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漳州府志選錄

漳州府志選錄 作者:清·沈定均


漳州府志選錄

志地

志事

志人

志文

志地

  衛(wèi)所(明)

  營寨

  諸游

  衛(wèi)所(明)

  漳州衛(wèi),在郡城。洪武二年設衛(wèi),置指揮使司一員,其屬為鎮(zhèn)撫、為經(jīng)歷、為知事、為千戶所者五——中、左、右、前、后各統(tǒng)鎮(zhèn)撫及百戶。原設官軍五千員名;成化間,調中所守御龍巖;宏治間,調后所守御南詔。萬歷末,只見在旗軍七百六十八名。

  鎮(zhèn)海衛(wèi),在漳浦(今屬海澄)太武山南。洪武二十一年設衛(wèi),筑城備倭。置指揮使司一員,其鎮(zhèn)撫、經(jīng)歷、知事、五千戶所、鎮(zhèn)撫、百戶一如漳州衛(wèi)之制;而陸鰲、銅山、懸鐘三守御千戶所皆隸焉。成化間,調后所守御龍巖。萬歷末,只見在旗軍七百六十三名。

  陸鰲所,在漳浦之東。洪武二十一年筑城備倭,置所設官如衛(wèi)千戶所之制。原額官軍一千二百有奇;萬歷末,只見在旗軍四百八十名。

  銅山所,在漳浦東南盡處,三面環(huán)海。洪武二十一年筑城備倭,置所設官;官軍一如陸鰲之制。萬歷末,只見在旗軍三百六十七名。

  懸鐘所,在漳浦之東閩地盡處(今屬詔安)。洪武二十一年筑城備倭,置所設官;官軍一如陸鰲、銅山之制。萬歷末,只見在旗軍三百三十二名。

  南詔所,在漳浦南一百五十里。始于宏治十八年;因寇盜充斥,調漳州衛(wèi)后千戶所官軍守御。嘉靖十年設詔安縣,所與縣同城。原額官軍一千二百員名;萬歷末,只見在旗軍二百九十名。

  按成化間調漳州衛(wèi)中所、鎮(zhèn)海衛(wèi)后所守御龍巖,置龍巖所;今以析為州,不詳載。

  營寨(明)

  銅山寨,舊在井尾澳。洪武間,江夏侯周德興所置五寨之一(五寨:烽火、小埕、南日、浯嶼、銅山);以衛(wèi)官領兵守之。景泰間,移銅山西門澳。嘉靖四十二年,改設欽依把總一員,建署所城外。所轄北自金石以接浯嶼、南自梅嶺以達廣東,為漳郡濱海重鎮(zhèn)。非汛期,則團泊寨澳,輪番出哨;遇汛期,則分哨四出:前哨鎮(zhèn)海、左哨陸鰲、右哨沙洲、后哨鱟殼澳,而橫嶼、菜嶼、井仔灣、大小甘山則外洋島嶼最險者。原設福船、哨船、冬船、快馬船共四十六只,官兵一千一百四十一員名;遇汛,貼駕征操軍五百五十五名。

  浯嶼寨,屬海澄地;在同安極南,孤懸大海中。洪武間,江夏侯所置五寨之一。左連金門、右臨岐尾,水道四通。后以其孤遠,移入嘉禾嶼地(即今廈門),寨名仍舊。嘉靖三十七年,倭泊處浯嶼,入掠興、泉、漳、潮。事平,議復寨舊地;更以孤遠,罷(「泉州志」:『浯嶼兵一千七十名、貼駕軍□百八十名,福、哨、冬、鳥等船四十八只』)。

  懸鐘寨,與懸鐘守御所同地。額設官兵一千一百有三員名,官快哨船二十只;受銅山節(jié)制。

  海澄營,在縣城東;舊為機兵營。建邑初,額設兵五百名。萬歷間,只存四百名;分為四哨,三哨在陸、一哨在水,以衛(wèi)所官一員教練。四十年,改四為三,水仍用土著,陸則易以浙兵;名色把總一名統(tǒng)之。浙江久多侵暴,澄人苦焉。后以??懿保鲋霉鐜Z腰城諸要害,益募土兵分守,額數(shù)隨時增減不一。

  諸游(明)

  海澄游,原系南路標兵本游。額設兵四百五名、哨船十二只;名色把總一員統(tǒng)之。天啟七年,??軝M行,撥守圭嶼澳頭;時只存哨船五只。崇正元年,知縣金應桂查點虛冒,以見在兵一百五十二名為水兵,另募土兵三百二名為陸兵,勻其糧,申改本游為海澄游;筑溪尾城,分調駐札。二年,筑大泥銃城,詳請海標浙兵一百名、增募土兵五十名屯守。造小快船五只分配水兵,以便港內旋轉。及梁兆陽知海澄,更造五只為十只,合營兵分為四哨,水陸并行訓練,調度分守;額數(shù)增減,隨時不一。

  浯嶼游,管冬、鳥等船二十二只(見「泉州志」)。

  銅山游,無考。

  浯銅游,在中左所;與泉之高浦所連界。烏嘴尾、烈?guī)Z等要害,皆其哨守。本游兵五百三十六名,貼駕軍三百名(見「泉州志」)。

  澎湖游,在漳、泉遠洋之外;南路所轄。環(huán)島三十有六,為澳七。近琉球、呂宋諸番,東倭往來必停泊取水。明初,因徙其民而墟其地。嘉、隆間,??茉槐?、林鳳巢穴于此。萬歷二十年,倭有侵雞籠淡水之耗,議者謂澎湖密邇,不宜坐失;乃設官兵先據(jù)險戍之。初創(chuàng)一游四哨,冬、鳥船二十只,目兵八百有奇。后以孤島寡援,增設一游總哨;旋裁去。先是,海壇、南日、浯嶼、浯銅、銅山、南澳六寨游每遇汛時,各令遠哨該島,以聯(lián)聲勢;久亦停廢。

  按「通志」:『天啟初,設泉南游擊,轄浯嶼、浯銅二游』?!溉尽?,浯嶼、浯銅二游并載。「舊志」:『浯銅、澎湖二游,俱屬南路參將轄』。莫考其詳,故備存之。

  南澳游,即懸鐘游;始于萬歷四年,設欽依把總一員,統(tǒng)諸船官兵以聽漳潮副總兵官調度。非汛期,團泊游澳,輪番哨守;遇汛期,則分哨宮仔前、勝澳、青澳、澎山、云蓋寺、懸鐘、走馬溪等處。原福、哨、冬、鳥船四十只,官兵一千八百有奇;萬歷末,裁減止船三十四只、官兵八百七十有奇。

  ——以上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二「兵紀」一(明)。

志事

  寇亂

  寇亂(明)

  嘉靖二十六年,佛郎機番船泊浯嶼,巡海道柯喬、知府盧璧、龍溪知縣林松發(fā)兵攻船,不克(時漳、泉月港賈人輒往貿易,官軍還,通販愈甚??偠介}浙都御史朱紈厲禁,獲通販者九十余人,行柯喬及都司盧鏜就地斬之;番船乃去。喬、鏜尋被論,皆擬重典;郎中陸穩(wěn)奏釋之。盧璧以改調去)。

  二十八年,有倭寇駕船揚航直抵月港安邊館,壯士陳孔志授檄往援,乘巨艦直當其沖,中炮死;倭亦隨遁(漳有倭患自此始)。

  三十五年十月,倭寇自漳浦六都登岸,屯住后江頭土城;流劫詔安,焚掠無數(shù)。

  三十六年六月,??茉S老、謝策等突至月港登岸,焚燒千有余家,殺擄無數(shù)。

  十二月,倭船泊浯嶼。尋出潮州澄海界登岸,襲陷黃岡土城,劫掠詔安。

  三十七年三月,倭寇自潮州突至詔安,劫三都徑尾。五月,劫五都東坑口土樓,遂寇漳浦盤陀長橋。

  是月,賊舶有由滄泉奄至月港者,焚九都室廬殆盡,奪舟出海。十月,突至銅山攻水寨,上至漳浦六都埔尾土圍、下至詔安城外;惟東坑■〈人米田,上中下〉一帶焚劫尤慘。百戶鄧惟忠督兵遇于深田,擒倭四人、斬二人。既而,海寇謝老、洪老(即洪迪珍)等誘倭二千余人再泊浯嶼。

  三十八年正月,倭寇由島尾渡浮宮,直抵月港;奪船散劫八九都、珠浦及官嶼等處,復歸浯嶼。

  二月,有倭寇數(shù)千自潮州掠詔安、云霄、漳浦。三月,由東厝嶺抵月港八九都,轉石碼、福滸、東洲、水頭,奪舟流劫,隨至長泰善化里。四月,薄縣城;知縣蕭廷宣率眾御,卻之。八月,由龍溪天寶市入南靖。九月,屯永豐竹員。所過各縣,焚劫、殺掠不計。既而至平和清寧里,知縣王之澤率兵御之。

  三十九年正月,倭寇由同安屯三都。二月,渡江流劫方田、漳浦佛潭橋、峰山、溪南等處。三月,突入長泰高安。四月、五月,屯月港。

  十一月,饒賊蕭雪峰犯南靖縣,知縣殷伯固率兵與戰(zhàn),遁去。時各處共被倭、饒殺掠,草寇乘風竊發(fā),郡無寧土。

  四十年正月,月港二十四將反,巡海道邵楩遣同知鄧士元、縣丞金璧往撫之(先是,丁巳間,九都張維等二十四人共造一大船接倭,官莫能禁。戊午冬,巡海道邵楩發(fā)兵剿捕,次于許坑;維等率眾拒敵,官兵被殺。由是益橫,各據(jù)土堡為巢:張維據(jù)九都城、吳川據(jù)八都草坂城、黃隆據(jù)港口城。旬月之間,附近效尤,各立營壘。九都有草尾城、征頭寨,八都有謝倉城,六、七都有槐浦九寨,四、五都有方田、溪頭、浮宮、霞郭四寨,互相犄角;各有頭目,號二十八宿、三十六猛。官府為倭、饒亂,故屢招之,竟不服。是年春,再議發(fā)兵撲滅,榜示遠近。諸寨轉相要結,乘輕舸入鎮(zhèn)門,以扼兵沖。進薄東山、水頭等處,攻破虎渡城,殺掠尤慘。又攻田尾、合浦、漸山,害甚于倭。南溪荊棘,楩用以賊攻賊之計,遺金幣招致洪迪珍。倭眾由陸路經(jīng)詔安、漳浦,取道漸山進擊八、九都;戰(zhàn)于草坂城外,倭敗走,死者無數(shù)。郡城戒嚴,復令海防同知鄧士元、龍溪縣丞金璧往撫之,諸反側稍安。至四十三年,張維等復叛,巡海道周賢宣檄同知鄧士元擒解軍門斬之。自是,設縣之議起矣)。

  二月,饒寇突至詔安縣北門,總兵俞大猷督師剿捕,副千戶許瀚陣斬其偽將詹總兵等,賊鋒披靡。瀚,論功升銅山寨欽依把總。

  是月,倭寇屯詔安溪東、三都、土橋等處,知縣龔有成召民兵與戰(zhàn),被殺六十余人。自三月至五月,住東關外,分伙焚劫。十月,屯下尾,圍后溪寨;有成發(fā)兵助其死守二十日,乃解。

  是月,倭寇流劫長泰人和、石銘等里;至五月乃去,焚殺不計。

  五月,倭入漳浦嶼頭,張璉陷檺■〈山尋〉。

  六月,??芡瑱M洋賊逼長泰城,勇士林周夫等突入賊營,砍其旗;城中居民乘之,賊眾奔潰。

  四十一年正月,饒賊至漳城外,巡海道邵楩調月港兵與戰(zhàn)不利;賊屯東山,流劫至北溪,武舉林以靖督鄉(xiāng)兵御于沙州。

  二月,張璉合倭掠漳浦,知縣龍雨筑敵樓固守;賊發(fā)城外冢,掘骸勒索,焚掠無算。

  三月初三日,饒賊復入南靖縣城,散劫村堡;有生員陳一德罵賊不屈,死。未幾,張璉遁回賊巢,總兵俞大猷遣千總游瑞清、副千戶許瀚計擒之。

  六月,海賊許朝光犯懸鍾、陸鰲,陸鰲所鎮(zhèn)撫楊勛御卻之。

  十月,倭寇圍詔安縣,知縣龔有成御卻之。

  二十二日,海賊吳平引倭寇襲陷懸鍾所,千戶周華死之。

  四十二年,海寇許朝光自銅山登岸,攻詔安■〈人米田,上中下〉安堡,殺擄六百余人。

  四十三年二月,參將戚繼光大破倭寇于蔡陂(賊自仙游流入漳浦湯坑,眾數(shù)千人,預設伏于蔡陂。繼光至,猝然蜂起,兵為小卻;繼光立斬退縮者數(shù)人,身自督戰(zhàn),賊大潰,斬首三百余級。官兵戰(zhàn)死八十余人,立忠勇祠祀之。繼光紀律嚴明,每出人莫測?;蚪饧钻麕?,方與所在當?shù)罋g飲;忽從間道急趨,賊驚以為神。或圍孤城亟,父老扶攜登望女墻,冀援兵旦暮且至;見遠煙數(shù)點,隱隱似旌旗狀。忽炮響,則賊已狼戾死散,官兵業(yè)抵近郊,大破之矣。平倭、平寇,繼光之功與漳終始。時人為語曰:「俞龍、戚虎,殺賊如土」。俞,蓋指大猷也)。既而劫詔安點燈山白葉洞,百戶鄧繼忠擒其首呿吱咾咜咾等;有掠東西沈者,知縣梁士楚遺家兵與千戶張鳳■〈羽廷〉擒斬之。

  四十五年五月,賊首林道干自走馬溪登岸,散劫詔安。十月,總兵戚繼光督閩、廣兵剿滅之。

  隆慶二年,賊首曾一本自泊浦澳,登岸流劫詔安等縣。九月,南澳副總兵張元勛由陸路截殺于鹽埕,又大敗之于大牙澳,前后斬首六百余級(道干、一本,皆吳平余黨)。

  三年五月,曾一本合倭寇泊船于云蓋寺、柘林等澳,賊勢甚盛。六月,閩、廣軍門會兵剿滅之,邊境始安(倭禍自嘉靖二十八年起、至隆慶三年止,凡二十余年)。

  萬歷二十五年,海賊無齒老寇漳浦,古雷把總張萬紀殲之。

  三十年,呂宋殺中國人在其國者二萬五千;海澄人尤多。

  三十二年,海賊周四老作亂,詔安知縣黎天祚擒其二魁,斬于城上;賊遁去。

  四十六年,海賊袁八老劫詔安沿海村落;既而就撫。

  天啟二年,紅毛據(jù)澎湖,由鷺門逼圭嶼;海澄知縣劉斯■〈土來〉守計甚備。賊退,中丞南居益誓師海澄,直抵澎湖;與戰(zhàn),悉遁去。

  六年春,海寇鄭芝龍自龍井登岸,襲漳浦舊鎮(zhèn),殺守將;遂泊金門、廈門,樹旗招兵。旬月之間,從者數(shù)千;所在勒富民助餉,謂之「報水」。

  四月,芝龍遣賊將曾五老泊海澄港。五月,遣賊將楊大孫大掠海澄蘆坑。十二月,自溪尾登岸;把總蔡以藩力戰(zhàn),死。哨官蔡春單騎先突其陣,諸軍繼之,賊退。既而寇九都,圍學宮城;學博李華盛烏紗,奉先師神牌登城,退之。時海澄村落,無幸免者。

  崇正元年,鄭芝龍由廈門抵銅山。三月,攻杜潯堡,鄉(xiāng)紳邱懋煒率眾拒卻之(未幾,芝龍與李魁奇俱就撫。芝龍授游擊,尋遷副總兵;盤踞海濱,上至臺、溫、吳淞,下至潮、廣,近海州郡皆「報水」如故。同時,有蕭香、白毛并橫海上;后俱為芝龍所并)。

  五月,海賊周三老由卸石灣直抵懸鐘城,堅守不下;遂流劫內港、象頭等處,所過村落,屠戮無遺。

  是年,??軛盍钇叩劝儆嗨疑⒔賾溢?、勝■〈氵粵〉、卸石灣等處,焚兵船、民舍,殺戮不計。

  二年六月,撫寇李魁奇復叛,寇海澄;知縣余應桂遣兵擊敗之(時賊犯青浦,應桂遣把總吳兆燫、張?zhí)焱⑸诠俨檀河瓝?,擒賊首二人。旋寇高港,從中港犯龍溪許茂;兆燫、天威往援,斬首十三級,擒五人。八月,犯龍溪福滸、石碼;兆燫、春獲其戰(zhàn)艦一,哨官賈希戰(zhàn)死。鄉(xiāng)壯張宇移炮碎賊艦于海澄港,哨官葉景惠與天威擒其渠魁黃杰于中港;總兵趙震飽賊貲,出杰于獄。賊鼓棹沿普賢溪、尾菜港三路并入,舳艫相望;炮營中軍魯文廷、把總袁德?lián)糁?。兵?shù)合,蔡春傷足,德亦被傷;沖鋒許界、壯士張明俱戰(zhàn)死。天威揮戈奮擊,吼聲如雷;兆燫與其弟兆煒翼袁德裹瘡,縱兵大戰(zhàn),所向披靡;賊遁出港,腰城及炮營擊碎賊艘無數(shù)。是役也,死傷相半;然賊自是不振)。

  九月,賊復寇青浦,壯士林瀚率眾御之,擒其魁;轉寇漳浦白沙。張?zhí)焱c吳兆燫往援,夜行枵腹數(shù)十里,猝遇賊,天威力戰(zhàn)死。既而賊焚劫溪東西,吳兆燫御之,斬首十四級,焚賊艦、器械甚伙。

  五年四月,??軇⑾憧芎3?,乘夜抵浮宮;知縣梁兆陽遣把總吳兆、袁德合兵大破之(賊樓櫓巍若雉堞,我兵皆小艇,賊矢石交下,莫能仰視。自夜至辰,力戰(zhàn)未決,驍卒林行奮勇先登,斬其魁;賊交刃之,鳥翔而下,墜小舟。袁德再登,眾繼之;斬級四十有三,生擒二十五人,溺死無數(shù))。

  六年七月,紅毛入料羅,窺海澄境;知縣梁兆陽率兵夜渡浯嶼襲破之,焚其舟三,獲舟九。既而巡撫鄒維璉督兵再戰(zhàn),再捷;賊遂遁。

  是年,劉香沿劫詔安諸村落。十月,由卸石灣登岸,沿江焚殺,直至懸鐘北城下。

  七年,有紅毛番船泊銅山及詔安五都地方,焚劫甚慘;官兵縱火焚舟,悉斬其酋,無一人還者。

  八年,游擊鄭芝龍合澳兵攻劉香于田尾遠洋,平之(香,漳浦人。自辛未以來,頻年沖突,上犯長樂,下襲海豐、銅山、古雷、游澳之間,出沒不常。至是勢蹙,自刎而死)。

  十六年四月,漳浦山賊陳鸞、邱縉等寇掠東山,與余五、番薯八相繼出沒;后俱為鄭芝龍招撫。

  國朝順治元年(自元年至三年,江南福王、福建唐王相繼自立,漳尚未歸順)十月,山寇徐連陷云霄,遂攻漳浦縣(時邑中乏令,漳南道陳起龍自郡移駐,登陴守御;自分必死,里衣皆用印符。血戰(zhàn)累日,賊死無數(shù),城賴以全;檄長泰知縣郁文初來署縣事,而自回漳。既而鄭芝龍收其余眾,請降;起龍堅執(zhí)不可,解所著里衣示之,悉斬于南教場)。

  三年,大師入漳。

  是年四月,賊夜襲破詔安縣,殺唐王所署官;有陳習山、胡仲慥者各帶丁壯赴援,賊墜城遁。

  秋九月,我兵出漳平北溪,入漳城;諸縣各以次歸附。

  是月,鄭芝龍降;子成功遁入南澳(成功,芝龍微時販日本,倭女所生。芝龍既貴,倭歸之;尋歸其母。唐王據(jù)閩,芝龍封侯,加太師。既而,密謀歸款。我?guī)熤寥?,成功母死于兵;自以向受唐王恩厚,出入宮中,賜國姓,且母死非命故,終無降意。芝龍既降,成功逸去;與所善陳輝、張進等收芝龍散卒于南澳。尋泊鼓浪嶼,附者日眾,卒為沿海大患)。

  鄭彩、鄭聯(lián)據(jù)廈門;沿海銅山、古雷、游澳等處悉為寇穴。

  四年二月,漳浦佛潭橋民奉庠生楊學皋為帥,陷漳浦;知縣許國楠投井死。越五日,郡游擊唐欽明、都司郭秉誠往平之。

  是月,鄭成功、鄭彩寇海澄;賊將王來破九都學城,參將田爵御之,焚橋而守。知縣吳治臣自漳回,賊要殺之漏仔洲。副將王進自郡赴援,夜開西門架棧飛渡,縋入學城;賊皆熟睡,盡殲之。既而擊賊于南門附,殺其前鋒將洪致;賊阻閘水,多溺死,成功遁去。

  十二月,漳浦土賊黃春召儈道贊寇縣城,游擊唐欽明擊走之;又敗之于楓林土坑龍洞寨。未幾,寇西嶼白沙,為大澳鄉(xiāng)兵所殺。

  五年春,詔安大饑,借名起義者殺防將馬守惠。正月,陷詔安。

  二月,賊首江警庸、黃朝陽圍南陂堡,民林朝翊率族人固守,賊解圍去。

  三月,許祚昌圍漳浦,游擊唐欽明御之;援兵至,乃退(祚昌,浦人;明太仆卿。)

  四月,沈起津圍漳浦,游擊唐欽明御之。尋遁去,還據(jù)詔安(起津,詔安人;明池州推官)。

  六月,云霄鎮(zhèn)守總兵王之綱為潮寇所逼,退歸漳浦;盤陀嶺以南悉為寇有。

  是月,平和防將曾慶尋引廣寇偽稱明永寧王,據(jù)二邑以叛。

  十一月,漳浦土寇盧若騰、邱建會合平和賊萬禮等寇縣城,參將陸大勛出戰(zhàn),被殺;總兵楊佐、參將魏標、守將馮應第再戰(zhàn),擒建會殺之。

  十二月,總督李率泰入平和,戮曾慶及謀叛者十三人。

  六年七月,漳浦佛潭橋寇據(jù)新亭,總兵楊左攻之,不克。

  十一月,鄭成功陷云霄,守將張國柱死之,士卒死者無數(shù)。進攻漳浦,守備王起俸密約為內應謀泄,走降賊,賊退遁盤陀??偙醢羁∽菲浦鞆驮葡觯ㄆ鹳?,西人。既降賊,始教之騎射;成功甚任之)。

  七年三月,總兵王邦俊平詔安二都山賊。五月,師還漳浦,襲楊學皋,大破之;學皋降。

  八月,鄭成功殺鄭聯(lián)于廈門,并其軍。

  八年二月,提督馬得功破廈門。四月,鄭成功還,據(jù)之。

  六月,鄭成功入浮宮港,掠峨山;總兵王邦俊兵敗于方田。賊薄海澄縣,三日始去。十一月,陷云霄莆美,參將包泰興死之;遂陷詔安、平和二縣。十二月,襲漳浦,賊舊將陳堯策潛為內應,囚駐防副將楊世德、知縣范進,焚掠四郊;偽參軍潘庚鍾城中沿門索餉,酷刑拷勒。浦人比之前明倭、尤兩寇為烈云。

  是月(十二月),海澄守將赫文興質其子于成功,結為內應。

  九年正月,鄭成功大舉入漳;至海澄,赫文興開城納之。知縣甘體垣不屈,沈于海。遣將分徇各縣,以上、中、下為餉額,酷拷富戶。

  是月,賊將甘輝分兵攻長泰;知縣傅永吉嬰城固守,死之(先是,崇禎末,知縣郁文初制佛郎機百子銃炮藥彈,備御器械甚伙;永吉悉發(fā)以擊賊。賊死傷殆半,乃復益兵運大炮攻城,城幾陷;會副將王進與建寧王總兵、高副將來援,搗其背,賊稍散。我兵入城,合圍如故;發(fā)炮塌城二十余丈,進。永吉親當其鋒,且戰(zhàn)且筑;永吉中炮死。三月六日昧爽,賊發(fā)地炮,城垣磚石皆飛;忽西風大作,磚石飛起者反吹擊賊,賊死無數(shù)。城中官兵乘之,會總督陳錦援兵至,同安賊遂拔營宵遁。凡四十九日,圍始解)。

  三月,總督陳錦兵敗于江東,賊遂圍漳州;四郊居民入城各依所親,城門堅閉(陳錦之敗也,其奴庫成棟刺之,以降成功;成功斬之)。

  五月,浙鎮(zhèn)馬逢知來援,入漳城(時號金衢馬,舊名進寶)。賊議筑鎮(zhèn)門,截溪流灌城;堤不得合,旋罷。城中被圍日久,斗米直五十金;食人炊骨,死者七十余萬人。

  九月,固山金礪援兵至泉;鄭成功解圍,屯古縣(地名,在城南十里)。

  十月朔日,固山金礪大破鄭成功于古縣(是日,西北風大作,賊發(fā)火箭、火炮皆反風自焚。滿、漢兵乘煙沖突,賊大潰;陣斬黃山、陳俸、廖敬、郭廷、洪承寵——皆巨魁也。成功遁入海澄,毀學城。時諸村落逃散復歸者室家俱破,繼以瘟疫,城內外幾無炊煙)。

  是月,副總兵王進復漳浦;賊黨在平和、詔安者皆遁去。

  十年五月,固山金礪攻海澄,填濠深入;賊發(fā)地炮,士卒多死,退還漳州。鄭成功增筑海澄城,安大小炮三十余號;積糧草、儲軍器,以為持久之計。

  十一年正月,有撫寇之議。鄭成功遣其黨散各邑,沿鄉(xiāng)派餉;凡數(shù)月,漳及興、泉皆罹其害。

  十二月,鄭成功入漳州(先是,千總劉國軒、魏標潛通成功;十二月初一夜,賊將甘輝、洪旭等直至南門,國軒開城納之,總鎮(zhèn)張世耀、知府房星葉俱降賊。成功繼至,各屬縣多迎降;因籍城中及各縣富戶比餉。然成功用法素嚴,市肆不擾,兵卒無敢淫掠者;故城內稍安)。

  十二年春,世子王率大兵入閩;成功度勢不支,六月,墜漳州及漳浦、南靖、長泰、平和、詔安各縣城(時郡城民屋無論大小俱拆毀,浮木石于廈門;所存者,惟神廟寺觀而已)。

  是年春,賊將黃萬陷詔安溪南堡,殺掠如洗。

  十二月,總兵楊捷入漳,諸縣皆以次恢復。漳浦賊黨遁去獅頭城,捷剿之;民被其禍者甚慘。

  十三年六月,黃梧、蘇明以海澄降(梧,平和人;與明俱鄭成功部將。梧與蘇茂陷揭陽,為廣東平南王所敗,成功斬茂—明,茂弟也;懼不自保,乃俱內附)。賊將甘輝等率眾至,則我?guī)熞严热胍?。輝焚中權關,取倉庾以去;城中蓄積皆為我有。黃梧進爵海澄公,駐札漳州;蘇明授哆李幾昂邦內大臣,召入京師。成功既失險要、又喪軍實,乃決計寇江南,而漳民稍息。

  十五年正月,賊將萬禮破詔安菁山、磁灶等二十六寨堡;赴援者未至,皆為所破。

  三月,山賊掠平和管溪;署縣事陳堯先遇諸涂,為賊所害。

  十六年,鄭成功寇江南兵敗,甘輝、萬禮等俱被擒,精銳喪盡。成功逃歸,屯據(jù)廈門,抽沿海居民為寇。

  四月,我?guī)熃撕3涡|山。

  是年,詔安二都環(huán)沙寇江警庸等密結成功為內應,知縣歐陽明憲合饒鎮(zhèn)總兵官吳六奇平之。尋剿烏山賊巢,擒其首蔡四。

  十七年五月,將軍達素、總督李率泰、海澄公黃梧分督水師官兵出海門,斬偽閩安侯周瑞,漸迫廈門。會東風大作,我兵多北人,皆眩暈;成功麾兵鏖戰(zhàn),遂大潰。數(shù)日尸浮海岸者萬余,官軍十居七、八。

  十八年四月,鄭成功破臺灣據(jù)之。

  六月,賊將蔡祿、郭義毀銅山,入云霄就撫;偽忠匡伯張進自焚死。祿、義俘掠銅山子女以萬數(shù),哭聲震地,死者相枕藉。既而,銅山仍為賊踞。

  九月,遷沿海邊地,以垣為界。龍溪自江東至龍江以東,漳浦自梁山以南、舊鎮(zhèn)以東鎮(zhèn)海、陸鰲、銅山,海澄自一都以至六都,詔安自五都至懸鐘,皆為棄土(先是,原任漳州知府房星葉降賊逃歸,使其弟候補通判星曜上言『海賊皆從海邊取餉,使空其土而徙其人,寸板不許下海,則彼無食而賊自散矣』。至是,上自山東、下至廣東皆遷徙,撥兵戍守)。

  康熙元年春三月,南澳偽忠勇侯陳豹降(豹,短少精悍。自唐王入閩,據(jù)南澳近二十年。廣寇蘇利、許龍皆驍勇自負,獨畏豹。至是,與成功貳;遣周全斌攻之,乃入廣東投降)。

  五月,鄭成功死。

  二年,以同安副將施瑯為水師提督,移鎮(zhèn)海澄(瑯,泉州人;成功舊將。風宇魁梧,號知兵;海上樓櫓、旗幟、行陣之法,皆瑯啟之。順治六年,得罪于成功,詣軍門降;屢立功。至是,擢提督)。

  十月,水師提督施瑯、海澄公黃梧督兵出海澄港,會總督李率泰、陸路提督馬得功攻廈門;得功船為賊所圍,赴水死。鄭經(jīng)棄廈門、金門,走銅山(經(jīng),成功子);我兵入廈門,墟其地而還。

  三年三月,鄭經(jīng)遁入臺灣;偽永安伯黃廷、武衛(wèi)周全斌、杜輝等俱先后入漳,降者甚眾。

  八月,總督李率泰上疏取臺灣,以施瑯掛「靖海將軍」印,總統(tǒng)投誠諸將周全斌等。

  四年四月,靖海將軍施瑯等出洋,未至澎湖,颶風大作,各船飄散,不能相顧;皆引還。未幾,施瑯加伯爵,歸京;移投誠兵將分駐各省屯田。數(shù)年間,漳境相安無事。

  十三年三月,耿精忠反;傳檄至漳,巡海道陳啟泰死之。漳浦鎮(zhèn)劉炎、海澄鎮(zhèn)趙得勝俱降,漳屬各縣望風降附。

  四月,海澄公黃梧卒。

  是月,潮州劉進忠反,詔安亂兵殺防將。

  鄭經(jīng)遣劉國軒、何佑、馮錫范入廈門,趙得勝復降鄭。

  五月,鄭經(jīng)據(jù)廈門。經(jīng)之東遁也,偷安日久,船不滿百、軍不滿萬;精忠頗易之。經(jīng)使人借泉、漳二府為召募,精忠難之;于是耿、鄭交惡。

  六月,黃芳度(芳度,黃梧子)襲殺偽漳州城守劉豹(豹,精忠所署。時鄭經(jīng)已入泉州,芳度先使人赍密疏間道詣京求援,欲起兵自守;故先殺豹。經(jīng)自泉遣使加封,芳度佯受之;而日遣人召募,署部伍為守城計)。

  九月,耿精忠遣兵趨平和,海澄公標將賴升大敗之于上淡橋。

  十一月,鄭經(jīng)遣趙得勝、何佑、馮錫范攻漳浦,劉炎降。

  經(jīng)分設六官;算丁錢,大索富民餉。

  十四年正月,耿、鄭通好。

  五月,鄭經(jīng)入海澄,分兵掠南靖、平和;遣鄭斌征黃芳度兵,芳度不從。

  六月,鄭經(jīng)圍漳州;黃芳度起兵御之,使其兄芳泰突圍入粵請援(芳度年少,然沈勇有謀。經(jīng)發(fā)沖棚龍煩大炮百道仰攻,城圮六十余丈;芳度立柵轝土,且筑且戰(zhàn),須臾而就。時出輕師蹂鄭氏壁,斬其偽將萬宏。數(shù)月間,經(jīng)剽銳死傷大半,乃筑長圍守之。

  是時粵東兵圍劉進忠于潮州;芳泰至,乃分兵救漳)。

  十月,黃芳度部將吳淑與弟潛叛降于經(jīng)。初六日昧爽,開門納賊,黃芳度死之(芳度登芝山,見勢不支,馳至開元寺,赴井死。是日,芳泰以粵東援師至永定,已無及矣。經(jīng)入漳,收芳度族戚將佐黃翼、蔡龍等,皆被殺)。

  十六年二月,大兵至漳;鄭經(jīng)走廈門,各縣以次恢復。

  三月,漳浦巫者蔡寅挾左道惑眾,聚海上殘卒夜入泉州,斬關而出,人以為神;附者日眾,蔓延漳、泉間,派糧以食。頭裹白布,時人謂之「白頭賊」。

  十月,鄭經(jīng)遣何佑入南靖小溪;吳淑入長泰,屯天成寨。

  十二月,我兵圍吳淑于天成寨;蔡寅率眾援之,淑突圍出走。

  是年,以黃芳世襲封海澄公兼水師提督、黃藍為海澄總兵(芳世,芳度兄,前為侍衛(wèi)。藍,即賷密疏入京者)。

  十七年二月初十日,劉國軒、吳淑犯海澄。十一日,破玉洲、三叉河、福滸。十八日,毀江東橋。二十三夜,破石碼。郡城諸路援兵皆為所敗,遂屯祖山頭以逼海澄。副都統(tǒng)孟安、陸路提督段應舉、寧海將軍喇哈達、平南將軍賴塔會師來援,賊退屯石碼,筑垣拒守。

  是月,賊以萬余人掠平和庵后,旋攻下埔土堡。堡中誤墜火硝藥中,火發(fā);賊招之令出,欲縱之——蓋賊意原在金帛也。然終無一人肯出者;計焚死二千余人。賊尋引去。

  三月,劉國軒列陣于赤嶺(在郡東十里)。戰(zhàn)方合,蔡寅率眾出天寶山以牽我軍之勢;提督黃芳世擊敗之。既而國軒樹柵雙橋,滿、漢兵連營進剿,軍于水頭、灣腰樹。十一日黎明,國軒佯遁;少頃,我兵方蓐食,賊揚航登岸,直趨水頭沖滿、漢軍為兩截,段應舉奔海澄。黃芳世幾為所獲,走入漳;尋卒。

  賊既據(jù)水頭、鎮(zhèn)門,截海澄餉道。應舉集滿、漢官兵營于祖山頭,國軒率勁卒登山,遣吳淑遶出祖山之背;應舉敗入海澄。國軒以澄四面皆水,夜筑營鑿塹于要路,圍之數(shù)重;由是內外阻絕。

  是月,平和土寇張雄引詔安官陂賊廖典照縣城,搶掠一空。既而,典投誠于漳;未幾,仍乞鎮(zhèn)平和,拆毀邑居殆盡。

  四月,逮總督郎廷相,以布政使姚啟圣代之;以按察使吳興祚為巡撫,調江南提督楊捷入漳,合兵救海澄。

  五月,賊營燈火寨(在筆架山南;以下臨大溪,順流可通海澄故也)。是時援軍四集,俱屯于筆架山。姚總督遣兵破賊將林彪、張鳳于岳嶺,陣斬鳳。公子姚儀以牛載土囊填塹;進至第三重,賊炮火齊發(fā),我兵終阻于水,不能近城。

  六月,海澄陷,提督段應舉、都統(tǒng)穆伯希佛死之(時城中圍八十余日,食盡,殺馬、羅雀鼠,繼以人;革骨楮幣皆盡。城陷,應舉投弓,北向再拜;與穆俱自縊。黃藍死于亂軍。初,入城官兵二萬余人,及陷;存者不及三分之一)。

  是月,賊陷長泰(城守黃輝開門納之)。

  九月,總督姚啟圣遣兵復長泰。

  是月,劉國軒自泉遁歸,列營觀音山(山在鎮(zhèn)門),筑十九寨。既而,戰(zhàn)于長泰溪西,官軍前鋒稍卻;總督姚啟圣援之。耿精忠故仇鄭,拔刀砍地曰:『吾得與此賊俱殲,吾死不恨矣』!親督戰(zhàn),立斬退縮者三人,大呼馳入賊陣;諸軍從之,斬偽鎮(zhèn)鄭英、吳正璽等。破其營,斬首四千、捕鹵一千二百余人,亡溺者以萬計。國軒尾所乘馬,泅河以遁。

  十二月,再議遷界(甲寅之變,沿海遷民悉復故土。丁巳恢復,康親王上疏以遷界累民。至是,督、撫請再遷;從之)。

  十八年三月,劉國軒據(jù)果堂寨(果堂逼近江東橋,扼要之地)。

  十月,賊筑坂尾寨(即蕭井寨);官軍攻之,不克。

  十一月,總督姚啟圣設修來館于漳州(首領降者,官之;銀幣、袍服,雖下隸小卒無不遍及。有既受撫而仍歸賊者,啟圣聽其來去,多縱反間。由是賊黨轉相傳誦,人心攜貳,降者接踵,卒成臺灣之功;啟圣之力也)。

  是月,吳淑死(時坂尾寨新筑,淑守焉。墻崩,淑壓死;漳人快之)。

  十九年二月,偽鎮(zhèn)陳昌降。

  是月,我?guī)煆秃3危谎矒釁桥d祚、水師提督萬正色入廈門,鄭經(jīng)遁歸臺灣(陳昌既降,經(jīng)、國軒等見勢不支,又聞官兵已扼料羅——料羅者,通臺灣港道也;遂焚廈門行宮以遁)。

  二十年正月,鄭經(jīng)死。

  五月,總督姚啟圣請攻臺灣,復以施瑯為水師提督,仍掛「靖海將軍」?。桓娜f正色為陸路提督。

  二十一年五月,總督姚啟圣率官兵至銅山,候風出洋(以風不利,暫遣官兵回汛)。

  二十二年六月,靖海將軍施瑯會各鎮(zhèn)官兵發(fā)銅山,遂破澎湖。

  七月,我?guī)熑肱_灣,鄭克塽降(塽,經(jīng)子)。設一府、三縣。

  ——選自「漳州府志」卷四十七「災祥」(附「寇亂」)。

志人

  吳憲

  陳第

  張燮

  施邦曜

  張宇(從子子達)

  蔡春

  張?zhí)焱?br />
  洪應斗

  蔡以藩

  林焊

  張明

  吳兆燫

  袁德

  陳起龍

  黃道周

  何楷

  張若化

  涂仲吉

  曹學佺

  徐孚遠

  林琠

  方文耀

  周祖唐

  陳鼎

  陸大勛

  楊佐

  張國柱

  包泰興

  王顯謨

  李耀宗

  甘體垣

  傅永吉

  蔡祚達

  庚元侯

  謝鴻奇

  歐陽明憲

  郁之章

  藍銘璽

  柳朝麟

  吳執(zhí)中

  黃梧

  李長茂(兄夢虹)

  胡夫人

  陳輝

  許正

  余杰(歐毅)

  陳啟泰

  林廷擢

  劉超鳳

  蔣鈖

  楊定國

  黃芳度

  黃芳世

  黃芳泰

  張瓊

  戴璣

  涂氏(諸氏、楊氏)

  賴升

  林紹祖

  鄭宗煥

  陳天達

  段應舉

  傅宏基

  楊捷

  吳延貴

  張雄

  蔣龍光

  黃性震

  黃升

  羅士鉁

  藍理

  鄭亦鄒

  毛殿揚

  歐陽凱

  許云

  游崇功

  李茂吉

  陳夢林

  林亮

  藍廷珍

  藍鼎元

  李松齡

  許良彬

  阮文

  吳開業(yè)

  張養(yǎng)

  劉良璧

  莊元

  胡格

  蔣允焄

  陳先聲

  胡邦翰

  李師敏

  葉文博

  吳龍

  藍元枚

  孫全謀

  羅光照

  曾超群

  徐宗干

  吳憲

  吳憲,字長溪;龍溪人。嘉靖間,以武生從總兵俞大猷剿倭賊有功,授副千戶。又征??茉槐荆尡粨镘娒癜税儆嗳?;人感其德,有持金帛謝者;卻弗受。歷戰(zhàn)功,授漳州衛(wèi)指揮同知,世襲。后官浙江都指揮使。

  初,憲弟道宗為海賊許朝光所掠去,自赍金五百往贖;弗許,乃乘間挾宗道遁。賊追之急,憲先部署親黨伏于道,賊大創(chuàng)而去;名震遠近。宦歸,置產(chǎn)均諸弟;當?shù)酪浴感⒂选轨浩溟T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七(明指揮使)。

  陳第

  陳第,字季立;連江人。幼為諸生,博學敦行,尤負經(jīng)濟。精孫、吳兵法;俞大猷嘗謂之曰:『以子之才,當于古名將中求之』。戚繼光討倭,辟第參帷幄。倭平,授守備,升游擊;以伉直忤長官,遂棄官歸,著述自娛。

  吳一沛倡芝山講會,聞第名,延為山長;漳士與講者常二百人,析疑闡奧,悉洽士心。又嘗主一沛家,為作「一齋說」。所著書,有「伏羲圖贊」、「尚書義」、「毛詩古音考」行于世。

  ——選自「漳州府志」卷五十「紀遺」下(寓賢)。

  張燮

  〔張〕燮,字紹和。幼穎敏絕人;父廷榜,甚愛之。比長,博極群書。萬歷甲午,舉于鄉(xiāng);與蔣孟育、鄭懷魁等號「漳七子」,文名大嗓。顧紹和性灑落,不急宦達;歸而侍其父,構廬錦江之上,怡然也。

  天啟間,何喬遠疏薦預修「實錄」,辭不赴;諸名士多以書勸駕,然終莫可奪,遠近舉稱曰征君。既而黨禍大作,征君獨飄然幾先,眾比之申屠蟠、郭林宗云。所結納遍海內,郡中最善黃道周;道周所謂「雅尚高致、博學多通不如張燮」是也。有手定「漢魏七十二家」、「東西洋考」、「閩中記」、「群玉」、「霏云」二集行于世。

  征君有子五人;于壇、于壘二人,知名。于壇,字升甫;于壘,字凱甫:俱邑學生。于壘從道周游,稱為「圣童」;著有「麟角」、「舒節(jié)」二篇各二十卷。早卒,諸公為立祠,曰「幼清」。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九「人物」二(明列傳上)。

  施邦曜

  施邦曜,字爾韜;余姚人。萬歷癸丑進士。天啟初,為工部主事。時魏珰擅權,曹郎皆奔走門下;邦曜獨不往,忠賢銜之。乃亟請補外,出知漳州府。明爽廉干,被服布素而豐儀峻整,人不敢干以私。下車,首鋤諸豪強不法者。賑旱荒、平鹽政,威惠并行;漳人呼為「施青天」。海寇劉香、李魁奇猖獗,邦曜筑萬松關、起鎮(zhèn)門兩刨臺,護以城;募勇士,出其不意攻之,香自■〈刀刂〉。魁奇大恐,請撫,求如鄭芝龍故事;邦曜謂巡撫鄒維璉曰:『閩蠹一之為甚,其可再乎』?卒與維璉討平之。歷升通政使。

  甲申之變,邦曜死焉;謚曰忠介(鎮(zhèn)門城,今廢;唯夢劍閣尚存)。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五「宦績」二(明知府)。

  張宇(從子子達)

  張宇,海澄人也。海寇劉香犯境,宇偕族弟明率鄉(xiāng)眾移炮擊碎賊舟,郡守施邦曜旌以匾曰「功垂桑梓」。又,施邦曜薦諳熟水務,偕冊封使往琉球,授京營守備,署參將。以老乞歸。

  宇從子子達,以材勇,擢千總??滴跏旯⒛鎿?jù)全閩,子達守月港城,誓不從叛。自揣微弁莫能支,退居陳洲堡。及克復海澄,廉知其義,擢授漳浦營守備。卒于官。

  ——選自「漳州府志」卷四十九「紀遺」中(人物)。

  蔡春

  蔡春,海澄人。天啟末,為邑哨官;勇敢善戰(zhàn)。七年,??茑嵵埱财潼h楊大孫入九都,春追至威武廟,只身沖突,連斬六人。又從吳兆燫逆擊李魁奇,親擒其魁香公老、魏二老,獲其戰(zhàn)艦。自是,賊聞春名,輒引避。九都之役,賊驚潰,五保人民廬舍賴春以全;請于憲,立碑頌之。蔡以藩戰(zhàn)死溪尾,春入火中負尸出,以表其忠;非唯勇士,實義士也。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一「人物」四(明列傳下)。

  張?zhí)焱?br />
  張?zhí)焱?,莆田人;膂力絕倫。初為賊所擄,置麾下;隨寇石碼,手門柵,叱余伙去。謁巡海道徐日久,壯之,界以材官。遣攻武平,所向多捷。以功,擢澎湖把總。

  崇禎二年,李魁奇寇海澄許茂,天威奉檄往援,斬級二、生擒一;賊為褫氣。已援中港,更斬二級;皆賊魁。戰(zhàn)九都,眾各負重創(chuàng);天威獨揮戈電擊,聲如雷吼。已赴援白沙——白沙,浦屬也,游擊鄧世科三矢趣之。天威借馬宵馳,枵腹歷數(shù)十里;比曉,與賊遇,一揮六卷其戈,矢絕無援,竟戰(zhàn)死。邑令余應桂為文哭之,科臣仇維正疏其事以聞。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明把總)。

  洪應斗

  洪應斗,海澄人;郡諸生。習騎射,通兵法。天啟壬戌武進士,授福建水標把總。丁卯,??芸v橫,命應斗帥所部舟師南援;時副總兵陳希范駐師銅山,應斗屬焉。賊舸將至,希范日酣欲;有傳儆者,輒笞之。應斗告以當為備,不聽。賊果乘風直下,縱火焚舟;我舟掛篷不及,眾皆遁,或赴水。應斗率所部獨迎敵,賊艘環(huán)之;應斗手刃數(shù)十人,度終不得出,乃抱銃自沈死。希范既跳身以免,反誣應斗敗逃。給事中顏繼祖具疏請恤,以慰忠魂(續(xù)傳)。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一「人物」四(明列傳下)。

  蔡以藩

  蔡以藩,泉州人。精悍,善騎射,所在多戰(zhàn)功;巡撫朱一馮器之。

  崇正間,授海澄營把總。視師甫三日,賊入寇;以藩摩厲以須,賊為引避。亡何,賊擁眾大至。以藩請益兵,通判吳允焞聽哨官何德勝之讒,留兵不發(fā);乃提孤卒往,發(fā)大炮,連斃數(shù)賊。賊益合圍,所部兵相繼逃散;援絕,以藩力戰(zhàn)死。德勝反揚言以藩挾餉投賊;哨官蔡春憤甚,從火中負尸出之,事乃白。澄人相率詣郡,請立祠以表忠魂;郡守施邦曜署其牘曰:『坐以藩香火堂上而塑二逃帥俞咨皋、陳文燫跪于庭』。事雖不果,正自有關風教,人傳以為美談。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明把總)。

  林焊

  林焊,字實甫;龍溪人。萬歷丙辰進士,殿試第三人;除翰林院編修。

  歷官國子司業(yè),署監(jiān)事。監(jiān)有銅鼎、銅缸,為臨雍會食及貯水備火之器。逆珰方熾,欲假鑄錢;焊不與。既而諸生陸萬齡傳珰意,欲就太學中建祠祀珰及其父,焊持不可;萬齡就手中奪啟事以去。明日,有旨責焊閑??;焊翩然就道。

  崇正改元,復原官;累升侍郎兼侍讀學士。九年,以枚卜召對,陳用人、理財、靖寇、寧邊四策;即日拜東閣大學士,入閣辦事。時上方疾黨人,以焊誠愨、不立門戶,特加眷顧。首輔忌之,困以事;遂得疾而終。

  焊為人沖淡和平,廉介自守。鄭芝龍受撫,奉千金為壽;焊卻之,復書曰:『成人之美,君子也;因之為利,非君子也』。芝龍亦嘆服其量。卒,謚「文穆」。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九「人物」二(明列傳上)。

  張明

  張明,海澄人;良家子。崇正二年,烽燧日起,鄉(xiāng)里擁為兵目。李之奇賊眾自普賢登岸,明裂眥徑前,手殲二賊;援者不繼,力戰(zhàn)而亡。母劉氏,早歲孀居,守二孤以成立;至是,撫尸不哭,自壯其有子也。邑令余應桂請旌其閭。

  是役也,壯士許界亦拒賊死焉。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一「人物」四(明列傳下)。

  吳兆燫

  吳兆燫,同安人。嘗從軍西粵間,歸。巡撫南居益試將材,拔置第二;擢海澄營把總。

  李魁奇再掠內地,兆燫統(tǒng)所部戰(zhàn)許茂、石碼、浮宮,斬獲頗多;晉守備。

  壬申六月,賊寇龍溪福滸,兆燫赴援;將至,馬忽不前,鞭之如故。乃偕其叔及麾下數(shù)人步往,賊預設伏,遣數(shù)輩衣大袖,陽為向導狀;卒諦視,告曰:『此非逋寇人』?燫曰:『若乃某游兵,汝膽落耶』!遂獨前,為賊伏兵所殺;叔亦遇害。其弟奔護,尤重創(chuàng)還:澄人傷之??h以其事聞,中丞鄒維璉遣官致祭。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明把總)。

  袁德

  袁德,同安人;為海澄游兵把總。崇正二年,李魁奇入九都,勢張甚;哨官蔡昆望風奔竄。德直前,發(fā)炮擊之;須臾沖鋒,許界、張明俱戰(zhàn)死。德與蔡春各帶重傷,裹瘡復戰(zhàn);張?zhí)焱?、吳兆燫齊奮擊之,賊驚愕退。

  五年,劉香寇海澄,德與兆燫領兵往御浮宮。賊樓櫓巍若雉堞,矢石交下;官兵坐小舟仰攻,莫能攀援。自夜及辰,力戰(zhàn)未決。驍卒林行先登,斬其魁;賊交刃之,墜舟,得不死。德奮勇大呼,躍上賊艘;眾繼之,斬獲、溺死無算。賊自是不敢向海澄。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明把總)。

  陳起龍

  陳起龍,字念徐;富陽人。崇正戊辰進士。十六年,由御史出為漳南道副使;為政不專于寬,以搏擊豪強自負,而加意惠愛小民。先是,知府施邦曜既去,漳城宦仆及鄭芝龍家兵恣甚。起龍至,一繩以法,良善賴焉。山寇徐連攻漳浦,起龍親率兵御之;血戰(zhàn)累日,城賴以全。未幾,卒;漳人有像祀之南橋。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五「宦績」二(明監(jiān)司)。

  黃道周

  黃道周,字幼元;漳浦之銅山人。少負奇節(jié),以孝聞。當神廟時,天下猶乂安,道周見儒術日下、皇綱不振,憂天下將亂。年十四,慨然有四方之志,不肯治博士業(yè)。抵博羅,謁韓大夫日纘;韓家多異書,得盡覽所未見。嘗即席酒酣,援筆立就「羅浮山賦」數(shù)千言,名大噪。

  天啟二年,第進士;選庶吉士。歷編修,監(jiān)修「國史」、「實錄」。故事:經(jīng)筵展書官,奉書膝行;道周謂「膝行,非禮也」!平步進。魏珰目攝之,不為動。未幾,乞歸。葬父北山,結廬其下;所謂石養(yǎng)山者也。旋丁內艱;服除,還朝。

  崇正三年,典試浙江。以「神宗實錄」成,晉右中允。明年冬,故相錢龍錫坐袁崇煥事被逮,媒孽者且興大獄。天子怒,不測;道周草疏救之,貶秩、鐫三級,而龍錫卒得減死??瞥加秀暤乐苷?,摭浙江試事蜚語上聞;疏乞休,許之。濱行,上「小人勿用」疏;葢指輔臣溫體仁、周延儒也。上怒,削籍還。浙江學者聞道周至,則大喜;為筑大滌書院而稟學焉。留數(shù)月,乃去。歸石養(yǎng)山,日展拜墓左如新喪時。踰年,以有司請,講學于郡治紫陽祠;門人自遠而至,可千人。

  乙亥,詔起補原官。丁丑,分校禮闈;遂具疏乞休,不允。時方久旱,五日內系兩尚書;道周疏請「慎喜怒以回天意」。六月,又上疏曰:「陛下下詔求言,省刑清獄;然方求言而建言者輒斥,方清獄而下獄者旋聞。當此南北交訌,奈何與市井細民申勃磎之談、修睚眥之隙乎』!時溫體仁方招奸人興東林、復社之獄,故道周言及之。晉左諭德,掌司經(jīng)局;疏詞有「三罪、四恥、七不如」語。時鄭鄤方以杖母大詬,道周言「文章意氣,臣不如錢謙益、鄭鄤」。上得疏愕異,令自陳,嚴旨切責。道周孝謹風節(jié)高天下,而嚴冷剛方,不諧流俗;大臣多畏而忌之。時方擇宮僚,楊廷麟、馮元揚并推讓道周;閣臣張志發(fā)當國,摘「不如鄭鄤」語為口實,擯道周不與同僚。遂稱病乞休,不許。遷少詹事,侍經(jīng)筵。會鄭三俊下吏,講官黃景昉救之;道周上疏推獎,旨下切責。再疏,以支飾譴。道周前有疏纂述「洪范」等書未就,乞寬假數(shù)月去;有旨:『得卒業(yè)』。時楊嗣昌奪情入閣、陳新甲奪情起宣大總督、方一藻以遼撫議和;道周草疏分劾,同日上之。上持三疏不下,召對平臺,上疑其有所為而為;道周奏辨未畢,嗣昌從旁摭鄭鄤事詆道周。道周奏:『大臣聞彈,義當退避;未有御前爭辨,不容小臣盡言者』。嗣昌則佯謝請去;上因曰:『爾言不如鄭鄤,何也』?對曰:『臣言文章不如鄭鄤耳』。又曰:『爾言陳新甲走邪徑、托捷足,果遣人行賂耶』?道周言『人心邪,則行徑皆邪』。上又曰:『喪固兇禮,豈遭喪者盡不祥之人乎」?道周曰:『古三年之喪,君不呼其門,自謂兇人不祥;故兵禮鑿兇門而出。奪情在邊疆則可,在中樞則不可;中樞猶可,在政府則不可』。駁問久之,上因曰:『少正卯言偽而辨、行僻而堅,故不免圣人之誅。向以爾為偏激,不圖今日恣肆如此!一生學問,止成佞口耳』。道周叩首伏地,請辨「忠佞」二字。上曰:『非輕加爾佞;但所問在此、所對在彼,非佞而何』!叱而退,御筆榜朝堂示戒,貶為江西布政司都事。未任,巡撫解學龍以道周「才堪輔導」薦。上怒,疑為黨,削籍逮治;詞連黃文煥、陳天定、董養(yǎng)河,俱下詔獄。戶部主事葉廷秀、太學生涂沖吉先后疏救,右納言馬思理左右仲吉,并杖戍,道周系獄。時獄吏日奉紙筆乞書,道周為書「孝經(jīng)」百三十。在獄兩年,感明夷事,著「易象正」;方草十二圖,錦衣校征急,道周恬然謂曰:『俟吾畫一圖成就逮耳』。擁之去。至北寺,與仲吉、廷秀對簿,受械鞫。廷秀與道周實未相識,囚服從容,交揖通姓名。次及學龍,相對噫嘻。時奸黨必欲殺道周;尚書劉澤深等謂「道周不宜以建言誅」,得遣戍廣西。既而嗣昌敗,周延儒、蔣德儒乘間為上言,得免戍,復故官;疏乞致仕。歸,講學于浦之明誠堂及江東鄴山。郡邑有司、遠近鄉(xiāng)大夫士畢至,凡一、再會而燕都變作。

  福王南渡,以少宰召,晉秩尚書;陳進取九策。時馬、阮亂政,正人如劉宗周、姜曰廣輩多擯不錄;自請祭禹陵。夜泊龍江,夢太祖高皇帝至,厲聲曰:『卿竟舍我去耶』!對曰:『朝廷舍臣,非臣舍朝廷』!既報命,乞歸;而南都陷。舟次桐廬,遇唐王,相得甚歡;陳四通四塞、三師八友之議。至福州,遂首政府。時政歸鄭氏,將帥觀望,無肯出死力。道周憤,自請督師,攜數(shù)諸生出信州,會七建及江、浙諸門人子弟之兵可四千人。餉絕,多亡走。出師救徽,見卒千二百人、馬十疋,持三十日糧行。至婺源,徽已破;師遂潰。被執(zhí),七日不食;不死,復進水漿。至江陵,分縶諸從者;獨幽禁城,改系尚膳監(jiān)。夜聞鐘,感舊事,得絕句百余首,益悲憤;不食十四日,猶不死。時統(tǒng)兵大帥日夜遣客勸降,故獨寬其桎梏,加殊禮;使得從容賦詩作字。如是者,三閱月。三月五日,騎擁過東華門,坐不起;曰:『此與高皇帝陵寢近,可死矣』!方刑時,從者跪乞數(shù)語遺家;乃裂衿,囓指血大書曰:『綱常萬古,節(jié)義千秋;天地知我,家人無憂』。及門蔡春溶、賴繼瑾(俱漳州人)、趙士超(侯官人)、毛玉潔(六合人。「六合志」作至潔)繼至;過曹街,抱其頭哭曰:『師魂其少須,吾即來矣』!四子同時就義。道周傳首至徽,門人陸自巖以千金購得之,合身首殯金陵。越數(shù)載,長子霓與門客趙子壁往,扶櫬歸葬。始,道周未第時,渡釣龍江,舟覆溺焉;恍惚見一人前導至一殿,額曰「倪黃」。館選時,元璐名第一、道周名第二;一死北都、一死南都,出處始終若前定然。

  著述甚富,奏疏、經(jīng)解、詩文旁及天文、歷數(shù),共四十余種。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一「人物」四(明列傳下)。

  石齋黃先生逸事,「方望溪集」有云:

  『崇正某年,余中丞集生與譚友夏結社金陵。適石齋黃公來游,與訂交,意頗洽。黃公造次必于禮法,諸公心向之而苦其拘也,思試之。妓顧氏,國色也;聰慧,通書史。撫節(jié)安歌,見者莫不心醉。一日,大雨雪;觴黃公于余氏園,使顧佐酒。公意色無忤,諸公更勸酬,劇飲大醉;送公臥特室,榻上枕、衾、茵各一,使顧盡弛褻衣。隨鍵戶,諸公伺焉。公驚起,索衣不得,因引衾自覆薦,而命顧以茵臥;茵厚且狹、不可轉,乃使就寢。顧遂昵近公,公徐曰:「無用爾」!側身內向,息數(shù)十,轉即酣寢。漏下四鼓,覺,轉面向外。顧佯寐無覺,而以體傍公。俄頃,公酣寢如初。詰旦,顧出,具言其狀;且曰:「公等為名士,賦詩飲酒是樂而已;為圣為佛、成忠成孝,終歸黃公」。

  『及明亡,公縶于金陵。在獄,日誦「尚書」、「周易」;數(shù)月,貌加豐。正命之前夕,有老仆持針線,向公而泣曰:「是我侍主之終事也」!公曰:「吾正是斃,是為考終;汝何哀」!故人持酒肉與訣,飲啖如平時,酣寢達旦。起盥漱更衣,謂仆某曰:「曩某以卷索書,吾既許之,不可曠也」。和墨伸紙,作小楷。次行書幅甚長,乃以大字竟之;加印章,始出就刑。其卷藏金某家。

  『顧氏自接公,時自懟。無何,歸某官。李自成破京師,謂其夫「能死,我先就縊」!夫不能用。語在縉紳間,一時以為美談焉』。

  ——選自「漳州府志」卷四十九「紀遺」中(人物)。

  何楷

  何楷,字符子;漳浦鎮(zhèn)海衛(wèi)人。生有異質,書過目不忘。天啟五年,登進士。時魏珰肆毒朝紳,楷不謁選而歸。

  崇正時,起戶部主事,榷滸墅關。事竣,進員外郎。七年,詔簡部曹為言官,大臣多推楷;改刑科給事中。流寇陷鳳陽,毀皇陵;楷疏劾撫臣楊一鵬、按臣吳振纓下獄,語侵輔臣溫體仁、王應熊。旋復劾兩人朋比行私,振纓為體仁私人、一鵬為應熊座主,情面重則祖宗之陵寢為輕、朋比濃則天下之刺譏不恤;語甚切至。忤旨,鐫一級。復疏請罷內操,上又不從。是時上憤在廷之臣多貪庸、顧身家,視君國輒泄泄,思欲痛整齊之。于是詔獄繁多,司寇諸曹郎日不暇給,有言者;上疑為偏護,舉朝皆結舌,無敢言。楷乃疏陳慎刑八議,娓娓千言;援祖制、明國典,寄匡救于將順之中。天子知其諷切也,一時獄稍寬??砸陨頌檠怨俨坏媚⒚坑写笫?、時政有得失,嘗侃侃敷陳:議保舉,言擇相,請停秋決;及言??芤私?,并駁諸大臣情弊。即皇陵一案,楷已得罪,尤復再申前說;謂『二輔輕視祖宗、勇護私黨,政本何地,相率為比?尤而效之,弊將何極』!及應熊陳辨,楷復駁其『明旨未下,應熊何知置辨!必有往來偵探,漏泄禁中語者』。應熊竟由此罷去。蓋天子亦知其敢言,雖不能悉從,然顧心志之。

  屢遷工科都給事中。時火星逆行,天子減膳修省。兵部尚書楊嗣昌方主款,因歷引前史?;蟮垡?;楷疏駁其「立言本心,附會罔上」。及嗣昌奪情柄政,楷又疏劾其忘親,與黃石齋、劉晉卿、趙景之、林自芳先后糾參,長安謂之「奪情五諫」云;再鐫二級,調南京國子監(jiān)丞。旋丁內艱,乃歸;復講學于紫芝書院。服闋,諸大臣請復原官,不聽。既而國用匱乏,朝廷思用鈔;乃召楷,問鈔法。至南都,而京城已陷矣。

  會福王在江南,擢戶部右侍郎兼工部,管錢法。馬、阮為政,國事日非!屢疏乞休,不報。

  南都陷,乃間關至閩。閩中擁立唐王,起楷戶部尚書;旋改都察院左都御史。與鄭芝龍不愜,請告再三;王欲兩全之,暫令回籍,歸。至中途,遇盜截其一耳;蓋芝龍使其將楊耿為之也。后漳州不守,抑郁以卒。

  楷博綜群書,寒暑不輟;尤邃于經(jīng)學。所輯「周易訂詰」「詩經(jīng)世本」,最號精博;「春秋繹」尚少四公。然皆為學者所傳云。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九「人物」二(明列傳上)。

  張若化

  張若化,字雨玉,號蒼蠻;世居浦之丹山。弱冠,師事黃道周,得聞「明誠」之學;旁及律歷、經(jīng)綸諸務,靡不淹貫。崇正丙子,舉于鄉(xiāng)。兩上公交車,不第;而弟若仲以庚辰成進士,因留京師。時道周以言事下北寺獄;若化青衣小帽,雜廝役中時時進獄問起居,左右之。

  燕都陷,唐王入閩,征拜御史;數(shù)月,乞歸。事父母□養(yǎng),食貧茹苦。嘗搗柏葉以代園蔬,諸孫嘗之喀喀不下咽;若化茹而甘焉。山居四十年,足不及城市;未嘗以姓名通有司。勵志獨行,不標講學之名。疾惡守義,凜不可犯;雖骨肉至親,不少假。而鄉(xiāng)里有冤無告者,多方營救之;迨網(wǎng)解,其人勿知也。時值兵荒,盜賊蜂起;群相戒曰:『慎勿犯張公廬』!鄉(xiāng)人依以避難。終其身,盜不入境。

  丹山在群山中,巉巖阻絕,日夕云霧往來;茅茨數(shù)椽,上漏下濕。豺虎交橫,時曳杖孤往,登陟群峭、徜徉泉石,嘯歌自得;人咸異之。年六十六,正襟危坐,無疾而終。

  子士楷,能繼父學。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九「人物」二(明列傳上)

  涂仲吉

  涂仲吉,字德光;鎮(zhèn)海涂一榛季子。生而骯臟,喜談節(jié)義;時論未之許也。

  稍長,入太學;聞時事闕失,輒頓足或時為流涕。一日,在金陵,聞黃道周下詔獄;時方飲,投觴而起曰:『仲吉當一行,為朝廷保正士』!其友人謂之曰:『君有拯溺之志,不度布衣之力,將自致于九死之罪;愿君更思之』!仲吉嘆曰:『黃公,天下之正人也;主上,又英明天子也。黃公見殺,則天下之正人去;主上殺黃公,則朝廷負殺直臣名:事無大于此者』!因舉酒曰:『今日為君盡觴,明日入京師;諫不聽,即藁葬長安門外耳』。遂間關赴闕上書;通政使施邦曜嘆之曰:『生有取義之勇,不度主上之怒,將自致于不測之淵;蓋甚為生危之』!仲吉作色曰:『朝廷奈何使■〈忄巽〉懦者作納言乎』?邦曜愕然,謝曰:『生年少見義敢為;老夫耄矣,當為君一獲罪』。疏上,仲吉盛陳道周學行敦摯,「其言雖過戇,其意實忠純」;因引唐宗、漢武待魏征、汲黯故事,謂「主上方欲遠法堯、舜,奈何知出漢、唐庸主下」!且謂「三季之主墜小人之術,使賢人君子受黨人之禍,以此摧士氣、失人心。今不宜復以黨人,輕殺學行才品之臣」。上覽疏,大怒;杖仲吉于長安門外,復下錦衣獄,鞫指使者。錦衣喬可用盛陳刑具;仲吉曰:『吾閩南男子,見義而動;死則死耳,寧足怖耶』!可用拶其指,盡折;仲吉不少挫。既而懷宗亦稍悟,乃與道周俱論戍。未幾,復赦還。

  福王在南都,給事中陳子龍薦可任;不報。閩中擁立唐王,方震孺復薦仲吉自代;授御史,唐王亡,仲吉不食十余日,嘔血死。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九「人物」二(明列傳上)。

  曹學佺

  曹學佺,字能始;侯官人。弱冠,舉進士,授南京大理寺正。天啟中,升廣西參議。所著「野史紀略」觸珰怒,幾得重禍,削籍歸。

  崇正初,起原官,不赴。居石倉園中,為「十二代詩選」,盛行于世。元進士曹用居于海澄樹德里,訪其邦族,因聞張燮為漳著述家,遂造訪辨證。張招入霞中社,有詩云:『談詩開勝社,結宇出塵寰;霞紫城中氣,煙青海上山。一時人競爽,千古道俱還。不是同聲者,豈能到此間』(詩見「石倉全集」)。華亭隱士陳道儒常言:閩中著者三家,侯官曹學佺、晉江何喬遠、龍溪張燮也。學佺有友徐■〈火勃〉,亦賞游漳,與燮往來;博聞多識,善草、隸書。積書數(shù)萬卷,以布衣終。

  ——選自「漳州府志」卷五十「紀遺」下(寓賢)。

  徐孚遠

  徐孚遠,華亭人;云間六子之一。明亡,入海;嘗游郡中,士人經(jīng)其題拂,皆勝流俗而有實學者。后復入海,不知所終。

  ——選自「漳州府志」卷五十「紀遺」下(寓賢)。

  林琠

  林琠,字敬懷。少讀書,喜言兵。崇正未,謁都御史郭維經(jīng)于福州,薦授行營守備;以憂歸。

  福王時,上「敬天、恤民、理財、用人」四事;授分宜縣,歷贛州兵備道。順治二年,大師下江西諸郡,次及贛;十月初四夜,城陷?,_巷戰(zhàn)被執(zhí),與妻王氏及全家老幼俱死(按「明史」,大師下贛州,殉難諸臣如萬元吉、楊廷麟、郭維經(jīng)、彭期生、周瑚、王明汲、萬發(fā)祥、龔芬、林琦、工其■〈穴上弘下〉、黎遂球之死皆特書之,而琠獨缺,豈郡縣乘失紀,故國史亦不得而詳耶?此從洪思所作傳節(jié)采之。思與琠同時同地,不為無據(jù);故書之)。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一「人物」四(明列傳下)。

  方文耀

  方文耀,字翟公。崇正庚辰進士,授戶部主事,典試云南,補河間知府。旋奉敕督餉遼東;甲申之變,道梗不得還。又傳聞思陵南遷,乃間從海道抵金陵;而福藩僭立,與馬、阮不合,歸閩中;唐王召拜兵部郎,丁內艱解職。

  王師之入閩也,下漳州,有帥府聞文耀名,欲見之,文耀不可;復厚為贈遺,文耀悉無所納,亦不報謝。遂遯跡入粵,隱于肇慶之莫羅山。陳天定寄以詩曰:『離黍荒荒淚不干,蕨薇人老未凋殘;最憐佳句何從錄,又領深心到處安。海闊但憑舟一葉,天空漫叱劍雙丸!歸來且筑桃花塢,路接龍津拂釣竿』。又句云:『處世如今總汗顏,君行度嶺我依山;堅持七尺綱常事,萬里來歸鱷海灣』?;凵郊脑娨秊橥?,至于悲離黍、慰蕨薇,以「堅持七尺」相敦勉,則其意可知矣。竟緇衣褒帽以終。而子■〈土白〉垓睹父高風遂委身空門,不求應舉;著有「游楚吟」——蓋知忠孝之大義者(見「永安縣志」「釋氏傳」),豈得以釋氏目之哉!……

  ——選自「漳州府志」卷四十九「紀遺」中(人物)。

  周祖唐

  周祖唐,浙江上虞人。順治丙戌,隨佟將軍岱入閩;以軍功,委授海澄教諭?!负?堋蛊瓶h,唐從容以天時、人事反復開道;諭以『本朝定鼎,政從寬大。爾父深識時務,業(yè)經(jīng)歸命;爾欲何為』?賊不聽,逼令割辮易衣;不從。執(zhí)入廈門,脅之降;不允。厲聲語賊曰:『爾背親逆令,禍必及身,將貽后悔』!賊怒,遂殺之。義者葬之于廈門水仙宮側,立碑大書「海澄縣教諭殉節(jié)周公墓」。

  ——選自「漳州府志」卷四十九「紀遺」中(宦績)。

  陳鼎

  陳鼎,天啟丁卯舉人;癸未,授同安教諭。大兵入城,鼎縊死于明倫堂;時順治四年也。子永華,奉母以逃;越日,托為揜胔僧人,入城求父尸,負出斂葬;因家同安。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一「人物」四(明列傳下)。

  陸大勛

  陸大勛,漳浦營參將。順治五年十一月初九日,賊圍城,偽帥盧若騰、偽監(jiān)軍邱建會逼屯西湖;大勛出城迎敵,血戰(zhàn)而死。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清參將)。

  楊佐

  楊佐,漳浦總兵。順治六年七月,佛潭橋寇據(jù)新城寨,佐剿之;力戰(zhàn)死。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清總兵官)。

  張國柱

  張國柱,順治六年以參將駐云霄。「??堋箛?zhèn)城急,國柱以三十騎突圍擊賊;賊環(huán)攻之,死戰(zhàn)弗脫,赴溪頭漳江死焉。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清參將)。

  包泰興

  包泰興,順治八年任云霄參將。時鎮(zhèn)城毀,移駐莆美堡;賊破堡,泰興自縊。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清參將)。

  王顯謨

  王顯謨,字裕如;慈溪人,隸籍天津。由拔貢,授河南歸德;理刑,讞斷精明。升福建漳州府同知。順治九年,鄭寇竊發(fā),督臣以顯謨威望素著,率軍御之。與賊斗,力盡赴水死。事聞,贈福建按察司副使,賜祭葬。子元翰,以蔭授武清縣丞。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六「宦績」三(清同知)。

  李耀宗

  李耀宗,龍溪福河人;家豐于財。順治壬辰,「海寇」困漳郡凡六月,闔城餓死幾盡。王師既至,圍解;耀宗乃傾家財,募僧聞曉收遺骨,得七十三萬,作五大墳瘞之南關外,建萬善寺。布政周亮工義之,為立碑,大書其事,乃旌之曰「一郡善士」;而耀宗家遂貧(同其事者有王耀門、李一龍、陳永得、林員明四人)。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六(清列傳下)。

  甘體垣

  甘體垣,字仰之;遼東人。順治八年,知海澄縣。性明敏,有所設施;淮治數(shù)月,未及竟也。

  九年,守將赫文興外叛,污以偽命,不受;強之,瞑目坐,不食。既知其終不可屈,沈之水。邑人悲之,招其魂祠于城隍廟之左室,歲時祀之。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六「宦績」三(清海澄縣知縣)。

  傅永吉

  傅永吉,蓋州人。順治七年,知長泰縣。時初鼎革,民弱兵強;永吉彈壓有方,文武輯睦。

  九年,「??堋箛?,下令民貧者守垛,富者差其上、中、下給米養(yǎng)之。晝夜履堞巡督,炮如飛蝗,有勸之下者;永吉曰:『吾恨不得捐軀報國,避將安之』!一日,城將陷,永吉急與守將王進率驍勇力戰(zhàn);彎弓親殪其酋長三人,賊乃卻,城賴以全。方射賊時,中炮洞腹;及扶創(chuàng)歸,已不可救矣。氣垂絕,猶連呼「殺賊」不止。泰人哭之,如喪考妣。事聞,贈按察司僉事,祭一壇;蔭一子入監(jiān)。建坊東關,葬城北銅鐘山。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六「宦績」三(清長泰縣知縣)。

  蔡祚達

  〔蔡〕祚達,字道子;邑增生。順治乙未,「??堋灌嵤先胝?,祚達方攜弟妹匿深山;而寇已襲其父,幽之鷺門,索餉金累累。祚達適以妻病,出山尋醫(yī);聞信不反顧,急走鷺門,愿代父系,不得達。呼泣五日,水漿不入口。有長林寺僧萬者——鄭所善也,憐之,為達之;鄭如所請。祚達驟喜父之得歸也,日入水柜中,備受楚毒無難色;僧嘆曰:『孝子也』!值臘終,賊帥至,寺僧為好語說之。賊意解,僧乃潛約水卒于元日薄暮放之歸。掖以行至界,卒曰:『界不敢越也,子自努力』!時潮水方退,泥忽驟干可行。倦臥草間,若有人推之曰:『起』!行數(shù)武,適有肩輿至,許以厚直,載之歸;父子俱獲全。學官舉孝友,固辭。卒,列祀典。

  子應鉞,名嗓南州文社;以歲貢,授大田訓導。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庚元侯

  庚元侯,字錫公;龍溪諸生。順治壬辰,「海寇」剽掠入許江,元侯督里人連艦拒之,殊死戰(zhàn);賊垂卻而他舟動,賊乘隙遽登樓,從元侯后剸其背,遂歿;族黨同死者十余人。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謝鴻奇

  順治壬辰,「海賊」圍漳州數(shù)月,斗米至六十金;民相食,人肉價涌貴。守兵每放若干人出城,例留肥者殺而食之。孝廉謝鴻奇攜家出城,夫婦相商無可棄者,惟一婢年十四與一歲女孩可商去留耳。謝曰:『婢無父母,八歲依吾至今日,不忍棄;寧棄吾女』。遂置女于地,聲呱呱不絕。是時同謝出城為兵殺食者甚眾,獨謝一門無恙而遺姊一人未至。少頃,抱女孩來云:『頃見女孫在地,兵指曰:「是呱呱者為肉幾何!汝持去」。姊急攜之出城」。骨肉十四口相聚無缺。謝后登戊戌進士(見「說鈴」楊雪崖「果報聞見錄」)。

  ——選自「漳州府志」卷四十九「紀遺」中(人物)。

  歐陽明憲

  歐陽明憲,字章卿;宿州人,貢生。順治十年,知詔安縣。時軍興旁午,郡議增筑八旗營房、解運防餉;明憲每先事力爭,輒報罷、折減。甲辰,歲荒,鄰境饒平閉糴;明憲親至饒謁鎮(zhèn),力請開禁,繼之以泣,得米數(shù)千石,軍民賴焉。

  先是,環(huán)沙寇猖獗,明憲移檄饒鎮(zhèn),合兵撲之。劇寇梁鈴、陳殷掠賣良家南洋;明憲反復告諭,南洋人感其誠,斬鈴、殷首及所掠來歸。蔡四踞烏山,流劫遠近;明憲定計分道搜捕,脫囚系男婦百余人,搗其穴。邑故多竊盜,潛通諸寇者;明憲籍其姓名,每得一,輒薄懲,俾朔望以次聽點。盜易之,悉來赴;名雖在官,而通寇自若也。忽一日,聽點畢,盡收之,諸在籍者皆伏法;以故寇失內應,剿撫俱效。憲初至,單騎入署,不任幕賓;事無大小,皆親裁決。守將劉進忠橫甚,甲寅據(jù)潮州以叛者也;時方用兵,度不可與抗,則厚結其父以制之,進忠亦稍戢。其濟變之才類如此。

  筑完縣城,新文廟,月課諸生,親為評隙;所獲皆名雋,厚其賞格。故雖兵火中,有弦誦聲。詔人立碑紀其功德;至今稱賢令者,必曰猶見歐陽也。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六「宦績」三(清詔安縣知縣)。

  郁之章

  郁之章,字衷恒;浙江嘉善人。順治己丑進士。十年,任分巡漳南道,駐上杭?!负?堋谷胝?,警報迭至,言即日欲屠上杭;居人驚沸,欲竄。之章密約城守張國棟陳師演武亭,手自草檄,以忠義激發(fā);有眾咸愿效死。賊知有備,宵遁去;人謂之「章寸管勝于萬鏃也」(重纂「通志」)。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清監(jiān)司)。

  藍銘璽

  藍銘璽,字玉書;漳浦人。沖雅有志節(jié)。家貧,依族兄于粵之普寧,因家焉;登順治辛卯科。郝尚久之叛,聞其名,使人招之;銘璽曰:『吾往,是從亂也;奚可哉』!其人曰:『非也!將以復明耳』。銘璽曰:『吾天朝舉人,不知其它』。固強之,弗赴。集鄉(xiāng)壯,守東山寨。郝以兵攻之,寨破,死焉。闔門皆遇害,惟一子在外得免。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柳朝麟

  柳朝麟,順治九年授海澄城守。至漳,而邑為寇據(jù);留寓郡城,屢陳復海澄之策。當事者以寇方求撫,不納;朝麟曰:『是狃我耳』!未幾,千總劉國軒果延寇入——時十一年十二月朔也。雞初鳴,聞城中皆海上傳號;朝麟拊膺大慟曰:『任澄不能復其疆、寓漳而與同其禍,命也夫』!遂自刎而死。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清游擊)。

  吳執(zhí)中

  吳執(zhí)中,字匪公;正紅旗貢生。順治十二年,世子王南下,以僉事分守漳南。時漳初定,大兵云集;「??堋贡瓶そ?,民逃竄山谷。道梗,飛挽不至;執(zhí)中勞來撫字,握算持籌,民還安定集,師無饑焉。瀕海許茂等處首鼠兩端,提督馬得功將盡屠之;執(zhí)中曰:『小民迫于寇患,各自保其身家耳。撫之,皆吾民也。且海澄、廈門,猶將諭其來降;況近郊赤子乎』!得功大感悟。諸陷賊者聞之,皆接踵至。未幾,海澄納款,朝廷大嘉柔能之功。執(zhí)中雖在干戈擾攘,然敬賢下士,有儒者風;募不言功、施不言德,視民事如己事:漳人稱之為「佛」。尋升山西懷寧副使。祀「名宦」。

  后十余年,子興祚巡撫福建、遷總督兩廣,有父風;而平海功為尤偉云。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六「宦績」三(清監(jiān)司)。

  黃梧

  黃梧,字君宜,平和人。少倜儻任氣,長負智勇略。明季之亂,東南所在如沸,梧溷跡海島中。王師渡江吊民伐罪,自浙洎閩,版圖歸一;獨鄭氏窮踞絕嶠,奮其螳臂,恃巨浸為長城。梧密察順逆之勢,識天命所歸,思效誠悃,以海澄數(shù)萬之眾率先來歸;世祖大喜,特封海澄公,屬以沿海機務。梧志在輸忠,且洞悉諸島阨塞、賊勢險易,帥師先奪烏龍江羅星塔,斷賊吭以通南北路,護定遠大將軍世子還京。梧軍律嚴明,與士卒同甘苦,人樂為用;又知人、善任使,故所向無弗克捷者。順治十四年,同固山額真土復萬安鎮(zhèn)。十五年,賊大舉犯云霄;統(tǒng)副將施瑯等拒戰(zhàn),梟偽伯張進、陳璋。十七年,同大將軍達素相機進?。辉炀夼?、募水軍,出奇敗賊,斬偽侯周瑞,招降驍將萬祿、萬義。再縱反間,降偽伯黃廷、陳輝、周全斌,盡收其戰(zhàn)艦樓船。賊勢日蹙,梧曰:『急乘勝破之,不可失也』!遂上疏請大搜三島,與總督李率泰、固山郎賽破廈門、金門、銅山;余孽遠遁,諸島悉平。冊功,特進上公,世襲十二次,開府漳南。沿海諸郡凡十余年無寇患,梧之功也??滴跏?,耿精忠陰蓄異志;梧策其必聯(lián)結「??堋篂槟?,將密疏朝廷預籌其變。方病癰,勢甚危;疏未及上,而精忠反,果與鄭氏連。梧伏枕聞變,怒目決眥,癰迸裂;囑芳度曰:『勉之!君恩未報,固守拒賊。若濟,國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之』!言訖而薨。贈太保,謚「忠恪」;芳度襲爵。

  ——選自「漳州泉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海澄公黃梧,故偽鄭將也;投誠,守海澄。鄭攻之,圍急;梧曰:『鄭氏善穴地攻城,今且為隊』!乃下令沿城五步置一水缸,滿貯水;每缸撥五人迭守,注目缸中,晝夜無輟。明日,有報「水動」者;掘之,則為隊者已至其下。入火藥燃之;煙出,鄭營隊人皆燼。

  ——選自「漳州府志」卷四十九「紀遺」中(宦跡)。

  李長茂(兄夢虹)

  李長茂,字齡侯;兄曰夢虬,字瑞海:海澄人。少孤苦;值海氛,流離播遷相依倚。迨亂定,拮據(jù)生業(yè),家稍稍立;更友愛,不忍分異。兄弟嘗引領望長嶼,泫然曰:『吾祖環(huán)聚于斯數(shù)百年矣;曩者田園廬舍,鞠為荒草。今克究安宅,忍使族無鳩乎』!因相與建宗祠、置祀田;立義塾,率子姓以時修歲事興文會;復捐貲居積,婚喪老疾倉卒中無或有稱貸之艱:一族賴之。初,鄭氏之亂,偽伯陳某驍勇,為寇所倚重。海澄公黃梧使人招之降,不果;語人曰:『使李君要我,吾更何求』!梧乃屬夢虬;夢虹諭陳,果歸款。

  夢虬長身修髯;性敦樸,為人所推重。長茂則懇摯沖和,不事矯飾。居家有節(jié)度,著「家訓」、「家規(guī)」,十法以相勉、十戒以相懲;故門內食指盈千,同居且四世,恂恂雍雍然,罔或有間言也。

  子五福,以甲第起家;五達、五達,咸膺薦。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胡夫人

  胡夫人,龍溪人;宮保陳龍之嫡配也。龍有膂力,少時不修細行;閭里患之,潛加謀害。夫人時未于歸,有所聞;密遣人告之曰:『大丈夫宜乘時建功名,胡效無奈子所為;且聞有不利于君,當速行矣,毋及于難』!龍遂仗劍入海島。數(shù)年,歸命天朝,官金門鎮(zhèn)總兵官。

  方龍之入海也,父母欲以夫人改配他族;夫人不可,曰:『必得陳郎結發(fā)配也,生死以之』!及龍貴,已娶周氏,夫人卒守貞不字。一日,遣其叔告龍;龍曰:『尚未他適乎』?急備禮迎正內位,令周氏下焉。

  生子汝鍵,夫人為擇配。有某氏女,貌甚丑,自分不敢匹公子;夫人竟定盟,告汝鍵曰:『相此女有福澤,必能助汝以繼父業(yè),毋以貌取也』!后汝鍵亦開帥府于金門,群稱夫人善鑒識焉。

  龍之鎮(zhèn)金門也,同安人許貞負官餉被系,其叔開鬻子以償,乃得釋。龍聞,捐金百余兩代續(xù)歸,令完聚。泉人德之,或曰夫人內助功也。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五「列女」二。

  陳輝

  陳輝,字燦珠;海澄人。崇正間,以將材為石美營哨官。從破劇寇劉香有功,歷遷守備、參將,擢鎮(zhèn)將。國朝定鼎,威德南被,或勸以順時;輝曰:『節(jié)未可失也』!逃諸海。又數(shù)年,幡然曰:『時不可違也』!遂率所部內附??偠嚼盥侍┮娭?,喜甚;征伐必與俱。從平三島,而閩安之役悉用其策,竟成大功。率泰曰:『真宿將也」!請于朝,授慕仁伯。趣入覲,以勞成疾,未及行而卒。輝為將不恃勇,以智取勝。溫恭下士;士有酗酒罵坐者,不校也:以此稱長者。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許正

  許正,字藎臣;海澄人。生時,紅光耀室。及長,豪邁不羈。嫻韜鈐,饒技勇。明季,海上寇興,同諸兄弟募兵觀變。

  康熙三年,以鄭氏將來歸,授左都督,駐九江;移屯贛縣。三藩叛,耿精忠兵出杉關,搖動江西諸郡;正起兵赴援,屢復贛州諸縣。督、撫上其功,加太子少保;擢總兵,轄湖東三郡,駐節(jié)建昌。先是,建昌為賊所據(jù),安親王復而守之;然環(huán)城十里外皆賊兵,王患之。正至,請出剿。夜二鼓,破蕭家壚;王晨召正,始知其剿賊也,大驚。已而捷至,乃大喜;遂委正守建昌,而親率師自袁州攻長沙。正既受命,以平賊為己任。屢出奇兵,斬馘無算,建昌境內皆寧。晉提督,兼轄饒州、南昌等六郡。復提督江西全省,平廣昌藤釣、楓樹二寨,偽將劉汝桂率眾來降。江西既平,嶺南猶騷動。移鎮(zhèn)廣東,寇攘絕跡,封境千里晏如也;累奏軍功。廉謹不伐,持法嚴明,尤禁淫掠;每獲難民婦女,必遣還其家。在江西九年。年六十二,卒;民為之立祠。其為德于鄉(xiāng),則修新溪陂、筑中港、建明倫堂、通廣東米以濟漳饑;于族,則興祖祠、置祀田:義事舉不勝書。贈宮傅。

  子鳳朝,以門蔭補駕部郎;鳳翔,補營官游擊。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余杰(歐毅)

  康熙初,海氛未靖,漳民多避出城。有諸生林玉樹者,攜妹遁跡于靖邑浮山寨。時白頭賊蔡寅等據(jù)西天山,聞其美,欲劫之。適玉樹他出,眾議獻;寨主余杰拔劍呼曰:『誰言獻林秀才妹者!人投我安,不聞以危。且死生,命也;忍以紅粉媚狂魂乎』?眾議遂寢。賊怒,火之,一寨俱毀。

  又,漳浦高山寨主歐毅者,其子為賊所執(zhí),以脅降不從,賊臠解之,尸諸石上;終不為動,督寨人固守,賊乃解去。毅卒,無嗣;人咸義而哀之。

  ——選自「漳州府志」卷四十九「紀遺」中(人物)。

  陳啟泰

  陳啟泰,字大來;鑲紅旗貢生。康熙三年,以參議任巡海道。八年,兼副使。為政以搏擊豪暴為己任。嚴保甲法,立團長,責以督率民壯捕盜;犯者,輒杖殺之:一時奸宄斂跡。

  甲寅,耿精忠反,偽檄南下,啟泰密謀海澄公黃梧拒守;會梧病亟,泰知事不可支。閱五日,語其妻劉氏及女,皆自縊。妾婢二十余口,先后相繼;尸參錯如亂麻,泰親為排次。既乃從容引僚屬入視,諸相顧失色汗下,莫敢出聲。啟泰慷慨陳義,無異平時。乃朝服望北再拜,系帛以死。事聞,贈資政大夫、工部右侍郎,謚「忠毅」。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六「宦績」三(清監(jiān)司)。

  林廷擢

  林廷擢,字符功;長泰人。稟奇姿;善思銳入,洞達幾微,動法古人。年二十,補博士弟子員。時明季文風靡漫,士競以險僻怪誕為高;廷擢愀然曰:『文,魅也;國家大劫至矣』!欲棄科舉業(yè),祖、父不之許。同儕有相訾謷者,謂『嫠不恤其緯而憂宗周之隕乎』?

  丙戌,王師入仙霞關,八閩底定。當是時,祖與父母俱發(fā)皤皤然白;廷擢日與諸昆侍膝下,足跡不至市阓者殆四十年??滴醭?,耿、鄭煽亂,廷擢率族眾、鳩四鄰結堡牛山,為部署申約,束課耕種;一方賴以稍寧。廷擢既無意功名,或勸以當風云之會,宜亟自表見;咲不答,惟兀兀日以著述為事。輯「易」、「書」、「春秋」、「周禮」四書疏暨「明史綱目地理新解」凡百余卷,思欲闡造化之精、析古今治亂之要、審吾身進退存亡之幾。使其書流傳不至殘缺,有識者為之討論,未知所洗與古人何如也。

  仲子日敬,康熙己卯副榜;有孝行。其季曰盥,字子敬;亦湛深經(jīng)術、才思敏妙,能詩文??滴跣撩e于鄉(xiāng);上公交車不第,恬如也。盥季子曰嘉賓,性深摯,讀書見古人忠孝事,輒涔涔淚下。躬理家政,食指繁,不忍析箸;待寡嫂、孤侄有恩。雖以諸生終,人咸謂能世其家學云。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六(清列傳下)。

  劉超鳳

  劉超鳳,字符修;商邱人。順治辛丑武進士。官詔安營守備;討搜卒乘,訓練有方。耿精忠叛,超鳳不屈,自刎死。以子官統(tǒng)貴,贈西安副都統(tǒng),祀鄉(xiāng)賢(采「河南通志」)。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清守備)。

  蔣鈖

  蔣鈖,會稽人。隨父任江西,中順治丁酉科武舉;授騰驤衛(wèi)千總,升海澄鎮(zhèn)中營守備。會耿、鄭二逆之變,陣亡;贈都司僉書,賜祭葬,蔭一子。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清守備)。

  楊定國

  楊定國,山東人;漳州守備。康熙十四年,「海寇」陷漳,逼降不從;支解之。事聞,詔予贈恤。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清守備)。

  黃芳度

  〔黃〕芳度,字壽巖;忠恪長子。少凝重不戲;狀瓌貌偉,軍民皆目之。

  耿逆叛踞福州,芳度嗣事。未數(shù)月,鄭氏乘亂踞泉州。二賊方連勢為犄角;芳度密募精銳,陽與賊款,陰走人詣闕上變,請濟師;圣祖出奏夸示朝臣,命襲爵,趣興援師。居久之,形稍外泄,賊遣人覘之;回告其帥曰:『必急圖,無易為少年』!逾年,賊傾師圍城;芳度使從弟芳泰突圍出迎援,而自擐甲登陴,與諸將分御四門。置火藥環(huán)其室,誓家人曰:『脫有不虞,迅自焚』!由是,士氣百倍。賊輦巨輦攻城,訇聲震雉圯而附于隍五十余丈。芳度下火藥盡燒緣上城者,立柵轝土,須臾而城完。瞻察夷傷,撫循之;三軍之士益奮。又置重賞,出輕師躪賊;賊皆扶創(chuàng)奔命,如是者,六閱月。聞援師從汀州間道且至,賊將遁去;叛將吳淑貳于賊。十月六日平明,霧作;淑潛開東門延賊。芳度方登芝山,聞變即馳歸;欲縱火焚其孥不及,追者至,急趣諸軍巷戰(zhàn)。失利,自投開元寺井中死——不及援兵間二日耳。賊入,遂辜芳度尸,一門無少長咸死。事聞于朝,追封芳度為王,謚「忠勇」;芳世襲爵。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明列傳上)。

  黃芳世

  〔黃〕芳世,字周士;忠恪猶子也。少魁奇。先以覲,授一等侍衛(wèi)。天子出獵、游燕,必加恩賚。

  迨耿、鄭相結為禍亂,漳城岌岌;朝命特授芳世福建中路總兵官,同大兵由粵入援。會溽暑,北兵不習水土,難以徑進;芳世雖悉力奮勇前驅,未至二百里,城已陷。不得已,退屯惠州。無何,粵東又叛,芳世憤恨,拔所佩劍欲自刎;從弟芳泰在側,泣告曰:『吾兄宜歸命京師,圖后舉;徒死何為者』!乃間走入都,得召見,陳城破芳度殉難始末;上為垂涕,命襲公爵兼提督福建水師軍務。時康親王已平復閩土,獨鄭氏黨羽尚充斥海濱。芳世至,即誓師攻破天成寨;復屯祖山,以計設伏,戮其右?guī)洠暣笳?。有山寇裹白頭曰蔡寅者,嘯聚亦數(shù)萬人;芳世帥師殲之天寶山。方提師誓滅「??堋?,竟以積勞卒于軍;贈少保,謚「忠襄」。芳泰襲爵。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黃芳泰

  〔黃〕芳泰,字和士;亦忠恪猶子。質性醇厚;少治舉子業(yè),稱文武才。漳城被困,芳泰以芳度命突圍迎援,得免于難。至粵東,承授右路總兵官。同芳世入援無及,退屯惠州,又值粵變;芳泰常自恨不得同兄提一旅以雪國愾、報家仇而掃閩海之氛于底定也。居無何,芳世薨;襲公爵。兩朝京師,天子令大臣郊迎;賜宴,命坐。芳泰生平謙謹,不以富貴加鄉(xiāng)人;每出入,必屏騶從:鄉(xiāng)人愛且敬焉。未幾,薨;贈太子太保,謚「襄愨」。應纘襲爵。

  附陳謙、戴璘、張濟、黃芳名、黃翼、黃香、蔡隆、朱武、吳友、陳驥

  前志論曰:漳城既陷,一時將士殉難:長泰戴璘、海澄陳謙。謙,梧婿也;為前進士國琠子。少補弟子員。性豪邁,梧于諸婿中最愛之。城將困,傾貲佐軍,將數(shù)百人守東門;伺賊方晏,輒開門擊之。城陷,被執(zhí)。鏻為吏部璣子;好走馬擊劍,嘗結納勇士。甲寅之變,白芳度行收兵,得死士數(shù)百人;故其部曲最強。城陷,亦被執(zhí)。張濟者,梧侄婿也。幼讀書。為平和馬塘人;家巨族,眾可七、八千人?!负?堋箤⒅?,或勸之遁曰:『事迫矣!燕巢于幕;逃之入家山,庶可免乎』!濟曰:『受黃氏恩多矣。臨難去之,不可』!乃俱將兵登陴擊賊。城陷,被執(zhí)。黃芳名,梧胞侄也。幼補弟子員。性恬淡,無貴倨氣。乙卯,芳度使掌北門之管;亦被執(zhí)。黃翼、黃香,梧族也。翼性孝。同梧納土歸誠,官水師右路總兵;因誤失職。芳度令守西門,被執(zhí);九子暨全家殉難。香,掌火攻,屢破賊。城陷,被執(zhí)。

  蔡隆,海澄人。以軍功,升副將;守南門。朱武,泉人;為隨標游擊。吳友,平和人。因亂募兵,同芳度守御;賊薄城,為炮擊死。隆與武俱被執(zhí)。陳驥,平和人。原任水師左營游擊,因誤失識。性好殺,所至多殘虐。然驍勇善戰(zhàn),守西門。城陷,被執(zhí)。諸人俱不屈死。事聞朝廷,各贈蔭有差。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張瓊

  張瓊,平和之新安里人也。被服儒者,中裕猷略。當「??堋箛臅r,為忠勇王黃芳度守南門。時出偏師搏戰(zhàn),甚力。已而城破被執(zhí),罵不絕聲?;騽裆偃蹋_目視曰:『吾豈以貪生易吾初志哉』!遂死之。賜葬金三百兩,蔭子衛(wèi)千總。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戴璣

  戴璣,字利衡;長泰明中丞時宗之元孫也。少力學;弱冠,領鄉(xiāng)薦。登順治己丑進士,官戶曹;調吏部,出為湖廣上江道。當是時,滇、黔梗化,軍書繹騷,奸宄多乘間竊發(fā)。璣按部,遍履山川,得其厄塞要害,乃自岳州至嘉魚立七汛,造哨船,募兵巡邏;復設三汛于洞庭湖。自是,三湘七澤間萑苻無警,晏如也。調陜西西寧道,以憂歸。服闋,補廣西右江道,駐柳州。先是,土酋韋兆熊構逆久亂,璣始至,招撫之;而大酋唐應元復起,親擒斬巨魁梁邦杰以徇,諸蠻懾服。會裁缺,歸里。

  康熙乙卯,「??堋箛某?,璣子璘為海澄公黃芳度守東門,賊執(zhí)璣至城下招璘降,璣大呼『兒努力死守』!賊怒,牽之去。城破,璘死;璣嘆曰:『兒能盡節(jié),吾無憾矣』!丁巳,我?guī)煆驼目?,賊敗走;璣得脫。戊午,賊又陷長泰,再被執(zhí);渠帥曰:『倔強老猶在乎』!幽之鷺島。逾年,誦「正氣歌」以自壯。賊本無意殺璣;璣不食,嘔血數(shù)升而死。

  初,璣父■〈火定〉家居,遇歲祲,嘗發(fā)粟平糶。及璣仕,迎養(yǎng)。又為食□淮陰,賑饑民。岳陽火,親行灰燼中,遍詢?yōu)睦?,給一廛□□。故璣之貴也,咸曰天道有知。及罹橫禍,妻子遭虜掠,鄉(xiāng)里大為戚戚,若兇害之身受者焉。孫灋,以別駕謁選;至京,丐睢陽湯文正斌為之傳(文正,璣同年友也)。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涂氏(諸氏、楊氏)

  太安人涂氏,長泰贈通判戴鉦妻、鎮(zhèn)海御史仲吉長女、柳州道璣之冢婦也。安人年十七,為戴氏婦。用敬順厥翁姑,以孝聞。越四載,舉二子而鉦夭。當是時,海氛震蕩,家禍頻仍;安人雖以嫠婦幸免擄掠,而風雨飄搖,凜乎有破巢毀卵之憂。因朝夕祝天,冀或完聚。厥后姑生還,安人屢戚戚焉,以翁老捐軀海外為痛也。如是者又十年,長子灋官通判,始得以恩封太安人;年八十二而終。方灋之判廣東也,請迎養(yǎng);安人侍老姑,不忍往。姑趣之,乃就道。既至,告灋曰:『祖母近耄矣,我奈何貪祿養(yǎng)而輕違膝下!且諸母兩人,同年少苦節(jié)至于今;□我為寬矣,顧獨以老人奉事委之乎』!不數(shù)月,亟命駕歸焉。

  安人姒,曰諸氏、楊氏。

  諸氏,戴鉀妻、江南無錫進士保宥女。姿性莊淑!少學「禮」于□光世,言動舉止皆循循有法度。工于書,更嫻吟詠。翁璣摧淮關,聞其賢,為子鉀擇配焉。鉀年少能文,氏對案相莊,昧旦雞鳴以文字為交警,稱雙美。甫六載,鉀死;氏變食終身,稱「未亡人」者六十一年。每獨處無聊,援筆哀吟,以紓悲愁湮郁之情。其詞曰:『喪父、喪夫兼喪子,思姑、思母更思鄉(xiāng)』!讀者想其境,深為嗚咽矣;矧曰身受!

  楊氏,戴■〈金共〉妻、邑進士夢枝女。十九,歸于戴。逾年,翁遭海氛之變,被虜者十三人;■〈金共〉與焉。氏偕夫生母余奔赴臺灣,以女紅易甘脆,出入賊壘,職納槖饘焉。璣殉難歿,賊歸所虜。■〈金共〉旋殞于澎湖,氏年甫二十,痛不欲生。姑憐之,命夫兄以子為嗣;鞠育撫教,逾于所生。事兩姑,咸得其節(jié)。卒,年七十二。

  噫!娣姒堅貞,實由天性;抑亦相觀而善乎?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五「烈女」二。

  賴升

  賴升,字晉侯;嫻韜略。隨黃梧納土于朝,遂為海澄公左右翼。后以攻復閩安、廈門諸島功,授參將。練士選鋒,剿殺偽將李正、偽將軍吳田等。敘功,加等。協(xié)守海澄,「??堋箛牵淌匚彘喸?;糧盡城陷,抗節(jié)而死。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林紹祖

  〔林〕紹祖,字衣德;士章元孫。父友筠,早卒;母孀守。「??堋箛某?,城中人至相食。紹祖為門兵執(zhí),置桶中,磨刀切切;適鄉(xiāng)人見之,奪以出。比圍解,母子扶攜依外祖家。數(shù)年,遍覽經(jīng)史子集,以氣自雄。間往山澤采薯芋,遇虎;叱之,虎逸。

  康熙丁丑成進士;謁選,得長沙醴陵令。邑有重案,株連不能定;紹祖到任,微服徒步二百余里訪得實,爰書以成。明經(jīng)何氏兄弟互控,請托千金,卻不受;以至情感悟之。醴河多灘,有孫商者舟失勢水,死。親檢,遺貨計八千余金,馳其家人領??;用人參數(shù)觔為謝,卻不受。案盜謬攀枉,動以至誠,即愧服。上官廉其能,調寶慶新寧,為楚、粵邊邑,猺苗雜處,素號難治;蒞任月余,猺苗向化如在醴陵時。內擢吏部考功司主事甫五日,除副郎。母太宜人郵書曰:『兒深荷主恩,宜圖報稱;勿遽作歸計』!紹祖奉書而泣。不數(shù)日,推升臺垣,而母訃至;遂匍匐歸。

  家居累載;一日,召其孫凝秀、凝崇,諭曰:『吾今年八十有四,全受全歸,順事也。為我告列祖,吾將逝矣』。凝秀如命以復,遂點頭閉眼,端坐而終。

  子澐,孝友性成。凝崇,雍正元年登鄉(xiāng)薦,出宰高明令;能其職。

  ——選自「漳州府志」率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鄭宗煥

  鄭宗煥,龍溪武生。以戰(zhàn)功,官游擊。從大帥守城,籌劃多中。賊恨之,搜獲其母與兄至城下,令諭降;母大呼曰:『愿吾兒勉為忠臣,吾死無憾矣』!宗煥臨陣,對母與兄涕泣,指天誓不二。賊怒,立臠其兄而囚其母。城陷,被執(zhí);賊愛其勇,欲生之。宗煥不屈,噴血罵賊;賊械送臺灣,赴海死。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陳天達

  陳天達,字可行;漳浦人。康熙庚戌進士。少孤,寠甚。歲授徒自給,為弟妹婚嫁費。登第時,年五十九矣;猶兄弟同居。

  甲寅之變,攜家入山,與弟子講說經(jīng)義?!负?堋箯埳?,脅之仕;不應,幾得禍。會有為之解者,乃免。丁巳,海疆恢復——總督姚公啟圣,同年友也;將疏薦于朝。天達以老病固辭,乃止。

  日與親友子弟講學課文;年九十,猶手不釋卷。與人交,推誠相與,一無所飾。至非禮相干,勃然不可犯;親知顯貴,不輕問饋。非公事,未嘗一至郡縣:其高伉如此。卒,年九十有二;祀「鄉(xiāng)賢」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下)

  段應舉

  段應舉,直隸人。以戰(zhàn)功,授溫州守將;退「??堋褂泄?,歷升福建陸路提督,駐泉州。

  康熙十七年,鄭經(jīng)遣劉國軒窺海澄;應舉赴援,營于祖山,去縣十里相犄角。水師提督黃芳泰戰(zhàn)敗于灣腰樹,賊益張;應舉勢孤。顧念城棄不可,遂突入共守;賊掘塹環(huán)之。逾三月,糧盡。賊知其困,招之,不下;遂乘城,無能抗者。應舉猶引弓下射;知不可為,乃北向再拜,自經(jīng)于城之西角樓。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清提督)。

  傅宏基

  傅宏基,金華人;漳州城守游擊,分防長泰縣??滴跏吣?,「海寇」圍縣城,宏基嬰城固守;援絕城陷,被執(zhí)。不屈,死之。事聞,詔優(yōu)恤,蔭一子。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清游擊)。

  楊捷

  楊捷,字符凱。原籍維揚;先世仕遼,因家焉,遂為義州人。年十六,即能挽強命中;制院洪文襄承疇異之,擢為偏裨。

  國初,隨大師入閩;以材勇異等,授山右撫標中軍游擊。山寇起,率師平之。升宣府大同督標中軍副將;搜軍實、嚴斥堠,邊境以寧。調江南督標副將。援剿兩廣,行次銅陵,諸剿金、王彭澤偽官兵,以功晉九江總兵官;恢復江西諸郡,與廣東師會。恢復潮州城,隨征福建、江南,又提督山東,皆有御寇定邊懋勛,而于閩漳績尤著。

  順治甲午,「海寇」為逆;捷以左都督充福建右路總兵官,至則所當無勍敵。軍抵漳浦,寇聞風奔竄。當是時,漳屬郡邑城垣率被寇拆毀;捷駐漳浦,庀工興筑,既完且固;民賴以安,屹為海濱保障。

  康熙戊午,「??堋箯蜕?,據(jù)廈島為巢,時出偏師蹂躪漳、泉間;復奉命督師入閩。時姚啟圣開府于漳,插羽書請援。捷以為援漳而不先安泉,將有腹背受敵之虞;遂長驅先復惠安縣,解泉圍。乃疾馳至漳,與啟圣議破敵策。是冬,克江東橋、萬松關。己未春,寇據(jù)險立巢;捷絕其糧道,俟其困,帥師擊之。賊潰,焚其舟,擒偽將,斬馘無數(shù)。庚申二月,賊分據(jù)要害地,立十九寨相聯(lián)絡,以拒我?guī)?。捷出奇計搗之,令首尾牽制,難以兼顧;乃會師攻復海澄,復分三路進剿廈島,擊沈賊艦不可勝計。數(shù)十年逋寇窟穴,一旦廓清。閩逆平,勞瘁不支,溫旨特調提督江南以便調攝。秉鉞吳地前后十五年,尤多異績,授招武將軍。

  捷用兵如神,馭下威惠兼濟;而于民間疾若,尤加意撫綏。故所至,將卒用命,黎庶乂安;遠近感慕。漳民為像祠之浦邑、建書院曰「懷德」,以永甘棠之愛云。

  曾孫景素,巡海汀漳龍道;今任山東巡撫。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清總兵官)。 

  吳延貴

  吳延貴,字子良;奉天人,蔭生??滴跏?,隨康親王入閩,題授漳州海防同知。十八年,以材能,遷本府知府。時士馬云屯,日需糧草難以數(shù)計;延貴首請制府,設立站運以給兵食。每恢復一處,輒安集難民,出己槖捐給。海道陳啟泰殉難,子汝器陷賊中;延貴不惜重貲購歸,人稱其義。詞訟,不受暮金???、歲兩試,不干學使者以私。以軍功,加一品頂帶。

  升本省運使,紳士為立碑于東郊部院祠之左。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六「宦績」三(清知府)。

  張雄

  張雄,字受夫;南靖人。康熙庚戌進士。負材略,慷慨自命。

  三藩之亂,閩省軍興,數(shù)載甫定;而「??堋灌嵔?jīng)復繼擾??偠揭⑹ネ捅纳希勑勖?,請計事;一見,與語大合,疏請留軍前贊畫。雄以澄邑初陷,賊勢方張,先議撫;賷書渡海,諭以順逆存亡。賊中將卒聞之,多欲降者;我?guī)煶霾灰?,奪江東橋。鄭經(jīng)怒,欲殺雄;卒義而釋之。雄所招降甚多,我?guī)煔獍俦?。自是,每?zhàn)輒捷,戰(zhàn)則必從;破寨十九,復海澄,鄭經(jīng)遁歸臺灣。少保執(zhí)雄手曰:『微先生,不及此』!敘功,加正一品;入為工部都水司主事。累升刑部郎中;剔去常規(guī),斷獄多所平反。以父老,乞假歸。

  時兵燹后賦役繁苛,民至鬻妻子以償,或逃之四方;雄建議從田問賦、革現(xiàn)當散班(舊例:供億夫征里班鞭當。軍興,值年者破蕩家產(chǎn);請散歸各班)及歸宗合戶(同姓合為一戶,小者或三、兩姓為一戶;革去里長代輒)等事。數(shù)十年民間積困,一旦獲蘇。修明倫堂、置義冢,邦人頌德。年八十五,卒。

  子福衍、福永、福。福衍,有傳。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蔣龍光

  蔣龍光,宜興人。順治乙未進士。康熙十九年,任巡海僉事。值「??堋狗序v,龍光設法捍御;聯(lián)絡井里,令各自守衛(wèi)。官兵駐集,米價驟昂;乃請之總制姚啟圣,檄江西運米協(xié)濟,兵民交賴之。啟圣戡定金門、廈門十七島,龍光躬自撫綏難民,使復故業(yè)。復請弛海禁,使窮民采捕為生。時時駕駛樓船于定海間操練水師,為規(guī)取臺灣之計。

  尋遷浙江參議,兵民請留,不可;勒石于福南臺,以志遺愛。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六「宦績」三(清監(jiān)司)。

  黃性震

  黃性震,字起元;漳浦人。倜儻不凡;遭四方伏莽,困屯無用遇。時鄭氏三世竊踞海上,勢甚蟠結。閩督姚啟圣入漳州,與群有司籌平定之策;性震聞而慨然曰:『是男兒立功之秋也』!仗劍謁軍門,陳十便。啟圣奇之,與語大悅。數(shù)進見,談機密。乃立修來館,縱反間計;卒披散其心腹羽翼以迅掃海島,而紓朝廷四十年宵旰之憂。敘軍功,授霸昌道。

  性震荷殊遇,彌自奮,益張其職;五年而擢升湖南布政使。長沙郡河挾湘江直下,勢洶涌;商艘難倚泊,以為患。性震曰:『水勢合則急,分則緩』。于上流別開一河,以紓其暴;商人至今利賴焉。武昌夏逄龍作亂,猝陷四郡。報至,廷臣深以為慮;上曰:『有黃性震在,無虞也』!未幾,賊果平。會有疾,乞休。

  己卯,朝議筑永定河而難其人;上知性震才,即于家起之,命董大役。河流湍急,堤易潰難合;性震覓閩南善水者數(shù)百人,裸身泅水中筑樁,藉以覆土。復建旗施炮,為工匠耳目,靈其呼應;躬屹立河干課督之。不四月而工竣,上嘉其績,升太常寺卿。卒,年六十五。

  初,告歸林下,漳浦一邑壇廟、城池、堤堰,罔弗修也;文士科舉、計偕之資,罔弗任也。于其族尤加意,立大小宗、建義塾,窮嫠孤子皆有餼:洵可謂好行其德者矣。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黃升

  黃升,字澤源;海澄人。少孤,養(yǎng)于姨母家,因冒姓吳氏。

  比長,從軍;以千總隨征,克陳州十九寨及金門、銅山諸島,身被重創(chuàng)。又隨將軍施瑯攻克澎湖,乘勝入鹿耳門,破臺灣,戰(zhàn)功最。累遷至浙江提帥;廉介率屬,軍政嚴明。以武臣兼旬宣,干略能惠民恤商、救荒御災;圣祖仁皇帝有「天下第一好提帥」之目。

  康熙六十年,臺灣變初定,需重臣以鎮(zhèn)海疆;遂移節(jié)泉州。泉為枌榆近地,清直以服軍民、安靜以優(yōu)將弁;世宗憲皇帝親灑宸翰賜之,迭膺異數(shù)。以年老,乞休再三;許原品致仕,給俸。卒,年七十二。自歷仕褒贈三代,皆歸于吳以報德;遺疏則請復黃姓,不忘所生。武臣能以禮為權衡,尤可尚也。謚「忠恪」。

  孫溥之、溱之,俱以門蔭任治中。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羅士鉁

  羅士鉁,漳浦人??滴跏四?,應康親王募,以剿「??堋构?,授左都督;洊升水師提標中軍副將。從提督施瑯平臺,署為前部。大戰(zhàn)劉國軒于澎湖,破之;遂平澎、臺三十六島,前后殺賊一萬三千余名。敘功,給騎都尉世職三世。擢湖南鎮(zhèn)筸鎮(zhèn)總兵;未赴,卒。

  弟士鋐,亦以功授右都督。子鳴洪,襲職;襲授浙江溫州中營游擊,卒于任。曾孫光照。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六(清列傳下)。

  藍理

  藍理,號義山。少桀驁自大?;㈩^燕頷,巨目豐頤。力舉八百觔;足追奔馬,曳其尾倒行。刀盾槍炮,靡不精絕。

  癸亥歲,鄭氏父子竊踞澎、臺;靖海將軍施瑯,名宿老將,善用兵,命往剿滅。瑯聞理英勇,奏請隨師;遂領先鋒。屢以上功,薦授至福建陸路提督。見桑梓父老,歔欷太息,道微時顛沛事,慨然有廣屋庇寒之意??拜浖已哉目と宋挠羧?,后山仙巖壓學宮地脈,又東南千里港水門直瀉;遂毀仙殿,大興工役筑千里港。又以江東橋被賊斷后,民殊病涉;遂倡修江東,繁費巨萬,偕文武損充,以郡人之罰鍰繼之。又,狹小市廛,恢其制度;筑浦頭、石碼、泉州、新橋、安海、沙溪、涂嶺行鋪千百間,大開街衢,便民貿易:可謂桑梓有功矣。其它事跡自有家傳,此不備述也。

  ——選自「漳州府志」卷四十九「紀遺」中(人物)。

  鄭亦鄒

  鄭亦鄒,字居仲;海澄人。父之惠,舉順治丁酉經(jīng)魁,知山東任邱將知縣;致仕歸,以齒德重于時。所居鄉(xiāng)曲直就平,無庭訟者;嘗論除里長、甲戶之弊:至今民德之。

  亦鄒幼而穎敏,為父所鐘愛。十歲,能詩文。十三,補弟子員。旋食餼,試輒高等。顧不屑屑帖括業(yè),博覽群書,務求實得;子史百家,皆丹鉛數(shù)過。聞寧都魏叔子善古文,為海內耆儒;赍糧往謁之。遂浮江、淮,歷豫、晉,下楚、粵歸;而鍵戶著述,搜輯舊聞,欲勒成一家言,以不朽自命。當是時,亦鄒向為諸生,名已滿大江南北。比膺鄉(xiāng)舉、第丙戌進士,執(zhí)興薦其才,授內閣撰文中書;與何屺詹(焯)、汪武曹(份)、吳荊山(士玉)、方望溪(苞)在都門,論交甚契。望溪嘗許其所著書兼蔚宗、承祚之長;荊山亦稱居仲詩才、史學肩唐踵漢,又言閩中同年推二鄭——謂亦鄒及侯官鄭魚門(任鑰)也。

  亦鄒雅志著述,澹于仕進;未幾,乞假歸里。結廬白云洞之麓,倡南屏文社以友教;四方學者自遠至。適張清恪伯行撫閩,聞其名,聘為書院學正,深敬重之。少豪邁,負才氣;與友朋辯論,喜求勝。及其長書院也,薦耆儒詹兼山于清?。灰姴涛那谑肋h,折行輩為友。致書戴麥村(盻),謂「君有高弟莊亨陽、吳開業(yè),吾門有陳先登、郭成郭及從子溥,皆后來英彥;宜倍加護惜」。其雅懷汪度,好善如不及也又如此。

  康熙間,張清恪薦入纂修館;未赴而卒。所著白麓藏書十數(shù)種,皆散佚;惟存「樂府」一卷、詩文鈔若干卷。從子溥。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六(清列傳下)

  毛殿揚

  毛殿揚,號石亭;博羅人??滴跫仔邕M士。四十年,知詔安縣。先是,治詔者多姑息,豪強恣橫、盜賊公行無忌。殿揚首嚴其法,四境肅然。設紙皂,訟者令原告自拘投審;至則立判省釋,胥吏不得為奸,民便之。雖深山窮谷,無后期者。善催科,令花戶自輸,填注名下,各不相累。先期完者賞免杖單,小故準抵銷:宿逋一時俱清。有部使者至,吏白當盛供帳唯謹;殿揚曰:『吾聞部使者甚賢;徒騷動民,無為也。除館舍,戒仆夫以待足矣』。詔民視他縣一無所擾。賦性狷介,人不敢干以私。其革陋規(guī)、儆圖賴、禁停棺、修橋梁道路,皆善政之可紀者也。

  調臺之諸羅,以勞卒;詔人至今思之。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六「宦績」三(清知縣)。

  歐陽凱

  歐陽凱,漳浦人;臺灣鎮(zhèn)總兵官。朱一貴倡亂,嘯聚于南路岡山;凱遣周應龍剿之,逗留不進,遂大猖獗。凱親率將弁駐春牛埔,迎戰(zhàn)兩日,賊黨數(shù)萬云集;凱奮身血戰(zhàn),躍馬沖突。鎮(zhèn)兵忽內亂,百總楊泰先通賊為內應,刺凱墜馬;群賊交刃,遂遇害。贈太子少保,賜祭葬。

  子敏,以蔭補官,至廣東碣石鎮(zhèn)總兵。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許云

  許云,字復旦,海澄人;臺灣水師副將。朱一貴亂,南路陷于寇,云率兵五百赴援鎮(zhèn)帥歐陽凱,于春牛埔迎賊;云揮巨刃,躍馬當先。子方度與仆吳國珍擁盾格殺,大敗之。次日,賊眾數(shù)萬俱集,凱被殺;云沖突血戰(zhàn),刃數(shù)百人。黎明至日中,矢窮炮盡,身被數(shù)十創(chuàng);墮馬持短兵接戰(zhàn),猶手刃數(shù)十賊,勢孤無援。左手被斬,乃厲聲曰:『生不能殺盡逆奴,死必為厲鬼以殲汝』!賊怒,剮其尸。事聞,贈恤有加。

  當戰(zhàn)時,云自度必死,命方度將印敕突圍乞師,并針壞并安平鹿耳門諸巨炮,無遺賊用;后從征剿,以軍功補臺灣游擊。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游崇功

  游崇功,字仲嘉;漳浦人。幼喪母,事父以孝聞。歷官長樂及海壇,俱以擒捕洋盜著聲;五轉而至臺灣水師游擊。

  朱一貴之亂,崇功方巡哨北洋;聞報,急引還,赴安平。比至,賊已大猖獗;疾登岸赴敵。其婿蔡章琦請安置眷屬;厲聲曰:『今日遑知有家哉』!躍馬麾眾去。戰(zhàn)于春牛埔,歐陽凱及許云咸戰(zhàn)死;崇功揮霍無懼色,突圍沖擊,手刃百十人,所乘馬被創(chuàng),亦遇害。章琦自沈于海。先,崇功官北路守備,嘗為民疏通水道,有德于諸羅;故于其死也,民咸痛惜之。事聞,贈秩、蔭子以旌其忠。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李茂吉

  李茂吉,本姓江,漳浦人;臺灣安平鎮(zhèn)把總也。朱一貴之亂,群盜逼郊坰,請于主帥許云曰:『茂吉愿以五百人為前驅剪滅之』!云曰:『壯哉』!令從征。戰(zhàn)于萬壽亭,茂吉直入賊陣,左沖右突,所向輒披靡。次日,賊大集,復戰(zhàn)于春牛埔,歐陽凱殪焉,許云與游崇功俱戰(zhàn)死,士卒亂;茂吉力屈,遂被擒。賊渠載穆曰:『壯士!若降,當為將軍』。茂吉瞑目厲聲曰:『逆奴!我朝廷命官,豈肯從汝作賊耶』!舉足踢翻其案;奮力一呼,縲索斷,直前欲奪刀殺賊。賊怒,群砍之;頭腦破裂,尚罵不絕口。其娣丈名侯鵬者尋其尸,弗得遇。同執(zhí)之弁蔡爵曰:『醢之矣』!乃招魂而歸。明年,奉旨蔭一子。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陳夢林

  陳夢林,字少林;漳浦人。父聿毅;遭亂,轉徙潮州,生夢林。二歲而母卒,鞠于浙人僑居于潮者曰林雄——養(yǎng)且教,以至成人,因自名曰夢林。

  少發(fā)憤,誦讀至深夜。年漸長,留心經(jīng)濟,習兵事。康熙丁巳,粵東亂初定;嘗在兵間,出入矢石無所怖。丙寅,游黔中,傳客諸生間,或勸以黔籍應學使者試;拔第一。黔州牧黃虞庵奇其才,為援例入大學,勸歸閩;時年三十有一矣。無何,四明陳汝咸令漳浦,會諸生講經(jīng),心賞夢林;又受知于學使者汪薇、沈涵及大府張清恪伯行。辛卯,黃虞庵相繼撫閩,招入署。會海盜鄭盡心為官軍所追,南奔;詔捕之急,撫軍懸千金購能獲盡心者。方書榜,夢林前曰:『賊不能獲也』!撫軍愕然曰:『云何』?夢林曰:『逋盜入內地,平民誰識者;即能識,疇不懼后禍!當購賊黨相擒,予重賞;其可』。撫軍如言,盡心果為其黨高允泮擒以獻。

  先是,夢林養(yǎng)父林雄卒于粵,其長子一新在浙;一新卒,遺子圣祥,夢林自閩往視者數(shù)矣。至是,念己日就衰,斥田園得百余金,自攜以畀圣祥。渡曹娥江,訪故令汝咸之子于四明;過浙,哭故學使沈涵于歸安。乃由吳淞江渡海南歸,所過洋面,相度形勢。初,康熙丙申,當路聘夢林修臺灣諸羅縣志;博覽周諮,于島嶼■〈氵義〉港之出入險易,戰(zhàn)艦、民船之大小堅脆,洞若觀火。辛丑夏,朱一貴倡亂,戕鎮(zhèn)將、陷郡縣遽至(?)。夢林方游南澳,訪總戎藍廷珍;總戎問策,夢林為上記制府滿保,請速移節(jié)彈壓廈門、調兵餉,當瓦解。記上,而制府已先發(fā)。時提督施世驃、總戎藍廷珍議統(tǒng)舟師,定南、北、中三路進取。夢林力陳南路海道險惡,舟不能泊;當會澎湖相風便、分兩路,大將由中入鹿耳門、副將由北趨西港繞賊背后,計萬全。又陳戰(zhàn)艦宜用輕捷,以便操駛。制府用其言,臺灣平。旋聘入幕,為治裝;前席請曰:『生為我一行,事定當不失郡守』!笑曰:『抒一得,冀護鄉(xiāng)里耳;無他愿也』。遂行。至則,與帥將規(guī)畫事機不可失者:搜余黨、招反側、拊善良。時守令未至,事皆決于幕府。告密者眾,持重不發(fā);民情安輯。留臺五閱月,還報;制府欲敘功,以實前言。夢林固辭而歸,遂絕口不言臺事。

  方辛卯讀書鰲峰,同考官慕其文,欲為地;峻拒之。世宗即位,詔舉孝廉,當事欲以夢林應;固謝而止。所善蔡文勤世遠,官少宗伯;黎抑堂致遠,官少司寇;沈端恪近思,官少宰:皆聚于京師,以書問邀游長安。俱以足疾,辭不赴。丙辰,撫軍檄薦鴻博;亦不赴——是時年七十有三矣。于是夢林乃言曰:『吾少孤苦,涉獵書傳;作文字,求科第而已。既不可得,傭筆墨從軍,草檄奏記,謬為世所賞;吾恧焉。辱交諸君子,強自刻厲。為貧故,間受禮饋,常以為媿。顧自反生平,借箸運籌,孟子所云「無欲害人之心」者,或庶幾焉。第居賤志不行,未能充之耳。若利己妨人,馳聲華、借權貴以榮身飽家,寧轉死溝壑不忍為也』。所居屢遷,額曰「他齋」;人稱為他齋先生。蔡文勤家居時,入邑必宿他齋,以兩碟齏共噉粥,同榻被,縱談竟夕。外惟阮子章、莊亨陽稱同志;晚尤善雷翠庭鋐。疾革,遺命以志銘屬莊氏、以傳屬雷氏。年七十有六。著書凡五種。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林亮

  林亮,字漢臣;漳浦人。少孤苦;長負雄略,好給結賢豪,講求韜略。

  康熙六十年,朱一貴構亂臺灣,殺總兵官、據(jù)其城;文武守臣并恇悸,逃竄澎湖,一島囂囂然動。時亮官守備,厲聲曰:『我輩享朝廷厚祿,報國正在今日;萬無鋒刃未交,相率委去理!請整戰(zhàn)艦守要害;賊至,決一死戰(zhàn)。戰(zhàn)不捷而亮死,公等遁未遲』!疾馳出,申主將令:「官民敢言退歸廈門者,斬」。捍官孥去棹,悉返之。按劍立江干,瞋目視,怒發(fā)上沖冠;咸脅肩累足謹聽命,人心乃固。會提督施世驃、總兵藍廷珍統(tǒng)師至,即用為前鋒;亮奮勇爭先,以六艘冒死進奪鹿耳門,旋拔安平鎮(zhèn)。翌日,戰(zhàn)鯤身,亮駕舟橫沖賊陣,大敗之;賊悉斃于水,退守府治,不敢出。亮復同董方從西港間道斜遶其背以擾之;廷珍統(tǒng)大軍繼進,連日四大戰(zhàn),皆破之;遂克府治。七日內恢復全臺,亮之功為最。

  臺灣既平,越三載,朝命除藍廷珍為提督,而以亮代其任。恤窮黎、飭兵防,正己率屬;招撫生番一百八社。

  又五年,移鎮(zhèn)浙江定海。卒,賜祭葬,子孫世襲職。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藍廷珍

  藍廷珍,字荊璞;漳浦人。有智略,謀畫皆合古法。以善捕洋賊及關東劇盜孫森等,累官南澳總兵官。

  臺灣朱一貴之亂,聞警報,慨然以除叛安危為己任;上書制府,陳進兵方略:首請駐節(jié)廈門,鎮(zhèn)撫遠近,便督師。時制府滿保已先啟行來廈門,且檄召之矣;得書,喜意見吻合,任廷珍當一面,必有功。廷珍既抵廈門,語大將施世驃曰:『奸徒,烏合耳,無能為;當易撲滅??治?guī)熦潥?,傷天和;須嚴號令,止殲渠魁,脅從勿問,令反側自安』。世驃曰:『善』。因下令軍中,戒入郡「毋妄殺掠」,遂進逼鹿耳門。林亮、董方殊死戰(zhàn),廷珍以大師繼進,拔之;乘勝取安平鎮(zhèn)。次日,鏖戰(zhàn)四鯤身、轉戰(zhàn)七鯤身,賊眾尚數(shù)十萬;廷珍率精銳掩擊,賊大奔。薄至竿寮鄉(xiāng),悉眾相拒;復大敗之,走涂角埕;又連敗之,遂長驅定府治。計進兵,先后纔七日耳。比越月,叛者悉得伏厥辜;朝命即以廷珍攝臺灣鎮(zhèn)事。

  雍正元年,提督福建水師;拔偏裨以下至秉節(jié)鉞者十余人:其知人如此。又六年而卒,贈太子少保,謚「襄毅」,世襲輕車都尉。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藍鼎元

  藍鼎元,字玉霖;漳浦人。懷才不羈,通經(jīng)史、達治體。語經(jīng)濟、文章,嘐嘐然輒以振古人豪自命,時人莫之許也。受知于閩督學使沈涵;凡九試于鄉(xiāng),皆不遇。

  雍正元年,詔舉文行兼優(yōu)之士,貢成均;分修「一統(tǒng)志」,遂知名。朱相國薦其才,引見。故事:先試吏部,皆畏縮逡巡,懼隕越;鼎元獨奮筆上五千言,奏陳六事。上嘉納之,授廣東普寧令;且曰:『以彼其才,任道、府綽乎有余也」。普寧界潮陽、揭陽之間,故多盜。險健傾側之徒,往往鼓唇舌回惑;平民或爭雀角,速訟獄,視狴犴如衽席。鼎元自以得尺寸柄,思一展其素抱;下車,嚴為懲創(chuàng)。復興學校,課經(jīng)術;崇正教,變澆風。顧以持身靳嶄,失監(jiān)司歡,掛彈章;潮郡士庶咸咨嗟太息,各斂金代輸其所坐官逋七千百兩有奇,乃得出于獄。鼎元才望素著,太守聘修「郡志」。書成,將告歸;而閩、粵二制府爭延致為上賓,遂復薦,用擢知廣州府。抵任纔匝月而卒。

  初,鼎元年十七,常泛舟觀〔海〕廈門,周覽全閩島嶼。抵舟山,沿南澳、海門而還。臨風長嘯,人莫喻其意。迨臺灣辛丑之亂,族兄廷珍統(tǒng)師往征;鼎元在幕。戎馬風濤中,軍興旁午;諸露布、文檄,操楮筆立書,頃刻輒數(shù)千百言,皆中機宜。亂定,分功罪、撫瘡痍,經(jīng)理善后長久計,悉得其領要;廷珍倚如左右手。

  為文章,雄快警辟,長于議論;有眉山父子風。著書,凡七種。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李松齡

  李松齡,字鱗蒼;漳浦人。性峭直;為邑諸生,屢試甲其曹,顯有時譽??な匕剜l(xiāng)魏荔彤聘修「府志」,復令纂「風雅源流」十三卷。于時中丞張伯行議刊校儒先書,延九郡知名士;松齡與焉。

  臺灣告警,制府滿公視師廈門,羅致賓幕;羽檄旁午,屬草籌劃,動中機要。歲戊申,朝議行薦辟,令蔡宗伯世遠以書勸駕;松齡顧以父老,不忍違膝下歡,作「續(xù)南陔書」以見志。旋膺薦鴻博,竟以無妄之事寢薦牘;人咸惜之。晚入京師,館故相國滿公家;游太學,試皆高等。雷副憲鋐時助教國子,謂之曰:『君老成,奈何與后生輩角藝相后先乎』?松齡媿謝。自是,日與輦下諸門人賦詩酬唱,裒三百余篇;謝古梅(道承)愛而序之。逾年,赴銓部,得教授職;未仕而卒。著書凡十余種,惟「日強堂詩鈔」、「鹿水門集」行世。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六(清列傳下)。

  許良彬

  許良彬,字質卿;海澄人。少誠實,與人無競。長從族父提督正于軍門,因究心韜略。對知交慷慨談,謂『大丈夫當策名清時,圖形麟閣上。即不然,亦當乘宗愨長風,破浪萬里;安能郁郁老宇下哉』!

  居無何,正將遣人適外國,而諸子憚行;良彬請往。由是,海中島澳風潮、夷險順逆,皆了然。賈粵東,與南洋人互市。市約期而歸貨直,過三期則否不為負。洋人與良彬貿易成賈而返,會其國有變,逾五載乃來;良彬悉封識其直,計數(shù)以償,且予息。商人歸告其酋;酋曰:『能若是乎」!令諸夷悉赴良彬商,遂雄于財。

  當是時,臺灣余孽潛逸內地,提軍姚堂廉其才,聘為總統(tǒng),緝獲奸人鍾朝等;因疏薦之。藍廷珍繼任,加器重;適入覲,即奏列良彬「熟悉海疆、信孚異域,可大用」。朱相國軾、蔡宗伯世遠,復共推轂。引見,上悅其材,以知州需次;改參將。不五年,竟代廷珍帥廈門。良彬正己率屬,輯和軍民。在職十年,未嘗以喜怒行黜踄。卒于官,賜謚「壯毅」。

  初,良彬族孱,屢受侮于鄰右巨姓;良彬既貴,族人修舊怨焉。適過里門,鄰右訴之,遽自往謝;一族皆嘩。良彬曰:『君子不欲多上人;恃貴以凌,貴可久乎?吾懼弗堪也』!乃俱愧服。良彬無軍功,驟躐大位,鄉(xiāng)黨罔或忮者,以謙恭故也。

  子師義,亦以謹飭和厚稱。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六(清列傳下)。

  阮文

  阮文,字子章;漳浦人。偉軀干,黝面闊口。好劇談;大笑,須眉奕奕然動。父曰魁,僑寓新喻,因登江西庚午鄉(xiāng)薦;數(shù)上春官,不第。抱經(jīng)世略,所過城邑、山川、邱陵險阻,常登望形勢;以故得知南北阨塞、海道夷險及諸東南夷利弊,了了胸臆中。

  康熙壬辰,御史陳汝咸請招撫海賊陳尚義,薦文與俱。峨冠博帶,承命以行。既登舟,颶風作,浪飛檣折;一舟人色如土,文獨晏然。蹤跡至盡山、花鳥間,登賊舸,說尚義;尚義雖遣人乞降,意中變,欲劫文去。文北面拜朝廷、南望拜父母,賊為心動;因復開示威信、陳利害,聲情慷慨。賊憚文豐裁,又感其披布心腹,無疑慮;遂招其黨百余人,咸歸京師。議功,選云南陸涼州牧。未行,李相國光地稱其猷略,改福建廈門水師參將。

  明年,調臺灣。念境土初經(jīng)寇亂,北路淡水關全臺要害,思一再巡其地;部曲爭以「水土毒惡」諫,弗聽,徑往。馬上揮鞭吟詠,詳紀道里、山溪、風土;為文祭戍亡諸將士;召諸番,反復講忠孝大義而歸。以中瘴,病痞。升福州副將;赴京,卒于道。

  文生平舉措,悉出于正;而蹤跡英邁奇特,人莫測其變化。始康熙庚寅歲,漳、泉諸郡大饑;詔截江、浙漕米,由海道入閩接濟。文已說所善定海大帥吳郡運五萬石揚篷先至,民困頓舒。有詔嘉美吳郡;而實文為之籌劃,人莫知也。

  子道泰,以孝稱;早卒。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吳開業(yè)

  吳開業(yè),字和仲;龍溪人。四歲喪母;父教以讀書,知感奮。弱冠,父又喪;刻苦自勵,思有以表見于時??滴跣撩e于鄉(xiāng)。又十四年雍正甲辰,成進士。授福州教授,課士有方;調臺灣。三載秩滿,巡察御史單德謨稱曰「能」,升祁門知縣;悃愊無華,愛民禮士,恂恂然追古循良吏。

  未幾,致仕歸。家居二十載,廉隅彌飭,學者宗之。郡邑有興造,有司恒就開業(yè)及王司虞材二人謀焉。開業(yè)年較高,率身先紳士,不辭況瘁。掌教芝山,勤訓迪;歷五載,游其門者咸有立。年九十,卒,都人士以老成凋謝為恨;蓋傷醇懿之未易數(shù)數(shù)覯也。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三「人物」六(清列傳上)。

  張養(yǎng)

  張養(yǎng),字浩然;海澄人。雍正十年臺灣土番之變,養(yǎng)以把總統(tǒng)卒征之。抵半線,猝遇敵,奮勇爭先;養(yǎng)卒少,賊來益眾,身陷重圍大澤中,馬旋濘而止。養(yǎng)跳而步戰(zhàn),自午至申殺傷賊無算。賊已引去,忽為流矢中鼻死。翼日尋其尸,遙見田坡間尸昂然挺立,以兩手拔箭如生,皆呼曰:『張弁也』!遂收而殯之。事聞,贈恤有加,蔭子耀千總。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傳上)。

  劉良璧

  劉良璧,衡陽人。雍正甲辰進士。九年,知龍溪縣。有才干,為政勤敏,存心愛民。諸案牘,悉按圖里遠近分貯署中,不假手胥吏。權其輕重,以次堂訊,旬日先示期。胥下鄉(xiāng)呼集,兩造輒計道里酌給資糧,親署紙尾;使不得濫索,民便之。

  十三年,升漳州同知,移駐南勝村。民素強悍,睚眥事動操械格斗;官長不能治也。良璧下車,擇巨族有齒德者為族正,隆禮優(yōu)待,俾互相勸諭,漸以化其頑梗之習。復建立義學,延名師設教;政聲大振。權漳州府事,尤以勤敏,率先崇尚大體,不瑣屑。

  后歷升本省糧驛道;致仕歸,卒于家。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六「宦績」三(清同知)。

  莊元

  莊元,字步沂。以拔貢生入都,受知于合河孫文定家淦;考入太學,名第一。宗伯蔡世遠延教子弟。

  雍正壬子,舉京兆試;任龍巖學官。諸生某以枉誣被逮,州牧不察,將加刑;持柬請元。元至,正色曰:『士不率教,當予夏楚。用桁楊,是與編民齒;何以勵士節(jié)』?牧不悅;元持之益堅,事獲已。后補惠安,改調鳳山;殫心于所職,士氣蒸蒸。

  晚上公交車,成進士,選庶常;物望巋然。朝端方儗其大抒宿抱,未授職,得疾卒于京師。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六(清列傳下)。

  胡格

  胡格,江夏人。雍正九年,由舉人知詔安縣。剔蠹安良,不畏強御。有惡棍結交衙蠹,聚徒數(shù)十人,分踞城市,恃強橫買;稍不遂,輒遭兇毆,莫敢■〈扌〈穴上牛下〉〉者;吏無如何也。格下車,廉其人,次第擒獲,下于獄斃之;民賴以安。念捕役多為盜耳目,多設,民反滋擾;特行裁革,僅留四人。盜發(fā),即飭同練保往捕,置之重法不少?。槐I賊屏跡。尤嚴禁賭博、作養(yǎng)士類:闔邑頌之。

  任三年,調同安;歷任延平、潁川知府。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六「宦績」三(清知縣)。

  蔣允焄

  蔣允焄,字為光,號金竹;貴州貴筑人。乾隆丁未進士。二十五年,知漳州府。三十六年,再任汀漳龍巡海道。平易近民,因俗為政;軍門馬負書稱其「一片婆心」。每際嚴冬,尤加意夜巡;謂「是時戶有蓋藏,恐奸民生心竊發(fā)也」。兩任十載,百廢具舉。遷按察使,百姓丐留,不可;乃勒石道左,以志去思。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清監(jiān)司)。

  陳先聲

  陳先聲,字偉文;平和人。乾隆癸酉舉人。少重默,不鎮(zhèn)人以氣,而儕輩皆下焉。篤于學問,尤邃諸經(jīng)。

  甲戌會試,中明通榜。除建寧教諭,即以其素所心得者推以教人;規(guī)言矩動,具有法守。嗣調臺灣鳳山學,海外諸生傾心向慕,稱人師。

  秩滿,升浙江分水縣。先聲不急仕進,而部催峻切,遂往。蒞任后,凡有張弛,一視民心所向背行之;上下相安。庚寅,充同考官;所得多名下士。旋解組歸,貧不能具裝。抵里,四壁蕭然。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六(清列傳下)。

  胡邦翰

  胡邦翰,浙江余姚進士。乾隆二十九年,知平和縣。治事勤勉,盜賊斂跡,境內肅然。勸修文廟,備極經(jīng)營。調任彰化,升泉州金門通判;卒于官。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六「宦績」三(清知縣)。

  李師敏

  李師敏,字仲堅,初名本杞;山東惠民人。由進士,歷刑曹,出守興化;以廉能著聲,調漳州府。

  漳號難治,蠹役猛于豺虎;師敏以法糾繩,皆屏服惕息,莫敢仰首視。漳民有睚眥事,輒興獄,貨胥役為奸狀;師敏鎮(zhèn)之以靜。嘗自言曰:『吾惟飲清漳水而已』。一切文移案牘皆自屬稿,不假手幕友及胥吏。蔽要囚,必至旬日;即小故,亦曲得其情而后斷結。讞獄之成,雖奸胥滑吏毋得變易。為人公正嚴明,自上司、僚屬義有不可,輒形于色;以故咸加畏焉。尤敬禮文士,然沈靜不露圭角。漳吏役故驕蹇,好凌轢人,嫚罵寒弱士;師敏故善怒,廉得之,痛責以謝:聲望翕然。屢接見故家世講,詢民利病及政事得失;言有可采者,立見施行。

  調任臺灣,卒;百姓無老幼,皆謳思之。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六「宦績」三(清知府)。

  葉文博

  葉文博,海澄諸生也。父恒章,亦諸生;往臺灣十八重溪理舊業(yè),即次多年。文博每懷寧父;忽一夕,得怪夢,遂給田渡,而父已先數(shù)日卒。文博哀痛,不欲生。護送父柩未發(fā),而黃教倡匪劫掠村莊,要重貲;文博伏叢莽中,不能得?;蚋尜\曰:『文博性至孝,若聲言焚其父柩,必出』。賊從之;文博果挺身趨柩旁。賊競擁臨,以白刃索厚賂,用匕首劃其掌,血淋淋滴;堅不為動。探其囊,無長物;知為文士,因甘言誘作主謀。文博裂眥罵曰:『若等生圣世,弗安享太平;而自作不靖,當族滅!吾讀書曉大義,肯從汝反耶』!賊怒,欲殺之,不果;復以匕首劃其掌,羈置別室,且挾以逃。至跌死猴山,上迫懸崖、下臨深谷,私計曰:『與其從賊,何若死于是,得為完人也』。時賊方睡,遂望空投澗;有積草藉之,得不死。匍匐入孤村,村人導以先路,乃反故居;扶父柩于府,切欲敵愾。即謁諸當路,自備資斧,募鄉(xiāng)勇擒賊。方被虜時,賊之陰謀詭跡,頗悉心伺察。因力陳可擒狀,詞氣慷慨;奔馳前驅,不辭艱瘁。后黃教授首雖不關其事,然堵截偵探,重有力焉。時督帥吳必達、葉相德視之如心腹,達之制府,欲議敘;適奉命赴云南,事遂寢。逮滇歸,而文博已卒矣。

  ——選自「漳州府志」卷四十九「紀遺」中(人物)。

  吳龍

  吳龍,龍溪目兵。庚戌,臺灣值黃教倡匪,龍擒賊黨一人,而賊繼至;龍出御被執(zhí),奮臂呼「擊賊」!賊愛其勇,脅之降;龍厲聲曰:『我朝廷官兵,豈肯降爾草寇乎』!賊戕殺之。其子瀝陳龍忠義;曰:『死忠、死孝,即隸卒奴人,盡屬山河正氣』!斯言諒哉!

  ——選自「漳州府志」卷四十九「紀遺」中(人物)。

  藍元枚

  藍元枚,字卜臣;漳浦人,日寵子。由世職,隨標學習。補廣東海門參將,遷龍門協(xié)副將;調海澄,擢臺灣鎮(zhèn)總兵;調金門鎮(zhèn),遷江南蘇松鎮(zhèn)。乾隆四十七年,崇明大水,溺死者萬計;元枚與巡撫閔鶚元議賑恤,晝夜巡視,全活甚眾。四十九年,擢江南提督。

  五十一年林爽文之亂,調福建陸路提督,駐札蚶江一帶接應。時水師提督黃仕簡、陸路提督任承恩以觀望遷延撤回,調元枚為水師提督;復命為參贊大臣,提兵由蚶江配渡,前赴會剿。五十二年六月到鹿仔港,隨即密會總兵普吉保于四更進兵,前往柴坑仔、大武隴直攻賊巢,斬獲甚眾;上嘉之。復奏:『諸羅、彭化道路梗塞,近海民人紛逃鹿仔港。臣親至街市慰諭撫恤,將難民壯勇者挑作義民、給口糧,以資戰(zhàn)守。又彰化、淡水交界之大甲溪岸里社,地近大里杙。該處義民、熟番不肯從賊,現(xiàn)差弁曉諭,令其進迫賊巢,分掣賊勢』。諭曰:『參贊藍元枚自抵鹿仔港以來,一切調度合宜,打仗得勝;伊系藍廷珍之孫,能繼家聲,實為可嘉!著賞戴雙眼花翎,以示優(yōu)眷』。續(xù)奏:『前后攻擊埤頭莊、大肚溪,并焚毀西螺、條圳塘、中浦厝各賊莊。及族人藍啟能自漳浦寮逃出,熟識山路,隨同進剿;其中如有曾經(jīng)從賊者,仍請查明正法』。上以所辦允當可嘉,賞給緙絲蟒袍、御用大小荷包以示獎勵。旋以遲回觀望,奉旨嚴飭。未幾,疾作;適賊由竹仔腳、大肚溪、柴坑仔三路來犯,猶力疾帶兵堵御。病亟,屬諸將曰:『吾在軍,即以征衣殮;死而有知,必來殺賊』!八月,卒;特贈太子太保,賜祭葬,謚「襄毅」。

  子誠,襲職。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六(清列傳下)。

  孫全謀

  孫全謀,字澹亭;龍溪人。其先籍山西;曾租惟福以從征噶爾丹功,借補福建汀州中營把總,因家于漳焉。

  全謀少喪母,家貧,落魄不偶;慨然曰:『吾將種也,當立功海上』!乃至廈門,投水師;補提標中營外委,累遷至后營游擊。

  乾隆五十二年,臺灣林爽文滋事,提標柴大紀督兵守諸羅,賊多兵少,急于望援;全謀從總兵蔡攀龍由東北路馳至大侖、竹仔腳,伏兵發(fā),全軍陷于正音莊,將弁被害者二十余人,惟全謀與蔡攀龍突圍而東,且行且戰(zhàn),直抵諸羅城。全謀復領兵出城,將屯聚賊匪痛剿。事聞,授廣東羅定協(xié)副將,賜戴花翎。調臺灣水師協(xié)副將,擢江南蘇松鎮(zhèn)總兵,移浙江黃巖鎮(zhèn)。時洋匪紀夢奇等劫官米,全謀領舟師自定海駛至大陳山外洋,乘賊不備,冒風雪往剿;擒獲賊首。又剿洋匪陳阿寶于潭頭洋,殪之。擢廣東提督。

  嘉慶五年,川、陜、楚三省教匪作亂,上調廣東官兵赴楚;全謀領兵協(xié)剿徐添德,大敗之,增一秩。未幾,博羅縣會陳爛屐四聚眾謀不軌,全謀統(tǒng)官兵分路進,連破十五寨,殲三千余名。陳逆竄入羅浮山,毀華首臺寨,擒之,殲其黨千余人;博羅平。永安縣屬青溪、天字幛,鑄籠嶂等處賊竊發(fā),全謀移師前指,諸寨皆下;首逆黃亞程被擒伏誅,永安亦平。敘功,賜騎都尉世職。后因洋盜登陸,削秩,降都司、褫花翎。又因蔡牽竄入粵洋,削秩。旋從提督錢夢虎剿賊于黑水洋,奪賊船,擒百余人;擢廣東左翼總兵官,復授廣東提督。是時廣東洋匪縱橫出沒,張保仔、烏石大尤桀黠;總督百齡檄全謀會剿于大黃埔。以全謀失期,致張賊遁去;奏奪職。未幾,洋匪郭婆投誠,并擒保仔黨以獻;上宥全謀,命立功自贖。全謀從春江協(xié)副將林某西下剿捕,至電白洋,生擒盜朱亞寶等一百三十九名;以守備起用。時烏石大等在儋州洋滋擾,全謀率兵往捕;登其舟,弁兵踵之,生擒烏石大等四百九十人。事聞,復賜戴花翎,以游擊擢用。累遷至陽江鎮(zhèn)總兵,擢廣東水師提督。卒,年七十三。孫云鴻,襲職。

  全謀勇而廉。方其御臺逆也,賊炮發(fā)傷胸,暈絕;鉛子倒飛去,復蘇,遂克敵。及張保仔之逸,賊飛語全謀受賄萬金;奉旨詰詢。百齡奏:『賊言得全謀頭者萬金,不聞受賄也』;且力言全謀必能辦賊。故能成其功。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六(清列傳下)。

  羅光照

  〔羅〕光照,字映寰,一字朗亭;先世居粵東饒平縣,以曾租士鉁入籍福建,遂為漳浦縣人。父若桐,例應襲職;不仕,以光照承襲,補閩安水師營都司。

  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滋事,光照請從剿。明年正月,抵臺;戰(zhàn)累捷,復鳳山縣城。賊圍三坎店營,光照分兵四山為疑陣;己乃當先搗入!殺賊二百余,解其圍。賊轉攻柴頭港鹽埕,光照壘鹽為壁以守;與賊五戰(zhàn),克之,保固全埕。先后擒賊目蔡懷、蔡陣等,通東港運道。七月,賊圍嘉義急;光照馳援,賊稍卻,官軍得入城。又數(shù)日,賊大至,偽帥擁幟攻城;光照望見,直搏之。賊炮兩發(fā),飛鉛中胃胸;救歸。越兩日,始蘇;而鉛子已嵌入骨,令醫(yī)剜之,不得出。久之,傷始平復。十一月,戰(zhàn)于番社;賊大創(chuàng),圍始解。五十三年正月,從參贊蔡攀龍辦賊中路,擒偽職楊君選、龍堤等于戶定山。參贊海蘭察(?)光照能,任以行營收訊事。時各路解獲日數(shù)十起,每起數(shù)十百人,男婦雜沓;因創(chuàng)編竹牢,分別脅從、初犯、再犯、有無傷官軍,以定其罪。童稚及良家婦女被掠者,給親屬領歸;全活甚多,完操者亦不少。光照嘗曰:『吾生平鮮得意事;惟辦收訊時,自問無疚心焉』。臺灣平,遷澎湖左營游擊。嘉慶元年,調江南奇營游擊。二年,擢川沙營參將,赴部引見。是日,睿皇帝奉太上皇于干清宮,詢在臺打仗情形,命御前大臣驗視傷痕頭等;賞戴花翎。

  是冬,丁父憂,假歸。卜葬穿壙,得朱棺,不知為誰氏。眾議起遷,光照不可;掩之,志以碣而改卜焉。

  以回任逾限,調狼山營游擊;累遷吳淞營參將,擢京口副將。京口多私梟,前此專陸捕;光照大治哨舟,授以水戰(zhàn)法,沿江梟販多就捕,江境肅清。二十四年,授浙江黃巖鎮(zhèn)總兵。時洋面多盜,以緝捕為急而經(jīng)費弗充;光照核實通籌,節(jié)他項之糜者益之。于是費裕緝勤,盜亦尋止。時議南田山開禁召墾,撫臣以詢光照;光照謂:『南田懸海數(shù)百里,草樹蒙密,易于藏奸;召種未必為鄉(xiāng)氓衣食之資,適足供奸盜藏身之固。宜撥官弁分巡戍守,冬則焚其柴草,俾奸宄無所容』。巡撫如議入奏,得旨下部議行。

  道光九年,以年老原品休致,歸。卒,年八十。光照見事有識,御下有恩。戎政余暇,不廢吟詠。在狼山任日,啟百蝶詩社,與胡長齡、馬有章、馮元錫等相唱和,為一時名流之盛。所著有「朗亭詩存」,藏于家。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六(清列傳下)。

  曾超群

  曾超群,平和人。膂力過人,開十二力,弓矢無虛發(fā)。授同安營把總。

  乾隆五十二年,臺匪林爽文滋事,從大學士??蛋仓僚_征剿;遇賊,奮勇爭先。至人城厝與賊戰(zhàn),陣亡。賜金一百兩祭葬,給云騎尉世職;襲次完時給恩騎尉罔替。

  ——選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六(清列傳下)。

  徐宗干

  徐宗干,字伯楨,號樹人;江蘇通州人。嘉慶庚辰進士;由州縣歷牧守,咸著循績。

  道光二十四年,授汀漳龍道。至則先齋宿城隍廟,乃即公廨。視事之始,民多途控;宗干悉摘傳原、被質訊,是非立判?;蚺e古孝義事,溫語誨導;有兩造抱持對泣,求罷控者:訟牒日稀。北溪等鄉(xiāng)素號強悍,漸出掠人財。宗干召其家長者至,予酒食勸勵,令還鄉(xiāng)約束子弟,許自新;否且盡殺無赦。因籍其中壯丁姓名為鄉(xiāng)勇,隸官。由是暴民斂跡,行旅得坦涉無患。漳俗:迎神報賽,里豪率結采棚,晝夜演劇;或飾妓鼓吹導引,藉是箕斂貲財,舉國若狂。宗干悉示禁之,期存古逐疫報功之意而止。尤嚴禁戲劇之導淫、惡丐之群索者。值春旱不雨,為文自責,默禱于城隍神;隨得甘霖三日。嘗稽「祀典志」,立風神壇。宗干故江南名宿,所至以振興人文為己任。乙巳三月,甄別丹芝書院,手定課程(官師月各試詩文一次為大課,考棚扃試;又各試經(jīng)解、詩賦、雜體一次為小課,在家塾作,三日投卷。凡甄別列內課者,給全歲膏火;月課列優(yōu)等者,給以花紅)。

  旋聞訃丁內艱,耆民有「在漳守制」之請;度不可,則私為位于丹霞書院以祀之。官至福建巡撫,謚「清惠」。同治七年,入祀「名宦」;「國史」有傳。

  ——選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績」四(清監(jiān)司)。

志文

  圖將軍祠碑

  海防記

  題藍鹿洲「臺灣詩」后

  圖將軍祠碑葉先登

  皇清統(tǒng)一天下越十四禩矣,泉、漳濱海逆丑未靖;定遠大將軍統(tǒng)騎十萬,旌旗南指,未踰載而八閩廓清,實我固山額真圖公為之元老壯猷也。

  公以鴨江名閥,提師清漳。治兵以嚴,鷹揚螭虎之佐,肅如柳營;撫民以寬,父老蒼赤之倫,愛如汾陽。運餉以時,浙東、閩南神輸飛輪,子來忘勞:乃其赫赫者,有造于漳。逆魁遠遁,脅從匪丑,公開誠示仁,許以自新??c素君子,蟬蛻丕變;耕賈小人,服疇安堵。滸茂、焉礁二地倚海襟帶,竊有二心;時議兵之。公三驅不戒,一面開網(wǎng);海澨生靈,不坐鋒刃。海澄負固凡六載矣,公駐漳,威在不殺、信可徠貳;方數(shù)月,海澄來歸,不遺一矢。

  漳之士民相與頌公德,鳩工建祠以志不朽。先登敢不搦管從事,用勒金石。其詞曰:鑠王師兮下南鄅,頌桓桓兮揚干羽;繄我公兮篤漳佑,刊之石兮歌且舞。

  ——選自「漳州府志」卷四十五「藝文」五(記)。

  海防記陳元麟

  漳,山壤也,泊于水濱。厥防二:一在陸、一在海。海之防分內外:防在外者,以海為主;倭劫之,流寇困之。又船不通,則財用竭、米不足,民多菜色。故憂在外洋,防重于浦、詔。防在內者,以郡為主,以澄為門戶;門戶疏則內虞勢危蹙,而浦、詔亦殆,故防在內地。世平則防外,世亂則防內。防在已亂則亂大民殘,防于未亂則亂弭民安。故已之防,未亂之監(jiān)也。

  勝朝,防在外者也;始于防倭,終于防盜。周觀形勝,置寨于銅山、于浯嶼城、于鎮(zhèn)海、于懸鍾、于六鰲、于云霄,汛于南澳以扼閩、廣。銅山,閩海重地也;其轄北自金石接于浯嶼、南自梅嶺達于廣,為水寨(明初,江夏侯設五水寨,此其一。舊在井尾澳;景泰間,乃遷于所之西門澳。倭患息,水寨亦廢。嘉靖間,倭大至,巡撫覃倫、巡按李邦珍、總兵戚繼光奏復,以欽依把總領之)。浯嶼者,海中地也;控于漳,為澄門戶(浯嶼亦水寨,皆江夏侯建,乃海澄、同安門戶;后邊于廈門,而故地遂為賊船巢窟。去海澄八十里;原筑水寨及東、西二炮臺,今廢)。鎮(zhèn)海者,海濱一大都會也,在澄、浦之交焉;置衛(wèi)城之(其地在浦之二十三都太武山之南。洪武二十一年間,周德興城之。東、西至海,西北至郡城陸路二百六十里,西至廣東大埕所陸路三百六十里,西南水路至廣東南澳山)。懸鍾者,詔安地也;去縣三十里,汛屬于鎮(zhèn)海(其地屬漳、潮交界。守在洋林灣,有頭礁地方為山海要地)。六鰲,為浦屬。自烏石至于埭頭可二十里,沙岸通焉;亦屬于鎮(zhèn)海(其地為船停泊之所)。云霄,浦舊治也,為內險;達于銅山為漳蔽,下疏于百粵(舊有城,為重鎮(zhèn)地。外有八尺門扼海門,為賊犯六都、云霄之路。本朝順治十七年,復建鎮(zhèn)城?!负D妗辜绕?,八尺門復筑東、西兩炮臺)。南澳者,漳、潮接壤也;孤懸海中可二百里。潮通于拓林,漳通于懸鍾;控二州(嘉靖季年,許朝光、林道干、曾一本、吳平等據(jù)為巢穴,勾寇內訌。萬歷四年,海防同知羅拱辰乃相地筑城三座:一在深水澳、一在云蓋寺、一在龍眼沙,互相聯(lián)絡,調兵哨守。有田三處約五萬畝,可以屯耕。自后設副總兵守之,遂為重鎮(zhèn)。又有走馬溪在五都海濱,為海日藏風之所。凡寇往來必泊于此,為南澳之要地。又去懸鍾三十里有青澳,賊船多泊于此)。凡為險,置兵守之,曰千戶、曰副千戶、曰百戶;指揮領之,統(tǒng)于省之指揮使司(名衛(wèi)所軍)。鯨鯢時翻波浪沸騰,用建參、游以保群生(嘉靖三十五年,巡撫王忬題設水、陸參將。三十八年,巡撫劉燾題請福建分為南、北、中三路,以漳州為南路,參將并水陸為一,轄銅山、浯嶼等處;自祥芝以至大城皆為汛地,控漳而兼制泉。萬歷間,復置澎湖、南澳游)。乃設副總兵駐于南澳壓兩省,治水師(萬歷四年,設轄南澳游兵、柘林守備二寨,中哨二游、福廣二營陸兵);定為汛地四哨守之,曰勝澳、曰娘宮前、曰青澳、曰云蓋寺(青澳在南澳外;內有大澳,可泊西南風船數(shù)只。其地淺狹,取水甚艱:汛地次沖。勝澳在銜石灣之???,相去里余有水源一處,無論發(fā)汛、收汛兵船俱札于此;可泊東北風船五、六十只。內通詔安,外通大海及前浯■〈石敢〉嶼、云霄等處,去娘宮前水程約五十里:為汛地次沖。娘宮前可泊東北風船四、五十只;一望汪洋、一望大山。山有水源二處,倭寇取汲于此。上至銅山鱟殼灣約水程三十余里:汛地極沖。云蓋寺在南澳山之東南,可泊西北風船五、六十只。其地有水源二穴相聯(lián),倭寇常汲于此:汛地極沖。此外又有彭山與南澳相對,三山并列海中。又一島向北尖尾,四面皆危石暗礁,不可久住;中有泉,海船取汲于此)。爰有定汛之期,有會哨之法。其期以春、冬,春以清明前十日三月撤、冬以霜降后十日二月而撤。其船會哨,上自勝澳至于娘宮前,賷籌簿與銅山水寨會;下自青澳及于云蓋寺,賷籌簿與廣東柘林防倭兵會:了鯨氣,剿寇盜??芡庾哉愣呴}入于海,必由于銅山;防在古雷汛、于甘山、于菜嶼,而以鎮(zhèn)海、六鰲之兵薄之??芡庾詮V而趨漳入于海,必由云蓋寺;防于彭山、于宮前、于走馬聲援、于柘林,而以銅山、懸鍾之兵會之。寇內犯于浦、詔,必經(jīng)銅山、攄云霄以截我?guī)熤皇卦诎顺唛T、扼之于外洋,而以鎮(zhèn)海、懸鍾、六鰲之師救之。寇內犯于月港,必巢于外浯嶼;守在港口、防于大泥、外扼于鎮(zhèn)海,而以中左之兵蹙之(中左即今廈門,為泉地,漳門戶也;舊名中左所。浯嶼遷防于此)。為蛇若常山;首尾相擊,勢乃外寧。明季為內防,海濱既集,月港通潮豪民射利誘寇內訌,倭奴、饒丑迭跳梁;乃設安邊之館,遂建澄邑為三城:曰縣治、曰九都、曰港口(縣治,舊為果板堡;九都、港口,舊亦民城。既設縣,乃設腰城而縣之。后又設溪尾銃城以據(jù)上流,筑大泥銃城以障下流;又以大泥地低下,乃復筑天妃宮銃城。又,港口設中權關;一帶沿江而下直至大泥銃城,筑腰城長二百七十丈、高六尺,俱砌以石。及海寇入據(jù),遂毀溪尾、大泥二城,僅存天妃宮及港口中權關)。二十四將薄于海、躪自月港、窺于郡城、分擾于詔安(崇正間,??軇⑷?、劉香、周四老、袁八老、楊六、楊七等二十四人稱二十四將),作機兵,就中為水哨;副以游兵,佐以客——實浙營(澄地舊有濠門、海門、島尾三巡司,各轄弓兵。邑治既建,乃額設機兵;分為四哨:三哨在陸、一哨在水。在水又有游兵、客兵;客兵者,浙營兵也。游兵有哨船;其間多寡,隨時改制不一)。建石城于圭嶼,遏??冢◣Z在??凇Hf歷間筑之,募土兵以守。其地最要,今城毀,宜復。又有錢嶼、水嶼二城,今廢);堡兩鎮(zhèn)(在鎮(zhèn)門,為內水口要地;進士陳天定筑以固郡城。太守施邦曜易以石,仍其名曰「陳公城」)。

  明社已屋,海其朝宗。芝龍內附,厥子乃逸(唐藩既平,漳、泉內附。鄭芝龍受撫,其子鄭成功逸出海外為邊?;紟孜迨d)。據(jù)中左、泊金門,暨于澎島,遂棲于臺灣(中左,廈門也;金門,在浯嶼對面二十五里,為泉地。澎島,在漳、泉遠海之外,為最要地。自料羅開船二晝夜,始見山——東西十五里,南北二十里;舊時倭奴往來取水,必經(jīng)于此。萬歷壬辰,倭患朝鮮;乃發(fā)兵守之。自鄭氏阻險臺灣,此地遂為扼要;蓋欲往臺灣,多于此處泊舟以待風便。臺灣,在海島澎湖外。舊系琉球故壤;后倭奪而居之,又為阿蘭人據(jù)之。鄭成功既敗于江南,乃奪而守之,遂為巢);入我澄邑困我郡,毀我城郭用作內御。防三港(順治壬辰年,澄守將赫文興以城叛,「??堋顾臁酢酢踉聡こ?;大師至,解去。甲午,我守將劉國軒復以□城叛;乙未,克復。然沿海皆寇而海防密矣),錦江為二洲,三水分焉(為烏礁□古茂二洲間,其中為三港)。其中港,自海門經(jīng)古茂夾烏礁,達于三叉河(乘風破浪,直抵郡城)。其南港,過大泥入于海澄、經(jīng)于石碼(石碼城為十一都,去海澄十里、到郡四十里。康熙元年,移鎮(zhèn)門城筑之,為海澄內固南港要地)。其北港,自石美逆流至于玉洲;過三叉河乃俱達于郡城。用置防于石美、于玉洲、于江東而戍之(石美,在龍之二十九都。明初,有土堡。嘉靖間,因倭亂,復砌以石;后被鄭香拆毀——香,成功叔也??滴蹙拍辏瑥统侵?;今復毀。西至郡六十里、東至廈門三十里,迫海門。玉洲,為二十八都;西距郡四十五里,東距石美十五里、去廈門四十五里。嘉靖間,建以備倭,為民城。康熙己未年,劉國軒毀之。自康熙二年官軍屯此,遂為汛防。江東,去城四十里——即柳營江也。江有橋,兩岸俱筑以城,為北溪水口,為「??堋箘e徑;故置防焉,且遏北口。順治壬辰,「海寇」入長泰,由此直抵溪西),置城于三叉河遏三港,汛下滸、汛福河為內圉(三叉河,在鎮(zhèn)門外。地當三港之沖,為海船入郡必經(jīng)之所,為最要地??滴踉辏c石碼同建。下滸,原系蘇家民城。距郡三十里,系龍溪十一都地;與三叉河隔水相望,為犄角。福河,舊亦民堡;與下滸相望。今城廢,為汛地)??軓谋备廴耄苡谑?、戰(zhàn)于玉洲、守于三叉河,而以下滸之兵犄之;寇逸于東江,則分防于萬松關以遏陸路(萬松關為岐山,去城三十里、去江東十里,為北行孔道。寇渡江東陸行,必由于此。施公邦曜筑關,設兵防之)??軓哪细廴?,則海澄捍之,城石碼為內固;若登岸,則防于祖山頭、戰(zhàn)于灣腰樹,據(jù)水頭(祖山頭,在石碼城后。海澄被圍時,官軍救澄,多戰(zhàn)沒于此;其地為隘險。灣腰樹,在十一都鎮(zhèn)門之右,近水頭山;為郡城通澄往來之險道。海兵圍澄時,此地為戰(zhàn)場,官軍沒焉。水頭山,亦要地;為海澄入郡城南路)。寇從中港入,則御在三叉河、防在下滸,內固為福河;扼于文山、于鎮(zhèn)口,據(jù)鳳山(文山——俗呼「觀音山」,龍之十一都,在鎮(zhèn)門外半里;與鳳山對峙,隔一溪。官軍、「??堋钩V脡居诖?,今營跡尚存)。其置兵與時多寡,相其所在而汛防之(明時為弓兵、為機兵、為游兵、為水哨兵、為土兵、為浙兵,或統(tǒng)以衛(wèi)千總,或統(tǒng)以欽依把總、名色把總,增減隨時。國朝沿海各縣防守官兵,亦增減不一)。

  ——選自「漳州府志」卷四十六「藝文」六(雜著)。

  題藍鹿洲「臺灣詩」后知縣王道(漳浦人)

  良醫(yī)托生死,夙疾視所嬰;俊杰救時務,振刷舊所仍。根源既在握,顧盼易功成。君有管、葛志,揣摩薄長纓;安海出奇計,腥穢俾永清。指陳十五章,一一得其情;大都為風俗,敗壞失干楨。教養(yǎng)廢不舉,番民昧天經(jīng);善后始無漏,防患法在明。三復此間意,妙論準賈生。昔者元使君,杰構「舂陵行」;賊退示官吏,詩史有直聲。萬物俟吐氣,殷懃動少陵;君才道州匹,予無杜子名。大廈愿鞏固,晏坐享敉寧;此詩定傳后,百代猶堪聽。

  ——選自「漳州府志」卷四十一「藝文」一(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