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崧傳

白話舊五代史 作者:宋·薛居正 等


  李崧,深州饒陽人。父親李舜卿,任本州錄事參軍。李崧小時就聰明伶俐,十多歲寫的文章,家人都覺得奇異。成年時在州府暫任參軍。他父親曾對族人李磷說“:大丑出生的地方,形勢奇特,地氣神異,以后當不居住在無所作為的地方。還靠大哥教誨鼓勵他。”大丑即李崧的小字。同光初年,魏王李繼岌任興圣宮使,兼鎮(zhèn)州節(jié)度使,李崧為參軍從事。當時推官李蕘掌管文書,李崧看見他起草的文牘不精,就私下對主事的呂柔說:“魏王是皇子,為天下人瞻望,對于尺牘往來,章表論事,還須文從理順,李蕘所起草的公文,未能盡善盡美?!眳稳嵴f:“那您試著代他寫寫。”呂柔得到李崧的文筆,給盧質(zhì)、馮道看,都稱贊他,因此提升他為興圣宮巡官,專門掌管奏章表記。唐莊宗進洛陽后,授李崧為太常寺協(xié)律郎。

  唐軍討伐川蜀,李繼岌任都統(tǒng),以李崧掌管文書。川蜀平定后,樞密使郭崇韜被宦官誣陷,李繼岌殺了郭崇韜父子,外邊還不知道。李崧對李繼岌說“:大王為何做這種危險的事?就是不容郭崇韜,等回洛陽后再殺他也不晚。現(xiàn)在孤軍深入五千里,沒有皇上片言只字的書信詔令,便殺重臣,這是不智?!崩罾^岌說“:我也后悔這件事?!崩钺陆衼砦臅娜?,登上樓抽掉梯子,取來黃紙偽造詔書,用李繼岌的印章倒蓋上印。第二天,宣告各軍,軍心才逐漸安定。從川蜀回京,唐明宗即位,任圜以宰相的身分掌管三司,任李崧為鹽鐵推官,賜穿緋衣。服母喪,回鄉(xiāng)。服喪畢,鎮(zhèn)州主帥范延光奏請讓李崧暫時掌管文書。范延光任樞密使時,任李崧為拾遺,隸樞密院,遷任補闕、起居郎和尚書郎。長興末年,改為翰林學士。清泰初年,任端明殿學士、戶部侍郎。

  此前,在長興三年(932)冬,契丹入侵云中,朝廷將令大將鎮(zhèn)守太原,當時石敬瑭任六軍副使,因為秦王李從榮多行不法,石敬瑭懇求到地方上任職,很想去太原。而朝中大臣因為石敬瑭正掌握兵權(quán),難以決定讓他去太原。一天,明宗氣憤大臣久議不決,范延光、趙延壽等無言以對,退回樞密院,一同議定這事,正準備讓康義誠去。這時李崧地位極低,卻站出來請求說:“朝廷重兵大多在北方,須派重臣作為主帥,以我所見,非石太尉不可?!鼻》昝髯谂蓪m廷使者催促這件事,大家于是聽從李崧的提議。第二天,石敬瑭在接受太原之命后,派心腹向李崧致意說:“君造七級浮屠,還望善始善終做成最后的塔頂啊?!笨梢娖涓屑ぶ?。

  到清泰末年,晉高祖石敬瑭攻入洛陽,李崧與呂琦一起逃竄隱藏在伊闕的鄉(xiāng)民家里。十來天后,晉高祖征召李崧為戶部侍郎,主持戶部工作,一個多月后,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與桑維翰同兼樞密使。桑維翰鎮(zhèn)守相州,不久,廢除樞密院,將事務(wù)歸于中書省管理,李崧加封為尚書右仆射。晉少帝繼位,重新任桑維翰為樞密使,命李崧兼管三司。不久,代替桑維翰為樞密使,與馮玉合作掌管樞密事務(wù)。開運末年,李崧、馮玉誤信契丹人的欺詐,進攻瀛州、莫州,在中渡之戰(zhàn)中其奸計而戰(zhàn)敗。契丹攻陷京城后,趙延壽、張礪一直稱贊李崧的才干,契丹國主優(yōu)待他,任李崧為太子太師,兼任樞密使。契丹國主曾對身邊的人說:“我攻破南朝,僅得到李崧一人而已?!崩钺赂S契丹人北遷,后留在鎮(zhèn)州。

  漢高祖平定汴、洛,就將李崧的房屋賜給蘇逢吉,李崧家中以前收藏的財寶,都歸蘇逢吉所有。那年秋天,鎮(zhèn)州人趕走了契丹麻答,李崧與馮道、和凝等十多人回到京城,李崧被授予太子太傅。李崧對朝中的權(quán)貴,謙恭迎合,未曾拂逆他們的意思。李崧干脆將自己房產(chǎn)契券都給了蘇逢吉,蘇逢吉不悅。李崧的兩位弟弟李嶼、李山義,貪杯無識,與楊..、蘇逢吉的子弟在酒席之間,時常提到被剝奪的房產(chǎn)一事,被蘇逢吉知悉。有位叫葛延遇的部下,拖欠李嶼商船的資財,李嶼鞭打他,逼他交還所欠資財,遇上同伙李澄也服侍蘇逢吉,葛延遇夜晚在李澄家寄宿,告訴他李嶼催逼的情況,于是兩人在一夜間串通告發(fā)李崧叛逆。蘇逢吉看完狀詞后交給史弘肇,那天蘇逢吉派官員將李崧叫到家里,從容地談到葛延遇告發(fā)之事,李崧將幼女托付給蘇逢吉,蘇逢吉派人送李崧到侍衛(wèi)監(jiān)獄。上路后,李崧氣憤地說“:自古以來沒有不滅亡的國家,沒有不死的人?!碑敱华z吏審訊時,李崧自己捏造罪行認罪,全家遇害,老少全拋尸街頭,人家都認為死得冤枉。李崧與徐臺符同學而友善,乾佑三年(950)秋,徐臺符夢見李崧對他說:“我的橫冤,還得您向皇上申訴啊?!碑斕K逢吉、史弘肇被殺,那砍頭示眾的地方,就正是李崧被誅的地方,不久,葛延遇、李澄也被誅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