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杜本、張樞傳

白話元史 作者:明·宋濂等


  杜本字伯原,祖先居京兆,后徙天臺,又徙臨江之清江,今為清江人。

  杜本博學能文,江浙行省丞相忽剌..得到他遞交的建議書《救荒策》,很賞識他的見解。及忽剌..進京任御史大夫,便向武宗力薦杜本。杜本被武宗召至京師。但不久,便回武夷山過隱居生活。文宗在江南時,便聽說此人的情況。及即帝位后,給杜本送禮品,并想起用他,他不出山。

  到至正三年(1341),右丞相脫脫把他作為隱士,再次向惠宗推薦,惠宗也贈以厚禮,召為翰林待制、奉議大夫兼國史院編修官。使者轉(zhuǎn)達惠宗與丞相邀他出山的誠意,催他啟程。但他至杭州后,卻稱病固辭,并寫信給丞相說:“以萬事合為一理、以萬民合為一心、以千載合為一日、以四海合為一家,才可談得上制禮作樂,而達到五帝三王的盛世?!币饧船F(xiàn)在還不能說已做到一理、一心、一日、一家,所以仍不出山。

  杜本沉靜寡欲,言行平穩(wěn),對人講義氣。對窮而不能養(yǎng)父母的和無錢念書的人,都給予周濟。平時手不釋卷,對天文、地理、律歷、度數(shù),無不通究,對篆隸等書法尤其在行。著述有《四經(jīng)表義》、《六書通編》、《十原》等書,學者稱他為清碧先生。至正十年卒,享年七十五歲。

  當時還有張樞,字子長,婺州金華人。也是一位朝廷屢次邀請仍不出山的隱士。樞年幼時聰慧,外婆家藏書數(shù)萬卷,樞盡取來閱讀,過目不忘。及長,落筆成文,頃刻數(shù)千言。有人問他古今沿革、政治得失、宇宙的分合、禮樂的興廢,以至皇帝年號、官名、年月的先后,他都歷歷了如指掌。其文章,力求明經(jīng)史,輔助教化,尤長于敘事。曾取三國時事撰《漢本紀列傳》,附以《魏吳載記》,合為《續(xù)后漢書》七十三卷。臨川的危素,稱其立義精密,可備為給皇上侍講時用的書。朝廷取其書陳列于宣文閣。浙東部使者爭相上章推薦,前后共九次。

  至正三年,命文臣纂修遼金宋三史,右丞相脫脫以監(jiān)修國史領(lǐng)都總裁,舉張樞為本府長史,樞不接受。七年,一再令史臣修本朝后妃、功臣傳,又以翰林修撰、儒林郎、同知制誥兼國史編修官等官職起用張樞,樞又避而不就。后來使者只好強制他啟程,但到杭州后,仍固辭而歸。樞曾著《春秋三傳歸一義》三十卷、《刊定三國志》六十五卷、《林下竊議》及《曲江張公年譜》各一卷、《弊帚編》若干卷。至正八年卒,年五十七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