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漕運通志 卷之三漕職表

漕運通志 作者:明·楊宏


卷之三漕職表

漕之利于國家,其來尚矣。故代必重厥事,職必簡厥人。自大禹以司空平水土,冀《周官》所載,漕雖未聞,而開渠、筑堰、導(dǎo)河、益溉,職亦各有繇隸。

秦氏以降,漢官則有水衡都尉及都水丞,屬其職皆領(lǐng)池苑。迨元光三年河決頓丘,天子乃使汲黯、鄭當(dāng)時往治,時當(dāng)時為大司農(nóng),嘗奏言漕渠。地節(jié),郭昌則以光祿大夫使行河北。河平元年,河堤使王延世則以勞賜爵關(guān)內(nèi)侯。

晉、隋之間,漕法或領(lǐng)于尚書,或領(lǐng)于倉部侍郎,雖官無定銜,皆簡自廷臣,其責(zé)任亦重且大矣。

唐百官工部尚書以下,則有水部郎中、員外郎各一人,掌津澤渠梁運漕碾硙之事,外則又有河堤謁者六人、諸津令各一人。迨開元初,李杰為水陸運使,而“使”之名始建。十一年,裴耀卿以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江淮都轉(zhuǎn)運使,而以崔希逸、蕭炅為副使,而“副”之名亦始此。天寶,則以韋堅充勾當(dāng)轉(zhuǎn)運使,第五琦充諸色轉(zhuǎn)運使,劉晏則以戶部侍郎充諸道轉(zhuǎn)運使。厥后韓滉、杜悰、崔昭緯,皆以宰相充,而諸道巡院皆統(tǒng)焉。自裴耀卿言漕事,進用者常兼轉(zhuǎn)運之職,惟韋堅為最。若劉晏則以轉(zhuǎn)運為己任,嘗與元載書曰:“見一水不通,思荷鍤而先往;見一粒不運,思負(fù)米而先趣?!惫蕰r最著名。

迨宋乾德以后,始置諸道轉(zhuǎn)運使,其“使”之名,但曰勾當(dāng)某路水陸計度轉(zhuǎn)運事,官高者則曰某路計度轉(zhuǎn)運使。雍熙四年,并水、陸路發(fā)運為一司,以右神武將軍王繼昇掌之。太平興國初,皆曰“使”,兩省以上則為都轉(zhuǎn)運使。又置副使與諸路判官,又置同勾當(dāng)轉(zhuǎn)運事,俄罷諸路副使。真宗每用兵,或令都部署兼轉(zhuǎn)運使,王師征討,則有隨軍轉(zhuǎn)運使,事畢即停。熙寧初,詔河?xùn)|、河北、陜西三路漕臣,許乘傳赴闕,留無浹日。又詔三路漕臣,令自辟屬各二人,以京朝官曾歷知縣者為之。宣和初,又詔陜西以都漕兩員治于長安,而漕臣三員分領(lǐng)六路,時知名者若魯宗道,若蔣之奇,若張綸,若許元(芳)、張方平。時方平嘗畫漕運十四策,宰相富弼讀其奏上前,上太息稱善。崇寧初,蔡京為相,始求羨財以供侈費,充使者遂有進獻而職隳矣。

元世祖中統(tǒng)二年,始立軍儲所,尋改漕運所。至元改漕運司,又改都漕運司。十九年改京畿都漕運使,二十四年,內(nèi)、外分立兩運司。其員則有運使,有同知,有副使,有判官,而押官隸焉。其初,漕法猶有可觀,歷歲既久,弊日以滋,疲三省之民力,以充歲運之恒數(shù),而押運監(jiān)臨之官,與夫出納之吏,恣為貪黷。至元之后,有不可勝言者矣。

迨我太祖奄有天下,貢賦之外,海運以營遼東。五年,嘗命靖海侯吳禎率舟師往運。時敕遼東都督仇成曰:兵戍遼陽已有年矣,雖曰農(nóng)戰(zhàn)交修,其海船之運猶連年未已。近者靖海侯吳禎率舟重載東往,所運甚大。昨晚忽聞納哈欲整兵來哨,為指揮葉旺中途阻歸。因此而料彼,前數(shù)年,凡時值暑天,胡人必不策馬南向,今將盛暑,彼有此舉,情狀見矣。糧運既至,宜嚴(yán)為備,庶可無虞。

后又遣都督朱壽、張赫領(lǐng)之。二十年冬十月戊申朔,享太廟,封壽為舳艫侯、赫為航海侯。其誥文略曰:咨爾壽,從朕開國多勛勞,今年已高,屢涉風(fēng)濤之險,服勤漕運,以給遼海之軍,既懋厥功,必加崇勸。今特封爾壽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柱國、舳艫侯,食祿一千石,延于子孫,世襲封爵,用報爾功,爾其敬哉!赫誥文亦同。

又嘗建漕運使,尋罷。其御制誥曰:漕運之設(shè),啟國名家之良法也。何以知其然?民有已供入府庫者,官欲他給而移之,則漕運者行焉。若江海者,必帆巨舟,假天風(fēng),可刻期而抵所在。若道由河、淮,則操輕舟,用便楫,假天風(fēng),加人力,亦刻期而可至。其所于斯之設(shè),豈不便于國事而興起焉?若居是職,身律法張,于上無瞞,于下無虐,身立而名家出矣,朕所謂良法也。謂用力少而致功多,故如是而言,何也?假以陸路轉(zhuǎn)運,較之于舟楫之舉,則百夫可代陸路十千之人艱辛,其所擾者少而所安者眾,生民得遂其生,豈不良法也?凡任此者,非忠君愛民之士不可使之行令,朕將欲用人,則而求之惟爾,某僉曰,可。今特受某官,爾往勿怠,以致來聞,則功錄焉。

太宗纘承大業(yè),建立漕運而革使職,乃命武職重臣總理。景泰間,更命都御(使)[史]同蒞其事。其職有統(tǒng)領(lǐng)者,有分理者,有兼掌者,有專任者,有暫委者。下至一閘一壩,各有官守,若枝之附根,若綱之挈目,上下供職咸有法,黜陟惟允。其都御史則兼巡撫。領(lǐng)敕一道:皇帝敕諭都察院右都御史某,今特命爾總督漕運,與總兵官某、參將某同理其事,務(wù)在用心規(guī)畫,禁革奸弊。運糧官軍有犯,自指揮以下輕則量情懲治,重則拿送巡按、巡河御史及原差問刑官處問理,照例發(fā)落。都指揮有犯,具奏拿問。若刁潑軍旗乘機誣告,對證涉虛者,治以重罰。自通州至揚州一帶水利有當(dāng)蓄泄者,嚴(yán)督該官司并巡河御史、管河管洪郎中等官,設(shè)法用工筑塞疏浚,以便糧運。仍兼巡撫鳳陽、淮安、揚州、廬州四府,徐、滁、和三州地方,撫安軍民,禁防盜賊,清理鹽課,賑濟饑荒,城垣坍塌,隨時修理,守城官軍以時操練,或有盜賊生發(fā),鹽徒強橫,即便相械設(shè)法撫捕。衛(wèi)所府州縣官員有廉能公正者,量加獎勸;貪酷不才者,從公黜罰。凡事有利于軍民者,悉聽爾便宜處置。爾為朝廷憲臣,受茲簡任,須殫心竭意,輸忠效勞,凡百舉措務(wù)合時宜,俾糧運無誤,軍民安妥,盜賊屏息,地方寧靖,斯稱委任。如或誤事,責(zé)有所歸。爾其欽承朕命,毋忽,故諭。

領(lǐng)關(guān)防一顆,其文曰:“總督漕運關(guān)防”。

總兵則兼鎮(zhèn)守。領(lǐng)制一道:皇帝制諭署都督僉事某,今命爾掛漕運之印,充總兵官,與同都指揮某率領(lǐng)舟師攢運糧儲,赴京倉交納,所統(tǒng)運糧官軍悉聽節(jié)制。仍鎮(zhèn)守淮安,撫輯軍民,修治城池,遇有盜賊生發(fā),隨即將兵剿捕,如制奉行。領(lǐng)敕一道:皇帝敕諭,今特命爾充總兵官,攢運糧儲,循守舊規(guī),提督湖廣等都司及直隸衛(wèi)所官軍,各照歲定兌支糧數(shù),依期運至京倉交納。仍鎮(zhèn)守淮安,撫安軍民,修理城池,禁防盜賊。凡事須與總督漕運都御史計議停當(dāng)而行,務(wù)在用心規(guī)畫,禁革奸弊。運糧官軍有犯,自指揮以下輕則聽爾量情懲治,重則爾就拿送問刑衙門,或巡按、巡河御史問理,照例發(fā)落。都指揮有犯,具奏拿問。若刁潑軍旗乘機誣告,對證涉虛者,治以重罪。自通州至揚州一帶水利,有當(dāng)蓄泄者,嚴(yán)督該管官司并管河管洪郎中等官,設(shè)法用工筑塞疏浚,倘有怠職誤事者,一體參奏。凡有便于漕運有利于軍民者,悉聽爾便宜處置。且漕運舊規(guī)皆系先年奏請創(chuàng)立,行之歲久,不無廢弛。爾今受茲重任,尤須盡心修舉,凡百舉措務(wù)合時宜,俾糧運無誤,軍民安妥,斯稱委任。如或乖方誤事,責(zé)有所歸。爾其欽承朕命,毋忽,故諭。領(lǐng)符驗二道、皇帝圣旨、公差人員,經(jīng)過驛分持此符驗,方許應(yīng)付馬疋。如無此符,擅便給驛,各驛官吏不行執(zhí)法,(循)[徇]情應(yīng)付者,俱各治以重罪。宜令準(zhǔn)此。

?。ㄎ模坌牛菀活w,其文曰:“漕運之印?!?br />
參將則協(xié)同總兵官。領(lǐng)敕一道:皇帝敕諭都指揮使某,今命爾充參將,協(xié)同總兵官攢運糧儲,循守舊規(guī),提督湖廣等都司及直隸衛(wèi)所官軍,各照歲定兌支糧數(shù),作期運至京倉交納。須關(guān)防禁約,不許奸欺作弊,怠惰稽遲。遇有河道淤阻,隨即督同委官設(shè)法疏理。仍兼守淮安,撫恤軍民,城池坍塌,趁時修治,賊寇(主)[生]發(fā),先機捕滅。爾為朝廷武臣,受滋重寄,凡事須與總兵官及總督漕運都御史同心協(xié)力,處置停當(dāng)而行。尤須持廉奉公,正己率下,務(wù)使河道疏通,糧儲不誤,軍民安妥,地方無虞,官軍得所,庶不負(fù)委任之意。毋或偏私執(zhí)拗,乖方誤事,剋害下人,致生嗟怨,如違罪有所歸。爾其敬之慎之。故諭。

而治必于淮者,蓋淮,左江、右河,東控海道,北接兗、豫,西接兩都而諸陵咸在。況淮古稱難治,故曰淮夷。國初,駙馬都尉黃寶嘗鎮(zhèn)守于斯,其制曰:奉天承運,皇帝圣旨:教駙馬都尉黃寶兼淮安衛(wèi)指揮使,守御淮安府城地,宜令準(zhǔn)此。至今不改轍焉。故京操十二榮(即榮伍),軍有十二萬,漕有十二總,軍亦有十二萬。中外相援,兵食相資,祖宗之微意,豈無所謂哉?於乎!內(nèi)而兩畿,外而五省,竭天下之半而屬之漕,今日當(dāng)是職者,利用大作,無為職之羞可也。凡職各以次列,而撫鎮(zhèn)以下,制使創(chuàng)始及有成績者,表而出之,職必有所居,然后可以聽治。于是作《漕職表》,而以《公署》附焉。

表1尚書都御史主事

尚書都御史主事郎中附尚書,非漕府之職也,特以河渠阻塞之故命下董役,以求厥成,跡不可以無記也,故以官階列于都憲之上。

宋禮

工部尚書。永樂十二年疏會通河成,遂罷海運從河運,禮有心機,長于智料,故是役也,眾咸惟之,卒成其績。

劉觀

刑部尚書。永樂十五年提督漕河。

金純

刑部尚書。永樂九年開浚黃河,贈山陽伯。

黃福

工部尚書兼詹事。宣德四年整理河道。

石璞

刑部尚書。景泰二年治沙灣決河。

王永和

工部尚書。景泰四年治都憲,漕運初設(shè)未有也,自景泰二年立之,蓋天下重務(wù)非臺官不足以一人心,轄天下,百司聽命而無違忤也。

王竤

陜西河州衛(wèi)人,景泰二年以左僉都御史總督漕運。天順八年復(fù)蒞政,時徐州大饑,竤乃開倉賑濟,有汲黯之風(fēng)。

王文

景泰二年以刑部尚書兼都御史總督漕運。

徐有貞

蘇州人,景泰五年以右都御史總理漕運。貞有才干,嘗治張秋決河,作沙灣一路河防,民賴全活者眾。

陳泰

福建光澤縣人,景泰六年以右僉都御史總督漕運。主事,部差也,分遣就職所,以專其事,猶元之水監(jiān)。然自永樂三年來,郎中、主事雜差,令著為例,非主事不差也,故以主事例銜,以郎中附之。

楊璉

工部,永樂十九年分理徐州洪。

王溥

刑部,永樂十九年分理呂梁洪。

王俊工部,正統(tǒng)間提督通州至天津河道。

陸鏞

工部,成化六年專管通州至天津河道,繼以臨濟迤北悉隸之,七年,分治至德州止。

郭昇

工部,成化七年分治沛縣至儀真瓜洲漕河,嘗去險石甃堤岸。

楊恭續(xù)表一沙灣決河。

杜謙

工部尚書。成化二十年治徐州南漕河。

喬毅

工部尚書。成化六年治漕河。

王恕

刑部侍郎。成化七年總理河道。

李颙

工部尚書。成化十六年修武清決河。

薛遠

戶部尚書。成化十七年治漕河。

白昂

刑部侍郎。弘治三年治金龍口決河,開康濟河。

陳政

工部侍郎。弘治五年治張秋決河。

劉大夏

湖廣華容人,弘治六年以右副都御史治張秋決河。

趙璜

江西安福人,正德十一年以工部侍郎總理河道。

滕昭

河南汝州人,成化二年總督漕運。

張鵬

順天府淶水縣人,成化八年以右僉都御史總督漕運。

李裕

江西豐城縣人,成化十年以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

李綱

山東長清人,成化十四年以僉都御史總督漕運。

張瓉

湖廣孝感人,成化十六年以副都御史總督漕運。

徐英

四川人,成化十年以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

劉璋

福建延平人,成化二十年以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

馬文昇

河南鈞州人,成化二十一年以右都御史總督工部,成化十三年分理通州至濟寧河道,自恭以后凡若干人。先是山東張秋河道有僉事一員管理,既而都御史李裕請管河道郎中等官悉改憲職,工部議以南北直隸乃畿內(nèi)近地,不應(yīng)置按察官,請割濟寧為界,令郎中二員分治,各賜璽書,假以事權(quán),而僉事遂革。

李煌

工部,住扎安平鎮(zhèn),分理濟寧以北河道。

丘茂中

工部,住扎高郵州,分理濟寧以南河道。

王豫

[南]直隸武進人,豫之上有姓姜者一人,失其名,乃初授命者。

尹珎

直隸大河衛(wèi)人,建夫廠有修理功。

饒泗

江西進賢人,作石壩。以上皆治徐州洪,至今凡若干人矣。續(xù)表二龔弘

[南]直隸嘉定人,正德十三年以工部侍郎總理河道。

李瓚

山東濮州人,正德十六年以工部侍郎總理河道。

章極

浙江蘭溪人,嘉靖六年以工部侍郎總理河道。

盛應(yīng)期

[南]直隸吳縣人,嘉靖六年以右都御史總理河道。

潘希曾

浙江金華人,嘉靖七年以工部侍郎總理河道。

李緋

河南固始人,嘉靖十年以右副都御史總理河道。

戴時宗

福建晉江人,嘉靖十一年以右僉都御史總理河道。

朱裳

直隸沙河人,嘉靖十二年以右副都御史總理河道。

漕運,門無私謁,時漕卒之逋亡者皆歸焉。

李敏

河南襄城縣人,成化二十二年以副都御史總督漕運。

丘鼐

江西貴溪縣人,成化二十三年以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

秦鋐

山東單縣人,弘治元年以左副都御史總督漕運。

李昂

浙江仁和縣人,弘治二年以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

張偉

直隸景州人,弘治三年以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

李蕙

[南]直隸當(dāng)涂縣人,弘治七年以右都御史總督漕運,漕政稱平。

徐鏞

湖廣興國州人,弘治十二年以右副都御史總徐儀

江西南城人,始受命治呂梁洪。

王儼

湖廣華容人,有鑿險功。

費瑄

江西鉛山人,作東西二堤及壩道。

郭持平

以上皆治呂梁洪,至今凡若干人矣。

來天球

浙江蕭山人,新作分司,修建功甚多。

陳宣

浙江平陽人,成化二十年添設(shè)管閘,住扎沛縣沽頭閘,弘治元年革,七年復(fù),正德二年復(fù)革。自宣以下凡若干人矣。

辛壽

河南人,住扎濟寧,永樂十九年兼管河道,正德三年革寧陽管泉主事,以諸湖近閘,令兗州管河通判兼管,而本官提督之,至今凡若干續(xù)表三劉天和

湖廣麻城人,嘉靖十四年以工部侍郎總理河道。

李如圭

湖廣澧州人,嘉靖十五年以右副都御史總理河道。

于湛

[南]直隸金壇人,嘉靖十六年以右副都御史總理河道。

督漕運。

張敷華

江西安福人,弘治十三年以右都御史總督漕運。

張縉

山西陽曲縣人,弘治十六年以右都御史兩蒞漕政。

洪鐘

浙江錢塘縣人,正德元年以右都御史總督漕運。

王瓊

大(明)[名]人,正德三年以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

李瀚

山西沁水縣人,正德四年以左副都御史總督漕運。

邵寶

[南]直隸無錫縣人,正德六年以右都御史總督漕運。

陶琰

山西絳州人,剛?cè)硕啻舐裕戮拍暌远加房偠戒钸\, 十一年歸 ,人矣。以上皆管閘。

喬縉

南陽人,正德二年管泉。按永樂初嘗差主事顧大奇等疏導(dǎo)諸泉,后以右通政王孜、郎中史鑒等繼之。正統(tǒng)六年革,以參將湯節(jié)言復(fù)置,正德二年革。以上皆管泉。

馬祥

戶部主事,專理河源,初河南布政司增置參議一員,專提督防導(dǎo)河、沁二水之源,成化二十年添設(shè)主事一員,在河南陽武縣住扎,修治水道,下達徐州。又令提督徐州洪,主事以河沁水利深淺尺寸,每月一報于朝,弘治初革。

謝彥誠

始受命督造運船。

席書

四川遂寧人,嘗編《漕船志》。

丁瓉

(原文缺)續(xù)表四十三年復(fù)起,以戶部尚書兼左都御史復(fù)總漕運事。

叢蘭

山東文登人,正德十年以右都御史總督漕運兼巡撫,尋專巡撫。

臧鳳

山東曲阜人,正德十四年以右副都御史??偠戒钸\,尋兼巡撫。

俞諌

浙江桐廬人,嘉靖元年以右都御史總督漕運。

胡錠

直隸長垣縣人,嘉靖二年以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

李鉞

河南祥符縣人,嘉靖三年以右都御史總督漕運。

高友璣

浙江樂清縣人,嘉靖四年以右都御史總督漕運。

唐龍

浙江蘭溪縣人,嘉靖七張綗

以上皆清江廠,至今凡若干人,皆工部。

張勉

監(jiān)督淮安倉,永樂中以郎中葉宜任,自勉以下多主事,至今凡若干人。

李貢

[南]直隸蕪湖人,修倉垣固而不費。

熊壯

監(jiān)督徐州倉,至今凡若干人矣。

徐嚴(yán)

監(jiān)督臨清倉,至今凡若干人矣。

張浚

監(jiān)督德州倉,始建分司。

張倫

直隸大名人,移建分司于城,至今凡若干人。

以上皆戶部主事或員外郎。

何漢宗

漕運理刑,景泰初年任。續(xù)表五年以左僉都御史總督漕運。

毛思義

山東陽信縣人,嘉靖八年以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

劉節(jié)

江西大庾縣人,嘉靖九年以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

馬卿

河南林縣人,嘉靖十一年以右副部御史總督漕運。周鎬

張璿

浙江余姚縣人。

毛紹元

浙江余姚縣人。

冷向春

四川內(nèi)江縣人。

邵惪容

浙江余姚縣人。

暢華

陜西隴西縣人。

李日章

[南]直隸華亭縣人。

徐官

浙江蕭山縣人。

龍欽

湖廣茶陵州人。

表2總兵副參把總

總兵副參把總國初漕政未立,自太宗皇帝都燕臺,始急于漕政,乃命平江伯陳瑄綜理,大功成,設(shè)漕運府于淮安,立總兵官兼鎮(zhèn)守以蒞之,繼平江之職也。所轄十二總,凡衛(wèi)一百四十三,官軍員名一十二萬七千八百,歲運米四百萬石。清江廠造船官軍復(fù)一萬有奇。

陳瑄

合肥人,永樂二年以平江伯充副總兵,管海運,永樂四年充總兵,始建議設(shè)儀真、瓜洲二壩,造淺艖達淮,鑿呂梁、徐州二洪石以平水勢,筑沛縣、濟寧等處長堤,開泰州白塔河通大江,自淮至臨清,相水勢高下建閘四十有七,自淮抵通州河濱置鋪舍五百六十八所,舍置夫卒俾導(dǎo)舟,可行處沿河堤鑿井樹木,以便夏月行者, 慮事之周而行之果,國用以漕運原有總兵、副總兵、參將三員,副總兵今革不設(shè)。

宣信

宣城人,永樂六年以都督僉事充副總兵,同平江伯理海運。

吳亮

滁州人,宣德二年由參將升副總兵。

武興

宿州人,宣德八年以都督僉事充副總兵。

馬翔

大名人,正統(tǒng)元年由參將升副總兵。

吳亮

永樂十三年以都指揮僉事充參將。

馬翔

宣德七年以都指揮同知充參將。

湯節(jié)

高郵人,正統(tǒng)四年以江西都指揮充參將,把總官多都指揮或都司,或以都指揮體統(tǒng)行事者,夫以百四十衛(wèi)之官軍而分隸于十有(十)二人,計所轄則萬夫也,非賢而能者孰與此哉!故自設(shè)官以來,世遠人亡,莫悉究其名氏,姑著其銜以俟名世者。

湖廣總一

把總官一員,所轄衛(wèi)所一十三,指揮一十一員,千、百戶八十七員,旗軍一萬七百四名,運船一千一十二只,造于武昌,(造)實運糧三十二萬八千六百三十四石二斗八合。

江西總一

把總官一員,所轄衛(wèi)一十一,指揮四員,千、百戶五十八員,旗軍九千七百九十四名,運船八百六十六只, 造于九江府,實運續(xù)表一足。歿,世追封平江侯,謚恭襄。

王瑜

海州人,宣德八年以都督充左副總兵掛印,直而不訐,廉而不殘,政繼陳瑄,能安且靖,如曹參。

武興

宿州人,本姓伍氏,賜姓武,正統(tǒng)三年由漕運副總兵充總兵官。

徐恭

和州人,正統(tǒng)十四年以都督同知充總兵,性尚質(zhì)素,推賢讓能,隱然有方面之重。

牛循

滁州人,天順五年以都督僉事充總兵官。

楊茂

天順八年由參將充總兵官,(攻)[工]詩善書,有古郭汾陽之風(fēng)節(jié)。

陳涇

泰州人,以太寧侯守備南京,成化七年充總兵官。

陳銳

平江伯瑄之曾孫, 居家孝友 ,綽有祖風(fēng) ,成化八年蒞事勤敏,博學(xué)能文。

黃鑒

儀真人,天順元年由都督僉事充參將。

楊茂

沅湘人,天順五年都督同知充參將。

袁祐

鳳陽人,成化六年以都指揮同知詮注錦衣衛(wèi),充總督參將。

都勝

成化十四年以署都指揮同知詮注錦衣衛(wèi),充參將,性恭謹(jǐn),有孝義名。

郭鈜

成化二十二年以署都指揮同知充參將,弘治年題注錦衣衛(wèi)帶俸。

耿麟

江夏人,弘治五年以錦衣衛(wèi)都指揮僉事充參將。

周瓚

江都人,弘治八年以都指揮僉事充參將,九年題注錦衣衛(wèi)帶俸,有慈孝名。糧三十萬六百九十五石三斗八升八合。

浙江總一

把總官一員,所轄衛(wèi)所一十三,指揮八員,千戶四十一員,百戶七十九員,所鎮(zhèn)撫四員,旗軍二萬一千六百七十名,運船二千三十九只,造于蘇州,實運糧六十六萬五千三百一十二石三斗四升。

南京總二

把總官二員,所轄衛(wèi)三十四,指揮二十五員,千、百戶一百四十一員,旗軍一萬八千零八名,運船一千七百五十九只,俱清江廠造,實運糧五十五萬一千八百八十一石六斗一升六合。

江南上江總一

把總官一員,所轄衛(wèi)所一十一,指揮九員,千、百戶九十九員,旗軍一萬五千三百八十九名,運船一千四百二十三只, 造于安慶等廠,實運糧四十七續(xù)表二由兩廣鎮(zhèn)守充總兵官,漕運以治,張秋功成,兼太子太傅。

王信

鳳陽人,廉恭有成,成化二十一年以都督同知充總兵官。

都勝

山東武定州人,成化十四年由參將充總兵官,以清謹(jǐn)聞,人不敢干以私。

郭鈜

合肥人,弘治二年由參將充總兵官,久任成功,多所建白,漕人至今戴之。

毛銳

甘州人,正德三年以太子太傅、伏羌伯充總兵官。

陳熊

平江伯陳銳子,正德三年充總兵官,侃直有風(fēng)概。

顧仕隆

揚州人,正德六年以鎮(zhèn)遠侯充總兵官,謙約節(jié)儉,苞苴不行,處多事之世,而不及于禍。

張洪

杭州人,禮賢下(文)[士]有儒將風(fēng),弘治十四年以都指揮僉事充參將錦衣衛(wèi)帶俸。

溫和

河間人,弘治十七年以署都指揮充參將錦衣衛(wèi)帶俸。

梁璽

大名人,正德元年以都指揮使充參將,轉(zhuǎn)中都留守,復(fù)充參將,列銜錦衣衛(wèi)。天性友愛,有干濟才。

莊椿

壽州人,正德八年以都指揮僉事充參將,題注錦衣衛(wèi)帶俸。

王玉

正德十四年以都指揮充參將,題注錦衣衛(wèi)帶俸。

王佐

由武舉以錦衣衛(wèi)都指揮使充參將。

張奎

洪子,嘉靖二年以都指揮僉事充參將, 題注錦萬二千四百七十三石七升八合。

江南下江總一

把總官一員,所轄衛(wèi)九,指揮二員,千、百戶一十九員,旗軍一千七百六十四名,運船一百七十七只,造于蘇州府,其南京衛(wèi)分造于清江廠,實運糧五萬四千二百二十九石六斗六合。

中都留守司

把總官一員,所轄衛(wèi)一十二,指揮九員,衛(wèi)鎮(zhèn)撫二員,千、百戶八十三員,旗軍八千七百一十六名,運船八百八十七只,俱清江廠造,實運糧二十六萬七千五百九十八石六斗三升二合。

江北直隸總二

把總官二員,所轄衛(wèi)一十八,指揮一十五員,千、百戶一百七十六員,旗軍二萬六千七百零一名,運船二千六百八十七只, 俱清江廠續(xù)表三楊宏

海州人,正德十六年以都督僉事充總兵官,以久任薦升都督同知。

楊銳

南京人,嘉靖九年以都督僉事充總兵管。

劉璽

南京人,嘉靖十三年由參將以都督僉事充總兵官。

衣衛(wèi)帶俸。以久任薦升都指揮同知。嘉靖十年升中軍都督府署都督僉事,充總兵官。

劉璽

嘉靖十年以署都指揮僉事充參將,題注錦衣衛(wèi)帶俸。

萬表

浙江人,嘉靖十三年以都指揮僉事充參將。

王元伯

徐州人,嘉靖十五年以署都指揮僉事充參將。

造,實運糧八十八萬九千七百七十四石一斗零二合。

山東總一

把總官一員,所轄衛(wèi)所七,指揮七員,千、百戶四十七員,旗軍二千七百六十五名,運船七百七十三只,造于清江廠,實運糧二十三萬八千四百一石三升。

遮洋總一

把總官一員,所轄衛(wèi)一十六,指揮一十二員,千、百戶四十五員,旗軍六千二百名,運船五百二十五只,造于清江廠,實運糧二十四萬石。

表3府州縣閘官

府州縣閘官揚州府

淮安府

兗州府

東昌府

河間府

俱添設(shè)管河通判各一人。邳州

徐州

濟寧州

東平州

臨清州

俱添設(shè)管河通判官各一人。

高郵州

德州

滄州

霸州

通州

俱委一人,有非判官者,隨宜用之。

清江提舉一人

典吏一人

衛(wèi)河提舉一人

典吏一人寶應(yīng)縣

宿遷縣

魚臺縣

鉅野縣

嘉祥縣

汶上縣

東阿縣

陽榖縣

聊城縣

博平縣

清平縣

俱添設(shè)管河主簿各一人。

儀真縣

江都縣

山陽縣

清河縣

桃源縣

沛縣

壽張縣

恩縣

故城縣

吳橋縣

東光縣

南皮縣板閘

移風(fēng)閘

清江閘

福興閘

新莊閘

黃家閘

新興閘

謝溝閘

沽頭上閘

沽頭中閘

沽頭下閘

金溝口閘

湖陵城閘

孟陽泊閘

八里灣閘

南陽閘

棗林閘

魯橋閘

師家莊閘

仲家淺閘

新閘

新店閘

石佛閘

趙村閘

在城閘續(xù)表一交河縣

興濟縣

青縣

靜??h

清河縣

夏津縣

武城縣

武清縣

香河縣

漷縣

俱委管河各一人,間非主簿者,亦隨宜用之。天井閘

棠林閘

南旺上閘

南旺下閘

開河閘

袁老口閘

靳家口閘

荊門上閘

荊門下閘

阿城上閘

阿城下閘

七級上閘

七級下閘

周家店閘

李海務(wù)閘

通濟橋閘

梁家鄉(xiāng)閘

戴家灣閘

土橋閘

每閘官一人。

新開上南板閘

臨清會通閘

儀真五壩

清江閘官領(lǐng)之。

瓜洲十壩

壩官二人領(lǐng)之。

淮安新城北五壩無官

清江浦二壩無官

附表1都察院戶部分司刑部分司工部分司

都察院戶部分司刑部分司工部分司院治在郡城迎遠門內(nèi),永樂間,陳恭襄總督漕運,開府淮陰。宣德、正統(tǒng)間,專以帥正督運。至景泰初,始命都御史總督其事兼巡撫。時都御史王竑蒞任,知府程宗即恭襄舊居建立之。清江浦廠在淮安舊城西。

徐州洪廠在徐州東岸。

臨清廠在州治之右。

德州廠在州治之右。漕運理刑司在淮安府治西南隅。

清江修船廠在淮安城西北。

徐州洪廠在洪岸之左。

呂梁洪廠在洪岸之左。

沛縣管閘廠在縣治南。

濟寧管閘廠在縣治之左。

平安鎮(zhèn)管河廠在本鎮(zhèn)。

高郵管河廠在州治之左。

山東管泉廠在寧陽縣城內(nèi)。附表2總兵府提舉司

總兵府提舉司在淮安府城中都察院之東。永樂間總兵官平江伯因三皇廟廢基創(chuàng)置。

清江漕運行府

西去淮郡四十里,在清江浦之上,前平江伯陳公瑄所建,公雖開府于府城,設(shè)廳事托此往來,恒居之。蓋恐料量之不平、出納之不經(jīng)、制作之無度、財用之侵費也。成化間,其曾孫銳重修。

徐州漕運行府

舊在百步洪右中洲之上,宣德間建。弘治間遷于洪北運河之東岸。

濟寧漕運行府

在城東門外洸河南岸,永樂間建。

臨清漕運行府

在州治西衛(wèi)河?xùn)|岸,景泰三年總兵官徐恭建。

通州漕運行府

在州舊城南門外西街,成化間平江伯陳銳建。

瓜洲漕運行府

在瓜洲鎮(zhèn),嘉靖三年都御史高友璣、總兵官楊宏、參將張奎即舊倉基[建]。按瓜雖草鎮(zhèn),東南糧運由以達淮者,多于真州,向無城郭衙宇之制,每三堂臨之待舟,居以聽政而已。參將張公乃始為之經(jīng)制,廉耗飭奸,斯有其所,于以正官守肅,上下崇本而立政也。清江提舉司

在山陽縣西北五十里清江浦,正統(tǒng)二年(間)設(shè),專一修造南京并中都、江北直隸衛(wèi)所淺船。先是永樂三年建廠于此,俱龍江提舉司行事,至主事胡臻始請改設(shè)。

衛(wèi)河提舉司

在臨清州南三里衛(wèi)河?xùn)|岸,永樂八年開設(shè),屬河南布政司,后改隸山東,專一修造山東、北直隸遮洋衛(wèi)所淺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