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野 沿革 疆界 山川【附古跡 井泉 形勝 氣候 風(fēng)俗 里圖 土產(chǎn)】)
星 野 【隸于汀屬】
二十八宿牛女。
十二次舍星紀(jì)。
其辰在丑。
北斗第四星屬權(quán)。
斗勺第六星為闿陽(yáng)。
三臺(tái)屬上臺(tái)下星。
天市為垣第六星。
候在熒惑,占于鳥衡。
其域?yàn)閾P(yáng)州。(校注:原文為“楊”,同“揚(yáng)”。下同。)
論曰:《周官 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僧一行曰:“星之與土,精氣相屬,而不系于方隅。善測(cè)者,以緯承經(jīng),寸而囗(校注:“囗”系模糊不清的字。下同。)之。不專于其星,而于其辰。此星家所以有熒滅、退次、市眾、歲實(shí)之驗(yàn)也?!闭Z(yǔ)曰:“天道遠(yuǎn),人道邇?!庇衷唬骸袄晒偕蠎?yīng)列宿,弭災(zāi)召祥,是在蒞茲土者矣。”
沿 革
夏 《禹貢》屬揚(yáng)州之南。
周 列職方為七閩地?!咀訉O七種,故曰“七閩”。明洪武元年,置福建布政司,轄八府,又曰“八閩”。】
秦 屬閩中郡。
漢 屬閩越國(guó)。后為縣,屬會(huì)稽郡。
東漢 屬會(huì)稽南部都尉。
三國(guó)吳 屬建安郡。
晉 置新羅縣,屬晉安郡。
唐 開元末,始開福、撫二州山洞置汀州。尋改新羅為龍巖縣。代宗中,于湖雷下堡置上杭場(chǎng)【即今豐田里】。南唐保泰,徙上杭場(chǎng)于秇梓堡【今太平里】。
宋 淳化間,升上杭場(chǎng)為縣【遷于郭坊】。
元明 因之。
明 成化十四年,流賊鐘三等,嘯聚溪南。賊平,巡撫高明奏析上杭溪南、金豐、豐田、太平、勝運(yùn)五里地凡一十九圖,置縣鎮(zhèn)之。邑名永定【取永遠(yuǎn)平定之義】,號(hào)曰龍岡【以山名】,又曰鳳城【以形名】。
按,州縣之沿革,或有以縣升者,或有以州降者,或有以土?xí)缛讼「钏闹苤囟⒅?。永邑析(校注:原文“柝”,依文意校改為“析”。)自上杭,概以成化庚子為開治之始,歷百六十三年。]
國(guó)朝定鼎,至順治三年,始入版圖,仍名永定。其封域、疆里,悉如舊焉。
疆 界 【附水陸程途】
縣在府治之南。東西相距廣二百七十里,南北相距袤一百八十里。
東陸路 自縣至隘頭界一百二十里。自界至漳州府二百一十里。
西陸路 自縣至官田界六十里。自界至上杭縣六十里。
南陸路 自縣至蕉葉坪界四十里。自界至廣東大埔縣四十里。
北陸路 自縣至水槽隘界一百二十里。自界至龍巖縣一百里
東南陸路 自縣至清漳巡檢司界一百二十里。自界至平和縣一百里。
東北陸路 自縣至博平嶺界一百二十里。自界至南靖縣二百里。
西南陸路 自縣至河背界五十里。自界至廣東程鄉(xiāng)縣一百里。
東水路 自縣上流至合溪(校注:現(xiàn)稱洽溪。下同。)六十里。自合溪由武溪東至深溪二十里。自合溪北至高陂二十里。
南水路 自縣順流至錦豐窯三十里。
論曰:王者,無分民,有分土。星野,天之分土也。疆界,君之分官若民也。里圖至到,又官取民之地而細(xì)分之也。故曰“行仁政自經(jīng)界始”。永定疆界固煥然矣。至其夫役之勞逸,關(guān)隘之要害,實(shí)賴撫字者為斯民留心焉。
山 川
龍岡山 縣治艮山也,脈發(fā)梌山嶂,迤邐蜿蜒,蟠若龍臥,故原名臥龍山。
掛榜山 縣治前,與儒學(xué)對(duì)峙,方幅若掛榜然。
釣魚峰 在縣治東南,名曰巽峰。
龍門山 為邑東鎮(zhèn)。盤旋聳秀,與貴人峰并峙【載《輿記》】。
梌山嶂 在縣北,即臥龍山之祖也。廉貞發(fā)脈,嶂焰凌霄。跨太平、豐田、溪南、勝運(yùn)四里。界上有石如馬。謠云:“石馬鳴,則有兵?!背苫哪辏軄y,太監(jiān)盧勝征兵擊毀。
印匣山 為邑西鎮(zhèn)。
眠象山 在縣南二里。當(dāng)水口轉(zhuǎn)流,形如眠象。
三峰山 在縣北三十里。自梌山嶂連屏穿峽,縈纖起伏,至于臥龍山。
水珠峰 在縣南。兩山相向,界懸飛瀑。
貴人峰 邑之左鎮(zhèn)。與龍門山對(duì)峙,前為佛子峰。
雙髻峰 在縣北。雙聳凌霄,縣龍少祖。嘉靖間,建白云精舍,今復(fù)修之。
雪竹峰 在縣南。峰巒秀麗,為邑之勝概。
雙岐峰 在縣南。兩峰齊秀,狀如玨玉。
滿山紅 在縣西南四十里錦豐窯,為水口山。嵂崒(校注:原文“萃嵂”,依文意校改為“嵂萃”。)雄麗,據(jù)潮州界。相傳,有父子采薪,父睡山麓,土忽自瘞,僅露足趾。其子牽覺,漬血識(shí)之。復(fù)至,則滿山土木皆紅矣。
銅鼓山 在太平里。高千余仞,廣袤數(shù)里。有巖竇、井泉、石壁。上有倒書“千年”二字,徑尺。舊傳,有銅鼓從空而墮,至山腰,擊石裂泉,溢為巨井。其深莫測(cè),時(shí)有雙魚出游,網(wǎng)不可得。諺云:“銅鼓一聞,歲大豐熟?!薄据d《一統(tǒng)志》】。
茫蕩山 在太平里。絕頂為鳳凰崠,崔巍磅礴。跨龍巖、連城、上杭、永定四縣界?!白细畼桥_(tái),仙靈窟穴?!薄娟愨x奏有記】。
筆架山 在太平里。峰巒秀峙,形如筆架,高出群表,為四遠(yuǎn)望山。
松柏崠 縣南三十里,跨永定、大埔二界。立關(guān)隘御寇。
黎袍崠 在勝運(yùn)里,遠(yuǎn)望如畫。
牙梳崠 在勝運(yùn)里。分水南北,介于杭永之間。
桃坑嶂 在溪南里。峰巒高聳,林木蓊蔚。
分水嶺 在縣西四十里。路通上杭,水分勝運(yùn)之北,溪南之南。
緣 嶺 在豐田里。路接漳州界,鳥道迂回,脊有圓墩石。名“緣嶺”者,乃誤“圓”為“緣”也。
三層嶺 在金豐里。羊腸三折,路通大埔、平和,為險(xiǎn)隘處。盜寇出沒,故設(shè)巡檢司防御焉。
寒水凹 在縣西北,路通上杭。成化辛丑,邑令王環(huán)鑿石開道,志其石曰“千古乾坤,胚胎永定。成化肇分,萬(wàn)年歸正”。
東華山 在豐田里東安鄉(xiāng)。其山夙為虎穴,道人黃華音入定于此,虎遂潛蹤。嵯峨百仞,巨石嶙峋。每深秋,白霧(校注:原文為“露”,現(xiàn)校改為“霧”。)滿壑,彌漫茫如洋海。半夜憑欄俯視,石間瑤簪、玉筍遍插。云盤殿前,有石如魚,有峰如筆。頂有登山路,人或立之,宛在筆尖。其左山空嵌,風(fēng)入之時(shí),作桴鼓聲。頂有天池,旱歲不涸。池上有猴王冢。時(shí)屆清明,眾猴揭他冢紙,環(huán)掛墓巔,百十為群,采果以祭。其或逐隊(duì)嬉游,懸崖走壁。有時(shí)佛性如人,合掌聽經(jīng)。寺侶呼為“道友”云。龍巖王侍郎命璇、邑庠沈文各厚施其庵。邑人吳煌甲、陳鈞奏讀書其中。
瑞堂山 在豐田里上湖雷。三山并峙,高插云表。鄉(xiāng)人建真武庵其上。
元湖山 在龍門。僧釋空迎大洲庵真武像建庵祀之。
般若山 在豐田里,界于陰陽(yáng)兩巖之間。僧湛然建庵于此。
西華山 一在豐田里,道人李東流建庵山頂。一在勝運(yùn)里湯湖鄉(xiāng),山下里人賴搏九建庵。
樂真山 在金豐里太平寨。初為道觀,至崇禎年間,僧洞明改立禪宗。仍名。
石麟山 在太平里。石洞深廣,燃炬可入。中橫石案,旁有泉源。乳穴丹室,不勝名狀。詳入記中。
白云山 在縣東二十里,僧音石居此。周圍植竹,環(huán)抱如城,又名竹城山。
東華巖 在縣東,有石巖,邑耆吳論辟之,忽有水流石佛一座,因祀于巖。
龍顯巖 在太平里黃田村。巖側(cè)有石似龍,奮首掀爪,鱗甲儼然。巖壁間,有石筍突出,中間有竇。鄉(xiāng)民結(jié)庵其上。
虞坑巖 在豐田里。石洞深遂,宛若龍?bào)?,祀佛其中?br />
獅子巖 在太平里。形若獅子,遠(yuǎn)望皆見。
陽(yáng)巖 在豐田里,潘祖師成道處。
陰巖 與陽(yáng)巖對(duì)峙,賴祖師成道處。
鰲石 縣治西,杭陂溪水彎繞其下,以形似鰲,故名。
五石 縣北后龍山。名獅子石、犀牛石、硯池石【常有墨潤(rùn)】、幞頭石、朝元石。
蓮座石 在邑東金豐檺林村。石峰高聳,雄峙中天。上有三層石盤,可行可臥,可坐可觴。時(shí)有火光出現(xiàn),石山吐土。岡五枝,中枝邑人熊興麟壽域在焉,形家喝為“麒麟吐焰”。
蓮花石 即魚磯石,在溪南大溪中。狀若蓮花,石壁間一婦逐鵝。長(zhǎng)老相傳,謂之“仙女逐金鵝”。
龜印石 縣南五里許黃竹隔。盤踞溪中,其狀如龜,具八卦文。
二獅石 在金豐里大溪岐嶺。雙石如獅,盤踞兩岸?!九e人游瀛洲有記】。
磯石 溪南水口。崇禎年間,連城木商謀鑿石販木。生員王銓爵、吳懋中、沈文 、賴馨鼎、吳迪光等僉呈縣,申請(qǐng)三院批禁。
文溪 在太平里。發(fā)源孔夫,徑坎市(校注:原文為“高陂”,然文溪水并不流入高陂,顯誤,校改為“坎市”。)通舟楫,至合溪,會(huì)武溪水,順流大洲溪。
武溪 在豐田里。發(fā)源寒袍崠圓嶺,徑龍?zhí)叮辽钕?。通舟楫,順流合溪,?huì)文溪水。
大洲溪 縣東。橫帶縣治,會(huì)西河水,出申位三十里至錦豐窯,淪石而出。舟楫至此過磯。
西溪 發(fā)源梌山嶂,經(jīng)江坑、湖家地,至李田,筑杭陂入城,散潤(rùn)郊外。其正脈,由迎恩橋繞西山而下。知縣許堂筑堤障之,水勢(shì)彎環(huán)至縣南,入于大溪。
豐稔溪 自龍巖發(fā)源,經(jīng)上杭黃潭,過勝運(yùn)里豐稔寺,至漢磜崆合大溪,始通舟楫。
龍 潭 有三:一在箭灘上流,鄉(xiāng)人禱雨輒應(yīng);一在溪南杉子壙,舊傳龍見于此;一在豐田,王陽(yáng)明先生留詩(shī)處。
放生潭 在縣東,舊名石圳潭。養(yǎng)魚江中,飼以米飯,聞鐸而至,網(wǎng)罟有禁。景稱“潭閣呼魚”即此。
涵水湖 在縣西南,澄澈瀠洄,中起一阜,旁有溫泉。
古 跡 【附】
龍磜洞 在縣南。石崖空廣數(shù)丈,內(nèi)有石床、石幾。昔傳有神人寓此。
圣窖石 在勝運(yùn)里大新村。二石,一陰一陽(yáng)。傳有仙驅(qū)至,掌跡尚在。
玉篆石 在大阜坑。浮于水面,有文如篆,人謂“仙人玉印”。
金船塘 在太平里虎(校注:原文為“斧”,誤,校改為“虎”。)岡山中。泓然一湖,形如巨艦。舊傳有金船浮沉于此。
系舟石 在云龍橋側(cè)。昔王陽(yáng)明系舟于此。有詩(shī)。其像如鳧,又名浴鳧石。
淘金縣 在金砂村。舊傳,其地產(chǎn)金,有神人鞭石筑城于此。
仙人石 在龍門。石高數(shù)丈,狀如正笏,下有大人跡。相傳仙人到此。
許公堤 縣南。知縣許堂筑建印星臺(tái),以課多士。景稱“南堤煙雨”即此。(校注:原文“西堤煙雨”,其中“西”應(yīng)改為“南”字。參見本卷“形勝”之“后八景”。)
文山石 在文山亭。大書“宋丞相文天祥過此”。
蓮花嶂 在金豐里東洋村。唐慚愧祖師誕生處。
擲魚潭 慚愧祖師幼牧牛,其嫂餉以焦魚,師不食,放之潭中,魚遂活。至今產(chǎn)魚,一體而半焦半潤(rùn)。
玉枕穴 在溪南里鎮(zhèn)里。舊傳,吳吉甫自博羅輿母彭氏櫬歸,至此風(fēng)雨大作,舉引不行,遂下葬于斯。
井 泉 【附】
縣治儀門右井。
南街錦衣坊左井。 里人吳璘開鑿,深三丈許,水味甘冷,味如惠泉。時(shí)或水花高涌,恒為科名之占。舊基稍狹,其曾孫吳懋中捐地五尺擴(kuò)之,汲者便焉。
北街橫直左角井,東城內(nèi)井,西城內(nèi)井,萬(wàn)壽寺前街下左邊小巷近內(nèi)城濠井今廢。
雙井 在溪南里。澄清不涸,居民汲飲,遂以“雙井”名村焉。
論曰:永地奠于閩南,顧其山之高厚,其石之靈奇,其巖洞之玲瓏譎怪,有非他邑所可逮者。至于水通舟楫,泉辨陰陽(yáng),古跡以窮登眺,鑿井以食地德,悉備采之,使簡(jiǎn)閱者如數(shù)家珍,指掌螺焉,亦辨方志勝之意也。
形 勝
龍岡后峙,榜山前列。
文筆秀出南離,印匣鎮(zhèn)奠西兌。
龍門聳于來山之東,眠象屹于水口之南。
二水合流,廻環(huán)如帶。
一湖澄澈,斂滟成文。
前八景
晏湖魚化 ,古鎮(zhèn)鋒銷, 梌嶂連屏, 水珠疊翠, 溫泉晚浴, 杭陂春耕, 龍門樵唱, 鰲石漁歌。
后八景
北樓夜月, 南堤煙雨, 榕壇春翠, 松院秋聲, 巽峰迎旭, 鳳渚維舟, 龜石浮印, 潭閣呼魚。
論曰:永邑形勝,無塊山濁水。土產(chǎn)其間,往往清慧而文。至于人多慷慨,持氣節(jié)要,亦毓氣使然。昔孫楚云:“其山崔嵬以嵯峨,其水浹渫而揚(yáng)波,其人磊砢而英多?!贝拼艘?。
氣 候
氣候之書,惟以《月令》及《夏小正》為正說者。謂夏都安邑,即今山西;秦都關(guān)中,即今陜西。其地偏于西北,非氣候之適中,不可以概天下。然氣候有晚而無盈歉,有先后而無偏正。間或小殊,亦地氣里差之不一耳。今以《月令》、《夏小正》為的,其殊于兩書者,即為永之氣候。其不錄者,皆同也。
正月 《月令》曰:“東風(fēng)解凍,【永地?zé)o凍,其凍者,或于十二月及正月,連日嚴(yán)寒,風(fēng)霾不散,遂凝為凍。山巒瓶盎之中,結(jié)為凍面,厚僅一二寸,稍燠即解。】候雁北?!薄断男≌吩唬骸把惚编l(xiāng)?!薄居酪卦诤嬷畺|南,雁飛不到。唐高適云:“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薄?br />
二月 《月令》曰:“桃始華【永地多暖,桃多十月花,正月則蕡實(shí)矣】,元鳥至?!薄断男≌吩唬骸皝斫笛嗄隧?。”【永燕有兩種:一紅頤,季秋隆冬之間,蟄于海島,二月來,多在市(校注:此處原缺“市”字,今校補(bǔ)。)治巢于堂,八月歸;一白頤,無分寒暑,多(校注:此處原缺“多”字,今校補(bǔ)。)在鄉(xiāng)落巢于檐?!?br />
三月 《月令》曰:“戴勝降于桑?!薄居赖禺€不栽桑,縱有戴勝,亦降于別枝耳?!俊断男≌吩唬骸邦C冰?!薄居浪撞徊乇UZ(yǔ)以“北地飲冰”,則相視而疑?!?br />
四月 《月令》曰:“螻蟈鳴。”《夏小正》曰:“鳴扎。”又曰:“鳴蜮,【永地多水田,二月之間,田垅內(nèi)哈哈有聲。每至黃昏夜靜,遍地蛙哈。不辨其螻、蟈、扎、蜮也?!葵溓镏??!薄居赖亻g或萟麥,然三月即刈而栽秧。以此地言之,則麥秋當(dāng)移于三月矣?!俊断男≌吩唬骸班笥幸娦印!薄居啦划a(chǎn)杏,其枇杷、楊梅、蔬瓜之屬四月大出。不必是月而始生黃瓜、苦菜也。】
五月 《夏小正》曰:“心中種黍?!薄居擂r(nóng)服早稻再熟。其刈早也,以小暑始;其刈晚也,以小雪始。若小暑在五月內(nèi),凡黍秫之類皆食新矣,未聞五月而種黍也?!?br />
六月 《月令》曰:“大雨時(shí)行?!薄臼窃掠袝r(shí)雨,山溪暴至,橋梁為圯。諺曰:“時(shí)雨三晝?!比挥戤?dāng)入伏之日,又有雷鳴,名為“漏伏”。至秋后,暑倍于夏?!?br />
七月 《月令》曰:“寒蟬鳴?!薄断男≌吩唬骸昂s鳴?!薄拘◎枞珞瞅琳?,鳴于四月。是月有大蟬,音嚖嚖然,抽響三十余聲,中能轉(zhuǎn)調(diào),俗名“紡織蟬”?!?br />
八月 《月令》曰:“鴻雁來?!薄炯炔槐嫫湎?,又烏見其來乎?】《夏小正》曰:“丹鳥羞白鳥?!薄景坐B者,謂蚊蚋也。永地下濕,多生黍民。四月之間,已營(yíng)營(yíng)人矣?!?br />
九月 《月令》曰:“草木黃落?!薄灸戏綒忪?,至冬,木不盡脫葉,非獨(dú)永也。故是月菁蔥猶故?!俊断男≌吩唬骸巴跏剪??!薄咀蚤_治來,罕衣挾纊,絕不識(shí)裘。近時(shí)多寒,乃沿“始裘”之令?!?br />
十月 《月令》曰:“水始冰,地始凍?!薄竞畾馕瓷睿瑫r(shí)帶余燠,故俗謂之“小陽(yáng)春”。冰凍之事,永未之聞也?!?br />
十一月 與《月令》、《夏小正》同。
十二月 《月令》曰:“水澤腹堅(jiān)?!薄居罒o嚴(yán)寒江凍。溪澗池沼之水,四時(shí)清澈,漣漪不改,況腹堅(jiān)乎?】
論曰:永邑氣候,或見于草木,或見于禽蟲。然但有早于《月令》與《小正》,未見有遲于《月令》、《小正》也。王制曰:“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濕?!笔菤夂蛑?,亦修教齊政之一助云。
風(fēng) 俗
山高水 ,土爽地腴。
民性質(zhì)直,氣習(xí)勁毅。
人無萬(wàn)金之家,力作三時(shí)之務(wù),有古唐風(fēng)。
藝不求工,商不遠(yuǎn)販,子弟充衙役者多不齒。
士勤學(xué)問而擢科名,宦尚清廉而敦名節(jié)。
文物如鄒魯,家多著述。
閨門有禮,而孀居完節(jié)者多。
婚必親迎,喪祭用家禮,少信佛事。
災(zāi)、疾、吊、賀,有關(guān)切意。
陳一新云:“風(fēng)聲氣習(xí)類中州?!?br />
黠者輕生好訟,君子小人略無分別。
愚民或因小忿,間咡斷腸草以相圖賴。
節(jié) 禮
立春 先一日,邑令率屬迎春于東郊。次早鞭牛,觀者以米撒牛,以祈豐穰,爭(zhēng)取其土以歸。
元旦 起,拜天地、家神,進(jìn)香祠廟。先敘男女、尊卑、長(zhǎng)幼,叩拜,謂之“賀年”。
上元 各處剪紙為燈,懸之庭戶,又間為龍燈、鰲山。結(jié)彩慶節(jié)者,自初六日至十五日止。
春社 各里社神作社會(huì),頗有枌榆遺風(fēng)。
驚蟄 老農(nóng)驗(yàn)是日陰、晴、寒、燠,為播種之候。
清明 設(shè)酒饌鼓樂,往祭先墳。去墓草,掛楮。
端午 門懸蒲艾,泛蒲酒。坊市造龍舟競(jìng)渡奪標(biāo),遺角黍,仿吊屈故事。亦云“禳”也。
六月六日 鄉(xiāng)民祀土谷神,為社飲。祭肉必均,擇日而試新。
七夕 是日,曝書籍。夕,陳瓜果于庭,祀牛女星。稚女羅拜而乞巧。
中元 祭奠先祖,化紙錢。是夕,設(shè)凈幾,盥櫛,儼如先靈至此(校注:原文“止”校改為“此”。
秋社 各里報(bào)祀,如春社。
中秋 城市設(shè)酒賞月。以月之明晦,定來歲上元之陰睛。八月祭先墳,如清明禮。
重陽(yáng) 以茱萸泛酒,或登高聚飲為樂。
冬至 家設(shè)羹飯賀冬。積水造酒,以為春醴。
小除 廿四日,俗云“小年”,祀灶神,用果品米食齋供。
除夕 除舊物,易桃符;鑿黃紙為錢;用紅紙書春聯(lián),貼大門、堂室。蒸米為歲飯,盛饌薦先祀灶,謂之“辭年”。放爆竹以避寒迎燠。老幼圍爐守歲。房廚燈燭,徹夜不斷,謂之“上燈”。
附:講《六條》
每月朔、望清晨,耆老搖鐸以徇于道路,大聲呼《圣論六條》:孝順父母,尊敬長(zhǎng)上,和睦鄰里,教訓(xùn)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隨赴縣,候縣宰升堂,由中門入誦《圣諭》: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仍誦《六條》,由中門出??h宰堂事畢,率屬下官民,擇城內(nèi)空闊公所,懸《圣諭》于上,設(shè)座兩旁。有司列左,鄉(xiāng)紳列右。選聲洪亮者,朗誦《六條》,用民間淺近俗語(yǔ)解釋之。每條畢,童子數(shù)輩歌詩(shī)一章結(jié)之,士民環(huán)立拱聽。乃賞里人之善而罰其惡者。每月率以為常。
論曰:讀法,陳詩(shī),飲酒,納價(jià),先王維持風(fēng)俗之大端也。后世講讀《六條》,近之矣。今俗之最善者曰“急公”,俗之最壞者曰“好訟”,人能以“好訟”之心移于“急公”,則官府無鞭贖,而閭閻敦仁讓,太平百年矣。夫子曰:“君子之德風(fēng),推其源,惟在上之好善始,誠(chéng)知風(fēng)之自也。”
里 圖
洪武年間,丈量田土,改鄉(xiāng)、團(tuán)為里。成化十五年,析上杭縣五里一十九圖編戶隸永定縣。
溪南里 舊為興化鄉(xiāng)。原編戶六圖,今析出第三圖溪以北者,屬上杭縣?,F(xiàn)(校注:原文為“見”,同“現(xiàn)”,下同。)存五圖。
金豐里 舊為金豐鄉(xiāng)。原編戶十圖,后省六,現(xiàn)存四圖。
豐田里 舊為安豐鄉(xiāng)。原編戶十圖,后省六,現(xiàn)存四圖。
太平里 舊為太平鄉(xiāng)。原編戶九圖,后省五,現(xiàn)存四圖。
勝運(yùn)里 舊為勝運(yùn)鄉(xiāng)。原編戶十一圖,今析出第五圖、六圖隸永定縣,其余九圖仍屬上杭縣。
論曰:永邑統(tǒng)五里一十九圖,輿圖褊矣。然里分割而糧不盡割,致有寄莊于杭之名,一民兩役,令人嘆不均焉。
土 產(chǎn)
谷之屬 稻 、粟、 麥、 麻、 棱禾、 豆。
帛之屬 苧布 、蕉布、 麻布。
貨之屬 鐵 、蜜、 蠟、 紙【金豐民多抄紙】、油【茶油、桐油】、茶、 竹麻、 紅粬、 鍋、 篾帽、 燈籠。
蔬之屬 芥菜、 蘿卜、 菠蓤(注:即波菜。)、苦荬、 莙荙、 莧、 韭、芹菜、 茄、 瓠、 芋、姜、蔥、蒜、芥藍(lán)、筍、薯、蕨、瓜、藠、白菜、茼蒿、蕹菜、水靳、蘭香、胡荽、時(shí)蘿、莆藤、當(dāng)芰、絲瓜、冬瓜、柚頭、西瓜、葛、甜瓜、土瓜、 菜、萵蕈、萵菜。
果之屬 香櫞、石榴、 橄欖、扁橘、枇杷、楊桃、李、碧桃、葡萄、梧桐、棘九、菱瓊、梨、栗、梅、蕉、柚、橘、柑、柿、蔗。
藥之屬 草決明 、車前子、金銀花、 粘鼠子、 天南星、 仙遺糧、山梔子、羊蹄草、 益母草、石菖蒲、牛蒡子、麥門冬、款冬花、栝樓(校注:即今“瓜萎”。)、香附、艾、香薷、扁竹、紫蘇、山藥、牛膝、茱萸、椒、香茅、荊芥、薄荷、蒺藜、茯苓、稀薟(校注:即今“豨薟”)、巴戟、木骨。
竹之屬 苗竹、箬竹、淡竹、苦竹、筋竹、麻竹、筀竹、紫竹、黃竹、綠(校注:原文為“緣”,疑誤,校改為“綠”。)竹、箭竹、簕竹、簟竹、苦油竹、鳳尾竹。
木之屬 松、柏、檺、槐、桑、柳、楓、楮、榕、桐、杉、檀、櫧、楊、樸、棕、、榬、構(gòu)、柞、櫸、烏臼、冬青、棠梨。
草之屬 茅、 芒、 蕢、 蒲、 獨(dú)帚、 蕨毛、 苦草、 鳳尾草、 馬鞭草、 金星草、 斷腸草【藤生,葉似扶留而小,毒人致死。愚民有爭(zhēng)輒咡,以恣圖賴。知縣危言,務(wù)去其種,罪覿不征銀,令犯者鋤草千斤抵贖,焚之。國(guó)朝,太平司巡檢郭天福,重加芟除萬(wàn)余斤,亦陰德事也。知縣岳鐘淑,遇有服毒不起者,輒令地方具棺埋之,不得圖賴良家。其功尤深于鋤腸草者。解法:用綠豆?jié){,或地黃漿,或甘草湯,或雄鴨血,或人糞攪水,俱療;又雞卵清調(diào)石榴干葉末灌下,俱可;最效者,蕹菜汁,無葉用根】。
花之屬 山茶、 海棠、 木槿、 薔薇、 芙蓉、 芙桑、 蓮、 長(zhǎng)春、 茉莉、瑞香、 紫荊、 夜合、 菊花、 蘭花、 萱花、 雞冠、 金鳳、 木樨、 鳳仙、 玉簪、 含春、 杜鵑、 寶珠、 木芙蓉、 玉簪梅、 賽蘭。
禽之屬 雞、 鵝 、鴨、 鴿、 喜鵲、 鸜鵒、 山鵲、 郭公、 百舌、 布谷、 啄木、 畫眉、 水鴨、 鸊鵜、 燕、 鶺鸰、 竹雞、 鷓鴣、 鷺鷥、 翡翠、 相思、 鳩、 野鴉、 苦眉、 青鴝、 白頭、 雀雉、 鸇、 鸛、 黃鸝、
獸之屬 牛、 豬、 羊、 犬、 貓、 虎 、豹 、豺 、獐 、麋鹿 、猴、 狐、 獺、 麖、 山犬、 野豬、 鼠、 兔、 穿山甲、 田豬、 豪豬。
鱗之屬 鯉、 鯽、 鰱、 鱔、 草魚、 田瑟、 鯬黃、 泥鰍、 鰹、 盆魚、 金魚、 蝦、 烏鱧。
介之屬 龜、鱉、蟹、 蚌、 螺。
蟲之屬 石蜦、 水雞、 蝦蟆、 蛇、 蜈蚣、 蚯蚓、 蜘蛛、 蟾、 螳螂、 螢、 螟蛉、 蟋蟀、 螽、 蒼蠅、 蟻、 蜂、 斑蟊、 蝠、 地蠶。
論曰:考之《周禮》:“荊州之丹銀,不同于青兗之蒲魚;幽北之魚鹽,不同于豫州之絲枲。凡以地氣不齊,故所產(chǎn)亦異?!庇廊来搱?,異物不生?!吨尽诽貍淦涿?,求其可以充匕箸,供玩好,異物百不得一焉。惟土宜禾,則種谷以寧婦子,以利輸將。公私之用,取給于此。如必按籍以求,是何異二酉之藏書、連州之金穴?徒有其名也哉。
封域卷之二終
星 野 【隸于汀屬】
二十八宿牛女。
十二次舍星紀(jì)。
其辰在丑。
北斗第四星屬權(quán)。
斗勺第六星為闿陽(yáng)。
三臺(tái)屬上臺(tái)下星。
天市為垣第六星。
候在熒惑,占于鳥衡。
其域?yàn)閾P(yáng)州。(校注:原文為“楊”,同“揚(yáng)”。下同。)
論曰:《周官 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僧一行曰:“星之與土,精氣相屬,而不系于方隅。善測(cè)者,以緯承經(jīng),寸而囗(校注:“囗”系模糊不清的字。下同。)之。不專于其星,而于其辰。此星家所以有熒滅、退次、市眾、歲實(shí)之驗(yàn)也?!闭Z(yǔ)曰:“天道遠(yuǎn),人道邇?!庇衷唬骸袄晒偕蠎?yīng)列宿,弭災(zāi)召祥,是在蒞茲土者矣。”
沿 革
夏 《禹貢》屬揚(yáng)州之南。
周 列職方為七閩地?!咀訉O七種,故曰“七閩”。明洪武元年,置福建布政司,轄八府,又曰“八閩”。】
秦 屬閩中郡。
漢 屬閩越國(guó)。后為縣,屬會(huì)稽郡。
東漢 屬會(huì)稽南部都尉。
三國(guó)吳 屬建安郡。
晉 置新羅縣,屬晉安郡。
唐 開元末,始開福、撫二州山洞置汀州。尋改新羅為龍巖縣。代宗中,于湖雷下堡置上杭場(chǎng)【即今豐田里】。南唐保泰,徙上杭場(chǎng)于秇梓堡【今太平里】。
宋 淳化間,升上杭場(chǎng)為縣【遷于郭坊】。
元明 因之。
明 成化十四年,流賊鐘三等,嘯聚溪南。賊平,巡撫高明奏析上杭溪南、金豐、豐田、太平、勝運(yùn)五里地凡一十九圖,置縣鎮(zhèn)之。邑名永定【取永遠(yuǎn)平定之義】,號(hào)曰龍岡【以山名】,又曰鳳城【以形名】。
按,州縣之沿革,或有以縣升者,或有以州降者,或有以土?xí)缛讼「钏闹苤囟⒅?。永邑析(校注:原文“柝”,依文意校改為“析”。)自上杭,概以成化庚子為開治之始,歷百六十三年。]
國(guó)朝定鼎,至順治三年,始入版圖,仍名永定。其封域、疆里,悉如舊焉。
疆 界 【附水陸程途】
縣在府治之南。東西相距廣二百七十里,南北相距袤一百八十里。
東陸路 自縣至隘頭界一百二十里。自界至漳州府二百一十里。
西陸路 自縣至官田界六十里。自界至上杭縣六十里。
南陸路 自縣至蕉葉坪界四十里。自界至廣東大埔縣四十里。
北陸路 自縣至水槽隘界一百二十里。自界至龍巖縣一百里
東南陸路 自縣至清漳巡檢司界一百二十里。自界至平和縣一百里。
東北陸路 自縣至博平嶺界一百二十里。自界至南靖縣二百里。
西南陸路 自縣至河背界五十里。自界至廣東程鄉(xiāng)縣一百里。
東水路 自縣上流至合溪(校注:現(xiàn)稱洽溪。下同。)六十里。自合溪由武溪東至深溪二十里。自合溪北至高陂二十里。
南水路 自縣順流至錦豐窯三十里。
論曰:王者,無分民,有分土。星野,天之分土也。疆界,君之分官若民也。里圖至到,又官取民之地而細(xì)分之也。故曰“行仁政自經(jīng)界始”。永定疆界固煥然矣。至其夫役之勞逸,關(guān)隘之要害,實(shí)賴撫字者為斯民留心焉。
山 川
龍岡山 縣治艮山也,脈發(fā)梌山嶂,迤邐蜿蜒,蟠若龍臥,故原名臥龍山。
掛榜山 縣治前,與儒學(xué)對(duì)峙,方幅若掛榜然。
釣魚峰 在縣治東南,名曰巽峰。
龍門山 為邑東鎮(zhèn)。盤旋聳秀,與貴人峰并峙【載《輿記》】。
梌山嶂 在縣北,即臥龍山之祖也。廉貞發(fā)脈,嶂焰凌霄。跨太平、豐田、溪南、勝運(yùn)四里。界上有石如馬。謠云:“石馬鳴,則有兵?!背苫哪辏軄y,太監(jiān)盧勝征兵擊毀。
印匣山 為邑西鎮(zhèn)。
眠象山 在縣南二里。當(dāng)水口轉(zhuǎn)流,形如眠象。
三峰山 在縣北三十里。自梌山嶂連屏穿峽,縈纖起伏,至于臥龍山。
水珠峰 在縣南。兩山相向,界懸飛瀑。
貴人峰 邑之左鎮(zhèn)。與龍門山對(duì)峙,前為佛子峰。
雙髻峰 在縣北。雙聳凌霄,縣龍少祖。嘉靖間,建白云精舍,今復(fù)修之。
雪竹峰 在縣南。峰巒秀麗,為邑之勝概。
雙岐峰 在縣南。兩峰齊秀,狀如玨玉。
滿山紅 在縣西南四十里錦豐窯,為水口山。嵂崒(校注:原文“萃嵂”,依文意校改為“嵂萃”。)雄麗,據(jù)潮州界。相傳,有父子采薪,父睡山麓,土忽自瘞,僅露足趾。其子牽覺,漬血識(shí)之。復(fù)至,則滿山土木皆紅矣。
銅鼓山 在太平里。高千余仞,廣袤數(shù)里。有巖竇、井泉、石壁。上有倒書“千年”二字,徑尺。舊傳,有銅鼓從空而墮,至山腰,擊石裂泉,溢為巨井。其深莫測(cè),時(shí)有雙魚出游,網(wǎng)不可得。諺云:“銅鼓一聞,歲大豐熟?!薄据d《一統(tǒng)志》】。
茫蕩山 在太平里。絕頂為鳳凰崠,崔巍磅礴。跨龍巖、連城、上杭、永定四縣界?!白细畼桥_(tái),仙靈窟穴?!薄娟愨x奏有記】。
筆架山 在太平里。峰巒秀峙,形如筆架,高出群表,為四遠(yuǎn)望山。
松柏崠 縣南三十里,跨永定、大埔二界。立關(guān)隘御寇。
黎袍崠 在勝運(yùn)里,遠(yuǎn)望如畫。
牙梳崠 在勝運(yùn)里。分水南北,介于杭永之間。
桃坑嶂 在溪南里。峰巒高聳,林木蓊蔚。
分水嶺 在縣西四十里。路通上杭,水分勝運(yùn)之北,溪南之南。
緣 嶺 在豐田里。路接漳州界,鳥道迂回,脊有圓墩石。名“緣嶺”者,乃誤“圓”為“緣”也。
三層嶺 在金豐里。羊腸三折,路通大埔、平和,為險(xiǎn)隘處。盜寇出沒,故設(shè)巡檢司防御焉。
寒水凹 在縣西北,路通上杭。成化辛丑,邑令王環(huán)鑿石開道,志其石曰“千古乾坤,胚胎永定。成化肇分,萬(wàn)年歸正”。
東華山 在豐田里東安鄉(xiāng)。其山夙為虎穴,道人黃華音入定于此,虎遂潛蹤。嵯峨百仞,巨石嶙峋。每深秋,白霧(校注:原文為“露”,現(xiàn)校改為“霧”。)滿壑,彌漫茫如洋海。半夜憑欄俯視,石間瑤簪、玉筍遍插。云盤殿前,有石如魚,有峰如筆。頂有登山路,人或立之,宛在筆尖。其左山空嵌,風(fēng)入之時(shí),作桴鼓聲。頂有天池,旱歲不涸。池上有猴王冢。時(shí)屆清明,眾猴揭他冢紙,環(huán)掛墓巔,百十為群,采果以祭。其或逐隊(duì)嬉游,懸崖走壁。有時(shí)佛性如人,合掌聽經(jīng)。寺侶呼為“道友”云。龍巖王侍郎命璇、邑庠沈文各厚施其庵。邑人吳煌甲、陳鈞奏讀書其中。
瑞堂山 在豐田里上湖雷。三山并峙,高插云表。鄉(xiāng)人建真武庵其上。
元湖山 在龍門。僧釋空迎大洲庵真武像建庵祀之。
般若山 在豐田里,界于陰陽(yáng)兩巖之間。僧湛然建庵于此。
西華山 一在豐田里,道人李東流建庵山頂。一在勝運(yùn)里湯湖鄉(xiāng),山下里人賴搏九建庵。
樂真山 在金豐里太平寨。初為道觀,至崇禎年間,僧洞明改立禪宗。仍名。
石麟山 在太平里。石洞深廣,燃炬可入。中橫石案,旁有泉源。乳穴丹室,不勝名狀。詳入記中。
白云山 在縣東二十里,僧音石居此。周圍植竹,環(huán)抱如城,又名竹城山。
東華巖 在縣東,有石巖,邑耆吳論辟之,忽有水流石佛一座,因祀于巖。
龍顯巖 在太平里黃田村。巖側(cè)有石似龍,奮首掀爪,鱗甲儼然。巖壁間,有石筍突出,中間有竇。鄉(xiāng)民結(jié)庵其上。
虞坑巖 在豐田里。石洞深遂,宛若龍?bào)?,祀佛其中?br />
獅子巖 在太平里。形若獅子,遠(yuǎn)望皆見。
陽(yáng)巖 在豐田里,潘祖師成道處。
陰巖 與陽(yáng)巖對(duì)峙,賴祖師成道處。
鰲石 縣治西,杭陂溪水彎繞其下,以形似鰲,故名。
五石 縣北后龍山。名獅子石、犀牛石、硯池石【常有墨潤(rùn)】、幞頭石、朝元石。
蓮座石 在邑東金豐檺林村。石峰高聳,雄峙中天。上有三層石盤,可行可臥,可坐可觴。時(shí)有火光出現(xiàn),石山吐土。岡五枝,中枝邑人熊興麟壽域在焉,形家喝為“麒麟吐焰”。
蓮花石 即魚磯石,在溪南大溪中。狀若蓮花,石壁間一婦逐鵝。長(zhǎng)老相傳,謂之“仙女逐金鵝”。
龜印石 縣南五里許黃竹隔。盤踞溪中,其狀如龜,具八卦文。
二獅石 在金豐里大溪岐嶺。雙石如獅,盤踞兩岸?!九e人游瀛洲有記】。
磯石 溪南水口。崇禎年間,連城木商謀鑿石販木。生員王銓爵、吳懋中、沈文 、賴馨鼎、吳迪光等僉呈縣,申請(qǐng)三院批禁。
文溪 在太平里。發(fā)源孔夫,徑坎市(校注:原文為“高陂”,然文溪水并不流入高陂,顯誤,校改為“坎市”。)通舟楫,至合溪,會(huì)武溪水,順流大洲溪。
武溪 在豐田里。發(fā)源寒袍崠圓嶺,徑龍?zhí)叮辽钕?。通舟楫,順流合溪,?huì)文溪水。
大洲溪 縣東。橫帶縣治,會(huì)西河水,出申位三十里至錦豐窯,淪石而出。舟楫至此過磯。
西溪 發(fā)源梌山嶂,經(jīng)江坑、湖家地,至李田,筑杭陂入城,散潤(rùn)郊外。其正脈,由迎恩橋繞西山而下。知縣許堂筑堤障之,水勢(shì)彎環(huán)至縣南,入于大溪。
豐稔溪 自龍巖發(fā)源,經(jīng)上杭黃潭,過勝運(yùn)里豐稔寺,至漢磜崆合大溪,始通舟楫。
龍 潭 有三:一在箭灘上流,鄉(xiāng)人禱雨輒應(yīng);一在溪南杉子壙,舊傳龍見于此;一在豐田,王陽(yáng)明先生留詩(shī)處。
放生潭 在縣東,舊名石圳潭。養(yǎng)魚江中,飼以米飯,聞鐸而至,網(wǎng)罟有禁。景稱“潭閣呼魚”即此。
涵水湖 在縣西南,澄澈瀠洄,中起一阜,旁有溫泉。
古 跡 【附】
龍磜洞 在縣南。石崖空廣數(shù)丈,內(nèi)有石床、石幾。昔傳有神人寓此。
圣窖石 在勝運(yùn)里大新村。二石,一陰一陽(yáng)。傳有仙驅(qū)至,掌跡尚在。
玉篆石 在大阜坑。浮于水面,有文如篆,人謂“仙人玉印”。
金船塘 在太平里虎(校注:原文為“斧”,誤,校改為“虎”。)岡山中。泓然一湖,形如巨艦。舊傳有金船浮沉于此。
系舟石 在云龍橋側(cè)。昔王陽(yáng)明系舟于此。有詩(shī)。其像如鳧,又名浴鳧石。
淘金縣 在金砂村。舊傳,其地產(chǎn)金,有神人鞭石筑城于此。
仙人石 在龍門。石高數(shù)丈,狀如正笏,下有大人跡。相傳仙人到此。
許公堤 縣南。知縣許堂筑建印星臺(tái),以課多士。景稱“南堤煙雨”即此。(校注:原文“西堤煙雨”,其中“西”應(yīng)改為“南”字。參見本卷“形勝”之“后八景”。)
文山石 在文山亭。大書“宋丞相文天祥過此”。
蓮花嶂 在金豐里東洋村。唐慚愧祖師誕生處。
擲魚潭 慚愧祖師幼牧牛,其嫂餉以焦魚,師不食,放之潭中,魚遂活。至今產(chǎn)魚,一體而半焦半潤(rùn)。
玉枕穴 在溪南里鎮(zhèn)里。舊傳,吳吉甫自博羅輿母彭氏櫬歸,至此風(fēng)雨大作,舉引不行,遂下葬于斯。
井 泉 【附】
縣治儀門右井。
南街錦衣坊左井。 里人吳璘開鑿,深三丈許,水味甘冷,味如惠泉。時(shí)或水花高涌,恒為科名之占。舊基稍狹,其曾孫吳懋中捐地五尺擴(kuò)之,汲者便焉。
北街橫直左角井,東城內(nèi)井,西城內(nèi)井,萬(wàn)壽寺前街下左邊小巷近內(nèi)城濠井今廢。
雙井 在溪南里。澄清不涸,居民汲飲,遂以“雙井”名村焉。
論曰:永地奠于閩南,顧其山之高厚,其石之靈奇,其巖洞之玲瓏譎怪,有非他邑所可逮者。至于水通舟楫,泉辨陰陽(yáng),古跡以窮登眺,鑿井以食地德,悉備采之,使簡(jiǎn)閱者如數(shù)家珍,指掌螺焉,亦辨方志勝之意也。
形 勝
龍岡后峙,榜山前列。
文筆秀出南離,印匣鎮(zhèn)奠西兌。
龍門聳于來山之東,眠象屹于水口之南。
二水合流,廻環(huán)如帶。
一湖澄澈,斂滟成文。
前八景
晏湖魚化 ,古鎮(zhèn)鋒銷, 梌嶂連屏, 水珠疊翠, 溫泉晚浴, 杭陂春耕, 龍門樵唱, 鰲石漁歌。
后八景
北樓夜月, 南堤煙雨, 榕壇春翠, 松院秋聲, 巽峰迎旭, 鳳渚維舟, 龜石浮印, 潭閣呼魚。
論曰:永邑形勝,無塊山濁水。土產(chǎn)其間,往往清慧而文。至于人多慷慨,持氣節(jié)要,亦毓氣使然。昔孫楚云:“其山崔嵬以嵯峨,其水浹渫而揚(yáng)波,其人磊砢而英多?!贝拼艘?。
氣 候
氣候之書,惟以《月令》及《夏小正》為正說者。謂夏都安邑,即今山西;秦都關(guān)中,即今陜西。其地偏于西北,非氣候之適中,不可以概天下。然氣候有晚而無盈歉,有先后而無偏正。間或小殊,亦地氣里差之不一耳。今以《月令》、《夏小正》為的,其殊于兩書者,即為永之氣候。其不錄者,皆同也。
正月 《月令》曰:“東風(fēng)解凍,【永地?zé)o凍,其凍者,或于十二月及正月,連日嚴(yán)寒,風(fēng)霾不散,遂凝為凍。山巒瓶盎之中,結(jié)為凍面,厚僅一二寸,稍燠即解。】候雁北?!薄断男≌吩唬骸把惚编l(xiāng)?!薄居酪卦诤嬷畺|南,雁飛不到。唐高適云:“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薄?br />
二月 《月令》曰:“桃始華【永地多暖,桃多十月花,正月則蕡實(shí)矣】,元鳥至?!薄断男≌吩唬骸皝斫笛嗄隧?。”【永燕有兩種:一紅頤,季秋隆冬之間,蟄于海島,二月來,多在市(校注:此處原缺“市”字,今校補(bǔ)。)治巢于堂,八月歸;一白頤,無分寒暑,多(校注:此處原缺“多”字,今校補(bǔ)。)在鄉(xiāng)落巢于檐?!?br />
三月 《月令》曰:“戴勝降于桑?!薄居赖禺€不栽桑,縱有戴勝,亦降于別枝耳?!俊断男≌吩唬骸邦C冰?!薄居浪撞徊乇UZ(yǔ)以“北地飲冰”,則相視而疑?!?br />
四月 《月令》曰:“螻蟈鳴。”《夏小正》曰:“鳴扎。”又曰:“鳴蜮,【永地多水田,二月之間,田垅內(nèi)哈哈有聲。每至黃昏夜靜,遍地蛙哈。不辨其螻、蟈、扎、蜮也?!葵溓镏??!薄居赖亻g或萟麥,然三月即刈而栽秧。以此地言之,則麥秋當(dāng)移于三月矣?!俊断男≌吩唬骸班笥幸娦印!薄居啦划a(chǎn)杏,其枇杷、楊梅、蔬瓜之屬四月大出。不必是月而始生黃瓜、苦菜也。】
五月 《夏小正》曰:“心中種黍?!薄居擂r(nóng)服早稻再熟。其刈早也,以小暑始;其刈晚也,以小雪始。若小暑在五月內(nèi),凡黍秫之類皆食新矣,未聞五月而種黍也?!?br />
六月 《月令》曰:“大雨時(shí)行?!薄臼窃掠袝r(shí)雨,山溪暴至,橋梁為圯。諺曰:“時(shí)雨三晝?!比挥戤?dāng)入伏之日,又有雷鳴,名為“漏伏”。至秋后,暑倍于夏?!?br />
七月 《月令》曰:“寒蟬鳴?!薄断男≌吩唬骸昂s鳴?!薄拘◎枞珞瞅琳?,鳴于四月。是月有大蟬,音嚖嚖然,抽響三十余聲,中能轉(zhuǎn)調(diào),俗名“紡織蟬”?!?br />
八月 《月令》曰:“鴻雁來?!薄炯炔槐嫫湎?,又烏見其來乎?】《夏小正》曰:“丹鳥羞白鳥?!薄景坐B者,謂蚊蚋也。永地下濕,多生黍民。四月之間,已營(yíng)營(yíng)人矣?!?br />
九月 《月令》曰:“草木黃落?!薄灸戏綒忪?,至冬,木不盡脫葉,非獨(dú)永也。故是月菁蔥猶故?!俊断男≌吩唬骸巴跏剪??!薄咀蚤_治來,罕衣挾纊,絕不識(shí)裘。近時(shí)多寒,乃沿“始裘”之令?!?br />
十月 《月令》曰:“水始冰,地始凍?!薄竞畾馕瓷睿瑫r(shí)帶余燠,故俗謂之“小陽(yáng)春”。冰凍之事,永未之聞也?!?br />
十一月 與《月令》、《夏小正》同。
十二月 《月令》曰:“水澤腹堅(jiān)?!薄居罒o嚴(yán)寒江凍。溪澗池沼之水,四時(shí)清澈,漣漪不改,況腹堅(jiān)乎?】
論曰:永邑氣候,或見于草木,或見于禽蟲。然但有早于《月令》與《小正》,未見有遲于《月令》、《小正》也。王制曰:“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濕?!笔菤夂蛑?,亦修教齊政之一助云。
風(fēng) 俗
山高水 ,土爽地腴。
民性質(zhì)直,氣習(xí)勁毅。
人無萬(wàn)金之家,力作三時(shí)之務(wù),有古唐風(fēng)。
藝不求工,商不遠(yuǎn)販,子弟充衙役者多不齒。
士勤學(xué)問而擢科名,宦尚清廉而敦名節(jié)。
文物如鄒魯,家多著述。
閨門有禮,而孀居完節(jié)者多。
婚必親迎,喪祭用家禮,少信佛事。
災(zāi)、疾、吊、賀,有關(guān)切意。
陳一新云:“風(fēng)聲氣習(xí)類中州?!?br />
黠者輕生好訟,君子小人略無分別。
愚民或因小忿,間咡斷腸草以相圖賴。
節(jié) 禮
立春 先一日,邑令率屬迎春于東郊。次早鞭牛,觀者以米撒牛,以祈豐穰,爭(zhēng)取其土以歸。
元旦 起,拜天地、家神,進(jìn)香祠廟。先敘男女、尊卑、長(zhǎng)幼,叩拜,謂之“賀年”。
上元 各處剪紙為燈,懸之庭戶,又間為龍燈、鰲山。結(jié)彩慶節(jié)者,自初六日至十五日止。
春社 各里社神作社會(huì),頗有枌榆遺風(fēng)。
驚蟄 老農(nóng)驗(yàn)是日陰、晴、寒、燠,為播種之候。
清明 設(shè)酒饌鼓樂,往祭先墳。去墓草,掛楮。
端午 門懸蒲艾,泛蒲酒。坊市造龍舟競(jìng)渡奪標(biāo),遺角黍,仿吊屈故事。亦云“禳”也。
六月六日 鄉(xiāng)民祀土谷神,為社飲。祭肉必均,擇日而試新。
七夕 是日,曝書籍。夕,陳瓜果于庭,祀牛女星。稚女羅拜而乞巧。
中元 祭奠先祖,化紙錢。是夕,設(shè)凈幾,盥櫛,儼如先靈至此(校注:原文“止”校改為“此”。
秋社 各里報(bào)祀,如春社。
中秋 城市設(shè)酒賞月。以月之明晦,定來歲上元之陰睛。八月祭先墳,如清明禮。
重陽(yáng) 以茱萸泛酒,或登高聚飲為樂。
冬至 家設(shè)羹飯賀冬。積水造酒,以為春醴。
小除 廿四日,俗云“小年”,祀灶神,用果品米食齋供。
除夕 除舊物,易桃符;鑿黃紙為錢;用紅紙書春聯(lián),貼大門、堂室。蒸米為歲飯,盛饌薦先祀灶,謂之“辭年”。放爆竹以避寒迎燠。老幼圍爐守歲。房廚燈燭,徹夜不斷,謂之“上燈”。
附:講《六條》
每月朔、望清晨,耆老搖鐸以徇于道路,大聲呼《圣論六條》:孝順父母,尊敬長(zhǎng)上,和睦鄰里,教訓(xùn)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隨赴縣,候縣宰升堂,由中門入誦《圣諭》: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仍誦《六條》,由中門出??h宰堂事畢,率屬下官民,擇城內(nèi)空闊公所,懸《圣諭》于上,設(shè)座兩旁。有司列左,鄉(xiāng)紳列右。選聲洪亮者,朗誦《六條》,用民間淺近俗語(yǔ)解釋之。每條畢,童子數(shù)輩歌詩(shī)一章結(jié)之,士民環(huán)立拱聽。乃賞里人之善而罰其惡者。每月率以為常。
論曰:讀法,陳詩(shī),飲酒,納價(jià),先王維持風(fēng)俗之大端也。后世講讀《六條》,近之矣。今俗之最善者曰“急公”,俗之最壞者曰“好訟”,人能以“好訟”之心移于“急公”,則官府無鞭贖,而閭閻敦仁讓,太平百年矣。夫子曰:“君子之德風(fēng),推其源,惟在上之好善始,誠(chéng)知風(fēng)之自也。”
里 圖
洪武年間,丈量田土,改鄉(xiāng)、團(tuán)為里。成化十五年,析上杭縣五里一十九圖編戶隸永定縣。
溪南里 舊為興化鄉(xiāng)。原編戶六圖,今析出第三圖溪以北者,屬上杭縣?,F(xiàn)(校注:原文為“見”,同“現(xiàn)”,下同。)存五圖。
金豐里 舊為金豐鄉(xiāng)。原編戶十圖,后省六,現(xiàn)存四圖。
豐田里 舊為安豐鄉(xiāng)。原編戶十圖,后省六,現(xiàn)存四圖。
太平里 舊為太平鄉(xiāng)。原編戶九圖,后省五,現(xiàn)存四圖。
勝運(yùn)里 舊為勝運(yùn)鄉(xiāng)。原編戶十一圖,今析出第五圖、六圖隸永定縣,其余九圖仍屬上杭縣。
論曰:永邑統(tǒng)五里一十九圖,輿圖褊矣。然里分割而糧不盡割,致有寄莊于杭之名,一民兩役,令人嘆不均焉。
土 產(chǎn)
谷之屬 稻 、粟、 麥、 麻、 棱禾、 豆。
帛之屬 苧布 、蕉布、 麻布。
貨之屬 鐵 、蜜、 蠟、 紙【金豐民多抄紙】、油【茶油、桐油】、茶、 竹麻、 紅粬、 鍋、 篾帽、 燈籠。
蔬之屬 芥菜、 蘿卜、 菠蓤(注:即波菜。)、苦荬、 莙荙、 莧、 韭、芹菜、 茄、 瓠、 芋、姜、蔥、蒜、芥藍(lán)、筍、薯、蕨、瓜、藠、白菜、茼蒿、蕹菜、水靳、蘭香、胡荽、時(shí)蘿、莆藤、當(dāng)芰、絲瓜、冬瓜、柚頭、西瓜、葛、甜瓜、土瓜、 菜、萵蕈、萵菜。
果之屬 香櫞、石榴、 橄欖、扁橘、枇杷、楊桃、李、碧桃、葡萄、梧桐、棘九、菱瓊、梨、栗、梅、蕉、柚、橘、柑、柿、蔗。
藥之屬 草決明 、車前子、金銀花、 粘鼠子、 天南星、 仙遺糧、山梔子、羊蹄草、 益母草、石菖蒲、牛蒡子、麥門冬、款冬花、栝樓(校注:即今“瓜萎”。)、香附、艾、香薷、扁竹、紫蘇、山藥、牛膝、茱萸、椒、香茅、荊芥、薄荷、蒺藜、茯苓、稀薟(校注:即今“豨薟”)、巴戟、木骨。
竹之屬 苗竹、箬竹、淡竹、苦竹、筋竹、麻竹、筀竹、紫竹、黃竹、綠(校注:原文為“緣”,疑誤,校改為“綠”。)竹、箭竹、簕竹、簟竹、苦油竹、鳳尾竹。
木之屬 松、柏、檺、槐、桑、柳、楓、楮、榕、桐、杉、檀、櫧、楊、樸、棕、、榬、構(gòu)、柞、櫸、烏臼、冬青、棠梨。
草之屬 茅、 芒、 蕢、 蒲、 獨(dú)帚、 蕨毛、 苦草、 鳳尾草、 馬鞭草、 金星草、 斷腸草【藤生,葉似扶留而小,毒人致死。愚民有爭(zhēng)輒咡,以恣圖賴。知縣危言,務(wù)去其種,罪覿不征銀,令犯者鋤草千斤抵贖,焚之。國(guó)朝,太平司巡檢郭天福,重加芟除萬(wàn)余斤,亦陰德事也。知縣岳鐘淑,遇有服毒不起者,輒令地方具棺埋之,不得圖賴良家。其功尤深于鋤腸草者。解法:用綠豆?jié){,或地黃漿,或甘草湯,或雄鴨血,或人糞攪水,俱療;又雞卵清調(diào)石榴干葉末灌下,俱可;最效者,蕹菜汁,無葉用根】。
花之屬 山茶、 海棠、 木槿、 薔薇、 芙蓉、 芙桑、 蓮、 長(zhǎng)春、 茉莉、瑞香、 紫荊、 夜合、 菊花、 蘭花、 萱花、 雞冠、 金鳳、 木樨、 鳳仙、 玉簪、 含春、 杜鵑、 寶珠、 木芙蓉、 玉簪梅、 賽蘭。
禽之屬 雞、 鵝 、鴨、 鴿、 喜鵲、 鸜鵒、 山鵲、 郭公、 百舌、 布谷、 啄木、 畫眉、 水鴨、 鸊鵜、 燕、 鶺鸰、 竹雞、 鷓鴣、 鷺鷥、 翡翠、 相思、 鳩、 野鴉、 苦眉、 青鴝、 白頭、 雀雉、 鸇、 鸛、 黃鸝、
獸之屬 牛、 豬、 羊、 犬、 貓、 虎 、豹 、豺 、獐 、麋鹿 、猴、 狐、 獺、 麖、 山犬、 野豬、 鼠、 兔、 穿山甲、 田豬、 豪豬。
鱗之屬 鯉、 鯽、 鰱、 鱔、 草魚、 田瑟、 鯬黃、 泥鰍、 鰹、 盆魚、 金魚、 蝦、 烏鱧。
介之屬 龜、鱉、蟹、 蚌、 螺。
蟲之屬 石蜦、 水雞、 蝦蟆、 蛇、 蜈蚣、 蚯蚓、 蜘蛛、 蟾、 螳螂、 螢、 螟蛉、 蟋蟀、 螽、 蒼蠅、 蟻、 蜂、 斑蟊、 蝠、 地蠶。
論曰:考之《周禮》:“荊州之丹銀,不同于青兗之蒲魚;幽北之魚鹽,不同于豫州之絲枲。凡以地氣不齊,故所產(chǎn)亦異?!庇廊来搱?,異物不生?!吨尽诽貍淦涿?,求其可以充匕箸,供玩好,異物百不得一焉。惟土宜禾,則種谷以寧婦子,以利輸將。公私之用,取給于此。如必按籍以求,是何異二酉之藏書、連州之金穴?徒有其名也哉。
封域卷之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