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下

中寒論辯證廣注 作者:


  [卷下] 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變法者。言與仲景之法不同。方論中各有權變也。婁全善著醫(yī)學綱目。于傷寒一門獨詳。第中寒一證。亦溷雜而莫辯。就其中。每條之下。以仲景居前。后賢續(xù)法附之。變法者。與續(xù)法之義本同。古今諸家有如朱奉議。龐安時。崔文行。楊登父。王海藏云岐子。王朝奉。韓祗和。朱丹溪。戴元禮。吳仁齋輩。各有方論。然皆互相祖述。

  輔翼仲景之書者也。愚因不揣固陋。纂集其說。合為一卷。仍以仲景目之云爾。

  活人書問陰證。答曰。太陰少陰厥陰。皆屬陰證也。太陰者。脾也。少陰者。腎也。厥陰者。肝也。何謂太陰證。

  太陰脾之經。主胸膈脹。甲乙經云。邪生于陽者。得之風雨寒暑。邪中于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又曰。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飲食不節(jié)。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腑。陰受之。則入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一本無臥字。)上為喘呼。入五臟。則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何謂少陰證。少陰腎之經。主脈微細。心煩。但欲寐?;蜃岳省S謫柦浽?。一二日。少陰病者。何也。答曰。謂國中病時。腠理寒。便入陰經。不經三陽也。蓋寒氣入太陽經即發(fā)熱而惡寒。入少陰經。只惡寒而不發(fā)熱也。三陰中寒。微則理中湯。稍厥?;蛑泻吕?。即干姜甘草湯。

  大段重者。用四逆湯。無脈者。用通脈四逆湯也。何謂厥陰證。厥陰肝之經。主消渴。氣上沖。心中疼熱。饑不欲食。

  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也。若陰氣獨盛。陽氣暴絕。則為陰毒。其證四肢逆冷。臍腹筑痛。身如被杖。脈沉疾?;蛲禄蚶?。當急灸臍下。服以辛熱之藥。令陽氣復。而大汗解矣。古人云。辛甘發(fā)散為陽。謂桂枝甘草干姜附子之類。能復其陽也。微用辛甘。甚則用辛熱。若陰極發(fā)躁。陰證似陽。學人當以脈別之。

  琥按上論云。邪中于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又云飲食不節(jié)。起居不時。陰受之。陰受之則入臟。入五臟。

  則腹?jié)M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可見太陰中寒。有飲食勞倦內傷一條。所以東垣起而云內傷極多。外傷間而有之。

  補中益氣等湯所由立也。至少陰中寒。謂國中病時。腠理寒。便入陰經。不經三陽。止惡寒而不發(fā)熱者。全是外傷。然亦由腎虛無火所致。至厥陰中寒。陰氣獨盛。陽氣暴絕。四肢逆冷。臍腹筑痛。身如被杖。脈沉疾。或吐或利。此寒邪乘虛深入于里。命在呼吸。最為危急之證。其用干姜甘草四逆通脈等湯。及灸臍下法。已見前二卷仲景論中。又理中湯。

  本仲景治霍亂方也。謹采附后。

  琥又按陰證不可發(fā)汗。上論云。服以辛熱之藥令陽氣復而大汗解者。非以辛熱之藥大發(fā)其汗。乃病者陰陽氣和。自然得汗而解之意。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仲景)理中丸方

  (此方自仲景原論中第七卷集入于此)人參甘草(炙)白術干姜(各三兩)上四味。搗篩為末。蜜和丸。如雞子黃大。以沸湯數(shù)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根據兩數(shù)。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成注引內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甘補之。人參白術甘草之甘。以緩脾氣調中。寒淫所勝。平以辛熱。干姜之辛。以溫胃散寒。

  琥按上方。本系仲景治霍亂嘔吐泄利。寒多不飲水者。故活人書復云。四肢拘急。腹?jié)M下利?;蜣D筋者。皆系真寒之象。而非暑邪實熱比也。倘病患中氣虛而不寒。或寒而不虛者。宜審用之。

  加減法若臍上筑者。腎氣動也。去術。加桂四兩。吐多者去術。加生姜三兩。下多者還用術。悸者。加茯苓二兩??视盟?。加術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兩半。腹?jié)M者去術。加附子一枚。

  (活人書云。四肢拘急。腹?jié)M下利?;蜣D筋者。去術。加附子一枚。生用。)服湯后。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

  勿發(fā)揭衣被。

  琥按上加減法。內臺方議曰。若臍上筑者云云。脾虛則腎氣發(fā)動。故臍上筑也。術能壅氣。故去桂泄奔豚。故加之。

  吐多者。加生姜止嘔。辛以散之也。嘔家不喜術。故去之。下多者。還用術以去濕。悸者。愚以水停心下。水來犯火則悸。茯苓之甘淡。能利水止泄也。渴欲得水者。非熱渴。乃脾胃虛寒。津液凝滯而作渴也。本草白術能益津液。故倍加之。腹中痛者。里虛不足也。故倍加人參以補之。內臺方云。渴痛不止。再加黃芩芍藥誤矣。寒者加干姜。寒淫所勝。

  平以辛熱也。腹?jié)M者。愚以寒氣實也。白術能壅氣。故去之。然胃中虛寒。中空無物而滿。白術在所不忌。寒甚。若脈微。手足厥逆惡寒者。加附子。

  又問胸膈不快。滿閉塞。唇青。手足冷。脈沉細。少情緒?;蚋雇?。答曰。此名太陰也。近人多不識陰證。才見胸膈不快。便投食藥。非其治也。大抵陰證者。由冷物傷脾胃。陰經受之也。主胸膈滿。面色及唇。皆無色澤。手足冷。脈沉細。少情緒。亦不因嗜欲。但內傷冷物?;驌p動胃氣。遂成陰證。復投巴豆之類。胸膈愈不快?;蛲露=浺欢?。遂致不救。蓋不知寒中太陰也。太陰者。脾之經也。又問萬一飲食不節(jié)。胸膈不快。寒中陰經。何法以治之。

  答曰。急作理中湯。加青橘陳橘。如麻豆大。服一二劑。胸膈即快。枳實理中丸。五積散尤良。

  琥按上條論。實發(fā)仲景未發(fā)之旨。其云胸膈不快。滿閉塞。有似傷食證。亦知其人胃氣本虛。中焦無火。以致飲食不化。驗其面色及唇。皆無色澤。手足冷。脈沉細。少情緒。其為虛寒之證無疑。又云。不因嗜欲者。言不必近房室而后謂之陰證也。所以丹溪起而云。中寒主于溫散。有卒中天地之風寒者。有口得寒物者。愚以果系胃氣大虛。理中湯相宜。倘胃氣大寒而不虛。用枳實理中丸。但其中參術輩。又宜審投也。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活人)枳實理中丸方

  治傷寒結胸欲絕心膈高起。手不得近。

  茯苓人參白術干姜(炮)甘草(炙各二兩)枳實(十六片麩炒)上搗羅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子黃大。每服一丸。熱湯化下。連進二三服。胸中豁然。渴者。加栝蔞根二兩下利者。加牡蠣二兩。之。

  琥按上方。乃仲景理中丸。加枳實茯苓也。太陰虛寒痞滿者。上湯大宜用之。若傷寒結胸。心膈高起。手不得近。

  恐系寒實證。參術又非所宜用。又云??收呒予槭V根?;蛘叻庩柣???谥性锟?。可暫加之。至于下利。則腸胃寒極。

  反用牡蠣之咸寒以凝澀之。殊悖于理。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五積散方

  治陰經傷冷。脾胃不和。及感寒邪。并食積所傷。

  官桂(去皮)人參川芎(各二兩)濃樸(去皮凈姜汁拌)白茯苓半夏(湯洗五七遍)芍藥(洗凈)當歸(洗)麻黃(去節(jié))干姜(各三兩)甘草(二兩半)枳殼(五兩麩炒黃色)桔梗(十二兩緊實白者洗凈焙干)陳橘皮(八兩洗凈不去穣)蒼術(二十四兩新米泔水浸去皮)吳白芷(四兩洗凈焙干)上件。除枳殼官桂橘皮外。其余并一處。生搗為粗末。分作六分。于大鑊內。用文武火炒令黃熟不得焦。用紙攤于板上。候冷。入前件枳殼官桂橘皮末。一處和勻。入瓷盒盛。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傷寒入蔥白一莖。豆豉七粒。同煎連服出汗?;蚱⑽覆缓?。內傷冷食渾身疼痛。頭昏無力。胸膈不快。吃食不下。氣脈不和。四肢覺冷。至晚心躁困倦。即入鹽少許。同煎?;蛘哧幗泜?。手足逆冷?;蛩锾擉@。及虛汗不止。脈細疾。

  面青嘔逆。更宜入附子同煎。加減多少。并在臨時。觀看虛實輕重候之。

  琥按上方。乃陽明太陽。及三陰經氣血兼走之劑。止無關乎少陽。以寒中三陰。有自太陽經入者。有自陽明腑受者。

  以故溫中發(fā)表。兩者兼施也。全在醫(yī)者。臨證細審。加減出入用之。

  琥又按上方后云。傷寒加蔥白豆豉者。此發(fā)陽明經汗。乃發(fā)表不遠熱也。又云。陰經傷寒。虛汗不止。宜入附子同煎。則方中麻黃白芷等陽經發(fā)汗之藥。又當減去。若不分經絡。一概溷用。不惟無益。而反有害矣。此方與易老治傷寒九味羌活湯相等。若非加減出入。不可用也。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海藏五積散論

  麻黃桂枝芍藥甘草。即麻黃桂枝各半湯也。蒼術甘草陳皮濃樸。即平胃散。枳殼桔梗陳皮茯苓半夏。即枳梗半夏等湯也。又川芎。當歸治血。加干姜為濃樸散。上此數(shù)藥相合。為解表溫中泄熱(二字誤)之劑。去痰消痞調經之方。雖為內寒外感表里之分所制。實非仲景表里麻黃桂枝姜附之的方也。至于冷積嘔吐。泄痢瘕。時疾疫氣。項背拘急。加蔥白豆豉。厥逆。加吳茱萸。寒熱咳逆。加棗。婦人難產。加醋。始知用之非一途也。惟知活法者其擇之。

  琥按易簡王氏生料五積散。兼治婦人。經候不調。產后催生。寒熱惡露為患。及癖瘕。香港腳瘡疥等疾。故海藏云。始知用之非一途也。然惟知活法者其擇之。則知其方不輕用。且不可溷用矣。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添加)減味五積散方

  蒼術(去皮)陳橘皮(去白各三兩)官桂川芎(各一兩)濃樸半夏(各姜汁制一兩五錢)茯苓(去皮)干姜(各一兩)枳殼(麩炒二兩)白芷甘草桔梗(各一兩)附加減法治太陰經中寒。面黃潔。脈沉而緩遲。腹痛厥逆吐利。加白術土炒一兩半。本方中干姜再加一倍。虛者。

  用原方中人參二兩。

  又腹痛。古方不論寒熱。皆用芍藥。愚謂非中寒所宜。若痛甚者。本方中官桂再加一倍。嘔不止。加丁香七粒同煎。

  如吐者。去白術。加生姜三片。合后共六片同煎。利多及反渴者。還加術。如悸者。本方中茯苓再加一倍。治少陰經中寒。面紅赤。(乃虛陽泛上。水極似火之色。)身冷。脈沉細微欲脫。加炮附子一枚。虛者。用原方中人參二兩。脈不出者。加至三兩。又面赤者。再加連須蔥白三莖同煎。冷汗不止。本方中去蒼術。又官桂換桂枝。反發(fā)熱者。用原方中麻黃一兩。再加細辛一兩。咽痛。本方中桔梗再加一倍。治厥陰經中寒。面青黑。脈沉而弦弱。頭痛厥冷。囊縮入腹。加吳茱萸。鹽湯泡一兩半。再用原方中當歸一兩半。轉筋。加木瓜一兩?;棕收摺1痉街腥ジ什?。加烏梅三個同煎。又挾風。眩暈不仁。加防風一兩。挾濕。腫滿酸疼。本方中蒼術再加一半。共成四兩五錢。挾氣。攻刺作痛。加木香五分。

  水磨。沖和煎藥內服。血脈凝泣。

  原方中當歸再加一倍。共成三兩。肢節(jié)疼痛。倍加桂。共成三兩。

  右為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琥又按五積散。原方。共一十六味。上方減存止一十二味。大抵溫胃之藥居多。蓋內食生冷。外感寒邪。胃氣受傷。

  故原方中白芷乃陽明經藥。余亦存而不減。但白芍酸寒。恐非中寒所宜。故獨減去不用。其余如麻黃當歸人參等。于加藥法中。因人虛實。在氣在血。宜表宜補而用之。自無誤也。

  龐安時曰。經云。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以此別之。若陰獨盛而陽氣暴絕。必四肢逆冷。臍腹筑痛。身疼如被杖。面青?;蛲禄蚶?。脈細欲絕。名曰陰毒也。須急灸臍下。服以辛熱之藥。令陽氣復生。

  然汗出而解。

  千金陰毒甘草湯方治傷寒初病一二日。便結成陰毒。或服藥六七日以上。至十日。變成陰毒。身重背強。腹中絞痛。

  咽喉不利。毒瓦斯攻心。心下堅強。短氣不得息。嘔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脈沉細緊數(shù)。仲景云。此陰毒之候。身如被打。五六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

  甘草升麻(各半兩)當歸蜀椒(各六銖)鱉甲(一兩)上五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如人行五里。順更進一服。溫覆發(fā)汗。毒當從汗出則愈。若不汗。

  則不除。重作服。(龐氏方有桂枝雄黃。愚以上方。宜加肉桂半兩。雄黃不必用也。)琥按上方。實出仲景金匱要略中。金匱云。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文。咽喉痛。吐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孫真人千金方。分為二湯。其治陽毒者。名升麻湯。即金匱方。六味中去鱉甲。反加桂心是也。又于六味中。止去雄黃。治陰毒。名甘草湯。即上湯方是也。愚以陰毒為陽氣暴絕。不用辛熱之劑。何能以回陽。若然。則是升麻湯中宜去椒。甘草湯中宜加桂。為妥。蘄水龐安時于二湯中。椒桂雄黃皆用之。殊出不解。

  琥又按陰毒之病。乃陰寒之毒。深入三陰。三陰之脈。皆行于腹。太陰挾咽連舌本。少陰循喉嚨挾舌本。厥陰循喉嚨之后。上入頏顙。又太陰之支。別上膈。注心中。少陰之脈。出絡心。注胸中。厥陰之脈。別貫膈上注肺。寒邪中于三陰之經。故見腹中絞痛。咽喉不利。毒瓦斯攻心等證也。陰寒之極。并于厥陰。厥陰者。陰之盡。故見嘔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也。又身重者。陰主靜也。背強非太陽病。乃心腹痛。堅強。氣不得息。故背亦不舒轉也。方名甘草湯者。

  取辛甘發(fā)散之意。蜀椒甘草。味辛甘也。蜀椒能通三焦。暖脾胃。達命門。入太陰少陰二經氣分。得甘草以和其辛烈之性。斯發(fā)中有補之義。當歸入厥陰血分。亦辛甘藥也。三藥得鱉甲引用。能入至陰之分。內搜陰毒而出。若無升麻之辛甘微苦。不能引邪升至肌肉之分。由乎陽。得汗而散也。

  或問陰證不得有汗。上湯溫覆取汗出者。何也。余答云。陰證寒邪入臟。臟中陽氣既微??终`發(fā)其汗。則幾微之陽氣。由汗而脫。故禁發(fā)汗也。陰毒證五日以前。寒邪在經。其人真陽之氣。未至大虛。診其脈。沉細中滯緊數(shù)。故可發(fā)汗。況仲景法。少陰病反發(fā)熱者。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又少陰病二三日。無里證者。麻黃附子甘草湯。二湯皆微發(fā)汗之藥。大抵陰證禁汗是其常。發(fā)汗是其變。合常與變而能通之。斯可以言醫(yī)矣。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始得陰毒候

  陰證略例曰。陰毒本腎氣虛寒。因欲事?;蚴成湮?。而后傷風。內既伏陰。外又感寒?;蛳雀型夂?。而后伏陰。

  內外皆陰。則陽氣不守。遂發(fā)頭痛。腰重。眼睛疼。身體倦怠。不甚熱。四肢厥。逆冷額上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煩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二三日間?;蚩善鹦?。不甚覺重。診之。則六脈沉細而疾。尺部短小。寸口或無。若服涼藥。

  則渴轉甚。燥轉急。有此證者。急服還陽退陰之藥。即安。惟補虛和氣而已。宜服正元散。退陰散。五勝散。陰證不宜發(fā)汗。如氣正脈大。身熱而未瘥。用藥發(fā)汗無妨?;虼缈谛《呙}微大亦同積陰感于下。則微陽消于上。故其候沉重。

  四肢逆冷。腹痛轉甚?;蚝聿焕;蛐南旅洕M。結硬躁渴。虛汗不止。或時狂言。爪甲面色青黑。六脈沉細。而一息七至以來。有此證者。速宜于氣海關元二穴。灸三二百壯。以手足和暖為效。仍服金液丹。來復丹。玉女散。還陽散。退陰散之類。隨證用之。沉困之候。六脈附骨。取之方有。按之即無。一息八至以上?;虿豢蓴?shù)。至此。則藥餌難為功矣。

  但于臍中灼艾半棗大。三二百壯以來。手足不和暖。則以硫黃及熱藥助之。若陰氣散。陽氣來。漸減熱藥而和治之。

  琥按上論云。頭痛眼睛疼。此陽明經有風寒也。且內食生冷物。亦傷陽明之府。陽明之氣上逆。故發(fā)頭痛眼睛疼。

  但其疼不甚。乃內傷重而外感輕也。若治外感。則誤甚矣。至其云或多煩渴躁渴。必不能消水。喜飲熱湯以自救?;蚝聿焕?。必口中無熱臭之氣。或腹痛轉甚。心下脹滿結硬。必喜手按。及欲得熱物以熨之?;驎r狂言。必聲不甚揚。方為內傷生冷。外中寒邪。不作郁熱。全是陰寒之證。始宜服還陽退陰之藥。及灼艾法。可無疑也?!鹫岁幬鍎俚壬ⅰ?br />
  方附后。又玉女散。還陽散。皆不可考。金液丹。出和劑局方。見本草石硫黃下。來復丹。亦出和劑局方。今從元戎中采附于后。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略例)正元散方

  治傷寒始覺吹凍著四肢。頭目百節(jié)疼痛。急煎此服。如人行五里。再服?;蜻B三服。汗出立瘥。若患陰毒傷寒。入退陰散半錢同煎或寒冷傷食。頭昏氣滿。及心腹諸疾。服之。無有不效。

  麻黃陳皮大黃甘草干姜肉桂白芍藥附子半夏吳茱萸(各等分皆用制)上麻黃加一半。茱萸減一半。同為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生姜五片。棗一枚。煎至七分。熱呷出汗。以被蓋覆。

  汗出愈陰毒。不可用麻黃出汗。

  琥按上論傷寒始覺吹凍。著四肢頭目百節(jié)疼痛。有似太陽陽明二經。在表之證。又治寒冷傷食。頭昏氣滿。心腹諸疾。是傷寒挾食矣。及用藥又溫里發(fā)表。二者兼施。服之稍誤。豈不殺人??v使內外皆陰。為寒實之證。何不用濃樸枳實。而反投大黃。一何悖邪。此等方。不宜采入。今姑存之。以俟識者較正。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退陰散方

  治陰毒傷寒。手足逆冷。脈沉細。頭痛腰重。小小傷冷。每服一字。入正元散同煎。入鹽一捻。陰毒證??饶?。煎一服。細細熱呷之便止。

  川烏頭干姜(各等分)上為粗末。炒令轉色。放冷。搗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鹽一捻。煎至半盞。去滓溫服。

  琥按仲景云陰毒。未嘗頭痛。此獨言頭痛者?;蛘邇仁成洹M鈧L寒。為陽明頭痛。宜加白芷倘系厥陰頭痛。宜加吳茱萸。腰重者。風寒傷腎。腎家無火也。宜加肉桂附子。上論云。入正元散同煎。用藥錯雜。內無專味。殊悖于理。

  其入鹽一捻者。恐川烏等熱藥僭上。用之使?jié)櫹乱病?br />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五勝散方

  治傷寒頭痛壯熱。骨節(jié)疼痛?;璩晾Ь???人员窍⒉凰硷嬍场<嬷蝹畩A冷。氣慢陰毒。

  甘草五味子石膏(各一兩)干姜(三兩半)白術(一兩半)上五味為細末。每服二錢。入鹽少許。煎至七分。通口服。如冷氣相夾。入姜棗煎。若治陰毒。入艾葉同煎。脈浮而緊者。陽證也。沉而緊者。陰證也。

  琥按上論。頭痛壯熱。骨節(jié)疼痛。全是陽證。又且不思飲食。緣何用干姜白術。又如五味子。亦收斂不可用也。若傷寒夾冷。氣慢陰毒。則石膏又大相背謬。此等方皆宜刪之。恐誤后之學人。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局方)來復丹方

  此藥配類二氣。均調陰陽。奪天地中和之氣乃水火既濟之方??衫淇蔁???删徔杉?。善治營衛(wèi)不交。養(yǎng)心腎不升降。

  上實下虛。氣閉痰厥。心腹冷痛。臟腑虛滑。不問男女老幼危急之證。但有胃氣。無不獲安。助真補虛。救陰助陽。為效殊勝。

  舶上硫黃(透明不夾石者。一兩)太陰玄精石(一兩研水飛)硝石(半兩同硫黃并為細末。入定瓷罐內。以慢火炒。篦子不住手攪。令陰陽相入。不可火太過。傷藥力。再研極細。名曰二氣末。)五靈脂(二兩酒浸。用五臺山者。水澄去砂石。曬干揀凈。稱。)陳皮(去白)青皮(去穣各三兩)上用五靈脂。二皮為細末。次下玄精石末。及前二藥末。拌勻。以酒醋打糊為丸。如豌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粥飲吞下。甚者。五十粒。

  琥按上方。用硫黃酸溫大熱為君。療心腹積聚。邪氣冷痛。又主腰腎久冷。補命門不足。陽氣暴絕。硝石辛溫為臣。

  治伏暑傷冷?;魜y吐利。升散三焦火郁。調和臟腑虛寒。乃火硝而非樸硝。此與硫黃皆大熱藥也。玄精石咸寒。能制硝黃而調和陰陽。除風冷邪氣。心腹積聚。四肢逆冷。五靈脂又治心腹冷氣冷積。兼入厥陰血分。皆以為佐。四者相合。

  而又使以陳皮青皮。通利三焦之氣則陰寒解而陽氣自回。有靈驗也。此丹損益兼行。中病便已。不可過劑。以其效雖緊。

  而其患亦速??刹簧髦?br />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度瘴散方

 ?。ㄍ馀_崔氏)療傷寒一日至三日??珊埂6日紊⒎铰辄S(十分去節(jié))桔梗蜀椒(汗)細辛白術吳茱萸防風(各四分)烏頭(炮)干姜桂心(各五分)上十味。搗篩為散。溫酒服方寸匕。服后。覆取汗。或數(shù)服。得汗。即止。若得病一二日而輕者。服此藥。皆得汗解。若得便重者。頗不能解也。然可以三大豆許。著鼻孔中。覺燥涕出。一日可三四著。必愈。兼辟天行病。

  琥按上方。治太陰病吐利。少陰病反發(fā)熱。厥陰病頭痛厥逆等。真正陰證。用之輒效。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神丹丸方

  又療傷寒敕(作赤)色。惡寒發(fā)熱。體疼。發(fā)汗神丹丸方。

  人參(五分)烏頭(四分炮)半夏(洗五分)茯苓(五分)朱砂(一分研)附子(四分炮)上六味。搗為末。蜜和丸。如大豆。每服三丸。生姜湯下。發(fā)汗。出令體中然。如汗未出。更以熱粥投之。令汗出。若汗少不解。復如前法。若得汗足不解。當服桂枝湯。此藥多毒。飲水解其熱。愈周護軍子期。自說天行用之甚良。故記之。

  琥按上主療云。傷寒敕色。惡寒發(fā)熱體痛。全似陽證。及觀方中藥味。皆系辛甘溫熱補劑。乃知面赤色。反發(fā)熱。

  本少陰中寒證。上方專溫少陰。兼補太陰之藥也。方名神丹者。即仲景論例中所云。神丹甘遂。合而飲之之謂。相傳神丹為解表藥。意即此歟。

  活人總括云。厥冷蜷默。自利煩躁。而無身熱頭疼。是為陰證可溫。脈沉而微細緩弱者。此陰病也。陰經受邪。是為臟病。而溫陰之藥皆熱。未可遽溫者。且安其中。前所謂陰證傷寒。初病以來。便見脈沉厥冷惡寒。更無頭痛。即是少陰受病之證。醫(yī)法以干姜附子輩溫之。又不可以三陰傳次。先太陰而后少陰也。

  愚按上論云。且安其中者。是溫足太陰陽明脾與胃也。

  又云。陰證唇青舌黑?;虬滋??;蚓韽娬哂蒙l擦唇口。續(xù)又易之。姜能回陽。生胃解毒。溫血散氣。擦之后。

  陰消陽長。黑轉而紅。最為良法。

  琥按姜擦法。今醫(yī)但用以治陽證舌黑者甚誤。上論云陰證舌黑。用之以擦唇口。使先開胃家之寒。乃正治之法也。

  又云。陰盛隔陽。脈細沉疾。身冷。大煩躁。嗜臥泥水之中。欲飲水而不欲入口者。若飲水者非??煞Z散?;鹧嫔?。丹砂丸亦效。孫用和以半兩黑附子一枚。燒存性。候冷為末。入真臘茶一大錢匕。和為二服。每服水一盞。蜜半匙。煎六分。冷服。躁止。得睡。汗出。皆藥之驗也。

  琥按上孫用和法。即活人書霹靂散也。方用附子以回寒極之陰。臘茶以調拒隔之陽。白蜜以止煩潤燥。使陰陽調和。

  而病自愈矣。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活人)火焰散方

  治傷寒惡候舶上硫黃附子(去皮生用)新臘茶(各一兩)上為細末。先將好酒一斤。調藥。分大新碗五口中。放于火上。攤蕩令干。合于瓦上。每一碗下。燒熟艾一拳大。

  以瓦起。無令火著。直至煙盡。冷即刮取。卻細研。入瓷合成。每服二錢。酒一盞。煎至七分。有火焰起。勿訝。取起待溫。服下丸藥。傷寒陰毒者。四肢冷。脈沉細?;蛲禄驗a。五心躁煩。胸中結硬?;蜣D作伏陽在內。湯水不得下。

  或無脈。先吃一服。如吐。卻更進一服。服后。心中熱。其病已瘥。下至臟腑中。表未解者。渾身壯熱。脈氣洪大。便宜用發(fā)表藥?;虮斫庹?。更不發(fā)熱。便得眠睡。渾身有汗。若少有痞結。脈實方可用下胸膈。行臟腑藥。漸用調和脾胃。

  補養(yǎng)元氣湯散。如服此藥二服。不應。不可治也。

  琥按上云治傷寒惡候者。乃陰寒已甚。惡極之候也。方用硫黃黑附以回陰盛。臘茶以調隔陽也。方后云。表未解者。

  宜用發(fā)表藥。此即仲景云先溫其里。乃攻其表也。又云若少有痞結脈實方可用行下藥。蓋寒實之證。先消導而后調補也。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丹砂丸方

  見活人書第十六卷中茲不更錄琥按丹砂丸。與上來復丹。及后元戎調胃散相類。乃有毒鎮(zhèn)墜之藥。不可服也。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韓祗和溫中例

  夫傷寒病之說。始自皇帝以開其端。至仲景陳其條目。自后膚淺之學。莫知其數(shù)。立言者云。病在表??砂l(fā)汗。病在里??上轮?。或云。不可汗。不可下。即未嘗有溫中之說。仲景傷寒論例云。尺寸俱沉細。太陰受病也。尺寸俱沉。

  少陰受病也。尺寸俱微緩。厥陰受病也。又辯太陰證云。太陰病脈浮??砂l(fā)汗。宜桂枝湯。又手足溫。自利不渴。宜四逆湯。又腹?jié)M時痛。桂枝芍藥湯。辯少陰證云。少陰病始得之。發(fā)熱脈沉。麻黃附子細辛湯。又少陰病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又少陰病脈沉。急溫之。宜四逆湯。又少陰病身體疼痛。手足寒。骨節(jié)痛。脈沉。附子湯。辯厥陰證云。厥陰病吐利。手足厥。逆冷。煩躁欲死。吳茱萸湯。今舉仲景論中數(shù)條。最是治三陰之良法。于今世用之。尚有未盡證者。

  愚嘗校量。自至和初歲迄于今三十余年。不以歲之太過不及為則。每夏至以前。有病傷寒人。十中七八。兩手脈俱沉細數(shù)。多是胸膈滿悶。或嘔逆?;驓馊??;蚰c鳴。或腹痛。與仲景三陰病之說。脈理同而證不同。因茲不敢妄投仲景治三陰病藥。醫(yī)者才見脈沉。及胸膈滿。便投下藥下之。往往不救。嘗斟酌仲景理中丸。與服之。其病勢輕者。即胸中便快。

  病勢重者。半日許。滿悶依然?;蛴胁』济}沉細遲。投仲景四逆湯溫之。多藥力大熱。后必發(fā)煩躁。因校量此形證。今別立方以治之。多得中病。不可不傳焉。

  病患但兩手脈沉細數(shù)?;蛴辛Α;驘o力?;蜿P脈短。及力小。胸膈塞悶。氣短不能相接者。便可隨脈證。投溫中藥以治之。病患兩手脈沉遲?;蚓o或緩。皆為胸中寒也。若寸脈短。及力小于關尺者。此是陰盛陽虛也。或胸膈滿悶。腹中脹痛。身體拘急。手足逆冷。宜急溫之。

  若立春以后。至清明以前。宜溫中湯主之。清明以后。芒種以前。宜橘皮湯主之。芒種以后。至立秋以前。宜七物理中丸主之。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指微)溫中湯方

  丁香皮濃樸(制各一兩)白術陳皮丁香干姜(炮各二錢)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蔥白三寸。荊芥五穗。煎至七分。去滓熱服。如三兩服未快。手足尚逆。嘔吐。更加舶上丁香皮。干姜各二錢。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橘皮湯方

  陳皮(一兩)藿香(三錢)白術葛根(各二錢)濃樸(一兩制)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一塊如棗大。捶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如三服未快。手足尚逆。嘔吐不定。

  加半夏半兩。丁香桂枝半兩。每服。加蔥白三寸煎服。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七物理中丸方

  白術藿香葉(各半兩)人參葛根(各七錢半)桔梗(七錢)干生姜(二錢半)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盞。煎至七分。和滓熱服。如三服未快。手足尚逆嘔者。加半夏干姜各半兩。

  琥按上三方。乃太陰陽明溫補兼消之劑。

  韓氏又有濃樸丸二方。亦用丁皮。干姜濃樸。人參。陳皮。白術。藿香之類。二方中皆增當歸。細辛。其藥兼入少陰厥陰。一方有炙甘草。一方無濃樸。亦名濃樸丸。此系傳寫之誤?!鹩钟虚倨S瞄倨?。藿香。葛根。半夏。濃樸。

  生姜。與前橘皮湯。大同小異。又白術湯。用白術。半夏。當歸。濃樸。干姜。丁香。生姜。皆系溫中之藥。茲不盡錄。

  病患胸膈滿悶。時時吐逆。肢節(jié)疼。兩脅下痛。腹中鳴。此是停飲。宜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略例)二苓湯方

  赤茯苓木豬苓白術桂枝(各半兩)滑石(一兩)通草白豆蔻(各二錢半)丁皮(七錢半)陳皮(半兩)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熱服。小便未快。加瞿麥七錢半。嘔未止。加半夏半兩。淅淅惡寒甚。

  每服加蔥白三寸。

  琥按上方。乃治寒飲停積胸膈之劑。愚以滑石太寒。本系仲景五苓散加味。還宜用澤瀉也。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灰包熨法

  病患服前藥。胸膈不滿悶者。此上焦有陽也?;蛩幜μ^。上焦有熱。腹?jié)M虛鳴。時時疼痛。此是被陽藥消逐得上焦陰氣。并入下焦也。雖是下焦積寒冷。上焦陽盛。更難投溫下焦藥也。當用灰包法。炭灰?;蛏2窕叶S。入好醋拌和。干濕得所。銚內炒令灰熱。以帛包裹。臍下熨之。頻換?;野?。令常熱。以腹不滿痛為度?;虺蹯贂r。病患不受者。勿聽但令亟熨之。不住灰包可也。如灰包熨后得下利三兩行?;蛐”愣?。或微似有汗。此是陰氣外出?;蛳滦挂?。勿疑之。病輕者乃得愈。后出余氣而解。

  琥按人得溫氣以生。腸胃中過熱則病。必待二便通。則熱邪得以下泄。而病即愈。腸胃中過寒亦病。必待二便通。

  則寒邪得以下泄。而病亦愈蓋水冰地坼。則江河不流。用灰包熨法者。其東風解凍之義歟。

  王海藏云。本草注桃花湯。赤石脂例。當在手陽明條下。愚以仲景有桃花湯。本治傷寒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海藏有桃花丸。云治久痢便紫血者。蓋水色黑。黑與赤相間則紫。乃黯而不明。大腸寒極而凝泣之色也。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元戎)桃花丸方

  赤石脂(二兩)干姜(一兩)或加烏附(炮半個)上為細末。稀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米飲下。久痢便紫血者。當歸湯下。治丙。赤石脂。干姜附子。治庚。白石脂。附子干姜。

  琥按仲景桃花湯。雖出少陰病例。實則手陽明大腸寒極冷滑之證。故上方中加附子。其意同也。又云治丙者。丙為火府。乃小腸寒極而不通也。云治庚者。庚為金府。乃大腸寒極而下泄也。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王朝奉辯陰陽證

  夫病發(fā)熱而惡寒者。發(fā)于陽也。不發(fā)熱而惡寒者。發(fā)于陰也。發(fā)于陽者。可攻其外。發(fā)于陰者??蓽仄鋬?。發(fā)表以桂枝湯。溫里以四逆湯。凡陰病宜與四逆理中輩。皆自愈。若夏月得陰證。亦慮四逆太熱。宜與理中最佳也。又云。大抵發(fā)熱惡寒者。是表證。屬太陽也。只惡寒。是陰證也。然陰證即有發(fā)熱者。蓋是表熱里寒。其脈必沉遲?;蚴肿阄⒇?。

  或下利清谷。更以別證驗之可知也。又云。本是陰病。醫(yī)與熱藥過多。卻見熱證者。亦斟酌以涼藥解之。又云。陰證形靜。無發(fā)狂者。惟餌溫藥過多。胸中熱實。或大便硬。有發(fā)狂者。亦宜用承氣輩下之。但不可輕用。本是陽病熱證。醫(yī)誤吐下過多。遂成陰證者。卻與理中四逆輩溫之。

  琥按上論。實發(fā)仲景未發(fā)之義。仲景云發(fā)熱惡寒云云。原論中無治法。王氏以桂枝四逆二湯主之。又云夏月得陰證。

  亦慮四逆太熱。宜與理中最佳。此即仲景辯霍亂病。寒多不用水者。同一治法。又云。陰證服溫熱藥過多。亦斟酌以涼藥解之?;蛴贸袣庀轮4思粗倬疤柌±性?。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shù)。心煩。微惡寒。腳攣急云云。服甘草干姜湯。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及證象陽旦云云。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二條論。即陰病過服溫熱藥之意。其用承氣本相仿也。至若陽病熱證。誤吐下過多。遂成陰證者。此即仲景云。太陽病下之后。脈促胸滿云云。

  若微惡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又下之后。復發(fā)汗云云。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干姜附子湯主之之類是也。后之學人。能于此等證。一一細辯。則知陰證不專用熱藥。亦有時用涼瀉之劑。陽證不專用寒藥。

  亦有時用熱補之方。大率不可執(zhí)也。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王朝奉辯厥陰例

  夫厥者。手足厥逆也。有陰厥。有陽厥。誤投藥則死。可不審乎。張翼云。冷厥者。四肢逆冷。脈沉微而不數(shù)。足多攣臥惡寒?;蛞伦愿惨?。其伏熱在內而厥者。脈雖沉伏。按之至骨而來數(shù)也。其人或引飲?;驌P手擲足。煩躁不得眠?;虬l(fā)狂?;虼笮”悴焕?。所見皆熱證也。常器之云。凡厥當求得病之因。若初得病。便四肢逆冷。脈沉細而不數(shù)。

  或身上粟起。下利清谷?;蚯灞阕哉{。謂大小便如常者。為寒厥也。若初得病。便身熱頭痛外。別有陽證。至二三日。

  及至四五日。方發(fā)厥。為熱厥也。孫兆云。陽病熱深而厥。畢竟脈緊。外證須狂語。揭衣被也。陰厥。按之脈沉遲而形靜也。若證不明。未辯陰陽者。且與四順丸試之。是陽厥。便見熱證。若陰厥。便見寒證??蓾u進理中四逆也。四順丸。

  即理中丸。加甘草一倍是也。高保義云。寒厥。則證多靜而了了。脈雖伏若實。按之遲而弱也。熱厥外證多昏塞。脈雖伏若實。按之須挾數(shù)而有力也。

  琥按上張氏云。冷厥者。四肢逆冷。脈沉微而不數(shù)。常氏亦云。脈沉細而不數(shù)。孫氏云。陰厥脈沉遲。高氏亦云。

  脈雖伏若實。按之遲而弱。與前海藏陰證略例云。陰毒之候。六脈沉細而疾?;蛞幌⑵咧烈詠?。八至以上?;虿豢蓴?shù)。

  其論又不相符。乃知陰證之脈。亦不可執(zhí)也。孫氏又云。若證不明。未便陰陽者。且與四順丸試之。愚以仲景云。厥深者熱亦深。厥應下之。倘熱厥證。反用理中丸倍甘草??忠嗖豢稍囈病W人能于陽厥熱證辯明。斯陰厥寒證自無誤耳。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元戎)調胃散方

  治一切吐逆。傷寒四肢逆冷。粥食不下。

  硫黃水銀(各半兩)上先碾硫黃極細。次下水銀同碾。至黑色為度。每服一錢。重者二錢。溫米飲調。服無時。

  琥按上方。用硫黃性熱屬火。有毒。上助心包。中益脾胃。下補命門。得水銀同碾。結成黑砂。蓋水銀亦辛寒有毒之物??蓵河弥?。以開胸膈之冷熱不調。寒氣上逆。嘔吐不下食。拯救一切危病?;驎r取效。倘傷寒四肢逆冷。不用理中四逆等湯丸。反用此純陽純陰大毒之劑。能不執(zhí)方以夭人命邪。愚因錄出。特發(fā)明之。以警后之學人。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又治傷寒將死者方

  川烏(生)南星(生)半夏(生)天麻(生去蘆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一錢。煎豆淋酒下。稍溫服。次用一二盞投之。若牙關噤。斡灌之。但藥得下。無不活者。

  琥按上言傷寒。乃中寒也。厥陰陽明之氣上逆。風痰寒飲。壅于胸膈。欲死者。非此藥不能開之。川烏頭祛風而天麻輔之。半夏逐飲而南星輔之。二藥相反而相為用。乃救急之方也。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局方)大已寒丸方

  治久寒積冷。臟腑虛弱。心腹疼痛。胸脅脹滿。泄瀉腸鳴。自利自汗。米谷不化。陽氣暴衰。陰氣獨盛。手足厥冷。

  傷寒陰盛。神昏脈短。四肢怠惰。并宜服之。

  干姜(六斤炮)高良姜(六斤炮)桂(四斤)蓽茇(四斤,此下當有脫字)每服五十丸。米飲下。此藥熱燥。能治臟腑虛寒。滑而下利。及泄瀉腸鳴。水谷不化。若心腹疼痛中脘停寒。大便溏泄者。尤宜服之。

  琥按己者。中央陰土也。土寒則萬物不生。上方藥味皆辛熱。乃溫暖脾胃之劑。

  此事難知云。陰證身靜重。語無聲。氣難布息。目睛不了了。鼻中呼不出。吸不入。往來口與鼻中氣冷。水漿不入。

  大小便不禁。面上惡寒。有如刀刮。又云。身表涼。知在陰經也。名曰陰證。又云。腹痛部分。當分三陰。中脘痛。太陰也。理中。建中。黃湯之類主之。臍腹痛。少陰也。四逆。真武。附子湯之類主之。小腹痛。厥陰也。重則正陽散。

  回陽丹之類。輕則當歸四逆湯。(理中湯以見前。建中湯。即仲景小建中湯方。乃桂枝湯內倍芍藥。加膠飴。黃湯。

  愚以即建中湯內加黃。內臺方云。治虛痛宜之也?;蛟泣S湯。乃黃人參茯苓白術芍藥甘草。嘔吐者。加藿香生姜陳皮。主治詳陰證略例中。余湯方已見前。正陽散?;仃柕ぁR娀钊藭黼s方中今采附后。)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活人)正陽散方

  治陰毒傷寒。面青。張口出氣。心下硬。身不熱。只額上有汗。煩渴不止。舌黑多睡。四肢俱冷。

  甘草(一分炙銼)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麝香(一錢細研入)干姜(一分炮裂銼)皂莢(一挺去黑皮涂酥炙令黃色去子)上件搗羅為細末。每服鈔二錢匕。水一中盞。煮至五分。不計時候。和滓熱服。

  琥按上方。海藏雖云治厥陰小腹痛。而活人書本治陰毒傷寒。面青舌黑等證。愚以方中藥味。齊走三陰。善開風寒痰塞。來陽伯云。陰證亦有舌黑。渴及昏憒者。學人非工力深到。差謬多矣。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回陽丹方

  治陰毒傷寒。面青。手足逆冷。心腹氣脹。脈候沉細。

  蓽澄茄(半兩)木香干蝎(各半兩)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干微炒)硫黃(細研入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干姜(一分炮裂銼)上件藥。搗羅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計時候。生姜湯下。頻服三服。復以熱酒一盞投之。以濃衣蓋定。取汗為度。

  琥按上方。亦三陰經齊走。而干全蝎吳茱萸。專主厥陰風寒。故海藏云其治小腹痛。為最重之劑也。

  劉河間云。寒者。上下所生水液。澄徹清冷。谷不化小便清白不澀。身涼不渴。本末不經有見陽熱證。其脈遲者是也。此因飲食冷物過多。陰勝陽衰而為中寒也。或冷熱相并。而反陽氣怫郁。不能宣散。怫熱內作。以成熱證者。不可亦言為冷。當以成證辯之。

  琥按上論云。本末不經者。言始終不常也。始見本寒證。末后又見陽熱。乃陰極似陽。陰勝陽衰而脈遲。為中寒也。

  或冷熱相并云云者。推劉氏之意。以熱病多而寒證少。學人不可不細辯也。

  丹溪云。中寒主乎溫散。有卒中天地之寒氣者。有口得寒物者。從補中益氣湯。加發(fā)散藥。屬內傷者。十居八九。

  其法。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只用前湯中。從所見之證。出入加減。必先用參托住正氣。氣虛甚者。少加附子以行參之劑。如果氣虛者。方可用此法。胃氣大虛。必當溫散。理中湯相宜。甚者加附子。倉卒感受大寒之氣。其病即發(fā)。

  非若傷寒之邪。循經。以漸而深也。以上治法。宜于南。不宜北。

  琥按上丹溪論中寒之人。本氣虛。以氣不虛。則不中也。故用補中益氣湯加減。附錄云。西北二方。極寒肅殺之地。

  故外感甚多。東南二方。溫和之地。外感極少。故當從內傷例治之。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醫(yī)學發(fā)明)補中益氣湯方

  黃(五分。病甚。勞役熱甚者。一錢)當歸身(二錢。酒焙干?;蛉崭?。以和血脈。)人參(去蘆三錢有嗽。

  去之)白術(三分以補中氣?!鹧κ厢t(yī)按。用一錢五分。)柴胡(二分引清氣上升。行少陽之經。)炙甘草(五分)升麻(二分引胃氣上騰。而復其本位。便是行春升之令。)橘皮(三分以導滯氣。又能益元氣。得諸甘藥乃可。若獨用。瀉胃氣。)上件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大溫。服食遠?!鹧κ厢t(yī)按。有姜棗??招奈缜胺?br />
  琥按上方。本治飲食勞倦。內傷發(fā)熱等證。而丹溪以之治中寒。以傷寒多實熱。宜瀉。中寒多虛寒。宜補。故用上湯加發(fā)散藥。愚以中寒身受寒氣者。固宜補發(fā)。若口食寒物者。尚當溫中消導。上湯之用。未免過于補也。全在醫(yī)者。

  臨證。出入加減用之。

  戴院使云。中寒之證。人身體強直??卩洳徽Z。或四肢戰(zhàn)掉?;驗汉??;螋怍獍l(fā)熱?;蜃淙谎灐I頍o汗者。

  此為寒毒所中。宜先用酒調蘇合香丸。輕則進五積散。加香附一錢。麝香少許。重則用姜附湯。若人漸蘇。身體回暖。

  稍能言語。須臾。問其別有何證。挾氣攻刺。姜附湯。加木香半錢。挾風不仁。加防風一錢。挾濕而腫痛者。加白術一錢。筋脈牽急者。加木瓜一錢。肢節(jié)疼痛者。加桂二錢。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要訣類方)蘇合丸方

  (本和劑局方)白術青木香烏犀角香附丁香朱砂訶黎勒(煨)白檀香安息香(一名金銀香另為末無灰酒熬膏)麝香(研)蓽茇龍腦(即冰片)蘇合香油沉香(各二兩)薰陸香(即乳香一兩)上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或如龍眼大。外以蠟包。臨時切開取用。以姜湯。熟水酒。任下。

  琥按上方。乃辛溫走竄之劑。入陽明氣分之藥居多。方中藥味。惟犀角性涼。兼走陽明血分。愚以中寒卒倒。不能言語者。宜暫用之以開胸膈凝滯之氣。待蘇醒。即宜用他藥也。

  吳仁齋云。中寒者。寒邪直中三陰也。蓋中寒比傷寒尤甚。若不急治。死在旦夕。如寒中太陰。則中脘疼痛。宜理中湯?;蜣较阏龤狻<訉碇袦髦?。寒甚。脈沉細。足冷者。必加附子。若寒中少陰。則臍腹疼痛。宜五積散。加吳茱萸主之。寒甚。脈沉。足冷者。宜四逆湯。加吳茱萸主之。若寒中厥陰。則少腹至陰疼痛。宜當歸四逆湯。加吳茱萸。

  甚者。必用附子倍之。如冷極唇青。厥逆無脈。囊縮者。仍用蔥熨法?;騾擒镙浅挫俜?。并艾灸臍中。及氣海關元。二三十壯。最佳。取脈漸漸而來。手足溫暖。乃可生也。如一時無藥。急用涼水。搭手足四腕。視其青紫筋處。以三棱針刺其血出。亦愈?;蛴谑讣獬鲅?。亦佳?;蛞晃秴擒镙羌鍦c之。亦可救也。

  琥按上論云。寒中太陰?;蜣较阏龤?。加對理中湯主之。蓋寒中太陰。脾與胃為表里。胃有寒食積滯。藿香正氣。

  宜對用也。又云。寒中少陰。宜五積散。加吳茱萸主之。方中用藥冗雜。與少陰不相關涉。且無專主之味也。至其用涼水搭手足四腕。以三棱針刺其血出。此惟陽證熱厥。脈伏囊縮者宜之。如陰證厥逆。無脈囊縮者。亦用此法。是虛其虛也。何悖謬之極邪。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蘊要)藿香正氣散

  治四時之氣。寒疫時氣。山嵐瘴氣。兩濕氣?;蛑泻雇赐吕V惺蠲帮L吐瀉。中濕身重泄瀉?;虿环?。脾胃不和?;蝻嬍惩透型夂?。頭痛增寒?;驀I逆惡心。胸膈痞悶或發(fā)寒熱無汗者。

  藿香(上)白術(中。發(fā)汗。用蒼術。)濃樸陳皮半夏(俱中。嘔吐倍用??诳嗜ブ#┌总蜍甙总平酃4蟾蛊ぃň阒?。內虛去之)紫蘇(發(fā)汗為君。自汗少用。)甘草(下。嘔吐去之。)水二鐘。姜五片。煎一鐘。通口徐徐服。以衣被溫覆取汗。腹中寒痛。佐官桂。冷甚。加干姜。名正氣溫中湯。飲食不化。加香附砂仁。名香砂正氣散。心下痞。加枳實青皮。名正氣寬中湯。

  琥按上方。乃脾胃停冷。兼感風寒之劑。非中寒正治之要藥也。

  又云。陰證似陽者。乃水極似火也。蓋傷寒傳變。或誤服涼藥。攻熱太速。其人素本腎氣虛寒。遂變陰證。冷甚于內。逼其浮陽之火。發(fā)于外。其人面赤煩躁。身有微熱??视嬎筒荒茱?。大便陰結不通。小水淡黃?;驀I逆?;驓獯??;蜞嵚暋;蜓屎硗?。所以狀似陽證。或者不識。見面赤煩渴。大便秘結。認作陽證。妄投寒涼之藥。下咽遂斃。

  可不謹哉。切其脈沉細遲微者。急以通脈四逆湯。倍加人參附子。以接其真陽之氣。為緊要之治也。設或差遲。遂至陰盛陽衰。參附亦不能救之。此與陰盛格陽例同。王太仆所謂身熱脈數(shù)。按之不鼓擊者。此名陰盛格陽。非熱也。東垣又謂之面赤目赤。煩渴引飲。脈來七八至。按之則散者。此無根之脈。用姜附湯。加人參治之而愈。此陰陽幽顯之奧。水火征兆之微。學人當求內經之旨。則造化之理??傻枚饕?。

  琥按陰證似陽。乃直中三陰者居多。上論但云傷寒傳變或攻熱太速所致其言猶未盡然。

  廣筆記云。若從無陽邪表證。從不頭疼發(fā)熱。寒邪直中陰經。此必元氣素虛之人?;蛟跇O北高寒之地。始有是證。

  法宜溫補以接其陽。附子人參干姜官桂。大劑與之。陽回寒退。即以平補之劑調之。勿過用桂附。以防其毒。

  琥按上論。乃知極北高寒之地。始有真中寒證。東南之人。病中寒。皆由元氣素虛。內傷生冷。或系過服涼藥所致。

  此即東垣所云。內傷極多。外傷間而有之。誠確論也。

  仲景原論中三陰寒證。但云心煩而渴。咽痛干嘔。面色赤。反發(fā)熱。欲去衣被。無汗而煩。喉痹。便膿血。下利。

  腹脹滿。及小腹?jié)M。按之痛。其人躁。無暫安時。全似陽熱之證。此為醫(yī)人所知。至于發(fā)斑發(fā)黃。舌黑便閉。恐無所謂陰證者。曾考海藏陰證略例。又證治準繩。及薛氏醫(yī)按外傷金鏡圖方。乃知真寒陰證。反見陽熱之形。雖病者百不一遇。

  要之昔賢所著方論。皆以傳信。必非虛語。后之學人??刹慌R證細詳之乎。

  陰證略例云。陰證發(fā)斑。亦出胸背。又出手足。但稀少而微紅。此人元氣素虛?;蛳纫蛴?。內損腎氣?;蛘`服涼藥大過。遂成陰證。伏寒于下。逼其無根失守之火。聚于胸中。上獨熏肺。傳于皮膚。而為斑點。但如蚊蚋蚤虱所咬形狀。而非錦文也。與調中湯溫胃。加以茴香炒芍藥主之。寒甚脈微者。以大建中之類。其火自下。斑自退??芍^治本而不治標也。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蘊要)大建中湯方

  當歸白芍藥白術(俱中)麥門冬(上)黃(上)甘草(炙下)肉桂(中)肉蓯蓉(中)人參(上)川芎附子半夏熟地黃茯苓(俱中)生姜(三片)大棗(二枚)上用水二鐘。煎至一鐘去渣溫服。

  琥按上方。乃十全大補湯中。加麥冬蓯蓉附子半夏也。大能暖胃。補脾益肺。填腎。溫肝。故名建中之劑?!鹩终{中湯能溫胃。內有蒼術麻黃桂枝羌活白芷。系太陽陽明風燥之藥。于理不合。用之恐有害也。

  海藏治侯輔之病。脈極沉細。內寒外熱。肩背胸脅斑出十數(shù)點。語言狂亂。或曰。發(fā)斑譫語。非熱乎。余曰。非也。

  陽為陰逼。上入于肺。傳之皮毛。故斑出。神不守舍。故錯語如狂。非譫語也。肌表雖熱。以手按執(zhí)。須臾冷透如冰。

  與姜附等藥。數(shù)日。約二十余兩。作大汗而愈。后因再發(fā)。脈又沉遲。三四日不大便。余與理中丸。三日內約半斤。其疾全愈。

  吳仁齋曾治一人傷寒。七八日。因服涼藥太過。遂變身涼。手足厥冷。通身黑斑。惟心頭溫暖。乃伏火也。診其六脈沉細?;璩敛恢耸?。亦不能言語。狀似尸厥。遂用人參三白湯。加熟附子半個。干姜二錢。水煎與之服下。待一時許。斑色漸紅。手足漸暖而蘇醒也。復有余熱不清。此伏火后作也。以黃連解毒。竹葉石膏湯。調之而愈。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蘊要)人參三白湯方

  白術白茯苓白芍藥(俱中)人參(上)生姜(三片)大棗(二枚)上煎法同前。脈沉足冷。加附子半個。

  琥按上方。本系溫補脾胃之劑。加附子。則兼暖下焦虛寒矣。吳氏云云。必其人不但服涼藥太過。兼受攻克已極。

  中氣虛冷。故暫用熱補以取效。因有伏火。余熱不清。仍用黃連石膏等藥調之。則知前加姜附。亦為太過。非正治之法也。學人倘遇此等證。還當細審。不可亂投湯藥也。

  準繩云。陰黃。身冷汗出。脈沉而黃。乃太陰經中濕亦有體痛發(fā)熱者。身如熏黃。終不如陽黃之明如橘子色也。當叩其小便之利與不利。小便自利。術附湯。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五苓散。

  略例云。傷寒病遇太陽太陰司天若下之太過。往往變成陰黃。一則寒水太過。水來犯土。一則土氣不及。水來侵之。

  多變此疾。一則茵陳茯苓湯。加當歸桂枝。二則茵陳橘皮湯。加姜術半夏。三則茵陳附子湯。四則茵陳四逆湯。五則茵陳姜附湯。六則茵陳吳茱萸湯。

  趙宗顏因下之太過。生黃。脈沉細遲。無力。次第用藥。至茵陳附子湯大效。

  趙秀才因下之早。黃病脈寸微尺弱。身冷。次第用藥。至茵陳四逆湯大效。

  準繩按海藏次第用藥者。謂先投茵陳茯苓湯。次投茵陳陳皮湯。又次投茵陳附子湯也。趙秀才次第仿此。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蘊要)茵陳橘皮湯方

  治陰證身黃。脈沉細遲。發(fā)熱手足冷。喘嘔。煩躁。不渴者。服之。

  茵陳(一錢)橘皮(一錢半)生姜(五片)白術(三錢)半夏茯苓(各一錢半)干姜(一錢炮)上用水二鐘。煎至一鐘。通口服。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茵陳四逆湯方

  治陰黃脈沉遲。肢體逆冷。腰以下自汗。

  附子(一個炮切作八片)茵陳(二錢)干姜(炮一錢半)上煎法同前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茵陳茱萸湯方

  治陰黃。脈伏不出者。

  吳茱萸(一錢)當歸(一錢半)附子(制如前一個)木通干姜(炮)茵陳(各一錢)人參(二錢)上煎法如前琥按上三方。皆自傷寒蘊要中集入者。發(fā)黃雖系太陰經中寒濕。然亦侵及少陰厥陰二經。如上橘皮湯走太陰。四逆湯走少陰。吳茱萸湯走厥陰也。外如第一茵陳茯苓湯。已不可考。據準繩云。發(fā)黃。小便不利。煩躁而渴。茵陳湯。加茯苓。豬苓?;.敋w。官桂主之。韓氏云茵陳茯苓湯是也。又如第三茵陳附子湯。準繩云發(fā)黃。四肢遍身冷者。茵陳湯。加附子甘草主之是也。又如第五茵陳姜附湯。準繩云發(fā)黃。肢體逆冷。腰上自汗。茵陳湯。加附子干姜甘草主之是也。觀乎此。而陰黃用藥之義。概可知矣。

  薛氏醫(yī)按所載敖氏傷寒金鏡錄。相傳為杜碧清學士所著。前后共三十六圖。其十一圖。曰。厥陰舌十二圖。曰死現(xiàn)舌。皆真陰寒證之征。厥陰舌。純紅色。內有黑豎紋者。乃陰毒厥于肝經。肝主筋。故舌見如絲形也。用理中。合四逆湯溫之。死現(xiàn)舌。滿舌皆見黑色。水克火明矣?;即苏摺0贌o一治。治者審之。立齋云。余在留都時。地官主事。鄭汝東妹婿?;紓?。得此舌。院內醫(yī)士曾禧。謂當用附子理中湯。人咸驚駭。遂止。亦莫能療。困甚。治棺。曾與之鄰。

  往視之。謂用前藥。猶有生理。其家既待以死。kt從之。數(shù)劑而愈。大抵舌黑之證。有火極似水者。即杜學士所謂薪為黑炭之意也。宜涼膈散之類。以瀉其陽。有水來克火者。即曾醫(yī)士所療之人是也。宜理中湯。以消陰翳。又須以老生姜切平。擦其舌。色稍退者??芍巍圆煌苏?。不可治。

  弘治辛酉。金臺姜夢輝?;紓?。亦得此舌。手足厥冷。吃逆不止。眾醫(yī)猶作火治。幾致危殆。判院吳仁齋用附子理中湯而愈。夫醫(yī)之為道。有是病。必用是藥。附子療寒。其效可數(shù)。奈何世皆以為必不可用之藥。寧視人之死而不救。

  不亦哀哉。至于火極似水之證。用藥得宜。效應不異。不可便謂為百無一治而棄之也。

  琥按舌苔雖黑。必冷滑無芒刺。斯為陰證無疑。

  或問仲景論中。如三承氣湯。及麻仁丸等。皆治腸胃實熱。不大便之藥。至三陰寒證。但云下利。而無不大便之條。

  豈腸胃虛寒。無便秘之證邪。余答云。腸胃虛。則氣餒而不通。寒則凝滯而隔絕。虛寒便秘。焉得無之。有如霹靂煎。

  用大鹽與蜜等分。熬可捻。如蜜煎導法。海藏云。蜜導用鹽相合。亦可。如用草烏頭末相合亦可。鹽則軟堅潤燥。草烏末則化寒消結??呻S證陰陽。所宜用之。此可見陰寒秘結。宜用辛溫以開之也。又局方半硫丸。本治年高冷秘虛秘。及癖冷氣。愚謂中寒便秘。宜借用之。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和劑)半硫丸方

  半夏(湯洗七次。焙干為細末。)硫黃(明凈好者。研令極細末用柳木棰子煞過。)上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餅末。攪和勻。入臼內。杵數(shù)百下。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無灰溫酒。或生姜湯任下。婦人醋湯下。俱空心服。

  琥按上方。乃辛溫燥熱之劑。病患惟三焦無火。腸胃秘結者。宜服之。否則毋誤用也。

  [卷下\附后賢治中寒方論變法] (外臺崔氏)生姜銳方

  削生姜如小指長二寸。鹽涂之。內下部中。立通。

  琥按上方。崔氏本用以去熱結燥糞。然用之以去冷秘。更神。蓋生姜氣熱。能勝寒。味辛。能潤燥。不用鹽尤妙。

  以鹽本咸寒。非冷秘所宜也。要用之以從治。亦無妨。

  琥總按上古今諸名家方論一卷。皆推展仲景未發(fā)之義。學人誠能讀此書。而臨證。又能悉心體認。則陰陽交錯之證。

  寒熱勝復之機。得之心而應之手。將世無難療之傷寒。亦無難療之中寒云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