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沖傳

白話魏書 作者:北齊·魏收


  李沖,字思順,隴西人,敦煌公李寶的小兒子。少小便成孤兒,被長兄滎陽太守李承所撫養(yǎng)教育。李承常說:“這孩子器量非同常人,正是我李門的希望之星?!崩顩_深沉儒雅,心胸寬廣,跟隨長兄到其任所。當時牧守的子弟大多侵犯百姓,動不動就向他們索要奪取財物,李沖與李承的長子李韶獨獨清簡皎然,無所求取,當時人很是贊美他們。

  魏顯祖末年,李沖為中書學生。他善于交游,不隨便亂來,同輩人們都很推重他。魏高祖初年,按慣例遷任秘書中散,掌管禁中文事,因其修整敏惠,漸漸被皇帝寵幸。遷任內(nèi)秘書令、南部給事中。

  過去沒有三長設置,只是設立宗主督護負責戶籍事務,所以老百姓大多隱瞞戶籍真實情況,五十、三十家才為一戶。李沖覺得用三正治理百姓,歷史已很久遠,于是創(chuàng)立三長制度呈奉皇上。文明太后看后覺得很好,召集公卿大臣討論這件事。中書令鄭羲、秘書令高..等人說:“李沖請求設立三長,本意是求混同天下為一法。他這個建議理論上可以實行,實際上很難做到?!编嶔擞终f:“不相信為臣的說法,但試行之,事敗之后,當知愚言的真實?!碧驹дf:“我認為這個辦法如果施行,對于公私都有益處?!贝蠹叶颊f當今有事之月,核查戶籍,新舊未分,老百姓必定勞怨,請求過了今年秋天,到冬天閑暇的時候,慢慢派人辦此事,更合適些。李沖說:“民者,冥昏也,可讓他們做什么事,但不可讓他們知道為什么做這樣的事。如不適時而行此事,老百姓徒然知道立長校戶的勤密,沒有見到平均徭役、省卻賦稅的好處,心中必定會生出怨憤。我們正應該在課調(diào)之月,讓百姓知道賦稅平均的好處。老百姓既已認識此事,又得到了好處,也就想要立三長了,我們做起來也容易多了。”著作郎傅思益進言說:“民間習俗不同,難易也不一致,設立九品差調(diào)百姓,施行已久,一旦改法,臣擔心會造成恐慌混亂?!碧笳f:“設立三長,則課稅便有經(jīng)常的標準,賦稅有經(jīng)常分別,隱藏的戶籍就會出來,心存僥幸的人也就不存在了,怎么說不行呢?”大家討論的意見雖有不同,但都認為變法是很艱難的,便更無異議了。于是設立三長,公私都覺得很便利。

  遷任中書令,加授散騎常侍,給事中官職仍舊。不久又轉(zhuǎn)任南部尚書,賜給爵位順陽侯。李沖被文明太后所寵幸,恩遇日隆一日,賞賜的東西每月達數(shù)千萬,晉爵隴西公,李沖秘密弄來珍寶御用物品以充實其府第,外面沒有一人知道。李沖家一向清貧,從此以后便成為富室。然而以謙遜為懷,積聚之后也能施散,近至姻親新故,遠到鄉(xiāng)親里友,沒有人不受過他的贈予。李沖虛己接物,常念貧寒,衰老之人、舊敝之友、沉淪屈枉之人都可在他那受到良好的待遇,人們紛至沓來。輿論也以此稱贊他。

  當初,李沖的哥哥李佐與河南太守來崇同從涼州進入魏國,二人一向就有間隙隔閡。李佐因此構(gòu)陷來崇犯罪,致使他餓死獄中。后來來崇的兒子又糾奏李佐受收賄賂的罪過,李佐及李沖等人都因此被投入監(jiān)獄,碰到朝廷大赦,才得免罪出獄,李佐深深懷恨在心。到了李沖寵貴時,綜攝內(nèi)外,來護任南部郎,深深擔心被李沖陷害,常常請求退避,而李沖則每每安慰他。來護后來犯了賄賂罪,心想這下肯定完了。李沖于是上表訴說與他的交往及不和,乞求皇上原諒他的過失,于是來護免于刑罰。李沖的外甥陰始孫孤獨貧困,出入李沖家中,宛如他的兒侄們。有人想求官,因此送了些馬給李沖,始孫便接受下來而且不向李沖說。后來始孫聲稱有事,借李沖此馬,騎出之后,馬的主人見到始孫乘坐此馬而自己卻沒得到官職,大為憤怒,后來始孫才說出事情真相。李沖聽說,大為驚訝,抓起始孫,備表上奏,始孫因此被處死。李沖身處要地,嚴守節(jié)揮,不念愛惡,就如上面所述。

  當時遵照舊俗,王公重臣都叫他的名字,魏高祖常叫李沖為中書,始終不直呼其名。文明太后逝世后,高祖服喪,引見接待李沖,禮遇有加。等到朝廷商議禮儀律令,潤飾辭意,改定字句,高祖雖然親自下筆,但是總是與李沖一起商量。李沖竭盡忠誠侍奉圣上,知無不盡,出入勤勉,形于顏色,雖是舊臣戚輔,沒人能趕得上他,大家無人不佩服他的決斷慎密,全都歸心于他。從此以后,天下太平,異域之人,聽說他的情況,也都很佩服驚奇。魏高祖也更加深深地相信依靠他,更加親近尊重他,君臣之間,情義無間。等到改置百司,開建五等爵制,高祖請李沖參與制定典制法式,封他為滎陽郡開國侯,食邑達八百戶,拜授廷尉卿。不久又遷任侍中、吏部尚書、咸陽王老師。東宮建成之后,朝廷拜授他為太子少傅。魏高祖初依《周禮》,置立夫、嬪,讓李沖的女兒為夫人。

  皇帝下詔說:“過去軒皇統(tǒng)領天下,始立建造宮室之制;經(jīng)歷三代,興起宮觀法式。但茅門土階,昭德于上代;層臺廣廈,崇威于中世。這實際是由于文飾質(zhì)樸的制度風俗因時不同,華美樸素不同禮制的緣故。所以周代立國,在東都營造明堂;漢祖始興,在咸陽、鎬京建造未央宮。這都是為了使皇威尊崇,帝德隆盛,哪里說得上是好奢惡儉,以使民力凋弊呢?我皇運承天,以協(xié)天地,銳意安定四方,沒來得及建造宮室,因此皇室建制,頗與國威不符。魏太祖剛剛登基,雖然宮室有了大致模樣,從那以后,又多有營建改造。但到了三元慶典,萬國使者都來我庭,觀瞻的人,都有缺憾。朕雖不才,也承皇緒,適逢休明之期,事逢昌盛之運,應該按照遠古法度,營造皇室宮宇。指訓規(guī)模,事昭于平日;明堂、太廟,已在昔年建成。又憑借往年的好年成,依仗民情的安逸,準備在今年春天營造改修正殿。朕這一舉措違犯時令,實行起來心驚膽顫。但是北方天氣寒冷,做事不同南方,如果不是在春天動工,營造經(jīng)夏,那么宮殿建造,便無法完工。成功地辦成一件事,非得委任賢才不可;改制規(guī)模,不任用能人無法做到。尚書李沖器識胸懷淵大廣博,經(jīng)治營度明達高遠,可為將作大臣;司空、長樂公元亮,可與他共治此事。至于去故崇新之事,修復太極之制,朕當另行委派?!?br />
  皇帝車駕南征,加授李沖為輔國大將軍,統(tǒng)領軍馬隨從皇帝。自京城出發(fā)至于洛陽,陰雨連綿,天不開晴,皇帝仍詔六軍出發(fā)。魏高祖一身戎裝,手執(zhí)馬鞭,乘馬而出,群臣在馬上行君臣之禮。高祖說:“長驅(qū)南境的計劃,在京時就已商議好,而今大軍即將進發(fā),你們都有什么話要說?”李沖上前說:“為臣等不能運籌帷幄,坐制四海,而使南方有竊取帝號的一幫人,這實在是作為臣子的過失。陛下您因四海之內(nèi)未統(tǒng)一,親勞圣駕,臣等確實想舍生忘死,沖鋒陷陣。然而自從離都以來,陰雨不斷,士兵馬匹困頓不堪,前面路途還很遙遠,積水更多。伊、洛境內(nèi),這樣的小水尚且導致如此困難,何況長江浩瀚,遠在南境。如打造舟船,必須停頓,軍隊疲乏,糧食缺少,進退就很困難,正視困難回撤軍馬,這在目前是最合禮義的做法?!备咦嬲f:“進伐南方,這是我們一致的意見,前面已經(jīng)說過。而眼下你們因天雨而犯難,然而天時也是可以了解的。為什么呢?夏天既然烈日炎炎,北方干旱,秋天必定雨水很多,而初冬時節(jié),天必晴爽。等到下個月初十左右,如果淫雨仍然不止,這就是天意不許,假如在此間天晴,行軍則無多大妨礙。古時的君王不討伐不幸的國家,那指的是諸侯同輩的國家,而不是指作為王者統(tǒng)一天下而言的。今天已到這步,怎么能隨便就不走了呢?”李沖又說:“今天這個行動,天下之人都不情愿,只有陛下您一個人要這樣做。漢文帝說,我獨乘千里馬,這是要到哪里去?為臣有請您回駕之意但一時無辭可說,惟以一死請陛下改變初衷?!蔽焊咦娲笈f:“朕正要經(jīng)營宇宙,統(tǒng)一海內(nèi),而你們這些儒生,卻屢屢疑惑我的大計劃,戰(zhàn)事有它的常規(guī),你們不要再多嘴!”打馬準備出發(fā)。于是,大司馬、安定王元休,兼左仆射、任城王元澄等人一起殷殷泣諫。魏高祖于是宣明群臣說:“現(xiàn)在興動不小,動而無所成就,何以昭示后人?假如班師回朝,又無以垂名千載。朕仰思我魏遠祖,世代居住幽僻的荒漠,當年不顧眾人異議舉都南遷,為的是享受無窮之美,豈是沒有心計,輕率離祖宗陵壤的行為。今天的君子,寧是獨有胸懷?當是由于人代天工,王業(yè)須成的緣故。如果不向南征伐,就當移都于此,光被中原,機會也是時運,王公大人們你們以為如何?討論的結(jié)果,再不得出爾反爾,同意遷都的靠左邊站,不同意的往右站?!卑捕ㄍ踉莸热思娂娬镜接疫吶チ?。前南安王元楨說:“大凡愚陋的人鼠目寸光,不明事體,機智的人有先見之明,察事于未萌之中。施行大德的不聽普通人的議論,成就大功的不讓老百姓參與謀劃,非常之人才能建就非常之事。開闊神都以延續(xù)帝王之業(yè),在中土建造帝王之都,當年周公行之在前,如今陛下行之于后,所以這是很合適的事情。況且天下至為重要的,莫如皇帝居室了,大凡體貴之人,豈能裸體而立?臣等請求皇上安頓好玉身貴體,下以慰百姓所望,光被中原,停止征南。這是為臣想要說的,蒼生百姓所希望的好事?!比撼级伎诔叭f歲”。

  魏高祖剛開始謀劃南遷都城的時候,擔心群臣心戀舊地,于是采取了南征的大行動,以此來壓定群臣之情,外面叫南伐,其實是遷都。舊都之人懷戀故土,大多不愿南遷,但是擔心帝王南征,沒人敢發(fā)牢騷,于是魏高祖定都洛陽。李沖對魏高祖說:“陛下正仿照周公當年典制,定都洛陽。然而營建六宮,不能即刻而就;興筑城墻,難以馬上營訖。臣請陛下暫還北都,讓臣下經(jīng)造,功成事訖,然后備文物之章,和玉鑾之響,擇時南遷,定都此中?!备咦嬲f:“朕準備巡察各地,到鄴城小停,到了春天就回來,那時再不回去了?!辈痪萌蚊顩_為鎮(zhèn)南將軍,侍中、少傅等職照舊,委他以營造新都的重任。改封陽平郡開國侯,所封邑戶如故。

  皇帝車駕南伐,讓李沖兼任左仆射,留守洛陽。車駕渡淮河,另詔安南大將軍元英、平南將軍劉藻討伐漢中,命令雍、涇、岐三州兵馬六千人準備戍守南鄭,一旦城池被攻下,立即派遣。李沖上表諫說:“秦州地理險厄,位置接近羌夷,自從征西部隊出發(fā)之后,糧餉支援連續(xù)不斷,加上氐、胡人叛逆朝廷,所在奔命,運糧擁甲,以防不測,至今仍然如此。今又預遣守城士兵,孤單單派到山外,雖然給他們優(yōu)厚的待遇,臣仍擔心他們會害怕。假如最終攻不下南鄭,那就會擾動民眾,假如他們連結(jié)胡夷,事情結(jié)果就難以預測了。為臣今又要依旨密令刺史,待軍隊攻克鄭城,然后差遣守軍,依為臣愚見,這個辦法欠妥。為什么呢?西方道路險惡,往往羊腸小道,綿延千里,而今想深戍絕界之外,孤?lián)嘿\之中,敵人進攻不能馬上援救,糧食完了不可立即接濟。古人有言:‘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南鄭對于我魏,就是馬腹。況且過去的人攻伐,或有城降而不獲??;仁君用兵,或有撫慰其民而遺其地。而且王者的舉措,情在拯救百姓;夷寇所守,意在愛惜土地。比較二者意旨,德行有其深淺。如果君主聲譽遠播,何止是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且魏境所領,九州過八,所統(tǒng)臣民,十分有九。所未為我民者,只是漠北與江外而已。南鄭近在咫尺,何需急急忙忙今天就要解決問題呢?臣認為應待我魏大開疆宇、廣拔城池,多積資糧,足以對付敵人,然后再行置邦樹將,開始并吞之舉。而今鐘離、壽陽,近在眼前卻未拔除;赭城、新野,一步之遙卻未降歸。攻克的城池舍棄而不取,投降的士卒撫慰之后旋即被殺戮。東道既不能因近而力守,西蕃怎能因遙遠而使兵固?如真要設置,為臣擔心這最終是幫助了敵人。又加上現(xiàn)在在中原建都,地接敵寇疆城,正需大收勇士,平蕩長江以南。而輕率派遣單寡兵力,攻守西方孤城,使其陷沒敵手,臣擔心以后采取行動之日,大家以留守為難,不愿前往,陛下您要求其將士效死朝廷,也就不易做到了。由此而論,不戍為上策。”高祖接納了他的意見。

  皇帝車駕還都,引見李沖等人,對他們說:“朕本想多設官員,考慮到如有人暗弱不明,則政事壅滯。如果那些人聰明獨出,則權(quán)勢又會很集中。而今朕雖然說不上是大聰明,也不是愚蠢之人,卿等不叫做大賢之人,但也不是大惡之輩。所以一兩年內(nèi),朕想少置些官衙?!?br />
  魏高祖自鄴城還京,泛舟洪池,于是從容對李沖說:“朕想從這里把渠道修到洛陽,南伐的時候,何不從這里到洛陽,從洛陽進入黃河,從黃河進入汴河,從汴河入清河,而到達淮河?下船而戰(zhàn),就如出門而斗一樣方便,這是軍國大計。而今溝渠挖建如須二萬人以下,六十天就可挖成的話,應該逐漸修渠以備將來之用。”李沖回答說:“如像這樣,便是士兵沒有遠涉的勞苦,戰(zhàn)斗起來就有過人的力量了。”遷任尚書仆射,仍領少傅。改封清淵縣開國侯,邑戶不變。等到太子元恂被廢,李沖也被罷免少傅官職。

  魏高祖在清徽堂引見公卿大臣,高祖說:“圣人的大寶物,只是官位與功勞,所以功成作樂,國安制禮。而今移宮中土,創(chuàng)居嵩、洛,雖然是大構(gòu)未成,但大體建制略略具體了。但是南方有被未征服的逆豎,加上兇蠻近在眼前,朕日夜思慮嘆惜,只是為此。攻取南方的計策已經(jīng)決定,朕行動的計劃確定了。如依近代慣例,則天子下帷處深宮之內(nèi);準之上古,則有為帝親行,福延七百年的事實。魏、晉當年不征,所以旋即滅亡,福的長短,在德行而不在征伐。今天朕只是不知南征行期的早晚。知道此的難道是神靈嗎,朕既不是神靈,哪里知道呢。而一向以來,陰陽卜算的人,都勸朕現(xiàn)在出征必定克敵。這既是國家大事,應該是君臣各抒所見,不能因為朕先有說法,你們便只是依從,不發(fā)表不同看法了。”李沖回答說:“大夫征戰(zhàn)的常規(guī),先察人事,然后看于卜筮的征兆,而今卜筮結(jié)果雖然吉利,但人事仍未完備。今年秋谷收成不如常年,又加上京師始遷,眾業(yè)未定,再加上征戰(zhàn),臣以為不可。應該等到來年。”高祖說:“仆射之言,不是沒有道理。朕的想法,是為國家社稷擔憂。像南方這樣敵人近在咫尺,我們便無法自安,而今行動,理應如此。仆射說人事未備,也不見得是這樣。朕去十七年,擁兵二十萬,行不出京畿,這人事極盛,卻與天時相違。往年行動,天時合適,而缺人事,又致不捷。如等待人事齊備,又非天時,那怎么辦?像仆射這種說法,就會總也沒有征討的道理了。朕此番秋行,如不能克敵制勝,你們?nèi)右黄鸢央藿唤o司寇處理。不可不人盡其心?!绷T議而去。

  后來魏世宗立為太子,高祖在清徽堂設宴。高祖說:“皇儲身兼三才,光昭七祖,深得眾望,天人同安,所以招延大家在此就宴,以暢胸懷?!备咦嬗终f:“天地之道,一盈一虛,哪有經(jīng)常安泰的。天道猶且如此,何況人事呢?所以凡事都有升有降,自古而來都是如此。追昔思今,的確頗值感慨?!崩顩_回答說:“太子承儲,蒼生咸幸。但是為臣以前忝居師傅,不能輔弼諧合,有愧蒼天白日,蒙君寬含,能夠參加此次宴會,幸福與慚愧交相迭至。”高祖說:“朕尚且不能及時革除昏弊,師傅又何必如此不安呢?”

  后來尚書懷疑元拔、穆泰等犯有罪行,李沖啟奏說:“前彭城鎮(zhèn)將與穆泰同時叛逆,養(yǎng)子降壽應該隨拔定罪。而太尉、咸陽王元禧等人,認為法律條文養(yǎng)子而為罪,父及兄弟不知情的不被連坐。謹慎審察律書意旨,因養(yǎng)子對于其父來說沒有血緣關系,于兄弟也不是一氣相通,親緣厚薄既有差別,所以刑典量罪也有區(qū)分,所以養(yǎng)子雖然有罪,而父兄不在牽連之列。這樣父兄犯罪,養(yǎng)子不知其謀,易地均情,也和前面所說的一樣,哪能草草就要被株連呢?道理固然不是這樣。臣以為:依據(jù)律文,不追戮于所生,也不從坐于所養(yǎng),道理很明確了。又律文只說父親不被兒子所牽連,而不說子不被其父牽連,這應當是優(yōu)尊厲卑的意思。臣元禧等認為:‘律文中雖然沒有正面見到此類條文,但互起見制,于給也舉父之罪,于養(yǎng)也見子牽連,這就叫做互起。互起兩明,無罪是必定的。如果以繼養(yǎng)與親生的相同,則父子受牽連都應相同,只明不坐。而且繼養(yǎng)的條文注說:‘如有別制,不同此律。’又令文說:‘諸官有封爵,如沒有親生兒子,雖然有抱養(yǎng)過繼的兒子,也不襲爵。這叫做有福不及己,有罪便連坐。均事等情,律令的意思,就互相矛盾。揣度法律意旨,必然不是這樣。’臣李沖以為:按例尋條,有罪無疑,體味語情,頗亦同式?!痹t書說:“仆射議論,據(jù)律明矣;太尉等論,于典矯枉。養(yǎng)子隨父從戮的,按律已經(jīng)免其生子,所以也不得獨加罪于養(yǎng)子。此獨何福,長處吞舟?對于國家來說有不許繼承爵位的做法,是因為看重列爵的緣故,特為此立制,因天之所絕,推而除之罷了,哪能夠再反過來報以刑賞?就此而論應該連坐而死的,可以特別原諒其不死?!?br />
  李沖生性機敏,常有巧思,北邊京都的明堂、園丘、太廟,以及洛陽初基,安處郊兆,新起的宮室,都仗力于他。他勤勉志剛,孜孜無怠,旦理公務,兼營建造,文案上堆滿文牘,手中常拿刻刀,始終不覺勞累。這樣的位置使他一門盡貴,他務求照顧六姻親戚,兄弟子侄,都有官爵,一家人每年的俸祿,都在萬匹以上,只要是他的親戚,即使是癡聾的殘疾人,也無不做了大官。當時輿論也因此而對他頗有微詞。

  李沖剛到四十,但他鬢發(fā)便已斑白,容姿相貌豐岸偉美,看不到一點衰老的跡象。李彪入京之后,孤身一人,沒有可憑仗的人,而他又自立不群,覺得李沖喜歡交結(jié)人,便傾心攀附。李沖也十分重視他的才器學識,禮貌地收容了他,經(jīng)常在高祖面前提起他,公私場合都忘不了出力相助。等到李彪任中尉,兼任尚書,為高祖所厚待,便聲稱他并不是憑借李沖才上來的,而且對他很不禮貌,只是在公共場合斂袖作個揖而已,不再對他表示尊敬了。李沖心中很不痛快。后來魏高祖南征,李沖與吏部尚書、任城王元澄二人以李彪傲慢無禮的罪名,把他囚禁起來。上表列舉李彪的罪狀,李沖親自制作,家人一點也不知道,表奏措詞激切,引咎自責。高祖看了他的表奏,嘆惜悵惘良久,接著說:“道固可以說驕縱橫溢,仆射也稱得上意氣自滿?!崩顩_聽說,當時便勃然大怒,不斷數(shù)落李彪前后的過失罪行,怒目圓睜,放聲大叫,砸折書案。盡數(shù)關起御史,把他們?nèi)家阅嗤渴?,綁赴到皇帝面前,口出污言,潑口大罵。李沖一向性情溫和柔順,而一旦暴怒,便爆發(fā)疾病,神情驚悸,言語錯亂,而且捋袖拍案,大罵李彪是小人。服湯吃藥,也不能救治他的病,有人說他的肝臟受到傷害,已損壞破裂。十多天后便死了,當時才四十九歲。魏高祖為他在懸瓠舉哀,失聲痛哭,悲不自勝。下詔曰:“李沖貞和資性,德義樹身,訓導自家,盡忠于國。太和初年,朕未成年,早委軍國機密,實在有功于國,后來,他官位漸高,參與選拔官員,進退升黜,全憑他一手操辦。他忠誠自律,柔順明達,足以稱得上是睿智的典范,仁慈恭敬誠愛惠明的品質(zhì),經(jīng)常受到民眾的擁戴。他真可以稱得上是國家的賢才,深受朝野看重。為此,朕剛剛把他提拔到較高的位置,以表彰他以前立下的功勛,沒想到他竟早早就喪逝,朕豈能不悲痛于懷。既留勤應升,加過去宜獎,可贈他為司空公,賜予東園秘器、朝服一套、衣一套,贈錢三十萬、布五百匹、蠟二百斤?!庇嘘P部門奏請謚號為文穆。在覆舟山下葬,墳墓鄰近杜預墳冢,這是高祖本意。后來,皇帝車駕從鄴城還歸洛陽,路過李沖墳墓,身邊的人告訴高祖,高祖臥病望墳,掩泣良久,下詔曰:“司空文穆公,德行為一時所宗,功勞深慰朕心。不幸去世,托墳邙嶺,朕經(jīng)過這里,凝望墳塋,悲其仁、思其舊,痛不自勝??蓚涮渭赖?,以寬釋朕思念之情。”等到高祖與留京的官員見面,大家都說起李沖去世的原因,紛紛流著眼淚。高祖得到官員們的啟奏,知道李沖患病的原因,對左衛(wèi)宋行說:“仆射掌我國家大機,總攬朝中事務,清儉盡職,恩寵已久。朕以其仁愛明達、忠誠儒雅,托付給他代管朝政,使我出境無后顧之憂,李沖忽然有這個病患,朕很是悲涼愴慨?!备咦媸侨绱说赝聪Ю顩_。

  李沖兄弟六人,分別為四母所生,兄弟之間,很有些矛盾隔閡。等到李沖顯貴起來,封祿恩賜都與他們共享,大家變得和睦起來。李沖父親去世后兄弟們一起居住達二十年之久,到了洛陽才各建宅第,兄弟之間相互友愛,很久都沒有矛盾發(fā)生。這都是因為李沖的德行所致。一開始李沖受到長兄偏愛,兄子李韶常有憂郁之情,擔心會導致傾敗。后來他榮名日顯一日,漸漸便安心下來。而李沖為官時起,圖謀任用自己的人,自始至終,毫不隱諱。他察時推運,都是跟這類事情一樣。兒子延實等人傳,記在《外戚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