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對朝鮮的侵略

劍橋中國晚清史(下卷) 作者:



  朝鮮被中國人看成中國北部極重要的“外藩”,它在明、清兩代又是中國的頭等朝貢國。朝鮮李朝(1392—1910年)每年派三次正式貢使前往明廷,派四次正式貢使前往清廷,另外還有許多小規(guī)模的遣使。從1637至1894年,有507個朝鮮使團到過北京,也有169個中國使團出使到朝鮮。[1] 由于受中國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影響,朝鮮人模仿中國人的各種制度和生活方式,并且把與中國的關系說成是“事大”,以區(qū)別于與日本之間的較為平等的“交鄰”關系。實際上,自1637年以來,朝鮮除了和中國有藩屬關系以及偶爾和日本交換使臣外,它和其余國家并無交往;西方人稱它為“隱士的王國”。

  朝鮮的開放

  隨著中國和日本的開放,朝鮮日益受到西方國家要求貿(mào)易、傳教和建立外交關系的壓力。但是,朝鮮宮廷曾于1786年把基督教當作邪教加以禁止;除了對航船遇難給予方便外,宮廷拒絕與西方建立任何聯(lián)系,這一毫不通融的立場,在幼王高宗的父親大院君于1864年攝政以后變得更加僵硬。1866年2月,大院君又對基督教徒進行迫害,并造成了對外國教士們的一場屠殺。10月份,法國駐華公使未獲巴黎批準,逕自派討伐隊前往朝鮮。法國軍隊占領了漢城南面江口的江華島,可是在城外戰(zhàn)敗而退去。同年8月,一艘美國商船“謝爾曼將軍號”駛抵平壤,以炮轟相威脅,要求通商。這艘船的行徑如同海盜,它在退潮擱淺后被焚毀,水手也被殺。1871年,美國國務院命令駐華公使鏤斐迪調(diào)查此案。他隨帶五艘兵船前往。美國討伐隊要求在江華島附近進行談判被拒絕后,就強行駛入通往漢城的漢江。當朝鮮的海岸炮臺開火轟擊時,美國人也還擊,大肆轟擊江華島。美國人由于沒有受權作戰(zhàn)而隨即撤離。朝鮮人由此得出結論:他們既打贏了法國人,也打贏了美國人。

  總理衙門自知中國無力保衛(wèi)朝鮮,在1867年開始勸告朝鮮和西方國家和解。到了1879—1880年時,中國人力促朝鮮和西方國家建立條約關系,以抗衡日益增長的日本的影響。[2] 日本對朝鮮的關系在德川時期(1603—1867年)由對馬地方的封建領主處理,自1868年明治維新以后,便改由東京直接掌管了。日本為了宣布這些政治變化和修訂雙方關系而派往朝鮮的使團,都被大院君拒之門外,因為他藐視日本所實行的現(xiàn)代化,而且認為日本天皇僭越“天皇殿下”的稱號是不合體統(tǒng)的。

  為了報復這次冷遇,日本領袖們決定于1873年派一討伐隊前往朝鮮。這一行動將起到這些作用:(一)為心懷不滿的武士提供泄忿的機會,轉(zhuǎn)移他們對國內(nèi)問題的注意;(二)對中國在朝鮮的君臨地位進行有利的挑戰(zhàn),以謀取日本在亞洲的領袖地位;(三)阻止英國和俄國的前進;(四)為1592和1597年豐臣秀吉入侵朝鮮的失敗雪恥。但是從西洋回國的日本領導人取消了這個決定,他們認為日本國內(nèi)的落后狀況不允許進行一次對外冒險。

  不過,在1875年還是派遣了一支配備有炮艇的巡邏隊。當日本人在江華灣遭到襲擊時,他們便進行還擊,并摧毀了朝鮮的防守要塞。這次勝利以后東京又增派了六艘兵船前往朝鮮,同時派了一個使者前往北京[3] 探聽中國的反應。這時,總理衙門正窮于應付馬嘉理事件,遂小心翼翼地答復說,朝鮮雖是中國的藩屬,但其內(nèi)政外事從來悉聽自為。日本受此鼓舞,力促開放朝鮮,清廷因一心避免沖突,便指令朝鮮進行談判。1876年2月24日,日-朝江華島條約簽字。條約載明:(一)承認朝鮮為自主之邦,享有與日本平等之權;(二)互派使節(jié);(三)開放三口對日通商;(四)日方在這些口岸享有領事裁判權。由于不能維護朝鮮的獨立,中國沒有履行其宗主國的權利。

  日本繼在朝鮮的行動之后又于1879年并吞琉球群島,這更使中國決心向西方國家開放朝鮮,以抵消日本的影響。北京責令李鴻章主管朝鮮事務,以便在商業(yè)上和外交上著手對西方開放朝鮮。1882年,他派遣馬建忠和海軍提督丁汝昌前往朝鮮,目的是介紹美國海軍準將舒斐爾特進行締約談判。1882年5月22日簽訂了美-朝條約:兩國同意互派外交官;在通商港口設領事;彼此平等相待。美國承認朝鮮獨立,但是朝鮮另發(fā)單獨的聲明,自稱為中國屬邦。[4] 此后數(shù)年朝鮮和英、法、德各國都簽訂了協(xié)定,并且它也按照中國模式著手進行了一些現(xiàn)代化的工作,盡管步子很慢。

  國內(nèi)暴亂和國際政治[5]

  高宗于1873年開始親政以后,他的“閔妃”(出身于有影響的閔氏家族)取得了越來越大的權力,她借此權力實行改革,而且還雇用了一些日本軍官來訓練朝鮮軍隊。大院君決心削弱她的影響,利用一些被遣散士兵的不滿情緒,于1882年煽動他們攻打王宮和襲擊日本使館。閔妃幸免一死,日本使館則被焚,七名日本軍官被殺,日本公使逃回本國;大院君重新掌權。丁汝昌提督和馬建忠到朝鮮調(diào)查此案;為了防止日方采取懲罰性行動,他們迅速采取措施逮捕了大院君,并將他送往中國監(jiān)禁。按照馬建忠的勸告,朝鮮國王同意向日本賠款五十五萬美元,派使團道歉,并允許日方在使館內(nèi)駐軍和筑兵營。日本取得了向朝鮮派兵的權利,這標志著日本外交的重大勝利。

  1882年暴動以后,李鴻章率先積極行動,以加強中國在朝鮮的地位。中國和朝鮮締結了一項商約:朝鮮給予中國以治外法權,中國人則提供貸款,并送給朝鮮政府一批洋槍。李鴻章任命一名中國的商務代辦以監(jiān)督朝鮮的貿(mào)易,并指令袁世凱負責訓練朝鮮軍隊。原在中國海關任職、后又充當?shù)聡v天津領事的穆麟德?lián)瘟顺r的海關稅務司和外交顧問。中國的六個營軍隊駐在朝鮮以維持治安和防備日本的侵略。

  1882年以后,朝鮮人中的親華派和親日派之間的斗爭愈演愈烈。袁世凱和親華派掌握了政府,而日本駐朝鮮公使竹添進一郎卻竭力鼓吹朝-日友誼,并操縱金玉均所領導的親日派。1884年,中國因中法戰(zhàn)爭從朝鮮撤回了三個營的兵力,親日派便試圖在12月4日發(fā)動政變。他們的軍隊突然沖進王宮,逮住了國王,并殺死了一些親華的官員。袁世凱的軍隊當即平定了叛亂并救出了朝鮮國王,但是主要煽動者金玉均卻逃往日本。

  東京方面立即派一支討伐部隊和一名特使(井上馨)前往朝鮮索取賠款,要求道歉和索資重建日本使館。與此同時,另一位專使伊藤博文也前來和李鴻章商談,當時李鴻章正忙于中法戰(zhàn)爭,因此迅即妥協(xié),于1885年4月18日同意締訂中日天津會議專條,此約規(guī)定:(一)中、日兩國應于四個月之內(nèi)各將軍隊盡數(shù)撤出朝鮮;(二)雙方應勸朝鮮聘請別國人為教練,中、日兩國人員均不得訓練朝鮮軍隊;(三)任何一國如欲派兵前往朝鮮平亂,應先行文知照對方,一俟事定,應即撤兵,不得留防。這一協(xié)定實際上使朝鮮變成了中、日兩國的共同保護國,取消了中國聲稱它為唯一宗主國的權利,并且確認了日本具有向朝鮮派兵之權。

  與此同時,俄國占領了朝鮮東北海岸的元山港,英國奪得了朝鮮南部的巨文島,國際紛爭因而加劇。日本看出了西方國家對它在朝鮮利益的威脅,便采取了鼓勵中國加強控制的政策,借此來抵消別國的影響和確保日本在將來的朝鮮事務中只與中國打交道的局面。李鴻章不懂得日本的這一用心,果然通過任命袁世凱為全面掌握朝鮮的商業(yè)和外交事務和監(jiān)督其內(nèi)政的駐朝鮮大臣,來加強中國的控制。袁世凱很快控制了朝鮮的宮廷、海關、貿(mào)易和電報業(yè)務,在1885—1893年期間成了朝鮮國內(nèi)權力最大的人物。正當中國在朝鮮盛極一時時,日本的經(jīng)濟和軍事也獲得了長足的進展,而到1894年時,日本的現(xiàn)代化程度已足以與中國角逐了。

  使原已緊張的局勢更為加劇的是:1894年3月,朝鮮的親日派領袖金玉均在上海被另一朝鮮人刺殺;死者的尸體運回朝鮮凌遲示眾以為叛國者戒。日本人認為這一事件是直接的冒犯;雖然外相陸奧宗光聲辯說,一名朝鮮人在中國被另一名朝鮮人殺害,在法理上與日本無關,但是仍然群情激昂,而玄洋社等秘密組織則為戰(zhàn)爭推波助瀾。這些組織慫恿東學黨叛亂,使之成為向朝鮮派兵的借口。

  東學黨叛亂,1894年

  東學黨運動本來是宗教性質(zhì)的,由于官方的迫害才變成了政治運動。東學黨的創(chuàng)始人崔濟愚(1824—1864年)是一個不得志的士子,他有感于官方的壓迫和基督教的擴張,創(chuàng)立了號稱集儒、道、釋精髓而為一的“東學”信仰。朝鮮政府視它為邪教而加以取締,并于1864年將崔濟愚逮捕、論罪和斬首。這一教派被迫轉(zhuǎn)入地下活動后,逐漸吸引了一些胸懷政治野心的人士。1892年,東學黨人要求開禁,但被拒絕,他們的組織奉令解散。

  此后不久,在玄洋社日本人的幫助下,東學黨人利用群眾性抗議官僚貪污的機會,策劃了一次暴亂。當朝鮮宮廷要求中國出面援助時,日本公使慫恿袁世凱采取積極行動,并暗示日本無意干預此事。李鴻章信以為真,認為日本不會進行戰(zhàn)爭;但東京卻作了充分行動的準備,因此中國人剛剛協(xié)助撲滅東學黨人,八千名日本兵馬上就出現(xiàn)于朝鮮。日本方面要求朝鮮改革內(nèi)政,但是朝鮮政府根據(jù)李鴻章的指令答復說,只有在日本軍隊撤出朝鮮后,它才能進行改革。

  戰(zhàn)爭爆發(fā)

  李鴻章決心尋求外交解決,他希望爭得西方各國的同情,迫使日本同意和平解決。當俄國沒有遵守替中國調(diào)停的諒解時,李鴻章就轉(zhuǎn)而請求英國調(diào)停。倫敦事先未曾料及事態(tài)發(fā)展如此之快,所以沒有適當?shù)膶Σ叨笥覟殡y。3月間接替格蘭斯頓當政的羅斯貝利勛爵“很不愿意看到遠東出現(xiàn)動蕩局勢”。[6] 最后他提出了一項溫和的、雙方都不得罪的建議:呼吁中、日雙方同時撤軍,并在朝鮮京城周圍建立一個中立地帶。日本曾對美國的和平呼吁置之不理,現(xiàn)在又拒絕了英國的建議。李鴻章的外交努力使中國延誤了軍事方面的準備工作;直到和平解決的希望全告破滅時,他才下令向朝鮮增援。日本方面得知這一護送援軍的消息后,便在1894年7月25日將中國向英國租用的“高升號”輪擊沉,使九百五十名中國士兵落水而死。[7] 8月1日,中、日雙方同時宣戰(zhàn)。

  這場戰(zhàn)爭實際上成了兩個從事現(xiàn)代化歷一代人之久的國家所作的一次較量。在陸上,日方在平壤打敗了李鴻章的淮軍,成立了以大院君為首的傀儡政府,并宣布朝鮮獨立。在海上,雖然中國夸耀它有一支較大的艦隊,但是并非所有船艦都被動員作戰(zhàn)。和日方作戰(zhàn)的只有李鴻章的北洋艦隊;南洋艦隊以及駐在廣東和福建的兩支地方海軍中隊則守“中立”以圖自保。不僅如此,中國艦隊雖然噸位超過日方,可是它們都陳舊過時,速度也較慢,無法與日方新式和快速的艦隊匹敵。這兩支海軍于1894年9月17日在鴨綠江口外的黃海海面上展開了激戰(zhàn)。戰(zhàn)斗一開始,中國海軍就陷于混亂狀態(tài),當時旗艦管帶取消了其上級——海軍提督丁汝昌——關于戰(zhàn)斗隊形的命令。當旗艦因第一發(fā)炮將飛橋震塌而使丁汝昌及其英國顧問受傷時,艦隊便群龍無首,失去領導。一位當過陸軍軍官的德國顧問擔任指揮,可是很不得力。在五個小時的交火中,中國方面損失了四艘船艦,傷亡一千余人。而日本方面只損失一艘船艦。

  殘存的中國船艦撤退到旅順口,然后又撤到海軍基地威海衛(wèi)。11月,日方由陸路攻占了大連和旅順口,使要塞的大炮失去了作用。1895年2月,當日方抄后路攻陷威海衛(wèi)并用要塞的炮火轉(zhuǎn)而轟擊停泊在港內(nèi)的中國船艦時,中國的失敗便已成定局。海軍提督丁汝昌自殺殉職,他的僚屬紛紛投降(見第四章)。

  經(jīng)過三十年自強運動,卻落得這場恥辱的失敗,這使李鴻章無法逃脫嚴厲的指責。他辯解說,單靠北洋艦隊和淮軍對抗日本全國的力量自然無法取勝,但是這種托辭未能使他免于撤職和丟面子。

  和平談判

  1894年11月,重新主管總理衙門的恭親王首先采取和平行動,要求美國公使出面調(diào)停,提出中國愿意賠款和承認朝鮮獨立。日方這時已占領了旅順口和大連,正在威脅滿洲和遼東,覺得這樣的讓步尚嫌不足,但卻表示愿意進行和談。清政府于1895年2月派總理衙門的大臣兼戶部左侍郎張蔭桓前往廣島,要求會見伊藤博文和陸奧宗光,但是日方拒絕接待,堅持說他無議和的“全權”。清政府在北洋海軍戰(zhàn)敗以后,求和心切,即派李鴻章為頭等全權大臣前往日本議和。

  日本提出的議和條件包含日本國內(nèi)各界人士的要求。陸軍堅持要割讓遼東半島;海軍要求將臺灣作為日本在南亞作戰(zhàn)的軍事基地。進步黨主張日本應控制山東、江蘇、福建和廣東,自由黨人則力主割占滿洲。財政當局要求巨額賠款。最后提出的方案把重點放在朝鮮自主、賠款、割讓領土和取得通商通航特權這幾個方面。

  在馬關議和期間,李鴻章強調(diào)中日兩國應該承認有同文同種的關系,作為西方帝國主義時代的亞洲人,他們也有相同的利害關系,因此不應互相拆臺。李鴻章想利用他七十三虛歲高齡這一點在他的年輕對手面前贏得某種心理優(yōu)勢,但未能收效。[8] 就在這關鍵時刻,李鴻章遭到一個日本狂熱分子的狙擊。雖然傷勢不是致命的,但是這件事使日方很尷尬,因為日本政府耽心此事會促使西方列強進行干涉并站在中國一邊。日本天皇派御醫(yī)為李鴻章診治,日本政府主動宣布休戰(zhàn),并將賠款從所索取的三億兩減至二億兩。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指出,“李氏的不幸倒成了大清帝國之幸事。從現(xiàn)在起,議和條款的商定將較前容易了,中日戰(zhàn)爭亦將停止進行”。[9] 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條約規(guī)定:(一)清政府承認朝鮮國獨立自主,不再向中國朝貢;(二)向日本賠款二億兩;(三)割讓臺灣、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四)開放重慶、蘇州、杭州和沙市為商埠;(五)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開設工廠,從事工業(yè)和各項制造業(yè)。

  中國方面的反應十分強烈。李鴻章被指責為賣國。當時駐南京的總督張之洞反對批準條約,一些聚在北京應試的舉子幾次上書,要求清廷廢約,繼續(xù)戰(zhàn)斗(見第五章)。[10] 但是清政府不顧這些反對意見,還是在1895年5月8日交換了條約的批準書。

  臺灣島上的中國領導人強烈地抵制割讓他們的島嶼;這個島嶼自中法戰(zhàn)爭以后已改為行省,而且經(jīng)過首任巡撫[11] 的努力經(jīng)營已在現(xiàn)代化方面有了相當可觀的進展(見第四章)。5月25日,島上的領袖們宣告獨立,并宣布臺灣為共和國,改現(xiàn)任巡撫為總統(tǒng)。在清政府的代表——李鴻章之子李經(jīng)方——的壓力下,再加上日軍的行動,這一地方性運動終于在1895年10月被鎮(zhèn)壓下去,臺灣轉(zhuǎn)歸日本統(tǒng)治。

  今天再來估計這場戰(zhàn)爭,不管怎么說,中國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首先,戰(zhàn)爭的一方日本這時已成為一個現(xiàn)代國家,民族主義使它的政府和人民在共同的目標下團結起來對付中國,而作為另一方的中國,它的政府和人民基本上是各行其是的實體。日本的戰(zhàn)爭努力動員了舉國一致的力量,而中國人民幾乎沒有受沖突的影響,政府幾乎全部憑借北洋水師和李鴻章的淮軍。其次,中國方面事權不明確,指揮不統(tǒng)一,沒有全國范圍的動員??偫硌瞄T、地方當局以及不負責任的清流黨官員各執(zhí)一詞,主張互異,使得清廷難下決心。李鴻章掌管外交和朝鮮的軍務,卻無權決定政策性事宜,也無權控制他所轄范圍以外的艦只和軍隊(見第四章)。

  第三,清廷的腐敗和北洋水師指揮的昏庸,從戰(zhàn)爭一開始就注定了中國的命運。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數(shù)百萬兩建造頤和園的行徑,她對太監(jiān)的信任以及世風普遍敗壞,都是造成這次失敗的原因。李鴻章在北洋水師中選用僚屬只憑與他個人的親疏關系和是否為他私人效勞,而不管他們方正與否,因此在北洋水師指揮部中不正之風盛極一時。許多將領都向閹宦總管李蓮英討好,用貪污的公款給他送禮,李蓮英又轉(zhuǎn)而庇護他們的不法行為。盡管北洋水師貌似強大,實際上已不堪一擊了。李鴻章深知北洋水師的弱點,所以他在決心作戰(zhàn)以前曾使盡了外交手段。

  第四,李鴻章的外交有它的局限性:他不懂國際上的政治形勢;迷信個人說服本領;想依靠那套陳舊的以夷制夷政策。當俄國沒有出面替中國斡旋時,李鴻章便轉(zhuǎn)向英、美求助,但是它們誰也不能有效地遏制日本。

 ?。?] 全海宗:《清代和朝鮮的藩屬關系》,載《中國人的世界秩序觀》,第90—111頁。

 ?。?] 如要研究改變中的中國方面的立場,可參見芮瑪麗:《清代外交的適應性:中國卷入朝鮮問題的經(jīng)過》,載《亞洲研究雜志》,卷17第3期(1958年5月)第363—381頁。

 ?。?] 此人即森有禮。

 ?。?] 因為如果將這項聲明載入條約,美國參議院就會拒絕批準該約。

 ?。?] 關于這一時期中國卷入朝鮮問題的情況,可看王信忠:《中日甲午戰(zhàn)爭之外交背景》。

 ?。?] L.K.楊:《1895—1902年英國的對華政策》,第16頁。

 ?。?] “高升號”是中國當局租用的一艘英國輪船。它被擊沉之事曾激起英國國內(nèi)某些憤慨,由于日本允諾負責賠償該輪,并保證英方在華利益的安全,此事迅即平息。見L.K.楊前引著作,第16頁。

 ?。?] 李鴻章的策略具見于馬關和談的會談記錄中。參見《馬關議和宗旨談話錄》,載程演生:《中國內(nèi)亂外禍歷史叢書》,第5冊。

 ?。?] 李守孔:《中國近代史》,第464—465頁。

  [10] 在1895年4月30日的請愿書中,簽名的人數(shù)有1200—1300人。

 ?。?1] 即劉銘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