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曰:多家修,則多廷獻。晉邑弦誦遍聞,簪紱相望,其居官任職者既盛,則氣節(jié)經(jīng)濟亦自不少。循績仕跡之多,有由來矣。夫策名受糈,將為國家宣猷布化,豈徒以紆青拖紫為榮哉?必靖其爾位而后無玷官方,故所居民樂,所去民思,公道在人,不可誣也。后之君子覽茲志乘,其亦知所效法,而思以自樹也夫。
宋
段全蔡黃裳
謝徽陳汝奭
楊汲宋直方
黃發(fā)林黃中
曾孝廣蘇伯材
江常陳康年
楊友徐瞻
陳球陳孝則
陳穎王寘
徐光實蘇洸
陳豐林桿
趙公迵蔡怛
黃逸柯宋英
黃適王租
劉敏求傅自修
柯知彰曾覺
趙不懬莊方
曾植楊楙
翁點陳研
陳樸鍾元鼎
趙伯逷林宗臣
趙悰王保隆
李綸莊柟
儲用陳震
林谷儲擢
曾賀孫黃夔
趙汝倣楊士豁
吳囦廖叔政
傅烈留碩
趙不慢曾治鳳
顏槦留元長
趙汝佟莊夢說
董洪趙時煥
留元英蔡次傅
李茂先留丙
留■〈端〉曾用虎
傅康王沂之
魏必昌魏國梁
王序留元亮
留元圭丘雙薦
陳景魏牟濚
周鍾林介卿
劉叔智
宋
段全咸平五年以將仕郎任仙游尉,下車首務興學,遷學邑南,扶植風教,作興士類。載仙邑志。
蔡黃裳字叔文。祥符元年進士,知虢縣。鳳翔守有親校,虢人也,招權受賄。黃裳至縣,先執(zhí)??`傳舍中,乃謁守,條其狀,置于法。改知建陽。秩滿解去,邑人遮使者,乞再任。在建八年,后為陳州從事。致仕及卒。趙抃為銘其墓。
謝徽一作微。祥符八年進士,為臨川令,歷漳州推官,改大理丞,知龍溪縣,徙北流,擢知雷州。州臨海,不知學,為葺文廟,教以儒術。通判福州,畫購巨盜,誅其黨。知建州,尋知開封之祥符,治愈有聲,因求便藩,得海州。卒于官。
陳汝奭字公武,寶元元年進士。授遂安令,后知海州。賑饑發(fā)粟,不俟報。及母沒,嘆曰:“不及養(yǎng)矣?!彼祀[居不復出。
楊汲字潛古。嘉祐二年進士,調趙州司法參事,主管開封界常平,權都水丞。行汴水淤,田法遂釃汴流,以溉西部瘠土。神宗嘉之,遷淮西,修古芍陂,引漢泉灌田萬頃。召判都水監(jiān),為大理卿,歷官至戶部侍郎。卒。
宋直方字順中。熙寧三年進士。知鞏縣。鞏有橋屢圮,直方疏橋柱以殺水怒,伐石為堤,一邑稱利。移知王屋。卒。
黃發(fā)元豐初,知龍泉縣。修崇學校,與諸生講論經(jīng)學,自是邑多聞人。
林黃中字伯玉。元豐八年進士,任永豐尉,遷歸善令,轉知彭城。彭號盜區(qū)訟藪,黃中治甫半年,獄為之空。
曾孝廣字仲錫。元豐末為北外都水丞,歷水部員外郎,遷都水使者。洛水頻歲湓涌,孝廣浚河堤,累石為防,自是患息。出提點永興路獄,累遷戶部侍郎,進尚書,罷為天章閣待制,知杭州,尋知潭州。胡安國為蔡京所陷,孝廣獨往唁之。遷顯謨閣直學士,知鄆州。以疾卒。
蘇伯材字廷構。紹圣四年進士,知潮州、轉知韶州。憲司吏誣執(zhí)翁源民為盜,以幸賞賂縣官,使就獄殺之,伯材廉其事,疏論正其罪。其廉正類如此。
江常字少明。崇寧五年進士,靖康初知福州,建州賊乘流逼州城,常登陴呼其酋,諭以禍福,賊羅拜城下去。州卒驕橫,歡趨牙門,常訪得其黠者付保伍,因事去之,士始識紀律。尋奉祠歸。歲饑,倒廩賑濟。父喪廬墓,以壽終。
陳康年字季昌。政和二年,以上舍歷官通判潮州,攝州事。黎寇犯境,嚴備卻之。歷官二紀,公廉如一日。潮人與陳堯佐并稱二陳。
楊友字叔端。政和二年武舉及第第一,知欽州,交趾謀舉兵,越界與通好,宴交使天涯亭。語及地界,友植鐵槍于亭,曰:“能鏖戰(zhàn)耶?”悚息而退。郡人呼楊鐵槍。終知廉州。
徐瞻字德望。政和五年進士,歷官廣州通判。秦檜恚其不附己,不與升調,告歸。守周葵表其里曰“興德”。取治獄多陰德,子孫必興之義。
陳球政和五年進士,授羅源知縣。建炎戊申,公宇遭兵火,球于煨燼之余,竭力鼎新,后人賴焉。
陳孝則字永仲,從易孫。宣和三年進士,調東莞尉,判潮州、英州,提點廣南東路刑獄。辟居室名曰“清”,取仁宗飛白賜其先人之義。沒,守王十朋哭以詩。年八十三。
陳穎字奇之。以父孝則蔭,知海陽縣,盡蠲無名之賦。通判興化軍,知邕州,徙惠州,改提舉廣東市舶,卒。孝則以清著,穎亦廉謹,世其家。
王寘字季達,游太學。大觀初,蔡京當國,寘與同舍生陳朝老等上書言之。宣和三年,以特奏名補官,尋辭歸。有詩云:“耕田博飯未為辱,為米折腰真可憐!高臥北窗風颯至,更于何處覓神仙?”
徐光實字德充。建炎三年進士,令海鹽,擢英州,徙連州。州少廉吏,實一介不取,曰:“吾以娛親也?!弊淠炅?。
蘇洸字澄老。歷官賓州通判。時張南軒為帥,以廉吏薦,除知雷州。
陳豐字元齡。紹興十八年進士。少有文名,提轄文思院。會言者計費,輟造勅綾,偽告日滋。豐白起部謂:“所較者小,所害者大?!币蛘垙团f。
林桿字廷植。紹興十八年進士,除歸善尉,轉肇慶教除,清介自守。始桿居里,故人為舶屬來訪,見桿一室蕭然,欲為之計,桿遂不復謁謝。遷南恩州僉判,卒于官。
趙公迵字仲和。紹興二十一年進士,除汀州戶曹,知邵武軍。以留正薦,召對,知西外宗正事,改南外攝州事。蒞政簡潔嚴峻。移西外,升直秘閣,復轉外。卒年八十三。
蔡怛字誠叟。紹興二十一年進士。尉莆田,職事外篤于文學,再調化州教授。隆興初,名聞中朝,陳正獻、黃端明,王尚書競為薦剡。甫改秩而終。
黃逸字德后。紹興二十三年,知興化縣。政本至誠,尤崇學校,建議道堂,日集諸生講論刮劘,士論歸之。
柯宋英字子飛。紹興二十四年進士。教授四明,除國子正,遷本監(jiān)簿,知梅州。任滿,獄無死囚,人以德化。代還,三奉祠館,掛冠納祿。卒年八十六。
黃適字德夫。紹興二十七年進士。治廣州東莞縣,不苛而辦,府帥薦適治狀,秩滿,擢守新州。
王秬字嘉叟。以蔭補官,由勅局刪定官登對,改樞密院編修,歷刑部侍郎。每抗疏,言論切直。后丐祠歸,作詩有“投老歸來乏一錢”之句。
劉敏求字好古。紹興中為大理寺評事,累遷刑部侍郎,皆平反。以秘閣修撰知南劍。治行尤異,改臨漳。卒于官。
傅自修字勤道。紹興中,監(jiān)泉市舶務,宿弊十去八九。后番商為貪吏所困,號泣思之。聞于朝,仍命就原職。番商相賀。知潮州,招降???。累官直寶文閣。將漕江西,卒。
柯知彰字仲晦。紹興三十年進士。為海豐令,浚靈溪陂,溉田三千余頃,民懷之。終通判福州。
曾覺紹興末,令繁昌。歲饑發(fā)廩賑給,又捐資修葺學宮,士民德之。
趙不懬字子容,太宗六世孫。紹興移蹕,屬籍南外宗正寺,遂居晉江,補帥府帥。積階刺史,知南外宗正事,訓淑宗黨,寬嚴得宜。復知西外,奉祠終。
莊方字邦直。隆興元年進士,歷富沙鎮(zhèn),官為福建機幕?;蛘埜}鈔事,下帥司,方歷陳不可,遂寢。知韶州,改瓊莞。政尚廉靜。罷歸,后起京西參議。卒。
曾植字子直。太學上舍生,以孝宗登極恩釋褐,累遷司農寺丞。輪對,言用人之道不當以南北,文武二其心,又不當以腐儒故棄真儒。知南劍州,陛辭,奏乞謀國勿用小人,以漢恭顯唐訓注為戒。上大悅,改知湖州,未赴,卒。
楊楙字楙之,宏才子。乾道二年進士。知永??h,休汗輒行阡陌,訪民疾苦。遷提轄,榷貨務以卒。
翁點字沂伯。乾道二年進士,歷官湖南運判,奏除本路酒榷,提刑江東。開禧初,調赴行在。御史徐柟希韓侂胄意,劾點。點上章自辯,侂胄怒,安置新州,卒于貶所。
陳研字叔幾。乾道二年進士。官臨汀,疏乞弛鹽禁,提點湖南刑獄,徙計度轉運使。州故有礦纜錢為民病,研悉去之。遷起居郎。卒。
陳樸字端行。乾道五年進士,為江西運司,升大理寺正,知漳州,提舉湖北常平,召除倉部,以左司郎官,接伴金使。舟行大江中流,風暴作,金使駭汗。樸笑傲自若曰:“此天所以限南北者。守疆息民順天,則天福之?!笔广と?。擢太常卿,除知廣州兼廣東安撫。
鍾元鼎字和卿。乾道五年進士。知鄞縣,政尚愷悌,恥以操切為能。終通判福州。
趙伯逷字致遠,太祖七世孫。乾道五年進士,知瑞金縣。以大臣薦知南恩州。蠲積逋,乞減額丁米,寬民力。改德慶府提點廣西刑獄,移廣東轉運,知漳州,蠲鬻鹽宿負,以羨錢造浮梁,便行者。知西外宗正寺。卒。
林宗臣字景何。乾道八年武舉,歷襄陽機宜,擢闔門舍人。輪對言泉、漳、汀經(jīng)界不行之弊。出知欽州。卒于官。
趙悰字彥忠。為福建運管。以鹽法病民,請恤灶戶,均敷額。知惠州,核積年吏弊,得米七千斛,鏝五萬緡,入于公,斥其余以惠民。歷提舉常平。卒于官。
王保隆以大理評事,知莆田縣。于鳳凰山下,開永豐塘,民獲其利。
李綸字世美。以父丙蔭任官。所至有清操。淳熙初,提舉廣東常平。適其兄經(jīng)出守恩平,酌于江濱,相勵以清白傳家之語。綸曰:“倘負吾民,有如此水?!蓖侗诮?,杯停不沒者久之,觀者無不驚嘆。
莊柟字子修。以父方蔭補官荊湖,制帥趙方器之,辟信陽判官,攝守事。北兵圍城,與戰(zhàn),破之。改羅山令,通判江陵。海柜久廢,率令修復之。知峽州,終江東參議。
儲用字行之。淳熙十一年進士。令建陽,有惠政,擢守光化,移襄陽。以忤制臣,罷歸。時??芊溉常c真德秀協(xié)謀捕其首趙郎,余黨遁去。后直文華閣,知廣州。未任,卒。
陳震字省仲。淳熙十四年進士,令甌寧,再令新建,通判饒州,知韶州,攝憲節(jié)。卻臺府例券數(shù)千緡,除軍器監(jiān)丞、遷大府丞,奏乞減二廣丁錢,繕邊郡城堡。奉祠歸,卒。
林谷字聲之。淳熙十四年進士,令上虞,判嚴州。以薦召審察,忤權臣,調潮州通判。歸。居官善審讞,或疑其以術鉤致,谷笑曰:“吾何術?臨事心無私系而已。”人以為名言。
儲擢廣州守用子。淳熙間,守雷州。筑城垣,修志乘,興社學,遴民俊而教諭之,郡治煥然改觀。
曾賀孫字景卿。淳熙中,為懷安簿。方弱冠,薦知崇安縣。邑罹水災,募舟濟溺,煮粥哺饑,竟以勤民得疾,卒。
黃夔字一之。以蔭補官,歷知貴、郁、林、宜等七州。所至以廉惠稱。宜溪蠻偕卒為暴,部刺史辟為守,至郡,殲其酋,諸峒爭納欵。事聞,遷三秩。
趙汝倣字唐卿,太宗八世孫。紹熙初進士。判德慶府,筑堤以障晉康江,亙三十里。知賓州,鑿七井,城中以免江汲,民便之。提舉廣東市舶常平茶鹽。歸,卒。
楊士豁字伯達。紹熙四年進士。為寧德丞,廉勤有為,民懷其惠。遷知長溪縣,以廉簡稱。晚知連州。未赴,卒。
吳囦字子默。登慶元丙辰第。宰邑以最聞,主管臨安府北廂。擢將作監(jiān)丞,知泰州,提舉淮東鹽事,鉤稽精密,歲課增羨。召還,以言者罷。寓居衢州,卒。
廖叔政慶元二年武舉。歷上林興寧令,剿瓊管古縣猺寇,上功,辟守吉陽,改高州,除邕管。逾歲,以祠歸里。??芨婢?,募民船掩獲其酋。守真德秀薦守金州,命未下,卒。
傅烈字承仲,以《易》學名家。慶元五年進士試中教官科,歷南劍惠州教授,知保昌縣,通判循州。憫鹽鈔抑配屬邑之擾,招誘商筏平直售之,民懷其惠。知梅州,未下,卒。
留碩字季膺。歷全、廣南、劍州通判,知南恩州。疏言廣南州郡兵弱,乞刺填軍額以備不虞。轉知岳州,講荒政,蠲租稅,民便之。為大理寺丞,知會昌軍。卒。
趙不慢字子厪。授帥府帥。嘗副諸葛廷瑞使金,爭禮服不屈,還遷榮州刺史。嘉泰辛酉,京師火,災逼其居不顧,亟與兄弟奔衛(wèi)太廟。進眉州防御使。奉祠,卒。
曾治鳳字君儀。開禧元年進士,歷官廣東提刑,以將作監(jiān)知袁州,復直煥章閣,帥廣東??馨l(fā),循、惠間諭降之。端平二年,進直徽猷閣,改知建寧。乞罷,奉祠數(shù)年,卒。
顏槦字子養(yǎng)。開禧元年進士,教授藤州,擢會昌令,調南康,繼調南海,擢循州通判,歷知梅州。贛寇陳三槍萬眾逼城,槦激勵將士,分隅拒守,布水陣,攢矢射之,賊遁去。
留元長碩子。為人謹重,歷會新、建、全三州。在全請于督府,免征費旁郡,民誦其德。擢大府丞,知撫州,改汀州。卒。
趙汝佟字臺卿。嘉定四年進士,知郁林州。陛對,乞謹?shù)滦拚藻魹?。召和,改韶州,以平易為治。卒于官?br />
莊夢說嘉定七年以迪功郎任仙游尉。下車究心職業(yè),吏民畏服,田里帖然。歷官大理寺。
董洪字穎實。嘉定十三年進士。為太學博士,出判南劍,就知郡事,勤撫凋弊,更筑延平書院于邃塢,士民德之。
趙時煥字元晦。嘉定十三年進士,授侯官尉,有能聲。再調長溪,奸惡悉奔他境。辟湖湘帥幕官,累遷太常寺簿。輪對,首崇公道,次極君子小人之狀。改澧部郎,疏攻史嵩之。淳祐八年,出知撫州。寶祐三年,提舉江西常平茶鹽司,奏減臨川新增山稅。除廣東運判,革潮州重稅。卒于官。
留元英嘉定中進士。理宗朝,為監(jiān)察御史。疏乞禁諸州僚屬額外敷鹽擾民,從之。遷工部侍郎,終寶章閣待制。
蔡次傅字巖肖。寶慶中,任漳州司戶參事。淳祐元年,以宣教郎知仙游縣。興學校,勸農桑,民深懷之。秩滿,除登聞鼓院兼王宮教諭,尋除監(jiān)察御史、太常少卿。
李茂先紹定六年教授南恩州,真文忠為文送之,稱其為人金玉,又言其父昉先亦教授南恩,皆為荒服所宗。
留丙字南仲。歷知宜、梅、潮三州。乞禁海買,勿通阇婆,以防泄鏹。入為司農寺丞、倉部郎中,知常德府撫州。卒。
留■〈端〉字端父,端厚有度。歷知邵州。奏蠲和糶,入為司農寺丞。使金,察其勢必亡。歸陳備邊五策,除度文郎,提點湖南、江西刑獄,移知廣州。端平中,除直龍圖閣。奉祠,卒。
曾用虎字君遇。以兄蔭知寧??h,改尤溪,判福州,歷知興化軍。修太平廢陂,民蒙其利,號曾公陂。升江西提刑,時叛兵甫平,支黨反側,悉力拊摩,江右遂安。累升吏部郎中,改工部華文閣,帥廣西。至鎮(zhèn)數(shù)月罷歸,未幾卒。
傅康字仲孚,以父蔭知古田縣。吏事明敏,擢司農丞,知汀州,徙南劍。創(chuàng)祠祀周、程諸賢,籍廢寺田入書院贍生徒,累遷司農少卿兼右司諫。晚知袁州,直徽猷閣,致仕。
王沂之字春伯。以閣蔭。歷知新州,有惠政。帥瓊、莞,卻例錢,貸民租。卒于官。遺命子起震立義塾。捐田三百畝,為師束修,且饋其貧者。守真德秀表其閭曰“王氏義塾”云。
魏必昌字世復。初尉懷安,移興化錄事。廉直自守,有新貴人挾中官勢,羅織仇吏,囑必昌獄斃之,竟不為動,吏得免。劉克莊贈以詩曰:“守法仁人勇,防身處女嚴?!?br />
魏國梁字君用,紹定二年進士。為廣州推官,巨盜陳三槍寇河源,國梁奉帥檄挺身諭降之,還道斃。事聞,加贈,官其后一人。
王序字伯禮。淳祐七年進士,授尤溪尉,歷知長泰縣。清修自勵,方正不阿。后守惠州,瀕江無城,??茯}繹,序浚壕塹,團保伍,郡賴以寧。
留元亮淳祐間以宣教郎知古田縣。有仁政,嘗祠先賢,創(chuàng)義冢,置貢士莊,士民德之。
留元圭字粹中。以蔭授承奉郎,知建安縣。獄有重辟,久不決,一閱即得其情。均徭省訟,治績?yōu)橹T縣最。卒于官。
邱雙薦景定中為古田令。公謹廉已,嚴于御吏。古田自留元亮置貢士莊,雙薦復捐俸以益之。
陳景魏知柔從孫。以郊恩補鉛山簿,歷監(jiān)贛州、會昌令。石城寇竊發(fā),景魏乘機掩捕,擒其酋,余黨悉平。辟廣州新會丞,改知潮陽,歷知惠州。惠經(jīng)兵毀,痛自撙節(jié),起學宮官廨。歲饑,乞減惠民糴米三之一。改知韶州,卒于英德。
牟溁字叔清。咸淳二年知潮州。除盜去奸,加意修學,士民交口誦德。
周鍾字君與。咸淳七年進士,授南劍州判官。安靜為政,志存愛民,百姓賴之。卒于官。行道之人,皆為流涕。
林介卿咸淳十年進士,尉漳浦,遷羅源令,有惠政,再調龍巖。時巨寇出沒,介卿修西寨,募民儲谷,時加訓練,寇不敢犯。鏤朱文公諭俗榜以教民,有古循吏風。卒于官。
劉叔智咸淳十年進士,授金華尉,改廣州錄參。真德秀守泉,叔智白建翼城。后知閩縣,判吉州。請祠,江萬里力薦之,以主管官告院。輪對,言天下大勢,與當時急務,詞意鯁切。以不附權相鄭清之,罷職,遂杜門不出。
宋
段全蔡黃裳
謝徽陳汝奭
楊汲宋直方
黃發(fā)林黃中
曾孝廣蘇伯材
江常陳康年
楊友徐瞻
陳球陳孝則
陳穎王寘
徐光實蘇洸
陳豐林桿
趙公迵蔡怛
黃逸柯宋英
黃適王租
劉敏求傅自修
柯知彰曾覺
趙不懬莊方
曾植楊楙
翁點陳研
陳樸鍾元鼎
趙伯逷林宗臣
趙悰王保隆
李綸莊柟
儲用陳震
林谷儲擢
曾賀孫黃夔
趙汝倣楊士豁
吳囦廖叔政
傅烈留碩
趙不慢曾治鳳
顏槦留元長
趙汝佟莊夢說
董洪趙時煥
留元英蔡次傅
李茂先留丙
留■〈端〉曾用虎
傅康王沂之
魏必昌魏國梁
王序留元亮
留元圭丘雙薦
陳景魏牟濚
周鍾林介卿
劉叔智
宋
段全咸平五年以將仕郎任仙游尉,下車首務興學,遷學邑南,扶植風教,作興士類。載仙邑志。
蔡黃裳字叔文。祥符元年進士,知虢縣。鳳翔守有親校,虢人也,招權受賄。黃裳至縣,先執(zhí)??`傳舍中,乃謁守,條其狀,置于法。改知建陽。秩滿解去,邑人遮使者,乞再任。在建八年,后為陳州從事。致仕及卒。趙抃為銘其墓。
謝徽一作微。祥符八年進士,為臨川令,歷漳州推官,改大理丞,知龍溪縣,徙北流,擢知雷州。州臨海,不知學,為葺文廟,教以儒術。通判福州,畫購巨盜,誅其黨。知建州,尋知開封之祥符,治愈有聲,因求便藩,得海州。卒于官。
陳汝奭字公武,寶元元年進士。授遂安令,后知海州。賑饑發(fā)粟,不俟報。及母沒,嘆曰:“不及養(yǎng)矣?!彼祀[居不復出。
楊汲字潛古。嘉祐二年進士,調趙州司法參事,主管開封界常平,權都水丞。行汴水淤,田法遂釃汴流,以溉西部瘠土。神宗嘉之,遷淮西,修古芍陂,引漢泉灌田萬頃。召判都水監(jiān),為大理卿,歷官至戶部侍郎。卒。
宋直方字順中。熙寧三年進士。知鞏縣。鞏有橋屢圮,直方疏橋柱以殺水怒,伐石為堤,一邑稱利。移知王屋。卒。
黃發(fā)元豐初,知龍泉縣。修崇學校,與諸生講論經(jīng)學,自是邑多聞人。
林黃中字伯玉。元豐八年進士,任永豐尉,遷歸善令,轉知彭城。彭號盜區(qū)訟藪,黃中治甫半年,獄為之空。
曾孝廣字仲錫。元豐末為北外都水丞,歷水部員外郎,遷都水使者。洛水頻歲湓涌,孝廣浚河堤,累石為防,自是患息。出提點永興路獄,累遷戶部侍郎,進尚書,罷為天章閣待制,知杭州,尋知潭州。胡安國為蔡京所陷,孝廣獨往唁之。遷顯謨閣直學士,知鄆州。以疾卒。
蘇伯材字廷構。紹圣四年進士,知潮州、轉知韶州。憲司吏誣執(zhí)翁源民為盜,以幸賞賂縣官,使就獄殺之,伯材廉其事,疏論正其罪。其廉正類如此。
江常字少明。崇寧五年進士,靖康初知福州,建州賊乘流逼州城,常登陴呼其酋,諭以禍福,賊羅拜城下去。州卒驕橫,歡趨牙門,常訪得其黠者付保伍,因事去之,士始識紀律。尋奉祠歸。歲饑,倒廩賑濟。父喪廬墓,以壽終。
陳康年字季昌。政和二年,以上舍歷官通判潮州,攝州事。黎寇犯境,嚴備卻之。歷官二紀,公廉如一日。潮人與陳堯佐并稱二陳。
楊友字叔端。政和二年武舉及第第一,知欽州,交趾謀舉兵,越界與通好,宴交使天涯亭。語及地界,友植鐵槍于亭,曰:“能鏖戰(zhàn)耶?”悚息而退。郡人呼楊鐵槍。終知廉州。
徐瞻字德望。政和五年進士,歷官廣州通判。秦檜恚其不附己,不與升調,告歸。守周葵表其里曰“興德”。取治獄多陰德,子孫必興之義。
陳球政和五年進士,授羅源知縣。建炎戊申,公宇遭兵火,球于煨燼之余,竭力鼎新,后人賴焉。
陳孝則字永仲,從易孫。宣和三年進士,調東莞尉,判潮州、英州,提點廣南東路刑獄。辟居室名曰“清”,取仁宗飛白賜其先人之義。沒,守王十朋哭以詩。年八十三。
陳穎字奇之。以父孝則蔭,知海陽縣,盡蠲無名之賦。通判興化軍,知邕州,徙惠州,改提舉廣東市舶,卒。孝則以清著,穎亦廉謹,世其家。
王寘字季達,游太學。大觀初,蔡京當國,寘與同舍生陳朝老等上書言之。宣和三年,以特奏名補官,尋辭歸。有詩云:“耕田博飯未為辱,為米折腰真可憐!高臥北窗風颯至,更于何處覓神仙?”
徐光實字德充。建炎三年進士,令海鹽,擢英州,徙連州。州少廉吏,實一介不取,曰:“吾以娛親也?!弊淠炅?。
蘇洸字澄老。歷官賓州通判。時張南軒為帥,以廉吏薦,除知雷州。
陳豐字元齡。紹興十八年進士。少有文名,提轄文思院。會言者計費,輟造勅綾,偽告日滋。豐白起部謂:“所較者小,所害者大?!币蛘垙团f。
林桿字廷植。紹興十八年進士,除歸善尉,轉肇慶教除,清介自守。始桿居里,故人為舶屬來訪,見桿一室蕭然,欲為之計,桿遂不復謁謝。遷南恩州僉判,卒于官。
趙公迵字仲和。紹興二十一年進士,除汀州戶曹,知邵武軍。以留正薦,召對,知西外宗正事,改南外攝州事。蒞政簡潔嚴峻。移西外,升直秘閣,復轉外。卒年八十三。
蔡怛字誠叟。紹興二十一年進士。尉莆田,職事外篤于文學,再調化州教授。隆興初,名聞中朝,陳正獻、黃端明,王尚書競為薦剡。甫改秩而終。
黃逸字德后。紹興二十三年,知興化縣。政本至誠,尤崇學校,建議道堂,日集諸生講論刮劘,士論歸之。
柯宋英字子飛。紹興二十四年進士。教授四明,除國子正,遷本監(jiān)簿,知梅州。任滿,獄無死囚,人以德化。代還,三奉祠館,掛冠納祿。卒年八十六。
黃適字德夫。紹興二十七年進士。治廣州東莞縣,不苛而辦,府帥薦適治狀,秩滿,擢守新州。
王秬字嘉叟。以蔭補官,由勅局刪定官登對,改樞密院編修,歷刑部侍郎。每抗疏,言論切直。后丐祠歸,作詩有“投老歸來乏一錢”之句。
劉敏求字好古。紹興中為大理寺評事,累遷刑部侍郎,皆平反。以秘閣修撰知南劍。治行尤異,改臨漳。卒于官。
傅自修字勤道。紹興中,監(jiān)泉市舶務,宿弊十去八九。后番商為貪吏所困,號泣思之。聞于朝,仍命就原職。番商相賀。知潮州,招降???。累官直寶文閣。將漕江西,卒。
柯知彰字仲晦。紹興三十年進士。為海豐令,浚靈溪陂,溉田三千余頃,民懷之。終通判福州。
曾覺紹興末,令繁昌。歲饑發(fā)廩賑給,又捐資修葺學宮,士民德之。
趙不懬字子容,太宗六世孫。紹興移蹕,屬籍南外宗正寺,遂居晉江,補帥府帥。積階刺史,知南外宗正事,訓淑宗黨,寬嚴得宜。復知西外,奉祠終。
莊方字邦直。隆興元年進士,歷富沙鎮(zhèn),官為福建機幕?;蛘埜}鈔事,下帥司,方歷陳不可,遂寢。知韶州,改瓊莞。政尚廉靜。罷歸,后起京西參議。卒。
曾植字子直。太學上舍生,以孝宗登極恩釋褐,累遷司農寺丞。輪對,言用人之道不當以南北,文武二其心,又不當以腐儒故棄真儒。知南劍州,陛辭,奏乞謀國勿用小人,以漢恭顯唐訓注為戒。上大悅,改知湖州,未赴,卒。
楊楙字楙之,宏才子。乾道二年進士。知永??h,休汗輒行阡陌,訪民疾苦。遷提轄,榷貨務以卒。
翁點字沂伯。乾道二年進士,歷官湖南運判,奏除本路酒榷,提刑江東。開禧初,調赴行在。御史徐柟希韓侂胄意,劾點。點上章自辯,侂胄怒,安置新州,卒于貶所。
陳研字叔幾。乾道二年進士。官臨汀,疏乞弛鹽禁,提點湖南刑獄,徙計度轉運使。州故有礦纜錢為民病,研悉去之。遷起居郎。卒。
陳樸字端行。乾道五年進士,為江西運司,升大理寺正,知漳州,提舉湖北常平,召除倉部,以左司郎官,接伴金使。舟行大江中流,風暴作,金使駭汗。樸笑傲自若曰:“此天所以限南北者。守疆息民順天,則天福之?!笔广と?。擢太常卿,除知廣州兼廣東安撫。
鍾元鼎字和卿。乾道五年進士。知鄞縣,政尚愷悌,恥以操切為能。終通判福州。
趙伯逷字致遠,太祖七世孫。乾道五年進士,知瑞金縣。以大臣薦知南恩州。蠲積逋,乞減額丁米,寬民力。改德慶府提點廣西刑獄,移廣東轉運,知漳州,蠲鬻鹽宿負,以羨錢造浮梁,便行者。知西外宗正寺。卒。
林宗臣字景何。乾道八年武舉,歷襄陽機宜,擢闔門舍人。輪對言泉、漳、汀經(jīng)界不行之弊。出知欽州。卒于官。
趙悰字彥忠。為福建運管。以鹽法病民,請恤灶戶,均敷額。知惠州,核積年吏弊,得米七千斛,鏝五萬緡,入于公,斥其余以惠民。歷提舉常平。卒于官。
王保隆以大理評事,知莆田縣。于鳳凰山下,開永豐塘,民獲其利。
李綸字世美。以父丙蔭任官。所至有清操。淳熙初,提舉廣東常平。適其兄經(jīng)出守恩平,酌于江濱,相勵以清白傳家之語。綸曰:“倘負吾民,有如此水?!蓖侗诮?,杯停不沒者久之,觀者無不驚嘆。
莊柟字子修。以父方蔭補官荊湖,制帥趙方器之,辟信陽判官,攝守事。北兵圍城,與戰(zhàn),破之。改羅山令,通判江陵。海柜久廢,率令修復之。知峽州,終江東參議。
儲用字行之。淳熙十一年進士。令建陽,有惠政,擢守光化,移襄陽。以忤制臣,罷歸。時??芊溉常c真德秀協(xié)謀捕其首趙郎,余黨遁去。后直文華閣,知廣州。未任,卒。
陳震字省仲。淳熙十四年進士,令甌寧,再令新建,通判饒州,知韶州,攝憲節(jié)。卻臺府例券數(shù)千緡,除軍器監(jiān)丞、遷大府丞,奏乞減二廣丁錢,繕邊郡城堡。奉祠歸,卒。
林谷字聲之。淳熙十四年進士,令上虞,判嚴州。以薦召審察,忤權臣,調潮州通判。歸。居官善審讞,或疑其以術鉤致,谷笑曰:“吾何術?臨事心無私系而已。”人以為名言。
儲擢廣州守用子。淳熙間,守雷州。筑城垣,修志乘,興社學,遴民俊而教諭之,郡治煥然改觀。
曾賀孫字景卿。淳熙中,為懷安簿。方弱冠,薦知崇安縣。邑罹水災,募舟濟溺,煮粥哺饑,竟以勤民得疾,卒。
黃夔字一之。以蔭補官,歷知貴、郁、林、宜等七州。所至以廉惠稱。宜溪蠻偕卒為暴,部刺史辟為守,至郡,殲其酋,諸峒爭納欵。事聞,遷三秩。
趙汝倣字唐卿,太宗八世孫。紹熙初進士。判德慶府,筑堤以障晉康江,亙三十里。知賓州,鑿七井,城中以免江汲,民便之。提舉廣東市舶常平茶鹽。歸,卒。
楊士豁字伯達。紹熙四年進士。為寧德丞,廉勤有為,民懷其惠。遷知長溪縣,以廉簡稱。晚知連州。未赴,卒。
吳囦字子默。登慶元丙辰第。宰邑以最聞,主管臨安府北廂。擢將作監(jiān)丞,知泰州,提舉淮東鹽事,鉤稽精密,歲課增羨。召還,以言者罷。寓居衢州,卒。
廖叔政慶元二年武舉。歷上林興寧令,剿瓊管古縣猺寇,上功,辟守吉陽,改高州,除邕管。逾歲,以祠歸里。??芨婢?,募民船掩獲其酋。守真德秀薦守金州,命未下,卒。
傅烈字承仲,以《易》學名家。慶元五年進士試中教官科,歷南劍惠州教授,知保昌縣,通判循州。憫鹽鈔抑配屬邑之擾,招誘商筏平直售之,民懷其惠。知梅州,未下,卒。
留碩字季膺。歷全、廣南、劍州通判,知南恩州。疏言廣南州郡兵弱,乞刺填軍額以備不虞。轉知岳州,講荒政,蠲租稅,民便之。為大理寺丞,知會昌軍。卒。
趙不慢字子厪。授帥府帥。嘗副諸葛廷瑞使金,爭禮服不屈,還遷榮州刺史。嘉泰辛酉,京師火,災逼其居不顧,亟與兄弟奔衛(wèi)太廟。進眉州防御使。奉祠,卒。
曾治鳳字君儀。開禧元年進士,歷官廣東提刑,以將作監(jiān)知袁州,復直煥章閣,帥廣東??馨l(fā),循、惠間諭降之。端平二年,進直徽猷閣,改知建寧。乞罷,奉祠數(shù)年,卒。
顏槦字子養(yǎng)。開禧元年進士,教授藤州,擢會昌令,調南康,繼調南海,擢循州通判,歷知梅州。贛寇陳三槍萬眾逼城,槦激勵將士,分隅拒守,布水陣,攢矢射之,賊遁去。
留元長碩子。為人謹重,歷會新、建、全三州。在全請于督府,免征費旁郡,民誦其德。擢大府丞,知撫州,改汀州。卒。
趙汝佟字臺卿。嘉定四年進士,知郁林州。陛對,乞謹?shù)滦拚藻魹?。召和,改韶州,以平易為治。卒于官?br />
莊夢說嘉定七年以迪功郎任仙游尉。下車究心職業(yè),吏民畏服,田里帖然。歷官大理寺。
董洪字穎實。嘉定十三年進士。為太學博士,出判南劍,就知郡事,勤撫凋弊,更筑延平書院于邃塢,士民德之。
趙時煥字元晦。嘉定十三年進士,授侯官尉,有能聲。再調長溪,奸惡悉奔他境。辟湖湘帥幕官,累遷太常寺簿。輪對,首崇公道,次極君子小人之狀。改澧部郎,疏攻史嵩之。淳祐八年,出知撫州。寶祐三年,提舉江西常平茶鹽司,奏減臨川新增山稅。除廣東運判,革潮州重稅。卒于官。
留元英嘉定中進士。理宗朝,為監(jiān)察御史。疏乞禁諸州僚屬額外敷鹽擾民,從之。遷工部侍郎,終寶章閣待制。
蔡次傅字巖肖。寶慶中,任漳州司戶參事。淳祐元年,以宣教郎知仙游縣。興學校,勸農桑,民深懷之。秩滿,除登聞鼓院兼王宮教諭,尋除監(jiān)察御史、太常少卿。
李茂先紹定六年教授南恩州,真文忠為文送之,稱其為人金玉,又言其父昉先亦教授南恩,皆為荒服所宗。
留丙字南仲。歷知宜、梅、潮三州。乞禁海買,勿通阇婆,以防泄鏹。入為司農寺丞、倉部郎中,知常德府撫州。卒。
留■〈端〉字端父,端厚有度。歷知邵州。奏蠲和糶,入為司農寺丞。使金,察其勢必亡。歸陳備邊五策,除度文郎,提點湖南、江西刑獄,移知廣州。端平中,除直龍圖閣。奉祠,卒。
曾用虎字君遇。以兄蔭知寧??h,改尤溪,判福州,歷知興化軍。修太平廢陂,民蒙其利,號曾公陂。升江西提刑,時叛兵甫平,支黨反側,悉力拊摩,江右遂安。累升吏部郎中,改工部華文閣,帥廣西。至鎮(zhèn)數(shù)月罷歸,未幾卒。
傅康字仲孚,以父蔭知古田縣。吏事明敏,擢司農丞,知汀州,徙南劍。創(chuàng)祠祀周、程諸賢,籍廢寺田入書院贍生徒,累遷司農少卿兼右司諫。晚知袁州,直徽猷閣,致仕。
王沂之字春伯。以閣蔭。歷知新州,有惠政。帥瓊、莞,卻例錢,貸民租。卒于官。遺命子起震立義塾。捐田三百畝,為師束修,且饋其貧者。守真德秀表其閭曰“王氏義塾”云。
魏必昌字世復。初尉懷安,移興化錄事。廉直自守,有新貴人挾中官勢,羅織仇吏,囑必昌獄斃之,竟不為動,吏得免。劉克莊贈以詩曰:“守法仁人勇,防身處女嚴?!?br />
魏國梁字君用,紹定二年進士。為廣州推官,巨盜陳三槍寇河源,國梁奉帥檄挺身諭降之,還道斃。事聞,加贈,官其后一人。
王序字伯禮。淳祐七年進士,授尤溪尉,歷知長泰縣。清修自勵,方正不阿。后守惠州,瀕江無城,??茯}繹,序浚壕塹,團保伍,郡賴以寧。
留元亮淳祐間以宣教郎知古田縣。有仁政,嘗祠先賢,創(chuàng)義冢,置貢士莊,士民德之。
留元圭字粹中。以蔭授承奉郎,知建安縣。獄有重辟,久不決,一閱即得其情。均徭省訟,治績?yōu)橹T縣最。卒于官。
邱雙薦景定中為古田令。公謹廉已,嚴于御吏。古田自留元亮置貢士莊,雙薦復捐俸以益之。
陳景魏知柔從孫。以郊恩補鉛山簿,歷監(jiān)贛州、會昌令。石城寇竊發(fā),景魏乘機掩捕,擒其酋,余黨悉平。辟廣州新會丞,改知潮陽,歷知惠州。惠經(jīng)兵毀,痛自撙節(jié),起學宮官廨。歲饑,乞減惠民糴米三之一。改知韶州,卒于英德。
牟溁字叔清。咸淳二年知潮州。除盜去奸,加意修學,士民交口誦德。
周鍾字君與。咸淳七年進士,授南劍州判官。安靜為政,志存愛民,百姓賴之。卒于官。行道之人,皆為流涕。
林介卿咸淳十年進士,尉漳浦,遷羅源令,有惠政,再調龍巖。時巨寇出沒,介卿修西寨,募民儲谷,時加訓練,寇不敢犯。鏤朱文公諭俗榜以教民,有古循吏風。卒于官。
劉叔智咸淳十年進士,授金華尉,改廣州錄參。真德秀守泉,叔智白建翼城。后知閩縣,判吉州。請祠,江萬里力薦之,以主管官告院。輪對,言天下大勢,與當時急務,詞意鯁切。以不附權相鄭清之,罷職,遂杜門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