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部分

郝氏續(xù)后漢書 作者:


 御題郝經(jīng)續(xù)后漢書

  身充信使被拘留兩國恰逢奸計投【元太祖既立欲與宋修好王文統(tǒng)素忌郝經(jīng)有重名請遣經(jīng)乃以經(jīng)充國信使至宋告即位且徴前日請和之議文統(tǒng)復(fù)隂屬李璮潛師侵宋欲假手害經(jīng)經(jīng)至宿州遣副使請入國日期不報遺書三省樞密使及兩淮制置使亦不報先是賈似道為元兵圍扵鄂州懼而請和且請稱臣納幣元人許之鄂圍始解似道匿其事以大捷聞及還朝使其客廖瑩中等撰福華編頌鄂功通國皆不知所謂和也恐經(jīng)至泄其謀因拘經(jīng)于真州之忠勇軍營經(jīng)上表請入見又數(shù)上書極陳和戰(zhàn)利害皆不報遂留真州十六年因著此書】愿附魯連未遂志空言思托著書酬

  陳夀寜稱史筆人續(xù)之尊漢見誠醇【陳夀三國志帝魏冦蜀論者非之然司馬光作通鑒尚不能訂其誤至朱子作綱目始為改定經(jīng)所著續(xù)后漢書獨以蜀漢紹炎劉正統(tǒng)其識甚正彼固未見朱子之書也】獨嫌董卓仍列傳即未叛臣亦亂臣【經(jīng)此書于叛臣簒臣皆各為分?而董卓則仍置尋常列傳中夫東漢之禍實由董卓其簒逆之謀久萌特未及逞耳縦不列為篡臣獨不當另列為亂臣乎】

  褒貶從來不可誣要公千載賞和誅簒臣仲達只?魏?漢寧非孟德乎【經(jīng)列司馬懿為?臣而轉(zhuǎn)不及曹操夫防乃魏之?臣若曹操實簒漢之賊貶懿而舎操春秋之義有未當矣】

  福華編撰鄂功陳羈絆真州十六春未免南方君子笑笑他不叛北方人

  帛詩或者假前題【元史經(jīng)本傳載汴中民射鴈金明池得系帛書詩云霜落風髙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繳窮海累臣有帛書中統(tǒng)十五年九月一日放鴈獲者勿殺國信大使郝經(jīng)書于真州忠勇軍營新館蓋經(jīng)以久留音問不通不知中統(tǒng)之為至元也云云此蓋好事者因蘇武事假為之然經(jīng)久羈宋地仗節(jié)不屈僅以著書自遣視蘇武之在匃奴娶婦生子不可同日語奚借鴈書方表其忠乎】學術(shù)忠誠孰可齊設(shè)使子卿逢地下著書差勝娶胡妻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四

  郝氏續(xù)后漢書    別史?

  提要

  【臣】等謹按郝氏續(xù)后漢書九十卷元郝經(jīng)撰經(jīng)字伯常陵川人官至翰林侍讀學士贈昭文館大學士榮祿大夫追封冀國公諡文忠事跡具元史本傳經(jīng)以中統(tǒng)元年使宋為賈似道所拘畱居儀真者十六年于使館著書七種此即七種之一也時蕭常續(xù)后漢書尚未行于北方故經(jīng)未見其本特著此書正陳夀帝魏之謬即三國志舊文重為改編而以裴注之異同通鑒之去取參校刋定原本九十卷中間各分子卷實一百三十卷升昭烈為本紀黜魏吳為列傳其諸臣則以漢魏吳別之又別為儒學文藝行人義士髙士死國死虐技術(shù)狂士叛臣簒臣取漢平吳列女四夷諸傳復(fù)以夀書無志作八録以補其闕各冠以序而終以議贊別有義例以申明大防特論頗為不茍而亦不能無所出入如士爕太史慈皆委質(zhì)吳廷而入之漢臣李密初仕漢終仕晉晉書以陳情一表列之孝友而入之髙士則于名實為乖又黃憲卒于漢安之世葛洪顯于晉元之朝而皆入此書則時代并爽其他晉漢諸臣以行事間渉三國而收入列傳者不一而足又八録之中徃徃雜采史記前后漢書晉書之文紀載冗防亦皆失于限防揆諸義例均屬未安然經(jīng)敦尚氣節(jié)學有本原故所論說多有禆于世教且經(jīng)以行人被執(zhí)困苦艱辛不肯少屈其志故于氣節(jié)之士低徊往復(fù)致意尤深讀其書者可以想見其為人又非蕭常謝陛諸家徒推衍紫陽緒論者比也是書與經(jīng)所撰陵川集皆延祐戊午官為刋行然明以來絶少傳本惟永樂大典所載尚多核以原目惟年表一卷刑法録一卷全佚不傳其全篇完好者猶十之六七其序文議賛存者亦十之八九今各據(jù)原目編輯校正所分于卷悉承其舊間有殘缺其文皆已具于陳志均不復(fù)采補以省繁復(fù)又經(jīng)所見乃陳志舊本其中字句與今本往往異同謹各加案語標明以資考證書中原注乃書狀官河陽茍宗道所作經(jīng)集載夀正甫詩有新書總付徐無黨半臂誰添宋子京句正甫即宗道之子元史所謂經(jīng)畱宋久書佐皆通于學茍宗道后至國子祭酒者是也宗道序中有繾綣患難十有三年之語考經(jīng)以庚申使宋則是序當作于壬申歲而書中不書至元九年蓋時南北隔絶尚不知中統(tǒng)之改為至元也其注于去取義例頗有發(fā)明而列傳中或有全篇無注者殆脩永樂大典之時傳寫佚脫歟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熊【臣】孫士毅

  總 ?!」佟境肌筷憽≠M 墀

  欽定四庫全書

  續(xù)后漢書目録

  年表一卷

  帝紀二卷

  列傳七十九卷

  録八卷

  年表           卷一

  闕

  帝紀

  帝紀第一        卷二

  昭烈皇帝

  帝紀第二        卷三

  末帝

  列傳

  列傳第一上【后妃】     卷四上

  昭烈甘皇后     穆皇后【兄懿懿族弟班】末帝敬哀張皇后   張皇后

  列傳第一下【昭烈二王  末帝太子六王】 卷四下

  魯王永       梁王理

  太子璿【弟瑤 琮 瓚諶 恂 防】

  列傳第二【宗室諸劉】    卷五

  陳王寵      劉焉【子璋 董扶任安 王商】

  劉虞       劉繇【子基兄岱】

  劉表【子? 琮 蒯越 韓嵩劉先 傅巽 王雋】

  列傳第三【漢臣】      卷六

  皇甫嵩       朱雋

  蓋勲

  列傳第四        卷七

  何進【弟苖】      鄭泰

  何颙        種劭

  王允【王宏 士孫瑞趙戩】

  列傳第五        卷八

  董卓【李傕 郭泛 楊奉 韓暹樊稠 張濟 李樂 胡才】

  韓遂【馬騰 成公英閻行】  張楊【董承】

  呂布【張邈 邈弟超 陳宮髙順 陳珪】

  列傳第六        卷九

  袁紹上下【子譚 熈 尚 從兄遺 外甥髙干逢紀 審配 沮授 田豐 麴義李孚王修】

  袁術(shù)上下

  列傳第七        卷十

  陶謙【笮融趙昱】      公孫瓚

  公孫度【子康 恭康子晃 淵】

  列傳第八        卷十一

  張燕       張繡

  張魯【閻圃 劉雄鳴】    士燮【子徽 廞燮弟壹 防 武壹弟匡】

  列傳第九        卷十二

  荀爽       黃琬

  楊彪

  列傳第十        卷十三

  盧植        趙岐【孫賓碩】

  列傳第十一       卷十四

  徐璆        馬日防

  陳登        太史慈

  許劭        徐庶【石韜孟建】

  列傳第十二       卷十五

  諸葛亮

  列傳第十三       卷十六

  關(guān)羽        張飛

  趙云【陳到】      黃忠

  馬超

  列傳第十四       卷十七

  厐統(tǒng)        法正【祖父真】

  列傳第十五       卷十八

  許靖        麋竺【弟芳】

  孫干        簡雍

  伊籍        秦宓

  費詩        杜微【五梁】

  列傳第十六       卷十九

  董和【胡濟】      楊颙【賴厷姚伷】

  李?!       ?br />
  馬良【弟謖】      向朗【兄子寵】

  張裔        楊洪

  何祗

  列傳第十七       卷二十

  劉封        劉琰

  彭羕        李邈

  廖立        李嚴

  魏延        楊儀

  列傳第十八       卷二十一

  王連        李恢

  呂凱        馬忠

  王平        張嶷

  霍峻【子弋】      羅憲

  列傳第十九       卷二十二

  蔣琬【子斌 顯劉敏】    費祎

  董允【董恢】      呂乂

  陳祗        董厥【樊建】

  列傳第二十       卷二十三

  姜維        張翼

  廖化

  列傳第二十一      卷二十四

  楊戯        王嗣

  常播        衛(wèi)繼

  譙周【子熙 孫秀文立】   郤正

  列傳第二十二【魏】     卷二十五

  曹操上下【武帝】

  列傳第二十三      卷二十六

  曹丕【文帝】

  列傳第二十四      卷二十七

  曹叡【明帝】      曹芳【齊王】

  列傳第二十五      卷二十八

  曹髦【髙貴鄉(xiāng)公】    曹奐【陳留王】

  列傳第二十六上【家人】   卷二十九上

  曹操卞夫人【武宣皇后丁夫人】

  曹丕甄后【文昭皇后】  郭后【文徳皇后】

  曹叡毛后【明悼皇后】  郭后【明元皇后】

  列傳第二十六中【曹操三子】 卷二十九中

  曹彰【任城威王】    曹植【任城王子志】

  曹熊【蕭懐王】

  列傳第二十六下【操丕諸子】 卷二十九下

  曹昻【豐愍王】     曹鑠【相殤王】

  曹沖【鄧哀王】     曹據(jù)【彭城王】

  曹宇【燕王】      曹林【沛穆王】

  曹袞【中山恭王】    曹玹【濟陽懐王】

  曹峻【陳留恭王】    曹矩【范陽閔王】

  曹干【趙王】      曹子上【臨邑殤王】

  曹彪【楚王】      曹子勤【剛殤公】

  曹子乗【谷陽殤公】   曹子整【郿戴公】

  曹子京【靈殤公】    曹均【樊安公】

  曹子棘【廣宗殤公】   曹徽【東平靈王】

  曹茂【樂陵王】     曹協(xié)【贊哀王】

  曹防【北海悼王】    曹鑒【東武陽懐王】

  曹霖【東海定王】    曹禮【元城哀王】

  曹邕【邯鄲懐王】    曹貢【清河悼王】

  曹儼【廣平哀王】

  列傳第二十七【諸夏侯諸曹】   卷三十

  夏侯惇【弟亷 子充 楙韓浩 史渙】夏侯淵【子衡 覇 威恵 和】

  夏侯尚【從弟儒】    曹仁【弟純應(yīng)余】

  曹洪        曹休【子肇肇孫攄】

  曹真

  列傳第二十八【魏臣】    卷三十一

  荀彧【子惲  孫甝 霬】    荀攸

  賈詡

  列傳第二十九      卷三十二

  鐘繇【子毓】      華歆【子表 博 周孫廙 矯 ?!客趵?br />
  列傳第三十       卷三十三

  程晃【孫曉】      郭嘉

  董昭        劉煜

  蔣濟

  列傳第三十一      卷三十四

  張遼        樂進

  于禁        張郃

  徐晃        朱靈

  李典

  列傳第三十二      卷三十五

  李通【孫秉 秉子重】     臧霸【孫觀】

  文聘        呂防

  許禇        典韋

  厐惪        郝昭

  張?zhí)亍       €淯【張猛 楊豐鮑出】閻溫【張恭 恭子就就子斆】

  列傳第三十三      卷三十六

  袁渙【子侃 寓 奧 凖從弟覇 徽 敏 曽孫宏】

  張范【弟承】      邴原【張閣】

  涼茂        國淵

  余奕        何夔

  邢颙

  列傳第三十四      卷三十七

  陳羣【子泰】

  列傳第三十五      卷三十八

  劉劭        傅嘏

  列傳第三十六      卷三十九

  桓階        陳矯【子本薛悌】

  徐宣        衛(wèi)臻【孫權(quán)】

  盧毓【子欽】

  列傳第三十七      卷四十

  和洽        常林

  杜襲        趙儼

  裴潛

  列傳第三十八      卷四十一

  韓暨【韓宣】      崔林

  髙柔        孫禮

  王觀

  列傳第三十九      卷四十二

  辛毗        楊阜

  髙堂隆【棧潛 張茂董尋】

  列傳第四十       卷四十三

  劉馥【子靖孫?】      司馬朗

  司馬芝【子岐】     梁習【王思劉?】

  張既【徐英】      防楚【父殷】

  楊沛        溫恢

  賈逵

  列傳第四十一      卷四十四

  任峻【棗祗】      蘇則【吉茂】

  杜畿【子恕孟康】      鄭渾【從子袤】

  倉慈【皇甫隆 顔斐 令狐邵孔乂 沐并 時苗】

  列傳第四十二      卷四十五

  滿寵【子偉 奮奮子長武】    田豫

  牽招【子?】      郭淮

  列傳第四十三      卷四十六

  徐邈        胡質(zhì)【子威】

  王昶        王基

  列傳第四十四      卷四十七

  劉放【孫資 資孫楚秦朗 孔桂】

  列傳第四十五      卷四十八

  曹爽【弟羲 訓(xùn) 何晏 鄧飏 丁謐畢軌 李勝 桓范 魯芝 楊綜】

  列傳第四十六【吳】     卷四十九

  孫堅        孫策

  列傳第四十七      卷五十

  孫權(quán)【大帝】

  列傳第四十八      卷五十一

  孫亮【侯官侯】     孫休【景帝】

  孫皓【歸命侯】

  列傳第四十九上【家人】   卷五十二上

  孫堅呉夫人【弟景】   孫權(quán)謝夫人【弟承】

  徐夫人【父琨兄矯】     步夫人

  王夫人       王夫人

  潘后【袁夫人】     孫亮全后【父尚】

  孫休朱后      孫和何姬

  孫皓滕后

  列傳第四十九下【孫權(quán)五子】 卷五十二下

  孫登【宣太子 謝景羊衜 司?】  孫慮【建昌侯】

  孫和【南陽王】     孫霸【魯王】

  孫奮【章安侯】

  列傳第五十【諸孫】     卷五十三

  孫靜【子瑜 皎 奐奐子壹 張梁】  孫賁【子鄰 鄰子震曽孫恵 策族兄香】

  孫輔        孫翊【子松】

  孫匡【子泰孫秀】      孫韶【兄楷】

  孫桓

  列傳第五十一【吳臣】    卷五十四

  張昭【子承 弟子奮】      張纮【子?】

  列傳第五十二      卷五十五

  周瑜【子?】      魯肅【子淑】

  列傳第五十三      卷五十六

  呂防        陸遜

  列傳第五十四      卷五十七

  孫邵        顧雍【子劭 劭子譚承 雍孫榮

  族人悌殷禮】       歩騭【子闡 周昭李肅】諸葛瑾【少子融】

  列傳第五十五      卷五十八

  程普        黃葢

  韓當        蔣欽

  周泰        陳武【子脩表】

  董襲        甘寧

  凌統(tǒng)【父操】      徐盛

  潘璋        丁奉

  列傳第五十六      卷五十九

  朱治【子才】      朱然【子施績】

  呂范        朱桓

  列傳第五十七      卷六十

  薛綜【子珝瑩】      胡綜【徐詳】

  駱統(tǒng)【父俊謝淵】      陸瑁

  是儀        李衡

  列傳第五十八      卷六十一

  賀齊【子建弟景】      全琮【子懌緒】

  呂岱【徐原】      鐘離牧【少子徇】

  潘濬【子翥 秘芮?】    周魴【子處】

  列傳第五十九      卷六十二

  陸凱【子祎 弟?何定】   陸抗【子晏景】

  列傳第六十       卷六十三

  諸葛恪【聶友】     滕?

  孫峻【孫琳華融】      濮陽興

  孟仁        丁固

  范慎

  列傳第六十一      卷六十四

  陶璜【父基 子威孫綏】   吾彥

  滕修【子并】

  列傳第六十二上上【儒學】  卷六十五上上經(jīng)術(shù)總敘【易 書 詩 春秋 禮樂 論語 孝經(jīng) 孟子】

  列傳第六十二上下【儒學】  卷六十五上下漢

  何休        服防

  頴容        謝該

  許慎        蔡?

  鄭?        許慈

  孟光        來敏

  尹黙        李譔

  列傳第六十二下上【儒學】  卷六十五下上魏

  王肅【子恂】      董遇

  賈洪        隗禧

  樂詳        嚴干【李義】

  庾峻【子珉敳】

  列傳第六十二下下【儒學】  卷六十五下下吳

  嚴畯【裴?】      程秉【徴崇】

  闞澤【唐固】      虞翻【子汜 忠聳 昺】

  陸績

  列傳第六十三上上【文藝】  卷六十六上上文章總敘

  易部【序 論 說 評 辨解 問 難 語 言】

  書部【書 國書 詔 冊 制 制策 赦 令教 下記 檄 疏 表 封事 奏 議牋 啟 狀 奏記彈章 露布 連珠】

  詩部【騷 賦 古詩 樂府 歌 行 吟 謡篇 引 辭 曲 琴操 長句雜言】春秋部【國史 碑 墓碑 誄 銘 符命頌 箴 贊 記 雜文】

  列傳第六十三上下【文藝】  卷六十六上下漢

  崔寔【從兄烈烈子鈞】     蔡邕

  禰衡        應(yīng)劭

  列傳第六十三中上【文藝】  卷六十六中上漢

  荀悅        仲長統(tǒng)

  陳夀

  列傳第六十三中下【文藝】  卷六十六中下魏

  潘朂【孫尼 族子岳】     路粹

  列傳第六十三下上【文藝】 卷六十六下上

  魏

  王粲        陳琳

  阮瑀        應(yīng)玚

  劉楨        吳質(zhì)【邯鄲淳 繁欽荀緯 王象

  桓威 薛夏應(yīng)璩】     劉廙【繆襲 蘇林孫該 杜摯】

  衛(wèi)覬        李康

  列傳第六十三下下【文藝】  卷六十六下下吳

  左思        陸機【弟云 孫拯禇陶】

  列傳第六十四【行人】    卷六十七

  漢

  鄧芝        宗預(yù)

  陳震

  呉

  顧徽        趙咨

  沈珩        陳化

  浩周        鄭泉

  馮熙        張溫

  秦旦        鄭胄

  紀陟【?璆】      張儼

  列傳第六十五【義士】    卷六十八

  臧洪        田疇

  列傳第六十六上【髙士】   卷六十九上

  漢

  郭泰【左原 茅容 孟敏 庾乗 賈淑史叔賔 黃允 謝甄 王柔】

  符融        仇覽

  陳寔【子紀 諶鐘皓】    黃憲

  徐穉        姜肱

  申屠蟠       張?【兄陵】

  袁閎

  列傳第六十六中【髙士】   卷六十九中

  漢

  厐公        徐干

  管寧【王烈 張臶胡昭】   李密【子賜興】

  列傳第六十六下【髙士】   卷六十九下

  魏

  范粲【子喬】      皇甫謐

  王裒

  呉

  石偉        范平

  列傳第六十七上【死國】   卷七十上

  漢

  孔融【脂習】      傅彤【子僉】

  程畿        北地王諶

  諸葛瞻【子尚黃崇】

  列傳第六十七中【死國】   卷七十中

  魏

  夏侯?【李豐 豐弟翼 張緝許允 劉陶】

  王經(jīng)        王凌【令狐愚 單固楊康】

  毌丘儉【子甸 尹大目】    諸葛誕【文欽 欽子鴦虎 唐咨】

  列傳第六十七下【死國】   卷七十下

  吳

  留贊【子平】      呂據(jù)

  朱異        張悌【孫震沈瑩】

  列傳第六十八上【死虐】   卷七十一上

  魏

  邊讓        周不疑

  楊修        丁儀【弟廙】

  崔琰【許攸婁圭】      毛玠

  楊俊        鮑勛【父信】

  鄭小同

  列傳第六十八下【死虐】   卷七十一下

  吳

  髙岱        于吉

  盛憲        沈友

  張休        吾粲

  朱據(jù)        王蕃

  樓?        賀邵【子循】

  韋曜        華覈

  邵疇        張尚

  列傳第六十九上【技術(shù)】   卷七十二上

  漢

  華陀【吳普樊阿】      薊子訓(xùn)

  左慈        甘始【東郭延年封君逹】

  王真        郝孟節(jié)

  李意其       周羣【張裕】

  杜瓊【何宗】

  列傳第六十九中【技術(shù)】   卷七十二中

  魏

  朱建平       周宣【馬鈞】

  管輅

  列傳第六十九下【技術(shù)】   卷七十二下

  吳

  吳范        劉惇

  趙達【皇象】      陳訓(xùn)

  葛洪

  列傳第七十上上【狂士】   卷七十三上上魏

  王弼        荀粲

  焦先        扈累

  石德林       康

  向秀        郭象

  孫登        劉伶

  列傳第七十上下【狂士】   卷七十三上下魏

  阮籍【從子修】     阮咸【子瞻孚】

  列傳第七十下上【狂士】   卷七十三下上魏

  王戎【從弟衍衍弟澄】

  列傳第七十下下【狂士】   卷七十三下下魏

  樂廣        謝鯤

  胡母輔之【子謙之】   畢卓

  光逸        衛(wèi)玠

  王濟

  列傳第七十一【叛臣】    卷七十四

  漢

  孟達【父他申耽】      黃權(quán)

  列傳第七十二上【篡臣】   卷七十五上

  魏

  司馬懿【子昭師】     司馬孚【子望】

  列傳第七十二下【簒臣】   卷七十五下

  魏

  王沈        賈充【韓夀夀子謐】

  鄭沖        王祥【弟覽】

  何曽【子邵】      石苞【子崇】

  陳騫        荀顗

  裴秀        荀朂【馮紞】

  列傳第七十三【取漢】    卷七十六

  鄧艾【州泰段灼】      鐘會【向雄】

  衛(wèi)瓘

  列傳第七十四【平吳】    卷七十七

  羊祜        杜預(yù)【子錫】

  王渾        周浚

  王濬        唐彬

  列傳第七十五【列女】    卷七十八

  漢

  ?農(nóng)王妃      皇甫規(guī)妻

  隂瑜妻       盛道妻

  董祀妻

  魏

  厐娥親       姜敘母

  趙昻妻       杜有道妻

  曹文叔妻      羊耽妻

  許允妻

  吳

  孫翊妻       張白妻

  列傳第七十六上【北狄】   卷七十九上

  四夷總序

  北狄【匈奴 劉氏 石氏沮渠氏 赫連氏】

  列傳第七十六下【北狄】   卷七十九下

  烏桓

  鮮卑【慕容氏 段氏 吐谷渾氏 禿發(fā)氏乞伏氏 拓防氏 宇文氏】

  列傳第七十七上【西戎】   卷八十上

  羌【赤亭羌 湟中月氏胡氐 白馬氐 仇池氐畧陽氐 李氏 符氏 呂氏】

  列傳第七十七下【西戎】   卷八十下

  西域【六十國】

  列傳第七十八【東夷】    卷八十一

  東夷【夫余 髙句麗 勃?!|沃沮 挹婁濊 馬韓 辰韓 弁韓 弁辰 倭人】

  列傳第七十九【南蠻】    卷八十二

  南蠻【交趾 林邑 扶南巴郡南郡蠻 板楯蠻夷】

  西南夷【夜郎 牂牁 滇 哀牢夷卭都夷 冉駹夷】

  録

  録第一上【道術(shù)】      卷八十三上

  正傳【宓犠 堯 舜 禹 湯 文王 武王周公 孔子 顔子 曽子 子思 孟子】

  録第一下【道術(shù)】      卷八十三下

  諸子【荀子 董子?子】

  百家

  異端【楊墨 老莊 管商申韓 仙 佛】

  録第二上上【厯象】     卷八十四上上

  太極隂陽      天地

  六天        儀象

  晷影        黃赤道

  録第二上下【厯象】     卷八十四上下

  天文經(jīng)星      三垣【紫微 太微天市】

  辰次        分野

  録第二中上【厯象】     卷八十四中上

  二十八舍      天漢

  録第二中下【厯象】     卷八十四中下

  緯曜占侯      日

  月         嵗

  熒惑        填

  太白        辰

  雜星        煇氣

  五行        災(zāi)異

  録第二下上【厯象】     卷八十四下上厯法上

  録第二下下【厯象】     卷八十四下下厯法下

  録第三【疆理】       卷八十五

  漢益州【二十郡】

  魏司【八郡】     豫州【九郡】

  冀州【十一郡】     兗州【八郡】

  徐州【五郡】      青州【六郡】

  幽州【十二郡】     涼州【八郡】

  秦州【三郡】      荊州【六郡】

  揚州【二郡】

  吳揚州【十四郡】    荊州【十五郡】

  交州【八郡】      廣州【七郡】

  録第四上【職官】      卷八十六上

  爵級        奉祿

  車服        印綬

  選舉        宰相【丞相 太尉御史大夫】

  三公【太師 太傅 太保司徒 司空】將軍【大將軍 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wèi)將軍 左右諸將軍使持節(jié) 都督雜號】

  録第四中【將軍】      卷八十六中

  九卿【職官 太常光 祿勲 衛(wèi)尉 太仆廷尉大 鴻臚 宗正大 司農(nóng)】

  【將作大匠】

  録第四下【職官】      卷八十六下

  京師兵官【執(zhí)金吾 城門校尉北軍中】

  中宮東宮官     封建【王 侯公主】

  京輔官【司校尉 京兆尹河南尹】

  州郡官【刺史 郡守縣令】  外夷官

  録第五上上【禮樂】     卷八十七上上天?【郊 合郊 五郊 六天 九天 六宗配郊 毀郊 告郊 朝日 夕月 星祠風雨雷師 髙禖 大雩朔 蠟 臘 儺 伏】

  録第五上下【禮樂】     卷八十七上下地?【社稷 軍社 亳社 靈星 先蠶借田 岳瀆山川 封禪】

  録第五中上【禮樂】     卷八十七中上人?上【明堂 辟雍 靈臺 養(yǎng)老 燕射鄉(xiāng)飲 二王后 孔子祠 羣祀 宗廟禘祫 時享薦獻 配享】

  録第五中下【禮樂】     卷八十七中下人?下【冠 婚 朝會 防制 短防 防禁厚葬 薄葬 火葬 改葬 招魂葬葬殤 山陵上陵 諡法】

  録第五下上【禮樂】     卷八十七下上

  律呂        聲音

  録第五下下【禮樂】     卷八十七下下代樂

  録第六         卷八十八

  刑法

  闕

  録第七         卷八十九

  食貨

  録第八上【兵】       卷九十上

  兵道        兵制

  録第八中【兵】       卷九十中

  兵陳        兵教

  兵法        兵柄

  兵將

  録第八下【兵】       卷九十下

  兵地        兵機

  兵氣        兵占

  兵攻        兵守

  譎兵        夷兵

  續(xù)后漢書自序

  漢建安末曹氏廢漢自立稱魏孫氏據(jù)江左僭號稱吳昭烈以宗子繼漢即位于蜀討賊恢復(fù)卒莫能相一而折入于晉晉平陽侯相陳夀故漢吏也漢亡仕晉作三國志以曹氏繼漢而不與昭烈稱之曰蜀鄙為偏霸僭偽于是統(tǒng)體不正大義不明紊其綱維故稱號論議皆失其正哀帝時滎陽太守習鑿齒著漢晉春秋謂三國蜀以宗室為正魏雖受漢禪晉尚為簒逆蜀平而漢始亡上疏請越魏繼漢以正體統(tǒng)不用【原注晉書習鑿齒臨終上疏曰臣毎謂皇晉宜越魏繼漢不應(yīng)以魏后為三恪而身微官卑無由上達懐抱愚情三十余年今沉淪重疾性命難保遂嘗懐此當與之朽爛區(qū)區(qū)之情切所悼惜謹力疾著論一篇寫上如左愿陛下考尋古義求經(jīng)常之表超然逺覽不以臣微賤廢其所言論曰或問魏武帝功葢中夏文帝受禪于漢而吾子謂漢終有晉豈實理乎且魏之見廢晉遒亦病晉之臣子寜可以同此言哉答曰此乃所以尊晉也但絶節(jié)赴曲非常耳所悲見殊心異雖竒莫察請為子言焉昔漢氏失御九州殘隔三國乗間鼎峙數(shù)世干戈日尋流血百載雖各有偏平而其實亂也宣皇帝勢逼當年力制魏氏蠖屈從時遂覊戎役晦明掩耀龍潛下位俛眉重足鞠躬屏息道有不容之難躬蹈履霜之險可謂危矣魏武既亡大難獲免始南擒孟達東蕩海隅西抑勁蜀旋撫諸夏摧吳人入侵之鋒掃曹爽見忌之黨植靈根以跨中岳樹羣才以翼子弟命世之志既恢非常之業(yè)亦固景文繼之靈武冠世克伐貳違以定厥庸席卷梁益奄征西極功格皇天勲侔古烈豐規(guī)顯祚故以灼如也至于武皇遂并彊吳混一宇宙乂清四海同軌二漢除三國之大害靜漢末之交爭開九域之防晦定千載之盛功者皆司馬氏也而推魏繼漢以晉承魏比義唐虞自托純臣豈不惜哉今若以魏有代王之徳則其道不足有靜亂之功則孫劉鼎立道不足則不可謂制當年當年不制于魏則魏未曽為天下之主王道不足于曹則曹未始為一日之王矣昔共工伯有九州秦政奄平區(qū)夏鞭撻華戎専總六合猶不見序于帝王淪沒于戰(zhàn)國何況暫制數(shù)州之人威行境內(nèi)而已便可推為一代者乎若以晉嘗事魏懼傷皇徳拘惜禪名謂不可割則惑之甚者也隗囂據(jù)隴公孫帝蜀蜀隴之人雖服其役取之大義于彼何有且吳楚僭號周室未亡子文延陵不見貶絶宣皇帝官魏逼于性命舉非擇木何虧徳美禪代之義不同堯舜校實定名必彰于后人各有心事胡可掩定空虛之魏以屈于己孰若仗義而以貶魏哉夫命世之人正情遇物假之際會必兼義勇宣皇祖考立功于漢世篤爾勞思報亦深魏武超越志在傾主徳不素積羲險氷薄宣帝與之情將何重雖形屈當年意申百世降心全己憤慨于下非道服北面有純臣之節(jié)畢命曹氏忘濟世之功者也夫成業(yè)者系于所為不系所借立功者言其所濟不言所起是故漢髙稟命于懷王劉氏乘斃于亡秦超二偽以逺嗣不論近而計功考五徳于帝典不疑道于力政季無承楚之號漢有繼周之業(yè)取之既美而已徳亦重故也凡天下事有可借喻于古以曉于今定之往昔而足為來證者當春秋之時吳楚二國皆僭號之王也若使楚莊推鄢郢以尊有德闔閭舉三江以奉命世命世之君有徳之主或借之以應(yīng)天或撫之而光宅彼必自系于周室不推吳楚以為代明矣況積勲累功靜亂寧眾數(shù)之所録眾之所與不資于燕噲之授不賴于因借之力長轡廟堂吳蜀兩斃運奇二紀而平定天下服魏武之所不能臣蕩累葉之所不能除者哉自漢末鼎沸五十六年吳魏犯順而彊蜀人仗正而弱三家不能相一萬姓曠而無主夫有定天下之大功為天下之所推孰如見推于闇人受尊于防弱配天而為帝方駕于三代豈比俛首于曹氏側(cè)足于不正即情而恒實取之而無慙何與詭事而托偽開亂于將來者乎是故故舊之恩可封魏后三恪之數(shù)不宜見列以晉承漢功實顯然正名當事情體亦厭又何為虛尊不正之魏而虧我道于大通哉昔周人詠祖宗之徳追述剪商之功仲尼明大孝之道髙稱配天之義然后稷勤于所職聿來未以翦商異于司馬氏仕乎曹族三祖之寓于魏世矣且夫魏自君之道不正則三祖臣魏之義未盡故假涂以運髙畧道不正故君臣之節(jié)有殊然則?道不以輔魏而無逆取之嫌髙拱不勞汗馬而有靜亂之功者葢勲足以王四海義可以登天位雖我徳慙于有周而彼道異于殷商故也今子不疑共工之不得列于帝王不嫌漢之系周而不系秦何至于一魏猶凝滯而不化哉夫欲尊其君而不知推之于堯舜之道欲重其國而反厝之于不勝之地豈君子之髙義若猶未悟請于是止矣】宋元嘉中文帝詔中書侍郎裴松之采三國異同凡數(shù)十家以注夀書補其闕漏辨其舛錯績力雖勤而亦不能更正統(tǒng)體歴南北隋唐五季七百有余歲列諸三史之后不復(fù)議為也宋丞相司馬光作通鑒始更蜀曰漢仍以魏紀事而昭烈為僭偽【原注通鑒魏黃初二年夏四月丙午漢中王即皇帝位于武擔之南改元章武臣光曰天生烝民其勢不能自治必相與戴君以治之茍能禁暴除害以保全其生賞善罰惡使不至于亂斯可謂之君矣是以三代之前海內(nèi)諸侯何啻萬國有人民社稷者通謂之君合萬國而君之立法度班號令而天下莫敢違者乃謂之王王徳既衰彊大之國能帥諸侯以尊天子者則謂之霸故自古天下無道諸侯力爭或曠世無王者固亦多矣秦焚書坑儒漢興學者始推五徳生勝以秦為閏位在水火之問霸而不王于是正閏之論興矣及漢室傾覆三國鼎峙晉氏失馭五胡云擾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國史互相排黜南謂北為索虜北謂南為島夷朱氏代唐四方幅裂朱邪入汴比之窮新運厯年紀皆棄而不數(shù)此皆私己之偏辭非大公之通論也臣愚誠不足以識前代之正閏竊以為茍不能使九州合為一統(tǒng)皆有天子之名無其實者也雖華夷仁暴大小彊弱或時不同要皆與古之列國無異豈得獨尊奬一國謂之正統(tǒng)而其余皆為僭偽哉若以自上相授受者為正邪則陳氏何所授拓跋氏何所受若以居中夏者為正邪則劉石慕容苻姚赫連所得之土皆五帝三王之舊都也若以有道徳者為正邪則蕞爾之國必有令主三代之季豈無僻王是以正閏之論自古及今未有能通其義確然使人不可移奪者也臣今所述止欲敘國家之興衰著生民之休戚使觀者自擇其善惡得失以為勸戒非若春秋立褒貶之法撥亂世反諸正也正閏之際非所敢知但據(jù)其功業(yè)之實而言之周秦漢晉隋唐皆嘗混一九州傳祚于后子孫雖微弱播遷猶承祖宗之業(yè)有紹復(fù)之望四方與之爭衡者皆其故臣也故全用天子之制以臨之其余地丑德齊莫能相一名號不異本非君臣者皆以列國之制處之彼此鈞敵無所抑揚庶幾不誣事實近于至公然天下離析之際不可無歲時月日以識事之先后據(jù)漢傳于魏而晉受之晉傳于宋以至于陳而隋取之唐傳于梁以至于周而大宋承之故不得不取魏宋齊梁陳后梁后唐后晉后周年號以紀諸國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閏之辨也昭烈之于漢雖云中山靖王之后而族屬疎逺不能紀其世數(shù)名位亦猶宋髙祖稱楚元王后南唐烈祖稱吳王恪后是非難辨故不敢以光武及晉元帝為比使得紹漢氏之遺統(tǒng)也】至晦庵先生朱熹為通鑒作綱目黜魏而以昭烈章武之元繼漢統(tǒng)體始正矣【原注通鑒網(wǎng)目建安二十五年魏文帝曹丕黃初元年是歲僭國一春正月丞相冀州牧魏王曹操還至洛陽卒太子丕自立為丞相冀州牧魏王冬十月魏王曹丕稱皇帝廢帝為山陽公十二月魏主丕如洛陽昭烈皇帝章武元年魏黃初二年夏四月漢中王即皇帝位孫權(quán)徙治武昌秋八月孫權(quán)遣使降魏魏封權(quán)為吳王二年魏黃初三年吳大帝孫權(quán)黃武元年舊國一新國一凡二僭國后主建興四年魏黃初七年吳黃武五年夏五月魏主丕卒秋八月吳王權(quán)圍江夏不克七年魏太和三年吳黃龍元年夏四月吳王孫權(quán)稱皇帝遣衛(wèi)尉陳震使吳及吳主權(quán)盟舊史及通鑒皆以建安二十五年為魏黃初元年今猶系之漢漢未亡也曹丕廢漢帝而昭烈即位乃以章武元年為漢魏自僭偽也孫權(quán)受魏封爵始稱吳王著其封于魏也然終叛魏稱帝故以黃武之元并魏黃初為列國僭偽于是統(tǒng)體正矣其齋居感興詩曰東京失其御刑臣防天綱西園植奸穢五族沈忠良青青千里草乗時起陸梁當涂轉(zhuǎn)兇悖炎精遂無光桓桓左將軍杖鉞西南疆伏龍一奮躍鳯雛亦飛翔祀漢配彼蒼出師驚四方天意竟莫回王圖不偏昌晉史自帝魏后賢合更張世無魯連子千載徒悲傷】然而本史正文猶用夀書經(jīng)嘗聞?chuàng)|紳先生余論謂夀書必當改作竊有志焉及先君臨終復(fù)有遺命斷欲為之事梗不能中統(tǒng)元年詔經(jīng)持節(jié)使宋告登寳位通好弭兵宋人館留儀真不令進退束臂抱節(jié)無所營為乃破藁發(fā)凡起漢終晉立限斷條目以更夀書作表紀傳録諸序議贊十二年夏五月令伴使西珪借書于兩淮制使印應(yīng)雷得二漢三國晉書遂作正史以裴注之異同通鑒之去取綱目之義例參校刋定歸于詳實以昭烈纂承漢統(tǒng)魏吳為僭偽十三年冬十月書成年表一卷帝紀二卷列傳七十九卷録八卷共九十卷別為一百三十卷仍故號曰三國志【原注義例曰史之有書尚矣而稱謂不一如三皇之書則謂之墳五帝之書則謂之典虞夏商周則謂之書厯代寳傳則謂之訓(xùn)周之世列國各有書而各有名晉謂之乘楚謂之梼杌魯謂之春秋其為記録言動則一其名則無定也戰(zhàn)國秦漢之世記注愈繁如左氏傳國語世本戰(zhàn)國策鐸氏微秦紀八覽六論等不可勝紀皆不能為完書至司馬遷總為撰集自黃帝訖漢武之獲麟名曰史記班固作前史始于髙帝終于王莽別為一代如虞夏商周而謂之漢書陳夀之為國志時東漢史尚無完書乃斷自獻帝而下為魏蜀吳書總謂之三國志天下分裂統(tǒng)體不一如周衰列國故如國語別為書而謂之志志亦記也今雖増修革訛飾陋正其統(tǒng)體其名不可易故仍曰三國志云先生比修新書先為義例以明更定去取之意今各具本條下 謹案陵川集載此序云號曰續(xù)后漢書與此不同觀此注則知作序時本名三國志后乃改名續(xù)后漢書茍宗道所為行狀有云仍改曰續(xù)后漢書者是也其后延祐間中書省咨文仍稱三國志至江西行省開刋始定稱續(xù)后漢書馮良佐序所云今所定稱者是也明代刋集者誤改其文在此序中當仍其原本為是】奮昭烈之幽光掲孔明之盛心祛操丕之鬼蜮破懿昭之城府明道術(shù)辟異端辨奸邪表風節(jié)甄義烈核正偽曲折?奧傅之義理徴之典則而原于道徳推本六經(jīng)之初苴補三史之后千載之蔽一旦廓然矣古之為書大抵圣賢道否發(fā)憤而作屈平離騷馬遷史記皆是也然皆曀昧一時道流百世故韓愈謂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原注韓文栁子厚墓志子厚斥不久窮不極雖有出于人其文學辭章必不能自立以致必傳于后如今無疑也雖使子厚得所愿為將相于一時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今拘幽之極而集是蓋亦失中之得古人之志也嗚呼安得復(fù)于先君而告卒事乎十有五日庚子翰林侍讀學士行臺宣撫使使持節(jié)入宋國國信大使陵川郝經(jīng)序

  續(xù)后漢書新注序

  三國事涉漢晉參出互見百有余年諸所記注不啻數(shù)十百家其行于世者漢史則華嶠漢書謝承后漢書司馬彪續(xù)漢書袁宏漢紀袁暐獻帝春秋張璠漢紀樂資山陽公載記王?蜀記孫盛蜀世譜郭沖五事魏史則王沉魏書傅?魏書及?子評斷孫盛魏氏春秋魚豢魏畧孔衍漢晉春秋隂澹魏紀吳史則韋曜吳書虞溥江表?胡沖吳厯虞預(yù)防稽典録環(huán)氏吳紀于晉則干寳晉紀虞預(yù)晉書王隠晉書謝沉晉書孫盛晉陽秋傅暢晉諸公贊徐廣晉紀皆各著一國之事以自名家獨陳夀合魏蜀吳總為三國志號稱良史然其事多疏略故宋文帝命裴松之為注大集諸家之書補其遺闕各具本文下且為考正辨其得失其諸書疏援引事?出異書者注之事顯者則不注今宣相陵川先生更正陳志凡裴注之事當入正文者則為刪取其乖戾不合不可?信者則置之命宗道掇拾具注新書本文下陳志之評裴注之論亦為具載其義理悖誤者則以所聞于先生余論為之辨正凡書疏論議所引古今事?裴注之未備者皆為補苴事已見者不重出無所考者則闕之先生比為新書先作義例條目以明予奪之旨今各具本文下其書法則復(fù)發(fā)凡舉例以見其義宗道初事先生之父靜直先生既又受學于先生先生之開府南陽辟宗道為屬掾奉使入宋又辟充典書狀繾綣患難十有三年故不敢不承命亦庶防附驥尾而厠名于大典之末云宣撫司都事充國信書狀官門生河陽茍宗道序

  續(xù)后漢書后序

  人有恒言曰經(jīng)史史所以載興亡而經(jīng)亦史也書紀帝王之政治春秋筆十二公之行事謂之非史可乎蓋定于圣人之手則后世以經(jīng)尊之而止及乎興亡則謂之史也古史分十七東漢而下西晉而上有三國志亦十七之一也出于陳夀之筆不可謂失三國之實獨帝魏而不知蜀之正統(tǒng)為史筆之玷又前史紀傳外有書志所以載三才之奧禮樂食貨兵刑官職之異而夀皆未及尤史筆之欠此紫陽朱文公詩云后賢合更張感嘆所繇發(fā)也后紫陽百余年徒増閱史者之慨中統(tǒng)庚申郝文忠公以行臺宣撫持節(jié)使宋而留滯儀真進退維谷乃繼先志修舊史破藁發(fā)凡首帝昭烈魏吳止筆其實表外有紀傳以辨崇卑而復(fù)為八録以補陳闕各冠以序?其從起結(jié)以議贊防其指歸考前言徴后史而損益之儀真受一時之抑而史書流百世之芳公之榮逺矣公之先世詩書之澤鐘陵川清粹之氣嬉笑怒罵鋪張吟諷皆成文章由賦詩而至移文復(fù)三十有九卷公之文博矣若夫續(xù)后漢書暨陵川集則今所定稱也延祐戊午集賢陳大學士以公書敷奏圣天子念故臣之可憫喜藏書之有傳睿旨恩潤俾江西行省繡梓一哉王心繼今以往天下后世有以誦習而資徳業(yè)矣臣良佐時職寄江西提衡儒學省堂孜孜欽承就委董役率儒人胡元昌等詳正其字庶無訛矣工畢念不容已用紀歲月云是年秋七月既望臣馮良佐頓首百拜謹識

  欽定四庫全書

  續(xù)后漢書卷一【闕】     元 郝經(jīng) 撰

  年表【闕】

  欽定四庫全書

  續(xù)后漢書卷二      元 郝經(jīng) 撰

  帝紀第一

  【義例曰魏晉自以為正統(tǒng)相繼故不舉昭烈之諡稱曰先主陳夀遂不以漢為帝紀曰先主傳非也先主者大夫稱其先大夫之辭也繼漢而不稱漢未嘗稱蜀而稱蜀蔑劣甚矣夫昭烈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為左將軍時受獻帝衣帯中宻詔誅曹操不克出奔徐州起兵討操又不克奔袁紹與紹討操又不克遂依劉表説表襲許以誅操表不能用及敗操于赤壁始有荊土攻劉璋于成都卻操于漢中遂有巴蜀操既幽帝弒后酖殺皇子簒弒已成昭烈以為髙祖初封漢王出定三秦以討項羽故即漢中王位興兵討操及操死丕簒獻帝降廢漢統(tǒng)中絶遂即漢皇帝位以祀漢漢統(tǒng)于是乎在矣及其崩殂末帝嗣世孔明出師討魏繼之以死蔣琬費祎姜維諸人從防義烈尚數(shù)十年與魏俱斃則章武之元自可紹建安之末昭烈之與獻帝自為纉承魏吳只漢之僣偽爾豈可削漢與魏遂以為蜀乎其稱漢為蜀者魏晉間語也通鑒更蜀稱漢綱目以漢紀事統(tǒng)體始正矣紀統(tǒng)紀也以一統(tǒng)而紀天下之事也故司馬遷史記凡一統(tǒng)天下者皆曰本紀班固因之曰帝紀陳夀以魏為正統(tǒng)故以魏為帝紀漢統(tǒng)未絶而復(fù)與魏則天下有二統(tǒng)且魏豈能統(tǒng)漢哉今從綱目以漢昭烈末帝為帝紀魏吳皆降為傳云史記于髙帝本紀初稱髙祖及為沛公稱沛公封漢王則稱漢王至即皇帝位稱帝稱上崩后于他紀傳則稱髙祖班固前漢書因之范曄后漢書自世祖起兵即稱光武至即位后稱帝稱上崩后稱世祖光武猶夫前史也陳夀國志于先主傳始終稱先主于魏吳則始終稱姓名通鑒始稱姓名及即漢中王位稱漢中王至即帝位稱漢主崩后稱漢昭烈并以僣偽書也今從范史始稱昭烈至即位后稱帝稱上于魏吳則始終皆稱昭烈一同二漢天王正統(tǒng)云史記本紀二漢書帝紀其大法依仿春秋經(jīng)傳編年事詳辭畧其天文災(zāi)變郡國廢興禮樂刑法因革大端四夷興衰侵叛之跡皆備書之又見諸書志及本傳大抵皆重出陳夀國志無書志其事皆具于紀傳方之三史為詳而不重出然以魏為正統(tǒng)帝紀凡天變外夷之事皆録于魏吳書故有者則録于吳謂蜀不置史災(zāi)異靡書故二主傳皆不録今既正統(tǒng)體欲移置于漢紀則失實存之魏傳則失體故漢紀魏吳傳皆不録?之于八録國別以見不復(fù)重出其事義相闗者則幾而不因云】

  昭烈皇帝

  昭烈皇帝姓劉氏諱備字?徳涿郡涿縣人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后也武帝詔諸侯王得推恩侯支庶子弟靖王百余子侯者五人元狩六年封貞涿縣陸城亭侯元鼎五年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原注漢書孝景皇帝賈夫人生趙敬肅王彭祖中山靖王勝勝以前三年立有子百二十余人四十三年薨子哀王昌嗣一年薨子康王昆侈嗣十一年薨子頃王輔嗣四年薨子憲王福嗣十七年薨子懐王循嗣十五年薨無子絶四十五嵗成帝鴻嘉二年復(fù)立憲王弟孫利鄉(xiāng)侯子云客是為廣徳夷王三年薨無子絶四十年哀帝復(fù)立云客弟廣漢為廣平王薨無后平帝元始二年復(fù)立廣川恵王曽孫倫為廣徳王奉靖王后王莽時絶王子侯表中山靖王子廣望節(jié)侯忠將梁侯朝平薪館侯未央陸城侯貞薪處侯嘉元鼎五年皆坐酎金失侯魚豢典畧備本臨邑侯枝屬也】昭烈祖父雄父?世仕州郡雄舉孝亷終東郡范令昭烈少孤與母販履織席為業(yè)舎東南角籬上桑生髙五丈余童童如小車蓋涿人李定曰是家當出貴人昭烈方防與宗中諸兒戱桑下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葢車叔父子敬曰汝勿妄語滅吾門也年十五母使行學與同宗劉徳然遼西公孫瓉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盧植徳然父元起常資給昭烈與徳然等元起妻曰各家何能常爾邪元起曰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而瓉深與昭烈相友瓉年長昭烈以兄事之昭烈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羙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有大志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推仁尚義廓如也好交結(jié)豪俠年少爭附之河?xùn)|關(guān)羽亡命來歸與同郡張飛兄事昭烈誓以死從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于涿郡知昭烈非常人乃多與之金昭烈資之因合徒眾靈帝末黃巾賊起州郡各舉義兵昭烈率其屬從校尉鄒靖討賊有功除安喜尉【原注典畧平原劉子平知備有武勇時張純反叛青州被詔遣從事將兵討純過平原子平薦備于從事遂與相隨遇賊于野備中創(chuàng)陽死賊去后故人以車載之得免后以軍功為中山安喜尉】督郵以公事到縣昭烈求謁不通直入縛督郵杖二百解綬系其頸著馬柳【原注五葬反】棄官亡命【原注典畧其后州郡被詔書其有軍功為長吏者當沙汰之備疑在遣中督郵至縣當遣備備素知之聞督郵在傳舍備欲求見督郵稱疾不肯見備備恨之因還治將吏卒徑詣傳舎突入門言我被府君宻教收督郵遂就牀縛之將出到界自解其綬以系督郵頸縛之著樹杖百余下欲殺之督郵求哀乃釋去之】頃之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毌丘毅詣丹陽募兵昭烈與俱行至下邳遇賊力戰(zhàn)有功除下宻丞靈帝崩皇子辯即位太后何氏臨朝何進誅宦官不克死之【原注凡死國死官得其死者曰死之】袁紹盡滅宦官董卓入京師廢帝為?農(nóng)王立獻帝弒太后何氏【原注義例曰章武元年蜀中傳言獻帝已遇弒昭烈乃發(fā)防制服諡曰孝愍皇帝遂即皇帝位然獻帝實未崩特曹丕廢為山陽公爾至末帝建興十三年始崩曹叡諡曰孝獻皇帝故不得從未崩之諡祗曰獻帝】

  初平元年春正月州郡皆起兵討卓卓弒?農(nóng)王刼帝西遷長安天下大亂昭烈復(fù)去官后為髙唐尉遷為令【原注英雄記靈帝末年備嘗在京師后與曹公俱還沛國募召合眾防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為賊所破奔奮威將軍公孫瓉】

  二年夏六月袁紹逐冀州牧韓馥自領(lǐng)州【原注凡曰自領(lǐng)與據(jù)皆非朝命也】攻瓉所置青州刺史田楷冬十月瓉表昭烈為別部司馬【原注凡曰表表請朝命也曰以者自以為之也】使為楷拒紹數(shù)有戰(zhàn)功試守平原令領(lǐng)平原相郡民劉平素輕昭烈恥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語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原注王沉魏書劉平結(jié)客刺備備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狀語之而去是時人民饑饉屯聚鈔暴備外御防難內(nèi)豐財施士之下者必與同席而寢同簋而食無所簡擇眾多歸焉】袁紹還兵攻瓉昭烈與楷東屯齊瓉敗紹復(fù)攻楷連戰(zhàn)逾年

  三年夏四月董卓伏誅【原注凡有罪當誅者曰伏誅】卓黨賈詡以卓部曲李傕郭泛等反陷長安殺司徒王允【原注凡殺不以罪及兩下相殺皆曰殺】遂共管朝政于是劉焉據(jù)益州劉表據(jù)荊州袁紹據(jù)冀州袁術(shù)據(jù)?州曹操據(jù)兗州其余州郡皆擁兵自保更相并滅不復(fù)奉朝廷矣

  四年冬十月公孫瓉殺幽州牧劉虞自領(lǐng)州

  興平元年春二月曹操攻徐州徐州牧陶謙遣使告急于田楷楷與昭烈俱救之時昭烈自有兵千余人及幽州烏桓雜胡騎又畧得饑民數(shù)千人既到謙以丹陽兵四千益之昭烈遂去楷歸謙謙表昭烈為豫州刺史屯小沛夏四月曹操擊破昭烈于郯東秋九月益州牧劉焉卒子璋自領(lǐng)州冬十二月陶謙病篤謂別駕糜竺曰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謙卒竺率州人迎昭烈昭烈未敢當下邳陳登謂昭烈曰今漢室陵遲海內(nèi)傾覆立功立事在于今日鄙州殷富戶口百萬欲屈使君撫臨州事不宜抑譲昭烈曰?公路近在夀春此家四世五公【原注見袁紹?】海內(nèi)所歸君可以州與之登曰公路驕豪非治亂之主今欲為使君合歩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民成五覇之業(yè)下可以割地守境以觀時變?nèi)羰咕灰娐煹且辔锤衣熓咕脖焙O嗫兹谥^昭烈曰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耶冡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與能天與不取悔不可追昭烈遂領(lǐng)徐州陳登遣使告袁紹曰天禍鄙州州將殂隕民人無主恐貽盟主憂輙奉故平原相劉備領(lǐng)州紹報曰劉?徳?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誠所望也

  二年夏四月曹操攻呂布布來奔李傕郭泛相攻擊張濟挾帝東歸

  建安元年夏六月袁術(shù)來攻昭烈使張飛守下邳自將拒術(shù)于盱眙淮隂與術(shù)戰(zhàn)于石亭相持經(jīng)月更有勝負陶謙故將曹豹為下邳相與張飛相失飛殺之豹眾閉營自守城中乖亂袁術(shù)與呂布書勸令襲下邳許助以軍糧布大喜引軍水陸東下中郎將丹陽許耽開門迎之張飛敗走布虜昭烈妻子及將吏家口昭烈聞之引還比至下邳【謹案比至陳志作北至通鑒作比至與此合】兵潰昭烈收余兵東取廣陵與袁術(shù)戰(zhàn)又敗轉(zhuǎn)軍海西饑餓困踧【謹案困踧今志作困敗此作困踧與宋本合】吏士相啖從事縻竺以家財助軍迫迮【原注音仄】無歸乃降于布布亦忿袁術(shù)運糧不繼復(fù)以昭烈為豫州刺史還其妻子部曲家屬諸將謂布曰劉偹數(shù)反覆難養(yǎng)宜早圗之布不聼以狀語昭烈與并勢擊術(shù)使屯小沛昭烈乃遣闗羽守下邳身還小沛秋七月帝至雒陽【原注雒本作洛魚豢云漢火行忌水故去水加隹自光武后改為雒字】八月曹操刼帝遷許遂専朝政表昭烈為鎮(zhèn)東將軍封宜城亭侯昭烈復(fù)合兵得萬余人呂布惡之自出兵攻昭烈昭烈敗走歸許曹操厚遇之表為豫州牧郭嘉等謂操曰備有英雄之志今不早圗后必為患操不從益兵給糧使東至沛收散敗以圗呂布是嵗孫防據(jù)江東【原注義例曰凡事之無日者附于月之下稱是月無月者附于年之下稱是嵗無年者附于其事之首尾如左氏稱初始及季年后之?無事可附者則約其時之早晚于一年之下與其事相渉者即附之此記事之通例也】

  二年春正月袁術(shù)稱帝于夀春韓暹楊奉在下邳冦掠徐?間軍饑餓辭呂布欲詣荊州布不聼奉乃私與昭烈相聞欲共擊布昭烈陽許之冬十一月奉引軍詣沛昭烈請奉入城飲食未半于座上防奉斬之暹失奉奔并州

  三年夏五月呂布復(fù)與袁術(shù)通使人赍金詣河內(nèi)買馬為昭烈兵所鈔布怒遣其中郎將高順北地太守張遼攻昭烈曹操遣將軍夏侯惇救之為順所敗遂破沛復(fù)虜昭烈妻子送布昭烈挺身逸遇操于梁與操共擊布于下邳冬十二月禽布斬之昭烈復(fù)得妻子從操還許表昭烈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四年春袁紹復(fù)攻公孫瓉三月克易京瓉自殺紹遂有幽州帝自為曹操刦遷専制朝命不得有所為甚于傕泛帝舅車騎將軍董承【原注裴松之曰董承漢靈帝母董太后之侄于獻帝為丈人葢古無丈人之名故謂之舅也】受帝衣帶中宻詔令與昭烈誅操未發(fā)操從容謂昭烈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爾本初之徒不足數(shù)也昭烈方食失匕箸值大雷震昭烈因曰圣人云迅雷風烈必變良有以也遂與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謀夏四月袁術(shù)欲經(jīng)徐州北就袁紹操遣昭烈督朱靈路招邀擊術(shù)程昱郭嘉董昭皆諫操曰劉備不可遣也操悔追之不及術(shù)南走病死朱靈等還冬十一月昭烈遂殺徐州刺史車胄防闗羽守下邳行太守事引軍還小沛【原注胡沖吳歴曹公數(shù)遣親近宻覘諸將有賔客酒食者輙因事害之備時閉門將人種蕪菁曹公使人闚門既去備謂張飛闗羽曰吾豈種菜者乎曹公必有疑意不可復(fù)防其夜開后柵與飛等輕騎俱去所得賜遺衣服悉封防之乃徃小沛收合兵眾裴松之曰魏武帝遣先主統(tǒng)諸將要擊袁術(shù)郭嘉等并諫魏武不從其事顯然非因種菜遯逃而去如胡沖所云何乖僻之甚乎】東海昌霸反郡縣多叛操為昭烈眾數(shù)萬人遣孫干與袁紹連和操遣長史劉岱中郎將王忠擊之不克昭烈謂岱等曰汝百軰來無如我何曹操自來未可知爾

  五年春正月董承等事覺操殺承及王服種輯皆夷三族自將攻昭烈初昭烈謂操方與紹連兵不得東候騎卒至言曹公自來昭烈大驚及戰(zhàn)師望風崩潰操盡收其眾虜昭烈妻子并禽闗羽以歸昭烈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譚昭烈故茂才也將步騎迎昭烈昭烈隨譚到平原譚馳使白紹紹遣將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與昭烈相見駐月余所失亡士卒稍稍來集操與袁紹相拒于官渡汝南黃巾劉辟等叛操應(yīng)紹紹遣昭烈將兵與辟等畧許下夏四月孫防卒弟權(quán)代領(lǐng)其眾闗羽亡歸操遣曹仁將兵擊昭烈昭烈還紹軍隂欲離紹乃説紹南連劉表秋七月紹遣昭烈將本兵復(fù)至汝南與龔都等合眾數(shù)千人操遣蔡楊【謹案今志作蔡陽宋本作楊與此合】擊之為昭烈所殺冬十月操大破紹軍

  六年秋九月操自擊昭烈昭烈遣糜竺孫干與劉表相聞表自郊迎以上賔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荊州豪杰歸昭烈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隂御之一日表置宴蒯越蔡瑁欲因防取昭烈或以急告昭烈托被酒潛遯所乗馬曰的盧走墮檀溪水中昭烈曰的盧今日厄矣可努力的盧一躍三丈遂得免【謹案傅?乗輿馬賦曰劉備之初降也太祖賜之驄馬使自至廐選之名馬以百數(shù)莫可意者次至下廐有的盧馬委棄莫視瘦瘁骨立劉備檢而取之眾莫不笑之其后劉備奔于荊州逸足電發(fā)追不可逮眾乃服焉】昭烈益開誠待之越等服其雅量表亦不復(fù)疑終表之世遂無釁故【原注孫盛曰檀溪之事此不然之言備時羇旅客主勢殊若有此變豈能晏然終表之世而無釁故乎此世俗妄説非是實也 按陳志豪杰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隂御之則越瑁之譖或有之檀溪之急似不為妄今取之是已】

  七年夏五月袁紹卒子尚自領(lǐng)州劉表遣昭烈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昭烈設(shè)伏兵一旦燒屯偽遯惇等追之伏發(fā)大破之

  九年秋七月曹操克鄴遂有冀青幽并四州

  十二年春曺操北征烏桓昭烈説表襲許表不能用操自栁城還表謂昭烈曰不用君言失此大防昭烈曰今天下分裂日尋干戈事防之來豈有終極乎若能應(yīng)之于后者則此未足為恨也昭烈在荊州數(shù)年嘗于表坐起至厠慨然流涕表怪問昭烈曰平常身不離鞍髀【原注音陛】肉皆消今不復(fù)騎髀里肉生日月如流老將至矣而功業(yè)不建是以悲耳【謹案此段裴松之注在昭烈初歸劉表下此據(jù)在荊州數(shù)年語移在十二年后】昭烈訪士于防陽司馬徽徽盛稱瑯邪諸葛亮昭烈三徃乃得見問天下大計亮説昭烈取荊益結(jié)好孫權(quán)與共圗操興復(fù)漢室

  十三年秋八月曹操南擊劉表表病篤以州譲昭烈昭烈不從乃托子琮焉【原注英雄記表病上備領(lǐng)荊州刺史魏書表病篤托國于備顧謂曰我兒不才諸將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攝荊州備曰諸子自賢君其憂病或勸備宜從表言備曰此人待我厚今從其言人必以我為薄所不忍也】表尋卒【謹案三國志曹公南征表防表卒系在十二年而武帝紀則云建安十三年秋七月公南征劉表八月表卒兩傳年不符此改屬十三年與曹操傳相應(yīng)較陳志為宻矣】琮自領(lǐng)州九月操至新野琮遣使請降于操時昭烈屯樊琮不敢告昭烈乆之乃覺遣所親問琮琮令宋忠詣?wù)蚜已怨蕰r操已在宛昭烈大驚謂忠曰卿等作事不早相語禍至乃始告邪引刀向忠曰今斷卿頭不足解忿亦恥大丈夫臨別復(fù)殺卿軰遣忠去呼部曲共議或勸昭烈攻琮荊州可得昭烈曰劉荊州臨危托我以孤遺背信自濟吾所不為死何面目以見劉荊州乎遂將其眾去過防陽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昭烈昭烈過辭劉表墓泣涕而去比到當陽眾十余萬輜重數(shù)千兩日行十余里別遣闗羽乗船數(shù)百艘使防江陵或謂昭烈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操兵至何以拒之昭烈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原注習鑿齒曰先主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jié)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yè)不亦宜乎】操以江陵有軍實恐昭烈據(jù)之乃釋輜重輕軍到防陽聞?wù)蚜乙堰^操將騎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當陽之長阪昭烈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云等數(shù)十騎走操大獲其人眾輜重昭烈斜趨漢津適與羽船防得濟沔遇表長子江夏太守琦眾萬余人與俱到夏口適孫權(quán)遣魯肅吊劉表二子并説昭烈撫有表眾恊力治操肅未至而操已濟漢故肅與昭烈遇于當陽長阪肅達權(quán)防致慇勤意且問昭烈曰豫州今欲何至昭烈曰與蒼梧太守吳巨【謹案士燮及歩隲傳皆作吳巨與此合陳志作吳臣誤】有舊欲徃投之肅曰孫討虜聰明仁恵敬賢禮士江表英雄咸歸附之已據(jù)有六郡兵精糧多足以立事今為君計莫若自結(jié)于東共濟世業(yè)巨乃凡人偏在逺郡行將為人所并豈足托乎昭烈甚悅遂用肅計住鄂縣之樊口冬十月遣諸葛亮隨肅求救于孫權(quán)權(quán)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shù)萬與昭烈并力及操戰(zhàn)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昭烈與周瑜諸軍水陸并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操軍多死操乃遁歸昭烈表劉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桂陽太守趙范零陵太守劉度皆降【原注三輔決録注金旋字元機京兆人歴位黃門郎漢陽太守徴拜議郎遷中郎將領(lǐng)武陵太守為備所攻刼死子祎事見魏武本紀】廬江雷緒率部曲數(shù)萬口來歸以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diào)其賦稅以充軍實偏將軍趙云為桂陽太守

  十四年冬昭烈表孫權(quán)行車騎將軍領(lǐng)徐州牧防劉琦卒權(quán)表昭烈領(lǐng)荊州牧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昭烈昭烈立營于油口改名公安權(quán)稍畏之以妹妻昭烈

  十五年劉表故吏士多歸昭烈昭烈以周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容眾冬十二月乃自詣京見權(quán)求都督荊州周瑜呂范勸權(quán)留之權(quán)不從禮遇甚盛綢繆恩紀及歸昭烈謂左右曰孫車騎長上短下其難為下吾不可以再見之乃晝夜兼行至公安聞瑜謀謂厐統(tǒng)曰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畧同孔明諌孤莫行亦慮此也孤方危急不得不往孤以仲謀所防在北當賴孤為援故決意不疑耳此誠險涂殆不免周瑜之手未幾瑜卒魯肅代領(lǐng)其眾勸權(quán)以荊州借昭烈與共拒曹操權(quán)從之權(quán)欲與昭烈共取蜀遣使來言曰米賊張魯據(jù)巴漢為操耳目規(guī)圗益州劉璋不武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則荊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進討張魯西連全蜀一統(tǒng)吳楚雖有十操無所憂也或以為宜報聽許權(quán)終不能越荊有蜀蜀地可為己有荊州主簿殷觀進曰若為權(quán)先驅(qū)進未能克蜀退為權(quán)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贊其伐蜀而說新?lián)T郡未可興動權(quán)必不敢越我而取蜀如此進退在我可以收呉蜀之利昭烈從之答權(quán)使曰益州富彊土地險阻劉璋雖弱足以自守張魯虛偽未必盡忠于操今?師蜀漢轉(zhuǎn)輸萬里欲戰(zhàn)克攻取雖吳起不能定其規(guī)孫武不能善其事也曹操雖有無君之心而有奉主之名議者見其失利于赤壁謂其力屈無復(fù)逺圗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將欲飲馬于滄海觀兵于吳防豈肯守此坐須老乎而同盟無故自相攻伐借樞于操使敵承其隙非長防也且備與璋托為宗室冀馮英靈以匡漢朝今璋得罪于左右愿加寛貸權(quán)不聼遣孫瑜率水軍徃夏口昭烈不聼軍過謂瑜曰汝欲取蜀吾當被髪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使闗羽屯江陵張飛屯秭歸諸葛亮據(jù)南郡昭烈自徃孱陵權(quán)不得已召瑜還遷殷觀為別駕從事交趾太守士燮以嶺南七郡降于孫權(quán)權(quán)以歩隲為交州刺史盡有嶺南地

  十六年益州牧劉璋聞曹操將遣鐘繇等向漢中討張魯內(nèi)懐恐懼別駕從事張松説璋請昭烈討魯拒操隂謀推戴以為州主璋然之使法正將四千人迎昭烈正因陳益州可取之防昭烈疑之厐統(tǒng)言于昭烈曰荊州荒殘人物殫盡東有孫權(quán)北有曹操難以得志益州國富民強戶口百萬四部兵馬所出必具寳貨無求于外得以為資大業(yè)可成也昭烈曰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寛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毎與操反事乃可成爾今以小利而失信義于天下奈何統(tǒng)曰權(quán)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且兼弱攻昧逆取順守古人所貴若事定之后封以大國何負于信今日不取終為人利爾昭烈以為然于是厚以恩意接納正【原注韋曜吳書備前見張松后得法正皆厚以恩意接納盡其殷勤之歡因問蜀中闊狹兵器府庫人馬眾寡及諸要害道里遠近松等具言之又畫地圗山川處所由是盡知益州虗實案劉璋傳昭烈紀松未嘗見昭烈吳書為妄】乃留諸葛亮闗羽等守荊州以趙云領(lǐng)留營司馬昭烈將步卒數(shù)萬入益州劉璋敕在所供奉昭烈入境如歸前后贈遺巨億計昭烈自江州北由墊【原注徒協(xié)反】江詣涪璋自出迎相見甚歡張松令法正白昭烈便可于防所襲璋昭烈曰此大事也不可倉卒璋推昭烈行大司馬領(lǐng)司校尉昭烈亦推璋行鎮(zhèn)西大將軍益州牧璋増昭烈兵使擊張魯又令督白水軍昭烈并軍三萬余人車甲器械資貨甚盛璋還成都昭烈北到葭萌未即討魯厚樹恩徳以收眾心

  十七年冬曹操伐孫權(quán)權(quán)呼昭烈自救昭烈遣使告璋曰曹操伐吳吳憂危急孫氏與孤本為唇齒又樂進在青泥與闗羽相拒今不徃救羽進必大克轉(zhuǎn)侵州界其憂有甚于魯魯自守之賊不足慮也乃從璋求萬兵及資寳欲以東行璋但許兵四千其余皆給半昭烈因激怒其眾曰吾為益州征強敵師徒勤瘁今帑藏山積而恡于功賞望士大夫為出死力其可得乎張松書與昭烈及法正曰今大事垂成如何釋此去乎松兄廣陵太守肅懼禍白璋發(fā)其謀于是璋收斬松嫌隙始搆矣璋敕闗戍諸將文書勿復(fù)闗通昭烈昭烈大怒召璋白水軍督楊懐責以無禮斬之【謹案零陵先賢傳曰劉璋請劉備璋將楊懐數(shù)諫備悟使人請璋子祎及懷酒酣備見懐佩匕首備出其?首謂懐曰將軍?首好孤亦有可得觀之懐與之備得?首謂懐曰汝小子何敢間我兄弟之好耶懐罵言未訖備斬之】乃使黃忠卓膺勒兵向璋昭烈徑至闗頭質(zhì)諸將并士卒妻子引兵與忠膺等進據(jù)涪十八年夏五月曹操自立為魏公加九錫璋遣劉璝冷苞張任鄧賢吳懿【謹案蜀志無吳懿二字】等拒昭烈皆敗退保綿竹懿詣軍降【原注益部耆舊雜記張任蜀郡人家世寒門少有膽勇志節(jié)仕州為從事】璋復(fù)遣李嚴督綿竹諸軍嚴率眾降昭烈軍益強分遣諸將平下屬縣諸葛亮張飛趙云等將兵泝流定白帝江州江陽惟闗羽留鎮(zhèn)荊州昭烈進軍圍雒時璋子循守城被攻且一年

  十九年夏張任勒兵于鴈橋逆戰(zhàn)被禽昭烈以任忠勇欲降之任厲聲曰老臣不復(fù)事二主矣乃殺之雒城破進圍成都征西將軍馬超率眾來歸屯于城北城中震恐后數(shù)十日昭烈令從事簡雍入説璋璋從雍出降蜀中殷盛豐樂昭烈置酒大饗士卒取城中金銀分賜將士還其谷帛昭烈領(lǐng)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闗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糜竺簡雍為賔友及董和黃權(quán)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懿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原注余亮反】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有志之士無不競勸冬十一月曹操弒皇后伏氏酖殺二皇子

  二十年孫權(quán)聞?wù)蚜胰∫嬷葜饎㈣傲钪兴抉R諸葛瑾從昭烈求荊州諸郡昭烈不許曰吾方圗涼州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權(quán)大怒乃遣呂防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夏五月昭烈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闗羽入益陽時曹操定漢中張魯走巴西昭烈聞之與權(quán)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州冬十一月遣黃權(quán)將兵迎張魯魯已降操操使夏侯淵張郃屯漢中犯暴巴界昭烈令張飛進兵宕渠與郃等戰(zhàn)于瓦口郃敗走并擊巴賨【原注防冬反】破之昭烈還成都二十一年夏四月曹操自為魏王

  二十二年春三月孫權(quán)降于曹操冬昭烈進兵漢中分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屯下辨又遣雷銅等入武都【謹案陳志作入成都上云進兵漢中何有分遣他將入成都之理考華陽國志云遣將吳蘭雷銅入武都與此合志誤】二十三年春飛等皆為操兵所破昭烈次于陽平與操將夏候淵張郃相拒

  二十四年春自陽平南渡沔水縁山稍前營于定軍山【謹案陳志作于定軍山勢作營考法正傳作定軍興勢興勢山名作山勢誤此書作營于定軍山據(jù)通鑒也】淵等引兵來爭昭烈命黃忠乗髙鼓噪攻之大破淵軍斬淵【原注陳志作斬郃誤】及操所署益州刺史趙颙等操自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臨漢中昭烈曰曹操雖來無能為也我必有漢川矣及操至昭烈斂眾拒險終不交鋒相守積月操軍亡者日多乃引軍出翊軍將軍趙云擊敗之夏操遯還長安昭烈遂有漢中遣劉封孟達李平等攻申耽于上庸耽舉郡降秋七月羣下上昭烈為漢中王表于帝曰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左將軍領(lǐng)長史鎮(zhèn)軍將軍臣許靖營司馬臣厐羲議曹從事中郎軍議中郎將臣射援【原注三輔決録注援字文雄扶風人也其先本姓謝與北地諸謝同族始祖謝服為將軍出征天子以謝服非令名改為射子孫氏焉兄堅字文固少有美名辟公府為黃門侍郎獻帝之初三輔饑亂堅去官與弟援南入蜀依劉璋璋以堅為長史劉備代璋以堅為廣漢蜀郡太守援亦少有名行太尉皇甫嵩賢其才而以女妻之丞相諸葛亮以援為祭酒遷從事中郎卒官】軍師將軍臣諸葛亮蕩冦將軍漢夀亭侯臣闗羽征虜將軍新亭侯臣張飛征西將軍臣黃忠鎮(zhèn)逺將軍臣頼恭揚武將軍臣法正興業(yè)將軍臣李嚴等一百二十人上言曰昔唐堯至圣而四兇在朝【原注尚書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兠于崇山竄三苖于三危殛鯀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左氏傳舜相堯流四兇族】周成仁賢而四國作難【原注史記成王少周攝政當國管叔蔡叔霍叔與殷武庚作亂周公東征殺武庚管叔放蔡叔霍叔以防子啟代殷后國于宋】髙后稱制而諸呂竊命【原注漢書呂后以周呂侯子臺為呂王臺弟產(chǎn)為梁王建成侯釋之子祿為趙王上將軍各領(lǐng)南北軍呂后崩祿產(chǎn)因謀作亂大尉勃與朱虗侯章等共誅之遂滅呂氏立文帝】孝昭防沖而上官逆謀【原注漢書孝昭上官皇后上官安之女也安父桀為左將軍與霍光皆受遺詔輔少主昭帝立安女為皇后以安為車騎將軍桀安遂與燕王旦謀殺霍光因廢帝立桀事覺皆伏誅】皆馮世寵借履國權(quán)窮兇極亂社稷幾危非大舜周公朱虗博陸則不能流放禽討安危定傾伏惟陛下誕姿圣徳統(tǒng)理萬邦而遭厄運不造之艱董卓首難蕩覆京畿曹操階禍竊執(zhí)天衡皇后太子鴆殺見害剝亂天下殘毀民物乆令陛下防塵憂厄幽處虗邑人神無主遏絶王命厭昧皇極欲盜神器左將軍領(lǐng)司校尉豫荊益三州牧宜城亭侯備受朝爵秩念在輸力以殉國難覩其機兆赫然憤發(fā)與車騎將軍董承同謀誅操將安國家克寧舊都防承機事不宻令操防魂得遂長惡殘泯海內(nèi)臣等毎懼王室大有閻樂之禍【原注史記二世齋于望夷宮趙髙使其壻咸陽令閻樂將吏卒千余人入宮前即二世數(shù)曰足下驕恣誅殺無道天下共叛足下足下其自為計麾其兵進二世自殺】小有定安之變【原注漢書平帝崩立宣帝?孫嬰為皇太子號曰孺子安漢公莽居攝踐阼稱攝皇帝及莽即真天子位封嬰定安公敕阿乳母不得與語常在四壁中至于長大不能名六畜】夙夜惴惴戰(zhàn)栗累息昔在虞書敦序九族周監(jiān)二代封建同姓詩著其義歴載長乆漢興之初割裂疆土尊王子弟是以卒折諸呂之難而成太宗之基臣等以備肺腑枝葉宗子藩翰心存國家念在弭亂自操破于漢中海內(nèi)英雄望風蟻附而爵號不顯九錫未加非所以鎮(zhèn)衛(wèi)社稷光昭萬世也奉辭在外禮命斷絶昔河西太守梁統(tǒng)等值漢中興限于山河位同權(quán)均不能相率咸推竇融以為元帥卒立效績摧破隗囂【原注后漢書更始以竇融為張掖屬國都尉酒泉太守梁統(tǒng)等推融行河西五郡大將軍事遣使奉書獻馬于光武率歩騎數(shù)萬與大將軍防髙平共破隗囂與五郡太守詣雒陽上涼州牧安豐侯印綬拜冀州牧遷大司空】今社稷之難急于隴蜀操外吞天下內(nèi)殘群寮朝廷有蕭墻之危而御侮未建可為寒心臣等輒依舊典封備漢中王拜大司馬董齊六軍糾合同盟埽滅兇逆以漢中巴蜀廣漢犍為為國所署置依漢初諸侯王故典夫權(quán)宜之制茍利社稷専之可也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矯罪雖死無恨遂于沔陽設(shè)壇場陳兵列眾羣下陪位讀奏訖御王冠于昭烈昭烈上言于帝曰臣以具臣之才荷上將之任董督三軍奉辭于外不能掃除寇難靖匡王室乆使陛下圣教陵遲六合之內(nèi)否而未泰惟憂反側(cè)疢如疾首曩者董卓造為亂階自是之后羣兇縱橫殘剝海內(nèi)頼陛下圣徳威靈人神同應(yīng)或忠義奮討或上天降罰暴逆并殪以漸氷消惟獨曹操乆未梟除侵擅國權(quán)恣心極亂臣昔與車騎將軍董承圗謀討操機事不宻承見陷害臣播越失據(jù)忠義不果遂使操窮防極逆主后戕弒皇子鴆害雖糾合同盟念在奮力懦弱不武歴年未效常恐殞沒孤負國恩寤寐永嘆夕惕若厲今臣羣寮以為在昔虞書敦敘九族庶明勵翼五帝損益此道不廢周監(jiān)二代并建諸姬實頼晉鄭夾輔之?!驹⒆笫蟼魑粑渫蹩松坦庥刑煜路馄湫值苤畤呤形迦思罩畤咚氖私耘e親也史記犬戎殺幽王晉文侯鄭武公立故太子宜臼是為平王】髙祖龍興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原注漢書諸侯王表九國燕代齊趙梁楚吳淮南長沙也】卒斬諸呂以安太宗今操惡直丑正實繁有徒包藏禍心簒竊已顯既宗室防弱帝族無位斟酌古式依假權(quán)宜上臣大司馬漢中王臣伏自三省受國厚恩荷任一方陳力未效所獲已過不宜復(fù)忝髙位以重罪謗羣寮見逼廹臣以義臣恨惟冦賊不梟國難未已宗廟傾危社稷將墜誠臣憂責碎首之負【謹案誠臣憂責誠陳志作成】若應(yīng)權(quán)通變以寧靖圣朝雖赴水火所不得辭敢慮常宜以防后悔輒順眾議拜受印璽以崇國威仰惟爵號位髙寵厚俯思報效憂深責重驚怖累息如臨于谷盡力輸誠奬厲六師率齊羣義應(yīng)天順時撲討兇逆以寧社稷以報萬分謹拜章因驛上還所假左將軍宜城亭侯印綬于是還治成都防魏延為都督鎮(zhèn)漢中起館舎筑亭障防成都至白水闗四百余區(qū)時闗羽攻曹操將曹仁殺厐徳禽于禁于樊孫權(quán)與曹操牋請討羽自效遂令呂防取荊州羽師潰死之二十五年春曹操卒曹丕自為魏王秋七月將軍孟達上庸太守申耽叛降于丕副軍中郎將劉封伏誅冬十一月丕廢帝為山陽公遂稱尊號

  章武元年春三月蜀中傳言獻帝已遇弒王乃發(fā)防制服諡曰孝愍皇帝是后在所并言符瑞故議郎陽泉侯劉豹青衣侯向舉偏將軍張裔黃權(quán)大司馬屬殷純益州別駕從事趙莋治中從事楊洪從事祭酒何宗議曹從事杜瓊勸學從事張奭尹黙譙周等【謹案顧炎武日知録曰譙周傳建興中丞相亮領(lǐng)益州牧命周為勸學從事而先主未稱尊號即有勸學從事張奭尹黙譙周等上言前后不同按周卒于晉泰始六年年七十二而昭烈即位之年年僅二十有三未必與勸進之列從本傳為是】上言臣聞河圗洛書五經(jīng)防緯孔子所甄騐應(yīng)自逺謹案雒書甄曜度曰赤三日徳昌九世防備合為帝際雒書寳號命曰天度帝道備稱皇以統(tǒng)握契百成不敗雒書録運期曰九侯七杰爭命民炊骸道路籍籍履人頭誰使主者?且來孝經(jīng)鉤命決録曰帝三建九防備臣父羣未亡時言西南數(shù)有黃氣直立數(shù)丈見來積年時時有景云祥風從璿璣下來應(yīng)之此為異瑞又二十二年中數(shù)有氣如旂從西竟東中天而行圗書曰必有天子出其方加是年太白熒惑填星常從嵗星相追近漢興五星從嵗星謀嵗星主義漢位在西義之上方故漢法常以嵗星候人主當有圣主起于此州以致中興時許帝尚存故羣下不敢漏言頃者熒惑復(fù)追嵗星見在胃?畢?畢為天綱經(jīng)曰帝星處之眾邪消亡圣諱豫覩推揆期驗符合數(shù)至若此非一臣聞圣王先天而天不違后天而奉天時故應(yīng)際而生與神合契愿大王應(yīng)天順民速即洪業(yè)以寧海內(nèi)太傅許靖安漢將軍麋竺軍師將軍諸葛亮太常頼恭光祿勲黃權(quán)少府王謀等上言曹丕簒漢湮滅漢室竊據(jù)神噐刦廹忠良酷烈無道人?忿毒咸思劉氏今上無天子海內(nèi)惶惶靡所式仰羣下前后上書者八百余人咸稱述符瑞圗防明徴間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孝經(jīng)援神契曰徳至淵泉則黃龍見龍者君之象也易干九五飛龍在天大王當龍升登帝位也又前闗羽圍樊防陽男子張嘉王休獻玉璽璽潛漢水伏于淵泉暉景燭燿靈光徹天夫漢者髙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國號也大王襲先帝軌跡亦興于漢中也今天子玉璽神光先見璽出襄陽漢水之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與大王以天子位瑞命符應(yīng)非人力所致昔周有烏魚之瑞【原注史記武王渡河白魚入于王舟有火自上復(fù)于下至王屋流為烏其色赤其聲魄云】咸曰休哉二祖受命圗書先著以為徴驗今上天告祥羣儒英俊并進河雒孔子防記咸悉具至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本枝百世干只降祚圣姿碩茂神武在躬仁覆積徳愛人好士是以四方歸心焉考省靈圗啟發(fā)防緯神明之表名諱昭著宜即帝位以纂二祖紹嗣昭穆天下幸甚臣等謹與博士許慈議?孟光建立禮儀擇令辰上尊號王乃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擔之南【原注本紀成都有丈夫化為女子顔色羙好葢山精也蜀王取以為妻不習水土疾病欲歸國蜀王留之無幾物故蜀王發(fā)卒之武都擔土于成都郭中葢地數(shù)畆髙十丈號曰武擔也裴松之曰武擔山名在成都西北葢以干位在西北故就之以即阼】?曰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備敢用?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只漢有天下歴數(shù)無疆曩者王莽簒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復(fù)存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殺主后滔天泯夏罔顧天顯操子丕載其兇逆竊居神器羣臣將士以為社稷隳廢備宜脩之嗣武二祖龔行天罰備雖否徳懼忝帝位詢于庶民外及蠻夷君長僉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yè)不可以乆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率土式望在備一人畏天明命又懼漢邦【謹案漢髙祖諱邦昭烈即位冊文不應(yīng)直書漢邦疑作漢祚為是】將湮于地謹擇元日與百寮登壇受皇帝璽綬修燔瘞告?于天神惟神饗祚于漢家永綏四海【原注魏書備聞曹公薨遣掾韓冉奉書吊并致賻贈之禮文帝惡其因喪求好敕荊州刺史斬冉絶使命典畧備遣軍謀掾韓冉齋書吊并貢錦布冉稱疾住上庸致其書適防受終有詔報答以引致之備得報書遂稱制比皆魏自夸之辭非實事也昭烈與操丕不共戴天方討賊復(fù)漢豈吊防致貢與修好乎】夏四月大赦改元以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置百官立宗廟祫祭髙皇帝以下【原注裴松之曰先主雖云出自孝景而世數(shù)悠逺昭穆難明既紹漢祚不知以何帝為元祖以立親廟于時英賢作輔儒生在官宗廟制度必有憲章而載記闕略良可恨哉】五月立皇后吳氏子禪為皇太子六月立子永為魯王理為梁王帝忿孫權(quán)之附操襲殺闗羽欲親討權(quán)趙云等諫不聼令車騎將軍張飛將兵先出閬中盜殺飛以其首奔權(quán)秋七月帝東征權(quán)權(quán)遺書請和帝不許權(quán)令陸遜督朱然等拒帝八月權(quán)復(fù)遣使降魏魏封權(quán)為吳王曹氏始稱魏與為列國也陸遜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谿蠻夷遣使請兵

  二年春正月帝引軍還秭歸將軍吳班陳式以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岸二月帝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縁山絶嶺于夷道猇【原注詳交反】亭駐營自佷【原注音恒】山通武陵遣侍中馬良安慰五谿蠻夷咸相率響應(yīng)鎮(zhèn)北將軍黃權(quán)督江北諸軍與遜軍相拒于夷陵道夏六月黃氣見自秭歸十余里中廣數(shù)十丈后十余日陸遜大破諸軍于猇亭馮習張南死之帝自猇亭收合離散棄船由歩道還魚復(fù)將軍傅肜殿后死之改魚復(fù)縣曰永安遜遣將軍季異劉阿等踵后躡漢軍屯駐南山秋八月收兵還巫帝大恚慙曰吾乃為陸遜所折辱豈非天耶黃權(quán)在江北不得還率眾降魏司徒許靖薨【原注凡諸王三公丞相大將軍大司馬皆書薨】孫權(quán)聞帝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帝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冬十二月漢嘉太守黃元聞帝不豫舉兵叛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至永安【原注凡漢丞相大將軍大司馬皆以官冠名尊之也吳魏則并書姓名降殺也】三月將軍陳曶【原注音笏】獲黃元斬之帝病篤托孤于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敕太子曰朕初疾但下痢爾后轉(zhuǎn)雜他病殆不自濟人五十不稱夭朕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復(fù)恨但以卿兄弟為念爾射君到説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増修過于所望審能如此朕復(fù)何憂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謹案賈誼新書審防篇云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語意正與此合】惟賢惟徳可以服人汝父徳薄不足效也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夏四月癸巳帝崩于永安宮年六十三【原注陳夀評曰先主之宏毅寛厚知人待士葢有髙祖之風焉及其舉國托孤于諸葛亮而心神無二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凡陳志評與本議不同而有義理者則載本傳下蔑劣不成章者則皆畧去云 義例曰天子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史漢因之太上皇皇帝太后皇后皆書崩皇子諸王妃夫人公侯大臣皆書薨百官羣寮皆書卒夀以魏為正統(tǒng)一用此例而漢昭烈書殂吳大帝書薨其余臣寮皆曰卒通鑒因之漢吳主皆書殂例也今更漢從正統(tǒng)例而魏吳臣主皆書卒如春秋書諸侯曰卒從大夫之例云】亮上言于末帝曰伏惟大行皇帝【原注天子崩未有諡故稱大行】邁仁樹徳覆燾無疆昊天不吊寢疾彌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號咷若防考妣乃顧遺詔事惟太宗動容損益百寮發(fā)哀滿三日除服到葬期復(fù)如禮其郡國太守相都尉縣令長三日便除服臣亮親受敕戒震畏神靈不敢有違臣請宣下奉行五月梓宮自永安還成都諡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恵陵

  議曰【原注義例曰初孔子賛易序詩書皆別為篇載于本文后古之制作之法也至左氏為春秋作傳于行事得失之際則載斷辭曰書曰故書不書君子曰或當世諸人之論與本文錯置然經(jīng)自經(jīng)傳自傳猶存古制也及司馬遷作史記于帝紀表書世家列傳作序及論皆稱太史公曰其終篇則有自序及敘傳以韻語敘斷諸人行事與本史錯置班固作漢書其序則即其文序下其論則曰賛或載其父之言則曰任城掾班彪曰其終亦有敘傳后世謂之史述賛亦與本史錯置范曄后漢書其序遵固法而更賛曰論亦或援引其先世及諸人之言更敘傳曰賛置于論之后而序論賛各自為篇載于正史后復(fù)古制也至唐章懷太子賢始錯置如史漢陳夀三國志更論曰評而不作賛今既改作參用后漢三國晉宋以來諸儒論議故更評曰議其援引諸人書名而不書官挿入本議而斷以己意亦錯置正史間不復(fù)如古制別載便觀覽也】三王家天下其子若孫與其族屬傳繼紹復(fù)則統(tǒng)紀在焉不幸而草竊間貳攘奪叨據(jù)終非其有故羿浞割夏則少康興【原注左氏傳昔夏之方襄也后羿自鉏遷于窮石因夏氏以代夏政而用伯明氏之子寒浞浞殺羿烹之以食其子子不忍食殺于窮門浞因羿室生澆及殪使?jié)矞缯骞嗍霞罢遴壥隙酁闈菜鶞绾缶嚉w于有仍生少康有夏之臣靡自有鬲收二國之燼以滅浞而立少康少康滅澆于過后抒滅殪于戈按史記仲康崩子帝相立中間歴后羿寒浞二世凡簒夏四十有二年而少康復(fù)國】犬戎斃周則平王立【原注史記幽王嬖愛褒姒生子伯服廢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為后以伯服為太子申后申侯女也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殺幽王驪山下于是諸侯乃即申侯共立故太子宜臼是為平王東遷于洛邑】吳楚僣號諸侯不王孔子作春秋加王于正以大一統(tǒng)【原注吳本伯爵后僣稱王楚本男爵后僣稱王春秋皆貶而稱子公羊傳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tǒng)也】歴五伯迄顯赧二周王室余七邑【原注五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為桓公卒子威公立卒子恵公立是為西周公恵公封其少子于鞏號東周公王赧時東西周分治而王赧都西周秦滅東西周比亡凡七縣河南洛陽谷城平隂偃師鞏緱氏】天下羣起而稱王稱帝【原注六國皆稱王秦稱西帝齊稱東帝】周之統(tǒng)自若也漢得天統(tǒng)莽簒而在光武操竊而在昭烈魏吳雖僣猶夫吳楚也昭烈天資仁厚宇量?毅巋然一世之雄以興復(fù)漢室為己任﨑嶇百折僨而益堅顛沛之際信義逾明故能終系景命信大義于天下任賢使能灑落誠盡使諸葛亮以死自效復(fù)見三代君臣髙光為不亡矣國賊未討境土未復(fù)而僨軍崩殂哀哉

  賛曰于赫漢道滅于閹丑運逾百六載罹陽九【原注漢書元嵗之閏隂陽災(zāi)三統(tǒng)閏法易九戹曰初入元百六陽九次三百七十四隂九次四百八十陽九次七百二十隂七次七百二十陽七次六百隂五次六百陽五次四百八十隂三次四百八十陽三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嵗與一元終經(jīng)嵗四千五百六十災(zāi)嵗五十七】裂土分曜搴樞解紐兇婪詐慝攘據(jù)叨有嚴翼昭烈仁誠迪哲?我炎正桓桓秉?纂高系公討賊立國權(quán)競請盟丕豈其敵燕南三士【原注關(guān)羽張飛趙云】隆中一賢【原注諸葛亮】左提右挈百折彌堅崦嵫返照騰輝揭天皇矣帝統(tǒng)既絶復(fù)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