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京
東京 西京 南京 北京
○京東路
東路 西路
○京西路
南路 北路 四京
皇五年以曹、陳、許、鄭、滑五州為京畿路,至和二年罷。
○東京
東京,開封府。(治開封、祥符二縣。)
地里。(東至本京界二百四十五里,自界首至南京六十里。西至本京界一百
一十五里,自界首至鄭州二十五里。南至本京界二百一十五里,自界首至陳州一
百五里。北至本京界一百里,自界首至滑州一百里。東南至本京界二百五十五里,
自界首至毫州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本京界一百五里,自界首至潁昌府七十里。東
北至本京界一百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曹州一百三里。西北至本京界一百一十五里,
自界首至衛(wèi)州七十五里。)
戶。(主一十八萬三千七百七十,客五萬一千八百二十九。)
土貢。(方紋綾三十匹,方紋紗三十匹,蘆席一十領(lǐng),麻黃一十五斤,酸棗
人一斗。)
縣一十七。(建隆元年改匡城縣為長垣,四年升東明鎮(zhèn)為縣。咸平五年升通
許鎮(zhèn)為咸平縣。大中祥符二年改浚儀縣為祥符。熙寧五年廢滑州,以白馬、韋城、
胙城三縣隸府;又廢鄭州,以管城、新鄭二縣隸府;仍省原武縣為鎮(zhèn)入陽武,滎
陽、滎澤二縣為鎮(zhèn)入管城。元豐四年復(fù)置滑州,白馬、韋城、胙城三縣復(fù)隸滑州;
八年復(fù)置鄭州,以管城、新鄭二縣,原武、滎陽、滎澤三鎮(zhèn)復(fù)為縣,并隸鄭州。)
赤,開封。(六鄉(xiāng)。赤倉一鎮(zhèn)。有汴河、惠民河、通濟渠、浚溝、逢澤、沙
海、蓼是、吹臺。)
赤,祥符。(八鄉(xiāng)。陳橋、郭橋、八角、張三館四鎮(zhèn)。有夷門山、蔡河、廣
濟河、金水河。)
畿,尉氏。(京南九十里。八鄉(xiāng)。朱家曲、宋樓、盧館三鎮(zhèn)。有惠民河、長
明溝、三亭、制澤陂。)
畿,陳留。(京東五十二里。四鄉(xiāng)。北南、城西、城南、城東、河口、蕭館
七鎮(zhèn)。有皇柏山、狼丘、汴河、睢溝。)
畿,雍丘。(京東八十七里。七鄉(xiāng)。圉城一鎮(zhèn)。有汴河、圉城。)
畿,封丘。(京北六十里。六鄉(xiāng)。潘一鎮(zhèn)。有黑山、白溝河、黃池、封丘臺、
期城。)
畿,中牟。(京西七十里。五鄉(xiāng)。白沙、圃田、萬勝三鎮(zhèn)。有汴河、鄭河、
圃田澤、中牟臺。)
畿,陽武。(京西北九十里。一十鄉(xiāng)。陽武歸一鎮(zhèn)。有黑陽山、黃河、汴河、
白溝河。)
畿,酸棗。(京西北九十里。五鄉(xiāng)。草市一鎮(zhèn)。有土山、黃河、金是、酸
棗臺。)
畿,長垣。(京東北一百五里。七鄉(xiāng)。有濮水、刃河、蒲城。)
畿,東明。(京東九十里。六鄉(xiāng)。故濟陽一鎮(zhèn)。有廣濟河、東明城。)
畿,襄邑。(京東一百七十里。六鄉(xiāng)。崇化、黎驛二鎮(zhèn)。有汴河、睢水。)
畿,扶溝。(京南一百八十里。五鄉(xiāng)。建雄、義聲二鎮(zhèn)。有祁耶山、洧水、
白水。)
畿,鄢陵。(京南一百六十里。四鄉(xiāng)。馬欄橋一鎮(zhèn)。有洧水、氵┆水、太
丘城。)
畿,考城。(京東一百八十里。四鄉(xiāng)。有葵丘、黃溝。)
畿,太康。(京東南二百三十里。八鄉(xiāng)。高柴、崔橋、青桐三鎮(zhèn)。有蔡河、
渦水。)
畿,咸平。(京東南九十里。四鄉(xiāng)。有牛首城、裘亭。)
○西京
西京,河南府,河南郡。(治河南縣。)
地里。(東京三百八十二里。東至本京界二百里,自界首至鄭州六十里。西
至本京界一百八十六里,自界首至陜州一百里。南至本京界八十二里,自界首至
汝州七十八里。北至本京界六十五里,自界首至孟州五十五里。東南至本京界一
百九十里,自界首至潁昌府一百二十里。西南至本京界三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
虢州一百二十五里。東北至本京界六十里,自界首至孟州二十五里。西北至本京
界二百三十六里,自界首至絳州二百里。)
戶。(主七萬八千五百五十,客三萬七千一百二十五。)
土貢。(蜜、蠟各一百斤,瓷器二百事。)
縣一十三。(乾德元年省望陵縣入登封。景德四年升永安鎮(zhèn)為永安縣。慶歷
三年以王屋縣隸孟州,復(fù)以孟州汜水縣隸府,省入鞏縣為行慶關(guān),又省壽安、潁
陽、偃師、緱氏、河清、王屋縣為鎮(zhèn),四年復(fù)舊。熙寧三年省洛陽縣入河南,潁
陽縣為鎮(zhèn)入登封,伊闕縣為鎮(zhèn)入伊陽,福昌縣為鎮(zhèn)入壽安,偃師縣為鎮(zhèn)入緱氏,
以王屋縣隸孟州;八年復(fù)置偃師縣,省緱氏縣為鎮(zhèn)入焉。)
赤,河南。(四鄉(xiāng)。建春門、彭婆、洛陽、龍門、上東門五鎮(zhèn)。有周山、萬
安山、□□山、北邙山、委粟山、伊水、洛水、澗水、金水。)
赤,永安。(京東八十五里。三鄉(xiāng)。孝義一鎮(zhèn)。有少室山、鳳臺□、□□山、
□河。)
畿,偃師。(京東六十里。二鄉(xiāng)。緱氏一鎮(zhèn)。有首陽山、緱氏山、半石山、
景山、黃河、曲洛。)
畿,鞏。(京東一百一十里。一鄉(xiāng)。有侯山、九山、黃河、洛口。)
畿,登封。(京東南一百三十里。二鄉(xiāng)。潁陽、曲河、費莊三鎮(zhèn)。有嵩山、
太室山、箕山、陽城山、潁泉。)
畿,密。(京東南二百里。一鄉(xiāng)。大隗一鎮(zhèn)。有方山、大隗山、陘山、洧水、
氵┆水、鄶水。)
畿,新安。(京西七十里。二鄉(xiāng)。慈澗、延禧二鎮(zhèn)。有缺門山、長石山、金
水、谷水、陂水。)
畿,澠池。(京西一百五十六里。三鄉(xiāng)。土壕一鎮(zhèn)。有天壇山、廣陽山、黃
河、澠池水。)
畿,永寧。(京西二百一十里。五鄉(xiāng)。府店一鎮(zhèn)。有二崤山、熊耳山、焦
山、天柱山、黃河、杜陽水。)
畿,長水。(京西二百四十里。三鄉(xiāng)。上洛一鎮(zhèn)。有壇山、松陽山、洛水、
松陽水。)
畿,壽安。(京西南七十六里。八鄉(xiāng)。柳泉、福昌、三鄉(xiāng)三鎮(zhèn)。有錦屏山、
鹿蹄山、憩鶴山、女幾山、洛水、昌水、少水。)
畿,伊陽。(京南二百六十里。四鄉(xiāng)。小水、伊闕二鎮(zhèn)。銀一場。有三涂山、
鼓鐘山、陸渾山、伊水、氵育陽水。)
畿,河清。(京北四十五里。三鄉(xiāng)。長泉一鎮(zhèn)。有青要山、氵庸氵庸水。)
監(jiān)一。(熙寧七年置,鑄銅錢。)
阜財。(京北四十里。)
○南京
南京,應(yīng)天府,睢陽郡。(唐宋州。梁宣武軍節(jié)度。后唐改歸德軍。皇朝景
德三年升應(yīng)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升南京。治宋城縣。)
地里。(東京二百八十五里。東至本京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單州一百一
十里。西至本京界九十五里,自界首至東京二百里。南至本京界一百三十五里,
自界首至毫州三十五里。北至本京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單州三十里。東南至
本京界一百一十五里,自界首至毫州三十里。西南至本京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
至東京二百二十五里。東北至本京界一百三十五里,自界首至單州四十五里。西
北至本京界九十五里,自界首至東京一百八十里。)
戶。(主六萬五千四百九十,客二萬五千八百四十四。)
土貢。(絹二十匹)
縣七。(景德三年升宋城縣為次赤,寧陵、柘城、谷熟、下邑、虞城、楚丘
六縣為次畿;大中祥符七年升宋城縣為正赤,余縣為正畿。)
赤,宋城。(六鄉(xiāng)。城東、河南、葛驛三鎮(zhèn)。有汴水、睢水、渙水。)
畿,寧陵。(京西五十五里。五鄉(xiāng)。新城、新興、長寧三鎮(zhèn)。有汴水、睢水、
渙水。)
畿,柘城。(京西南八十里。七鄉(xiāng)。八橋一鎮(zhèn)。有渙水、包水、泓水。)
畿,谷熟。(京東南四十里。六鄉(xiāng)。高辛、濟陽、營城三鎮(zhèn)。有汴水、谷水。)
畿,下邑。(京東一百二十里。六鄉(xiāng)。會亭、濟陽二鎮(zhèn)。有汴水、黃水。)
畿,虞城。(京東北五十五里。五鄉(xiāng)。治平一鎮(zhèn)。有孟諸藪。)
畿,楚丘。(京東北七十里。五鄉(xiāng)。有景山、京岡。)
○北京
北京,大名府,魏郡。(唐魏州,魏博節(jié)度,后為天雄軍?;食瘧c歷二年升
北京。治元城縣。)
地里。(東京四百里。東至本京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鄆州一百一十里。
西至本京界一百五里,自界首至磁州五十五里。南至本京界六十一里,自界首至
澶州六十九里。北至本京界一百八十里,自界首至貝州三十里。東南至本京界一
百二十里,自界首至濮州六十里。西南至本京界一百一十八里,自界首至相州八
十二里。東北至本京界九十八里,自界首至博州一百二里。西北至本京界七十里,
自界首至州三十里。)
戶。(主一十萬二千三百二十一,客三萬九千五百四十八。)
土貢。(花纟由、綿纟由、平纟由各一十匹,紫草五十斤。)
縣一十三。(熙寧五年省永濟縣為鎮(zhèn)入館陶,尋改隸臨清;六年省大名縣為
鎮(zhèn)入元城,洹水縣為鎮(zhèn)入成安,經(jīng)城縣為鎮(zhèn)入宗城。)
赤,元城。(二鄉(xiāng)。大名、故城、定安、安賢四鎮(zhèn)。有愜山、御河、大河故
瀆、屯氏河。)
畿,莘。(京東九十里。四鄉(xiāng)。馬橋一鎮(zhèn)。有泉源河。)
畿,朝城。(京東南八十里。二鄉(xiāng)。韓張一鎮(zhèn)。有武河、黃河。)
畿,南樂。(京南四十四里。四鄉(xiāng)。有大河故瀆、枯繁河、金是。)
畿,內(nèi)黃。(京西南一百二十四里。五鄉(xiāng)。有御河、水、蕩水。)
畿,成安。(京西一百里。四鄉(xiāng)。洹水一鎮(zhèn)。有安陽河、漳河。)
畿,魏。(京西三十五里。二鄉(xiāng)。李固一鎮(zhèn)。有漳河、王鳳渠。)
畿,館陶。(京北四十五里。二鄉(xiāng)。淺口一鎮(zhèn)。有御河、漳河、屯氏河。)
畿,臨清。(京北一百五十里。四鄉(xiāng)。延安、永濟二鎮(zhèn)。有御河、張甲河。)
畿,宗城。(京西北一百七十里。五鄉(xiāng)。蓋館、武道、經(jīng)城三鎮(zhèn)。有張甲河、
漳渠。)
畿,夏津。(京東北二百五十里。二鄉(xiāng)。孫生一鎮(zhèn)。有屯氏河、澗溝河。)
畿,清平。(京東一百八十里。二鄉(xiāng)。有新渠、金是。)
畿,冠氏。(京東北六十里。三鄉(xiāng)。清水、博寧、普通、劉、桑橋五鎮(zhèn)。
有山水、沙河。)
○京東路
熙寧七年分東西路。元豐元年詔河北東西、永興秦鳳、京東東西、京西南北、
淮南東西路轉(zhuǎn)運司通管兩路,以河北、陜府、京東、京西、淮南路為名,提刑、
提舉司仍舊分路。
○東路(州八,軍一,縣三十七。)
望,青州,北海郡,鎮(zhèn)海軍節(jié)度。(唐平盧軍節(jié)度?;食净迥旮逆?zhèn)海軍。
治益都縣。)
地里。(東京一千一百三十里。東至本州界五十里,自界首至濰州一百二十
里。西至本州界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淄州一百二十里。南至本州界七十五里,自
界首至沂州四百二十五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濱州一百八十里。
東南至本州界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沂州二百□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
界首至淄州五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里,自界首至濰州六十二里。西北至
本州界一百二十八里,自界首至淄州一百三十二里。)
戶。(主六萬七千二百一十六,客二萬五千八百四十六。)
土貢。(仙紋綾三十匹,棗一萬一千顆。)
縣六。(建隆三年以北??h置北海軍。)
望,益都。(五鄉(xiāng)。有南山、□□山、□水、□水、□□□水。)
望,壽光。(州東北六十二里。六鄉(xiāng)。高□、廣陵二鹽務(wù)。有□水、□水。)
緊,臨朐。(州東南四十里。三鄉(xiāng)。穆陵一鎮(zhèn)。有朐山、□山、洱水、般水。)
上,博興。(州西北一百二十里。四鄉(xiāng)。淳化、博昌二鎮(zhèn)。有□水、□水、
海浦。)
上,千乘。(州北八十里。三鄉(xiāng)。新、清河二鎮(zhèn)。有黃河、□水、澠水、濟
水。)
上,臨淄。(州西北四十里。二鄉(xiāng)。有南郊山、牛山、天齊淵、康浪水。)
上,密州,高密郡,安化軍節(jié)度。(建隆元年為防御,開寶五年升安化軍節(jié)
度,尋復(fù)降防御,六年復(fù)升節(jié)度。治諸城縣。)
地里。(東京一千五百里。東至海一百六十五里。西至本州界一百六十里,
自界首至沂州一百四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八十里,自界首至海州一百二十里。
北至本州界一百三十二里,自界首至濰州四十八里。東南至海一百八十五里。西
南至本州界二百里,自界首至沂州八十五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九十里,自界首
至萊州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一百六十里,自界首至青州一百四十里。)
戶。(主七萬三千六百四十二,客七萬六千五百五。)
土貢。(絹一十匹,牛黃三兩。)
縣四。(開寶四年改輔唐縣為安丘。)
望,諸城。(四鄉(xiāng)。信陽一鎮(zhèn)。有瑯邪山、徐山、濰水、荊水、盧水。)
望,安丘。(州西北一百二十里。四鄉(xiāng)。李文一鎮(zhèn)。有劉山、安丘山、浯水、
汶水、濰水。)
望,莒。(州西南一百九十里。三鄉(xiāng)。有)
上,高密。(州東北一百二十里。三鄉(xiāng)。有)
上,齊州,濟南郡,德興軍節(jié)度。(治歷城縣。)
地里。
戶。
土貢。(絹十匹,綿百兩,陽起石、防風(fēng)各十斤。)
縣五。
緊,歷城。
緊,禹城。(州西北一百三十里。)
中,章丘。
中,長清。
中,臨邑。
上,沂州,瑯琊郡,防御。(治臨沂縣。)
地里。(東京一千八十里。東至本州界九十五里,自界首至海州八十五里。
西至本州界二百五里,自界首至兗州一百五十五里。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
至淮陽軍一百七十里。北至本州界二百五十里,自界首至青州一百七十里。東南
至本州界一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海州五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二百四十五里,
自界首至徐州七十五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密州二百三十里。
西北至本州界三百里,自界首至淄州一百六十里。
戶。(主三萬五千一百二十,客二萬四千九百六十九。)
土貢。(紫石英、仙靈脾、伏苓各一十斤,鐘乳三十兩。)
縣五。
望,臨沂。(三鄉(xiāng)。力邵、利城、石門、王相四鎮(zhèn)。有艾山、石門山、沂水、
沐水。)
望,丞。(州西南一百八十里。四鄉(xiāng)。蘭陵一鎮(zhèn)。有魯卿山、抱犢山、丞水。)
望,沂水。(州北一百八十里。二鄉(xiāng)。靜、蘇村二鎮(zhèn)。有沂山、瑯琊山、
浮來山、沂水、沭水、汶水。)
望,費。(州西九十里。三鄉(xiāng)。屯陽一鎮(zhèn)。有蒙山、龜山、氵郭水。)
中,新泰。(州西一百七十里。二鄉(xiāng)。有敖山、汶水、沂水。)
上,登州,東牟郡,防御。(唐中都督府?;食略杲瞪现?。治蓬萊縣。)
地理。(東京一千八百里。東至海四百九十里。西至海五里。南至本州界一
百五十里,自界首至萊州二百四十里。北至海三里。東南至海四百六十里。西南
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萊州一百二十里。東北至海五里。西北至海四里。)
戶。(主四萬九千五百六十,客二萬八千六百七十。)
土貢。(金一十兩,石器一十事,牛黃三兩。)
縣四。
望,蓬萊。(三鄉(xiāng)。兩水一鎮(zhèn)。駝基、沙門二寨。有羽山、九目山、之罘水。)
望,黃。(州西南五十三里。三鄉(xiāng)。羅山一鎮(zhèn)。有萊山、蹲狗山、黃水。)
緊,牟平。(州東一百八十里。三鄉(xiāng)。乳山、閻家口二寨。有東牟山、之罘
山、清陽水。)
中,文登。(州東二百八十里。三鄉(xiāng)。有文登山、成山、昌陽水。)
中,萊州,東萊郡,防御。(治掖縣。)
地里。(東京一千五百里。東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登州一百四十里。
西至海三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里,自界首至密州一百六十里。北至海五十
里。東南至海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本州界六十八里,自界首至濰州一百一十二里。
東北至本州界八十五里,自界首至登州一百五十五里。西北至海二十里。)
戶。(主七萬五千二百八十一,客四萬七千七百。)
土貢。(牛黃三兩,牡礪、海藻各一十斤,石器一十事。)
縣四。
望,掖。(四鄉(xiāng)。羅山、海倉二鎮(zhèn)。有三山、夜唐山、掖水。)
望,萊陽。(州東南一百四十里。四鄉(xiāng)。有高麗山、七子山、五龍水。)
望,膠水。(州南八十里。二鄉(xiāng)。有明堂山、金泉山、膠水。)
中,即墨。(州東南二百四十里。二鄉(xiāng)。有牢山、不其山、天室山、沽水。)
上,濰州,團練。(建隆三年以青州北??h置北海軍,乾德三年升為州。治
北??h。)
地里。(東京一千二百六十里。東至本州界一百八里,自界首至萊州七十二
里。西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青州五十里。南至本州界五十里,自界首至密
州一百三十里。北至海一百二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五十五里,自界首至密州一百
六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青州四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五里,
自界首至萊州七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三十五里,自界首至青州一百里。)
戶。(主三萬六千八百六,客一萬三千一百二十五。)
土貢。(仙紋綾二十匹,綜絲■二十匹。)
縣三。(建隆三年析北海縣置昌邑縣。乾德三年又析青州營丘縣置安仁縣,
尋改昌樂。)
望,北海。(四鄉(xiāng)。有浮煙山、溉源山、溉水、汶水。)
望,昌邑。(州東六十里。三鄉(xiāng)。有霍侯山、濰水。)
緊,昌樂。(州西五十五里。三鄉(xiāng)。有方山,角山、丹山、朐水。)
上,淄州,淄川郡,軍事。(治淄川縣。)
地里。(東京一千一百里。東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青州五十三里。西
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齊州一百四十里。南至本州界五十四里,自界首至兗
州三百八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里,自界首至濱州五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一
百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沂州三百四十里。西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齊州一
百二十里。東北至本州界六十五里,自界首至青州五十五里。西北至本州界二百
里,自界首至棣州六十里。)
戶。(主三萬二千五百一十九,客二萬四千八。)
土貢。(綾一十匹,防風(fēng)、長理石各五斤。)
縣四。(景德三年,以高苑縣置宣化軍,熙寧三年復(fù)廢軍為縣,隸州,即縣
治置宣化軍使。)
望,淄川。(二鄉(xiāng)。金嶺一鎮(zhèn)。有黌山、商山、夾谷山、淄水。)
中,長山。(州北五十五里。一鄉(xiāng)。陶唐口一鎮(zhèn)。有長白山、粟水。)
中下,鄒平。(州西北七十里。二鄉(xiāng)。孫家、趙口、淄鄉(xiāng)、臨河、婆
五鎮(zhèn)。有系河、濟河。)
下,高苑。(州北一百一十里。二鄉(xiāng)。有黃河、濟河。)
同下州,淮陽軍。(太平興國七年以徐州下邳縣置軍。治下邳縣。)
地里。(東京八百五十里。東至本軍界二百三十里,自界首至楚州七十里。
西至本軍界六十里,自界首至徐州一百二十里。南至本軍界七十里,自界首至宿
州一百七十里。北至本軍界一百七十里,自界首至沂州七十里。東南至本軍界一
百三十里,自界首至泗州二百二十里。西南至本軍界七十里,自界首至宿州一百
七十里。東北至本軍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海州一百七十里。西北至本軍界一
百一十里,自界首至沂州一百八十里。)
戶。(主三萬三千九百四十八,客五萬一千五百四十一。)
土貢。(絹一十匹。)
縣二。(太平興國七年以徐州宿遷縣隸軍。)
望,下邳。(八鄉(xiāng)。有嶧陽山、磬石山、艾山、沂水、泗水、沭水、睢水。)
中,宿遷。(軍東南一百八十里。三鄉(xiāng)。崔野、桃園、魚溝三鎮(zhèn)。有泗水、
水。)
○西路(南京見上。州七,縣三十五。)
大都督府,兗州,魚郡,泰寧軍節(jié)度。(唐泰寧軍節(jié)度。周降防御?;食?br />
隆元年復(fù)節(jié)度,大中祥符元年升大都督府。治瑕丘縣。)
地里。(東京六百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沂州二百一十里。
西至本州界三十里,自界首至濟州一百二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
至徐州二百五十里。北至本州界二百四十里,自界首至齊州一百二十里。東南至
本州界九十五里,自界首至徐州二百二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三十里,自界首至
單州二百八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三百二十里,自界首至淄州五十里。西北至本州
界九十三里,自界首至鄆州六十里。)
戶。(主五萬六千一百七十八,客三萬九千五百二十四。)
土貢。(花綾一十匹,墨一百枚,伏苓、云母、防風(fēng)、紫石英各一十斤。)
縣七。(大中祥符元年改乾封縣為奉符,五年改曲阜縣為仙源。熙寧五年省
鄒縣為鎮(zhèn)入仙源,元豐七年復(fù)為縣。)
上,瑕丘。(三鄉(xiāng)。有嵫陽山、泗水、水。)
上,奉符。(州東北一百八十里。二鄉(xiāng)。太平、靜封二鎮(zhèn)。有泰山、社首山、
龜山、徂徠山、亭亭山、汶水。)
上,泗水。(州東北九十里。三鄉(xiāng)。有陪尾山、尼丘山、云云山、泗水、洙
水。)
上,龔丘。(州北四十五里。二鄉(xiāng)。有□山、水、ん水。)
中下,仙源。(州東四十里。二鄉(xiāng)。有防山、曲阜、泗水、洙水、沂水。)
中下,萊蕪。(州東北三百里。二鄉(xiāng)。有肅然山、安期山、嬴汶水、牟汶水。)
下,鄒。(州東南五十里。二鄉(xiāng)。有嶧山、鳧山、泗水、氵郭水。)
監(jiān)一。
萊蕪。(州東北二百五十里。)
大都督府,徐州,彭城郡,武寧軍節(jié)度。(治彭城縣。)
地里。(東京七百里。東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淮陽軍九十里。西至本
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南京二百三十里。南至本州界五十里,自界首至宿州
九十五里。北至本州界二百五十五里,自界首至兗州一百里。東南至本州界一百
里,自界首至泗州三百五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毫州二百五
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沂州二百八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二百一十
里,自界首至單州一百三十里。)
戶。(主八萬四千八百七十,客一萬九千四十六。)
土貢。(雙絲綾、纟由、絹各一十匹。)
縣五。(太平興國七年以下邳、宿遷二縣隸淮陽軍。)
望,彭城。(五鄉(xiāng)。卞塘、呂梁洪二鎮(zhèn)。有九里山、赭土山、泗水、猴水、
沛澤。)
望,沛。(州西北一百四十里。五鄉(xiāng)。留城一鎮(zhèn)。有微山、泗水、泡水、
氵郭水。)
望,蕭。(州西五十里。四鄉(xiāng)。永安、白土二鎮(zhèn)。有綏輿山、丁公山、古汴
渠。)
緊,滕。(州北一百九十里。四鄉(xiāng)。有桃山、抱犢山、氵郭水。)
緊,豐。(州西北一百四十里。二鄉(xiāng)。有泡水、大澤。)
監(jiān)一。(太平興國四年以徐州彭城縣狄丘冶務(wù)升為監(jiān),仍隸州。)
利國。(州東北七十里。)
輔,曹州,濟陰郡,彰信軍節(jié)度。(治濟陰縣。)
地里。(東京二百四十里。東至本州界三十五里,自界首至單州一百五十里。
西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東京一百七十里。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東
京二百三十里。北至本州界八十五里,自界首至濮州八十五里。東南至本州界五
十里,自界首至南京一百八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東京一百三十
五里。東北至本州界七十二里,自界首至濟州六十五里。西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
里,自界首至滑州一百二十里。)
戶。(主四萬二千三百五十八,客二萬二百五十二。)
土貢。(絹一十匹,葶藶子三升。)
縣五。(太平興國二年以濟陰縣定陶鎮(zhèn)置廣濟軍,熙寧四年廢軍,以定陶縣
隸州。)
望,濟陰。(四鄉(xiāng)。有曹南山、菏水、水。)
望,冤句。(州西三十五里。四鄉(xiāng)。有菏水、イ溝、北濟溝。)
緊,乘氏。(州北五十四里。三鄉(xiāng)。有重丘、濮水。)
上,南華。(州西北一百一十七里。五鄉(xiāng)。有濮水。)
上,定陶。(州東北二十七里。三鄉(xiāng)。柏林一鎮(zhèn)。有仿山、陶丘、濮水。)
緊,鄆州,東平郡,天平軍節(jié)度。(治須城縣。)
地里。(東京五百二十里。東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兗州八十里。西至
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濮州八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濟州七
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七十里,自界首至齊州一百二十里。東南至本州界八十里,
自界首至兗州七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濟州七十里。東北至
本州界一百六十里,自界首至齊州一百一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一百三十里,自界
首至博州四十里。)
戶。(主六萬七千二百六十,客六萬六千七百七十七。)
土貢。(絹一十匹,阿膠六斤。)
縣六。
望,須城。(八鄉(xiāng)。有梁山、濟水、清河。)
望,陽谷。(州西北一百二十里。三鄉(xiāng)。安樂、公乘二鎮(zhèn)。有黃河、確敖
津。)
緊,中都。(州東南六十里。二鄉(xiāng)。有汶水、大野陂。)
緊,東阿。(州西北六十里。二鄉(xiāng)。景德、楊劉、關(guān)山、銅城、北新橋五鎮(zhèn)。
有吾山、谷城山、黃河、阿井。)
上,壽張。(州西南六十里。四鄉(xiāng)。竹口一鎮(zhèn)。有梁山、濟水。)
上,平陰。(州東北一百二十里。二鄉(xiāng)。但歡、石橫、界首、寧鄉(xiāng)、滑家口、
傅家岸、翔鸞七鎮(zhèn)。有郁蔥山、鴟夷山、黃水、咸水。)
上,濟州,濟陽郡,防御。(治鉅野縣。)
地里。(東京四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兗州三十里。
西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曹州八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單
州三十里。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鄆州九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
自界首至單州八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曹州八十里。東北至本州
界七十里,自界首至鄆州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本州界八十里,自界首至濮州七十
里。)
戶。(主四萬一千四十五,客一萬四千四百五十三。)
土貢。(阿膠三十兩。)
縣四。
望,鉅野。(四鄉(xiāng)。合蔡一鎮(zhèn)。有魚山、浮山、鉅野澤。)
望,任城。(州東九十里。七鄉(xiāng)。魯橋、山口二鎮(zhèn)。有承匡山、泗水、新河。)
望,金鄉(xiāng)。(州東南九十里。五鄉(xiāng)。有桓溝。)
望,鄆城。(州北六十里。三鄉(xiāng)。有馬頰河、濮水、洮溝。)
上,單州,碭郡,團練。(建隆二年升團練。治單父縣。)
地里。(東京三百八十里。東至本州界五十五里,自界首至徐州一百八十五
里。西至本州界六十八里,自界首至曹州七十二里。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
至南京八十五里。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濟州一百二十五里。東南至本州
界一百四十里,自界首至毫州一百七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三十里,自界首至南
京一百一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八十里,自界首至兗州一百里。西北至本州界
六十八里,自界首至曹州七十二里。)
戶。(主四萬八千四百七十,客一萬一千八百七。)
土貢。(蛇床、防風(fēng)各一十五斤。)
縣西。
望,單父。(五鄉(xiāng)。有棲霞山。)
望,碭山。(州東南九十里。五鄉(xiāng)。有芒碭山、古午溝。)
緊,成武。(州西北五十里。四鄉(xiāng)。有□)
上,魚臺。(州東北九十五里。五鄉(xiāng)。黃隊一鎮(zhèn)。有泗水、涓溝。)
上,濮州,濮陽郡,團練。(建隆元年升防御,雍熙四年降團練。治鄄城縣。)
地里。(東京三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八十里,自界首至鄆州一百里。西至
本州界六十五里,自界首至澶州三十里。南至本州界八十五里,自界首至曹州九
十五里。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北京一百三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一百里,
自界首至濟州五十里。西南至本州界八十里,自界首至曹州一百四十里。東北至
本州界八十里,自界首至鄆州一百一十里。西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澶州
九十里。)
戶。(主四萬五千三百六十七,客一萬四千四百六十九。)
土貢。(絹一十匹。)
縣四。
望,鄄城。(一十鄉(xiāng)。永平、張郭二鎮(zhèn)。有旄丘、陶丘、黃河、金是。)
緊,雷澤。(州東南七十里。五鄉(xiāng)。瓠河一鎮(zhèn)。有谷林山、廣濟河、瓠子河、
沙河、雷夏澤。)
上,臨濮。州南六十里。五鄉(xiāng)。徐村一鎮(zhèn)。有沙河、濮河。
上,范。(州東六十里。五鄉(xiāng)。安定一鎮(zhèn)。有黃河。)
○京西路
太平興國三年分南、北路,后并一路,熙寧五年復(fù)分二路。
○南路(州八,縣三十。)
望,襄州,襄陽郡,山南東道節(jié)度。(治襄陽縣。)
地里。(東京九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隨州二百八十里。
西至本州界二百四十四里,自界首至房州二百五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七里,
自界首至江陵府三百一十里。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鄧州八十八里。東南
至本州界一百六十一里,自界首至郢州五十六里。西南至本州界三百三十四里,
自界首至峽州二百八十五里。東北至本州界八十七里,自界首至唐州一百六十三
里。西北至本州界二百五十一里,自界首至均州一百八里。)
戶。(主四萬七百七十二,客五萬二千二百五十五。)
土貢。(白谷一十匹,漆器二十事,麝三兩。)
縣七。(乾德二年以谷城縣陰城鎮(zhèn)建光化軍。太平興國元年改義清縣為中盧。
熙寧五年廢光化軍為縣,隸州。)
緊,襄陽。(四鄉(xiāng)。大安、鳳林、峴首、沈碑、漢陰、朝宗、八疊、東岸八
鎮(zhèn)。有峴山、鹿門山、望楚山、萬山、漢江、襄河。)
望,光化。(州西北一百八十里。二鄉(xiāng)。次胡一鎮(zhèn)。有馬窟山、固封山、漢
江、溫水。)
望,鄧城。(州北二十里。八鄉(xiāng)。牛首、樊城、高舍三鎮(zhèn)。有ネ河、泌白水。)
緊,谷城。(州西北一百五十里。四鄉(xiāng)。杜母、鄧塞、青泥三鎮(zhèn)。瀆石一錫
窟。有谷山、固封山、筑水、粉水。)
中下,宜城。(州南九十里。四鄉(xiāng)。淇水、樊村二鎮(zhèn)。有西梁山、漢江、襄
水。)
中下,中盧。(州西一百二十里。三鄉(xiāng)。有伏龍山、長渠、木渠。)
中下,南漳。(州西南一百二十里。三鄉(xiāng)。晁豬一鎮(zhèn)。有荊山、骨溪山、漳
水、沮水、淇水、氵焉水。)
上,鄧州,南陽郡,武勝軍節(jié)度。(治穰縣。)
地里。(東京七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唐州七十里。
西至本州界一百八十里,自界首至均州八十里。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襄
州九十里。北至本州界四百四十里,自界首至西京六百里。東南至本州界一百二
十里,自界首至唐州一百二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襄州一百二十
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八十五里,自界首至唐州一百九十五里。西北至本州界三
百八十里,自界首至商州二百二十五里。)
戶。(主一萬七千三百七十,客一萬七千一百五。)
土貢。(白菊花三十斤,花蠟燭一百條。)
縣五。(建隆初廢臨瀨縣入穰。太平興國六年升內(nèi)鄉(xiāng)縣順陽鎮(zhèn)為縣。慶歷四
年以唐州方城縣為鎮(zhèn),隸州,元豐元年還隸唐州。)
上,穰。四鄉(xiāng)。張村、曲河、延陵、刁澗、陽管、穰東、穰廷、廣晉八鎮(zhèn)。
有五壟山、覆■山、湍水、朝水。
中下,南陽。(州東北一百二十里。三鄉(xiāng)。博望、羅渠、石橋河、安眾、北
趙、故縣六鎮(zhèn)。有豫山、百重山、豐山、梅溪水、白水、清冷水。)
中下,內(nèi)鄉(xiāng)。(州西北二百四十里。二鄉(xiāng)。渚陽、峽口、長安、板橋、菊潭、
丹水六鎮(zhèn)。有高前山、熊耳山、黃水、菊水。)
中下,淅川。(州西二百里。一鄉(xiāng)。鴝鵒、白亭二鎮(zhèn)。有丹崖山、高星
山、淅水、富水。)
中下,順陽。(州西南一百二十里。一鄉(xiāng)。有五壟山、丹水。)
上,隨州,漢東郡,崇信軍節(jié)度。(乾德五年升崇義軍節(jié)度,太平興國元年
改崇信軍。治隨縣。)
地里(東京九百里。東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安州一百七十里。西至本
州界二百四十五里,自界首至襄州五十五里。南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郢州
二百五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唐州一百九十里。東南至本州界
七十里,自界首至安 州八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郢州二
百二十五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里,自界首至信陽軍一百一十里。西北至本
州界二百一十里,自界首至唐州一百一十里。)
戶。(主一萬二千一百三十五,客二萬五千九百七十七。)
土貢。(絹三十匹,綾、葛各一十匹,覆盆二斤。)
縣三。(熙寧元年廢光化縣為鎮(zhèn)入隨。)
上,隨。(三鄉(xiāng)。光化一鎮(zhèn)。有隨城山、三鐘山、水、檀水。)
中下,唐城。(州西北八十五里。一鄉(xiāng)。有唐城山、氵差水。)
中下,棗陽。(州西北一百六十里。一鄉(xiāng)。有氵盡水。)
上,金州,安康郡,昭化軍節(jié)度。(晉懷德軍節(jié)度,后降防御?;食挛?br />
年升昭化軍節(jié)度。治西城縣。)
地里。(東京一千九百二十里。東至本州界三百八十五里,自界首至均州三
百一十五里。西至本州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洋州一百九十三里。南至本州界
七百里,自界首至夔州四百里。北至本州界二百里,自界首至京兆府五百里。東
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房州五百五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四百八十
里,自界首至洋州四百五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二百二十里,自界首至商州四百八
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三百里,自界首至洋州二百一十里。)
戶。(主一萬三千一百三十二,客二萬三千四十九。)
土貢。(麩金、麝各二兩,枳殼、枳實、杜仲、白膠香、黃蘗各五斤。)
縣四。(乾德四年省氵育陽縣入洵陽。熙寧六年省平利縣為鎮(zhèn)入西城。)
下,西城。(五鄉(xiāng)。衡口、平利二鎮(zhèn)。有伏羲山、女媧山、洛水、吉水。)
中,洵陽。(州東一百二十里。八鄉(xiāng)。有麻嶺山、金州山、漢江、洵水、
氵育水。)
中下,漢陰。(州西北一百六十五里。四鄉(xiāng)。有鳳皇山、漢江、直水。)
下,石泉。(州西八十里。二鄉(xiāng)。有漢江、壬水、石泉。)
下,房州,房陵郡,保康軍節(jié)度。(雍熙三年升保康軍節(jié)度。治房陵縣。)
地里。東京一千五百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七十六里,自界首至襄州二百四十
四里。西至本州界二百七十九里,自界首至金州一百四十五里。南至本州界一百
九十里,自界首至歸州一百三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均州八十
五里。東南至本州界二百八十里,自界首至襄州二百一十里。西南至本州界四百
六十里,自界首至大寧監(jiān)二百四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襄州
三百四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三百里,自界首至均州一百九十里。
戶。(主一萬四千一百一十八,客七千一百一十三。)
土貢。(五匹,麝二兩,鐘乳一十兩。)
縣二。(開寶中省永清縣入房陵,上庸縣入竹山。)
上,房陵。(五鄉(xiāng)。平安關(guān)一鎮(zhèn)。有建鼓山、房山、雁浮山、筑水、粉水。)
下,竹山。(州西一百五里。二鄉(xiāng)。寶豐一鎮(zhèn)。有望楚山、龍祗山、庸城山、
堵水、浸水。)
上,均州,武當郡,防御。(治武當縣。)
地里。(東京九百八十里。東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襄州二百四十里。
西至本州界三百七十里,自界首至金州三百三十里。南至本州界八十五里,自界
首至房州一百三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鄧州一百九十里。東南
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襄州二百二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九十里,自
界首至房州三百里。東北至本州界六十五里,自界首至鄧州一百七十五里。西北
至本州界二百四十里,自界首至商州四百里。)
戶。(主二萬一千九百四十六,客五千三十二。)
土貢。(麝五兩。)
縣二。(乾德六年廢豐利縣入鄖鄉(xiāng)。)
上,武當。(三鄉(xiāng)。平陵一鎮(zhèn)。有武當山、古塞山、漢水。)
上,鄖鄉(xiāng)。(州西一百一十三里。五鄉(xiāng)。有鄖城山、伏龍山、錫義山、漢水、
寒泉水。)
上,郢州,富水郡,防御。(治長壽縣。)
地里。(東京一千二百里。東至本州界二百九十五里,自界首至安州一百二
十五里。西至本州界三百里,自界首至江陵府三百二十里。南至本州界二百四十
里,自界首至江陵府二百五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隨州三百里。
東南至本州界一百六十里,自界首至安州一百四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
自界首至江陵府三百六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隨州三百四十
里。西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襄州一百六十里。)
戶。主六千六百四十,客二萬四千九百三十五。
土貢。(白一十匹。)
縣二。
上,長壽。(二鄉(xiāng)。賈漸、永安、新興、氵敖河、青謙、穴口、永清七鎮(zhèn)。
有木山、寶香山、漢水。)
下,京山。(州東一百一十里。三鄉(xiāng)。曹武、富水、歸德、西同、永龍、平
拔、豐谷七鎮(zhèn)。有張良山、漳河、富河、溫泉。)
上,唐州,淮安郡,團練。(建隆元年升團練。治泌陽縣。)
地里。(東京七百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七十里,自界首至蔡州一百八十里。
西至本州界三十里,自界首至鄧州一百五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里,自界首
至襄州一百一十里。北至本州界二百三十里,自界首至潁昌府二百二十里。東南
至本州界二百三十里,自界首至信陽軍九十里。西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
鄧州一百九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二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蔡州二百二十五里。西
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汝州三百八十里。)
戶。(主二萬一千七百五十八,客一萬一千二百四十三。)
土貢。(絹一十匹。)
縣五。(開寶五年省平氏縣為鎮(zhèn)入泌陽。慶歷四年省方城縣為鎮(zhèn)入鄧州南陽
縣,元豐元年復(fù)為縣,隸州。)
中下,泌陽。(二鄉(xiāng)。平氏一鎮(zhèn)。有泌水、醴水。)
中下,湖陽。(州南六十里。二鄉(xiāng)。崔橋一鎮(zhèn)?;ㄉ揭汇y場。有唐子山、蓼
山、泌水。)
中下,比陽。(州東北七十五里。一鄉(xiāng)。有大胡山、中陽山、比水。)
下,桐柏。(州東一百六十里。二鄉(xiāng)。有桐柏山、淮水、柘河。)
下,方城。(州北一百六十里。二鄉(xiāng)。青臺、許封、羅渠、新寨四鎮(zhèn)。有方
城山、衡山、堵水。)
○北路(西京見上。府一,州七,軍一,縣四十五。)
次府,潁昌府,許昌郡,忠武軍節(jié)度。(唐許州。后朝元豐三年升潁昌府。
治長社縣。)
地里。(東京二百一十五里。東至本府界四十八里,自界首至東京一百八十
里。西至本府界一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西京一百九十里。南至本府界一百四十
五里,自界首至蔡州一百二十里。北至本府界七十里,自界首至東京一百四十五
里。東南至本府界一百二十七里,自界首至陳州一百一十三里。西南至本府界四
十三里,自界首至汝州一百七十七里。東北至本府界五十五里,自界首至東京一
百六十里。西北至本府界一百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汝州一百二十五里。)
戶。(主三萬一千六百七十五,客二萬五千七百七十七。)
土貢。(絹一十匹,薦席一十領(lǐng)。)
縣六。(熙寧四年省許田縣為鎮(zhèn)入長社。)
次赤,長社。(七鄉(xiāng)。許田、椹澗二鎮(zhèn)?!酰?br />
次畿,郾城。(州東南一百二十里。四鄉(xiāng)。新寨、口二鎮(zhèn)。有□)
次畿,陽翟。(州西北九十里。四鄉(xiāng)?!酰?br />
次畿,長葛。(州北六十里。六鄉(xiāng)。長葛一鎮(zhèn)?!酰?br />
次畿,臨潁。(州東南六十里。四鄉(xiāng)。合流、繁城二鎮(zhèn)。□)
次畿,舞陽。(州西南一百八十里。四鄉(xiāng)。孟寨、北舞、順化三鎮(zhèn)?!酰?br />
輔,鄭州,滎陽郡,奉寧軍節(jié)度。(景元年升奉寧軍節(jié)度,熙寧五年廢,
隸開封府,元豐八年復(fù)置。治管城縣。)
地里。(東京一百四十里。東至本州界二十五里,自界首至東京一百一十五
里。西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西京一百八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
界首至潁昌府五十五里。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懷州五十里。東南至本州
界六十里,自界首至陳州三百二十七里。西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汝州一
百三十五里。東北至本州界七十六里,自界首至衛(wèi)州三十九里。西北至本州界六
十五里,自界首至孟州一百二十五里。)
戶。(主一萬四千七百四十四,客一萬六千二百三十二。)
土貢。(絹一十匹,麻黃一十斤。)
縣五。(熙寧五年廢州,以管城、新鄭二縣隸開封府;省原武縣為鎮(zhèn)入陽武,
滎陽、滎澤二縣為鎮(zhèn)入管城。元豐八年復(fù)置州,管城、新鄭縣來隸。元元年滎
陽、滎澤、原武三鎮(zhèn)復(fù)為縣。)
望,管城。(四鄉(xiāng)。圃田一鎮(zhèn)。有梅山、金水河、鄭水、圃田澤、廣仁陂。)
緊,滎陽。(州西六十里。二鄉(xiāng)。賈谷、永清、須水三鎮(zhèn)。有萬石山、嵩滄
水、京水、索水、須水、鴻溝。)
上,新鄭。(州西南九十里。二鄉(xiāng)。郭店一鎮(zhèn)。有陘山、惠民河、溱水、洧
水。)
上,原武。(州北六十里。四鄉(xiāng)。陽橋、陳橋二鎮(zhèn)。有黃河、汴河。)
中,滎澤。(州西北四十五里。二鄉(xiāng)。有廣武山、敖山、黃河、汴河、滎澤、
金是。)
輔,滑州,靈河郡,武成軍節(jié)度。(唐義成軍節(jié)度?;食脚d國元年改武
成軍,熙寧五年廢,隸開封府,元豐四年復(fù)置。治白馬縣。)
地里。(東京二百一十里。東至本州界一十九里,自界首至濮州一百六十一
里。西至本州界二十里,自界首至衛(wèi)州九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
至東京一百里。北至本州界二十七里,自界首至州二百二十七里。東南至本州
界一百里,自界首至曹州一百二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孟州三百
里。東北至本州界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澶州六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七里,自界首
至相州一百二十七里。)
戶。(主二萬九百五十九,客二千四百二十三。)
土貢。(絹三十匹。)
縣三。(雍熙四年以黎陽縣隸澶州。治平三年省靈河縣為鎮(zhèn)入白馬。熙寧五
年廢州,白馬、韋城、胙城三縣隸開封府,元豐四年復(fù)置州,縣復(fù)來隸。)
中,白馬。(四鄉(xiāng)。靈河一鎮(zhèn)。有白馬山、黃河、黎陽津、靈河津、金是、
滑臺。)
望,韋城。(州東南五十里。五鄉(xiāng)。武丘一鎮(zhèn)。有石丘,濮水。)
緊,胙城。(州南九十里。四鄉(xiāng)。有□□、濮水。)
望,孟州,河陽三城節(jié)度。(治河陽縣。)
地里。(東京三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八十五里,自界首至東京二百六十五
里。西至本州界三十五里,自界首至絳州五百二十五里。南至本州界一十里,自
界首至汝州二百四十里。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懷州三十里。東南至本州
界一百二十四里,自界首至鄭州七十六里。西南至本州界二十一里,自界首至西
京四十九里。東北至本州界八十五里,自界首至衛(wèi)州二百三十五里。西北至本州
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澤州九十里。)
戶。(主二萬二千七百四十二,客七千三百三十三。)
土貢。(梁米一石。)
縣六。(慶歷三年以河南府王屋縣隸州,復(fù)以汜水縣隸河南府,四年復(fù)舊。
熙寧五年省汜水縣為鎮(zhèn)入河陰,復(fù)以河南府王屋縣隸州。元豐三年復(fù)置汜水縣。)
望,河陽。(二鄉(xiāng)。有嶺山、黃河、湛水、同水。)
望,溫。(州東七十里。三鄉(xiāng)。有黃河、□水。)
望,濟源。(州西北六十里。四鄉(xiāng)。有太行山、孔山、濟水、氵水、沁水。)
上,汜水。(州東南一百一十里。二鄉(xiāng)。行慶一關(guān)。有成皋山、黃河、汜水。)
中,河陰。(州東北一百六十二里。三鄉(xiāng)。有三皇山、黃河、汴河渠、索水。)
中,王屋。(州西北一百三十里。一鄉(xiāng)。有王屋山、天壇山、析城山、黃河。)
緊,蔡州,汝南郡,淮康軍節(jié)度。(景二年升淮康軍節(jié)度。治汝陽縣。)
地里。(東京四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一百四十里,自界首至潁州一百四十
五里。西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唐州二百二十五里。南至本州界一百四
十里,自界首至信陽軍六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東京三百五十里。
東南至本州界一百六十里,自界首至光州八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六十五里,
自界首至隨州三百三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五里,自界首至陳州九十里。
西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潁昌府一百四十五里。)
戶。(主六萬二千一百五十六,客七萬五千九百三十。)
土貢。(綾二十匹。)
縣一十。(大中祥符五年改朗山縣為確山。)
上,汝陽。(五鄉(xiāng)。射子、陳寨、王臺、金鄉(xiāng)四鎮(zhèn)。有溱水、氵意水。)
上,上蔡。(州北五十五里。二鄉(xiāng)。東岸、陂、邵店三鎮(zhèn)。有汝水、鴻河
水。)
中,新蔡。(州東一百六十里。三鄉(xiāng)。南殄寇一鎮(zhèn)。有汝水。)
中,褒信。(州東南一百七十里。三鄉(xiāng)。有淮水、汝水。)
中,平輿。(州東四十五里。三鄉(xiāng)。有汝水、葛陂。)
中,遂平。(州西北七十里。三鄉(xiāng)。有吳房山、吳城山、龍泉水、氵親水。)
中,新息。(州東南一百五十五里。二鄉(xiāng)。王務(wù)一鎮(zhèn)。有淮水、汝水。)
中,確山。(州西南七十五里。四鄉(xiāng)。黃特、毛宗、謙恭、石子四鎮(zhèn)。有確
山、氵水、溱水。)
中,真陽。(州南八十里。二鄉(xiāng)。有淮水、汝水、石塘陂。)
中,西平。(州西北一百五里。一鄉(xiāng)。有九頭山、滾水、鄧艾陂。)
上,陳州,淮陽郡,鎮(zhèn)安軍節(jié)度。(治宛丘縣。)
地里。(東京二百四十五里。東至本州界三十里,自界首至毫州一百七十里。
西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潁昌府一百二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五里,自界首
至蔡州一百里。北至本州界三十五里,自界首至東京一百一十里。東南至本州界
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潁州一百一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蔡州一
百里。東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毫州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三十里,
自界首至鄭州三百一十五里。)
戶。(主二萬五千六百四十九,客一萬八千五百八十四。)
土貢。(纟由、絹各一十五匹。)
縣四。(建隆元年改氵殷水縣為商水。熙寧六年省南頓縣為鎮(zhèn)入商水。)
緊,宛丘。(六鄉(xiāng)。馮唐、子丁二鎮(zhèn),有蔡河、潁水、洧水。)
上,項城。(州東南七十里。七鄉(xiāng)。蔡口、殄寇二鎮(zhèn)。有潁水、百尺堰。)
中,商水。(州西南八十里。五鄉(xiāng)。南頓、白帝、谷陽三鎮(zhèn)。有潁水、商水。)
中,西華。(州西八十里。四鄉(xiāng)。長平一鎮(zhèn)。有宜陽山、蔡河、潁水。)
上,潁州,汝陰郡,順昌軍節(jié)度。(漢為防御。周降團練?;食_寶六年復(fù)
防御,元豐二年升順昌軍節(jié)度。治汝陰縣。)
地里。(東京五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五十一里,自界首至壽州五十五
里。西至本州界一百四十五里,自界首至蔡州一百五十五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五
十里,自界首至光州一百五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毫州九十里。
東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壽州一百八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里,自
界首至蔡州二百三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毫州一百六十里。
西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陳州一百五十里。)
戶。(主四萬五千六百二十四,客四萬五千七百八十四。)
土貢。(纟由、纟、絹各一十匹,綿一百兩。)
縣四。(開寶六年以汝陰縣百尺鎮(zhèn)置萬壽縣。)
望,汝陰。(五鄉(xiāng)。王家市、永寧、椒陂、櫟頭四鎮(zhèn)。有潁水、淮水、淝水、
汝水。)
望,萬壽。(州西北五十七里。三鄉(xiāng)。斤溝、界溝、稅子步三鎮(zhèn)。有潁水。)
緊,潁上。州東一百一十七里。二鄉(xiāng)。正陽、漕口、江陂三鎮(zhèn)。有潁水、淮
水、江陂塘。
緊,沈丘。(州西一百一十里。三鄉(xiāng)。永安一鎮(zhèn)。有武丘。)
輔,汝州,臨汝郡防御。(治梁縣。)
地里。(東京四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二百里,自界首至潁昌府四十里。西
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西京一百里。南至本州界二百八十里,自界首至鄧州
二百七十里。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西京一百九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二百
二十里,自界首至潁昌府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西京三百
一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鄭州二百三十里。西北至本州界四
十里,自界首至西京一百二十里。)
戶。(主二萬四千一百三十九,客二萬八千二百三十六。)
土貢。(纟由、纟各一十五匹。)
縣五。(熙寧四年省龍興縣為鎮(zhèn)入魯山。)
中,梁。(一鄉(xiāng)。臨汝、趙洛二鎮(zhèn)。有霍陽山、崆峒山、紫邏山、汝水、廣
潤河。)
緊,襄城。(州東南一百五十里。三鄉(xiāng)。潁橋、姜店二鎮(zhèn)。有汝水。)
上,葉。(州東南二百四十里。一鄉(xiāng)。石塘河、汝墳二鎮(zhèn)。有方城山、石塘
河、澧水。)
中,郟城。(州東南九十里。二鄉(xiāng)。長橋一鎮(zhèn)。有汝水、扈澗水。)
中,魯山。(州南一百二十里。一鄉(xiāng)。曹村、龍興二鎮(zhèn)。有堯山、氵蚩水、
亞河。)
同下州,信陽軍。(唐申州?;食_寶九年降義陽軍,太平興國元年改信陽
軍。治信陽縣。)
地里。(東京七百五十里。東至本軍界一百六十里,自界首至光州九十里。
西至本軍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隨州一百里。南至本軍界八十里,自界首至安
州一百七十里。北至本軍界五十五里,自界首至蔡州一百九十五里。東南至本軍
界一百三十八里,自界首至光州一百一十二里。西南至本軍界一百里,自界首至
隨州一百五十里。東北至本軍界一百六十里,自界首至蔡州一百七十里。西北至
本軍界八十里,自界首至唐州二百七十里。)
戶。(主五千六百六十六,和一萬二千七百三十二。)
土貢。(布一十匹。)
縣二。(開寶九年省羅山、鐘山縣入義陽。太平興國元年改義陽縣為信陽。
雍熙三年復(fù)置羅山縣。)
中下,信陽。(二鄉(xiāng)?;幢币绘?zhèn)。有鐘山、桐柏山、淮水。)
中下,羅山。(軍東北一百一十里。二鄉(xiāng)。有東羅山、石城山、水。)
東京 西京 南京 北京
○京東路
東路 西路
○京西路
南路 北路 四京
皇五年以曹、陳、許、鄭、滑五州為京畿路,至和二年罷。
○東京
東京,開封府。(治開封、祥符二縣。)
地里。(東至本京界二百四十五里,自界首至南京六十里。西至本京界一百
一十五里,自界首至鄭州二十五里。南至本京界二百一十五里,自界首至陳州一
百五里。北至本京界一百里,自界首至滑州一百里。東南至本京界二百五十五里,
自界首至毫州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本京界一百五里,自界首至潁昌府七十里。東
北至本京界一百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曹州一百三里。西北至本京界一百一十五里,
自界首至衛(wèi)州七十五里。)
戶。(主一十八萬三千七百七十,客五萬一千八百二十九。)
土貢。(方紋綾三十匹,方紋紗三十匹,蘆席一十領(lǐng),麻黃一十五斤,酸棗
人一斗。)
縣一十七。(建隆元年改匡城縣為長垣,四年升東明鎮(zhèn)為縣。咸平五年升通
許鎮(zhèn)為咸平縣。大中祥符二年改浚儀縣為祥符。熙寧五年廢滑州,以白馬、韋城、
胙城三縣隸府;又廢鄭州,以管城、新鄭二縣隸府;仍省原武縣為鎮(zhèn)入陽武,滎
陽、滎澤二縣為鎮(zhèn)入管城。元豐四年復(fù)置滑州,白馬、韋城、胙城三縣復(fù)隸滑州;
八年復(fù)置鄭州,以管城、新鄭二縣,原武、滎陽、滎澤三鎮(zhèn)復(fù)為縣,并隸鄭州。)
赤,開封。(六鄉(xiāng)。赤倉一鎮(zhèn)。有汴河、惠民河、通濟渠、浚溝、逢澤、沙
海、蓼是、吹臺。)
赤,祥符。(八鄉(xiāng)。陳橋、郭橋、八角、張三館四鎮(zhèn)。有夷門山、蔡河、廣
濟河、金水河。)
畿,尉氏。(京南九十里。八鄉(xiāng)。朱家曲、宋樓、盧館三鎮(zhèn)。有惠民河、長
明溝、三亭、制澤陂。)
畿,陳留。(京東五十二里。四鄉(xiāng)。北南、城西、城南、城東、河口、蕭館
七鎮(zhèn)。有皇柏山、狼丘、汴河、睢溝。)
畿,雍丘。(京東八十七里。七鄉(xiāng)。圉城一鎮(zhèn)。有汴河、圉城。)
畿,封丘。(京北六十里。六鄉(xiāng)。潘一鎮(zhèn)。有黑山、白溝河、黃池、封丘臺、
期城。)
畿,中牟。(京西七十里。五鄉(xiāng)。白沙、圃田、萬勝三鎮(zhèn)。有汴河、鄭河、
圃田澤、中牟臺。)
畿,陽武。(京西北九十里。一十鄉(xiāng)。陽武歸一鎮(zhèn)。有黑陽山、黃河、汴河、
白溝河。)
畿,酸棗。(京西北九十里。五鄉(xiāng)。草市一鎮(zhèn)。有土山、黃河、金是、酸
棗臺。)
畿,長垣。(京東北一百五里。七鄉(xiāng)。有濮水、刃河、蒲城。)
畿,東明。(京東九十里。六鄉(xiāng)。故濟陽一鎮(zhèn)。有廣濟河、東明城。)
畿,襄邑。(京東一百七十里。六鄉(xiāng)。崇化、黎驛二鎮(zhèn)。有汴河、睢水。)
畿,扶溝。(京南一百八十里。五鄉(xiāng)。建雄、義聲二鎮(zhèn)。有祁耶山、洧水、
白水。)
畿,鄢陵。(京南一百六十里。四鄉(xiāng)。馬欄橋一鎮(zhèn)。有洧水、氵┆水、太
丘城。)
畿,考城。(京東一百八十里。四鄉(xiāng)。有葵丘、黃溝。)
畿,太康。(京東南二百三十里。八鄉(xiāng)。高柴、崔橋、青桐三鎮(zhèn)。有蔡河、
渦水。)
畿,咸平。(京東南九十里。四鄉(xiāng)。有牛首城、裘亭。)
○西京
西京,河南府,河南郡。(治河南縣。)
地里。(東京三百八十二里。東至本京界二百里,自界首至鄭州六十里。西
至本京界一百八十六里,自界首至陜州一百里。南至本京界八十二里,自界首至
汝州七十八里。北至本京界六十五里,自界首至孟州五十五里。東南至本京界一
百九十里,自界首至潁昌府一百二十里。西南至本京界三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
虢州一百二十五里。東北至本京界六十里,自界首至孟州二十五里。西北至本京
界二百三十六里,自界首至絳州二百里。)
戶。(主七萬八千五百五十,客三萬七千一百二十五。)
土貢。(蜜、蠟各一百斤,瓷器二百事。)
縣一十三。(乾德元年省望陵縣入登封。景德四年升永安鎮(zhèn)為永安縣。慶歷
三年以王屋縣隸孟州,復(fù)以孟州汜水縣隸府,省入鞏縣為行慶關(guān),又省壽安、潁
陽、偃師、緱氏、河清、王屋縣為鎮(zhèn),四年復(fù)舊。熙寧三年省洛陽縣入河南,潁
陽縣為鎮(zhèn)入登封,伊闕縣為鎮(zhèn)入伊陽,福昌縣為鎮(zhèn)入壽安,偃師縣為鎮(zhèn)入緱氏,
以王屋縣隸孟州;八年復(fù)置偃師縣,省緱氏縣為鎮(zhèn)入焉。)
赤,河南。(四鄉(xiāng)。建春門、彭婆、洛陽、龍門、上東門五鎮(zhèn)。有周山、萬
安山、□□山、北邙山、委粟山、伊水、洛水、澗水、金水。)
赤,永安。(京東八十五里。三鄉(xiāng)。孝義一鎮(zhèn)。有少室山、鳳臺□、□□山、
□河。)
畿,偃師。(京東六十里。二鄉(xiāng)。緱氏一鎮(zhèn)。有首陽山、緱氏山、半石山、
景山、黃河、曲洛。)
畿,鞏。(京東一百一十里。一鄉(xiāng)。有侯山、九山、黃河、洛口。)
畿,登封。(京東南一百三十里。二鄉(xiāng)。潁陽、曲河、費莊三鎮(zhèn)。有嵩山、
太室山、箕山、陽城山、潁泉。)
畿,密。(京東南二百里。一鄉(xiāng)。大隗一鎮(zhèn)。有方山、大隗山、陘山、洧水、
氵┆水、鄶水。)
畿,新安。(京西七十里。二鄉(xiāng)。慈澗、延禧二鎮(zhèn)。有缺門山、長石山、金
水、谷水、陂水。)
畿,澠池。(京西一百五十六里。三鄉(xiāng)。土壕一鎮(zhèn)。有天壇山、廣陽山、黃
河、澠池水。)
畿,永寧。(京西二百一十里。五鄉(xiāng)。府店一鎮(zhèn)。有二崤山、熊耳山、焦
山、天柱山、黃河、杜陽水。)
畿,長水。(京西二百四十里。三鄉(xiāng)。上洛一鎮(zhèn)。有壇山、松陽山、洛水、
松陽水。)
畿,壽安。(京西南七十六里。八鄉(xiāng)。柳泉、福昌、三鄉(xiāng)三鎮(zhèn)。有錦屏山、
鹿蹄山、憩鶴山、女幾山、洛水、昌水、少水。)
畿,伊陽。(京南二百六十里。四鄉(xiāng)。小水、伊闕二鎮(zhèn)。銀一場。有三涂山、
鼓鐘山、陸渾山、伊水、氵育陽水。)
畿,河清。(京北四十五里。三鄉(xiāng)。長泉一鎮(zhèn)。有青要山、氵庸氵庸水。)
監(jiān)一。(熙寧七年置,鑄銅錢。)
阜財。(京北四十里。)
○南京
南京,應(yīng)天府,睢陽郡。(唐宋州。梁宣武軍節(jié)度。后唐改歸德軍。皇朝景
德三年升應(yīng)天府,大中祥符七年升南京。治宋城縣。)
地里。(東京二百八十五里。東至本京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單州一百一
十里。西至本京界九十五里,自界首至東京二百里。南至本京界一百三十五里,
自界首至毫州三十五里。北至本京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單州三十里。東南至
本京界一百一十五里,自界首至毫州三十里。西南至本京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
至東京二百二十五里。東北至本京界一百三十五里,自界首至單州四十五里。西
北至本京界九十五里,自界首至東京一百八十里。)
戶。(主六萬五千四百九十,客二萬五千八百四十四。)
土貢。(絹二十匹)
縣七。(景德三年升宋城縣為次赤,寧陵、柘城、谷熟、下邑、虞城、楚丘
六縣為次畿;大中祥符七年升宋城縣為正赤,余縣為正畿。)
赤,宋城。(六鄉(xiāng)。城東、河南、葛驛三鎮(zhèn)。有汴水、睢水、渙水。)
畿,寧陵。(京西五十五里。五鄉(xiāng)。新城、新興、長寧三鎮(zhèn)。有汴水、睢水、
渙水。)
畿,柘城。(京西南八十里。七鄉(xiāng)。八橋一鎮(zhèn)。有渙水、包水、泓水。)
畿,谷熟。(京東南四十里。六鄉(xiāng)。高辛、濟陽、營城三鎮(zhèn)。有汴水、谷水。)
畿,下邑。(京東一百二十里。六鄉(xiāng)。會亭、濟陽二鎮(zhèn)。有汴水、黃水。)
畿,虞城。(京東北五十五里。五鄉(xiāng)。治平一鎮(zhèn)。有孟諸藪。)
畿,楚丘。(京東北七十里。五鄉(xiāng)。有景山、京岡。)
○北京
北京,大名府,魏郡。(唐魏州,魏博節(jié)度,后為天雄軍?;食瘧c歷二年升
北京。治元城縣。)
地里。(東京四百里。東至本京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鄆州一百一十里。
西至本京界一百五里,自界首至磁州五十五里。南至本京界六十一里,自界首至
澶州六十九里。北至本京界一百八十里,自界首至貝州三十里。東南至本京界一
百二十里,自界首至濮州六十里。西南至本京界一百一十八里,自界首至相州八
十二里。東北至本京界九十八里,自界首至博州一百二里。西北至本京界七十里,
自界首至州三十里。)
戶。(主一十萬二千三百二十一,客三萬九千五百四十八。)
土貢。(花纟由、綿纟由、平纟由各一十匹,紫草五十斤。)
縣一十三。(熙寧五年省永濟縣為鎮(zhèn)入館陶,尋改隸臨清;六年省大名縣為
鎮(zhèn)入元城,洹水縣為鎮(zhèn)入成安,經(jīng)城縣為鎮(zhèn)入宗城。)
赤,元城。(二鄉(xiāng)。大名、故城、定安、安賢四鎮(zhèn)。有愜山、御河、大河故
瀆、屯氏河。)
畿,莘。(京東九十里。四鄉(xiāng)。馬橋一鎮(zhèn)。有泉源河。)
畿,朝城。(京東南八十里。二鄉(xiāng)。韓張一鎮(zhèn)。有武河、黃河。)
畿,南樂。(京南四十四里。四鄉(xiāng)。有大河故瀆、枯繁河、金是。)
畿,內(nèi)黃。(京西南一百二十四里。五鄉(xiāng)。有御河、水、蕩水。)
畿,成安。(京西一百里。四鄉(xiāng)。洹水一鎮(zhèn)。有安陽河、漳河。)
畿,魏。(京西三十五里。二鄉(xiāng)。李固一鎮(zhèn)。有漳河、王鳳渠。)
畿,館陶。(京北四十五里。二鄉(xiāng)。淺口一鎮(zhèn)。有御河、漳河、屯氏河。)
畿,臨清。(京北一百五十里。四鄉(xiāng)。延安、永濟二鎮(zhèn)。有御河、張甲河。)
畿,宗城。(京西北一百七十里。五鄉(xiāng)。蓋館、武道、經(jīng)城三鎮(zhèn)。有張甲河、
漳渠。)
畿,夏津。(京東北二百五十里。二鄉(xiāng)。孫生一鎮(zhèn)。有屯氏河、澗溝河。)
畿,清平。(京東一百八十里。二鄉(xiāng)。有新渠、金是。)
畿,冠氏。(京東北六十里。三鄉(xiāng)。清水、博寧、普通、劉、桑橋五鎮(zhèn)。
有山水、沙河。)
○京東路
熙寧七年分東西路。元豐元年詔河北東西、永興秦鳳、京東東西、京西南北、
淮南東西路轉(zhuǎn)運司通管兩路,以河北、陜府、京東、京西、淮南路為名,提刑、
提舉司仍舊分路。
○東路(州八,軍一,縣三十七。)
望,青州,北海郡,鎮(zhèn)海軍節(jié)度。(唐平盧軍節(jié)度?;食净迥旮逆?zhèn)海軍。
治益都縣。)
地里。(東京一千一百三十里。東至本州界五十里,自界首至濰州一百二十
里。西至本州界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淄州一百二十里。南至本州界七十五里,自
界首至沂州四百二十五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濱州一百八十里。
東南至本州界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沂州二百□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
界首至淄州五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里,自界首至濰州六十二里。西北至
本州界一百二十八里,自界首至淄州一百三十二里。)
戶。(主六萬七千二百一十六,客二萬五千八百四十六。)
土貢。(仙紋綾三十匹,棗一萬一千顆。)
縣六。(建隆三年以北??h置北海軍。)
望,益都。(五鄉(xiāng)。有南山、□□山、□水、□水、□□□水。)
望,壽光。(州東北六十二里。六鄉(xiāng)。高□、廣陵二鹽務(wù)。有□水、□水。)
緊,臨朐。(州東南四十里。三鄉(xiāng)。穆陵一鎮(zhèn)。有朐山、□山、洱水、般水。)
上,博興。(州西北一百二十里。四鄉(xiāng)。淳化、博昌二鎮(zhèn)。有□水、□水、
海浦。)
上,千乘。(州北八十里。三鄉(xiāng)。新、清河二鎮(zhèn)。有黃河、□水、澠水、濟
水。)
上,臨淄。(州西北四十里。二鄉(xiāng)。有南郊山、牛山、天齊淵、康浪水。)
上,密州,高密郡,安化軍節(jié)度。(建隆元年為防御,開寶五年升安化軍節(jié)
度,尋復(fù)降防御,六年復(fù)升節(jié)度。治諸城縣。)
地里。(東京一千五百里。東至海一百六十五里。西至本州界一百六十里,
自界首至沂州一百四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八十里,自界首至海州一百二十里。
北至本州界一百三十二里,自界首至濰州四十八里。東南至海一百八十五里。西
南至本州界二百里,自界首至沂州八十五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九十里,自界首
至萊州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一百六十里,自界首至青州一百四十里。)
戶。(主七萬三千六百四十二,客七萬六千五百五。)
土貢。(絹一十匹,牛黃三兩。)
縣四。(開寶四年改輔唐縣為安丘。)
望,諸城。(四鄉(xiāng)。信陽一鎮(zhèn)。有瑯邪山、徐山、濰水、荊水、盧水。)
望,安丘。(州西北一百二十里。四鄉(xiāng)。李文一鎮(zhèn)。有劉山、安丘山、浯水、
汶水、濰水。)
望,莒。(州西南一百九十里。三鄉(xiāng)。有)
上,高密。(州東北一百二十里。三鄉(xiāng)。有)
上,齊州,濟南郡,德興軍節(jié)度。(治歷城縣。)
地里。
戶。
土貢。(絹十匹,綿百兩,陽起石、防風(fēng)各十斤。)
縣五。
緊,歷城。
緊,禹城。(州西北一百三十里。)
中,章丘。
中,長清。
中,臨邑。
上,沂州,瑯琊郡,防御。(治臨沂縣。)
地里。(東京一千八十里。東至本州界九十五里,自界首至海州八十五里。
西至本州界二百五里,自界首至兗州一百五十五里。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
至淮陽軍一百七十里。北至本州界二百五十里,自界首至青州一百七十里。東南
至本州界一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海州五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二百四十五里,
自界首至徐州七十五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密州二百三十里。
西北至本州界三百里,自界首至淄州一百六十里。
戶。(主三萬五千一百二十,客二萬四千九百六十九。)
土貢。(紫石英、仙靈脾、伏苓各一十斤,鐘乳三十兩。)
縣五。
望,臨沂。(三鄉(xiāng)。力邵、利城、石門、王相四鎮(zhèn)。有艾山、石門山、沂水、
沐水。)
望,丞。(州西南一百八十里。四鄉(xiāng)。蘭陵一鎮(zhèn)。有魯卿山、抱犢山、丞水。)
望,沂水。(州北一百八十里。二鄉(xiāng)。靜、蘇村二鎮(zhèn)。有沂山、瑯琊山、
浮來山、沂水、沭水、汶水。)
望,費。(州西九十里。三鄉(xiāng)。屯陽一鎮(zhèn)。有蒙山、龜山、氵郭水。)
中,新泰。(州西一百七十里。二鄉(xiāng)。有敖山、汶水、沂水。)
上,登州,東牟郡,防御。(唐中都督府?;食略杲瞪现?。治蓬萊縣。)
地理。(東京一千八百里。東至海四百九十里。西至海五里。南至本州界一
百五十里,自界首至萊州二百四十里。北至海三里。東南至海四百六十里。西南
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萊州一百二十里。東北至海五里。西北至海四里。)
戶。(主四萬九千五百六十,客二萬八千六百七十。)
土貢。(金一十兩,石器一十事,牛黃三兩。)
縣四。
望,蓬萊。(三鄉(xiāng)。兩水一鎮(zhèn)。駝基、沙門二寨。有羽山、九目山、之罘水。)
望,黃。(州西南五十三里。三鄉(xiāng)。羅山一鎮(zhèn)。有萊山、蹲狗山、黃水。)
緊,牟平。(州東一百八十里。三鄉(xiāng)。乳山、閻家口二寨。有東牟山、之罘
山、清陽水。)
中,文登。(州東二百八十里。三鄉(xiāng)。有文登山、成山、昌陽水。)
中,萊州,東萊郡,防御。(治掖縣。)
地里。(東京一千五百里。東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登州一百四十里。
西至海三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里,自界首至密州一百六十里。北至海五十
里。東南至海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本州界六十八里,自界首至濰州一百一十二里。
東北至本州界八十五里,自界首至登州一百五十五里。西北至海二十里。)
戶。(主七萬五千二百八十一,客四萬七千七百。)
土貢。(牛黃三兩,牡礪、海藻各一十斤,石器一十事。)
縣四。
望,掖。(四鄉(xiāng)。羅山、海倉二鎮(zhèn)。有三山、夜唐山、掖水。)
望,萊陽。(州東南一百四十里。四鄉(xiāng)。有高麗山、七子山、五龍水。)
望,膠水。(州南八十里。二鄉(xiāng)。有明堂山、金泉山、膠水。)
中,即墨。(州東南二百四十里。二鄉(xiāng)。有牢山、不其山、天室山、沽水。)
上,濰州,團練。(建隆三年以青州北??h置北海軍,乾德三年升為州。治
北??h。)
地里。(東京一千二百六十里。東至本州界一百八里,自界首至萊州七十二
里。西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青州五十里。南至本州界五十里,自界首至密
州一百三十里。北至海一百二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五十五里,自界首至密州一百
六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青州四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五里,
自界首至萊州七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三十五里,自界首至青州一百里。)
戶。(主三萬六千八百六,客一萬三千一百二十五。)
土貢。(仙紋綾二十匹,綜絲■二十匹。)
縣三。(建隆三年析北海縣置昌邑縣。乾德三年又析青州營丘縣置安仁縣,
尋改昌樂。)
望,北海。(四鄉(xiāng)。有浮煙山、溉源山、溉水、汶水。)
望,昌邑。(州東六十里。三鄉(xiāng)。有霍侯山、濰水。)
緊,昌樂。(州西五十五里。三鄉(xiāng)。有方山,角山、丹山、朐水。)
上,淄州,淄川郡,軍事。(治淄川縣。)
地里。(東京一千一百里。東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青州五十三里。西
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齊州一百四十里。南至本州界五十四里,自界首至兗
州三百八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里,自界首至濱州五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一
百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沂州三百四十里。西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齊州一
百二十里。東北至本州界六十五里,自界首至青州五十五里。西北至本州界二百
里,自界首至棣州六十里。)
戶。(主三萬二千五百一十九,客二萬四千八。)
土貢。(綾一十匹,防風(fēng)、長理石各五斤。)
縣四。(景德三年,以高苑縣置宣化軍,熙寧三年復(fù)廢軍為縣,隸州,即縣
治置宣化軍使。)
望,淄川。(二鄉(xiāng)。金嶺一鎮(zhèn)。有黌山、商山、夾谷山、淄水。)
中,長山。(州北五十五里。一鄉(xiāng)。陶唐口一鎮(zhèn)。有長白山、粟水。)
中下,鄒平。(州西北七十里。二鄉(xiāng)。孫家、趙口、淄鄉(xiāng)、臨河、婆
五鎮(zhèn)。有系河、濟河。)
下,高苑。(州北一百一十里。二鄉(xiāng)。有黃河、濟河。)
同下州,淮陽軍。(太平興國七年以徐州下邳縣置軍。治下邳縣。)
地里。(東京八百五十里。東至本軍界二百三十里,自界首至楚州七十里。
西至本軍界六十里,自界首至徐州一百二十里。南至本軍界七十里,自界首至宿
州一百七十里。北至本軍界一百七十里,自界首至沂州七十里。東南至本軍界一
百三十里,自界首至泗州二百二十里。西南至本軍界七十里,自界首至宿州一百
七十里。東北至本軍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海州一百七十里。西北至本軍界一
百一十里,自界首至沂州一百八十里。)
戶。(主三萬三千九百四十八,客五萬一千五百四十一。)
土貢。(絹一十匹。)
縣二。(太平興國七年以徐州宿遷縣隸軍。)
望,下邳。(八鄉(xiāng)。有嶧陽山、磬石山、艾山、沂水、泗水、沭水、睢水。)
中,宿遷。(軍東南一百八十里。三鄉(xiāng)。崔野、桃園、魚溝三鎮(zhèn)。有泗水、
水。)
○西路(南京見上。州七,縣三十五。)
大都督府,兗州,魚郡,泰寧軍節(jié)度。(唐泰寧軍節(jié)度。周降防御?;食?br />
隆元年復(fù)節(jié)度,大中祥符元年升大都督府。治瑕丘縣。)
地里。(東京六百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沂州二百一十里。
西至本州界三十里,自界首至濟州一百二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
至徐州二百五十里。北至本州界二百四十里,自界首至齊州一百二十里。東南至
本州界九十五里,自界首至徐州二百二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三十里,自界首至
單州二百八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三百二十里,自界首至淄州五十里。西北至本州
界九十三里,自界首至鄆州六十里。)
戶。(主五萬六千一百七十八,客三萬九千五百二十四。)
土貢。(花綾一十匹,墨一百枚,伏苓、云母、防風(fēng)、紫石英各一十斤。)
縣七。(大中祥符元年改乾封縣為奉符,五年改曲阜縣為仙源。熙寧五年省
鄒縣為鎮(zhèn)入仙源,元豐七年復(fù)為縣。)
上,瑕丘。(三鄉(xiāng)。有嵫陽山、泗水、水。)
上,奉符。(州東北一百八十里。二鄉(xiāng)。太平、靜封二鎮(zhèn)。有泰山、社首山、
龜山、徂徠山、亭亭山、汶水。)
上,泗水。(州東北九十里。三鄉(xiāng)。有陪尾山、尼丘山、云云山、泗水、洙
水。)
上,龔丘。(州北四十五里。二鄉(xiāng)。有□山、水、ん水。)
中下,仙源。(州東四十里。二鄉(xiāng)。有防山、曲阜、泗水、洙水、沂水。)
中下,萊蕪。(州東北三百里。二鄉(xiāng)。有肅然山、安期山、嬴汶水、牟汶水。)
下,鄒。(州東南五十里。二鄉(xiāng)。有嶧山、鳧山、泗水、氵郭水。)
監(jiān)一。
萊蕪。(州東北二百五十里。)
大都督府,徐州,彭城郡,武寧軍節(jié)度。(治彭城縣。)
地里。(東京七百里。東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淮陽軍九十里。西至本
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南京二百三十里。南至本州界五十里,自界首至宿州
九十五里。北至本州界二百五十五里,自界首至兗州一百里。東南至本州界一百
里,自界首至泗州三百五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毫州二百五
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沂州二百八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二百一十
里,自界首至單州一百三十里。)
戶。(主八萬四千八百七十,客一萬九千四十六。)
土貢。(雙絲綾、纟由、絹各一十匹。)
縣五。(太平興國七年以下邳、宿遷二縣隸淮陽軍。)
望,彭城。(五鄉(xiāng)。卞塘、呂梁洪二鎮(zhèn)。有九里山、赭土山、泗水、猴水、
沛澤。)
望,沛。(州西北一百四十里。五鄉(xiāng)。留城一鎮(zhèn)。有微山、泗水、泡水、
氵郭水。)
望,蕭。(州西五十里。四鄉(xiāng)。永安、白土二鎮(zhèn)。有綏輿山、丁公山、古汴
渠。)
緊,滕。(州北一百九十里。四鄉(xiāng)。有桃山、抱犢山、氵郭水。)
緊,豐。(州西北一百四十里。二鄉(xiāng)。有泡水、大澤。)
監(jiān)一。(太平興國四年以徐州彭城縣狄丘冶務(wù)升為監(jiān),仍隸州。)
利國。(州東北七十里。)
輔,曹州,濟陰郡,彰信軍節(jié)度。(治濟陰縣。)
地里。(東京二百四十里。東至本州界三十五里,自界首至單州一百五十里。
西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東京一百七十里。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東
京二百三十里。北至本州界八十五里,自界首至濮州八十五里。東南至本州界五
十里,自界首至南京一百八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東京一百三十
五里。東北至本州界七十二里,自界首至濟州六十五里。西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
里,自界首至滑州一百二十里。)
戶。(主四萬二千三百五十八,客二萬二百五十二。)
土貢。(絹一十匹,葶藶子三升。)
縣五。(太平興國二年以濟陰縣定陶鎮(zhèn)置廣濟軍,熙寧四年廢軍,以定陶縣
隸州。)
望,濟陰。(四鄉(xiāng)。有曹南山、菏水、水。)
望,冤句。(州西三十五里。四鄉(xiāng)。有菏水、イ溝、北濟溝。)
緊,乘氏。(州北五十四里。三鄉(xiāng)。有重丘、濮水。)
上,南華。(州西北一百一十七里。五鄉(xiāng)。有濮水。)
上,定陶。(州東北二十七里。三鄉(xiāng)。柏林一鎮(zhèn)。有仿山、陶丘、濮水。)
緊,鄆州,東平郡,天平軍節(jié)度。(治須城縣。)
地里。(東京五百二十里。東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兗州八十里。西至
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濮州八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濟州七
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七十里,自界首至齊州一百二十里。東南至本州界八十里,
自界首至兗州七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濟州七十里。東北至
本州界一百六十里,自界首至齊州一百一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一百三十里,自界
首至博州四十里。)
戶。(主六萬七千二百六十,客六萬六千七百七十七。)
土貢。(絹一十匹,阿膠六斤。)
縣六。
望,須城。(八鄉(xiāng)。有梁山、濟水、清河。)
望,陽谷。(州西北一百二十里。三鄉(xiāng)。安樂、公乘二鎮(zhèn)。有黃河、確敖
津。)
緊,中都。(州東南六十里。二鄉(xiāng)。有汶水、大野陂。)
緊,東阿。(州西北六十里。二鄉(xiāng)。景德、楊劉、關(guān)山、銅城、北新橋五鎮(zhèn)。
有吾山、谷城山、黃河、阿井。)
上,壽張。(州西南六十里。四鄉(xiāng)。竹口一鎮(zhèn)。有梁山、濟水。)
上,平陰。(州東北一百二十里。二鄉(xiāng)。但歡、石橫、界首、寧鄉(xiāng)、滑家口、
傅家岸、翔鸞七鎮(zhèn)。有郁蔥山、鴟夷山、黃水、咸水。)
上,濟州,濟陽郡,防御。(治鉅野縣。)
地里。(東京四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兗州三十里。
西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曹州八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單
州三十里。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鄆州九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
自界首至單州八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曹州八十里。東北至本州
界七十里,自界首至鄆州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本州界八十里,自界首至濮州七十
里。)
戶。(主四萬一千四十五,客一萬四千四百五十三。)
土貢。(阿膠三十兩。)
縣四。
望,鉅野。(四鄉(xiāng)。合蔡一鎮(zhèn)。有魚山、浮山、鉅野澤。)
望,任城。(州東九十里。七鄉(xiāng)。魯橋、山口二鎮(zhèn)。有承匡山、泗水、新河。)
望,金鄉(xiāng)。(州東南九十里。五鄉(xiāng)。有桓溝。)
望,鄆城。(州北六十里。三鄉(xiāng)。有馬頰河、濮水、洮溝。)
上,單州,碭郡,團練。(建隆二年升團練。治單父縣。)
地里。(東京三百八十里。東至本州界五十五里,自界首至徐州一百八十五
里。西至本州界六十八里,自界首至曹州七十二里。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
至南京八十五里。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濟州一百二十五里。東南至本州
界一百四十里,自界首至毫州一百七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三十里,自界首至南
京一百一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八十里,自界首至兗州一百里。西北至本州界
六十八里,自界首至曹州七十二里。)
戶。(主四萬八千四百七十,客一萬一千八百七。)
土貢。(蛇床、防風(fēng)各一十五斤。)
縣西。
望,單父。(五鄉(xiāng)。有棲霞山。)
望,碭山。(州東南九十里。五鄉(xiāng)。有芒碭山、古午溝。)
緊,成武。(州西北五十里。四鄉(xiāng)。有□)
上,魚臺。(州東北九十五里。五鄉(xiāng)。黃隊一鎮(zhèn)。有泗水、涓溝。)
上,濮州,濮陽郡,團練。(建隆元年升防御,雍熙四年降團練。治鄄城縣。)
地里。(東京三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八十里,自界首至鄆州一百里。西至
本州界六十五里,自界首至澶州三十里。南至本州界八十五里,自界首至曹州九
十五里。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北京一百三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一百里,
自界首至濟州五十里。西南至本州界八十里,自界首至曹州一百四十里。東北至
本州界八十里,自界首至鄆州一百一十里。西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澶州
九十里。)
戶。(主四萬五千三百六十七,客一萬四千四百六十九。)
土貢。(絹一十匹。)
縣四。
望,鄄城。(一十鄉(xiāng)。永平、張郭二鎮(zhèn)。有旄丘、陶丘、黃河、金是。)
緊,雷澤。(州東南七十里。五鄉(xiāng)。瓠河一鎮(zhèn)。有谷林山、廣濟河、瓠子河、
沙河、雷夏澤。)
上,臨濮。州南六十里。五鄉(xiāng)。徐村一鎮(zhèn)。有沙河、濮河。
上,范。(州東六十里。五鄉(xiāng)。安定一鎮(zhèn)。有黃河。)
○京西路
太平興國三年分南、北路,后并一路,熙寧五年復(fù)分二路。
○南路(州八,縣三十。)
望,襄州,襄陽郡,山南東道節(jié)度。(治襄陽縣。)
地里。(東京九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隨州二百八十里。
西至本州界二百四十四里,自界首至房州二百五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七里,
自界首至江陵府三百一十里。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鄧州八十八里。東南
至本州界一百六十一里,自界首至郢州五十六里。西南至本州界三百三十四里,
自界首至峽州二百八十五里。東北至本州界八十七里,自界首至唐州一百六十三
里。西北至本州界二百五十一里,自界首至均州一百八里。)
戶。(主四萬七百七十二,客五萬二千二百五十五。)
土貢。(白谷一十匹,漆器二十事,麝三兩。)
縣七。(乾德二年以谷城縣陰城鎮(zhèn)建光化軍。太平興國元年改義清縣為中盧。
熙寧五年廢光化軍為縣,隸州。)
緊,襄陽。(四鄉(xiāng)。大安、鳳林、峴首、沈碑、漢陰、朝宗、八疊、東岸八
鎮(zhèn)。有峴山、鹿門山、望楚山、萬山、漢江、襄河。)
望,光化。(州西北一百八十里。二鄉(xiāng)。次胡一鎮(zhèn)。有馬窟山、固封山、漢
江、溫水。)
望,鄧城。(州北二十里。八鄉(xiāng)。牛首、樊城、高舍三鎮(zhèn)。有ネ河、泌白水。)
緊,谷城。(州西北一百五十里。四鄉(xiāng)。杜母、鄧塞、青泥三鎮(zhèn)。瀆石一錫
窟。有谷山、固封山、筑水、粉水。)
中下,宜城。(州南九十里。四鄉(xiāng)。淇水、樊村二鎮(zhèn)。有西梁山、漢江、襄
水。)
中下,中盧。(州西一百二十里。三鄉(xiāng)。有伏龍山、長渠、木渠。)
中下,南漳。(州西南一百二十里。三鄉(xiāng)。晁豬一鎮(zhèn)。有荊山、骨溪山、漳
水、沮水、淇水、氵焉水。)
上,鄧州,南陽郡,武勝軍節(jié)度。(治穰縣。)
地里。(東京七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唐州七十里。
西至本州界一百八十里,自界首至均州八十里。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襄
州九十里。北至本州界四百四十里,自界首至西京六百里。東南至本州界一百二
十里,自界首至唐州一百二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襄州一百二十
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八十五里,自界首至唐州一百九十五里。西北至本州界三
百八十里,自界首至商州二百二十五里。)
戶。(主一萬七千三百七十,客一萬七千一百五。)
土貢。(白菊花三十斤,花蠟燭一百條。)
縣五。(建隆初廢臨瀨縣入穰。太平興國六年升內(nèi)鄉(xiāng)縣順陽鎮(zhèn)為縣。慶歷四
年以唐州方城縣為鎮(zhèn),隸州,元豐元年還隸唐州。)
上,穰。四鄉(xiāng)。張村、曲河、延陵、刁澗、陽管、穰東、穰廷、廣晉八鎮(zhèn)。
有五壟山、覆■山、湍水、朝水。
中下,南陽。(州東北一百二十里。三鄉(xiāng)。博望、羅渠、石橋河、安眾、北
趙、故縣六鎮(zhèn)。有豫山、百重山、豐山、梅溪水、白水、清冷水。)
中下,內(nèi)鄉(xiāng)。(州西北二百四十里。二鄉(xiāng)。渚陽、峽口、長安、板橋、菊潭、
丹水六鎮(zhèn)。有高前山、熊耳山、黃水、菊水。)
中下,淅川。(州西二百里。一鄉(xiāng)。鴝鵒、白亭二鎮(zhèn)。有丹崖山、高星
山、淅水、富水。)
中下,順陽。(州西南一百二十里。一鄉(xiāng)。有五壟山、丹水。)
上,隨州,漢東郡,崇信軍節(jié)度。(乾德五年升崇義軍節(jié)度,太平興國元年
改崇信軍。治隨縣。)
地里(東京九百里。東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安州一百七十里。西至本
州界二百四十五里,自界首至襄州五十五里。南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郢州
二百五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唐州一百九十里。東南至本州界
七十里,自界首至安 州八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郢州二
百二十五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里,自界首至信陽軍一百一十里。西北至本
州界二百一十里,自界首至唐州一百一十里。)
戶。(主一萬二千一百三十五,客二萬五千九百七十七。)
土貢。(絹三十匹,綾、葛各一十匹,覆盆二斤。)
縣三。(熙寧元年廢光化縣為鎮(zhèn)入隨。)
上,隨。(三鄉(xiāng)。光化一鎮(zhèn)。有隨城山、三鐘山、水、檀水。)
中下,唐城。(州西北八十五里。一鄉(xiāng)。有唐城山、氵差水。)
中下,棗陽。(州西北一百六十里。一鄉(xiāng)。有氵盡水。)
上,金州,安康郡,昭化軍節(jié)度。(晉懷德軍節(jié)度,后降防御?;食挛?br />
年升昭化軍節(jié)度。治西城縣。)
地里。(東京一千九百二十里。東至本州界三百八十五里,自界首至均州三
百一十五里。西至本州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洋州一百九十三里。南至本州界
七百里,自界首至夔州四百里。北至本州界二百里,自界首至京兆府五百里。東
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房州五百五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四百八十
里,自界首至洋州四百五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二百二十里,自界首至商州四百八
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三百里,自界首至洋州二百一十里。)
戶。(主一萬三千一百三十二,客二萬三千四十九。)
土貢。(麩金、麝各二兩,枳殼、枳實、杜仲、白膠香、黃蘗各五斤。)
縣四。(乾德四年省氵育陽縣入洵陽。熙寧六年省平利縣為鎮(zhèn)入西城。)
下,西城。(五鄉(xiāng)。衡口、平利二鎮(zhèn)。有伏羲山、女媧山、洛水、吉水。)
中,洵陽。(州東一百二十里。八鄉(xiāng)。有麻嶺山、金州山、漢江、洵水、
氵育水。)
中下,漢陰。(州西北一百六十五里。四鄉(xiāng)。有鳳皇山、漢江、直水。)
下,石泉。(州西八十里。二鄉(xiāng)。有漢江、壬水、石泉。)
下,房州,房陵郡,保康軍節(jié)度。(雍熙三年升保康軍節(jié)度。治房陵縣。)
地里。東京一千五百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七十六里,自界首至襄州二百四十
四里。西至本州界二百七十九里,自界首至金州一百四十五里。南至本州界一百
九十里,自界首至歸州一百三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均州八十
五里。東南至本州界二百八十里,自界首至襄州二百一十里。西南至本州界四百
六十里,自界首至大寧監(jiān)二百四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襄州
三百四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三百里,自界首至均州一百九十里。
戶。(主一萬四千一百一十八,客七千一百一十三。)
土貢。(五匹,麝二兩,鐘乳一十兩。)
縣二。(開寶中省永清縣入房陵,上庸縣入竹山。)
上,房陵。(五鄉(xiāng)。平安關(guān)一鎮(zhèn)。有建鼓山、房山、雁浮山、筑水、粉水。)
下,竹山。(州西一百五里。二鄉(xiāng)。寶豐一鎮(zhèn)。有望楚山、龍祗山、庸城山、
堵水、浸水。)
上,均州,武當郡,防御。(治武當縣。)
地里。(東京九百八十里。東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襄州二百四十里。
西至本州界三百七十里,自界首至金州三百三十里。南至本州界八十五里,自界
首至房州一百三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鄧州一百九十里。東南
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襄州二百二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九十里,自
界首至房州三百里。東北至本州界六十五里,自界首至鄧州一百七十五里。西北
至本州界二百四十里,自界首至商州四百里。)
戶。(主二萬一千九百四十六,客五千三十二。)
土貢。(麝五兩。)
縣二。(乾德六年廢豐利縣入鄖鄉(xiāng)。)
上,武當。(三鄉(xiāng)。平陵一鎮(zhèn)。有武當山、古塞山、漢水。)
上,鄖鄉(xiāng)。(州西一百一十三里。五鄉(xiāng)。有鄖城山、伏龍山、錫義山、漢水、
寒泉水。)
上,郢州,富水郡,防御。(治長壽縣。)
地里。(東京一千二百里。東至本州界二百九十五里,自界首至安州一百二
十五里。西至本州界三百里,自界首至江陵府三百二十里。南至本州界二百四十
里,自界首至江陵府二百五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隨州三百里。
東南至本州界一百六十里,自界首至安州一百四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
自界首至江陵府三百六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隨州三百四十
里。西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襄州一百六十里。)
戶。主六千六百四十,客二萬四千九百三十五。
土貢。(白一十匹。)
縣二。
上,長壽。(二鄉(xiāng)。賈漸、永安、新興、氵敖河、青謙、穴口、永清七鎮(zhèn)。
有木山、寶香山、漢水。)
下,京山。(州東一百一十里。三鄉(xiāng)。曹武、富水、歸德、西同、永龍、平
拔、豐谷七鎮(zhèn)。有張良山、漳河、富河、溫泉。)
上,唐州,淮安郡,團練。(建隆元年升團練。治泌陽縣。)
地里。(東京七百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七十里,自界首至蔡州一百八十里。
西至本州界三十里,自界首至鄧州一百五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里,自界首
至襄州一百一十里。北至本州界二百三十里,自界首至潁昌府二百二十里。東南
至本州界二百三十里,自界首至信陽軍九十里。西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
鄧州一百九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二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蔡州二百二十五里。西
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汝州三百八十里。)
戶。(主二萬一千七百五十八,客一萬一千二百四十三。)
土貢。(絹一十匹。)
縣五。(開寶五年省平氏縣為鎮(zhèn)入泌陽。慶歷四年省方城縣為鎮(zhèn)入鄧州南陽
縣,元豐元年復(fù)為縣,隸州。)
中下,泌陽。(二鄉(xiāng)。平氏一鎮(zhèn)。有泌水、醴水。)
中下,湖陽。(州南六十里。二鄉(xiāng)。崔橋一鎮(zhèn)?;ㄉ揭汇y場。有唐子山、蓼
山、泌水。)
中下,比陽。(州東北七十五里。一鄉(xiāng)。有大胡山、中陽山、比水。)
下,桐柏。(州東一百六十里。二鄉(xiāng)。有桐柏山、淮水、柘河。)
下,方城。(州北一百六十里。二鄉(xiāng)。青臺、許封、羅渠、新寨四鎮(zhèn)。有方
城山、衡山、堵水。)
○北路(西京見上。府一,州七,軍一,縣四十五。)
次府,潁昌府,許昌郡,忠武軍節(jié)度。(唐許州。后朝元豐三年升潁昌府。
治長社縣。)
地里。(東京二百一十五里。東至本府界四十八里,自界首至東京一百八十
里。西至本府界一百二十五里,自界首至西京一百九十里。南至本府界一百四十
五里,自界首至蔡州一百二十里。北至本府界七十里,自界首至東京一百四十五
里。東南至本府界一百二十七里,自界首至陳州一百一十三里。西南至本府界四
十三里,自界首至汝州一百七十七里。東北至本府界五十五里,自界首至東京一
百六十里。西北至本府界一百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汝州一百二十五里。)
戶。(主三萬一千六百七十五,客二萬五千七百七十七。)
土貢。(絹一十匹,薦席一十領(lǐng)。)
縣六。(熙寧四年省許田縣為鎮(zhèn)入長社。)
次赤,長社。(七鄉(xiāng)。許田、椹澗二鎮(zhèn)?!酰?br />
次畿,郾城。(州東南一百二十里。四鄉(xiāng)。新寨、口二鎮(zhèn)。有□)
次畿,陽翟。(州西北九十里。四鄉(xiāng)?!酰?br />
次畿,長葛。(州北六十里。六鄉(xiāng)。長葛一鎮(zhèn)?!酰?br />
次畿,臨潁。(州東南六十里。四鄉(xiāng)。合流、繁城二鎮(zhèn)。□)
次畿,舞陽。(州西南一百八十里。四鄉(xiāng)。孟寨、北舞、順化三鎮(zhèn)?!酰?br />
輔,鄭州,滎陽郡,奉寧軍節(jié)度。(景元年升奉寧軍節(jié)度,熙寧五年廢,
隸開封府,元豐八年復(fù)置。治管城縣。)
地里。(東京一百四十里。東至本州界二十五里,自界首至東京一百一十五
里。西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西京一百八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
界首至潁昌府五十五里。北至本州界七十里,自界首至懷州五十里。東南至本州
界六十里,自界首至陳州三百二十七里。西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汝州一
百三十五里。東北至本州界七十六里,自界首至衛(wèi)州三十九里。西北至本州界六
十五里,自界首至孟州一百二十五里。)
戶。(主一萬四千七百四十四,客一萬六千二百三十二。)
土貢。(絹一十匹,麻黃一十斤。)
縣五。(熙寧五年廢州,以管城、新鄭二縣隸開封府;省原武縣為鎮(zhèn)入陽武,
滎陽、滎澤二縣為鎮(zhèn)入管城。元豐八年復(fù)置州,管城、新鄭縣來隸。元元年滎
陽、滎澤、原武三鎮(zhèn)復(fù)為縣。)
望,管城。(四鄉(xiāng)。圃田一鎮(zhèn)。有梅山、金水河、鄭水、圃田澤、廣仁陂。)
緊,滎陽。(州西六十里。二鄉(xiāng)。賈谷、永清、須水三鎮(zhèn)。有萬石山、嵩滄
水、京水、索水、須水、鴻溝。)
上,新鄭。(州西南九十里。二鄉(xiāng)。郭店一鎮(zhèn)。有陘山、惠民河、溱水、洧
水。)
上,原武。(州北六十里。四鄉(xiāng)。陽橋、陳橋二鎮(zhèn)。有黃河、汴河。)
中,滎澤。(州西北四十五里。二鄉(xiāng)。有廣武山、敖山、黃河、汴河、滎澤、
金是。)
輔,滑州,靈河郡,武成軍節(jié)度。(唐義成軍節(jié)度?;食脚d國元年改武
成軍,熙寧五年廢,隸開封府,元豐四年復(fù)置。治白馬縣。)
地里。(東京二百一十里。東至本州界一十九里,自界首至濮州一百六十一
里。西至本州界二十里,自界首至衛(wèi)州九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
至東京一百里。北至本州界二十七里,自界首至州二百二十七里。東南至本州
界一百里,自界首至曹州一百二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孟州三百
里。東北至本州界四十五里,自界首至澶州六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七里,自界首
至相州一百二十七里。)
戶。(主二萬九百五十九,客二千四百二十三。)
土貢。(絹三十匹。)
縣三。(雍熙四年以黎陽縣隸澶州。治平三年省靈河縣為鎮(zhèn)入白馬。熙寧五
年廢州,白馬、韋城、胙城三縣隸開封府,元豐四年復(fù)置州,縣復(fù)來隸。)
中,白馬。(四鄉(xiāng)。靈河一鎮(zhèn)。有白馬山、黃河、黎陽津、靈河津、金是、
滑臺。)
望,韋城。(州東南五十里。五鄉(xiāng)。武丘一鎮(zhèn)。有石丘,濮水。)
緊,胙城。(州南九十里。四鄉(xiāng)。有□□、濮水。)
望,孟州,河陽三城節(jié)度。(治河陽縣。)
地里。(東京三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八十五里,自界首至東京二百六十五
里。西至本州界三十五里,自界首至絳州五百二十五里。南至本州界一十里,自
界首至汝州二百四十里。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懷州三十里。東南至本州
界一百二十四里,自界首至鄭州七十六里。西南至本州界二十一里,自界首至西
京四十九里。東北至本州界八十五里,自界首至衛(wèi)州二百三十五里。西北至本州
界一百一十里,自界首至澤州九十里。)
戶。(主二萬二千七百四十二,客七千三百三十三。)
土貢。(梁米一石。)
縣六。(慶歷三年以河南府王屋縣隸州,復(fù)以汜水縣隸河南府,四年復(fù)舊。
熙寧五年省汜水縣為鎮(zhèn)入河陰,復(fù)以河南府王屋縣隸州。元豐三年復(fù)置汜水縣。)
望,河陽。(二鄉(xiāng)。有嶺山、黃河、湛水、同水。)
望,溫。(州東七十里。三鄉(xiāng)。有黃河、□水。)
望,濟源。(州西北六十里。四鄉(xiāng)。有太行山、孔山、濟水、氵水、沁水。)
上,汜水。(州東南一百一十里。二鄉(xiāng)。行慶一關(guān)。有成皋山、黃河、汜水。)
中,河陰。(州東北一百六十二里。三鄉(xiāng)。有三皇山、黃河、汴河渠、索水。)
中,王屋。(州西北一百三十里。一鄉(xiāng)。有王屋山、天壇山、析城山、黃河。)
緊,蔡州,汝南郡,淮康軍節(jié)度。(景二年升淮康軍節(jié)度。治汝陽縣。)
地里。(東京四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一百四十里,自界首至潁州一百四十
五里。西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唐州二百二十五里。南至本州界一百四
十里,自界首至信陽軍六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東京三百五十里。
東南至本州界一百六十里,自界首至光州八十五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六十五里,
自界首至隨州三百三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一十五里,自界首至陳州九十里。
西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潁昌府一百四十五里。)
戶。(主六萬二千一百五十六,客七萬五千九百三十。)
土貢。(綾二十匹。)
縣一十。(大中祥符五年改朗山縣為確山。)
上,汝陽。(五鄉(xiāng)。射子、陳寨、王臺、金鄉(xiāng)四鎮(zhèn)。有溱水、氵意水。)
上,上蔡。(州北五十五里。二鄉(xiāng)。東岸、陂、邵店三鎮(zhèn)。有汝水、鴻河
水。)
中,新蔡。(州東一百六十里。三鄉(xiāng)。南殄寇一鎮(zhèn)。有汝水。)
中,褒信。(州東南一百七十里。三鄉(xiāng)。有淮水、汝水。)
中,平輿。(州東四十五里。三鄉(xiāng)。有汝水、葛陂。)
中,遂平。(州西北七十里。三鄉(xiāng)。有吳房山、吳城山、龍泉水、氵親水。)
中,新息。(州東南一百五十五里。二鄉(xiāng)。王務(wù)一鎮(zhèn)。有淮水、汝水。)
中,確山。(州西南七十五里。四鄉(xiāng)。黃特、毛宗、謙恭、石子四鎮(zhèn)。有確
山、氵水、溱水。)
中,真陽。(州南八十里。二鄉(xiāng)。有淮水、汝水、石塘陂。)
中,西平。(州西北一百五里。一鄉(xiāng)。有九頭山、滾水、鄧艾陂。)
上,陳州,淮陽郡,鎮(zhèn)安軍節(jié)度。(治宛丘縣。)
地里。(東京二百四十五里。東至本州界三十里,自界首至毫州一百七十里。
西至本州界一百里,自界首至潁昌府一百二十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五里,自界首
至蔡州一百里。北至本州界三十五里,自界首至東京一百一十里。東南至本州界
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潁州一百一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蔡州一
百里。東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毫州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本州界三十里,
自界首至鄭州三百一十五里。)
戶。(主二萬五千六百四十九,客一萬八千五百八十四。)
土貢。(纟由、絹各一十五匹。)
縣四。(建隆元年改氵殷水縣為商水。熙寧六年省南頓縣為鎮(zhèn)入商水。)
緊,宛丘。(六鄉(xiāng)。馮唐、子丁二鎮(zhèn),有蔡河、潁水、洧水。)
上,項城。(州東南七十里。七鄉(xiāng)。蔡口、殄寇二鎮(zhèn)。有潁水、百尺堰。)
中,商水。(州西南八十里。五鄉(xiāng)。南頓、白帝、谷陽三鎮(zhèn)。有潁水、商水。)
中,西華。(州西八十里。四鄉(xiāng)。長平一鎮(zhèn)。有宜陽山、蔡河、潁水。)
上,潁州,汝陰郡,順昌軍節(jié)度。(漢為防御。周降團練?;食_寶六年復(fù)
防御,元豐二年升順昌軍節(jié)度。治汝陰縣。)
地里。(東京五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一百五十一里,自界首至壽州五十五
里。西至本州界一百四十五里,自界首至蔡州一百五十五里。南至本州界一百五
十里,自界首至光州一百五十里。北至本州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毫州九十里。
東南至本州界九十里,自界首至壽州一百八十里。西南至本州界一百四十里,自
界首至蔡州二百三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毫州一百六十里。
西北至本州界一百二十里,自界首至陳州一百五十里。)
戶。(主四萬五千六百二十四,客四萬五千七百八十四。)
土貢。(纟由、纟、絹各一十匹,綿一百兩。)
縣四。(開寶六年以汝陰縣百尺鎮(zhèn)置萬壽縣。)
望,汝陰。(五鄉(xiāng)。王家市、永寧、椒陂、櫟頭四鎮(zhèn)。有潁水、淮水、淝水、
汝水。)
望,萬壽。(州西北五十七里。三鄉(xiāng)。斤溝、界溝、稅子步三鎮(zhèn)。有潁水。)
緊,潁上。州東一百一十七里。二鄉(xiāng)。正陽、漕口、江陂三鎮(zhèn)。有潁水、淮
水、江陂塘。
緊,沈丘。(州西一百一十里。三鄉(xiāng)。永安一鎮(zhèn)。有武丘。)
輔,汝州,臨汝郡防御。(治梁縣。)
地里。(東京四百五十里。東至本州界二百里,自界首至潁昌府四十里。西
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西京一百里。南至本州界二百八十里,自界首至鄧州
二百七十里。北至本州界四十里,自界首至西京一百九十里。東南至本州界二百
二十里,自界首至潁昌府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本州界六十里,自界首至西京三百
一十里。東北至本州界一百三十里,自界首至鄭州二百三十里。西北至本州界四
十里,自界首至西京一百二十里。)
戶。(主二萬四千一百三十九,客二萬八千二百三十六。)
土貢。(纟由、纟各一十五匹。)
縣五。(熙寧四年省龍興縣為鎮(zhèn)入魯山。)
中,梁。(一鄉(xiāng)。臨汝、趙洛二鎮(zhèn)。有霍陽山、崆峒山、紫邏山、汝水、廣
潤河。)
緊,襄城。(州東南一百五十里。三鄉(xiāng)。潁橋、姜店二鎮(zhèn)。有汝水。)
上,葉。(州東南二百四十里。一鄉(xiāng)。石塘河、汝墳二鎮(zhèn)。有方城山、石塘
河、澧水。)
中,郟城。(州東南九十里。二鄉(xiāng)。長橋一鎮(zhèn)。有汝水、扈澗水。)
中,魯山。(州南一百二十里。一鄉(xiāng)。曹村、龍興二鎮(zhèn)。有堯山、氵蚩水、
亞河。)
同下州,信陽軍。(唐申州?;食_寶九年降義陽軍,太平興國元年改信陽
軍。治信陽縣。)
地里。(東京七百五十里。東至本軍界一百六十里,自界首至光州九十里。
西至本軍界一百五十里,自界首至隨州一百里。南至本軍界八十里,自界首至安
州一百七十里。北至本軍界五十五里,自界首至蔡州一百九十五里。東南至本軍
界一百三十八里,自界首至光州一百一十二里。西南至本軍界一百里,自界首至
隨州一百五十里。東北至本軍界一百六十里,自界首至蔡州一百七十里。西北至
本軍界八十里,自界首至唐州二百七十里。)
戶。(主五千六百六十六,和一萬二千七百三十二。)
土貢。(布一十匹。)
縣二。(開寶九年省羅山、鐘山縣入義陽。太平興國元年改義陽縣為信陽。
雍熙三年復(fù)置羅山縣。)
中下,信陽。(二鄉(xiāng)?;幢币绘?zhèn)。有鐘山、桐柏山、淮水。)
中下,羅山。(軍東北一百一十里。二鄉(xiāng)。有東羅山、石城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