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志人

泉州府志選錄 作者:清·黃任


汪大猷

陳信惠

唐濟澄

童漢臣

陸一鳳

沈有容

呼鶴鳴

王夢熊

萬廷謙

蔡善繼

何喬遠

聞人宗望

曹履泰

陸卿任

何舜齡

王猷

張廷拱

郭必昌

林欲楫

林釬

蔣德璟

林孕昌

王觀光

王忠孝

陳洪謐

莊鰲獻

盧若騰

吳載鰲

何家駒

何運亮

郭煒

韋際明

黃景昉

周廷鑨

葉翼云

陳鼎

郭符甲

郭承汾

洪淯鰲

洪有楨

熊汝霖

曾櫻

阮伯宗

郭貞一

沈佺期

諸葛倬

紀文疇

葉后詔

張士■〈木郁〉

紀許國

黃賢京

阮旻錫

路振飛

鄭遵謙

沈宸荃

徐孚遠

陳士京

姚翼明

陳泰

辜朝薦

沈光文

李樹官

王傳

陳永華

鄭克塽

王承祖

徐騰鯨

黃明臺

王時邁

蕭鳴鳳

陳洪圖

陳啟鰲

馬得功

葉灼棠

黃熙纘

王命岳

鄭克贊

辛輝英

鄭鳴駿

鄭纘緒

鄭纘祖

鄭纘昌

蔡協(xié)吉

杜輝

許盛

黃明

富鴻基

李光地

李兆慶

李日燝

李日■〈火呈〉

陳有年

段應舉

朱起龍

李尚文

劉興國

陳龍

王育賢

張仲舉

王國泰

李鈺

宋煜

沈朝聘

郭國祚

鄭士熊

鄭士亮

陳司可

李光埌

李光益

李光垤

李光斗

李治

王佐

沈高攀

劉望祖

李光征

黃登稚

周允隆

吳溉

白灝

林宏才

張焞

洪啟范

洪寶基

施世澤(明良)

林皋

洪秉鈞

裴震忠

林匯

傅為霖

萬正色

駱儼

黃瑞

洪范

施瑯

周澎

陳昴

吳英

林賢

林達

曾成

吳陞

阮欽為

徐日升

蔡璋

王廷彪

曾春

施世騄

施世驥

潘承家

張國

林孺

江日升

楊芳聲

蔡慶旺

蔡必菼

鄭得瀟

黃而輝

陳夢球

陳還

林起鳳

施德馨

高拱干

施世榜

孫襄

丁蓮

陳鵬南

穆廷栻

李長庚

施世驃

洪心澄

施士岳

朱文

陳策

倪鴻范

施世黻

林君陞

林政

王良

姚堂

陳倫炯

潘鼎珪

郭璘圭

湯啟聲

顏超

李倪昱

胡格

李鐘德

王世茂

胡檀生

孫嶐

書成

張有泌

周廷梁(岐德)

汪大猷

汪大猷,字仲嘉;鄞縣人。干道七年,以敷文閣待制知泉州。時毘舍邪嘗掠海濱,歲遣戍防之,勞費不貲。大猷作屋二百區(qū),遣將留屯;寇不復犯。久之,戍兵以真臘大賈為毘舍邪,執(zhí)之;大猷曰:『毘舍邪面黑如漆,語言不通;此非也』。遂遣之。故事:番商與人爭斗,非折傷,罪皆以牛贖。大猷曰:『安有中國用外島夷俗者!既在吾境,當用吾法』。三佛齊請鑄銅瓦三萬,詔泉、廣二州督造;大猷奏:『法,銅不下海。中國方禁銷銅,奈何為其所役』!卒不與。進敷文閣直學士,留知泉州(舊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二十九「名宦」一(宋知州事)

陳信惠

陳惠信,字孚中;晉江人。初試有司不利,因學古文。后以才能,應帥府辟。從平漳寇有功,授山魁、彭湖、盧溪三寨巡檢;轉南安主簿,陞南豐州判官。省檄攝同安令,改惠安,多惠政;調順昌。

尋以老疾致仕,號「退翁」。有「中齋」等集(舊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四「文苑」「元文苑」。

唐濟澄

唐濟澄,字士潔;晉江人。世為泉州衛(wèi)指揮僉事,七傳至于澄,襲職;時年尚少。一日,郡狴囚逸,太守不知所為;澄聞之,獨自馳一騎,從兵仗數十人逐諸衢,盡得之。以送太守,太守德之甚。

頃之,清勾永寧衛(wèi)。常例:軍伍有饋送;悉卻之。復委治兵浯嶼水寨。撫帥貪得賊為功,下令捕賊澎湖;澄曰:『澎湖,某所轄汛地。無賊,何捕!若在海外,我徒眾少,遠逐必窮』。撫帥不從,令軍士捕賊。波濤中,賊詐為賈舶來,火吾船;船卒爭避火,盡溺死。帥大悔。未幾,檄澄往總南日。南日,故善地;或得自饒。以親老,稱疾乞歸;當道固留。尋有指遷汀漳守備,以都指揮體統(tǒng)行事。有巨寇李某出沒大帽山,相戒曰:『唐都司來,無孟浪作賊,自取死』!脅黨皆瓦散。

陞貴州都指揮僉事;御史行部,咨謀焉。一日,摭求畢節(jié)備兵使者,令澄為證;澄曰:『僚友無罪,何忍相負』!御史默然。入賀圣壽,轉廣東都指揮同知;竟坐貴州御史事,報罷歸。

時倭正寇閩中,撫帥復以南日借箸。時倭已陷莆田,所擄掠子女、金帛,用巨艘載歸;澄整兵截之海上,生擒真倭九十余人,斬首百余級,奪還子女千余人,莆之人幾香于戶、壺漿于門以勞。班師至泉,寇復訌泉;教守陴為傳籌法,城柝無害。鄉(xiāng)民數百人避賊來城下,不得入;澄厲聲曰;『奈何棄民』!入之。賊旋平。

年八十六,卒。子喬楨,襲爵;舉武科,亦有擒倭功(「閩書」)。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明武蹟」。

童漢臣

童漢臣,字南衡,錢塘人。由進士,嘉靖三十二年,以御史為泉州府知府。求八卦河之湮塞而疏導之,訪民俗之淫惡而痛治之,凡應興革者,皆奮然勇為。

??芸哐ㄅ旌?,時出剽掠,大為民害;漢臣訪官吏士民有智勇者,授以方略,令率義兵伺其出沒攻之,前后擒賊若干人。又大征兵將,挾澎湖;賊聞風氣奪,稍解去。撫按嘉其功,移檄交獎。

郡南龜湖,收寶蓋、金鞍、玉屏之水灌田萬余畝,宋蔡襄定有塘規(guī);歷久漸弛,守陂之夫雖具,而官弗予直,常怠而廢事。民請于前守方克,奏記部使者;既許而克去,未行。漢臣下車,問民利病,眾以為言;即符下晉邑,令無留牘??湢?,得所謂增議塘規(guī)二十九條——堤堰坊墉,歲治月修,啟閉以時;禁豪右之侵,嚴狂狡之詭:燦如列眉。以寬碩接其民,不賞而勸,不怒而威。歲以薦登,粟入倍于他鄉(xiāng);民伐石勒碑紀之(節(jié)王遵巖、林次崖各文集)。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名宦」二(明泉州府知府)。

陸一鳳

陸一鳳,字子韶;常熟人。由進士,萬歷二年,任泉州府同知。有文學,無俗吏氣。嘗奉檄偕諸將討海酋林鳳于惠、潮,大破之,覆其巢。諸將椎羊酒相賀;一鳳曰:『禍本猶在;是且走海南諸國而伺我解』。諜之,果走呂宋國;于是以重兵蹙之。呂宋追逐林鳳,有所俘獲;上獻,因請得入貢,比于暹、臘諸國。臺下議,一鳳曰:『不聞職方氏有呂宋也;奈何以小夷效小順穢我』!大鴻臚典臺曰:『當如何』?曰:『疆場之利,專之可也;以臺勞取羈縻而已』。諸與議者咸服。而一鳳以功薄當上格,詔賜白金一鎰。

孫崇禮,進士;為令龍溪(「閩書」)。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名宦」二(明泉州府同知)。

沈有容

沈有容,字士宏;宣城人。萬歷己卯武舉;由世蔭千戶都司僉事,授指揮;守浯嶼,欽依把總各指揮聽其節(jié)制。

時遣中官監(jiān)稅,只及貨物,而尖粟不與焉。征者詭云尖粟不稅,但稅尖粟船。于是度廣狹,準額賦;民甚苦之。奔告有容;有容曰:『稅船則粟不至,民益艱食。此假托濫征,中官固不聞也』。即為走檄請命;而中官果謂「不聞」,亟罷之。環(huán)海商民感德勒碑。

既而太守程朝京以浯嶼水寨北去崇武四百里,緩急莫應;議徙寨于石湖,屬有容經理。爰度地相宜,庀材鳩工,監(jiān)司防海寨署及元武祠、演武場次第興建,屹然重鎮(zhèn)。

辛丑,寇掠諸寨,有容擊敗之。踰月,與銅山把總張萬紀敗倭于彭山洋。

倭距東番為巢,四出剽掠,沿海戒嚴。有容陰詗其地勢,部署戰(zhàn)艦,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風,存十四舟。壬寅臘月,乘風破浪,過澎湖,與倭遇;諸士卒殊死戰(zhàn),勇氣百倍,格殺數人??v火沈其六舟,斬首十五級,奪還男女三百七十余人;倭遂去。東番旄倪壺漿餼牽來犒我?guī)熢唬骸荷驅④?,再造我也』!海上息肩者十年。事聞,將吏悉敘功,有容止賚白金而已。

甲辰七月,紅毛番長韋麻郎駕三大艘泊澎湖之島,通譯求市;稅使高寀受賂召之也。僉謂茲舉利一害百,萬不可從;以屬有容。乃輕袍緩帶,徑登其舟,為譚陳國家威德、封疆峻限與夫主客勞逸之勢、持久坐困之苦,聲韻雄朗,意氣磊落。麻郎感悟,索還所賂寀金,伺風便揚帆而去。自是鯨鯢消戢,溟波永靖;瀕海之民,咸頌其德(葉向高有「改建浯嶼水寨記」、黃鳳翔有「沈將車靖海碑記」、李光縉有「卻西番記」)。

后歷登萊總兵官。卒,贈都督同知,賜祭葬(□□□□□□□□□「景壁集」)。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一「名宦」三(明浯嶼把總)。

呼鶴鳴

呼鶴鳴,字元齡,號凌虛;籍貫未詳。父良朋,為大都督,掛征蠻將軍??;有名西南。

鳴鶴由武舉,授鎮(zhèn)東衛(wèi)把總,署浯銅游兵事;海上諸務,悉中機宜。居三年閱五,汛游中陋規(guī)一清。凌秀、黃敬竹等越販外夷,船戶林養(yǎng)真輩殺商于貨,捐貲督捕,人贓并獲;當事屢旌獎之。

會本營及浯嶼、彭湖諸軍六十余艘例當修葺,推鶴鳴主之;檄諸舟鱗集,以聽指揮。時冬汛屆期,而鷺門故無官商;鶴鳴劑量省視,百需悉給如時直。工匠、哨捕憚其威廉,亦不敢有所濡染冒破。于是諸艘更新,堅好耐風濤。諸商及捕盜之卒往來海上,得免驚心,無俟祝風于天、祈浪于海。兵民德之;何喬遠為作「造船頌德碑」,蔡獻臣為作「修船記」(□□□□□□「清白堂稿」)。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一「名宦」三(明浯嶼把總)。

王夢熊

王夢熊,晉江人。生有異質,虎頭豹頤。勇敢多奇策;力能提石八百斤,射輒命中。以將材,補撫標把總;嚴束兵,勤訓練。

黔、蜀土蠻播亂,題授征西守備。進剿爛田壩,生擒土官安崇業(yè)、王順,斬蠻酋阿剌沙馬等。論功,陞松潘坐營都司;團練七營。值羊峒蠻夷攻三合等堡,奉檄赴援;生擒夷酋菎狼花兒等。捷聞,欽賞銀三百兩。以病,告歸。

時閩中匪茹,當事者聞熊至,喜曰:『賊不足平矣』!署中軍守備,督浯嶼兵航。剿撫??茉M;進素懾其名,率眾歸誠。力薦進有大將材,后果由裨校進大都督;咸服其知人。永春賊王元階據寨倡亂;挾輕銳乘夜直抵其寨,一鼓擒之。授浯銅游戎守備。

紅夷寇鼓浪嶼,熊率親丁隨王忠等奮勇擒馘,奪其三艘。紅夷敗歸,復率大■〈舟宗〉直逼內地。舟高且堅,刀刃不能傷;夷炮在千百丈外,發(fā)無不中,中則人船俱碎:諸將惴栗。熊熟視,笑曰:『吾計得矣』!乃以小艇數十扮漁舟、藏火具,潛逼其旁;乘風縱火,棄艇挾浮具泅歸。援以巨船,焚甲板十余艘,夷脫于火者咸溺于水;生擒大酋牛文來律。欽除剿夷都司。諸夷傾國而來,筑城澎湖為持久計;沿海受其蹂躪。熊議先選有智勇者率義兵,伺其出沒攻之;前后擒賊若干人。后乃大征兵,直逼澎湖;賊聞風,稍引去。歷驃騎將軍(節(jié)本傳)。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明武蹟」。

萬廷謙

萬廷謙,字以牧,號百谷;南昌人。由舉人,萬歷四十一年任泉州府同知。至則為腰束、嚴干掫,盜不得發(fā),戶皆安堵。躬歷海上,詰戎兵、庀艅、飭器械、謹烽堠,方略甚備。兵糧先期給發(fā),或儲胥不時;必曲貸轉賑,不致于乏。乙卯春,米貴如珠;清官帑,遣材官泛舟市粵米濟之。香山番舶飄入內地,加意安撫;上狀兩臺津,遣護歸:夷人誦義無窮。議留澎湖戍兵,量減其額;議省浙營募兵,練其見額:皆郡百世利。署郡事;德惠旋流,治教霶潤,兵民交戴。

以前令龍邱事,左遷;泉民構祠尸祝之,勒石紀焉(「□□□□集」參「云臺藏稿」)。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名宦」二(明泉州府同知)

蔡善繼

蔡善繼,字五岳;烏程人。萬歷四十三年,由進士,知泉州府。悉心民瘼,布政清和;剔蠹節(jié)浮,緩刑去殺。屬歲祲,疫癘大作;善繼曰:『守為民司命,歲何能菑』!于是多方勸賑,施藥、施錢,全活甚眾;復借帑金,差官遠糴接濟,米價以平。進諸生課試,第其甲乙;首拔前列,盡知名。以其閑,飭黌宮、修廢墜,郡中濠塹溝渠皆疏通。又以溜石居下流,建塔其地,與凌霄、寶蓋鼎峙為三。是秋乙卯,泉士雋者半閩榜;越己未,莊際昌巍然會狀。

陞本省副使,郡人思其功,建祠于蔡忠惠祠之后,曰「前蔡」、「后蔡」;歲時祀焉;莊際昌為之記(「通志」參「霞櫝藏稿」、「河干集」)。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名宦」二(明泉州府知府)。

何喬遠

何喬遠,字稚孝,號匪莪,晉江人;炯,仲子也。生于安福學舍;先夕,母林氏夢城隍鼓吹導送,生而異香滿室。稍長,奇?zhèn)ゲ环?;父炯置膝,曰:『必亢吾宗』!五、六歲,工楷書。八歲,父試以駢語曰:『乍雨、乍晴天未定』;即對曰:『有麟、有鳳國將興』。知為國楨。命破題,題為「冉有某句不稱賢者,而門人之父曰誤矣」;曰:『聚斂附益,烏得賢』!一生清白,已見其概。攜筆入學舍,仲父措筆命破題;應聲曰:『觀孺子之妙手,察良工之苦心』。又知其必以作者名世。就塾,藏詩幾中;塾師命棄去,即厭歸。獨遵父教,博綜經、史、子、集;「文選」、「唐詩」,過目成誦。十四、五,即工古文詞,復銳志舉業(yè);父炯摩其頂曰:『今詞林惟荊石王公為聞人,兒當拜其門下』!而督學胡公二溪拔喬遠應儒士薦,時年十九;與兄喬遷同登萬歷丙子鄉(xiāng)榜。丁丑,歸娶。與兄喬遷、楊文恪、陳及卿、李世禎、山人黃克晦結社賦詩,有「溫陵五子」之稱。

壬午,赴公車。父炯歿于家,痛泣幾絕,賦「攀木篇」;于巾軸中得裹父齒,作「泣齒文」。服闋,矢志奉母,不赴春官;母以貧故,累趣之。萬歷丙戌,成進士,果出荊石王公錫爵手拔;而母林氏已先于正月即世,聞訃殞地復蘇,徒跣奔歸。襄事竣,釋服謁選。過蘇,贄詩文于王弇州,大加引重。

冬,至京,頓城外,不受入覲官帕金。夏四月,選授刑部云南司主事。西曹多暇,與戴亨融、袁君學、吳文仲、王惟允過從論詩,為「刻燭吟」。擢禮部精膳司員外、儀制司郎中。時有「三王并封」之旨;上疏言:『恭繹祖訓,震器不可以久虛、國本不可以徐定』。其議始寢??脊哨w南星被斥,陳泰來、賈巖、薛敷教、顧允成、張納陛、于孔兼等論救,鐫秩;喬遠極言不宜為宰執(zhí)報復。倭攻朝鮮急,兵部尚書石星闇懦,為請封貢;而朝鮮使臣金晬泣言:『李如松、沈惟敬之誤,致國人束手受刃者六萬余人』。喬遠上言兵部失策;而一再上王荊石書:不當徇私人,聽封貢』。其后東事數年始解,石星斃獄;人愈服其膽識。甲午鄉(xiāng)試,科臣議欲典衡;喬遠力主京考為是。而宗室入仕之法,亦喬遠首發(fā)之。會肅藩王薨,其子請襲,賄中貴得封。喬遠力言藩府宜終三年喪,拒所請;中貴無以難也,然挾恨刺骨矣。鄭世子載堉辭爵,議封其子翊錫,以成其讓。晉藩新犝、新■〈牛坒〉當封,為猾胥所抑,冒給月餉;立核故牒,笞吏,還其封。其強精吏事,人慴服,不能欺。浙生王某中順天鄉(xiāng)試,以冒籍革;復中于浙及應天,均以坐革之案難之。喬遠曰:『有才如此,豈他籍、本籍禁錮之耶』!為復之。儋貢生范時化牒歿于水,路遠不能歸取牒,赴部訴于喬遠;即準入試。十五年后,范令永春,通刺稱「門生」,駭之;范縷述,始知。屬有宗室名封之事本尾誤遺喬遠銜名,主事洪桂渚對讀不及詳,坐「奏牘不恭」例罰俸;中貴吹求,六改旨,謫添注廣西布政司經歷。吏請委罪于洪,叱去之;洪亦作疏愿自受,亟止之。不數日,洪改吏部;嘆曰:『我誤何長官,敢就職耶』?即告歸。

喬遠赴粵,慷慨夷猶,無遷謫意。以元配溫氏不祿,假歸;賦「悼亡」諸篇。父舊居,推任兄子;自寄居友人郭翁右舍二歲??な爻烫}陽公重其風節(jié),為構丙房一區(qū),代刻其父「清源文獻」、「王梅溪、真西山二公留墨」于郡邸。而竇淮南公來代守,益相契。每事造廬問教,毫無所干;而為邑人條利病,不少靳。開泉雅社,諸士問業(yè)云集,日與縉紳游士唱酬清適。既而念詞賦末技,無益身心;黽勉不休,思紹先圣道脈,扁其父炯所居之東曰「寡過齋」。念北山先墓在焉,為父手植荔園。遂之鏡石,結土屋數椽,名其齋曰「自誓」;刈麥、掘番薯為飯。客至,沽村白與醉。時從田父泥飲,不厭也。每與許敬庵、李見羅、徐匡岳、范曦陽、洪桂渚諸公論學,不分列門戶、不支離心性,惟欲于庸德庸行步步繩尺,庶不負終歲請書求友之意。報許甸南書,大略謂『「大學」一書,盡之「誠意」。所謂「致知格物」,謂必明于本末之物,窮至其理;然后知吾一念之微,可通天下國家之大。而無敢有不誠其意,以明此德。此「精一」旨也,何必泥在一字一句之文!且如切如磋者,道學也;一語已盡,又不待補亡也』。其于「六經」,多發(fā)前人所未發(fā)。戊申,子九轉歿,一孫亦殤;子婦王,承□自經以殉。椎楚之余,為之穿穴聚甓,庶幾延陵之達焉。先,丁未歲,程公蘿陽復來觀察;訪之山中,為構閣曰「天聽」。己酉,成;喬遠懸孔子像并圖諸名賢,朔望拜焉。郡守姜同節(jié)入覲,越格疏薦。少司農呂天池按粵西,括俸金為成祠宇,置祀田。癸丑,門人林欲楫入都,謁葉向高;問『稚孝何如人』?楫曰:『何師不講道學,乃真道學。生平得力,惟「自誓寡過」,不求人知』。葉文忠嘆曰:『粹然君子也』!請郡守蔡五岳公修羅一峰書院;因痛發(fā)先生所以取重者,只緣參透「無為不為、無欲不欲」一章,書與鄭孩如、唐見梅、韋衷芹、黃季■〈山上〈弓攵〉下〉 、張元中率諸門人集講。以「恥躬」名社,嘗題聯座右曰:「人心中無私便圣」,「天理內行事最樂一。復于鏡山下買田家數椽,為休山書院,扁曰「恥躬堂」。喬遠家食幾三十年,久無仕進意;海內以喬遠與鄒南皋、馮仲好、趙儕鶴,并稱「四君子」。屢推汝寧通判、欽州知州、光祿大理少卿,皆為中官奏罷。

光宗登極八日,即起光祿少卿。時鄒南皋同起;抵京,握手曰:『吾道之碩果也』!神廟遺詔僅起詿誤諸臣,光廟遺詔所指僅國本諸臣;喬遠投謁部院,請推廣詔書論敘歿者,時議韙之。七月,有山西典試之命。閱卷詳加評訂,遂拔宗生二人;試錄典雅剴切,南北群推。還朝,晉添注太仆少卿。時大清已取遼陽,朝中銳意恢復;喬遠疏「且嚴守廣寧」,人以為迂。及廣寧再陷,始服其先見。每念神京單危,無人分憂。其冬,謝絕入覲饋遺。經臣熊廷弼、撫臣王化貞先后逃,喬遠屬稿,與馮從吾、董應舉、朱一桂、許維新等疏請逮治以正典刑;時傳「五少卿疏」。晉添注左通政。山東妖賊數萬攻陷城邑;疏言:『赤子無知,請乘大捷之后,招撫赦宥』。從之。時朝士欲聲李可灼紅丸弒逆之罪;喬遠引孝宗定李孜省、穆宗定金仿等罪為議,人謂其識大體??瞥贾焱邵类u元標建首善書院講學;疏言:『書院上梁之文,實出臣手;當并黜』。再疏,不報。冬,進光祿卿。洗手剔蠹,宿弊盡銷。以積勞成疾,乞歸;不許,仍擢通政史,言者謂「因病得陞」。即日出都,抗疏力辭。加戶部右侍郎以歸,橐中不滿一金。

甲子夏,抵里。即便道鏡山,其講德考業(yè)、求書問字益屨滿。會移建朱子祠為泉山書院,延主教事。魏璫煽焰,先時遠害;璫屢欲起之以收人望,不赴。

鄭氏猖獗海上,聲言潛兵入城;惟鏡山前后十里毋動。喬遠開誠曉諭,欣然就撫。李魁奇蓄疑,再叛;鐘斌羽之,氣益咆哮。當事及縉紳合詞求為解斗,喬遠毅然至同安,委曲曉諭,魁奇等俛首就戎索。后當事得運密籌,鼓芝龍、芝虎一戰(zhàn)擒魁奇,再戰(zhàn)溺鐘斌;皆其先事解攜力也。懷宗即位,臺省交薦,以南戶部右侍郎召;具疏引年。會有□警,不得達。因念國家有急,即日就道;令園丁護視山中松竹曰:『乃公行,即歸矣』。過蘇、常,入周季侯、周蓼洲、高景逸家,吊其孤。至南都,上「先瀝林壑微忠」一疏?!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酢跽堥_鎮(zhèn)江之練湖以通運道。莊烈帝嘉其老成體國,兼署戶、工二部。在戶部,有「核清冗役以破窟穴、考倉期以示振刷」疏;在工部,陳經費致匱之由。又言:年輸淮庫二十萬金非舊例;有旨科按勘查,而忌者側目叢起。會有諷以衰老,即瀝辭。臨行,復上「開海禁」疏,謂「弭盜安民,莫先此舉」。出南都,則橐中又余一金耳。

入閩,遍謁紫陽蔡西山、九峰劉屏山、云莊黃勉齋諸祠墓。崇化里有張橫渠子孫,為書「祠記」。舟入將樂,謁楊龜山祠,游玉洞,探奇而還。復會講于泉山書院,撰「懲忿」、「窒欲」二解。未踰年,卒;年七十四。先夕,地震如雷,有巨星閃閃自地騰上。贈工部尚書,予祭葬;巡撫為請建特祠于學宮。

喬遠和平樂易,與人交,洞見肺腑。獎掖后進,不倦。田夫野老接以至誠;每歲時伏臘,招飲盡歡,數百杯不亂。當典試山西還朝時,一榜諸生聚餞于郊,每人為酌三巨??;至今傳為佳話。在官、在家,著書不輟:刑曹有「獄志」、禮曹有「膳志」、在粵有「西征集」、假歸有「泉州府志」。其最著者,□□□□□□□□□□□□一代賢士大夫所論,著為「皇明文征」。纂「閩書」一百五十卷:皆有功藝苑,足資后來修史考訂。其自著詩歌、古文辭,□□□□□□□□□□□□家乘,計百數十卷,不可殫舉。學者稱為鏡山先生。

子九云,崇禎癸未進士,授庶常;甲申后,歸隱口口口口口(「明史」、「通志」、林平庵述「何氏家傅」合參)。

——選自「泉州志府」卷四十四「人物列傳」「明列傳」九。

聞人宗望

聞人宗望,字貳宗;余姚人。由舉人,萬歷四十八年,任泉州府通判;有剸繁定傾之才??ち哦嚅s,兼攝數篆。值直指、督學輶車相踵,百凡蝟毛,周麾環(huán)應,若無事然。奸民狂謀相煽,幾弄潢池;而紅夷巨艘跨據澎湖,郡邑戒嚴。時太守新任,宗望為決策曰:『夷患在外、民憂在內,外患緩而內憂急;急者解,則緩者自消』。于是飭保甲、謹城守、繕器械、緝奸宄、嚴海禁、豐積貯,皆不辭勞瘁,身任之。卒之狂謀解散,紅夷揚帆而去,地方以寧(節(jié)「樗全集」)。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名宦」二(明泉州府通判)。

曹履泰

曹履泰,號方城;海鹽人。由進士,天啟元年,任同安知縣。停征甘于考拙,以紓饑饉;授兵緩于登陴,以息負任。無情之詞,不可惑以聽;不吐之剛,不可劫以威。潔己不緇,推誠盡下誨多士,豈樂有恩而務!閑之以禮,接縉紳披衷見素,而不可干以私。旱則蔬食步禱,饑則發(fā)粟救荒。暴子弟從賊者,按實立置之法。招撫議起,上官倚履泰為重,強酋亦信其言;卒之憬者革心、悍者授首。白礁鄉(xiāng)有水涵溉田數頃,為豪家所壅,民苦偏枯;為均畫而疏通之,同井普遍。

中左所,遠居海上;寇突入,火其舟,虔劉其民。人民爭圖取舟,備戰(zhàn)艦;見商舟至,則留之,給直無時,商人以為苦。貨海者以粟及夷賨寶至,豪悍藉稅公家,稅且倍蓰。民為賊掠者,卒得之,反以為俘,冒邀功。履泰命解商舟、禁私稅、釋良民,日練鄉(xiāng)兵為御敵計??苈?,遁去。同安及中左所,俱勒石紀德(□□□□□參「清白堂稿」、「霞棲藏稿」)。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一「名宦」三(明同安縣知縣)。

陸卿任

陸卿任,字天隨;武進進士。由禮部郎,天啟間任興泉道。春風襲人,德意蒸藹。遇旱,步禱立應,歲以有秋。簡飭車徒,立標比試,俾超距者咸自奮。海疆嚴密,至臺灣淡水莫不凜其威德(節(jié)「敬日草」)。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名宦」二(明興泉道)。

何舜齡

何舜齡,號蘭池;浙江舉人。天啟間,任泉州府同知。職司海防,籌兵足餉;修器械、造樓船,庶務畢舉。紅夷構難,焚舟墮城;卒還我內地,舜齡之功為多。渡彭之役,凌風濤,往來若履平地。凡置將設防、扼險措餉諸善后,籌畫皆所部署。上功,為諸防海冠。

署同安縣篆;卻苞苴、除陋例,不施鞭樸,課額自最。虛心聽斷,訟牒自清;民或悔禍解紛者,聽。一質公庭,則情形如睹,曲直立分;意所不可,雖情干勢格,不能奪。尤加意興學作人,士類感之(節(jié)「清白堂稿」)。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名宦」二(明泉州府同知)。

王猷

王猷,字壯其;東筦人。萬歷丙辰進士;天啟七年,任泉州知府。時海上陸梁,議撫不決。猷乃畫撫之利、擔撫之局,散黨措餉,上之臺使,事始定;而鐘斌、李魁奇等旋撫、旋叛。崇禎己巳,郊外盡甲;中丞熊公移泉乘城守,猷簡械繕糈。循行四封,見鷓鴣口為郡東南門戶,乃筑城臺高百尺、縱橫二十四丈,中建房五,安九大炮各重八千鈞;旁為火房三,列百子、神飛各炮。凡縻白金四百有奇,皆出俸資,不征民間一錢。臺募兵二百人、領兵哨官一員、監(jiān)督把總官一員,月給之餼。自是厄塞要害,寇至港門,眾炮齊發(fā);一夫之守,雄于百人:賊不敢向邇焉。復分士紳守郡城,人數雉。偵得內應奸囮,悉磔諸市;城得無虞。其冬,以計授鄭芝龍,使鐘縛李。明年,復使鄭圖鐘;而柑橘洋之役,殲鐘遂盡。

擢興泉副使道。文武通材,忠勤矢志,整頓風俗,手棱益凜。勞卒于官,祀「名宦」(「雍正志」參「云臺藏稿」、「敬日草」)。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名宦」二(明泉州府知府)。

張廷拱

張廷拱,字尚宰,號輔吾;同安人。萬歷丁酉舉人,辛丑進士。授懷寧令,清內使挾帶私船,寬省運民夫;丁艱。服除,補豐城,捐俸筑堤以利民。改遷安,編鋪平法,遼左車馬不疲奔命。

天啟中,歷祠祭司郎中。時朝中多依附權璫,獨廷拱正言讜論,非端人君子不與交游。削籍歸。

莊烈帝即位,求舊賜環(huán),以邊才擢僉都御史,巡撫大同。召對稱旨,帝顧近輔曰:『廷拱,福將也』。至則給宗祿、恤饑軍,修土堡、制火器,邊計靡弗周密。警告猝至,御變投機;敵不能犯。

以焦勞成疾;及亟,諄諄諭戒諸將竭力報國,言不及私。卒,年六十五;賜祭葬,謚「襄靖」(「通志」參「同安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四十四「人物列傳」「明列傳」十。

郭必昌

郭必昌,字懋豐,號太薇;晉江人。天啟甲子、乙丑,聯捷進士;授杭州推官。剖決如流,宿案風掃;其讞鞫,一準平恕。上官密委稽察十一郡官吏賢否,大都記瑜錄瑕,非貪墨者多委曲包容,不使其人知;或以謝牘至,卻不受。時逆璫煽焰,媚灶者建祠西湖;會眾官,不列名于碑。丁卯,分校浙江;庚午,分校江西:取士皆得人。

行取,擢廣西道御史。披肝擢膽,評忠佞、陳利弊,鑿鑿中窾;多報可。巡視蘆溝橋,巡按印馬、屯田,巡視中城;既而巡按浙江。吏之高下,久經洞悉,黜陟不爽。值海氛,蒙沖斗艦,鵝鶴魚麗;■〈艸佳〉苻斂跡,鯨鯢無波。復命,以平寇功議敘。推京堂,為齮齕所擠;出參政江西,分守湖西。

至臨江,視事數日,思宜春咫尺,楚寇出沒,急至袁州,修雉堞、核軍實。三日,■〈寇,女代攴〉果圍城;率士卒奮力堵御。越十日,賊技窮,引去。復為高墉儲備五閱月,回清江。

丁內艱,歸。改建祠宇、增置祀田,周恤三黨。構齋亭于半嶺巖居之,自號半庵居士。所著有「讀史偶見」(節(jié)本傳)。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循續(xù)」「明循續(xù)」十三。

林欲楫

林欲楫,字仕濟,號平庵;晉江人,南光祿寺卿欲棟弟。萬歷癸卯解元,丁未進士;選庶吉士,上「國是人心」一疏。授編修,假歸。起充廷試掌卷官;使封益藩還,掌起居注。戊午,典浙江試;假歸。

泰昌初,起左中允。天啟元年,轉右諭德;陞右庶子,管理誥敕文。擢少詹事,晉禮部右侍郎。時魏璫煽禍;會水災,欲楫陳修省數事,觸璫忌,遷南吏部。璫黨胡某等為璫建祠,求撰文;峻拒之。璫義孫魏某為私官,把持部務;欲楫發(fā)其奸,出查催一檄,屏去之。同官為危,欲楫不少動。

璫敗,莊烈帝擢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朝議誅毛文龍,力言不可;與閣臣忤。假歸三載,召修「實錄」。甲戌,充殿試讀卷官,教習館員;引疾去。戊寅,起掌部職。適武陵楊相嗣昌議增兵餉;欲楫抗言:『三空四盡之秋,不宜以窮民養(yǎng)驕兵』。尋具「民窮兵譁」一疏,力指時弊。又疏救左都劉宗周。諸所披陳,言無不盡。差視鐘山陵寢;還至天津,前后連上十三疏,以疾乞休。

唐王入閩,召入閣。尋歸,卒。著有「易勺解」、「學庸注補」、「老子勺」、「日記」、「水云居詩草」。

子華昌,康熙舉人,任常熟令(「通志」參李遜齋「述志稿」)。

——選自「泉州府志」卷四十四「人物列傳」「明列傳」十一。

林釬

林釬,字實甫;同安人,龍溪籍。萬歷壬子舉人,丙辰進士;殿試一甲第三人,授翰林院編修。歷國子監(jiān)司業(yè),遷祭酒。監(jiān)有銅鼎、銅矼為臨雍會食及貯水備火之器,魏璫欲假鑄錢;釬持不與。時璫擅權烜赫,立祠幾遍天下。一日,諸生執(zhí)呈至;釬問云何?對曰:『魏公功德巍巍,宜立像太學;請定判』。釬曰:『諸生宜熟思之??资ィ瑖缼熞?;禮有人主北面之尊。魏,人臣也;若并列座,他日皇上入學謁奠,君拜于下、臣偃于上,能安之乎」?明日,遂稱病去。

莊烈帝即位,聞之,嘆曰:『危行言孫,君子也』!召復原官;晉禮部侍郎兼侍讀學士。七年,以枚卜召對,陳用人、理財、靖寇、寧邊四策;即日拜東閣大學士,入閣辦事。時帝方疾黨人,以釬誠愨、不立門戶,特加眷顧。首輔忌之,困以煩?。凰煲詣诩沧溆诠?,謚「文穆」。

釬沖淡和平,廉介自守。鄭芝龍受撫,奉千金為壽;卻之。復其書曰:『成人之美,君子也;因之以為利,非君子也』。芝龍亦為嘆服(「通志」參「同安志」、「漳州府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四十四「人物列傳」「明列傳」十一。

蔣德璟

蔣德璟,字中葆,號八公,又號若柳;晉江人,江西副使光彥子。萬歷己酉舉人,天啟壬戌進士;選庶吉士,除編修。當館試時,魏閹薰灼,不入其樊,諸璫幾欲中以危法,與文震孟俱罷。

及崇禎十一年,起原官,歷官少詹事。痛朝事日非,實心匡救;正宮帷之名分,禁伐采之濫規(guī)。上救荒事宜,又疏言勘陵不宜多帶官兵、黃冠不宜陪祀太學、撤內操、核要典諸大政,皆關系國計,侃侃名言。久之,擢禮部右侍郎。時議限民田;德璟言:『民田不可奪,而足食莫如貴粟;宜聽民墾田。常平、義倉,悉輸本色』。時不能用。楊嗣昌卒于軍,德璟議曰;『嗣昌倡議加剿餉、練餉,致天下民窮,群為盜;又匿失事,飭首功。宜按仇鸞故事,追正其罪』。不從。薦原侍郎陳子壯、顧錫疇、原祭酒倪元璐、文安之,并乞寬謫戍臣黃道周;旋皆錄用。德璟博聞強識,熟歷代典章及明朝掌故;九邊厄塞、河漕屯牧、鹽策水利、歷律刑法,莫不究其利弊。文章敏捷,一日應二十余誥敕;見者嘆異。十五年六月,廷推閣臣,首德璟。召對,言『邊臣須久任;薊督半載更五人,事將益廢』。帝曰:『不稱,當更』。對曰:『與其更于后,曷若慎于初』!帝問:『天變何由弭』?對曰:『拯百姓,即弭天變。近加遼餉千余萬、練餉七百萬,民何以堪!祖制:三協(xié)止一督、一撫、一總兵。今增二督、三撫、六總兵,又設副將以下數十人;權不統(tǒng)一,何由制勝』!帝頷之。首輔周延儒亦薦「德璟可大用」;遂擢德璟與黃景昉、吳甡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同入直。延儒、甡各樹門戶,德璟無所比。性鯁直,謂「賢才不可不惜」;故黃道周召用、劉宗周免罪,德璟力為多。南樞臣請糧多濫,覆言:『江南軍糧,原有定額。向以所解南糧一百二十萬養(yǎng)二十萬之軍,不患不足;今軍不滿八萬而糧不敷,必有改折那借情弊,解臣不得不任其咎』。開封久被圍,自請馳督諸將戰(zhàn);優(yōu)詔不允。明年,進「御覽備邊冊」,凡九邊、十六鎮(zhèn)新舊兵食之數及屯鹽、民運、漕糧、馬價悉詳焉。已進「諸邊撫賞冊」及「御覽簡明冊」,帝深嘉之;諸邊兵馬報戶部者常浮兵部過半耗糧居多,而屯田、鹽引、民運每鎮(zhèn)至數十百萬,一聽之邊臣而已。天津海道輸薊、遼歲米豆且至三百萬,惟倉場督臣及天津撫臣自為出入,部中皆不問。德璟語部臣:『宜合部運、津運、各邊民運屯鹽之數,通為計劃,餉何憂不足!而加派之餉皆可裁』。因復條十事以責部臣;然卒不能盡厘也。一日,召對;帝語及練兵,德璟曰;『「會典」:高皇帝教練軍士,一以弓弩、刀槍行賞罰;此練軍法。衛(wèi)所總小旗補役以槍勝負為陞降,官舍比試必騎射精嫻,方許襲替;此練將法。豈至今方設兵』。帝為悚然。又言:『祖制,各邊養(yǎng)軍止屯、鹽、民運三者,原無京運銀。自正統(tǒng)時,始有數萬;迄萬歷末,亦止三百余萬。今則遼餉、練餉并舊餉計二千余萬,而兵反少于往時。耗蠹如此,國何以堪』!又言:『文皇設京衛(wèi)七十二,計軍四十萬;畿內八府,軍二十八萬。又有中都、大寧、山東、河南班軍十六萬,春秋入京操演,深得居重馭輕之勢。今皆虛冒。且自來征討,皆用衛(wèi)所官軍。嘉靖末,始募兵,遂置軍不用;至加派日增,軍民兩困。愿憲章二祖,修復舊制』!帝深然之;不果行。

十七年,戶部主事蔣臣請行鈔法,言『歲造三千萬貫;一貫價一兩,歲可得銀三千萬兩』。侍郎王鰲永贊行之。帝特設內寶鈔局,晝夜督造;募商發(fā)賣,無一人應者。德璟言:『民雖愚,誰肯以一金買一紙』!帝不聽。又因局官言,責取桑穰二百萬斤于畿輔、山東、河南、浙江;德璟力爭,帝留其揭不下,后竟獲免。先以軍儲不足,歲僉畿輔、山東、河南富戶給值,令買米豆輸天津,多至百萬;民大擾。德璟因召對而陳其害,帝即令擬諭罷之。德璟退,復上疏極言:『邊將士視米豆如泥沙,止欲得銀;何苦括內地膏血填塞上!或謂召買一罷,邊卒且藉口脫巾;其實不然。邊兵虛冒大半,大抵充貪弁猾胥橐耳。陛下蠲召買一萬,免窮民數萬費;救民第一急務也。賊蠱惑愚民,皆指加派;而加派之害,莫甚召買。臣安敢避禍不言』!帝深納之。二月,帝以賊勢漸逼,令群臣會議,以二十二日奏聞。都御史李邦華密疏,云輔臣知而不敢言。翼日,帝手其疏,問何事?陳演以少詹事項煜「東宮南遷議」對。帝取視,默然;德璟亦力贊,帝不答。給事中光時亨追論練餉殃民之害,德璟擬旨:『向來聚斂小人,倡為練餉;致民窮禍結,誤國良深』!帝不悅;詰曰:『聚斂小人,誰也』?德璟不敢斥嗣昌,以故尚書李待問對。帝曰:『朕非聚斂,但欲練兵耳』。德璟曰:『陛下豈肯聚斂!然既有舊餉五百萬、新餉九百余萬,復增練餉七百三十萬,部臣實難辭責!且所練兵馬安在?薊督練四萬五千,今止二萬五千;保督練三萬,今止二千五百;保鎮(zhèn)練一萬,今止二百。若山、永兵七萬八千,薊、密兵十萬,昌平兵四萬,宣大、山西及陜西三邊各二十萬,一經抽練,原額兵馬俱不問,并所抽亦未練,徒增七百余萬餉耳;民安得不困』!帝曰:『今已并三餉為一,何必多言』!德璟曰:『戶部雖并為一,州、縣追比,仍是二餉』。帝震怒,責以朋比。德璟力辯,諸輔臣為申救,尚書倪元璐「以鈔餉戶部職」自引咎,帝意稍解。德璟退。又言:『臣因近日邊臣每言兵馬,皆以抽練之說抵塞明旨;而全鎮(zhèn)新舊兵馬概不言及,是因有練餉而兵馬反少也。臣私心恨之。且近日有司每借練餉名,追比如火;致元元困苦,遇賊輒迎,甚者未見賊先迎。雖三餉并急,而練餉尤甚;臣又私心痛之。蓋至外無兵、內無民,且并無餉;故推咎倡議之人。愚戇,罪當萬死』。因引罪出直。帝雖慰留,旋罷練餉,而德璟竟以三月二日去位;給事中汪惟效、檢討傅鼎銓等交章乞留,魏藻德亦具疏懇請,皆不允。德璟聞山西陷,未敢行;及知廷臣留己,即辭朝歸。

嗣都城陷,福王立于南京;召入□,自陳三罪,固辭。

明年六月,唐王立于福州;與何吾騶、黃景昉并召。又明年,以足疾辭歸。

九月,唐王敗,德璟涕泣不食,卒于家。所著有「敬日草」、「詩文集」(「通志」參「明史稿」)。

——選自「泉州府志」卷四十四「人物列傳」「明列傳」十一。

林孕昌

林孕昌,字為磐,號素庵;晉江人。萬歷乙卯舉人,壬戌進士;授南京戶部廣東司主事,專管文武各官俸□及淮、浙、長蘆、山東、福建各鹽引用印。舊時鹽倉廢墜,食鹽既足,余皆折價,官吏分潤;孕昌顆粒不染,重蓋鹽倉,收貯余鹽。后三殿工興,搜括變價助費,猶得四千金。是時伯祖學曾為南通政,追隨兩載,手抄薛文清、王文成語錄及先儒格言相勉,因悟濂、洛、關、閩之旨。

調南兵部職方司主事,勤操閱、嚴夜巡,兵將畏憚;為大司馬陳道亨所信服。有標營衛(wèi)總為兵扯辱,控之少司馬岳公,責兵謝之。既而兵告衛(wèi)總克剝軍糧,岳又欲處衛(wèi)總;孕昌謂『衛(wèi)總克剝,當以官評劾之,不當以仇口處之。名分者,上下所以相維;若兵丁訕上得志,異日何以約束』!岳公不能奪。前職方將各營選鋒召入標營,營房窄不能容,兵幾譁操;大司馬患之。孕昌曰:『易處也!每日嚴操練,賞其技藝精者,汰其老弱者』。及歲暮,汰將千人,人莫知者。南營兵多占役冒破,前職方陞任時,吏書丐給腰牌三、四十名,次月造冊領糧。孕昌曰:『奈何以詭名歲縻朝廷五、六百金』!悉勾去之。吏書復求,少司馬批呈至;孕昌知各兵皆頂替,令舉大石,不能者,責之。于是吏書稍斂戢。點操犒賞出自地租,而營官辦席浩費、班皁復多需索。孕昌自發(fā)廚辦席,即以其余賞班皁;營官不費一錢,亦不得藉以克軍士。

以點馬差,便道歸省。時伯祖學曾亦以戶部侍郎請告,同出南部。至家,思為終養(yǎng)計,屢催不赴。值父病,日侍湯藥,吁天請代;及沒,哀毀踰禮。是年九月,已調南吏部考功司;守制食貧,為父卜吉兆,襄祖母葬事。

服闋,催檄疊至;崇禎元年,始入京,補北吏部稽勳主事;調驗封,掌司印。時崔、魏敗后,各官慘死者子孫陳乞;立為題覆,予贈蔭。又題請顧憲成、馮從吾等各應加贈、蔭子,以風勵理學節(jié)義之臣。調考功主事,掌司??;上「吏途混雜宜清」、「糾劾不職」二疏。調文選司,題覆憲臣曹于汴薦舉理學周汝登,請加尚書銜,有司歲時存問。疏末,復請直省公舉學業(yè)充茂一、二人,以風勵末俗;即山林隱逸有如吳與弼、陳獻章者,亦許薦舉以需聘召。文鉆刺簿,修銓曹儀注。轉左司;定吏途月選次序。上「推枚卜點用」疏,以成基命等進。陞文選司員外郎,掌銓事;酌定舉貢官生論年取選。屆選期,放簽填簿,俱司官經手,吏無叢奸??寂e貢監(jiān)粟各官,如闈中例,司務收卷,每十卷一束,送公會廳分與同官,各戳印記「某卷系某官較閱」,關防嚴密。是夕,當堂出榜;眾服其公明。有奸棍鄧宗奎詐送家書,卻不收。次早,復假廣東學政張?zhí)祺牒驎?;拆視,乃為通判吳宗和等求選,而薦宗奎為照管。立送兵馬司拘問,搜出假圖書十四方并通判、知縣、提舉、歲貢、典史等契約六張,皆一、二千金不等。閱對選簿,俱列首名;知系吏書串同作弊,立上「神奸捏造私書」疏,參送刑部。自此,大選、急選皆協(xié)群望。擢稽勳司郎中。給假焚黃省親;太宰王公覆看語略云:『本官以命世之才,當典銓之任;整暇敏練,簡要清通。執(zhí)法如山,真是吏從水上立;居心似水,果然人在鏡中行』。蓋實錄也。出京行李蕭然,以小車曳出;中官驚曰:『吏部行李乃如此耶』!悉放出勿問。

至家,襄父葬事。筑筍江在茲堂、舟峰雷薦亭。舟峰左有林洞,宋林蘊、林藻讀書處也;重辟之。和宋劉屏山「謁舟峰詩」,鐫于石。明年癸酉,開講于在茲堂,與布衣黃文炤倡明旦氣之學,從游者日眾。秋,與黃景昉、謝元珧同建珧云亭于南臺。冬,卜宅棲綠園。越甲戌,復建講壇。時蔣德璟假歸,相與發(fā)明旦氣,門徒益廣。兵備曾櫻、太守樊維城、邑令戈簡俱集聽講;曾公扁曰「任仁書院」。內為出云堂、正學堂,樊公立碑記。慕道來學者屨滿;每月兩期俱出講章,與及門問難,分「文、行、忠、信」四大柱課藝,為加詳閱。乙亥歲,遷居棲綠。直指張應星偕曾櫻率僚屬至一峰書院聽講,郡紳士畢集,孕昌與曾櫻、黃文炤各出講章。越日,張應星以「上問錄」相質,孕昌以「問問錄」答之。丙子,丁祖父憂。是秋,三子逢泰舉于鄉(xiāng),同社多中式;解元亦出社中。冬,黃道周過泉,復與曾櫻及巡道陸卿正至一峰祠聽講。厥后當道俱先后入社筍堤,鼓吹理學,稱盛事。丁丑,與蔣德璟重建西洞天、偕樂亭于清源,為文以記。

是年,起補吏部驗封司郎中。戊寅春,入都赴任;見司官出入皆由角門,與同官議復舊例。堂摺官不可;叱之曰:『我前歷四司,俱走中門;汝手持「儀注」,乃我所較訂刊刻者。奈何執(zhí)近日委靡之習』?太宰商周祚聞之,亟請中門進;一時肅然。是夏,題覆何喬遠應加謚蔭,不報。云南土司祿洪子侄爭襲,撫、按議四分其地,各管夷目;疏駁謂:『倫序未明,國憲未伸,應令勘定確議』。寧波劉伯洲原任江西副使,百歲人瑞;請改太仆卿京銜、仍從三品散官,以示優(yōu)異。董其昌子祖源承蔭,移付選司改注選簿。麗江府世襲土知府木懿貢方物、馬疋,乞加銜;議加布政司參政、管府事,給新銜誥命。新建伯王守仁孫先通及先達之子業(yè)宏爭襲多年,五府顧肇跡等移咨吏部,謂「兩者皆不應襲」;孕昌愕然曰:『文成先生,可使絕祀乎?細按宗譜:先達為承勳之子,既有可疑;先通為文成之孫,更無異說。吾儕從其所信,毋從其所疑;文成九原亦當首肯,而數十年葛藤永斷矣』。于是議遂定。南京刑部查參偽吏周廷濟等二百六十七人,其中真?zhèn)蜗嗉?。孕昌按名清查,或還原役;或以應得罪名準其參歷,俟役滿覆核。其作弊者,從重治罪;無知受欺騙陷誣者,準納贖助軍需。行提未到一百九十一人,嚴督原籍提解:一時人心悅服。兵部尚書張鶴鳴,流寇破穎御賊殉難;昌平副使藥濟眾,亦山東御寇陣亡:為請恤典、后蔭以慰忠魂。各王府選婚封誥題奏,向皆寢閣;孕昌稽舊案,盡數匯題。計題王府輔國、奉國將軍中尉等及世子選婚、郡君縣君儀賓等選配等誥命三百六十五道,又題文武各官誥命贈蔭共四百軸,土官承襲、散官題授積案盡覆,無留牘。明年己卯,擢文選郎中。上疏「為吏治當積弛之后、銓政有更新之期,謹循職掌用剖愚忠,以祈圣鹽以致治安事」條例六事,皆切中時務,期于必行。而政府多側目,票擬云:『銓地情弊叢雜,林孕昌著極力振剔,不必襲陳』。遂以「極力振剔」四字額于選司內堂。時部尚書缺,帝慎重銓臣,屢推不允;孕昌呈堂,于疏末開莊欽鄰、李待問、張慎言、張鏡心四人。帝以欽鄰補授;而欽鄰竟以過家省覲,遲赴被譴。臺省條陳銓政紛紛,擇其有關治理者為之題覆。吏胥故有頂金,因知州郭正中條議,覆疏謂:『欲革頂金,在除缺主;欲除缺主,在汰冗役。遇吏書缺,即將直省送到者考補,不許再索頂金』。吏弊以除。有同年李可植久淹縣令,陞以南戶部主事;惜薪司太監(jiān)馬姓移部稱:『可植欠絹銀千余兩,鉆營求陞;該司獨不見韓文鏡事乎』?——文鏡以揚州府陞副使,因欠絹被參提問,選司衛(wèi)先范亦以此降三級調外者。朝中咸為可植及孕昌危懼,孕昌不為動,回文云:『本部照俸推陞,不知余杭令有欠絹銀之事。從來戶、工二部各官有參罰,必移咨本部停升;二部并未移會,本部何從知之!今將可植文憑扣留,仍移浙江撫、按察本官絹銀解完,方許領憑赴任,則兩無礙矣』。馬璫大喜,謂『銓部真解事,將來州、縣不敢欠絹銀;即陞轉,亦要清還』。少宰董邃仁亦喜云:『處有事若無事者,林選君也』!值大選,東廠太監(jiān)王德化拿假官三人,司屬震栗;孕昌曰:『易事耳。查三員履歷,如非三考,當檢舉疏參;書辦如無錯,當參東廠』。后廠知之,移文取履歷送還三官,而參誣首駱姓反坐。冊庫科向有遏缺之弊;孕昌于各省進表官冊,查其到任日期,密造底冊存查。遇書吏送推陞冊,詰以「某官俸最深,何故不開」?則大驚。于是積年之缺盡數開陞,選者歡騰。復疏奏「為人才匱訕已甚、銓地啟事綦窮,乞敕廷臣各舉所知,確咨臣部核用,以信明昭、以濟時艱事」力陳四竭三礙,不下千三百言,拂政府意。票擬云:『選司職在用人,廷臣薦舉多濫;內外大小員缺,林孕昌同該堂官虛公甄別,實擇堪任的詳開履歷,請旨點用。不許借題徇私,致開幸竇。帶降陞遷,仍遵旨行』。于是楊嗣昌、薛國觀百計媒孽,因題覆以知府職銜管常鎮(zhèn)道事陳琯、題陞通州監(jiān)軍僉事范志懋、張平及陞太仆寺丞孫晉屢經票駁,遵旨疏辨甚明。而楊嗣昌復以孕昌覆其所奏選人金鏡五款無一依行,怒益甚,竟以「強辯」下獄;滿百日,作「百日秋夢詩」。奉旨為民當差,策驢出都;送者遮道,謂「數百年未有選君公道清白至此者」!

抵家,即與諸子弟講論經史,每月三期,人各兼經,從者如云;經則「十三經」,史則漢、唐、宋、元四代,逐期課程,匯成全部,經年不輟。復與黃文炤結社,申明旦氣;因讀真德秀有「夜氣箴」,作「旦氣箴」續(xù)之。重修清源西洞天,易偕樂亭以石;落成,偕太守孫朝讓登臨,賦詩記焉。素有山水之癖,清紫朋山時供眺詠,而三十六洞天尚未周遍。癸未春,與吳載鰲、周廷鑨、山人林礽洞、僧道昭偕游,有圖、有記、有詩,合而成志。時李遇知為太宰,蒞任即薦孫昌齡及孕昌;奉旨「準復原職」。昌齡即補文選;孕昌擬補考功,未有缺。而筍堤社中自丙子至癸未,每試事首名輒出講社,鄉(xiāng)榜連得兩解元。壬午,蔣德璟、黃景昉同時入閣。是春,會榜十人;喜而題句云:「筍水漾文章,此日南宮登十雋;閩學崇啟沃,昨年黃閣賁雙綸」。又宗鏡社童子八十人、穎社童子百人為文會,呈請筆削;遂有聯登科第者。

甲申,京師闖賊之變報至,衰絰哭臨,與諸紳助餉救援。福王監(jiān)國南京,太宰徐石麒奏薦,將大用;忌者沮之。擢南京通政使司右通政,辭焉。丁內艱,茹蔬哀毀。唐王入閩,推兵部右侍郎;或強之出山,曰:『情不可奪也』!葬母黃于竹洋山,與父合厝。四月八日,負土成,有元雁飛鳴之異;因名曰「雁山」。已復推太常寺正卿,堅辭不出。大清兵至,孕昌廬墓雁山。

秋,海師迫城,城中苛嚴束濕,偕諸老寓崇福寺三十三日,作「子規(guī)三鳴」「秋興」七首以自嘲。戊子,海師復至,當事苛峻益甚;與諸老寓東門又三十三日,作「五憶歌」。庚寅,與兵備道黃澍談詩,有「八轆章耨齋雜詠」、「棲霞倡和」。是秋,太守建宏文社,延孕昌主盟;課藝評選,文教大興。辛卯,重修西洞天;置福田,為清源歲時香火。又于半嶺巖葺不易亭,門人洪承畯扁而記之。是春,諸弟子鐫孕昌石像于八仙閣。值誕辰,及門百余人執(zhí)經開講第一山為壽,太守高聯興送「正學」扁至,門人黏本盛、王命岳為記。壬辰,開講棲綠之潔身堂,復耨「論語」,分經課藝,從者益廣。癸巳,直指王應元疏薦,奉旨原職考核酌用□□□□□□□□□□□□□□具呈懇辭,方伯周亮工、巡撫佟國器為題請予告。越丙申元旦,筮得「小過」之豫,兢兢以過防為念。是春陰雨,偶跌折齒,作「訟齒文」。夏,輯「雁山詩集」。歲杪,得風疾,作「漁樵問答」以寫懷。丁酉,疾少瘥,為清源洞游,大新諸巖壑。歲旱,就蛻巖祈雨,三禱皆應。是冬十月,卒于家;年六十三。

孕昌自通籍至林居,未嘗求田問舍;膝有十子,家無擔石。易簀時,幾不能斂,笥中僅遺筆五矢、墨二函、履二只。戊戌,郡紳士公舉特祠;按院成性批云:『林宦羽儀當代,啟迪后人;探孔、孟之淵源,接關、閩之遺緒。既孚輿論,宜亟薦馨』。己亥春,迎祀于晉江學左之旦氣堂——為講學舊處。所著有「繭草」、「經史耨義」、「論語耨義」、「周易口占」、「旦氣語錄內外篇」、「旦氣箴」、「泉山小志」、「戊己自鏡錄」、「續(xù)小學」、「易史廣占」、「易史象解」、「春秋易義」、「春秋總論」、「三禮約」、「弟經」、「續(xù)尚書」、「續(xù)三百篇」、「銓曹奏議」、「在茲堂會語」、「筍堤集」、「雁山集」、「百夢草」等書。

子逢泰,崇禎丙子舉人,歷任隴西、三水知縣;逢濟,康熙甲子舉人,懷遠知縣(「通志」參「素庵年譜」)。

——選自「泉州府志」卷四十四「人物列傳」「明列傳」十一。

王觀光

王觀光,字子開,一字于國,號存儒;晉江人。萬歷壬子舉人,天啟乙丑進士;授舒城令。富戶多飛采脫役,累貧民;至則總計米額,設法派貼,而役始均。直指按臨,奸徒自充訪犯,捏富民為被害;嚇脅之,令賠贓,因以為利。觀光詳核真犯,使服辜坐贓,寧少無濫。有屠者謀殺其伴,尸、刀俱投潭中,仍自控告。亟馳視之,蛙跳蓮葉,哀鳴不已;使投水驗之,屠刀在焉,遂抵命。一妖男子,以婦貌遍入富貴家。事發(fā),立斃之,不使再出一言;邑人稱厚。有兄弟訟數年;召至庭中,以至情感動之,各涕泣悔罪去。

計竣,遷刑部主事。適富商吳守禮家奴吳榮擁貲數十萬,投拜魏璫,反噬其主;璫敗系獄,幾賄脫。立擬決,輿論稱快。

陞常州知府;有織造歲例八千金,革去之。又內官多駁緞絹,勒機戶造換,破費累數十萬;通詳奏準貼價,得免再造,四府機戶皆援為例。宜興魯較肆為亂首,毀屋劃墳,幾成大變;以計擒之,余黨遂戢??び袡嘞噢寡鬃铺欤W任八月,不通一刺;而紳士待論多異同,不無掣肘:遂引疾歸。

以少司農莊欽鄰薦,起補荊州知府;惠藩桐封在焉。藩府有紫金山,承奉怙勢橫甚,拘士民數千人幽其中。下車,愬者盈數篋;觀光謂『爭之,不如化之』;密緘送。承奉大驚愧,夜出數千人,府前后歡聲如沸。潞藩與惠藩疏爭墾田,數年不能決;為調之,得平而止。荊,故流寇出入處也;沙市在城外十里許,沖要繁華,賊垂涎焉,殘破者三。郡有商稅,例歸太守,推與倅分季掌焉;遂將所得稅銀建筑關城,延袤三十里,沙、草二市賴為藩屏,郡人國子祭酒文定之為文記之。宋銀山掘地得金千八百兩,以千金助邊、八百金充城費;建敵樓,額曰「天助」,自為文記焉?;莘砩掀涫拢弥肌讣蛹墐?yōu)擢」。時流氛日熾,屢召土兵,雜民兵吹笳揚幟,賊頗膽落。而妖人楊大將為闖賊奸細,術能呼風喚雨;來謁,倨甚。稔其奸,令之演武場,自獻八陣圖;密授計破之,慚阻遁去。余黨數千人尚謀為亂,設備殲焉。楊閣部督兵駐荊、襄間,民苦饋餉;詳令其兵自饋。楊心銜之,遂中以計典。去之日,士民攀轅臥轍,至哄于帥院之門,號聲振天?;莘厥璞A簦粭钜嘈幕?,上疏乞召還。未抵家而旨下,乃回任。是時寇益猖獗,闖兵嘗以三百人混入荊城托買棉,窺虛實。觀光盤詰素嚴,悉為鄉(xiāng)勇擒獻;徐諭之曰:『汝等既為西營兵,皆朝廷赤子,忍令獨寒?第歸語而主,無生事開釁』!遂發(fā)棉賣之。賊亦心讋;過當陽,距荊八十里,不敢窺半武焉。自是,登陴設防無虛日;除夕,猶在城上。積勞成病,乃乞休。荊人建祠塑像崇奉,稱為「小關公」;蓋因其守荊多惠愛,而名與「關公」同音也。

唐王時,起戶部右侍郎兼吏、禮、兵三部事。未幾,歸。

觀光聰穎絕人,過目成誦,歷久不忘;為文自成一家。與人落落不茍合。居家,孝友睦族。及林下優(yōu)游,躬自灌園,奴耕婢織;足不入城市,惟與里老談說農桑,教以禮義。其家訓曰:『文章須性靈流出,品地由淡泊做成』;其學問、氣節(jié),可想見矣。年七十五,卒。所著有「紫云制義」(采周芮公撰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四十五「人物列傳」「明列傳」十二。

王忠孝

王忠孝,字長孺,號愧兩;惠安人。性介慎,不輕取與。天啟丁卯舉人,崇禎戊辰進士;授戶部主事。時北事亟,朝議欲盡輸津、通外儲以實京師;忠孝督運大通橋,設法催儹,日運米三萬石。屢奉溫旨,大司農重之。一日,詗事者獲盜糧及窩主以聞;有旨「經管官所司何事」?大司農怵;忠孝曰:『明主可以理奪』。疏謂:『臣所司者,運耳;運之不前,臣之罪也。刺奸輯盜,自有司存。米在號房,運官自應炤管;臣不能分身代守,亦不能分身緝捕也』。帝復是之。

會薊督貽書戶部,謂『邊儲重任,安得廉慎明決可共事者』?大司農曰:『此無逾王主事矣』。遂題督薊儲。是時不右文治,新寄膂內璫。薊監(jiān)視太監(jiān)鄧希詔張甚,數以難事相窘;忠孝不為動。希詔欲自置兵設餉,就庾索耗羨;忠孝曰:『升斗皆官,安得耗羨』!希詔曰:『餉司能保無額外之升斗耶』?忠孝正色曰:『吾戴吾頭來也,豈以頭易升斗哉』!希詔語塞。希詔初至薊,薊督往拜,坐上座。而督署為徐中山王舊蒞,上有高帝敕諭;薊督謀相見禮,忠孝曰:『鄧監(jiān)視,奴也;決無上坐之理!惟正告之,而別設一屏風』。已有泄之者。正旦朝賀,希詔爭班次,語侵薊督。忠孝徐折之,益銜刺骨;遂摭拾其未兌濕米,疏上御覽。大相希璫意,且以「通運時為其姻請越幫先兌不許」為憾,擬旨云:『錦衣緹騎逮治』。緹帥王世盛素聞忠孝名,乃擇大校手之愿者,屬令詳詗以報。校至薊,居外數日,所見皆憤璫虐而譽忠孝不容口。入見,忠孝拜命畢,曰:『吾遲諸君久矣,第主人不能具一餐,奈何』!校曰:『官一泓秋水,下走輩寧非人耶』!乃盡去其銀鐺,得具輿從以行。故事:緹騎所至,不厭則楚毒隨之。忠孝索署中不能滿十金;校曰:『以代吾輩橐饘可也』。終不受一錢。京師相傳,以為怪事。入獄置對,忠孝抗辨無撓;部堂、薊督各疏言其冤。希詔迫,乃行金于部之胥吏,別求可羅織此獄者;皆曰:『王公所行事,鐵甕城也;難攻矣』!一老猾吏大笑曰:『與我多金,吾法能使彼自入甕中;何慮不承!倉有腳價,相沿為餉司公費。薊儲三百萬,腳價幾千兩;夫十兩以上皆贓,況千百乎!彼升合不染,此鏹萬無存留;足以死矣』!希詔大喜,補疏如猾吏教。及鞫,忠孝曰:『腳價以無開銷;然銖兩皆朝廷物,某何敢私!銀概貯密云庫,可問也』。緹師撫幾廢然者久之;曰:『公廉潔如此,吾亦何愛一官』!遂傳輕牘具上;有旨切責,鐫二秩。都察院王志道疏言:『王某被逮之日,不能具一餐、一鐶』。上怒。明日,召對;面質曰:『王某不能具一餐、一鐶,汝何得知』?志道曰:『內外臣僚皆知之;京師百萬口能言之,不獨臣也』。上意稍解,遂得改刑部系,擬戍。其明年,希詔所為不法事,驗皆有據;內大璫恐為外廷所藉口,參逮詔獄,論斬。而忠孝亦遂登啟事,然終不肯以赫蹄入帝城,事竟寢。

甲申聞變,哭嘔血。福王監(jiān)國金陵,史可法特疏首舉。是時諸廢謫皆驟陟清華,勸駕旁午;忠孝曰:『區(qū)區(qū)江左,而營綜如此;今文與文貳、武與武構,吾將為陸大夫乎、為李侍郎乎』?終以疾請。

丙戌、丁亥之歲,入海不返;卒于臺灣(「通志」參「臺灣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四十五「人物列傳」「明列傳」十二。

陳洪謐

陳洪謐,字龍甫,號默庵;晉江人,宋與桂之裔。

少聰穎,試諸生,累第一。天啟丁卯舉人,崇禎辛未進士;授南戶部主事。管北新關,常例悉除去;掌南京水兌衛(wèi)軍仰給漕糧,剔弊稽實,塞出入影耗之竇:商民祠而祝焉。

遷員外郎,擢守蘇州。蘇賦幾當天下半,積逋稠疊,考成嚴切,鐫級至盡,咸勸其亟催科;洪謐笑曰:『吾寧以民命博一官哉』!聽訟不使差擾,以牒畀訟者,令自攝對;開誠剖析,人皆信服?;虿挥K訟,輒銷牒遣之。歲饑,榖涌貴;群不逞聚黨入豪家劫粟。密捕渠魁按治,發(fā)積榖,勸富家出粟,價平亂息。于是大興工役,修學宮、繕城垣、浚濠河,日役千余人,使少壯者得藉以食;其老弱婦女不能力作者,設粥食之:民賴以生。吳江民變,奉臺檄,單舸赴之。民以太守乘危,爭駕數百艘為衛(wèi),皆遣還;獨往開諭,眾即羅拜,謂「陳府公來活我」!立散去。流賊薄安慶,督府議撤閶門萬家為防御計;洪謐曰:『撤,恐擾民,賊必無渡江越南京、趨蘇州之理!脫有不虞,請任其咎』。卒不奉檄。言果驗,人服其鎮(zhèn)定。嘗閱舊牘,見倡毀九學書院為閹祠者,擬戍;曰:『罪有大于此乎』?趣具獄論死。奸民張漢儒訐奏□□瞿式耜,章下三府會鞫,同事難之;洪謐曰:『豈有奸人上書,而太守附會者』!竟定誣告罪,獨署名以上;得報可。修復書院,以訓諸生;雖勾較煩劇,必親往。每試士,絕竿牘,自檢閱;所摸索,與外論不爽銖毫。恒言天下亂,皆吏不恤民所致,故守蘇九載,一以仁恕為政;捍災患,勤撫綏。時羽書交馳,鞭笞不用,終歲不羈一人;民稱「陳母」、又號「陳佛」,所在肖像祀之。本緣逋賦不遷,吳人反以為幸,惟恐其去。庚辰,舉卓異第一。癸未考績,舍洪謐無可舉者,復注第一。例當入覲,逋課多,民咸懼其獲嚴譴。帝廉知有惠政,紀名御屏。

及至闕,遽遷登萊副使;旋晉太仆寺少卿。又議轉陞兵部右侍郎,會京師已陷,未及任。

唐王時,以民望,授兵部左侍郎;改禮部。乙酉秋,與蔣德璟、黃景昉、黃道周同召,拜文淵閣大學士。以母老,乞歸。年六十九,卒。

洪謐學行夙優(yōu),方寵擢,未及大用;獨于部曹著績,而其守蘇治行為最。與方岳貢齊名,同祀蘇州「名宦」;又與蘇州推官倪長玕并著廉名,郡人為立雙清書院。素工詩;其游清源山詩云:『曉谷花耕深帶雨,夜船漁火靜通潮』。人競傳誦,以為得眺遠之趣。

子俞侯,孫元焻、元焱,曾孫熙、塙、垣,元孫國豪,并登科(「通志」參「江南通志」、「蘇州名宦記」)。

——選自「泉州府志」卷四十五『人物列傳』「明列傳」十二。

莊鰲獻

莊鰲獻,字叔瞻,號任公;晉江人。崇禎庚午、辛未聯捷進士,授庶吉士;改兵科給事中。其冬,上「太平十二策」,首格君心、開言路,終以拆獄用刑;謂『中州為形勢之區(qū);今秦、晉蠢動,以此為淵藪,是必有跋扈之雄將以釀亂者。及今不創(chuàng),禍將靡極』!又謂:『番甲之役,本以戢奸盜,非以網縉紳。中使非有龍韜豹略,何故委以監(jiān)紀重任』!語戇直激切,皆極論東廠之害。疏入,謫浙江布政司照磨;遂賦歸。黃道周贈詩云:『當年稽首十二策,我遠不及莊任公』。

福王時,起故官。未幾、卒。所著有「葵山文集」(「通志」、「明史」合參)。

——選自「泉州府志」卷四十五『人物列傳』「明列傳」十二。

盧若騰

盧若騰,字牧州;同安人。崇禎丙子舉人,庚辰進士;御試,召對稱旨,授兵部主事。時閣臣楊嗣昌督師湖廣,好作佛事祈福;若騰疏參嗣昌不能討賊,只圖佞佛。帝以新進小臣妄詆元輔,嚴旨切責;時論壯之。

遷寧波巡海道僉事。疏糾權璫田國興攬帶貨船、濫用人夫,辱州縣、阻閘口;有旨召國興回,論如法。居官潔己惠民,剔奸弊、抑勢豪、峻絕饋遺、輕省贖鍰,風裁凜凜。值胡乘龍盜起,從容指顧,旬日間兇渠授首,閭井晏然;大有功德于浙。浙人祠之,歷久不廢。

歷鳳陽巡撫。

甲申變后,與癸未進士沈佺期、許吉燝等同渡海,隱于臺灣,勵節(jié)終身。卒,年六十六。所著有「方輿圖考」、「浯洲節(jié)烈傳」及「詩稿」、「文集」(「通志」參「浙江通志」、「同安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四十五『人物列傳』「明列傳」十二。

吳載鰲

吳載鰲,字大車,號皜庵,一號竹公;晉江人。四歲而孤;七歲受經,有「神童」之目。九歲,操管成文。十四歲,為諸生;旋補餼。天啟甲子舉人,乙丑會試中式。時逆璫煽焰,有慕其才名,欲許以鼎甲;載鰲與同年陳天定假歸。

崇禎戊辰,始赴殿試,授澄海令。邑濱海,賊帆不時至;視其沖,筑月城,多鑄火器備之,無敢窺者。庚午,分?;涢潱坏藐P家炳等六人,皆俊才。為政愷悌宜民,不務斗捷取長;直指以政拙左之。

遷浙江按察司經歷,清犴獄。與諸生論文表忠觀,風雨不廢。越年。擢金華府推官;雪馬文紹等十余人冤獄。歷杭、湖、嚴州三府推官,尤多平反。湖有紹興衛(wèi)軍旗,兌糧互爭,幾成大變;載鰲出片言立止之,富事交稱其賢。

報最,遷工部主事;督明智草場轉運藁秸,勞勩特甚。

久之,命榷淮安倉。適青、淄告警,河道阻塞;禱于金龍神,水驟長三尺許。于是豆、麥數萬斛,舳臚銜尾,絡繹赴天津。淮署舊有狐祟,白日出行欄除,弓刀不能近;命具殽醴,草數行檄之,祟遂絕。

以勞績,擢廣東僉事,備兵羅定,化條大行。值國變,旋里。

唐王入閩,起侍讀學士;度勢不可為,仍辭歸。杜門卻掃,著書自娛。不數年,卒于家;年五十九。

載鰲性孝弟,壯年侍母病,徹夜不解帶累月。母歿,冒雷電風雨,負土葬于雒江;夜歸,有燈翼之,人謂孝感。兄早逝無子,嫂以身殉;以次子為其后。生平衣素茹淡,酷嗜經史。見奇字雋句,輒手錄,黏之壁;故多強記勝人。為文不加點,一揮而就;多為人索去藏之。所著有「易勺」、「草勺」、「淮勺」、「詩十三勺」、「游勺」、「真乘黃」、「君臣問答十吟」,「東門勺」、「陰符解」、「運勺」「代言勺」、「荔譜」、「胸中西湖」、「四字家訓」、「礐石咫聞」、「宙書」、「通書集解」、「十七史葺」等書。

子虎符,官副將;方升,中書;方皋,松溪教諭(「通志」參林平庵撰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循績」「明循績」十三。

何家駒

何家駒,字如飛,號岝海;惠安人。崇禎己卯舉人,癸未進士;授溫州府推官。調常州;平反冤獄,全活三百七十二人。常士有孫承恩以非罪罹獄,力為解釋,給以廩餼,勉其力學;孫后以順治戊戌狀元及第。明季群盜蜂起,計擒劇賊西白兔、陳相甫等;江左以寧。剔奸懲蠹,政肅風清。上官交薦,召入為御史。適值甲申之變,歸。

唐王入閩,復以御史召;力辭,退隱。

家駒性至孝;為文刻意命詞,不落常蹊。所著有「蓮山居士稿」。歿后,「祀鄉(xiāng)賢」。

子中龍,順治戊子恩貢,平海衛(wèi)學正;孫洛,康熙庚申副元,永福教諭(雍正稿參惠安新送冊)。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循績」「明循績」十四。

何運亮

何運亮,字中寅,號紫屏;晉江人,喬遷孫。崇禎壬午、癸未,聯捷進士;授??抵h。下車,詢疾苦,與民休息;一刑、一杖,皆不輕用。將出署聽事,有小兒輩相戲,誤投其額;入署更衣,復出視事,若不知者:人服其量。賑饑饉、滌煩苛,有「何佛」之稱。

唐王時,分校乙酉闈,所得皆佳士。滿考薦最,調南海令。首邑繁劇,加意撫綏。行取,擢工科給事中,陞觀察,督鹽政;晉太仆寺少卿,理鹽政如故。鹽法多筋溢引,牙吏叢奸,莫可究詰;逐其老且猾并諸妨商病民者,粵人德之。是時軍興旁午,倉庫空虛;預貯榖數萬石,以資飛挽。事聞,晉階一級。丁內艱,歸。

既闋服,托跡空門,法名金宣,字一字,或自稱「雪峰行者」;與同志結詩社。將卒,命家人具袍笏;曰:『三十年遺臣,可見先帝于地下矣』!當服官時,俸入,悉上之父母,聽伯兄剖分。撫猶子歷揚如子,為循例充貢;由教職,仕至句容令。比歸,推宅與共。

所著有「草閑集」、「詠史」、「癸甲草」。子龍文(節(jié)何氏家傳)。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循績」「明循績」十四。

郭煒

郭煒,字闇生;晉江人,如楚子。崇禎庚午舉人;癸未會試擬元,正副主考各執(zhí)成見不合,遂落第。唐王時,為御史。

國朝順治間,官廣東高雷廉道副使。遇賊亂,不屈;賊亦以好官敬之。

尋病卒。著有「詩文集」行世。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循績」「國朝循績」一。

韋際明

韋際明,字圣俞,號彭野;晉江人。天啟辛酉副榜,授欽州判。期年,政成譽起;上官有大政,必批議,皆報可。性剛侃,不能趨承,御史臺竟以積逋鹽餉數千指為羨余,疏劾追解;際明不忍以宿負殘民,抗章辨豁,益違御史意。掛冠,橐如洗,怡然自得。繼之者為林有本,服其不染無慍,與道府協(xié)力代補宿逋之半;御史亦心悔,事得白。陞粵省布政司理問,竟棄歸。方際明交盤候覆時,適興化唐公梅臣蒞廉道;久慕其名,延之幕中。求詩文者輻輳,皆出際明手。會唐轉秦中;林有本令東莞,延至署,代撰應酬駢語、緊密箋牘;與夫重情之獄,不假書吏,咸經其手。暇則博覽群書,著述日富。

甲申后,杜門不出。唐王時,起中書科中書舍人,轉戶部主事;以病告歸。

所選有「唐詩」二卷、「淮南子」二卷、「東西漢書」二卷、「世說新語」一卷、「南華經」一卷、「儒道釋考」三卷、「八大家」六卷、「東萊博議」一卷、「詩韻字考」一卷、「宋李劉駢語」一卷、「方孩未集」一卷、「征獻錄」一卷、「官制考」一卷、「明文十六名家」四卷,俱注釋丹鉛,節(jié)批總評。其自著有「駢語」十六卷、「燕游詩集」三卷、「粵吟」二卷、「洞游記」一卷、「經書講義」十二卷、「四書賓岱日牋」八卷、「易解」四卷、「鏡世編」六卷、「寶善編」二卷。又選古文,自檀弓、公、榖、諸子、秦、漢、六朝、唐、宋、及明王李共三卷、「左傳」一卷、「史記」一卷。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四「文苑」「明文苑」三。

黃景昉

黃景昉,字太稚,號東崖;晉江人。好古能文,出于天賦。七歲,作「顧鴻雁麋鹿」時藝,即博贍陸離。萬歷乙卯舉人,天啟乙丑進士;選庶吉士。時璫焰方熾,御史吳裕中以言事忤璫,被杖;及沒,楚人無敢臨其喪,景昉割俸賻之。乃假歸。

戊辰,授編修,纂修「熹宗實錄」。歷官庶子,直日講。崇禎十一年,帝御經筵,問「用人之道」;景昉言:『近日考選不公;推官成勇、朱天麟廉能素著,乃不與清華選』!又言:『刑部尚書鄭三俊,四朝元老,至清無儔;不當久系獄』。退,復上章論之,講官多助為言;三俊旋獲釋,勇等亦俱改官。景昉尋進少詹事。嘗召對,言『近撤還監(jiān)視中官高起潛,關外輒聞警報;疑此中有隱情』。帝諭之密奏;景昉言:『臣家海濱,見將吏每遇調發(fā),即報海警,冀得復留。觸類而推,其情自見』。帝頷之。十五年六月,召對稱旨;由詹事,與蔣德璟、吳甡并相。明年,并加太子少保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嘗因召對,力言黃道周清修博學并其永戍窮苦狀,帝意動;未幾,遂有賜環(huán)之命。操江故有文武二大臣,帝欲裁去文臣,專任誠意伯劉孔昭;惠世揚拜副都御史,久不至,帝命削其籍。景昉俱揭爭,帝不悅;遂連疏引歸。計在閣十閱月,以癸未九月出都。甲申,都城陷。

唐王時,召入直。未幾,復告歸。

唐王敗,后家居十余年,以著述為事。文尚古奧,詩亦洪壯;有□□□□□□□、「館閣舊事」、「讀史唯疑」、「宦夢錄」、「經史要論」、「經史匯對」、「雙聲疊韻譜」、「古今明堂記」等書(「通志」參「明史稿」、「東崖年譜」)。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四「文苑」「明文苑」三。

周廷鑨

周廷鑨,字元立,號芮公;所居第側別業(yè)有樸樹連蜷,因自稱樸園居士。晉江人,良寅子。

天啟甲子、乙丑,聯第進士;年甫二十。初授鎮(zhèn)江府推官,至則誓于神曰:『異日持地方一錢歸者,有如日』。摘伏雪冤,罔不明允。至事關軍國大計——如漕河、鹽屯、議防、議援,侃侃指畫;當事韙之。兩分校棘闈,所得士——吳中如吳偉業(yè)、葛樞、山左如張懋熺等,皆名流。署丹陽縣事;盡革耗羨,宿弊一清。

以卓異,擢吏部驗封司主事。時題授冠帶,多冒濫;抗疏力陳其失,奉旨飭行。自是,貂璫及殿閣皆銜之。轉考功、稽勳二司員外,晉文選郎中;監(jiān)空衡平,清慎如一。有陳啟新者,以武舉妄陳政務,驟膺帝眷,添注吏垣;議廢科目、罷推知行取。廷鑨疏駁其謬,事竟得寢。而政府及中貴索瘢陰中之,遂引疾,乞終養(yǎng)歸。

唐王入閩,起原官,晉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太常寺少卿,提督四譯館。知時事不可為,仍告歸。

廷鑨工詩文,儒雅風流,菁華霞舉。為詩殫美極妍,稽詞清俊、阮旨遙深,兼擅其妙;人分其牙后,尚有余芬。晚樂與方外游,息機關楗,視金紫如贅■〈疒〈琉,去王〉〉。年六十六,卒于家。所著有「兩都三余篇」、「三山草」、「去來草」、「頤園草」;復匯而刻之,曰「樸園詩歷」,分前、后集。又有「水經注鈔」(「通志」參「江南通志」、「瘦松集」、「詩歷」各序)。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四「文苑」「明文苑」三。

葉翼云

葉翼云,字敬甫,一字載九;同安人。崇禎庚辰進士,知吳江縣。初至,歲大旱,蝗;緩征、平糴,捐俸設粥。步禱龍祠,日行數里;立法驅蝗,蝗皆墜湖死。是歲,雖災不害。時議者以國帑詘,欲因畝加賦;翼云條上其不便,所省六萬。周行城郭,相度形勢,令城外四周皆康衢可馳馬,其上增筑臺舍。嘗自戎服閱兵郊外,夜復巡行闤闠間。十七年夏,北都變聞,不軌者洶洶思亂;翼云廉得其主名,立捕殺之,一邑帖然。尤好獎拔才士,培養(yǎng)善類。遷刑剖主事,乞歸;吳民思之不置。

唐王入閩,擢稽勳員外。同安城破,被獲,不屈死;闔門遇害(「松溪文獻」參「吳江縣志」、「同安縣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七「忠義」「明忠義」一。

陳鼎

陳鼎,更名命鼐,字子凝,號象圖;同安人。祖籍漳州北溪,仍入漳庠;天啟丁卯舉人。甲申變后,躬自耕稼,混跡緇黃。

戊子,鄭成功署為同安教諭。大清兵至,城陷,在籍吳江知縣葉翼云死之;鼎自縊于明倫堂。子永華。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七「忠義」「明忠義」一。

郭符甲

郭符甲,字輔伯,號介庵;晉江人。天啟甲子舉人,崇禎癸未進士。福王時,命以戶部四川司主事兼兵部職方司督理江南,清餉、核兵。及南都不守,符甲督餉姑蘇,適各邑解到十三萬兩有奇;胥役勸暫充行橐,且分給各役避亂。符甲曰:『吾生來不染私塵;況此乃帑物,誰敢輕動』!悉批發(fā)原解州縣領回。

乙酉,典試粵東,翕然號得人。擢禮科右給事中;三月之內,章奏三十余上。詆惡太切,自度不能容,引疾乞歸。

時閩地滄桑,嘆曰:『吾散發(fā)入山,早知有今日。然崖山航海,塊肉猶存;小樓三年,黃冠歸請死,吾分也。倘機猶有待,敢遽伏一劍以塞責乎』!適惠、溪、永、德、大田、尤溪各鄉(xiāng)勇迎符甲至永為帥;分部五鎮(zhèn),以林忠、顏昌儒、鄭英達、李錫燕、周天麟統(tǒng)之,恢復永、德二邑。及大清兵入泉,長驅莫阻;鄭英達、顏昌儒守東關太平鎮(zhèn),懼勢不敵,密約獻降,引兵由永城逼上場堡。符甲率親軍迎戰(zhàn),身被數創(chuàng),退入堡;絕粒不死。因冠帶望南再拜,從容自經。時大將馬得功屯劄堡外李園,從小樓搜獲,向梁上解下,以一扉舁出,氣未絕;拱手語曰:『先生何自苦!東南未盡平,愿相托重』!符甲瞪目曰:『欲殺、欲割由汝,盡忠、盡節(jié)在吾』!再三勸降,不從。得功曰:『郭公志不可奪矣』!命持刀就扉上斫其首,血流所漬,草盡枯;其地至今不生寸草。七日,顏色如生,蒼蠅、蟲蟻不敢犯;夜中聞空中人馬聲,火光閃閃。得功令備棺衾,禮殮拜奠焉。顏昌儒、鄭英達既降,得功原許以官。旋軍后,帶至郡,惡其賣主,斬于市;人稱快焉。事聞,永明王贈兵部尚書,建祠旌忠、特祀學宮,春秋配祭;永人亦列戶祀之。

符甲過目成誦;八歲,成舉子業(yè)。垂髫淹貫「六經」、子、史,尤精于「易」;凡天文、地理、星數、醫(yī)卜、律劍、琴棋、畫篆、書刻、騎射,無不諳習兼通。戊辰下第后,歷漳、潮、齊、魯、豐沛諸郡邑,舌耕以供菽水。在平和,有僧求其序文,作衣缽計。遇盜,欲殺之;搜見其文,曰:『此清操君子,汝獲與游耶』?釋之。僧持文來謝曰:『活我者,此也』!齋地在大蓬山頂,深夜讀書,有虎來窗外伏聽;作「虎聽草」紀之。在饒平,有黃姓求書扁聯。后其家失火,惟扁聯巋然獨存;人咸異之。饒令邱金聲,同年也;三年不通一刺。邱聞,怪之。一日,徒步過訪,閉門不納;邱曰:『郭年兄,何見拒深也』!曰:『爾治爾政、吾讀吾書,互無干涉』。終不一覯。在豐沛,以地近圣賢,風多淳古,意欲卜居于此;積俸買闞家園地百六十畝,并構茅屋數間。嗣值倥傯,乃不果。會闈出官僚春坊周巢軒之門;得卷,大加器賞曰:『此正氣文字,必真人品也』!以謄錄多訛,不置前矛。甲申,闖賊之變,聞巢軒殉難;曰:『吾幸出忠義之門矣』!著有「墨訣」、「易訣」、「大小題筆要八法」行世(「通志」參「沈復齋傳」)。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七「忠義」「明忠義」一。

洪淯鰲

洪淯鰲,字六生;晉江渰海人。父贊宇,萬歷丙辰進士,任溧水令。淯鰲,崇禎己卯拔貢生。

乙酉,我?guī)熛陆鹆辏仆跞腴},淯鰲仗策迎謁,語多慷慨激烈;王奇之,授衡州通判。

丙戌,抵楚;督師何騰蛟深賞識,承制改授道州刺史。丁亥,蜀寇一枝虎、李來亨、郝永忠等十三鎮(zhèn)各以所部求奉使稱臣于粵,出道州;淯鰲迎,說之曰:『兵所以異于賊者,畏法、受官節(jié)制,見百姓不敢犯。今若縱劫,依然賊耳,非兵也』!諸軍皆瞋目,獨郝永忠奇之,曰:『子非百里才,行當佐吾軍』!遂偕見永明王,王亦奇之;封十三鎮(zhèn)爵號有差,擢淯鰲都憲,監(jiān)諸鎮(zhèn)兵,駐湖南。己丑﹐何騰蛟敗于武岡山,被執(zhí),不食死。而閩人周金湯、曾英等糾眾重慶,為滇、黔蔽;是年,亦為孫可望所破,奄有云、貴,通塞不通。淯鰲乃與十三鎮(zhèn)退入西山,據楚陵、夷、歸州、巴東、均州、蜀巫山、涪州等七州縣,屯田固守。久得永明王安龍信,間道上書,言十三鎮(zhèn)公忠無二;今扼險據沖,窺晉、楚、蜀有釁,隨時而動。議者多其功,王加淯鰲總督兩粵、滇、黔、晉、楚、豫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僉都御史。庚子,孫可望與李定國戰(zhàn)不勝,歸命皇朝,滇、黔、兩粵漸次底定;淯鰲與十三鎮(zhèn)抗命如故,時出沒荊、湘間。既而七將軍分道進攻,搗其巢穴;李來亨等縱火自焚死,諸軍多潰。或曰:『子未可以去乎』?淯鰲曰:『師亡與亡,去將何之』!或曰:『肝腦涂地,無益也』!曰:『吾豈不知時。然有不為爵勸、不為祿勉,斷脰決腹一暝而萬世不視者,廝養(yǎng)子優(yōu)為之;況決于死生之機如鰲者哉』!遂被執(zhí);諭降不從,戮于巫山。臨刑,神色不變;投尸巫峰三峽中(節(jié)陳大萊「紀略」)。

洪有楨

洪有楨,字亮士;同安人。嘗授徒里中,督其子弟甚嚴謹。

丁亥兵起,有楨從俠客糾海邊壯士數百人,守漳浦。城陷,被執(zhí)。見大帥,怒罵,挺立不跪,目直視、發(fā)上指;旁執(zhí)刃者皆大駭。帥怒,命縛于市,磔之。懸其頭于城東門,暑月血色數日不變,青蠅無敢集。久之,一卒投其頭于濠。于是門卒皆病,中夜狂叫,若有物擊之者;乃相與求其頭,羅拜瘞之。

有楨工書法,做文征明;賈人持售外國,得重價。沒后,只字之遺,珍于拱璧。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七「忠義」「明忠義」二。

熊汝霖

熊汝霖,字夢澤,號雨殷;余姚人。崇禎辛未進士,任同安知縣。才高而識明,心慈而風清。凡事一入耳、人一經目,雖逾歲月,而姓名曲折、胸中語次,無不了了。編審賦籍,綱舉目張,里甲稱平;征比有定限而間寬其期,鄉(xiāng)民稱貸樂輸,不事敲撲。訟愿解仇者,聽;而事情重大、必須問斷者,舉筆立讞,遂成鐵案,兩造咸服。尤憐才愛士,諸生有善,殫力成之;被抑,多方白之。試童子卷盈萬,躬自甲乙;入彀皆佳士,遺落者貼然無譁。執(zhí)法嚴而用法??;即應辟者,亦曲折以求其生。邑西有西安橋,長千余尺;癸酉冬,橋西火,延民舍數十家,石洞毀折其七。乃捐俸百金,倡募紳士人民伐石鳩工,委邑丞吳綸程工;未幾告成,人誦其德,勒石紀之。浯洲、嘉禾、烈?guī)Z諸島及高浦、鼎美,去縣遙遠;值紅夷、劉寇交警,凌風冒刃,率鄉(xiāng)勇突擊之,各遠遁屏跡,咸稱為文武兼才。計薦,擢吏科給事。越三載,士民建祠東郊祀之,勒石為記。

后以東閣大學士,從魯王至廈島,為鄭彩所害,并其幼子投海中(「清白堂稿」參「明史」)。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一「名宦」三(明同安縣知縣)。

曾櫻

曾櫻,字仲含,號二云;峽江人。萬歷丙辰進士。先為漳南道,會剿九連山洞寇,有功。

崇禎四年,任兵巡興泉道參政。時海上多事,紅夷與??軇⑾銢_突閩、廣;巡撫熊文燦知櫻前功,移咨吏部就近補用,故推是缺。鄭芝龍求撫,撫軍鄒維璉慮其跋扈難制,櫻以全家保之;授為先鋒。適紅夷犯泉、漳,芝龍焚其舟;夷驚遁。劉香等寇粵東,芝龍以舟師追擊,盡殲其眾。櫻遂開洋禁,與貧民貿易;由是,海氛悉靖。監(jiān)司鮮視民事;櫻視其重者輒親提,權豪懾戢。泉屬斗栳無定,催租仆役于栳外橫征,加以淋尖;變起倉卒。擒亂首治之,較正斗栳,一郡獲安。海舶珍奇,唾若糞土,即贖鍰麾不顧;清源茶飰外,無長物也。公余,與紳土講學清源洞,以「躬行實踐」為先;莫不爭自濯磨,奉為儀式。廩廩德讓,還鄒、魯舊觀。泉人為構二云書院于羅一峰書院之西。累遷工部侍郎。

唐王時,以工部尚書進東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唐王敗,櫻浮家鷺島。大師至,城將陷,家人請登舟;櫻曰:『此地正吾死所,豈復泛海求活耶』!于二月晦夜,自縊于所居樓上。門人陳泰負骸棺殮,顏色如生。所著有「四書五經管見」(節(jié)「敬日草」)。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名宦」二(明興泉道)。

阮伯宗

阮伯宗,字一峰;同安人。幼孤,母守志鞠之。十余歲,泛海求贏余以養(yǎng)母。母歿躬負土石,與父合葬鷺門。課子讀書,風雨寒暑不少輟。

生平寡言笑,絕交游,取與不茍。值峽江曾公櫻之喪,患難中傾囊助之。一裘三十年、一履五年,終身不衣帛;有隆、萬儉樸遺風。

子旻錫。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篤行」「明篤行」五。

郭貞一

郭貞一,同安人。崇禎己卯、庚辰,聯第進士;授行人。擢監(jiān)察御史;立朝侃侃,所建白多切時弊。丙戌后,歸家;卒(「同安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蹟」「明仕蹟」三。

沈佺期

沈佺期,字云又,號復齋;南安人,晉江籍。崇禎壬午、癸未,聯捷進士;累官吏部郎中。

唐王時,召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大清兵入閩,佺期遯跡廈門。

旋往臺灣,閉戶謝客,累征不就。常以醫(yī)藥濟人,全活無算。為古文詞,安詳融練,卓然名家。居二十余年,卒(「臺灣府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四「文苑」「明文苑」三。

諸葛倬

諸葛倬,字士年;晉江人,益長史世科孫、副使羲弟。為諸生,有聲。隨兄之官,多所贊助。兄歿,護喪歸。值兄臨庾事起,部核征■〈貝皮〉十三萬,舉家惶懼。倬獨肩其任,謂『庾敗不自我,生貪而罪波及死廉;當擊登聞白冤狀』。凡三遣使入都,再具疏。得旨,乃下部;議輕折米價而豁■〈貝皮〉數三之二。

甲申變后,避居海島??び匈F人為書相招,謂『幡然肯來,監(jiān)司可立致』!倬回書力辭,貴人乃以禍患危之;復書謂:『圣祖隆唐、虞之德,小臣守箕山之操,代有其人。新朝政尚寬大,須彌大千,何問微塵!必欲相強,便當刳胸著地,勿問是肝、是肉矣』!貴人得書,惘然失;曰:『利不能動、害不能奪,志堅矣』!聽之。

既乃奉母回郡城,菽水承歡。母歿,哀毀如禮。既襄葬,仍□海展拜父墓;日取左氏「春秋」及漢、晉諸史,蠅頭小楷,手自抄錄,綴以論斷。博通經典,旁及諸子、百家,靡不淹貫。工行楷、八分;只字片紙,人爭寶之。為詩伐毛洗髓、去陳取新,特辟堂奧,不落蹊徑,自成一家言。有集二十卷,藏于家??たN紳學士稱其出入「左」、「國」、鞭策「史」、「漢」;文割韓、歐之席,詩登李、杜之堂:非近代所能幾。

子璐,孝友、工詞章,著有「淮上詩集」;晃,亦能詩,有集行世(節(jié)「雪泥集文抄」)。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五「文苑」「國朝文苑」一。

紀文疇

紀文疇,同安人。餼于庠,博學有名。與子許國并游黃道周之門,稱高弟。著「復書」、「史勺」等書。卒海島(「同安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五「向學」「明向學」三。

葉后詔

葉后詔,同安人。為諸生,屢試冠軍。崇禎甲申,應歲貢;京師陷,未廷試而歸。以詩酒自娛,與徐闇公、鄭牧仲輩為方外七友。著「鶼草」、「五經講章」行世(「同安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五「向學」「明向學」三。

張士■〈木郁〉

張士■〈木郁〉,惠安人;崇禎癸酉副榜。遯跡臺灣,隱居東安坊;杜門不出,日以書史自娛。辟榖二年,惟食荼果。壽九十九而終(「通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二「隱逸」「明隱逸」。

紀許國

紀許國,字石青;同安人。與父文疇,并受業(yè)于黃道周;弟子數百,許國最少,掉臂獨行。崇禎壬午鄉(xiāng)薦;時年方二十二,退隱不仕。著有「歷史」、「蕉書」、「名山集」、「拂塵集」。與莆中林說傅公、尊賢燕公,稱壬午三異人。近紀曾實合刻其遺稿行焉(「同安志」)。

——以上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二「隱逸」「明隱逸」。

黃賢京

黃賢京,晉江人;崇禎壬午舉人。與同年沈佺期相契好,結為婚姻。甲申后,隱處海濱,終身不仕。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二「隱逸」「國朝隱逸」。

阮旻錫

阮旻錫,字疇生;同安人,明世襲次千戶后裔。闖賊陷京,旻錫方弱冠,慨然謝平時業(yè)。

夙居島外,師事曾公櫻;傳性理學,患難與共。又得曹石倉所游之友楊能元、池直夫,聞其緒論,講習風雅:如是者十六、七年。出覽名山大川,北抵京華,托處十數載。后乃逃于釋氏,止教授生徒自給;實鄭所南、謝皋羽之流亞。三山林氏佶謂其詩「沖微澹遠,一以正始為宗;他日列「文苑」,其平生志節(jié)必有表而傳之者」。□□□□□□□□□□。

年八十余,終(丁雁水、林吉人「序略」)。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二「隱逸」「國朝隱逸」。

路振飛

路振飛,字見白;曲周人。天啟五年進士,歷官僉都御史,巡撫淮陽。唐王聿鍵待罪鳳陽,振飛周恤甚厚,又疏請加恩罪宗;王甚德之。及聿鍵自立于福州,□□□□□□國朝順治三年,大兵進仙霞關,聿鍵走汀州,追赴不及,寓居泉州海島。

后歸,卒于途(「明史」)。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四「寓賢」(明)。

鄭遵謙

鄭遵謙,會稽人;為諸生。從魯王航海,與熊汝霖并為鄭彩所害(「明史」)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四「寓賢」(明)。

沈宸荃

沈宸荃,慈谿人。崇禎十三年進士,授行人。魯王監(jiān)國,累官至大學士。從王泛海,寓居廈門、金門。后蟻舟南日山,遭風沒于海(「明史」)。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四「寓賢」(明)。

徐孚遠

徐孚遠,字闇公;華亭人。崇禎間,舉于鄉(xiāng)。松江破,遁入海,居廈門曾厝垵;卒(「明史」)。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四「寓賢」(明)。

陳士京

陳士京,字齊木;浙江人。明進士,官給事中。隨魯王泛海入閩,寓同安之鼓浪嶼;卒。著有「來詩復書」。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四「寓賢」(明)。

姚翼明

姚翼明,字興公;浙江人。隨魯王泛海入閩,授兵科給事中;寓廈門東岳廟。歸平陽,卒。著有「南行草」。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四「寓賢」(明)。

陳泰

陳泰,字降人;銅陵人,鎮(zhèn)海衛(wèi)諸生。每試,輒冠其曹。寓居鷺江,閣部曾櫻試儲賢館,拔置第二人。及島破,曾死難,泰匍匐負骸走三十里,付其家人登舟以殯。歸,不食三日,卒;其甥葬之江上。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四「賢寓」(明)。

辜朝薦

辜朝薦,字在公;潮州人。明進士,授江南安慶推官。歷掌科垣,晉卿寺。與郭之奇、羅萬杰、黃奇遇,號為「四俟」;棲廈門。后移寓臺灣,卒(「福建通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四「寓賢」(清)。

沈光文

沈光文,字文開;鄞縣人。自肇慶從海道寓金門;閩總督李率泰致書幣邀之,不就。后隱臺灣。所著文集、詩賦甚多(「福建通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四「寓賢」(清)。

李樹官

李樹官,字石臣;同安人。偕阮旻錫筑館于城南廢園,屏絕人事,取先儒傳注、語錄與有明二百余年紀載及先輩評訂者,沈酣浸漬;數年,業(yè)大就。博極群書,尤工古文詞。素慷慨,負奇節(jié),岳岳不可下;諸貴介頗愿納交,皆叱而遠之。以故布衣蔬食,終其身困厄。年四十有四而歿。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二「隱逸」「國朝隱逸」。

王傳

王傳,不知何許人??滴蹰g,僦居晉江黃氏宅。年老,無妻、子,賣草為食;人呼「賣草翁」。日從市歸,輒閉戶,焚香吟哦;窺者莫測也。

時阮旻錫結泉山詩社;傳竊其社題作之,錫見大驚。詢其履歷,終不肯言。后題詩南安不老亭,和丁一中韻;邑令某繼游誦詩,急使人物色之。傳知而避焉;遂不知所終。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二「隱逸」「國朝隱逸」。

陳永華

陳永華,字復甫;同安人,鼎子。為色諸生。鼎縊死明倫堂,永華奉母以逃;城陷數日,乃為掩胔僧,入城求父尸于敬一亭,負歸殮葬。

鄭成功求篤學清修之士輔其子,授以偽職;臺灣之事,巨細皆取決焉。竟以勞瘁,卒。李光地為翰林學士,具疏入賀;謂『臺灣未可卒圖者,實由永華經理有方。今天心厭亂,使之殞命;從此亡可立待』。于是保施瑯進剿,一戰(zhàn)舉國歸誠;圣祖召見永華子夢瑋,授船廠副將。夢球,甲戌進士(雍正舊稿)。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八「孝友」「國朝孝友」一。

鄭克塽

鄭克塽,南安人。以臺灣降,封漢軍公。

先是,克塽高祖紹祖生子芝龍,小名一官,字飛黃。落魄無業(yè),嘗亡命日本。娶倭婦,生子森,字大木。芝龍復去,聚眾□,與顏思齊等辟臺灣地。明崇禎元年,降于督師熊文燦。以征生黎、逐荷蘭功,稍遷都督。三遣人賫金帛,請森于倭;時生七年矣,風儀整肅,頗異常。年十五,補弟子員,食餼。

又六年甲申,李自成犯闕,莊烈帝殉國;我世祖章皇帝掃除□□,定鼎京師。二年,唐王稱號福州,乃封芝龍侯爵,加太師。芝龍以森見,唐王奇之,撫其背曰:『惜無一女配卿』!賜姓朱,改名成功;故稱「國姓」。是歲,成功之母翁氏歸自倭。其時,芝龍已密奉本朝招撫,唐王亦稍知之。成功入侍,見王不樂;啟曰:『殿下得無以臣父有異志,臣當以死捍殿下也』!

三年秋,大師入閩,唐王敗,芝龍降;強成功不從,我貝勒王以芝龍送京師。成功母死于兵,遂謀為反;攜所著衣巾焚于南安文廟,仰天欷歔曰:『昔為孺子,今為孤臣;謹謝儒服,唯先師昭鹽』!再拜而去。與所善陳輝、洪旭等九十余人收兵南澳,得數千人;文移自稱「忠孝伯大將軍罪臣國姓」——國姓、忠孝伯皆唐王所命,故遂據以為其號云。

四年,衡王稱號肇慶,成功遙奉明朔;召舊將,集鼓浪嶼。七月,會廈門鄭聯、鄭彩軍攻海澄。八月,敗我提督趙國佐于桃花山,圍泉州。九月,我副將王進援至,圍解。

五年三月,入據同安,復攻泉州。七月,我總督陳錦、李率泰、佟國器復同安,成功回島。

六年三月,攻漳浦,下云霄、詔安,屯分水關。衡王遣使封成功為延平公。

七年,入潮,敗我提督合于潮陽,圍潮州,不下;遂入揭陽,與其叔鴻逵合軍。八月,并鄭聯、鄭彩軍,據金、廈兩島;海上軍四萬余皆屬焉。

八年,我?guī)熆藦B,復陷;施瑯來歸。

九年正月,陷海澄。五月,圍漳州;廝養(yǎng)庫成棟刺我總督陳錦以獻,成功賞而殺之。十月,我?guī)熢?,乃退保海澄;十年,我?guī)煿ブ豢恕?br />
十一年,朝議招撫;成功乘機登岸,索餉于福、興、泉、漳諸郡。十二月,入漳州,我鎮(zhèn)標劉國軒納之;十邑復陷。進掠泉州,圍不克,解去。分所部為七十二鎮(zhèn),署諸□職為六官,設儲賢諸館;有所刑賞、封拜,輒朝服北向疏而焚之,以示忠明室。

十二年六月,墮惠、南、同三城。

十三年,我定遠大將軍徇復沿??たh,成功收輜重入海澄。三月,我?guī)煿蓫u不克。六月,黃梧、蘇明等以海澄來歸;成功北走,陷閩安鎮(zhèn),逼福州,轉掠溫、臺諸郡。

十四年,攻寧德,害我章京阿克襄。

十五年,衡王遣使晉成功為明延平郡王。七月,大舉入攻金陵,甲士二十四萬、戈船八千;沿途樂清諸縣多失守。

十六年,陷瓜州,我城守左云龍死之;復敗我提督管效忠于銀山,遂陷鎮(zhèn)江。八月,至金陵。我副將梁化鳳以精兵穴城犯之,破前鋒;諸軍繼出,成功大敗,遁歸兩島,戰(zhàn)將甘輝等皆死。

十八年,成功破荷蘭,取臺灣據之,□號為承天府,置天興、萬年等縣。屬朝命遷界,成功聞之嘆曰:『使吾不得此一塊土,是猶嬰兒絕乳,亡可立待矣』!是歲,朝命棄芝龍于柴市。芝龍至京師,初封同安侯;至是,誅。

圣祖元年,成功卒臺灣,年三十九;子經,襲其爵。

二年十月,官軍平兩島。

四年,我水師提督施瑯攻臺灣,阻風而還。

八年,鄭將江勝往來兩島,踞■〈阝阜〉頭,與□民互市。

十三年,耿精忠叛,羈提督王晉功于?。粫x功子納款于經,經入泉州。

十四年,鄭將劉國軒、何佑占潮州,敗我平南王尚可喜于鱟母山。六月,圍漳州;叛將吳淑開門納經,海澄公黃梧子嗣公芳度被害。

十五年,大師入閩,精忠降;忠將馬成龍以興化叛歸經。

十六年正月,官軍復興化。二月,復泉、漳,經遁入島;劉國軒亦棄惠州歸。

十七年二月,國軒攻玉洲諸堡,遮我餉道;斷江東橋,敗我提督段應舉于祖山頭。經遂寇平和、漳平、長泰,皆陷之;進圍海澄。六月,圍中食盡,城陷;段應舉及總兵黃藍皆死之。國軒乘勝圍泉州,徇下諸屬邑。八月,官軍復平和諸縣,分道援泉;國軒奔漳。九月,與我?guī)煈?zhàn)于龍虎山,國軒大敗。

十八年春,戰(zhàn)于定海,官軍敗績。

十九年春正月,我水師提督萬正色平兩島,經及國軒遁歸臺(事見「正色傳」中)。

二十年正月,經卒;子克塽,復□襲。國軒以精銳鎮(zhèn)澎湖。

二十二年,我靖海將軍施瑯克澎湖,國軒遁歸;克塽降(事見「施瑯傳」中)??藟u至京師,詔醳弗誅,授公爵。

其祖、父,歸葬南安覆船山。

——選自「泉州府志」卷四十「封爵」(清)。

王承祖

王承祖,陜西人。順治間,由進士,知晉江縣。廉能方正,耿耿自立。安平海濱埭田崩壞,民苦肆累;承祖寬典清丈,俾得修筑有資。

時寇方熾,貝子率大兵征剿,牧馬民間;龜湖二十四鄉(xiāng)人有夜盜戰(zhàn)馬者,貝子怒,令道、府以下各僉花押,以亂民奏剿之。承祖獨毅然曰:『頑抗征輸,是謂「亂民」;此地征輸不失,豈可妄剿!且戰(zhàn)馬被盜,誰司牧圉?而欲殺此無罪之民,職雖死,不忍僉號也』。因涕泣固請,得免。又「??堋垢`踞安平,及賊遁,議者欲追民間通賊之罪,屠殺之;承祖亦力爭不可。二事全活無數。

后陞兵部職方司主事,歷都御史、工部侍郎。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晉江縣知縣)。

徐騰鯨

徐騰鯨,遼陽人。順治三年,以廩生,領貝勒王劄署安溪。時邑貧民敝,留心撫綏。

越年,安、永各處竊發(fā),日夜練鄉(xiāng)壯、置戰(zhàn)守協(xié)剿,斬賊數十,群丑聞風皆遁;附邑咸賴。隨奉檄以孤城莫支,召諸守將撤兵歸郡?!负?堋龟愝x遂乘勢,據安邑荼毒。嗣大師入關,騰鯨同折副將統(tǒng)兵恢復,士民見之如父母;掃清賊窟,地方以寧。祀「名宦」。

黃明臺

黃明臺,字晉國;晉江人,性機敏,有智略。

國初,海氛方熾,盜賊并起。族人黃斗世為寇所脅,陰受約束,許為援;明臺陳利害,力爭不可,乃止。既而賊推吳覲為魁;覲,黃之家奴也,與其弟吳二、吳尾俱以武勇著。黃氏素易之,度不敢逞;明臺謂斗世曰:『蜂蠆有毒,聚則為害。事成,吾屬無遺類矣』!順治四年四月,吳覲聚數千人,歃血為盟。先加刃于斗世妾,毀其家;遂大出劫掠。時官軍棘靖海,未遑及草竊;明臺立木柵,集鄉(xiāng)兵御之。覲力攻,臺益固守。無何,賊勢猖獗,力不能支。五年十一月,大將馬得功自省抵泉,明臺伏萬安橋,覆以草;俟得功至,起抱馬頭曰:『郡北有難,宜急救』!得功疑有詐,叱斬之;大呼曰:『奈何殺義士!方今奸宄竊發(fā),縱橫數十里;若不急除,瞬息抵郡城矣』!得功未之信。明臺具結,以一家坐;乃縛與俱西。師行四十里,歷洪瀨仁宅,虛無人,欲殺者再;憩頹寺,見釜灶數口,指謂曰:『驗矣!賊方散也』。探之,灰未冷;乃解縛,命為先導。是時,難黨數萬分為三寨,吳尾據香爐寨、吳二據玉葉,覲自據半嶺庵;得功卒僅三百,不敢前。明臺曰:『香爐窄而乏水,宜先攻』。從之。吳尾為被擄者縛以獻。乘勝攻覲,道險敵眾,將士難之;明臺曰:『烏合不知紀律,聞官軍至,皆倉皇;宜張聲勢奪之』!乃多增旗幟樹山中,使卒繞行而遍;日夜相繼。寨中洶洶,有離志;覲宵遁。明臺誘覲婢偵知其處,殺之于筍坑石室中;玉葉遂解散。明臺就金溪隱焉(節(jié)「黃靜樓傳記」)。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王時邁(維城、士鳳)

王時邁,字任式;安溪人。少恢廓有大志;精文藝,兼講韜鈐。年二十,補晉庠。時草寇常竊發(fā),蹂躪鄉(xiāng)間,提督馬得功入安溪剿賊,時邁與弟寅傾家助糧。得功知其豪毅,給以金牌,俾統(tǒng)率防御。邁遂糾合七社,訓練其眾,與寇林艮、陳爾峰等抵敵數次,賊散走,不敢犯境;嶢陽、留山、羅巖、舉魁等二十余村之民,賴以安堵。

子維城,邑庠生;嗣為社長,提督張公復付以鄉(xiāng)練之任。值蔡寅寇起,城以鄉(xiāng)兵破走之。復有張毛皇者聚眾,自同安來劫安溪;城遣子監(jiān)生士鳳率鄉(xiāng)兵阻之于險坑,盡殲其眾。

其后陳王顯起,士鳳與族叔文雅統(tǒng)鄉(xiāng)兵拒之舉魁,賊以遁散;王氏遂世為崇信、新康二里社長,里人胥賴(「安溪志」)。

蕭鳴鳳

蕭鳴鳳,歸化人。順治間,以歲貢,司訓惠安。性質公忠。甲午,「??堋构セ莅?;城破,被執(zhí)。鳴鳳服朝衣冠,向闕八拜,自縊于明倫堂。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惠安縣訓導)。

陳洪圖

陳洪圖,字白書,號敬夫,晚自號太河;安溪珍山人。避寇,遷居郡城。年二十九,登天啟丁卯亞元。明季,人以才能相高;洪圖獨以忠信篤學聞于州閭:守義不妄取、守道不苛求、守璞不飭巧。

順治年間,授龍巖教諭。值令董汝昌攝篆他邑,山賊猝至;倉皇急閉城門,村民逃難者千余人號咷城外,不得入。洪圖率諸生洞開城門,令先后次第進;因大啟學宮,聽其居處。勸人出米助饘粥,難民賴以生活。偕諸生畫計,遣健壯出伏空屋,截獲渠驍張崑山等六人,賊勢解散。后又糾眾萬余人攻城,洪圖日夜登陴;令諸生率其戚屬并諭民之有家者各出子弟童仆,分堞守御。久之,援至,圍解;百姓驩曰:『吾曹父母、兄弟、妻子得保全無恙者,陳公力也』!丁外艱。

起補詔安教諭。邑經寇亂殘破,始至,士跣足荷笠敝衣以見;惻然曰:『涼蕪固若是耶』!厚加撫掖,學校頓興。乙未,海氛盤踞經年;詔地濱海,人多脅從。主兵者疑其黨逆,將剿之;洪圖見而力爭曰:『每堡皆有良子衿,豈黨逆者耶』?主兵者敬其忠信,幡然曰:『陳先生言是也』!因加意綏輯,人情大安。邑有鎮(zhèn)將最暴抗;見洪圖,輒改容。

陞建寧府教授。三山姜君日廣繼洪圖后,嘆曰:『陳公盛德,宜為士人懷思』!在建寧四載,以老辭歸。

卒,年八十有四。以子遷鶴貴,贈翰林院侍講;崇祀詔安「名宦」。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循績」「國朝循績」。

陳啟鰲(啟賡)

陳啟鰲,安溪人,素勇義。順治乙未,「海賊」索餉屯寨,啟鰲與其兄啟賡為賊所羈,鰲有膽識,夜縋而出;諧永,請道場義兵來攻寨門而難解。

康熙庚申歲饑,粟價高騰;賡減價值,仍多其出;并碾米施飯。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馬得功

馬得功,遼東人。順治十年,以提督三等,任福建水陸提督軍務。

丙申,「??堋箛鷷?,得功督師應援。會省圍既解,遂倍道追擊。陸攻,則從石鼓以扼其鋒;水戰(zhàn),則遮峽江以奪其險:克復閩安重鎮(zhèn)。乘勝逐北,復連、羅、福、寧、官塘,威振海外。移駐泉州,結營鷺島;造巨舟百余艘,復沿海十六城。擒白沙、南、惠、德化、安溪等處老穴渠魁,以次俘建、邵、汀、漳、溪濱、獺窟諸寇,翦除殆盡。

以積勞,卒于官。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福建陸路提督)。

葉灼棠

葉灼棠,字函公;江寧六合人。順治十二年,以中翰隨定遠大將軍征閩,委署興泉道事。時瘡痍未起,灼棠務與民休息。未幾,還京改授。

十五年,復為興泉兵備;謝絕竿牘,飲水茹檗。值歲饑,煮粥以啜饑民。盜賊充斥,灼棠領卒蒐捕元丑數十人,駢戮以殉。戊午五月,「??堋惯B數十艘迫犯內港,灼棠督師夾山而陣,城闉不閉;寇知有備,越日解去。寇復潛窺上游,逼湄洲嶼;灼棠偵知,預請督、鎮(zhèn)檄調興化舟師截其后,自以泉標千人乘夜擊之,斬俘甚眾:兩郡遂定。因條陳安泉十要禁、除四害,皆悉中時弊。巡按成勇備疏入告,允行。他如恤鋪行、精讞鞫、修雉堞,美不勝書。暇則課試多士,親定甲乙;膺識拔者,如登龍門。

逾年,丁父艱去。郡人投柜,一日滿百金;固卻不受,留賑貧民。自衰絰扶杖行,民攜老幼,懷酒核追送數十里。

著有「興泉政略」六卷。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興泉道)。

黃熙纘

黃熙纘,字俞惟,號儆庵;晉江安平人。順治甲午舉人,授安慶推官。剛方威重,堅不可撼。有大猾某竄籍,通時貴,多奧援,上官莫敢問;熙纘曰:『此猾不鉏,終害吾治』。設法鉤斃之。數月,明允四達。凡鄰封覆盆,皆持牒上號,求質于皖理;于是平反獨多。庚子,分校得士,有「水監(jiān)」之譽。

署郡篆。會「??堋怪附鹕蕉?,瓜州、鎮(zhèn)江失守;艨艟數萬,銜尾蔽空。一枝踰揚州,而淮、豫動;一枝度宣、歙,而西江震:眾志危疑。熙纘益招散亡之將,囓臂折矢與誓;厚撫奔卒,日椎牛大饗,教之沖伏作止如法。有持偽檄至者,立縛置獄中。及賊至,熙纘開門躍馬,視鞭所指,恣出斫■〈石會〉之;瞬息奔潰,爭舟指掬,哄然棄桅檣而遁。值江寧亦戰(zhàn)勝,賊退伏無所,散落于桐、潛間,百千為隊,犯黃荊笨一帶;熙纘夜馳擊之,俘獲無數,偽總兵率賊眾數千歸命。又擊降偽副將六人,安慶以靖。上功,首薦。適內差按陷城罪,眾咸推熙纘受事后,周回細研,微聞中夜有號呶聲,益極力條別輕重,得情奏上;悉如議。始賊之去也,督、撫念陸梁將為患,遣兵戍安慶,坐民居而噉之。熙纘以流離初附,不堪伍健兒,抗議畢撤;督、撫不能難。一日,檄取潛江將某;熙纘假稱閱兵,單騎致之,莫敢譁。又一日,檄取敗將十三人;熙纘慮為變,紿謂止召三人而隱其余名,令作管解而密報上官。至皆就獄,眾服其識。在皖三年,□□追念其功曰:『黃熙纘功,不在守崇明之下』。授三等阿達哈哈番,世襲四次。召入為刑科給事中,轉禮科右給事中。凡軍國大計,多所披陳;皆報可。

癸卯,扈送世祖章皇帝梓宮還,因母思鄉(xiāng),具疏請送歸。限滿回朝,丁內艱,匐歸。服闋晉京,凡途中見聞,無不援筆成稿為入告地;而病漸劇,卒于京,年四十三,得賜祭。

熙纘博學工詩,其詩觸景揮寫,無意求工,輒臻神境。所著有「諫垣奏議」、「棲霞山記」(「通志」參富云麓撰志、「江南通志」、「高言集」)。

——選自「泉州府志」卷四十五「人物列傳」「國朝列傳」一。

王命岳

王命岳,字伯咨,號恥古;晉江人。崇禎己卯舉人,順治乙未進士,選庶吉士。未散館,擢工科給事中;賜袍服,給膳養(yǎng)。歷戶、兵二科,所條奏甚多;其大者如吏治、樞政、漕弊、興屯、清糧及閩省救災、楚地協(xié)餉等疏,皆精詳剴切,關軍國大計,朝野傳誦。世祖幸南苑,嘗對九卿稱道所奏;及疏劾粵藩,更蒙褒嘆,謂『非王命岳,莫敢言者』。辛丑,圣祖御極,奉使粵東,卻尚藩贈金,與之抗禮。還,遷刑科都給事中。會朝議欲裁天下教職,抗疏力爭,得不行。嘗廷議大事,與王大臣侃侃折辯,無所回撓;語聞,圣祖為動容。尋以議獄,坐謫。丁未旱災,詔求直言;命岳自傷身在事外,猶手疏地方利害,具稿諷有心者入告。以病卒于京,年五十九。

命岳慷慨負氣節(jié);早歲師事黃道周,博學工文。尤覃思「易」學,著「雜卦牖中天」十二篇。在諫垣時,有營弁強買良家女以贈其帥主王姓者,誤送至命岳所;詢得其實,贖遣還家。使粵時,道訪顏茂猷故居;適其侄負營直,逼取其孥以去,為傾橐贖之。周亮工贈詩云:『生平動念皆君國,半夜焚香聽鬼神』;世以為知言。著有「恥躬堂文集」二十卷,學者稱恥古先生。

子錫卣,拔貢,建寧教授(雍正舊稿)。

——選自「泉州府志」卷四十五「人物列傳」「國朝列傳」一。

鄭克贊

鄭克贊,字調甫;安溪常樂里人。性嚴肅,多籌略。

鼎革后,閩中山海沸騰,賊據永春帽頂山。附近村落,皆與連和;贊獨曰:『彼賊也,安可與和』!率族眾御之。所居堡隘,別建新寨;甓瓦材用,獨費五百余金。落成,然后與族人筑室而處,一鄉(xiāng)保全無害。

仲兄出繼伯父,仍將父遺田租均分四百石與之。子中衡,清流教諭。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辛輝英

辛輝英,字臣晦,號木生;晉江人。父一鷺,天啟丁卯舉人,任寶慶府推官。輝英年十九,為南安諸生;隨父之任,竭力贊襄。事父母,生盡誠、沒盡禮。親友困急,解囊不吝。

康熙壬寅,兩島不靖;藩司稔其才,命賫書往招撫。先是,兩次差員,俱為海帥所磔;人咸危之。輝英謂『從前當事者未得窾奧、受事者不諳情理,故事不濟』。乃往復籌畫,九渡浯、左,宣布德威;于是遵義侯、慕恩伯統(tǒng)率弁兵歸命,兩島以平。制軍李率泰拜疏,稱輝英「議謀干先,勞績最著」。值率泰病故,事遂中寢。

癸丑,寓襄陽,值甲寅之變。主兵者與輝英交好,——干戈搶攘,無辜多罹鋒鏑;輝英多方救解,全活千余人。

川湖總督楊茂勳聘入內幕,一見如舊交;年余,假回。濟東道陳俞侯復聘至山東,兩載歸。卒,年八十二。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鄭鳴駿

鄭鳴駿,字明發(fā);南安人。明亡,與兄泰統(tǒng)所部屯金浦。康熙二年,卒。從子纘緒以巨艦五百、將卒八千歸誠;封遵義侯,予世職,隸旗籍。后征海有功,賜弓矢、衣、馬十二事。卒,賜祭葬;子纘成襲封。

——選自「泉州府志」卷四十「封爵」(清)。

鄭纘緒

鄭纘緒,字哲孜;南安人??滴醵?,父泰為鄭經所害;從其叔鳴駿率戰(zhàn)艦甲士來歸,封慕恩伯世襲,隸旗籍。二十二年,將軍施瑯征海島,纘緒承檄與鳴駿駕輕舸撓賊陣后;薄之,戰(zhàn)有功。尋父尸歸葬。諸島蕩平,鎮(zhèn)泉州;與鳴駿俱蒙恩賚。年三十,卒。著有「盾墨詩」、「石倉稿」。

子修典襲,侍禁衛(wèi)。從征噶爾旦;論功,加世職。癸未,賑山東饑;丙戌,督高郵河工:皆以績著。蔭一子入監(jiān)。

——選自「泉州府志」卷四十「封爵」(清)。

鄭纘祖(修敏)

鄭纘祖,字哲遠,號遠公;南安人,明邑諸生。康熙癸卯,與叔鳴駿、弟纘緒率眾歸朝;授參政職,隸旗籍。

以事落職居閑,殫心著述。喜為詩歌,嘗作「蛛網」、「落花」及「水中雁字」詩一百二十首,時流稱之。著有「雪泥集」、「燕山紀游」、「匯香編」、「海外文章」、「三春紀事」等集。年七十二,卒于京。

仲子修敏,字遜實;嗜學能文,有孝行。將入都,道聞母逝,號哭奔喪;驢蹶,墜水傷臂,衰絰盡濕,不肯易服。行三日,手足不能屈伸。舁抵京,二旬而歿。臨歿,猶哭母不絕聲。太史黃虞稷為作「孝子傳」。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五「文苑」「國朝文苑」一。

鄭纘昌

鄭纘昌,字哲俞,一字俞公;南安人,纘祖弟。生倜儻不群;年十六,頎而有力。讀書之暇,輒潛講武備,戰(zhàn)斗擊刺,靡不畢習;尤精騎射。嘗與人角勝負連射皆中。時值黃花正開,客請以花易球,射無不中;再易以錢,中如初。又令人蹲,奉三球如拳大;瞬息間,電掣風馳,球已俱著箭去,蹲者猶未覺也。

仲父建平侯泰,以纘昌統(tǒng)領海上諸軍,為諸將冠;輕財好士,人樂為用。及泰遭變,時纘昌陳兵金浦,追者將至,以所部擁諸將登舟,自以身殿,莫敢有異志;與季父鳴駿、從弟纘緒率眾歸誠,授左都督。奉命平島,所向披靡,遂掃清海國;改授精奇尼哈番。

滇、黔事起,從師榖城,為荊、襄援;尋進征夔府,摧堅歷險,多著勞績。旋師,論功不及;歸家。卒,年四十四(節(jié)「雪泥集文抄」)。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三「藝術」「國朝藝術」。

蔡協(xié)吉

蔡協(xié)吉,字舜孺,號和庵;晉江人。康熙間,與父鳴雷、弟源由海上歸命,鳴雷授參議、源授西安府同知;協(xié)吉授按察司僉事,分巡九江。時議裁冗員,以關務并歸巡道。協(xié)吉至則問民疾苦,召諸掾吏遍詢榷政利弊;積習、陋規(guī),概行厘革。居二年,政簡刑清,稅額亦足。署饒吉守道篆,為政崇大體,不尚苛細;民以事至庭,雖耄稚皆得達情。視事終日,不聞敲樸聲。

性好學,公暇手不停披。為人寬厚簡易,尤敦孝友。弟源卒于官,鞠其孤如己子。周恤親族,無倦意。從兄弟某有急難,至破產活之。

年五十一,卒。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蹟」「國朝仕蹟」一。

杜輝(逵)

杜輝,弟杜逵,同安灌口人??滴醵?,自海上歸命;輝授總兵官、左都督銜,逵授廣東都督銜。

四年,授輝廣東右路總兵官。七年,缺裁候補。召入京,圣祖考試弓馬,特授輝云南永北鎮(zhèn)總兵;逵以原銜隨兄之任。十一年,值吳逆反,輝兄弟俱被脅;至湖廣,日圖歸正,密遣人赴大將軍貝勒王軍前訂期內應。謀泄,兄弟俱被戮,其家屬僑寓廣東。逆平,事聞,賜祭葬,贈輝光祿大夫、逵榮祿大夫;賞給家屬回籍銀兩并米石等物。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許盛

許盛,字際斯,號武巖;同安人??滴跞?,自海上率眾歸誠;授參將銜,屯墾南贛。

時三藩蠢動,閩、粵、荊、湖諸寇躪入江右,破郡邑。贛為數省咽喉,盛率屯丁前后二十余戰(zhàn),解寧都楊家寨、富江等圍,復石城、萬安、泰和、上猶、龍泉等縣,招撫偽將嚴自明、戴順、曾惟龍等,斬偽將陳升、凌之亮、何鼎、陳可、韓大任等,奪回男婦無算。以功,授南贛總兵,晉秩右都督;轉左。復剿崖石寨,降其魁朱明;授拖沙喇哈番,予世職。二十二年,陛見,假歸葬親。盛少遭亂,失親??;至是,匍匐悲號墟莽間,乃得其處。

二十七年,移鎮(zhèn)襄陽。道經武昌,值夏逄龍之亂,幽閉城中,身被四矢;以計脫,隨大兵討平之。時仁廟南巡,盛迎見于宿遷,驗閱箭傷。扈蹕旋京,為言者所劾;溫旨『許盛矢志忠貞,所奏無據』。以原職出鎮(zhèn)宣府;兩次出口,隨征噶爾旦。

以老,乞歸。捐貲三千八百金,修同安文廟及明倫堂、鄉(xiāng)賢祠。卒于家。

子廷瑞,商邱知縣;廷瑜,通判;廷瑤,常德知府。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勳績」「國朝勳績」。

黃明

黃明,字龍光;晉江人??滴跏辏珊I蠚w命;從征巴邱。

十七年,率義師拒吳逆,鏖戰(zhàn)洞庭。論功,以游擊管中營守備。奉命堵賊糧,遭颶風,桅舵盡失,為賊所獲;欲加害,偽將軍杜輝、楊珀力救,得免。明乘機宣布國朝威信,約杜輝殺賊歸順,密遣都司熊飛馳稟貝勒王。事泄,輝遭戮;明強辨免死,仍偵賊舉動,密通信息,官軍諸得預為備。賊勢蹙,欲棄岳州,攻武漢;明復離間其黨,夜帶偽官兵三十余人潛歸我軍。越濠三重,跌傷左臂。嗣,陳珀亦即來歸。吳應期潰竄,明仍以原官隨師進取華容、石首各處;因臂壞,不能射箭。提督桑格代題改授岳州知府;部覆「武無改文」之例,授都督僉事、加都督同知,仍令授云南提標中營守備事。旋以曠職題參,部覆『黃明手傷,免其處分,原品休致』;奉旨:『仍支給守備俸』。

辛酉,明赴沙河甘露庵叩閽,部覆仍執(zhí)前例;奉旨:『議以知府補用』。授臨安知府。禁派革耗;捐修文廟、設立義學,集士按期會課;訟牘隨準隨斷。土官鷙悍,小事輒操戈;申明法律、曉以大義,皆遵教化。捐常平倉榖,勸開墾荒田。魯魁山先為楊宗周竊據,出沒騷擾;申保甲、備器械,協(xié)力堵御。奉文親赴招撫,宗周投誠。陞四川川東道,丁內艱,起補平慶道,遷西安糧道。值圣祖西巡,恭迎鑾輿;累次召對,賜克食、詩字、匾額、人參、鼻煙、眼鏡。擢江西按察使。旋陞浙江布政,復值圣祖南巡;累召對,賜鹿肉、哈密瓜等七樣食物。賜人參,御書「勖貞堂」匾額。以武改文,累官方伯、疊受賜賚,蓋異數云。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循績」「國朝循績」二。

富鴻基

富鴻基,字磐伯,號云麓;晉江人。順治甲午舉人,戊戌進士,選庶常。習滿音,工清書;己亥御試第一。授編修,分校禮闈。陞侍講,與修「玉牒」。假歸省覲,丁外艱。服闋,起原官;遷侍讀,陞侍讀學士。丙午,典順天武鄉(xiāng)試,纂修「世祖章皇帝實錄」;丁內艱。服除,遷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充日講官起居注、纂修「太宗文皇帝實錄」總裁。

甲寅,耿、鄭之亂,竊踞閩中。相國李光地時為編修家居,密疏陳賊可取狀;請王師由贛抵汀,乘虛而入。疏既具,而道梗不通;遂以蠟為丸,置疏其中,遣家人間道微行,經年乃達京師。閣中以人自遠來,虛實未知;慮有變,拒不納。鴻基曰:『孤臣效忠,出萬死為國家圖東南半壁計,奈何坐失機宜!吾當以全家百口保之』。即日代奏;圣祖大喜,出疏遍示滿、漢諸大臣,輒予施行。丁巳,王師入閩,康親王先遣令旗護鴻基眷屬,闔門安堵。是秋,進禮部右侍郎。持節(jié)祭忠勇王海澄公黃芳度,特恩便道省家;為從古未有之寵遇。還朝后,己未、壬戌兩知貢舉,鎖院積弊為之一清。

以病,假;再疏陳請,謂『公署非養(yǎng)痾之地,卿貳豈臥治之官』!蒙俞旨,病痊補用。歸家十年,卒,年七十二;賜葬、諭祭。

鴻基持身嚴重,力撓浮澆。所行多酌古禮,居喪獨辟浮屠。少小時,當明季文弊,窮極神怪之余;首為程朱經學、錢王文法。后習雖屢變,然郡人士至今知正學而誦守者實鴻基倡之也。性惇厚,不輕論人是非;至盈庭聚議,則讜正不隨。刑部尚書魏象樞每語人曰:『吾于會議班中見其胸次洞洞、無夾帶一物者,惟云麓先生而已』。里居,有司未嘗得面。同年友大司馬秀水杜臻奉命過泉,冒雨至門,直入臥室;乃得與語。然終以病,謝不報謁刺。其潔謹自守類如此。所著有「日講四書」十六卷、「詩文集」四卷,藏于家。子中琰(采李厚庵撰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四十五「人物列傳」「國朝列傳」一。

李光地

李光地,字晉卿,號厚庵;安溪人。年四歲,能以炭摹地上燈字影。五歲入塾,力學過人。十四歲,舉家陷賊,挾以邀金,欲殺者屢;終不懼。閑即取書讀,賊帥奇之。其伯父日燝募死士襲破賊砦,拔以歸。

父兆慶,篤嗜正學;以明季講師蔑棄宋儒之書,乃購「六經」、「性理蒙存」諸書以課光地。講誦數年,充然有得;斂衣冠、謹坐起,非程、朱不敢言??滴醣纾e于鄉(xiāng)。庚戌,成進士;殿試擬第一人,以制策一字錯誤,置第五。試詔令,第一;選庶常。時詔諸翰林各獻所學,光地進「河洛圖說」,復拔第一。壬子,除編修。癸丑,同考會試。以親老,乞歸養(yǎng)。

不數月,耿逆叛福卅、鄭氏踞泉州,光地遁匿深山,與叔日■〈火呈〉謀具密疏,言逆必敗狀,為蠟丸;遣仆夏澤間道走京師,因內閣學士富鴻基以奏。圣祖削蠟出疏,動容稱嘆。王師入閩,詔護其家;摺侍讀學士。赴闕,至三山,丁外艱,歸。有白巾賊蔡寅聚眾萬余人,攻安溪;光地設伏據險,絕其糧道,眾遂潰散。戊午,鄭氏復攻泉州,諸縣皆不守,南北道塞;俾叔日■〈火呈〉走福州求援,從兄光斗等由西道迎將軍喇公哈達之師于漳平,同母弟光垤、從弟光埌等由北道迎巡撫吳公興祚之師于仙游。光垤路與賊遇,三戰(zhàn)皆捷,遂奪白鴿嶺。光斗導將軍自大深經湖頭,援兵兩道俱進;泉州圍遂解,諸縣皆復。以功,陞學士。服闋入朝,召問機務;因言鄭氏可滅狀,薦施瑯可用。后瑯果破鄭,降之。壬戌,疏乞奉母還家。

兆慶

李兆慶,字賴甫,號維念;安溪人。兄弟六人,皆力學著聲。兆慶天性至孝,尤篤嗜正學。當明季,多蓄程、朱書,及同郡蔡、陳諸公講解,教授諸子。為諸生,屬文不拘繩尺,淹博宏深。屢試,輒高等,食餼于庠。

是時閩海弗靖,甲族大家往往不能自保;兆慶族聚鄉(xiāng)里,設立教條,閭黨兢兢奉約束,遠近賴之。鄉(xiāng)人有淪于賊者,傾貲贖之;初不問其識與不識也。歲乙未,家陷于賊。時兆慶仲兄日燝募死士薄賊壘,凡數十戰(zhàn);經年,賊勢窮促,走漳州降,竟全其家屬。脫難后,徙舊里;揵戶卻掃,課子弟誦讀。辛丑,貢于鄉(xiāng)。甲辰,自京師還里,修宗祠,定春秋祭期。遠祖墳墓久湮,按譜牒訪求,并得之。

康熙甲寅、乙卯間,滇、黔告變,八閩相繼煽逆,阻聲教數年。子光地,以編修假歸;遣使具蠟丸上報,密陳道里險易、進取機宜狀;卒成恢復之功:皆稟兆慶之教也。王師入閩,上特念忠貞,有旨命保護其父母、眷屬。康熙乙酉,御賜「教忠」扁額;乙未,賜兩柱句云:「一念懷明主,終身思舊恩」。平生厭絕紛華,追慕往哲;時有心得,與理學語錄默相契合。故能踐履篤實,大節(jié)不茍如此。

卒,年六十有七。以長子光地貴,贈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次子鼎征、三光垤、四光坡(「安溪志」參李氏「家傳」)。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八「孝友」「國朝孝友」一。

李日燝

李日燝,字葆甫,號漁仲;安溪人,先春第二子、相國光地世父也。天性純厚,幼善屬文。年十八,入邑庠,試輒高等。順治甲午,貢于鄉(xiāng)。

時鼎革初,山海煽亂,巨寇聚亡命,窟穴安、永、德三邑。歲乙未,光地年十四,同父兆慶及季父日熺眷屬居山砦中。一夜,被寇攻破,惟兆慶走脫,余一家十二人悉被擄,先春以憂殞。日燝遠出,奔歸;既痛父、又悲弟侄之在羈也,遂衰麻詣賊壘,聲淚甚哀,引義慷慨。渠魁亦感動;然邀賂,終不釋。日暻自賊還,滅午餐,作辭誓志,定計乘夜劫之。于是糾家僮并傭食者百人,涕泗與謀;眾皆愿出死力。丙申四月九日夜,冒大露雨,捫藤以登;度天已曉,即鳴螺直偪賊帳。賊出不意,又霧重,不辨眾寡,狼狽奔竄,墜崖死者無算;出弟侄二人,余又縶入他壘??茸呙?,遂大征合遠近部賊將萬余人,晝夜攻奪故壘;日燝用百人者拒之,日與賊戰(zhàn),以一當百。自夏涉秋,小大百斗;賊散亡略盡,勢蹙,歸命于官。其家長幼悉拔出,而數縣積寇皆平。

尋以廷試至京師,入肄國子,文聲籍甚。應選府判,不就;而歸老林泉,湛書史以自樂晚歲。善古文辭;綜所著若干卷,名曰「盤嶼傭言」。終年八十有八??滴豕镂矗獾厝胗P,奏聞當日事;圣祖賜「在原至誼」四字,以旌其家(「安溪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八「孝友」「國朝孝友」一。

李日■〈火呈〉

李日■〈火呈〉,字省甫,號白軒;安溪人。為諸生,兼習韜略。

值逆藩、「??堋菇挥彛铡觥椿鸪省蹬c從子光地議以蠟丸上封事。日■〈火呈〉間道護健仆出關赴闕,備陳賊狀;圣祖嘉之,密授方略。尋耿逆平,而海上偽帥劉國軒陷海澄、圍泉州,斷江東、洛陽二橋,南北道塞。時將軍喇哈達駐師漳州,日■〈火呈〉與光地協(xié)謀議請援師。日■〈火呈〉自走福州,請于康親王。又與從子光斗迎將軍喇公溯北溪、踰石柱嶺,出安溪;遣從子光垤、光埌導巡撫吳興祚師由仙游踰白鴿嶺,出永春:兩路夾攻,敵聞遁去,泉郡以全。時泉屬四面皆敵,日■〈火呈〉獨與光地謀畫,艱貞共濟。隨詣都陳平海五策,悉見嘉納;署福建水師總統(tǒng)。從大兵平廈、金兩島,降敵將吳國俊;特旨:『李日■〈火呈〉當閩省變亂之時,克篤忠貞、殫心效力可嘉』。即授邵武副將;有保障績,邵人祠祀之。

調臺灣安平鎮(zhèn)。時鄭氏余眾陳辛入水沙蓮倡亂,三十六社應之;日■〈火呈〉率五百人收捕,辛匐伏歸命,海外帖然。擢永州鎮(zhèn)總兵官;宣布朝廷威德,猺獞讋服。

以年老,乞休歸。輯「性理」諸書以進,御書「方重淳深」四字褒之。林下三十年;年九十,卒。

日■〈火呈〉磊落和易,遇事英發(fā)。書畫詩文,蒼然拔俗。其至性奇節(jié),當代魏環(huán)溪、富云麓皆托諸歌詠,娓娓述焉。

光垤,以功授通判;光埌,左都督。子光■〈土奐〉、光型、光北(「通志」參「安溪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勳績」「國朝勳績」。

陳有年

陳有年,字孫榖;晉江人。明季舉人;有智略。

順治間,為興泉道閔肅幕友。時海氛,閔長子與焉,甚以為憂;有年計出之。后又與湖廣布政黃志遴游,志遴署有宿案,株累州、縣官二十余人,有年力為昭雪;志遴稱之。

海澄公黃梧聞其名,聘為上賓。澄邑粗安,將裨頗事聲色之娛;有年謂『三孽方興,「海寇」在臺;澄兵僅有三千,非諸公暇逸之日』!眾皆目為至論。未幾,耿逆叛,黃梧病死;漳城守劉豹受逆意,將危梧家。有年受梧托孤,部兵殺豹;漳郡復寧。耿逆又以婚事誘梧子芳度,使至福州;有年止之。且為蠟丸書,遣黃藍至京告急;書達,仁廟問『梧子年少,誰與謀者』?藍以有年對。命大臣記姓名,從優(yōu)議敘;而有年已卒。

有年在海澄時,耿、鄭百計誘之,不從;及將卒,猶執(zhí)芳度手,教以死守孤城,料后事多奇中。著有「史懷參」十卷、「文集」三十卷、「詩集」四卷、「陰符經解」二卷。

子方升,舉人,教授(采林象湖傳)。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七「忠義」「國朝忠義」。

段應舉

段應舉,遼東鑲藍旗人。康熙十五年,以都督同知提督福建軍務。當克復泉郡之日,誓師戒殺,秋毫無擾。

寇圍海澄,應舉矢志堅守;食盡援絕,至蒸靴底皮、煮糊窗紙以為食,兵民無一叛者。不數日城陷,遂自殺。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福建陸路提督)。

朱起龍

朱起龍,浙江人。起家戎行??滴跫滓?,全家被難,起龍走脫。丁巳二月,隨提督段應舉克復泉州。將軍藩鎮(zhèn)議剿,起龍勸提督極力阻止,民賴以全。三月,白頭賊匿城中,夜半竊發(fā),兵民失措;起龍率眾先驅,從北門殲逐,始遁。授中軍參將;歷建奇功,秋毫無犯。泉民黃郁家貧,有女年十五,賣與福州楊把總為妾;臨行,哀哭不忍去。起龍捐俸二十兩代贖,俾就近擇配。郁親族鳩金繳還,堅不受。又,張?zhí)戾a拆屋,有傷鄰家致競;問價十金,如數捐給,免拆。后陞海壇鎮(zhèn)總兵,軍民遮道泣留(近時新案)。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清福建陸路提標將裨)。

李尚文

李尚文,籍貫未詳??滴醭?,任水師將,調防泉州城。

十三年,耿逆變,款使至泉,提督王進功剪辮納印,縱兵焚劫坊市。于是提標兵劫縉紳,諸防兵劫編氓,士女袱被號竄;獨尚文約飭所部兵,秋毫無犯。

未幾,提標誘殺城守賴玉、守備戴國用;泉民德尚文最深,為涕泣請命,得不死(陳宏夫「三秋紀事」)。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福建陸路提標將裨)。

劉興國

劉興國,字振宇;直隸宣化人。入伍隨征,討平逆亂、恢復遷界,多立戰(zhàn)功。由古田把總,累遷提標后營游擊。

康熙十七年,「??堋箛瑒菸@勐?;國興身先士卒,竭力捍御,城賴以全。每行軍所至,紀律嚴明;保全婦女名節(jié),不可勝紀。福、泉二郡士民至今頌德。

歷任河北、碣石、韶州三鎮(zhèn)總兵官。卒,恩賜祭葬。子世明,任福建巡撫,陞本省總督;閩人咸慶國興能以陰貽作貽謀者。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福建陸路提標將裨)。

陳龍

陳龍,號鱗長??滴鯐r,為金門鎮(zhèn)總兵。先是,海上陸梁,吳撫軍以偏師援泉,龍為先鋒;先撫軍至泉,遇賊橫陣披靡,莫程其勇。及開府于金,用意拊循;外肅備御、內集流通,封內來者如歸。復以公暇與人士分期校文,第其高下。比督學試士,則所識拔者,皆裒然居首;一時稱為名將儒雅。

有同安縣民許貞,負官餉;其叔許開鬻兒女以釋其系。鱗長聞之,捐俸百余金,代贖所鬻,使復完聚;泉人德之(近時新案參「皋軒文集」)。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金門鎮(zhèn)總兵)。

王育賢

王育賢,遼東人??滴跏吣辏闻d泉道。六月,「海寇」圍泉州,育賢日夜為戰(zhàn)守具,與士卒登陴守御,不解甲夜臥者四十余日,徒跣率百姓操畚鍤筑垣。聞援師逾白鴿嶺至,單騎臨衢巷,遍慰父老;父老皆感激流涕。竟以勞卒;圍解,老幼投柜運櫬,攜牲醴,數千人哭送,祀于崇陽樓左。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興泉道)。

張仲舉

張仲舉,海州人。由官監(jiān)生,康熙十六年,守泉州。時海氛未除,軍興旁午,民賴以全。忽有白頭賊,夜踰城西北以進,達旦而遁。越日,主兵者議剿,西北半城坐以通賊;仲舉堅持不可。后又獲賊部蕭姓者,扳扯多人;悉置不論,止梟首惡,民得安堵。后陞興泉道。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泉州知府)。

王國泰

王國泰,奉天蓋平人。初為福州同知,逆藩蓄異謀,國泰每偵之以告總督范承謨。后佐郡泉州。

康熙十六年,遷福建鹽驛道。會耿逆初平,海氛尚熾;國泰辦應夫船予直,不以擾民。泉州告警,請破賊;募壯勇數千人,授衣糧、甲仗,率先士卒,奮呼擊賊。泉人素銜其恩,效命恐后;賊大潰,圍解。敘功,增秩;擢安徽按察使(「福建通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泉州府同知)。

李鈺

李鈺,奉天人??滴跏辏蚕h。漳賊蔡寅率眾數千寇縣,民心洶洶,不知所出;鈺與防守王某率軍民保御。里人林超比素曉陣法,適在城中,見賊行死門,謂『無能為也』!隨機制應。賊百計不能克,遂引去。次年戊午四月,賊又至;四面環(huán)攻,欲持久以困敝。鈺督練兵壯力捍,夜間每陴一燈、數陴一燎守之。女墻上橫以巨石,累小石于下;賊稍近,以炮石飛擊之。賊梟將駕云梯臨城,大石、火炮齊發(fā),斃梟于西門城隅;即令弁兵王大■〈爫可〉、鄉(xiāng)壯劉猛縋出,砍壞云梯,并殺通賊之許潛。賊又積松梢于西門鳳應宮一帶,欲以凌城。鈺同協(xié)防甯某急引兵壯吳申、吳國泰、張義、吳士等分道出大小東門與賊戰(zhàn),賊稍卻;開大西門縱民撤運松柟入城。是時賊各道把截,絕我救援;乃以蠟書令李斗從間道求援于郡,得提督兵取道南安翁山。有翁山向壯為官軍向導,從翁格抵安;賊戰(zhàn)失利,遁去——計被圍二十八日。賊黨猖獗,連年攻城,而邑中生靈克全無害者,鈺保障之力也。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安溪縣知縣)。

宋煜

宋煜,北直人??滴跏?,知南安縣。時海氛未靖,大兵進剿;煜內飭政治、外給軍需,倥傯立辦??芙俅迓洌枢l(xiāng)總武舉李元烈追擒賊將李紫、李復貴,梟首。

戊午六月,「海賊」攻南安,多方誘降;煜從城上叱罵。城陷,身率家丁巷戰(zhàn),力殫遇害。越三日,賊去;百姓環(huán)尸而哭。見膚體如生,蚋蠅莫近;共收埋于城東。事聞,贈按察司僉事,蔭一子。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南安縣知縣)。

沈朝聘

沈朝聘,奉天人;鑲藍旗筆帖式??滴跏?,知晉江縣。性淡泊,署內粗糲自甘。

時海氛竊發(fā),朝聘筑靈水、前埔、日湖、東石、圍頭五寨,日練鄉(xiāng)兵以為犄角。戊午,賊至,圍城;發(fā)大炮射入城,雉堞幾為之壞。朝聘以籧篨絡土石堵之,炮不得入。賊又為地道穿入城,朝聘以火藥從石隙燒之;如是累日。援師至,賊乃遁,圍解;賊斷新橋浮橋以去,朝聘克日修就。勤勞赴事,軍需無誤。大兵至,供億浩繁,民不堪命;朝聘從容調理,事得就而民亦安。

后以才能,改調臺灣。旋陞霸州知州,累官巡撫。祀「名宦」。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晉江縣知縣)。

郭國祚

郭國祚,南安蓬島人。泉有江拐子,名幾,為海上鄭氏黨;聚眾邵武山中,蔓延衢、信。其卒皆裹頭露足,登高輕捷如飛;官軍莫何。國祚年方二十余,與江右翁韜謀為閩撫吳留村諭降。書牘,越壑踰巖,抵其帳下;江發(fā)書怒,欲殺之。偽總兵高茂方力諫勸降,釋之歸;而江幾尚猶豫未決。國祚偕韜徑造吳公請見,陳江幾可撫狀;并請擅假書牘罪。吳大喜,立作手札,擇有干略者偕行;江幾遂率所部七萬余人降。國祚讓功不居;后改名世耀應選翹關,為千夫長。

值臺灣未靖,金門總兵陳龍以世耀善習水,簡令率甲士結陣揚航,隨靖海將軍施瑯平之。敘功,加都督,授古北口游擊。

圣祖北幸,召見;解所御日本貢刀,令世耀跨赤驦以試,大嘉嘆。遷參將,擢廣東副將(按國祚實泉南安人。□□□翁韜□載江石人,誤也)。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鄭士熊

鄭士熊,字淑禮;安溪人。攻舉業(yè),兼嫻韜略。登武科;非其夙志,不赴銓選。戊午海氛,嘗隨相國李光地舉義兵,導王師下永邑,解泉厄;力辭薦辟。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鄭士亮

鄭士亮,字淑時;安溪人。值寇亂,有捍御雄才。外父陷于寇,不惜己貲,傾囊贖歸。又嘗于干戈擾攘中,冒險捐軀,以保祖母一族之難。壯歲,捷武闈;未服官而歿。

子延瑾,舉人,知縣(以上俱「安溪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陳司可

陳司可,安溪人。慷慨好施。鄉(xiāng)遭寇掠,人無安宅;司可出己貲營堡,以衛(wèi)鄉(xiāng)閭。邑令舉為鄉(xiāng)賓。年八十三,卒(「安溪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李光埌

李光埌,字賜卿;安溪武生。戊午歲,蔡寅煽亂,攻縣城;光埌佐兄光地率鄉(xiāng)壯擊敗?!负?堋箛?,復捐厚貲招募鄉(xiāng)勇,捍衛(wèi)梓里??涤H王大加優(yōu)獎,劄授參將。巡撫吳興祚援泉州,阻于白鴿嶺,光埌同從弟光垤夜沖寇巢,俘獲甚眾,遂迎王師收復永、德二邑,而泉州圍解。敘功,授守備。施瑯攻取澎、臺后,敘光埌績,加左都督,委署晉江營游擊(「安溪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李光益

李光益,字利卿;安溪人。當「海寇」圍泉,中丞吳興祚將由永救泉,被賊踞白鴿嶺,峻險難越;□□□□李光地令光益領鄉(xiāng)壯接引。光益潛師,乘黑夜陟巔,直逼寇壘,斬關奪隘;賊驚竄,大破之。黎明,詣幕獻馘;吳中丞嘉其勳曰:『此神勇也』!記名特薦,授守備(「安溪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李光垤

李光垤,字阜卿;安溪人。少入庠,有能名。

康熙丁巳、戊午間,耿逆平后,鄭經猶蹲廈島。流賊蔡寅突至盤嶺,達里門才五、六里;兄光地家居,比里伍丁壯以為聲援。光垤自請往御,遂直抵嶺下,坐磐石上,約眾無譁。適值云霧四起,咫尺不辨人;賊據嶺巔,臨谷下望,滿野蔬畦、木杙皆為我眾,遽驚退。

是歲,偽將劉國軒圍泉,斷漳興橋;軍皆阻,不得進。光垤領鄉(xiāng)壯由永春間道兼行,路與賊遇,三戰(zhàn)皆捷,奪白鴿嶺。迎巡撫之師,復為先導;拔永春,長驅而下,泉圍遂解。時偽鎮(zhèn)尚有在德邑南庭者,光垤遂逼賊壘,賊望風夜遁;追至漳郊,余黨悉平。敘勳,得恩貢,授府通判;辭不就(「安溪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李光斗

李光斗,字樞卿;安溪人,通判日暻子。以增生,入太學。性至孝,時時為嬰兒慕以娛父母;父母嘉其志,別字之曰「萊庵」。為人慷慨尚義,綽有父風。方日暻之急難也,光斗隨父行間,寢戈沫血不離側。

康熙戊午歲,妖人蔡寅聚海上,號「白頭賊」;剽劫郡縣。相國光地結族保衛(wèi)鄉(xiāng)閭,光斗傾貲贊襄。白頭賊攻縣城,光斗遣仆黃鵬領家僮數十人佐邑令李鈺堵御,擊敗之。

是歲,「海寇」圍泉州急甚。寧海將軍喇公統(tǒng)大軍救援,入杉關,駐師漳界;寇斷江東橋,師不得達。光斗率鄉(xiāng)旅間道過漳平石柱嶺,鑿山支橋,迎導王師由湖頭鄉(xiāng)出安溪進援;郡圍遂解。時兵役薦興,追呼孔急;光斗為邑人代輸,不取其償(「安溪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李治

李治,安溪人。少知兵事,出入戎間。泉郡被圍,絕糧日久,危困甚;大學士李光地請援師未至,而患城中不支,與治商。治薦董升、翁已二人能沒水行;臨河至城下夜呼,守陴者懸二繩以上,合城歡呼堅守。數日,大兵果至,「海寇」遂遁去,泉圍得解;治與有勞焉(「安溪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王佐

王佐,安溪感化里人。父應基,精于醫(yī)。年屆九十,步履如常;舉鄉(xiāng)賓。佐享年亦八十。

康熙丁、戊間,大學士李光地糾義族捍衛(wèi)鄉(xiāng)里,令弟光垤、光埌奪白鴿嶺,迎巡撫吳興祚之師于仙游;佐與戎行,不辭勞瘁。以軍功,扎授千總;總督姚啟圣委署本邑防守。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沈高攀(高裔馨)

沈高攀,安溪來蘇里人。為諸生,慷慨尚義??滴跫滓?、乙卯間,年甫弱冠,值漳賊煽亂,剽掠城邑;李光地招集義兵以護鄉(xiāng)閭,舉攀為里中總練,自出家貲率領兵壯協(xié)力御寇,著有勞績,勞瘁而歿。

同邑諸生高裔馨,甲寅間,邑令李委御漳、同諸寇,民賴安堵。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劉望祖

劉望祖,安溪諸生。戊午,「??堋刮淳?,李光地因安、永聯界,多受寇害;以望祖有文武才,委作十五寨堡主,團練鄉(xiāng)兵,連環(huán)御寇;里閭賴保護焉。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李光征

李光征,安溪人。為人持義。戊午歲海氛,李光地諭以團練鄉(xiāng)勇,豫防詳密。卒,年九十一歲;五世一堂(以上俱「安溪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黃登稚

黃登稚,字良策;安溪仙瀛人。常從李日燝破賊,脫光地全家之難。生平行履,卓然可稱(節(jié)「安溪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周允隆

周允隆,安溪人??滴醵∷?,蔡寅寇安溪,李日燝薦隆任練總事。賊過新康,隆率鄉(xiāng)勇追賊林東溪,奪馬一匹,獻于縣令李鈺,賊黨自是解散;里人至今傳之(「安溪志」)。

——選自「泉州府志」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吳溉

吳溉,安溪人??滴跏吣辏负?堋箛?;時寧海將軍喇師駐漳州,賊斷江東橋,援絕。李光地以學士居憂家中,遣溉與其從兄光斗率鄉(xiāng)兵導喇公自漳州引師出安溪,海寇遁。以功,劄授把總(「安溪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白灝

白灝,安溪依仁里人;武生??犊辛x。嘗從李光地協(xié)力御寇,挑練鄉(xiāng)勇,以靖海氛。事畢,康親王欲實授守備;以母老,辭不受(「安溪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林宏才

林宏才,安溪依仁里人;武生??犊攘x。初海氛,團練防御,保護鄉(xiāng)閭;出家資,招募壯勇以破流賊。時有白頭賊蔡寅黨伙猖獗,剽掠村落;聞其嚴警,不敢擾犯??偠揭⑹灨锻ㄅ校灰阅咐?,辭不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張焞

張焞,字伯靖;惠安人。順治甲午舉人;辛丑進士,授推官。改曲周令,民稱「張佛」;丁外艱,歸。

值鄭氏據泉,勒餉諸邑,拘縶衣冠,脅令從仕。焞傾家與之;曰:『吾頭可斷,志不可易』!尋大兵至,得脫。戊午,邑再陷;眾遇之,曰:『此張進士,正人也』。護出之。自是,絕意仕進,鍵戶講學。提督段忠烈應舉稔其清貧,分俸贈之。

年六十四,卒。著有「四書摘要」、「時拂居詩文」(雍正舊稿)。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蹟」「國朝仕蹟」。

洪啟范

洪啟范,字爾錫;南安英山人。少讀書,沈靜有智慮。時海氛未靖,山居騥擾,族推范為砦長。性方嚴慎密,不少假借;咸敬憚,無敢犯者。是時,泉標朱中軍威望素著,為一郡長城;與洪氏深相結。山寇陳申、李復貴會攻洪砦,中軍提兵擒二酋,鄉(xiāng)人以安。

丁巳、戊午間,白頭賊攻圍安溪,拒援兵于嚴嶺,嶺峻溪惡,相持累月,安溪幾不支。啟范曰:『從吾鄉(xiāng)間道由英格出賊不意,可救安溪。官兵與吾相首尾;有德而不報,非義也』。往見朱中軍,言其狀。中軍韙之;送之出門曰:『平時握手,歡若兄弟;至軍中,則無戲言!吾子慎之』。范曰:『愿當軍法』!遂導官軍攀陟而上,以鄉(xiāng)兵為前鋒。是日,重霧彌山谷;兵抵嶺上,據勝地。賊乃覺,一戰(zhàn)仆其旗,遂潰;其眾填枕坑谷,不可勝數。乘勝抵安邑,解其圍;于是洪氏義聲聞于七邑。制閫郎公上其功,傳旨褒嘉;當事旌以扁曰「奇謀匡國」。清溪人至今嘖嘖焉。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洪寶基

洪寶基,字伯珍;南安英山人。為諸生,慷慨有大節(jié)。時海上多故,山寇竊發(fā);族推基督鄉(xiāng)兵備盜,捍衛(wèi)山砦,一鄉(xiāng)賴焉。嘗從數人巡徼,至石坑,猝遇巨魁廖丑——丑為賊前鋒,驍勇冠其屬,縱橫安、同,所向無前;同行數人皆悄悄引避。基不知其為丑也,挺身迎之;丑素識基,呼其小字曰:『爾書生,今日可惜』!丑且氣吞之;基亦健斗,相持頗久。同行有飛石助之者,竟擒丑,梟其首而歸。由此,名震鄉(xiāng)邑;提軍段公嘉勞之。后白頭賊攻安溪,寶基復與族叔啟范率鄉(xiāng)兵由間道解安溪之圍(事載「安邑志」)。

會「??堋灌嵤吓绅A至英,族人奮螳臂,攻殺之;鄭大怒,且剿洪氏。適族中有與鄭素交者,哀解稍釋,以一校行查。洪氏紛紛欲逃;寶基曰:『此時州郡皆鄭境,逃且安之?彼既以查為名,順則撫、逆則剿。我逃,是彰其罪而益其怒,吾族不保矣』。乃領鼓吹,前迎十里外;誡族人曰:『若等登砦,望吾信息吉兇,以決進退。吉則皆前;兇則各任所之,吾一身當之』。海上校見寶基,大喜下馬,揖曰:『固知公等無他,吾豈以數人累一族』!洪氏由是獲全。

寶基質直,敦族誼;遇有公事,義形于色。晚際升平,享壽考。每首春,輒置酒,召族子課文;酒后舞蹈,述壯時擒廖丑事。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捍衛(wèi)」「國朝捍衛(wèi)」。

施世澤(明良)

施世澤,即齊世;施明良,即亥世:俱晉江人。

世澤受康親王隨征副將劄付,隨提督段應舉出師海澄;城陷,世澤被執(zhí)。明良在海日久,先授援剿前鎮(zhèn)偽總兵。二人隱忍事鄭,蓄謀歸正。康熙十九年間,總督姚啟圣密諭同安鎮(zhèn)總兵王英遣都司施應元前往查探;世澤、明良回稟:『各路進兵,須俟省船到日,方可齊舉。圍頭安兵甚為妥當,至期速運八槳船四十只,以便相機接取;自當密約同志,圖據廈門,擒鄭錦來獻』。機事不密,為書辦呂運出首;被鄭錦捉拿,將世澤、明良在金門料羅地方磔殺,并將明良男施馨、施偉等七十三口盡沈于海。屢經督、撫具題請恤;世澤以子致遠任海安營游擊,贈懷遠將軍。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七「忠義」「國朝忠義」。

林皋

林皋,字伯宏;惠安人。從將軍楊捷來征「??堋?,破淅山、東埭、萬人洞諸處,擢提標游擊。又以克復金、廈諸島功,晉秩七等?!跤啾姫q保江東橋、灣要樹等砦,總督姚啟圣趣兵南下;皋率所部先登,攻劉國軒所筑十九砦,平之。加拖沙喇哈番,改蕪湖游擊。

會征噶爾旦,轉餉有功,陞東兗參將。旋遷定廣副將,申明紀律,招徠蠻苗;遠近帖服,積逋以清。擢南澳總兵,飭營規(guī)、刷陋習,兵民便之。

年八十七,卒。子士佐,世襲拖沙喇哈番。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洪秉鈞

洪秉鈞,字元衡;惠安人??滴跏拍?,隨征臺灣,連復十九寨及海澄、金、廈兩島;功加左都督,授邵武營參將。值歲饑,設法賑兵,軍士不匱。捐修文廟,立有「文德武功」碑。歷陞肇慶參將、荊州總兵;卒。

子斌,以蔭,授禮部郎中;隆,雍正壬子副榜;成,雍正癸卯副榜、壬子舉人,任華容、江華知縣。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裴震忠

裴震忠,晉江人??滴跏拍辏时娡东I廈門城,授副將劄。命往臺灣宣揚圣化,招鄭經等歸順,兵部給副將原銜劄付。

康熙二十五年,羅剎犯邊;震忠?guī)ьI閩省藤牌兵隨大將進征五次,奮勇爭先,俘馘無數,大將軍給賞銀幣。敘功,授龍門水師協(xié)右營守備,引見記名。在任十四年,束兵安民,地方寧靜。

三十九年,推陞陜西左營游擊。以染血疾,乞休;原品致仕。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林匯

林匯,字如淵;惠安人。父早歿,母周氏守貞鞠之。

匯少倜儻不群。會總督姚啟圣統(tǒng)師削平金、廈、澎、臺,匯上策干之;授以援剿劄付,訓督舟師。敘功,奏授左都督。

丙子,謁選,授湖廣竹山游擊;歷山東登萊參將。秩滿,陞湖廣黃州副將。黃梅,故陳友諒竊發(fā)地;地險民兇,因逼于縣官,變起不測。匯親到曉諭,鷹眼悉化;督府褒獎。

居四載,以病告歸;足跡不入城市。

——選自「泉州府志」卷七十六「補編」。

傅為霖

傅為霖,字石漪,號晦三;南安人,明會元夏器之后。由海上納款,制軍姚公啟圣頗得其力。鄭氏盡殺其眷屬,獨為霖與其父逃免。

康熙間,授松江府通判,署華亭縣;逋餉數萬,咄嗟立辦。攝郡篆;累年積牘,次第裁決,皆報可。其間多以援赦請,人嘆于公復出云。

為霖能文,工詩。初抵通判任,即攜其祖夏器「錦泉集」,與云間□□□、周茂源、張若羲、董俞等校梓之;諸公皆為之序。于廳事之西葺屋數楹,顏曰「綠綺堂」;延名俊觴酒賦詩。其詩秀骨逸氣,饒于藻而沈于思。所著有「陽谷詩集」、「文集」、「別集」。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五「文苑」「國朝文苑」一。

萬正色

萬正色,字惟高;晉江人。初,以黃姓從軍;有功,授職屯嵫陽田,擢興安游擊。

吳三桂反,隨將穆瞻討賊。破羅漢關,以計擒賊。伏兵取朝天嶺;衣賊衣,夜襲廣元。于是昭化、蒼溪,望風皆復。遷平魯參將;值興安兵變,戢定乃行。陛見,賜賚有加。授岳州總兵官。時賊之宿將重兵皆聚于岳,樹柵洞庭湖而筑堡于岸以拒我?guī)?,四載不下。正色為前鋒,軍七星山。別遣輕騎襲岸,身率壯士斫其水柵;岸上舉火大呼,賊驚潰。復塹君山以扼之,據駝河絕其餉道,戰(zhàn)蘆席口焚其舟,斬賊將張炳、趙有庫等。凡十七戰(zhàn)皆捷;賊杜輝、江義遁,與吳應期嬰城固守。正色遣表弟魏士曾用死間計,賫書赴賊中;應期果疑,殺杜輝等十三人,士曾亦遇害。賊猜懼,皆出降,應期奔去;遂拔岳州,長沙諸郡以次削平。

時「??堋躬q肆陸梁,正色密疏陳海疆情形;晉太子少保,提督福建水師。以林賢、黃鎬、陳龍、楊嘉瑞為援剿四鎮(zhèn),與巡撫吳興祚水陸并進;破海壇,進泊湄州。詰旦會戰(zhàn),揚帆直搗賊隊;兄德耀率四鎮(zhèn)繼至,大破之,復金門、廈門,偽將羅士珍等以海澄降。正色招撫降附,禁戢諸軍;都司有掠民羊者,斬以徇,民得安堵。復疏展沿海界禁;四省仳離,一時復業(yè)。

移陸路提督,改云南;為部將所愬,罷歸,卒。

正色胸有七痣,聲如洪鐘。八歲時,母病目;以舌舐之,遂愈。父以非罪系,請代,得釋。及貴,修洛陽橋、開八卦溝、建晉江會館,鄉(xiāng)黨尤盛稱之。著有「平岳、平海疏議移文」及「師中紀績」等書。

兄德耀,以功授都督僉書。子際璋,鹽法道;際祥,世襲騎都尉;際瑞,浙江提督。

魏士曾,亦晉江人。事聞,蔭一子衛(wèi)千總。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勳績」「國朝勳績」。

駱儼

駱儼,字溫如;惠安人。登康熙丙辰武會試;從水師提督萬正色討「海寇」,陳靖海三策。以平兩島功,授汀州游擊,遷大同參將。隨軍征噶爾旦,以功擢平遠副將。剿紅□、平三江,屢有功。晉楚雄總兵官,邊方無擾,前后巡撫□銑、郭塛兩疏薦之。卒于官,賜祭葬,蔭一子入監(jiān)。著有「紫松詩文集」。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勳績」「國朝勳績」。

黃瑞

黃瑞,惠安獺窟人。嘗從兄海上,慣波濤,識水性。康熙戊午間,萬正色提督閩師,瑞隸于援剿總兵黃鎬麾下。自海壇開舟戰(zhàn)于崇武海,大敗「賊將」林陞、鄭渠,逃歸臺灣。以功,授銅山鎮(zhèn)中軍游擊。辛酉,從將軍施侯瑯攻臺灣,戰(zhàn)澎湖,著有懋績;功加左都督,帶番銜世襲俸米。

陞山西代州參將,致仕歸。

子吳祚、吳禧,俱國學生;吳祚有詩名。

——選自「泉州府志」卷七十六「補編」。

洪范

洪范,字壽箕;晉江人。初授千總,委防宣平。賊兵犯境,敗之。隨大兵攻賊小門山,連破十三寨,斬偽將朱仁、林忠等,復興泉;擢中軍守備。

從平金、廈,克澎湖,招撫偽將房錫鵬等;晉左都督,管同安營事。轉湖廣參將,調江南。

會用兵西陲,趲糧赴軍,遷慶陽副將。凱旋,陞海壇總兵。卒,誥贈太子少保,予祭葬。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施瑯

施瑯,晉江人。以平海功,封靖海侯。卒,子世范襲。世范卒,子廷皋襲。廷皋卒子純愷襲。

——選自「泉州府志」卷四十「封爵」(清)。

施瑯,字尊侯,號琢公;晉江人。膂力絕人,精曉陣法;居濱海,尤善于水師。初從戎伍,討山寇有功,授游擊。

唐王建偽號福州,以為左沖鋒。明亡,鄭成功退據島上,邀入海為左先鋒;旋忌其才會有標弁犯法,欲殺之,成功為解免,不從;成功怒,瑯遁歸,父大宣、弟顯皆遇害。

瑯從定遠將軍解福州圍,授同安副將。破■〈氵丙〉州壘,擒其騎將,降萬余人;陞總兵官??滴踉?,授水師提督;密陳金、廈可取狀。率將士搏其島,克之;降萬八千人。晉秩右都督、靖海將軍,入為內大臣,封伯爵,奉朝請。

二十年,內閣學士李光地奏,言臺灣可取狀,且薦瑯可用;仍為水師提督,加太子少保。是年至軍,泊舟平海衛(wèi);衛(wèi)有廢井,拜之而泉沸。

二十二年六月,興師;大書將弁名于桅篷,以別功辜。時眾澳皆為賊據,遂泊于八罩灣。其地水駛石惡;師至,潮長沒石,舟得平渡。臺帥劉國軒守澎湖,據險要為固守計;筑短墻、置腰炮,環(huán)二十里?,樓睬颁h藍理等直入戰(zhàn)■〈舟宗〉,奮呼力戰(zhàn)。會南潮發(fā),為急流所壓;臺舟四合?,樣H駕帥艦沖其圍,總兵官吳英繼之,殺臺將大小七十、臺兵二千余。已復取虎井、桶盤嶼;遂督師大舉,分三隊:東指雞籠山為奇兵,西指牛心灣為疑兵;又分中隊為八股,進壓前壘。臺將來拒,總兵官林賢率先陷陣,大師繼至,踴躍用命,呼聲震撼波濤。自辰至申,焚臺舟百余,殺其將三百、兵萬二千有奇;而臺之精銳悉殲矣。凡海洋占候:云合風生,雷鳴風止。將戰(zhàn)時,黑云起,國軒置酒賀。少頃聞雷鳴,錯愕失聲;及兵敗,遁歸臺灣。鄭克塽降,臺地悉平?,樔肱_,海水驟漲四尺,丹得并進。初,人謂鄭氏乃瑯深仇,師入,將快意;瑯曰:『義不共戴,寧忍忘之!顧海島新附,一有誅殘,恐人情反側。吾所以銜恤茹痛者,為國家事重,不敢顧私也』。疏聞,仁廟大悅,即解所御衣,賦詩以賜;封靖海侯,世襲罔替?,樣盅耘_地不可棄狀及寬減賦額、投誠人安插本省諸疏,皆報可。

入覲京師,命途次三設供帳。以步履稍艱,侍臣持掖拜起,賜坐。奏對,請依闕下;不允。歸,卒于官;年七十六。贈太子少傅,謚「襄壯」。

瑯容貌魁杰;少時莊際昌一見,大奇之。既平海島,從容坐鎮(zhèn);日與文士、詩人宴游酬酢,頗有東山、汾陽風度。為將紀律嚴明,熟習海務。初出師時,人言南風不利;瑯曰:『我泊舟地距敵遠,北風起,舟從風飄散,非二、三日不能集。刻正夏至前后二十余日,風微浪靜,夜可泊洋,聚而觀釁;不過七日,舉之必矣。且國軒為彼魁杰,適守澎湖;克之,則臺灣可不戰(zhàn)下也』。卒如所料。所用部曲、家將及為帥艦舵工、水手自立績效擁旌旄者,前后相屬。

子世綸、世驃,自有傳;世范,襲侯爵(「榕村」、「近道齋」二集合纂)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勳績」「國朝勳績」。

周澎

周澎,字文濤;晉江人。博學,工古文、詩賦。靖海將軍施瑯延之幕中,刻不能離,翰墨盡出其手。著有「移亭集」。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五「文苑」「國朝文苑」一。

陳昴

陳昴,字英士;同安人。少好擊劍,有投石超距之能。弱冠,賈海上,熟識海島港門、風潮險易。

總督姚啟圣、將軍施瑯奉命攻臺灣,聞其能,召與計事;昴指畫南北風信阻澳,了若指掌?,樕浦?,置麾下參密畫。及戰(zhàn)澎湖,身自搏斗;乘風破浪,所當敵皆披靡。敘功,授蘇州城守游擊。漕艘往來,鼠竊不絕;昴拊循有法,兵民以輯。

尋調定海左軍,兩遷至碣石總兵官,擢廣東副都統(tǒng)。到任,即疏劾天主教異端惑誘群愚,隱憂剴切。又見沿海困于洋禁,謂其子曰:『濱海民生業(yè)盡在番舶,今禁絕之,則土貨滯積,生計無聊;未有能悉此利害者。即知之,又莫敢為民請命。我今疾作,終此而不言,則終莫達天聽矣』。遺疏上,圣祖嘉納之;商民稱便。卒,年六十八。

子倫炯、次子芳,皆以韜鈐、勳業(yè)世其家。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吳英

吳英,字為高;晉江人,晚徙居莆田。初,以王姓從軍??滴醵辏瑥钠浇?、廈;論功,授浙江都司。

甲寅耿變,賊兵出據金、衢;提督塞白理授英左軍游擊,平寧海梅杭賊,解臺州圍。復破偽帥張拱垣于三門港、殲朱飛熊于毛頭洋,軍聲大振。會貝子富喇■〈口答〉視師,問『諸將誰可膺大任者』?提督首以英對;遂授為先鋒。前后復黃巖、太平、樂清等縣,斬賊帥劉邦仁等;又破賊二萬于上塘。賊保殘卒,隔河而陣;英夜令人負草一束,乘潮填河以濟,大破之。乘勝復青田縣,斷賊餉道。敗偽將連登云十萬眾,解處州圍。曾養(yǎng)性據溫州,乘夜來襲。英急白貝子棄營守險,分兵抄賊后;自率精兵殊死戰(zhàn)。前后夾攻,賊大潰,養(yǎng)性僅以身免。英追至城下,炮擊馬踣,躍起揮刀破賊,奪馬護其眾以歸。功第一,擢為中軍。適賊船二百余迫定關,守備方俊陰約內應;白提帥,立斬以徇。擊敗賊于象山,連平大嵐、遂昌、松陽諸山寇。

遷閩督標中軍副將。時鄭氏陷海澄、困泉州,斷洛陽、江東二橋以阻援兵;乃引大兵由間道解泉州圍,戰(zhàn)陳三壩、觀音山,奪江東橋,連破十九寨,遂迫海澄。陞同安總兵官;率舟師平金、廈。是歲,郡大饑,請于總督,許沿海民出界采捕;全活百萬。適施瑯平澎、臺,英率先取八罩,焚戰(zhàn)艦,殺賊幾盡。鄭氏納款,留英鎮(zhèn)撫其地。

尋移鎮(zhèn)舟山;擢四川提督,蕩清吳逆余黨。帥蜀十余年,蠻酋懾服。調福建陸路,旋改水師;御書「作萬人敵」四字以賜,加威略將軍,予世襲。

年七十六,卒;贈太子少保,予祭葬。

英少孤,家極貧。母有賢德,訓之至嚴。容貌豐偉,長眼美髯。經數十戰(zhàn),未嘗被創(chuàng)。著有「行間紀遇」一部。

子應麟,江西督糧道;應鳳,康熙壬午舉人,廬鳳道;應鵬,水師游擊,世襲騎都尉;應鯤,康熙辛卯舉人,灌縣知縣(臨川「李穆堂初集」參吳氏家傳)。

——選自「泉州府志」五十六「勳續(xù)」「國朝勳續(xù)」。

林賢

林賢,字克希,號尊一;晉江人。從戎福州,領新設水軍擒寇章元勳等于上竿塘;為援剿左鎮(zhèn)。從提督萬正色平兩島,授海壇總兵。

將軍施瑯澎湖之戰(zhàn),賢率右隊先進。賊舟環(huán)攻,賢身中兩矢,奮呼軍士殊死戰(zhàn),舟中尸相藉;諸將繼至,遂克之。論功,加世職。卒,贈太子少保,予祭葬。

子達,黃巖總兵;夢松,襲職。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勳續(xù)」「國朝勳續(xù)」。

林達

林達,字敏仲,號近亭;晉江人,海壇總兵賢子。弱冠,習戎事,諳水性。隨父攻克澎湖、臺灣,敘功授左都督。

辛巳,隨定海鎮(zhèn)藍理至天津接駕,發(fā)直隸,授霸州營游擊。調鎮(zhèn)海右營,遷萊州參將。擢杭州協(xié)副將。民居墻垣皆竹片,苦火患;達遇火躬先登屋,率眾撲救,不致延燒;杭人感德。陞浙江黃巖鎮(zhèn)總兵,汰陋規(guī),禁販米出外洋;捐修文廟、學宮,敦詩說禮,有儒將風。

世宗登極,賜錦緞、弓箭;赴京陛謝,以年老乞休,歸。年七十三,卒。

子振齡,雍正丙午、己酉兩科副榜;以蔭,任奉天治中。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曾成

曾成,字平卿;晉江人。平臺之役,署后軍游擊事。旋為先鋒,戰(zhàn)澎湖有功,授興國參將。

時賊陳必富攻陷漢陽、黃州等郡,勢猖獗甚;成登陴固守,與戰(zhàn)于繡毯墩,大破之。賊益眾來攻,相持八晝夜;援至,乃遁。成乘勢攻復黃州。

擢杭州副將,調象山;遷碣石總兵。擒平山陶娘諸盜,海上以寧。

告歸,卒。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吳陞

吳陞,字源澤;同安人,本姓黃。為總旗,御賊于果塘,授千總。又從征金門、廈門、澎湖、臺灣,以功授陜西游擊。

擢廣事(?)副將,調瓊州。自瓊崖歷銅鼓,經七州洋、四更沙,周遭三千里躬自巡視,地方寧謐。

陞定??偙?,設法捕盜,奸宄屏跡。晉浙江提督,改福建陸路。

雍正三年,加太子少保。明年,卒;贈太子太保,予祭葬,謚「恪勤」。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績」「國朝武」。

阮欽為

阮欽為,字君博;晉江人。揚歷戎行,以智略自負;為長樂守備,調銅山鎮(zhèn)。從水師出碧湖口遏賊沖海澄,平金、廈兩島。復隨將軍施瑯克澎湖,以功轉臺州副將。擢汀州總兵官,調南澳。

欽為起偏裨、至大帥,所在俱著威惠。以勞,卒于官;祭葬如典,贈太子少保。素所仕宦之地,咸捐貲葺文廟、設義學,有古儒將風。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徐日升

徐日升,字天章,號承庵;惠安人,居晉江。由行伍,為南澳千總;隨大軍克復海壇、金、廈,攻取澎湖、臺灣,屢立戰(zhàn)功。議敘,功加左都督,仍帶余功二次。擢山東撫標右營游擊,署中軍篆;推陞山西偏關參將、四川夔州副將。嗣以水務諳熟,應仍用之海疆;授江南金山參將,補閩安副將。

雍正初年,特授金門鎮(zhèn)總兵。時年已逾八旬,據鞍矍鑠,裘帶從容。越年,卒于官;年八十三。所遺僅屋數椽、田數畝,家無余儲,喪事不逮;賜祭葬。

長孫鐘陵,一品蔭生;次子元偉,千總。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蔡璋

蔡璋,字秉鉞;晉江人。以平臺功,屯興國。值吳逆之亂,力拒偽檄,俞旨褒嘉。從征建昌,大小數十戰(zhàn),擒偽帥殺之。授南昌總兵,調撫州。克復金谿,復剿龍泉、廣信、崇安、光澤諸郡邑賊,所向有功。嘗以數千人破黃通賊數萬眾,以勇聞。移鎮(zhèn)順德,率軍平蕉島賊。賊遁,圍瓊州;璋疾馳往救,焚其巨艦,賊潰。登陸,與戰(zhàn)于五指山,大破之;給被虜男婦數千口資糧,護歸。

以勞,卒于官。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王廷彪

王廷彪,晉江人。由武舉,隨施瑯攻克澎、臺;敘功,加左都督,授龍泉參將;遷石匣副總兵。

辛未、癸酉,兩扈駕出塞;陞古北口總兵,賜金、賜緞。丁內艱,假歸;卒。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曾春

曾春,字化公,號泰垣;惠安崇武人。由將材,武勇;素以忠義自許。

康熙癸卯,授都司僉書。以征剿金、廈兩島功,加署游擊。丁巳,隨征岳州。夜半,砍柵克君山,復州城;春與有力。敘功,署水師鎮(zhèn)右營游擊。后從征崇武,戰(zhàn)走賊將,隨平金、廈;授銅山游擊,鎮(zhèn)秦溪。辛酉,從施侯瑯克澎湖,平臺灣;授左都督,給世職拖沙喇哈番。

陞廣西河池參將。設法擒水遁巨魁父子,斃杖下;池人感之。陞四川夔州副將;以眼疾致仕,歸。

子起鳳,字漢翔。嫻熟弓馬,兼通文墨。嘗從水陸提軍為總統(tǒng)者二,軍士德之,為勒石:一在郡東郭外七里庵亭,一在廈門渡口后。

——選自「泉州府志」卷七十六「補編」。

施世騄

施世騄,字文紹;晉江人,靖海侯瑯侄。丁巳之役,詣寧海將軍喇哈達,陳敵可取狀;為向導,克復漳州,授游擊。隨其從父瑯討平澎、臺,擢涿州參將;陞張家口副將。丙子,扈從北征,陞延綏總兵。以內艱,歸。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施世驥

施世驥,字文中;晉江人,靖海侯瑯四子。能文,尤工騎射??偠揭⑹ヒ灰娖髟S,隸制軍自效。平海時,分領一旅為援剿。師克澎、臺,論功以左都督,改授部郎,量移主事;除嚴州府同知,兩攝嚴州、金華篆。有豪紳奪民產,前官不能理;毅然斷歸之民:聲望大振。捐俸重興嚴子陵祠,峻鈞臺。丁外艱。

服除,張鵬翮總督河道,疏薦佐理;筑高家堰通漕運。題補兗州府同知,緝響馬、修河道。圣祖南巡,委造御舟;賜「公明正直」四字匾。

擢廉州知府,修黌宮、建義學;數年,廉始有舉文武科者。設常平倉于武利,賑饑醫(yī)疫,全活無數。復修東坡海角亭、伏波銅鼓廟。推陞副使,覆奏未下,卒;廉人祠祀之。

著有「清峰集」行于世。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循績」「國朝循績」二。

潘承家

潘承冢,字可欽;南安人。由行伍,隨征臺灣,授千總。

圣祖南巡,護御舟以閩人,多諳水務。擢守備,轉游擊,遷安平參將,超陞碣石總兵。

卒,予祭葬;蔭一子。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蹟」「國朝武蹟」。

張國

張國,字昭侯;晉江人。以平臺功,授襄陽游擊。會剿紅苗,以運糧功,遷臺灣北路參將。秩滿,陞福州副將;轉臺協(xié)。

擢定??偙?;出巡沿海,至盡山、花鳥,搜獲海盜張元、楊運等,散其黨而歸。

及卒,予祭葬;蔭一子。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林孺

林孺,字世德,號鳳山;安溪來蘇里人。幼倜儻,有大志。狀貌魁梧,膂力絕人。

弱冠,習知兵法;為承恩伯周全斌物色,募入麾下。康熙三年,授千總職。初駐延平,后移駐湖廣。

十二年,吳逆作亂,隨師進討,攻取岳州七里山,殺賊有功。以習知水務,領舟師進洞庭湖血戰(zhàn)。賊于水面密布木樁,維巨艦;孺督率快船冒煙直進,毀之;克復岳州。

自楚調閩,克復海壇、金、廈等島,又攻克澎湖三十六島。靖海侯施瑯以撫臺之策詢孺;孺為定計,瑯從之,臺果就撫。于是瑯留孺在臺,善后一年。歷功累遷左都督,給拜他喇布勒哈番,予世襲;陞廣東參將、湖廣寶慶協(xié)副將、貴州安籠總兵官。

以老病,乞休。未拜疏前,已有調補福建海壇總兵官之旨;疏至,準原官致仕。卒,年七十有二;賜祭葬,以子天育世襲。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江日升

江日升,原姓林,字敬夫;惠安前型人??滴豕锼榷骺平庠?。性孝友,有夙慧。甫弱冠,學使汪公薇即取入同安庠。父兆麟送至郡,從游于陳之緹,學遂大進。癸巳場中,刻意為文;日過午,首篇始就。房考未及識拔,而主司謝昆皋于落卷中搜得之,喜躍若狂;遂定第一。闈文既出,人爭傳誦。應春官,有欲預為地者;峻辭卻之。

林洪烈主試楚闈,邀與俱往;所甄拔皆名士。未幾,歸;卒于家。

——選自「泉州府志」卷七十六「補編」。

楊芳聲

楊芳聲,宣府萬全左衛(wèi)人。由歲貢,康熙二十二年,知同安縣;禮士愛民。下車,值天旱,苗槁;芳聲跣足禱乞,甘霖立沛。時當平臺之后,□□□□□措置得宜。

改任鳳山;旋擢主事。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同安縣知縣)。

蔡慶旺

蔡慶旺,字于曾;晉江人,承錫子。年十八,為諸生,冠府庠。唐王入閩;丙戌,舉鄉(xiāng)薦。順治三年,考授福州府教授。調臺灣教授;秩滿,遷屯留令。履任三載,以年老致仕。

慶旺秉鐸四十余年,訓迪有方。修宮墻、飭禮器,整肅學規(guī)。每旬月,招諸生講學,以端士行為先。督撫愛而留之,故久任教職。及為屯留宰,勤慎愛人。判決偶施刑楚,輒暗流涕;多方勸誡,民風漸淳。及告歸,百姓遮道以送,勒碑曰「上黨著聲」。抵家,當事重其德望,延舉鄉(xiāng)飲正賓。

年八十五,卒。所著有「簡齋詩集」。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跡」「國朝仕跡」一。

蔡必菼

蔡必菼,字仿廬;晉江人,屯留令慶旺孫。慶旺年七十,由福州教授,調臺灣;必菼隨祖之官,抑搔扶持,不稍懈。值祖秩滿,赴省送考。未出港,舟遭風擊碎,祖孫同挾一板;板小,計難兩全,遂以板授祖,自投水中,隨浪奔騰。忽絓停船椗索,緣之得蘇。見祖挾板漂泊,哀號舟人救起,萬死一生;蓋孝感云。

平居事祖父母、父母,皆敬慎周至。中年喪偶,不再娶。念二兄繼歿,以遺產盡給孤侄。自攜七歲子舌耕嶺北,來往以擔挑之,左篋右兒;所得修脯,仍分養(yǎng)寡嫂。晚益閉戶攻苦,授徒課子外,不與外事。所著有「四書直解」、「五經翼注」、「仿廬詩草」。

子式金,乾隆庚午舉人。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篤行」「國朝篤行」二。

鄭得瀟

鄭得瀟,同安人??滴蹰g,為諸生;一試不遇,遂棄去。沈酣經史;年九十余,手不釋卷。著有「五經通義」、「易研」、「文學指南」、「史統(tǒng)」等書及「人字圖說」(「通志」參「同安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五「文苑」「國朝文苑」一。

黃而輝

黃而輝,字述之;同安人。好學,工詩。為詩沖澹雋遠,華亭董蒼水(俞)謂『其詩如飛黃躡影,瞬息千里;而步驟有度,不負泛駕之累。又如于洞庭湖心吹鐵笛,清聲逸韻,能令波濤滉滉,魚龍出聽』。田佛淵(茂遇)謂其『和平而俟爽,幽細而穩(wěn)實;洋洋渢渢于風雅,窮泳游而身厲揭』。所著有「訥園詩選」(采「高言集」)。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五「向學」「國朝向學」一。

陳夢球

陳夢球,號二受;同安人,鼎孫、永華子,入白旗??滴豕锩?,以旗籍中式順天舉人;甲戌進士。圣祖召問臺灣遺事,嘉其父忠義,即日擢編修;每對大臣曰:『此忠義永華子也』。

戊寅,奉命運米赴高麗賑饑;又航海自燕抵閩,巡歷六省形勝險要。扈蹕南巡,差審山西撫藩互訐案件;報命,皆蒙褒嘉。己卯,典試湖廣,所拔士多捷南宮。

庚辰,陪推侍講;命督學山西,未任而卒。事聞,恤其家,食俸三年。妻洪氏,以子幼乞歸;準出旗籍,馳驛還鄉(xiāng)。奉旨:『陳夢球之子長成,準陛見擢用』。其殊異如此(「同安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跡」「國朝仕跡」一。

陳還

陳還,號素亭;同安人,永華孫。由正白旗應順天鄉(xiāng)試,登康熙庚辰進士;授開平令,有廉能聲,丁內艱。數月而開平山寇竊發(fā),勢方熾;制軍楊公亟召還往撫之,不旬日而平。題敘,授督標前營參將;總督孔公改題筆慶府同知。

以勞瘁,卒于官。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跡」「國朝仕跡」一。

林起鳳

林起鳳,同安烈?guī)Z人。監(jiān)生,考職州同。八歲,喪父;遭海氛,與母相失。稍長,竭力尋求,于澳頭鄉(xiāng)許云觀家得之,迎歸;偕妻石氏孝養(yǎng)無間。復遠涉臺灣,遍求父墳不獲,僅得一香爐,攜歸奉祀。篤愛同母弟起鵬,買田宅給之,延師教督;后為諸生食餼,入成均。捐百金,修葺學宮;獨力建祖祠。里人李姓負官帑數十鍰,質女以償;如數與之,不受女。貧佃逋租數百斛,破券免之。嘗遠游經商,舟至七州洋,颶風大作,溺舟甚多;聞空中有聲云:『林孝子在此』!遂得無虞。

年七十二,卒。子孫蕃衍,多入雍庠。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八「孝友」「國朝孝友」一。

施德馨

施德馨,字聞于,號端庵;晉江人??滴醺昱e人,授建安教諭。異時,廣文為縣催士子科;初任時,令以是請,笑謝之,曰:『司鐸聞教士,不聞比較』。自是學堂安靜,士氣一伸。勤月課,正文體;多士景從。捐俸修文廟、開泮池、建啟圣祠,學校改觀。陞福州教授,調臺灣;振興勸課,無異建安。秩滿,應陞縣令,辭不就。

德馨為諸生時,即以文章、氣節(jié)著。戊午,??苁┖磹寒惓?;犯其怒,輒授以死。德馨代兄被執(zhí),械梏異常。守者欲疏系,縱之逃;德馨曰:『吾去,子能免乎?何忍求生而貽子以死』!亥聞,竟釋之。其調臺灣也,海疆新辟,初建學設官;巡撫張儀封先生慎加遴選,德系文學精粹、居官清謹,特為轉移,臺地士子咸稱其有文翁之化焉?!附ò仓尽馆d其官蹟,祀之「名宦」。

孫世瑚,乾隆庚辰舉人(節(jié)蔡藐村撰傳參「建安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循績」「國朝循績」二。

高拱干

高拱干,號九臨;陜西榆林衛(wèi)人。由監(jiān)生,康熙二十九年,知泉州府。郡南安平一帶自辛丑播遷后,田地多荒蕪;按舊冊征輸,民苦糧累。拱干躬歷田畝,逐一勘丈清查;其無著者,申請具題豁免:民累以蘇。安平士民建祠龍山寺前,與前邑令王承祖并祀焉。

后陞臺灣道,歷官布政。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泉州府知府)。

施世榜

施世榜,字文標;晉江人,鳳山拔貢生。樂善好施;于族姻、閭里之貧者,周恤不倦。嘗建敬圣亭于南門外,以拾字紙。置田千畝,充海東書院膏火。又令長子貢生士安捐資二百兩,修葺鳳山文廟;令五子拔貢生士膺捐社倉榖一千石。其在晉邑,修理文廟及橋梁、道路,亦多所襄助。

授壽寧教諭,擢兵馬司副指揮;告歸(采「臺灣府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一「樂善」「國朝樂善」。

孫襄

孫襄,字思哉;安溪人,提學僉事孕驥之子。由諸生,入國雍。授福安教諭;興文勸學,倡修學宮、建朱子祠;課督士子,循循引掖,選刻課文以為??8娜翁?,旋調諸羅;皆能稱其職。相國李光地嘗稱之曰:『思哉已裒然學者;認道理及覷文字,見識俱覺日進』。

年五十四,卒于官(「安溪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跡」「國朝仕跡」二。

丁蓮

丁蓮,字青若;晉江人。父天禧,登崇禎庚辰武進士。

蓮幼孤,力學??滴豕锼冗M士,任興化教授;學行淳謹,巡撫陳璸延主鰲峰書院。教士一循白鹿洞規(guī),多所成就。調臺灣學;倡明經術,海外化之。秩滿,擢儀征令。未抵任,卒。著有「易經萃解」十二卷(雍正舊志稿)。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跡」「國朝仕跡」二。

陳鵬南

陳鵬南,字云垂,號淑齋;同安人??滴跫汉ツ辏_灣歲貢。四世同居,無閑言。任連江訓導,除陋規(guī)、勤考課,日與諸生講論,必期以實踐。邑河久淤,捐銀六百兩疏浚之。乾隆二年風災,文廟傾圮殆盡;鵬南運家貲二千四百兩,獨力修建,廟貌一新。自是文風日盛,科甲倍于昔時。歲饑,邑令戚■〈山上〈弓攵〉下〉言煮粥賑濟,鵬南捐米助之;又勸紳士輸榖運米于明倫堂,平糶接濟。又偕令竭力搜羅,輯成「連江縣志」。制撫上其事,晉秩褒嘉。請告歸,連人伐石記功,建祠生祀。歿后,為呈請祀「名宦」(「臺灣志」、「連江志」合參)。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一「循績」「國朝循績」四。

穆廷栻

穆廷栻,號符公;永平府山海衛(wèi)人??滴醵∥?,二甲武進士。五十四年,任福建陸路提督;懸扁于署,曰「天理、國法、人情」。嚴紀綱、飭部伍,程功能、勤訓練。仁慈惻怛,發(fā)乎己而孚乎人;拊循備至,兵戢民安。六十年,臺灣朱一貴倡亂,大兵進討,內地戒嚴。廷栻從容坐鎮(zhèn),約束營伍、稽查匪類,民不知兵;弦歌之聲,溢于街衢。暇則遍讀群書,手不釋卷,恂恂儒者氣象。自奉儉約,爨無精糧,食無重肉;囊無余財,家無私蓄。一切甘苦,與軍士共之;故人戴其德最深。卒于官舍。兵民感泣悲思,勒石東關外紀德,建祠萼輝鋪府后山祀之(節(jié)楊仙洲「碑記」)。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福建陸路提督)。

李長庚

李長庚,臨漳人;康熙己丑進士。五十八年,知惠安縣;政治嚴明。時邑棍橫行,庚嚴置之法,黨與稍散。未幾,臺灣告警,人心搖動;庚日夜嚴刁斗、慎保甲,復調集漁舟、接濟軍需,民間不擾。暇則集生童,訂期月課;及歲、科兩試,俱躬為甲乙,真才悉拔無遺。刊有「螺陽課士錄」。后以丁外艱去。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惠安縣知縣)。

施世驃

施世驃,字文秉;晉江人,靖海侯瑯子。以從征臺灣功,授左都督銜,為濟南參將。從征噶爾旦,深入沙漠。逆□平,論功,晉三秩。丁外艱,假歸。還,擢臨清副將。陞定海總兵官,擒巨盜江侖;伏兵商船中誘賊,悉俘之。內艱,請終制;不許。陞廣東提督,調福建水師。父子節(jié)鉞相繼,時以為榮。

康熙六十年,臺灣朱一貴倡亂;世驃聞報,即遣別將據澎湖,扼敵吭。遂登舟抵澎,與總督滿保軍會;命守備林亮、游擊林秀、千總董方等為左右先鋒,攻鹿耳門,燒敵船大小十余。時海水驟漲八尺余,我舟并航而入,破安平;乘勝克府治,臺灣平。捷聞,賜袍帶。是役也,以六月興師,七月克復;與其父瑯先后平臺期悉符。

旋得疾,卒;年五十五。贈太子少保,謚「勇果」,蔭襲騎都尉。

子士岡,贛州知府。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勳績」「國朝勳績」。

洪心澄

洪心澄,同安人??滴醣优e人,授偃師令。丁外艱,歸。服除,值臺匪朱一貴竊發(fā),提督施世驃延入幕中;贊畫制勝,多出其謀。事平,未議敘而卒。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跡」「國朝仕跡」一。

施士岳

施士岳,字伯干;晉江人,提督世驃從子。以明經,授福清教諭;歷調諸羅、鳳山,課士悉就矩矱。

秩滿,陞遂寧令。時值用兵征西,上官稔其才,委理軍需;著有勞績。遷嵩明州牧,丁外艱,歸。

適賊朱一貴陷臺灣,施世驃提督水師;知士岳曉暢軍機,命為前軍,督陣臺灣,屢著奇蹟。及平,論功居最;部議以按察副使用。

行至福州,病卒。著有「容軒詩文稿」(雍正舊志稿)。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跡」「國朝仕跡」二。

朱文

朱文,字彬臣;先世襲封永寧衛(wèi)指揮,遂家晉江。由行伍,歷官至閩安鎮(zhèn)游擊。征臺將朱一貴,調至廈門。制軍集眾畫策,群議欲分中、南、北三道以進;文曰:『風潮之中,分易合難;若聲言分路進兵,令敵應接不暇,屆期合兵專攻鹿耳門、直搗崁下,則險要屬我,破敵必矣』。從之;命為左先鋒。會提督克期進兵,遂克臺灣。搜捕余黨,民多挾怨相誣;審訊開釋,全活無數。旋追剿北路,獲其首,招撫余眾。授參將;請筑諸羅城并捐修文廟。遷安平副將,擢海壇總兵官;歷署水陸提督、金門鎮(zhèn)。皆奉公潔己,訓士厲兵。

卒于金門官署,年六十三;弁官縞素,列肆痛哭。遺疏上,賜全祭葬。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陳策

陳策,字鐘侯;晉江人。由桐山守備,調淡水。康熙六十年,臺灣朱一貴反,臺地悉陷;策以孤軍力守一隅。奸人范景文入境煽誘,策擒獲正法,民賴以安。及大兵入臺,援兵亦至淡水;制軍滿保加策游擊職銜。剿北路,收復南崁、竹塹、中港、后壟及吞霄、大甲、大肚諸社落;以功,擢臺灣總兵官。未幾,卒于官;賜祭葬。雍正二年,給恤賞銀二百兩。

子夢蘭,雍正丙午舉人,任莆田教諭。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倪鴻范

倪鴻范,字伯疇,號隨庵;晉江人,明學士維哲裔。康熙辛卯武舉。會臺灣不靖,父興時為提標中軍參將,例應居守;鴻范承父命,招募丁壯、自備器糧,請大帥麾下效力。從攻鹿耳門,先登陷陣;又窮搗賊巢,生擒賊將蘇張、周和等。以功,授千總,加都司僉書。入侍衛(wèi),授平望守備,奉命留京師。

旋授蘇松中軍游擊。南北要沖,奸匪叢集;鴻范勤緝密防,商船安堵。辛亥,秋潮暴漲,淹沒廬舍,兵民乏食;星夜冒險,白撫軍亟集米船,全活無算。陞川沙參將。有王大聚黨,迷誘兒童采割折生,匿支河,莫能蹤跡;鴻范獨廉知,窮捕抵法,其害遂息。

陞嘉興副將。八年,閩饑,奉旨運米十萬帆海,刻期而至,桑梓利賴。陞溫州鎮(zhèn);開萬全斗門、造華蓋山了臺,以資灌溉、防火災。捐建育嬰堂。

調南澳鎮(zhèn),歷署福建水師、廣東全省提督;俱著威惠。

陞浙江提督。巡閱軍伍,重山復嶺中沖犯嵐氣,疾作;股腫,猶簡閱不稍懈。至縉云,卒;年六十九。

鴻范篤好讀書,款接文士。廈門玉屏書院久廢,為僧所據;署提篆時,會商道、府,擴清鼎建,至今雒誦不絕。晚年,耽吟詠;有「和御制詩紀行」。又著有玉堂、和聲、同聲、西湖、武彝、羅浮、晉江、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名勝諸詩集數十卷。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施世黻

施世黻,字交猷,號盛園;晉江人??滴跻矣衔渑e;善騎射,諳韜略。

辛丑,臺灣朱一貴竊發(fā),世黻散家財、募死士,詣軍前獻十策。隨南澳鎮(zhèn)總兵藍廷珍攻鹿耳門,擒賊將蘇張、周和等,余眾殲焉。獻俘時,征袍上血淋淋注地;同列見之,皆失色。論功,授都司僉書職銜。

未幾,卒;年四十。未竟其用,人咸惜之。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林君陞

林君陞,字圣躋,號敬亭;同安人。由行伍,授偏裨??滴趿辏钫{帶兵押餉赴臺灣,并查臺地情形;為上官所器。

擢黃巖鎮(zhèn)游擊。雍正四年,保舉引見,賜貂皮、克食。以諳練水務,命交總督以水師副、參題補;授瑞安副將。旋奉旨特授定??偙?。一歲三遷,蓋異數也。至則嚴守御、飭巡邏,沿海敉寧。壬子秋,大饑,軍民乏食;多方設法,全活甚眾。

乾隆二年,調鎮(zhèn)汀州。越二年,調碣石。旋調金門;復值歲荒,籌畫接濟,軍民以蘇。七年,以都督同知授廣東提督,迎母就養(yǎng);丁內艱。服闋,暫補臺灣總兵。未半載,仍授廣東提督。續(xù)調福建水師提督,復奉旨調廣東提督。凡三至粵,兵民稱慶。甫半年,調江南提督。駕馭弁兵,威以法、撫以恩,大江南北晏然寧謐。

公暇,縱觀書史。臨池,得草書三昧;或作大字,高徑丈。喜吟詠,自成一家言。旁及星命之學,推算入神。尤敦倫誼,撫侄如子;內外親族急難、喪葬,傾貲助之。

卒于官,年六十八。遺疏上,遣官致祭,賜全葬;加贈一級,謚「溫僖」。所著有「自遣偶草」及「舟師繩墨」、「救荒備覽」等書。

子植,以蔭生授大理寺右寺丞。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林政

林政,字葉山;晉江人。父環(huán)昌,明亳州守。

政以從征澎湖功,加左都督。復隨征噶爾旦,有功;歷官本省陸路提督中軍,陞江西袁臨副將。未行,值臺灣朱一貴作亂,從總督滿保征剿;力戰(zhàn)于七崑身。臺平,署水師協(xié)鎮(zhèn);卒。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王良

王良,字遂侯,號毅庵;同安人,居晉江。以隨征臺灣功,授左都督職銜。值邑令清復銅魚古蹟,計費浩繁;良慨然任之。又施槥于縣城,建朱文公祠于其鄉(xiāng)。

子天慶,貢生,知縣;觀濤,康熙辛丑武進士;斌,康熙辛卯武舉人,任海壇營守備。乾隆元年,以長子天慶貴,覃恩誥授榮祿大夫(「同安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一「樂善」「國朝樂善」。

姚堂

姚堂,字爾升;由龍溪移居晉江。弱冠,從戎塞外,歷官閩安副將。北茭汛為盤驗商舶之地,水中巨石多壞舟;詳請移于汛外,商人德之。陞處州總兵,移鎮(zhèn)臺灣;綏番蠻、戢驕兵,禁汛口需索。陞廣東提督,移福建水師。入覲歸,道卒;予祭葬,蔭子入監(jiān)。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陳倫炯

陳倫炯,字次安;同安人,都統(tǒng)昂長子。為諸生,博通群書。尤留心諸外國夷情土俗及洋面針更、港道,著「海國聞見錄」行于世。圣祖召充宿衛(wèi);長身玉立,須眉整然,上雅賞識之。嘗隨從打圍口外;偶問及外夷情形,對答了了,悉與圖籍吻合。

辛丑,臺灣朱一貴倡亂;當道上其事,頗廑宸慮。時適直侍,跪奏曰:『烏合耳,會須刻日平也』!為詳陳所以易平狀。及平,賜孔雀翎,發(fā)閩補用??偠綕M保稔其才,題授臺灣南路參將。捐倡筑城,以為屏衛(wèi)。嚴紀律、撫瘡痍,恩威并用,民夷以安。上嘉其績,晉安平副將。束兵撫民,一如南路時。尤憫辛丑死事者;思以風厥后,建五忠祠祀許云以下五人。旋總鎮(zhèn)臺灣,益勵己率屬,清苦自奉;時有「總鎮(zhèn)清廉補破靴」之謠。

歷調高雷廉、蘇松、狼山諸鎮(zhèn),皆赫赫有聲;而在蘇松,則為崇明人廓清數十年匿糧積弊,尤卓卓可紀。乾隆壬戌,命提督兩浙軍務;兵民視之如父母、倫炯撫之如己子,上下相安五載。罣誤,鐫階。奉母歸里,備盡孝道,士庶宗之。

卒,年六十有四。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六「武跡」「國朝武跡」。

潘鼎珪

潘鼎珪,字子登,安溪留山人;東陽曾孫,居晉江??滴蹰g,寓臺灣,游府庠;歸籍泉州。天才明敏,下筆千言。嘗游交趾,著「安南紀游」;石門吳青壇見而重之。

□□□□□□□在臺灣,值諸羅文廟落成,獻「圣廟賦」;郡守孫魯大擊節(jié),鐫石宮墻。粵東嶺南三大家,其中陳元孝尤號知交,托鼎珪為序其「文集」;尤長于古詩。環(huán)堵蕭然,怡然自適。所著詩文二十余卷。

卒,年八十。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五「文苑」「國朝文苑」二。

郭璘圭

郭璘圭,字爾錫,號毅亭;晉江人。幼磊落不凡,讀書穎慧。垂髫能文,因家貧棄去。伯父先未子,以璘圭為繼;后娶妾生二子,仍命歸宗。事繼父母及父母,俱能得其歡心。歸宗后,家益貧。

嘗從李日煜收捕水沙連賊陳辛,授功加都司僉書職銜。及回內地,郡太守稔其才,委署本府倉官;出納精詳,督率惟謹,軍需以濟。念先世大宗、小宗祠俱已建立,而六世祖未有祠宇;倡房族捐輸興建,竭力督之,迄今廟貌煥然。又因三世祖祠門樓、牌坊毀于火,中后層亦間有圮壞,勸勉族人出貲興修。已庀材鳩工,將次落成,適族中有富而慳者梗其事,未克竣功;時囑子孫完其事。至雍正辛亥,子世興始偕族人捐貲修建。族戚有急難,銳身赴之,雖冒湯火不辭;多有得其解免者。遇有構爭,出數言分析曲直,侃侃無所回護;各自氣平水釋。敦氣誼,重然諾。有浙中高姓幕友應聘鄰省,家有老母,病瘋不離床褥,無人侍奉,以托璘圭。即迎至家,令妻鄭氏躬奉匕箸,扶掖臥起,事之如母;閱數年不懈。高君母子感泣欲絕,惟以「厥后必昌」對天禱祝焉。撫弟璘璧,友于備至;弟亦愛敬之如父。會運榖數千石已報入港、尚未交倉,忽遭颶風漂覆,顆粒無存;傾家賠償,不及十分之一。勒追嚴切,莫從措手。弟璘璧代系于官,璘圭赴省訴于制軍;姚公啟圣批府、縣查實結報,始得豁免,人謂忠厚孝友之報。

年五十四,卒。以子世興貴,贈忠顯校尉;又以孫賡武貴,馳贈中憲大夫。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篤行」「國朝篤行」二。

湯啟聲

湯啟聲,江都人??滴醣优e人;雍正二年,知南安縣。諳熟吏事,不以才自矜。聽事原情酌理,從容剖析,如儕輩話事;人自帖服。或愿出自處分者,聽之。性簡素,一袍、一靴,或經數年。以事下民間,不飭廚傳;蒙館素椽,時飧一盂,供頓不煩:其約己便民如此。氣度安詳,事至不擾。前令時惟豫征輸,戶書增減執(zhí)照,多收少繳,侵沒無數;民有輸而帑仍缺。事發(fā),上下騷然。啟聲查對收照,官欠、民欠一一清核無重科;其德于民為最。

在任數載,調臺灣去。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南安縣知縣)。

顏超

顏超,字常升,號肅齋,又號西疇居士;晉江人。為諸生,授徒自給。清約閑靜,有特操,不問繁華;終年耽玩經籍。暇則焚香彈琴以適志;泉人能琴者,推為第一。精六書之學,工篆刻;有不愜意,輒磨棄。

雍正己酉,有把總為帥所黜,行邑令唐孝本鞫實,上其狀,予重杖。其妻以黃紙書揭,攜幼子日行市中詛帥及令。值孝本出,遇之;究問『誰為書揭』?婦曰:『我自為之』。誘問稚子;曰:『先生也』!問其姓名;則隱其實,而以超對。蓋稚子數年前嘗受業(yè)于超,稚子計超在庠中,令必無如何;故以是支飾。孝本不察顛末,遽延學博及超至庭;又不查對字跡,輒樸之。超口本質吶,又不知所由來,受夏楚不勝憤;通郡聞之,皆為怪訝。既而孝本調臺灣,復調同安;廉其冤,且知其素行端介,愧恨無地。來郡僦寓承天寺,持刺邀請一面以謝過;超辭不往。復凂超好友林大海道達誠意,固邀之;乃勉與偕造。孝本方餐,輟箸,具衣冠前揖且跪,往復成禮。坐定,嘆曰:『某不敢復相士!某為縣令,所讓多矣,未之有悔;獨于君,使我朝夕食不下,如有物橫胸膈。君其宥我,我且夜眠得安寢』!超亦感泣。及回同安,寄近體二章,并致俸鏹為買書費;超受詩而卻其鏹。后孝本每到郡,輒欲邀見,伸款曲;超終遠引,泊如也。泉紳士謂其暴也可讎、其謝也可釋;和其詩,積成卷■〈巾夫〉。

超所著有「西疇印譜」,嗜古者珍之。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五「向學」「國朝向學」二。

李倪昱

李倪昱,字爾昭,號顒亭;晉江人。康熙庚子舉人;雍正丁未明通榜,授永福教諭。

調諸羅;辛亥,北路諸番?;?,奉檄招安,單騎深入虎穴,閱十有二旬,遍諭阿里史、樸子籬、巴荖宛、獅頭、獅尾、描著、大甲東、大甲西八社,番酋傾心歸順。

擢青浦令;下車,首捐俸重新文廟。集士月課,試士拔真才。邑被水,連歲歉收;霪雨、潮風、疫癘繼作,道殣相望。征收漕糧,加意撫字。越明春,設廠煮粥,全活無算。秋七月,螟螣為災;遍詣步禱,兩沛蝗息,歲以有秋。捐資疏浚天寧莊河渠七處,仍勸民各自修筑保護。青邑正署七任交代未清,慨然接受,自甘代賠,以全寅誼。以才,調上海。邑襟泖湖而通閩越,劫掠時聞;嚴行稽查。遇報盜,輕騎履驗;得實,捕置之法。其結黨角斗者,懲其巨魁,余悉解散。聽訟定讞,不假書吏;凡族戚訐訟,斷以情理,不遽加刑。條銀、漕米十余萬,不事追呼,輸將恐后。他如恤罪囚、立義塚;遇異地民人飄流,給資斧、護照還鄉(xiāng):皆有實政。戊午,分校文武闈;所拔士,多捷南宮、入秘省。嗣為讒者所中,以墨解組;兩邑人士攀轅臥轍,各獻詩歌。

及事白歸里,郡長延主溫陵書院教席。年七十九,卒。所著有「梧峰試草」(節(jié)陳筍湄撰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跡」「國朝仕跡」二。

胡格

胡格,江夏人。由舉人,雍正十一年,知同安縣;有能聲。

十三年,調知晉江縣;催科不擾,治事維勤。每聽訟,稔知桀黠者多強詞奪理;而謹愿者肅于威,吶吶不能出諸口,獨喚至案前,霽顏溫辭以叩之,俾得從容達情,然后治理。其曲直,片言而決;民稱不冤。有巨惡柯疇,膂力絕人;淫掠鄉(xiāng)村,告案累累。兵役往捕,屢被兔脫,莫可如何。格偵知其藏處,密約營員、兵役屯于十里外,而自同守備郝琮并親丁二人直入虎穴,擒之。兵役繼至,環(huán)繞捆縛赴縣,監(jiān)斃。數十年大憝獲除,民頌其功。

乾隆六年,再任;賢聲益著。

十一年,陞本府海防同知。鋤強扶弱,決獄明允,治一如晉。歷延平、潁州知府。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晉江縣知縣)。

李鐘德

李鐘德,字世淳,號宣三;安溪人。少有摯性,事父母,小心敬謹。遇疾病,疴癢抑搔,未嘗離側;進盥奉藥,必躬親。康熙戊子,舉于鄉(xiāng)。計偕京師,與諸先達講貫,學益進;尤留精于詩賦,凡格律聲病,力探奧窔,追昔人俊逸清新之作。著有「詩集」數卷。

授仙進游諭,丁內、外艱。起補連城,一以敦本尚實教士子。閩撫盧焯、學使周學健會本題薦,調臺灣教諭。踰年,以疾卒于官;年五十九(「安溪志」)。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五「文苑」「國朝文宛」一。

王世茂

王世茂,字松汝;晉江人,明僉都用汲五世孫。餼永春庠;雍正癸卯恩貢,歸晉江原籍。授長汀訓導;興學教士,有賢聲。

調鳳山;愛士如子,誘掖殷勤。按期課文,嚴定甲乙。在任兩年,堅卻贄饋。卒于官,貧不能歸;諸生爭賻之,建祠學宮祀焉。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三「仕跡」「國朝仕跡」二。

胡檀生

胡檀生,永定人。乾隆元年,以歲貢,任安溪訓導。立品端方,留心課士。

后調彰化學;任滿,陞閩縣教諭。年八十余,告老歸。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安溪縣訓導)。

孫嶐

孫嶐,字平山,號蓼村;惠安人。雍正甲辰舉人,乾隆丙辰進士。任漳平教諭;勵經學,勤課督。邑士經其培植,多所成就。在職六年,陞臺灣府教授;未赴,以老告歸。

書成

書成,鑲黃旗人。由監(jiān)生,乾隆十二年,知泉州府;安靜宜民。

未幾,陞臺灣道,值泉州歲歉,米價騰貴;臺灣民相約禁港,榖船不通。成曰:『何忍任泉民獨饑』!亟下令:凡儎米榖至泉州各船,悉放行無阻。于是糧艘駱驛,市價以平。及丁父艱,由泉回籍,奠送者數千人。

——選自「泉州府志」卷三十二「名宦」四(清泉州府知府)。

張有泌

張有泌,字鄴卿,號筍亭;晉江人。雍正壬子舉人;壬戌會試,登明通榜,授政和教諭。以讀書立品,訓勵諸生;有不率者,反覆教誡,必令就范而后已。

調鳳山教諭,教如政和;兼管臺灣府教授事,郡士咸慶得師。秩滿,多士云集餞送,賦詩贈行,勒石紀德。

陞宜黃知縣;下車,首興修鳳岡書院,捐置膏火,延師課士,文風大振。接見紳士,禮意有加;無敢以私干者。科、歲試,親自校閱,甲乙悉當。勸捐社榖、力行保甲,儲積充而萑符靖,聽訟準情度理,曲直立分。公退,仍披閱案牘,再四思維,惟恐出入稍失;偶有未洽者,不憚虛心覆訊,期歸平允。邑有普濟堂,額編口糧無幾,不能遍及;勸捐田產,廣為收養(yǎng)。值歲暮,復自揖錢、米,分給四鄉(xiāng)之煢獨無告者;實惠均沾。西隅城垣久圮,捐貲修葺,斂不及民。他如城隍廟、福德祠、高家渡橋、永豐壩,或修或建,百廢具興。上官廉其才,凡鄰邑疑難大案,多委會鞫;繁劇事務,亦多委協(xié)辦:皆報可。在任九載,士頌民懷。方擬調繁浮梁,竟以病,卒于官;年五十九。

有泌九歲能文;十一歲,府試居前。十九歲,為臺灣諸生,移歸本籍。馳騁經史,為文一歸醇雅。遴選入鰲峰書院肄業(yè),為撫軍趙仁圃(國麟)所賞識;觀風會課,輒居優(yōu)等。幼失恃,事父盡孝。壬子秋試后,值父病,侍湯藥,廢寢忘食。父歿,哀毀逾禮。適值揭曉得雋,領鹿鳴之宴以供祭。待兄弟,友于無間。兄沒,撫侄如子。族戚、知友貧困者,隨力推濟,毫無所吝。與人交,披肝露膽,休戚相關;無不愛而敬之。令宜黃九年,飲檗茹水。沒后,櫬不能歸;宜士民爭賻之,仍伐石紀德焉。兄有清,字和卿;邑諸生。亦有學行(節(jié)張氏家傳)。

——選自「泉州府志」卷五十一「循績」「國朝循績」四。

周廷梁(岐德)

周廷梁,同安人。事親,克供子職;撫弟侄,友愛無間。祖祠傾頹,獨力修建。族姓貧乏者,加意存恤。鄰里喪葬,極力佽助。遇歉歲,寬田丁租入;貧者,即為破券。橋路、廟宇,隨力捐修。雍正十年,舉應鄉(xiāng)賓。乾隆二十二年,以子遵例急公,贈中憲大夫。

子岐德,監(jiān)生,捐州同、加五級。善承父志,捐修本邑文廟、明倫堂、朱子祠。玉屏書院、鳳山書院及苧溪、考溪、塔仔塘等橋、木府南鼓樓、新橋、會城貢院,皆有捐助。又嘗以事至臺灣,與廩生侯世輝等倡建文廟,計費七百余金;事竣,且題議敘。

——選自「泉州府志」卷六十一「樂善」「國朝樂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