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孝敬皇帝李弘傳

白話舊唐書 作者:后晉·劉昫等


  孝敬皇帝李弘,是高宗的第五個兒子,武則天生。永徽四年(653),封為代王。顯慶元年(656),立為皇太子,大赦天下改元。李弘曾從率更令郭瑜學(xué)習(xí)《春秋》、《左傳》,講到楚子和商臣的事,掩卷嘆道:“這種事臣子所不忍聽,本來經(jīng)籍是圣人的垂訓(xùn),怎么會記下這些事呢?”郭瑜答道:“孔子修《春秋》,義存褒貶,所以善惡必書。褒揚善來向后代示范,貶斥惡來向后代警戒。所以使商臣之惡,顯露千年萬載?!碧拥溃骸斑@種事不僅是口不可道,就是耳也不忍聞,請改讀其他的書?!惫ざ荻R道“:里巷名為勝母,曾子不入;到名為朝歌的縣邑,墨子回車。殿下實在是天生的孝心,性情出自天然,兇悖之跡,不視不聽,循奉德音,實在很值得慶賀。臣聞安于上理的人,莫有什么能比禮更好的,非禮無以事天地之神,非禮無以辨君臣之位,所以先代的帝王都重視禮,孔子說:‘不學(xué)禮無以立?!埻!洞呵铩范x《禮記》。”太子聽從。

  龍朔元年(661),命令中書令、太子賓客許敬宗、侍中兼太子右庶子許圉師、中書侍郎上官儀、太子中舍人楊思儉等到文思殿博采古今文集,摘出其中的佳詞美句,分類編輯,匯集成五百卷,書為《瑤山玉彩》,呈報皇上,皇上賜五色綢三萬段,許敬宗以下加級,賜帛有等??傉略?668)二月,舉行入學(xué)的釋樂禮,建成學(xué)館,因此請求贈顏回太子少師,曾參太子少保。高宗都同意了。

  當時有命令,凡應(yīng)征到遼邊境的軍人中逃亡者在限期不自首以及其后的逃亡者,一律處斬,家口沒官。太子上表提意見道“:我聽說有司對背逃之軍人,長時不出自首,家口都將沒官。然而他們中有的是限期內(nèi)出來自首,未經(jīng)斷罪,被各州囚禁的,人數(shù)極多;有的是臨時生病,未能歸隊,聽到這一命令,懼怕逃亡的;有的是因砍柴,被敵人抄掠的;有的是因渡海來去,漂沒于滄海中的;有的是深入敵境,被殺傷的。由于軍法極嚴,士卒不因戰(zhàn)亡的,同隊之人,兼受牽連有罪。于是有無故死亡或失散的,多注明為逃亡。軍旅之中,又無法一一核查。直據(jù)下面的報告,都做真逃,家口都要沒入官。論情實可哀憫。《尚書》道‘:與其殺無辜,寧可失不經(jīng)。’伏愿逃亡者之家,免其配沒?!?br />
  咸亨二年(671),高宗到東都洛陽,留太子在京中監(jiān)管國政。當時正遇大旱,關(guān)中饑乏,太子下令取廊下兵士糧食,見有的吃的是榆皮蓬實,于是命令主管倉谷飲食的太子家令發(fā)足廊下士卒的糧食。這時戴至德、張文馞兼右庶子,與右庶子肖德昭一同輔弼太子,太子多疾病,一般政務(wù)都由戴至德等定奪。當時,義陽、宣城二公主因母親獲罪,幽禁于掖庭,太子看見很是同情,便上奏請放出她們。又請求以同州沙苑地分借給窮人。高宗都同意了。高宗又下旨太子到東都洛陽,娶右衛(wèi)將軍裴居道之女為妃。有司上奏獲得罕見的白雁作為贄禮,高宗大喜道:“漢獲朱雁,遂為樂府;今獲白雁,得為婚贄,彼禮但成謠頌,此禮便首人倫,異代相望,我無慚愧?!迸崾虾苁貗D禮,高宗曾對侍臣說:“東宮內(nèi)政,我無憂矣?!?br />
  上元二年(675),太子從幸合璧宮,不久去世,享年二十四歲。高宗很是悲痛,因太子慈惠愛親足以稱得上孝,死而不忘君足以稱得上敬,故謚號為孝敬皇帝。那一年,太子葬于緱氏縣景山的恭陵,葬制以天子之禮,百官三十六日穿喪服。高宗親自做《睿又德紀》,并自己書寫,刻在石上,樹立于陵側(c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