯤身,連炮擊仆賊烏龍旗,遂破其陣。賊退保府治。沿岸列炮,晝夜固守,與官軍相持。
癸丑,提督施世驃、總兵藍廷珍等復(fù)臺灣府,朱一貴遁去。
庚戌,世驃用降者計,夜遣林亮、董方等率兵一千二百名從西港仔暗渡出府治之背,廷珍統(tǒng)大軍繼之。壬子黎明,在竿寮鄉(xiāng)登岸。廷珍令空舟悉還安平,示軍士無還心。亮、方等遇賊蘇厝甲。方交鋒,廷珍分兵八隊,自將中軍馳赴助戰(zhàn)。賊潰亂奔竄,死傷遍野。薄暮,官軍札犁頭標(biāo)。廷珍料賊必來劫營。漏初下,傳令撤去賬房,卷旗幟,露刃伏芒蔗間。賊果至,不見大營,方錯愕,我軍突出沖殺。賊大亂,自相攻殺。是日,世驃令游擊林秀、王良駿等從七鯤身陸路至瀨口,攻府治之西。賊盡驅(qū)精銳拒戰(zhàn)。官軍賈勇爭先,遂奪涂墼埕,毀賊營。至晚,屯南較場。比曉,一貴率余賊數(shù)萬遁。官兵入城,秋毫無所犯,民相慶復(fù)見天日。
乙卯,參將王萬化、林政等率兵收復(fù)鳳山縣。
萬化、政與游擊邊士偉、魏天錫帶兵剿撫南路,擒斬賊目顏子京、鄭定瑞等,安撫下淡水、大昆麓各處人民社番;于是南路五百里地方俱平。
游擊林秀、薄有成等同原任游擊劉得紫率兵往北路剿撫逸賊。
先是得紫被擒,引頸受刃,賊素重其名,不忍殺。得紫曰:『吾為官不可不死,但求理吾帥,死瞑目耳』。賊聽之,收埋歐陽凱尸畢,復(fù)禁之學(xué)宮朱子祠。賊進食,弗食,七日仍不死。諸生林皋、劉化鯉為言諸賊可滅狀,得紫始受民饋食。壬子夜,乘間投大帥施世驃、藍廷珍,嘉其抗賊不屈,優(yōu)待之。得紫募丁壯百五十人,請殺賊雪恥,故與秀等同行。
閏六月丙寅,朱一貴等就擒,械送京師。
一貴走灣里溪、下加冬,將趨溝尾莊糾眾。漳浦人王仁和與莊民楊石善,知其族楊旭、楊雄為一方巨擘,與謀擒一貴;石許焉。仁和密告于藍廷珍。廷珍給仁和外委守備各銜札。于是石等密糾鄉(xiāng)壯以待。是月甲子,一貴率千人至索飯,旭等椎牛餉之。一貴往月眉潭,乏食,其黨漸散。丙寅,雄紿一貴復(fù)回溝尾莊。及暮霖雨,旭備館舍款一貴,散其眾分宿民家,傳集六莊鄉(xiāng)壯,佯為守護,潛以水灌賊炮。夜五鼓,大嘩,稱官兵至。諸賊倉皇不知所措。雄、旭、石等遂擒一貴及王玉全、翁飛虎、張阿山,余皆逸去。及會訊,一貴稱孤家,廷珍怒命捶其足,一貴等乃跪,伏罪請死。檻送解京。余黨楊來、吳外、李勇等以次捕獲。
游擊朱文、謝希賢等收復(fù)諸羅縣。
文、希賢等率兵收復(fù)北路,擒斬賊目萬和尚等,平諸羅。希賢引兵與淡水營守備陳策等合兵下半線,于是北路千余里地方悉平。
秋七月,賊黨江國論、鄭元長等復(fù)據(jù)阿猴林,官兵剿之,皆降。
國論、元長復(fù)聚余黨豎旗于阿猴林。廷珍發(fā)兵追剿。群賊潰散,系旗林木中。
其黨陳逸謀于差員張騰霄。騰霄偕逸往撫之,乃與俱至。廷珍為之美衣服,聽其出入遨游,而陰為之備。于是就撫諸賊皆忻然自慰曰:『江國論且然,我曹無患矣』。
諸羅賊林君等作亂,隨征漳浦知縣王紳文捕獲之,伏誅。
林君等豎旗于六加甸,紳文獲之。眾議押解內(nèi)地,藍廷珍曰:『甫平思亂,此曹不可活也。軍中義得專殺,茍有罪某自當(dāng)之』。乃令梟首竿示。復(fù)有楊君、李明聚眾鹽水港,黃輝、卓敬聚眾紅寮,先后捕斬之。
九月,賊渠陳福壽、杜君英及其子會三皆降。
外委陳漳訪緝至南路觀音山,招撫陳福壽以來。藍廷珍置福壽軍中,以家人禮待之。杜君英晝伏夜走。聞福壽事頗心動。諜者林生入羅漢門說之,君英及其子會三皆就撫。
提督施世驃卒于軍,以藍廷珍署理提督印務(wù)。
冬十月,朱一貴等伏誅。
十一月庚寅,南路余賊陳成等復(fù)作亂;署提督藍廷珍發(fā)兵大搜羅漢門諸山,獲成等斬之。
成綽號莿瓜成,與蘇清、楊美、林阿尾等豎旗于石壁寮。廷珍遣千總何勉、杜雄等率兵搗賊穴。成等奔潰,清就擒,美逃匿下淡水,為知縣劉光泗所獲。廷珍以羅漢門諸山素為逋逃藪,遣游擊王良駿、薄有成、守備呂瑞麟、閆威、李燕、蔡勇等分路搜捕,窮山密箐,無不遍歷,焚毀賊巢數(shù)十所,先后擒陳成、林阿尾、林丁、莊謀、鄭教、陳璞、鄭文苑、林沙掌、陳國進、李吳等,梟斬之。
十二月,誅臺灣逃回文武各官。
文員自梁文煊以下,武職自周應(yīng)龍以下,俱發(fā)往臺灣正法;已故知府王珍棺剖梟尸示眾。
長泰賊首薛合伏誅。
合遁逃四年,至是始獲,梟其首,籍其家。
是年,安溪奸民鄭堅、陳洛等作亂,伏誅。
六十一年春三月庚子,臺灣南路下淡水奸民林亨等謀作亂,守備陳一得率兵捕獲之。
亨等以「合心王」三字為勘合,頒于其黨方貿(mào)帛制旗,約夜舉事。有密報者,一得率官兵捕之,搜得勘合及偽札。分兵圍搜大昆麓、罟寮及北路鐵線橋伙黨顏煙、李咸等,并獲之。
雍正元年春正月,臺灣逸盜楊合謀作亂,總兵藍廷珍遣兵捕獲之,余黨悉散。
夏四月,臺灣中營千總何勉獲逸賊王忠等,斬之。
朱一貴之亂,群賊皆已伏誅,惟忠等遁逃傀儡內(nèi)山。藍廷珍令外委鄭國佐、林天成召致山番通事章旺同入傀儡內(nèi)山,遍搜各社,諭番眾不許窩留。于是忠等不敢復(fù)入番界。勉備歷險阻,訪知蹤跡,遂擒忠及劉富生、陳郡等。
四年秋九月,總督高其倬檄臺灣道吳昌祚、北路參將何勉同率兵討水沙連社番。
水沙連舊為輸餉熟番,自朱一貴亂后,遂不供賦。其番目骨宗等恃山溪險阻,潛蹤出沒,恣殺無忌。其倬檄昌祚授以方略,委為總統(tǒng),分路進攻,以勉副之。
冬十月,參將何勉進兵蛤仔難,諸番皆就撫,獲番目骨宗等,誅之。水沙連平。
勉等攀巖援木,冒險深入,抵水沙連北港之蛤仔難社。諸番震攝,就撫。越數(shù)日,復(fù)入南港水里湖,擒骨宗父子三人,及兇黨阿密氏麻著等二十余番,搜出頭顱無數(shù),皆伏誅。于是南北港二十五社畢服,依舊輸課,水沙連平。
十二月,仙游賊吳漢復(fù)據(jù)大飛山,官兵捕誅之。
六年冬十二月,臺灣南路山豬毛生番作亂。
傀儡山內(nèi)生番性嗜殺人,以得頭多者為雄,諸社皆然,而山豬毛為最。是月突出劫掠,戕殺漢民二十二人。
七年春,臺灣道孫國璽、總兵王郡率兵討山豬毛番,平之。
官兵攻山豬毛社,諸羅知縣劉良璧堵后山,撥內(nèi)優(yōu)社番擊八里斗難,北路參將何勉入南仔仙山,會剿邦尉山,平之。
九年冬十二月,彰化縣大甲西社番林武力學(xué)生等作亂。
北路大甲西社番林武力學(xué)生等結(jié)樸仔籬等八社鼓眾倡亂。淡水同知張宏章走免,居民多被戕,北路洶洶??偙賲稳瘅氡毖仓恋勛兓刂霖堄郾粐?,瑞麟奮身殺出,駐彰化縣治,征府中兵累戰(zhàn)不克。
十年春三月,鳳山縣奸民吳福生作亂。
福生乘北路未靖,與商大概等謀劫陴頭。臺鎮(zhèn)王郡遣游擊李榮引兵應(yīng)援。福生等于
二十八日夜焚岡山營,次日復(fù)焚舊社汛塘,虎頭山、赤山各處悉樹賊旗。
夏四月,吳福生等攻陴頭,總兵官王郡率兵討平之。
初三夜,賊攻陴頭。守備張玉、把總黃升拒守。賊焚萬丹巡檢署。時鎮(zhèn)標(biāo)軍多撥北征,府治兵少??ぬ街痤^賊熾,率兵夜發(fā)。初五日,與參將侯元勛、守備張玉、林如錦等三路夾攻。賊卻復(fù)集。自辰向未,戰(zhàn)數(shù)合,賊大潰,獲蕭田等八人而還。玉與外委千總徐學(xué)圣、鄭光宏戰(zhàn)死。越數(shù)日,搜擒福生及商大概等三十余賊,伏誅。南路平。
冬十一月,陸路提督王郡等率兵討大甲西社番賊,平之。
先是五月間,番賊復(fù)結(jié)沙轆、吞霄等十余社同反,圍彰化縣,百姓奔逃,絡(luò)繹于道。六月,總督郝玉麟赴廈門,調(diào)呂瑞麟回臺灣府彈壓,檄新授陸路提督王郡討之。七月四日,郡同巡察覺羅柏修師至鹿仔港,遣參將李應(yīng)越、游擊黃貴、林榮茂、守備蔡彬等圍阿束社,番賊潛逸。參將靳光瀚、游擊林黃彩、守備林世正等扼隘口,絕其去路。八月,渡大甲溪,遣金門鎮(zhèn)李之棟、游擊高得志、李科、守備呂九如、林如錦等分路追殺。歷大安溪,登大坪山,直抵悠吾生番界。賊大窘,走南日內(nèi)山,峭壁峻絕,僅一線魚貫攀緣而上。番踞高嶺,下矢石如雨,我?guī)煀^勇爭進,槍炮交攻,聲震山谷。番負(fù)創(chuàng)四竄,官軍搗其巢,縱火焚所積,番計窮,于是各社相繼獻渠兇林武力學(xué)生等來降。凡四閱月,北路平。
十三年冬,彰化縣柳樹湳、登臺莊生番作亂;副將靳光瀚、同知趙奇芳緝獲眉加臘社番巴里鶴、阿尉等誅之,亂遂定。
乾隆七牟夏六月,漳浦縣民賴石戕其知縣朱以誠。
秋七月,詔安賊陳作謀圍縣城;巡撫劉于義遣兵討誅之。
十三年春正月,建寧府奸民魏現(xiàn)謀作亂,官兵捕誅之。
十七年冬十二月,平和縣生員蔡榮祖等謀作亂,事泄,伏誅。
榮祖素與南坪妖道馮珩交好,謀為不軌,期于是月十七日夜襲郡城。先一日,榮祖由管溪買舟,舟中存軍器火藥,行至南靖湖山,為鎮(zhèn)標(biāo)守備葉相德、南靖、典史周履忠擒獲。其黨翼散布郡城內(nèi)外者,以次就獲,斬于市。
三十三年春三月,漳浦縣賊盧茂作亂;知縣徐觀孫、把總曾大猷捕誅之。
三十五年春正月,詔安縣奸民李少敏謀亂,伏誅。
五十一年冬十一月,彰化縣奸民林爽文作亂,城陷,臺灣知府孫景燧、北路理番同知長庚等皆遇害。
爽文,漳州平和縣人,徙居彰化大里杙。少充縣捕,尋棄去,與匪徒潛行劫掠。大里杙去縣城五十里,逼近內(nèi)山,恣為盜賊囊橐,吏不敢問。先是,閩廣間奸徒結(jié)黨名目,有所謂天地會者。四十八年,漳州人嚴(yán)煙渡海傳會,爽文與劉升、陳泮、王芬及淡水之王作、林小文、諸羅之楊光勛、黃鍾、張烈、葉省、蔡福、鳳山之莊大田、莊韭等均入會。光勛為楊文麟養(yǎng)子。文麟幼子楊媽世與光勛不和,創(chuàng)雷公會與之?dāng)场J悄昶咴?,臺灣道永福、知府孫景燧聞其事,密飭文武員弁嚴(yán)緝。石榴班汛把總陳和獲黃鍾、楊文麟及文麟子楊狗等解縣。越數(shù)日,和又獲張烈,械之。攝諸羅縣臺防同知董啟埏釋放狗。狗遂約會匪劫斗六門,奪烈而去,和破殺。永福與總兵紫大紀(jì)率兵馳赴諸羅,擒數(shù)十人,搜得姓名會簿。首犯楊光勛逃逸,旋為攝彰化縣臺防同知劉亨基所獲。永福、大紀(jì)審鞠光勛等十八人,皆斬諸市。然彰化匪類根株未拔也。烈等余黨,遂竄入大里杙嘯聚。是月初旬,大紀(jì)巡視彰化,賊方豎旗起事。北路理番同知長庚請大紀(jì)駐鎮(zhèn),不許,即日旋府,令中軍游擊耿世文領(lǐng)兵三百人同景燧赴彰化。景燧至,促新縣令俞峻、副將赫升額與世文率兵往捕,駐營于五里外之大墩,諭村民擒獻,焚數(shù)小村以怵之。賊遂鼓煽各莊會于茹老山。眾怨官兵以無辜焚其村,皆從亂。因林氏之族不肯令爽文主名,暫推劉升為首。丁酉夜,賊目陳泮王等從爽文攻陷大墩營,殺赫升額、耿世文、俞峻及千把總兵役等數(shù)百人。時彰化守兵僅八十人,景燧、長庚糾集番眾掘濠插竹,同都司王宗武、原任知縣張貞生、署典史馮啟宗、丁艱典史李爾和分門戒嚴(yán)。戊戌,大雷雨,賊抵城下,槍炮莫施。己亥,城中有與賊通者,開門納之。賊入城,拘景燧。亨基被殺,一女滿姑尚幼,有賊扶之出,姑切齒痛罵,賊以刀割其舌,噴血大慟而絕,劉氏一門死者十三人。啟宗守監(jiān)門,為監(jiān)犯楊牛所害。長庚有膂力,與賊戰(zhàn),手刃二賊,賊磔之,沈其首于濠。宗武及其子死于署前。賊擁景燧至演武廳,迫降景燧以大義斥之,遂與亨基幕友孫南容、施琪、范輝同死焉。
十二月庚子朔,賊陷淡水;護淡水同知臺灣知縣程峻自殺,竹塹巡檢張芝馨死之。
先是峻與守備董得魁馳赴中港守御。賊黨盤山逾嶺而入,糾結(jié)貓盂莊李同、貓里社黃阿寧、何添等直至新莊,所過附逆者甚眾。峻聞?wù)没?,退回塹城,至山頂,伏起,峻自殺。賊乘機攻塹城,陷之。峻長子必大懷印從八里坌內(nèi)渡。賊共推林爽文為盟主,偽號「順天」,以彰化縣署為盟府。本縣胥吏劉懷清為偽彰化知縣,劉士賢為偽北路海防廳,王作為偽征北大元帥,王芬為偽平海大將軍。爽文用烏緞作笠,蟠金龍二,以黃線結(jié)蕤,自頂垂背,掠取官幕袍服衣之。其眾悉以烏布帕頭。
乙巳,賊陷諸羅縣,攝縣事董啟埏、原署知縣唐鑒、典史鍾燕超等皆死之。
林爽文從彰化往攻諸羅,留守彰化之賊不過數(shù)百人,同偽官稽查出入而已。諸羅城旁無深溝,大霧彌漫,竟日不散。賊聞施槍炮,繞城四呼,而陰使眾賊伏城下掘陷之,蜂擁而入,殺啟埏及鑒、燕超等。是時賊勢四起,南投、貓霧捒等處皆破。南投縣丞周大綸、羅漢門縣丞陳圣傳、署貓霧捒巡檢梁永提俱不屈死。署南投縣丞洪智為賊掠至大里杙,不殺。府城先聞大墩及彰化之變,鎮(zhèn)道議令左營游擊李中揚領(lǐng)兵三百人往援。中楊扶病至諸羅,亦死之。賊既得諸羅,爭掠財貨,驕滿自恣,視府城為掌握間物,日聚黨飲酒演優(yōu);以故府城得預(yù)為備。永福遣教授羅前蔭、海東掌教嘉應(yīng)州舉人曾中立、幕友劉繩祖馳赴鳳山,招集粵義民赴府守御。臺灣縣知縣王露病,不能視事。臺防同知楊廷理代理府事,率經(jīng)歷羅倫等步行招坊市義民,三日中得八千人,復(fù)乘船至???,得長年水手一千余人,并調(diào)熟番一千人,鳩集工匠,整造器械,以備戰(zhàn)守。
己酉,臺灣總兵柴大紀(jì)御賊于鹽埕,賊遁去。
同知楊廷理亟請大紀(jì)出兵,大紀(jì)合護安平副將林光玉率兵二百人往諸羅,至鐵線聞賊盛,退回三坎店。丙午,大紀(jì)領(lǐng)兵出城,丁未,至灣里溪不能進,退守鹽埕,是日,賊眾數(shù)萬猝至,兵民力御之,賊愈敗愈多,營中貯大銅炮一乃王寅年漂出海中者,火以擊賊,賊死無算遂遁,把總高大捷妄傳大紀(jì)被圍,躍馬穿城逸去,眾皆惶惑,廷理急遣番眾追至鹿耳門縛歸,戮之民心乃定,守備董得魁于中港敗后退保艋舺,同新莊巡檢王增錞、署都司易達招募泉籍義勇駐守焉。
辛亥,廣東義民李安善偕原任彰化知縣張貞生、把總陳邦光復(fù)彰化城。已而賊復(fù)陷彰化,攻北莊,安善死之。
安善,廣東嘉應(yīng)州監(jiān)生。父文煥,于康熙末平朱一貴有功,授職居北莊。及林爽文攻諸羅日,安善在彰化岸里社捐貲招募民番,乘賊攻府,遂與貞生、邦光克復(fù)彰化城,獲賊偽官楊振國、高文麟等,檻送內(nèi)地,伏誅。時各路義民中有不肖之徒,焚莊搶掠,脅從者無所歸,以故空城仍為賊據(jù)。北莊在賊巢后,賊畏其逼。并力攻之。安善赴鹿港軍營領(lǐng)鉛藥回,中途為賊所執(zhí),挾至大里杙,不屈,賊支解之。
壬子,淡水同知幕友壽同春偕原任竹塹巡檢李椿、書院掌教原任榆林知縣孫讓復(fù)淡水廳。
先是淡水賊王作、林小文等劫奪淡水倉庫,遂居廳事,把總吳淡不屈死,同春被執(zhí)。賊素重其名,不殺,請受計。同春詭許之,潛遣人楊言內(nèi)地大兵已到,賊眾疑散。同春復(fù)約椿、讓糾合義民一萬三千余人,收復(fù)塹城,擒作及余黨許律、陳覺、鄭加等,斬之。
壬子,臺灣南路賊莊大田陷鳳山縣,知縣湯大奎、典史史謙死之。
大田亦漳州平和人,渡海家鳳山縣。林爽文滋事,遣黨陳天送至南路糾合謀逆。大田偕族弟大韭至阿里港,凌逼富戶,出財谷造旗幟。時北路賊退聚窵松、大目降間。鳳山諸賊以北路道遠(yuǎn)不愿往,遂推大田為首,與爽文遙相應(yīng)援。大奎聞變,募義民千人守城,參將瑚圖里領(lǐng)兵出御。伏賊從龜山入城縱火,大奎及其子荀業(yè)、典史史謙皆不屈死。瑚圖里棄參將印,疾馳至府,府城大震。臺灣道永福遣典史易鳳翔內(nèi)渡請兵。
癸丑,賊攻臺灣府。
賊萬余由南路攻郡城。楊廷理與經(jīng)歷羅倫、外委王國志率民番分路御之。澎湖左營游擊蔡攀龍領(lǐng)兵八百人到臺灣,札營小南門五里外之桶盤棧。
戊午,廣東舉人曾中立等募義民討賊。
鳳山所屬山豬毛系東港上游粵民一百余莊,分港東港西兩里,康熙間平朱一貴之亂,號懷忠里,建忠義亭。俸滿教授羅前蔭等赴莊招集義民,適賊遣其黨涂達元、張載柏到莊誘眾,即斬二賊以徇。選壯丁八千余人,分為六隊,計畝均餉,推中立總其事,領(lǐng)眾攻小篤家莊、阿里港等處,牽綴賊勢。南路賊莊大田退守南坑仔,北路賊仍聚大目降。
甲子,同知楊廷理與守備王大植率兵御賊,千總沈端死之。戊辰,賊圍臺灣府。
林爽文率眾由大武壟赴大目降,合南路賊圖攻府城。廷理與大植分兵四路巡哨。賊結(jié)隊往攻鹽埕。端至大灣塘與賊遇,奮力交鋒,以兵少賊多,遂死之。廷理、大植收軍回城。戊辰除夕,賊黨伏東門民房,取蔗林枯藤灌硫磺等物密置竹根木柵旁,謀俟三更繞城縱火突入,終夜大雨滂沱,火不得施。
己巳,同知楊廷理同右營游擊左淵等率兵擊賊,敗之。
淵率義勇二千人出小南門,廷理率義勇二千人出小東門,守備邱成能、李步云率兵斜沖賊陣。賊中槍炮及藏匿蔗林焚死者無數(shù),擒其黨陳允等十余人,人心大定。
五十二年春正月癸巳,水師提督海澄公黃仕簡率兵由廈門渡海至臺灣府。林爽文遁回大里杙。乙亥,陸路提督任承恩率兵由蚶江渡海入鹿港。
林爽文之將反也,當(dāng)漳、泉二府人械闘之后。爽文本漳人,恐泉人不同亂,乃邀泉人劉志賢共起事,欲使為泉州人倡。志賢自署理番同知,至鹿港收貨稅,有泉民林湊等倡義擒之,鹿港得無恙;而府城逼近鹿耳門,鎮(zhèn)道嚴(yán)兵防護,以故兩??诰阄词?。時總督常青駐泉州,調(diào)水陸二提督分路渡海赴援。
壬午,水師提督黃仕簡遣建寧鎮(zhèn)總兵郝壯猷率兵進剿南路,臺灣鎮(zhèn)總兵柴大紀(jì)率兵進剿北路。
壯猷領(lǐng)弁兵二千二百人,以游擊蔡攀龍為之副;大紀(jì)領(lǐng)弁兵二千人,以護安平副將林光玉為之副。壯猷行至大湖,遇賊,不得進,遣人赴仕簡告警。
壬辰,總兵柴大紀(jì)克復(fù)諸羅縣,獲偽軍師侯元
楊廷理以升知州陳良翼素得民心請于永福,檄令代理諸羅時。福防同知楊紹裘來臺灣視府事。
癸巳,閩安協(xié)副將徐鼎士領(lǐng)兵渡海,入北淡水。
鼎士兵抵北淡水之艋舺,環(huán)繞大河,有義民萬余人協(xié)同守護。時諸宵小煽動,壽同春開誠勸諭,始得寧輯。
二月辛酉,復(fù)鳳山縣。
郝壯猷頓兵大湖幾五十日,是月丁未,福寧鎮(zhèn)游擊延山領(lǐng)兵一千人到郡,黃仕簡令與安平游擊鄭嵩同領(lǐng)兵往大湖協(xié)剿,延山遂復(fù)鳳山縣。
三月丙子,賊復(fù)陷鳳山縣。游擊延山、鄭嵩、同知王雋皆死之??偙聣验喽輾w臺灣府。
先是鳳山城空無人,壯猷招民復(fù)業(yè),賊即潛入其中,與外賊消息相間。至是城復(fù)陷矣。
丁丑,總督將軍常青至臺灣督剿。
常青甫入鹿耳門,即得鳳山重陷信,飛札調(diào)兵。委同知楊廷理選募義民六千人,分兵協(xié)守。時郝壯猷以失律受誅,黃仕簡、任承恩皆革職解京治罪,其水師提督印務(wù)交常青代理,陸路提督印務(wù)以江南提督藍元枚代理,領(lǐng)浙兵三千赴鹿港,并參贊軍務(wù)。原任兩湖總督李侍堯代常青總督閩浙,籌辦軍需,駐札廈門。先是任承恩在許厝寮剿賊,千總黃榮、吳聯(lián)貴陣亡,承恩以兵少賊多,深溝高壘為久駐計。林爽文分黨嘯聚,自大里杙外,彰化之烏日莊、大墩、八卦山等處,諸羅之斗六門、水沙連、庵古坑等處,任意出沒,肆行焚劫。愚民無力支拒,相率從賊。是以日聚日多,披猖殊甚。
己未,賊攻臺灣府,同知楊廷理、游擊蔡攀龍等擊敗之。
莊大田率眾分攻大東門、小南門,其黨莊錫舍攻大南門,番婦金娘攻小東門,北路賊許尚等分攻大、小北門,賊眾蟻聚數(shù)萬,旗幟分列,槍炮若雨。安平副將丁朝雄于紅毛城中得舊貯大炮十余座,堀地得大炮子百枚,連夜運置各營盤,賊至轟擊之,直達數(shù)里,殺賊甚眾。先是錫舍有弟達德,勸錫舍歸順,遣莊丁莊允赴郡告其族莊子才,為差役所執(zhí)。廷理審問得實,使子才作書諭之。先一夕,錫舍乘間由大南門入,將軍常青大喜,令率黨出城建功。大田猶不知也。是日,賊四面攻城,及夕將退,錫舍倒戌相向,呼聲震天。廷理與攀龍等乘勢追殺,賊大敗走。錫舍仍往札大湖。自是賊匪或時出侵?jǐn)_,或假道攻擊,俱先期預(yù)知者,錫舍敗其謀也。
夏四月,賊陷麻豆等三十莊,千總盧思聰戰(zhàn)死。
五月己巳,總兵柴大紀(jì)與總兵普吉會于土庫,議攻斗六門,不果而還。
賊之方起也,漳人仗賊之勢,嘗凌泉人。及黃、任兩提督兵至,賊稍斂,則泉人又仗官兵之勢凌漳人。然各村民尚未為所脅也。自常青至臺灣,諸將慮兵少不敵,甫交綏即退。賊得其暇迫脅各村,不從者輒焚殺。官兵亦皆自保而莫之救。于是泉人亦皆弭首附漳,遍地皆賊矣。
甲戌,新任淡水同知徐夢麟會副將徐鼎士、都司朱龍章往白石湖山下安撫漳、泉、粵諸莊居民。
初,淡水自壽同春克復(fù)之后,莊民尚能和輯,而白石湖、金包里、七堵、八堵、三貂等處之漳、泉、粵諸莊民分黨互殺。漳人半屯于白石湖山上。夢麟領(lǐng)印渡海,抵艋舺,延同春為幕友,馳檄曉眾。會鼎士、龍漳及新莊巡檢王增錞抵山下,就撫者僅數(shù)十人,夢麟挈回安置。越五日,復(fù)往山中,人爭來就撫。金包里、七堵等處聞風(fēng)解散,不下萬余人。
丁丑,將軍常青督兵克南潭。
時莊錫舍擒偽女軍師金娘、偽元帥王坑郎及賊黨林洪,伏誅。
乙酉,福州將軍恒瑞同溫州鎮(zhèn)總兵魏大斌率兵至臺灣府。六月甲辰,同知徐夢麟等會兵進屯大甲溪。
大甲溪者,兩山對峙,南漳化,北淡水,中隔一溪,迫近牛罵頭、葫蘆墩、紅圳頭,與大甲杙唇齒相連。時溪南皆賊,惟千總袁良熺率兵二百余人同義民共御,力疲糧匱,各懷去志。夢麟招集義民,倚溪扼險,請于參贊藍元枚發(fā)兵來援,令工鑄大小炮二百余位,屢用攻賊,賊多敗潰,淡北恃以無恐。
賊圍諸羅縣。
諸羅為南北之中,林爽文必欲陷之,日夕攻圍不止。柴大紀(jì)與兵民固守,募人間道夜行抵府告急。
庚申,總兵魏大斌援諸羅。
常青檄大斌與副將詹殿擢領(lǐng)兵赴援,扼于鹿子草。復(fù)令游擊田藍玉率兵由海道往,亦為賊所截。
秋七月壬申,參將特克什布、游擊張萬魁率兵援諸羅。
再自鹿子草進剿至莊口,伏賊四起,我兵被傷甚眾。
八月辛亥,賊犯大營,常青與參贊恒瑞擊敗之。
常青將于是日進援諸羅,署知府楊廷理言:『郡城外盡為賊踞,淫潦淋漓,水平四野,新調(diào)之兵十病五六,若我兵一動,賊必乘虛攻郡,輕重得失,不可不審』。常青躊躇未決,賊偵知官兵將北行,果分三路直犯大營。常青與恒瑞親統(tǒng)兵民殺退之,乃不果行。
甲寅,副將貴林、蔡攀龍、參將孫全謀、游擊楊起麟、邱能成分兵進援諸羅,失利;貴林、楊起麟皆死之。
自是賊匪無日不覬覦鹽水港,而諸羅之圍愈密。
九月庚午,參贊恒瑞率兵援鹽水港。
賊攻鹽水港甚急。恒瑞統(tǒng)滿漢兵三千赴援。自是日至壬申,屢戰(zhàn)皆捷。賊圍暫解。先是,諸羅募人至郡運餉,皆由內(nèi)山盤繞而來,道路艱險,賊覺之,四面阻扼,粒米不得入城。城中斗米一千七百文。知縣陳良翼素有惠于民,民食盡,至以油■〈米凡〉充饑,終無散意。折屋為薪,取舊土墻煮硝配火藥數(shù)千觔以備賊。賊方力攻鹽水港,故諸羅火藥已盡。而賊久不至,城獲全。
冬十月庚子,副將徐鼎士等分路剿賊,敗之。
福州城守左營都司敏祿領(lǐng)兵一千人,自五虎門放洋至淡水,與徐鼎士等會于大甲溪,分兵六路進剿。鼎士與守備潘國材抵南埔遇賊,夢麟、敏祿至山頂遇賊,各賈勇麾擊,賊大敗,斬俘及獲軍械無算。壽同春領(lǐng)義兵駐烏牛欄,抵三十張犁,馬蹶為賊所執(zhí),死之。
丙午,淡水官兵、義民攻大肚溪賊營,約鹿港兵會剿,鹿港兵不至。
時廣東右翼鎮(zhèn)在鹿港,夢麟等札約分路赴大肚溪應(yīng)援。是日,鼎士等進攻大肚,先于蛇仔侖焚賊目何有志巢穴,賊眾越山而逃。鹿港兵不至,遂收軍回牛罵頭,去大里杙十余里。鼎士等分札南北兩營以待之。復(fù)遣粵貢生張鳳華及淡水廳役王松密結(jié)生番,資以布疋鹽菜等物,使伏內(nèi)山要隘,截其沖突。番眾踴躍,力助官兵,殺賊無算。
癸亥,協(xié)辦大學(xué)士??蛋猜蕝①澓Lm察等統(tǒng)兵抵鹿仔港。
先是,八月中奉旨,以協(xié)辦大學(xué)士、陜甘總督??蛋矠閷④姡皟?nèi)大臣海蘭察等為參贊,統(tǒng)領(lǐng)巴圖魯侍衛(wèi)一百二十余員,調(diào)湖南兵二千人、貴州兵二千人、廣西兵三千人、四川屯練番兵二千人至閩。壬戌,自崇武澳放洋,一晝夜數(shù)艘盡抵鹿仔港。??蛋蚕锐Y檄招徠,并戶給「盛世良民」旗號,諭令歸莊者免死。
十一月辛未,參贊海蘭察大破賊于牛稠山,諸羅圍始解。
甲子朔,福康安登鹿港,札營。丁卯冬,海蘭察等領(lǐng)巴圖魯侍衛(wèi)數(shù)十人至八卦山探望賊勢。八卦山距鹿港二十余里,賊所聚處也。索倫佐領(lǐng)阿木勒塔、三等侍衛(wèi)哲克堯先飛馬徑至山下,遇賊百余迎敵,射死三人,活擒二人以歸;賊驚,以為自天降,各散去。戊辰,諸將議從八卦山進攻大里杙。??蛋惨灾T羅圍久,兵民饑疲,危在旦夕,當(dāng)急援之。乃分兵攻大甲,聲言先伐大里杙,以牽賊勢。己巳,親率大兵分路攻殺,連克侖仔頂、侖仔尾、柴林腳、西勢潭等十五莊,長驅(qū)至牛稠山,山距諸羅城六、七里。賊擁眾二萬余屯札山眷,阻溪自固。見官兵至,四面環(huán)繞而下。海蘭察命義民向左斜行,各省兵向右斜行,自統(tǒng)巴圖魯作馬隊及四川屯練番兵居中。戒左右軍曰:『視馬隊進則卷入賊軍后面,不則無前也』。戒中軍曰:『距賊不至百步勿發(fā)槍炮箭』。乃先率馬隊越溪沖入賊陣,左右軍遶出賊后,高據(jù)山腰,槍箭齊發(fā)。賊大敗奔竄。酉刻,大軍抵諸羅城。城中官民出迎,皆饑羸無人色。福康安令悉運賊莊所貯糧入城,米價頓平。賊氣大挫。
甲申,官軍進剿斗六門,克之。
諸羅圍既解,??蛋擦詈Lm察等領(lǐng)巴圖魯侍衛(wèi)督催各隊官兵往來剿捕。旬日之間,斃賊無算。林爽文招集余黨,拒守斗六門、大埔林、庵克坑等處。盡驅(qū)其黨之妻孥老幼及其眷屬,悉入大里杙巢穴,以脅眾心。海蘭察等率兵甫至馬稠后莊,賊據(jù)山放炮。海蘭察與恒瑞自山梁進攻,追至大排竹。賊于溪沙下筑隘壅水,以阻官兵。巴圖魯侍衛(wèi)等先奮勇越過溪面,賊決水未就,而我軍已盡濟,殺退之。先是??蛋病跞~哈達領(lǐng)兵千余人由茅港尾進剿,以通府城道路,并檄調(diào)知府楊廷理領(lǐng)義民北來會合。廷理領(lǐng)義民一萬二千人札營三坎店,連日賊匪麇至,廷理率義民涉水沖截,諸賊散而復(fù)聚者三。適烏什哈達等自北路引兵到府,與廷理相遇于蔦松,賊乃望風(fēng)而潰。海蘭察、恒瑞等乘虛連攻大埔林、庵古坑皆捷,星夜疾馳至斗六門。時賊盤踞已久,密于各路口堀坑阱,削竹插地以陷馬足。官軍由田中進,力奪賊營,痛加殲僇,遂收復(fù)斗六門。西螺逆民均投順。乙酉,大兵札水沙連。丙戌,剿捕虎仔溪、萬丹莊,南投、北投等處悉平。
丁亥,協(xié)辦大學(xué)士??蛋猜蕝①澓Lm察、恒理等攻大里杙,克之。
賊首林爽文遁走。
大里杙東倚大山,南繞溪河,爽文砌筑土城,羅列巨炮,內(nèi)設(shè)竹柵兩重,外則溝磡重迭,頗為完固。海蘭察等進迫溪邊,賊乘我兵未集,出城四擊。巴圖魯爭先搏殺,斃賊甚多。既夕,我兵伏溝坎間,賊萬炬來索戰(zhàn)。我兵在暗中,賊不能見,而我兵視賊則歷歷可數(shù),發(fā)槍箭無不中。賊自知失計,遽滅火擊鼓來攻。我兵又從鼓聲處擊之,殺死無算。詰朝,海蘭察等由西南、西北分路攻入賊巢,射殺賊目林素、林成等二百余人,生擒偽彰化縣劉懷清及賊目張火、蔣挺、林茂、何從龍,始知爽文已于夜半挈眷走據(jù)集集埔矣。遂鏟平大里杙城塹,燒其巢獲,大小炮一百六十余座、烏槍二百三十余桿、谷數(shù)千石、牛八百余頭,其余器械不可勝計。令將槍炮器械運往鹿港存貯,以牛谷賞給兵民。凡脅從者俱釋歸莊安業(yè)矣。
十二月戊戌,官兵攻集集埔,克之。
集集埔前臨大溪林。爽文就高岸迭石為陡墻,長數(shù)里,其所豫營扼險處也。是時賊尚擁眾二萬余人。海蘭察率巴圖魯侍衛(wèi)奮勇渡溪,飛炮沖破石墻,四川番兵騰而上,槍箭齊發(fā)。賊大潰,墮崖赴壑及淹斃者無數(shù)。爽文走入生番。??蛋矀鞲魃缤ㄊ拢又剟?,令宣諭諸生番縛獻爽文。有水里社通事杜孚者,素受爽文厚賄,匿其孥。隨軍教授郭廷筠偵知孚乃集集埔楊振文、曾大源佃戶,薦二人帶官兵、義民往諭之,遂縛爽文父林勸、母曾氏、弟壘、妻黃氏,送交大營。
壬子,官軍進剿小半天,克之。
賊踞小半天山為死守計。山路西面陡絕。海蘭察等率將士攀藤緣壁而上,賊乘柵投石放槍。四川番兵踴躍爭先,拆其木珊。賊潰,退據(jù)水里社、埔里社等處。??蛋擦钇占5葞Пテ疑缫越乇甭罚Lm察等攻水社以截南路,凡窮追五晝夜。林爽文窘蹙,逸出樸仔犁,僅存百余人而已。
五十三年春正月丁卯,獲賊首林爽文,檻送京師,伏誅。
爽文潛出覓食,遂就擒,并獲賊目何有志等七人。爽文之弟躍興逃至竹塹山坑,亦為官軍所執(zhí)。臺灣北路皆平。
丁丑,大學(xué)士??蛋步y(tǒng)兵剿臺灣南路諸賊。丁亥,收復(fù)鳳山縣。
南路賊退入大岡山、水底寮等莊。??蛋惨运族荚谂_灣極南,負(fù)山面海,地勢險遠(yuǎn),遣四川副將張芝元率兵五百人,同知府楊廷理前往安撫;仍親率大兵南下。乙酉,至臺灣府,札營于穆崎潭。丁亥,師至南仔坑。賊據(jù)險抗拒,我兵大破之,賊奔潰。官軍乘勝冒雨而進,收復(fù)鳳山縣城。時南北逸匪竄入水底寮者,尚桀驁不受撫。海蘭察等沿山抄戮。賊復(fù)聚眾到海岸拒戰(zhàn)。官兵迫之,賊投海及相擠溺死者尸流如雁鶩。
二月戊戌,獲賊首莊大田于瑯嶠。癸卯,磔諸市。臺灣平。
莊大田之在南路也,雖與林爽文同逆,然各自號召不相下。乘官兵未南,益焚掠聚糧為旅拒計。已而又思出降。謀未定而大軍已至牛莊矣。水底寮既敗,大田遁入瑯嶠,在臺境山背景遼阻。福康安令烏什哈達等率兵由海道進,海蘭察等率兵由山路進,自督大兵至風(fēng)港,越箐穿林,行三十里。賊從樹林中突出,官兵四面合圍,自辰至午,殺賊二千余人,投海者皆為槍炮所斃,遂獲大田與其弟二人、子三人及賊目許光來、簡天德、許尚等四十余人。各社生番復(fù)縛獻賊匪三百余人,盡殺之。癸卯,械大田抵郡城,病亟,將軍常青命速磔諸市。時南北賊黨先后俘獲梟示。凡傳會之嚴(yán)煙、首陷大墩之劉升、投誠復(fù)叛之陳泮,均檻送京師,即伏誅,無漏網(wǎng)者。
五十七年秋七月,泉州奸民蘇葉老謀作亂,事泄,伏誅。
仙游縣奸民劉拔等謀作亂,事泄,伏誅。
六十年春三月甲子,臺灣匪民陳周全作亂,陷鹿港,同知朱慧昌、游擊曾紹龍、外委任尚標(biāo)死之。乙丑,攻彰化,右營游擊陳大恩出據(jù)八卦山,副將張無咎、知縣朱瀾等就之,皆遇害,城陷。典史費增運、千總吳見龍、郭云秀死之。
周全,同安人,生長臺灣。乾隆五十七年回籍,與同安匪民蘇葉老謀反未成,事敗,逃至鳳山,與陳光愛結(jié)會,再敗,逃至彰化湖仔莊泉州人馬江家復(fù)謀反。潮州人陳容,即陳光輝,漳州人黃潮、黃親分漳、泉、粵三股各招千人作亂。周全稱長。拜晉江人洪棟為軍師,陳光秀、許篇、阮四、吳加令、楊成佳皆封偽將軍。詭言內(nèi)地朱一貴之后朱九桃有海船數(shù)千,將以三月十五入鹿仔港。令旗書「大盟主朱」。又刻木印,四角刻「豎仰攻濟」四字,中為桃形,桃中刻小「朱」字。其黨皆以朱為號。甲子黎明,攻破鹿港,圍同知署?;鄄值队\,殺斃賊目陳光秀。眾賊齊入,遂遇害。鹿港營亦破,紹龍、尚標(biāo)皆戰(zhàn)死。大恩屯八卦山為城聲援。乙丑,賊攻彰化西門,都司焦光宗拒守,炮傷賊頗多。賊繞攻入八卦山,大雨,官兵火繩淋濕,槍炮莫施。賊乘雨奪山,殊死攻。大恩見事急,燃火藥自焚。城中見八卦山火起,無固守心,賊遂入。增運、云秀、見龍皆戰(zhàn)死;光宗自刎,未死,民人匿之。賊釋獄囚,掠倉庫,出榜安民。群賊因乘雨攻山,衣濕,就周全取衣。周全令各當(dāng)鋪暫借。眾賊因肆掠,民大怨,乃相謀逐賊矣。
丁卯,提督兼臺灣總兵哈當(dāng)阿、臺灣府知府遇昌以兵九百人討賊。戊辰,至灣里溪,阻雨溪漲,弗克進。賊攻斗六門,千總龍升騰擊敗之。
郡議以郡城根本重地,林逆之亂,臺灣道楊廷理固守得民心,乃與中軍游擊潘國材、留守哈當(dāng)阿、遇昌以游擊麥瑞水陸兵九百人剿賊,令安平副將陳上高率哨船赴鹿港堵截。戊辰,至灣里溪,大雨水漲,不克進,遂駐之。是日,斗六門賊王快數(shù)百人與陳周全應(yīng),乘雨夜攻斗六營。守備吳大瑞出援彰化未返,千總龍升騰御之。賊畏營中槍炮,以方棹側(cè)轉(zhuǎn)車輪水,上鋪浸濕棉被,賊藏棹后,推擁而前。升騰約軍士持鳥槍不發(fā),度賊近,升騰親燃大炮擊;棹破,乃排槍齊發(fā)擊賊,死傷甚眾。又先日因雨預(yù)備斗篷一百具,以是兵帶雨戰(zhàn),火繩不濕。賊已敗,守備吳大瑞亦至,賊走散。時升騰兵僅百人,破賊千余人,皆壯之。
己巳,賊出攻田中央社,武生林國泰率義兵擊敗之。汀州府同知沈揚招義民逐賊,鹿港廩生楊應(yīng)選集義民應(yīng)之。都司焦光宗亦以林國泰義民至。賊潰走,遂復(fù)彰化。鹿港賊亦潰。
揚以督撫委查工程至彰化,遇變匿城中民房,密與貢生吳升東謀約應(yīng)選及大肚、鹿港各處義民皆起。己巳,賊出掠山仔腳、田中央社,武生林國泰率莊民擊敗之。賊懼,不敢駐城中。偽軍師拱棟先遁。光宗自田中央率義民至自西門,入城內(nèi),義民大呼逐賊。賊眾驚潰,遂復(fù)彰化。鹿港賊亦為義民逐走。
提鎮(zhèn)哈當(dāng)阿分兵守嘉義縣,臺灣道楊廷理發(fā)鄉(xiāng)勇一千人赴灣里溪,添兵守鹿耳門。
是時彰化、鹿港已復(fù),鎮(zhèn)道皆未知也。提鎮(zhèn)聞嘉義縣北虎尾溪渡船為賊焚斷,恐嘉義失守,分兵二百人令守備林國升赴嘉義協(xié)守。各莊義民首張?zhí)礤a、生員張?zhí)镉駭?shù)千人夜扎筏渡虎尾溪,從原任知縣單瑞龍協(xié)守縣城。壬申,收復(fù)。奏聞,以沈揚署鹿港同知,單瑞龍署彰化縣。
甲戌,埔心莊民獲賊首陳周全。
賊眾既潰,周全只身南遁,至埔心莊,鄉(xiāng)民陳圻、莊南光誘執(zhí)之以獻。守備吳大瑞亦與義民景邱山獲賊目陳光輝。馬江為鋪民所殺。各路報獲余賊甚眾。
丁卯,南路賊鄭賀謀亂,獲之。
南路賊鄭賀綽號紅面猴,往鳳山中州,與陳光愛余黨許強善。聞提鎮(zhèn)赴彰化剿賊,意郡城兵單,謀作亂。陳喜、黃皮、李和尚、鄒茂、郭旭等附之。賀夜往邀許強。強先見臺灣道示云:『各賊投誠,或能擒賊自效,皆免罪』;乃陽許之,飲以酒,乘醉擒賀以獻。陳喜等至大目降,亦為網(wǎng)民郭猴助、義民首方耀漢等所獲,解郡。南路平。
提鎮(zhèn)哈當(dāng)阿、護北路協(xié)副將吳大瑞、知府遇昌分捕余賊,搜各匪巢,毀之。
夏四月甲申,哈當(dāng)阿至鹿港,增水師兵二百人守之,增陸路兵二百人守彰化。
丁亥,陸提督烏蘭保以水師兵二千人自蚶江渡至鹿港。
乙未,獲洪棟。
洪棟,晉江人,生長興化打廉莊。陳周全破鹿港,棟教周全約束賊黨,不得擄掠。及入彰化城,棟又出示安民,故兩處民居得無傷破。及群賊肆掠,義民乃起。棟見勢敗,攜妻子先遁。至是為義民首監(jiān)生洪紹彤、生員林超英執(zhí)獻,解郡。王快至嘉義,亦被獲,與賊首陳周全俱伏誅。
陸提督烏蘭保、水提督哈當(dāng)阿搜剿賊黨二百余人,誅之。
漳泉民人素分氣類林爽文之亂,泉人為義民擊賊。陳周全以泉人謀逆,漳人亦為義民敗之,民間頗以為口實,將謀械闘。又烏蘭保兵至臺灣,傳聞內(nèi)地大兵且至,乃止。
是年,南安艇匪寇閩海,權(quán)銅山營參將李長庚擊走之。
嘉慶元年春,銅山營參將李長庚率督標(biāo)千總王得祿等追敗安南艇匪于海上。
得祿等追艇匪至獺窟、永寧、萬安、佛堂澳等處洋面,先后擊沈盜船四艘。
二年,漳州云霄鎮(zhèn)奸民陳興等作亂,游擊陳名魁撫平之,興伏誅。
興等嘯聚梁山,擄人勒贖。名魁招降之,其黨三百余人皆就撫。興與吳龍、吳天三人脫逃,搜捕就戮。
三年春三月,閩安協(xié)副將莊錫舍擊敗海賊蔡牽于斧頭澳。
蔡牽,泉之同安人,初傭工自食,繼為海寇。時當(dāng)事者方急艇患,牽與林阿全等各號以數(shù)十舶橫海中,而牽尤猖獗,為浙、粵、閩三省患。
五年,海賊蔡牽犯臺灣鹿耳門。
時官兵退守安平,商船悉為賊有。牽自是垂涎臺地。
九年夏四月,蔡牽復(fù)犯鹿耳門,尋引去?!?br />
初,牽之去也,楊言越五年當(dāng)再來。至是自鹿港入鹿耳門。值雨甚,北汕炮不得發(fā)。賊冒雨登岸。官兵皆潰,游擊武克勤、守備王維光皆遇害。賊燔木城,毀炮臺,搶鐵炮大小五十余架??傛?zhèn)愛新泰屯安平,道府俱札郡城大西門,以安平為全郡咽喉,大西門為通海要津也。越二日,賊夜燒鹿耳門文館。五月三日,自鹿耳門入,焚官軍哨船三號。義民、鄉(xiāng)勇、營兵、番卒布滿海岸莫能救。于是商船無所恃賴,各赴賊納賄自全。十三日黎明,東南風(fēng)發(fā),賊乃載重利而去。
冬十一月,蔡牽復(fù)犯鹿耳門。
至明年二月乃去。
十年冬十一月,蔡牽由滬尾入鹿耳門,遂陷鳳山縣。
先是四月間,牽擁百余艘至淡水停泊,厚結(jié)山賊洪四老等,輾轉(zhuǎn)招致,乃偽造光明元年逆示,自稱鎮(zhèn)海威武王。是月,在滬尾起事。署都司守備陳廷梅與戰(zhàn)不利,死之??こ墙鋰?yán)??傛?zhèn)愛斯泰、知府馬夒升提兵援臺北,牽即遣其黨徑至鳳山。鳳山賊吳淮泗首應(yīng)之。巡道慶保檄臺防廳錢■〈雨上澍下〉率把總曾瑞、王正華等領(lǐng)鄉(xiāng)勇屯番往援。繼命署守備陳名聲假三品頂載以行。未至而鳳山已失守?!觥从晟箱隆蹬c鳳山令吳兆麟遁入粵莊,名聲收兵共謀回埤頭。粵兵送至淡水溪南遇賊,官軍后隊藥桶火發(fā),隊亂,賊截殺兆麟于磚窖莊,■〈雨上澍下〉僅以身免,與名聲入處粵之內(nèi)埔莊。南路賊陳棒、葉豹、黃灶、李璉、盧章平等攻游擊吉凌阿于楠梓坑。凌阿以援鳳山屯兵在此,僅三百人,屢敗賊。會糧盡,以計拔營歸。比賊覺,已入郡城矣。
十二月,蔡牽攻臺灣府,巡道慶保等率兵御之。
初,愛新泰聞牽入鹿耳門,歸??こ?,留馬夔升守嘉義,而大槺小榔、鹽水港、蕭攏、北埔諸莊山賊俱起,南北路聲息不通。臺灣令薛志亮自??诓饺胛漯^溪,開城諭眾。歲貢生韓必昌、陳廷璧等首領(lǐng)義旗,募得義首二百五十人、義民逾萬。慶保先遣歲貢生游化往東路和閩、粵莊,再淤海口添建木城,起小西門、越大西門、迄小北門,計二千余丈,凡三日而成,從三郊總義首布政司經(jīng)歷銜陳啟良之請也。牽踞舟中旬日,是月初五日始出攻安平。詰旦,遂攻郡城。而郡城內(nèi)外布置周密,賊無所乘。是日賊退,附郭居民爭挈家入城,哄聲動地,一夜數(shù)傳賊至。守西關(guān)木城把總陳鴻禧,鎮(zhèn)稿房鴻猷之弟也。鴻猷有異志,欲召鴻禧以亂軍心。鴻禧出不意,與眾爭越城門,軍裝盡失,而于所遺軍裝得通賊白旗,乃治鴻猷及鴻禧罪。因是內(nèi)防益密。
浙閩水師提督李長庚率舟師援臺灣。
二十四日,愛新泰會中營分路出哨,失利,千總薛元勛歿于陣。愛新泰被困,吉凌阿力救乃出。會李長庚以是日統(tǒng)舟至鹿耳門,城中增氣百倍矣。
十一年春正月,水師提督李長庚同澎湖協(xié)水師副將王得祿等大破蔡牽于安平港。
牽之圍臺灣也,鑿巨舟塞鹿耳門,以阻外援。長庚命得祿及署金門鎮(zhèn)許松年駕小船由安平大港入。是月初五日未刻,風(fēng)勢利,官軍揚帆沖擊。得祿左手指被銃傷,戰(zhàn)不退。賊船中火礶發(fā),悉焦?fàn)€就擒。牽率余賊退保洲尾。
二月,水師提督李長庚與總鎮(zhèn)愛新泰等攻蔡牽于洲尾,克之。蔡牽由鹿耳門逸去。
時蔡牽雖保洲尾,而山賊攻城愈迫。賊初不敢迫城,后倚林荼以避槍炮,遂薄城下。是月二日,巡道會伐菻茶,三郊義首領(lǐng)眾繼之,郊眾請攻洲尾賊巢,未決,會總鎮(zhèn)愛新泰至,遂會長庚水陸夾攻。郊眾先行至凹仔社,有賊寮,焚之。洲尾賊家近寮者,多以是日歸壽福德神,其遠(yuǎn)賊在寮復(fù)無設(shè)備。長庚遣副將王得祿率舟師遶出其后,燒毀賊船五十余艘。賊首陳番等望風(fēng)逃命。翼日,愛新泰等進收桶盤棧,賊首陳棒不戰(zhàn)而潰。蔡牽窮蹙謀竄。官軍力拒不得出。初六夜,牽密遣人駕杉板船探路。潛拔碇起航,天色微明,乘潮急遁。兵船起駕不及,發(fā)槍炮轟擊,黑焰遮天,賊船無煙障蔽,故得沖出,順風(fēng)而南。賊目陳棒、吳淮泗、許和尚、陳番等以次擒獲,伏誅。
官軍復(fù)鳳山縣。
總鎮(zhèn)愛新泰會新到之延平協(xié)張良槐、北協(xié)金殿安、參將英琳等領(lǐng)兵南下,次埤頭,守備陳名聲、同知錢■〈雨上澍下〉俱至自內(nèi)埔莊會剿余賊。鳳山平。
三月,蔡牽攻噶瑪蘭,土民陳奠邦、吳化等率眾御,卻之。
噶瑪蘭本名蛤仔難,在淡水東北三貂、雞籠大山之后,社番地也。三面負(fù)山,東臨大海。自三貂至烏石港三十余里,皆山石無地。自烏石港至蘇澳,山下綿亙不及百里,一望平疇,溪港分注,實天生沃壤也。乾隆末,有漳浦吳沙者久居三貂,好俠,通番市有信,番悅之。沙招三籍流民入墾。以嘉慶元年,于烏石港南筑土圍墾之,即頭圍也。二年,沙死,侄吳化代理其事。復(fù)有吳養(yǎng)、劉胎先、蔡添福等附之。番性愚,不事耕鑿,故視地不甚惜?;纫孢M墾,漸開至五圍。四年,其眾詭名蘇長發(fā)赴省請收入圖籍。藩司劉栻檄府察之。淡水同知李明心議以蛤仔難遠(yuǎn)距淡城五百余里,深林密箐,迭嶂重巒,人跡罕至,三十六社生番性同梟獍,勿許便。然三籍人眾亦未議逐出山封禁,民墾自若。及是,蔡牽至烏石港,欲取其地,使人通謀共墾。眾患之。賊舟有幼童被擄者,乘間登岸,遇其父匿之,賊索不得,揚言且滅頭圍,眾益懼。吳化與陳奠邦等謀,今通賊,官兵必討,不如拒之,且以為功。乃夜定計,集鄉(xiāng)勇并各社番伏岸上為備。賊猶未覺。晨入市貨物,眾縛之,得十三人,并賊目。牽聞之怒,連帆進攻。眾斷大樹塞港,賊不得進。拒敵久之,賊敗去?;纫运塬I將軍賽沖阿軍前。
夏五月,蔡牽復(fù)犯鹿耳門,將軍賽沖阿督福寧鎮(zhèn)總兵張見升、澎湖協(xié)副將王得祿擊走之。
賽沖阿以三月朔至臺灣,四月望北巡嘉義。是月十七日,蔡牽再踞鹿耳門劫商船。二十二日,賽沖阿自嘉義回郡督戰(zhàn),值海涌舟師不得前。賽沖阿怒,遣千總林青高持令箭出督。于是見升、得祿率眾軍直迫蔡牽。牽大敗,麾眾船沖浪出,溺死無算。自是不復(fù)覬覦臺灣矣。
是年,永定縣民詹立長謀亂,為鄉(xiāng)眾所殺。
立長居湖雷市,窩藏漳州賊匪二百余人,欲行劫掠。事露,鄉(xiāng)眾殺賊六人,并殺立長;余賊敗散。
十二年秋七月,南澳鎮(zhèn)總兵王得祿擊敗海賊朱濆于大雞籠港內(nèi)。濆竄入噶瑪蘭之蘇澳。九月戊午,得祿會臺灣知府楊廷理率兵大破之,濆遁。
閩海巨盜,自蔡牽外,朱濆最熾,而與牽不相能。濆嘗挾夷艇窺金、廈、漳、泉為之戒嚴(yán)。是時,濆在廣東大菜蕪?fù)?,洋為澄海協(xié)副將孫全謀所追,竄入鹿港、淡水一帶伺劫。得祿自銅山放舟渡臺,夜至大雞籠澳,見濆船潛匿港內(nèi),率兵直前攻擊。濆由臺灣山后逃至噶瑪蘭,大載農(nóng)具泊蘇澳,謀奪溪南地為巢穴。五圍頭人陳奠邦告急。廷理乃與得祿會同水陸赴援。先是,噶瑪蘭有濁水溪,逾溪而南,地土尤曠,民未往耕焉。有潘賢文者,由彰化縣岸里社番通事徙居于是。土人稱溪南為東勢,溪北為西勢。自頭圍至五圍,皆在西勢。賢文獨處東勢之羅東社。濆欲得東勢,思結(jié)于賢文。漳人李佑陰與通焉。廷理廉得其實,使持札告賢文等,曉以大義,并賚眾番嗶吱十板、紅布五百疋、番銀千餅。賢文大悅,而眾番亦皆鼓勵,乃設(shè)木柵于??诓锻ㄙ\者。佑懼,挈妻孥入于賊舟。九月九日,廷理自艋舺入山。四月而至五圍,集耆老撫慰之。義首林永福、翁清和等愿率精壯效用。時濆踞蘇澳港內(nèi),得祿以舟師追至港口。港中寬外狹,賊以巨纜纏鐵鍬橫沈港口。廷理令永福等領(lǐng)番勇穿山辟路,以達蘇澳,與舟師會。令賢文率眾斷賊樵汲。戊午,得祿以舟師進攻,永福等自澳后夾攻之。自午至申,凡焚賊舟三,沈其大舟一,獲二舟。賊以十六艘順流東遁。
十四年秋八月,水師提督王得祿、邱良功等率舟師大敗海賊蔡牽于魚山外洋,追至黑水深洋,牽投海死。
得祿同良功統(tǒng)閩浙兩省水師,連■〈舟宗〉南下,遇牽于魚山外洋。令總兵孫大剛、副將謝恩詔、參將陳登、游擊陳寶貴等各兵專擊蔡牽本舟,傷斃賊匪無數(shù)。牽勢窘,乘夜南逃。官兵船追至黑水深洋。得祿額角手腕俱被炮傷,暈絕復(fù)蘇。是時已迫牽舟,得祿令棄兵用鐵鉤鉤其舵,連拋火斗,燒壞牽舟■〈舟皮〉邊尾樓。牽知不得脫,與妻子及同船伙盜俱落海死。
冬十月,海賊朱渥率其眾至定海乞降;總督方維甸遣福州知府朱桓往受之。
渥,濆之弟也。是年,濆為總兵許松年所斃,渥繼領(lǐng)其眾。是月,渥揚帆進泊連江縣定海請降??偠椒骄S甸與巡撫張師誠議合,乃遣桓往受之。
十六年春二月,水師提督王得祿擊敗海賊黃治于烏坵外嶼;治棄舟遁,尋捕獲,伏誅。
黃治即海上所號深滬治也,素在海壇一帶洋面行劫。得祿督飭各舟師剿捕,陸續(xù)焚擊淹斃無算。治與其黨四散奔逃。十三日,復(fù)遇賊船于烏坵外嶼。得祿令鎮(zhèn)將上下兜圍,治窮蹙,夜遁入山,捕戮之。是時海上尚有吳屬、黃茂等幫,先后俱為得祿剿滅,閩洋肅清。
道光四年冬十月,鳳山縣民楊良斌等作亂;臺灣知府方傳穟督兵討平之。
是年五月,鳳山縣打鼓山鳴園竹生花,民間以為昔林爽文反有此兆,訛言四起。有許尚者,鳳山廣莊人,業(yè)賣檳榔,素結(jié)諸無賴,群盜悅之,為鄉(xiāng)保所告,懼捕,遂與良斌及蔡雙弼、張仔來、高烏紫、王曾、沈五老、徐紅柑、林溪番人潘老通謀反,期以十月十一日。尚莊人劉黃中微聞其謀,留諸家勸之,不使尚出。傳穟聞有盜,檄縣急捕。署令劉功杰捕尚及良斌不得,焚其居,跡至黃中家,黃中遂以尚獻,械系送郡。傳穟訊得反狀,言于鎮(zhèn)道曰:『許尚之黨俱在,事破必速亂,埤頭無城,宜增兵防。且臺地匪民嘯聚甚易。曩者南路有事,則北路起應(yīng);北路有事,則南路騷動。郡兵??酁樗浮=褚思拔雌?,速備北路,俾我得專力于南』。鎮(zhèn)道然之。使臺防同知杜紹祁、縣丞陳嘉植、都司翁朝龍以郡兵二百協(xié)守埤頭。埤頭者,鳳山縣治也,舊縣毀于林爽文,移治此地,僅樹竹圍,又毀于蔡牽,故慮之。尚之被獲也,其黨將散,良斌不可。眾乃推良斌為首,聚議黃梨山中。良斌制刀杖,使潘老通借炮于番通事潘巴龍。以林溪為偽軍師、王曾為偽都督,領(lǐng)紅旗;李川、鄭榮春為正副先鋒,領(lǐng)烏旗;蔡雙弼以下皆為頭目,分招賊徒,約二十四夜攻埤頭,戕官據(jù)地,即乘勝攻郡城。使吳賜潛結(jié)郡中匪民為內(nèi)應(yīng)。議既定,二十一日,溪至埤頭市五色綢制旗。溪故縣中白役偵賊者,陰為賊主謀,官所往賊先知之,故其謀甚密。溪市得綢,使人持往,已將飯而后行。其母詰知,出首。乃獲之。訊未即服。良斌聞溪被獲,不待眾集,二十二夜遂以賊數(shù)百人分西北兩路攻埤頭,殺苦苓門汛兵,自竹圍隙處以入。埤頭先有備,紹祁、功杰守縣署,朝龍、嘉植守倉。賊至倉,朝龍揮兵擊之,賊走。其縣前賊亦為鄉(xiāng)勇?lián)魯⊥?。參將某聞變,擁兵火藥庫不出。翼日語朝龍曰:『賊雖敗,必且大至。埤頭倉署皆不可守,火藥庫有土垣,四面阻水,昔蔡牽攻不能破,可速據(jù)此』。朝龍惑之,遂移兵以入,文官相率隨之。民大惶懼奔逃,奸人乘間搶掠。二十三夜,郡中聞警,傳穟與署臺灣鎮(zhèn)趙裕福、中營游擊楊俊督師援鳳山。許尚猶在府監(jiān),斬之而后行。二十六日,至埤頭,撤功杰,使紹祁回任??傛?zhèn)亦撤其參將,以朝龍代之。傳穟乃督民夫增補竹圍,招撫逃民,自首者免罪。賊自埤頭走黃梨山,豎旗招眾。各路兵屯鄉(xiāng)村守要隘,所在匪民觀望,無敢應(yīng)者。吳賜至郡城,為臺灣令李慎彝所獲。王曾、李川、蔡雙弼以下皆伏誅。良斌駕小舟入海,逃至彰化,縣令李振青獲之,送郡。南路遂平。
六年夏五月,彰化、嘉義二縣閩、粵莊民滋事;總督孫爾準(zhǔn)渡海至臺灣,討平之。
彰化縣屬賊匪李通等挾粵民黃文潤搜贓之嫌,糾眾闘搶泄忿,附近匪徒造布閩粵分類械闘之言,乘機焚搶。數(shù)日之間,蔓延及嘉義縣。提督許松年適在臺巡閱,集眾講和,闘益甚。爾準(zhǔn)得報,慮臺地南北袤長,提鎮(zhèn)重兵俱駐彰化南界,匪徒勢必北竄,淡水兵力未能策應(yīng),檄調(diào)閩安副將邱永福、澎湖游擊謝建雍帶兵三百由五虎門對渡八里坌,疾趨艋舺,以阻其北竄之路;又調(diào)金門鎮(zhèn)總兵陳化成帶兵五百,斜渡鹿港圍捕,使不能逃遁入海;而自馳赴廈門,以調(diào)度策應(yīng)。已而聞匪徒擄搶抗拒,爾準(zhǔn)乃率長福、連羅等營及水師兵一千克期徑渡。是時,全臺民心皇皇,謂總督統(tǒng)兵渡臺,必興大獄。爾準(zhǔn)查明滋事根由,惟首惡擬重辟,附和脅從者悉宥之。時臺民苦三灣番割為患。番割乃漢奸能通番語、與生番貿(mào)易、入內(nèi)山娶番婦者。有黃斗乃、黃武二、鄒阿壬、徐阿來、溫阿罄等盤踞三灣,為著名番割,往往散發(fā)改裝,帶引生番,潛出劫掠。爾準(zhǔn)密授機宜,令總兵陳化成、游擊謝朝恩、謝建雍等分路而入。匪徒竄匿后山,峭壁懸崖,趾不容寸。將領(lǐng)等攀葛附藤而上,生擒黃斗乃、黃武二等二十余人,置之法。臺人大快。
十二年閏九月,臺灣嘉義縣張丙、陳辨倡亂殺;知府呂志恒、知縣邵用之、陸路提督馬濟勝討平之。
是年九月,嘉義縣民吳贊牽控張丙搶米,知縣邵用之不辨包米,懸賞嚴(yán)緝,丙遂率黨詹通糾眾倡亂。會著名賊陳辨及黨陳連與粵莊互搶牛芋,起釁相攻,聞丙等起,與之合,遂殺知縣邵用之。知府呂志恒輕騎行縣,亦道遇害。賊遂披猖。總兵官劉廷斌馳入嘉義,嬰城固守。巡撫魏元烺權(quán)督印,馳檄陸路提督馬濟勝提兵討賊。濟勝以二千人往,眾咸少之。總督程祖洛在浙江,聞變,倍道趨廈門,調(diào)兵方集,而濟勝已破賊得渠魁;十二月某日也。于時朝命大將軍瑚松額來厘,祖洛乃與松額先后渡臺,討平余賊。次年五月,俘獻丙、辨、通、連于京師。臺灣平。濟勝封二等子,松額加太子少保,祖洛、元烺賞載花翎。方賊之盛,遣黨攻斗六門,署守備馬步衢、縣丞方振聲協(xié)力抵御。把總陳玉威以火器擲賊,賊少卻,尋大至,乘夜半破門,步衢、振聲、玉威死之,并賜謚:步衢剛烈,振聲義烈,玉威勇烈,祀昭忠祠;振聲妻張氏、玉威妻唐氏罵賊死。
十六年十月,臺灣嘉義縣下加冬匪徒沈知等滋事聚,眾焚搶糧館;把總柯青山擊賊被戕,參將保芝琳、知縣陳文起率兵捕獲之,余黨悉平。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祥異
國朝順治三年二月,福州芝山靈源閣災(zāi),延及鐘樓殆盡。鐘為梁太清三年鑄。舊讖云:『火燒靈源閣,三山作戰(zhàn)場』。邑人大懼。閩中自此不靖矣。
六月二十七日,明唐藩入閩。是夜,有星形如長刀。
十八年五月,臺灣鹿耳門水忽漲丈余(先是鹿耳門水淺,僅容小艇出入。是月水忽漲,鄭成功因之,大小戰(zhàn)艘進港,遂據(jù)臺灣)。
康熙十九年六月,泉州、臺灣有星孛于西南,形如劍,長數(shù)十丈,經(jīng)月乃隱。
二十年,臺灣疫。先是有神曰天行使者,來居安平鎮(zhèn)陳永華宅,永華相與酬接。自是鄭氏之主臣眷屬凋喪殆盡。
二十一年七月,臺灣地生毛。
九月,臺灣雨發(fā)如絲;冬饑,斗米值銀至六錢余。
二十二年五月,臺灣澎湖港有物,狀如鱷魚,登陸死(魚身長丈許,有四足,身上鱗甲火焰,從海登陸。百姓見,異之,以冥鈔金鼓送之下水。越三日,仍乘夜登山死)。是月大水,土田沖陷。六月,水師提督施瑯師攻澎湖,拔之。二十六日夜,有大星隕于海,聲如雷。八月,鹿耳門水漲,師乘流入臺,鄭克塽降,臺灣平。
十一月,臺灣雨雪,冰堅寸余(臺地氣暖,從無霜雪。八月甫入版圖,地氣自北而南,運屬一統(tǒng)故也)。
二十五年四月二十日辰時,臺灣地大震。
三十年八月,臺灣大風(fēng),民居傾壞,船只飄碎。
四十四年冬,臺灣饑,詔蠲臺屬三縣糧米。
四十六年冬,臺灣饑,詔蠲糧米十分之三。
四十八年夏,臺灣鹿耳門獲大魚,狀似馬脊,上有鬃長三、四丈(郝志作三、四寸),其尾如獅,腹下四鬐如四足。居民獲其一?;蛟唬春qR也。
五十年九月十一日戌時,臺灣地震。
五十一年春,免臺灣應(yīng)征粟石。
秋七月,臺灣安平有物大如牛,飛行水上,至岸死(高可五、六尺,面如豕,長須,雙耳竹批,牙齒堅利,皮似水牛,毛細(xì)如獺,四足如龜,有尾。土人爭致,繩木立碎。復(fù)至海岸,竦身直立,聲三呼號,聞?wù)吣惑@悸。既死,郡人有圖形相告者,究不知為何物;或名為海馬,亦非也)。
五十三年夏,臺灣大井頭火,延燒數(shù)百間。
秋,臺灣大旱,詔蠲臺灣鳳山粟米十分之三。
五十四年,臺灣大風(fēng),地震。
五十五年,臺灣諸羅十八重溪出火,數(shù)日乃熄(溪內(nèi)石洞三孔,水泉圍繞。忽火出其上,高二、三尺。后至壬寅歲亦有見者。此處水熱,或謂即溫泉。蓋磺氣郁蒸,水石相激,而火生焉)。
五十六年,臺灣饑。
五十九年十月朔,臺灣地大震。十二月初八日又震,連十余日,房屋傾倒,壓死居民。
是年,臺灣鎮(zhèn)北坊民林進茂壽百歲(進茂一堂四代。妻洪氏年九十八)。
〔六十年〕三月,臺灣大雨注(山摧川溢,溪澗閼塞,田園沙壓。瀨口有大牛冒雨奔騰,下岸入水,過三鯤身登陸,由鎮(zhèn)城從大橋頭入海,向大港而出。小艇追之不及。此不知為鱷、為鯨、為水牛;蓋兆鴨母之亂云)。
八月十三日,臺灣大風(fēng),壞民居,天盡赤。十二月,詔蠲臺灣本年粟米。
是年,臺灣地大震。
六十一年夏,臺灣鳳山縣赤山裂(長八丈,闊四丈,涌出黑泥;至次日,夜出火光,高丈余)。
雍正五年,臺灣東安坊民楊紹芳壽百七歲。
六年,臺灣東安坊魏連妻陳氏,一產(chǎn)四男。
八年七月初十日,臺灣地震。八月初十日又震。
十三年十二月十七日丑時,臺灣諸羅灣里街地大震二次,倒壞民居,多壓死,賑銀三千兩。
乾隆三年,臺灣臺、鳳二邑災(zāi),蠲銀粟有差(臺灣蠲正供粟二萬一千五百余石,鳳山蠲正粟一萬四千四百余石,官莊被災(zāi)田園蠲銀九百六十余兩)。
五年六月二十二日,臺灣諸邑鹽水港大風(fēng)雨四日夜,民居損壞,賑銀二百兩。
十年八月,臺灣澎湖被風(fēng)災(zāi),詔賑銀六百兩。
十一年,蠲免臺灣府屬額征供粟(先是十年九月二十日奉上諭:『閩省丙寅年地丁錢糧已全行蠲免,惟是臺灣府屬一廳四縣地畝額糧向不編征銀兩,歷系征收粟谷;今內(nèi)地各郡既通行蠲免,而臺屬地畝因其編征本色不得一體邀免,非朕普遍加恩之意。著將臺灣府屬一廳四縣丙寅年額征共粟一十六萬余石,全數(shù)蠲免?!唬?。
十五年八月,臺灣大風(fēng),壞民廬舍無算,擊破商船百余艘。知府方邦基舟溺于南日(邦基七月戊辰登舟,八月乙亥自鹿耳門放洋,越己卯遭風(fēng),漂流一晝夜至南日島福清縣界,沖礁舟碎,隨從二十一人,獲生者僅四人。諸羅大雨,水土獅、麻豆等莊田園廬舍被水沖陷,知縣周芬斗詳請豁免。彰化縣大風(fēng),壞廬舍無算)。
十七年六月,臺灣地震。
七月,臺灣大風(fēng)挾火而行(俗名麒麟颶),到處草木皆焦。文廟欞星門石柱六根盡斷。
十八年八月,臺灣大風(fēng),禾稼損傷。
十九年九月,臺灣諸羅大風(fēng)雨,禾稼損傷。詔緩征租粟有差。
二十三年七月,臺灣諸羅大旱。
十月,諸羅大風(fēng)雨三晝夜,晚禾無收。詔緩征租粟銀米有差。
三十五年正月十三日己刻,臺灣大雨,版橋頭火,雨水沃之不熄。十五夜,真武廟前火,延及鐵街、針街、鞋街、草花街、店尾,焚毀計一百余間。
三十七年七月,臺灣彗星見;數(shù)日后,南路港東里大水。先一日巳刻,傀儡山云中有物,頭角鱗爪畢具,蜿蜒隱見數(shù)刻,大雨徹夜不止(按臺灣青天白日,忽黑云四布從遠(yuǎn)岫起,人見之有尾在云際,婉蜒不知何物,曰「鼠尾云」。初見在云腳間,或伸或縮,如絲如鼠尾;再睹則出繩如牛尾矣。少項間,小者、大者數(shù)十條,更有廣至數(shù)圍,漸漸逼近,風(fēng)遂暴起。每風(fēng)起,直卷人上至天半,而不致害命。嘗有一人坐肩輿及兩輿夫被鼠尾卷去,自空而下,剛在樹杪,大呼救命。眾駭見而無如何。忽前輿夫力不支墜地,后輿夫亦尋墜,坐輿人傍偟四顧,半晌亦墜下,皆無恙。又聞人被鼠尾風(fēng)卷上,只茫茫然不知所以然。既而風(fēng)漸靜,則徐徐而下至地,呆立不動,片刻間始能行。計所止之地,距騰空處相去十有余里矣)。
四十一年十一月,臺灣郡地大震,民居無恙,而諸羅山各處民房坍塌甚多,民壓死者不可勝計。
五十年六月,臺灣鳳山港東里之姜園莊地數(shù)震。
五十七年六月,臺灣郡城地震,西定坊新街折一亭,壓死一人。次日,嘉義地大震,壞民房,繼之以火,死者百余人(鹿耳門忽無風(fēng)水涌起數(shù)丈,打貓北保蘆竹畔莊許陳之收租館,四壁如故,而堂中地塌尺余;壁外積土比常高尺許。館前數(shù)百步有韓家田亦塌,四畔猶在,水涌出滿田,韓因為池以蓄魚,亦一異也。梅子坑地最高險,兩山夾一小徑,采樵人及販炭鬻果實者皆經(jīng)此徑。是日地震,一樵者先行,地忽裂,樵者墜其中,地旋復(fù)合,已成天葬矣。隨后者歸述之)。
嘉慶十四年間,臺灣縣新化里黃元朝妻余氏,一產(chǎn)三男。
十六年六月十八夜,鳳山東港海中,突有火起。始則星星數(shù)點,或浮或沈;繼則漸高漸起,已數(shù)千萬點既合為一。大風(fēng)起,送火從小流球來。居民惶恐,自分必死。火至人皆仆地,火氣蒸人,甚于酷暑。數(shù)刻火退,起視茅舍依然,而薯葉火焦,赤如霜葉(乾隆四十六年四、五月間,鳳山港西里加藤港海水暴吼如雷,水漲數(shù)十丈。村人皆攀援棲竹上。是日,有漁人獲兩黽,波濤暴起,二物竟去。漁者乘舟從竹上過,到家已成巨浸)。
二十年八月,臺灣澎湖天降咸雨,所種盡枯焦。
二十三年三月,臺灣郡天上圣母廟火。
道光三年,臺灣正月初三夜地大震。
八月既望,臺灣彗星起于東南,而氣沖西北,暗淡無光焰,約二尺有奇,至來年春尚有之,未知何時消滅。是年遂有嘉、彰、淡閩、粵之釁。
七年七月,臺灣連日霖雨,鹿耳門港外離水?dāng)?shù)仞,有物長數(shù)丈,頭尖尾叉,狀若鰗鰍然,搖曳至極北處,雨復(fù)迷離,不見所底。
九年十月十三日四更初,臺灣有星大如斗,光芒自南而北,墜于北礁外海中,聲響如雷,旋碎,海中流光四散,聲猶虩虩,片刻方止。
十年三月十五夜,臺灣圣母廟前街失火,時方北風(fēng),火自南而北。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叢談
明季鄭芝龍,海大寇也。嘗過龍虎山,有異人為決未來事,語甚隱,未云:『金雞唱,龍種消』。靖海侯施瑯以辛酉生,其專征又以辛酉年。龍種者,芝龍子孫也。余十五、六時便聞斯語,后二十余年而驗(李文貞榕村集)。
施侯瑯幼時入里中定光庵詣神稽首,見神像隨之拜起。崇正癸未,隨族父武毅伯福軍中。時主兵者募壯士,置鐵鼎中庭,重千觔,集健卒數(shù)千人,莫有舉者。瑯奮袂舉行數(shù)十武,徐置其所,容色無異。唐王時,嘗統(tǒng)偏師,迷八榛莽中,有群虎前行引導(dǎo),得與諸軍合。人以為虎精。(靖海紀(jì)事)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鳳山相傳昔年有石忽自開,內(nèi)有讖云:『鳳山一片石,堪容百萬人,五百年后,閩人居之』。又傳佃民墾田得石碣,內(nèi)鐫『山明水秀,閩人居之』八字。(臺灣府志)
臺灣海中番島,明萬歷間,海寇顏思齊據(jù)有其地,剽掠海上,倚為巢窟。臺灣有中國民自思齊始。(季麒光蓉洲文稿)
臺灣古未隸中國版圖。明宣德間,太監(jiān)王三保(一作鄭和)舟下西洋,因風(fēng)泊此。嘉靖四十二年,林道干寇亂邊海。都督俞大猷逐道干入臺,偵知港道紆回,不敢進,留偏師駐澎湖,哨鹿耳門外。道干以臺非久居所,遂恣殺土番,取膏血造舟,從安平鎮(zhèn)二鯤身隙間遁去占城(占城屬廣南,今尚有道干遺種)。道干既遁,澎之駐師亦罷,因設(shè)巡檢守之。尋裁。天啟元年,粵人顏思齊為東洋國甲螺(東洋即今日本,甲螺即頭目之類),引倭屯于臺,鄭芝龍附之,尋棄去。久之,荷蘭紅毛舟遭颶風(fēng)飄此,愛其地,借居于土番;不可,乃紿之曰:『得一牛皮地足矣,多金不惜』。遂許之。紅毛翦牛皮如縷,周圍圈匝已數(shù)十丈,因筑臺灣城居之(今安平城)。已復(fù)筑赤嵌樓與相望,設(shè)市于城外。而漳、泉之商賈集焉。(雍正通志)
明太監(jiān)王三保植姜岡山上,至今尚有產(chǎn)者。有意求覓,終不可得。樵夫偶見,結(jié)草為記,次日尋之,弗獲。偶有得之者,可療百病。(臺灣府志)
相傳道干有妹埋金山上,有奇花異果。入山樵采者摘而啖之,甘美殊甚,若懷之以歸,則迷失道。雖識其處,再往則失之。(陳小崖外紀(jì))
明崇正庚辰,閩僧貫一居鷺門(即今廈門)夜坐,見籬外陂陀有光,連三夕,怪之,因掘地得古磚,背印兩圓花突起,而刻古隸四行,其文曰:『草雞夜鳴,長耳大尾,干頭銜鼠,拍水而起,殺人如麻,血成海水,起年滅年,六甲更始,庚小熙皞,太和干紀(jì)』,凡四十字。閩縣陳衎盤生明末,著槎上老舌一書,備記其事。至國朝康熙癸亥,四十四年矣。識者曰:雞,酉字也;加草頭,大尾,長耳,鄭字也。干頭,甲字;鼠,子字也;謂鄭芝龍以天啟甲子起海中為群盜也。明年甲子,距前甲子六十年矣。庚小熙皞,寓年號也。前年萬正色克復(fù)金門、廈門,今年施瑯克澎湖,鄭克塽上表乞降,臺灣悉平,六十年海氛,一朝蕩滌,此固國家靈長之福,而天數(shù)已豫定矣。異哉?。ㄍ跏空乇迸颊劊?br />
臺灣東北有暗澳,昔年紅夷泊舟其地。無晝夜,山明水秀,萬花遍山中,無人居。紅夷謂其地可居,留番夷二百人居此,給以一年之糧。次年舟復(fù)至,則山中俱如長夜,所留之番無一存者。乃取火索之,別無所見,惟石上留字言:『至秋即成昏黑,至春始旦』。黑時山中俱屬鬼怪,番人漸次而亡。蓋一年一晝夜云。(臺灣府志)
鄭成功起兵荼毒濱海,民間患之。有問善知識云:『此何孽,肆毒若是』?答曰:『乃東海大鯨也』。問:『何時而滅』?曰:『歸東即滅』。凡成功所犯之處,如南京、溫、臺并及臺灣,舟至海水為之暴漲。順治辛丑攻臺灣,紅毛先望見一人冠帶騎鯨從鹿耳門而入,隨后成功舟由是港進。癸卯,成功未疾時,轄下夢見前導(dǎo)稱成功至,視之,乃鯨首冠帶乘馬由鯤身東入于外海。未幾,成功病卒。正符歸東即逝之語。則其子若孫皆鯨種也。癸亥四月,鱷魚登岸而死,識者知其兆不佳。至六月,澎師戰(zhàn)敗歸誠,亦應(yīng)登山結(jié)果之兆焉。(臺灣志略)
康熙壬戌,鄭氏遣偽官陳廷輝往淡水雞籠采金。一老番云:『唐人必有大故』。眾詢之。曰:『初日本居臺來取金,紅毛奪之;紅毛來取,鄭氏奪之;今又來取,恐有改姓之事』。明年癸亥,我?guī)熑肱_灣。(陳小崖外紀(jì))
荷蘭為鄭成功所敗,地大震。鄭克塽滅,地亦震。朱一貴于辛丑作亂,庚子十日亦地震。維時南路傀儡山裂,其石截然如刀劃狀;諸羅山頹,其巔噴沙如血。土人謂兩山戰(zhàn)。(赤嵌筆談)
荷蘭時,南北二路設(shè)牛頭司,牧放生息,千百成群。犢大設(shè)欄擒縶之。牡則俟其餒,乃漸飼以水草,稍馴狎,閹其外腎令壯,以耕以挽?!觥磁X谩嫡呖v之孳生。(陳小崖外紀(jì))
自鷺門、金門迤邐,東南達澎湖數(shù)千里,風(fēng)濤噴薄,悍怒激闘,瞬息萬狀。子午稍錯,北則墜于南風(fēng)炁,南則入于萬水朝東,有不返之憂。又東至鹿耳門,夾以七鯤身、北線尾,海道紆折,僅容數(shù)武,水淺沙膠,雖長年三老,不能保舟不碎。余乃山羅嶕涌,無由以入,其險不測如此。(島上附傳)
泉郡志云:東出海門,舟行二日程曰澎湖嶼,在巨浸中,環(huán)島三十六,如排衙然。昔人多僑寓其上,苫茅為廬,推年大者為長,不畜妻子,耕漁為業(yè)。牧牛羊散食山谷間,各剺耳為記。訟者取決于晉江縣。城外貿(mào)易歲數(shù)十艘,為泉之外府。后屢以倭患墟其地?;蛟瓶褂诳h官,故墟之。今鄉(xiāng)落屋址尚存。唐施肩吾島夷行云:『腥臊海邊多鬼市,島夷居處無鄉(xiāng)里。黑皮年少學(xué)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即其處也。今澎湖已設(shè)游兵汛守焉。(陳懋仁泉南雜志)
臺灣至澎湖,五更,澎湖至廈門,七更;廈門至上海,四十七更;寧波近上海,十八更。俱由廈門經(jīng)料羅,在金門之南澳可泊數(shù)百船;沿海行至惠安之崇武澳,泊船可數(shù)十;經(jīng)湄洲至平海澳,可泊船數(shù)百;至南日澳,僅容數(shù)艘。南日至古嶼門,從內(nèi)港行;古嶼至珠澳,復(fù)沿海行,二地皆小港。南日、古嶼東,出沒隱見,若近若遠(yuǎn),則海壇環(huán)峙諸山也。白犬、官塘,亦可泊船。至定海,有大澳泊船百余。至三沙烽火門、北關(guān)澳亦如之;此為閩、浙交界。至金香、鳳凰、三弁、石童、雙門、牛頭門,盡沿海行;至石浦所、亂嶕洋、崎頭門、舟山、登厝澳,盡依內(nèi)港。其登厝澳之東,大山迭出,即舟山地;赴上海、寧波,至此分■〈舟宗〉;從西由定海關(guān)進港數(shù)里即寧波,從北由羊山放大洋至吳淞進港數(shù)里即上海。九月后,北風(fēng)盛,尤利涉。自登厝澳從西北放小洋,四更至乍浦;海邊俱石岸,北風(fēng)可泊于羊山嶼。向北過崇明外五條沙轉(zhuǎn)西,三十四更入膠州口;過祟明外五條沙對北,三十二更至成山頭。向東北放洋,十一更至旅順口;由山邊至童子溝島,向東沿山七更至蓋州,向北放洋七更至錦州府。(黃叔璥赤嵌筆談)
廈門至澎湖,水程七更;澎湖至鹿耳門,水程五更。志約六十里為一更,亦無所據(jù)。按樵書二編云:『更也者,一日一夜定為十更,以焚香幾枝為度』。船在大洋,風(fēng)潮有順逆,行使有遲速,水程難辨;以木片于船首投海中,人從船首速行至尾,木片與人行齊至,則更數(shù)方準(zhǔn)。若人行至船尾,而木片未至,則為不上更;或木片反先人至船尾,則為過更,皆不合更也。舟子各洋皆有秘本,云系明王三保所遺;余借錄,名曰「洋更」。(赤嵌筆談)
水至澎湖漸低,近琉球謂之落溜。溜者,水趨下而不回也。凡西岸漁舟到澎湖以下,遇颶風(fēng)發(fā),漂流落溜,回者百無一二。(續(xù)文獻通考)
大海洪波,只分順逆。凡往異域,順勢而行。惟臺與廈藏岸七百里,號曰橫洋,中有黑水溝,色如墨,曰黑洋,驚濤鼎沸,險冠諸海。或言順流而東,則為弱水,昔有閩船飄至弱水之東,閱十二年始得返中土。(孫元衡赤嵌集)
由大嶝出洋,海水深碧,或翠色如靛。紅水溝色稍赤,黑水溝如墨。更進為淺藍色。入鹿耳門,色黃白如河水。(赤嵌筆談)
放洋全以指南針為信,認(rèn)定方向,隨波上下,曰「針路」。船由浯嶼或大嶝放洋,用羅經(jīng)向巽已行,總以風(fēng)信計水程遲速。望見澎湖西嶼、頭貓嶼、花嶼可進。若遇黑水溝,計程應(yīng)至澎湖,而諸嶼不見,定失所向,仍收泊原處候風(fēng)信。由澎湖至臺灣,向巽方行,近鹿耳門隙仔,風(fēng)日晴和,舟可泊。若有風(fēng),仍回澎湖。(赤嵌筆談)
海洋汛舟,固畏風(fēng),又甚畏無風(fēng)。大海無櫓搖棹撥,經(jīng)千里、萬里,祗藉一帆風(fēng)耳。自大嶼放洋后,初渡紅水溝,再渡黑水溝。臺灣海道,惟黑水溝最險。自北流南,不知源出何所。海水正碧,潭水獨黑如墨,勢又稍洼,故謂之溝,廣約百里,湍流迅駛,時覺腥穢襲人。又有紅黑間道,蛇及兩頭蛇繞船游泳,舟師時時以楮鏹投之,屏息惴惴,懼或順流而南,不知所之耳。紅水溝不甚險,人頗泄視之。然二溝在大洋中,風(fēng)濤鼓浪,與綠水終古不淆,理亦難明。渡溝良久,聞鉦鼓作于舷間,舟師來告,望見澎湖矣。登鹢尾高處憑眺,祗覺天際微云,一抹如線,徘徊四顧,天水欲連,一舟蕩漾,若纖埃在明境中。(稗海紀(jì)游)
離澎湖,海水自深碧轉(zhuǎn)為淡黑,回望澎湖諸島,猶隱隱可見。頃之,漸沒入煙云之外,前望臺灣諸山,已在隱見間。更進,水變?yōu)榈{,轉(zhuǎn)而為白,而臺郡山巒,畢陳目前矣。(稗海紀(jì)游)
海上黑夜,不見一物,則擊水以視。一擊而水光飛濺,如明珠十斛,傾散水面,晶光瑩瑩,良久始滅。(六十七臺海見聞錄)
泛海不見飛鳥,則漸至大洋;近島嶼,則先見白鳥飛翔。(赤嵌集)
臺灣颶風(fēng)將作,海氣先動,浪勢洶涌,聲聞數(shù)十里。風(fēng)盡而浪勢尚高,聲吼如故,必二、三日后海氣息,浪聲方恬。大約海將翻,先一、二日海水忽變腥臊,颶風(fēng)即起,波浪簸騰,乃天地之氣交逆,地氣動而海沸,天風(fēng)雨而飄搖。遭之者輒沈舟折檣。若海地不鼓,天風(fēng)雖烈,折篷空桅,順風(fēng)而馳,真同鯤鵬之徒耳。人但知天風(fēng)之患,實地氣交構(gòu)為颶,其患始烈也。(鳳山縣志)
海船按十二支命名:船頭邊板曰鼠橋,后兩邊欄曰牛欄,舵繩曰虎尾,系碇繩木曰兔耳,船底大木曰龍骨,兩邊另釘灣杉木曰水蛇,篷系繩板曰馬臉,船頭橫覆板插兩角曰羊角,鑲龍骨木曰猴楦,抱桅蓬繩曰雞冠,抱碇繩木曰狗牙,柱桅腳杉木毀曰桅豬。(黃叔璥臺海使槎錄)
銀山有磺產(chǎn)銀,又有積鏹,不知何代所藏。有兩人曾入取之,資用不竭。前臺廈道某命家人挽牛車,隨兩人行。既至,積鏹如山,恣取滿車,迷不能出,盡棄之,乃得歸。明日,又率多人薙草開徑而入,步步標(biāo)記,方謂歸途無復(fù)迷理,乃竟失積鏹所在。尋之累日,不達而返。自此兩人亦不得復(fù)入矣。(渡海輿記)
玉山在萬山中,其山獨高,無遠(yuǎn)不見,巉巖峭削,白色如銀,遠(yuǎn)望如太白積雪,四面攢峰環(huán)繞,可望不可即。皆言此山渾然美玉,番人既不知寶,外人又畏野番莫敢向邇。每晴霽,在郡城望之,不啻天上白云也。(郁永河番境補遺)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軼事
宋朱文公登福州鼓山占地脈,曰:『龍渡滄海,五百年后,海外當(dāng)有百萬人之郡』。今歸入版圖,年數(shù)適符。熙熙穰穰,竟成樂郊矣。(黃叔璥赤嵌筆談)
國朝陸路提督萬正色有海舟,將之日本,行至雞籠山后,因無風(fēng)為東流所牽(傳臺后萬水朝東,故其舟不勝水力),抵一山,得暫息。舟中七十五人,皆莫識何地。有四人登岸探路,見異類數(shù)輩,疾馳至,攫一人共瞰之,余三人逃歸。遇一人于莽中,與之語,亦泉人,攜之登舟。因具道妖物瞰人之狀。莽中人曰:『彼非妖,蓋此地之人也。蛇首猙猙,能飛行,然所越不過尋丈。往時余舟至,同侶遭噉,惟余獨存』。問何以獨存故,則與項間一物曰:『彼畏此,不敢近耳』。眾視之,則雄黃也。眾皆喜曰:『吾輩皆生矣』。出其簏,有雄黃百余斤,因各把一握。頃之,蛇首數(shù)百飛行而來,將近船,皆伏地不敢仰視。久之,逡巡而退。逮后水轉(zhuǎn)西流,其舟仍回至廈門。乃康熙三十三年甲子八月間事。(臺灣志略)
郁永河稗海紀(jì)游云:獨坐舷際,時近初更,皎月未上,水波不動,星光滿天,與波底明星相映,上下二天,合成圓器,身處其中,遂覺宇宙皆空。(臺灣府志)
鳳邑治有岡山,未入版圖。有樵者忽望古橘挺然岡頂。向橘行里許,則有巨室一座。由石門入,庭花開落,階草繁榮,野鳥自呼,廂廊寂寂。壁間留題詩語及水墨畫跡,镵存各半。比登堂,一無所見,惟只犬從內(nèi)出。見人搖尾,絕不驚吠。隨犬曲折,緣徑恣觀,環(huán)室皆橘樹也。時六月盛暑,猶垂實如碗大。摘啖之,味甘而香。取一二置諸懷。俄而斜陽照入,樹樹含紅,山風(fēng)襲人,有凄涼氣,輒荷樵尋歸路。遍處志之。至家,以語其人,出橘相示,謀與妻子共隱焉。再往,遂失其室,并不見有橘。(古橘岡詩序)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七十八。
李安善字喬基,廣東嘉應(yīng)州監(jiān)生。父文煥,于康熙間平朱一貴有功,受職。及林爽文攻諸羅(乾隆五十二年改名嘉義)城,安善在彰化,捐資招募民番,糾合義勇,伺賊攻郡城,與知彰化縣張貞生、把總陳邦光克復(fù)彰化城,獲賊偽官楊振國、高文麟、陳高楊檻送內(nèi)地,伏誅。后彰化城復(fù)為賊所據(jù),安善赴鹿港軍營領(lǐng)鉛藥,回至牛罵頭,為賊所執(zhí)。挾至大里杙,不屈死。事平,(下缺)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四十七。
列女
臺灣府臺灣縣
節(jié)孝
國朝鄭哲飛妻朱氏,明魯王女也。幼聰慧知書,工針繡。適南安鄭哲飛,生一男、三女。夫歿,扶姑挈女,同寄養(yǎng)父家。父卒,渡臺,依寧靖王??滴豕锖?,大兵克澎湖,寧靖王將自盡,氏欲從死;王以姑存子幼為諭,氏涕泣奉姑攜兒別居,勤女紅,忍饑養(yǎng)姑撫兒。十余年,姑亡,女嫁,子繼歿。孀居五十余載。年八十余終。
鄭斌升妻陳氏,莆田人。歸斌升,移家臺灣。年十八,寡,遺孤甫周。力貧守節(jié),撫其子及孫有成。歷節(jié)三十二年。雍正間,旌祀節(jié)孝祠。
鄭元妻林氏,年十九歸鄭。甫二載,夫歿,矢志撫孤守節(jié)四十余年。
鄭景運妻王氏。
鄭眼妻蔡氏。
洪之廷妻張氏,年十八歸洪,生一女。夫死,舅姑憐其年小,使鄰媼微諷之。氏曰:『吾所以忍死者,為舅姑也』。勤紡績以終養(yǎng),四十年如一日。雍正間,旌。
洪士珍妻王氏,年二十六寡,守節(jié)三十二年。
洪文真妻蔡氏,年二十守節(jié)。
洪文韜妻張氏。
洪齊妻蔡氏。
諸生洪朝陽妻許氏。
洪蔭妻陳氏,年十九守節(jié)。
洪精妻王氏。
洪國寶妻顏氏。
楊茂仁妻余氏,生三子,而夫卒,氏年二十二。歷節(jié)至六十三歲,子贊化入國學(xué),孫錫籌入庠。雍正間,旌祀節(jié)孝祠。
楊有音妻曾氏,道光間旌。
楊霸光妻郭氏。
楊世德妻陳氏。
楊廣妻李氏。
楊連妻呂氏。
楊由妻陳氏。
諸生李時燦妻黃氏,年二十三夫亡,子四歲。家貧姑老,日攜幼孤沿海濱拾蜃蛤以養(yǎng)姑。姑疾,氏扶持奉侍者兩載,以節(jié)終。乾隆間,旌。
李朝珪妻陳氏,年二十二而寡,哭奠七日,整衣投繯,姑急救之獲蘇,乃忍死奉姑撫子,守節(jié)二十六年。
李元恩妻鄭氏,年十八嫁,四月守節(jié)。
李某妻余氏。
李喬妻顏氏。
李乞妻吳氏。
李國魁妻吳氏。
李定妻呂氏。
李萬妻郭(一作顏)氏。
李琛妻顏氏。
李順良妻許氏。
陳振楊妻吳氏(府志入嘉義),乾隆間旌。
陳邦棟妻蔡氏,名惜娘。年十九而邦棟卒。時男甫周月。氏哀慟,誓不獨生。舅蛄諭以撫孤愈于死,遂承命節(jié)哀,勤紡績,養(yǎng)舅姑,撫孤成立。
陳開興妻許氏,年十八守節(jié)。
陳應(yīng)祖妻蘇氏,年十九守節(jié),卒七十九。
陳意平妻許氏,年二十守節(jié)。
陳君略妻黃氏。
守備陳友玉妻葉氏。
陳廷俊妻洪氏。
陳某妻邱氏。
陳祿妻蔡氏。
陳興妻張氏。
陳璣妻許氏。
陳積妻翁氏。
陳桓妻洪氏。
陳然妻蔡氏、子婦顏氏。
陳升年妻邱氏。
陳秦妻歐氏,與祖姑邱稱雙節(jié)。
陳顯妻許氏、孫輝婦許氏。
陳爵妻李氏,與姒許氏、黃氏稱三節(jié)。
陳仰妻黃氏。
陳球妻顏氏。
陳寬妻許氏。
陳昐妻歐氏。
陳扶美妻呂(一作李)氏。
陳興妻許氏。
陳鳳妻吳氏。
陳媽佑妻鄭氏。
陳宣妻林氏。
陳伍妻洪氏。
陳馮年妻許氏。
侯孟富妻劉氏,年二十八夫亡,遺二男、一女。矢志守節(jié),女紅度活。男瑞珍事母以孝稱。氏年八十五,親見五代孫。其女適同邑林妙,年二十妙卒。誓志數(shù)十年,俱完節(jié)終。邑人為言曰:『侯之門,節(jié)孝存』。乾隆間旌。
沈耀汶妻蕭氏,嘉慶間旌。
沈元美妻陳氏。
沈廷璣妻黃氏。
王廷樞妻曾氏,道光間旌。
王成基妻楊氏,年十九守節(jié)。
王安妻許氏,年二十守節(jié),卒年八十八。
諸生薛邦揚妻陳氏,道光間旌。
諸生薛茂卿妻曾氏。
黃門二節(jié):黃聲集側(cè)室名好官,婢名銀娘,夫?qū)⒔K,予好官百金令別嫁,不從,以其金養(yǎng)族人子為嗣,同銀娘撫之。既所養(yǎng)子歿,好官悲憤欲絕。銀娘勸慰,愿服事終身。遂各削發(fā),持齋念佛四十余年,好官卒,銀娘亦卒。
黃信妻陳氏。
黃珪璋妻石氏。
黃添妻邵氏、子婦張氏。
黃欣妻郭氏,年十九守節(jié)。
黃光輝妻郭氏。
黃勇妻趙氏,嫁未周年,夫死守節(jié)。
監(jiān)生黃廷祺妻董氏,弟延礽妻謝氏,戶部郎中黃驤云媳。董氏,知州董平章妹。謝氏,鄉(xiāng)賢謝金鑾孫女。
謝仕家妻陳氏,年二十九夫歿,孀守事姑,歷節(jié)三十年。
謝攀妻陳氏。
謝講妻薛氏,年二十守節(jié)。
蔡朝麟妻王氏,少嫻內(nèi)則。年二十四夫卒,遺三男、一女。仲叔朝熊方九歲。苦志撫養(yǎng),底于成人。侍姑病朝夕罔懈。守節(jié)四十六年。鄰里奉為女宗。
蔡欽妻謝氏,年十八,夫亡。子繼歿。促醮者踵門。氏殊死拒,卒完其節(jié)。
蔡金英妻陳氏,少嫠,家甚窘,躬樵采耕作,食力完節(jié)。
蔡傳妻洪氏,歸逾年,生一子,夫外出不返。及死訃至,洪令子負(fù)骸歸葬。未幾,子繼殤。苦節(jié)終身。
蔡國定妻吳氏。
蔡為妻潘氏。
蔡琴友妻林氏。
蔡標(biāo)妻王氏。
蔡聽妻蘇氏,年二十守節(jié)。
蔡福志妻林氏。
蔡俊妻陳氏。
蔡進妻莊氏。
蔡命妻洪氏。
蔡同妻呂氏。
蔡連妻陳氏,嫁逾年守節(jié)。
蔡佑妻陳氏,年十五守節(jié),卒七十五。
蔡德妻陳氏。
蔡超妻陳氏。
蔡壬辰妻楊氏。
蔡文章妻呂氏。
千總郭張文妻董氏,夫隨征朱一貴歿于軍中,家貧,忍饑茹蘗,課子讀書,守節(jié)數(shù)十年而卒。
郭啟妻張氏。
郭克誠妻林氏。
郭三才妻林氏。
郭三會妻陳氏。
郭佛助妻丁氏。
郭文妻吳氏。
林佛恩妻謝氏,年二十六夫歿,家貪。父逼氏改適,矢死不從,苦節(jié)終身。
諸生林云鵬妻韓氏。
林天柱(一作桂)妻楊氏。
林宏遠(yuǎn)妻邱氏,年十八守節(jié)。
林生妻顏氏。
林瑞奇妻許氏。
林助妻高氏、子義婦辛氏;高嫁未過守節(jié)。
林進妻陳氏。
林所妻蕭氏。
林登郡妻藍氏。
林妙妻侯氏,年二十夫歿,誓志不貳,守節(jié)數(shù)十年。乾隆間旌。
蘇坂妻陳氏,夫亡氏年二十六,貧不能殯,賣女以葬。外家欲奪其志,不屈,以節(jié)終。
蘇東云妻鄭氏,夫亡,家貧,躬耕操作,清苦終身。
諸生許敦孝妻呂氏,無子夫歿,戚黨為醵金買子以為后。
許裕妻林氏,年二十守節(jié),卒九十四,子翰仲都司。
許壽妻蔡氏。
許滔妻陳氏。
許孝妻陳氏。
許岱妻陳氏。
許擇妻莊氏。
許吉妻莊氏。
許享妻盧氏。
許有朋妻歐氏,年十九守節(jié),卒年七十五。
許韜妻柯氏。
許強妻林氏。
許光裕妻鍾氏。
許柱紅妻莊氏,年二十守節(jié)。
許得勝妻黃氏。
許照妻薛氏。
張玉麟妻郭氏,夫歿,家貧孤幼,辛苦哺孤,日一餐常不繼,或憐而饋之,不受。植節(jié)無玷。
張理妻李氏。
諸生張昌東妻黃氏。
張光華妻洪氏。
張得喜妻蔡氏。
范文質(zhì)妻林氏,年十六歸文質(zhì)。姑性嚴(yán)急,氏能得其歡心。年二十五而文質(zhì)歿,僅遺六歲男學(xué)海。已而夫之仲弟夫婦繼歿,子女皆幼,氏撫育如己出。課督學(xué)海成進士,授山東兗州壽張營守備。后請假終養(yǎng),七載而卒,年六十有四。
辜純湯妻林氏,夫卒,林年二十二,無子撫其媵二子為己子。事姑孝。姑病,刲股和藥,吁天減算以益姑壽;姑病痊,延五年而卒。
方耀啟妻盧氏。
方登妻鄭氏。
方禹妻洪氏,年十八守節(jié)。
吳炳才妻潘氏,祀節(jié)孝祠。
吳來之妻李氏。
吳丕謨妻李氏。
吳朝石妻莊氏,年十八守節(jié)。
吳竟德妻李氏。
吳泰妻白氏。
吳弁妻蔡氏。
吳輝妻陳氏。
吳佛送妻楊氏。
吳思馨妻許氏。
顏舜年妻陳氏。
顏天降妻陳氏。
顏棋妻呂氏。
顏冉妻黃氏。
顏在妻盧氏。
顏爽妻陳氏。
顏天啟妻呂氏。
潘友德妻朱氏,子振甲,乾隆丙午舉人。
諸生潘夢龍妻劉氏。
翁君千妻陳氏。
翁埯妻洪氏,年十八嫁,四月守節(jié)。卒七十。
翁都妻高氏。
歐佛源妻趙氏。
歐鼎妻張氏。
歐崇妻王氏。
高如吉妻呂氏、弟沛妻許氏;呂年二十守節(jié)。
高濟妻林氏,年十八守節(jié),卒八十。
蕭計妻許氏,與母柯氏稱節(jié)。
蕭天水妻洪氏。
蕭武妻謝氏。
呂旺妻高氏。
呂春妻顏氏。
呂助妻陳氏。
劉國傅(一作傳)妻韓氏、子婦蔡氏。
劉全妻陳氏。
莊卿妻吳氏。
莊等妻陳氏。
葉正妻李氏。
葉君齊妻楊氏。
徐光庭妻董氏。
徐茂臻妻吳氏,嫁逾年守節(jié)。
曾習(xí)輝妻洪氏,子大源,乾隆庚子舉人,內(nèi)閣中書。
韓仕貴妻曾氏。
邵啟明妻陳氏。
戴誠實妻吳氏,原籍同安。
施肇報妻陳氏。
辛仁妻盧氏。
周蔭妻陳氏。
羅媽生妻王氏。
胡祿妻蕭氏。
趙成妻方氏,年二十,夫出外死,守節(jié)。卒七十八。
石正妻林氏,年二十五,夫亡無出,斷發(fā)明志,苦節(jié)三十七年。
石茍妻陳氏。
丁充妻盧氏。
鍾六合妻高氏。
盧柔遠(yuǎn)妻許氏。
諸生余康凝妻楊氏。
洪思齊未婚妻蕭氏,名愛娘,武舉鳳求女,許配思齊,未娶而夫歿。愛娘年十九,請于父歸洪,養(yǎng)族子為嗣。十二年未嘗歸寧。及卒,合葬武定里。
王晉光未婚妻吳氏,聞夫訃,守貞終身。
劉爻生未婚妻黃氏,夫家貧,訃至,依母以守。
呂望未婚妻高氏,幼養(yǎng)于夫家,夫歿,矢貞以老。
國朝監(jiān)生黃廷礽妻謝氏,工部郎中驤云子婦,鄉(xiāng)賢金鑾孫女。
節(jié)烈
國朝魯定公妻袁氏,名順娘,年十六歸,甫六月而定公歿。越七日,白內(nèi)外諸親,自縊以殉。合葬魁斗山。雍正間旌。
鄭克■〈臧上土下〉妻陳氏,陳永華女。克■〈臧上土下〉者,偽藩鄭經(jīng)螟蛉子也。經(jīng)西寇,委政于永華。永華引嫌,立克■〈臧上土下〉為監(jiān)國。經(jīng)敗東還,永華亦歿。即以國事付克■〈臧上土下〉。無何,經(jīng)病亡。諸弟于喪次揚言曰:『彼非鄭氏子,孰肯為之下』。環(huán)訴于經(jīng)母董氏。董氏命收監(jiān)國印,幽克■〈臧上土下〉于別室。諸弟怨克■〈臧上土下〉,深夜遣烏鬼拉殺之。董氏以永華望重,猶禮陳氏。陳氏曰:『昔為箕帚婦,今為罪人妻,官民禮隔,愿出居待亡夫百日后,即往從地下耳』。許之。乃為別室以處陳氏,置克■〈臧上土下〉柩其中。陳氏旦暮號哭。如期懸帛柩側(cè),沐浴整衣自縊而死。
謝燦妻鄭氏,名宜娘,漳郡人。歸謝燦,燦遠(yuǎn)賈三載始?xì)w,尋病卒。氏朝夕號泣,誓以死殉。鄰媼慰以姑老家貧,且無兄弟,若何?氏曰:『婦人從一而終,余知從一之義耳』。遂投繯死。祀節(jié)孝祠。
傅璇妻黃氏,名棄娘,年十九歸傅為霖次子璇。為霖以反間謀泄,父子俱置極刑,眷屬發(fā)配。氏兄銓為氏營救得免。方傳之被系也,氏猶日望其生。及父子遇害,決意死。其兄多方挽之。氏曰:『今日之事,子為父死,妻為夫亡,于理甚順』。遂自縊。聞?wù)呱醢е?br />
李宋妻趙氏,臺之鎮(zhèn)北方人。歸宋。宋病侍藥,衣不解帶。及死哀慟。迨三旬祭畢,遂投繯。臺之士民高其節(jié),爭吊祭之。祀節(jié)孝祠。
曾(一作曹)國妻郭氏,名益娘。年十八,未有所出。國溺海死。氏日夜哀哭,誓不欲生。已而白所親曰:『夫死,義不獨存,愿從之地下』。遂自縊。祀節(jié)孝祠。
續(xù)順公沈瑞妻鄭氏,鄭斌女。辛酉冬,博為霖反間謀泄,株連及沈,囚其眷屬,獨氏發(fā)歸。氏泣謂父曰:『兒既適沈家,生死與共,今罹重禍,兒安可獨生?愿父遣兒同系』。斌從其請,羈之別室。及沈?qū)⒖O,問夫人何在?;蛘Z之。解一帶使持別夫人。氏遂投繯而死。
楊軫妻王氏,名德娘。軫捕魚溺死,氏年二十二,家惟老翁幼女。將卒,哭。夜四鼓,設(shè)祭筵哭奠畢,即入房自經(jīng)。
諸生呂振寬妻薛氏,夫?qū)⒔^,語薛曰:『汝方艾,我死汝當(dāng)去』。薛投地曰:『愿相從地下』。即夜嚴(yán)妝自縊。詰旦,夫乃亡。
顏達妻陳氏,夫亡無子,投繯以殉。
薛千祿妻李氏,夫亡撫孤,孤病殤,氏投繯殉。
張金生妻蔡氏,年二十五歸。甫五月,夫病,日奉藥,愿以身代。及歿,氏泣謂其母曰:『兒上無姑嫜,下無子嗣,義不可獨生』。視殮畢,即自縊死。
張嘯妻王氏,澎湖人。夫亡,氏年十八,孤甫三月。及長,攜拜夫墓,道遇風(fēng)舟覆俱溺。氏被拯起,已聞孤亡,旋蹈海死。
陳越琪妻黃氏,名器娘。越琪病,氏減餐祈禱。及卒,遂自縊。康熙間旌。
陳景昭(一作時)未婚妻莊氏,名珠娘,莊連女也。年十八,未婚而景昭故。珠娘聞訃,脫簪珥更素服。家人慮其殉也,防之密。乃佯談笑。越旬日,入室,母呼寂然,急破扉視,已投繯矣。因附景昭墓。先是,連有弟宗聘高金娘,年十八,未婚而宗卒,金娘即削發(fā)為尼。又有妹勸娘,未嫁,母病篤禱天割股和羹以進。母食而愈。即珠娘胞姑也。人以為節(jié)烈、貞烈萃于莊氏一門。
吳某未婚妻紀(jì)氏,名儉娘,紀(jì)惠女。許配吳氏子。未嫁夫病,寢食俱廢。夫歿,遂自經(jīng)以殉,時年十八。乾隆間旌。
黃廣生未婚妻林氏,聞夫訃變服守貞,持喪三年,投殉繯之。
李葵未婚妻顏氏,幼養(yǎng)于夫家。年十九,未合巹。夫卒,不食九日,赴水死。
呂氏女名諧娘,年十八未字。鄰人胡寵欲犯之,女羞忿自盡。乾隆間旌。
連氏女刲股愈母疾。
鳳山縣
節(jié)孝
國朝李時燦妻王氏,名賈娘。嫁五載,夫歿,家無次丁,惟老姑弱媳。氏勤一身以仰事俯育,慈孝兼盡。歷節(jié)五十余年。乾隆間旌。
李鳳妻董氏,年二十,夫卒。事姑盡孝,撫遺腹子有成,守節(jié)數(shù)十年。
黃忠妻成氏,名桂娘。夫歿,家貧,勤操作以奉舅姑。姑嘗病篤,值夫外出,氏百計籌醫(yī)藥以進。娘卒,喪葬盡禮。咸服其孝。
黃獎妻李氏,名快娘。年二十三,夫歿。孝事舅姑,教子入成均,孫游庠。守節(jié)五十余年。
盧從妻曾氏,名好娘。從歿,遺孤三歲。氏勤女紅撫養(yǎng)之。事姑以孝聞。
張元魁妻黃氏。
國朝儒士王曾儒妻鄭氏,名月娘,南安人。年十九歸。逾年,曾儒卒。翁以貧故,欲速葬之。月娘乞稍緩之。越數(shù)日,白其翁,愿從夫葬。翁囑勸止之。月娘曰:『吾當(dāng)夫沈劇時,以死許之,義不可移』。投繯而死。祀節(jié)孝祠。
王尋妻阮氏,名蔭娘,漳州人。父操舶為生。年十六,歸王尋。尋隸行伍。于歸后,未有生育,撫夫仲兄子如己出。夫歿,夫仲兄某來哭殯畢,氏請所撫侄為夫立后,欲自經(jīng)。仲防之密。乃設(shè)計醉仲以酒,遂嚴(yán)妝潔服從容就縊。事在康熙二十二年。祀節(jié)孝祠。
黃研妻王氏,夫亡無子,持喪至大祥,自縊死;時年十六。
黃尚志妻吳氏,年十八無出,夫歿方殮,潛出赴水而死。
金仁妻黃氏,名明娘。年十七歸金仁。越三年,仁卒,無嗣。夫弟尚幼,忍死以養(yǎng)舅姑。七載,姑亡,舅老且病,氏奉養(yǎng)備至,久而不懈。舅仁,氏尋病篤。母家欲延醫(yī),氏卻之曰:『吾不即從夫死而延此十載殘喘者,為舅姑也,吾何以生為』!遂不藥而卒。
陳某妻顏氏,為強暴所逼,不從,自縊。
嘉義縣
節(jié)孝
國朝番婦大南蠻,諸羅目加留灣社番大治妻也。于歸后,治家勤儉,事姑相夫,克盡和敬。年二十,夫歿,愿變俗不再適,乃引刀誓曰:『婦發(fā)可封,婦臂可斷,婦節(jié)不可移也』!力耕以撫其子,守節(jié)三十七年如一日,有司以聞。
吳慶榮妻高氏、劉源由妻江氏,俱乾隆間旌。
諸生蕭世華妻李氏,嘉慶間旌。
陳仲卿妾王氏,年十九,嫡早喪,遺孤應(yīng)選甫八歲。王撫嫡子如所生。延師課督,應(yīng)選長游庠。
節(jié)烈
國朝趙越妻嚴(yán)氏,猝遇暴逼,不從,自縊死。事聞奉旌。
蘇智妻林氏,為強暴所逼,不屈被害。事聞奉旌。
歐預(yù)妻王氏,名芼娘,年二十適預(yù)。逾年預(yù)卒,氏哀毀悲號,治喪盡禮。既卒哭,沐浴更衣,自縊死。
彰化縣
節(jié)孝
國朝翁昌齡妻林氏,年二十寡,食貧撫孤,守節(jié)彌厲。乾隆間旌。
楊振科妻鄭氏,林熾妻楊氏,上二人嘉慶間旌。
曾盛世妻許氏。
節(jié)烈
國朝汪門雙烈,姑婦也。姑劉氏,婦余氏,素慈孝。雍正九年,大甲西番作亂,焚殺居民。姑急謂婦曰:『義不可辱,當(dāng)各為計』。語畢,遂自刎。婦方抱姑尸而哭,逆番猝至,遂觸垣死。乾隆間旌。
參將羅萬倉妻蔣氏,夫殺賊陣亡。訃至,氏投繯死。事聞,奉旌。萬倉,陜西寧夏人。
楊聯(lián)盛妻顏氏,殉寇亂死。祀忠烈祠。
康某妻吳氏,姑韓氏素不貞,引吳某逼氏,不從,乃以治囚法搒撻無完膚,卒不屈。某怒,持刀剸氏腹而死。事聞,旌氏烈,逮某及韓伏法;道光七年事。
朱氏女,名群姑。乾隆六十年陳周全之亂,縣陷。父瀾攝邑令,死之。女年十三,懼辱,與兄嫂魯氏同投水而死。俱聞,并旌其烈,從祀節(jié)烈祠。瀾,浙江仁和縣人。
劉亨基女,名滿姑。年十七,林爽文亂,賊陷彰化,基為亂賊所殺。女同家人赴池,水淺不得死。賊扶女出。女切齒罵賊不絕。賊以刀劃其口,噴血丈余而亡。一門同死者十三人。
附臺灣鎮(zhèn)劉廷斌女義烈事:女隨任臺陽,父沒,眷屬十七人南渡,盜盡殺之。女以麗故,獨不殺。一客以附舟哀,亦不死。盜擠客于岸,虜女及橐金歸晏海,無有知者。時道光八年也。越十余稔,女诇其地觀音寺,名剎也,往禮佛。僧以從伙,訝官眷,獻茶。女顧之,輒■〈目咢〉眙。歸省遇害事,悟即曩附舟客。復(fù)往,屏女從,召僧與語,授牒,戒毋泄,乃去。僧夜走數(shù)十里首諸丞,且告群魁聚飲期。丞請捕之,盡獲。一鞫讞成,置之法。及縶四子,問女曰:『若何以處之』?曰:『妾忍死污合者,仇未報耳。仇報矣,若豈子哉』!遂手刃四孽而自經(jīng)。
國朝千總陳再裕妾吳氏,同母簡氏遇害;黃某妻江氏,許某妻羅氏,涂某妻詹氏,江某妻張氏,劉某妻羅氏;以上俱同治二年臺匪滋事殉節(jié)。
僑寓
節(jié)烈
鳳山知縣王廷干妻張氏,咸豐三年,臺匪滋事,氏同干姊孫王氏并仆蘇升妻馬氏、陳定妻丁氏、呂升妻蔣氏、黃源妻鄭氏同時殉。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二。
方外
臺灣府
李茂春字正青,龍溪人,明末舉人。后居臺而遯于禪,放浪山水間,跣足岸幘,旁若無人。構(gòu)禪亭曰「夢蝶」,與諸僧誦經(jīng)自娛。人號李菩薩。
澄聲號石峰,海會寺住持。擅書畫,好吟詠,尤善弈。時值苦旱,有司延以祈雨,屢驗。
蓮芳號藕船,住持三官堂。好吟詩,工書畫,究醫(yī)術(shù)。
照明字喝若,寫蘭菊飄逸絕倫。
附方外著述
浣花吟詩,臺灣釋蓮芳撰。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三。
寺觀
臺灣府臺灣縣
竹溪寺在治東南,康熙二十二年建。嘉慶元年修。徑曲林幽,清溪環(huán)拱,竹木花果,頗稱勝概。顏其山門曰「小西天寺」。
黃蘗寺在北門外,康熙二十七年左營守備孟大志建。三十一年、三十二年僧募修。
海靖寺舊名海會寺,在永康里,即鄭氏北園也??滴醵拍?,臺廈道王效宗、總鎮(zhèn)王化行改建為寺,亦名開元寺。嘉慶元年,提督哈當(dāng)阿修,改今名。
廣慈庵在東安坊,康熙三十一年建。
法華寺即李茂春夢蜨園,后僧人改建法華寺??滴跛氖吣辏P山知縣宋永清建前殿,祀火神,置鐘鼓二樓。前后曠地,遍蒔花果,起茅亭于鼓樓之后。乾隆二十九年,知府蔣允重建。殿宇巍峨,林木幽邃,備極勝概。
萬壽寺在永康里,康熙五十年巡道陳璸建,為祝厘所。寺后有靈濟井。
彌陀寺在東門內(nèi)永康里,年久傾圯,康熙五十八年僧一峰至自武夷,募化重興。
水仙宮在西定港口,開辟后商旅重建,壯麗異常。
超峰石觀音亭,僧紹光建。
鳳山縣
元興寺在城南鼓山麓。
泗洲寺在城西,前有潭一口,為放生池。
水仙宮在安平鎮(zhèn)。
嘉義縣
諸福寺在西門外,康熙四十六年建。
地藏庵在北門外,康熙五十六年北路營守備游崇功建。
南浦寺在南門外先農(nóng)壇左,雍正五年建,乾隆十一年知縣周芬斗修,并額今名。
彌陀寺在城南三里大陂上,乾隆二十三年建。
龍湖巖在開化寺赤山莊。閩人謂寺為巖。環(huán)巖幽邃,前有潭名龍湖,中多植荷花,左右列樹桃、柳、青梅、蒼檜,遠(yuǎn)山浮空,宛入圖畫。
大山巖,未詳創(chuàng)建年代。巖極峻聳,頂圓平,廣可數(shù)畝,僧舍在焉。寒花古木,遍列階前,煙景溪山,俱來目下。
觀音宮,一在咸水港,一在開化里。
彰化縣
觀音亭在縣署右,雍正二年知縣談經(jīng)正建,乾隆十八年里人重修。
虎山巖在治南燕霧保,乾隆十二年里人賴光商募建。
碧山巖在治東南半線保,乾隆十七年住僧募建。
定公庵在城西北,乾隆二十六年里人合建。
淡水廳
大士觀在新真山西云巖,乾隆十七年建。
澎湖廳
觀音宮在媽祖宮西側(cè),康熙三十五年游擊薛奎建。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五。
雜錄
外祀
明萬歷元年秋七月,漳泉賊犯福寧州,把總劉國賓戰(zhàn)死。
賊屠塘頭堡,航海犯松山,官兵拒戰(zhàn),敗績。
冬,廣東??芰著P犯福建,總兵胡守仁擊走之。
時寇盜略盡,惟鳳遁錢澳求撫,廣督云翼不許,遂自澎湖奔東番魍港,為胡守仁所敗,追至淡水洋沈其舟,鳳復(fù)入潮州。
八月(年),倭犯澎湖東澳。
十年,浦城賊流劫福寧州。
十一年夏四月,龍溪縣民吳雙引等謀作亂,伏誅。
雙引等謀襲郡城,會久雨,城東南隅圯數(shù)丈,雙引以為天助,乃積芻府前涂嵩家,約其黨潘國佐等裝器械南河舟中,約舉火為號。賊有黃疆者,素德于謝氏,私語其故。謝固要疆首于指揮甘氏,私密遣卒環(huán)嵩家前后伺守。署府推官丁此呂、督捕同知沈銳搜獲引等八人。國佐等見城上不舉火,知事泄,各逸去。次日,悉捕獲之。余黨日布訛言,城中惶懼。巡海道徐秋鶚廉獲首孽,置諸法,訛言始息。
十四年,倭謀寇福建不果。
倭將大舉入寇,慮琉球泄其謀,令毋入貢。時同安人陳甲行商琉球歸,上其事于巡撫趙彥魯。倭聞有備,乃寢。
十六年冬十二月,莆田縣民柯守岳等作亂。
守岳,邑廣業(yè)里下溪人。妄言惑眾,扮鬼面,大耳長髯,垂簾受揖。免洋奸民曾廷邦及畬民雷五等附和之。宣言海上游天王有神異兵機,欲圖天下。從者鼎沸。守岳立赤幟,以書生陳文章為參謀。是月二十三日自涂靡坑擁至楓嶺亭,燃炳集齊。及烏山炮聲三不起,眾駭散,存者不過五六十人,守岳等遂逃回涂靡坑,招納兇徒期再舉。畬民囊豚毛走報百戶高泰、王元陽。泰、元陽亟詣分守馮孜告變。孜遣把總期全領(lǐng)兵百余哨探,全不敢進。
十七年三月,巡撫周寀遣兵平之。
是年正月十五日,守岳等率眾直趨院埔豎幟,大書「游天王鎮(zhèn)江山救萬民」九字,遂剽掠永??h之五都。寀遣把總王子龍督兵循永福抵賊營。三月朔日,戰(zhàn)于大洋,斬賊酋邱汝夫等,余黨奔散。胡全與哨官何維德、陳文正分路追捕,獲雷五等十余人。初三日,賊復(fù)聚。鄉(xiāng)勇黃子敏突戰(zhàn)死。知縣孫繼有募兵平之。守岳及其黨皆就擒,伏誅。
十八年夏四月,漳州府饑民作亂,知府李載陽捕平之。
二十年春二月,長泰縣民蔡揚中等作亂,伏誅。
揚中等修齋聚徒,謀乘夜襲縣城。鄰人蔡炳密白其事于知縣李學(xué)詩,捕揚中等,一鞫盡服。適延平推官羅心堯以行部至長泰,再訊,具得其實,同謀者滿紙。心堯密諭學(xué)詩捕素?zé)o賴數(shù)人,與揚中等俱解府??な乩钶d陽謂反形未具,宜釋之。學(xué)詩泣爭乃返。諸賊系之獄。余黨約三月朔日夜舉事,賊黨誤聽,于二月晦日夕諸賊戕獄卒突入縣衙,學(xué)詩身被數(shù)刃。賊以為令斃,縱火登城殺守卒,喊聲震地。應(yīng)者以非期不至。賊斬北關(guān)出。日午,為鄉(xiāng)兵所擒。
二十二年夏五月,福州府饑民作亂。
福州連歲不登,闔城米肆盡閉。東門李章家故饒,倉多陳腐,故昂其價,令糴者鱗次而入,有自辰至午不得入,乃大嘩,眾擁入,盡掠其米。放火焚倉,烈焰亙天。巡撫許孚遠(yuǎn)聞變,遣營將古應(yīng)科提兵捕之。兇首逸去。是夜奸民鄧三鼓眾焚古應(yīng)科居屋,為營卒所擒。城內(nèi)外聞風(fēng)搶掠者十余處。孚遠(yuǎn)遣兵分布城中,固守各巷口柵門,戒人夜出。次日,大發(fā)倉廩,亂遂定。后巡撫金學(xué)曾至,斬鄧三等于市。
二十五年,海賊無齒老寇漳浦縣古雷澳,把總張萬紀(jì)殲之。
二十九年,倭犯福寧崳山。
倭突至崳山殺守澳哨官,進泊松山三日,福寧戒嚴(yán)。次日浙人毛國科偕倭奴來駕,言赍日本國王檄求貢市。州牧宴國科及倭奴于松山,竟脫去。
是年,泉州都司僉書沈有容擊倭于澎湖,大破之。
先是,日本封事壞,巡撫金學(xué)曾欲用奇搗其穴,起有容守浯嶼、銅山。是年,倭掠諸寨,有容擊敗之。踰月,與銅山把總張萬紀(jì)敗倭彭山洋。倭據(jù)東番。有容守石湖,謀盡殲之。舟過澎湖,與倭遇,格殺數(shù)十人,縱火沈其六舟。倭遂去東番。海上息肩者十年。
三十一年,呂宋殺福建人在其國者二萬五千人。
先是,閩中以呂宋地近且饒富,商販者至數(shù)萬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長子孫。佛郎機既奪呂宋國,遣一酋來鎮(zhèn)會督礦稅太監(jiān)高寀至閩。奸宄蜂起獻利。有閻應(yīng)龍、張嶷者,言呂宋機易山素產(chǎn)金銀,采之歲可得金十萬兩、銀三十萬兩。以三十年七月奏聞,神宗納之,舉朝駭異。都御史溫純疏諫,言『中外諸臣,爭陳礦稅之害,天聽彌高。今閩中奸徒又以機易山事見告,臣聞海澄市舶高寀歲征三萬金,已不遺余力而攘利。機易越在海外,決無遍地金銀任人采取之理,不過假借朝命,闌出禁物勾引諸番,以逞不軌之謀。豈止煩擾公私、貽害海澄一邑而已哉。昔年倭患,正緣奸民下海私通,大姓設(shè)計勒價,致倭賊憤恨,稱兵犯順。今以朝命行之,害當(dāng)彌大。及乎兵連禍結(jié),諸奸且效汪直、曾一本輩故智,負(fù)海稱王,擁兵列寨,近可以規(guī)重利,遠(yuǎn)不失為尉陀。于諸亡命之計得矣,如國家大患何』?不聽。事下福建,乃遣海澄丞王時和、百戶千一成偕嶷往勘。呂宋人聞之大異。及時和等至,酋設(shè)宴問曰:『天朝欲遣人開山,山各有主,安得開?譬中華有山,可容我國開耶?且言樹生金豆,是何樹所生』?時和不能對,還任即病悸死。守臣以聞,請治嶷妄言罪。事已止矣,而呂宋人疑天朝將襲取其國,諸流寓者為內(nèi)應(yīng),潛謀殺之。聲言發(fā)兵侵旁國,厚價市鐵器。閩人貪利,盡鬻之。于是家無寸鐵,酋乃下令錄閩人姓名,三百人為一院,入即殲之。先后死者二萬五千人。酋出令,諸所掠貨悉封識貯庫。移書閩中守臣,言華人將謀亂,不得已先之,請令死者家屬往取其孥與帑。巡撫徐學(xué)聚告變于朝,神宗驚悼,下法司議奸徒罪。議上,神宗曰:『嶷等欺誑朝廷,生釁海外,致二萬商民盡膏鋒刃,損威辱國,死有余辜,即梟首傳示海上。呂宋酋擅殺商民,撫按官議罪以聞』。學(xué)聚等乃移檄呂宋,數(shù)以擅殺罪,令送死者妻子歸。竟不能討。
三十二年春三月,邵武盟香賊作亂,尋平之。
甌寧縣民吳建作亂,伏誅。
建,邑謝屯人。持古佛號煽黨千余,漸事剽掠,一郡戒嚴(yán)。壽寧知縣霍騰蛟時攝甌寧,單騎往曉之。而都督府亦遣赍牌傳諭。不解。于是兵備道劉毅檄,鄉(xiāng)民得便宜擒剿,仍發(fā)兵屯大歷口。官兵未至,鄉(xiāng)民先搗其穴,建自殺,余黨驚懼亦自殺。
秋七月,和蘭犯澎湖嶼,據(jù)之,尋引去。
和蘭即紅毛番也。先未嘗入中國。自佛郎機市香山,和蘭聞而慕之。其酋麻韋郎駕二大艦直抵澎湖。時汛兵已撤,如入無人之墟,遂伐木筑舍,為久居計。稅使高寀遣心社周之范詣麻韋郎,說以三萬金來饋,即許貢市。麻韋郎與之盟,已就矣。會總兵施德政令都司沈有容將兵往諭。有容負(fù)膽智,指陳利害。麻韋郎心折,乃曰:『我從不聞此言』。其下人露刃相詰。有容無所懾,盛氣與辯。麻韋郎悔悟。而撫按嚴(yán)禁奸民下海,犯者必誅。由是接濟路窮,番人無所得食。十月末,遂揚帆去。
是年,海賊周四老作亂,詔安知縣黎天祚擒其二魁,斬之,賊遁去。
三十四年,漳浦庠生趙秉鑒謀襲縣,知縣黃應(yīng)舉捕擒之。
四十四年,倭犯福建。參將沈有容擊敗之。
有容先為溫處參將,罷歸。至倭犯閩境,巡撫黃承元請?zhí)卦O(shè)水師參將,起有容統(tǒng)之。有容擒倭東沙,招降巨寇袁進、李忠,散遣其眾。
四十六年,海賊袁八老寇詔安縣沿海村落,既而就撫。
天啟三年,和蘭復(fù)據(jù)澎湖嶼。
先是,佛朗機橫海上,和蘭與之爭雄,汛舟攻破美洛居國,與佛郎機分地而守,出泊澎湖筑城,漸為求市計。守臣懼禍,說以毀城遠(yuǎn)徙,即許互市。和蘭從之。已而互市不成。和蘭怨,復(fù)筑城澎湖,尋犯廈門。官軍御之,俘斬數(shù)十人。乃詭詞求款,而修筑如故。又泊舟風(fēng)柜,出沒浯嶼、甲洲間,要求互市,招??芾畹┑葹橹?,濱海郡縣戒嚴(yán)。
四年春,福建巡撫南居益遣兵攻澎湖嶼,和蘭敗走,獲其渠帥高文律等。
巡撫商周祚罷,以南居益代之。居益初至,謀討和蘭,因列上調(diào)兵足餉方略,部議從之。是年正月,遣將先奪鎮(zhèn)港筑城。和蘭悉眾爭。官兵且筑且戰(zhàn)。和蘭退守風(fēng)柜。相持?jǐn)?shù)月,泛舟去。獨渠帥高文津等十二人據(jù)高樓自守。諸將破擒之,獻俘于朝。澎湖之警以息。
廈五月甲寅朔,福寧州變,有司撫定之。
是年,詔安烏山賊麥有章、金目寇縣城,百戶易彌光討平之。
官軍密令附山居民為鄉(xiāng)導(dǎo),偵賊糧盡復(fù)出,設(shè)伏扼其歸路。彌光冒險深入,鄉(xiāng)勇翼以長戟勁弩,遂蕩其巢。
海寇顏思齊等入臺灣,據(jù)之。
思齊,海澄人,為勢家所凌,毆其仆致斃,慮罪逃入日本。久之,積蓄頗饒。晉江楊天生、莆田洪升、南安張宏、同安林福、南靖李俊臣、海澄陳衷紀(jì)等皆賈販在日本,與思齊善。思齊見日本兵防怠弛,集諸人謀作亂。事泄航海奔入臺灣。諸番散居,無君長。初悉居海濱。自嘉靖未遭倭焚掠,稍避居山后。至是,思齊率眾據(jù)其地,勾引亡命,時出劫掠,為閩浙患。
六年春三月,??茑嵵埛刚钠挚h。
芝龍,南安縣石井人。少落魄,與弟芝虎、芝豹游廣東。其母舅黃程行賈香山澳,遇芝龍,留之。已而為程販貨至日本,遂與顏思齊等相習(xí)。思齊之逃入臺灣也,芝龍兄弟與之偕。及思齊死,眾無所歸,乃推芝龍為魁。三月,芝龍連■〈舟宗〉浮海,自龍井登岸,襲漳浦鎮(zhèn),殺守將,進泊金門、廈門,豎旗招兵。饑民及游手悉往投之,旬日間眾至數(shù)千。所在勒富民助餉,謂之「報水」,惟不許擄婦女、焚房屋,頗與他賊異。
夏四月,鄭芝龍犯海澄縣。
初,都督俞咨皋請于巡撫朱欽相,招撫海寇楊祿、楊策。祿、策既降,芝龍亦欲返正,托祿、策以達咨皋。祿、策要芝龍,不為通。芝龍怒,遣賊將曾五老泊海澄,尋大掠蘆坑、溪尾、九都諸處,海澄村落無幸免者。
秋,福建巡撫朱欽相遣巡海道蔡善繼招撫鄭芝龍。芝龍降。尋復(fù)叛去。
先是,善繼知泉州府。芝龍幼戲擲瓦石越府墻,誤中善繼帽。善繼遣役捕至署。芝龍父紹祖,府吏也。入跪請罪。善繼笑而釋之。及芝龍陸梁海上,善繼已罷歸。巡撫朱欽相欲得素識芝龍者遣往撫諭。有告其事,遂奏起善繼為泉州巡海道,令作書招芝龍。芝龍聽命。陳衷紀(jì)等不欲降,自以船十二艘回臺灣,惟芝龍兄弟率眾詣泉州。善繼待芝龍頗倨,且促其繳報戰(zhàn)船兵器。芝虎謂芝龍曰:『道憲不過欲散我黨與耳,安望其有格外恩乎。茍失勢,禍福未可知,兄宜圖之』。芝龍然其言,夜三鼓乘潮而去。
都司洪先春率兵擊鄭芝龍,先春敗走。
時芝龍船泊銅山,沿海戒嚴(yán)。新巡撫朱一馮至,檄先春率把總許心素、陳文廉同進剿。遇芝龍于將軍澳。先春鏖戰(zhàn),自辰至酉未決。晚潮風(fēng)起流逆,心素、文廉二船漂泊不能回■〈舟宗〉。先春收入舊澳鎮(zhèn)。芝龍遣弟芝豹陰度鹽墩,繞先春營后。芝龍自統(tǒng)大隊登岸攻擊。先春腹背受敵,乘潮遁入金門。
冬,金門游擊盧毓英率兵剿鄭芝龍,兵敗被執(zhí)。
朱一馮聞先春敗,檄毓英與先春合剿。芝龍令弟芝虎帶五艘詭作商船,陸續(xù)泊島尾、浯島。芝龍率戰(zhàn)船八艘至陸鵝迎敵。甫交兵,芝龍佯敗退。毓英乘勢追之。芝虎尾其后,順風(fēng)而下。毓英轉(zhuǎn)■〈舟宗〉不及,師遂潰,為芝虎所擒。芝龍親釋其縛,厚禮之,且告曰:『某非敢拒官軍,不得已耳。茍得一爵相加,當(dāng)為朝廷效死力。東南半壁,可高枕矣』。毓英許之游揚。芝龍乃縱歸。
七年夏六月,都督俞咨皋率舟師討鄭芝龍,大敗而返。
咨皋,大猷子也。時以都督鎮(zhèn)廈門。盧毓英自芝龍?zhí)帤w,入謁咨皋。咨皋責(zé)以失機,辭色俱厲,然亦畏葸不敢出兵。撫臣一馮促咨皋刻期撲滅。咨皋遣千戶馬勝、百戶楊世爵領(lǐng)船二十艘出港剿捕。勝、世爵皆戰(zhàn)歿。復(fù)遣副總兵陳希范率降賊楊祿、楊策往擊芝龍。甫交兵,希范先遁,把總洪應(yīng)斗、張選舉力戰(zhàn),祿、策不敢前。應(yīng)斗見勢急,發(fā)火自焚。選舉抱唝銃赴水死。咨皋聞報,調(diào)閩安、興化、泉、漳諸鎮(zhèn)兵集中左。芝龍聞之,笑曰:『咨皋紈夸子耳。徒讀父書,安知兵』?已而咨皋出戰(zhàn),大敗,逃至三叉河;聞芝龍兵不登岸,乃入廈門。
崇禎元年春正月,武平賊蘇阿婆等犯上杭縣,指揮劉震、百戶李中季等死之。
二月,??茑嵵埛笍B門,同安知縣曹履泰、海澄知縣劉斯■〈土來〉合兵擊敗之。
芝龍為履泰、斯■〈土來〉所敗,由廈門抵銅山。旬余,攻杜潯堡。鄉(xiāng)宦邱懋煒率眾拒卻之。芝龍遂入廣東。時漳州人顏繼祖為工科給事中,上疏曰:『鄭芝龍生長泉州,凡我內(nèi)地之虛實,靡不了然胸中。加以歲月所招徠,金錢所誘餌,聚艘數(shù)百,招徒數(shù)萬,城社之鼠狐,甘為牙爪,郡縣之刀筆,盡屬腹心。鄉(xiāng)紳偶有條陳,事未行而機先泄;官府纔以告示,甲造謗而乙訛言。復(fù)以小惠濟其大奸,禮賢而下士,劫富而資貧。一人作賊,一家自喜無恙,一姓從賊,一方可保無虞;惟醞釀以有今日,則大將俞咨皋無所逃罪矣。夫撫寇者,必未撫之先曉以利害,示以恩威,使之搖尾乞憐;又必既撫之后,散以原籍,領(lǐng)以的保,使之謀生樂業(yè)。而咨皋招之海,仍置之海,首從從無分別,商民任其劫掠。且也,殺人可以不死。家享巨室良田之福,而身被紅蓋。腰金之貴人皆有所利而為賊,何所懲而不為賊乎?荏苒居諸,于今八月,不聞咨皋有尺寸之樹。豈謂賊稍離汛地,遂可矯語驅(qū)除之功乎?賊避北風(fēng),非懾咨皋。閱其輔車唇齒之勢,粵危則閩不得獨安。賊若再順風(fēng)為陣,臣有以知咨皋之束手無措也』。疏入,廷臣會議,咨皋即解任逮下獄。
二月,武平賊蘇阿婆等攻縣城弗克,轉(zhuǎn)攻武平所;署守備千戶徐必登等死之。
必登蒞任甫兩日,聞縣有急,與鎮(zhèn)撫陳應(yīng)龍、哨官徐治、陶志學(xué)、殷元望、丁顯統(tǒng)所軍赴援。所軍不前,必登麾親軍及家僮策馬至麻姑墩遇賊,親軍竄走,必登遇害。家僮抱尸而哭,賊磔之。應(yīng)龍等皆死亂賊中。
夏四月,兵備道董象恒率上杭知縣吳南灝討武平賊,大敗之。
把總韓應(yīng)琦等進剿,殺賊酋龔二。賊縱火攻溫家樓。適象恒與南灝兵至,大敗賊于桐盤嶺。五月,象恒督兵直抵賊巢。賊眾沖擊南灝營。應(yīng)琦與把總張承祚出拒戰(zhàn)。南灝麾甘蓮都司率兵助之。賊敗奔蛇徑,自相踐踏,死者不可勝數(shù)。
五月,海賊周三老犯懸鍾所。
六月,武平百戶曹經(jīng)等擊賊于東流坑,死之。
賊將出寇江西會昌縣,經(jīng)與賊遇于東流坑,戰(zhàn)敗,被賊搤殺。哨官羅應(yīng)時、馬萬宗、把總朱球及兵卒死者數(shù)十人。
降賊楊祿、楊策復(fù)叛。
祿、策遁至烏洋,招集百余艘,散劫懸鍾所、卸石灣等處。焚兵船民舍,殺僇不計。
秋七月,武平賊攻縣城,知縣巢之梁會上杭知縣吳南灝擊敗之。
九月,??茑嵵垙?fù)降,詔授防海游擊。
盧毓英言于泉州知府王猷,盛稱芝龍材武,假以一命,當(dāng)可再招。猷首肯之。及巡撫熊文燦至,猷條陳時事,并言芝龍兩勝洪先春不追,獲盧毓英不殺,俞咨皋敗至海門中左棄城遁,芝龍約束其眾不許登岸,實有歸順之萌;今剿難卒滅,不若遣人往諭,許其以立功贖罪。文燦乃遣毓英招芝龍。芝龍至,愿以剿平諸盜自任。
文燦大喜,奏題防海游擊。然芝龍踞海濱近海州縣,皆勒民報水如故。
冬十月,武平賊攻象洞,守備李鐸死之。
上杭知縣吳南灝督兵至象洞,而鐸兵已先到。賊從小路沖擊,官兵驚潰,擁南灝歸。鐸步戰(zhàn),殺數(shù)人而死。哨官周以弼、洪萬余、日者馬逸山皆遇害。
十一月,武平賊圍上杭縣,知縣吳南灝督鄉(xiāng)兵拒戰(zhàn),破之。
賊自佛子皋來屯校場前。三涂百姓盡忿,愿殺賊。賴思養(yǎng)招兵千人,賴君遷、邱汝華、李朝育、溫子皋各招數(shù)百人,求戰(zhàn)。南灝許之。鄉(xiāng)兵直攻賊營,殺賊數(shù)百人,復(fù)遁歸洞。
十二月,巡海道曾櫻率兵討武平縣九蓮山諸賊,悉平之。
櫻募壯士,夜搗賊巢。凡巖前、象洞、米坑、箬策諸鄉(xiāng),少長悉戮無遺。蘇阿婆率眾五百人遁入廣東平遠(yuǎn)縣,縣令誘而殲之。
二年夏,降寇李魁奇復(fù)叛,攻陷金門后浦。
魁奇,惠安人。少時沿海捕魚,識水性,能沈水底半日不起。及壯,糾諸魚船往來海上為盜,與鄭芝龍俱受撫。至是再叛。
六月,李魁奇寇海澄縣;知縣余應(yīng)桂遣兵擊敗之。
游擊鄭芝龍斬楊祿、楊策于金門港,收其眾。
秋八月,李魁奇寇龍溪縣;把總吳兆燫、張?zhí)焱葥魯≈?br />
魁奇寇龍溪、福滸、石碼。兆燫與哨官蔡春獲其戰(zhàn)艦一艘。哨官賈希戰(zhàn)死。義勇張字移炮碎賊艦于海澄港,賊大潰。天威手擒渠魁黃杰。總兵趙震飽賊貲,出杰于獄,賊復(fù)熾。炮營守備魯大廷、把總袁德?lián)糁?。德被傷,沖鋒許界、壯士張明俱戰(zhàn)死。天威揮戈奮擊,吼聲如雷。兆燫與其弟兆煒、翼袁德裹創(chuàng)大戰(zhàn),所向披靡。賊遁出港。腰城及炮營諸軍發(fā)炮擊碎賊艘無數(shù)。是役也,死傷相半,然賊自是不振。
鄭芝龍擊敗李魁奇于料羅,斬之。
陳衷紀(jì)等自臺灣渡海,欲與芝龍相見。船至澎湖,為魁奇所掩,衷紀(jì)與楊天生、陳勛等死。芝龍故與衷紀(jì)善,聞之大恨。至是,魁奇泊舟料羅,芝龍率眾往擊之??嬷袠屗?。芝在割其首以祭衷紀(jì),余悉歸芝龍。芝龍由是益強。捷聞,熊文燦遣官至料羅犒之,并許芝龍轉(zhuǎn)題參將。
海賊褚彩犯南日澳,鄭芝龍率兵剿滅之。
九月,海賊犯海澄、漳浦二縣;把總張?zhí)焱?zhàn)死,吳兆燫率兵擊敗之。
賊犯海澄青浦,壯士林瀚率眾御之。賊轉(zhuǎn)犯漳浦白沙,天威往援,夜行枵腹數(shù)十里,猝遇賊,力戰(zhàn)死。
四年春二月,廣東平遠(yuǎn)賊鍾凌秀等犯汀州府。
凌秀與弟復(fù)秀聚眾九連山作亂。山延袤數(shù)百里,有小徑可達上杭、武平,并通江西之贛州、南安、吉安,湖廣之郴、衡。賊出沒惠、潮間,騷擾三省。至是突入汀州境,掠永平寨。守備吳奇勛、千戶祝禧、百戶邱泰、把總羅器皆死。旋屯黃蜂隘。知府林聯(lián)綬調(diào)兵御之。指揮嚴(yán)明被執(zhí),贖歸。千戶劉堯、百戶張機不屈死。已而賊遂出瑞金縣,札南門岡,為鄉(xiāng)豪江振熙、僧守貞所敗,盡棄輜重,徒手趨楊家港。聯(lián)綬懲前敗不發(fā)兵堵截。賊復(fù)收殘孽,整隊而掠高吳。總兵謝宏義統(tǒng)兵拒戰(zhàn)。千總林應(yīng)龍、指揮王應(yīng)官、張大倫、把總王國佐、賴思養(yǎng)、賴君遷、曹緯咸敗死。次日,巡道顧元鏡復(fù)遣指揮韋某、百戶張耀接援。韋聞賊先竄,耀戰(zhàn)死;元鏡不正軍法,僅杖韋如常罪,仍令掌操??;耀不聞有旌恤;其賞罰倒置皆類此。聯(lián)綬后以贖明事罷職,明亦遣戍。
秋九月,福建巡撫熊文燦提兵入汀州,會剿平遠(yuǎn)賊。
賊舍上杭武平徑出廣東襲始興縣,破之,羽書告急。朝旨諭文燦督兵同贛廣兩院會剿。文燦乃率鄭芝龍親兵駐上杭。芝龍親自三河壩進搗賊巢,焚之。明年春,追至石窟都。鍾凌秀率賊二百受撫,遂執(zhí)凌秀斷其右臂,錮諸獄。發(fā)兵圍復(fù)秀。復(fù)秀潰圍而出。后連擾惠、潮間,而汀州得偷安者數(shù)歲。
五年夏四月,汀漳巡道顧元鏡自上杭督兵出江西,會參將鄭芝龍剿賊。
海賊劉香犯南安、同安、海澄諸縣。
香,海澄人,勾引無賴出沒閩廣海上。至是欲窺安海鎮(zhèn),先期以柴船泊石井澳,沿戶賣柴,夜半陡起,抄掠一空。南安、同安二邑俱被其毒。尋寇海澄,乘夜抵浮宮。知縣梁兆陽遣把總吳兆燫、袁德率兵擊之。賊舟樓櫓巍若雉堞,官兵皆小艇。賊矢石交下,莫能仰視。驍卒林行奮勇先登,斬其魁。賊交刃之,鳥翔而下,墜小舟,得不死。袁德再登,眾繼之,斬獲數(shù)十人。賊溺死者無算。
海賊劉香犯連江縣。
香劫連江,諸生趙瑞應(yīng)率鄉(xiāng)民陳其惠等御之。香遁去,其惠戰(zhàn)死。
福建巡撫鄒維璉遣鄭芝龍率兵擊海賊劉香,敗之。
香敗走廣東。
王家彥海防議:近日劇賊劉香老結(jié)連五師以掠同安鎮(zhèn),幾擾省會。計自漳之福洋至省,不知為幾寨幾游。而中左居漳、泉兩府之司,為省會南來之門戶,誰司其地,聽其揚帆直趨,一至于此。職請以歷來祖制約略陳之。國初有衛(wèi)所軍無別兵,有指揮、千百戶無別將。諸戍陸皆軍,即烽火、小埕、南日、浯嶼、銅山五水寨之舟師,無非軍也。而統(tǒng)于各衛(wèi)之指揮,謂之衛(wèi)總。至嘉靖四十二年,撫臣譚綸、總兵戚繼光題復(fù)舊制。每寨設(shè)福哨、鳥槳等號船四十余只,于五寨中分三哨屯大洋賊船必經(jīng)之處,其余各寨附近緊要港澳則分哨以防內(nèi)限。又于道理適均海洋,定為兩寨會哨之法,北抵浙之金盤,南抵廣之柘林,聯(lián)絡(luò)呼應(yīng),戈船相望。萬歷二十四年,撫臣金學(xué)曾復(fù)請?zhí)碓O(shè)崳山、海壇、湄洲、浯銅、元鐘、礵山、臺山、澎湖諸游,于一寨之中,以一游翼之,錯綜迭出,雖支洋窮澳,無不按焉。自升平日久,而額船頓失舊制。指揮、千百戶等官足不逾城市,會哨之法遂杳然矣。至因之選民兵、募客兵、編鄉(xiāng)兵,又聯(lián)漁兵、業(yè)軍而五矣。而籍愈虛、賊愈熾。此所以長嘆息也。按舊額而復(fù)之,依分哨法而核之,籍民兵、客兵而簡練之,鼓鄉(xiāng)兵而官兵勿驚擾之,復(fù)使沿海之四十二澳漁兵之乖覺者厚其餉,偵賊所在,以為海上耳目,而頓制之;皆今日不俟再計而決者也。至巡司之與衛(wèi)所并建,當(dāng)日江夏侯周德興念寰海疏節(jié)闊目,乃于中所隙處設(shè)四十五寨城,射手百名,以資邏警。宏治四年,按臣陸備始裁三分之一,而寨兵益寥寥矣。為今之計,莫若以本寨原餉仍募土民以充射手之?dāng)?shù),專令教師肄習(xí)弓兵之外,不許妄行勾攝,恣為侵漁。卒然遇警,賊少則率此以應(yīng),賊多則糾合各寨,將所轄一方之水陸等兵共堵?lián)粞?。戚繼光之平倭也,雞鳴蓐食,殲厥無遺,故至今倭尤惕息其余威,以犯華不利為戒。今賊且生生不已矣,猶可留撫之一字以為海上之傳燈乎。自賊飽而陽以撫愚我,將飽而陽以撫酬賊,于是賊之去來動靜,未有不先通于將者。兵乘賊至則引下風(fēng)以避之,賊去則尾其后以送之,抽矢扣輪以發(fā)虛聲,遮襲旁艇以當(dāng)捕擊,海波尚復(fù)有晏時乎。唯曉然示以渠魁法在必殲,以斷行間之觀望,則將無所利于賊,金粟馬羊之膻去而后陷陣死綏之志堅矣。
六年秋,和蘭陷廈門;巡撫鄒維璉遣兵擊敗之。
和蘭筑城臺灣,與奸民互市。已而襲陷廈門城,大肆焚掠。遂自料羅窺海澄境。知縣梁兆陽率兵夜渡浯嶼擊破之,焚其舟三,獲舟九。維璉發(fā)兵水陸并進,召芝龍赴援。和蘭乃泛舟大洋,轉(zhuǎn)掠青港、荊嶼、石澳。諸將御之于銅山,連戰(zhàn)數(shù)日,始敗去。
海賊劉香寇詔安縣。
七年,和蘭寇詔安縣。
和蘭泊船銅山,入詔安五都,劫掠甚慘。官兵進剿,縱火焚舟,悉斬其酋,無一人還者。
海賊劉香寇長樂縣。
八年,參將鄭芝龍率兵至廣東討劉香,滅之。
時文燦總督兩廣。香入廣東,文燦欲召鄭芝龍進剿。巡撫鄒維璉疑芝龍與香有舊,留不遣。按察使曾櫻以百口保芝龍,維璉乃許之。芝龍合廣東兵擊香于田尾遠(yuǎn)洋,香自焚死。
九年冬十月,漳平縣賊和尚仔作亂;知縣高光映討平之。
是年,邵武府無為教倡亂。
十年春正月,流寇陳缺嘴犯永定縣;署巡道潘融春、丁州知府唐世涵、知縣徐承烈、巡檢倪思震剿平之。
秋七月,山寇張維新、林覆等流劫龍巖縣大池等處;知縣鄧藩錫誘擒之。
十二年夏六月,鄭芝龍擊敗和蘭于湄州洋。升芝龍為副總兵。
和蘭酋郎必即哩歌最驍健,先后劫掠浙、閩海上,官軍屢為所敗。撫臣檄芝龍舟至湄洲外洋,與和蘭遇。夷船高大,官軍技無所施,傷者甚眾。芝龍退泊楓亭港口,募漁船貫水者五十人,以竹筒貯火藥,人各佩兩筒,撐以舟,急至夷船邊,釘筒發(fā)火。五十人者,浮浪而歸。焚夷船五艘,郎必即哩歌大驚,自是不敢入閩境。
冬十一月,漳浦縣寇李隨等謀襲縣城;署知縣推官彭管捕擒之。
十四年,邵武府七臺山寇作亂;杉關(guān)守將元體中討平之。
十五年春正月,平和縣賊梁良犯漳州府衛(wèi);千戶徐廷寀督兵擊走之。
是年,南安縣民張六角等作亂。號青巾賊,破三洋寨,殺戮無算。
光澤縣賊李東球作亂,守將元體中討擒之。
東球自號百花英,與同邑賽花英兵聚眾數(shù)千相攻擊,光澤大震。體中率兵五百,討擒之,余黨解散。
十六年春三月,仙游縣民陳尾等作亂;知縣趙德榮偕邑紳唐顯悅討平之。
陳尾,邑西鄉(xiāng)人,與胡細(xì)、李玉晶等煽亂,眾逾萬。顯悅與德榮請于巡撫張肯堂、分守道施邦曜、總兵鄭芝龍,先后發(fā)兵會剿;梁魁無漏網(wǎng)者。
夏四月,漳浦縣山賊陳鸞、邱縉等作亂。
鸞、縉后俱就鄭芝龍撫。
冬,賊崔馬武犯詔安縣。
守陴者夜擒諜奸細(xì)梟之,賊乃解去。
詔安縣山賊余五姐掠四都,縣令及所官督兵拒戰(zhàn),皆被執(zhí)。武生沈致一、林惺南、許和公俱戰(zhàn)死。次日黎明,縣眾合諸村精銳徑搗文家寨賊營,奪縣令及所官以歸。
建寧縣鄉(xiāng)寇大起,署縣事邵武府通判陳主謨擒斬之,覆其巢。
寧洋縣民梁三作亂,知縣陳良言剿平之。
梁三兄弟肆行劫掠,良言捕獲其妻。三嘯聚攻城要釋。良言斬其妻首擲城下,率鄉(xiāng)勇進剿之,遂潰散。
十七年春,平和賊梁良等寇龍巖、漳平二縣。
二月,流寇犯永定縣。
賊數(shù)千人圍大埔不克,遂從金豐場至城下放火,焚東門橋及東南城外民屋,城中嚴(yán)備,賊退至湖雷村,擄掠六日。邑士王芝蘭、民童傅一率鄉(xiāng)兵追擊,伏發(fā)被害。
是年,流寇何富等犯寧德縣。
大田縣盜起,署典史顏上觀死之。
縣境四鄉(xiāng)皆盜,大肆焚掠,海寇盧緒乘機入犯,上觀拒戰(zhàn)死。
南安賊杜聲聞寇永春縣,駐防徐隆進死之。
流賊葉積犯詔安縣,官兵追擊之;積遁入廣東。
寧洋縣蔭生廖淡修作亂,漳州知府金麗澤、參將顏榮等討斬之。
淡修聚眾蹂躪龍巖、漳平、寧洋間,麗澤榮率兵同漳平和縣張重仕擊之,斬淡修于西埔營。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七。
國朝順治元年冬十月,山寇徐連陷云霄鎮(zhèn),遂攻漳浦縣;明漳南道陳起龍御卻之。
時邑中乏食,漳南道陳起龍自郡移駐縣中,登陴守御,自分必死,衣里皆用印符。血戰(zhàn)三日,賊死無數(shù),城賴以全。檄長泰知縣郁文初署縣事,乃回漳州。后鄭芝龍回安平鎮(zhèn),欲收起龍余眾納款我?guī)?,起龍堅?zhí)不可,解所著里衣示之,遂遇害。
廣東賊蕭聲、陳舟等犯汀州府;明福建巡撫張肯堂遣兵援之,把總林深、鄭雄死之。
聲、舟等聚眾數(shù)千,號閻羅總,剽掠南贛境上,漸逼汀州??咸们脖灏僭Y\已札汀之古城鎮(zhèn),援兵徑趨觀音鋪,墮賊伏中,被殲者三百余人。賊退屯瑞金境。是時鍾凌秀余黨有張恩選者,號豬婆龍,眾數(shù)百擾上杭、永定間??陀姓f寧化知縣于華玉曰:『賊勢甚猖,而二黨不附,可離而破之。今張撫軍蒞汀,公必監(jiān)紀(jì)軍事,首當(dāng)招撫恩選。恩選降,閻寇雖不即滅,破而走之必矣』。華玉然之。
二年春正月,明福建巡撫張肯堂師駐上杭縣。廣東賊蕭聲、陳舟等間道犯汀州府,攻麗春門不克。
肯堂至上杭,以于華玉為監(jiān)軍。華玉用客言,張恩選果就撫。復(fù)招土豪寧文龍勒為一軍。時聲等由寧化之淮土出江西。華玉師至九江,為惠登相兵所抑,悉潰散,竄江、浙間。
夏六月,故明唐王聿鍵奔福建。閏六月,故明禮部尚書黃道周等以唐王聿鍵稱號于福州。
秋,饒寇犯詔安縣;故明官兵御于章朗埔,殲之。
冬十月,廣東賊復(fù)犯歸化縣;故明巡道于華玉提兵御之。
賊抵歸化城下,大治攻具。知縣華廷憲告急。時華玉回閩,由職方擢上杭兵巡道,率所撫張恩選、寧文龍等援歸化。賊聞援師大集,是夜遁。華玉張皇露布敘功,請題擢兵部侍郎。
三年春三月,仙游縣黜生李芳聲謀作亂,伏誅。
芳聲糾賊謀襲縣城。自伏北門城上為內(nèi)應(yīng)。邑紳唐顯悅得報,令練總楊瑞風(fēng)執(zhí)之,賊遁。
夏四月,流賊襲陷詔安縣。
殺故明唐王聿鍵所署官。義民陳習(xí)山、胡仲慥赴援,賊墮城遁。
龍巖賊黃德純、吳宛遂等攻城;故明漳州總兵洪政、參將顏榮等合兵破之,斬宛遂。
廣東賊蕭聲、陳舟等寇建寧縣。
先是二年秋,故明益宗永寧王慈炎起兵興國縣,招諭閻寇聲、舟等,盡降之。
其冬,慈炎敗,閻寇四散剽掠。屯駐建寧縣故明知縣浦益光調(diào)兵御之,民稍安。四閱月乃去。
六月,廣東程鄉(xiāng)賊張大祥陷永定縣。
寧化縣民黃通作亂。
通本在城巨族,其祖遷居留豬坑。父流名結(jié)中宜村李留、李簡、半寮村寧文龍為死黨。流名后以祭祖歸宗,猶雄視其族。族之無賴黃振者,不勝憤,拉殺之。族人計無所出,乃毀祖堂,投流名尸爇之,若為焚死者。流名有八子,長即通,鳴于官,而以父燼骨封墓于祖堂中。有司業(yè)知流名行不軌,心幸振之殺之也,不甚竟其獄。于是通始與其族構(gòu)不解。凡黃族田產(chǎn)附近留豬坑者,通皆據(jù)而有之。邑俗以二十升為一桶,曰「祖桶」,及糶則桶一十六升,曰「衙桶」;沿為例。通欲大集羽翼,創(chuàng)為較桶之說,倡諭諸鄉(xiāng)。凡納租,悉以十六升之桶為率。鄉(xiāng)民歡聲動地,歸通恐后。通因部署鄉(xiāng)豪有力者為千總,丁壯悉聽調(diào)發(fā)。會黃族復(fù)夷通父墓。通潛由安樂突入邑北門,殺其族衿黃欽鏞及侄黃招掠殷戶百數(shù)十家,焚城外園館幾盡,摧墮城垣十?dāng)?shù)丈,抬去佛郎機炮二門。
寧化賊黃吉襲陷清流縣。
吉,黃通黨也。
秋七月,寧化賊黃通執(zhí)故明巡道于華玉以去;賂之,乃縱歸。
華玉提兵至寧化,殊無討賊意;越三日,出駐城外,遣牌招撫。通等趨邑城碎其牌。華玉方與邑令朱墀對弈,不為備。賊蜂集執(zhí)華玉去,裸墀而縱之。次日,華玉遣人赍帖至城垣云,諸鄉(xiāng)紳速措餉。城中鳩千五百金付之。賂入而華玉始?xì)w。
漳州北溪賊林拔順謀襲府城,事泄遁去。
故明守道陳起龍多善政,及卒,民肖像祀之南橋。前三日,柩吼聲不絕如磨。纼行,軍民傾城祖送,至赤嶺,舁三折。眾異之。百戶徐廷寀跪請曰:『老大人去漳,屢見神異,得非城中有急變乎』?連擲六茭,皆圣。閉諸城門捕獲訊之,乃知賊謀王舍為內(nèi)應(yīng)也。舍,故宦家子。故明通判嚴(yán)御風(fēng)托往拜,就其家擒之。百姓立斃舍,陳尸于市。賊知事泄,遁去。
八月,征南大將軍貝勒博洛等師入福建,建寧、延平、邵武、福寧諸郡縣皆降。
貝勒博洛統(tǒng)大軍自仙霞關(guān)入閩。別將分兵二路:一由海道趨福寧,一由杉關(guān)下邵武。所至人民安堵,市不改肆。
故明唐王聿鍵自延平奔汀州??偙倮畛蓷澴芳?,獲之。汀州諸縣皆降。
故明海忠伯田仰潰兵掠寧化縣境。
時聿鍵輔臣何吾騶逃至泉上,將由寧化入粵,而田仰潰兵欲劫吾騶行橐,間道出泉上,不相及,遂焚留坑。次日過泉下,鄉(xiāng)眾阻之。潰兵殺武進士邱雋、武舉吳維城、庠生邱浙等及烈婦謝氏。
貝勒博洛等師克福州。
時下游官吏虐民,民日夜企大兵至,為之謠曰:『清行如蟹,曷遲其來』?
九月,貝勒博洛駐師福州,遣兵徇興化,泉、漳諸郡縣相繼下,福建悉平。
一由興化下泉州,一由大田抵漳平北溪出漳州,諸縣各以次歸附。方大兵之未至泉也,鄭芝豹閉城門,大索富民餉,不應(yīng),立梟之??`姻家母于庭,抵暮勒銀數(shù)萬。俄而大兵至,芝豹黨乃潰。
故明安平鎮(zhèn)將鄭芝龍降,其子成功遁入海。
時芝龍據(jù)安平鎮(zhèn)欲降。自以擁立聿鍵,懼討,猶豫未決。貝勒博洛遣故明兵部尚書晉江人郭必昌持書招之,略言:『吾所以重將軍者,以將軍能立唐藩也。人臣事主,茍有可為,必竭其力;力盡不能勝大,則棄暗投明,乘時建功,此豪杰事也。若將軍不輔唐藩,吾何所用將軍哉』?芝龍大喜,率所部降軍門。先是,芝龍販日本時,娶倭婦生子森。芝龍既貴,以厚幣迎歸。森在日本已七歲矣,及長,補南安學(xué)諸生。聿鍵稱號福州,芝龍引森入謁。聿鍵愛之,賜姓朱,改名成功,封忠孝伯。芝龍將降,成功沮之。芝龍叱曰:『稚子不知時勢。南京以天塹之隔,四鎮(zhèn)之雄,且不能拒敵,何況福建偏安一隅?倘爭衡失利,一旦搖尾乞憐,悔無及矣』。成功知芝龍意不可回,密告叔父鴻逵,與所善洪政、陳輝等收散卒入南澳。明年,貝勒博洛班師,以芝龍至京,詔隸漢軍正黃旗。芝龍子六,長即成功,次世忠、世恩、世應(yīng)、世襲、世默,惟世忠從芝龍入京。鴻逵尋入據(jù)金門。
南安山寇莊廷、張益攻縣城,知縣高翊文御卻之。
翊文由隨征知南安,能拊循百姓,有干略,邑恃以安。
冬十一月,汀州府知府李友蘭招撫寧化賊黃通,給通守備札。
友蘭親詣中沙招撫,與通盟,給以守備札。通大賂友蘭,往來如平交,益無忌憚。更自出札授千總。千總受札,復(fù)買私札送異鄉(xiāng)之豪而取償焉。自清流、歸化、泰寧、永安、沙縣諸村落,千總令旗往來如織。
是年,江西賊犯光澤縣;知縣謝申之拒戰(zhàn),不克。
賊入杉關(guān),光澤守將宵遁。賊遂逼城,申之率鄉(xiāng)兵拒戰(zhàn)于馬鞍亭,弗克。生員饒世湻死之。
四年春正月,泰寧縣上高、永興二保民作亂。
江西寇呂夢彪招誘之。
二月,??茑嵆晒Ψ负3慰h。漳州副將王進率兵赴援。成功遁走。
成功自南澳回泊鼓浪嶼,聞芝龍北上,乃入安平鎮(zhèn),糾眾得數(shù)千人仍用隆武年號自稱招討大將軍是月結(jié)鄭彩兄弟及楊耿合兵,寇海澄縣。遣其將王來破九都學(xué)城。參將田爵焚橋而守。知縣吳治臣自府回,賊要殺之于漏仔州。進率兵赴援,夜由西門架棧飛縋入學(xué)城。賊熟睡,盡殲之。成功遁。
故明魯王以海遣將陳國祚攻漳平縣。漳州千總王玉射殪之。
三月,永興保賊丁朋、江胡等掠依口村。
鄉(xiāng)民計覆其舟,賊溺死。
夏四月,寧化土豪寧文龍襲賊黃通,斬之,并擒其弟允會。
始文龍與通父同事,以兒子畜通。通貌寢,戚施文龍心輕之。及通兄弟作亂,勢每軋文龍上。及是,通從泉下里點甲至烏村返宿下埠,文龍襲通,斬之。闔城歡聲動地。自是諸鄉(xiāng)絕千總之跡矣。
五月,江西賊程文興犯建寧縣。
鄉(xiāng)寇黃金印、熊國弼、廖廷勛等導(dǎo)文興攻城。署縣事孫志儒率官民兵守御。賊退屯水南。參將吳鎮(zhèn)、游擊王用來援,賊乃去。
六月,汀州知府李友蘭、總兵于永綬率兵至寧化縣,招撫長關(guān)賊黃通余黨及清流賊余燦。
參將吳鎮(zhèn)討永興保賊,弗克。
私七月,故明將王祁率眾陷建寧府。
祁,金壇人,逃古田山中為僧,借講經(jīng)聚眾,從東溪來攻城。時鎮(zhèn)兵遠(yuǎn)調(diào),防守者少,城陷。祁挾故明廢宗鄖西王號召山寇,肆掠郡城,攻陷旁邑,惟浦城堅守得全。
邵武賊樂升如等攻府城。
升如與其黨官威揚、湯克纘、丁伯鞱、施子章等倡亂,結(jié)外寇攻城。參將魯云龍焚東橋,設(shè)兵守之副將池鳳鳴、知府陳哲、知縣趙之璉協(xié)力堵御,城賴以全。邵武副將池鳳鳴遣兵討永興保賊,不克。
鳳鳴遣將黃鷂子協(xié)助吳鎮(zhèn)、王用剿賊。用大敗,鎮(zhèn)奔回。時泰寧典史王之輔通賊,為眾所殺。
大田山賊林良陷縣城,知縣胡天湛被執(zhí),不屈,死之。
順昌山賊楊日■〈火旬〉圍縣城。
八月,邵武副將池鳳鳴率參將陳彪、魯云龍大破鄉(xiāng)寇于三公橋。
丁丑,泰寧縣永興保賊攻縣城,義民鄒應(yīng)科、江良心、吳必勝擊走之。辛卯,賊首呂夢彪伏誅。
時逆僧海月教賊造云梯、呂公交車四面攻城。應(yīng)科募人縋城豎椿礙其輪,以火藥焚之。良心、必勝輩出東、西兩門奮擊。夢彪奔還永興。江西總兵金聲垣遣將郭天才率兵來援。天才沿途搜捕,擒夢彪,斬其首以獻。
故明永寧王朱慈炎長子妃彭氏率眾犯歸化縣。
妃自江西破,寓汀州,匿永安、貢川間。有潰將范繼宸知而跡之,輸誠焉。鄉(xiāng)諸無賴遂密迎妃,以繼宸掌兵事,楊禾兄弟為前鋒,聚眾數(shù)百人,妃自督之,據(jù)九龍砦。尋攻歸化縣,敗奔洋源。
漳平賊陳大袞攻縣城,守將張奇、盧泗、顧雍擊破之。
??茑嵆晒Ψ溉莞?,提督趙國祚拒戰(zhàn)不利,成功遂圍城,分兵襲破溜石寨。參將解應(yīng)隆死之。
是時廈門為鄭彩及弟聯(lián)所據(jù)。魯王以海復(fù)遣別將周鶴芝、周瑞、張名振、阮進分據(jù)海壇等島,而銅山則朱壽據(jù)之,南澳則陳豹據(jù)之。成功與叔鴻逵所據(jù)者惟金門及安平鎮(zhèn)耳。鴻逵使人告成功曰:『安平彈丸地,無長江險要可恃,倘官軍擁大隊而來,何以待之?當(dāng)取泉州作安身計』。成功然之。及是,會鴻逵列營于桃花山。故明都御史南安沈佺期、光祿寺卿晉江林橋升、兵科給事中郭符甲、監(jiān)紀(jì)推官諸葛斌等相無起兵應(yīng)之。國祚素輕成功,率驍騎出城,直沖賊壘。自辰至午,戰(zhàn)未決。
鴻逵遣黨林順夾攻官軍。官軍潰。國祚退入城,登陴固守。成功每攻城,輒為溜石寨參將解應(yīng)龍所救。成功謂鴻逵曰:『應(yīng)龍在溜石作犄角勢,叔父可督兵攻城;應(yīng)龍來援,侄遣林習(xí)山、杜輝襲其寨,而郭新、余寬伏中途,俟彼回救而邀之,必成擒矣』。鴻逵從之。應(yīng)龍果來援。忽報賊攻寨甚急。應(yīng)龍遽麾兵返,伏發(fā)戰(zhàn)死。溜石寨亦為輝所破。城內(nèi)已故鄉(xiāng)紳郭必昌之子顯欲為成功內(nèi)應(yīng),謀泄,國祚捕而戮之。顯母,故明閣臣黃景昉女也。國祚并系景昉等,防禁益嚴(yán)。成功督眾造云梯環(huán)攻。國祚百計御之,不得下。
九月,漳州防守副將王進率兵援泉州;成功解圍,退回安平。
進聞成功圍泉及破溜石寨,頓足曰:『城危矣,吾當(dāng)往救』。總兵楊佐以未奉總督令沮之。進曰:『賊今從中截隔,制府檄安能飛過?泉城破,吾城其能保乎』?遂率騎兵五百、步卒千人,分三隊,聲言大師合潮州兵數(shù)萬即日抵泉破賊,并搗其穴。進至大盈,偵知各處聯(lián)營不得前,夜由冷水井過河坑出南安,突至泉州城下,與賊將洪政戰(zhàn)。政敗,鴻逵、成功亦退安平。進恐成功趨漳州,即辭國祚歸。已而成功聞進僅以千五百人解圍,甚悔之,遣將伏青石宮以待,而進已過二日矣。
南安賊莊廷、張益陷德化縣;知縣黃琮死之。
賊毀文廟,割禾為糧。守將棄城遁,琮遂遇害。
邵武鄉(xiāng)寇攻城,參將陳彪、魯云龍、知縣趙之璉擊敗之。
十一月,順昌縣城陷,知縣錢嘉倫、典史周世榜不屈,死之。
山賊楊日■〈火旬〉自七月攻城,閱百余日不下。是月十九夜,穴地而入,城遂陷。山賊曾唯攻陷大田縣。
十二月,寇陷連城縣。
漳浦土賊黃春犯縣城,游擊唐欽明擊走之。
江西瀘溪賊陷將樂縣,知縣錢楞、縣丞方抗長、文七寶等皆死之。
故明德化王朱慈燀據(jù)延平將軍寨作亂,浙閩總督陳錦討平之。
將軍寨勢巍峭,俯瞰諸邑,慈燀據(jù)其上。大兵屢攻不能克。錦命壘土高與寨等,乘以登陴,遂攻克之。
是年,賊陷永春縣,知縣潘際昌、訓(xùn)導(dǎo)胡萬鑒死之。
賊矙邑?zé)o備,百道攻城。際昌、萬鑒激厲士民,登陴捍御,凡百有余日,食盡城陷,皆不屈死。
五年春正月,故明魯王以海遣兵陷寧德縣。
寧德自去秋八月被圍,至是食盡,知縣錢楷遣人捧假印出降,自以真印遁往福州。
江西總兵金聲桓叛,遣偽將杜承芳等自新城入杉關(guān),犯光澤縣;知縣林宸謨奉印迎降。
建寧鄉(xiāng)寇攻縣,游擊王用破走之。
大兵復(fù)連城縣,執(zhí)李士藻等磔之。
詔安賊殺防將馬守惠,遂陷縣城。
江西叛將郭天才等陷延平府,尋陷將樂縣。
天才與金守貫等破延平府,殺諸生數(shù)十人,老幼千余,劫婦女?dāng)?shù)千,焚將樂縣前鼓樓五經(jīng)院四隅內(nèi)外民居一空乃去。
寧化賊羅廷復(fù)陷將樂縣,轉(zhuǎn)陷順昌縣。
廷復(fù)后天才十三日而至,破將樂縣城,凡公署民居天才所焚未盡者,悉焚之。復(fù)陷順昌。已而屯凈安都,自相屠殺殆盡。
二月,故明彭妃復(fù)率眾犯歸化縣,參將王夢煜邀擊之,獲彭妃。
副將高守貴領(lǐng)兵至寧化詰責(zé)諸鄉(xiāng)起兵應(yīng)妃者,焚延祥砦,釋楊禾兄弟不問。于是妃黨漸散,惟范繼宸及廖心明等從之。及是移營歸化雷澗,夢煜邀擊之,妃就擒,奉旨絞于汀州靈龜廟。妃死日,責(zé)數(shù)郡縣官,詞義慷慨。心明負(fù)妃子走石城,后不知所終。
寧化妖賊賴子明作亂,副將高守貴擒誅之。
寧化民邱民滋謀作亂,伏誅。
故明太仆卿許祚昌圍漳浦,游擊唐欽明御卻之。
大田賊曾省攻永春縣,千總鄭允志死之,署縣蕭良材遁。
仙游賊王士玉等攻縣城,知縣孫之屏擊卻之。
??茑嵆晒Ψ竿部h,守將游擊折光秋、協(xié)防游擊廉郎、知縣張效齡同棄城遁。成功進攻泉州不下,遂圍南安縣。
成功率偽將林習(xí)山、甘輝犯同安,光秋與郎御之,戰(zhàn)于店頭山,守備王廷墜馬遇害,光秋即遽退入城。夜二鼓,開西門遁。百姓迎成功入據(jù)之,以進士葉翼云為同安令,舉人陳鼎為教諭。先是故明大學(xué)士蘇觀生等以唐王聿鍵之弟聿鍵稱號廣州,改元紹武,遣其輔明侯林察御桂王由榔于三水。及聿■〈金粵〉敗,察逃至同安見成功,備陳瞿式耕等擁立由榔始未。成功乃修表遣人從海道入廣稱賀,遵永歷年號。故明士大夫多從之。是月,成功攻泉州不下,遂圍南安。知縣高翊文撫輯民兵協(xié)力固守,五閱月不懈。
夏四月,大兵克復(fù)建寧府,執(zhí)王祁斬之。
大兵至建寧府,豎柵掘塹困之,祁無措,令老稚誦摩訶般若波羅密七字,冀以解圍。是月初二日,祁于寧遠(yuǎn)門關(guān)圣廟給散火藥,忽爐中火飛藥發(fā),祁遍身焦?fàn)€。初四日昧爽,大兵入城。鄖西王為亂兵所殺,祁投眢井不死,撈出斬之。闔城男女自焚及投水火死者殆盡。
泰寧武生江政作亂,攻縣城,參將魯云龍擊敗之。
按察使周亮工擊敗江西叛將熊再法、秦登虎兵于邵武城南,盡殲之。
亮工升福建按察使,未入境,聞邵武寇亂,遂由杉關(guān)入據(jù)光澤城守,破土寇李風(fēng)毛,乃即邵武郡治蒞事。先是金聲桓遣將郭天才援閩,留部校熊再法、李登虎兵三千人屯邵武城南。時故明將揭重熙以萬余人犯邵武境,再法、登虎欲與之同襲郡城,約丁丑夜三更舉事。亮工偵知之,戒守夜卒毋得擊三鼓,置酒與官弁飲城樓上,示弗備,密遣四將出城伏。及昧爽,官兵四集,再法、登虎倉皇迎戰(zhàn),盡殲之。
江西宜黃叛將歐陽芬襲建寧縣,游擊王用擊走之。
寧化淮土賊鄒革等攻縣城,副將高守貴御卻之。
先是有大和尚者,本故明江西宗室,隱其名竄龍上里大坑口,聚眾至數(shù)千人。華率其黨邱選與之合。守貴血戰(zhàn)守御,募義勇斬選于雙圳上,賊始退。
故明池州推官沈起津圍漳浦縣,游擊唐欽明御之。
永春庠生楊為黻作亂,攻漳平縣,防將張奇、盧泗、顧雍皆戰(zhàn)死。
為黻借名倡義,合賊林俊虎、皮鄭等數(shù)萬人攻漳平,屯于后葛。奇等攻其營,皆被殺。知縣戴真學(xué)密書請援,郡鎮(zhèn)遣將赫文與王玉、高樹標(biāo)率兵救之,賊乃遁。
閏四月戊戌,江西叛將杜承芳陷建寧縣,執(zhí)知縣孫之儒以去。
時標(biāo)將劉鳳、劉龍為內(nèi)應(yīng),縋賊上城,斬門而入。
己未,杜承芳攻泰寧縣,參將魯云龍擊敗之。
五月,流寇犯汀州府,總兵于永綬、副將高守貴力御之。
江西賊揭昶由建寧縣犯寧化,副將高守貴擊走之。
昶,重熙侄。
連城賊犯龍巖縣,鎮(zhèn)標(biāo)李芳率兵赴援,擊走之。
六月,云霄鎮(zhèn)守總兵王之鋼為潮寇所逼,退入漳浦縣,盤陀嶺以南悉為寇有。
平和防將曾慶偽稱故明永寧王,據(jù)龍巖以叛。
廣東賊王鎬等陷漳平縣,知縣戴真學(xué)死之。
鎬等萬余人攻逾月,乘夜襲城,真學(xué)勢不支,先刃其妻,己乃死之。教諭劉泰陽越城溺水死。防將陳治龍奔漳州,按律坐斬。
叛將曾慶陷寧洋縣,囚知縣張?zhí)祺琛?br />
江西叛將歐陽芬犯寧化縣,副將高守貴擊敗之。
總兵王之綱與新任永春知縣葛廷襄復(fù)縣城。
秋七月,浙閩總督陳錦與靖南將軍陳泰等分兵復(fù)長樂、連江二縣,遂破與化府,斬偽總兵顧世臣等十一人。故明大學(xué)士朱繼祚等死之。進軍泉州,復(fù)同安縣。
楊耿等皆遁入海。先是鄭成功陷同安,以偽將邱縉、林壯猷、金裕守之。至是大軍抵泉,陣斬縉、裕及壯猷,遂復(fù)同安。邑中黃姓有與成功家聯(lián)姻者,軍門疑皆賊黨,將置諸法。知縣高翊文辨其冤,乃止。
八月丁酉,副將賀國相、邵武知縣趙之璉率兵復(fù)建寧縣。
大田賊曾省復(fù)陷永春縣。
廣東流寇犯永定、上杭、清流、歸化諸縣。
有粵寇張、黃二黨由永定、上杭趨歸化。又有游僧偽稱隆武,亦聚眾數(shù)百人。張黃二賊應(yīng)之。歸化堅壁以老之,乃去。至永安,誘而殲之,無孑遺。張、黃二賊獨疑不入城,宵遁返粵。
冬十月,廣東大埔賊江龍犯永定縣,知縣趙廷標(biāo)擊走之。
十一月,故明浙江巡撫盧若騰等攻漳浦縣,參將陸大勛戰(zhàn)死,總兵楊佐等率師擊敗之。
若騰與邱建曾合平和賊萬禮等攻漳浦,大勛戰(zhàn)歿。佐與參將魏標(biāo)、守將馮應(yīng)第再戰(zhàn),擒建曾,斬之。若騰遂遁。
副將馬夢龍、永春知縣李丕隆討賊曾省,平之。
省就巡按周亮工撫。
寧化賊鄒華、廖心明等犯縣境,總兵王之綱擊走之。
華、心明突至和尚石,千總夏有才、張易將為內(nèi)應(yīng),知縣鄒鍾秀覺之,激厲本邑義勇,相持十有八日,綱遣鐵騎千余擊走之。
是年,總兵馬得功平德化賊余黨,千總王世爵戰(zhàn)死。
光澤縣山寇攻城,焚學(xué)宮。
六年春正月,總督陳錦遣總兵張應(yīng)夢、馬得功等復(fù)閩清、羅源、永福諸縣。
平三十余寨。時故明魯王以海所陷府縣皆復(fù),惟寧德、福安二縣未破。
副將王信復(fù)龍巖縣,叛將曾慶等遁。
副將王邦俊復(fù)漳平、寧洋二縣。
江西潰兵犯寧化縣,攻城不下,尋遁去。
郭天才死,兵無所歸,以鈔掠為事。是月,有二游騎先至寧化境,鄉(xiāng)民執(zhí)而殺之。潰兵遂大集城下。二十二日,飛梯薄北城,城幾陷,游擊龍得云以竹笪裹草燃火擲下,箭炮繼之。貢生雷動化募死士數(shù)十人,搬石滾木佐之,勢稍定。四鼓,大雨如注,賊不得逞,拔營去。
三月,漳浦守備王起俸叛降??茑嵆晒?。
成功將寇漳浦,起俸約為內(nèi)應(yīng),謀泄,走銅山投成功。起俸本西人,教賊騎射,割馬首者同首功;成功甚任之。
都督張承恩率師復(fù)寧德縣。
夏四月,總督陳錦遣兵克復(fù)福安縣。
江西賊曹大鎬等犯建寧縣東鄉(xiāng),參將魯云龍率兵追走之。
大鎬與張自盛、洪國玉、李安民皆金聲桓裨將。聲桓敗,大鎬等各擁潰兵剽掠,時
稱為四營兵。
五月,江西賊張自盛率眾入杉關(guān)。
自盛綽號老虎,有眾數(shù)萬。故明福寧知州揭重熙亦入其軍。四營中自盛尤暴橫。
秋七月,漳浦佛潭橋賊楊學(xué)皋據(jù)新亭,總兵楊佐攻之,不克。
九月,邵武賊官威揚擄七臺山,副將池鳳鳴發(fā)兵圍之,威楊逸去。
江西賊陷延平府,總督陳錦遣副將馬夢龍率兵剿之,復(fù)其城,斬偽新建王朱由柍等。
由柍自北京陷后,以恢復(fù)為名,是年四月入閩境,陷尤溪、大田,進破延平。夢龍擒斬之,復(fù)一府、二縣。
冬十月,廣東賊犯龍巖縣,副將王信擊敗之。
十一月,??茑嵆晒ο菰葡鲦?zhèn),守將張國柱死之。
十二月,寧化千總白慶祿連破長關(guān)、吳坊、張家坑諸賊巢,賊首張簡遁走。
簡旋為李嘉采殺于竹篙嶺。
是年,永春民林日勝作亂。
日勝據(jù)蓬壺山攻馬跳寨,義民康允臣聯(lián)絡(luò)十八寨練總御之。
永定縣民蘇榮、李天成作亂。
七年春,提督楊名高、總兵王之綱剿擊江西四營賊,獲張自盛,四營賊潰,遂入建寧縣。
四營兵屯邵武、和平山中,乏食,所政城堡多不下,遂為官軍所敗。自盛所部稱能戰(zhàn),官軍頗憚之,至是被獲。
夏五月,總兵王邦俊襲漳浦賊楊學(xué)皋,大破之,學(xué)皋降。
六月,寧化淮土賊鄒華伏誅。
華入郡投誠,總兵王之綱納之。華歸淮土,仍用兵自衛(wèi)。鄉(xiāng)民劉建中等伏甲壁中,置酒款華,就席斬之。
秋七月,總兵王邦俊克復(fù)云霄鎮(zhèn),斬偽將柯宸樞。
鄭成功令宸樞屯盤陀嶺,而自往揭陽攻蘇利。邦俊至,宸樞扼險拒守,官兵不得進。邦俊乃以騎兵往來誘敵,別令一軍從小路度嶺,合圍殲之,宸樞死炮矢中,遂復(fù)云霄鎮(zhèn)。
八月,海寇鄭成功襲殺鄭聯(lián),并其軍,遂據(jù)廈門。
先是,鄭彩隨故明魯王以海出攻諸縣,留聯(lián)守廈門。彩將行,戒聯(lián)曰:『國姓航船來往,宜謹(jǐn)防之』。成功賜姓朱,故當(dāng)時目為國姓。成功叔芝鵬至自潮陽,勸成功取廈門為家。成功然之。乃自揭陽揚帆抵廈門,入謁,謂聯(lián)曰:『師徒屢敗,愿兄以一旅相助』。聯(lián)諾之。成功見聯(lián)不為備,邀聯(lián)同飲于虎坑巖。夜歸,至半山塘,成功密令杜輝等剚殺之,匿其首,詭為盜持去者。成功勒兵入城,佯痛哭,督兵守聯(lián)宅門。于是聯(lián)所部悉歸成功,可四萬余人,閩安、南澳、銅山諸島咸聽約束焉。彩見魯王以海事勢窮蹙,己托故歸,舟將至廈門,得報不敢入港。成功遣偽將洪政以書來迎。彩嘆曰:『吾老矣!睹諸子弟能繼志者惟大木耳,吾當(dāng)解全師付之』。大木,成功字也。及相見,成功見彩無猜忌,待之甚厚。彩后數(shù)年死。
冬十月,寧化賊寧文龍誘殺參將魯云龍。
云龍,金溪人,順治四年以參蔣協(xié)防邵武,素桀驁凌府鎮(zhèn),然驍勇善戰(zhàn),有靖寇功。嘗乘醉殺諸生袁锽、副將池鳳鳴戮其部曲以謝諸生。至是,由泰寧移駐建寧縣。寧文龍居寧化半寮,與建寧接壤。云龍脅其助餉,常虐使之。文龍使人詭赍金幣,誘云龍詣?wù)芙?,伏兵殺之?br />
十二月,江西四營賊犯寧化縣烏村。
四營賊自邵武敗后離析,其黨分路剽掠。有林珍、黃徽印者,除日忽從泉上蓮花頂入烏村。烏村民悉竄入倒虎巖。賊分圍兩洞口,束草爇者投之洞中,山石爆烈,人畜燼者以千計,火三日不絕,諸村蕭然無人跡。總兵王之綱駐邑中,坐視其亂,按兵不發(fā)。
是年,將樂賊吳賽娘作亂。
賽娘本順昌人,僑寓將樂,興白蓮教惑眾,用吳大娘、楊孝郎等為羽翼,結(jié)營仙人堂,筑七十二寨,其黨積歲滿,萬劫掠延、汀、邵三府。
八年春二月,提督馬得功襲廈門,克之;尋復(fù)為??茑嵆晒λ?。
巡撫張學(xué)圣按泉,偵知鄭成功在潮州,遣得功乘虛襲廈門。故明唐王事鍵、大學(xué)士曾櫻在島上,家人請遁,櫻曰:『吾今日猶得正命清波也』。自經(jīng)死。已而鄭鴻遣將施瑯等圍得功,戰(zhàn)少卻,欲退,不得渡。遣人見鴻逵曰:『公等眷皆在安平,脫得功不出,恐不利公家』。鴻逵以左軍都督守采石磯日,得功為其標(biāo)下守備,頗以舊識故逸之。比成功回島,而得功已去兩日矣。成功大憤,令各偽將不許赴鴻逵所。鴻逵悉,謝兵政不與,退居白沙?,?,南安人,號知兵,成功委以教練士卒。有標(biāo)將曾德犯法,逃成功所,瑯擒治之。成功馳令勿殺,瑯已斬德。成功怒,捕瑯急?,樢惯邓刻K茂門。茂匿之。成功殺瑯父及其弟顯、貴。茂乃以小舟密渡瑯入安平,依鄭芝豹。芝豹故與瑯善,察成功終無宥瑯意,縱使去。瑯后詣官軍降。總兵王之綱率兵剿寧化半寮賊寧文龍,無功而返。
之綱調(diào)集邵武諸路兵圍剿文龍。文龍窘,潰圍從間道走。游擊龍得云追之,迷道不可跡而返。之綱大兵駐張坊等處,凡附近半寮四、五十里內(nèi)居民避亂山砦者,皆指為賊,發(fā)兵圍之,所破山砦十七,閱兩月而后班師。
夏五月,海寇鄭成功入浮宮港,掠峨山。總兵王邦俊兵至方田,戰(zhàn)不利。賊薄海澄縣,三日始去。
秋九月,江西叛將耿虎犯邵武府,右布政攝建南道周亮工撫降之。
冬十月,總兵王之綱復(fù)率兵剿寧文龍,文龍遁走。
大兵退,文龍復(fù)返其居,修怨于黃氏。乃招集林珍、黃徽印、吳一星諸寇為助,欲與黃氏決死戰(zhàn)。之綱遣副將高守貴剿賊,追至常坪龍西山。一星兵卒皆上下崖壁如猿猱,飛彈雨注,官兵不敢逼而返。之綱駐水西。惟黃氏所向?qū)е芑亓呃铮瑹o一椽可保、一婦獲免者。值永安有警,署左布政周亮工調(diào)汀將救護,之綱乃去,而文龍亦遁,不知所之。一星即吳細(xì)娘,順昌人,聚眾二百余人,往來將樂、歸化界,不擾平民,端報私怨;其御卒頗嚴(yán),屢以寡挫眾。官軍憚之。后為其黨林冀陽所賣,誘降伏誅。
十一月,提督楊名高擊??茑嵆晒τ谛∮瘞X,大敗而還。
成功復(fù)攻漳浦,總兵王邦俊赴援,失利。名高自統(tǒng)步騎四千進剿。成功伏于小盈嶺之左右。方交鋒,伏發(fā),名高首尾受敵,官軍死無數(shù)。名高退回泉州。
海寇鄭成功陷云霄鎮(zhèn),參將包泰興死之,遂陷詔安、平和二縣。
十二月,??茑嵆晒Ψ刚钠挚h,守將陳堯策、楊世德以城叛降于成功。
賊囚知縣范進,焚掠四郊。偽參軍潘庚鍾沿門索餉,酷刑拷勒,比之前明倭尤兩寇為烈云。
九年春正月,??茑嵆晒Ψ负3慰h,守將赫文興以城叛降于成功;知縣甘體垣不屈死之。
文興遣子密約成功入寇,已為內(nèi)應(yīng)。成功乘潮漲航船直抵中權(quán)關(guān),文興開門納之。體垣不屈,成功沈諸海。
二月,??茑嵆晒L泰縣,知縣傅永吉中炮死。
成功遣偽將甘輝先行。副將王進遇輝于北溪。輝,海澄人,足■〈輕上足下〉,以驍勇聞。進久欲決雌雄。乃各以匹馬相當(dāng),自已至午,縱橫跌宕,觀者竦躍以為神亭之師。既而兩家兵至,乃解。先是,崇禎末知縣郁文初制佛郎機百子銃備御,器械甚伙。成功大隊至,永吉悉發(fā)以擊賊,賊死傷殆半。乃復(fù)益兵運大炮攻城,塌城二十余丈。永吉與進等親當(dāng)其鋒,且戰(zhàn)且筑,永吉中炮死。
三月,總督陳錦率師援長泰,賊解圍,移屯柳營江。錦進戰(zhàn)失利,退至同安,為家奴李忠所刺。
錦駐師牛蹄山,相距五里。提標(biāo)右營游擊張玉告錦曰:『鄭成功多詭計,未可陡進,宜遣人密通漳浦鎮(zhèn),調(diào)一旅由長泰小路出,從中沖突,方能取勝』。錦不聽,督兵直逼賊營。成功選銳卒四面合擊,官軍大潰,錦退札同安之鳳尾山。有門子李忠者,善伺錦意旨,錦信之。忠實陰通成功。夜入臥內(nèi)刺之,取其首,并竊令箭馳去,稱有軍機密令,無敢詰者。奔投成功。成功惡忠戕主,賞甚薄。歲余,以他事斬之。
又臺灣事略云:錦敗,羞憤殊甚。偶食不如意,大鞭撻其奴庫根成棟。庫根成棟恨,夜刺錦,以其首奔獻成功。與志異。
長泰守將李青棄城遁,城遂陷。
青聞錦被刺,棄城遁。成功擁眾人城。王進等率百騎從城西門出走郡城。成功遣將分徇各縣,上中下為餉額,拷勒甚酷。
夏四月,??茑嵆晒闹?。五月,浙江金衢鎮(zhèn)總兵馬逢知率師來援。
逢知舊名進寶,驍健善戰(zhàn),時號金衢馬。成功戒諸將勿戰(zhàn),縱之入城,乃圍之。度城中多添人馬,糧必乏,外調(diào)既遲,可困而破也。逢知養(yǎng)銳數(shù)日,開東門出戰(zhàn)。成功遣別將迎敵,自領(lǐng)甘輝等四面云梯臨城。逢知棄陣回衛(wèi)城池。成功橫沖之,官軍死傷甚多。逢知遂與王邦俊等嬰城守。成功百計攻之,不能下。
延平副將張?zhí)斓摻苏暮嘀T寨賊,悉平之,獲賊首黃云紀(jì)等。
云紀(jì)本郡人,與陳統(tǒng)、陳三、周章仔、丁三、丁五等據(jù)漳潮坂為隨機數(shù)年,民甚苦之。至是天祿發(fā)兵擒云紀(jì)等,寇平。
江西四營賊犯寧化縣。
建陽妖僧陳德容作亂。
德容擁千人,由建陽入甌寧界,焚民屋,掠男婦拷餉,所過村落為墟。
秋七月,江西四營賊由寧化犯建寧縣。
時邑有重兵,里中告急皆不應(yīng)。及賊退后五日,典史倪拱宸始出勘,里中虛無人。次日,惟請各砦嚴(yán)催征而已。賊復(fù)入建寧縣,掠軍口。
八月??茑嵆晒χ?zhèn)門堤,決水灌泉州城;堤不成,乃罷。
時城中斗米五十金,皮紙樹葉,拾取殆盡,餓殍充塞街巷。客主之兵既眾,倉庫莫給,遂奪民食,民至不敢舉火。有一家預(yù)將米舂粉成塊曬干,涂以泥,夜深邏卒過后,私以一塊煮爛如糊食之,得保。又有士人素慷慨,一慟而絕。鄰舍兒竊煮噉之,見腸中累累皆故紙。字畫隱然可辨。鄰舍兒亦廢箸自經(jīng)。
都統(tǒng)金礪師至福州,會總督劉清泰統(tǒng)滿漢兵援漳州。至龍江,遇偽將周全斌等,擊敗之。鄭成功解漳州圍,退屯古縣。
礪至同安,分一軍別由小路出長泰,自統(tǒng)大隊抵漳州。成功遣全斌等御官軍,遇于龍江之東。騎兵直沖其陣,箭如雨下。全斌方酣戰(zhàn),而別將渡長泰者已以小船鈔出江東矣。斌驚失措,急退,陣亂,橋關(guān)悉為官軍所奪。成功乃撤圍退屯古縣。礪入城,見萬家門戶洞開,落落如游墟墓,殘黎數(shù)百人,皆骨立氣息僅屬,言雖悲不能下一淚。署道周亮工運米煮粥,民餓有下咽立斃者。亮工收瘞骸骨,合七十三萬余落井及自理者不與焉。
冬十月,都統(tǒng)金礪大破成功于古縣。
礪休軍數(shù)日,與馬逢知、王邦俊進剿古縣。值西北風(fēng)大作,賊發(fā)火箭、火炮皆反風(fēng)自焚。我兵乘煙沖突,賊大潰,陣斬偽將黃山、陳俸、廖敬、郭廷、洪承寵,皆巨魁也。成功遁入海澄。
副將王進克復(fù)漳浦縣,平和、詔安賊皆棄城遁。
十年夏五月,都統(tǒng)金蠣率兵攻海澄,不克。
初,鄭成功就天妃宮筑將臺,礪率步騎數(shù)萬連營,與天妃宮相對。成功令偽將王秀奇、郝文興、陳堯策守鎮(zhèn)遠(yuǎn)寨,廿輝、黃廷守關(guān)帝廟木柵,而自登將臺督戰(zhàn)。礪望見成功在臺上張蓋指揮,令眾炮俱攻將臺。偽將甘輝急翼成功下臺,甫離數(shù)武,而臺碎矣。礪每攻城,輒為鎮(zhèn)遠(yuǎn)寨賊所援。乃麾兵攻寨。秀奇等死拒之。成功乘夜開地道置炮。天未明,礪選精勇二隊填河而登。賊發(fā)地炮,士卒死者無數(shù)。礪乃退還漳州。成功增筑海澄城,置大小炮三十余號,積糧草,儲軍器,為持久計。
秋八月、仙游縣民郭爾隆作亂。
爾隆,邑西鄉(xiāng)人,后從海上投誠,授官。
建寧縣姜聚導(dǎo)江西宜黃賊攻馬尾砦,遂掠開山堡,知縣溫光涵率鄉(xiāng)勇追卻之。
冬十月,寧化撫賊黃允會復(fù)作亂。
初,總兵王振宇以允會為標(biāo)官。允會怙惡不悛,佯言弛舊約、復(fù)舊桶,與城中大戶議和,賺田主四十人至中沙,悉擒以歸,勒索貲產(chǎn)巨萬,殺諸生賴朝會,以其為邑謀主也。
十一月,??芊钙翁锟h。
十二月,龍巖土寇鄧和尚作亂,知縣王有容督兵擊走之。
鄧和尚破蘇坂,據(jù)其寨。有容請兵于汀州,總兵王振宇督防鄉(xiāng)勇同剿之,賊棄寨遁。
將樂賊楊成洪等伏誅。
成洪,邑會石村諸生也,少好劍俠,趫捷驍勇,假剿賊名團練鄉(xiāng)勇,蹂躪四鄉(xiāng);城中人半為間諜。至是,延、建、邵三府官兵會剿,殲成洪,并擒賊首楊君贊、廖仲珍等十余人。
十一年春正月,成功遣偽將分犯沿海諸縣索餉。
時有招撫之議,成功乘間遣其黨分散各邑沿鄉(xiāng)派餉。有偽鎮(zhèn)黃愷者、精心計,成功用為督餉官,與叛將王愛民、洪習(xí)山入永春派餉。攻破八坑寨,男女屠殺無遺。知縣王洪瞻躬自往省請援,至與化而縣城又陷矣。賊聞大兵且至,刬平城垣而去。洪瞻歸,乃鳩工再筑縣城,復(fù)其舊。愷后回廈門,成功聞其所至茶毒,收斬之。
夏六月,鄭芝龍以書諭成功歸款,成功不從。
先是芝龍請留弟芝豹守祖父墓,母妾及諸子入京,并請改隸鑲紅旗漢軍。詔允所請。至是命芝龍書諭成功,許赦罪授官,并聽駐原地方防剿浙、閩、廣東海寇,管理往來洋船。詔封芝龍同安侯、成功海澄伯、鴻逵奉化伯,授芝豹左都督,使至閩。惟芝豹同嫡母顏氏入京,成功不受封,掠如故。
秋九月,延平府守備柴自新討將樂賊吳賽娘,斬之。
冬十月,邵武麻布賊犯建寧縣,防將蕭永芳、千總孔應(yīng)賢追之,賊乃降。
賊以麻布為旗,故名。
十二月,成功陷漳州,諸屬縣悉叛。
先是千總劉國軒潛通成功。是月初一夜,偽將甘輝、洪旭等直至南門,國軒開城納之??偙鴱埵酪?、知府房星華、龍溪知縣周瓊等皆降,諸縣悉附成功。于是分所部為七十二鎮(zhèn),偽設(shè)六官理事,假故明桂王由榔號便宜封拜。
寧化僧善度作亂,知縣李可僑誘執(zhí)之,率兵圍臨田寺土堡,諸僧皆逸去。
自僧即登為黃通偽千總后,僧徒以劫掠為事,善度實贊其惡。即登既誅,善度招納亡命,掠黎坊民,殺數(shù)命。可僑揭于總鎮(zhèn),誘善度投誠而系諸獄,發(fā)兵攻其土堡,豎木城圍之,僧徒潛遁;其老弱火堡屋自焚死,善度斃于獄。
十二年春正月,成功遣偽將甘輝等陷仙游縣,知縣陳有虞、典史沈顯卿、游擊王家楨死之。進玫興化府,越日去。
成功遣甘輝等率兵索餉,有虞不許,輝等遂圍城。東門外有三官堂頗寬廣,賊乘城濠涸,暗于堂內(nèi)開掘地道,埋滾地炮發(fā)之,城遂陷,大肆屠戮,血流有聲。輝等挈邑紳唐顯悅?cè)胰霃B門。顯悅,芝龍姻也。
三月,漳平知縣師若瑋棄城遁。
詔遣定遠(yuǎn)大將軍世子濟度率師入閩,討鄭成功。
偽將黃萬陷詔安溪南堡。
夏六月,成功奔還廈門,墮漳州及漳浦、南靖、長泰、平和、詔安各縣城。
先是芝龍置第于安平鎮(zhèn),開通海道,直至臥內(nèi),亭榭樓臺甲天下。至是成功聞大兵將至,盡毀居第鎮(zhèn)城,先將家眷移送金門,復(fù)墮諸屬縣城,惟存海澄一縣,以偽將郝文興守之。自斂眾回廈門。文興尋死,以王秀奇代之。
冬十月,寧化賊黃允會伏誅。
允會既為標(biāo)官,益橫恣。生員巫建勛索租巫坊,允會所部卒殺之而劫其租。府縣置不問,列罪款呈于南贛巡撫宜永貴。永貴密行巡道郁之章。知府涂應(yīng)泰遣人誘致允會入上杭,郁之章椎牛置酒,置之于轅門,允會率親兵百五十人垂櫜而入,悉擒斬之。
定遠(yuǎn)大將軍世子濟度同浙閩總督李率泰統(tǒng)大軍至泉州,修復(fù)漳州及諸縣城池。
先是鄭成功略泉州屬邑,泉州副將韓尚亮堅守不下,世子濟度大獎之,擢海壇總兵。
建寧縣黃坑賊黃黑作亂,游擊余寧、徐登督兵討擒之。
是年,山寇鄭鵬陷寧洋縣,知縣曹耿源撫降之。
建安縣南雅口民張建作亂。
十三年春三月,官軍自泉州出攻廈門,為暴風(fēng)所阻;分兵攻金門白沙寨,弗克。
夏六月,成功偽將黃梧、蘇明以海澄來降。
梧,平和人,與明俱為鄭成功部將。梧偕蘇茂陷揭陽,為廣東平南王尚可喜所敗,成功斬茂,罰梧鎧甲五百領(lǐng),令代王秀奇守海澄。梧以茂故,懼不自保。約明同內(nèi)附。明,茂族弟也。總督李率泰遣提督馬得功往受降。賊將甘輝等率眾至,而得功已先入海澄矣。輝等遂取五都土城糧糗以去。世子濟度大喜,具奏,詔封梧為海澄公,駐漳州。授明哆李機昂邦內(nèi)大臣。梧乃斬成功所置五官商之為民害者。成功既失險要,又喪軍實,漳民稍得息肩。
秋七月,建寧府千總董世滿作亂,兵備道李元萃撫平之。
寇犯寧化歸化二縣。
賊數(shù)百無主名,蹂躪歸寧界內(nèi),月余乃撤兵。
山賊林日勝作亂,安溪義士李日燝擊走之。
先是日勝納款于鄭成功,偽授伯爵,據(jù)帽頂山,四出劫掠。日燝季弟日熺嘗捕之,賊以為憾,夜掩李家堡劫老稚十二人以去。日燝在福州,聞難奔?xì)w,乃練家僮并傭食者纔百人,欲攻賊,未得窽要。有僧銳峰者與日燝善,四月十九夜大雨,銳峰使其徒悔曇導(dǎo)日燝從山后削土級緣蘿而登。天微明,抵賊巢。先至僅二十八人,乃吹蠃大呼。賊睡夢中驚起,又霧厚不辨眾寡,狼倉奔保旁山別寨,隊崖死者無算。日燝奪日熺及從子,余猶被縶他寨。日勝合賊黨萬余晝夜攻奪故壘。日燝用百人者據(jù)其阻與之戰(zhàn),無不摧者。歷七十余日,賊散亡略盡,十口次第拔歸。日勝勢蹙至漳州歸誠,后絫官總兵。
八月,寧化賊黃素禾逃赴贛州投誠。
素禾,允會弟也。允會既誅,素禾等仍據(jù)留豬坑為虐。把總鄒勝、高耀于正月十四日雪夜搗其穴,擒黃赤、黃沙禾誅之。素禾亡入廣東,至贛州投誠;命以守備銜管事。
鄭成功陷閩安鎮(zhèn),遂圍福州。巡撫宜永貴同前布政使周亮工御敗之。成功退屯閩安鎮(zhèn)。
成功以世子濟度及總督李率泰駐師泉州,度省城必虛,令偽將甘輝等率舟六十艘,乘南風(fēng)直抵閩安鎮(zhèn)。守將遁走。成功自領(lǐng)大隊舟師繼至,入據(jù)南臺橋,圍福州,東扼烏龍江,北扼連江嶺,以御漳泉及溫臺援兵,西守黃塘、水口,阻截延建上游糧米。惟南面近海不為備。時城中兵共百余,永貴以病癭請解任,代未至,力疾登陴,率布政使王顯祚、按察使鄭廷魁、知府彭六翮、駐防佐領(lǐng)焦贊三格等分門守御。然城大兵寡,防不能周。會紳衿按戶揀選壯丁,以助官軍。令有馬者伏城外,數(shù)易衣幟,更番出入。賊驟至,未知虛實。惟拆毀東南一帶房屋,樹柵為久困計。后復(fù)筑炮臺與烏樓相對。成功每攻城,倚云梯,輒為烏樓橫炮所擊。乃先悉眾奪烏樓。城中見烏樓破,人心愈惶。參將張國威言于永貴曰:『原布政周亮工、副將王進緣事聽勘在獄,非出此二人圍不解』。永貴疑弗敢任。國威愿以全家保之,乃允。亮工至城上望賊壘,退謂永貴曰:『烏樓雖為所奪,料賊一時未敢臨城。南角一面,賊防備稍疏,俟其勢稍懈,合王進潛引軍過鼓山后轉(zhuǎn)出六通橋沖擊南臺諸舟,復(fù)以一軍伏南門,一軍伏北門,進至伏乃起。彼自風(fēng)鶴,破之必矣』。永貴以為然。是月十六夜三鼓,進等領(lǐng)兵開水部門出,如亮工策。賊諸營不知兵從何來,倉皇奔竄,相爭下船,乘潮而去,殺傷及溺死者無數(shù),旗幟器械棄滿山野。成功出札閩安,筑寨據(jù)險,并筑羅星塔土城以為后圖。先是,永貴以蠟書報世子濟度及總督李率泰,請回師救援為賊所阻,逾月乃達。世子濟度遣梅勒章京阿格商領(lǐng)驍騎援福州,別令馬得功由云霄八尺門渡江襲取銅山。偽將郭華棟據(jù)險阻攻,官軍不得渡。得功乃還,徑由永福山路入侯官境。值進等出兵,得功從西門夾擊之,圍始解。
冬十月,寧化妖賊賴子明妻張氏、王氏作亂??偙跽裼盥时軘刂?。
子明,戊子間倡亂伏誅。至是,其妻在董家?guī)X倡腰條教。豕肉取其腰身一截,余棄不食。誦妖經(jīng),結(jié)壇盟燭拜斗。愚民信之,眾至數(shù)百人。及振宇發(fā)兵薄砦,愚民星竄,遂縛兩婦戮之。
世子濟度自泉州班師。
十二月,鄭成功犯羅源、寧德等縣。梅勒章京阿格商率師赴援。成功奔回廈門。阿格商遇偽將甘輝于護國嶺,遇伏死之。
成功慮總督李率泰襲廈門,棄寧德諸縣不攻,自以舟師航海歸廈門。留甘輝在后運載糧米。阿格商兵至護國嶺,輝尚未下舟,遂屯營進戰(zhàn)。輝佯敗以誘之。阿格商乘勢窮追,裨將柯如良驟騎而呼曰:『賊賣陣,當(dāng)斂軍勿前』。阿格商不聽。賊伏起,輝從高馳下,遂遇害。
是年,寧洋賊林勝等作亂,知縣蕭亮率兵撫之。
十四年春三月,偽將何傅等連犯侯官、古田、閩清、建安、甌寧諸縣。巡撫劉漢祚遣官招諭之,傅等皆降。
偽都督何傅、鄭飛熊、偽將軍林文隆皆繳偽印,率所部七百余人來降。
秋七月,鄭成功犯莆田縣。
成功決計北犯江南,沿海而上,泊舟三江口,遂眾康登岸,屯黃石,令偽將甘輝札涵江,勒各鄉(xiāng)助餉。
九月,永春賊林忠陷縣城,總督李率泰遣兵剿之,忠降。
冬十月,總督李率泰遣兵克復(fù)閩安鎮(zhèn)。
先是鄭成功以偽將黃廷等守閩安鎮(zhèn)。是秋成功自狼崎揚帆至鎮(zhèn),出溫臺,召廷同行。令陳斌、盧謙等代廷守寨。初,黃梧薦施瑯智勇可用,率奏擢瑯副將。至是,瑯遣人招斌,率盧謙等薙發(fā)投誠。
永定金豐里民羅郎子、溫丹初作亂,巡道衛(wèi)紹芳擒誅之。
撫寇鄭鵬、鄭鵠復(fù)叛,寧洋知縣蕭亮剿平之。
將樂賊楊三、楊泰作亂順昌,駐防千總朱有功、將樂駐防把總樂燦會兵擒斬之。
三、泰皆成洪弟。
總督李率泰遣官招諭建陽賊陳德容,降之。
建安賊張建伏誅。
巡道李元萃單騎入賊壘,諭以順逆,建遂投誠。已而復(fù)叛,元萃密計援鄉(xiāng)人斬之,四境始寧。
十五年春正月,鄭成功遣偽將萬禮陷詔安縣。
總督李率泰招降??軅味级教瓢罱堋胃睂⒘至?、葉祿等。
率泰疏言:捕剿鄭逆,宜離其黨,以撫佐剿。于是遣人四出招諭,邦杰等乃降。
三月,山賊掠平和縣管溪,署縣事陳堯先遇諸涂,死之。
秋九月,降賊陳斌、盧謙復(fù)叛,據(jù)羅星塔;總督李率泰遣舟師圍之。謙、斌降,俱斬于市。
是年,龍巖賊季月高作亂,德化奸民許子敬糾眾應(yīng)之。
子敬本德化富家兒,慕其時之以招撫得官者,遂糾眾交通月高劫永春東厝寨。
壽寧縣山寇王撈天等作亂。
寧洋賊黃鄒、張耀華作亂,知縣蕭亮誘鄒擒斬之,耀華乃降。
十六年春正月,永春知縣何之郁率兵擊賊月高、許子敬,敗之;月高、子敬走入德化。
夏四月,官軍剿海澄小東山賊,克之。
秋九月,鄭成功自江南逃回廈門。
成功犯江南,大敗,精銳喪盡,乃勒沿海居民為寇。
是年,廣東饒平總兵吳六奇率師剿詔安賊江警庸等,平之。
警庸等嘯聚詔安,密結(jié)鄭成功入寇,將為內(nèi)應(yīng)。知縣歐陽明憲知其謀。適六奇奉調(diào)至漳,明憲以告六奇,遂討平之。尋剿烏山賊巢,擒其首蔡四。
寧洋民吳元英等作亂,知縣蕭亮剿平之。
十七年夏四月,建寧縣把總劉得動作亂,殺知縣溫光涵。
五月,將軍達素、總督李率泰、提督馬得功、海澄公黃梧會兵進剿廈門,不克。
素等分滿漢官軍大船出漳州港,小船出同安港,檄廣東饒平總兵吳六奇及投誠總兵碣石蘇利、南洋許龍等同會島上。成功以偽將王秀奇等守高崎,遏同安兵,偽左鎮(zhèn)黃安等出梧州,遏廣東兵,自勒諸部扼海門,令偽五府陳堯莢傳令諸將碇海中流,按軍不動。甲子旦,官軍乘風(fēng)利直逼海門,陣斬偽閩安侯周瑞及堯莢。成功望見官軍云至,顧問左右:『流平否』?對言『已平』。成功曰:『流平則潮轉(zhuǎn),潮轉(zhuǎn)則風(fēng)隨,發(fā)炮俾諸將起碇迎敵』。賊巨艦爭先橫擊,風(fēng)吼濤立,官軍船多觸壞,眩暈不能戰(zhàn),遂大潰。先是偽右武衛(wèi)陳鵬密送款,約官軍渡五通江襲廈門。率泰令總兵施瑯駕船應(yīng)之。先鋒官軍恃有約,未至岸爭先下。鵬所部陳蟒不與謀,見官軍參至,大駭曰:『此急矣!當(dāng)決一死戰(zhàn)』。麾其屬進擊。官軍退陷淤淖死者十之七八。蘇利等舟至南澳,聞閩兵失利而還。
秋七月,海寇犯莆田縣黃石等鄉(xiāng),三日乃去。
秋十月,寧化賊曾長等伏誅。
十一月,興泉道胡升猷偕提督馬得功督兵捕龍巖賊季月高、德化縣許子敬,斬之,余黨悉伏誅。
靖南王耿繼茂由廣東移鎮(zhèn)福建,都統(tǒng)宗室羅托為安南將軍督剿鄭成功。
十八年春二月,興泉道胡升猷遣兵剿泉南賊柯瑞等,平之。
夏四月,鄭成功攻臺灣赤嵌城,據(jù)之。
臺灣久為和蘭所據(jù),筑二城:其渠揆一王所居曰王城,而酋長長貓難實丁守赤嵌。成功自江南敗后,每以廈門地狹為憂。適和蘭甲螺何斌以侵用揆一王庫銀懼,潛渡廈門見成功,言臺灣可取狀。諸偽將皆以險遠(yuǎn),議不決。成功銳意從斌言,留洪旭等佐子錦守廈門,捩舵束甲遂行。三月,泊澎溯。徇曰:『■〈目氐〉吾鹢首所向』。先是,和蘭沈壞夾板橋于鹿耳門以防外艘。比成功至,水驟漲丈余,大小戰(zhàn)艦銜尾而進。成功引兵登岸攻赤嵌城,克之,而揆一王猶死守王城。成功乃筑籧篨,環(huán)七鯤身以逼之。
六月,鄭成功偽將蔡祿、郭義以銅山降;尋復(fù)為偽將黃廷等所陷。祿、義密送款于海澄公黃梧,以銅山降。已而成功遣黃廷、陳霸至,而祿、義已入八尺門矣。乃以偽將洪天佑、黃元相守之。
秋八月,鄭成功攻臺灣和蘭王城不克,和蘭尋引去。
和蘭揆一王盡出其眾,水攻赤嵌,陸攻鯤身。成功令黃安等御之。和蘭大敗,仍退守王城。成功使人告之曰:『此地我先人故物,珍寶廳爾載歸,地仍歸我』。和蘭度力不敵,引去。成功乃以赤嵌城為承天府,設(shè)天興、萬年二縣,改和蘭王城為安平鎮(zhèn);凡諸土番皆受約束。
徙沿海居民于內(nèi)地。
筑垣為界,撥兵戍守,有私出界者斬,寸板不許下水,以絕接濟。然守界兵頗橫恣,得賄仍從出入。有睚眥怨者,輒推出界墻外殺之,官不能問也。鄭成功聞令下,嘆曰:『使吾徇諸將意,不自斷東征,不得塊土,英雄無用武之地矣』!海澄公黃梧毀鄭成功祖墳。
梧上言:『叛臣賊子誅及九族,況其祖乎?成功祖墓現(xiàn)在各處,宜一概毀掘,斷其命脈,則種類不待誅而自絕』。乃悉發(fā)鄭氏諸墳。明年,成功死,人皆以梧言為有征。
冬十月,鄭芝龍及子世恩、世蔭、世默等皆伏誅。
先是,十二年正月,左都御史龔鼎孳疏劾芝龍蒙榮養(yǎng)者十年,而成功桀驁自若,家仆往來島上,書信頻通,子弄兵海壖,父高枕都下,釀禍之根,請早除之。而巡撫佟國器亦獲芝龍與成功私書,上之。詔革芝龍爵,下獄。其冬十二月,芝龍仆尹大器首其父子交通狀。敕芝龍自獄中以手書招成功,不降即夷其族。成功置若罔聞。十四年三月,海澄公黃梧具揭兵部,請速翦芝龍以絕盜根。詔流芝龍及其家屬于寧古塔。梧等謂不殺芝龍,成功之心不死,海上諸偽將投誠之意不決??偠嚼盥侍┮月劊已灾埐灰肆麽銓幑潘?,恐其地近海,由此而遁,為患滋大。得旨嘉納。及是,芝龍及子孫十一人皆伏誅。
寧洋賊黃盛車、鄭惟榮、李玉瑞作亂,知縣蕭亮剿平之。
康熙元年春正月,??芊付êP≯?,總督李率泰會靖南王耿繼茂遣兵擊走之。
三月,南澳偽忠勇侯陳豹降。
豹,成功姻也,自順治三年據(jù)南澳幾二十載,廣寇蘇利、許龍皆驍勇,獨畏豹。至是有譖豹于成功者,成功遣偽將周全斌圖之。豹奔廣東,諧平南王尚可喜投誠。
夏五月,鄭成功死。
初,成功為長子錦娶仙游唐氏為婦,故明侍郎顯悅孫女也,性端靜,與錦不相得。錦弟裕有乳母陳氏,美而艷,錦悅而私焉。有娠,生男。錦詭報侍妾所出。成功治家嚴(yán),諸為將無敢為成功言者。陳氏怙寵頗陵唐,唐不能堪,以告顯悅。顯悅貽書臺灣,責(zé)成功家教不謹(jǐn)。成功大怒,出令箭遣偽刑都事黃毓渡海至廈門斬錦及陳氏與所生子,并令錦母董氏自盡。洪旭、黃廷、陳輝、王秀奇接令大駭,謂毓曰:『主母、世子,其可殺乎?斬陳氏母子以復(fù)命可矣』。毓然之,持其首回報成功。成功不允,解所佩劍令毓至金門,偕鄭泰往。泰躊躇未行,毓先入廈門。錦因之。周全斌追陳豹,回師入謁錦。旭等疑其受成功案諭而來,啟錦并執(zhí)全斌。成功聞廈門諸將拒命,恚甚,遂得疾,猶日強起登將臺持千里鏡望澎湖,久之乃下。逾數(shù)日,病益殆,命左右進酒,飲半酣,以兩手抓其面而死,年三十九。臺灣諸偽將推成功弟世襲護理,乃遣人至廈門報訃。
六月靖南王耿繼茂、總督李率泰遣使至廈門招諭海寇鄭錦入降,錦不從。
冬十一月,鄭錦自廈門入臺灣。
錦釋周全斌為偽五軍都督,以陳永華為偽咨議參軍,帥師同往臺灣。永華,鼎子也。成功在日,嘗語錦曰:『吾遣永華以佐汝,汝其師事之』。故錦有是命。世襲私人蔡云、張驥等勸偽將黃昭、蕭拱宸奉世襲以拒錦。錦船至,一條鞭下碇。明晨大霧晝冥,全斌急率兵登岸。陣甫定,昭聞水聲人語,首先督眾奮勇而前,連砍數(shù)人,錦眾潰,幾為所窘。全斌率左右數(shù)十人大呼御之。昭中流矢死,其軍遂亂。忽而霧消,日已向午矣。錦入城,請世襲相見,抱而哭曰:『幾為奸人離間』!待之如初。收云、驥等同拱宸斬之,余置不問。眾大悅。
二年夏六月,鄭錦殺其從伯父鄭泰。泰弟鳴駿、子纘緒及偽將陳輝等皆來降。
初,錦搜黃昭營,得泰與昭交通書,秘之不以告人。及是,以舟師至廈門,泰稱病不出。錦詭言將盡載眷口過臺灣,鑄金廈總制印交泰。泰喜,往廈門見錦。錦置酒邀泰,甲擒而縊之。泰弟鳴駿率泰子纘緒、諸將陳輝等偽官一百三十余員、兵一千六百人、家屬八百余口奔泉州投誠。靖南王耿繼茂、總督李率泰奏授鳴駿遵義侯、纘緒慕恩伯,余各授爵有差。
冬十月,總督李率泰遣兵進剿建寧、延平、邵武三路山賊,獲逆渠王鐵佛斬之。
靖南王耿繼茂、總督李率泰、海澄公黃梧、提督馬得功、施瑯會兵討??茑嶅\。錦遁走銅山。
和蘭揆一王浪跡海上,聞鄭成功死,駕船入福州港,請于繼茂、率泰,愿為先驅(qū),引大軍攻平諸島。繼茂、率泰許之。簡投誠軍及和蘭船出泉州,得功出同安,梧、瑯出漳州。鄭錦遣偽忠明伯周全斌等分部拒戰(zhàn)。癸丑,遇于金門烏沙港。時和蘭夾板船十余,巋巨如山,泉舟三百邐迤而下。全斌以二十艨艟往來沖擊,和蘭炮無一中者?,樑c梧乘潮落揮船而進。偽將黃廷守圭嶼,瑯擊破之。梧遂乘勝奪廈門及金門,錦走銅山,全斌亦退保浯嶼。官軍墮兩島城,徙民于漳泉諸縣,墟其地。
十二月,鄭錦犯云霄鎮(zhèn),總兵王進功擊敗之。
是年,邵武東鄉(xiāng)賊李桂孫作亂,副將王詬誘擒之。
三年春二月,總督李率泰遣兵擒寧化山賊錢禾,斬之。
鄭錦偽將杜輝獻南澳,授左都督。
夏五月,總督李率泰遣兵剿銅山,偽威遠(yuǎn)將軍翁求多等降。鄭錦遁入臺灣。
大兵至八尺門,求多率兵民六萬余人納款。偽左都督周全斌、偽永安侯黃廷等皆降。率泰夜半渡海拔銅山,錦載其孥以數(shù)十艘遁入臺灣,大小庶事悉以委陳永華。永華儒雅不苛,臺人安之。
閏六月,總督李率泰遣總兵李長榮等出洋剿賊,獲偽總兵張賢。
秋七月十二日,詔授施瑯靖海將軍,率投誠承恩伯周全斌等進剿臺灣。和蘭復(fù)以船至,約期攻澎湖。會阻風(fēng),不得進。
冬十月丁卯,江西賊入建寧縣蟠湖隘,游擊李化龍擊賊,戰(zhàn)敗死之。
四年春,召靖海將軍施瑯歸京師,移投誠兵將駐各省。
詔福建總督李率泰遣員至臺灣諭降鄭錦。錦請稱臣入貢如朝鮮例。有旨弗許。
時四海承平,廷議撤兵。率泰遣興化府知府慕天顏入臺灣招諭,錦不聽。陰遣人往來島上,諸沿海民互市,頗接濟為奸利。施瑯密奏,若恣錦生聚,是養(yǎng)廱也,宜速剿。部議以風(fēng)濤險,制勝難必,寢其事。
是年,莆田巨盜范伯略等伏誅。
伯略乘截界令下,歷年發(fā)掘界外前代公卿墳?zāi)梗鹑〗饘?,分巡道熊可智檄捕,皆伏法?br />
平和縣清寧里賊首羅晚、陳愛、新安里賊首鍾光俱就撫。
晚、愛等結(jié)巢官寮山,四出劫掠,蘆溪受害最酷。及就撫,晚、愛率二百余人道經(jīng)蘆溪,居民見賊大憤,集眾盡殺之。光道經(jīng)邑南門溪岸,民迫沈之于放生池。平和之盜稍息。
順昌民盧天章作亂,捕斬之。
天章家豪富,其父因爭田水構(gòu)訟,縣令拘之,勒其賄。既得賄,復(fù)逮送郡。天章怒,糾眾滋事,官兵捕斬之。
八年,詔展界外附近地各五里,許民筑室耕種。
九年冬十月,海寇阮春雷襲壽寧縣,不克,遁去。
春雷夜遣數(shù)賊潛上小西門城樓,殺守更兵,代鳴鑼。把總徐登聞鑼聲異常,率兵往至鹿斗街,遇賊接戰(zhàn)。守備蓋世勛調(diào)兵接應(yīng)。賊在城外者先遁。大索城內(nèi),凡居民廚廁店溝俱有賊,盡執(zhí)而殺之。
十二年,光澤縣賊董子亮引江西賊周正所、徐仲常謀亂,知縣柯永新捕子亮誅之,余黨解散。
十三年春正月,靖南王耿精忠叛執(zhí),福建總督范承謨囚之。守備廖有功闘死。福州府知府王之儀、建寧府同知喻三畏、侯官縣知縣劉嘉謨皆遇害。
精忠,繼茂子也。繼茂卒,精忠襲爵。先是,朝廷將撤靖南藩回京,未幾,以吳三桂反,止弗撤。精忠蓄異志,密使人結(jié)三桂。承謨知其謀,將圖之,未發(fā)。巡撫劉秉政附精忠,而陽與承謨合。承謨有所議,輒以告精忠。承謨不之疑也。是月望,各官詣王府參謁,承謨稱疾不出。精忠詭言??芮抑?,請議事。秉政亦至,促同行入府。門閉,卒皆擐甲露刃。承謨知變作,挺身數(shù)精忠罪。賊縛之。有功拔刀奮擊,殺傷十余人以死之。儀、三畏進前大罵,皆被殺。嘉謨死亂軍中。眾不知所為,但聞賊黨呼翦辮。秉政辮先翦,以下紛紛俱翦。是日,天地昏黑,日色無光,識者知為不祥。初,繼茂將終,謂精忠母曰:『此子必覆吾宗,吾死目不瞑矣』。及精忠襲爵,日作反計。有老參謀范一韓者沮之曰:『無為也!吳元濟、李希烈徒貽笑千古耳』。不聽。其母屢切責(zé)之,精忠怒,引斧碎屏風(fēng)。母郁處后宮,希相見。數(shù)月母卒,遂反。
精忠自稱總統(tǒng)兵馬上將軍,檄召各府縣州鎮(zhèn)文武官赍印降。
置六曹偽官,以原巡撫劉秉政為偽兵曹尚書統(tǒng)制使,原按察使席式為偽樞密使,原督學(xué)張文韜為偽大理寺卿,以藩人劉芳圖為偽左路大部督取江西,馬九玉為偽右路大都督取浙江,叔繼美為偽左將軍,繼善為偽右將軍,總督兩路兵馬,徐文耀為偽親軍中都尉,以日者蕭覺環(huán)之孫建士為欽天監(jiān),改康熙十三年為甲寅年通書,民為之謠曰:『清不清明不明,年號寫甲寅』。
精忠遣偽都督曾養(yǎng)性出福寧州,進犯溫臺等處。
養(yǎng)性至寧德,縱掠一空,七都被禍尤慘。壽寧防兵亦乘機閉城索餉,肆其劫擄。
福寧鎮(zhèn)總兵吳萬福不受精忠偽命,為其部下所殺。
時各府鎮(zhèn)皆從逆,授偽印札,萬福獨據(jù)城卻之,部下將弁鼓噪作亂,掠其家貲十余萬,萬福合家赴難死。
精忠弛海禁,遣偽官黃鏞如臺灣。
精忠遣鏞約鄭錦以舟師直搗長江,以為己聲援,許其割地鼎立。
精忠召李瑞和為偽八閩察院,瑞和至龍江,為海澄總兵趙得勝所執(zhí)。
瑞和,漳浦人,明季進士,為浙江鹽政,失位歸家,積貲數(shù)百萬,素以賄結(jié)精忠。及是,精忠擢為偽察院,檄召赴省,至龍江,得勝邀而執(zhí)之。
興化總兵馬推興以城叛降于精忠。
泉州軍亂,提督王進功等叛,以城降于精忠。
精忠檄至泉州,提督王進功召諸將議,莫敢拒命,進功遂受之。時武弁受制文吏,兵餉壓欠逾年,一聞省城有變,標(biāo)營軍士紛紛踴躍為亂。是夜放炮為號,大肆劫掠。知府王者都括府庫以給兵糈。興泉道何可化素貪酷,兵民爭欲手刃之。進功以令箭保其家,旋傳鄉(xiāng)紳富民捐助米谷,眾乃定。
精忠傳檄至漳州,巡海道陳啟泰死之。漳浦總兵劉炎、海澄總兵趙得勝俱叛降于精忠。
偽檄至,啟泰與海澄公黃梧密謀拒守。會梧病篤,降者接踵。啟泰度事不可,支遂自經(jīng);詳見宦績。精忠封炎偽寧遠(yuǎn)將軍,得勝偽威遠(yuǎn)將軍。
權(quán)知漳州軍事黃芳度殺偽海道張全、偽漳協(xié)副將劉豹。
芳度,梧長子也。精忠封梧為平和公,梧方病廱,佯受之。已而啟泰殉難,梧慮無助,疾益急,廱裂而卒。芳度承遺命,權(quán)知軍事,外與賊附,密募兵馬為自保計。遣標(biāo)下黃籃懷疏進京,乞大師接應(yīng)。張全、劉豹皆精忠所署偽官,其部下史暢見芳度修戰(zhàn)備,以告全、豹;令暢圖之。芳度知謀泄,遂率兵殺全、豹等以拒精忠。
永春偽知縣鄭時英率兵圍馬跳寨。
精忠偽檄至,知縣武怡遁走。諸生呂美成、呂廷佐等率里民保馬跳寨以守。偽令鄭時英圍寨八閱月,美成等力屈降,被磔死。時英去,精忠復(fù)以李祁為偽知縣。德化千總李云龍劫知縣何濟美,脅取庫銀,將大掠,會偽檄至安民乃止。
延平道朱鴻、知府蕭來鸞等以城叛降于精忠。
偽都督徐洪弼兵至,鴻與朱鸞等皆聽命。洪弼催六縣地丁錢糧,每兩加耗五錢,復(fù)勒富戶助金銀,不從者上橔樓。橔樓之制,以木五尺作柱立于地鎖其頸,木三尺鎖其足,如鞠躬狀,不可屈伸。既上者倍其數(shù)乃釋之。偽左將軍耿繼美、偽彰威將軍郭忠孝戍延平,脅民翦辮戴網(wǎng)巾,夜遣巡卒沿門竊聽,有在堂中床上與妻言耿逆無道,巡卒報于繼美,捕磔之。其酷虐類如此。
精忠遣偽將劉可禮據(jù)邵武府,知府張端五、同知高舉合謀討賊,不克,死之。
建寧縣都司執(zhí)知縣周璟囚于轅門,義民李世升率鄉(xiāng)兵奪出之。
汀州守將劉應(yīng)麟以城叛降于精忠。
寧化長關(guān)賊圍縣城,偽將軍劉應(yīng)麟給札招之,知縣魏守德以憂卒。
長關(guān)賊乘變耿攻寧化城,守德激厲六房領(lǐng)鄉(xiāng)勇出城御之。諸生慫守德請郡兵。守德曰:『鄉(xiāng)兵自足御鄉(xiāng)寇,但當(dāng)措餉修械耳。若官兵易動而難靜,他日供億難繼。犒勞無厭,恐非士民之福也』。眾不謂然,徑領(lǐng)文乞師于應(yīng)麟。應(yīng)麟果提兵來寧化,以游守、千、總偽札歆賊。賊喜,悉解甲投誠,應(yīng)麟于是大索犒餉,不問紳衿士庶,籍名拘系之,備極困辱。守德極力救解,不能得,遂憂懣憤躁以死。
夏四月,精忠加王進功偽平北將軍,召至福州,留不遣,以泉協(xié)副將賴玉為偽總兵鎮(zhèn)泉州。進功子藩錫自領(lǐng)軍事。
偽敕至泉州,加進功為偽平北將軍,副參游各加一級,道府縣官仍原任。精忠令進功赴省聽調(diào)出師,各部將勸阻,進功不聽。至福州,精忠館之于國公府,禮遇甚隆,惟不許回泉,憚進功握重兵,欲解其柄也。泉州標(biāo)營聞之始貳,共推進功長子藩錫主軍事。初,王進緣吏議投間居江右,總督范承謨檄召之,欲令將兵自衛(wèi),未至,為精忠所覺,幽于密室,人莫有知者。精忠既反,念其勇,擢偽左都尉。及是,遣進領(lǐng)甲士千人駐泉州南教場,欲撤提標(biāo)羽翼。五營將愈生疑忌。由是眾議迎奉鄭錦以拒精忠。
鄭錦遣偽官柯平至福州。
報黃鏞之聘也。鏞回日,言錦兵力單弱,海上船不滿百,精忠頗悔之。及錦遣平請借漳、泉二府召募,精忠不肯,釁端由此而啟。
情忠勒省中各富戶助餉,以高下授官。
有項斌者,本御史林汝翥家奴,人呼項四,納餉得官。精忠愛之。時偽官肩摩于路,招搖閭里,時號「五老」:謂前朝官出仕者為「舊老」;舉、貢、生員入仕者為「新老」;現(xiàn)任官從逆者為「慶老」;酒焙以火再焙之為慶;以銀捐助得官者為「白老」;無肩輿而步行者為「行老」。閩人呼官曰「老」,呼酒亦曰「老」,新、舊、慶、白、行皆酒名,因以字之。
光澤山賊李宏龍詐稱偽檄,脅執(zhí)知縣柯永新,與把總黃志遠(yuǎn)殺之。
五月,鄭錦率兵自臺灣渡海入廈門。
錦留偽參軍陳永華留守臺灣,自率偽右武衛(wèi)劉國軒、偽左武衛(wèi)何佑等波海至廈門。同安令鄧世茂、守張學(xué)堯已受精忠偽命,聞錦至,更降錦。
精忠召偽威遠(yuǎn)將趙得勝。得勝不從,以海澄降于鄭錦。
錦與諸偽將議,欲圖漳泉,宜先取海澄為根木。乃遣劉國軒、何佑招得勝。得勝自度既拒精忠,而海澄迫近廈門,勢所必爭,遂歸錦。錦封得勝偽興明伯,為左提督。
六月,王藩錫誘殺精忠偽總兵賴玉,逐偽左都尉王進,以泉州降于鄭錦。錦入泉州,授藩錫偽指揮使。
錦分提標(biāo)五營為五鎮(zhèn),檄告漳州諸縣。黃芳度見錦勢熾,詭納款以緩之。
秋九月,精忠檄召劉炎率漳浦兵同王進取泉州。
冬十月,鄭錦遣偽將劉國軒、許耀率兵御王進,大戰(zhàn)于白水驛,進敗走。
精忠勒各偽官助餉。
時城中巨室搜括無遺,奸民挾仇報怨,轉(zhuǎn)相陷者無數(shù)。
鄭錦遣偽將趙得勝、馮錫范等攻漳浦,精忠偽寧遠(yuǎn)將軍劉炎以城降。
精忠征鹽丁餉。
令民以七等輸納,給票為腰牌,無者以奸細(xì)論。鹽價涌貴,山谷民為淡食者絫月。
精忠鑄偽錢。
令民于正供外照畝納銅為銅餉,鑄錢文曰「裕民財寶」,于是貧富皆困矣。
十一月,精忠逮王進下獄,尋削為民。
十四年春正月,精忠遣偽官張文韜至泉州與鄭錦議和。
三月,精忠大征民,授札招兵。
招募至三百人者輒與偽副總兵、副將等官。
夏四月,精忠檄各府縣考課儒童。
出示半載,無一報卷者。偽縣官懼,令保甲持小鑼鳴于市曰:『讀書者出赴試,毋累鄉(xiāng)里』。久之,稍稍有往者。又令人納粟為秀才。
五月,鄭錦圍泉州。
黃芳度詭降錦,受封,陰繕守御,儲糗糧,為拒守計。錦偵知之,聲言往粵,道由漳州,將襲之。芳度閉城不納。錦遂圍漳。先是,黃籃赍疏至京,詔芳度襲父梧公爵,命梧從子一等侍衛(wèi)芳世充福建中路總兵官,由粵東入援。芳度知大師且至,遣從兄芳泰突圍赴粵速之,而自與諸將分御四門。錦親督將士力攻,不克。
秋七月,大風(fēng),精忠殺城內(nèi)各戶未完餉者。
先是偽驛傳呂應(yīng)斗善聚斂,勒富室助餉者以百數(shù)。既而大風(fēng),揚沙拔木,墻屋皆倒。自長樂、福清以及閩清、永福諸縣皆然。精忠遷怒各餉戶,有不完者,殺之。
八月,精忠預(yù)征來年租賦。
九月,精忠以軍田照戶抽兵。
海田帖出丁一名,無者納銀二十四兩,名曰屯餉。令將下,精忠難之。偽驛傳呂應(yīng)斗請身任其事。追呼號泣之聲不絕,而應(yīng)斗復(fù)巧于用刑,加以火熨、日曝、水灌、串耳等法,不一而足。精忠謂諸偽官曰:『人臣謀國皆如呂應(yīng)斗,何愁吾事不成』。
冬十月,鄭錦陷漳州府,世襲海澄公黃芳度死之。
錦圍漳州五閱月,發(fā)龍熕大炮百道環(huán)攻,城圯六十余丈。芳度立柵轝土,且戰(zhàn)且策,須臾而完。時出輕師躪錦壁,斬其偽將萬宏。錦剽銳死傷大半,乃掘濠筑塹以困之。先是黃梧在日,待標(biāo)下將吳淑獨厚。臨終,召淑至榻前囑曰:『吾與鄭氏為仇,今錦乘耿變內(nèi)侵,勢必報復(fù);吾死,幸竭力扶持芳度,俾無隕殆,九泉下得瞑目矣』!令芳度拜淑為父,淑泣下受命。及是,淑見援不至,城旦夕破,禍且及己,遂同弟潛謀獻城于錦。引錦兵從東門入,芳度登芝山,趣諸軍巷戰(zhàn),不能支。馳至開元寺投井死。黃家合門男女三十余人皆遇害。以淑為偽提督。比芳世師至,而漳州破已逾月矣,芳世乃引兵還粵。
廣東平南王尚之信率師援漳州,至永定而還。
尚之信以初四日至永定境,初六日闔城士民出迎大軍,之信怒其太遲,焚南城樓、縣署、鼓樓及民居數(shù)百間,殺戮男婦數(shù)千人。
鄭錦設(shè)三法征餉。
時臺灣舊兵及新募附者計三十余萬,餉不繼,因設(shè)法派民餉、派毛丁、派食米。毛丁者,人年十六以上、六十以下,每丁月征銀五分。復(fù)盡括屯租、寺租入官。一時偽官悉無賴之徒,嚴(yán)刑峻法,犯者用鐵釘七枝釘其手足于板暴日中,慘逾炮烙,民不堪命。
是年,江西南豐賊入建寧縣北鄉(xiāng),義民李世升率鄉(xiāng)兵破之。
十五年春正月,精忠罷大錢不用。
民皆閉市,為用偽裕民大錢故也。已而三等錢俱罷。
夏五月,鄭錦遣偽右武衛(wèi)薛進思、偽后提督吳淑襲江州,克之。精忠偽總兵劉應(yīng)麟降。
精忠聞之大恐,集諸偽官議曰:『吾方有事江浙,而鄭錦每乘虛襲郡邑。汀亡則廷、邵接壤,興化彈丸不足以守,福州為吾根本地,萬一離貳,吾已無家,安用國,不如且緩溫臺之兵,回守福州及興化,徐圖進取未晚也』。諸偽官見精忠首尾相敵,度不可支,自是紛紛有歸正之思矣。
秋八月,札授總兵饒元攻邵武府,不克。
元,順昌人,以商販入京師。聞耿逆變,潛蹤歸閩,遭偽官拷餉,憤甚,倡議御賊,走浙江康親王軍前上書,陳剿滅事宜。康親王授總兵職,札令率眾先入杉關(guān)攻邵武,郡人吳長柱應(yīng)之,與偽將彭世勛戰(zhàn)于鐵羅巷,復(fù)戰(zhàn)于大竹,斬賊百余人,遂屯天■〈氵〈癶上示下〉〉樂。會偽右將軍耿繼善自建昌敗回,世勛合繼善偽將樂燦兵圍之。已而聞鄭錦偽將吳淑兵將至,解圍去。
康親王杰書率大兵入仙霞關(guān)。
大兵至衢州,偽右路大部督馬九玉迎降,徐文耀所遣也。文耀本精忠媵臣,為偽中都尉,會城重兵皆歸掌握;見精忠勢蹙,懼及禍,密遣九玉請大兵入關(guān),而已按兵不動,縳精忠以降??涤H王許之。浙江溫處道姚啟圣在康親王軍中,率數(shù)百騎先入,關(guān)上已空無人矣。
精忠偽總兵焦國巡陷順昌源坑寨,札授總兵張存死之。
存本順昌南鄉(xiāng)團練。精忠反,脅授偽總兵,令率眾出江西鉛山縣。存逃歸源坑。饒元勸存密圖內(nèi)應(yīng)。存許之。結(jié)寨練集鄉(xiāng)壯,得八千人。元啟聞于康親王。康親王給存總兵札。國巡率賊數(shù)萬駐順昌,聞存拒己,大怒,進攻源坑。存連戰(zhàn)數(shù)日,力不敵,死之,源坑遂陷。國巡盡焚順昌九十三村而去。是時,將樂生員馮君殷集鄉(xiāng)壯五千守黃潭,蕭韶集鄉(xiāng)壯三千守安仁,揚啟明、任漢克集鄉(xiāng)壯五千守招仁及富屯、寧化,李世熊集鄉(xiāng)壯萬余守?zé)崴粐灿疗涠?,未幾而大兵至?br />
九月,精忠殺其偽官張瑞午、李華棟、高天爵、姜之藩及生員易謙等十一人,勒王進自盡。
瑞午、偽工曹郎中,華棟、偽福州府通判,天爵、偽建寧同知,之藩、偽散騎常侍,諸人聞大兵且至,欲殺精忠以為功。時總督范承謨尚囚高墻。承謨內(nèi)丁有姜三者,精忠愛其勇,用為常侍。三亦陽德而陰銜之。瑞午等乃約三乘間以其眾內(nèi)亂。將夜,放火,啟城門。守城將偽副將黃朝用首其事。精忠乃捕斬瑞午等于市。
大兵復(fù)建寧、延平二府,諸屬縣悉平。
康親王兵自浦城而下,貝子王從慶元間道入松溪,俱會于建寧府,執(zhí)偽將耿繼美等,遂下延平,收復(fù)諸縣。發(fā)令:凡偽將所掠子女俱給還民間,軍中所需依民價,有倚勢勒買,軍法從事。民相慶以為更生。
原任福建總督范承謨?yōu)榫宜Α?br />
承謨被囚七百余日。至是,精忠欲飾辭以降,慮承謨白其實,夜遣人害承謨及其弟承譜。幕賓嵇永仁、沈上章、王龍光、李全、領(lǐng)纛王天佑、家人于通等五十三人,并縊之;詳見宦績。
精忠下令浮海奔舟山,不果行。
康親王兵至水口,偽水師總兵官林賢勸精忠浮海入舟山。精忠從之。偽將郭炳興入見精忠曰:『鄭氏三世漂泊海上,急則沿邊劫掠,其長技也。今舟山孤懸小島,無城郭宮室人民,諸將士孰肯涉波濤之險,與殿下偕行?且殿下大小戰(zhàn)船幾何?水師兵將幾何?舟山何處可戰(zhàn)可守?殿下宜自審之』。精忠曰:『事急矣!計將安出』?炳興曰:『殿下不如姑從群議,投誠以息此時之肩。方今川湖未定,朝廷猶開面網(wǎng)。誠能驅(qū)平海島,庶幾罪可功贖也』。精忠不答。逾數(shù)日,精忠發(fā)令,水師官家眷計口出城。偽都尉徐文耀典城門卒,諭曰:『敢出此城者斬』!十八日旦,精忠謁父祠痛哭,將率水師官大掠而去。文耀衷甲盛兵脅之曰:『七門皆露刃矣,往定不可知。千歲髡以歸誠便』!精忠怒欲出,左右皆憚文耀,不敢行。
精忠放王進功歸泉州。
進功留省三載,其子藩錫據(jù)泉州,納款于鄭錦。錦既與精忠通和,藩錫懇錦修書請歸進功。至是,進功入見,乞歸。精忠曰:『本期與將軍戮大共圖中原,今事已無可為,吾少緩須臾死,冀邀朝廷好生之仁。將軍告歸,誠是也。將軍于海上不薄,海上無吾,安能窺釁內(nèi)地?顧其志不在遠(yuǎn)大,自相戕賊,襲吾郡邑,致我將士心懷內(nèi)顧,無征戰(zhàn)心。將軍為我致謝鄭王,彼實負(fù)吾且自負(fù)也』!言訖淚下沾襟。令徐文耀送進功出南門,郭炳興從之。炳興、同安人,原任河南歸德府參將,罷官家居,隨進功赴省,為精忠所任用,授偽建威將軍。至是,求同進功歸泉。鄭錦以進功為偽中提督匡明伯,炳興仍原職守長泰。
康親王兵至洪塘江,精忠出降。
精忠退稱本藩,以原靖南王璽書下令薙發(fā),街巷歡聲動地,群呼萬歲。先是,甲寅年已蓄發(fā)包網(wǎng)頭上,庶民一把髽,紳士則方巾而身猶小袖員領(lǐng)如故。民謠云:『頭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過過七八月,依舊是康熙』。九月二十七日,大兵至洪塘江,精忠率諸偽官肉袒跪迎,自陳被范承謨所迫,以致陷逆,并請討平??茏在H??涤H王以便宜赦精忠罪,許題授原職,黨與一切不問,惟劉秉政解京定奪。曾養(yǎng)性方寇衢州,精忠傳令撤兵,遂回省聽命。秉政道卒,人以不及正典刑為憾。
冬十月,康親王同寧海將軍喇哈達、平南將軍賚塔、總督郎廷相、巡撫楊熙、提督段應(yīng)舉等入福州。
是月初四日,康親王等官軍入福州,封府庫,籍兵士,蠲免康熙十三年以后、十六年以前田租,秋毫無所犯。奏授隨征官姚啟圣為布政司,吳興祚為按察司,招撫逃叛,山海亡命之徒多歸焉。精忠之反也,每有事出,輒城中戒嚴(yán)數(shù)日,傳往西門,而從南門行,民呼之曰「老鼠王」。凡百重任俱托于仆隸下人。其將兵閫外者,皆平日所用牙儈商賈與夫市井無賴之徒。公私匱竭,士卒凍餒,而內(nèi)帑之積絫數(shù)千萬,終不肯分散絲毫,惟日勒餉加征為刻剝計。民望大兵如云霓。至是始慶更生云。
鄭錦遣偽將許耀陷興化府。
時精忠初降,人情洶洶未定,錦乘間遣耀率兵掩取興化,精忠所命守將偽后軍都督馬成龍及偽總兵朱云從、朱天貴俱降。耀入興化城據(jù)之,直薄鳥龍江為界。錦以成龍為偽援剿左提督,云從為偽樓船中鎮(zhèn),天貴為偽水師一鎮(zhèn)。
札授總兵官饒元率兵進攻邵武府。
耿繼善、彭世勛尚據(jù)邵武大掠,元與吳長柱率鄉(xiāng)兵攻城,陣斬賊黨吳岳、吳子蘭。
鄭錦遣兵陷建寧、泰寧二縣。
十一月,官軍大破海寇許耀于鳥龍江。
耀桀黠恃勇,狃于涂嶺之勝,不以軍事為意,札營離江三十余里。有勸其直薄江邊占將軍山以扼官軍者,耀不聽。及官軍渡江,傳令各執(zhí)斧鋤杉木豎營寨。比至江而官軍營壘已成矣。耀倉皇鼓噪。官軍以精忠降兵當(dāng)先,滿兵后勁,示無退理。賊披靡大潰,連夜遁入興化。報至漳州,鄭錦不知所措。趙得勝請益兵赴援,遂令何佑等同得勝督兵至興化據(jù)守。
鄭錦遣偽將吳淑陷邵武府。
精忠守將楊德及彭世勛等皆降于淑,淑又遣黨馮馬等據(jù)光澤縣。
十二月,按察使吳興祚率兵至光澤縣,擒偽宜春王朱統(tǒng)锠,斬之。
鄱陽人朱統(tǒng)锠,明裔也。自鼎革后,遁入湖中二十年。及耿精忠反,統(tǒng)锠募兵應(yīng)之。精忠授以偽敉遠(yuǎn)將軍印。精忠既敗,統(tǒng)锠自稱宜春王,盤踞貴溪,為江浙三省大患。是時,總兵官饒元已復(fù)光澤縣,興祚輕騎至光澤,招撫偽都督陳隆、施廷宇等,統(tǒng)锠竄入浙江。興祚計令投誠之偽總兵蔡淑佯回賊營為內(nèi)應(yīng),隨遣陳隆率所部導(dǎo)大軍直搗賊穴。偽總兵馬珩等縳統(tǒng)锠以獻,獲其偽敉遠(yuǎn)將軍印,降偽官一百八員、兵九千余。
副都統(tǒng)穆赫林等克復(fù)邵武及汀州二府。
吳淑所部賊皆海濱人,久習(xí)和暖,值嚴(yán)冬雨雪,凍裂蓄縮不能軍。是月壬戌,穆赫林等率兵大破賊眾于新屯。淑與楊德奔汀州。薛進思見邵武已失,遂棄汀州,率妻子奔潮州投劉進忠。
十六年春二月朔,寧海將軍喇哈達、提督段應(yīng)舉大破??苡谂d化,殺其偽將趙得勝,復(fù)興化府,賊黨何佑等遁入泉州。
得勝與佑等塹太平山為營,以拒官軍。喇哈達、段應(yīng)舉縱反間離其黨。大兵至江口,得勝當(dāng)先拒戰(zhàn),佑率所部居后接應(yīng)。參將黃大來以數(shù)百騎沖賊前隊,賊大潰。得勝麾中軍抽菆注射,既望佑軍之不動也。唶曰:『吾不幸與若輩同事』!乃下馬踞胡床,復(fù)挽強殺數(shù)十人以死。佑與許耀等奔入泉州。翼日,應(yīng)舉統(tǒng)兵入城,敘復(fù)興化功,題授大來福寧州鎮(zhèn)總兵。
大兵克復(fù)泉州及漳州二府,鄭錦奔廈門。
錦在漳州聞興化之?dāng)?,豫載眷口輜重下海。初九日,官兵臨泉州,攻其北門,陣斬偽將許耀,賊開南門遁去。錦棄泉州走廈門,王進功、張學(xué)堯從之,余多解甲歸命。諸縣以次平復(fù)。
三月,海寇張七犯泉州,署知府張仲舉發(fā)兵捕獲之。
同安白頭賊蔡寅等作亂。
寅本永春賣槳兒,流落漳浦為巫,挾左道惑眾,假托明裔,自稱朱三太子,以白巾裹頭為號,屯聚同安縣之苧溪嶺,劫奪餉運。海賊王鼎、歐九等皆應(yīng)之。一夜,驀入泉州,斬關(guān)而出。又攻安溪,為安溪令李鈺所敗,乃回同安。
夏五月,參將郭炳興追蔡寅至同安諸葛嶺,兵敗,死之。
炳興輕寅烏合之眾。寅設(shè)伏以誘之。炳興追至諸葛嶺,賊猝起掩殺,炳興大敗,死于亂軍中。賊勢大振。
鄭錦復(fù)陷海邊諸澳。
錦自烏龍江敗后,盡棄陸地,逃遁入島。投誠將弁皆言于督撫,以為廈門賊心未固,乘勢直搗其巢,自當(dāng)瓦解。當(dāng)事者不以為然。至是,錦果分遣各偽將盤踞東石、深扈、日湖、■〈氵丙〉州、大石湖各澳口,招募丁壯,派取居民糧食。由是復(fù)猖獗。
秋八月,總督郎廷相同提督段應(yīng)舉、副都統(tǒng)瑚圖大破蔡寅偽將李復(fù)貴于同安,擒斬之。
九月,鄭錦遣其偽將何佑寇南靖,吳淑寇長泰。
冬十月,海澄鎮(zhèn)總兵官黃藍等會兵剿白頭賊蔡寅,大敗之。
時蔡寅與吳淑勾結(jié),勢甚熾。總督郎廷相遣黃藍等分兵三路進剿。藍與賊戰(zhàn)于灌口、楊坑,大敗之,擒寅偽將謝良、楊德等,寅走天成寨,與吳淑合。應(yīng)舉統(tǒng)兵圍之,寅、淑突圍夜遁。
康親王遣泉州知府張仲舉、興化知府卞永譽等入廈門招撫鄭錦。錦不從。
先是康親王疏請招撫鄭錦,遣僉事朱麟臧往廈門。錦猶豫未決。至是,復(fù)以仲舉為光祿寺卿,永譽為太常寺鄉(xiāng),同泉州鄉(xiāng)紳黃志美、吳公鴻等至廈門申前議,令錦剃發(fā)登岸受冊,許其奉貢通商如島夷例。錦不從。
是年,邵武賊江幾、楊一豹作亂。
幾跛一足,人呼為江拐子,與一豹皆耿精忠余黨也,聚邵武大竹藍諸處作亂。
十七年春二月,鄭錦遣其偽將劉國軒寇海澄縣。
錦令國軒守惠州。聞邵、汀俱失,撫膺慟日:『胡為僨事至此』!猶約潮州劉進忠相為犄角。及進忠歸正,國軒度不可支,乃棄惠州入廈門見錦曰:『事至此,將為自守虜乎?恐我欲自守而人不我容,奈何?夫圖大事者必明功罪。今有功不賞,有罪不誅,何以示懲勸』?錦于是下各偽官議烏龍江喪師及棄汀、邵之罪,殺許耀、薛進思,黜其侄常霖知思明州,盡以兵事付國軒總統(tǒng)。國軒以海澄為金、廈門戶,是月率兵入寇,連破玉洲、三叉河、福河、下滸等堡,毀江東橋,復(fù)取石碼澳,漳州諸路援兵皆為所敗,遂屯祖山頭以逼海澄。提督段應(yīng)舉等會師赴援,布政使姚啟圣捐資召募,并抵漳州。國軒退屯石碼,筑垣拒守。
三月,提督段應(yīng)舉等率兵討劉國軒,失利,退入海澄。國軒遂圍海澄。
時白頭賊蔡寅糾眾數(shù)萬據(jù)南靖天寶山,遙應(yīng)國軒。國軒列陣赤嶺以拒官軍。戰(zhàn)方合,寅鼓眾來助。提督黃芳世擊敗之。國軒遣弱兵樹柵雙橋以誘官軍。應(yīng)舉率兵進屯灣腰樹。十一日黎明,國軒佯遁。官軍不為備。方蓐食,賊忽揚帆登岸,沖滿漢軍為兩截。應(yīng)舉、芳世見勢不利,皆退走。賊遂奪水頭鎮(zhèn),截海澄餉道。應(yīng)舉集兵營于祖山頭。國軒麾勁卒登山,陰令吳淑遶出祖山之背。官軍前后受敵,應(yīng)舉率敗軍同入海澄,芳世走漳州,尋卒。國軒圍海澄,堀斷濠塹數(shù)重,通潮水往來,使援者不得渡。由是內(nèi)外阻絕。
平和土賊張雄陷縣城。
夏五月,總督姚啟圣遣子游擊姚儀率兵援海澄,弗克。
賊札營山南燈火寨。啟圣率兵破賊將林彪、張鳳于岳嶺,陣斬鳳,彪退走。乃遣儀乘勢整兵救海澄。儀令軍士以牛載土囊填塹,進至第三重,水深數(shù)丈。賊炮火齊發(fā),官軍不能近城而還。海澄圍久糧盡,晝夜望救不至。有把總陳聰者,領(lǐng)蠟書潛行水底,赴督營告急。啟圣次葛布山,凡三出兵俱為帶水所阻,高壘相望而已。白頭賊蔡寅圍安溪縣,鄉(xiāng)紳李光地率眾破之。寅遁入海。
寅前為安溪令李鈺所敗,率眾二萬余再圍縣城。侍讀學(xué)士李光地居湖頭村,鈺遣人至其家求救。光地將興義旅,而苦無資,乃具啟丐糧于康親王。王度附里數(shù)村札聽科取。于是分兵抄絕賊糧,別下牒招徠其黨,賊將林啟即以七百人降。寅悉眾至盤嶺。光地令弟光垤領(lǐng)百人扼諸隘。會夜雨大注,賊露宿經(jīng)宵,火器濕,不堪用,遂遁去。光地令光垤尾之。賊晝夜饑疲,不得休飽,甫七日盡潰。寅走入海,歸鄭錦,未幾以瘟死。
六月,海澄城陷,提督段應(yīng)舉、都統(tǒng)穆赫林及總兵黃藍皆死之。
城被圍八十余日,粒米不濟,殺馬羅雀而食。城陷,段應(yīng)舉投弓北向再拜,與穆赫林俱自縊。黃藍死于亂軍中。初,城中官兵三萬余人,至是存者不及三分之一。劉國軒入城,祭奠應(yīng)舉等,如禮殯殮。其余滿漢官兵盡擄下海。惟陳聰先以浮水得脫,國軒出千金購之弗獲。聰后授福寧州把總。
鄭錦遣偽將吳淑等陷長泰及平和、漳平三縣。
海澄既破,淑乘勢寇長泰。守將黃輝陰與賊通,縋城入,執(zhí)邑令員養(yǎng)純,并陷平和。分兵寇漳平,知縣高登聯(lián)奔龍巖求援,賊遂入據(jù)之。
劉國軒寇泉州,遂陷同安、南安、惠安三縣。
偽將吳淑、何佑欲攻漳州,國軒曰:『漳未可圖也。泉州兵寡將弱,茍攻而下之,漳之屏蔽已毀,庶乎其可也』。眾然其言,舉兵北向。道經(jīng)同安,守將馮昭京遁去,城遂陷。賊攻南安,破之,殺邑令泉昱、守將李保毫及投誠官十余員?;莅补倮袈勚鄺壋亲摺Y\斷萬安橋以隔絕福州之師。乃筑長圍攻泉州,知府張仲舉出家貲鑄械犒軍,與隨征總兵官馬勝相勵,嬰城固守,遣人至省告急??涤H王促提督楊捷救泉。捷謂賊以方張之勢,其鋒未可犯,寬而圖之,乃獲全勝。于是先檄福寧州總兵黃大來召延建、連羅、長福各協(xié)營兵操演以待。
秋七月,劉國軒遣兵陷永春、德化二縣。
賊攻永春,知縣王寶善往省請援,城陷。德化令亦棄城奔仙游。
賊犯寧洋縣,知縣陳運泰擊走之。
總督姚啟圣同海澄公黃芳泰遣兵復(fù)平和、漳平二縣。
八月,劉國軒攻泉州,不克。
國軒圍泉州兩月,用大炮攻南門,連三晝夜不輟,城墮四十余丈??偙亳R勝同知府張仲舉隨筑土墻,設(shè)伏以守,墻下用大樟板布三腳釘以防逾城。二十八日,賊鳴鼓角蜂擁而登。有跳入土墻者,陷于釘板不得脫。賊氣大沮。翼日,國軒令眾賊各取草一束置城邊,迭起成墩,高與城等,廣數(shù)百丈,登其上放炮矢。官軍夜縋城焚之。賊百計環(huán)攻,竟不能克。時安溪李光地已分道請師,而患城中不支,謀于千總李治。治薦董升、翁已二人,皆鄉(xiāng)中劇賊也,能沒水,潛從水闕入。語之曰:『救且至矣』。合誠歡呼,守益堅。
將軍喇哈達、賚塔、總督姚啟圣、巡撫吳興祚、提督楊捷、總兵官林賢等分路出師,復(fù)永春、德化二縣。
劉國軒解泉州圍,退寇漳州。同安、南安、惠安三縣以次皆復(fù)。
喇啥達、賚塔、姚啟圣駐師漳州,李光地遣從兄光斗率鄉(xiāng)旅導(dǎo)其兵由漳平朝天嶺小路出安溪,復(fù)遣光垤導(dǎo)吳興祚之兵由仙游出永春,而楊捷由興化下惠安,林賢與總兵黃鎬、林子威以舟師由閩安出定海,凡四路水陸并進。時偽總兵黃球等擁眾數(shù)千,結(jié)連沿山土賊萬余屯踞白鴿嶺。興祚抵仙游,親率大兵剿之。自辰至酉,賊殊死戰(zhàn)不退。光垤馳召練總王丁班以銃手夾擊之。賊大潰,墮崖死者無算,遂奪取白鴿嶺,復(fù)追敗之于嶺頭灣,復(fù)永春、德化二縣。興祚先抵泉州。越三曰,喇哈達始至安溪。師將行,光地進言曰:『賊久被堅圍,我?guī)熪u深山入死地,賊眾頗知兵,宜不敢交鋒;公休士三日待之,賊且遁』。國軒聞喇哈達師將至,果拔寨盡起,由南安雪嶺而去,退札觀音山,筑十九寨以窺漳城。于是泉屬諸縣悉復(fù)。
九月,總督姚啟圣同將軍賚塔、都督沃申等大破劉國軒于蜈蚣山,遂復(fù)長泰縣。
國軒雖解泉圍,兵力猶雄,踞長泰江東一帶。啟圣等統(tǒng)滿漢大軍追至長泰境內(nèi)。國軒陣于溪西蜈蚣山。官軍前鋒稍卻。耿精忠故仇鄭氏,拔刀斫地曰:『吾得與此賊俱殲,死不恨矣』!親督戰(zhàn),立斬退縮者三人,大呼馳入賊陣。諸軍從之。殺其偽鎮(zhèn)鄭英、吳玉璽等。賊大潰。國軒策所乘馬泅河以遁。
光澤奸民楊一鴨謀亂,伏誅。
安溪土賊紀(jì)朝佐等皆降。
方劉國軒之披猖也,村谷年少多有鳩集伙黨為呼應(yīng)者。至是,以形跡懷疑,蜂蟻屯聚,無所投命。諸將師以招撫事付李光地。光地堅明約束,不數(shù)旬,朝佐等相率款復(fù)。
冬十月,總督姚啟圣等會兵進剿,劉國軒屯鳳山等處。
是時,浙江提督石調(diào)聲、江東副將詹六奇、福寧總兵黃大來、邵武鎮(zhèn)吳三畏、漳浦鎮(zhèn)趙得壽等各以師來會,營壘相望七十余里。啟圣設(shè)修來館于漳州以納降者,令投誠副使黃性震董其事,分別全發(fā)、長發(fā)、短發(fā)三等賞給;愿歸農(nóng)則蠲其徭役,愿編伍則給以糧糈;偽將視其帶兵多寡以定職銜崇卑。有既受撫而仍歸賊者,啟圣聽其來去,多縱反間。由是賊黨轉(zhuǎn)相攜貳。
復(fù)移展界居民于內(nèi)地。
部議照順治十八年事宜,沿邊修筑烽寨,置兵防守。巡撫吳興祚議設(shè)水兵營制。檄福州港造八槳船以備水陸會剿。
十八年春正月,總督姚啟圣同將軍賚塔、提督楊捷等遣兵大破劉國軒等于郭塘。
二月,水師提督王之鼎與賊將陳諒戰(zhàn)于定海,不利。
于是之鼎改授四川提督,以岳州總兵萬正色為福建水師提督。
總督姚啟圣遣人招撫劉國軒,國軒不從。
啟圣疏奏:『鄭錦以臺灣為穴,必不降,招撫無益。其偽武平侯劉國軒為賊渠魁,請赦罪許授公爵,并赦偽將軍吳淑罪許授侯爵;若二人解體投誠,則錦勢孤,??芸闪纭?。報聞,啟圣遣中書張雄說國軒歸正。國軒曰:『海潮未涸,艨艟終不斷絕,何以國軒一人為輕重』?堅不降。
夏五月,總督姚啟圣同將軍賚塔、提督石調(diào)聲擊敗劉國軒于潮溝。
國軒據(jù)果堂寨與吳淑等率眾萬余謀奪江東橋及溜石山寨。啟圣同賚塔、石調(diào)聲擊敗之。
冬十月,官軍攻坂尾寨,不克。
賊新筑坂尾寨,以吳淑守之,與國軒相犄角。官軍攻之,失利。已而大雨,寨西墻圯,淑壓死,國軒馳視,哭之曰:『吾失一臂矣』!
寧海將軍喇咯達、副都統(tǒng)沃申敗賊于東石,獲偽總兵陳深。
十九年春正月,巡撫吳興祚遣水師提督萬正色攻海壇鎮(zhèn),克之。偽將朱天貴走據(jù)南日、湄洲諸澳。正色連敗之,追至崇武臭涂。天貴遁入銅山澳。
興祚疏言:『臣自去冬新造戰(zhàn)船工竣,當(dāng)即配駕出洋進剿。若過二月,風(fēng)帆轉(zhuǎn)南,我?guī)煼丛谙嘛L(fēng),難以制勝;莫若乘今風(fēng)勢利便,先攻海壇,毀賊門戶』。乃遣正色由閩安鎮(zhèn)出洋,而自率標(biāo)兵詣同安。賊望風(fēng)披竄,正色尾追至平海,與興祚師會賊奔臭涂官軍又追及之天貴以數(shù)舟遁入銅山澳。未幾,率所部戰(zhàn)船詣總督姚啟圣乞降。
二月,總督姚啟圣同將軍賚塔、提督石調(diào)聲率兵進攻玉洲澳。劉國軒走廈門。鄭錦歸臺灣。偽總兵蘇堪等以海澄降。巡撫吳興祚、提督萬正色克廈門及金門。國軒復(fù)走澎湖。
國軒察軍心動搖,連夜駕小舟至廈門見錦陳狀。錦大恐,亟率眷屬登舟歸臺灣。國軒泣挽之不聽。觀音山一帶賊兵見錦離汛,拔寨盡起。啟圣令兵七路并進。至海澄,堪與陳昌等開門納款。時國軒猶固守廈門,遣兵踞■〈氵丙〉洲、潯尾二處要路。興祚等發(fā)紅衣炮攻之,大戰(zhàn)于圍頭,進扼料羅。料羅者,通臺灣港道也。賊在廈聞之爭先奪艘欲遁。國軒手刃數(shù)人,不能制,仰天慟曰:『數(shù)載之功,廢于一旦,天實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遂登舟走澎湖。興祚等入廈門,得大小船數(shù)百艘、糧數(shù)萬石、火炮盔甲器械不計。復(fù)遣兵攻金門,并克之。疏請置重兵彈壓,分設(shè)海壇、銅山、金門、廈門四鎮(zhèn)而以水師提督居中控馭,駐札廈門。從之。
秋八月,康親王班師回京。
冬十月,弛界禁。
總督姚啟圣、巡撫吳興祚疏請以界外荒田七分還民,三分配給投誠弁員,上可停支俸餉,下可使民復(fù)業(yè)。朝議從之。
邵武賊江幾、楊一豹皆降。
二十年春正月,??茑嶅\死。
錦之?dāng)w臺灣也,其母董氏召而數(shù)之曰:『馮、陳之業(yè)衰矣!猶有先君黃洪之刃在,庸可赦乎?若輩不才,徒累維桑,則如勿往』!錦憤恨而死。初,錦妻唐氏無出,愛妾昭娘生子克■〈臧上土下〉。眾皆言昭娘偽娠,乞養(yǎng)屠者李某子。獨錦自謂生時目睹,不之信。族人竊誹之。克■〈臧上土下〉故娶陳永華季女,乃令永華輔克■〈臧上土下〉監(jiān)國??恕觥搓吧贤料隆挡脹Q國事,雖諸父昆弟不少假,宗族多憚其嚴(yán);然以永華故,不敢肆也。錦歸時,永華亦卒,知克■〈臧上土下〉賢,與精兵三千人為護軍。錦死,母董氏出坐幃中,傳集諸偽官聽讀遺命。錦諸弟揚言曰:『克■〈臧上土下〉非吾骨肉,一旦得志,吾屬無遺類矣』!白董氏,先收監(jiān)國印。董氏命侍者取印,克■〈臧上土下〉不與,左右訛傳監(jiān)國率兵且至。錦群妾有和娘者曰:『監(jiān)國必?zé)o是』,請往問之。和娘至,克■〈臧上土下〉曰:『此印先君所授,軍國系焉。今使一介傳命,真?zhèn)文k,何可輕付?和娘來,固當(dāng)持去』。遂隨和娘至喪次,再拜納印。董氏曰:『汝非鄭家,寧不知乎』?克■〈臧上土下〉未及對,錦弟群起撻之??恕觥搓吧贤料隆敌υ唬骸何移饺詹槐芟釉?,為鄭氏疆土耳。今日死生惟命,何撻為』?董氏命幽諸別室。錦諸弟夜遣烏鬼縊之。烏鬼者,當(dāng)役生番也。明日立和娘之子克塽為嗣,生十三年矣。董氏謂克■〈臧上土下〉妻陳氏曰:『汝參軍女也。參軍于國有大功,汝居宅中,當(dāng)善視汝』。陳氏曰:『今屠兒婦矣,尚安居此』!扶■〈臧上土下〉柩而出,晝夜哭不輟。其兄慰之曰:『汝娠未娩,盍存孤以延夫后』?答曰:『妹所處者變也,縱生男,孰能容之?有死而已』。絕粒七日不死,乃自經(jīng)。臺人哀之。自永華物故,馮錫范用事??恕觥搓吧贤料隆抵畯U,錫范有力焉。遂務(wù)欺誕,以作威福。劉國軒等皆為所制。何佑心懷不平,欲殺錫范而不敢發(fā)??偠揭⑹ヂ勚?,遣人至臺灣吊喪,陰結(jié)其將士之欲歸正者,以為內(nèi)應(yīng)。
夏五月,海寇鄭克塽殺其偽行人傳為霖,續(xù)順公沈瑞死之。
姚啟圣用多金間其黨,招為霖歸正。瑞被縶在臺,為霖密與之謀。偽建威后鎮(zhèn)朱友發(fā)其事??藟u怒,殺為霖,并及瑞,屠其家。瑞妻偽禮官鄭斌之女,克塽釋之;鄭氐守義,亦縊死。
秋八月,以施瑯為水師提督,掛靖海將軍印,同總督姚啟圣等會征臺灣。
先是廈門既平,啟圣密陳臺灣可取狀。提督萬正色難之,言『澎湖以至鹿耳門,潮急礁險,船不得泊,進攻則主客勞逸之勢迥殊,徒損國威;不如度外置之,以為外懼』。啟圣曰:『不然,鄭氏竊據(jù)海島,毒害生靈,天厭其亂,眾叛親離。去歲國破,今日身亡,此天意不可失也。馮錫范脅殺其主,以擅事權(quán),附陳繩武者皆擯斥,豈無怨心?兵臨之際,必有爭起而應(yīng)者,此人事不可失也。諸君所慮者,港道難阻耳。然鄭成功何以克濟?國家兵力盛大,諸君顧乃不若一成功乎』?是時安溪李光地為內(nèi)閣學(xué)士,力薦施瑯可用。啟圣亦奏:『欲平臺灣,非瑯不可』。乃以瑯為水師提督,仍掛靖海將軍印,而改正色為陸路提督。瑯有謀略,且熟海上情形,啟圣傾心任之。
二十一年春三月,總督姚啟圣率兵出定海,以風(fēng)不利而還。
施瑯言于啟圣曰:『欲攻臺灣,利在西南風(fēng);然此瑯武臣專責(zé),安敢以煩公?得發(fā)蹤指示足矣』。遂請簡水師二萬、戰(zhàn)艦三百獨任討賊,督臣留廈門濟餉。
二十二年春二月,偽將何佑筑淡水城。
姚啟圣議以舟師由北淡水襲臺灣,佑諜知其謀,故筑城。
,靖海將軍施瑯大破偽將劉國軒于澎湖。國軒走入臺灣。
瑯駐兵年余不動。安溪李光地給假在籍,邂逅旅店中,問瑯曰:『公出師在此月。眾皆言南風(fēng)不利,公必犯之何也』?瑯曰:『此賈豎之言也。北風(fēng)猛,夜則更甚。澎湖遠(yuǎn)近島嶼,悉賊所踞,到彼未能一戰(zhàn)奪之,舟無泊處,坐與行殊,風(fēng)浪漂泊,軍不能合也。惟夏至前后二十余日,風(fēng)微夜靜,海水平如練,可以拋舟泊洋,聚而觀釁,舉之必矣。且賊將劉國軒者,為彼魁杰,設(shè)以他將守澎湖,雖敗未服,必用再戰(zhàn)。如守澎湖者劉,或死或敗,則勢盡膽喪,臺灣可不戰(zhàn)而平』。光地喜曰:『寇平矣』!瑯曰:『何相信也』。光地曰:『聞為將者必識天時利害、地理向背、較敵之智力,公兼之矣。能無平乎』!瑯以乙亥旦舟發(fā)銅山,會于八罩嶼。國軒擁眾二萬余,據(jù)守澎湖諸嶼甚堅。丁亥,瑯乘南風(fēng)進剿。先鋒參將藍理等七船為急流沖散,飛炮傷理腹,腸流出,理裹腸大戰(zhàn),沈其二艘。己丑,官軍克取虎井嶼。庚寅,瑯以大鳥船五十六,分八隊而進。賊悉銳來拒。自辰至日中,官軍稍卻?,樢源笾劾缰瑪R淺沙不能動。賊見篷上書「中軍」二字,弗知其為瑯也。遙望總兵吳英船甲帳甚盛,意為真將軍,趨赴之。理方醫(yī)創(chuàng)臥床,聞報急往救,奪賊舟,請瑯更舟,大呼殺賊。賊皆披靡?,槼藙葑窊?,大敗之,殲偽將林升、邱輝、江勝、陳起明等,焚其大小戰(zhàn)艦二百余。國軒乘小舟由吼門竄去。戰(zhàn)之日,東南角微云起,國軒方調(diào)遣拒敵,望見喜甚。須臾,雷聲殷殷動。國軒推翻食案嘆曰:『天命矣』!海行占風(fēng)者以云起為風(fēng)兆,聞雷則散云。
秋七月,??茑嵖藟u降,臺灣平。
臺灣聞澎湖已失,兵民洶洶離散。劉國軒憂沮,無復(fù)戰(zhàn)志。馮錫范倡議投誠??藟u從之。乃遣偽官鄭平英同國軒、錫范等乞降?,樢噪分I鄭克塽、國軒劉、馮錫范等曰:『帝五撫御寰區(qū),仁覆無外,即海隅日出之邦,無不欲其咸登衽席,共樂升平。本朝定閩,爾祖鄭成功竊據(jù)海島,甘外王法,以及爾父鄭錦,勾引奸徒,窺伺內(nèi)地,屢經(jīng)剿撫,頑梗怙終。爾方童稚,妄思效爾前人,竄伏臺灣,以為窟穴,倚險負(fù)固,飄突靡常,以致沿海居民,時遭兵燹。朕念中外兵民,皆吾赤子,何忍聽其久罹水火,故特命提督施瑯選將練兵,出洋進剿。旋奏報澎湖已克,臺灣指日蕩平??偠揭⑹ヒ誀柕冉凳枳嗦?。又據(jù)來使呈乞恩赦。朕體上天好生之心,特頒敕旨,前往開諭。爾等果能悔罪投誠,率所屬偽官軍民人等悉行登岸,將前罪盡行赦免,仍加恩安插,務(wù)令得所。爾等其審圖順逆,善計保全,以副朕宥罪施仁至意』??藟u既奉敕,遣偽官馮錫珪、劉國昌等赍送降表?,樍钍绦l(wèi)吳啟爵持榜示入臺灣,諭軍民薙發(fā)。
故明寧靖王朱桂術(shù)自殺。
桂術(shù),魯王世子也,隨父漂泊海外,依鄭氏。聞大兵至,冠服北向再拜,招所善客從容飲別,投繯而死。妻妾姑姊從死者凡五人。
八月,靖海將軍施瑯入臺灣,設(shè)一府、三縣,以鄭克塽等歸京師。
瑯率大軍由鹿耳門而入,克塽及劉國軒、馮錫范率偽文武官跪迎。閭井晏然,市不易肆。自成功至克塽三世,凡三十八年而滅?,樞躺顜鸥嬗诔晒χ畯R曰:『自同安侯入臺,臺地始有居民。逮賜姓啟土,世為巖疆,莫可誰何。今瑯賴天子威嚴(yán)、將帥之力,克有茲土。不辭滅國之誅,所以忠朝廷而報父兄之職分也。獨念瑯起卒伍,于賜姓有魚水之歡,中間微嫌,釀成大戾?,樣谫n姓,翦為讎敵,情猶臣主。蘆中窮士,志所不為,公義私恩,如是而已』。語畢下淚。仍待克塽及諸偽將如禮。疏請設(shè)府一,曰臺灣,縣三:曰臺灣、鳳山、諸羅。是年克塽等至京師,圣祖仁皇帝念成功明室遺臣,非若亂臣賊子,賜成功及子錦歸葬南安,如田橫故事;封克塽公爵,隸漢軍正紅旗;國軒為順清侯,授天津衛(wèi)總兵;錫范為順清伯。克塽死,爵除。
二十四年夏六月,漳州賊林恩等謀亂,伏誅。
三十年春三月,龍溪縣奸民林姐作亂,游擊張繼良擒斬之。
三十五年秋七月,臺灣新港民吳球謀亂,伏誅。
上杭賊鄭德敬作亂,伏誅。
三十六年夏四月,詔安縣賊呂扁作亂,尋伏誅。
扁聚黨于平和白葉渠,渠深險,與廣東大埔縣山聯(lián)界,數(shù)日間眾至七百余人,漸逼縣城。時居民俱依鄉(xiāng)堡為固,賊無所得食。夜趨南靖之山城墟,汛防千總曾高捷擊走之,轉(zhuǎn)遁平和,高■〈氵〈癶上示下〉〉約正吳元臣糾鄉(xiāng)壯擒之,余黨俱散。
三十七年秋七月,平和賊鍾平鼻作亂,伏誅。
平鼻,呂扁黨也,潛結(jié)群盜,約期劫縣,已為內(nèi)應(yīng),登城伺探。為營兵所執(zhí),殺之。
二十八年春二月,臺灣吞霄土官卓個、卓霧、亞生作亂。
初,通事黃申在吞霄征派無虛日,社番苦之。土官卓個、卓霧、亞生殺申。鎮(zhèn)道遣使招諭,不得入,乃發(fā)兩標(biāo)官兵,委署北路參將常泰進剿。而新港、蕭壟、麻豆、目加溜灣四社番為前部。個、霧等阻險拒守,四社番死傷甚眾。
秋七月,獲淡水土官冰冷。
時方征吞霄,冰冷遣使與個、霧等通。有水師把總者巡哨至淡水,聞變,潛泊???,冰冷未之覺。把總遣他社番誘以貨物交易,伏壯士水次,縛之,亟登舟。比諸番出護,已掛帆矣。吞霄平。后諸番以首惡既誅,乃因通事求撫。
八月,署北路參將常泰以岸里番擊吞霄,擒卓個、卓霧、亞生以歸,斬于市。
有獻計于常泰者曰:『岸里社番,穿林箐、越澗谷如飛,擒個、霧非此不可。時岸里社番尚未內(nèi)附,乃遣譯者入說其魁,多致糖、煙、銀、布』。番大喜,繞出吞霄山后。官軍攻其前,個、霧等大窘,將逃入山內(nèi),岸里社番設(shè)伏擒之。至郡,尸諸市,傳首以示諸番。是役也,勞師七閱月,官軍被死者數(shù)百人。
四十年冬十二月,諸羅賊劉卻作亂。北路參將白通隆等擊敗之。
卻以拳棒自負(fù),日與無賴惡少往來,歃血為盟。會卻家神爐無故發(fā)火,眾曰:『此不君即帥耳』。約日舉事。通隆率官兵戰(zhàn)于急水,卻大潰,走匿山藪中,尋捕斬之。
四十一年夏,漳浦奸民曾睦等作亂,知縣陳汝咸討平之。
睦聚眾百余人,潛伏七星洞,招黨入海。汝咸發(fā)兵追捕,密致賊黨林大札,啖以重利,誘睦入界內(nèi)生擒杖殺之,余黨解散。
四十三年冬十月,海賊徐容就擒。漳浦知縣陳汝咸宥之,令招賊自贖,余黨悉平。
容本名林老大,平和小溪人。初在廣東海豐碣石衛(wèi)招集亡命。是年,容自廣東開洋,往來劫掠,次漳浦古雷,船忽壞,賊各攜重資雇小船登岸。過云霄,為保甲盤獲。容與其黨八人俱就擒。汝咸庭鞫,容直陳不諱。詢以賊中情形甚悉。汝咸言于督撫,請宥容罪,俾招余黨自贖;籍其財物,解充兵餉。許之。明年,刑部侍郎常壽巡閩粵,置容軍中,隨地招撫,余黨悉平。
四十五年,浙江流寇黃宜加、曹昌隆等掠永定縣境。
四十六年秋八月,漳平土寇陳首魁等作亂,漳州知府趙完璧撫平之。
四十九年,總督范時崇獲海寇鄭盡心,械送京師。
盡心在洋肆劫,遠(yuǎn)至錦州等處;時崇購獲之。
汀州游擊沙永祥會漳潮兵搜捕浙寇黃宜加等七十余人,僇之。
漳平賊陳五顯作亂。
五顯等嘯聚漳平白花林,知縣王調(diào)元擊之,奔潰。旋掠永春、大田、安溪,興泉道佟沛年同守備余健率兵破之。后就撫,械送京師,伏法。
五十二年,順昌縣奸民盧天章作亂,伏誅。
五十七年秋九月,長泰奸民薛合等作亂。
五十八年夏四月,福清奸民薛彥文等謀亂,伏誅。
六十年夏四月乙酉,臺灣奸民朱一貴作亂。
一貴,長泰人,游手無賴渡,臺灣充臺廈道轅役,被革,飼鴨為生。其鴨旦暮編隊出入,愚甿異焉。奸匪過者,一貴輒烹鴨具饌,款延盡歡。時承平日久,守土恬熙,防范疏闊。一貴心易之。是年,鳳山令缺,郡守王珍攝縣篆,委政次子,征收苛刻。以風(fēng)聞捕治盟歃及違禁入內(nèi)山斫竹木者,囚系百余人,奸匪藉為口實,搖惑人心。有黃殿者,居羅漢門,約惡少李勇、吳外、鄭定瑞等見一貴曰:『今地方官長,但知沈湎樗蒱耳,兵民瓦解,欲舉大事,此其時乎』!一貴曰:『然。我姓朱,若以明裔聳鄉(xiāng)村,從者必眾』。皆曰:『可』。推一貴為渠首,立賊幟,書「大元帥朱」。夜出岡山,襲劫塘汛。先是粵民高永壽在笨港負(fù)販為生,有病者捿破廟中,餓且死,永壽活之。三日至南路,遇前所活人欷歔感泣,引入見一貴,言倡亂謀甚悉,邀永壽入伙;佯許之,乘間逃回,赴南路營告變。弗信。至府復(fù)告之鎮(zhèn)道。鎮(zhèn)道以為狂疾,坐妖言惑眾,將論死,從寬遞回原籍。
辛亥,臺灣右營游擊周應(yīng)龍率師討賊。丁巳,戰(zhàn)于赤山,官軍敗績,千總陳元戰(zhàn)死,應(yīng)龍?zhí)託w。賊遂陷鳳山縣。
辛亥,警報至郡??偙贇W陽凱集將弁議出兵。中營游擊劉得紫請行,弗許。令周應(yīng)龍領(lǐng)兵四百人,調(diào)新港、目加留灣、蕭壟、麻豆四社土番隨之。岡山距府治三十里,賊勝未盛,疾趨可滅也;應(yīng)龍行五里即駐營,翌日再進十五里,屯角帶圍。賊夜出糠榔林,汛防把總張文學(xué)迎戰(zhàn)失利。應(yīng)龍隔一溪不能救。是日,南路賊首杜君英遣黨楊來、顏子京至一貴所議共掠臺灣府庫。又有郭國正、翁義起草潭,載穆、江國論起下埤頭,林魯、林騫、林璉起新園,王忠起小琉球,皆愿從君英攻府,約一貴共事。癸丑,應(yīng)龍兵至小岡山,與賊戰(zhàn),千總陳元、把總吳益等奮力掩擊,賊敗走。應(yīng)龍收兵駐二濫,傳令殺賊一名賞銀三兩,殺賊目一名賞五兩。兵番妄殺平民邀賞,縱焚房屋。應(yīng)龍不禁。由是各鄉(xiāng)樹幟應(yīng)賊,賊勢益振。丁巳,官軍遇賊于赤山,杜君英、朱一貴兩路夾攻。戰(zhàn)方合,應(yīng)龍以后隊遽退。元戰(zhàn)死,應(yīng)龍?zhí)託w府治。一貴率群賊大隊追之。君英等分兵攻陷鳳山縣。南路營把總林富戰(zhàn)死,守備馬定國兵敗自刎死,參將苗景龍匿萬舟港漁寮三日,賊獲而殺之??ぶ写笳?。
五月辛酉朔,臺灣總兵官歐陽凱、游擊劉得紫、臺協(xié)水師副將許云、守備張成御賊于春牛埔,師亂,凱云與守備胡忠義、水師左營游擊游崇功、千總林文煌、趙奇奉、把總李茂吉等皆死之,得紫被執(zhí),鎮(zhèn)標(biāo)左營游擊孫文元赴海死,游擊周應(yīng)龍走泉州,臺協(xié)水師中營游擊張彥賢、右營游擊王鼎等率所領(lǐng)兵逃出澎湖,臺廈道梁文煊、知府王珍以下各官皆從之,賊遂陷臺灣府。
把總楊泰通賊為內(nèi)應(yīng),刺凱墜馬,群賊交刃,斫其首而去。忠義與千總蔣子龍、把總林彥皆死。汀州鎮(zhèn)把總石琳帶兵往廈臺換班,亦戰(zhàn)死。云與崇功、文煌、奇奉、茂吉沖突血戰(zhàn),所向披靡。自黎明至日中,矢窮炮盡,俱遇害。得紫自中路引兵還救,所乘馬為賊斫倒,與成俱被擒。彥賢、鼎同守備萬奏平、凌進、楊進千、把總朱明、劉清、鄭耀等率兵千余人、戰(zhàn)船四十余號,聯(lián)■〈舟宗〉楊帆逃出澎湖。文煊、珍率同知王禮、臺灣知縣吳觀域、縣丞馮通、典史王定國、諸羅知縣朱夔、典史張青遠(yuǎn)、把總李碩、陳福、尹成、道標(biāo)守備王國祥、千總許自重相相率登舟。慮港內(nèi)商漁艇艦為賊所有,盡驅(qū)出鹿耳門,齊赴澎湖。賊遂陷府城。癸亥,賊立一貴為王,以道署為王府,偽號「永和」。偽官有平臺國公、開基將軍、鎮(zhèn)國將軍、內(nèi)閣科部、巡街御史等號,衣冠皆取諸優(yōu)伶,不足,或?qū)⒆绹梧胁噬呔Y以為衣,以紅綠綢里頭,出入炫耀于道。
癸亥,臺灣北路賊賴池等陷諸羅縣,北路營參將羅萬倉死之。
池與奸民賴元改、蕭春等攻諸羅縣,萬倉同千總陳徽、把總鄭高、葉旺分門迎敵,萬倉當(dāng)其南,出死力拒戰(zhàn),兵單無援,遂遇害。城陷。萬倉側(cè)室蔣氏自經(jīng)死。
乙亥,總督覺羅滿保馳至廈門,檄召南澳總兵官藍廷珍會水師提督施世驃于澎湖,克期進兵討賊。
臺中各官逃至澎湖,喘息稍定,乃始具文申報。滿保聞變,以廈門為控制臺灣咽喉,親行彈壓。巡撫呂猶龍綏輯省城。令布政使沙木哈督買延建上游之米。復(fù)移檄浙江、廣東兩省運米并赴廈門平糶。庚午,滿保發(fā)福州。乙亥,至廈門,則世驃已登舟出港兩日矣。初,民間聞臺灣全郡俱陷,疑賊且長驅(qū)澎、廈,加以各路征兵皆集,米價騰貴,市里驚惶。滿保募丁壯、籍游手,潛消伏莽。所征各鎮(zhèn)協(xié)標(biāo)營兵,多從海舟赴夏,陸行至者處之舟中,止許一人登岸買辦,所需悉依民價,街巷寂然,不見兵革。未幾,諸路運載米石數(shù)萬俱至,米價頓平。民益歡慶忘亂。
朱一貴。攻其黨杜君英,君英敗走貓兒于。
先是君英入府時,欲立其子杜會三為王,眾不服,立一貴。君英故恚甚,每事驕蹇,掠婦女閉營中。所掠女有系吳外戚屬者,外請釋之,不聽,怒欲相攻。一貴遣楊來、林璉往問,君英收縳來、璉。一貴密謀令李勇、郭國正等整兵圍攻君英。君英與林沙掌等率粵賊數(shù)萬人北走虎尾溪,至貓兒干屯札剽掠,半在線下多被蹂躪。
淡水營守備陳策遣人至廈門請援,總督滿保發(fā)兵救之。
策聞臺郡陷,督弁兵堅守,招集鄉(xiāng)壯分布要害,遣隊目鄭明、蔡武赴廈請援。
滿保令金門守備李燕、北路營守備劉錫、千總李郡帶兵星赴淡水應(yīng)援,故得無虞。
六月癸卯,提督施世驃、總兵官藍廷珍等發(fā)澎湖,攻鹿耳門,克之,遂復(fù)安平鎮(zhèn)。
廷珍言于世驃曰:『群盜皆烏合,畏死脅從,一攻即靡,但其眾至三十萬,不可勝誅。今當(dāng)止殲渠魁數(shù)人,余反側(cè)概令自新』。世驃從之。癸卯,發(fā)澎湖,以守備林亮、千總董方為前鋒。丙午黎明,舟師抵鹿耳門外。賊目蘇天威扼險迎敵,迭發(fā)大炮。亮、方以大船冒死直進,遙望鹿耳炮臺,火藥推積如山,命放巨炮,專攻其火藥。桶中火起,烈焰沖天,賊燔斃無算,遂潰。時潮水驟張,高八尺,廷珍率參將王萬化、林政等四百余艘,連檣并進。亮、方乘勝掩殺,奪取鹿耳門炮臺。天威逃入安平鎮(zhèn)城,與賊目鄭定瑞列兵拒守。亮、方奮勇先登,弁兵繼之。賊棄城走。廷珍入城,豎大軍旗幟,日猶未晡也。下令門戶標(biāo)「大清良民」即勿問,惟拒敵乃斬之。百姓大喜,爭攜老幼跪迎,少壯者自充鄉(xiāng)兵,愿道官軍殺賊。是夕,世驃船到鹿耳門。詰旦,乘潮入安平。一貴遣楊來、顏子京、張阿山、翁世虎率賊八千余人來犯。參將萬化政等領(lǐng)兵御于四鯤身。廷珍指揮沖擊,槍炮連環(huán)如雨,復(fù)遣小船沿岸夾攻;賊大敗。己酉,一貴以數(shù)萬眾擁牛車駕炮列楯為陣,復(fù)犯安平。廷珍督兵分左右拒,大戰(zhàn)于二鯤身,連炮擊仆賊烏龍旗,遂破其陣。賊退保府治。沿岸列炮,晝夜固守,與官軍相持。
癸丑,提督施世驃、總兵藍廷珍等復(fù)臺灣府,朱一貴遁去。
庚戌,世驃用降者計,夜遣林亮、董方等率兵一千二百名從西港仔暗渡出府治之背,廷珍統(tǒng)大軍繼之。壬子黎明,在竿寮鄉(xiāng)登岸。廷珍令空舟悉還安平,示軍士無還心。亮、方等遇賊蘇厝甲。方交鋒,廷珍分兵八隊,自將中軍馳赴助戰(zhàn)。賊潰亂奔竄,死傷遍野。薄暮,官軍札犁頭標(biāo)。廷珍料賊必來劫營。漏初下,傳令撤去賬房,卷旗幟,露刃伏芒蔗間。賊果至,不見大營,方錯愕,我軍突出沖殺。賊大亂,自相攻殺。是日,世驃令游擊林秀、王良駿等從七鯤身陸路至瀨口,攻府治之西。賊盡驅(qū)精銳拒戰(zhàn)。官軍賈勇爭先,遂奪涂墼埕,毀賊營。至晚,屯南較場。比曉,一貴率余賊數(shù)萬遁。官兵入城,秋毫無所犯,民相慶復(fù)見天日。
乙卯,參將王萬化、林政等率兵收復(fù)鳳山縣。
萬化、政與游擊邊士偉、魏天錫帶兵剿撫南路,擒斬賊目顏子京、鄭定瑞等,安撫下淡水、大昆麓各處人民社番;于是南路五百里地方俱平。
游擊林秀、薄有成等同原任游擊劉得紫率兵往北路剿撫逸賊。
先是得紫被擒,引頸受刃,賊素重其名,不忍殺。得紫曰:『吾為官不可不死,但求理吾帥,死瞑目耳』。賊聽之,收埋歐陽凱尸畢,復(fù)禁之學(xué)宮朱子祠。賊進食,弗食,七日仍不死。諸生林皋、劉化鯉為言諸賊可滅狀,得紫始受民饋食。壬子夜,乘間投大帥施世驃、藍廷珍,嘉其抗賊不屈,優(yōu)待之。得紫募丁壯百五十人,請殺賊雪恥,故與秀等同行。
閏六月丙寅,朱一貴等就擒,械送京師。
一貴走灣里溪、下加冬,將趨溝尾莊糾眾。漳浦人王仁和與莊民楊石善,知其族楊旭、楊雄為一方巨擘,與謀擒一貴;石許焉。仁和密告于藍廷珍。廷珍給仁和外委守備各銜札。于是石等密糾鄉(xiāng)壯以待。是月甲子,一貴率千人至索飯,旭等椎牛餉之。一貴往月眉潭,乏食,其黨漸散。丙寅,雄紿一貴復(fù)回溝尾莊。及暮霖雨,旭備館舍款一貴,散其眾分宿民家,傳集六莊鄉(xiāng)壯,佯為守護,潛以水灌賊炮。夜五鼓,大嘩,稱官兵至。諸賊倉皇不知所措。雄、旭、石等遂擒一貴及王玉全、翁飛虎、張阿山,余皆逸去。及會訊,一貴稱孤家,廷珍怒命捶其足,一貴等乃跪,伏罪請死。檻送解京。余黨楊來、吳外、李勇等以次捕獲。
游擊朱文、謝希賢等收復(fù)諸羅縣。
文、希賢等率兵收復(fù)北路,擒斬賊目萬和尚等,平諸羅。希賢引兵與淡水營守備陳策等合兵下半線,于是北路千余里地方悉平。
秋七月,賊黨江國論、鄭元長等復(fù)據(jù)阿猴林,官兵剿之,皆降。
國論、元長復(fù)聚余黨豎旗于阿猴林。廷珍發(fā)兵追剿。群賊潰散,系旗林木中。
其黨陳逸謀于差員張騰霄。騰霄偕逸往撫之,乃與俱至。廷珍為之美衣服,聽其出入遨游,而陰為之備。于是就撫諸賊皆忻然自慰曰:『江國論且然,我曹無患矣』。
諸羅賊林君等作亂,隨征漳浦知縣王紳文捕獲之,伏誅。
林君等豎旗于六加甸,紳文獲之。眾議押解內(nèi)地,藍廷珍曰:『甫平思亂,此曹不可活也。軍中義得專殺,茍有罪某自當(dāng)之』。乃令梟首竿示。復(fù)有楊君、李明聚眾鹽水港,黃輝、卓敬聚眾紅寮,先后捕斬之。
九月,賊渠陳福壽、杜君英及其子會三皆降。
外委陳漳訪緝至南路觀音山,招撫陳福壽以來。藍廷珍置福壽軍中,以家人禮待之。杜君英晝伏夜走。聞福壽事頗心動。諜者林生入羅漢門說之,君英及其子會三皆就撫。
提督施世驃卒于軍,以藍廷珍署理提督印務(wù)。
冬十月,朱一貴等伏誅。
十一月庚寅,南路余賊陳成等復(fù)作亂;署提督藍廷珍發(fā)兵大搜羅漢門諸山,獲成等斬之。
成綽號莿瓜成,與蘇清、楊美、林阿尾等豎旗于石壁寮。廷珍遣千總何勉、杜雄等率兵搗賊穴。成等奔潰,清就擒,美逃匿下淡水,為知縣劉光泗所獲。廷珍以羅漢門諸山素為逋逃藪,遣游擊王良駿、薄有成、守備呂瑞麟、閆威、李燕、蔡勇等分路搜捕,窮山密箐,無不遍歷,焚毀賊巢數(shù)十所,先后擒陳成、林阿尾、林丁、莊謀、鄭教、陳璞、鄭文苑、林沙掌、陳國進、李吳等,梟斬之。
十二月,誅臺灣逃回文武各官。
文員自梁文煊以下,武職自周應(yīng)龍以下,俱發(fā)往臺灣正法;已故知府王珍棺剖梟尸示眾。
長泰賊首薛合伏誅。
合遁逃四年,至是始獲,梟其首,籍其家。
是年,安溪奸民鄭堅、陳洛等作亂,伏誅。
六十一年春三月庚子,臺灣南路下淡水奸民林亨等謀作亂,守備陳一得率兵捕獲之。
亨等以「合心王」三字為勘合,頒于其黨方貿(mào)帛制旗,約夜舉事。有密報者,一得率官兵捕之,搜得勘合及偽札。分兵圍搜大昆麓、罟寮及北路鐵線橋伙黨顏煙、李咸等,并獲之。
雍正元年春正月,臺灣逸盜楊合謀作亂,總兵藍廷珍遣兵捕獲之,余黨悉散。
夏四月,臺灣中營千總何勉獲逸賊王忠等,斬之。
朱一貴之亂,群賊皆已伏誅,惟忠等遁逃傀儡內(nèi)山。藍廷珍令外委鄭國佐、林天成召致山番通事章旺同入傀儡內(nèi)山,遍搜各社,諭番眾不許窩留。于是忠等不敢復(fù)入番界。勉備歷險阻,訪知蹤跡,遂擒忠及劉富生、陳郡等。
四年秋九月,總督高其倬檄臺灣道吳昌祚、北路參將何勉同率兵討水沙連社番。
水沙連舊為輸餉熟番,自朱一貴亂后,遂不供賦。其番目骨宗等恃山溪險阻,潛蹤出沒,恣殺無忌。其倬檄昌祚授以方略,委為總統(tǒng),分路進攻,以勉副之。
冬十月,參將何勉進兵蛤仔難,諸番皆就撫,獲番目骨宗等,誅之。水沙連平。
勉等攀巖援木,冒險深入,抵水沙連北港之蛤仔難社。諸番震攝,就撫。越數(shù)日,復(fù)入南港水里湖,擒骨宗父子三人,及兇黨阿密氏麻著等二十余番,搜出頭顱無數(shù),皆伏誅。于是南北港二十五社畢服,依舊輸課,水沙連平。
十二月,仙游賊吳漢復(fù)據(jù)大飛山,官兵捕誅之。
六年冬十二月,臺灣南路山豬毛生番作亂。
傀儡山內(nèi)生番性嗜殺人,以得頭多者為雄,諸社皆然,而山豬毛為最。是月突出劫掠,戕殺漢民二十二人。
七年春,臺灣道孫國璽、總兵王郡率兵討山豬毛番,平之。
官兵攻山豬毛社,諸羅知縣劉良璧堵后山,撥內(nèi)優(yōu)社番擊八里斗難,北路參將何勉入南仔仙山,會剿邦尉山,平之。
九年冬十二月,彰化縣大甲西社番林武力學(xué)生等作亂。
北路大甲西社番林武力學(xué)生等結(jié)樸仔籬等八社鼓眾倡亂。淡水同知張宏章走免,居民多被戕,北路洶洶??偙賲稳瘅氡毖仓恋勛兓刂霖堄郾粐?,瑞麟奮身殺出,駐彰化縣治,征府中兵累戰(zhàn)不克。
十年春三月,鳳山縣奸民吳福生作亂。
福生乘北路未靖,與商大概等謀劫陴頭。臺鎮(zhèn)王郡遣游擊李榮引兵應(yīng)援。福生等于
二十八日夜焚岡山營,次日復(fù)焚舊社汛塘,虎頭山、赤山各處悉樹賊旗。
夏四月,吳福生等攻陴頭,總兵官王郡率兵討平之。
初三夜,賊攻陴頭。守備張玉、把總黃升拒守。賊焚萬丹巡檢署。時鎮(zhèn)標(biāo)軍多撥北征,府治兵少??ぬ街痤^賊熾,率兵夜發(fā)。初五日,與參將侯元勛、守備張玉、林如錦等三路夾攻。賊卻復(fù)集。自辰向未,戰(zhàn)數(shù)合,賊大潰,獲蕭田等八人而還。玉與外委千總徐學(xué)圣、鄭光宏戰(zhàn)死。越數(shù)日,搜擒福生及商大概等三十余賊,伏誅。南路平。
冬十一月,陸路提督王郡等率兵討大甲西社番賊,平之。
先是五月間,番賊復(fù)結(jié)沙轆、吞霄等十余社同反,圍彰化縣,百姓奔逃,絡(luò)繹于道。六月,總督郝玉麟赴廈門,調(diào)呂瑞麟回臺灣府彈壓,檄新授陸路提督王郡討之。七月四日,郡同巡察覺羅柏修師至鹿仔港,遣參將李應(yīng)越、游擊黃貴、林榮茂、守備蔡彬等圍阿束社,番賊潛逸。參將靳光瀚、游擊林黃彩、守備林世正等扼隘口,絕其去路。八月,渡大甲溪,遣金門鎮(zhèn)李之棟、游擊高得志、李科、守備呂九如、林如錦等分路追殺。歷大安溪,登大坪山,直抵悠吾生番界。賊大窘,走南日內(nèi)山,峭壁峻絕,僅一線魚貫攀緣而上。番踞高嶺,下矢石如雨,我?guī)煀^勇爭進,槍炮交攻,聲震山谷。番負(fù)創(chuàng)四竄,官軍搗其巢,縱火焚所積,番計窮,于是各社相繼獻渠兇林武力學(xué)生等來降。凡四閱月,北路平。
十三年冬,彰化縣柳樹湳、登臺莊生番作亂;副將靳光瀚、同知趙奇芳緝獲眉加臘社番巴里鶴、阿尉等誅之,亂遂定。
乾隆七牟夏六月,漳浦縣民賴石戕其知縣朱以誠。
秋七月,詔安賊陳作謀圍縣城;巡撫劉于義遣兵討誅之。
十三年春正月,建寧府奸民魏現(xiàn)謀作亂,官兵捕誅之。
十七年冬十二月,平和縣生員蔡榮祖等謀作亂,事泄,伏誅。
榮祖素與南坪妖道馮珩交好,謀為不軌,期于是月十七日夜襲郡城。先一日,榮祖由管溪買舟,舟中存軍器火藥,行至南靖湖山,為鎮(zhèn)標(biāo)守備葉相德、南靖、典史周履忠擒獲。其黨翼散布郡城內(nèi)外者,以次就獲,斬于市。
三十三年春三月,漳浦縣賊盧茂作亂;知縣徐觀孫、把總曾大猷捕誅之。
三十五年春正月,詔安縣奸民李少敏謀亂,伏誅。
五十一年冬十一月,彰化縣奸民林爽文作亂,城陷,臺灣知府孫景燧、北路理番同知長庚等皆遇害。
爽文,漳州平和縣人,徙居彰化大里杙。少充縣捕,尋棄去,與匪徒潛行劫掠。大里杙去縣城五十里,逼近內(nèi)山,恣為盜賊囊橐,吏不敢問。先是,閩廣間奸徒結(jié)黨名目,有所謂天地會者。四十八年,漳州人嚴(yán)煙渡海傳會,爽文與劉升、陳泮、王芬及淡水之王作、林小文、諸羅之楊光勛、黃鍾、張烈、葉省、蔡福、鳳山之莊大田、莊韭等均入會。光勛為楊文麟養(yǎng)子。文麟幼子楊媽世與光勛不和,創(chuàng)雷公會與之?dāng)场J悄昶咴?,臺灣道永福、知府孫景燧聞其事,密飭文武員弁嚴(yán)緝。石榴班汛把總陳和獲黃鍾、楊文麟及文麟子楊狗等解縣。越數(shù)日,和又獲張烈,械之。攝諸羅縣臺防同知董啟埏釋放狗。狗遂約會匪劫斗六門,奪烈而去,和破殺。永福與總兵紫大紀(jì)率兵馳赴諸羅,擒數(shù)十人,搜得姓名會簿。首犯楊光勛逃逸,旋為攝彰化縣臺防同知劉亨基所獲。永福、大紀(jì)審鞠光勛等十八人,皆斬諸市。然彰化匪類根株未拔也。烈等余黨,遂竄入大里杙嘯聚。是月初旬,大紀(jì)巡視彰化,賊方豎旗起事。北路理番同知長庚請大紀(jì)駐鎮(zhèn),不許,即日旋府,令中軍游擊耿世文領(lǐng)兵三百人同景燧赴彰化。景燧至,促新縣令俞峻、副將赫升額與世文率兵往捕,駐營于五里外之大墩,諭村民擒獻,焚數(shù)小村以怵之。賊遂鼓煽各莊會于茹老山。眾怨官兵以無辜焚其村,皆從亂。因林氏之族不肯令爽文主名,暫推劉升為首。丁酉夜,賊目陳泮王等從爽文攻陷大墩營,殺赫升額、耿世文、俞峻及千把總兵役等數(shù)百人。時彰化守兵僅八十人,景燧、長庚糾集番眾掘濠插竹,同都司王宗武、原任知縣張貞生、署典史馮啟宗、丁艱典史李爾和分門戒嚴(yán)。戊戌,大雷雨,賊抵城下,槍炮莫施。己亥,城中有與賊通者,開門納之。賊入城,拘景燧。亨基被殺,一女滿姑尚幼,有賊扶之出,姑切齒痛罵,賊以刀割其舌,噴血大慟而絕,劉氏一門死者十三人。啟宗守監(jiān)門,為監(jiān)犯楊牛所害。長庚有膂力,與賊戰(zhàn),手刃二賊,賊磔之,沈其首于濠。宗武及其子死于署前。賊擁景燧至演武廳,迫降景燧以大義斥之,遂與亨基幕友孫南容、施琪、范輝同死焉。
十二月庚子朔,賊陷淡水;護淡水同知臺灣知縣程峻自殺,竹塹巡檢張芝馨死之。
先是峻與守備董得魁馳赴中港守御。賊黨盤山逾嶺而入,糾結(jié)貓盂莊李同、貓里社黃阿寧、何添等直至新莊,所過附逆者甚眾。峻聞?wù)没?,退回塹城,至山頂,伏起,峻自殺。賊乘機攻塹城,陷之。峻長子必大懷印從八里坌內(nèi)渡。賊共推林爽文為盟主,偽號「順天」,以彰化縣署為盟府。本縣胥吏劉懷清為偽彰化知縣,劉士賢為偽北路海防廳,王作為偽征北大元帥,王芬為偽平海大將軍。爽文用烏緞作笠,蟠金龍二,以黃線結(jié)蕤,自頂垂背,掠取官幕袍服衣之。其眾悉以烏布帕頭。
乙巳,賊陷諸羅縣,攝縣事董啟埏、原署知縣唐鑒、典史鍾燕超等皆死之。
林爽文從彰化往攻諸羅,留守彰化之賊不過數(shù)百人,同偽官稽查出入而已。諸羅城旁無深溝,大霧彌漫,竟日不散。賊聞施槍炮,繞城四呼,而陰使眾賊伏城下掘陷之,蜂擁而入,殺啟埏及鑒、燕超等。是時賊勢四起,南投、貓霧捒等處皆破。南投縣丞周大綸、羅漢門縣丞陳圣傳、署貓霧捒巡檢梁永提俱不屈死。署南投縣丞洪智為賊掠至大里杙,不殺。府城先聞大墩及彰化之變,鎮(zhèn)道議令左營游擊李中揚領(lǐng)兵三百人往援。中楊扶病至諸羅,亦死之。賊既得諸羅,爭掠財貨,驕滿自恣,視府城為掌握間物,日聚黨飲酒演優(yōu);以故府城得預(yù)為備。永福遣教授羅前蔭、海東掌教嘉應(yīng)州舉人曾中立、幕友劉繩祖馳赴鳳山,招集粵義民赴府守御。臺灣縣知縣王露病,不能視事。臺防同知楊廷理代理府事,率經(jīng)歷羅倫等步行招坊市義民,三日中得八千人,復(fù)乘船至???,得長年水手一千余人,并調(diào)熟番一千人,鳩集工匠,整造器械,以備戰(zhàn)守。
己酉,臺灣總兵柴大紀(jì)御賊于鹽埕,賊遁去。
同知楊廷理亟請大紀(jì)出兵,大紀(jì)合護安平副將林光玉率兵二百人往諸羅,至鐵線聞賊盛,退回三坎店。丙午,大紀(jì)領(lǐng)兵出城,丁未,至灣里溪不能進,退守鹽埕,是日,賊眾數(shù)萬猝至,兵民力御之,賊愈敗愈多,營中貯大銅炮一乃王寅年漂出海中者,火以擊賊,賊死無算遂遁,把總高大捷妄傳大紀(jì)被圍,躍馬穿城逸去,眾皆惶惑,廷理急遣番眾追至鹿耳門縛歸,戮之民心乃定,守備董得魁于中港敗后退保艋舺,同新莊巡檢王增錞、署都司易達招募泉籍義勇駐守焉。
辛亥,廣東義民李安善偕原任彰化知縣張貞生、把總陳邦光復(fù)彰化城。已而賊復(fù)陷彰化,攻北莊,安善死之。
安善,廣東嘉應(yīng)州監(jiān)生。父文煥,于康熙末平朱一貴有功,授職居北莊。及林爽文攻諸羅日,安善在彰化岸里社捐貲招募民番,乘賊攻府,遂與貞生、邦光克復(fù)彰化城,獲賊偽官楊振國、高文麟等,檻送內(nèi)地,伏誅。時各路義民中有不肖之徒,焚莊搶掠,脅從者無所歸,以故空城仍為賊據(jù)。北莊在賊巢后,賊畏其逼。并力攻之。安善赴鹿港軍營領(lǐng)鉛藥回,中途為賊所執(zhí),挾至大里杙,不屈,賊支解之。
壬子,淡水同知幕友壽同春偕原任竹塹巡檢李椿、書院掌教原任榆林知縣孫讓復(fù)淡水廳。
先是淡水賊王作、林小文等劫奪淡水倉庫,遂居廳事,把總吳淡不屈死,同春被執(zhí)。賊素重其名,不殺,請受計。同春詭許之,潛遣人楊言內(nèi)地大兵已到,賊眾疑散。同春復(fù)約椿、讓糾合義民一萬三千余人,收復(fù)塹城,擒作及余黨許律、陳覺、鄭加等,斬之。
壬子,臺灣南路賊莊大田陷鳳山縣,知縣湯大奎、典史史謙死之。
大田亦漳州平和人,渡海家鳳山縣。林爽文滋事,遣黨陳天送至南路糾合謀逆。大田偕族弟大韭至阿里港,凌逼富戶,出財谷造旗幟。時北路賊退聚窵松、大目降間。鳳山諸賊以北路道遠(yuǎn)不愿往,遂推大田為首,與爽文遙相應(yīng)援。大奎聞變,募義民千人守城,參將瑚圖里領(lǐng)兵出御。伏賊從龜山入城縱火,大奎及其子荀業(yè)、典史史謙皆不屈死。瑚圖里棄參將印,疾馳至府,府城大震。臺灣道永福遣典史易鳳翔內(nèi)渡請兵。
癸丑,賊攻臺灣府。
賊萬余由南路攻郡城。楊廷理與經(jīng)歷羅倫、外委王國志率民番分路御之。澎湖左營游擊蔡攀龍領(lǐng)兵八百人到臺灣,札營小南門五里外之桶盤棧。
戊午,廣東舉人曾中立等募義民討賊。
鳳山所屬山豬毛系東港上游粵民一百余莊,分港東港西兩里,康熙間平朱一貴之亂,號懷忠里,建忠義亭。俸滿教授羅前蔭等赴莊招集義民,適賊遣其黨涂達元、張載柏到莊誘眾,即斬二賊以徇。選壯丁八千余人,分為六隊,計畝均餉,推中立總其事,領(lǐng)眾攻小篤家莊、阿里港等處,牽綴賊勢。南路賊莊大田退守南坑仔,北路賊仍聚大目降。
甲子,同知楊廷理與守備王大植率兵御賊,千總沈端死之。戊辰,賊圍臺灣府。
林爽文率眾由大武壟赴大目降,合南路賊圖攻府城。廷理與大植分兵四路巡哨。賊結(jié)隊往攻鹽埕。端至大灣塘與賊遇,奮力交鋒,以兵少賊多,遂死之。廷理、大植收軍回城。戊辰除夕,賊黨伏東門民房,取蔗林枯藤灌硫磺等物密置竹根木柵旁,謀俟三更繞城縱火突入,終夜大雨滂沱,火不得施。
己巳,同知楊廷理同右營游擊左淵等率兵擊賊,敗之。
淵率義勇二千人出小南門,廷理率義勇二千人出小東門,守備邱成能、李步云率兵斜沖賊陣。賊中槍炮及藏匿蔗林焚死者無數(shù),擒其黨陳允等十余人,人心大定。
五十二年春正月癸巳,水師提督海澄公黃仕簡率兵由廈門渡海至臺灣府。林爽文遁回大里杙。乙亥,陸路提督任承恩率兵由蚶江渡海入鹿港。
林爽文之將反也,當(dāng)漳、泉二府人械闘之后。爽文本漳人,恐泉人不同亂,乃邀泉人劉志賢共起事,欲使為泉州人倡。志賢自署理番同知,至鹿港收貨稅,有泉民林湊等倡義擒之,鹿港得無恙;而府城逼近鹿耳門,鎮(zhèn)道嚴(yán)兵防護,以故兩??诰阄词?。時總督常青駐泉州,調(diào)水陸二提督分路渡海赴援。
壬午,水師提督黃仕簡遣建寧鎮(zhèn)總兵郝壯猷率兵進剿南路,臺灣鎮(zhèn)總兵柴大紀(jì)率兵進剿北路。
壯猷領(lǐng)弁兵二千二百人,以游擊蔡攀龍為之副;大紀(jì)領(lǐng)弁兵二千人,以護安平副將林光玉為之副。壯猷行至大湖,遇賊,不得進,遣人赴仕簡告警。
壬辰,總兵柴大紀(jì)克復(fù)諸羅縣,獲偽軍師侯元
楊廷理以升知州陳良翼素得民心請于永福,檄令代理諸羅時。福防同知楊紹裘來臺灣視府事。
癸巳,閩安協(xié)副將徐鼎士領(lǐng)兵渡海,入北淡水。
鼎士兵抵北淡水之艋舺,環(huán)繞大河,有義民萬余人協(xié)同守護。時諸宵小煽動,壽同春開誠勸諭,始得寧輯。
二月辛酉,復(fù)鳳山縣。
郝壯猷頓兵大湖幾五十日,是月丁未,福寧鎮(zhèn)游擊延山領(lǐng)兵一千人到郡,黃仕簡令與安平游擊鄭嵩同領(lǐng)兵往大湖協(xié)剿,延山遂復(fù)鳳山縣。
三月丙子,賊復(fù)陷鳳山縣。游擊延山、鄭嵩、同知王雋皆死之??偙聣验喽輾w臺灣府。
先是鳳山城空無人,壯猷招民復(fù)業(yè),賊即潛入其中,與外賊消息相間。至是城復(fù)陷矣。
丁丑,總督將軍常青至臺灣督剿。
常青甫入鹿耳門,即得鳳山重陷信,飛札調(diào)兵。委同知楊廷理選募義民六千人,分兵協(xié)守。時郝壯猷以失律受誅,黃仕簡、任承恩皆革職解京治罪,其水師提督印務(wù)交常青代理,陸路提督印務(wù)以江南提督藍元枚代理,領(lǐng)浙兵三千赴鹿港,并參贊軍務(wù)。原任兩湖總督李侍堯代常青總督閩浙,籌辦軍需,駐札廈門。先是任承恩在許厝寮剿賊,千總黃榮、吳聯(lián)貴陣亡,承恩以兵少賊多,深溝高壘為久駐計。林爽文分黨嘯聚,自大里杙外,彰化之烏日莊、大墩、八卦山等處,諸羅之斗六門、水沙連、庵古坑等處,任意出沒,肆行焚劫。愚民無力支拒,相率從賊。是以日聚日多,披猖殊甚。
己未,賊攻臺灣府,同知楊廷理、游擊蔡攀龍等擊敗之。
莊大田率眾分攻大東門、小南門,其黨莊錫舍攻大南門,番婦金娘攻小東門,北路賊許尚等分攻大、小北門,賊眾蟻聚數(shù)萬,旗幟分列,槍炮若雨。安平副將丁朝雄于紅毛城中得舊貯大炮十余座,堀地得大炮子百枚,連夜運置各營盤,賊至轟擊之,直達數(shù)里,殺賊甚眾。先是錫舍有弟達德,勸錫舍歸順,遣莊丁莊允赴郡告其族莊子才,為差役所執(zhí)。廷理審問得實,使子才作書諭之。先一夕,錫舍乘間由大南門入,將軍常青大喜,令率黨出城建功。大田猶不知也。是日,賊四面攻城,及夕將退,錫舍倒戌相向,呼聲震天。廷理與攀龍等乘勢追殺,賊大敗走。錫舍仍往札大湖。自是賊匪或時出侵?jǐn)_,或假道攻擊,俱先期預(yù)知者,錫舍敗其謀也。
夏四月,賊陷麻豆等三十莊,千總盧思聰戰(zhàn)死。
五月己巳,總兵柴大紀(jì)與總兵普吉會于土庫,議攻斗六門,不果而還。
賊之方起也,漳人仗賊之勢,嘗凌泉人。及黃、任兩提督兵至,賊稍斂,則泉人又仗官兵之勢凌漳人。然各村民尚未為所脅也。自常青至臺灣,諸將慮兵少不敵,甫交綏即退。賊得其暇迫脅各村,不從者輒焚殺。官兵亦皆自保而莫之救。于是泉人亦皆弭首附漳,遍地皆賊矣。
甲戌,新任淡水同知徐夢麟會副將徐鼎士、都司朱龍章往白石湖山下安撫漳、泉、粵諸莊居民。
初,淡水自壽同春克復(fù)之后,莊民尚能和輯,而白石湖、金包里、七堵、八堵、三貂等處之漳、泉、粵諸莊民分黨互殺。漳人半屯于白石湖山上。夢麟領(lǐng)印渡海,抵艋舺,延同春為幕友,馳檄曉眾。會鼎士、龍漳及新莊巡檢王增錞抵山下,就撫者僅數(shù)十人,夢麟挈回安置。越五日,復(fù)往山中,人爭來就撫。金包里、七堵等處聞風(fēng)解散,不下萬余人。
丁丑,將軍常青督兵克南潭。
時莊錫舍擒偽女軍師金娘、偽元帥王坑郎及賊黨林洪,伏誅。
乙酉,福州將軍恒瑞同溫州鎮(zhèn)總兵魏大斌率兵至臺灣府。六月甲辰,同知徐夢麟等會兵進屯大甲溪。
大甲溪者,兩山對峙,南漳化,北淡水,中隔一溪,迫近牛罵頭、葫蘆墩、紅圳頭,與大甲杙唇齒相連。時溪南皆賊,惟千總袁良熺率兵二百余人同義民共御,力疲糧匱,各懷去志。夢麟招集義民,倚溪扼險,請于參贊藍元枚發(fā)兵來援,令工鑄大小炮二百余位,屢用攻賊,賊多敗潰,淡北恃以無恐。
賊圍諸羅縣。
諸羅為南北之中,林爽文必欲陷之,日夕攻圍不止。柴大紀(jì)與兵民固守,募人間道夜行抵府告急。
庚申,總兵魏大斌援諸羅。
常青檄大斌與副將詹殿擢領(lǐng)兵赴援,扼于鹿子草。復(fù)令游擊田藍玉率兵由海道往,亦為賊所截。
秋七月壬申,參將特克什布、游擊張萬魁率兵援諸羅。
再自鹿子草進剿至莊口,伏賊四起,我兵被傷甚眾。
八月辛亥,賊犯大營,常青與參贊恒瑞擊敗之。
常青將于是日進援諸羅,署知府楊廷理言:『郡城外盡為賊踞,淫潦淋漓,水平四野,新調(diào)之兵十病五六,若我兵一動,賊必乘虛攻郡,輕重得失,不可不審』。常青躊躇未決,賊偵知官兵將北行,果分三路直犯大營。常青與恒瑞親統(tǒng)兵民殺退之,乃不果行。
甲寅,副將貴林、蔡攀龍、參將孫全謀、游擊楊起麟、邱能成分兵進援諸羅,失利;貴林、楊起麟皆死之。
自是賊匪無日不覬覦鹽水港,而諸羅之圍愈密。
九月庚午,參贊恒瑞率兵援鹽水港。
賊攻鹽水港甚急。恒瑞統(tǒng)滿漢兵三千赴援。自是日至壬申,屢戰(zhàn)皆捷。賊圍暫解。先是,諸羅募人至郡運餉,皆由內(nèi)山盤繞而來,道路艱險,賊覺之,四面阻扼,粒米不得入城。城中斗米一千七百文。知縣陳良翼素有惠于民,民食盡,至以油■〈米凡〉充饑,終無散意。折屋為薪,取舊土墻煮硝配火藥數(shù)千觔以備賊。賊方力攻鹽水港,故諸羅火藥已盡。而賊久不至,城獲全。
冬十月庚子,副將徐鼎士等分路剿賊,敗之。
福州城守左營都司敏祿領(lǐng)兵一千人,自五虎門放洋至淡水,與徐鼎士等會于大甲溪,分兵六路進剿。鼎士與守備潘國材抵南埔遇賊,夢麟、敏祿至山頂遇賊,各賈勇麾擊,賊大敗,斬俘及獲軍械無算。壽同春領(lǐng)義兵駐烏牛欄,抵三十張犁,馬蹶為賊所執(zhí),死之。
丙午,淡水官兵、義民攻大肚溪賊營,約鹿港兵會剿,鹿港兵不至。
時廣東右翼鎮(zhèn)在鹿港,夢麟等札約分路赴大肚溪應(yīng)援。是日,鼎士等進攻大肚,先于蛇仔侖焚賊目何有志巢穴,賊眾越山而逃。鹿港兵不至,遂收軍回牛罵頭,去大里杙十余里。鼎士等分札南北兩營以待之。復(fù)遣粵貢生張鳳華及淡水廳役王松密結(jié)生番,資以布疋鹽菜等物,使伏內(nèi)山要隘,截其沖突。番眾踴躍,力助官兵,殺賊無算。
癸亥,協(xié)辦大學(xué)士??蛋猜蕝①澓Lm察等統(tǒng)兵抵鹿仔港。
先是,八月中奉旨,以協(xié)辦大學(xué)士、陜甘總督??蛋矠閷④姡皟?nèi)大臣海蘭察等為參贊,統(tǒng)領(lǐng)巴圖魯侍衛(wèi)一百二十余員,調(diào)湖南兵二千人、貴州兵二千人、廣西兵三千人、四川屯練番兵二千人至閩。壬戌,自崇武澳放洋,一晝夜數(shù)艘盡抵鹿仔港。??蛋蚕锐Y檄招徠,并戶給「盛世良民」旗號,諭令歸莊者免死。
十一月辛未,參贊海蘭察大破賊于牛稠山,諸羅圍始解。
甲子朔,福康安登鹿港,札營。丁卯冬,海蘭察等領(lǐng)巴圖魯侍衛(wèi)數(shù)十人至八卦山探望賊勢。八卦山距鹿港二十余里,賊所聚處也。索倫佐領(lǐng)阿木勒塔、三等侍衛(wèi)哲克堯先飛馬徑至山下,遇賊百余迎敵,射死三人,活擒二人以歸;賊驚,以為自天降,各散去。戊辰,諸將議從八卦山進攻大里杙。??蛋惨灾T羅圍久,兵民饑疲,危在旦夕,當(dāng)急援之。乃分兵攻大甲,聲言先伐大里杙,以牽賊勢。己巳,親率大兵分路攻殺,連克侖仔頂、侖仔尾、柴林腳、西勢潭等十五莊,長驅(qū)至牛稠山,山距諸羅城六、七里。賊擁眾二萬余屯札山眷,阻溪自固。見官兵至,四面環(huán)繞而下。海蘭察命義民向左斜行,各省兵向右斜行,自統(tǒng)巴圖魯作馬隊及四川屯練番兵居中。戒左右軍曰:『視馬隊進則卷入賊軍后面,不則無前也』。戒中軍曰:『距賊不至百步勿發(fā)槍炮箭』。乃先率馬隊越溪沖入賊陣,左右軍遶出賊后,高據(jù)山腰,槍箭齊發(fā)。賊大敗奔竄。酉刻,大軍抵諸羅城。城中官民出迎,皆饑羸無人色。福康安令悉運賊莊所貯糧入城,米價頓平。賊氣大挫。
甲申,官軍進剿斗六門,克之。
諸羅圍既解,??蛋擦詈Lm察等領(lǐng)巴圖魯侍衛(wèi)督催各隊官兵往來剿捕。旬日之間,斃賊無算。林爽文招集余黨,拒守斗六門、大埔林、庵克坑等處。盡驅(qū)其黨之妻孥老幼及其眷屬,悉入大里杙巢穴,以脅眾心。海蘭察等率兵甫至馬稠后莊,賊據(jù)山放炮。海蘭察與恒瑞自山梁進攻,追至大排竹。賊于溪沙下筑隘壅水,以阻官兵。巴圖魯侍衛(wèi)等先奮勇越過溪面,賊決水未就,而我軍已盡濟,殺退之。先是??蛋病跞~哈達領(lǐng)兵千余人由茅港尾進剿,以通府城道路,并檄調(diào)知府楊廷理領(lǐng)義民北來會合。廷理領(lǐng)義民一萬二千人札營三坎店,連日賊匪麇至,廷理率義民涉水沖截,諸賊散而復(fù)聚者三。適烏什哈達等自北路引兵到府,與廷理相遇于蔦松,賊乃望風(fēng)而潰。海蘭察、恒瑞等乘虛連攻大埔林、庵古坑皆捷,星夜疾馳至斗六門。時賊盤踞已久,密于各路口堀坑阱,削竹插地以陷馬足。官軍由田中進,力奪賊營,痛加殲僇,遂收復(fù)斗六門。西螺逆民均投順。乙酉,大兵札水沙連。丙戌,剿捕虎仔溪、萬丹莊,南投、北投等處悉平。
丁亥,協(xié)辦大學(xué)士??蛋猜蕝①澓Lm察、恒理等攻大里杙,克之。
賊首林爽文遁走。
大里杙東倚大山,南繞溪河,爽文砌筑土城,羅列巨炮,內(nèi)設(shè)竹柵兩重,外則溝磡重迭,頗為完固。海蘭察等進迫溪邊,賊乘我兵未集,出城四擊。巴圖魯爭先搏殺,斃賊甚多。既夕,我兵伏溝坎間,賊萬炬來索戰(zhàn)。我兵在暗中,賊不能見,而我兵視賊則歷歷可數(shù),發(fā)槍箭無不中。賊自知失計,遽滅火擊鼓來攻。我兵又從鼓聲處擊之,殺死無算。詰朝,海蘭察等由西南、西北分路攻入賊巢,射殺賊目林素、林成等二百余人,生擒偽彰化縣劉懷清及賊目張火、蔣挺、林茂、何從龍,始知爽文已于夜半挈眷走據(jù)集集埔矣。遂鏟平大里杙城塹,燒其巢獲,大小炮一百六十余座、烏槍二百三十余桿、谷數(shù)千石、牛八百余頭,其余器械不可勝計。令將槍炮器械運往鹿港存貯,以牛谷賞給兵民。凡脅從者俱釋歸莊安業(yè)矣。
十二月戊戌,官兵攻集集埔,克之。
集集埔前臨大溪林。爽文就高岸迭石為陡墻,長數(shù)里,其所豫營扼險處也。是時賊尚擁眾二萬余人。海蘭察率巴圖魯侍衛(wèi)奮勇渡溪,飛炮沖破石墻,四川番兵騰而上,槍箭齊發(fā)。賊大潰,墮崖赴壑及淹斃者無數(shù)。爽文走入生番。??蛋矀鞲魃缤ㄊ拢又剟?,令宣諭諸生番縛獻爽文。有水里社通事杜孚者,素受爽文厚賄,匿其孥。隨軍教授郭廷筠偵知孚乃集集埔楊振文、曾大源佃戶,薦二人帶官兵、義民往諭之,遂縛爽文父林勸、母曾氏、弟壘、妻黃氏,送交大營。
壬子,官軍進剿小半天,克之。
賊踞小半天山為死守計。山路西面陡絕。海蘭察等率將士攀藤緣壁而上,賊乘柵投石放槍。四川番兵踴躍爭先,拆其木珊。賊潰,退據(jù)水里社、埔里社等處。??蛋擦钇占5葞Пテ疑缫越乇甭罚Lm察等攻水社以截南路,凡窮追五晝夜。林爽文窘蹙,逸出樸仔犁,僅存百余人而已。
五十三年春正月丁卯,獲賊首林爽文,檻送京師,伏誅。
爽文潛出覓食,遂就擒,并獲賊目何有志等七人。爽文之弟躍興逃至竹塹山坑,亦為官軍所執(zhí)。臺灣北路皆平。
丁丑,大學(xué)士??蛋步y(tǒng)兵剿臺灣南路諸賊。丁亥,收復(fù)鳳山縣。
南路賊退入大岡山、水底寮等莊。??蛋惨运族荚谂_灣極南,負(fù)山面海,地勢險遠(yuǎn),遣四川副將張芝元率兵五百人,同知府楊廷理前往安撫;仍親率大兵南下。乙酉,至臺灣府,札營于穆崎潭。丁亥,師至南仔坑。賊據(jù)險抗拒,我兵大破之,賊奔潰。官軍乘勝冒雨而進,收復(fù)鳳山縣城。時南北逸匪竄入水底寮者,尚桀驁不受撫。海蘭察等沿山抄戮。賊復(fù)聚眾到海岸拒戰(zhàn)。官兵迫之,賊投海及相擠溺死者尸流如雁鶩。
二月戊戌,獲賊首莊大田于瑯嶠。癸卯,磔諸市。臺灣平。
莊大田之在南路也,雖與林爽文同逆,然各自號召不相下。乘官兵未南,益焚掠聚糧為旅拒計。已而又思出降。謀未定而大軍已至牛莊矣。水底寮既敗,大田遁入瑯嶠,在臺境山背景遼阻。福康安令烏什哈達等率兵由海道進,海蘭察等率兵由山路進,自督大兵至風(fēng)港,越箐穿林,行三十里。賊從樹林中突出,官兵四面合圍,自辰至午,殺賊二千余人,投海者皆為槍炮所斃,遂獲大田與其弟二人、子三人及賊目許光來、簡天德、許尚等四十余人。各社生番復(fù)縛獻賊匪三百余人,盡殺之。癸卯,械大田抵郡城,病亟,將軍常青命速磔諸市。時南北賊黨先后俘獲梟示。凡傳會之嚴(yán)煙、首陷大墩之劉升、投誠復(fù)叛之陳泮,均檻送京師,即伏誅,無漏網(wǎng)者。
五十七年秋七月,泉州奸民蘇葉老謀作亂,事泄,伏誅。
仙游縣奸民劉拔等謀作亂,事泄,伏誅。
六十年春三月甲子,臺灣匪民陳周全作亂,陷鹿港,同知朱慧昌、游擊曾紹龍、外委任尚標(biāo)死之。乙丑,攻彰化,右營游擊陳大恩出據(jù)八卦山,副將張無咎、知縣朱瀾等就之,皆遇害,城陷。典史費增運、千總吳見龍、郭云秀死之。
周全,同安人,生長臺灣。乾隆五十七年回籍,與同安匪民蘇葉老謀反未成,事敗,逃至鳳山,與陳光愛結(jié)會,再敗,逃至彰化湖仔莊泉州人馬江家復(fù)謀反。潮州人陳容,即陳光輝,漳州人黃潮、黃親分漳、泉、粵三股各招千人作亂。周全稱長。拜晉江人洪棟為軍師,陳光秀、許篇、阮四、吳加令、楊成佳皆封偽將軍。詭言內(nèi)地朱一貴之后朱九桃有海船數(shù)千,將以三月十五入鹿仔港。令旗書「大盟主朱」。又刻木印,四角刻「豎仰攻濟」四字,中為桃形,桃中刻小「朱」字。其黨皆以朱為號。甲子黎明,攻破鹿港,圍同知署?;鄄值队\,殺斃賊目陳光秀。眾賊齊入,遂遇害。鹿港營亦破,紹龍、尚標(biāo)皆戰(zhàn)死。大恩屯八卦山為城聲援。乙丑,賊攻彰化西門,都司焦光宗拒守,炮傷賊頗多。賊繞攻入八卦山,大雨,官兵火繩淋濕,槍炮莫施。賊乘雨奪山,殊死攻。大恩見事急,燃火藥自焚。城中見八卦山火起,無固守心,賊遂入。增運、云秀、見龍皆戰(zhàn)死;光宗自刎,未死,民人匿之。賊釋獄囚,掠倉庫,出榜安民。群賊因乘雨攻山,衣濕,就周全取衣。周全令各當(dāng)鋪暫借。眾賊因肆掠,民大怨,乃相謀逐賊矣。
丁卯,提督兼臺灣總兵哈當(dāng)阿、臺灣府知府遇昌以兵九百人討賊。戊辰,至灣里溪,阻雨溪漲,弗克進。賊攻斗六門,千總龍升騰擊敗之。
郡議以郡城根本重地,林逆之亂,臺灣道楊廷理固守得民心,乃與中軍游擊潘國材、留守哈當(dāng)阿、遇昌以游擊麥瑞水陸兵九百人剿賊,令安平副將陳上高率哨船赴鹿港堵截。戊辰,至灣里溪,大雨水漲,不克進,遂駐之。是日,斗六門賊王快數(shù)百人與陳周全應(yīng),乘雨夜攻斗六營。守備吳大瑞出援彰化未返,千總龍升騰御之。賊畏營中槍炮,以方棹側(cè)轉(zhuǎn)車輪水,上鋪浸濕棉被,賊藏棹后,推擁而前。升騰約軍士持鳥槍不發(fā),度賊近,升騰親燃大炮擊;棹破,乃排槍齊發(fā)擊賊,死傷甚眾。又先日因雨預(yù)備斗篷一百具,以是兵帶雨戰(zhàn),火繩不濕。賊已敗,守備吳大瑞亦至,賊走散。時升騰兵僅百人,破賊千余人,皆壯之。
己巳,賊出攻田中央社,武生林國泰率義兵擊敗之。汀州府同知沈揚招義民逐賊,鹿港廩生楊應(yīng)選集義民應(yīng)之。都司焦光宗亦以林國泰義民至。賊潰走,遂復(fù)彰化。鹿港賊亦潰。
揚以督撫委查工程至彰化,遇變匿城中民房,密與貢生吳升東謀約應(yīng)選及大肚、鹿港各處義民皆起。己巳,賊出掠山仔腳、田中央社,武生林國泰率莊民擊敗之。賊懼,不敢駐城中。偽軍師拱棟先遁。光宗自田中央率義民至自西門,入城內(nèi),義民大呼逐賊。賊眾驚潰,遂復(fù)彰化。鹿港賊亦為義民逐走。
提鎮(zhèn)哈當(dāng)阿分兵守嘉義縣,臺灣道楊廷理發(fā)鄉(xiāng)勇一千人赴灣里溪,添兵守鹿耳門。
是時彰化、鹿港已復(fù),鎮(zhèn)道皆未知也。提鎮(zhèn)聞嘉義縣北虎尾溪渡船為賊焚斷,恐嘉義失守,分兵二百人令守備林國升赴嘉義協(xié)守。各莊義民首張?zhí)礤a、生員張?zhí)镉駭?shù)千人夜扎筏渡虎尾溪,從原任知縣單瑞龍協(xié)守縣城。壬申,收復(fù)。奏聞,以沈揚署鹿港同知,單瑞龍署彰化縣。
甲戌,埔心莊民獲賊首陳周全。
賊眾既潰,周全只身南遁,至埔心莊,鄉(xiāng)民陳圻、莊南光誘執(zhí)之以獻。守備吳大瑞亦與義民景邱山獲賊目陳光輝。馬江為鋪民所殺。各路報獲余賊甚眾。
丁卯,南路賊鄭賀謀亂,獲之。
南路賊鄭賀綽號紅面猴,往鳳山中州,與陳光愛余黨許強善。聞提鎮(zhèn)赴彰化剿賊,意郡城兵單,謀作亂。陳喜、黃皮、李和尚、鄒茂、郭旭等附之。賀夜往邀許強。強先見臺灣道示云:『各賊投誠,或能擒賊自效,皆免罪』;乃陽許之,飲以酒,乘醉擒賀以獻。陳喜等至大目降,亦為網(wǎng)民郭猴助、義民首方耀漢等所獲,解郡。南路平。
提鎮(zhèn)哈當(dāng)阿、護北路協(xié)副將吳大瑞、知府遇昌分捕余賊,搜各匪巢,毀之。
夏四月甲申,哈當(dāng)阿至鹿港,增水師兵二百人守之,增陸路兵二百人守彰化。
丁亥,陸提督烏蘭保以水師兵二千人自蚶江渡至鹿港。
乙未,獲洪棟。
洪棟,晉江人,生長興化打廉莊。陳周全破鹿港,棟教周全約束賊黨,不得擄掠。及入彰化城,棟又出示安民,故兩處民居得無傷破。及群賊肆掠,義民乃起。棟見勢敗,攜妻子先遁。至是為義民首監(jiān)生洪紹彤、生員林超英執(zhí)獻,解郡。王快至嘉義,亦被獲,與賊首陳周全俱伏誅。
陸提督烏蘭保、水提督哈當(dāng)阿搜剿賊黨二百余人,誅之。
漳泉民人素分氣類林爽文之亂,泉人為義民擊賊。陳周全以泉人謀逆,漳人亦為義民敗之,民間頗以為口實,將謀械闘。又烏蘭保兵至臺灣,傳聞內(nèi)地大兵且至,乃止。
是年,南安艇匪寇閩海,權(quán)銅山營參將李長庚擊走之。
嘉慶元年春,銅山營參將李長庚率督標(biāo)千總王得祿等追敗安南艇匪于海上。
得祿等追艇匪至獺窟、永寧、萬安、佛堂澳等處洋面,先后擊沈盜船四艘。
二年,漳州云霄鎮(zhèn)奸民陳興等作亂,游擊陳名魁撫平之,興伏誅。
興等嘯聚梁山,擄人勒贖。名魁招降之,其黨三百余人皆就撫。興與吳龍、吳天三人脫逃,搜捕就戮。
三年春三月,閩安協(xié)副將莊錫舍擊敗海賊蔡牽于斧頭澳。
蔡牽,泉之同安人,初傭工自食,繼為海寇。時當(dāng)事者方急艇患,牽與林阿全等各號以數(shù)十舶橫海中,而牽尤猖獗,為浙、粵、閩三省患。
五年,海賊蔡牽犯臺灣鹿耳門。
時官兵退守安平,商船悉為賊有。牽自是垂涎臺地。
九年夏四月,蔡牽復(fù)犯鹿耳門,尋引去?!?br />
初,牽之去也,楊言越五年當(dāng)再來。至是自鹿港入鹿耳門。值雨甚,北汕炮不得發(fā)。賊冒雨登岸。官兵皆潰,游擊武克勤、守備王維光皆遇害。賊燔木城,毀炮臺,搶鐵炮大小五十余架??傛?zhèn)愛新泰屯安平,道府俱札郡城大西門,以安平為全郡咽喉,大西門為通海要津也。越二日,賊夜燒鹿耳門文館。五月三日,自鹿耳門入,焚官軍哨船三號。義民、鄉(xiāng)勇、營兵、番卒布滿海岸莫能救。于是商船無所恃賴,各赴賊納賄自全。十三日黎明,東南風(fēng)發(fā),賊乃載重利而去。
冬十一月,蔡牽復(fù)犯鹿耳門。
至明年二月乃去。
十年冬十一月,蔡牽由滬尾入鹿耳門,遂陷鳳山縣。
先是四月間,牽擁百余艘至淡水停泊,厚結(jié)山賊洪四老等,輾轉(zhuǎn)招致,乃偽造光明元年逆示,自稱鎮(zhèn)海威武王。是月,在滬尾起事。署都司守備陳廷梅與戰(zhàn)不利,死之??こ墙鋰?yán)??傛?zhèn)愛斯泰、知府馬夒升提兵援臺北,牽即遣其黨徑至鳳山。鳳山賊吳淮泗首應(yīng)之。巡道慶保檄臺防廳錢■〈雨上澍下〉率把總曾瑞、王正華等領(lǐng)鄉(xiāng)勇屯番往援。繼命署守備陳名聲假三品頂載以行。未至而鳳山已失守?!觥从晟箱隆蹬c鳳山令吳兆麟遁入粵莊,名聲收兵共謀回埤頭。粵兵送至淡水溪南遇賊,官軍后隊藥桶火發(fā),隊亂,賊截殺兆麟于磚窖莊,■〈雨上澍下〉僅以身免,與名聲入處粵之內(nèi)埔莊。南路賊陳棒、葉豹、黃灶、李璉、盧章平等攻游擊吉凌阿于楠梓坑。凌阿以援鳳山屯兵在此,僅三百人,屢敗賊。會糧盡,以計拔營歸。比賊覺,已入郡城矣。
十二月,蔡牽攻臺灣府,巡道慶保等率兵御之。
初,愛新泰聞牽入鹿耳門,歸??こ?,留馬夔升守嘉義,而大槺小榔、鹽水港、蕭攏、北埔諸莊山賊俱起,南北路聲息不通。臺灣令薛志亮自??诓饺胛漯^溪,開城諭眾。歲貢生韓必昌、陳廷璧等首領(lǐng)義旗,募得義首二百五十人、義民逾萬。慶保先遣歲貢生游化往東路和閩、粵莊,再淤海口添建木城,起小西門、越大西門、迄小北門,計二千余丈,凡三日而成,從三郊總義首布政司經(jīng)歷銜陳啟良之請也。牽踞舟中旬日,是月初五日始出攻安平。詰旦,遂攻郡城。而郡城內(nèi)外布置周密,賊無所乘。是日賊退,附郭居民爭挈家入城,哄聲動地,一夜數(shù)傳賊至。守西關(guān)木城把總陳鴻禧,鎮(zhèn)稿房鴻猷之弟也。鴻猷有異志,欲召鴻禧以亂軍心。鴻禧出不意,與眾爭越城門,軍裝盡失,而于所遺軍裝得通賊白旗,乃治鴻猷及鴻禧罪。因是內(nèi)防益密。
浙閩水師提督李長庚率舟師援臺灣。
二十四日,愛新泰會中營分路出哨,失利,千總薛元勛歿于陣。愛新泰被困,吉凌阿力救乃出。會李長庚以是日統(tǒng)舟至鹿耳門,城中增氣百倍矣。
十一年春正月,水師提督李長庚同澎湖協(xié)水師副將王得祿等大破蔡牽于安平港。
牽之圍臺灣也,鑿巨舟塞鹿耳門,以阻外援。長庚命得祿及署金門鎮(zhèn)許松年駕小船由安平大港入。是月初五日未刻,風(fēng)勢利,官軍揚帆沖擊。得祿左手指被銃傷,戰(zhàn)不退。賊船中火礶發(fā),悉焦?fàn)€就擒。牽率余賊退保洲尾。
二月,水師提督李長庚與總鎮(zhèn)愛新泰等攻蔡牽于洲尾,克之。蔡牽由鹿耳門逸去。
時蔡牽雖保洲尾,而山賊攻城愈迫。賊初不敢迫城,后倚林荼以避槍炮,遂薄城下。是月二日,巡道會伐菻茶,三郊義首領(lǐng)眾繼之,郊眾請攻洲尾賊巢,未決,會總鎮(zhèn)愛新泰至,遂會長庚水陸夾攻。郊眾先行至凹仔社,有賊寮,焚之。洲尾賊家近寮者,多以是日歸壽福德神,其遠(yuǎn)賊在寮復(fù)無設(shè)備。長庚遣副將王得祿率舟師遶出其后,燒毀賊船五十余艘。賊首陳番等望風(fēng)逃命。翼日,愛新泰等進收桶盤棧,賊首陳棒不戰(zhàn)而潰。蔡牽窮蹙謀竄。官軍力拒不得出。初六夜,牽密遣人駕杉板船探路。潛拔碇起航,天色微明,乘潮急遁。兵船起駕不及,發(fā)槍炮轟擊,黑焰遮天,賊船無煙障蔽,故得沖出,順風(fēng)而南。賊目陳棒、吳淮泗、許和尚、陳番等以次擒獲,伏誅。
官軍復(fù)鳳山縣。
總鎮(zhèn)愛新泰會新到之延平協(xié)張良槐、北協(xié)金殿安、參將英琳等領(lǐng)兵南下,次埤頭,守備陳名聲、同知錢■〈雨上澍下〉俱至自內(nèi)埔莊會剿余賊。鳳山平。
三月,蔡牽攻噶瑪蘭,土民陳奠邦、吳化等率眾御,卻之。
噶瑪蘭本名蛤仔難,在淡水東北三貂、雞籠大山之后,社番地也。三面負(fù)山,東臨大海。自三貂至烏石港三十余里,皆山石無地。自烏石港至蘇澳,山下綿亙不及百里,一望平疇,溪港分注,實天生沃壤也。乾隆末,有漳浦吳沙者久居三貂,好俠,通番市有信,番悅之。沙招三籍流民入墾。以嘉慶元年,于烏石港南筑土圍墾之,即頭圍也。二年,沙死,侄吳化代理其事。復(fù)有吳養(yǎng)、劉胎先、蔡添福等附之。番性愚,不事耕鑿,故視地不甚惜?;纫孢M墾,漸開至五圍。四年,其眾詭名蘇長發(fā)赴省請收入圖籍。藩司劉栻檄府察之。淡水同知李明心議以蛤仔難遠(yuǎn)距淡城五百余里,深林密箐,迭嶂重巒,人跡罕至,三十六社生番性同梟獍,勿許便。然三籍人眾亦未議逐出山封禁,民墾自若。及是,蔡牽至烏石港,欲取其地,使人通謀共墾。眾患之。賊舟有幼童被擄者,乘間登岸,遇其父匿之,賊索不得,揚言且滅頭圍,眾益懼。吳化與陳奠邦等謀,今通賊,官兵必討,不如拒之,且以為功。乃夜定計,集鄉(xiāng)勇并各社番伏岸上為備。賊猶未覺。晨入市貨物,眾縛之,得十三人,并賊目。牽聞之怒,連帆進攻。眾斷大樹塞港,賊不得進。拒敵久之,賊敗去?;纫运塬I將軍賽沖阿軍前。
夏五月,蔡牽復(fù)犯鹿耳門,將軍賽沖阿督福寧鎮(zhèn)總兵張見升、澎湖協(xié)副將王得祿擊走之。
賽沖阿以三月朔至臺灣,四月望北巡嘉義。是月十七日,蔡牽再踞鹿耳門劫商船。二十二日,賽沖阿自嘉義回郡督戰(zhàn),值海涌舟師不得前。賽沖阿怒,遣千總林青高持令箭出督。于是見升、得祿率眾軍直迫蔡牽。牽大敗,麾眾船沖浪出,溺死無算。自是不復(fù)覬覦臺灣矣。
是年,永定縣民詹立長謀亂,為鄉(xiāng)眾所殺。
立長居湖雷市,窩藏漳州賊匪二百余人,欲行劫掠。事露,鄉(xiāng)眾殺賊六人,并殺立長;余賊敗散。
十二年秋七月,南澳鎮(zhèn)總兵王得祿擊敗海賊朱濆于大雞籠港內(nèi)。濆竄入噶瑪蘭之蘇澳。九月戊午,得祿會臺灣知府楊廷理率兵大破之,濆遁。
閩海巨盜,自蔡牽外,朱濆最熾,而與牽不相能。濆嘗挾夷艇窺金、廈、漳、泉為之戒嚴(yán)。是時,濆在廣東大菜蕪?fù)?,洋為澄海協(xié)副將孫全謀所追,竄入鹿港、淡水一帶伺劫。得祿自銅山放舟渡臺,夜至大雞籠澳,見濆船潛匿港內(nèi),率兵直前攻擊。濆由臺灣山后逃至噶瑪蘭,大載農(nóng)具泊蘇澳,謀奪溪南地為巢穴。五圍頭人陳奠邦告急。廷理乃與得祿會同水陸赴援。先是,噶瑪蘭有濁水溪,逾溪而南,地土尤曠,民未往耕焉。有潘賢文者,由彰化縣岸里社番通事徙居于是。土人稱溪南為東勢,溪北為西勢。自頭圍至五圍,皆在西勢。賢文獨處東勢之羅東社。濆欲得東勢,思結(jié)于賢文。漳人李佑陰與通焉。廷理廉得其實,使持札告賢文等,曉以大義,并賚眾番嗶吱十板、紅布五百疋、番銀千餅。賢文大悅,而眾番亦皆鼓勵,乃設(shè)木柵于??诓锻ㄙ\者。佑懼,挈妻孥入于賊舟。九月九日,廷理自艋舺入山。四月而至五圍,集耆老撫慰之。義首林永福、翁清和等愿率精壯效用。時濆踞蘇澳港內(nèi),得祿以舟師追至港口。港中寬外狹,賊以巨纜纏鐵鍬橫沈港口。廷理令永福等領(lǐng)番勇穿山辟路,以達蘇澳,與舟師會。令賢文率眾斷賊樵汲。戊午,得祿以舟師進攻,永福等自澳后夾攻之。自午至申,凡焚賊舟三,沈其大舟一,獲二舟。賊以十六艘順流東遁。
十四年秋八月,水師提督王得祿、邱良功等率舟師大敗海賊蔡牽于魚山外洋,追至黑水深洋,牽投海死。
得祿同良功統(tǒng)閩浙兩省水師,連■〈舟宗〉南下,遇牽于魚山外洋。令總兵孫大剛、副將謝恩詔、參將陳登、游擊陳寶貴等各兵專擊蔡牽本舟,傷斃賊匪無數(shù)。牽勢窘,乘夜南逃。官兵船追至黑水深洋。得祿額角手腕俱被炮傷,暈絕復(fù)蘇。是時已迫牽舟,得祿令棄兵用鐵鉤鉤其舵,連拋火斗,燒壞牽舟■〈舟皮〉邊尾樓。牽知不得脫,與妻子及同船伙盜俱落海死。
冬十月,海賊朱渥率其眾至定海乞降;總督方維甸遣福州知府朱桓往受之。
渥,濆之弟也。是年,濆為總兵許松年所斃,渥繼領(lǐng)其眾。是月,渥揚帆進泊連江縣定海請降??偠椒骄S甸與巡撫張師誠議合,乃遣桓往受之。
十六年春二月,水師提督王得祿擊敗海賊黃治于烏坵外嶼;治棄舟遁,尋捕獲,伏誅。
黃治即海上所號深滬治也,素在海壇一帶洋面行劫。得祿督飭各舟師剿捕,陸續(xù)焚擊淹斃無算。治與其黨四散奔逃。十三日,復(fù)遇賊船于烏坵外嶼。得祿令鎮(zhèn)將上下兜圍,治窮蹙,夜遁入山,捕戮之。是時海上尚有吳屬、黃茂等幫,先后俱為得祿剿滅,閩洋肅清。
道光四年冬十月,鳳山縣民楊良斌等作亂;臺灣知府方傳穟督兵討平之。
是年五月,鳳山縣打鼓山鳴園竹生花,民間以為昔林爽文反有此兆,訛言四起。有許尚者,鳳山廣莊人,業(yè)賣檳榔,素結(jié)諸無賴,群盜悅之,為鄉(xiāng)保所告,懼捕,遂與良斌及蔡雙弼、張仔來、高烏紫、王曾、沈五老、徐紅柑、林溪番人潘老通謀反,期以十月十一日。尚莊人劉黃中微聞其謀,留諸家勸之,不使尚出。傳穟聞有盜,檄縣急捕。署令劉功杰捕尚及良斌不得,焚其居,跡至黃中家,黃中遂以尚獻,械系送郡。傳穟訊得反狀,言于鎮(zhèn)道曰:『許尚之黨俱在,事破必速亂,埤頭無城,宜增兵防。且臺地匪民嘯聚甚易。曩者南路有事,則北路起應(yīng);北路有事,則南路騷動。郡兵??酁樗浮=褚思拔雌?,速備北路,俾我得專力于南』。鎮(zhèn)道然之。使臺防同知杜紹祁、縣丞陳嘉植、都司翁朝龍以郡兵二百協(xié)守埤頭。埤頭者,鳳山縣治也,舊縣毀于林爽文,移治此地,僅樹竹圍,又毀于蔡牽,故慮之。尚之被獲也,其黨將散,良斌不可。眾乃推良斌為首,聚議黃梨山中。良斌制刀杖,使潘老通借炮于番通事潘巴龍。以林溪為偽軍師、王曾為偽都督,領(lǐng)紅旗;李川、鄭榮春為正副先鋒,領(lǐng)烏旗;蔡雙弼以下皆為頭目,分招賊徒,約二十四夜攻埤頭,戕官據(jù)地,即乘勝攻郡城。使吳賜潛結(jié)郡中匪民為內(nèi)應(yīng)。議既定,二十一日,溪至埤頭市五色綢制旗。溪故縣中白役偵賊者,陰為賊主謀,官所往賊先知之,故其謀甚密。溪市得綢,使人持往,已將飯而后行。其母詰知,出首。乃獲之。訊未即服。良斌聞溪被獲,不待眾集,二十二夜遂以賊數(shù)百人分西北兩路攻埤頭,殺苦苓門汛兵,自竹圍隙處以入。埤頭先有備,紹祁、功杰守縣署,朝龍、嘉植守倉。賊至倉,朝龍揮兵擊之,賊走。其縣前賊亦為鄉(xiāng)勇?lián)魯⊥?。參將某聞變,擁兵火藥庫不出。翼日語朝龍曰:『賊雖敗,必且大至。埤頭倉署皆不可守,火藥庫有土垣,四面阻水,昔蔡牽攻不能破,可速據(jù)此』。朝龍惑之,遂移兵以入,文官相率隨之。民大惶懼奔逃,奸人乘間搶掠。二十三夜,郡中聞警,傳穟與署臺灣鎮(zhèn)趙裕福、中營游擊楊俊督師援鳳山。許尚猶在府監(jiān),斬之而后行。二十六日,至埤頭,撤功杰,使紹祁回任??傛?zhèn)亦撤其參將,以朝龍代之。傳穟乃督民夫增補竹圍,招撫逃民,自首者免罪。賊自埤頭走黃梨山,豎旗招眾。各路兵屯鄉(xiāng)村守要隘,所在匪民觀望,無敢應(yīng)者。吳賜至郡城,為臺灣令李慎彝所獲。王曾、李川、蔡雙弼以下皆伏誅。良斌駕小舟入海,逃至彰化,縣令李振青獲之,送郡。南路遂平。
六年夏五月,彰化、嘉義二縣閩、粵莊民滋事;總督孫爾準(zhǔn)渡海至臺灣,討平之。
彰化縣屬賊匪李通等挾粵民黃文潤搜贓之嫌,糾眾闘搶泄忿,附近匪徒造布閩粵分類械闘之言,乘機焚搶。數(shù)日之間,蔓延及嘉義縣。提督許松年適在臺巡閱,集眾講和,闘益甚。爾準(zhǔn)得報,慮臺地南北袤長,提鎮(zhèn)重兵俱駐彰化南界,匪徒勢必北竄,淡水兵力未能策應(yīng),檄調(diào)閩安副將邱永福、澎湖游擊謝建雍帶兵三百由五虎門對渡八里坌,疾趨艋舺,以阻其北竄之路;又調(diào)金門鎮(zhèn)總兵陳化成帶兵五百,斜渡鹿港圍捕,使不能逃遁入海;而自馳赴廈門,以調(diào)度策應(yīng)。已而聞匪徒擄搶抗拒,爾準(zhǔn)乃率長福、連羅等營及水師兵一千克期徑渡。是時,全臺民心皇皇,謂總督統(tǒng)兵渡臺,必興大獄。爾準(zhǔn)查明滋事根由,惟首惡擬重辟,附和脅從者悉宥之。時臺民苦三灣番割為患。番割乃漢奸能通番語、與生番貿(mào)易、入內(nèi)山娶番婦者。有黃斗乃、黃武二、鄒阿壬、徐阿來、溫阿罄等盤踞三灣,為著名番割,往往散發(fā)改裝,帶引生番,潛出劫掠。爾準(zhǔn)密授機宜,令總兵陳化成、游擊謝朝恩、謝建雍等分路而入。匪徒竄匿后山,峭壁懸崖,趾不容寸。將領(lǐng)等攀葛附藤而上,生擒黃斗乃、黃武二等二十余人,置之法。臺人大快。
十二年閏九月,臺灣嘉義縣張丙、陳辨倡亂殺;知府呂志恒、知縣邵用之、陸路提督馬濟勝討平之。
是年九月,嘉義縣民吳贊牽控張丙搶米,知縣邵用之不辨包米,懸賞嚴(yán)緝,丙遂率黨詹通糾眾倡亂。會著名賊陳辨及黨陳連與粵莊互搶牛芋,起釁相攻,聞丙等起,與之合,遂殺知縣邵用之。知府呂志恒輕騎行縣,亦道遇害。賊遂披猖。總兵官劉廷斌馳入嘉義,嬰城固守。巡撫魏元烺權(quán)督印,馳檄陸路提督馬濟勝提兵討賊。濟勝以二千人往,眾咸少之。總督程祖洛在浙江,聞變,倍道趨廈門,調(diào)兵方集,而濟勝已破賊得渠魁;十二月某日也。于時朝命大將軍瑚松額來厘,祖洛乃與松額先后渡臺,討平余賊。次年五月,俘獻丙、辨、通、連于京師。臺灣平。濟勝封二等子,松額加太子少保,祖洛、元烺賞載花翎。方賊之盛,遣黨攻斗六門,署守備馬步衢、縣丞方振聲協(xié)力抵御。把總陳玉威以火器擲賊,賊少卻,尋大至,乘夜半破門,步衢、振聲、玉威死之,并賜謚:步衢剛烈,振聲義烈,玉威勇烈,祀昭忠祠;振聲妻張氏、玉威妻唐氏罵賊死。
十六年十月,臺灣嘉義縣下加冬匪徒沈知等滋事聚,眾焚搶糧館;把總柯青山擊賊被戕,參將保芝琳、知縣陳文起率兵捕獲之,余黨悉平。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六十八。
祥異
國朝順治三年二月,福州芝山靈源閣災(zāi),延及鐘樓殆盡。鐘為梁太清三年鑄。舊讖云:『火燒靈源閣,三山作戰(zhàn)場』。邑人大懼。閩中自此不靖矣。
六月二十七日,明唐藩入閩。是夜,有星形如長刀。
十八年五月,臺灣鹿耳門水忽漲丈余(先是鹿耳門水淺,僅容小艇出入。是月水忽漲,鄭成功因之,大小戰(zhàn)艘進港,遂據(jù)臺灣)。
康熙十九年六月,泉州、臺灣有星孛于西南,形如劍,長數(shù)十丈,經(jīng)月乃隱。
二十年,臺灣疫。先是有神曰天行使者,來居安平鎮(zhèn)陳永華宅,永華相與酬接。自是鄭氏之主臣眷屬凋喪殆盡。
二十一年七月,臺灣地生毛。
九月,臺灣雨發(fā)如絲;冬饑,斗米值銀至六錢余。
二十二年五月,臺灣澎湖港有物,狀如鱷魚,登陸死(魚身長丈許,有四足,身上鱗甲火焰,從海登陸。百姓見,異之,以冥鈔金鼓送之下水。越三日,仍乘夜登山死)。是月大水,土田沖陷。六月,水師提督施瑯師攻澎湖,拔之。二十六日夜,有大星隕于海,聲如雷。八月,鹿耳門水漲,師乘流入臺,鄭克塽降,臺灣平。
十一月,臺灣雨雪,冰堅寸余(臺地氣暖,從無霜雪。八月甫入版圖,地氣自北而南,運屬一統(tǒng)故也)。
二十五年四月二十日辰時,臺灣地大震。
三十年八月,臺灣大風(fēng),民居傾壞,船只飄碎。
四十四年冬,臺灣饑,詔蠲臺屬三縣糧米。
四十六年冬,臺灣饑,詔蠲糧米十分之三。
四十八年夏,臺灣鹿耳門獲大魚,狀似馬脊,上有鬃長三、四丈(郝志作三、四寸),其尾如獅,腹下四鬐如四足。居民獲其一?;蛟唬春qR也。
五十年九月十一日戌時,臺灣地震。
五十一年春,免臺灣應(yīng)征粟石。
秋七月,臺灣安平有物大如牛,飛行水上,至岸死(高可五、六尺,面如豕,長須,雙耳竹批,牙齒堅利,皮似水牛,毛細(xì)如獺,四足如龜,有尾。土人爭致,繩木立碎。復(fù)至海岸,竦身直立,聲三呼號,聞?wù)吣惑@悸。既死,郡人有圖形相告者,究不知為何物;或名為海馬,亦非也)。
五十三年夏,臺灣大井頭火,延燒數(shù)百間。
秋,臺灣大旱,詔蠲臺灣鳳山粟米十分之三。
五十四年,臺灣大風(fēng),地震。
五十五年,臺灣諸羅十八重溪出火,數(shù)日乃熄(溪內(nèi)石洞三孔,水泉圍繞。忽火出其上,高二、三尺。后至壬寅歲亦有見者。此處水熱,或謂即溫泉。蓋磺氣郁蒸,水石相激,而火生焉)。
五十六年,臺灣饑。
五十九年十月朔,臺灣地大震。十二月初八日又震,連十余日,房屋傾倒,壓死居民。
是年,臺灣鎮(zhèn)北坊民林進茂壽百歲(進茂一堂四代。妻洪氏年九十八)。
〔六十年〕三月,臺灣大雨注(山摧川溢,溪澗閼塞,田園沙壓。瀨口有大牛冒雨奔騰,下岸入水,過三鯤身登陸,由鎮(zhèn)城從大橋頭入海,向大港而出。小艇追之不及。此不知為鱷、為鯨、為水牛;蓋兆鴨母之亂云)。
八月十三日,臺灣大風(fēng),壞民居,天盡赤。十二月,詔蠲臺灣本年粟米。
是年,臺灣地大震。
六十一年夏,臺灣鳳山縣赤山裂(長八丈,闊四丈,涌出黑泥;至次日,夜出火光,高丈余)。
雍正五年,臺灣東安坊民楊紹芳壽百七歲。
六年,臺灣東安坊魏連妻陳氏,一產(chǎn)四男。
八年七月初十日,臺灣地震。八月初十日又震。
十三年十二月十七日丑時,臺灣諸羅灣里街地大震二次,倒壞民居,多壓死,賑銀三千兩。
乾隆三年,臺灣臺、鳳二邑災(zāi),蠲銀粟有差(臺灣蠲正供粟二萬一千五百余石,鳳山蠲正粟一萬四千四百余石,官莊被災(zāi)田園蠲銀九百六十余兩)。
五年六月二十二日,臺灣諸邑鹽水港大風(fēng)雨四日夜,民居損壞,賑銀二百兩。
十年八月,臺灣澎湖被風(fēng)災(zāi),詔賑銀六百兩。
十一年,蠲免臺灣府屬額征供粟(先是十年九月二十日奉上諭:『閩省丙寅年地丁錢糧已全行蠲免,惟是臺灣府屬一廳四縣地畝額糧向不編征銀兩,歷系征收粟谷;今內(nèi)地各郡既通行蠲免,而臺屬地畝因其編征本色不得一體邀免,非朕普遍加恩之意。著將臺灣府屬一廳四縣丙寅年額征共粟一十六萬余石,全數(shù)蠲免?!唬?。
十五年八月,臺灣大風(fēng),壞民廬舍無算,擊破商船百余艘。知府方邦基舟溺于南日(邦基七月戊辰登舟,八月乙亥自鹿耳門放洋,越己卯遭風(fēng),漂流一晝夜至南日島福清縣界,沖礁舟碎,隨從二十一人,獲生者僅四人。諸羅大雨,水土獅、麻豆等莊田園廬舍被水沖陷,知縣周芬斗詳請豁免。彰化縣大風(fēng),壞廬舍無算)。
十七年六月,臺灣地震。
七月,臺灣大風(fēng)挾火而行(俗名麒麟颶),到處草木皆焦。文廟欞星門石柱六根盡斷。
十八年八月,臺灣大風(fēng),禾稼損傷。
十九年九月,臺灣諸羅大風(fēng)雨,禾稼損傷。詔緩征租粟有差。
二十三年七月,臺灣諸羅大旱。
十月,諸羅大風(fēng)雨三晝夜,晚禾無收。詔緩征租粟銀米有差。
三十五年正月十三日己刻,臺灣大雨,版橋頭火,雨水沃之不熄。十五夜,真武廟前火,延及鐵街、針街、鞋街、草花街、店尾,焚毀計一百余間。
三十七年七月,臺灣彗星見;數(shù)日后,南路港東里大水。先一日巳刻,傀儡山云中有物,頭角鱗爪畢具,蜿蜒隱見數(shù)刻,大雨徹夜不止(按臺灣青天白日,忽黑云四布從遠(yuǎn)岫起,人見之有尾在云際,婉蜒不知何物,曰「鼠尾云」。初見在云腳間,或伸或縮,如絲如鼠尾;再睹則出繩如牛尾矣。少項間,小者、大者數(shù)十條,更有廣至數(shù)圍,漸漸逼近,風(fēng)遂暴起。每風(fēng)起,直卷人上至天半,而不致害命。嘗有一人坐肩輿及兩輿夫被鼠尾卷去,自空而下,剛在樹杪,大呼救命。眾駭見而無如何。忽前輿夫力不支墜地,后輿夫亦尋墜,坐輿人傍偟四顧,半晌亦墜下,皆無恙。又聞人被鼠尾風(fēng)卷上,只茫茫然不知所以然。既而風(fēng)漸靜,則徐徐而下至地,呆立不動,片刻間始能行。計所止之地,距騰空處相去十有余里矣)。
四十一年十一月,臺灣郡地大震,民居無恙,而諸羅山各處民房坍塌甚多,民壓死者不可勝計。
五十年六月,臺灣鳳山港東里之姜園莊地數(shù)震。
五十七年六月,臺灣郡城地震,西定坊新街折一亭,壓死一人。次日,嘉義地大震,壞民房,繼之以火,死者百余人(鹿耳門忽無風(fēng)水涌起數(shù)丈,打貓北保蘆竹畔莊許陳之收租館,四壁如故,而堂中地塌尺余;壁外積土比常高尺許。館前數(shù)百步有韓家田亦塌,四畔猶在,水涌出滿田,韓因為池以蓄魚,亦一異也。梅子坑地最高險,兩山夾一小徑,采樵人及販炭鬻果實者皆經(jīng)此徑。是日地震,一樵者先行,地忽裂,樵者墜其中,地旋復(fù)合,已成天葬矣。隨后者歸述之)。
嘉慶十四年間,臺灣縣新化里黃元朝妻余氏,一產(chǎn)三男。
十六年六月十八夜,鳳山東港海中,突有火起。始則星星數(shù)點,或浮或沈;繼則漸高漸起,已數(shù)千萬點既合為一。大風(fēng)起,送火從小流球來。居民惶恐,自分必死。火至人皆仆地,火氣蒸人,甚于酷暑。數(shù)刻火退,起視茅舍依然,而薯葉火焦,赤如霜葉(乾隆四十六年四、五月間,鳳山港西里加藤港海水暴吼如雷,水漲數(shù)十丈。村人皆攀援棲竹上。是日,有漁人獲兩黽,波濤暴起,二物竟去。漁者乘舟從竹上過,到家已成巨浸)。
二十年八月,臺灣澎湖天降咸雨,所種盡枯焦。
二十三年三月,臺灣郡天上圣母廟火。
道光三年,臺灣正月初三夜地大震。
八月既望,臺灣彗星起于東南,而氣沖西北,暗淡無光焰,約二尺有奇,至來年春尚有之,未知何時消滅。是年遂有嘉、彰、淡閩、粵之釁。
七年七月,臺灣連日霖雨,鹿耳門港外離水?dāng)?shù)仞,有物長數(shù)丈,頭尖尾叉,狀若鰗鰍然,搖曳至極北處,雨復(fù)迷離,不見所底。
九年十月十三日四更初,臺灣有星大如斗,光芒自南而北,墜于北礁外海中,聲響如雷,旋碎,海中流光四散,聲猶虩虩,片刻方止。
十年三月十五夜,臺灣圣母廟前街失火,時方北風(fēng),火自南而北。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七十二。
叢談
明季鄭芝龍,海大寇也。嘗過龍虎山,有異人為決未來事,語甚隱,未云:『金雞唱,龍種消』。靖海侯施瑯以辛酉生,其專征又以辛酉年。龍種者,芝龍子孫也。余十五、六時便聞斯語,后二十余年而驗(李文貞榕村集)。
施侯瑯幼時入里中定光庵詣神稽首,見神像隨之拜起。崇正癸未,隨族父武毅伯福軍中。時主兵者募壯士,置鐵鼎中庭,重千觔,集健卒數(shù)千人,莫有舉者。瑯奮袂舉行數(shù)十武,徐置其所,容色無異。唐王時,嘗統(tǒng)偏師,迷八榛莽中,有群虎前行引導(dǎo),得與諸軍合。人以為虎精。(靖海紀(jì)事)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鳳山相傳昔年有石忽自開,內(nèi)有讖云:『鳳山一片石,堪容百萬人,五百年后,閩人居之』。又傳佃民墾田得石碣,內(nèi)鐫『山明水秀,閩人居之』八字。(臺灣府志)
臺灣海中番島,明萬歷間,海寇顏思齊據(jù)有其地,剽掠海上,倚為巢窟。臺灣有中國民自思齊始。(季麒光蓉洲文稿)
臺灣古未隸中國版圖。明宣德間,太監(jiān)王三保(一作鄭和)舟下西洋,因風(fēng)泊此。嘉靖四十二年,林道干寇亂邊海。都督俞大猷逐道干入臺,偵知港道紆回,不敢進,留偏師駐澎湖,哨鹿耳門外。道干以臺非久居所,遂恣殺土番,取膏血造舟,從安平鎮(zhèn)二鯤身隙間遁去占城(占城屬廣南,今尚有道干遺種)。道干既遁,澎之駐師亦罷,因設(shè)巡檢守之。尋裁。天啟元年,粵人顏思齊為東洋國甲螺(東洋即今日本,甲螺即頭目之類),引倭屯于臺,鄭芝龍附之,尋棄去。久之,荷蘭紅毛舟遭颶風(fēng)飄此,愛其地,借居于土番;不可,乃紿之曰:『得一牛皮地足矣,多金不惜』。遂許之。紅毛翦牛皮如縷,周圍圈匝已數(shù)十丈,因筑臺灣城居之(今安平城)。已復(fù)筑赤嵌樓與相望,設(shè)市于城外。而漳、泉之商賈集焉。(雍正通志)
明太監(jiān)王三保植姜岡山上,至今尚有產(chǎn)者。有意求覓,終不可得。樵夫偶見,結(jié)草為記,次日尋之,弗獲。偶有得之者,可療百病。(臺灣府志)
相傳道干有妹埋金山上,有奇花異果。入山樵采者摘而啖之,甘美殊甚,若懷之以歸,則迷失道。雖識其處,再往則失之。(陳小崖外紀(jì))
明崇正庚辰,閩僧貫一居鷺門(即今廈門)夜坐,見籬外陂陀有光,連三夕,怪之,因掘地得古磚,背印兩圓花突起,而刻古隸四行,其文曰:『草雞夜鳴,長耳大尾,干頭銜鼠,拍水而起,殺人如麻,血成海水,起年滅年,六甲更始,庚小熙皞,太和干紀(jì)』,凡四十字。閩縣陳衎盤生明末,著槎上老舌一書,備記其事。至國朝康熙癸亥,四十四年矣。識者曰:雞,酉字也;加草頭,大尾,長耳,鄭字也。干頭,甲字;鼠,子字也;謂鄭芝龍以天啟甲子起海中為群盜也。明年甲子,距前甲子六十年矣。庚小熙皞,寓年號也。前年萬正色克復(fù)金門、廈門,今年施瑯克澎湖,鄭克塽上表乞降,臺灣悉平,六十年海氛,一朝蕩滌,此固國家靈長之福,而天數(shù)已豫定矣。異哉?。ㄍ跏空乇迸颊劊?br />
臺灣東北有暗澳,昔年紅夷泊舟其地。無晝夜,山明水秀,萬花遍山中,無人居。紅夷謂其地可居,留番夷二百人居此,給以一年之糧。次年舟復(fù)至,則山中俱如長夜,所留之番無一存者。乃取火索之,別無所見,惟石上留字言:『至秋即成昏黑,至春始旦』。黑時山中俱屬鬼怪,番人漸次而亡。蓋一年一晝夜云。(臺灣府志)
鄭成功起兵荼毒濱海,民間患之。有問善知識云:『此何孽,肆毒若是』?答曰:『乃東海大鯨也』。問:『何時而滅』?曰:『歸東即滅』。凡成功所犯之處,如南京、溫、臺并及臺灣,舟至海水為之暴漲。順治辛丑攻臺灣,紅毛先望見一人冠帶騎鯨從鹿耳門而入,隨后成功舟由是港進。癸卯,成功未疾時,轄下夢見前導(dǎo)稱成功至,視之,乃鯨首冠帶乘馬由鯤身東入于外海。未幾,成功病卒。正符歸東即逝之語。則其子若孫皆鯨種也。癸亥四月,鱷魚登岸而死,識者知其兆不佳。至六月,澎師戰(zhàn)敗歸誠,亦應(yīng)登山結(jié)果之兆焉。(臺灣志略)
康熙壬戌,鄭氏遣偽官陳廷輝往淡水雞籠采金。一老番云:『唐人必有大故』。眾詢之。曰:『初日本居臺來取金,紅毛奪之;紅毛來取,鄭氏奪之;今又來取,恐有改姓之事』。明年癸亥,我?guī)熑肱_灣。(陳小崖外紀(jì))
荷蘭為鄭成功所敗,地大震。鄭克塽滅,地亦震。朱一貴于辛丑作亂,庚子十日亦地震。維時南路傀儡山裂,其石截然如刀劃狀;諸羅山頹,其巔噴沙如血。土人謂兩山戰(zhàn)。(赤嵌筆談)
荷蘭時,南北二路設(shè)牛頭司,牧放生息,千百成群。犢大設(shè)欄擒縶之。牡則俟其餒,乃漸飼以水草,稍馴狎,閹其外腎令壯,以耕以挽?!觥磁X谩嫡呖v之孳生。(陳小崖外紀(jì))
自鷺門、金門迤邐,東南達澎湖數(shù)千里,風(fēng)濤噴薄,悍怒激闘,瞬息萬狀。子午稍錯,北則墜于南風(fēng)炁,南則入于萬水朝東,有不返之憂。又東至鹿耳門,夾以七鯤身、北線尾,海道紆折,僅容數(shù)武,水淺沙膠,雖長年三老,不能保舟不碎。余乃山羅嶕涌,無由以入,其險不測如此。(島上附傳)
泉郡志云:東出海門,舟行二日程曰澎湖嶼,在巨浸中,環(huán)島三十六,如排衙然。昔人多僑寓其上,苫茅為廬,推年大者為長,不畜妻子,耕漁為業(yè)。牧牛羊散食山谷間,各剺耳為記。訟者取決于晉江縣。城外貿(mào)易歲數(shù)十艘,為泉之外府。后屢以倭患墟其地?;蛟瓶褂诳h官,故墟之。今鄉(xiāng)落屋址尚存。唐施肩吾島夷行云:『腥臊海邊多鬼市,島夷居處無鄉(xiāng)里。黑皮年少學(xué)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即其處也。今澎湖已設(shè)游兵汛守焉。(陳懋仁泉南雜志)
臺灣至澎湖,五更,澎湖至廈門,七更;廈門至上海,四十七更;寧波近上海,十八更。俱由廈門經(jīng)料羅,在金門之南澳可泊數(shù)百船;沿海行至惠安之崇武澳,泊船可數(shù)十;經(jīng)湄洲至平海澳,可泊船數(shù)百;至南日澳,僅容數(shù)艘。南日至古嶼門,從內(nèi)港行;古嶼至珠澳,復(fù)沿海行,二地皆小港。南日、古嶼東,出沒隱見,若近若遠(yuǎn),則海壇環(huán)峙諸山也。白犬、官塘,亦可泊船。至定海,有大澳泊船百余。至三沙烽火門、北關(guān)澳亦如之;此為閩、浙交界。至金香、鳳凰、三弁、石童、雙門、牛頭門,盡沿海行;至石浦所、亂嶕洋、崎頭門、舟山、登厝澳,盡依內(nèi)港。其登厝澳之東,大山迭出,即舟山地;赴上海、寧波,至此分■〈舟宗〉;從西由定海關(guān)進港數(shù)里即寧波,從北由羊山放大洋至吳淞進港數(shù)里即上海。九月后,北風(fēng)盛,尤利涉。自登厝澳從西北放小洋,四更至乍浦;海邊俱石岸,北風(fēng)可泊于羊山嶼。向北過崇明外五條沙轉(zhuǎn)西,三十四更入膠州口;過祟明外五條沙對北,三十二更至成山頭。向東北放洋,十一更至旅順口;由山邊至童子溝島,向東沿山七更至蓋州,向北放洋七更至錦州府。(黃叔璥赤嵌筆談)
廈門至澎湖,水程七更;澎湖至鹿耳門,水程五更。志約六十里為一更,亦無所據(jù)。按樵書二編云:『更也者,一日一夜定為十更,以焚香幾枝為度』。船在大洋,風(fēng)潮有順逆,行使有遲速,水程難辨;以木片于船首投海中,人從船首速行至尾,木片與人行齊至,則更數(shù)方準(zhǔn)。若人行至船尾,而木片未至,則為不上更;或木片反先人至船尾,則為過更,皆不合更也。舟子各洋皆有秘本,云系明王三保所遺;余借錄,名曰「洋更」。(赤嵌筆談)
水至澎湖漸低,近琉球謂之落溜。溜者,水趨下而不回也。凡西岸漁舟到澎湖以下,遇颶風(fēng)發(fā),漂流落溜,回者百無一二。(續(xù)文獻通考)
大海洪波,只分順逆。凡往異域,順勢而行。惟臺與廈藏岸七百里,號曰橫洋,中有黑水溝,色如墨,曰黑洋,驚濤鼎沸,險冠諸海。或言順流而東,則為弱水,昔有閩船飄至弱水之東,閱十二年始得返中土。(孫元衡赤嵌集)
由大嶝出洋,海水深碧,或翠色如靛。紅水溝色稍赤,黑水溝如墨。更進為淺藍色。入鹿耳門,色黃白如河水。(赤嵌筆談)
放洋全以指南針為信,認(rèn)定方向,隨波上下,曰「針路」。船由浯嶼或大嶝放洋,用羅經(jīng)向巽已行,總以風(fēng)信計水程遲速。望見澎湖西嶼、頭貓嶼、花嶼可進。若遇黑水溝,計程應(yīng)至澎湖,而諸嶼不見,定失所向,仍收泊原處候風(fēng)信。由澎湖至臺灣,向巽方行,近鹿耳門隙仔,風(fēng)日晴和,舟可泊。若有風(fēng),仍回澎湖。(赤嵌筆談)
海洋汛舟,固畏風(fēng),又甚畏無風(fēng)。大海無櫓搖棹撥,經(jīng)千里、萬里,祗藉一帆風(fēng)耳。自大嶼放洋后,初渡紅水溝,再渡黑水溝。臺灣海道,惟黑水溝最險。自北流南,不知源出何所。海水正碧,潭水獨黑如墨,勢又稍洼,故謂之溝,廣約百里,湍流迅駛,時覺腥穢襲人。又有紅黑間道,蛇及兩頭蛇繞船游泳,舟師時時以楮鏹投之,屏息惴惴,懼或順流而南,不知所之耳。紅水溝不甚險,人頗泄視之。然二溝在大洋中,風(fēng)濤鼓浪,與綠水終古不淆,理亦難明。渡溝良久,聞鉦鼓作于舷間,舟師來告,望見澎湖矣。登鹢尾高處憑眺,祗覺天際微云,一抹如線,徘徊四顧,天水欲連,一舟蕩漾,若纖埃在明境中。(稗海紀(jì)游)
離澎湖,海水自深碧轉(zhuǎn)為淡黑,回望澎湖諸島,猶隱隱可見。頃之,漸沒入煙云之外,前望臺灣諸山,已在隱見間。更進,水變?yōu)榈{,轉(zhuǎn)而為白,而臺郡山巒,畢陳目前矣。(稗海紀(jì)游)
海上黑夜,不見一物,則擊水以視。一擊而水光飛濺,如明珠十斛,傾散水面,晶光瑩瑩,良久始滅。(六十七臺海見聞錄)
泛海不見飛鳥,則漸至大洋;近島嶼,則先見白鳥飛翔。(赤嵌集)
臺灣颶風(fēng)將作,海氣先動,浪勢洶涌,聲聞數(shù)十里。風(fēng)盡而浪勢尚高,聲吼如故,必二、三日后海氣息,浪聲方恬。大約海將翻,先一、二日海水忽變腥臊,颶風(fēng)即起,波浪簸騰,乃天地之氣交逆,地氣動而海沸,天風(fēng)雨而飄搖。遭之者輒沈舟折檣。若海地不鼓,天風(fēng)雖烈,折篷空桅,順風(fēng)而馳,真同鯤鵬之徒耳。人但知天風(fēng)之患,實地氣交構(gòu)為颶,其患始烈也。(鳳山縣志)
海船按十二支命名:船頭邊板曰鼠橋,后兩邊欄曰牛欄,舵繩曰虎尾,系碇繩木曰兔耳,船底大木曰龍骨,兩邊另釘灣杉木曰水蛇,篷系繩板曰馬臉,船頭橫覆板插兩角曰羊角,鑲龍骨木曰猴楦,抱桅蓬繩曰雞冠,抱碇繩木曰狗牙,柱桅腳杉木毀曰桅豬。(黃叔璥臺海使槎錄)
銀山有磺產(chǎn)銀,又有積鏹,不知何代所藏。有兩人曾入取之,資用不竭。前臺廈道某命家人挽牛車,隨兩人行。既至,積鏹如山,恣取滿車,迷不能出,盡棄之,乃得歸。明日,又率多人薙草開徑而入,步步標(biāo)記,方謂歸途無復(fù)迷理,乃竟失積鏹所在。尋之累日,不達而返。自此兩人亦不得復(fù)入矣。(渡海輿記)
玉山在萬山中,其山獨高,無遠(yuǎn)不見,巉巖峭削,白色如銀,遠(yuǎn)望如太白積雪,四面攢峰環(huán)繞,可望不可即。皆言此山渾然美玉,番人既不知寶,外人又畏野番莫敢向邇。每晴霽,在郡城望之,不啻天上白云也。(郁永河番境補遺)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七十六。
軼事
宋朱文公登福州鼓山占地脈,曰:『龍渡滄海,五百年后,海外當(dāng)有百萬人之郡』。今歸入版圖,年數(shù)適符。熙熙穰穰,竟成樂郊矣。(黃叔璥赤嵌筆談)
國朝陸路提督萬正色有海舟,將之日本,行至雞籠山后,因無風(fēng)為東流所牽(傳臺后萬水朝東,故其舟不勝水力),抵一山,得暫息。舟中七十五人,皆莫識何地。有四人登岸探路,見異類數(shù)輩,疾馳至,攫一人共瞰之,余三人逃歸。遇一人于莽中,與之語,亦泉人,攜之登舟。因具道妖物瞰人之狀。莽中人曰:『彼非妖,蓋此地之人也。蛇首猙猙,能飛行,然所越不過尋丈。往時余舟至,同侶遭噉,惟余獨存』。問何以獨存故,則與項間一物曰:『彼畏此,不敢近耳』。眾視之,則雄黃也。眾皆喜曰:『吾輩皆生矣』。出其簏,有雄黃百余斤,因各把一握。頃之,蛇首數(shù)百飛行而來,將近船,皆伏地不敢仰視。久之,逡巡而退。逮后水轉(zhuǎn)西流,其舟仍回至廈門。乃康熙三十三年甲子八月間事。(臺灣志略)
郁永河稗海紀(jì)游云:獨坐舷際,時近初更,皎月未上,水波不動,星光滿天,與波底明星相映,上下二天,合成圓器,身處其中,遂覺宇宙皆空。(臺灣府志)
鳳邑治有岡山,未入版圖。有樵者忽望古橘挺然岡頂。向橘行里許,則有巨室一座。由石門入,庭花開落,階草繁榮,野鳥自呼,廂廊寂寂。壁間留題詩語及水墨畫跡,镵存各半。比登堂,一無所見,惟只犬從內(nèi)出。見人搖尾,絕不驚吠。隨犬曲折,緣徑恣觀,環(huán)室皆橘樹也。時六月盛暑,猶垂實如碗大。摘啖之,味甘而香。取一二置諸懷。俄而斜陽照入,樹樹含紅,山風(fēng)襲人,有凄涼氣,輒荷樵尋歸路。遍處志之。至家,以語其人,出橘相示,謀與妻子共隱焉。再往,遂失其室,并不見有橘。(古橘岡詩序)
--以上錄自重纂福建通志卷二百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