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行
宣城縣
〔晉〕
紀世和咸和中,蘇
峻
黨陷涇縣,執(zhí)內(nèi)史桓彝,不屈遇害。諸子流迸,遺骼委涂,世和率義故葬之。
魯宗之晉、宋間人。父顯遭世亂,率鄉(xiāng)人部曲戍守??こ悄掀呤?,其地有清水
里,
人因名為魯顯水。宗之積谷,務(wù)濟匱乏,禮賓客。后仕至雍州刺史。
〔
明〕
楊敬字志順。性慷慨豪俠,孤?lián)嵊谑?。叔有五子一女,及析產(chǎn),
敬
愿受七分之一。永樂初,與禮部尚書陳迪有瓜葛。邏者捕得里中一同姓名人,將執(zhí)之官,敬
聞出白其誤,自攜家屬就獄。凡七閱月,事釋,闔郡義之。
戴儒貴州
新添衛(wèi)學(xué),應(yīng)舉魁鄉(xiāng)試。仕荊州府同知。致政,歸宣城,居黃池別業(yè)。家徒壁立,操履嚴介
。
歲歉乏食,鄰家有桃實,垂逾垣舍,家人或欲取之,戒曰:“寧可餓死,不可妄取失節(jié)。”
歿,葬
其鄉(xiāng)楚王城。賢而無后,人益惜之。
胡世冕字大周。以厚德
聞鄉(xiāng)里。
嘗構(gòu)材為室,或竊其巨者,匿土中,樹麻覆之。仆偵出以告,世冕乃罪仆而償其麻。歲饑,
有
亡賴者焚其廩積,乘間為剽鄰里,救止之。時明知其人,置不問。給救者谷各數(shù)石,隨半
價以糶,全活甚眾。年八十六卒,以子國鑒贈禮部主事,祀鄉(xiāng)賢。
詹
浙字東之。都御史沂之兄,廩邑校,以行業(yè)聞,萬歷庚寅,當歲薦,浙謝不應(yīng)。以詩酒
自
娛,年八十一,生平多長者行。嘗有貸其金者,以所居償。浙曰:“吾忍子露處耶!”遂毀
其券
。
徐申慶元太兄子,以諸生舉明經(jīng),郡邑給旌楔,獨辭不受
,亦不赴
廷試。歲大歉,里人有自鬻為奴者,久之逸去,家人謀追捕之。申慶不可曰:“吾故知其必
逸
,姑以緩其死耳。”子日新舉于鄉(xiāng)。
蔡欽字廷儀,郡癢生
。孝友溫克
,恂恂口罔臧否,讀書喜吟詠。會當餼廩,念其次某貧甚,固讓之。學(xué)使者及郡大夫高其義
。父喪,廬墓,哀毀成羸疾。次子秋獲鬻產(chǎn),家攘取其谷,理于官,欽聞詣官請釋,勿取所
攘。
郡守鄭嘉之式廬請首賓筵。子星,邑諸生,鼎舉于鄉(xiāng)。
孫國佐字
蓋吾。以選貢判汀州府,殫力籌畫佐軍食。攝上杭,飭新學(xué)宮,課士務(wù)息訟,五年致政。家
居三十余年,樂施不倦,族貧無妻者助之,逋負者還其券。賓鄉(xiāng)飲者八年。九十一衣冠訣子
孫而逝。冢孫以龍學(xué)行醇雅,善書法。
陳所學(xué)字行可,太學(xué)
生。性孝
友慷爽,季父為祖母憐愛,析產(chǎn)獨厚,置不問??讨卷菩?,意稍軼,輒痛自責。嘗曰:“吾
五
十前修事,五十后修意也?!庇型裟痴哓摮堑┶H鍰,求以身鬻。所學(xué)還其券,慨然代輸。又
捐
橐完人妻,臨卒檢宿券盡還逋家。年八十有四。
徐大復(fù)字肖
墩,邑諸
生。兄卒,繼嫂吳撫前妻子汝薦守志。大復(fù)命其妻與嫂俱,終身不寢內(nèi)室,待孤侄不啻己子
。每歲,谷貴減直出糶,力不能者,許其稱貸。里頌徐家陰稻云。卒祀鄉(xiāng)賢。兄子汝薦
,
字士賢,孝事繼母。弟早卒,遺侄方七歲,延師教之,為娶妻置產(chǎn)。性好施予,貸者數(shù)百家
不能償,則焚其券。孫律時,登進士。
陳大夏當歲饑,輒以
金錢賑流
亡者。道遇委骼,市棺瘞之。
湯字嚴之,郡稟生。少孤
,寄食兄
錕,錕妻翟有怨言,遂自爨。錕亡,授徒遺糈以奉翟。翟有嗔鄙色,奉如姑。伯兄
系
獄,百計營脫。太守蕭聞其行于督學(xué),辭曰:“孝友人之常,敢以是名耶!”
張五權(quán)字巽仲,貢生,司空守道次子。少習舉子業(yè),聞汪有源闡盱江之學(xué),輒從
之
游。敦行不辱,以名教自砥。貸金為人殯親,焚券不責償。析產(chǎn)惟其兄命,里族義之。晚好
言無生,多靜坐。臨終,顧謂家人斂必儒服。門人私謚曰“懿靖先生”。著有《證學(xué)語錄
》。
孫應(yīng)字云蛟,有世德,父汝棟,邑諸生。有老匠以衣
笥寄之,閱歲
啟笥,中有白金二百兩,棟秘之。三年其子稱父遺命來取,陳曰:“汝有兄弟乎?”曰有。
棟曰:“此爾父所遺,爾不得私?!绷詈羝涞苤粒汲龆吨?。兄弟驚泣謝。應(yīng)積學(xué)砥行
,性謙
和
,人稱長者。由歲貢司訓(xùn)豐縣,遷館陶教諭。造士有方,祀豐縣名宦。子襄,見《宦業(yè)》傳
。
徐一理字惟通。有器量,侵欺者讓不與校。人稱貸,輒相饋遺
。邑今榜
其名旌善亭,題曰“懿行可風”。
王志高字景賢。成化初歲
歉,出谷
二千石助賑。事聞,旌為義民,建尚義坊。子永深、永澄并以輸粟被旌。先是景泰間有王贊
者,亦以輸粟八百石助邊,授散官??な仂阂浴包读x坊”。
孫懋藩字
藩生。少嘗割股療母疾。慷慨好義,歲歉,出谷賑饑,道者瘞以。鄉(xiāng)人德之,事聞郡邑
,撫按并旌禮。
杜存性字寅和。少孤,業(yè)市錢僦居梅氏寓舍
。主人豪
于資,醉遺金數(shù)十錠去,不省記。存性悉持還之,梅大欽服。因時其有無不煩要,約數(shù)年后
,
家累千金。每語人:“奕負勿悔著,人窮勿失信?!甭?wù)叻Q為格言。
梅
士生
字生生。由增監(jiān)授文華殿中書。循循雅飭,言笑不茍。歲饑饉,嘗出谷賑窮,道遇僵尸,
輒具棺瘞之。直指使上官鉉曾舉賢良,謝弗應(yīng)。鍵戶著述,刻有《忠經(jīng)》、《郁離子》、《
孫武子注》等書。
楊璩字天六。萬歷間宣大饑,輸粟二千
三百余石
賑救之。巡按以聞,給七品服。時有凌漢者,字懷塘,好濟人緩急。亦屢輸粟助賑,郡縣額
旌之。先是成化間劉紹、劉綬、劉緣兄弟嘗以歲歉共輸粟三千石,并授征仕郎。
葛遵字道夫??犊辛x,萬歷戊子大旱,饑饉至。郡守廖不忍征漕,與同
官
議以倉谷抵運弗給。遵隨以二千石助之,漕賴以完。次子逢春,亦于萬歷戊申輸粟賑饑。
楊會字復(fù)元,操履端嚴。假館,逆旅主人女挑之,拒不納,
故以他事去
。嘉靖中,宣民以馬田大哄,逮系紛紛,會白巡撫楊鏊止之,事得寢,會終不自言。
劉必秀家素饒裕,好推解。宣與舊溧水接壤,正德中歲不登,溧水名
溧水名,《乾隆府志》作溧水民。多逋賦
,軍需甚迫。必秀聞楚聲,解囊拯之。其邑令張?zhí)戾a并踵門告貸,以足軍需。事聞,授
征仕郎。
宗樂郡庠生,行誼端方,孝奉繼母,友諸弟,內(nèi)
外無
閑言。事
聞,給冠服旌之。
沈壽昌字全昌,監(jiān)生。敦行誼,篤志好學(xué)
,師事祁
門陳九龍。捐資倡修正學(xué)書院,建同仁會館??ぞV鹽久不至,偕眾控改食鹽,又建筑南湖口
、曲河渡諸堤壩,至今賴之。著有《易學(xué)圖解》。
朱時望字
士威,太
學(xué)生。事親以孝聞。好施與,見人窘乏,輒解囊助之,崇禎九年,偕陳士京、屠羽鳳、紀袁
茂、徐詹慶、陳漢年、李哲、王伸等八人叩閽,請改綱鹽為食鹽。罄家資為費,不稍吝。事
經(jīng)部覆,奉旨遵行,邑人至今賴之。
陳字吉裘。少穎異
,博學(xué)善
屬文。早棄諸生,隱居教授,釜恒無炊。而一介必嚴,冬或為制復(fù)衣,則析其表衣舅氏而自
衣里。所獲束修,嘗分遺貧士。生平孤介,不與流俗伍。著有《蘧人詩集》十卷。
〔國朝〕
孫省號奕云,貢生。天性教友,
廬母墓于西鄉(xiāng)。
雪夜,虎宿墓側(cè),馴伏不驚。兄襄卒,二子并幼,省撫如己出。從侄暨外弟孤貧,各為完娶
并養(yǎng)于
家。后選授太康縣令,甫赴任,卒。
梅枝鳳字子翔,有振子
也。少從沈
壽民、周鑣游。事父以孝聞,繼母葛患疽,穢難近,枝鳳率婦侍左右,晝夜無倦色。歲
己酉,
山漲暴發(fā),漂流尸棺數(shù)十,枝鳳疾呼撈救,有主者歸之,無主者葬而志之。歲大,族不火
者八十余家,枝鳳多方為之所,群賴以安。著有《石軒集》、《東游草》、《東渚詩文集
》
、《慎墨堂詩品》行世。
張嗣達字翼真。少從陳九龍講學(xué),
輕視帖括
,歸本躬行。有夫婦以債迫投河者,急救之,代償其債。里人某被盜誣系獄,力為營脫,至
家落不惜。詳侍讀施閏章傳。
梅字羽皇。性孝友,父
病,泣禱于
神求代,病立愈。析居后,兄弟多貧,授徒累貲,置產(chǎn)八十余畝,悉公之。里胡氏負債急
,將鬻其子,解囊代償。后由文學(xué)薦任上杭教諭,稱職署縣事,多方賑濟,杭民德之。
劉澍字楚白,邑庠生。幼英慧,博極群書,為文奇縱不羈。尹民興攝
宣
令,試而異之。每歲館谷所入甚豐,皆以贍親故,隨手散盡。老益貧,赍志以歿。
孫懋昌字昆齡??褐倍喔捎?,明末土寇起,饑民蟻附。懋昌首倡捐粟糜粥以
賑
,寇稍息。后鎮(zhèn)將王某戌其地,以所得子女鑰空舍中為居奇計。懋昌時出酒漿金錢厚結(jié)之
,次
第求贖,訪其家歸之。例從賊者當同坐,時多以仇口冤死,懋昌密以告,往往活人刀斧下。
里人感之。
梅希圣字履賢,邑庠生。操行端方,與人居終日
無惰容。
臨財不茍,嘗曰:“與其過取,何如儉用?!毕仁前匾曪w橋之麓,宗人設(shè)關(guān)為避寇計??軓?br />
華谷
嶺入,據(jù)之。及官兵至,眾懼以設(shè)關(guān)資寇見罪。希圣偕其弟潛至關(guān)下,積薪焚之,寇用是滅
。
晚主祠事,申明宗禁,以示勸諭,終希圣之身,族無爭訟。年七十六卒。子,康熙辛卯舉
人。
胡應(yīng)祥字文吉。家世孝友,樂善好施??滴跞梢珙l
歲大歉,
流離載道。應(yīng)祥捐資賑粥,遠近賴以全活,每費不下千金。事間,授登仕郎。
劉堯熙字緝生,歲貢生。為人篤孝友,重信義。父歿,喪葬費皆獨任,守制哀毀
逾
節(jié),終三年不內(nèi)。嘗為父償遺債,人忘其事,欲弗受,舉父命固與之。中順冶辛卯副榜,
康熙
癸丑預(yù)修郡乘,所著多古文詩詞。
詹宇字在周,閩鹺
參軍應(yīng)鶴孫也。弱不好弄,書過目即成誦。登康熙己丑進士。事其父希震甚謹,母梅病,
宇臥床下,聞
疴聲即起,累月不稍懈。家故貧,嘗竭蹶以赴人急。里有負罪而鬻妻以償贖鍰者,為捐資
完其夫婦,且戒家人勿言。登弟后,鍵戶課子,絕無片牘干郡邑。著有《珠樹軒集》。子七
人,天巡、天挺、天誕俱名諸生。
楊司極字維周。幼孤,事
母以孝聞
。好讀書,不求仕進。從徵士梅文鼎學(xué)天文歷數(shù),盡得其傳??滴豕镉闲箴?,野殍橫積
,
司極出谷千余石賑貸,全活甚眾。性嚴毅,不茍言笑。有衣冠不檢者過其門,必整肅而后入
。及卒后,鄉(xiāng)中有不率者,父母每相謂曰:“楊君在何至是?”其見敬畏如此。子三,珩、
琬
、并醇愨,有至行。琬五子,次廷棟,翰林院編修,贈司極如其官,詳封蔭。
胡溶字秋渠??滴醵∷扰e人。父夢龍令棗強,溶往省時年十九,從役偵其少
,進美妓二人,溶叱辭。計偕北上,蒙宰某奇其才,有女新寡,欲妻之,介同里編修茆薦馨
為
言,溶笑謝焉。性耿介,恥競聲氣。居父喪,哀毀骨立。平生多長者行,有吳岱望者,被仇
誣,令將置之法,溶為白其冤,岱望不知也。有無賴子踵門肆詬厲,溶若弗聞,其仁恕如此
。年六十四無疾卒。
程應(yīng)泰字少南。性和厚,時出所有以緩
急人。留鬻妻者數(shù)輩,并給其家衣食。檢負券近數(shù)百金,稔其貧,悉焚之。年七十瞽,至八
十復(fù)明,壽九十余。
王道日字南之。隱居教授,有弟五,式
好無尤,垂老益篤,一味之甘,必以共之,年并登八十余。仲子贊,字助生,敦孝友,田廬
器皿悉以讓諸伯仲。道日生平助婚葬及建社倉,以惠閭,悉贊為經(jīng)紀云。
陳圖龍字上居,郡文學(xué)明宛守灌之裔孫也。負俠性,有干濟才,定例丁
糧解費俱編入正項征收,獨宣邑蠹吏舞弊,按畝私征,一里動費六七十金。遇現(xiàn)年貧民變產(chǎn)
稱貸,莫敢誰何。圖龍為痛哭白諸當?shù)?,往來皖江臺下者數(shù)年,一意孤行,財力俱殫。于是
凡見面分單及兌糧積弊,永為禁革。事詳碑記。嗣后杜門掃跡,不預(yù)人事,以壽終。
劉大繡字含之。家饒于資,好施樂善。宣俗當春夏之交,往往閉糶
以昂米價,歉年尤甚。大繡半其值以糶,兇年必盡出所有賑恤貧乏,鄰族多待以舉火。里人
某以逋賦系獄,捐金代納,人尤韙之。
葛大字振伯。孝事
繼母,昆季分財器物,獨取其粗敝值。歲連歉,煮粥以賑饑,又募族中有力數(shù)十家繼之。子
增,字五如。嘗寓金陵水西門,夜分聞鄰婦哭甚哀,詢之,以其夫有夙逋,將鬻婦以償,增
立
取橐中數(shù)十金,召其夫與之。
孫士勸字孝先,邑文學(xué)。康熙
戊子水災(zāi)圩潰。士勸出己資,以拯沿堤之編席而居者。尋大疫,士勸故知醫(yī),觸穢惡,診視
疾病,予以湯藥,全活無算。子朝申,中甲辰鄉(xiāng)榜。
劉朝楨
字周臣。早失怙恃,長讀書,自刻苦。能色養(yǎng)祖母,性嚴正,舉動以禮。門內(nèi)外秩如,家才
給,好周恤,積券散棄,不責償。贈鏹完佃人王某妻。每遇歲,多方全人骨肉,待塾師,
舉歲脯,數(shù)俾家人權(quán)子母資之,委曲為貧友計,鄉(xiāng)里傳誦焉。子六,二友肇,字庭直,邑文
學(xué)。有孝友稱,母患乳癰,嘗為砥吮。四允皋,閉戶讀書,不茍言笑,早卒。友肇為撫其
孤方
藹,成雍正丁未進士,累官湖北按察使。先代頻膺贈典,詳封蔭。
荀應(yīng)
龍孝親友兄弟。撫孤侄如己子,于鄉(xiāng)鄰尤憐恤孤寡。屆大寒,給人以棉,大疫贈
湯藥,施棺掩。助鬻妻者得免離散,人多感頌。
劉熙字
熙伯,邑庠生。少孤,事母以孝聞。族弟某游京師,托妻子于熙,熙分宅居之,贍其衣食二
十年,無倦色。有貧人十余,喪不能葬,熙為擇地窆之。侍讀施閏章聞人稱里中善士,輒
問曰:“
孰與劉熙賢?”其見重如此。
梅驥字巨源,歲貢生。性篤
孝,母卒,貧不能葬。殯內(nèi)寢,驥朝夕上食如生時,暇則讀禮殯側(cè),泣血漬卷帙皆赤。居父
喪,哀毀亦如之。年四十而后娶。先是其父為聘馬氏女,女得廢疾,其家請別婚,驥不可曰
:“奈何棄父母之命?”歲寄脯以資醫(yī)藥,逾十余年病益劇,女感泣曰:“以吾故而不娶
,吾
不可不絕其望?!彼熨橘胪端馈sK憫其意更三年而后娶。其至行過人,類如此。所著有《
詹言
集》、《寂寥草》、《周易指微》,藏于家。
駱佶龍字紹先
。善
事父母,母歿,事繼母徐如其母。弟位龍,徐出也。先是佶龍同母兄弟已析產(chǎn),及位龍生,
復(fù)
忻然割田宅均之。位龍早死,其子幼,佶龍撫之如己出。族弟羽先貧而孤,佶龍養(yǎng)于家,為
娶婦,始終厚遇之,無倦色。孫懋鼎,太學(xué)生,承祖志,待羽先如初。曾孫大俊,乾隆丙辰
進士。
梅銓字元衡,邑庠生。謹飭有德望,居父母喪未嘗
見齒。其從叔都御史器重之,延訓(xùn)兩孫二十年,日掩雙扉,娓娓講貫。子名長,歲貢
生。
詹謙吉字周六,邑庠生。性孝友,善事父母。弟三人易衣并
食,終身不忍析居。嘗授徒于外,歲暮歸次旅舍,見一人抱稚子泣,訊知以客途久困,將鬻
子為歸計,悉出所有贈之,卒不自言姓名。以子彬贈武定府同知。
王文
華字掌西。年甫冠,父卒。弟五人,其二異母弟,俱稚。文華奉孀母,撫諸幼弱
,竭力拄,內(nèi)外一身。為諸弟婚娶,延師以教其后,或舉明經(jīng),膺鄉(xiāng)薦,馀并有聲庠序
間
。性誠摯,不侵然諾。梅徵君文鼎每語人曰:“王掌西,今之古人?!?br />
濮陽慎
行字聞斯??滴跷熳优e人,幼聰慧,八歲能文。父歿,哀毀盡禮,奉母曲盡其歡
。叔
文玉貧無嗣,饔饗之資,喪葬之具,悉慎行任之。族兄某死不能殮,助之殯,并置田以供其
祀。
劉崧年字申及??滴跣撩e人,早失父母,及登賢書,
賀者至,輒以不逮存,鳴咽流涕。撫幼弟,及長授室,祖遺屋宇悉與之,身居卑陋勿計也。
試內(nèi)閣中書,不就。友教四方,無片牘卑有司。著《苑居詩草》、《閩游草》、《燕游草》
,藏
于家。
曾啟佐字相如。質(zhì)直好養(yǎng),嘗與公田百二十畝,以贍
其同祖之貧不能自存者。一切兇嘉之用,出入有經(jīng),補助有等,顧限于力,不能廣之一族,
心常以為憾云。
蔡應(yīng)恢字純祖,方伯逢時孫也。父鳳翼,精
研
《易》理,任寧海州訓(xùn)導(dǎo),致仕,訪友四方,莫知蹤跡。應(yīng)恢徒走,遍尋至滇南迎歸。生平
仗義樂
施,訓(xùn)諸子以義方,季子容尤以孝行稱。
高思居字伯安。幼
喪父母,事其祖甚孝,撫孤侄如己子。里有華某負重逋,將鬻子以償,思居質(zhì)田助之,得不
鬻。山溪橋圯,捐資修葺,行旅便之。嘗適寧邑路獲遺金數(shù)十鏹,坐待至明日還之,其人愿
折半以酬,卒不受。
胡大龍字超云??犊摎夤?jié),好以時緩
急人。值歲歉,合族之食,大龍捐倉谷百余石,不足復(fù)鬻產(chǎn)以濟。嘗筑東壩湖,役者以饑不
能赴。大龍出所儲給其食,仍散百余金以安其家,眾乃踴躍趨事。而水湍急久不定,大龍憫
眾勞苦,功不克就,因奮身躍湖中,工隨竣。至今民尸祝。
高化龍性至孝,祖小乾因事戍邊,化龍問關(guān)萬里尋遺骸,滴血負歸。宜興陳玉鑄為立傳。
耿肇字嶧南,邑庠生。幼失恃,孝事繼母,年五十居父世際喪
,哀毀廬墓,雖大雪嚴寒,不忍歸。同懷者十人,友愛無間。受分產(chǎn)僅數(shù)十畝,而黽勉有無
。族黨間時賴周恤,督課子侄,多所成就。老友湯學(xué)尹亡,子鴻幼孤,肇撫于家,妻以長
女。授經(jīng)課讀,鴻因得列諸生成家業(yè)。年六十八卒,總憲梅谷成哭以詩,有“傳經(jīng)不數(shù)劉
中壘
,式俗真同王彥方”之句。子楷勛,由拔貢仕定南知縣。
吳參公
監(jiān)生。考授州同。孝友廉介,不欺幽獨。嘗館編修孫卓家,卓母以三百金畀參公俾交卓。
其夕館被竊,卓母疑金已亡。參公曰:“吾適攜歸,未亡也。”故人子為畿令,饋兼金,卻
弗受。
鄉(xiāng)前輩皆重其品,折節(jié)下之,多所匡正。著有《學(xué)存草》。
詹上彩職員。五世同爨,兄彬,武定府同知。彩獨管家政,雍睦無間。性好施,力有不給,
輒轉(zhuǎn)貸以應(yīng)。嘗于旅次聞哭聲,詢知負客逋,鬻子將訣別,彩惻然向質(zhì)庫取二十金代償之。
有徽嫗轉(zhuǎn)徙至邑,將鬻子,贈金使挈歸。歲潦,炊飯遍施鄉(xiāng)人,偶遺一家,因自赍送,遂墮
水,乘流漂蕩,忽一舟至救之,乃郡守也。詢其由,大稱嘆。嘗倡修敬亭山諸勝及鰲峰悠
然亭。邑有營作,守令輒委董工,皆竭蹶竣事。
孫字
二
吉。年十二父歿,哀毀如成人。及長母歿,廬墓三載。有司屢旌其孝行,以諸生三舉優(yōu)行。
雍正二年舉孝廉方正,授六品職。生平篤志圣學(xué),言動不茍整躬。率族振貧恤孤,排難解紛
,存亡繼絕,至老不倦。為文純正平實,著有《共學(xué)編》、《獻疑》、《朱子教條》等書。
卒年六十九。
附
侯來保尚書陳迪之仆。迪
靖難時,抗節(jié)與六子同日死。時姻戚莫敢旁視,來保潛拾其遺骨還,葬宣城計家橋。
金俸醫(yī)官璞之仆也。本姓嚴,嘉靖中,璞以輪歲額死金陵。子校甫
在
襁褓,俸破產(chǎn)走京師,了公逋歸,以所贏百金營繕田廬,與妻聶氏同撫藐孤,勞瘁萬狀。郡
守聞而旌之。
以上《乾隆府志》
〔明〕
張
淵宣德三年歲饑,淵出粟二千石以助賑。有司以聞,特賜敕書,旌曰“義民”,
勞以羊酒。據(jù)敕書增
濮陽士京號蓬嶼。萬歷
中名諸生,性慷慨好義。時儀部周鹿溪以黨禍被逮,凡與友者人人自危,士京獨收恤其孤。
宜陽張芑山中危議禍,且不測,賓客皆散去,妻子無依,士京割宅居之,其他行誼多類此。
吳可敏字美生,原名徽明,晚自號東里處士。崇禎十三年大
饑,破資拯貸。又義率其族閭有力者,存恤甚眾。病既篤,出其宿券可千余金,悉焚于榻前
。次子簡,邑庠生,時方赴試,旌陽列高等。聞父病,亟歸,而父已卒,擗踴仆地,嘔血數(shù)
升后,百余日而歿。施愚山為其父子作墓志銘。
〔國朝〕
程朝宣字覲光,監(jiān)生,考授府經(jīng)歷。居水陽鎮(zhèn),以孝友聞。家無余資,而好善
如不及??滴跷熳託q饑,捐谷百五十石為粥以食餓者。雍正丙午水患亦然。夜有偷兒竇以入
,仆執(zhí)之,朝宣熟視其貌,遽給千錢縱之去。其人本良家子也,遂改行為賣菜傭,朝宣終不
言
其姓氏。
貢時奏世居南湖,與建平縣接壤。乾隆丙子,建邑
饑,時奏過其邑之蘆村保,突無煙者幾二十里。亟歸,出所藏谷三百余石往,集耆老按戶給
之,村民賴以全活。建平令高時驥廉其實,為題“澤被鄰封”額,遣吏率眾旌其門。
吳翔字雨來,歲貢生。鄰有董恒若者,年老無依,翔引與同居,飲
饌必潔。家人或不平,翔曰:“此吾父執(zhí)也,生于我乎館,死于我乎殯,吾其敢忘父志乎?
”居
十有四年而歿,翔具棺衾葬之。
張希仁號曉山。居家孝友,
尤嚴義利之辨。嘗道拾遺金百兩,訪其人還之。安貧好學(xué),耕余披誦不輟,類古之有道者。
陳壽隆邑之四望鄉(xiāng)人也。四世同居,親睦無間。有窶人子不
能婚,盜壽隆田質(zhì)諸旁邑,壽隆陰贖其田以歸,且助婚者金,俾成禮焉。又有再醮婦,攜前
夫?qū)O氏子適族人陳壽鵬。鵬歿,氏將鬻子以償債,壽隆解囊留之。比長,為婚娶,生二子,
乃遣其一歸孫氏,兩姓宗祧賴以不絕。
章俊字子超。事繼
母曲盡孝養(yǎng),兄弟九人,斗粟尺布必共之。乾隆辛未大旱,乙亥又大饑,盡出數(shù)年儲粟以給
族
里之不能舉火者。
王一桿原名一,字賡載,監(jiān)生,考授主
簿
。胸次豁達,雖橫逆至不與校。乾隆丙子丁丑饑,倡議減糶,多所存活。靳侯宗著贈以額
曰
“惠分桑梓”。
覃國慶邑庠生。父歿,事祖母、母俱孝。乾
隆
壬申丙子歲饑,捐谷平糶,鄉(xiāng)人效之。己丑大水壞圩堤,流棺無算,出資購高阜地,悉收瘞
焉
。生平慷慨好義,如周貧濟急等事,尤為人所難。
孫淵字
原涵,邑廩生。幼食貧,與伯兄溥日以文章相切,七試鄉(xiāng)闈,不售,屆貢而卒。初館于
廬
江,垂三十載,模范端嚴,纖芥不妄取。嘗獲藏金,推以付主宅者,群高其行。比反里,生
徒益盛,漸以舌耕裕生產(chǎn)。凡有義舉,勉力為倡,鄉(xiāng)人胥受其惠。
高
紹武居小東鄉(xiāng)。無事不入城市,每遇歉歲,減價糶谷以為常。嘗拓家塾,延名師
,俾村童無力就傅者來學(xué)焉。又造舟裘家渡,以濟行旅。在東鄉(xiāng)三十三都一圖碑見存。
梅彬郡庠武生。為人愿愨不輕諾,既諾則必踐其言。乾隆丁未邑
令修學(xué),以彬董其事,任勞者十二年。且率族人首輸千金為通邑勸,工用是成。
丁大誠字純一,由監(jiān)生捐職州同。性醇謹謙和,雖童孺不欺,故為闔
邑所重。家本素封,承其父蓁志,仗義急公,不遺余力。乾隆甲申倡修府學(xué)文廟,庚寅捐銀
五
百倡修縣文廟。又獨力捐修鄉(xiāng)賢名宦祠,戊申復(fù)倡修縣學(xué)文廟,置歲修市房若干間。敬亭書
院廢弛已久,大誠捐白金五百以資師生膏火。家祠傾圮,大誠獨力修建,并助祀田如千畝以
給祭祀。知府李本樟居官廉潔,丁母優(yōu),貧不能歸,大誠計所需賻之,里中諸寒,尤無不
周給,俾得卒業(yè)。其他如賑孤貧,恤鰥寡,焚券平糶,助葬掩骸諸善行,尤力行無虛日。家
以中落,迄無怨尤。居恒敝衣儉食,泊然如寒士,屢舉鄉(xiāng)飲大賓不就。
鐘懷珠字在浦,貢生。事親睦族,以孝義稱。乾隆壬申丙子間歲比不登,市米騰
貴。懷珠倡平糶,里人賴以存活者不計其數(shù)。而貧極不能舉火者,必出己谷按戶分給,務(wù)得
實惠。乾隆二十二年膺鄉(xiāng)飲大賓。
唐光寵字永年。性至孝,
卜村傍葬父,雖嚴冬風雪,朝夕依墓側(cè),未嘗稍離,事繼母如其母。金寶圩堤決,光寵變產(chǎn)
修
筑,合圩賴之。與鐘懷珠同舉鄉(xiāng)賓,咸以為賀。
羅一智字玉
珂。十二喪父,哀毀逾節(jié)。事孀母尤孝,兄一才羸弱,不勝力作,智輒兼任其勞。兄歿,撫
其孤成立。姊適陳,夫婦皆亡,遺甥六歲,智飲食教誨,有如己出。與唐光寵、徐模同預(yù)賓
筵,輿論無間。乾隆甲子饑,智出粟減糶,幾至乏囊。
唐玟
字佩恒,監(jiān)生。篤孝尚義。乾隆甲子,水決金寶圩,漂棺無數(shù),玟捐囊募拯,悉標議以待
,其無主者出資掩埋之。是年大,玟出倉谷減價平糶,或貸不能償則焚券。每歲終,計口
給貧,并捐義田十八畝,以贍族之貧不能婚娶者。
梅裕長字
問則,號萊園。福建巡撫孫,安慶訓(xùn)導(dǎo)勖成子。幼聰潁,徵君梅文鼎館其家,嘗授業(yè)焉。
長嗜學(xué),宜興儲在文、太湖魯一貞以父執(zhí)授《史》、《漢》諸書,終日講論不輟??な攸S叔
琪器重之,招至公署,優(yōu)禮特甚,無一語干私。中雍正甲辰舉人,十上春官不第,銓授河南
彰德府涉縣知縣。朱書“毋許需索”四大字于堂。每對簿,則具兩造于堂,諭以好言,爭者
感泣,輒請息不欲終訟?;蛴兴С?,則淚下如雨,其惻怛如此。甫半載,力陳于上官,解
組歸里門,授徒課孫以自適。
馮祺卿字采臣。三歲失母,
事
繼母以孝稱。有同堂兄侄相繼亡,祺卿撫其孤成立,俾臻饒裕無德色。居近一峰為西北道,
崎嶇,祺卿捐五百金采石砌,并建亭其中,以惠行旅。乾隆二十年舉預(yù)賓筵,學(xué)使以
“品冠睢陽”匾獎之。
張以寅字亮臣。父性卞急,患癱瘓,
寅左右扶負,俟色而進,或怒則跪而受杖,歷二年無間旦晚。兄弟五人,寅居長,承父命,
飲
食教誨無不備至。故二弟士燮,三弟以安,四弟汝德,五弟汝勛,以及寅子勛子皆蜚庠序聲
。乾隆乙巳大旱,寅出倉谷二百石賑其里族者,又當捐田八十畝于家祠,以資時祭。其歲時
周恤貧乏難以枚舉。
孫元瑾字彥瑜,監(jiān)生。捐職州同,家故
饒于資,食指日繁。元瑾乃棄舉子業(yè),獨庀家事。仍延名師課其弟元璨、元瑛、源潮,俾各
成
立,稱兢爽焉。歲乙巳大歉,本支子弟思售公產(chǎn)以濟兇荒,元瑾亟捐己資應(yīng)之,事乃寢。父
廷柱,叔廷相,重修府學(xué)明倫堂,材美工良,元瑾實經(jīng)理之。
江云字源,恩貢生。乾隆乙巳米價騰貴,云僅中人產(chǎn),倡首捐資買谷平糶,鄉(xiāng)人德之
。平日于貧難婚嫁者,助以金。鬻妻子者,濟以粟,蓋勇于為善有素云。
以上據(jù)《
事實冊》增
南陵縣
〔明〕
丁恕
字子貞。性敦厚
好義,鄰人垣壞,獲束帛,內(nèi)皆白金簪珥也,急還之。
何璧
力崇正學(xué)。冠昏,一遵家禮。遼東太學(xué)生邱經(jīng),嘗寄五百金。邱卒,璧訪其里人張隅,召
經(jīng)弟還之。
許夢號明宇,邑庠生。博覽群書。少與兄夢熊
同力作以奉親。兄成進士,旗資產(chǎn)僅中人,而樂施予。萬歷戊子、己丑、戊申,邑大,多
道者,瘞之,躬載粥,望門相餉,賴全活者甚眾,里稱厚德。
秦
邦相號慕新。秉性和惠。萬歷中,苦水旱,設(shè)義倉貯賑。周人婚葬,歲以為常
。侄以貧廢學(xué),相勉之,常給以膏火。假貸遍村野,臨終悉焚其券。
戴
芘號華邱。少失怙,事母以孝聞。二弟幼,撫以成立。二弟復(fù)早世,所遺孤侄
皆藉教養(yǎng),析產(chǎn)一如己子。后子侄列庠序,登科弟,人稱義方之報。
張
應(yīng)宿號繩柏。由纂修貢授光祿署丞,居鄉(xiāng)居官并謙謹廉飭。嘗以軍需奉命入秦,
謝絕饋遺。所過以清介稱,嗣乞歸。著詩自娛,邑舉鄉(xiāng)飲賓。
朱思湃性樂施予。萬歷五年大,出谷千石以賑,巡按朱特旌焉。十六年子文敏復(fù)賑饑,縣
令郝題其門曰“尚義之門”。
葉殿賢慷爽好義。崇禎間太歉
,流離載道。賢捐資煮粥,以哺饑者,凡數(shù)月。又施瘞道??ひ仂浩溟偂?br />
吳忠允字象先,忠臣景后,邑庠生。父早歿,事母撫弟,孝友備至。年七
十四,三月前預(yù)知卒期,屆期呼子侄輩畢集,教以忠孝睦姻。沐浴更衣,端坐而逝。
王秋性豪爽,有識鑒。嘗捐資刻《大觀本草》,建惠川橋。殷尚
書正義、尤都憲振德、陳都憲道基微時,秋一見折節(jié)器重,多方資讀,后皆貴顯,毫無德色
。
王宗憲輕財尚義。崇禎間歲旱,嘗捐谷二千余石助賑,災(zāi)
民多賴以存活。孫有鼐,庠生,以謹恪見稱里黨。善詩詞,著有《谷中人集》。以子廷介邀
贈,詳封蔭。
劉維和號懷順。性醇謹,動必以禮。父早肯析
產(chǎn),以二讓兄,而己但取一。母氏饔飧,身獨仔肩。家不甚殷,助婚助葬,好周人急。以子
有源貴受封,年八十一卒。祀鄉(xiāng)賢。
周儀字宗式。孝友正
直,父母既葬,廬墓三年。與兄析產(chǎn),義讓其二。領(lǐng)正德庚午鄉(xiāng)薦,辭里甲百金饋。及宰宣
平,有廉愛聲。
王可字寅仲,庠生。崇禎間,頻歲荒旱。
斗米三錢,為煮糜以賑,凡數(shù)月。有同學(xué)友給入別室,預(yù)藏一女優(yōu)于內(nèi),愕然急自牖
中
逸出。后舉優(yōu)行,督學(xué)某為表其閭。
〔國朝〕
劉篤生字君因,觀察有源次子,庠監(jiān)生。性仁慈,恂恂自下。嘗煮粥以食饑人,施以瘞道
。鄰有以屋售者,不忍其露處,既予值,復(fù)聽久居焉。買女婢既至,詢知為宦裔,亟召其父
還之。人盜賣其山木二千余株,莊佃竊其倉谷而詭以盜劫告,概笑置不問。家益落,終身欣
然自若也。卒年七十,祀鄉(xiāng)賢。以子繩武贈知縣。
梁谷字
元錫。由邑庠入監(jiān),前壬午積分貢生,考授府通判。順治初,奉詔征,以母年老不赴。為人
慈和愷悌,嘗因歲荒出粟三百石以賑饑。
王養(yǎng)元字體乾,庠
生。家貧,竭力供甘旨,母病,糜股以進,病立愈。伯兄病篤,一子幼,藥餌殯葬俱身獨任
。
弟某被誣,力營救脫,而不令弟知。邑有受侮豪族者,輒伏義助理,其人潛致饋謝,峻卻不
受。晚年撫孫奐曰:“汝必大吾門,恨我不及見也?!焙蠊缙溲裕潇豚l(xiāng)賢。
方初元字汝貞,少有至性,父希明,貧甚。勉力甘旨以事其母朱,朱分以食
初元,輒不忍受。及長授徒,御酒肉,默念父母,洗腆不給,食不下咽。其伯父希珍與其子
相繼亡,為撫遺孤如己出。族有窶人,子質(zhì)富家,亟畀金贖歸。嘗罄館谷以周匱乏。買地治
生壙,逾年為強有力者所奪,且以橫逆加,卒置不較。孫伸,中康熙己未進士,選庶常。
黃龍光字龍生,庠生。家無中人產(chǎn),性好施予,里有貧鬻妻者
,數(shù)家咸賴保全。有以重資托孤者,堅辭不得,孤殤,盡以其資付孤之親者,始終不染毫
末
。初龍光父以三十金購田三畝,其人據(jù)不與,后子弟欲與爭。龍光曰:“我能讓過五十年,
汝
輩不能忍一時乎!”其德量如此。后以子學(xué)勤封費縣知縣。
王熙
字緝之,邑庠生,砥行讀書。事父母色養(yǎng)備至,及歿,購地營葬。自祖父母暨伯兄父子皆
歸殯,費俱己出,至稱貸變產(chǎn)不懈。第五兄早世,為撫遺孤成立,侄孫少孤,亦賴熙撫,熙
初艱于嗣,年五十后連舉二子。
朱時升早失怙恃,撫兩幼弟
,皆為授室。至老猶同居。嬸母孀而貧,歲給米薪,堂侄伶仃,代為婚娶。助同族之不殯者
,三嫁孤女之不能嫁者二。里中稱升篤內(nèi)行云。
劉發(fā)宣字君
考,觀察有源季子,邑庠生。穎悟善記,誦出入經(jīng)史,一時才彥莫先。性廉慎,布袍踽步,
無紈習。順治間歲饑,同叔兄篤材各捐谷三百石以賑。巡撫蔣上其事,詔賜旌獎。篤材字
君培,敦行好義,與弟同心,嘗募建文昌閣為會文所。族士多所造就。
劉學(xué)禮字繩如??滴醣缥渑e。涇有故人子貧甚,攜妻將遠鬻,遇諸途,急稱貸
二十年二十年,《乾隆府志》作“二十金”。
,俾得完聚。歲辛亥大旱,族多不火者,禮曰:“吾無谷可均”,乃鬻田二十畝
分給之。
黃學(xué)字敬若,歲貢生。年十六居母喪,勺水不入口者數(shù)日,
父憐之,再三慰諭,始稍就食。居家恩義兼至,人以急告,必多方周恤。絕口不言人過,聞
人善輒津津樂道。
汪象琚字系珩,邑庠生。父卒三月,琚始
生。嫡生庶三母以琚故,同備嘗艱苦。琚事之孝養(yǎng)均至,不敢岐視。伯含初石塋甚宏麗,有
某私以石鬻豪家,毀折殆盡。琚訟歸其石,并奉伯母合葬,費多金不惜也。會歲饑,里多流
亡,琚隨力收恤,給牛種使得出歲除。計族憐之貧乏者,分上中下給錢谷有差。
馮鶴徵順治里干順治里干,《乾隆府志》作順治甲午。
武舉。幼喪母,繼母嚴厲,徵曲為承順。父久而憐之,
遣別居,田產(chǎn)器物悉以讓弟。父亡,弟產(chǎn)盡廢,復(fù)召與同居,為婚娶,延師教誨。性坦白,
遇事直言,有欲就質(zhì)曲直者,往往望門而返。
戴上順篤孝友
,好施予,事繼母謹??滴跣梁ゼ氨鷼q俱,上順前后捐谷百石以賑
。其族戴其召,字明,邑庠生,性嚴肅,顰笑不茍,為邑人所敬禮。又戴志尚,幼孤,耿
介自立,慷慨好施,族賴舉火者數(shù)十家。有邑紳貸百金,之任后以千金寄存,尋取去,封識
宛然,絕不言及所負。
戴志讓事見前。
何
嘉祺字介吉。嘗因邑人困于里役,條陳利弊,懇行《條編》,觸當事怒,遣戍秦
州,時泣送郊外者歲數(shù)千人。康熙辛酉赦歸,邑中紳士咸作詩頌美焉。
周有舉家貧,訓(xùn)蒙。年五十四無子,嘗于冬月自館歸。適旌邑篾工郭某兄弟經(jīng)年
擘
畫,積金三十余兩遺失道廁,為所得。郭欲自斃。有舉攜還之,因泣謝去,后連舉二子。年
八十四卒。
姚希夔性誠樸好施。嘗撫人遺孤,為之婚娶,俾
有成立者四人。有以貧鬻妻,亟捐金為留之三人??滴蹰g歲遇宗疫,夔罄所積,賑米粟,施
藥餌,死者復(fù)市棺葬之。
劉應(yīng)湛字蔚起,邑庠生。康熙丙子
秋就試句容,時蛟發(fā)山中,平地水高數(shù)丈。湛亟登城呼曰:“有救一人者予二金!”用是人
爭奮
力救援,得不死者凡數(shù)十人。湛傾橐如約予之,不足更轉(zhuǎn)貸以給。其被溺死者,復(fù)買收瘞
焉。
徐五元家僅中人產(chǎn),而性仁慈。康熙亥子間,荒疫至
。元罄囊以周仝族,經(jīng)營米粟逐戶計口給之,病者濟以藥餌,凡數(shù)月??h令方為舉鄉(xiāng)飲賓。
馬晉邑廩生,性醇厚,多長者行,嘗應(yīng)試郡城,拾遺金于
道,坐待還之,其人分半謝,辭曰:“吾不利全而顧受半耶!”精岐黃業(yè),歲戊子己丑,時
疫盛
行,晉比戶醫(yī)治,不受人饋。人問之,曰:“今屬何時,忍受饋耶!”
張
士毅弱冠亡父。嘗割股療母病,路拾遺金,坐待其人還之。
汪節(jié)生
樂善好施。嘗建亭子橋、山嘴橋以濟行者。又于青南接壤處建錢家橋,皆獨力捐
金成之。雖繼以稱貸,弗顧也。
吳錕字玉友,附監(jiān)生。本
休寧人,入籍南陵,后遷居宣。幼喪母,哀毀執(zhí)禮如成人。孝事庶母,不啻親生。諸兄析箸
,資產(chǎn)概不與較。伯兄子早孤,教育備至,宗族姻戚之貧者,多賴其助??滴跷熳?,雍正
丁未值歲歉,共捐米六百石賑饑。又屢捐金助修府學(xué)暨宣南二學(xué)。嘗買陸氏墳山營葬地,師
擇穴正逼陸塋,憮然曰:“吾欲昌吾后,陸?yīng)毑挥蠛?”遂罷其事。后以子瑞受封,年
八十
三卒。子芳,字聯(lián)先,貢生,幼喪母,哀慟逾成人。繼母病經(jīng)年,晝夜護視,不少懈。撫育
異母弱弟,友愛尤篤。性好施與,夏茶冬絮,助婚娶,賑饑黎,鄉(xiāng)人德之。孫一鳳,由副榜
授教諭;國俅,舉人。
吳芳事見前。
劉
沛字霖起,光祿楷第五子,中康熙癸巳舉人。性孝友,居喪哀毀盡禮。兄弟先后
并逝,沛調(diào)護諸孤,俾各成立。初光祿置義田贍族,沛更給膏火勸讀。給米肉養(yǎng)老,歲歉不
敷,倡捐以濟。邑有公舉,皆嘗竭力事。助婚、贖鬻、施棉、給
,施予不吝。后觀政刑
部,期滿未仕,卒。著有《日新園詩文集》,藏于家。次子攜,己酉舉人。
劉燾字彤起??谄咦?,九歲通經(jīng),補諸生。號稱神童。年二十,中康熙戊子
舉
人。幼喪生母,哀慟幾絕。事父與嫡母,曲盡歡心。嘗捐千余金建造宗祠,復(fù)屢捐金助修文
廟、關(guān)壯繆廟、惠民橋、青弋江圩壩。雍正丙午邑大水,散谷賑饑,全活無算。生平性喜藏
書,工書能詩。以子祖佑受贈,詳封蔭。
朱之寰侍父病數(shù)
月
,衣不解帶,每夜必數(shù)起。母病,復(fù)割股調(diào)藥,后母染瘋疾,寰侍奉益謹。子姓百余人同爨
五
世。嘗還遺金以救急,捐倉谷以賑饑。有陳某以負債鬻妻,寰自莊所糶谷還,攜銀三十余兩
傾
囊予之,遂徒手歸。
劉宏振字聲玉,州同。少隨父之官壽陽
,讀書之暇,旁通吏治。叔沛總理祠務(wù),振同心事,家政以肅。師張某卒,貧甚,出資助
殯葬,并為其家力御外侮。歲壬子,當事議于本邑漕糧照旌太例改折,邑人相持不敢言,振
獨力陳利弊,事得寢,通邑便之。
謝玉繩字右衡。弟賜,字
公達,并邑廩生。慷慨好施,邑造文廟,買基以拓東廡。歲暮輒發(fā)粟給棉以恤族黨。嘗捐金
全人妻子十一家。買地二十五畝,收葬枯骨千余具。
何天安
字孟甄。由庠生為歲貢。性孝,母病劇,仰天而泣。夢得藥方進之,獲瘥。居父母喪,朝夕
泣奠,三年如一日。捐金修文廟、橋梁、祠宇,皆不遺余力。值歲饑疫,賑粟施藥,全活頗
多。舉鄉(xiāng)飲賓,年八十二卒。
王茂京邑諸生。少孤,生母亦
早喪,事嫡母備極孝養(yǎng)。復(fù)體母意,周給外家甚厚。族姻貧乏,捐助無吝。繁昌有鬻妻者,
捐金代償獲全。又嘗捐造赤沙灘、回龍墩諸橋,至今人頌其德。
俞藻
貢生。性孝友,兄已出嗣,析產(chǎn)仍均,且辭豐受約。族有孀婦三人極貧,贍之終
身,死復(fù)為之棺殯。捐田三十余畝,為族塾膳修之需。其居在義興圩,圩被水沖決,倡捐修
筑,至今賴之。
李時基歲貢生,少貧,以善事父母聞。代兄
服勤,未嘗言瘁。中年始置田宅,救急恤窮,賴以舉火者甚眾。歲饑粒米斗金,族有逐兒者
,為收養(yǎng)之。堂弟時升,侄應(yīng)弼、應(yīng)轉(zhuǎn),無力婚葬,資助無吝。女弟二,適人后生計窘乏,
并為置產(chǎn)而自輸糧云。
陳其昌字順之。父老弟貧,獨任孝養(yǎng)
。父喪明,扶掖護視,歷久不懈??滴跷熳蛹撼箝g歲,族之待以舉火者三十余家,又捐腴
田十一畝入宗祠。兩舉鄉(xiāng)飲介賓,壽八十八。
以上《乾隆府志》
〔明
〕
王孟萬歷間人,嘗以捐谷助賑。請給義民冠帶扁額,部照
尚存。
〔國朝〕
諸音慶職員。幼失怙恃,
家故貧。比長務(wù)勤儉,稍裕生產(chǎn),遂推有余以濟不足,行義足嘉焉。子天相,考授主簿,克
光前緒,惠及鄉(xiāng)鄰,當事屢獎之。
諸天相事見前。
王京仁州同職??滴跛氖四甏迕耩?,仁按戶給谷。雍正十二年水
災(zāi)亦然。子申孚,國學(xué)生,好行其德,族黨稱之。
王中孚
事
見前。
葉鳳吉職監(jiān)生。積善好施,邑南半山嶺,高數(shù)十丈,
石為路,以便行人??滴跷迨甏簌?,捐谷五百石。臺司以下咸旌以額。
王錦附貢生。九歲喪父,與弟郁林怡怡友愛,以色養(yǎng),博母氏歡。長居
鄉(xiāng)里,輕財重義,昆弟同心。郁林子附貢生,同州職,長禧。施粥拯饑,市埋,亦克承
先澤云。
王長禧事見前。
陳可勛
職員。自其祖友暄倡建崇圣祠,義聲動鄉(xiāng)邑??蓜追Q濟美焉,若修城垣,埋骼,輸粟饋
藥,以拯貧病。捐田積谷,以培宗支,皆黽勉為之,至老不倦。
何廷鳳
監(jiān)生。濟兇荒,周急難,誼深桑梓。邑令表其門。
賈逢源郡庠生。居家孝友,內(nèi)行無玷。年饑出儲粟以食餓者,不足則鬻田繼之。
許兆衡六世同居,和睦無間。嘗曉行經(jīng)盛家橋,見遺金重可百兩,坐
待其人還之,蓋當涂陳姓赴繁昌販丹皮者。陳欲酬以金,衡掉頭去。
張
永泗五世同居,治家嚴肅。兇年周恤鄉(xiāng)里,勇于為善。嘗修治奎湖石路,行人便
之。
葉金臺庠生。歲饑饉,嘗鬻田典衣以周鄰里。疫作,則
合藥為丸,存活甚眾。歿而無后者,助以棺,其義舉多類是。
盛家愷為人識大義,不屑為錙銖計。處家以和,待人以厚,均能為其難。
汪侑元素行醇愨,日以敦本崇實訓(xùn)其子。年九十一無疾逝。子中柱,文行有美
譽,以增廣生終。
汪中柱事見前。
何逢泰
貢生。自奉儉約,遇義舉則以身先之,雖傾囊倒篋,不少吝。
葉必礦貢生。年近七旬,猶與同懷諸弟如童稚歡,其天性有過人者。至于助婚
喪,修橋梁,恒孳孳如不及云。
潘人鳳國學(xué)生,好義急公,
人推長者。鄰有孀婦吳氏,撫孤守志,苦斷炊,每月給米三斗,以濟其窮。故人周茂先年老
無依,養(yǎng)贍十余年,歿則營殯葬焉。
李廷監(jiān)生。事節(jié)母盡
孝。每歲暮,散谷以贍族人之貧乏者。厥后捐腴田十余畝,收租均給,歲以為常。
章可托職員。生半月而孤,事母跬步不離,人稱其孝。宅心忠厚,與
人無爭,每見善行必赴之,雖瓶無儲粟,廓如也。
章可誠國
學(xué)生。家僅中人產(chǎn),推有濟無,待舉火者甚眾。遇災(zāi)恤鄰,同異姓胥受其惠。
葉時勉州同職。同弟時省修學(xué)捐田,并承先志。乾隆乙巳旱,共輸粟三百
石以濟鄉(xiāng)鄰??h令旌以額曰“吉人為善。”
葉時省事見前。
汪應(yīng)錦邑諸生。乾隆十二年捐資數(shù)千金,筑圩六百七十余丈
,以御水患??な仂阂灶~曰“義茂南邦”。
張恒升國學(xué)生。
力學(xué)敦行,為鄉(xiāng)里式。外舅鄧老而貧,迎養(yǎng)于家,歿且葬,復(fù)置田宅恤其孤。族侄某,貧不
能娶,割田助之,乾隆丙子大荒,捐谷濟饑,多所存活。
王廷柱仗義周急,不拾遺金,里人誦之。
汪自新貢生。孝子元
霄其父也。自新嘗在青陽、銅陵及南陵境獨建橋路七處,共費白金九千四百兩有奇。
劉有章字暗初。性孝友,父卒,謹書遺命于壁,時泣誦不敢忘。撫弟
妹俾成立,襄理宗事,修舉廢墜,族人賴焉。詳見縣舊志。
王元趙
太學(xué)生。事親有順德,敦善施惠于人,實有所濟。學(xué)使額獎之。
葉大芳乾隆五十年旱災(zāi),捐谷五百余石以濟族鄰,其平日睦姻任恤多類是,
學(xué)使以“孝義遺范”扁額表之。
按:王元趙之子文粹,葉大芳之子廷選,各以其父遺命,
捐田
入春谷書院為膏火資。又戴上升之子大楚,谷大案俞拔齋之子式金,戴期達之子允紀,劉承
翔之子鐘華,皆承父志捐助書院田畝,有差。應(yīng)由縣查明坐落丘段,補列書院項下,茲不備
登。
戴上升字尋樂。監(jiān)生,生能色養(yǎng),歿善承先,捐置義田
,建橋修路,急公助賑。學(xué)政周兆基給以“孝義繼述”扁額。
謝珍性敦孝友,質(zhì)直好義,建橋利涉,鄉(xiāng)黨稱之。
以上據(jù)《事實冊
》增
涇縣
〔宋〕
凌瑗字伯溫。風裁純正,
曾
預(yù)里選,應(yīng)進士舉不弟,遂歸。優(yōu)游文史,不復(fù)有仕進意。季父策奏補校書郎,調(diào)婺州永康
尉,再調(diào)郢州司戶,稱能吏,未幾掛冠。
周庭堅家居烏城,
親早喪,二弟庭翼、庭揚尚幼,堅教育備至,相友愛。所居有棣花閣,里人聞于太守,陳
名曰“和睦之家”。
包整號南堂居士。少嗜學(xué),訓(xùn)子弟方
嚴,貯書為萬卷堂。有子三人,泰明,迪功郎致仕;泰亨,解進士;泰有,文林郎,劍浦縣
丞。兄弟義聚八十余年,有靈芝產(chǎn)其舍。舍人王芾名其堂曰“芝堂”。
宣城縣
〔晉〕
紀世和咸和中,蘇
峻
黨陷涇縣,執(zhí)內(nèi)史桓彝,不屈遇害。諸子流迸,遺骼委涂,世和率義故葬之。
魯宗之晉、宋間人。父顯遭世亂,率鄉(xiāng)人部曲戍守??こ悄掀呤?,其地有清水
里,
人因名為魯顯水。宗之積谷,務(wù)濟匱乏,禮賓客。后仕至雍州刺史。
〔
明〕
楊敬字志順。性慷慨豪俠,孤?lián)嵊谑?。叔有五子一女,及析產(chǎn),
敬
愿受七分之一。永樂初,與禮部尚書陳迪有瓜葛。邏者捕得里中一同姓名人,將執(zhí)之官,敬
聞出白其誤,自攜家屬就獄。凡七閱月,事釋,闔郡義之。
戴儒貴州
新添衛(wèi)學(xué),應(yīng)舉魁鄉(xiāng)試。仕荊州府同知。致政,歸宣城,居黃池別業(yè)。家徒壁立,操履嚴介
。
歲歉乏食,鄰家有桃實,垂逾垣舍,家人或欲取之,戒曰:“寧可餓死,不可妄取失節(jié)。”
歿,葬
其鄉(xiāng)楚王城。賢而無后,人益惜之。
胡世冕字大周。以厚德
聞鄉(xiāng)里。
嘗構(gòu)材為室,或竊其巨者,匿土中,樹麻覆之。仆偵出以告,世冕乃罪仆而償其麻。歲饑,
有
亡賴者焚其廩積,乘間為剽鄰里,救止之。時明知其人,置不問。給救者谷各數(shù)石,隨半
價以糶,全活甚眾。年八十六卒,以子國鑒贈禮部主事,祀鄉(xiāng)賢。
詹
浙字東之。都御史沂之兄,廩邑校,以行業(yè)聞,萬歷庚寅,當歲薦,浙謝不應(yīng)。以詩酒
自
娛,年八十一,生平多長者行。嘗有貸其金者,以所居償。浙曰:“吾忍子露處耶!”遂毀
其券
。
徐申慶元太兄子,以諸生舉明經(jīng),郡邑給旌楔,獨辭不受
,亦不赴
廷試。歲大歉,里人有自鬻為奴者,久之逸去,家人謀追捕之。申慶不可曰:“吾故知其必
逸
,姑以緩其死耳。”子日新舉于鄉(xiāng)。
蔡欽字廷儀,郡癢生
。孝友溫克
,恂恂口罔臧否,讀書喜吟詠。會當餼廩,念其次某貧甚,固讓之。學(xué)使者及郡大夫高其義
。父喪,廬墓,哀毀成羸疾。次子秋獲鬻產(chǎn),家攘取其谷,理于官,欽聞詣官請釋,勿取所
攘。
郡守鄭嘉之式廬請首賓筵。子星,邑諸生,鼎舉于鄉(xiāng)。
孫國佐字
蓋吾。以選貢判汀州府,殫力籌畫佐軍食。攝上杭,飭新學(xué)宮,課士務(wù)息訟,五年致政。家
居三十余年,樂施不倦,族貧無妻者助之,逋負者還其券。賓鄉(xiāng)飲者八年。九十一衣冠訣子
孫而逝。冢孫以龍學(xué)行醇雅,善書法。
陳所學(xué)字行可,太學(xué)
生。性孝
友慷爽,季父為祖母憐愛,析產(chǎn)獨厚,置不問??讨卷菩?,意稍軼,輒痛自責。嘗曰:“吾
五
十前修事,五十后修意也?!庇型裟痴哓摮堑┶H鍰,求以身鬻。所學(xué)還其券,慨然代輸。又
捐
橐完人妻,臨卒檢宿券盡還逋家。年八十有四。
徐大復(fù)字肖
墩,邑諸
生。兄卒,繼嫂吳撫前妻子汝薦守志。大復(fù)命其妻與嫂俱,終身不寢內(nèi)室,待孤侄不啻己子
。每歲,谷貴減直出糶,力不能者,許其稱貸。里頌徐家陰稻云。卒祀鄉(xiāng)賢。兄子汝薦
,
字士賢,孝事繼母。弟早卒,遺侄方七歲,延師教之,為娶妻置產(chǎn)。性好施予,貸者數(shù)百家
不能償,則焚其券。孫律時,登進士。
陳大夏當歲饑,輒以
金錢賑流
亡者。道遇委骼,市棺瘞之。
湯字嚴之,郡稟生。少孤
,寄食兄
錕,錕妻翟有怨言,遂自爨。錕亡,授徒遺糈以奉翟。翟有嗔鄙色,奉如姑。伯兄
系
獄,百計營脫。太守蕭聞其行于督學(xué),辭曰:“孝友人之常,敢以是名耶!”
張五權(quán)字巽仲,貢生,司空守道次子。少習舉子業(yè),聞汪有源闡盱江之學(xué),輒從
之
游。敦行不辱,以名教自砥。貸金為人殯親,焚券不責償。析產(chǎn)惟其兄命,里族義之。晚好
言無生,多靜坐。臨終,顧謂家人斂必儒服。門人私謚曰“懿靖先生”。著有《證學(xué)語錄
》。
孫應(yīng)字云蛟,有世德,父汝棟,邑諸生。有老匠以衣
笥寄之,閱歲
啟笥,中有白金二百兩,棟秘之。三年其子稱父遺命來取,陳曰:“汝有兄弟乎?”曰有。
棟曰:“此爾父所遺,爾不得私?!绷詈羝涞苤粒汲龆吨?。兄弟驚泣謝。應(yīng)積學(xué)砥行
,性謙
和
,人稱長者。由歲貢司訓(xùn)豐縣,遷館陶教諭。造士有方,祀豐縣名宦。子襄,見《宦業(yè)》傳
。
徐一理字惟通。有器量,侵欺者讓不與校。人稱貸,輒相饋遺
。邑今榜
其名旌善亭,題曰“懿行可風”。
王志高字景賢。成化初歲
歉,出谷
二千石助賑。事聞,旌為義民,建尚義坊。子永深、永澄并以輸粟被旌。先是景泰間有王贊
者,亦以輸粟八百石助邊,授散官??な仂阂浴包读x坊”。
孫懋藩字
藩生。少嘗割股療母疾。慷慨好義,歲歉,出谷賑饑,道者瘞以。鄉(xiāng)人德之,事聞郡邑
,撫按并旌禮。
杜存性字寅和。少孤,業(yè)市錢僦居梅氏寓舍
。主人豪
于資,醉遺金數(shù)十錠去,不省記。存性悉持還之,梅大欽服。因時其有無不煩要,約數(shù)年后
,
家累千金。每語人:“奕負勿悔著,人窮勿失信?!甭?wù)叻Q為格言。
梅
士生
字生生。由增監(jiān)授文華殿中書。循循雅飭,言笑不茍。歲饑饉,嘗出谷賑窮,道遇僵尸,
輒具棺瘞之。直指使上官鉉曾舉賢良,謝弗應(yīng)。鍵戶著述,刻有《忠經(jīng)》、《郁離子》、《
孫武子注》等書。
楊璩字天六。萬歷間宣大饑,輸粟二千
三百余石
賑救之。巡按以聞,給七品服。時有凌漢者,字懷塘,好濟人緩急。亦屢輸粟助賑,郡縣額
旌之。先是成化間劉紹、劉綬、劉緣兄弟嘗以歲歉共輸粟三千石,并授征仕郎。
葛遵字道夫??犊辛x,萬歷戊子大旱,饑饉至。郡守廖不忍征漕,與同
官
議以倉谷抵運弗給。遵隨以二千石助之,漕賴以完。次子逢春,亦于萬歷戊申輸粟賑饑。
楊會字復(fù)元,操履端嚴。假館,逆旅主人女挑之,拒不納,
故以他事去
。嘉靖中,宣民以馬田大哄,逮系紛紛,會白巡撫楊鏊止之,事得寢,會終不自言。
劉必秀家素饒裕,好推解。宣與舊溧水接壤,正德中歲不登,溧水名
溧水名,《乾隆府志》作溧水民。多逋賦
,軍需甚迫。必秀聞楚聲,解囊拯之。其邑令張?zhí)戾a并踵門告貸,以足軍需。事聞,授
征仕郎。
宗樂郡庠生,行誼端方,孝奉繼母,友諸弟,內(nèi)
外無
閑言。事
聞,給冠服旌之。
沈壽昌字全昌,監(jiān)生。敦行誼,篤志好學(xué)
,師事祁
門陳九龍。捐資倡修正學(xué)書院,建同仁會館??ぞV鹽久不至,偕眾控改食鹽,又建筑南湖口
、曲河渡諸堤壩,至今賴之。著有《易學(xué)圖解》。
朱時望字
士威,太
學(xué)生。事親以孝聞。好施與,見人窘乏,輒解囊助之,崇禎九年,偕陳士京、屠羽鳳、紀袁
茂、徐詹慶、陳漢年、李哲、王伸等八人叩閽,請改綱鹽為食鹽。罄家資為費,不稍吝。事
經(jīng)部覆,奉旨遵行,邑人至今賴之。
陳字吉裘。少穎異
,博學(xué)善
屬文。早棄諸生,隱居教授,釜恒無炊。而一介必嚴,冬或為制復(fù)衣,則析其表衣舅氏而自
衣里。所獲束修,嘗分遺貧士。生平孤介,不與流俗伍。著有《蘧人詩集》十卷。
〔國朝〕
孫省號奕云,貢生。天性教友,
廬母墓于西鄉(xiāng)。
雪夜,虎宿墓側(cè),馴伏不驚。兄襄卒,二子并幼,省撫如己出。從侄暨外弟孤貧,各為完娶
并養(yǎng)于
家。后選授太康縣令,甫赴任,卒。
梅枝鳳字子翔,有振子
也。少從沈
壽民、周鑣游。事父以孝聞,繼母葛患疽,穢難近,枝鳳率婦侍左右,晝夜無倦色。歲
己酉,
山漲暴發(fā),漂流尸棺數(shù)十,枝鳳疾呼撈救,有主者歸之,無主者葬而志之。歲大,族不火
者八十余家,枝鳳多方為之所,群賴以安。著有《石軒集》、《東游草》、《東渚詩文集
》
、《慎墨堂詩品》行世。
張嗣達字翼真。少從陳九龍講學(xué),
輕視帖括
,歸本躬行。有夫婦以債迫投河者,急救之,代償其債。里人某被盜誣系獄,力為營脫,至
家落不惜。詳侍讀施閏章傳。
梅字羽皇。性孝友,父
病,泣禱于
神求代,病立愈。析居后,兄弟多貧,授徒累貲,置產(chǎn)八十余畝,悉公之。里胡氏負債急
,將鬻其子,解囊代償。后由文學(xué)薦任上杭教諭,稱職署縣事,多方賑濟,杭民德之。
劉澍字楚白,邑庠生。幼英慧,博極群書,為文奇縱不羈。尹民興攝
宣
令,試而異之。每歲館谷所入甚豐,皆以贍親故,隨手散盡。老益貧,赍志以歿。
孫懋昌字昆齡??褐倍喔捎?,明末土寇起,饑民蟻附。懋昌首倡捐粟糜粥以
賑
,寇稍息。后鎮(zhèn)將王某戌其地,以所得子女鑰空舍中為居奇計。懋昌時出酒漿金錢厚結(jié)之
,次
第求贖,訪其家歸之。例從賊者當同坐,時多以仇口冤死,懋昌密以告,往往活人刀斧下。
里人感之。
梅希圣字履賢,邑庠生。操行端方,與人居終日
無惰容。
臨財不茍,嘗曰:“與其過取,何如儉用?!毕仁前匾曪w橋之麓,宗人設(shè)關(guān)為避寇計??軓?br />
華谷
嶺入,據(jù)之。及官兵至,眾懼以設(shè)關(guān)資寇見罪。希圣偕其弟潛至關(guān)下,積薪焚之,寇用是滅
。
晚主祠事,申明宗禁,以示勸諭,終希圣之身,族無爭訟。年七十六卒。子,康熙辛卯舉
人。
胡應(yīng)祥字文吉。家世孝友,樂善好施??滴跞梢珙l
歲大歉,
流離載道。應(yīng)祥捐資賑粥,遠近賴以全活,每費不下千金。事間,授登仕郎。
劉堯熙字緝生,歲貢生。為人篤孝友,重信義。父歿,喪葬費皆獨任,守制哀毀
逾
節(jié),終三年不內(nèi)。嘗為父償遺債,人忘其事,欲弗受,舉父命固與之。中順冶辛卯副榜,
康熙
癸丑預(yù)修郡乘,所著多古文詩詞。
詹宇字在周,閩鹺
參軍應(yīng)鶴孫也。弱不好弄,書過目即成誦。登康熙己丑進士。事其父希震甚謹,母梅病,
宇臥床下,聞
疴聲即起,累月不稍懈。家故貧,嘗竭蹶以赴人急。里有負罪而鬻妻以償贖鍰者,為捐資
完其夫婦,且戒家人勿言。登弟后,鍵戶課子,絕無片牘干郡邑。著有《珠樹軒集》。子七
人,天巡、天挺、天誕俱名諸生。
楊司極字維周。幼孤,事
母以孝聞
。好讀書,不求仕進。從徵士梅文鼎學(xué)天文歷數(shù),盡得其傳??滴豕镉闲箴?,野殍橫積
,
司極出谷千余石賑貸,全活甚眾。性嚴毅,不茍言笑。有衣冠不檢者過其門,必整肅而后入
。及卒后,鄉(xiāng)中有不率者,父母每相謂曰:“楊君在何至是?”其見敬畏如此。子三,珩、
琬
、并醇愨,有至行。琬五子,次廷棟,翰林院編修,贈司極如其官,詳封蔭。
胡溶字秋渠??滴醵∷扰e人。父夢龍令棗強,溶往省時年十九,從役偵其少
,進美妓二人,溶叱辭。計偕北上,蒙宰某奇其才,有女新寡,欲妻之,介同里編修茆薦馨
為
言,溶笑謝焉。性耿介,恥競聲氣。居父喪,哀毀骨立。平生多長者行,有吳岱望者,被仇
誣,令將置之法,溶為白其冤,岱望不知也。有無賴子踵門肆詬厲,溶若弗聞,其仁恕如此
。年六十四無疾卒。
程應(yīng)泰字少南。性和厚,時出所有以緩
急人。留鬻妻者數(shù)輩,并給其家衣食。檢負券近數(shù)百金,稔其貧,悉焚之。年七十瞽,至八
十復(fù)明,壽九十余。
王道日字南之。隱居教授,有弟五,式
好無尤,垂老益篤,一味之甘,必以共之,年并登八十余。仲子贊,字助生,敦孝友,田廬
器皿悉以讓諸伯仲。道日生平助婚葬及建社倉,以惠閭,悉贊為經(jīng)紀云。
陳圖龍字上居,郡文學(xué)明宛守灌之裔孫也。負俠性,有干濟才,定例丁
糧解費俱編入正項征收,獨宣邑蠹吏舞弊,按畝私征,一里動費六七十金。遇現(xiàn)年貧民變產(chǎn)
稱貸,莫敢誰何。圖龍為痛哭白諸當?shù)?,往來皖江臺下者數(shù)年,一意孤行,財力俱殫。于是
凡見面分單及兌糧積弊,永為禁革。事詳碑記。嗣后杜門掃跡,不預(yù)人事,以壽終。
劉大繡字含之。家饒于資,好施樂善。宣俗當春夏之交,往往閉糶
以昂米價,歉年尤甚。大繡半其值以糶,兇年必盡出所有賑恤貧乏,鄰族多待以舉火。里人
某以逋賦系獄,捐金代納,人尤韙之。
葛大字振伯。孝事
繼母,昆季分財器物,獨取其粗敝值。歲連歉,煮粥以賑饑,又募族中有力數(shù)十家繼之。子
增,字五如。嘗寓金陵水西門,夜分聞鄰婦哭甚哀,詢之,以其夫有夙逋,將鬻婦以償,增
立
取橐中數(shù)十金,召其夫與之。
孫士勸字孝先,邑文學(xué)。康熙
戊子水災(zāi)圩潰。士勸出己資,以拯沿堤之編席而居者。尋大疫,士勸故知醫(yī),觸穢惡,診視
疾病,予以湯藥,全活無算。子朝申,中甲辰鄉(xiāng)榜。
劉朝楨
字周臣。早失怙恃,長讀書,自刻苦。能色養(yǎng)祖母,性嚴正,舉動以禮。門內(nèi)外秩如,家才
給,好周恤,積券散棄,不責償。贈鏹完佃人王某妻。每遇歲,多方全人骨肉,待塾師,
舉歲脯,數(shù)俾家人權(quán)子母資之,委曲為貧友計,鄉(xiāng)里傳誦焉。子六,二友肇,字庭直,邑文
學(xué)。有孝友稱,母患乳癰,嘗為砥吮。四允皋,閉戶讀書,不茍言笑,早卒。友肇為撫其
孤方
藹,成雍正丁未進士,累官湖北按察使。先代頻膺贈典,詳封蔭。
荀應(yīng)
龍孝親友兄弟。撫孤侄如己子,于鄉(xiāng)鄰尤憐恤孤寡。屆大寒,給人以棉,大疫贈
湯藥,施棺掩。助鬻妻者得免離散,人多感頌。
劉熙字
熙伯,邑庠生。少孤,事母以孝聞。族弟某游京師,托妻子于熙,熙分宅居之,贍其衣食二
十年,無倦色。有貧人十余,喪不能葬,熙為擇地窆之。侍讀施閏章聞人稱里中善士,輒
問曰:“
孰與劉熙賢?”其見重如此。
梅驥字巨源,歲貢生。性篤
孝,母卒,貧不能葬。殯內(nèi)寢,驥朝夕上食如生時,暇則讀禮殯側(cè),泣血漬卷帙皆赤。居父
喪,哀毀亦如之。年四十而后娶。先是其父為聘馬氏女,女得廢疾,其家請別婚,驥不可曰
:“奈何棄父母之命?”歲寄脯以資醫(yī)藥,逾十余年病益劇,女感泣曰:“以吾故而不娶
,吾
不可不絕其望?!彼熨橘胪端馈sK憫其意更三年而后娶。其至行過人,類如此。所著有《
詹言
集》、《寂寥草》、《周易指微》,藏于家。
駱佶龍字紹先
。善
事父母,母歿,事繼母徐如其母。弟位龍,徐出也。先是佶龍同母兄弟已析產(chǎn),及位龍生,
復(fù)
忻然割田宅均之。位龍早死,其子幼,佶龍撫之如己出。族弟羽先貧而孤,佶龍養(yǎng)于家,為
娶婦,始終厚遇之,無倦色。孫懋鼎,太學(xué)生,承祖志,待羽先如初。曾孫大俊,乾隆丙辰
進士。
梅銓字元衡,邑庠生。謹飭有德望,居父母喪未嘗
見齒。其從叔都御史器重之,延訓(xùn)兩孫二十年,日掩雙扉,娓娓講貫。子名長,歲貢
生。
詹謙吉字周六,邑庠生。性孝友,善事父母。弟三人易衣并
食,終身不忍析居。嘗授徒于外,歲暮歸次旅舍,見一人抱稚子泣,訊知以客途久困,將鬻
子為歸計,悉出所有贈之,卒不自言姓名。以子彬贈武定府同知。
王文
華字掌西。年甫冠,父卒。弟五人,其二異母弟,俱稚。文華奉孀母,撫諸幼弱
,竭力拄,內(nèi)外一身。為諸弟婚娶,延師以教其后,或舉明經(jīng),膺鄉(xiāng)薦,馀并有聲庠序
間
。性誠摯,不侵然諾。梅徵君文鼎每語人曰:“王掌西,今之古人?!?br />
濮陽慎
行字聞斯??滴跷熳优e人,幼聰慧,八歲能文。父歿,哀毀盡禮,奉母曲盡其歡
。叔
文玉貧無嗣,饔饗之資,喪葬之具,悉慎行任之。族兄某死不能殮,助之殯,并置田以供其
祀。
劉崧年字申及??滴跣撩e人,早失父母,及登賢書,
賀者至,輒以不逮存,鳴咽流涕。撫幼弟,及長授室,祖遺屋宇悉與之,身居卑陋勿計也。
試內(nèi)閣中書,不就。友教四方,無片牘卑有司。著《苑居詩草》、《閩游草》、《燕游草》
,藏
于家。
曾啟佐字相如。質(zhì)直好養(yǎng),嘗與公田百二十畝,以贍
其同祖之貧不能自存者。一切兇嘉之用,出入有經(jīng),補助有等,顧限于力,不能廣之一族,
心常以為憾云。
蔡應(yīng)恢字純祖,方伯逢時孫也。父鳳翼,精
研
《易》理,任寧海州訓(xùn)導(dǎo),致仕,訪友四方,莫知蹤跡。應(yīng)恢徒走,遍尋至滇南迎歸。生平
仗義樂
施,訓(xùn)諸子以義方,季子容尤以孝行稱。
高思居字伯安。幼
喪父母,事其祖甚孝,撫孤侄如己子。里有華某負重逋,將鬻子以償,思居質(zhì)田助之,得不
鬻。山溪橋圯,捐資修葺,行旅便之。嘗適寧邑路獲遺金數(shù)十鏹,坐待至明日還之,其人愿
折半以酬,卒不受。
胡大龍字超云??犊摎夤?jié),好以時緩
急人。值歲歉,合族之食,大龍捐倉谷百余石,不足復(fù)鬻產(chǎn)以濟。嘗筑東壩湖,役者以饑不
能赴。大龍出所儲給其食,仍散百余金以安其家,眾乃踴躍趨事。而水湍急久不定,大龍憫
眾勞苦,功不克就,因奮身躍湖中,工隨竣。至今民尸祝。
高化龍性至孝,祖小乾因事戍邊,化龍問關(guān)萬里尋遺骸,滴血負歸。宜興陳玉鑄為立傳。
耿肇字嶧南,邑庠生。幼失恃,孝事繼母,年五十居父世際喪
,哀毀廬墓,雖大雪嚴寒,不忍歸。同懷者十人,友愛無間。受分產(chǎn)僅數(shù)十畝,而黽勉有無
。族黨間時賴周恤,督課子侄,多所成就。老友湯學(xué)尹亡,子鴻幼孤,肇撫于家,妻以長
女。授經(jīng)課讀,鴻因得列諸生成家業(yè)。年六十八卒,總憲梅谷成哭以詩,有“傳經(jīng)不數(shù)劉
中壘
,式俗真同王彥方”之句。子楷勛,由拔貢仕定南知縣。
吳參公
監(jiān)生。考授州同。孝友廉介,不欺幽獨。嘗館編修孫卓家,卓母以三百金畀參公俾交卓。
其夕館被竊,卓母疑金已亡。參公曰:“吾適攜歸,未亡也。”故人子為畿令,饋兼金,卻
弗受。
鄉(xiāng)前輩皆重其品,折節(jié)下之,多所匡正。著有《學(xué)存草》。
詹上彩職員。五世同爨,兄彬,武定府同知。彩獨管家政,雍睦無間。性好施,力有不給,
輒轉(zhuǎn)貸以應(yīng)。嘗于旅次聞哭聲,詢知負客逋,鬻子將訣別,彩惻然向質(zhì)庫取二十金代償之。
有徽嫗轉(zhuǎn)徙至邑,將鬻子,贈金使挈歸。歲潦,炊飯遍施鄉(xiāng)人,偶遺一家,因自赍送,遂墮
水,乘流漂蕩,忽一舟至救之,乃郡守也。詢其由,大稱嘆。嘗倡修敬亭山諸勝及鰲峰悠
然亭。邑有營作,守令輒委董工,皆竭蹶竣事。
孫字
二
吉。年十二父歿,哀毀如成人。及長母歿,廬墓三載。有司屢旌其孝行,以諸生三舉優(yōu)行。
雍正二年舉孝廉方正,授六品職。生平篤志圣學(xué),言動不茍整躬。率族振貧恤孤,排難解紛
,存亡繼絕,至老不倦。為文純正平實,著有《共學(xué)編》、《獻疑》、《朱子教條》等書。
卒年六十九。
附
侯來保尚書陳迪之仆。迪
靖難時,抗節(jié)與六子同日死。時姻戚莫敢旁視,來保潛拾其遺骨還,葬宣城計家橋。
金俸醫(yī)官璞之仆也。本姓嚴,嘉靖中,璞以輪歲額死金陵。子校甫
在
襁褓,俸破產(chǎn)走京師,了公逋歸,以所贏百金營繕田廬,與妻聶氏同撫藐孤,勞瘁萬狀。郡
守聞而旌之。
以上《乾隆府志》
〔明〕
張
淵宣德三年歲饑,淵出粟二千石以助賑。有司以聞,特賜敕書,旌曰“義民”,
勞以羊酒。據(jù)敕書增
濮陽士京號蓬嶼。萬歷
中名諸生,性慷慨好義。時儀部周鹿溪以黨禍被逮,凡與友者人人自危,士京獨收恤其孤。
宜陽張芑山中危議禍,且不測,賓客皆散去,妻子無依,士京割宅居之,其他行誼多類此。
吳可敏字美生,原名徽明,晚自號東里處士。崇禎十三年大
饑,破資拯貸。又義率其族閭有力者,存恤甚眾。病既篤,出其宿券可千余金,悉焚于榻前
。次子簡,邑庠生,時方赴試,旌陽列高等。聞父病,亟歸,而父已卒,擗踴仆地,嘔血數(shù)
升后,百余日而歿。施愚山為其父子作墓志銘。
〔國朝〕
程朝宣字覲光,監(jiān)生,考授府經(jīng)歷。居水陽鎮(zhèn),以孝友聞。家無余資,而好善
如不及??滴跷熳託q饑,捐谷百五十石為粥以食餓者。雍正丙午水患亦然。夜有偷兒竇以入
,仆執(zhí)之,朝宣熟視其貌,遽給千錢縱之去。其人本良家子也,遂改行為賣菜傭,朝宣終不
言
其姓氏。
貢時奏世居南湖,與建平縣接壤。乾隆丙子,建邑
饑,時奏過其邑之蘆村保,突無煙者幾二十里。亟歸,出所藏谷三百余石往,集耆老按戶給
之,村民賴以全活。建平令高時驥廉其實,為題“澤被鄰封”額,遣吏率眾旌其門。
吳翔字雨來,歲貢生。鄰有董恒若者,年老無依,翔引與同居,飲
饌必潔。家人或不平,翔曰:“此吾父執(zhí)也,生于我乎館,死于我乎殯,吾其敢忘父志乎?
”居
十有四年而歿,翔具棺衾葬之。
張希仁號曉山。居家孝友,
尤嚴義利之辨。嘗道拾遺金百兩,訪其人還之。安貧好學(xué),耕余披誦不輟,類古之有道者。
陳壽隆邑之四望鄉(xiāng)人也。四世同居,親睦無間。有窶人子不
能婚,盜壽隆田質(zhì)諸旁邑,壽隆陰贖其田以歸,且助婚者金,俾成禮焉。又有再醮婦,攜前
夫?qū)O氏子適族人陳壽鵬。鵬歿,氏將鬻子以償債,壽隆解囊留之。比長,為婚娶,生二子,
乃遣其一歸孫氏,兩姓宗祧賴以不絕。
章俊字子超。事繼
母曲盡孝養(yǎng),兄弟九人,斗粟尺布必共之。乾隆辛未大旱,乙亥又大饑,盡出數(shù)年儲粟以給
族
里之不能舉火者。
王一桿原名一,字賡載,監(jiān)生,考授主
簿
。胸次豁達,雖橫逆至不與校。乾隆丙子丁丑饑,倡議減糶,多所存活。靳侯宗著贈以額
曰
“惠分桑梓”。
覃國慶邑庠生。父歿,事祖母、母俱孝。乾
隆
壬申丙子歲饑,捐谷平糶,鄉(xiāng)人效之。己丑大水壞圩堤,流棺無算,出資購高阜地,悉收瘞
焉
。生平慷慨好義,如周貧濟急等事,尤為人所難。
孫淵字
原涵,邑廩生。幼食貧,與伯兄溥日以文章相切,七試鄉(xiāng)闈,不售,屆貢而卒。初館于
廬
江,垂三十載,模范端嚴,纖芥不妄取。嘗獲藏金,推以付主宅者,群高其行。比反里,生
徒益盛,漸以舌耕裕生產(chǎn)。凡有義舉,勉力為倡,鄉(xiāng)人胥受其惠。
高
紹武居小東鄉(xiāng)。無事不入城市,每遇歉歲,減價糶谷以為常。嘗拓家塾,延名師
,俾村童無力就傅者來學(xué)焉。又造舟裘家渡,以濟行旅。在東鄉(xiāng)三十三都一圖碑見存。
梅彬郡庠武生。為人愿愨不輕諾,既諾則必踐其言。乾隆丁未邑
令修學(xué),以彬董其事,任勞者十二年。且率族人首輸千金為通邑勸,工用是成。
丁大誠字純一,由監(jiān)生捐職州同。性醇謹謙和,雖童孺不欺,故為闔
邑所重。家本素封,承其父蓁志,仗義急公,不遺余力。乾隆甲申倡修府學(xué)文廟,庚寅捐銀
五
百倡修縣文廟。又獨力捐修鄉(xiāng)賢名宦祠,戊申復(fù)倡修縣學(xué)文廟,置歲修市房若干間。敬亭書
院廢弛已久,大誠捐白金五百以資師生膏火。家祠傾圮,大誠獨力修建,并助祀田如千畝以
給祭祀。知府李本樟居官廉潔,丁母優(yōu),貧不能歸,大誠計所需賻之,里中諸寒,尤無不
周給,俾得卒業(yè)。其他如賑孤貧,恤鰥寡,焚券平糶,助葬掩骸諸善行,尤力行無虛日。家
以中落,迄無怨尤。居恒敝衣儉食,泊然如寒士,屢舉鄉(xiāng)飲大賓不就。
鐘懷珠字在浦,貢生。事親睦族,以孝義稱。乾隆壬申丙子間歲比不登,市米騰
貴。懷珠倡平糶,里人賴以存活者不計其數(shù)。而貧極不能舉火者,必出己谷按戶分給,務(wù)得
實惠。乾隆二十二年膺鄉(xiāng)飲大賓。
唐光寵字永年。性至孝,
卜村傍葬父,雖嚴冬風雪,朝夕依墓側(cè),未嘗稍離,事繼母如其母。金寶圩堤決,光寵變產(chǎn)
修
筑,合圩賴之。與鐘懷珠同舉鄉(xiāng)賓,咸以為賀。
羅一智字玉
珂。十二喪父,哀毀逾節(jié)。事孀母尤孝,兄一才羸弱,不勝力作,智輒兼任其勞。兄歿,撫
其孤成立。姊適陳,夫婦皆亡,遺甥六歲,智飲食教誨,有如己出。與唐光寵、徐模同預(yù)賓
筵,輿論無間。乾隆甲子饑,智出粟減糶,幾至乏囊。
唐玟
字佩恒,監(jiān)生。篤孝尚義。乾隆甲子,水決金寶圩,漂棺無數(shù),玟捐囊募拯,悉標議以待
,其無主者出資掩埋之。是年大,玟出倉谷減價平糶,或貸不能償則焚券。每歲終,計口
給貧,并捐義田十八畝,以贍族之貧不能婚娶者。
梅裕長字
問則,號萊園。福建巡撫孫,安慶訓(xùn)導(dǎo)勖成子。幼聰潁,徵君梅文鼎館其家,嘗授業(yè)焉。
長嗜學(xué),宜興儲在文、太湖魯一貞以父執(zhí)授《史》、《漢》諸書,終日講論不輟??な攸S叔
琪器重之,招至公署,優(yōu)禮特甚,無一語干私。中雍正甲辰舉人,十上春官不第,銓授河南
彰德府涉縣知縣。朱書“毋許需索”四大字于堂。每對簿,則具兩造于堂,諭以好言,爭者
感泣,輒請息不欲終訟?;蛴兴С?,則淚下如雨,其惻怛如此。甫半載,力陳于上官,解
組歸里門,授徒課孫以自適。
馮祺卿字采臣。三歲失母,
事
繼母以孝稱。有同堂兄侄相繼亡,祺卿撫其孤成立,俾臻饒裕無德色。居近一峰為西北道,
崎嶇,祺卿捐五百金采石砌,并建亭其中,以惠行旅。乾隆二十年舉預(yù)賓筵,學(xué)使以
“品冠睢陽”匾獎之。
張以寅字亮臣。父性卞急,患癱瘓,
寅左右扶負,俟色而進,或怒則跪而受杖,歷二年無間旦晚。兄弟五人,寅居長,承父命,
飲
食教誨無不備至。故二弟士燮,三弟以安,四弟汝德,五弟汝勛,以及寅子勛子皆蜚庠序聲
。乾隆乙巳大旱,寅出倉谷二百石賑其里族者,又當捐田八十畝于家祠,以資時祭。其歲時
周恤貧乏難以枚舉。
孫元瑾字彥瑜,監(jiān)生。捐職州同,家故
饒于資,食指日繁。元瑾乃棄舉子業(yè),獨庀家事。仍延名師課其弟元璨、元瑛、源潮,俾各
成
立,稱兢爽焉。歲乙巳大歉,本支子弟思售公產(chǎn)以濟兇荒,元瑾亟捐己資應(yīng)之,事乃寢。父
廷柱,叔廷相,重修府學(xué)明倫堂,材美工良,元瑾實經(jīng)理之。
江云字源,恩貢生。乾隆乙巳米價騰貴,云僅中人產(chǎn),倡首捐資買谷平糶,鄉(xiāng)人德之
。平日于貧難婚嫁者,助以金。鬻妻子者,濟以粟,蓋勇于為善有素云。
以上據(jù)《
事實冊》增
南陵縣
〔明〕
丁恕
字子貞。性敦厚
好義,鄰人垣壞,獲束帛,內(nèi)皆白金簪珥也,急還之。
何璧
力崇正學(xué)。冠昏,一遵家禮。遼東太學(xué)生邱經(jīng),嘗寄五百金。邱卒,璧訪其里人張隅,召
經(jīng)弟還之。
許夢號明宇,邑庠生。博覽群書。少與兄夢熊
同力作以奉親。兄成進士,旗資產(chǎn)僅中人,而樂施予。萬歷戊子、己丑、戊申,邑大,多
道者,瘞之,躬載粥,望門相餉,賴全活者甚眾,里稱厚德。
秦
邦相號慕新。秉性和惠。萬歷中,苦水旱,設(shè)義倉貯賑。周人婚葬,歲以為常
。侄以貧廢學(xué),相勉之,常給以膏火。假貸遍村野,臨終悉焚其券。
戴
芘號華邱。少失怙,事母以孝聞。二弟幼,撫以成立。二弟復(fù)早世,所遺孤侄
皆藉教養(yǎng),析產(chǎn)一如己子。后子侄列庠序,登科弟,人稱義方之報。
張
應(yīng)宿號繩柏。由纂修貢授光祿署丞,居鄉(xiāng)居官并謙謹廉飭。嘗以軍需奉命入秦,
謝絕饋遺。所過以清介稱,嗣乞歸。著詩自娛,邑舉鄉(xiāng)飲賓。
朱思湃性樂施予。萬歷五年大,出谷千石以賑,巡按朱特旌焉。十六年子文敏復(fù)賑饑,縣
令郝題其門曰“尚義之門”。
葉殿賢慷爽好義。崇禎間太歉
,流離載道。賢捐資煮粥,以哺饑者,凡數(shù)月。又施瘞道??ひ仂浩溟偂?br />
吳忠允字象先,忠臣景后,邑庠生。父早歿,事母撫弟,孝友備至。年七
十四,三月前預(yù)知卒期,屆期呼子侄輩畢集,教以忠孝睦姻。沐浴更衣,端坐而逝。
王秋性豪爽,有識鑒。嘗捐資刻《大觀本草》,建惠川橋。殷尚
書正義、尤都憲振德、陳都憲道基微時,秋一見折節(jié)器重,多方資讀,后皆貴顯,毫無德色
。
王宗憲輕財尚義。崇禎間歲旱,嘗捐谷二千余石助賑,災(zāi)
民多賴以存活。孫有鼐,庠生,以謹恪見稱里黨。善詩詞,著有《谷中人集》。以子廷介邀
贈,詳封蔭。
劉維和號懷順。性醇謹,動必以禮。父早肯析
產(chǎn),以二讓兄,而己但取一。母氏饔飧,身獨仔肩。家不甚殷,助婚助葬,好周人急。以子
有源貴受封,年八十一卒。祀鄉(xiāng)賢。
周儀字宗式。孝友正
直,父母既葬,廬墓三年。與兄析產(chǎn),義讓其二。領(lǐng)正德庚午鄉(xiāng)薦,辭里甲百金饋。及宰宣
平,有廉愛聲。
王可字寅仲,庠生。崇禎間,頻歲荒旱。
斗米三錢,為煮糜以賑,凡數(shù)月。有同學(xué)友給入別室,預(yù)藏一女優(yōu)于內(nèi),愕然急自牖
中
逸出。后舉優(yōu)行,督學(xué)某為表其閭。
〔國朝〕
劉篤生字君因,觀察有源次子,庠監(jiān)生。性仁慈,恂恂自下。嘗煮粥以食饑人,施以瘞道
。鄰有以屋售者,不忍其露處,既予值,復(fù)聽久居焉。買女婢既至,詢知為宦裔,亟召其父
還之。人盜賣其山木二千余株,莊佃竊其倉谷而詭以盜劫告,概笑置不問。家益落,終身欣
然自若也。卒年七十,祀鄉(xiāng)賢。以子繩武贈知縣。
梁谷字
元錫。由邑庠入監(jiān),前壬午積分貢生,考授府通判。順治初,奉詔征,以母年老不赴。為人
慈和愷悌,嘗因歲荒出粟三百石以賑饑。
王養(yǎng)元字體乾,庠
生。家貧,竭力供甘旨,母病,糜股以進,病立愈。伯兄病篤,一子幼,藥餌殯葬俱身獨任
。
弟某被誣,力營救脫,而不令弟知。邑有受侮豪族者,輒伏義助理,其人潛致饋謝,峻卻不
受。晚年撫孫奐曰:“汝必大吾門,恨我不及見也?!焙蠊缙溲裕潇豚l(xiāng)賢。
方初元字汝貞,少有至性,父希明,貧甚。勉力甘旨以事其母朱,朱分以食
初元,輒不忍受。及長授徒,御酒肉,默念父母,洗腆不給,食不下咽。其伯父希珍與其子
相繼亡,為撫遺孤如己出。族有窶人,子質(zhì)富家,亟畀金贖歸。嘗罄館谷以周匱乏。買地治
生壙,逾年為強有力者所奪,且以橫逆加,卒置不較。孫伸,中康熙己未進士,選庶常。
黃龍光字龍生,庠生。家無中人產(chǎn),性好施予,里有貧鬻妻者
,數(shù)家咸賴保全。有以重資托孤者,堅辭不得,孤殤,盡以其資付孤之親者,始終不染毫
末
。初龍光父以三十金購田三畝,其人據(jù)不與,后子弟欲與爭。龍光曰:“我能讓過五十年,
汝
輩不能忍一時乎!”其德量如此。后以子學(xué)勤封費縣知縣。
王熙
字緝之,邑庠生,砥行讀書。事父母色養(yǎng)備至,及歿,購地營葬。自祖父母暨伯兄父子皆
歸殯,費俱己出,至稱貸變產(chǎn)不懈。第五兄早世,為撫遺孤成立,侄孫少孤,亦賴熙撫,熙
初艱于嗣,年五十后連舉二子。
朱時升早失怙恃,撫兩幼弟
,皆為授室。至老猶同居。嬸母孀而貧,歲給米薪,堂侄伶仃,代為婚娶。助同族之不殯者
,三嫁孤女之不能嫁者二。里中稱升篤內(nèi)行云。
劉發(fā)宣字君
考,觀察有源季子,邑庠生。穎悟善記,誦出入經(jīng)史,一時才彥莫先。性廉慎,布袍踽步,
無紈習。順治間歲饑,同叔兄篤材各捐谷三百石以賑。巡撫蔣上其事,詔賜旌獎。篤材字
君培,敦行好義,與弟同心,嘗募建文昌閣為會文所。族士多所造就。
劉學(xué)禮字繩如??滴醣缥渑e。涇有故人子貧甚,攜妻將遠鬻,遇諸途,急稱貸
二十年二十年,《乾隆府志》作“二十金”。
,俾得完聚。歲辛亥大旱,族多不火者,禮曰:“吾無谷可均”,乃鬻田二十畝
分給之。
黃學(xué)字敬若,歲貢生。年十六居母喪,勺水不入口者數(shù)日,
父憐之,再三慰諭,始稍就食。居家恩義兼至,人以急告,必多方周恤。絕口不言人過,聞
人善輒津津樂道。
汪象琚字系珩,邑庠生。父卒三月,琚始
生。嫡生庶三母以琚故,同備嘗艱苦。琚事之孝養(yǎng)均至,不敢岐視。伯含初石塋甚宏麗,有
某私以石鬻豪家,毀折殆盡。琚訟歸其石,并奉伯母合葬,費多金不惜也。會歲饑,里多流
亡,琚隨力收恤,給牛種使得出歲除。計族憐之貧乏者,分上中下給錢谷有差。
馮鶴徵順治里干順治里干,《乾隆府志》作順治甲午。
武舉。幼喪母,繼母嚴厲,徵曲為承順。父久而憐之,
遣別居,田產(chǎn)器物悉以讓弟。父亡,弟產(chǎn)盡廢,復(fù)召與同居,為婚娶,延師教誨。性坦白,
遇事直言,有欲就質(zhì)曲直者,往往望門而返。
戴上順篤孝友
,好施予,事繼母謹??滴跣梁ゼ氨鷼q俱,上順前后捐谷百石以賑
。其族戴其召,字明,邑庠生,性嚴肅,顰笑不茍,為邑人所敬禮。又戴志尚,幼孤,耿
介自立,慷慨好施,族賴舉火者數(shù)十家。有邑紳貸百金,之任后以千金寄存,尋取去,封識
宛然,絕不言及所負。
戴志讓事見前。
何
嘉祺字介吉。嘗因邑人困于里役,條陳利弊,懇行《條編》,觸當事怒,遣戍秦
州,時泣送郊外者歲數(shù)千人。康熙辛酉赦歸,邑中紳士咸作詩頌美焉。
周有舉家貧,訓(xùn)蒙。年五十四無子,嘗于冬月自館歸。適旌邑篾工郭某兄弟經(jīng)年
擘
畫,積金三十余兩遺失道廁,為所得。郭欲自斃。有舉攜還之,因泣謝去,后連舉二子。年
八十四卒。
姚希夔性誠樸好施。嘗撫人遺孤,為之婚娶,俾
有成立者四人。有以貧鬻妻,亟捐金為留之三人??滴蹰g歲遇宗疫,夔罄所積,賑米粟,施
藥餌,死者復(fù)市棺葬之。
劉應(yīng)湛字蔚起,邑庠生。康熙丙子
秋就試句容,時蛟發(fā)山中,平地水高數(shù)丈。湛亟登城呼曰:“有救一人者予二金!”用是人
爭奮
力救援,得不死者凡數(shù)十人。湛傾橐如約予之,不足更轉(zhuǎn)貸以給。其被溺死者,復(fù)買收瘞
焉。
徐五元家僅中人產(chǎn),而性仁慈。康熙亥子間,荒疫至
。元罄囊以周仝族,經(jīng)營米粟逐戶計口給之,病者濟以藥餌,凡數(shù)月??h令方為舉鄉(xiāng)飲賓。
馬晉邑廩生,性醇厚,多長者行,嘗應(yīng)試郡城,拾遺金于
道,坐待還之,其人分半謝,辭曰:“吾不利全而顧受半耶!”精岐黃業(yè),歲戊子己丑,時
疫盛
行,晉比戶醫(yī)治,不受人饋。人問之,曰:“今屬何時,忍受饋耶!”
張
士毅弱冠亡父。嘗割股療母病,路拾遺金,坐待其人還之。
汪節(jié)生
樂善好施。嘗建亭子橋、山嘴橋以濟行者。又于青南接壤處建錢家橋,皆獨力捐
金成之。雖繼以稱貸,弗顧也。
吳錕字玉友,附監(jiān)生。本
休寧人,入籍南陵,后遷居宣。幼喪母,哀毀執(zhí)禮如成人。孝事庶母,不啻親生。諸兄析箸
,資產(chǎn)概不與較。伯兄子早孤,教育備至,宗族姻戚之貧者,多賴其助??滴跷熳?,雍正
丁未值歲歉,共捐米六百石賑饑。又屢捐金助修府學(xué)暨宣南二學(xué)。嘗買陸氏墳山營葬地,師
擇穴正逼陸塋,憮然曰:“吾欲昌吾后,陸?yīng)毑挥蠛?”遂罷其事。后以子瑞受封,年
八十
三卒。子芳,字聯(lián)先,貢生,幼喪母,哀慟逾成人。繼母病經(jīng)年,晝夜護視,不少懈。撫育
異母弱弟,友愛尤篤。性好施與,夏茶冬絮,助婚娶,賑饑黎,鄉(xiāng)人德之。孫一鳳,由副榜
授教諭;國俅,舉人。
吳芳事見前。
劉
沛字霖起,光祿楷第五子,中康熙癸巳舉人。性孝友,居喪哀毀盡禮。兄弟先后
并逝,沛調(diào)護諸孤,俾各成立。初光祿置義田贍族,沛更給膏火勸讀。給米肉養(yǎng)老,歲歉不
敷,倡捐以濟。邑有公舉,皆嘗竭力事。助婚、贖鬻、施棉、給
,施予不吝。后觀政刑
部,期滿未仕,卒。著有《日新園詩文集》,藏于家。次子攜,己酉舉人。
劉燾字彤起??谄咦?,九歲通經(jīng),補諸生。號稱神童。年二十,中康熙戊子
舉
人。幼喪生母,哀慟幾絕。事父與嫡母,曲盡歡心。嘗捐千余金建造宗祠,復(fù)屢捐金助修文
廟、關(guān)壯繆廟、惠民橋、青弋江圩壩。雍正丙午邑大水,散谷賑饑,全活無算。生平性喜藏
書,工書能詩。以子祖佑受贈,詳封蔭。
朱之寰侍父病數(shù)
月
,衣不解帶,每夜必數(shù)起。母病,復(fù)割股調(diào)藥,后母染瘋疾,寰侍奉益謹。子姓百余人同爨
五
世。嘗還遺金以救急,捐倉谷以賑饑。有陳某以負債鬻妻,寰自莊所糶谷還,攜銀三十余兩
傾
囊予之,遂徒手歸。
劉宏振字聲玉,州同。少隨父之官壽陽
,讀書之暇,旁通吏治。叔沛總理祠務(wù),振同心事,家政以肅。師張某卒,貧甚,出資助
殯葬,并為其家力御外侮。歲壬子,當事議于本邑漕糧照旌太例改折,邑人相持不敢言,振
獨力陳利弊,事得寢,通邑便之。
謝玉繩字右衡。弟賜,字
公達,并邑廩生。慷慨好施,邑造文廟,買基以拓東廡。歲暮輒發(fā)粟給棉以恤族黨。嘗捐金
全人妻子十一家。買地二十五畝,收葬枯骨千余具。
何天安
字孟甄。由庠生為歲貢。性孝,母病劇,仰天而泣。夢得藥方進之,獲瘥。居父母喪,朝夕
泣奠,三年如一日。捐金修文廟、橋梁、祠宇,皆不遺余力。值歲饑疫,賑粟施藥,全活頗
多。舉鄉(xiāng)飲賓,年八十二卒。
王茂京邑諸生。少孤,生母亦
早喪,事嫡母備極孝養(yǎng)。復(fù)體母意,周給外家甚厚。族姻貧乏,捐助無吝。繁昌有鬻妻者,
捐金代償獲全。又嘗捐造赤沙灘、回龍墩諸橋,至今人頌其德。
俞藻
貢生。性孝友,兄已出嗣,析產(chǎn)仍均,且辭豐受約。族有孀婦三人極貧,贍之終
身,死復(fù)為之棺殯。捐田三十余畝,為族塾膳修之需。其居在義興圩,圩被水沖決,倡捐修
筑,至今賴之。
李時基歲貢生,少貧,以善事父母聞。代兄
服勤,未嘗言瘁。中年始置田宅,救急恤窮,賴以舉火者甚眾。歲饑粒米斗金,族有逐兒者
,為收養(yǎng)之。堂弟時升,侄應(yīng)弼、應(yīng)轉(zhuǎn),無力婚葬,資助無吝。女弟二,適人后生計窘乏,
并為置產(chǎn)而自輸糧云。
陳其昌字順之。父老弟貧,獨任孝養(yǎng)
。父喪明,扶掖護視,歷久不懈??滴跷熳蛹撼箝g歲,族之待以舉火者三十余家,又捐腴
田十一畝入宗祠。兩舉鄉(xiāng)飲介賓,壽八十八。
以上《乾隆府志》
〔明
〕
王孟萬歷間人,嘗以捐谷助賑。請給義民冠帶扁額,部照
尚存。
〔國朝〕
諸音慶職員。幼失怙恃,
家故貧。比長務(wù)勤儉,稍裕生產(chǎn),遂推有余以濟不足,行義足嘉焉。子天相,考授主簿,克
光前緒,惠及鄉(xiāng)鄰,當事屢獎之。
諸天相事見前。
王京仁州同職??滴跛氖四甏迕耩?,仁按戶給谷。雍正十二年水
災(zāi)亦然。子申孚,國學(xué)生,好行其德,族黨稱之。
王中孚
事
見前。
葉鳳吉職監(jiān)生。積善好施,邑南半山嶺,高數(shù)十丈,
石為路,以便行人??滴跷迨甏簌?,捐谷五百石。臺司以下咸旌以額。
王錦附貢生。九歲喪父,與弟郁林怡怡友愛,以色養(yǎng),博母氏歡。長居
鄉(xiāng)里,輕財重義,昆弟同心。郁林子附貢生,同州職,長禧。施粥拯饑,市埋,亦克承
先澤云。
王長禧事見前。
陳可勛
職員。自其祖友暄倡建崇圣祠,義聲動鄉(xiāng)邑??蓜追Q濟美焉,若修城垣,埋骼,輸粟饋
藥,以拯貧病。捐田積谷,以培宗支,皆黽勉為之,至老不倦。
何廷鳳
監(jiān)生。濟兇荒,周急難,誼深桑梓。邑令表其門。
賈逢源郡庠生。居家孝友,內(nèi)行無玷。年饑出儲粟以食餓者,不足則鬻田繼之。
許兆衡六世同居,和睦無間。嘗曉行經(jīng)盛家橋,見遺金重可百兩,坐
待其人還之,蓋當涂陳姓赴繁昌販丹皮者。陳欲酬以金,衡掉頭去。
張
永泗五世同居,治家嚴肅。兇年周恤鄉(xiāng)里,勇于為善。嘗修治奎湖石路,行人便
之。
葉金臺庠生。歲饑饉,嘗鬻田典衣以周鄰里。疫作,則
合藥為丸,存活甚眾。歿而無后者,助以棺,其義舉多類是。
盛家愷為人識大義,不屑為錙銖計。處家以和,待人以厚,均能為其難。
汪侑元素行醇愨,日以敦本崇實訓(xùn)其子。年九十一無疾逝。子中柱,文行有美
譽,以增廣生終。
汪中柱事見前。
何逢泰
貢生。自奉儉約,遇義舉則以身先之,雖傾囊倒篋,不少吝。
葉必礦貢生。年近七旬,猶與同懷諸弟如童稚歡,其天性有過人者。至于助婚
喪,修橋梁,恒孳孳如不及云。
潘人鳳國學(xué)生,好義急公,
人推長者。鄰有孀婦吳氏,撫孤守志,苦斷炊,每月給米三斗,以濟其窮。故人周茂先年老
無依,養(yǎng)贍十余年,歿則營殯葬焉。
李廷監(jiān)生。事節(jié)母盡
孝。每歲暮,散谷以贍族人之貧乏者。厥后捐腴田十余畝,收租均給,歲以為常。
章可托職員。生半月而孤,事母跬步不離,人稱其孝。宅心忠厚,與
人無爭,每見善行必赴之,雖瓶無儲粟,廓如也。
章可誠國
學(xué)生。家僅中人產(chǎn),推有濟無,待舉火者甚眾。遇災(zāi)恤鄰,同異姓胥受其惠。
葉時勉州同職。同弟時省修學(xué)捐田,并承先志。乾隆乙巳旱,共輸粟三百
石以濟鄉(xiāng)鄰??h令旌以額曰“吉人為善。”
葉時省事見前。
汪應(yīng)錦邑諸生。乾隆十二年捐資數(shù)千金,筑圩六百七十余丈
,以御水患??な仂阂灶~曰“義茂南邦”。
張恒升國學(xué)生。
力學(xué)敦行,為鄉(xiāng)里式。外舅鄧老而貧,迎養(yǎng)于家,歿且葬,復(fù)置田宅恤其孤。族侄某,貧不
能娶,割田助之,乾隆丙子大荒,捐谷濟饑,多所存活。
王廷柱仗義周急,不拾遺金,里人誦之。
汪自新貢生。孝子元
霄其父也。自新嘗在青陽、銅陵及南陵境獨建橋路七處,共費白金九千四百兩有奇。
劉有章字暗初。性孝友,父卒,謹書遺命于壁,時泣誦不敢忘。撫弟
妹俾成立,襄理宗事,修舉廢墜,族人賴焉。詳見縣舊志。
王元趙
太學(xué)生。事親有順德,敦善施惠于人,實有所濟。學(xué)使額獎之。
葉大芳乾隆五十年旱災(zāi),捐谷五百余石以濟族鄰,其平日睦姻任恤多類是,
學(xué)使以“孝義遺范”扁額表之。
按:王元趙之子文粹,葉大芳之子廷選,各以其父遺命,
捐田
入春谷書院為膏火資。又戴上升之子大楚,谷大案俞拔齋之子式金,戴期達之子允紀,劉承
翔之子鐘華,皆承父志捐助書院田畝,有差。應(yīng)由縣查明坐落丘段,補列書院項下,茲不備
登。
戴上升字尋樂。監(jiān)生,生能色養(yǎng),歿善承先,捐置義田
,建橋修路,急公助賑。學(xué)政周兆基給以“孝義繼述”扁額。
謝珍性敦孝友,質(zhì)直好義,建橋利涉,鄉(xiāng)黨稱之。
以上據(jù)《事實冊
》增
涇縣
〔宋〕
凌瑗字伯溫。風裁純正,
曾
預(yù)里選,應(yīng)進士舉不弟,遂歸。優(yōu)游文史,不復(fù)有仕進意。季父策奏補校書郎,調(diào)婺州永康
尉,再調(diào)郢州司戶,稱能吏,未幾掛冠。
周庭堅家居烏城,
親早喪,二弟庭翼、庭揚尚幼,堅教育備至,相友愛。所居有棣花閣,里人聞于太守,陳
名曰“和睦之家”。
包整號南堂居士。少嗜學(xué),訓(xùn)子弟方
嚴,貯書為萬卷堂。有子三人,泰明,迪功郎致仕;泰亨,解進士;泰有,文林郎,劍浦縣
丞。兄弟義聚八十余年,有靈芝產(chǎn)其舍。舍人王芾名其堂曰“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