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一

新竹縣采訪冊 作者:


目錄

總括

竹塹堡總括

竹南堡總括

竹北堡總括

沿革(附竹塹考、堡分沿革考)

城池

縣城

土城

中港土城

山川

竹塹堡山

竹南堡山

竹北堡山

竹塹堡川

竹南堡川

竹北堡川

竹塹堡紀(jì)勝

竹南堡紀(jì)勝

竹北堡紀(jì)勝

新竹縣八景(附)

總括

沿革

城池

山川

總括

新竹縣舊為淡水廳。光緒五年,析淡水廳之地為淡水、新竹兩縣;十五年,又析新竹縣之地為新竹、曲栗兩縣(詳見「沿革」)。今新竹縣在臺北府治之西南,東背山,西面海,北連淡水,南接曲栗。東以竹塹堡油羅山與生番分界,又以竹南堡南莊大厝坑與生番分界,又以竹北堡馬武督山與生番分界,又以竹北堡烏嘴山與淡水縣分界(山南屬本縣管轄,山北屬淡水縣管轄)。西以海為界。南以竹南堡中港與曲栗縣分界,又以竹南堡中港上游南條之南港溪與曲栗縣分界。北以竹北堡土牛溝與淡水縣分界,又以竹北堡營盤腳車路與淡水縣分界,又以竹北堡沙侖與淡水縣分界,又以霄里溪之上游直坑、南坑、北坑與淡水縣相錯分界(南坑之西南屬本縣管轄,南坑之東北屬淡水縣管轄,北坑之西北屬本縣管轄,北坑之東南、直坑之北屬淡水縣管轄)。

通縣東西相距六十五里,南北相距八十五里,積方五千五百二十五里。其中上則田二千零三十五甲一分六厘一毫五絲九忽。中則田四千四百五十三甲四分六厘一毫六絲八忽七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中則田五分三厘四毫六絲不計外,實在中則田四千四百五十二甲九分二厘七毫零八忽七微。下則田八千五百二十二甲九分五厘七毫九絲一忽二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下則田四分九厘五毫二絲不計外,實在下則田八千五百二十二甲四分六厘二毫七絲一忽二微。下下則田六千零七十七甲九分一厘五毫三絲三忽二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下下則田四分三厘八毫不計外,實在下下則田六千零七十七甲四分七厘七毫三絲三忽二微。以上新竹通縣田計共二萬一千零八十九甲四分九厘六毫五絲二忽一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共田一甲四分六厘七毫八絲不計外,實在新竹通縣田計共二萬一千零八十八甲零二厘八毫七絲二忽一微。上則園二甲六分五厘七毫六絲。中則園九十三甲一分三厘八毫九絲。下則園七百九十九甲七分二厘五毫八絲六忽四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下則園四分零七毫二絲不計外,實在下則園七百九十九甲三分一厘八毫六絲六忽四微。下下則園五百七十六甲八分六厘五毫零二忽二微。以上新竹通縣園計共一千四百七十二甲三分八厘七毫三絲八忽六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園四分零七毫二絲不計外,實在新竹通縣園計共一千四百七十一甲九分八厘零一絲八忽六微。一等沙田一千一百四十六甲四分一厘一毫八絲四忽。二等沙田一十甲零九分五厘一毫四絲。三等沙田四百二十八甲四分三厘九毫八絲。以上新竹通縣沙田計共一千五百八十五甲八分零三毫零四忽。二等沙園五十甲零六分七厘九毫八絲。三等沙園四千二百四十甲零九分零九毫九絲三忽四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三等沙園四十一甲零零六毫五絲八忽不計外,實在三等沙園四千一百九十九甲九分零三毫三絲五忽四微。以上新竹通縣沙園計四千二百九十一甲五分八厘九毫七絲三忽四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沙園四十一甲零零六毫五絲八忽不計外,實在新竹通縣沙園計四千二百五十甲零五分八厘三毫一絲五忽四微。通共新竹通縣田園計二萬二千五百六十一甲八分八厘三毫九絲零七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田園共一甲八分七厘五毫不計外,實在通共新竹通縣田園計二萬二千五百六十甲零零零八毫九絲零七微。通共新竹通縣沙田、沙園計五千八百七十七甲三分九厘二毫七絲七忽四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沙園四十一甲零零六毫五絲八忽不計外,實在通共新竹通縣沙田、沙園計五千八百三十六甲三分八厘六毫一絲九忽四微。

通縣共莊四百六十二,戶二萬一千零一十八,丁口一十四萬七千七百零一;社二,屯丁一百二十七,余丁口五百二十六。

竹塹堡總括

竹塹堡(舊稱竹北一堡。光緒十五年新、苗分治,析其地為兩堡,更名曰竹北上一堡、竹北下一堡。新、苗分治卷內(nèi),又別名曰竹塹堡、香山堡。今查光緒十五年所分界限難以清晢,因不復(fù)分兩堡,仍照舊時竹北一堡界限,直稱曰竹塹堡),在縣適中之地。東以油羅山與生番分界;西以海為界;南以咸水港與竹南堡分界(「咸」、「廳志」作「鹽」。今細(xì)繹字義,當(dāng)作「咸」為是),又以獅頭山與竹南堡分界(山東北屬竹塹堡,山西南屬竹南堡);北以鳳山溪與竹北堡分界(「鳳山溪」,「廳志」作「鳳山崎溪」。今按「崎」字可?。?,又以鳳山溪之上游咸菜甕溪與竹北堡分界,又以小石門分水與竹北堡分界。

堡內(nèi)東西相距六十五里,南北相距二十五里,積方一千六百二十五里。其中上則田一千一百九十七甲七分五厘三毫五絲三忽四微。中則田二千一百二十八甲九分二厘三毫四絲七忽七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中則田五分三厘四毫六絲不計外,實在中則田二千一百二十八甲三分八厘八毫八絲七忽七微。下則田三千九百三十甲零七分一厘二毫八絲七忽四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下則田四分九厘五毫二絲不計外,實在下則田三千九百三十甲零二分一厘七毫六絲七忽四微。下下則田三百六十一甲二分五厘三毫九絲零二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下下則田四分三厘八毫不計外,實在下下則田三百六十甲零八分一厘五毫九絲零二忽。以上竹塹堡田計共七千六百一十八甲六分四厘三毫七絲八忽七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共田一甲四分六厘七毫八絲不計外,實在竹塹堡田計共七千六百一十七甲一分七厘五毫九絲八忽七微。上則園一甲二分一厘六毫。中則園八十四甲零七厘七毫九絲。下則園五百二十六甲五分八厘九毫三絲八忽六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下則園四分零七毫二絲不計外,實在下則園五百二十六甲一分八厘二毫一絲八忽六微。下下則園二百五十五甲八分三厘八毫二絲。以上竹塹堡園計共八百六十七甲七分二厘一毫四絲八忽六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園四分零七毫二絲不計外,實在竹塹堡園計共八百六十七甲三分一厘四毫二絲八忽六微。一等沙田五甲一分五厘八毫八絲。三等沙田四分三厘九毫。以上竹塹堡沙田計共五甲五分九厘七毫八絲。二等沙園一十一甲四分零九毫二絲。三等沙園一千九百七十六甲二分九厘一毫六絲三忽四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三等沙園四十一甲零零六毫五絲八忽不計外,實在三等沙園一千九百三十五甲二分八厘五毫零五忽四微。以上竹塹堡沙園計共一千九百八十七甲七分零零八絲三忽四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沙園四十一甲零零六毫五絲八忽不計外,實在竹塹堡沙園計共一千九百四十六甲六分九厘四毫二絲五忽四微。通共竹塹堡田、園計八千四百八十六甲三分六厘五毫二絲七忽三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田、園一甲八分七厘五毫不計外,實在通共竹塹堡田、園計八千四百八十四甲四分九厘零二絲七忽三微。通共竹塹堡沙田、沙園計一千九百九十三甲二分九厘八毫六絲三忽四微;內(nèi)除歷年水沖報銷沙園四十一甲零零六毫五絲八忽不計外,實在通共竹塹堡沙田、沙園計一千九百五十二甲二分九厘二毫零五忽四微。

堡內(nèi)莊二百一十五,戶九千七百三十一,丁口六萬二千零四十八;社一,屯丁九十四名,余丁口三百九十。

竹南堡總括

竹南堡(舊稱竹南一堡。光緒十五年新、苗分治,析竹南一堡地二十分之一,自中港南條溪以南更名中港南堡,劃歸曲栗縣管轄;其中港南條溪以北舊竹南一堡之地更名中港北堡,又仍名竹南一堡,歸本縣管轄。今查新、苗分治以后,本縣竹南自一堡而外,更無別堡。若仍舊稱竹南一堡,殊于名義未洽。今按照新、苗分治界限,自中港南條溪以北舊竹南一堡之地直稱曰竹南堡),在縣南方。東以南莊大厝坑與生番分界;西以海為界;南以中港與曲栗縣中港南堡分界,又以中港上游南條之南港溪與曲栗縣中港南堡分界;北以咸水港與竹塹堡分界,又以獅頭山與竹塹堡分界(山西南屬竹南堡,山東北屬竹塹堡)。

堡內(nèi)東西相距六十五里,南北相距十五里,積方九百七十五里。其中上則田四百九十九甲九分二厘七毫二絲一忽六微。中則田一千零二十四甲五分四厘七毫五絲一忽。下則田九百一十二甲五分零四毫二絲六忽四微。下下則田一百六十八甲三分五厘一毫四絲一忽四微。以上竹南堡田計共二千六百零五甲三分三厘零四絲零四微。上則園七分九厘零八絲。中則園五甲二分六厘五毫四絲。下則園二百二十甲零一分五厘八毫九絲七忽八微。下下則園一百三十甲零八分二厘七毫零二忽二微。以上竹南堡園計共三百五十七甲零四厘二毫二絲。一等沙田一十甲零二分零四毫五絲二忽。三等沙田一甲八分三厘一毫七絲。以上竹南堡沙田計共一十二甲零三厘六毫二絲二忽。三等沙園八百七十甲零零零六毫三絲八忽。以上竹南堡沙園計共八百七十甲零零零六毫三絲八忽。通共竹南堡田、園計二千九百六十二甲三分七厘二毫六絲零四微。通共竹南堡沙田、沙園計八百八十二甲零四厘二毫六絲。

堡內(nèi)莊六十六,戶三千四百一十九,丁口二萬五千零七十六;社一,屯丁三十三名,余丁口一百三十六。

竹北堡總括

竹北堡(舊稱竹北二堡。光緒十五年新、苗分治,析為兩堡,更名曰竹北上二堡、竹北下二堡,又別名曰新埔堡、大侖堡。今查光緒十五年所分界限難以清晰,因不復(fù)分兩堡,仍照舊時竹北二堡界限直稱曰竹北堡),在縣北方。東以馬武督山與生番分界,又以烏嘴山與淡水縣桃澗堡分界(山南屬本縣竹北堡,山北屬淡水縣桃澗堡);西以海為界;南以鳳山溪與竹塹堡分界,又以鳳山溪之上游咸菜甕溪與竹塹堡分界,又以小石門分水與竹塹保分界;北以土牛溝與淡水縣桃澗堡分界,又以營盤腳車路與淡水縣桃澗堡分界,又以沙侖與淡水縣桃澗堡分界,又以霄里溪之上游直坑、南坑、北坑與淡水縣桃澗堡相錯分界(南坑之西南屬本縣竹北堡,南坑之東北屬淡水縣桃澗堡,北坑之西北屬本縣竹北堡,北坑之東南、直坑之北屬淡水縣桃澗堡)。

堡內(nèi)東西相距六十五里,南北相距四十五里,積方二千九百二十五里。其中上則田三百三十七甲四分八厘零八絲四忽。中則田一千二百九十九甲九分九厘零七絲。下則田三千六百七十九甲七分四厘零七絲七忽四微。下下則田五千五百四十八甲三分一厘零零一忽六微。以上竹北堡田計共一萬零八百六十五甲五分二厘二毫三絲三忽。上則園六分五厘零八絲。中則園三甲七分九厘五毫六絲。下則園五十二甲九分七厘七毫五絲。下下則園一百九十甲零一分九厘九毫八絲。以上竹北堡園計共二百四十七甲六分二厘三毫七絲。一等沙田一千一百三十一甲零四厘八毫五絲二忽。二等沙田一十甲零九分五厘一毫四絲。三等沙田四百二十六甲一分六厘九毫一絲。以上竹北堡沙田計共一千五百六十八甲一分六厘九毫零二忽。二等沙園三十九甲二分七厘零六絲。三等沙園一千三百九十四甲六分一厘一毫九絲二忽。以上竹北堡沙園計共一千四百三十三甲八分八厘二毫五絲二忽。通共竹北堡田、園計一萬一千一百一十三甲一分四厘六毫零三忽。通共竹北堡沙田、沙園計三千零零二甲零五厘一毫五絲四忽。

堡內(nèi)莊一百八十一,戶七千八百六十八,丁口六萬零五百七十七;社無。

沿革

新竹縣,古荒裔地。自康熙二十二年始入版圖,二十三年設(shè)諸羅縣,隸臺灣府;南自蔦松、新港、北至雞籠山后,皆屬焉。雍正元年,半線添設(shè)彰化縣,分自虎尾溪以北改隸彰化。是年,并添設(shè)淡水同知,稽查北路兼督彰化捕盜事務(wù)。九年,始割大甲溪以北刑名、錢谷專歸淡水同知管理。然同知猶駐札彰化;至乾隆二十年,同知王錫縉始由彰化移治竹塹。先是雍正十一年,同知徐治民就竹塹環(huán)植莿竹為城,設(shè)樓四座,凡四門。乾隆二十四年,同知楊愚增建四城炮臺各一座。道光六年,同知李慎彝始詳請捐建石城。二十三年,同知曹謹(jǐn)添建外土城。光緒四年,臺北新設(shè)府治,淡水同知裁缺;時新設(shè)臺北府知府林達(dá)泉、陳星聚先后蒞任,皆暫以淡水廳署為府署。至五年閏三月,淡、新分治,知府陳星聚始移治臺北,舊淡水廳署始改為新竹縣署。析舊廳之地為兩縣,自頭重溪土牛溝以北分隸淡水縣,自土牛溝以南至大甲溪止分隸新竹縣。十五年,又析新竹縣地為新竹、曲栗兩縣,分自新竹縣中港溪以南之竹南二保、竹南三保、竹南四保之地,改隸曲栗縣;其竹北一保、竹北二保并竹南一保仍隸新竹縣。今因之(光緒十五年,新竹縣知縣方祖蔭分竹北一保為竹北上一保、竹北下一保,分竹北二保為竹北上二保、竹北下二保。今按縣南自竹南一保之外更無別保;若仍舊分編「一、二」等字樣,未免名義未順。此次辦理采訪,爰擬更正其名,直稱竹北一保為竹塹堡、竹南一保為竹南堡、竹北二保為竹北堡,庶名稱其實:理合聲明)。

(附)竹塹考

「廳志」廳治圖旁注云:『城外尚有土城,分八門,周回植竹,故稱竹塹』。按淡水廳城碑云:『厥初植莿竹為衛(wèi),故以竹塹名城』。又云:『其植莿竹為城之徐君治民為設(shè)淡水廳之第三同知』。今按「府志」「職官」「官秩」、「廳志」「職官表」「文職」皆云:『徐治民雍正十一年任』?!笍d志」「建置志」「城池」亦云:『雍正十一年,同知徐治民環(huán)植莿竹,周圍四百四十余丈』。是雍正年間已有竹塹之名矣。土城之植莿竹,乃在道光二十三年?!笍d志」圖注以為土城周回植竹,故稱竹塹;誤也。藍(lán)鹿洲「東征集」有「紀(jì)竹塹埔」一篇。考是書成于康熙六十一年;是雍正以前已有竹塹埔之名矣。又按長樂林謙光「臺灣紀(jì)略」「建置」篇云:『半線、馬芝林、阿束、竹塹等社』?!概_灣紀(jì)略」一書,視「東征集」又先成數(shù)十年;是康熙初年,已有竹塹之名。蓋竹塹舊本為社名,「東征集」以其地寬長,因以為竹塹埔。同知徐治民就其地環(huán)植莿竹,因以舊名名其城;不得謂竹塹之名自徐治民種竹為城始也。謹(jǐn)掇見聞,用備采擇。

(附)堡分沿革考

「府志」卷三「風(fēng)俗一」:『淡水廳所屬為竹塹、淡水二保』。又卷二「規(guī)制」「街里」:『淡水廳舊二堡,管三十五莊;今分一百三十二莊』(以上「府志」)。是淡水廳建置之初,只有兩堡名目也?!笍d志」卷三「建置志」「街里」:『城北兼東有桃澗、海山、興直、芝蘭、大加臘、石碇、拳山、擺接等堡名目,即今分隸淡水縣各堡之地。城南有中港、后壟、苑里、大甲等堡名目』。按中港堡舊稱竹南一堡,即光緒十五年分隸新竹、曲栗兩縣之地;后壟堡舊稱竹南二堡、苑里堡舊稱竹南三堡、大甲堡舊稱竹南四堡,皆光緒十五年改隸曲栗縣之地。此外,尚有竹北一堡、竹竹北二堡之稱,在淡水廳時已有之,「廳志」不載其名。今考淡水廳舊案各卷,自嘉慶以來即有竹北一堡、竹北二堡之名,似「廳志」闕也(以上參「廳志」)。

光緒五年淡、新分治,本縣所轄六堡皆仍舊稱:在北者曰竹北一堡、竹北二堡,在南者曰竹南一堡、竹南二堡、竹南三堡、竹南四堡。十五年新、苗分治,析竹南一堡二十分之一,自中港南條溪以南之地,更名中港南堡,并竹南二堡(又名曲栗堡)、竹南三堡(又名吞霄堡)、竹南四堡(又名大甲堡)改隸曲栗縣。自中港南條溪以北,仍名竹南一堡(又名中港北堡);又分竹北一堡為兩堡,名竹北上一堡、竹北下一堡(又名竹塹堡、香山堡);又分竹北二堡為兩堡,名竹北上二堡、竹北下二堡(又名新埔堡、大侖堡):共五堡,仍隸新竹縣。今查本縣南目竹南一堡之外更無別堡,若仍舊分編「一、二」堡等字樣,未免名義未順;且分編五堡,乃于清丈后就圖冊劃分,并未勘明立石定界。此次辦理采訪,查詢對保差役亦不能確指五堡界限;故仍就舊時堡分界限分編三堡,直稱竹北一堡為竹塹堡、竹南一堡為竹南堡、竹北二堡為竹北堡,期于界限分明、分堡類輯無參差混淆之弊而已。

城池

新竹縣城(舊為淡水廳城)「府志」云:『在竹塹。雍正十一年,淡水廳同知徐治民環(huán)植莿竹,周圍四百四十丈;設(shè)東西南北四門,建門樓。乾隆二十四年,同知楊愚奉文:四城門上各增建炮臺一所』(以上據(jù)「府志」)?!笍d志」云:『舊址莿竹旋朽,僅存四樓。嘉慶十一年,??懿虪縼y,民筑土圍。十八年,同知查廷華就土圍加高鑲寬,周圍一千四百余丈,高一丈、寬一丈。城外闊一丈,植竹;竹外闊一丈,開溝;溝深亦一丈。民自派工、供食、捐茅草;董事林超英、林光成、吳國步等并議改造四城門樓,添建窩鋪、堆房,需費按照田甲勻捐。道光六年,總督孫爾準(zhǔn)巡臺,同知李慎彝準(zhǔn)紳士鄭用錫等僉稟,詳請改建石城;奏入,報可。臺灣道孔昭虔履勘度基,以原建太狹、土圍太寬,乃拆毀內(nèi)外,更定周圍四至,計八百四十丈(城碑云:「八百有四十丈」?!笍d志」作八百六十丈;今據(jù)城碑訂正)。墻高一丈五尺,添垛三尺,共一丈八尺。頂寬一丈二尺,基寬一丈六尺,深一丈。雉堞凡九百七十四垛。城墻自下而上分為三層,層各五尺。其下兩層皆以石條與細(xì)石相間砌成,至第三層乃磚石相間,雉堞則皆用磚。仍建四門:東曰迎曦,西曰挹爽,南曰歌熏,北曰拱宸。城樓四座,座二層,高二丈九尺。東西南三門炮臺、水洞各一,北門炮臺、水洞各二。四門內(nèi)堆房各一座,座四間。改設(shè)四城道路,各寬一丈二尺,共長七百七十二丈三尺。城外浚河,南寬一丈二尺、東西北俱寬八尺,深各七尺,周圍計八百六十丈。七年六月興工,九年八月報竣。監(jiān)造者,淡水同知李慎彝、竹塹巡檢易金杓;總其成者,進(jìn)士鄭用錫、員外郎林國華、生員林祥麟等(詳見竹塹堡「碑碣」(上)「新建臺灣府淡水廳城碑」)。官民捐資計費番銀一十四萬七千四百九十八兩有奇,尚剩番銀九百二十四圓零。即于是年九月委派巡檢易金杓清查舊北門、新北門、舊西門堆房基址,即以城工余款建造瓦店七座、計十一間,年收店租銀計二百四十八圓,僉舉殷紳鄭恒利、林祥麟、鄭琛、曾益吉、吳振利、吳金吉、羅德春、周福泰等八戶輪年經(jīng)理生息,以備歲修城垣之費。同治十年,淡水同知陳培桂改諭董事鄭恒利、林恒茂、鄭恒升、李陵茂、翁貞記、吳萬吉等六戶輪年經(jīng)理。所有歷年生息存余修理開款,在光緒三年以前,均經(jīng)值年董事稟官核銷在案。十七年,東門城垛坍塌十六座、東北亦有損壞,知縣沈繼曾諭城工紳士林汝梅等捐修。十八年,屢遭風(fēng)雨,城垣坍壞甚多。知縣沈繼曾詳請就田甲錢糧每兩隨收城工捐銀五分;十九年知縣葉意深詳準(zhǔn)開工興修,每日步行親詣監(jiān)督。二十年二月,報竣(以上參「廳志」并據(jù)「淡水廳城碑」及案卷詳載)。

土城在縣城外。南北距縣城一里,東西距縣城不及半里。道光十九年,臺灣道姚瑩諭淡水同知龍大惇應(yīng)否添建?二十二年,淡水同知曹謹(jǐn)因防洋事與紳民籌議捐資,仍依舊址加筑土圍為廳城外蔽。高一丈,周圍一千四百九十五丈,每丈給草價銀六角;仍建四門城樓,又建小門四,共計八門。城外植竹開溝,一如舊制,惟溝闊二丈、深一丈五尺。其八門,東曰賓旸,小東曰卯耕(林祥云造);西曰告成,小西曰觀海(曹謹(jǐn)造);南曰解阜,小南曰耀文(鄭用鈺造);北曰承恩,小北曰天樞(鄭用鍾造)。道光二十三年修筑。同治九年,同知陳培桂于南門石城之外、土城之內(nèi)小溪邊添筑小炮臺二座(炮臺今廢)。光緒十九年,知縣葉意深擬重新修筑,一如舊制。十二月興工。旋于二十年二月卸新竹縣篆,工暫停(參「廳志」)。

中港土城在縣西南二十五里竹南堡中港。筑土為城,環(huán)植莿竹,周圍三百二十五丈。設(shè)東、西、南、北、小東計五門,門各建門樓一座。道光間,中港紳民捐建(新輯)。

山川

竹塹堡山

熬酒桶山在縣東南百余里。其山從淡水縣番界中東南方來,在諸山之上突起一峰,頂平而圓,上稍窄而下漸寬,形如熬酒桶;高插云霄,為人跡不到之區(qū)(山上積雪經(jīng)年不消,雖盛夏寒氣砭人肌骨,生番亦不敢近)。遠(yuǎn)望之,一峰直豎,形家呼為「沖天木」:此縣治太祖山也。山之旁有一峰,形如展旗,或呼「木火通明」格。稍南一帶,大樹插天,枝干連云。晴時可見其下片片飛瓊,滿山瀑布;巉巖削壁,白石瑩瑩。此一大觀也,常于霧斂云消時彷佛睹之。蓋所謂玉山者,近似。

按「彰化縣志」卷一「封域志」「山川」:『大員山在縣東北七十余里,山頂員形似熬酒桶,故俗呼酒桶山。與水底寮山、罩蘭山、大茅埔山俱在東勢角左右』。而山川全圖又并列大員山、熬酒桶山于大甲溪上游之南。曲栗縣舉人吳子光「一肚皮集」卷七「雙峰草堂記」(一)云:『由五指峰南分一支勢獨尊者為酒桶山,則入石壟境矣』。據(jù)「彰化縣志」,熬酒桶山當(dāng)在彰化縣內(nèi)山,即今臺灣縣境;據(jù)「一肚皮集」,又當(dāng)在曲栗縣境矣。今于新竹縣東門城上以羅經(jīng)按之,正在巽方。訪詢內(nèi)山客人出入番社、熟悉形勢者皆云:在新竹縣境。偶詢一、二生番,亦皆云然。似應(yīng)以此山屬新竹縣為是。第此山高不可仰,常由新竹行至嘉義縣境沿途猶遠(yuǎn)望見之。蓋不特為新竹縣之太祖山,其中擘干分支,亦即臺灣、臺南諸府縣之祖山也。惟人跡不到,究不能確指其所以然。今姑略舉見聞,以備采擇。

天馬峰(俗名傀儡山,又名大嘉禮阪山。方言:傀儡為嘉禮。按嘉禮阪,當(dāng)是傀儡番之轉(zhuǎn)音)在縣東南六十余里。其山自內(nèi)山番界中南方午位而來,故名?!笍d志」云:『以兩峰相連,首昂尾低,故名。矗立千仞,形若展旗,常有云覆其上』。此縣治龍脈之太宗,遠(yuǎn)望之昂然大觀也。但為生番所居,人跡罕到。熬樟腦者,間或有至其麓。由此當(dāng)中而出,從干亥方行為五指山。

五指山在縣東南五十五里。其山自天馬峰巽巳方來,擘分五峰如人左手伸掌形,五指森立。遠(yuǎn)望之,較他山不甚高;即之,而遠(yuǎn)山屏蔽,此獨巍峨。有陟其巔者,回頭下注,俯視雷雨;故「廳志」八景有「指峰凌霄」之目。中峰半山有巨石如仰盂而稍方,中深三、四尺,周廣可四、五十丈。時有泉自石罅出,不溢亦不涸;俗謂之天池,又謂之硯池石。生番每就此石摩刀,沿邊有摩刀痕跡二十余處。第二峰半山有兩石分峙左右,相距二、三十丈,高各十余丈;體方而末銳,俗謂之石筆。第一峰之下開一大坪,名頂坪。一面倚山、三面壁立,守隘大營在焉;環(huán)坪筑壘,有兵房二十五間,營勇二百名扼守于此。各山坑生番出入要路,此坪營內(nèi)槍子皆能及之。天險生成,獨據(jù)形勝,此縣治少祖山也。由中峰放龍而西,磬折輪囷二十五里為店子岡。

店子岡在縣東南三十里。其山自五指山西行,一路開屏展帳,節(jié)對枝勻,脈當(dāng)心出;中間大起大伏,迢遞而來,至此略開平原,又束細(xì)峽。高八、九丈,形如覆瓦,產(chǎn)茶頗多。又西行為崩岡崠(兩旁崩壞中,間僅存丈余);一名貓兒鏡山。又蜿蜓頓挫西南行為沙武壢山。

沙武壢山(一名大壢山)在縣東南二十里。其山自店子岡東北方來,高二十余丈,形如覆釜。旁抽一干南行甚遠(yuǎn),竹南堡諸山多從此分出。其分支夾澗之中曰北坑,即隙子溪發(fā)源處也。正干仍從西北行,為吳寶廓山;相傳昔時有吳寶者守隘于此,故名(「廳志」作吳寶髻。今按方言:以人之額聳而突出者謂之殼,音如廓;此山之形似之。又以吳寶得名,故謂之吳寶廓)。

金山面山在縣東南十里。其山自吳寶廓東方來,紛紜排列,高或三、四丈,或四、五丈,形開金面。西衍平原,周廣數(shù)里,田園甚多。西北為冷水坑,有泉自坑中流出,清可沁脾??又畺|南略聚一窩,竹林幽邃,新建長清禪寺在焉,即「廳志」「古跡考」所謂靈泉寺也。寺前僧人種茶供佛,頗稱美產(chǎn)。有古榕一株,可百年物。樹下錯列巨石十?dāng)?shù),以供游人憩足。寺右為鄭氏冷泉別墅。臨水結(jié)構(gòu),茅屋數(shù)椽,不甚裝飾;而曲徑短墻,環(huán)植花卉,一種天然幽雅之趣,亦足以游目騁懷。冷泉別墅之右為放生池舊址,冷水坑之水回繞長流:此縣東名勝之區(qū)也。寺南復(fù)突起高岡,埔園寬曠,為泉興埔。再西復(fù)聚一窩,形如仰盂,周廣二百余丈。有泉涓涓微注,產(chǎn)草結(jié)子如粟,俗名出粟湖,人謂之養(yǎng)龍池(「廳志」「古跡考」作仰天湖;云:其『水不溢、亦不竭。今為農(nóng)民私墾為田,春夏出泉,秋冬則否矣』)。由出粟湖迤北低伏,形若垂簾,斷而復(fù)續(xù),峰巒迭起者為十八尖山。

十八尖山在縣東南三里。其山自金山面東南來,云羅棋布,翠若列屏,環(huán)繞縣城;尖峰韶秀,為學(xué)宮之案山。高或二十余丈,或三十余丈。迤南一嶂盤桓雄偉,勢若負(fù)嵎者為虎頭山。

虎頭山在縣南二里。其山自十八尖山東方來,高三十余丈,端圓肥厚,高聳壯麗,以象形得名。龍脈融貫,地氣獨鍾;斂之既歸,發(fā)之愈廣。蓋至此而眾山皆盡,真氣凝焉。山下漸化平原,縱橫廣坦,迢十余里,悉為秀靈奧區(qū)??h城之建,所由萃川岳之奇也。

員崠子山在縣東南三十里。其山自南方五指山之燥樹排束峽而來,平中突起,高四、五丈,形如覆盂。

樹杞林山(「廳志」作象齒林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其山自店子岡分支北出,迤邐而長,高七、八丈。其下民居稠密,有街市一道樹杞林街。又西北行二里,為番社子山,有熟番四十余戶。又二里,為桶盤山。

桶盤山(一名托盤山)在縣東南二十里。其山自番社子山東方來,高峻峭削,高四丈余。頂平而方,周廣十余丈。以形得名。

三重埔山在縣東南十五里。其山自沙武壢分支北出,高四丈余,峰巒韶秀。半山地甚平坦,周廣可一里許;中多田園,雜產(chǎn)靛、茶。由此而出為二重埔、又出為頭重埔,所產(chǎn)皆同;山之高大、埔之空曠;形勢亦大略相似。

頂員山在縣東南十三里。其山自頭重埔而來,脫下平原突起墩阜,形如覆釜,高三丈余。又西行數(shù)百武為下員山。

柯子壢山(一名鳥嶼)在縣東南十二里。其山自南方吳寶廓分支而來,高五、六丈。居民植竹成林,眾鳥群巢其上,白鷺尤多。每當(dāng)春夏之間,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憩此,殊饒幽致。又北行為柴梳山。

按山中有坑,名管甫坑(「廳志」作管甫坑山)。乾隆五十一年,林逆爽文陷竹塹,北路右營提標(biāo)兵丁十二人逃匿此坑,有丐者導(dǎo)賊盡殺之。時兵有犬隨行,遇變奔投同標(biāo)兵,急喘而嗥,若有不能已者。同標(biāo)兵知其有變,隨犬詣死所;見尸首散亂,莫可辨識,犬一一銜首就尸。瘞畢,犬跳躍哀號,以頭觸地而死。同標(biāo)兵嘉其義,棺斂之;并十二人立祠于營房之右祀之,題其主曰「十三兄弟位」。俗謂營兵曰管甫,故名管甫坑;兵謂兵曰兄弟人,故曰十三兄弟云。

柴梳山在縣東南十里。其山自南方柯子壢山而來,一岡橫列,高二丈余,長一里許。頂平而直,宛如「一」字;首尾略垂,又似梳形,故名。

風(fēng)吹輦崎在縣東南三里許。其山自出粟湖倒脫而來,在十八尖山之北,為護(hù)縣龍轉(zhuǎn)身處;高三、四丈,形長而坦。復(fù)迤北蜿蜓西行,略起小阜數(shù)堆,俗名黃金洞(「廳志」「封域」「山川」作黃金洞山)。又西行為枕頭山。

枕頭山在縣東一里許。其山自東方黃金洞來,微化陽脈,平中突起,由北而南。高二丈余,長百余丈,形直似枕,故名。此處頭山龍脈入城右旁之護(hù)衛(wèi)也。

北埔山在縣東南三十二里。其山自店子岡分支南行二里,曰面桶寮山;又三里即北埔山。形開金面,高十四、五丈。下有市廛,民居九十余戶,名北埔街。舊時開墾,,建大隘寮于此,故又名大隘;有墾戶金廣福公館在焉。

南埔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與北埔山相近。其山自天馬峰西出,橫列而南,高十余丈,為縣治左肩。下有南埔莊,民居五十余戶,田疇亦廣坦。

龜山在縣東南三十六里中興莊東北隅。其山自東方大橫山脫下,似斷而續(xù),平地突起,高一丈余。四面平廣,恰肖元龜。相傳金廣福開墾之初,生番數(shù)十社皆逸;獨此社低凹在溪埔之中,四面受敵,尚抗據(jù)多年。最后溪反東流,龍脈沖斷,乃遁去。說者謂前脈未斷、番未遁時,溪流漲溢而水不能淹。此山之麓,遠(yuǎn)望之若龜浮水面。今履其地觀之,猶儼然有生氣。

鳴鳳髻山在縣東南三十里。其山自沙武壢山分支而南,高三丈余,形似鳳冠(俗謂冠為髻)。下有石壁若刀削,而鉤尖長如雞舌。相傳昔時常聞山上有聲恍如翰音,厥后其下鑿山為圳,其音遂絕。又丁未方行為中興莊山,再行為月眉山。

月眉山在縣東南二十八里。其山自鳴鳳髻山北方來,高四丈余,形如半月。下有月眉莊,民居九十余戶。又南行為壺盧肚山。

楓樹橋山在縣東南十五里。其山自沙武壢山分支而來,南行為草山、為猴櫥山;一帶牽連錯雜,路曲峰回,參差莫辨。

水仙嶺在縣東南十三里。其山自吳寶廓分支轉(zhuǎn)側(cè)東入,形直而平,高五丈余。民居四、五戶。

二坪山在縣南十一里。其山自吳寶廓分支而來,輾轉(zhuǎn)南下,曰鹿子坑;復(fù)紆徐曲折,中起一峰,屹然特立,高四丈,兩旁彎抱如屏帳。下脫平埔,悉為場圃,產(chǎn)甘蔗、落花生。

大崎在縣南十里。其山自金山面分支南下,轉(zhuǎn)折西行。上為平埔,墾辟成園。下有民居十余戶,良田亦多。又西行為芎蕉灣山、香櫞宅山。

壺盧肚山在縣南五里。其山自出粟湖分出數(shù)支斜垂南下,如垂木乳形。外有兩支,夾抱環(huán)繞,周匝圓密;中間開面化陽如滿月狀。

大侖嶺在縣南五里。其山自出粟湖分支直趨至澗,略起劍脊形;迤東曰雙溪崎、中心侖、番子嶺、火燒坑諸山,迤西曰姜母排山、御史崎、竹子坑諸山,皆平列于隙子溪之北,亙連六、七里。

虎子山在縣西七里。其山于平地突起一片沙,堆積為岡阜。其地濱海斥鹵,所在多鹽埕;民居數(shù)百戶,皆曬鹽為業(yè)。官設(shè)鹽廠兩處:在南者附近虎子山,曰南廠;在北者附近油車港,曰北廠。各設(shè)司事一人,專司出入緝私事務(wù)。大約三月開曬、十月封曬,年可收鹽二萬余石,足支新竹一縣民食之用。

三叉崠在縣南二十四里。其山自沙武壢山分支而南,蜿蜓西出,聳起高峰,形圓而秀,高二十余丈。上有樟樹一株,居民即其下以祀土神,蓋數(shù)百年物也。由此分三大支:一從干亥方行,為石屑侖、內(nèi)外獅一帶諸山(「廳志」「封城」「山川」作石碎侖山);一從庚酉方行,為十鬮、南隘一帶諸山;一從坤申方行,為竹南堡、水流東、老衢崎一帶諸山。

石屑侖在縣南八里。其山自三叉崠巽巳方來,高八、九丈,形勢崚嶒;細(xì)石充斥,大僅如卵,故名。自三叉崠至此迭嶂層巒,此獨聳拔。據(jù)其形勝,故開辟之。初設(shè)隘其上,以防生番出入。道光間,守隘者猶戒嚴(yán);有隘寮九間,至今尚存。迤西一帶高岡曰頭埔、曰二埔,再西曰內(nèi)獅山、外獅山,西北曰隙子山、牛埔山。

牛埔山在縣西五里。其山自石屑侖東方來,高五、六丈,由東迤西,復(fù)折而南。兩面平直,周列若垣墻。山麓廣坦,悉成田園;延及香山一帶,皆為臺南府城守營隆恩息莊租界。其上一片平岡,豐草茂密,為居民冢牧之地,故名牛埔(詳見「碑碣」「憲禁冢碑」、「香山南勢山冢牧碑」)。

十鬮山在縣南十五里。其山自三叉崠甲卯方來,盤旋曲折,條干參差,形家目為「芍藥」格,而邊短邊長、分枝錯出者也。北為摩天嶺,迤南為南隘山、寶斗仁山,迤西為茄冬湖山。

摩天嶺在縣南七里。其山自十鬮山東南方來,高十余丈,巉巖峻峭。其內(nèi)蜿蜓錯雜,圍繞重重,有豎林山、古車路山、大廓山、礱鉤崎,轉(zhuǎn)西為雙乳山,迤北為印斗山。

印斗山在縣西南六里。其山自摩天嶺東南方來,高十余丈,頂方而平,周廣四、五十丈,形似棋枰,土則黃壤。旁有四隅,各分枝干下垂,形家目為「印斗之綬」。其下為韭菜坑民居三、兩;產(chǎn)柿、桃、李、黃梨。

茄冬湖山在縣西南十里。其山自十鬮山東南方來,蜿蜓倚伏,大小不一。山中村落之大者名茄冬湖莊,民居四十余戶。其余沿山各坑民居錯落,或三、或兩。產(chǎn)柿、芭蕉、綠竹筍。迤南為觸子山(俗作■〈毛石〉仔,或作矺仔。今繹方言細(xì)按字義,應(yīng)作觸子為是)、為草漯山。迤西束峽脈若蛛絲、峰巒迭出者,西北為大坪頂山、正西為香山、西南為稷仔坑山。

香山在縣西十里。其山自茄冬湖山東方來,形頗平坦,直如屏障;延袤七、八里,高五、六丈。諸山羅列,俯臨大海;每當(dāng)潮回之候,濁浪排空、驚濤舄地。登高而望,汪洋萬頃,雪卷銀翻,別開世界;為「廳志」八景之一。山下有香山塘莊,民居五十余戶。又有頂寮街,民居六十余戶;下寮街,民居八十余戶:皆為南北往來官路之沖。

稷子坑山(俗或作息仔坑)在縣西南十五里。其山自茄冬湖束峽而西,宛轉(zhuǎn)南行,翠岫重重,邱壑無數(shù)。山麓民居十余戶,產(chǎn)橘、柚、黃梨。又南行為中隘山,山中荔枝滿林,龍眼數(shù)十株;田園亦有數(shù)十甲,民居二十戶。

寶斗仁山在縣南十六里。其山自十鬮山東北方來,擘為數(shù)干,條分縷晰;中有一阜形頗象方,高丈余。民居十余戶。

南隘山在縣南十五里。其山自十鬮山北方來,形勢超拔,蔚然挺秀,高八、九丈。下開平原,周廣數(shù)里。有鄭姓南村別墅,背山卜筑;茅屋十?dāng)?shù)間,結(jié)構(gòu)精致。屋后因山布置,自高而下層層種花。每當(dāng)春、夏之間,紅、紫爭艷,如列錦屏,頗擅山林勝概。門前有一池,周廣二十余丈,深以丈計。其外為南隘莊,民居十九戶。山麓寬平,田園甚廣,產(chǎn)烏尖米,頗著名。果則荔枝、龍眼、葡萄、柑、橘、油柿;荔枝尤多,亦最佳。向東則滿山黛色,樣若蛾眉;可以探幽,可以選勝。

赤柯坪山在縣東南三十二里。其山自竹南堡獅頭山南方來,迤而東北行,束峽層層。中開兩坪,形皆象圓,一名大銅羅圈、一名小銅羅圈。復(fù)綿延起伏,細(xì)斂蜂腰,由干亥方行,巍然高聳起重迭金星。兩旁弦棱周匝,中間一帶平埔由高遞下,恍如上下床。內(nèi)則池魚甘美、花果鮮新,外則四圍包裹,密蔭濃遮。下為月眉溪,曲流回繞。山水之佳,儼別有洞天焉。

尖筆山在縣東五十余里。其山在五指山之東北,于新甲壢山窩中特地聳起,高五十余丈,奇麗莫匹,秀比毫尖;為縣治右肩,與竹南堡之獅頭山遙遙相對。山后有生番社,名貓力社;土目一名,番丁五十余名。山窩名尖筆窩,墾佃與合番子雜處,各有數(shù)戶。又西北行為大山。

大山在縣東三十五里。其山自尖筆山之北番界中騎龍山東南方來,挺拔百余丈,高與五指山埒;巍然矗立,如將軍仗劍形。上頗尖秀,懸?guī)r千尺;其蠶叢險阻,幾于鳥道能通。下有小山,高十余丈,名獅頭巖。又其下束峽而復(fù)起者,曰橫山。

橫山在縣東三十二里。其山自大山束峽復(fù)起,高五、六丈,其形端直而長。山上民居五十余戶,名橫山莊。其下為猴洞莊,一片平原,良田數(shù)十甲。外為溪埔,即五指山、油羅山兩溪匯流處也。

油羅山在縣東五十五里。其山自天馬峰脫肩而北,勢甚高聳。有溪一道自內(nèi)山番界中流出,自東而西。溪以南為大油羅社、小油羅社。大油羅社有土目六人:一曰殊荊嗎哩,領(lǐng)番丁六十余名;二曰烏茅烏督,領(lǐng)番丁二十余名;三曰嗎哩打棍,領(lǐng)番丁七十名;四曰帶木可學(xué),領(lǐng)番丁二十余名;五曰打蘭沙委,領(lǐng)番丁四十余名;六曰嗎哩嗎荊,領(lǐng)番丁十余名:共計番丁二百四、五十名。小油羅社有土目五人:一曰擺學(xué)埋呢,領(lǐng)番丁五十名;二曰馬犁較那,領(lǐng)番丁一百名;三曰哇丹加喇木,領(lǐng)番丁四十余名;四曰謂零呢,領(lǐng)番丁四十余名;五曰打搖鼎亞學(xué),領(lǐng)番丁八十余名:共計番丁三百余名。統(tǒng)歸于大油羅社殊荊嗎哩為總土目總領(lǐng)之。溪以北為木樹仁社、加喇?dāng)[社。木樹仁社有土目四人:一曰也謂眉為,領(lǐng)番丁三十余名;二曰留名嗎學(xué),領(lǐng)番丁五十名;三曰嗎哩鼎亞木,領(lǐng)番丁四十名;四曰哇丹擺悅,領(lǐng)番丁四十余名:共計番丁一百六十余名。加喇?dāng)[社有土目七人:一曰帶木麻里,領(lǐng)番丁六十名;二曰留名哇督,領(lǐng)番丁七十名;三曰留名姑欲,領(lǐng)番丁二十余名;四曰擺學(xué)乃完,領(lǐng)番丁四十余名;五曰如完打搖,領(lǐng)番丁一百名;六曰也為嗎哩,領(lǐng)番丁四十余名;七曰如完哦何,領(lǐng)番丁一百二十名:共計番丁四百余名。以上木樹仁、加喇?dāng)[兩社,均歸于加喇?dāng)[社帶木麻哩為總土目總領(lǐng)之。產(chǎn)木料、樟腦。由油羅山西出為大山,迤北轉(zhuǎn)折而西為鹿寮坑山、為石壁潭山。

石壁潭山在縣東二十五里。其山自油羅山東方來,高七十余丈。崇嶐聳峙,如將軍坐帳形。山半廣而坦,民居二十五戶,田園多肥美。內(nèi)有山杉木一林,果則荔枝、葡萄、橘、柚、柑、梨,龍眼尤多。山麓有潭,深不可測,真所謂山高水深也。又西北行為五股林山;迢遞而下,其勢漸低,又為九芎林山。

九芎林山在縣東二十里。其山自石壁潭東南方于麻竹窩再起峰巒,至赤柯寮過一小脈又聳而起,高十余丈,勢頗平直,其下村店排列,各循山麓而居,名九芎林街;民居百余戶。產(chǎn)龍眼、黃梨、芭蕉、柿、筀竹、綠竹筍。又西北行為犁頭嘴山。

犁頭嘴山在縣東十二里。其山自九芎林山東南方來,高十余丈。綿亙數(shù)里,漸趨而下,勢漸低?。恍稳缋珙^之尖,故名(方言謂■〈耒召〉曰犁頭;其末尖銳,故曰嘴)。山上民居錯落□□戶。有寺名蓮華寺,寺旁即縣城往新埔咸菜甕之通衢。又西北行至山尾,俗名斷龍頷;竹北堡枋寮溪由此出焉(溪南屬竹塹堡,溪北屬竹北堡)。

五虎山在縣東四十二里。其山在咸菜甕街之南,與鹿寮坑相對,高二十余丈。數(shù)峰聳峙,勢頗雄偉,以象形得名。山下,即咸菜甕溪之渡船頭。又迤邐西行,迭起峰巒,六里為上橫坑山。

上橫坑山在縣東三十六里。其山自五虎山東方來,山上民居七十戶;高二十余丈,曲折周回,巖岫重迭。山南盤旋圍繞七、八里,即石壁潭、九芎林一帶諸山。又西行三里為下橫坑山,又四里為上南片山,又三里為下南片山,又三、四里為上內(nèi)立山、下內(nèi)立山,又西行五、六里即犁頭嘴山之山背也。

竹南堡山

獅里興山在縣南六十余里。其山在番界中,群峭摩天,深林繁密,樟樹尤多。沿山一帶各番社,共計有番丁二百余名,有總土目曰日阿拐、土目曰絲踏尾、曰解幼眉領(lǐng)之;性頗馴狎。腦戶雜處,煎熬日眾。查獅里興一帶由獅頭驛南入十余里,雖壑絕巖深,地少平坦;然數(shù)年后,大樹為墟,若墾而耕之,可得良田數(shù)百甲。

獅頭山在縣南四十二里。其山自竹塹堡內(nèi)山番界中天馬峰東方來,在獅里興山之北,與象鼻山對峙,中隔一溪。高四十余丈,嵯岈岌嶪,形奇而怪,狀如怒獅,故名。又壬方行為赤柯坪山、辛方行為三灣山。

三灣山在縣南三十二里。其山自獅頭山東方來,頓跌起伏,西現(xiàn)仙橋峽陡起峰巒,高三十余丈。頂大而平,登臨遠(yuǎn)眺,覺眾山迭翠,萬象俱涵。產(chǎn)靛、蔗、茶。下有三灣街,民居八十余戶。又北行為平潭山。

誥軸山(俗名神桌山)在縣南五十六里。其山自曲栗縣番界中南方來,在獅頭山之西,兩相對峙。高五十余丈,形如兒案,而兩旁高起。山上大樹森密,人跡罕到。所居之番,蓋半生、半熟,行者尚視為畏途。又東北行為屯營山、為南埔山、為象鼻山,迤西為接隘子山。

象鼻山在縣南四十二里。其山自誥軸山而來,在獅頭山之南,高四、五丈。形勢迤長,宛如象鼻,故名。

接隘子山在縣南四十六里。其山自誥軸山東方來,由屯營山迤而西,束過蜂腰,高十余丈,形如仰瓦。相傳開墾之初,此山南北各設(shè)隘寮,山北歸徐元官把守、山南歸羅慶二把守。兩隘相距只隔一山,故名接隘。光緒十五年新、苗分治,此山在南港溪頭為兩縣交界之處。前署新竹知縣方祖蔭、署新竹知縣張廷■〈示干〉、代理曲栗知縣林桂芬會勘定界,立一界碑于此(互詳「碑碣」「新苗分界碑」)。又北行為員林子山。

員林子山在縣南三十八里。其山自接隘子山綿亙北出,峰巒無數(shù),細(xì)嫩拖藍(lán),高或四、五丈,或五、六丈。山下民居四十余戶。又北行為腰肚角山(方言謂兜肚曰■〈月斗〉子、謂皮兜肚曰腰■〈月斗〉。今按字義,應(yīng)作「肚」字為是)。

腰肚角山在縣南三十二里。其山自員林子山而來,與三灣山對峙。壁立秀削,高五、六丈。形曲如鉤,又如蛾眉,上頗平坦。又北行為內(nèi)灣山。

內(nèi)灣山在縣南二十八里。其山自腰肚角南方來,有頭灣、二灣之稱,高各五、六丈;半山化為平埔,悉墾成園。山下為內(nèi)灣莊,民居七十余戶。西出為大份坑山、小份坑山,迤南為茄冬坑山,再南為鹿廚坑山。

鹿廚坑山在縣南三十里。其山自內(nèi)灣山東北方來,纏綿圍繞,干折枝分;山上一望蔚藍(lán),蓋相思樹也。山中村落,民居四十余戶。以內(nèi)則林壑參差,層巒百出,為石馬店山、永和山、鳥漈子山;嵯峨崱屴,莫可名狀。

八股山在縣南五十二里。其山自接隘子山東方來,高六、七丈,長八、九里,羅列如城垣。山中村落名八股莊,民居六、七十戶。下有大侖橫亙,名宰豬崎。再折而西為內(nèi)大坪山,地頗平坦,產(chǎn)苧麻、靛、蔗。又隨溪轉(zhuǎn)折為龍眼宅山,內(nèi)有山窩,民居三、五戶;環(huán)植龍眼百余株,故名。又西北行為藤寮坪山。

藤寮坪山在縣南三十六里。其山自八股山東南方來,高十丈余,如人形。山上植竹一林,果產(chǎn)橘、柚。又西行為楠子崎,迤北為翁子上天山。

翁子上天山(「廳志」翁作尫)在縣南三十五里。其山自藤寮坪南方來,高六、七丈,數(shù)峰并崎,挺然屹立,略似人形,故名。又北行為湳坑口山,或名新車路山。又北為尖山;周回延袤,與鹿廚坑山接壤。

水流東山在縣南二十二里。其山自三叉崠艮寅方來,左斜右插,周回旋繞,勢頗■〈山上聿下〉萃。山上竹木蕭森,松柏丸丸。所在多居民,林壑尤眾。但全臺形勢,大概皆東背山、西面海,水皆西流;獨此山之水倒從東流而南注于溪,故名。又西行為烘爐崎(竹塹、竹南兩堡即于此分界)。

烘爐崎在縣南二十二里。其山自水流東抽出仙橋峽復(fù)突起岡巒,若巨鰲之柱,高七十余丈;頂如承露盤,形象三足锜。面面削壁,無級可升,行者于山下辟一小道盤桓而上。更迤而北,曲折回環(huán),起無數(shù)鶴膝而枝分干插,下趨于咸水港之南者,曰鹽水港山。上化高岡,突起尖峰者曰尖筆子山,迤南高聳巖峣而廣坦者曰老崎。

老崎在縣南二十三里。其山自水流東山北方來,廣大寬曠,高二十余丈。民居十余戶,產(chǎn)橘、柚、茶,番石榴尤佳。又南行為大坪山。

大坪山(一名二坪山)在縣南三十四里。其山自老崎北方聯(lián)絡(luò)而來,高與老崎齊。西脫平埔,悉墾為園,產(chǎn)甘蔗、靛、茶。其下名小坪,有田二十余甲。西出一帶平岡,長八里,寬二、三里,名大埔;田園二百余甲。大埔地高而燥,差遜小坪。由二坪平埔南方側(cè)落為斗換坪山。

斗換坪山在縣南二十四里。其山自大坪山北方來,平中突起,首高尾低,形勢端直。長一里許,邊起弦棱,中間聚窩;形如掌心,又如湯瓢。民居百余戶(臺榖似貨與生番交易名曰斗換,即對換之義。當(dāng)開墾之初,此山為民番斗換之所,故名斗換坪)。

尖筆子山在縣西南十九里。其山自水流東山東方來,翠岫兩三,勢頗相埒,高十余丈。近即之若不甚高,遙立凝睇,細(xì)若秋毫,蔚然挺秀;海船進(jìn)口,視為標(biāo)準(zhǔn)。又西行為老衢崎。

老衢崎在縣西南十七里。其山自尖筆山東方來,高十余丈。山上廣坦,墾成埔園數(shù)十甲。迤西有泉一泓,周廣數(shù)丈,名沖天泉。再西則一望汪洋,瀕臨大海。海濱村落曰北滬莊、曰青草莊,民居四、五十尸,皆以漁為業(yè)。

竹北堡山

烏嘴山在縣東七十余里。其山自淡水縣桃澗堡東北方來,巉巖峭削,高數(shù)百丈(自山下行至頂峰逶迤而上,計程十五里)。半山有生番社,名淺山麻里翁社;番丁四十余名,有土目一人領(lǐng)之。光緒十四年,鄭有勤統(tǒng)領(lǐng)隘勇時,分撥五十名在此防守,并筑瓦屋五間為駐札辦公之所。后隘勇只扎馬武督山,此山仍為生番所居。山北屬淡水縣桃澗堡,山南屬新竹縣竹北堡。半山有泉水出西南行,即咸菜甕溪發(fā)源處也。又西南行為馬武督山。

馬武督山在縣東五十七里。其山自烏嘴山東北方來,高四、五十丈。山后為六畜山,有六畜社、昔瀝社、交易社、里霧社、那祿社,皆生番所居;山前為馬武督社。共計番丁二百名,各有土目一人領(lǐng)之(六畜山極東之后山為后山麻里翁社)。舊時有隘勇一營屯扎于此,分撥各要隘防守(今歸墾戶包辦,改為一百零八名)。有新墾充公田三十余甲,產(chǎn)樟樹;近時熬腦者薈萃于此。又西行為蕩鈀山。

蕩鈀山在縣東五十里。其山自馬武督山東方來,高三十余丈;與彩和山南北對峙。

彩和山在縣東五十里。其山自淡水縣桃澗堡北方來,高三十余丈;與蕩鈀山南北對峙。兩山相銜之處,如牛相斗形,俗名牛斗口;烏嘴山之水由此出焉(坑中有巨石,水從石下流出)。所產(chǎn)滿山皆樟腦;自光緒十四年以后,開墾者砍伐作料煮熬樟腦,不數(shù)年間而已濯濯矣。又西行為石崠山。

石崠山在縣東四十六里。其山自彩和山東方來,高十余丈。巉巖秀峭,皆巨石相夾而成。舊時有隘勇屯札于此,今皆移札馬武督山一帶。北有小坑,坑北為崇壢山。

鳳坡亭山在縣東五十一里。其山自淡水縣桃澗堡而來,高四十余丈。東北為山背,屬淡水縣桃澗堡;西南為山面,屬新竹縣竹北堡。又西南行為崇壢山。

崇壢山在縣東四十七里。其山自鳳坡亭山東北方來,高十余丈,與石崠山隔坑對峙而稍高。西為三墩子山。

三墩子山在縣東四十五里。其山在崇壢山、石崠山之西,高二十余丈。由北而南,小峰三、四順趨而下,勢漸平坦。長五、六里,在北為頭墩、稍南為二墩、又南為三墩。山下民居有上下三墩莊之名,并沿山各坑,共計有百余戶,墾成山田二十余甲。由頭墩分支西行為貓鼻峎。

貓鼻峎在縣東四十五里。其山自三墩子山之頭墩分支西出,高二十余丈;由高趨下,形似貓鼻,故名。又西行為橫岡。

橫岡(俗名橫岡頭)在縣東四十四里。其山自貓鼻峎東方來,高二十余丈。山北屬淡水縣桃澗堡,山南屬新竹縣竹北堡。又南行為水頭排山。

水頭排山在縣東四十二里。其山自橫岡北方來,高二十余丈;形開金面,為咸菜甕街之屏帳。山下即咸菜甕街,民居百余戶。由此而西,山頂一帶平岡,長十余里,寬或三、四里,或一、二里,或不及一里,形頗平坦,統(tǒng)名為大坪頂;所在皆茶園。沿坪南北自東而西,各迭起峰巒,綿亙十余里。在北者為南坑(坑?xùn)|北屬淡水縣桃澗堡,坑西南屬新竹縣竹北堡)、三夾水、大茅埔一帶諸山,在南者為店子岡、茅子埔、五份埔一帶諸山。西行至盡處,而霄里溪之水出焉(溪自三夾水皆自東西流,至此則自北南流)。沿山所產(chǎn)甚多:樹則松、樟、楓、檳榔、貓兒竹、綠竹、筀竹,果則柑、梨、棗、橘、油柿、桃、李、龍眼、黃梨、芭蕉、枇杷、橄欖、梅子、楊梅、楊桃、葡萄;而柑尤著名,不亞于彰化西螺下林子之種。沿山各有民居(另詳「莊社」)。

涼傘頂山在縣東四十里。其山自淡水縣桃澗堡東北方來,高三十余丈,勢甚聳拔,以象形得名。山之東為北坑,即淡水、新竹兩縣交界之處(坑?xùn)|屬淡水縣桃澗堡,坑西屬新竹縣竹北堡)。山之南為三夾水,即直坑、南坑、北坑三水匯流之處,霄里溪水之所發(fā)源也。山之西北為汶水坑山;上有觀音寺名香訫寺,香火頗盛。又西行為打鐵坑、鹿寮坑。再西為大茅埔,則三夾水、汶水坑兩水匯流處也。

礱鉤崎在縣東四十里。其山自淡水縣桃澗堡銅鑼圈東北方來,高二十余丈。峰回路轉(zhuǎn),為新埔往頭重溪之路。又西行為石門、照鏡、九芎湖一帶諸山。

獅頭山在縣東二十四里。其山自北窩東北方來,高三十余丈,以象形得名。西行為大屏山,東為閻王崎。

閻王崎(一名閻王溜)在縣東二十五里。其山在獅頭山之東,其高半之為新埔,往三夾水之所。山前頗平坦;山后為崩嵌,險峻陡絕。相傳道光末山崩,有巨棕繩徑可四、五寸,其端露出下垂數(shù)尺。好事者競往觀之,莫不詫異;謂此崎距海三十余里而遙,而有船中所用之碇索,亦一大奇事也。崎之東為霄里溪。

大屏山在縣東二十二里。其山自獅頭山東方來,高三十余丈,長一里許。形平而直,兩端圓而下垂,為新埔街之屏帳。左為獅頭山、右為大墩山,形家目為旗鼓。山之東半名上樟樹林、西半名下樟樹林,各有義冢一所,周廣一里許。山腰分展三屏,高各五、六丈。中屏有范氏祠堂。左屏有義民祠,名集義亭;亭之東名大厝場,有義冢一所,廣一里許。右屏之下有文昌祠、國王宮。新埔街并倚三屏之下,市廛環(huán)列,商賈云集,民居二百余戶。街之南一片平陽,悉為良田;咸菜甕溪、霄里溪由此匯流西行,名新埔溪。

太平窩山在縣東二十二里。其山自北窩分支東北而來,在大屏山之北,高二十余丈。相傳□□年間,新社化番偷入此山殺人,故俗名殺人窩。又西南行為枋寮山。

枋寮山在縣東北十五里。其山自太平窩山東北方來,高二十余丈。山麓民居六十余戶;有義民祠,名褒忠亭。其下一片平陽,悉為良田。又西行為鳳山崎。

鳳山崎在縣東北十二里。其山自枋寮山東方來,高或三十余丈、或二十余丈;峻峭崎嶇,土皆赤壤。每當(dāng)晴霽之時,晚霞與山色掩映燦爛,儼若赤城;故「廳志」八景有「鳳崎晚霞」之目。山上一帶平原,周廣三、四十里;地高而燥,率多荒園。有官路一條,為新竹縣適淡水縣之所,今火車鐵路之所經(jīng)也。由此蜿蜓西行二、三里,岡巒無數(shù);最高者曰拳頭拇山,形頗象方。復(fù)蜿蜒西行六、七里,勢趨至海,名鳳鼻尾;海船進(jìn)口,視為標(biāo)準(zhǔn)。此縣治右旁之外護(hù)衛(wèi)也。山下為鳳山溪;溪之北沿山結(jié)廬,民居錯落(另詳「莊社」)。

玉案山(一名大屏山,又名燕子窩山)在縣東北三十七里。其山自涼傘頂山南方來,高二十余丈,形開土屏。山下墾成旱田埔,多種茶。又北行為龜山。

龜山在縣東北三十七里。其山自玉案山南方來,高七、八丈,形開金面。山下有義冢一所。山前為楊梅壢莊,民居三百余戶。

太平山在縣東北三十六里。其山自涼傘頂山分支由東南而來,高十余丈,形如華蓋;產(chǎn)茶。山下一片平原,悉墾旱田。

旗山(一名老窩山)在縣東北三十三里。其山自太平山分支由東南方而來,高十余丈,形如展旗。山下化為平原,一片旱田埔,多產(chǎn)茶。又北行穿田過峽,平中突起為長岡嶺。

長岡嶺在縣東北三十三里。其山自南方旗山穿田過峽而來,平中突起。由西至東,長十二里;高或八、九丈,或五、六丈,形勢平遠(yuǎn)。山南一峰,其形甚圓,高六、七丈,俗名鼓山。山北節(jié)節(jié)分支,有頭湖、二湖、三湖、四湖之名;產(chǎn)茶。又轉(zhuǎn)折西北行,延袤十余里為伯公嶺。

伯公嶺在縣北四十里。其山自長岡嶺轉(zhuǎn)折東南來,高四、五丈。山上有義冢一所,周廣一里許。

大湖口山在縣東北二十二里。其山自旗山□方來,高八、九丈。山下即鐵路;有大湖口莊,民居十五戶。

番子湖山在縣東北二十里。其山自太平窩山分支由東南方來,高四、五丈。山下即鐵路。又西北行為上員山。

上員山在縣東北十五里。其山自番子湖山東南方來,高七、八丈,其形象圓。山下一片平原,皆為田業(yè)。

下員山在縣東北十四里。其山自鳳山崎南方來,高四、五丈。山下為下員莊,民居三十二戶。

獅頭山在縣東北三十九里。其山自淡、新交界之乳姑山南方來,高十余丈,以象形得名。山下化為平原,悉墾田園。

大金山在縣東北四十一里。其山自淡、新交界之乳姑山分支由南方而來,高十余丈。山下化為平原,悉墾田園。

高山在縣東北四十二里。其山自淡、新交界之乳姑山而來,高七、八丈。頂平而方,形如「一」字。山上屬淡水縣桃澗堡;一片平岡,長七、八里,悉為茶園。山下屬新竹縣竹北堡:山南為頭重溪莊,民居二百三十九戶;山北為營盤莊,民居九十七戶。

竹塹堡川

「府志」、「廳志」敘水有古地名,系屬番音,今無可考者。如敘竹塹溪云:『源出眩眩內(nèi)山,又東行受查內(nèi)山之水』;敘眩眩溪云:『合鄰仔叭荖山之水,流入竹塹溪』。今查竹北堡鳳山崎頂平埔有眩眩埔之名,然按之「舊志」所敘水道,難以符合。其余如查內(nèi)山、鄰仔叭荖山等名目,今遍訪耆老、總保,無有知其影響者。年湮代遠(yuǎn),無可考證,不敢臆說強(qiáng)合。惟遵照冊式窮源溯委,明晰敘列,不復(fù)區(qū)別「舊志」已載、未載也。抑臺地之溪,或遇大雨沖決無常,有舊溪故道,今尚有痕跡略可辨識者;亦有漫無蹤跡,鄉(xiāng)耆、野老不能確指其來歷者:今亦不敢妄為考辨,惟據(jù)見今水道所經(jīng),或分、或合,逐細(xì)敘列。若夫均一溪也,在上游名為某溪,行數(shù)里經(jīng)一村莊又名為某溪,又經(jīng)一村莊又名為某溪,行至??谟置麨槟掣?;今則以一總名為主,其沿溪有別名者,則目源而流挨次遞敘,附于總名本條之下。期于源流分合,脈絡(luò)分明而止;不復(fù)瑣屑分?jǐn)?,反覺雜亂無章也。

竹塹港(一名舊港)在縣北十里。源出東南五指山后番界中(五指山在縣東南五十五里),西北行三十里至五指山,有中峰一水自西南方來注之;折而北行三里至新甲壢口,有新甲壢一水自東方來注之;折而西北行一里許至五指山前,有第二峰一水自西南方來注之;又西北行一里許至舊甲壢口,有舊甲壢一水自東方來注之;又西北行半里許,有大窩浪一水自西南方來注之;又西北行三里許至軟橋潭,于南岸引水入花草林圳(圳水北行一里許,旁溉田二十余甲);又西北行半里許至觸子嵌下土人潭(或作泥人潭。相傳昔時溪洲中有土堆像人形,故名),于北岸引水入藤寮坑圳(圳水東北行二里許,旁溉田四十余甲);又北行一里至員崠子嵌下,于南岸引水入坪林圳(圳水西北行三里,旁溉田六十余甲);又北行半里,引水入樹杞林圳(圳水西行七里,旁溉田百余甲);又北行三里至水頭厝,引水入雞油林圳(圳水北行五里,旁溉田七十余甲);又西行四里至猴洞尾,有油羅溪一水自東方番界中二十余里來匯,合名夾水潭。又西行二里至十股林,有鹿寮坑、王爺坑二水自東北方來注之;又西行三里至石壁潭,于北岸引水入石壁潭圳(圳水西北行二里,旁溉田十余甲);又西行二里至五股林,于北岸引水入高枧圳(圳水西北行四里,旁溉田二十余里);又西行二里至水坑口,有赤柯寮,中坑、倒縛牛、水坑四水自東北方來注之;又西行一里許至九芎林嵌下,于北岸引水入九芎林下山圳(圳水西北行四里,旁溉田四百余甲);又西行三里至菜頭寮莊頭,而溪遂分為南、北兩條。其南條之水,由菜頭寮莊頭分支西南行,名南溪。由此而出,全溪之水皆屬隆恩圳(故又名隆恩溪;其余各圳,皆由隆恩溪分出),于北岸引水入菜頭寮圳(圳水西北行三里,旁溉田十二甲);又西南行三里至頂員山嵌下,有樹杞林小溪水自頂公館莊東南方十六里來匯合(樹杞林小溪之水于番社子引水入頂員山圳,圳水西北行七里,旁溉田八十余甲;又于頂山員嵌下引水入下員山圳,圳水西北行六里,旁溉田百余甲),于南岸引水入七分子圳(圳水西南行四里,旁溉田六十甲),又于南岸引水入于麻園堵圳(圳水西南行三里,旁溉田六十余甲);折而西北行一里許至菜頭寮莊尾,于北岸引水入圳,毗連計有四條:一曰旱溪子圳(圳水北行一里許,旁溉田二十余甲),二曰大埒圳(圳水北行二里,旁溉田二十余甲),三曰隘口圳(圳水西北行三里,旁溉田六十余甲),四曰六張犁圳(圳水西北行五里,旁溉田一百六十余甲);又西行一里許,引水入何勝圳(圳水西南行七里,旁溉田七十余甲);又西行二里許,有管甫坑之水南從沙武壢、柯子壢北流十五里而來注之;又西行半里至九甲埔頭,為隆恩圳潴陂之所(壘石為陂,橫截全溪之水),名隆恩大陂(圳水西南行二十余里,旁溉田二千甲;又由隆恩大陂內(nèi)分出一圳,名六十甲圳,西南行八里,旁溉田七十余甲)。由此而西,全溪之水悉為隆恩圳道。僅于隆恩大陂下石罅滲出之水流為小溪,名九甲埔溪,于南岸引水入九甲埔圳(圳水西行一里,旁溉田四十余甲);西行一里許,引水入二十張犁圳(圳水西行八里,旁溉田百余甲);又西行三里,經(jīng)斗侖頭紅毛田;又西行五里,至舊社莊,名舊社溪;又西行一里許,至金門厝莊,名全門厝溪,于南岸引水入烏瓦窯圳圳(水西行十一里,旁溉田九十六甲);又西行一里,名天罡溝。其北條之水,由菜頭寮分支,名北溪。西行五里至犁頭嘴山尾,于北岸引水入新陂圳(圳水西行八里,旁溉田四十甲),又于北岸引水入番子陂圳(圳水西行三里,旁溉田二十余甲;又于番子陂圳尾引水入翁厝圳,圳水西行十二里,旁溉田一百二十余甲;又于翁厝圳尾引水入魚寮圳,圳水西行二里許,旁溉田二十余甲);又西行五里至社角,名新社溪,于北岸引水入吉利圳(圳水西南行三里,旁溉田十余甲);又西行一里許至新社溪洲,于北岸引水入曾六圳(圳水西北行二里,旁溉田十余甲);又西行二里許,于北岸引水入新莊子圳(圳水西北行五里,旁溉田四十余甲)。以上新、舊社兩溪又各分支流,至大墩尾而南條之水大半奔赴于北條,西行四里至掃箒瀨,巨細(xì)遂并合為一,齊引而西;又有隆恩圳余水,自湳子溝東南方來注之;又西行二里至船頭溪洲,為竹塹港,入于海。別有新社尾黃梨宅一水,始本溝流,后遂漸匯而漸大,西行七里至船頭溪洲直入于海。此水在北,竹塹港在南;中間有洲寬不及一里,居民復(fù)有南港、北港之名(船戶造船多在南港,故又名南港為造船港。昔時泊船皆在南港,今則停泊北港者十有八、九)。

隙子溪在縣西三里。源出沙武壢山下北坑子,西行二里至藤寮坑,又二里至楓樹橋,又二里至草山,有猴櫥、水仙嶺兩坑水自北方四、五里來注之;又西行五里,有南方雞油崠一水自南坑直出六里來匯合,名合水溪;又西行五里至大崎莊,有大崎一水自東北方六、七里來注之;又西行三里,有南方一水自三叉崠發(fā)源,經(jīng)大分林、三條坑、六塊寮、庚子寮十里來匯合,名雙溪;又西行三里至青草湖,又一里許至柴橋莊,又二里至御史崎下,又一里至烏崩嵌,又一里至隙子莊,統(tǒng)名為隙子溪;又曲折行一里,于北岸引水入涂溝子圳(圳水西北行三里,旁溉田七十余甲);又西行一里至小南勢莊尾,于南岸引水入樹子腳圳(圳水西南行三里,旁溉田十六甲);又曲折行五里至侵水莊,又北行入于海。

三圣公溪在縣西六里。源出古車路,西行五里至香山坑,有柑林溝一水自東南方茄冬湖四里來注之;又西行一里許至官路,名三圣公溪;又西行三里入于海。

香山港在縣西十二里。于海中浮一沙汕,自北而南長八、九里。汕內(nèi)為澳,舟可系碇。其水無源,趁海潮出沒。潮來時,巨浪滔天,長堤沒水,港深二、三丈;潮退則一望沙灘,浩浩無際,汕橫灘上,船臥地中。每商舶進(jìn)口,必循南之咸水港而入。

汫水港在縣西十二里。源出暗窩,西南行一里,有水柳林一水自東南方來注之;又西南行一里,有菅蓁林一水自東南方來注之;又西南行一里,有鹿子坑一水自東南方來注之;折而西北行一里許為汫水港,入于海。

咸水港(「廳志」作鹽水港)在縣西十五里。源出三叉崠,西南行六里至新城子莊,有十鬮一水自東北方三里許來匯合;又西南行三里許至寶斗仁莊,有竹南堡南坑一水自南方五里來注之;又西行三里至南隘,有豎林一水自東北方四里許來注之;又西行半里,有竹南堡深井一水自東南方一里許來注之;又西行三里至中隘,有竹南堡柳子湳十份溝兩水各自南方一里許來注之;又西行三里至內(nèi)湖,有八股溝一水自東北方茄冬湖八里來注之;又西行一里為咸水港,入于海(港北屬竹塹堡,港南屬竹南堡)。

竹南堡川

中港在縣西南三十里。源從三條匯合:南條名南港溪,為新竹、曲栗兩縣分界之處。源出誥軸山(誥軸山與曲栗縣中港南堡西潭山分界),北行六里至大溪底折而西北行三里至六分寮(分俗作份,非),又西行二里至八股,又曲折南行二里至響水(此處水多有聲,故名),有曲栗縣中港南堡一水自暗潭坑?xùn)|南分來注之,名內(nèi)雙溪;又紆徐盤繞西北行三里至內(nèi)大坪,又二里至龜山前,又一里至大挑坪口,有九塊寮坑一水自東北方十余里來注之,名外雙溪;又曲折西南行三里聚為潭,名劍潭(潭另詳),有巨石長十余丈,寬四、五丈,橫亙溪中,名石門碇(方言:門碇謂門限也);又西北行五里至內(nèi)公館莊,名內(nèi)公館溪;又曲折西南行二里至造橋口,有曲栗縣中港南堡一水自南方造橋莊來注之;又曲折西行二里至口公館莊,名口公館溪,有鹿廚坑一水自東方來注之(以上南條之水周回曲折共計水程三十余里,統(tǒng)名南港溪;溪北皆屬本縣竹南堡,溪南皆屬曲栗縣中港南堡)。中條名內(nèi)灣溪,源出大南河番界中,北行十余里至南莊,有大東河、小東河二水各自東北方嘉禮阪番界中來匯合(方言謂傀儡為嘉禮,或是嘉禮阪,即傀儡番之轉(zhuǎn)音。大東河之水于獅頭驛引水入南莊圳,圳水北行五里,旁溉田四十余甲);又北行三里至烏蛇,又一里許至筀竹林,又二里至田尾,又一里至獅頭山下豬絡(luò)口,有烏蛇山內(nèi)一水自東方來注之(烏蛇山內(nèi)之水、于上游鑿山引水入田尾圳;圳水北行四里,旁溉田二十余甲。又于象鼻尾鑿山引水入下南埔圳;圳水西行三里許,旁溉田八十余甲);又折而西行三里至下北埔頭,于北岸鑿山引水入三灣圳(圳水北行二里,旁溉田五十余甲);又西行一里至鼓山下,于北岸引水入下北埔圳(圳水西行二里許,旁溉田二十余甲);又西行三里至員林,又西北行一里至三灣崎下,于北岸引水入腰肚角圳(圳水西行二里許,旁溉田四十余甲);又北行一里至九信埔,于西岸引水入內(nèi)灣圳(圳水西行二里許,旁溉田三十余甲);又北行一里至二灣埔,又北行二里至平潭(以上中條之水周回曲折共計水程三十余里,溪南北皆屬本縣竹南堡)。北條名月眉溪,源出竹塹堡五指山后番界中,西行十余里至大分林頭(分俗作份,非。下同),于南岸鑿山引水入竹塹堡南埔圳(圳水西北行四里,旁溉田五十余甲);又西行一里至小分林嵌下,于北岸鑿山引水入竹塹堡北埔圳(圳水西北行三里許,旁溉田二十余甲);又西行一里至大分林尾,于南岸鑿山引水入竹塹堡南埔溪底圳(圳水西行四里許,旁溉田二十余甲);又西行一里許至北埔嵌下,有大湖一水自東北方五里來注之,于北岸鑿山引水入竹塹堡中興莊圳(圳水西南行四里許,旁溉田六十余甲);又西行二里至社關(guān)口,有麻布樹排一水自東北方四里來注之;又折而南行三里至鳴鳳髻山下,于西岸鑿山引水入竹塹堡月眉圳(圳水西南行七里,旁溉田六十余甲);又南行一里至番婆坑口,有番婆坑一水自東南方六里來注之;又曲折西行至月眉莊,有新藤坪一水自東南方八里來、又有石枧子一水自東方三里來匯于茅坪,再西北行八里至月眉莊注之(新藤坪之水于上游引水入番箕窩圳,圳水西北行五里,旁溉田十六甲);又西行五里至石井,有大壢一水自東北方十余里來注之;又西南行三里至富興莊,又南行二里至轉(zhuǎn)交水(以上所敘溪南、北地名,皆屬竹塹堡);又西行一里,有溪南大銅鑼圈一水自東南方四里來注之,又有溪北竹塹堡小銅鑼圈一水自東北方三、四里來注之;又西行二里至平潭(以上所敘地名,皆屬竹南堡),與中條內(nèi)灣溪匯合:此兩條先匯也;又曲折西南行三里至斗換坪山后,于北岸鑿山引水入牛欄堵圳(圳水西行一里許,旁溉田四十余甲);又曲折西北行二里至牛欄堵,于北岸引水入隆恩圳(圳水西北行十里,旁溉田一千一百余甲);又西北行一里至烏漈子,有大分坑、小分坑之水自東南方六里來注之;又西行半里至茄冬坑頂埔,于南岸引水入茄冬坑圳(圳水西南行三里,旁溉田一百五十余甲);又西北行二里至土??冢兴鳀|一水自東北方八里來注之;又西行二里至頭分莊后,于北岸引水入番佃圳(圳水西南行七里,旁溉田四百余甲);又西南行三里有茄冬坑山,并圳尾余水自東南方四里來注之;又西行二里至流水潭,于西岸引水入流水潭圳(圳水西行四里,旁溉田五十余甲);又西行三里至口公館莊,與南條南港溪匯合:此三條總匯也。統(tǒng)引而西,行二里許至中溪洲,有灰窯溪一水自東北方菜寮子莊八里來注之;又西行一里許至港子漘,有隆恩圳余水自東北方瓦窯十里來注之,又西行三里至渡船頭為中港,有東北一水自頂山腳莊十余里來注之;又西行五里入于海。

灣潭溪在縣西南二十里。源出頂大埔,涓涓細(xì)流;西行三里至中大埔,又二里至下大埔,又二里至竹篙厝莊后,為灣潭溪;平時水潴少流。又西行五里入于海。

竹北堡川

霄里溪在縣東二十三里。源出淡水縣桃澗堡之靈潭陂嵌下,西南行,名直坑;十余里至伯公店,有淡、新交界十余里之水自東南方來,名南坑(南坑之西南屬新竹縣竹北堡,南坑之東北、直坑之南屬淡水縣桃澗堡);又有淡、新交界十余里之水自東北方來,名北坑(北坑之西北屬新竹縣竹北堡,北坑之東南、直坑之北屬淡水縣桃澗堡);三水匯合之處,統(tǒng)名為三夾水(一作三合水),于南岸引水入大茅埔圳(圳水西南行七里,旁溉田三十余甲);又西行六里,有渾水坑(俗作汶水坑)十余里之水自東北方來注之;又西行一里許至九芎湖口,有九芎湖之水自北方來注之;又西南行一里許至大坪嵌下,于西岸引水入四座屋圳(圳水西南行五里,旁溉田六十余甲);又西南行二里折而南行至閻王崎頭,引水入閻王崎圳(圳水西南行二里,旁溉田二十甲);又南行二里許至四座屋嵌下,引水入坊寮圳(圳水西行九里,旁溉田二百余甲);又南行三里至五分埔尾,匯咸菜甕溪水由新埔街前西出,為鳳山溪。

鳳山溪在縣東北十里。源出淡、新交界之烏嘴山,西南行經(jīng)馬武督一帶番界中二十余里至牛門口,水由大石中流出;又西南行二里,有湳湖之水自東北方來注之;又西南行三里至暗潭;又西行四里,有竹塹堡大崩嵌十余里之水自東南方來注之,又有水漈子六里之水、牛欄河八里之水各自北方來注之(牛欄河之水于上游西岸引水入咸菜甕嵌頂圳,西南行二里,旁溉田三十余甲);又西行至渡船頭,統(tǒng)名咸菜甕溪(溪北屬竹北堡,溪南屬竹塹堡),于北岸引水入咸菜甕嵌下圳(圳水西北行二里,旁溉田三十除甲);又西行,于南岸引水入竹塹堡之河背圳(圳水西南行二里,旁溉田三十余甲);又西行二里至灣潭,于北岸引水入灣潭圳(圳水西行四里,旁溉田三十余甲);又西行六里至上橫坑口,有竹塹堡上橫坑七、八里之水自南方來注之;又西行三里至下橫坑口,有竹塹堡下橫坑七、八里之水自南方來注之;又西行二里至水坑口,于北岸引水入蛤子窟圳(圳水西行四里,旁溉田二十八甲);又西行二里,于北岸引水入石岡子圳(圳水西行七里,旁溉田百余甲);又西行二里,于北岸引水入水汴頭圳(圳水西行四里,旁溉田四十六甲);又西行三里至五分埔,于北岸引水入五份埔圳(圳水西行二里,旁溉田三十余甲);又西行一里,于北岸引水入新埔圳(圳水西行四里,旁溉田三十余甲);又西行一里至五份埔尾,有霄里溪二十余里之水自北方來匯合;又西行二里至石頭坑口,有竹塹堡石頭坑之水自南方來注之,于北岸引水入田心子圳(圳水西行百余步,旁溉田十甲)。水行至此,名新埔溪(溪北屬竹北堡,溪南屬竹塹堡)。又西行二里至圓潭子,引水入竹塹堡之土地公埔圳(圳水西行五里,旁溉田百余甲);又西行七里至枋寮莊前,名枋寮溪(溪北屬竹北堡,溪南屬竹塹堡);又西行三里至鳳山崎下,名鳳山溪(溪北屬竹北堡,溪南屬竹塹堡),于北岸大眉莊頭新官路邊引水入貓兒錠圳(圳水西行十里,旁溉田二百五十五甲);又西行十里至魚寮后為舊港,入于海。

茄冬溪在縣北十五里。源出頂番子湖,西行一里許至下番子湖;又一里許至茄冬坑,有鳳山崎山坑水自東南方來注之,匯為潭,名渾水潭,深三丈余(今淤淺不及二丈);又西行一里至新莊子,又二里至紅毛港大莊,匯紅毛港之水入于海。

紅毛港在縣北二十里。源出北窩,涓涓細(xì)流;西南行二里,有南窩之水自東方來注之;又西南行八里至波羅紋埔,有南勢坑、員山溝二水自東方來注之;又西行,有三腳寮溪水自東北方來匯合;又西行六里至紅毛港大莊,匯茄冬溪之水入于海。

蚵殼港(一名羊寮港)在縣北二十八里。無泉源,每遇天雨,水自伯公嶺下西行三里許至陰影窩,又西行三里至十五間,又二里許至后莊前;又西南行四里為蚵殼港,入于海(昔時港深可泊五、六百石商船;今沙淤稍淺,惟按邊船可泊耳)。

笨子港在縣北三十八里。源出楊梅壢,涓涓細(xì)流;西北行六、七里至營盤下,有二重坑六里之水自東北方來匯合,又有太平山之水自東南方來注之西行,統(tǒng)名大溪(俗名大溪漘);于南北兩岸各引水入圳,名三七圳(南圳得水十分之七,西南行二十余里,旁溉田七百甲;北圳得水十分之三,西行二十余里,旁溉田三百甲);又西行二十余里至海邊,始名笨子港,由港入于海(在上游為大溪,雖承各山坑之水,溪面寬數(shù)十丈,水道長二、三十里,溉田至有千甲之多;其實只涓涓細(xì)流,雨集易盈、雨過易涸,全賴天時,難言水利。溪為旱溪,所溉之田適成為旱田而已)。

二陂港(一名許厝港,又名芝巴里溪)在縣北六十五里。源出淡水縣桃澗堡之靈潭陂尾三角林,西北行五里至黃泥塘,又三里至烏樹林;又北行三里許至安平鎮(zhèn)莊尾,有八張犁五里之水自東南方來注之;又西北行四里至中壢舊街前(以前所敘地名,皆屬淡水縣桃澗堡),又西北行八里至三槐厝莊,入新竹縣境,有三塊厝一水自南方四里而來注之,名曰夾溪;又西北行四里至照鏡莊,又二里許至大區(qū)園莊,又西行五里至外海漘為二陂港,入于海。

二沿港在縣北七十二里。源出淡水縣桃澗堡靈潭陂之九槐寮,西北行二里至黃泥塘,又三里至東勢,又六里至中壢新街頂(以上所敘地名,皆屬淡水縣桃澗堡);又西北行九里至五塊厝莊,入新竹縣境;又西北行六里至埔心莊,又西行三里許至海豐陂,又西行七里為二沿港,入于海。

竹塹堡紀(jì)勝

石筆在縣東南五十五里五指山第二峰半山中。巍然聳峙分別,左右相距二、三十丈,高各十余丈。體方而末銳,遠(yuǎn)望之儼若毫尖(新輯?;ヒ娭駢q堡山五指山)。

硯池石(一名天池)在縣東南五十五里五指山中峰山半。形似仰盂而稍方,凹其中;深三、四尺,周廣四、五十丈。時有泉自石罅出,不溢亦不涸(新輯?;ヒ娭駢q堡山五指山)。

石門(一名石夾)在縣東四十六里大山后。兩扇壁立,宛如刀削,左右方平;高三丈許,寬可六尺。中關(guān)一徑,僅容小肩輿:亦奇境也(新輯)。

蟾蜍石在縣東四十六里油羅溪口。其大如屋,前仰后俯,狀類蟾蜍,口眼畢肖。近時鐵路石料多取于此,雖經(jīng)穿鑿,其形猶略具云(新輯)。

尖石在縣東五十里油羅山內(nèi)大溪中。巋然一塊,矗立九仞。下略方而末銳,嵌空玲瓏,時有白云從石罅繞出。每當(dāng)晴雨之際,變態(tài)萬千,郁勃奇絕(新輯)。

土人潭(或作泥人潭)在縣東南三十五里觸子嵌下大溪中,深不可測。相傳昔時溪洲中有土堆像人形,故名(新輯)。

夾水潭在縣東三十一里五指山、油羅兩溪匯合之處。兩水沖激,水深成潭,故名(新輯)。

石壁潭在縣東二十五里石壁潭山下。壁立數(shù)仞,下有深壑,其水碧色。旁開一穴,若巖;攀藤俯注,如瞰馮夷之宮。每當(dāng)雨晦天陰,浪從中噴,恍若蛟螭攫物狀,觀者莫不驚怖欲絕?;蜓灾杏芯尢J鰻云(新輯)。

丁東泉(俗呼動滴水)在縣東二十五里石壁潭山上。石罅出泉,涓涓微注;滴下深谷,丁東作響,如聞梵磬之聲,晝夜不絕(新輯)。

靈泉在縣東南九里金山面冷水坑。有泉自坑中流出,清可沁脾。新輯八景謂「靈泉試茗」,即此(參「廳志」)。

合水在縣南十里許合水溪(即隙子溪)之上游。每午、未時,溪水驟漲一、二尺,洶涌有聲。逾時而退,如海潮之有信然。新輯八景謂「合水信潮」,即此(參「廳志」)。

按「廳志」「古跡考」云:『三合水,在廳治東北十里許。每午未時,水突發(fā)涌,有聲如潮漲;逾時退』。據(jù)「廳志」所稱,當(dāng)云「合水」;曰「三合水」,誤也。三合水乃在縣東三十五里,為竹北堡霄里溪之上游;淡水、新竹兩縣交界之處三水匯合,故名三合水。此「合水」在縣南十里許,乃兩水匯合(詳「山川」竹塹堡川隙子溪),并無所謂三合水也。附考以備采擇。

黑水在縣西三里隙子溪?!笍d志」「古跡考」云:『曲而清,水若深至三尺即黑』;故「廳志」八景謂「隙溪吐墨」也(「廳志」)。

泮池在縣城內(nèi)文廟。鑿池為半月形,周一十丈,深一丈余。池底涌泉,雖隆冬之候、極旱之時,泉出不竭(新輯)。

珠池在縣城東門外半里東勢莊鄭氏宅于門庭外鑿一池,略似半月形,周二十余丈。池中產(chǎn)蚌,皆有珠。后因附近開一溷廁有礙地脈,而珠遂絕。近數(shù)年來撤去溷廁,而虬珠始漸漸復(fù)原矣(新輯)。

文昌池在縣城內(nèi)文昌宮照墻邊。周廣三十丈,深六、七尺,有泉(新輯)。

龍王池在縣城南門內(nèi)龍王廟口。周廣三十八丈,深七、八尺,有泉(參「廳志」)。

出粟湖北縣東南六里金山面山之西山上。『微凹,形如仰孟,周廣二百余丈,有泉涓涓微注。產(chǎn)草結(jié)子如粟,故名?!笍d志」「古跡考考」云:『仰天湖即出粟湖,在金山面。有草結(jié)子如粟,其水不溢不竭』。即謂此也(參「廳志」)。

巡司埔井在縣城南門外一里竹蓮寺邊。開辟之初,即有此井。泉清而甘,試以秤較量,常重于他井之水。故品茶者,以為新竹通縣井水第一;雖遠(yuǎn)在數(shù)里之外,不憚往汲焉(參「廳志」)。

圣廟井在縣城內(nèi)舊學(xué)署邊。泉清而甘,不亞于巡司埔井。惟地稍僻,故汲取者少(新輯)。

南門井在縣城南門內(nèi)。井泉最盛,味清而甘,稍亞于巡司埔井。而源源不竭,每日自寅初至亥末,汲取者絡(luò)繹不絕,合城居人賴之(新輯)。

福寧井在縣城內(nèi)營署左福寧標(biāo)營房口。泉水清甘,不亞于南門井。

建寧井在縣城內(nèi)營署右建寧標(biāo)營房后。泉水清甘,頗著名(新輯)。

井井泉井在縣城北門外鄭氏北郭園。味甘冽(「廳志」)。

豆菜井在縣城北門外侖子莊。水清。附近居民以溉荳菜,故名(「廳志」)。

土地公坑在縣南三里許土地公崎山中。兩坑之水互瀠。山麓有福德祠一所(詳「竹塹堡碑碣」下(「福德祠碑」)。祠前后環(huán)植果木,頗稱幽勝。祠前有古樹一株,殆數(shù)百年物,坑泉自樹根流出。相傳開辟之初,此樹每夜發(fā)火光,即而視之,寂然無有;數(shù)日內(nèi),必有生番出草。居民常視此樹火光以為趨避;殆菁華蘊蓄,有神靈呵護(hù)之歟(參「廳志」)?

翠壁巖在縣東南三里許。舊時結(jié)草為庵,祀楊真人;俗稱仙公洞。巖岫幽僻,蒼翠滿前。光緒十八年,塹城好事者捐資建瓦屋三間,一亭翼然。每踏青時,士女云集其地,于此間得少佳趣焉(新輯)。

竹南堡紀(jì)勝

石洞在縣南四十二里獅頭山山半。有一石洞,深一丈余、寬二丈余,洞門高九尺,寬一丈。

劍潭在縣南三十四里南港溪之上游。有巨石長十余丈、寬五丈,橫亙溪中,俗名石門碇(方言:門碇謂門限也)。其內(nèi)為潭、水碧色,深不可測。相傳鄭成功曾擲劍于此。每風(fēng)雨將作,劍常浮水,附近居民偶彷佛有見之者,故名?;蛴衷疲呵∧?,逆匪林爽文戰(zhàn)敗逃匿于此,埋劍于溪南之蚵莞坪,故名(蚵殼坪,今屬曲栗縣)。

查同治七、八年間,中港莊民柯戇、柯再生、柯添、柯水涌兄弟四人耕于溪南之蚵殼坪,偶掘園得古劍數(shù)百,各長四、五尺,寬三、四寸,鋒棱宛然。及謀諸治人,而鐵質(zhì)已朽壞不堪用矣。今柯戇兄弟,其人猶在,此近事之可訪而知者?;騽μ吨?dāng)以林爽文埋劍得名為實;其鄭成功擲劍之事,恐誕妄無稽,不足信也。又查南港溪之南蚵殼坪(今屬曲栗縣)有石一塊,中間凹處,縱橫各四、五尺,俗名石舂臼;蓋天生自然,不假人力開鑿者。相傳逆匪林爽文曾搗火藥于此,故名。并附載以備考。

竹北堡紀(jì)勝

仙狗跡石在縣東三十二里石岡子山半。有石高三丈余、周十余丈,有仙狗踏跡宛然可辨。每天欲雨,石罅吐出濃霧;久雨欲晴,石罅亦起黑煙。豈所謂云根之石耶(新輯)?

仰天池在縣東三十二里石岡子坪頂。略聚一窩,周廣百丈,有泉微注,不溢亦不竭(新輯)。

大潭在縣北四十五里,周廣四里。「廳志」「古跡考」云:『大潭在大溪墘,多產(chǎn)魚』。今以其用在陂,另詳于「水利」竹北堡陂(參「廳志」)。

水潭在縣北十五里茄冬坑溪中。深三丈余(今淤淺不及二丈)。潭水常濁,經(jīng)年不清,故名(新輯?;ヒ姟干酱ā埂钢癖北ごā骨讯?br />
暗潭在縣東四十六里咸菜甕溪中。潭水碧色,深不可測(新輯)。

石線潭在縣東四十五里咸菜甕溪中暗潭之下游。兩岸多巨石,潭水碧色,深不可測。中產(chǎn)大鯉魚甚多,長三、四尺,常有重至四、五十斤至七、八十斤者。

六角潭在縣東四十三里咸菜甕溪中石線潭之下游。潭水碧色,深不可測。中產(chǎn)巨蘆鰻長六、七尺或四、五尺,常有重至數(shù)十斤至百余斤者。

灣潭在縣東三十七里咸菜甕溪中六角潭之下游。深以數(shù)丈計(新輯)。

圓潭在縣東三十六里咸菜甕溪中灣潭之下游。深以數(shù)丈計(新輯)。

新竹縣八景(附)

「廳志」所采「全淡八景」,隸于今新竹縣境內(nèi)者有四;今就「廳志」中所采山川、園林諸勝新擬四景,與「廳志」合成八景,以備采擇。

指峰凌霄在縣東南五十五里五指山。為「廳志」八景之一(詳「山川」「竹塹堡山」五指山)。

隙溪吐墨在縣西三里隙子溪。為「廳志」八景之一(詳「山川」「竹塹堡川」隙子溪)。

香山觀海在縣西十里香山。為「廳志」八景之一(詳「山川」「竹塹堡山」香山)。

合水信潮在縣南十里許合水溪(即隙子溪)之上游(參「廳志」新輯。詳「竹塹堡山川」合水)。

鳳崎晚霞在縣東北十二里鳳山崎為「廳志」八景之一(詳「山川」「竹北堡山」鳳山崎)。

北郭煙雨在縣城北門外鄭氏北郭園。「廳志」「古跡考」「園亭」云:『中有「小樓聽雨」、「歐亭鳴竹」、「陌田觀稼」諸景』(以上「廳志」。今按「北郭園集」中有「北郭園八景詩」)。結(jié)構(gòu)清雅,中有一池,四圍亭榭、假山錯落布置。環(huán)池雜植花果竹木,每值晴陰春景,花光掩映、樹色蔥蘢,一幅天然好圖畫也(參「廳志」新輯)。

靈泉試茗在縣東南十里金山面山冷水坑?!笍d志」「古跡考」「寺觀」云:『靈泉寺有泉回繞,冷水坑清可沁脾,故名』(參「廳志」新輯。詳「竹塹堡山」金山面山及「竹塹堡川」靈泉)。

濳園探梅在縣城西門內(nèi)林氏濳園。「廳志」「古跡考」「園亭」云:『中有水可泛舟,奇石陡立』。又有二十六宜梅花書屋(「廳志」作三十六宜,系鈔刻之訛)、掬月弄香之榭、留客處諸勝(以上「廳志」)。園中植梅最多,紅白綠萼,各種俱備。每花開時,游觀者絡(luò)繹不絕。騷人逸客,常借此以開吟社(參「廳志」新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