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繁榮與創(chuàng)造的黃金時代-宋朝

國史十六講 作者:樊樹志


  傳統農業(yè)的新發(fā)展與商業(yè)革命

  葛劍雄主編的《中國人口史》指出,北宋以前人口增長緩慢,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國人口六千余萬,此后由于分裂和戰(zhàn)亂,人口總數幾起幾落,到唐朝人口峰值階段的天寶十四年(755年)約有七千余萬。經過唐末五代的動亂,宋初太平興國五年(980年)全國人口只有三千五百四十萬。此后的一百余年,人口迅速增長,到12世紀初(即北宋末年)進入峰值階段,當時在北宋、遼、西夏、大理等范圍內,總人口達到一億四千萬。

  人口增長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傳統農業(yè)在這一時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新發(fā)展,中部和南部水稻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糧食產量相應增加。如果說,各類耕地的開墾,例如淤田、沙田、潮田、山田、圩田、圍田、湖田等的出現,是一種外延式的發(fā)展;那么,南方地區(qū)講究精耕細作的集約化經營,便是更為重要的內涵式發(fā)展。根據日本學者天野元之助的研究,作為主要糧食作物的水稻,在這一時期不僅種植地區(qū)擴大,而且耕作技術與經營方式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是,早稻優(yōu)良品種占城稻,在宋初從越南引進以后,經過一百多年的推廣,到南宋時江南各地十之八九普遍種植。有些地區(qū),已有早稻、中稻、晚稻的區(qū)分,水稻栽培技術有了明顯的提高。

  其二是,原先水稻栽培采取粗放的直播法,這一時期把直播法改造成為移植法,也就是說,過去把稻種直接撒播到田里,現在先把稻種在秧田上培育,然后移植(即插秧)到大田。陳旉《農書》專門記述了秧田的修治技術,不少地區(qū)還發(fā)明了插秧工具——秧馬。

  其三是,對于水稻栽培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講究精耕細作:秋收后的耕田,務求再三深耕,使土壤疏松細碎;春耕時再三耕、耙,使土細如泥。耕田用牛犁也用踏犁;耘田鋤草,有了耘爪、耘蕩等工具;水利灌溉在原先的筒車、桔槔之外,出現了效率更大的龍骨車(翻車、踏車),可以把河水抽到一二丈高的稻田中。

  集約化經營的結果,是水稻單位面積產量的增加。當時人說,在兩浙路一帶,上等水稻田一畝,可以收獲稻谷五六石,約為750斤至900斤之間,是相當高的產量。

  另外有兩點也頗值得注意。一是江南麥作的推廣與稻麥二熟制的形成,標志農業(yè)生產水平的一大進步。與此相呼應的是,水稻種植由南向北推廣。二是由于商品經濟向農村的滲透,農村中開始出現專門種植經濟作物——蠶桑、茶葉、蔬菜、漆樹、花卉、果樹、甘蔗——的專業(yè)戶,從事個體小商品生產。最突出的是,蠶桑區(qū)農家的蠶桑絲織經營,開始從家庭副業(yè)中獨立出來,形成專業(yè)化生產。陳旉《農書》說,湖州地區(qū)農家“唯藉蠶辦生事”,表明蠶桑經營已經成為他們的主業(yè)。

  傳統農業(yè)的新發(fā)展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它為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導致“商業(yè)革命”較早的出現,成為宋朝歷史的一抹耀眼的亮色。

  這是西方漢學家的看法。他們把宋朝的轉折點稱為一次“復興”,或一次“商業(yè)革命”。

  費正清和賴肖爾合著的《中國:傳統與變革》,關于宋朝的第六章第四節(jié)的標題就是“商業(yè)革命”四個字。他們寫道,宋朝經濟的大發(fā)展,特別是商業(yè)方面的發(fā)展,或許可以恰當地稱之為中國的“商業(yè)革命”。這一迅速發(fā)展使中國經濟發(fā)展水平顯然高于以前,并產生出直至19世紀在許多方面保持不變的經濟和社會模式。

  斯塔夫里阿諾斯(L.S.Stavrianos)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黃金時代”的標題下寫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時期值得注意的是,發(fā)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yè)革命,對整個歐亞大陸有重大意義。

  這種對歷史的解讀方式不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是言之有據的。

  如果對宋朝的首都東京(開封)與唐朝的首都長安加以分析比較,就可以發(fā)現唐宋之間的巨大社會變革,也可以從這個中原大都市中看到商業(yè)革命的真實狀況。

  唐朝的長安是一個棋盤狀的封閉結構,縱橫相交的街道形成許多由圍墻封閉起來的居民區(qū)——“坊”,商業(yè)區(qū)也封閉在“坊”的區(qū)域內,這就是東市與西市。這種封閉性結構在宋朝的開封被打破了。日本學者加藤繁在《宋代都市的發(fā)展》中說:“坊的制度——就是用墻把坊圍起來,除了特定的高官以外,不許向街路開門的制度——到了北宋末年已經完全崩潰,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開門了?!睏顚捲凇吨袊糯汲侵贫仁费芯俊芬粫?,進一步指出,這種變革在五代至宋初逐步顯現,隨著開封的繁榮,不再有坊市之間的嚴格區(qū)分。

  這種變革在社會與經濟的發(fā)展中有著巨大的意義,它適應了商品經濟發(fā)展的趨勢,把商業(yè)活動從封閉的“坊”中解放出來,擴散到大街小巷的沿線,形成了近代都市商業(yè)街的雛形,為都市商業(yè)拓展了新空間,也為都市增添了繁華的商業(yè)氣息與市井色彩。于是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觀:政府宣布取消對于夜市的禁令,商業(yè)活動不再有時間限制,開封城內十字大街有所謂“鬼市”——通宵達旦的商業(yè)街;馬行街北至新封丘門大街,夜市營業(yè)到三更,而五更時分又再開張;至于“耍弄去處”(娛樂場所),營業(yè)“通宵不絕”。

  開封城的街巷結構截然不同于長安,他的四條御街與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相連,此外還有東西向的橫街,以及南北向的直街,互相連通成街巷網絡,把商業(yè)區(qū)與居民區(qū)交織在一起。在許多交通便利的街巷中,都有繁華的“街市”,行市、酒樓、茶坊、食店、瓦子(娛樂場所)等連成一片,形成摩肩接踵、晝夜喧闐的商業(yè)長廊。最為熱鬧的是以北面御街為中心的街市,從宮城南門(宣德門)東去,有東西向的潘樓街、土市子,南面是界身巷,潘樓街既有集市性質的潘樓酒店,又有金銀彩帛的交易所,還有最大的娛樂場所桑家瓦子。北面的馬行街,既有馬市(交易馬匹的市場),又有莊樓、楊樓等酒樓,還有大小貨行、醫(yī)行、藥行。再往北的新封丘門大街,有州北瓦子和茶坊、酒肆、飲食店。

  在張擇端的名畫《清明上河圖》面前,一切文字記載都相形見絀。這幅長卷以寫實的手法記錄了東京開封的街市繁榮景象。畫卷從東水門外虹橋以東的田園開始,向西是汴河上的市橋及周圍的街市、城門口的街市、十字街頭的街市。張擇端畫了各色人物七百七十多人、房屋樓閣一百多間、大小船舶二十多艘,蔚為壯觀,令人目不暇接。畫面上有滿載貨物的駱駝隊正在向東出城,城門內不遠處有一座三層樓房——孫家正店(酒樓),門前有彩樓歡門,十分富麗堂皇。街道兩旁隨處可見各類商店的招牌幌子:“王家羅錦匹帛鋪”、“劉家上色沉檀棟香”、“劉三叔精裝字畫”、“孫羊店”之類絲綢店、香藥店、裱畫店、飲食店,以及豪華的招商旅館——“久住王員外家”。

  當時開封以經商為業(yè)的有二萬多戶,其中六百四十家資本雄厚的商戶,分別屬于一百六十行,囊括米、鹽、茶等各類商品貿易。號稱“正店”的大酒樓有七十二家,兼具飲食與商品交易的多種功能,作為商人驗看商品質量、商定價格、簽訂契約的場所。此外還有三千家稱為“腳店”的小酒樓。酒樓、茶坊適應商業(yè)大潮,與娛樂場所瓦子,都通宵營業(yè),有“應招女郎”——“濃妝妓女數百,聚于主廊檐面上,以待酒客呼喚”;有“陪酒女郎”——“為酒客換酒斟酒”;有“賣唱女郎”——叫做“扎客”或“打酒坐”。顯示了開封迥然有別于昔日長安的新潮特色。

  開封城位于汴水(汴河)兩岸,汴水北通黃河,南通淮河、長江,因此開封市場上有來自江淮的糧食、沿海各地的水產、遼與西夏的牛羊,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酒、果品、茶、絲絹、紙、書籍,還有日本的扇子、高麗的墨料、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珠。名聞遐邇的東京相國寺的廟會集市,各地來的商品琳瑯滿目,大山門內出賣飛禽走獸;第二座山門內出賣各種雜貨;廣場上出賣家用器物,有蒲盒、簟席、屏幃、鞍轡、弓箭、時果、臘脯等;近大殿處,出賣老字號名牌產品:王道人蜜餞、趙文秀筆、潘谷墨;兩廊出賣繡作、領抹、花朵、珠翠首飾、幞頭帽子等;大殿后、資圣閣前出賣書籍、古玩、圖畫、土產、香藥之類。

  凡此種種,無不顯示商業(yè)氣息的濃厚,表明這一時期的商業(yè)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據黃仁宇《中國大歷史》說,當時中國的商品交換的價值,合計相當于1500萬至1800萬盎司黃金,折合成現在的價值,約合60億至70億美元。如此龐大的商品流通量,在當時世界上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在這種情況下,金屬貨幣已難以適應商品的巨額流通,銅錢、鐵錢體積大、分量重,對于長途販運或巨額批發(fā)貿易,十分不便。于是貨幣發(fā)生了突破性變革——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宋真宗時期,益州(今四川成都)十六戶富商聯手發(fā)行一種錢券,稱為“交子”,是由商業(yè)信用關系孕育出來的紙質貨幣。宋仁宗時期,政府從商人那里收回了發(fā)行紙幣的權利,在益州設立“交子務”(按:“務”是機構名稱),負責印刷、發(fā)行交子。這種政府發(fā)行的紙幣,面額固定,蓋有官??;用戶以現錢換取紙幣時,要把商業(yè)字號登記在冊,兌現時按字號銷賬,以防偽造。隨著這種紙幣的流通范圍日益擴大,中央政府在首都開封設置交子務,負責面向全國的發(fā)行事宜。南宋時,紙幣逐漸成為主要貨幣,有四川的錢引、湖廣的會子、

  兩淮的交子、東南的會子。所謂“會子”,原先叫做“便錢會子”,“便錢”即匯兌,“便錢會子”就是匯票、支票之類的票據,大約在12世紀中葉,發(fā)展為兼有流通職能的紙幣。

  紙幣的出現,在商業(yè)和金融發(fā)展進程中的歷史意義,無論如何估價都不嫌過分。在歐洲,瑞典是最早發(fā)行紙幣的國家,時間在1661年,比中國紙幣的出現晚了六百多年。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