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姚思廉傳

白話舊唐書 作者:后晉·劉昫等


  姚思廉,字簡之,雍州萬年人。父親姚察,在陳代做過吏部尚書,入隋歷任太子內舍人、秘書丞、北絳公,學問兼及儒學和史學,在隋、陳二代地位顯要。陳亡后,姚察從吳興遷到關中。姚思廉年少時就隨父親學習漢代歷史著作,能完全繼承家傳的史學,勤學寡欲,從不過問家人產業(yè)方面的事。在陳朝任揚州主簿,入隋后任漢王府參軍,因居父喪辭去官職。當初,姚察在陳代時曾撰修梁、陳二史,沒有完成就去世了,臨終時囑咐思廉繼續(xù)完成撰修梁、陳二史的遺志。接著思廉的母親去世,他在墳墓旁結廬居喪,人愈加羸弱瘦削。居喪期滿,任河間郡司法書佐。思廉上表陳述其父遺言,隋煬帝下詔準許他繼承父志續(xù)撰梁史、陳史。后來煬帝又令思廉與起居舍人崔祖浚撰修《區(qū)宇圖志》。

  隋末,思廉任代王楊侑的侍讀,適逢義軍攻克京城,楊侑的府僚驚駭得各自奔逃,只有思廉侍奉代王,不離代王左右。義兵攻打進來準備上殿時,思廉挺身而出,厲聲對他們說:“唐公起義兵,本來是為了匡正隋朝的王室,你們不得對代王無禮!”士兵們被他大義凜然的話說服了,于是列陣在大殿階下。唐高祖聽說這事,認為姚思廉的行為合乎義理,允許他扶代王到順陽閣下,思廉拜泣而去。

  看的人都感嘆地說“:是個忠烈之士?。∪收哂杏?,就是說的這樣的人??!”

  唐高祖李淵接受禪讓建立唐朝,授思廉為秦王府文學官。后來太宗征伐徐圓朗,思廉當時在洛陽,太宗曾隨口談到隋代滅亡的事,感慨地贊嘆說:“姚思廉不怕殺頭,保護君主表現了忠君大節(jié),與古人相比,也相差不了什么!”因此贈給他綢帛三百段,信上說:“念及節(jié)義之風,所以有這些贈物?!辈痪锰嵘剂疄槲膶W館學士。太宗被立為太子,思廉升任太子洗馬。

  貞觀初,思廉升任著作郎、弘文館學士。畫他的肖像并將它列在《十八學士圖》中,命文學褚亮為他的肖像寫贊語,說“:志苦精勵,紀言實錄。臨危殉義,余風勵俗?!必懹^三年(629),思廉又受詔與秘書監(jiān)魏征同撰梁、陳二史,思廉又吸取謝炅等諸家梁史著述成果,續(xù)成父書,并推求研究陳史,參考傅纟宰、顧野王所修的舊史,刪削補充,撰成《梁書》五十卷、《陳書》三十卷。魏征雖然裁決寫定《梁書》、《陳書》的總論,這二書編次刪削,都是思廉的功勞,太宗賜給他彩絹五百段,并升任他為通直散騎常侍。

  思廉因為是藩王府的舊屬,深受禮遇,政事上的得失,太宗常讓他私下密奏其意見,思廉也能直言無隱。有次太宗準備到九成宮游玩,思廉進諫說:“到離宮去游樂,是秦始皇、漢武帝的行為,本來不是堯、舜、禹、湯那些圣明君主的行為。”言語非常懇切,尖銳。太宗解釋說:“朕有氣病,天熱病就馬上加劇,本來不是生性喜好游樂玩賞?!币虼速n給思廉帛五十匹。貞觀九年(635),拜思廉為散騎常侍,賜爵豐城縣男。貞觀十一年(637)思廉去世,太宗深切悼念惋惜他,停止上朝一天,贈給他太常卿的封號,謚號康,賜葬地于昭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