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拳意述真

拳意述真 作者:孫祿堂


  拳意述真
  
  序一
  孫祿堂先生以形意,八卦,太極拳術(shù)教授后學(xué),恐久而失其真也,乃作拳意述真述先輩傳授之精意,而加以發(fā)揮,竣稿后,命余序之三家之術(shù),其意本一,大抵務(wù)勝人尚氣力者,源失之濁,不求勝于人,神行機圓,而人亦莫能勝之者,其源則清,清則技與道合,先生是書皆合乎道之言也,先生學(xué)形意,拜李奎垣先生之門,李之師為郭先生云深,而先生實學(xué)于郭,從之最久,幼棄其業(yè),隨之往來各省,郭先生騎而馳,先生手?jǐn)堮R尾步追其后,奔逸絕塵,日嘗行百余里,至京師,聞程先生廷華精八卦拳術(shù),董海川先生之徒也,訪焉又絕受其術(shù),程先生言先生敏捷過于人,人亦樂授之,蚤從郭,暮依程,如是精練者,數(shù)年游行郡邑,聞有藝者必造訪,或不服與較,而先生未嘗負(fù)之,故郭程二先生合曰:此子真能不辱其師,先生年五十余,居京師,有郝先生為真者,自廣平來,郝善太極拳術(shù),又從問其意,郝先生曰:異哉,吾一言而子通悟,勝專習(xí)數(shù)十年者,故先生融會三家,而能得其精微,筆之于書,表章先輩,開示后學(xué),明內(nèi)家道藝,無二之旨,動靜交脩之法,其理深矣,其說,俱備于書,閱者自知之,余因略述,先生得道,之由以見,先生是書,乃苦功經(jīng)歷所得者,非空言也。

  民國十二年歲次癸亥仲冬蘄水陳曾則序
  序二
  祿堂先生既著形意八卦太極三書行世嘉惠后學(xué),厥功匪淺,然猶懼不知者,以拳術(shù)為御侮之具,僅憑血氣之勇也,于是有拳意述真之作,凡拳中之奧義,闡發(fā)無遺,平日所聞之諸先生輩者,一一筆之于書,使好拳術(shù)者,由此而進于道焉,俾武術(shù)之真義,不致湮沒,此先生之苦心也,其以述真名者,蓋本述而不作之意,于此益見,先生之謙德已。
  民國十二年歲次癸亥冬月吳心谷拜讀并識
  自 序

  夫道者,陰陽之根,萬物之體也。其道未發(fā),懸于太虛之內(nèi);其道已發(fā),流行于萬物之中。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拳術(shù)曰內(nèi)勁,所以內(nèi)家拳術(shù)有形意、八卦、太極三派形式不同;其極,還虛之道,則一也。易曰:一陰一陽謂之道。若偏陰、偏陽皆謂之病。夫人之一生,飲食之不調(diào),氣血之不和,精神之不振,皆陰陽不和之故也。故古人創(chuàng)內(nèi)家拳術(shù),使人潛心玩味,以思其理,身體力行,以合其道,則能復(fù)其本來之性體,然吾國拳術(shù)門派頗多,形式不一,運用亦異,畢生不能窮其數(shù),歷世不能盡其法。余自幼年好習(xí)拳術(shù),性與形意、八卦、太極三派之拳術(shù)相近,研究五十余年,得其概要。曾著形意、八卦、太極拳學(xué),已刊行世。今又以昔年所聞先輩之言,述之于書,俾學(xué)者得知其真意焉。三派拳術(shù),形式不同,其理則同;用法不一,其制人之中心,而取勝于人者則一也。按一派拳術(shù)之中,諸位先生之言論形式,亦有不同者,蓋其運用或有異耳。三派拳術(shù)之道始于一理,中分為三派,末復(fù)合為一理。其一理者,三派亦各有所得也:形意拳之誠一也、八卦拳之萬法歸一也、太極拳之抱元守一也。古人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靈,得其一而萬事畢也”。三派之理,皆是以虛無而始,以虛無而終,所以三派諸位先生所練拳術(shù)之道,能與儒釋道三家誠中、虛中、空中之妙理,合而為一者也。余深恐諸位先生之苦心精詣,久而淹沒,故述之以公同好,惟自愧學(xué)術(shù)谫陋無文,或未能發(fā)揮諸位先生之妙旨,望諸同志,隨時增補之,以發(fā)明其道可也。
  民國十二年歲次癸亥直隸完縣孫福全序

  目 錄

  第一章 形意拳家小傳
  第二章 八卦拳家小傳
  第三章 太極拳家小傳
  第四章 形意拳
  第五章 八卦拳
  第六章 太極拳
  第七章 形意拳譜摘要
  第八章 練拳經(jīng)驗及三派之精意

  第一章 形意拳家小傳

  李先生諱飛羽,字能然,世稱老能先生,或曰洛能、洛農(nóng)、老農(nóng)皆一音之轉(zhuǎn)也。直隸深縣人,經(jīng)商于山西太谷。喜拳術(shù),聞縣境有戴龍邦先生者,善形意拳,往訪焉,覿面一見,言談舉止,均甚文雅,不似長武術(shù)者,心異之,辭去。他日請人介紹,拜為門下。時先生年三十七歲也。自受教后,晝夜習(xí)練,二年之久,所學(xué)者,僅五行拳之一行,即劈拳并半趟連環(huán)拳耳。雖所學(xué)無多,而心中并不請益,誠心習(xí)練,日不間斷。是年龍邦先生之母八十壽誕,先生前往拜祝,所至之賓客,非親友即龍邦先生之門生。拜壽之后,會武術(shù)者皆在壽堂練習(xí),各盡其所學(xué)焉。惟先生只練拳趟半,龍邦先生之母,性喜拳術(shù),凡形意拳之道理并形式無所不曉,遂問先生為何連環(huán)拳只練半趟。先生答曰:僅學(xué)此耳。當(dāng)命龍邦先生曰:此人學(xué)有二年之久,所教者甚少,看來倒是忠誠樸實,可以將此道理用心教授之。龍邦先生本是孝子,又受老母面諭,乃盡其所得乎心者而授之先生。先生精心習(xí)練,至四十七歲,學(xué)乃大成,于形意拳之道理,無微不至矣!每與人相較,無不隨心所欲,手到功成,當(dāng)時名望甚著,北數(shù)省人皆知之。教授門生郭云深、劉奇蘭、白西園、李太和、車毅齋、宋世榮諸先生等。于是先生名聲愈著,道理愈深。本境有某甲,武進士也,體力逾常人,兼善拳術(shù),與先生素相善,而于先生之武術(shù),則竊有不服,每蓄意相較,輒以相善之故,難于啟齒。一日會談一室,言笑一如平常,初不料某甲之蓄意相試,毫無防備之意,而某甲于先生行動時,乘其不意,竊于身后即捉住先生,用力舉起。及一伸手,而身體已騰空斜上,頭顱觸入頂棚之內(nèi),復(fù)行落下,兩足仍直立于地,未嘗傾跌。以邪術(shù)疑先生,先生告之曰:是非邪術(shù)也,蓋拳術(shù)上乘神化之功,有不見不聞之知覺,故神妙若此,非汝之所知也。時人遂稱先生曰:神拳李能然。年八十余歲,端坐椅上,一笑而逝。
  郭先生諱峪生,字云深,直隸深縣馬莊人。幼年好習(xí)拳術(shù),習(xí)之?dāng)?shù)年,無所得,后遇李能然先生,談及形意拳術(shù),形式極簡單而道則深奧,先生甚愛慕之。能然先生視先生有真誠之心,遂收為門下,口傳手授。先生得傳之后,心思會悟,身體力行,朝夕習(xí)練數(shù)十年。能然先生傳授手法,二人對手之時,倏忽之間,身已跌出二丈余,并不覺有所痛苦,只覺輕輕一劃,遂飄然而去。先生既受能然先生所教拳術(shù)三層之道理以至于體用規(guī)矩法術(shù)之奧妙,并劍術(shù)刀槍之精巧,無所不至其極,常游各省,與南北兩派同道之人交接甚廣,閱歷頗多,亦嘗戲試其技,令有力壯者五人,各持木棍,以五棍之一端,頂于先生腹,五人將足立穩(wěn),將力使足,先生一鼓腹,而五壯年人,一齊騰身而起,跌坐于丈余之外。又練虎形拳,身體一躍,至三丈外。先生所練之道理,腹極實而心極虛,形式神氣沉重如泰山,而身體動作輕靈如飛鳥。所以先生遇有不測之事,只要耳聞目見,無論何物,來得如何勇猛速快,隨時身體皆能避之。先生熟讀兵書,復(fù)善奇門,著有《解說形意拳經(jīng)》,詳細(xì)明暢,賜予收藏,后竟被人竊去,不知今藏何所,未能付梓流傳,致先生啟迪后學(xué)之心,湮沒不彰,惜哉!先生懷抱絕技,奇才未遇其時,僅于北數(shù)省教授多人,后隱于鄉(xiāng)閭,至七十余歲而終。
  劉先生字奇蘭,直隸深縣人,喜拳術(shù),拜李能然先生為師,學(xué)習(xí)形意拳術(shù),先生隱居田廬,教授門徒,聯(lián)絡(luò)各派,無門戶之見,有初見先生,數(shù)言拜即服為弟子者。先生至七十余歲而終。弟子中,以李存義、耿誠信、周明泰三先生藝術(shù)為最。其子殿臣,著形意拳抉微,發(fā)明先生之道。
  宋世榮先生,宛平人,喜昆曲圍棋,性又好拳術(shù)。在山西太谷開設(shè)鐘表鋪,聞李能然先生拳術(shù)高超,名冠當(dāng)時,托人引見,拜為門下,自受教后,晝夜勤苦習(xí)練,迄不間斷。所學(xué)五行拳及十二形,無不各盡其妙。練習(xí)十二形中蛇形之時,能盡蛇之性能,回身向左轉(zhuǎn)時,右手能攝住右足跟,及向右轉(zhuǎn)時,左手能攝住左足跟,回身停式,身形宛如蛇盤一團,開步走趟,身形委曲彎轉(zhuǎn),又如蛇之撥草蜿蜓而行也。練燕形之時,身子挨著地,能在板凳下邊一掠而過,出去一丈余遠(yuǎn),此式之名,即叫燕子抄水。又練貍貓上樹(此系拳中一著之名目),身子往上一躍,手足平貼于墻,能粘一二分鐘時。當(dāng)時同門同道及門外之人,見者固極多,現(xiàn)時曾親睹先生所練各式之技能者,亦復(fù)甚多。蓋先生格物之功甚深,能各盡其性,故其傳神也若此。昔伶人某,與先生相識,云在歸化城時,親見先生與一練技者比較,二人相離丈余,練技者挺身一縱,甫一出手,其身已如箭之速,跌出兩丈有余,而先生則毫無動轉(zhuǎn),只見兩手于練技者之身一劃耳!余二十余歲時住于北京小席兒胡同白西園先生處,伶人某與白先生對門居,聞其向白先生言如此。民國十二年一月間,同門人某往太谷拜見先生,先生時年八十余歲矣,精神健壯,身體靈動,一如當(dāng)年。歸后告于予曰,先生談及拳術(shù)時,仍復(fù)眉飛色舞,口言其理,身比其形,殊忘其身為耄耋翁,且嘆后進健者之不如焉!
  車先生永宏字毅齋,山西太谷縣人,家中小康,師李能然先生,學(xué)習(xí)拳術(shù)。先生自得道后,視富貴如浮云,隱居田間,教授門徒甚多,能發(fā)明先生之道者,山西祁縣喬錦堂先生為最。先生樂道,始終如一。至八十余歲而終。
  張先生字樹德,直隸祁州人,幼年好習(xí)武術(shù),拜李能然先生為師。練拳并劍刀槍各術(shù),合為一氣,以拳為劍,以劍為拳。所用之槍法極善,有來訪先生比較槍法者,皆為先生所敗。先生隱居田間,教授門徒頗多。門徒承先生之技術(shù)者,亦不乏人。先生至八十余歲而終。
  劉先生字曉蘭,直隸河間縣人。為賈于易州西陵,性喜拳術(shù),幼年練八極拳,工夫極純。后又拜李能然先生為師,研究形意拳術(shù),教授門徒,直省最多,老來精神益壯。八十余歲而終。
  李先生字鏡齋,直隸新安縣人。以孝廉歷任教授。性好拳術(shù),年六十三拜李能然先生為師,與郭云深先生相處最久,研究拳術(shù)。練至七十余歲,頗得拳術(shù)之奧理,動用輕靈,仍如當(dāng)年。先生云:至此方知拳術(shù)與儒學(xué)之道理,并行不悖,合而為一者也。李先生壽至八十余歲而終。
  李先生名存義,字忠元,直隸深縣人。輕財好義,性喜拳術(shù),幼年練習(xí)長短拳,后拜劉奇蘭先之門,學(xué)形意拳術(shù),習(xí)練數(shù)十年。為人保鏢,往來各省,途中遇盜賊,手持單刀對敵,賊不敢進,或聞先生之名,義氣過人,避道者。故人以“單刀李”稱之。民國元年,在天津創(chuàng)辦武士會,教授門徒,誨人不倦,七十余歲而終。
  田先生字靜杰,直隸饒陽縣人。性好拳術(shù),拜劉奇蘭先生為師。先生保鏢護院多年,生平所遇奇事甚多,惜余不能記憶,故未能述之。先生七十余歲,在田間朝夕運動,以樂晚年。
  李先生諱殿英,字奎垣,直隸淶水縣山后店上村人。幼年讀書,善小楷,性喜拳術(shù),從易州許某學(xué)彈腿、八極等拳,功夫極純熟,力量亦頗大。先生在壯年之時,保鏢護院,頗有名望。每好與人較技,時常勝人。后遇郭云深先生,與之比較,先生善用腿,先生之腳方抬起,見云深先生用手一劃,先生身后有一板凳,先生之身體,從板凳躍過去,兩丈余遠(yuǎn),倒于地下矣。先生起而謝罪,遂拜為門下,待奉云深先生如父子然。后蒙云深先生教授數(shù)年,晝夜習(xí)練,將所受之道理,表里精微,無所不至其極矣。余從先生受教時,先生之技術(shù),未甚精妙。先生自得道后,常為書記,不輕言拳術(shù)矣。余遂待從郭云深先生受教。先生雖不與人輕言拳術(shù),而仍練拳不懈,他人所不知也。先生至七十余歲而終。
  耿先生名繼善,字誠信,直隸深縣人。喜拳術(shù),拜劉奇蘭先生為師,學(xué)習(xí)形意拳。隱居田間,以道為樂,傳授門徒多人。七十余歲,身體輕靈,健壯仍如當(dāng)年。
  周先生字明泰,直隸饒陽縣人。幼年在劉奇蘭先生家為書童,喜拳術(shù),遂拜奇蘭先生為師。練習(xí)數(shù)載,保鏢多年。直隸莫州一帶門徒頗多,六十余歲而終。
  許先生名占鰲,字鵬程,直隸定縣人。家中小康,幼年讀書,善八法,性喜拳術(shù)。專聘教習(xí)練習(xí)長拳、刀槍劍術(shù)。身體輕靈似飛鳥,知者皆以賽毛稱之。后又拜郭云深先生為師,學(xué)習(xí)形意拳術(shù)。傳授門徒頗多,六十余歲而終。

  第二章 八卦拳家小傳

  董海川先生,順天文安縣,朱家塢人,喜習(xí)武術(shù),嘗涉跡江皖間,遇異人傳授,居三年,拳術(shù)劍術(shù)及各器械,無不造其極,歸后入睿王府當(dāng)差,人多知其有奇技異能,投為門下受教者絡(luò)繹不絕,所教拳術(shù),稱為八卦,其式形,皆是河圖洛書之?dāng)?shù),其道體,俱是先生后天之理,其用法,乃八八六十四卦之變化而無窮,一部易理,先生方寸之間,體之無遺,是以先生行止坐臥,動作之際,其變化之神妙,非常人所能測也,居嘗跏跌靜坐,值夏日大雨墻忽傾倒,時先生跌坐于坑貼近此墻,先生并未開目,弟子在側(cè)者,見墻倒之時,急注視先生忽不見,而先生已跌坐,于他處之椅上,身上未著點塵,先生又嘗晝寢,時值深秋,弟子以被覆之,輕輕覆于先生身,不意被覆于床,存者僅床與被,而先生不見矣,驚而返顧,則先生端坐于臨廳之一椅,謂其人曰,何不言耶,使我一驚,蓋先生之靈機至是,已臻不見不聞,即可知覺之境,故臨不測之,其變化之神妙,有如此者,中庸云,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即此義也,年八十余歲,端坐而逝,弟子尹福,程廷華等,葬于東直門外,榛椒樹東北,紅橋大道旁,諸門弟子建碑,以志其行為。
  程廷華先生,直隸深縣人,居北京花市大街四條,以眼鏡為業(yè),性喜武術(shù),未得門徑,后經(jīng)人介紹拜董海川先生為師,所學(xué)之拳,名為游身八卦連環(huán)掌,自受傳后,習(xí)練數(shù)年,得其精微,名聲大振,人稱之為眼鏡程,無人不知之也,同道之人,來比較甚多,無不敗于先生之手者,因此招人之忌,一日晚先生由前門返鋪中,行至蘆草園,正走時,忽聞后有腳步聲甚急,先生方一回頭見尾隨之人,手使砍刀一把,光閃曜目,正望著先生之頭劈下,先生隨即將身往下一縮,倏忽越出七八尺,其刀落空,旋即回身,奪其刀以足踢倒于地,以刀擲之,曰朋友回家從用工夫,再來可也,不問彼之姓名,徜徉而去,當(dāng)時有數(shù)人親眼見之,在京教授門徒頗多,其子海亭,亦足以發(fā)明先生技術(shù)之精奧者矣。

  第三章 太極拳家小傳

  楊先生,字露蟬,直隸廣平府人,喜拳術(shù),得河南懷慶府,陳家溝子之指授,遂以太極名于京師,來京教授弟子,故京師之太極拳術(shù),皆先生所傳也。
  武先生,字禹襄,直隸廣平府人,往河南懷慶府趙堡鎮(zhèn)陳清平先生處,學(xué)習(xí)太極拳術(shù),研究數(shù)十年,遇敵制勝,事跡最多,郝為楨先生言之不詳,故未能述之。
  郝先生,諱和,字為楨,直隸廣平永年縣人,受太極拳術(shù)于亦畬先生,昔年訪友來北京,經(jīng)友人介紹,與先生相識,見先生身體魁偉,容貌溫和,言皆中理,身體和順自然,余與先生遂相投契,未幾先生患痢疾甚劇,因初次來京不久朋友甚少,所識者,惟同鄉(xiāng)楊建侯先生耳,余遂為先生請醫(yī)服藥,朝夕服侍,月余而愈,先生呼余曰,吾二人本無至交,萍水相逢,如此相待實無可報,余曰此事先生不必在心,俗云四海之內(nèi)皆朋友,況同道乎,先生云,我實心感,欲將我平生所學(xué)之拳術(shù),傳與君愿否,余曰恐求之不得耳,故請先生至家中,余朝夕受先生教授,數(shù)月得其大概,后先生返里,在本縣教授門徒頗多,先生壽七十有余歲而終,其子月如能傳先生之術(shù),門徒中精先生之武術(shù)者亦不少矣。

  第四章 形意拳

  第一節(jié) 郭云深論形意拳
  一則
  形意拳術(shù)有三層道理,有三步功夫,有三種練法。
  一、三層道理
  1、練精化氣;2、練氣化神;3、練神還虛(練之以變化人之氣質(zhì),復(fù)其本然之真也)。
  二、三步功夫
  1、易骨:練之以筑其基,以壯其體,骨體堅如鐵石,而形式氣質(zhì),威嚴(yán)狀似泰山。
  2、易筋:練之以騰其膜,以長其筋(俗云:筋長力大),其勁縱橫聯(lián)絡(luò),生長而無窮也。
  3、洗髓:練之以清虛其內(nèi),以輕松其體,內(nèi)中清虛之象:神氣運用,圓活無滯身體動轉(zhuǎn),其輕如羽(拳經(jīng)云:三回九轉(zhuǎn)是一式,即此意義也)。
  三、三種練法
  1、明勁:練之總以規(guī)矩不可易,身體動轉(zhuǎn)要和順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齊而不可散亂。拳經(jīng)云:“方者以正其中”即此意也。

  2、暗勁:練之神氣要舒展而不可拘,運用要圓通活潑而不可滯。拳經(jīng)云:“圓者以應(yīng)其外”即此意也。
  3、化勁:練之周身四肢動轉(zhuǎn),起落、進退皆不可著力,專以神意運用之。雖是神意運用,惟形式規(guī)矩仍如前二種不可改移。雖然周身動轉(zhuǎn)不著力,亦不能全不著力,總在神意之貫通耳。拳經(jīng)云:“三回九轉(zhuǎn)是一式”即此意義也。
  四、詳論明勁、暗勁、化勁
  1、明勁
  明勁者,即拳之剛勁也。易骨者,即練精化氣,易骨之道也。因人身中先天之氣與后天之氣不合,體質(zhì)不堅,故發(fā)明其道。大凡人之初生,性無不善,體無不健,根無不固,純是先天。以后,知識一開,靈竅一閉,先后不合,陰陽不交,皆是后天血氣用事,故血氣盛行,正氣衰弱,以致身體筋骨不能健壯。故昔達摩大師傳下易筋洗髓二經(jīng),習(xí)之以強壯人之身體,還其人之初生本來面目。后宋岳武穆王擴充二經(jīng)之義,作為三經(jīng):易骨、易筋、洗髓也。將三經(jīng)又制成拳術(shù),發(fā)明此經(jīng)道理之用。拳經(jīng)云:“靜為本體,動為作用”,與古之五禽、八段練法有體而無用者不同矣。因拳術(shù)有無窮之妙用,故先有易骨、易筋、洗髓,陰陽混成,剛?cè)嵯せ?,無聲無臭,虛空靈通之全體。所以有其虛空靈通之全體,方有神化不測之妙用。故因此拳是內(nèi)外一氣,動靜一源,體用一道,所以靜為本體,動為作用也。因人為一小天地,無不與天地之理相合,惟是天地之陰陽變化皆有更易。人之一身既與天地道理相合,身體虛弱,剛戾之氣,豈不能易乎?故更易之道,弱者易之強,柔者易之剛,悖者易之和。所以三經(jīng)者,皆是變化人之氣質(zhì),以復(fù)其初也。易骨者,是拳中之明勁,練精化氣之道也。將人身中散亂之氣,收納于丹田之內(nèi),不偏不倚,和而不流,用九要之規(guī)模鍛煉,練至于六陽純?nèi)?,剛健之至,即拳中上下相連,手足相顧,內(nèi)外如一。至此,拳中明勁之功盡,易骨之勁全,練精化氣之功亦畢矣。
  2、暗勁
  暗勁者,拳中之柔勁也(柔勁與軟不同:軟中無力,柔非無力也),即練氣化神、易筋之道也。先練明勁,而后練暗勁,即丹道小周天止火再用大周天功夫之意。明勁停手,即小周天之沐浴也。暗勁手足停而未停,即大周天四正之沐浴也。拳中所用之勁,是將形氣神(神即意也)合住,兩手往后用力拉回(內(nèi)中有縮力),其意如拔鋼絲。兩手前后用勁:左手往前推,右手往回拉;或右手往前推,左手往回拉,其意如撕絲綿;又如兩手拉硬弓。要用力徐徐拉開之意。兩手或右手往外翻橫,左手往里裹勁。或左手往外翻橫,右手往里裹勁,如同練鼉形之兩手,或是練連環(huán)拳之包裹拳。拳經(jīng)云:“裹者如包裹之不露”。兩手往前推勁,如同推有輪之重物,往前推不動之意,又似推動而不動之意。兩足用力,前足落地時,足根先著地,不可有聲。然后再滿足著地,所用之勁,如同手往前往下按物一般。后足用力蹬勁,如同邁大步過水溝之意。拳經(jīng)云:“腳打采意不落空”,是前足;“消息全憑后腳蹬”,是后足;“馬有跡蹄之功”。皆是言兩足之意也。兩足進退,明勁暗勁,兩段之步法相同。惟是明勁則有聲,暗勁則無聲耳。
  3、化勁
  化勁者,即練神還虛,亦謂之洗髓之功夫也。是將暗勁練到至柔至順,謂之柔順之極處,暗勁之終也。丹經(jīng)云:“陰陽混成,剛?cè)嵯せ^之丹熟”。柔勁之終,是化勁之始也。所以再加上功夫,用練神還虛,至形神俱杳,與道合真,以至于無聲無臭,謂之脫丹矣。拳經(jīng)謂之“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是謂化勁。練神還虛,洗髓之工畢矣。化勁者,與練劃勁不同。明勁暗勁,亦皆有劃勁。劃勁是兩手出入起落俱短,亦謂之短勁。如同手往著墻抓去,往下一劃,手仍回在自己身上來,故謂之劃勁。練化勁者,與前兩步功夫之形式無異,所用之勁不同耳。拳經(jīng)云:“三回九轉(zhuǎn)是一式”,是此意也。三回者,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即明勁、暗勁、化勁是也。三回者,明、暗、化勁是一式;九轉(zhuǎn)者,九轉(zhuǎn)純陽也?;撂摕o而還于純陽,是此理也。所練之時,將手足動作,順其前兩步之形式,皆不要用力,并非頑空不用力,周身內(nèi)外,全用真意運用耳。手足動作所用之力,有而若無,實而若虛。腹內(nèi)之氣所用亦不著意,亦非不著意,意在積蓄虛靈之神耳。呼吸似有似無,與丹道功夫,陽生至足、采取歸爐、封固停息、沐浴之時呼吸相同。因此,似有而無,皆是真息,是一神之妙用也。莊子云:“真人之呼吸以踵”,即是此意,非閉氣也。用工練去,不要間斷,練到至虛,身無其身,心無其心,方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之境。此時能與太虛同體矣。以后練虛合道,能至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無入而不自得,無往而不得其道,無可無不可也。拳經(jīng)云:“固靈根而動心者,武藝也;養(yǎng)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術(shù)與丹道合而為一者也。
  二則
  形意拳起點三體式,兩足要單重,不可雙重。單重者,非一足著地,一足懸起,不過前足可虛可實,著重在于后足耳。以后練各形式亦有雙重之式。雖然是雙重之式,亦不離單重之重心。以至極高、極俯、極矮、極仰之形式,亦總不離三體式單重之中心。故三體式為萬形之基礎(chǔ)也。三體式單重者,得其中和之起點,動作靈活,形式一氣,無有間斷耳。雙重三體式者,形式沉重,力氣極大。惟是陰陽不分,乾坤不辨,奇偶不顯,剛?cè)岵慌?,虛實不明,?nèi)開外合不清,進退起落動作不靈活。所以形意拳三體式,不得其單重之中和,先后天亦不交,剛多柔少,失卻中和,道理亦不明,變化亦不通,自被血氣所拘,拙勁所捆,此皆是被三體式雙重之所拘也。若得著單重三體式中和之道理以后行之,無論單重雙重各形之式,無可無不可也。
  三則
  形意拳術(shù)之道,練之極易,亦極難。易者,是拳術(shù)之形式至易至簡而不繁亂。其拳術(shù)之始終,動作運用,皆人之所不慮而知,不學(xué)而能者也。周身動作運用,亦皆年常之理。惟人之未學(xué)時,手足動作運用無有規(guī)矩而不能整齊,所教授者,不過將人之不慮而知、不學(xué)而能、平常所運用之形式入于規(guī)矩之中,四腳動作而不散亂者也。果練之有恒而不間斷可以至于至善矣。若到至善處,諸形之運用,無不合道矣。以他人觀之,有一動一靜,一言一默之運用,奧妙不測之神氣。然而自己并不知其善于拳術(shù)也。因動作運用皆是平常之道理,無強人之所難,所以拳術(shù)練之極易也。中庸云:“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難者,是練者厭其拳之形式簡單而不良于觀,以致半途而廢者有之,或是練者惡其道理平常而無有奇妙之法則,自己專好剛勁之氣,身外又務(wù)奇異之形,故終身練之而不能得著形意拳術(shù)中和之道也。因此好高務(wù)遠(yuǎn),看理偏僻,所以拳術(shù)之道理,得之甚難。中庸云:“道不遠(yuǎn)人,人之為道而遠(yuǎn)人“,即此意義也。
  四則
  形意拳術(shù)之道無他,神氣二者而已。丹道始終全仗呼吸。起初大小周天,以及還虛之功者,皆是呼吸之變化耳。拳術(shù)之道亦然,惟有鍛煉形體與筋骨之功。丹道是靜中求動、動極而復(fù)靜也;拳術(shù)是動中求靜,靜桓而復(fù)動也。其初練之似異,以至還虛則同。形意拳經(jīng)云:“固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養(yǎng)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之道,即丹道之學(xué)也。丹道有三易: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拳術(shù)亦有三易:易骨、易筋、洗髓。三易即拳中明勁、暗勁、化勁也。練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亦與丹道練虛合道相合也。丹道有最初還虛之功,以至虛極靜篤之時,下元真陽發(fā)動,即速回光返照。凝神入氣穴,息息歸根。神氣未交之時,存神用息,綿綿若存,意茲在茲,此武火之謂也。至神氣已交,又當(dāng)忘息,以致采取歸爐、封固停息、沐浴起火、進退升降歸根。俟動而復(fù)煉,煉至不動,為限數(shù)足滿止火,謂之坎離交妒。此為小周天。以至大周天之功夫,無非自無而生有,由微而至著,由小而至大,由虛而積累,皆呼吸火候之變化。文武剛?cè)?,隨時消息,此皆是順中用逆,逆中行順,用其無過不及、中和之道也。此不過略言丹道之概耳。丹道與拳術(shù)并行不悖,故形意拳術(shù),非粗率之武藝。余恐后來練形意拳術(shù)之人,只用其后天血氣之力,不知有先天真陽之氣,故發(fā)明形意拳術(shù)之道,只此神氣二者而已。故此先言丹道之大概,后再論拳術(shù)之詳情。
  五則
  練形意拳術(shù)有三層之呼吸。
  第一層練拳術(shù)之呼吸,將舌卷回,頂住上腭,口似開非開,似合非合,呼吸任其自然,不可著意于呼吸,因手足動作合于規(guī)矩,是為調(diào)息之法則,亦即練精化氣之功夫也。
  第二層練拳術(shù)之呼吸,口之開合、舌頂上腭等規(guī)則照前,惟呼吸與前一層不同。前者手足動作是調(diào)息之法則,此是息調(diào)也。前者口鼻之呼吸,不過借此以通乎內(nèi)外也。此二層之呼吸著意于丹田之內(nèi)呼吸也。又名胎息。是為練氣化神之理也。
  第三層練拳術(shù)之呼吸,與上兩層之意又不同。前一層是明勁,有形于外,二層是暗勁,有形于內(nèi)。此呼吸雖有而若無,勿忘勿助之意思,即是神化之妙用也。心中空空洞洞,不有不無,非有非無,是為無聲無臭,還虛之道也。此三種呼吸為練拳術(shù)始終本末之次序,即一氣貫通之理,自有而化無之道也。
  六則
  人未練拳術(shù)之先,手足動作,順其后天自然之性,由壯而老,以至于死。通家逆運先天,轉(zhuǎn)乾坤,扭氣機,以求長生之術(shù)。拳術(shù)亦然。起點從平常之自然之道,逆轉(zhuǎn)其機,由靜而動,再由動而靜,成為三體式。其姿勢:兩足要前虛后實,不俯不仰,不左斜,不右歪。心中要虛空、至靜無物,一毫之血氣不能加于其內(nèi),要純?nèi)巫匀惶撿`之本體,由著本體再萌動練去,是為拳中純?nèi)巫匀恢鎰牛嘀^人之本性,又謂之丹道最初還虛之理,亦謂之明善復(fù)初之道。其三體式中之靈妙,非有真?zhèn)鞑荒苤?。?nèi)中之意思,猶丹道之點玄關(guān)、大學(xué)之言明德、孟子所謂養(yǎng)浩然之氣。又與河圖中五之一點,太極先天之氣相合也。其姿勢之中,非身體兩腿站均當(dāng)中之中也。其中是用規(guī)矩之法則,縮回身中散亂馳外之靈氣,返歸于內(nèi),正氣復(fù)初,血氣自然不加于其內(nèi),心中虛空,是謂之中,亦謂之道,心因此再動。丹書云:“靜則為性,動則為意,妙用則為神”。所以拳術(shù)再動,練去謂之先天之真意,則身體手足動作即有形之物,謂之后天。以后天合著規(guī)矩法則,形容先天之真意,自最初還虛,以至末后還虛,循環(huán)無端之理,無聲無臭之德,此皆名為形意拳之道也。其拳術(shù)最初積蓄之真意與氣,以致滿足,中立而不倚,和而不流,無形無相,此謂拳中之內(nèi)勁也(內(nèi)家拳術(shù)之名,即此理也)。其拳中之內(nèi)勁,最初練之,人不知其所以然之理。因其理最微妙,不能不詳言之,免后學(xué)入于歧途。初學(xué)入門,有三害九要之規(guī)矩。三害莫犯,九要不失其理(八卦拳學(xué)詳之矣)。手足動作合于規(guī)矩,不失三體式之本體,謂之調(diào)息。練時口要似開非開,似合非合,純?nèi)巫匀弧I囗斏想瘢强壮鰵?。平常不練時,以至方練完收勢時,口要閉,不可開,要時時令鼻孔出氣。說話、吃飯、喝茶時,可開口,除此之外,總要舌頂上腭,閉口,令鼻孔出氣,謹(jǐn)要!至于睡臥時,亦是如此。練至手足相合,起落進退如一,謂之息調(diào)。手足動作,要合不于規(guī)矩,上下不齊,進退步法錯亂,牽動呼吸之氣不均,出氣甚粗,以致胸間發(fā)悶,皆是起落進退、手足步法不合規(guī)矩之故也。此謂之息不調(diào)。因息不調(diào),拳法身體不能順也。拳中之內(nèi)勁是將人之散亂于外之神氣,用拳中之規(guī)矩,手足身體動作,順中用逆,縮回于丹田之內(nèi),與丹田之元氣相交,自無而有,自微而著,自虛而實,皆是漸漸積蓄而成,此謂拳之內(nèi)勁也。丹書云:“以凡人之呼吸,尋真人之處”,莊子云“真人呼吸以踵”,亦是此意也。拳術(shù)調(diào)呼吸,從后天陰氣所積,若致小腹堅硬如石,此乃后天之氣勉強積蓄而有也??傄粑?nèi)巫匀?,用真意之元神,引之于丹田。腹雖實而若虛,有而若無。老子云:“綿綿若存”;又云:“虛其心,而靈性不昧;振道心,正氣常存”,亦此意也。此理即拳中內(nèi)勁之意義也。
  七則
  形意拳之用法,有三層:有有形有相之用,有有名有相無跡之用,有有聲有名無形之用。有無形無相無聲無臭之用。拳經(jīng)云:“起如鋼銼(起者去也),落如鉤桿(落者回也)。未起如摘子,未落如墜子。起如箭,落如風(fēng),追風(fēng)趕月不放松。起如風(fēng),落如箭,打倒還嫌慢。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氣連心意隨時用,硬打硬進無遮攔。打人如走路,看人如嵩草。膽上如風(fēng)響,起落似箭鉆。進步不勝,必有膽寒之心”。此是初步明勁,有形有相之用也。到暗勁之時,用法更妙:“起似伏龍登天,落如霹雷擊地。起無形,落無蹤,起意好似卷地風(fēng)。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中之中望為高,高之中望為低。打起落如水之翻浪。不翻不鉆,一寸為先。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氣連心意隨時用,打破身式無遮攔”。此是二步暗勁,形跡有無之用也?!叭瓱o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拳打三節(jié)不見形,如見形影不為能”,隨時而發(fā);一言一默,一舉一動,行止、坐臥、以致飲食、茶水之間,皆是用;或有人處,或無人處,無處不是用,所以無入而不自得,無往而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也。此皆是化勁神化之用也。然而所用之虛實奇正,亦不可專有意用于奇正虛實。虛者,并非專用虛于彼。己手在彼手之上,用勁拉回,如落鉤竿,謂之實;己手在彼手之下,亦用勁拉回,彼之手挨不著我的手,謂之虛。并非專有意于虛實,是在彼之形式感觸耳。奇正之理亦然:奇無不正,正無不奇;奇中有正,正中有奇,奇正之變,如循環(huán)之無端,所用不窮也。拳經(jīng)云:“拳去不空回,空回總不奇”,是此意也。
  八則
  形意拳術(shù)明勁是小學(xué)功夫。進退起落,左轉(zhuǎn)右旋,形式有間斷,故謂之小學(xué)。暗勁是大學(xué)之道。上下相連,手足相顧,內(nèi)外如一,循環(huán)無端,形式無有間斷,故謂之大學(xué)。此喻是發(fā)明其拳所以然之理也。論語云:“一以貫之”,此拳亦是求一以貫之道也。陰陽混成,剛?cè)嵯嗪?,?nèi)外如一,謂之化勁。用神化去,至于無聲無臭之德也。孟子云:“大而化之,之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丹書云:“形神俱杳,乃與道合真之境”。拳經(jīng)云:“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也。老子云:“得其一而萬事畢”。人得其一謂之大。拳中內(nèi)外如一之勁用之于敵,當(dāng)剛而剛,當(dāng)柔則柔,飛騰變化,無入而不自得,亦無可無不可也。此之謂一以貫之。一之為用,雖然純熟,總是有一之形跡也,尚未到至妙處,因此要將一化去,化到至虛無之境,謂之至誠至虛至空也。如此“大而化之之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謂神”。神之道理得矣!
  九則
  拳術(shù)之道,要自己鍛煉身體,以卻病延年,無大難法,若與人相較,則非易事。第一存心謹(jǐn)慎,要知己知彼,不可驕矜,驕矜必敗。若相識之人,久在一處,所練何拳,藝之深淺,彼此皆知?;蛳灿媚_,或善用手,皆知其大概。誰勝誰負(fù),尚不易言。若與不相識之人,初次見面,彼此不知所練何種拳術(shù),所用何法。若一交手,其藝淺者,自立時相形見絀。若皆是明手,兩人相較,則頗不易言勝。所宜知者,一見面先察其人精神是否虛靈,氣質(zhì)是否雄厚,身軀是否活潑,再察其言論或謙或矜,其所言與其人之神氣形體動作是否相符,觀此三者,彼之藝能,知其大概矣。及相較之時,或彼先動,或己先動,務(wù)要辨地勢之遠(yuǎn)近、險隘、廣狹、死生。若二人相離極近,彼或發(fā)拳,或發(fā)足,皆能傷及吾身,則當(dāng)如拳經(jīng)云:“眼要毒,手要奸(奸即巧也),腳踏中門往里鉆。眼有監(jiān)察之精,手有撥轉(zhuǎn)之能,足有行程之功。兩肘不離肋,兩手不離心,出洞入洞緊隨身。乘其無備而攻之,由其不意而出之”。此是近地以速之意也。兩人相離之地遠(yuǎn),或三四步,或五六步不等,不可直上,恐彼以逸待勞,不等己發(fā)拳,而彼先發(fā)之矣。所以方動之時,不要將神氣顯露于外,似無意之情形,緩緩走至彼相近處,相機而用。彼動機方露,己即速撲上去,或掌或拳,隨左打左,隨右打右,彼之剛?cè)?,己之進退,起落變化,總相機而行之。此謂遠(yuǎn)地以緩也。己所立之地勢,有利不利,亦得因敵人而用之,不可拘著。程廷華先生亦云:與彼相較之時,看彼之剛?cè)?,或力大,或奸巧,彼剛吾柔,彼柔吾剛,彼高吾低,彼低吾高,彼長吾短,彼短吾長,彼開吾合,彼合吾開,或吾忽開忽合,忽剛忽柔,忽上忽下,忽短忽長,忽來忽去,不可拘使成法,須相敵之情形而行之。雖不能取勝于敵,亦不能驟然敗于敵也??傄灾?jǐn)慎為要。
  十則
  拳經(jīng)云:“上下相連,內(nèi)外合一”。俗云上下是頭足也,亦云手足也。按拳中道理言之是上呼吸之氣與下呼吸之氣相接也。此是上下相連,心腎相交也。內(nèi)外合一者,是心中神意下照于海底,腹內(nèi)靜極而動,海底之氣微微自下而上,與神意相交,歸于丹田之中,運貫于周身,暢達于四肢,融融和和,如此方是上下相連,手足自相然顧,合內(nèi)外而為一者也。
  十一則
  練拳術(shù)不可固執(zhí)不通。若專以求力,即被力拘;專以求氣,即被氣所拘;若專以求沉重,即為沉重所捆墜;若專以求輕浮,神氣則被輕浮所散。所以然者,外之形式順者,自有力;內(nèi)里中和者,自生氣;神意歸于丹田者,身自然重如泰山;將神氣合一,化成虛空者,自然身輕如羽。故此不可專求。雖然求之有所得焉,亦是有若無、實若虛,勿忘勿助,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而已。
  十二則
  形意拳術(shù)之橫拳有先天之橫,有后天之橫,有一行之橫。先天之橫者,由靜而動,為無形之橫拳也。橫者,中也。易云:“黃中通理,正位居體”,即此意也。拳經(jīng)云:“起無形”,“起為橫”,皆是也(此起字是內(nèi)中之起,自虛無而生有,真意發(fā)萌之時,在拳中謂之橫,亦謂之起)。此橫有名無形,為諸形之母也。萬物皆含育于其中矣。其橫則為拳中之太極也。后天之橫者,是拳中外形手足,以動即名為橫也。此橫有名有式,無有橫之相也。因頭手足肩肘胯膝(名七拳)外形七拳,以動即名為橫,亦為諸式之干也,萬法亦皆生于其內(nèi)也。
  十三則
  形意拳術(shù),頭層明練,謂之練精化氣,為丹道中之武火也;第二層暗勁,謂之練氣化神,為丹道中之文火也;三層化勁,謂之練神還虛,為丹道中火候純也。火候純而內(nèi)外一氣成矣。再練亦無勁,亦無火,謂之練虛合道。以致行止坐臥,一言一默,無往而不合其道也。拳經(jīng)云:“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至此無聲無臭之德至矣。先人詩曰:“道本自然一氣游,空空靜靜最難求,得來萬法皆無用,身形應(yīng)當(dāng)似水流”。
  十四則
  拳意之大道,大概皆是河洛之理,以之取象命名,數(shù)理兼該,順其人動之作之自然,制成法則,而人身體力行之。古人云:天有八風(fēng),易有八卦,人有八脈。拳有八勢,是以拳術(shù)有八卦之變化。八卦者,有圓之象焉。天有九天,星有九野,地有九泉,人有九竅,拳有九宮,故拳術(shù)有九宮之方位。九宮者,有方之義焉。古人以九府而作圜法,以九室而作明堂,以九區(qū)而作貢賦,以九軍而作陣法,以九竅九數(shù)(九數(shù)者,即九節(jié)也。頭為梢節(jié),心為中節(jié),丹田為根節(jié);手為梢節(jié),肘為中節(jié),肩為根節(jié);足為梢節(jié),膝為中節(jié),胯為根節(jié)。三三共九節(jié)也)而作拳術(shù),無非用九,其理亦妙矣。河之圖,洛之書,皆出于天地自然之?dāng)?shù),禹之范,大撓之歷,皆圣人得于天地之心法。余蒙老農(nóng)先生所授之九宮圖,其理亦出于此而運用之神妙,變化莫測。此圖之道,夫婦之愚可以與知與能,及其至也,雖圣人亦有所不知不能矣。其圖之形式,是飛九宮之道,一至九,九還一之理,用竿九根布之四正四根,四隅四根,當(dāng)中一根。竿不拘粗細(xì)。起初練之,地方要寬大,竿相離要遠(yuǎn),大約或一丈之方形,或一丈有余,或兩丈,不拘尺寸,練之已熟,漸漸而縮小,縮至兩竿相離之遠(yuǎn)近,僅能容身穿行往來,形如流水,旋轉(zhuǎn)自如,而不礙所立之竿。繞轉(zhuǎn)之形式用十二形:或鷂子入林翻身之巧,或如蛇拔草入穴之妙,或如猿猴縱跳之靈活。各形之巧妙,無所不有也。此圖之效力,不會拳術(shù)者,按法走之可以消食,血脈流通;若練拳術(shù)而步法不活動者,走之可以能活動;練拳術(shù)身體發(fā)拘者,走之身體可以能靈通;練拳術(shù)心中固執(zhí)者,走之可以能靈妙。無論男女老少,皆可行之,可以卻病延年,強健身體,等等妙術(shù),不可言宣。拳經(jīng)云:“打拳如走路,看人如蒿草。武藝都道無正經(jīng),任意變化是無窮。豈知吾得嬰兒玩,打法天下是真形。三回九轉(zhuǎn)是一式”之理,亦皆在其中矣。此圖明數(shù)學(xué)者,能曉此圖之理;練八卦拳者,能通此圖之道也。此圖亦可作為游戲運動。走練之時,舌頂上腭。不會練拳術(shù)者,行走之時,兩手曲伸,可以隨便;要會拳術(shù)者,按自己所會之法則運用可也。無論如何運動,左旋右轉(zhuǎn),兩手身體不能動著所立之竿為要。此圖不只運動身體已也,而劍術(shù)之法,亦含藏于其中矣。此九根竿之高矮,總要比人略高。可以九個泥塾,或木塾,將竿插在內(nèi),可以移動練。用時可分布九宮,不練時可收在一處。若地基方便,不動亦可;若實在無有竿之時,磚石分布九宮亦可;若無磚石,畫九個小圍走之亦無不可??偠灾?,總是有竿練之為最妙,此法走練,起初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路,反之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此圖外四正四隅八根竿,比喻八卦。當(dāng)中一根,又共比喻九個門。要練純熟,無論何門,亦可以起點,要之歸原,不能離開中門,即中五宮也。走之按一至二,二至三,至九,返之九至八,八至七,又還于一之?dāng)?shù)。此圖一圈一根竿也。一至九,九返一,即所行之路也。名為飛九宮也,亦名陰八卦也。河圖之理藏之于內(nèi),洛書之道形之于外也。所以拳術(shù)之道體用俱備,數(shù)理兼該,性命雙修,乾坤相交,合內(nèi)外而為一者也。走練此圖之意,九竿如同九人,如一人敵九,左右旋轉(zhuǎn),曲伸往來,飛躍變化,閃展騰挪,其中之法則,按著規(guī)矩;其中之妙用,亦得要自己悟會耳。
  其圖之道,亦和于乾坤二卦之理。六十四卦之式,皆含在其中矣。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得之莫不有拳術(shù)之奧妙之道焉。

  第二節(jié) 白西園論形意拳
  練形意拳之道,實是卻病延年,修道之學(xué)也,余自幼年行醫(yī),今年近七旬矣。身體動作輕靈,仍似當(dāng)年強壯之時也,并無服過參茸保養(yǎng)之物。此拳之道,養(yǎng)氣修身之理,實有確據(jù),真有如服仙丹之效驗也。惟練拳易,得道難;得道易,養(yǎng)道尤難。所以練拳術(shù)第一要得真?zhèn)?,將拳?nèi)所練之規(guī)矩,要知得的確,按次序而練之。第二要真愛惜,第三要有恒心,作為自己終身修養(yǎng)之功課也。除此三者之外,雖然講練,古人云:“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就是終身不能有得也。就是至誠有恒心所練之道理,雖少有得焉,亦不能自驕。所練之形式道理,亦要時常求老師或諸位老先生們看視,古人云:“人非圣賢,誰能無過”,若以驕,素日所得之道理,亦時常失去。道理以失,拳術(shù)就生出無數(shù)之病來(即拳術(shù)之病非人所得吃藥之病也)。若是明顯之病,還可容易更改,老師功夫大小、道理深淺可以更正也。若是暗藏錯綜之病,非得老師道理極深,經(jīng)驗頗富,不能治此病也。錯綜之病,頭上之病不在頭,腳上之病不在腳,身內(nèi)之病不在內(nèi),身外之病不在外,此是錯綜之病也。暗藏之病,若隱若現(xiàn),若有若無,此病于平常所練之人亦看不出有病來,自己覺著亦無毛病,心想自己所練的道理亦到純熟矣,豈不知自己之病入之更深矣。非得洞明其理,深達其道者,不能更改此樣病也。若不然,就是晝夜習(xí)練,終身不能入于正道矣。此病謂之俗自然勁也。當(dāng)寫字用工入了俗派,始終不能長進之道理相同也。所以練拳術(shù)者,練一身極好之技術(shù),與人相較,亦極其勇敢,倒容易練,十人之中可以練成七八個矣。若能教育人者,再自己功夫極純,身體動作極其和順,折理亦極其明詳,令人容易領(lǐng)會,可以作后學(xué)之表率,如此人者,十人之中難得一二人矣。練拳術(shù)之道理,神氣貫通,形質(zhì)和順,剛?cè)崆?,法度長短,與曾文正公談書法,言乾坤二卦之理相同也。

  第三節(jié) 劉奇蘭論形意拳
  一則
  形意拳術(shù)之道,體用莫分,自己練者為體,行之于彼為用。自己練時,眼不可散亂,將視一極點處,或看自己之手,將神氣定住,內(nèi)外合一,不可移動,要用之于彼,或看彼上之兩眼,或看彼之中心,或看彼下之兩足。不要站定成式,不可專用成法,或掌或拳,望著就使,起落進退,變化不窮,是用智而取勝于敵也。若用成法,即能勝于人,亦是一時之僥幸耳。所應(yīng)曉者,須固住自己神氣,不使散亂,此謂無敵于天下也。
  二則
  形意拳經(jīng)云:“養(yǎng)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固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敵將之用者,“起如鋼銼,落如鉤竿。起似伏龍登天,落如霹雷擊地。起無形,落無蹤,起好似箭卷地風(fēng),束身而起,長身而落。起如箭,落如風(fēng),追風(fēng)趕月不放松。起如風(fēng),落如箭,打倒還嫌慢。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膽上如風(fēng)響,起落似箭鉆。遇敵要取勝,四梢俱要齊(是內(nèi)外誠實如一也)。進步不勝,必有膽寒之心”也。此是固靈根而動心者,敵將所用之法也。
  三則
  道藝之用者,心中空空洞洞,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而時出之?!叭瓱o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心無其心,心空也;身無其身,身空也。古人云:“所謂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謂真空”。雖空,乃至實至誠也。忽然有敵人來擊,心中并非有意打他(無意即無火也),隨彼意而應(yīng)之。拳經(jīng)云:“靜為本體,動為作用”,即是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無可無不可也。此是養(yǎng)靈根而靜心者所用之法也。夫練拳,至無拳無意之境,乃能與太虛同體,故用之奧妙而不可測。然能至是者,鮮矣。

  第四節(jié) 宋世榮論形意拳
  一則
  形意拳之道,是先將拳術(shù)已成之著法,玩而求之,而有得之于心焉,或吾胸中有千萬法可也,或吾胸中渾渾淪淪,無一著法亦可也。無一法者,是一氣之合也,以致于應(yīng)用之時,無可無不可也;有千萬法者,是一氣之流行也,應(yīng)敵之時,當(dāng)剛則剛,當(dāng)柔則柔,起落進退變化,皆可因敵而用之也。譬如千萬法者,是一形一著法也,一著法之中,亦皆能生生不已也。譬如練蛇形,蛇有拔草之精,至于蛇之盤旋曲伸,剛?cè)犰`妙等式,皆伊之性能也。兵法云:“譬如常蛇陣式,擊首則尾應(yīng),擊尾則道應(yīng),擊其中則道尾皆應(yīng)”,所以練一形之中,將伊之性能格物到至善處,用之于敵,可以循環(huán)無端,變化無窮,故能時措之宜也。一形之能力如此,十二形之能力皆如是也。內(nèi)中之道理,物之伸者,是吾拳之長勁也;物之曲者,是吾拳之短勁也,亦吾拳之劃勁也;物之曲曲彎轉(zhuǎn)者,是吾拳之柔勁也;物之往前直去猛快者,是吾拳之剛勁也。雖然,一物之性能剛?cè)崆?、縱橫變化、靈活巧妙,人有所不能及也。所以練形意拳術(shù)者,是格漸十二形之性能而得之于心,是能盡物之性也。亦是盡己之性也。因此練形意拳者,是效法天地化育萬物之道也。此理存之于內(nèi)而為德,用之于外而為道也。又內(nèi)勁者,內(nèi)為天德;外法者,外為王道。所以此拳之用,能以無可無不可也。
  二則
  形意拳術(shù),有道藝、武藝之分,有三體式單重、雙重之別。練武藝者,是雙重之姿勢,重心在于兩腿之間,全身用力,清濁不分,先后天不辨,用后天之意,引呼吸之氣,積蓄于丹田之內(nèi),其堅如鐵石,周身沉重,站立如同泰山一般。若與他人相較,不怕足踢、手擊,拳經(jīng)云:“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氣連心意隨時用,硬打硬進無遮攔”,此謂之濁源,所以為敵將之武藝也。若練到至善處,亦可以無敵于天下也。練道藝者,是三體式單重姿勢,前虛后實,重心在于后足,前足亦可虛、亦可實,心中不用力,先要虛其心,意思與丹道相合。丹書云靜坐要最初還虛,不能見本性,不見本性,用工皆是濁源,并非先天之真性也。拳術(shù)之理亦然,所以亦要最初還虛,不用后天之心意,亦并非全然不用。要全不用,成為頑空矣。所以用勁者,非用后天之拙力,皆是規(guī)矩中之用力耳。還虛者,丹書云:“中者,虛空之性體也。執(zhí)中者,還虛之功用也”。是故形意拳術(shù)起點有無極、太極、三體之式,其理是最初還之功用也。丹書云:“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chǎn)陰陽,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張”,是此意也。三體者,在身體,外為頭手足也,內(nèi)為上、中、下三田也。在拳中形意、八卦、太極三派之一體也。雖分三體之名,統(tǒng)體一陰陽也。陰陽總一太極也,即一氣也,亦即形意拳中起點無極之橫拳也。此橫拳者,是人本來之真心,空空洞洞,不掛著一毫之拙力,至虛至無,即太極也。所謂無名天地之始,但此虛無太極不是死的,乃是活的,其中有一點生機藏焉,此機名曰先天真一之氣,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也。此虛無中含此一氣,不有不無,非有非無,非色非空,活活潑潑的,又曰真空。真空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所謂有名萬物之母。虛無中,既有一點生機在內(nèi),是太極含一氣,一自虛無兆質(zhì)矣。此太極含一氣,是丹書所說的靜極而動,是虛極靜篤時,海底中有一點生機發(fā)動也,邵子云:“一陽初發(fā)動,萬物未生時”也。在拳術(shù)中,虛極時,橫拳圓滿無虧,內(nèi)中有一點靈機生焉。丹書云:“一氣既兆質(zhì),不能無動靜”,動為陽,靜為陰,是動靜既生于一氣,兩儀因此一氣開根也。動極而靜,靜極而動,劈崩鉆炮,起鉆落翻,精氣神,即于此而寓之矣。故此三體式內(nèi)之一點生候發(fā)動,而能至于無窮,所以謂之道藝也。
  三則
  靜坐功夫以呼吸調(diào)息,練拳術(shù)以手足動作為調(diào)息。起落進退,皆合規(guī)矩;手足動作,亦俱和順。內(nèi)外神形相合,謂之息調(diào)。以身體動作旋轉(zhuǎn),縱橫往來無有停滯,一氣流行,循環(huán)無端,謂之停息,亦謂之脫胎神化也。雖然一是動中求靜,一是靜中求動,二者似乎不同,其實內(nèi)中之道理則一也。

  第五節(jié) 車毅齋論形意拳
  形意拳之道,合于中庸之道也。其道中正廣大,至易至簡,不偏不倚,和而不流,包羅萬象,體物不遺,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密,其味無窮,皆實學(xué)也。惟是起初所學(xué),先要學(xué)一派,一派之中亦得專一形而學(xué)之,學(xué)而時習(xí)之,習(xí)之已熟,然后再學(xué)他形。各形純熟,再貫串統(tǒng)一而習(xí)之。習(xí)之極熟,全體各形之式,一形如一手之式,一手如一意之動,一意如同自虛空發(fā)出。所以練拳學(xué)者,自虛無而起,自虛無而還也。到此時,形意也,八卦也,太極也,諸形皆無,萬象皆空,混混淪淪,一渾氣然,何有太極,何有形意,何有八卦也。所以練拳術(shù)不在形式,只在神氣圓滿無虧而已。神氣圓滿,形式雖方,而亦能活動無滯。神氣不足,就是形式雖圓,動作亦不能靈通也。拳經(jīng)云:“尚德不尚力”,意在蓄神耳。用神意合丹田,先天真陽之氣,運化于周身,無微不至,以至于應(yīng)用,無處不有,無時不然,所謂物物一太極,物物一陰陽也。中庸云:“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亦是此拳之意義也。所以練拳術(shù)者,不可守定成法而應(yīng)用之。成法者,是初入門教人之規(guī)則,可以變化人之氣質(zhì),開人之智識,明人之心性,是化除后天之氣質(zhì),以復(fù)其先天之氣也。以至虛無之時,無所謂體,無所謂用,拳經(jīng)云:“靜為本體,動為作用”,是體用一源也。體用分言之:以體言,行止坐臥,一言一默,無往而不得其道也;以用言之,無可無不可也。余幼年間,血氣盛足,力量正大,法術(shù)記的頗多,用的亦熟、亦快。每逢與人相比較之時,觀彼之形式,可以用某種手法正合宜,技術(shù)淺者,占人一氣之先,往往勝人;遇著技術(shù)深者,觀其身式,用某種手法亦正合宜,一至彼之身邊,彼即隨式而變矣。自己的舊力未完,新力未生,往往再想變換手法,有來不及處,一時要進退不靈活,就敗于彼矣。以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將體式法身全都脫去,始悟前者所練體式,皆是血氣;所用之法術(shù),乃是成規(guī)。先前用法,中間皆有間斷,不能連手變化,皆因是后天用事,不得中和之故也。昔年有一某先生,亦是練拳之人,在余處閑談。彼憑著血氣力足,不明此拳之道理,暗中有不服之意,余此時正洗面,且吾洗面之姿勢,皆用騎馬式,并未注意于彼,不料彼要取玩笑,起身用腳望著余之后腰用腳踢去。彼足方到予之身邊,似挨未挨之時,予并未預(yù)料,譬如靜坐功夫,丹田之氣始動,心中之神意知覺,即速又望北接渡也。此時物到神知,予神形合一,身子一起,覺腰下有物碰出?;赜^,則彼跌出一丈有余,平身躺在地下。予先何從知彼之來,又無從知以何法應(yīng)之,此乃拳術(shù)無意中抖擻之神力也。至哉信乎。拳經(jīng)云:“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也。至此拳術(shù)無形無相,無我無他,只有一神之靈光,奧妙不測耳。拳經(jīng)云:“混元一氣吾道成,道成莫外五真形,真形內(nèi)藏真精神,神藏氣內(nèi)丹道成。如問真形須求真,要知真形合真相,真相合來有真訣,真訣合道得徹靈。養(yǎng)靈根而動心者,敵將也;養(yǎng)靈根而靜心者,修道也。武藝雖真竅不真,費盡心機枉勞神,祖師留下真妙訣,知者傳授要擇人。”

  第六節(jié) 張樹德論形意拳
  形意拳之道,不言器械。予初練之時,亦只疑無有槍刀劍術(shù)之類。予練槍法數(shù)十年,訪友數(shù)省,相遇名家,亦有數(shù)十余名,所練門派不同,亦各有所長。予自是而后,晝夜勤習(xí),方得其槍中之奧妙。昔年用槍,總以為自己身手快利,步法活動,用法多巧。然而與人相較,往往被人所制。后始知不乎形式法術(shù),有身如無身,有槍如無槍,運用只在一心耳(心即槍,槍即心也)。槍分三節(jié)八楞。用眼視定彼之形式,上中下三路,或梢節(jié),中節(jié),根節(jié),心一動而手足與槍合一,似蛟龍出水一般,直到彼身,彼即敗矣。方知手足動作,教練純熟,不令而行也。予自練形意拳以來,朝夕習(xí)練,將道理得之于身心,而又知行合一,故同一長短之槍,已覺自己之槍,昔用之似短,今用之則長。更覺善用者,不在槍之形式長短,全在拳中神意之妙用也。又方知拳術(shù)即劍術(shù)槍法,劍術(shù)槍法亦即拳術(shù)也。拳經(jīng)云:“心為元帥,眼為先鋒,手足為五營四哨,以拳為拳,以拳為槍,槍扎如射箭”即此意也。故此始悟形意拳術(shù),不言槍劍,因其道理中和,內(nèi)外如一,體物而不遺,無往而不得其道也。

  第七節(jié) 劉曉蘭論形意拳
  形意拳之道無他,不過變化人之氣質(zhì),得其中和而已。從一氣而分陰陽,從陰陽而分五行,從五行而還一氣。十二形之理,亦從一氣陰陽五行變化而生也。朱子云:“天以陰陽五行化生萬物,氣以成形,而理即敷焉”,即此意也。余從幼年練八極拳,功夫頗深,拳中應(yīng)用之法術(shù),如攙肘定肘擠肘挎肘等等之著法,亦極其純熟,與人相較,往往勝人,其后遇一能手,身軀靈變,或離或合,則吾法無所施,往往拘守成法而不能變,尚疑為自己功夫不純之過也。其后改練形意拳,習(xí)五行生克應(yīng)用之法則,如劈拳能破崩拳,以金克木;鉆拳能破炮拳,以水克火。習(xí)至數(shù)十年方悟所得之道,知行合一之理,心中極其虛靈,身形亦極其和順,內(nèi)外如一。又知五行拳互相生克:金克木,木亦能克金;金生水,水亦能生金。古人云互相遞為子孫之意也。以前所用之法則,而時應(yīng)用,無不隨時措之宜也,亦無入而不自得也。因此始知形意拳是個中和之體,萬物皆涵育于其中矣。

  第八節(jié) 李鏡齋論形意拳
  常有練拳術(shù)者,多有體用不合之情形,每見所練之體式,功夫極其純熟,氣力亦極大,然而所用之法則,常有與體式相違者,皆因是所練之體中形式不順,身心不合,則有悖戾之氣也。譬如儒家讀書,讀的極熟,看理亦極深,惟是所作出之文章,常有不順,亦是伊所看書之理,則有悖謬之處耶。雖然文武不同道,其理則一也。

  第九節(jié) 李存義論形意拳
  一則
  拳經(jīng)云:“靜為本體,動為作用,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是化勁練神還虛之用也。明、暗勁之體用,是將周身四肢松開,神氣縮回而沉于丹田,內(nèi)外合成一氣,再將兩目視定彼之兩目或四肢,自己不動,而為體也。若是發(fā)動,剛?cè)崆保v橫圜研,虛實之勁,起落進退,閃展伸縮,變化之法,此皆為用也。此是與人相較之時,分析體用之意義也。若論形意拳本旨之體用,是自己練趟子為之體,與人相較之時,按練時而應(yīng)之為之用也。虛實變化不自專用,因彼之所發(fā)之形式而生之也。
  二則
  余練習(xí)拳學(xué),一生不知用奸詐之心,先師亦常云:兵不厭詐。自己雖不用奸詐,然而不可不防他人。終身未嘗有意一次用奸詐之勝人,皆以實在功夫也。若以奸詐勝人,彼未必肯心服也。奸詐心有何益哉。與人相較,總是光明正大,不能暗藏奸心,或是勝人,或是敗于人,心中自然明曉,皆能于道理有益也。雖然奸詐自己不用,亦不可不防。惟是,彼之道理剛?cè)帷⑻搶?、巧拙不可不察也(此六字是道理中之變化也。奸詐者,不在道理之內(nèi),用好言語將人暗中穩(wěn)住,用出其不意打人也)。剛者,有明剛,有暗剛;柔者,有明柔,有暗柔也。明剛者,未與人交手時,周身動作神氣皆露于外。若是相較,彼一用力抓住吾手,如同鋼鉤一般,氣力似透于骨,自覺身體如同被人捆住一般。此是明剛中之內(nèi)勁也。暗剛者,與人相較,動作如平常,起落動作亦極和順,兩手相交,彼之手指軟似棉,用意一抓,神不只透于骨髓,而且牽連心中,如同觸電一般,此是暗剛中之內(nèi)勁也。明柔者,視此人之形式動作,毫無氣力,若是知者視之,雖身體柔軟無有氣力,然而身體動作身輕如羽,內(nèi)外如一,神氣周身并無一毫散亂之處,與彼交手時,抓之似有,再用手或打或撞而又似無。此人又毫不用意于己。此是明柔中之內(nèi)勁也。暗柔者,視之神氣威嚴(yán),如同泰山;若與人相較,兩手相交,其轉(zhuǎn)動如鋼球,手方到此人之身似硬,一用力打去則彼身中又極靈活,手如同鰾膠相似,胳膊如同鋼絲條一般,能將人以粘住或纏住,自己覺著諸方法不能得手,此人又無有一時格外用力,總是一氣流行,此是暗柔中之內(nèi)勁也。此是余與人道藝相交,兩人相較之經(jīng)驗也。以后學(xué)者若遇此四形式之人,量自己道理深淺,神氣之厚薄,而相較量。若是自己不能被彼之神氣欺住,可以與彼相較;若是見面先被彼神氣罩住,自己先懼一頭,就不可與彼較量。若無求道之心則己,若是有求道之心,只可虛心而恭敬之,以求其道也。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能如此視人,能如此待人,可以能無敵于天下也。并非人人能勝方為英雄也。虛實巧拙者,是彼此兩人一見面,數(shù)言就要相較,察彼之身形高矮,動作靈活不靈活,又看彼之神氣厚薄,一動一靜,言談之中,是內(nèi)家是外家,先不可驟然取勝于人,先用虛手以探試之,等彼之動作,或虛或?qū)?,或巧或拙,一露形跡,勝敗可以知其大概矣。被人所敗不必言矣。若是勝于人亦是道理中之勝人也。就是被人所敗,亦不能用奸詐之心也。余所以練拳一生,總是以道服人也。以上諸先師亦常言之,亦是余一生所經(jīng)驗之事也。以后學(xué)者,雖然不用奸詐,不可不防奸詐,莫學(xué)余忠厚,時常被人所欺也。

  第十節(jié) 田靜杰論形意拳
  形意拳術(shù)之理,本是不偏不倚,中正和平,自然一氣流行之道也。拳經(jīng)云:“身式不可前栽,不可后仰,不可左斜,不可右歪”,即不偏不倚之意也。其氣卷之則退藏于密(即丹田也),放之則彌六合(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是內(nèi)三合也。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是外三合也)。練之發(fā)著于十二形之中(十二形為萬形之綱也)。身體動作因著形式,有上下大小之分,動靜剛?cè)嶂校鹇溥M退之式,伸縮隱現(xiàn)之機也。雖然外體動作有萬形之分,而內(nèi)運用一以貫之也。

  第十一節(jié) 李奎元論形意拳
  一則
  形意拳術(shù)之道,意即人之元性也,在天地則為土(土者,天地之性;性者,人身之土也),在人則為性,在拳則為橫。橫者,即拳中先天圓滿中和之一氣也。內(nèi)包四德,即劈崩鉆炮也,亦即真意也。形意者,是人之周身四肢動作,從其規(guī)矩,順其自然,外不乖于形式,內(nèi)不悖于神氣。外面形式之順,則內(nèi)中神氣之和;外面形式之正,是內(nèi)中意氣之中。是故見其外,知其內(nèi);誠于內(nèi),形于外,即內(nèi)外合而為一者也。先賢云:“得其一而萬事畢”,此為形意二字大概之意義也。
  坐功雖云靜極而生動,丹田之動是外來之氣動,其實還是意動,群陰剝盡一陽來復(fù),是陰之靜極而生動矣。丹書練己篇云:“己者,我之真性,靜則為性,動則為意,妙用則為神也。不靜則真意不動,真意不動,而何有妙用乎”。所以動者,是真意。練拳術(shù)到至善處,亦是性至靜,真意發(fā)動,而妙用即是神也。至于坐功靜極而動采,取火候之老嫩,法輪升降之歸根,亦不外性靜意動,一神之妙用也。
  二則
  練形意拳術(shù),頭層明勁,垂肩墜肘塌腰,與寫字之功夫,往下按筆意思相同也。二層練暗勁,松勁往外開勁縮勁,各處之勁與寫字提筆意思相同也。頂頭蹬足,是按中有提,提中有按也。三層練化勁,以上之勁,俱有而不覺有,只有神行妙用,與之隨意作草書者,意思相同也。其言拳之規(guī)則法度,神氣結(jié)構(gòu),轉(zhuǎn)折形質(zhì),與曾文正公家書輪書字,言乾坤二卦,并禮樂之意者,道理亦相同也。
  三則
  形意拳術(shù)之道,勿拘于形式,亦不可專務(wù)于形式,二者皆非正道,先師云:法術(shù)規(guī)矩在假師傳,道理巧妙須自己悟會。故練拳術(shù)者,不可以練偏僻奇異之形式,而身為其所拘。亦不可以練散亂無章之拳術(shù),而不能通其道。所以練拳術(shù)者,先要求明師得良友,心思會悟,身體力行,日日習(xí)練,不可間斷,方能有得也。不如是,混混沌沌一生,茫然無所知也。俗語云:“世上無難事,就怕心不?!?,世人皆云拳術(shù)道理深遠(yuǎn),不好求,實則不然。中庸云:“道不遠(yuǎn)人,人之為道而遠(yuǎn)人”。天地之間,萬物之理,皆道之流行分散耳。人為一小天地,亦天地間之一物也。故我身中之陰陽,即天地之陰陽也;萬物之理,亦即我身中之理也。大學(xué)注云:“心在內(nèi),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于心”,易注云:“遠(yuǎn)在六合以外,近在一身之中,遠(yuǎn)取諸物,近取諸身”,天地之大,六合之遠(yuǎn),萬物之理,莫不在我一身之中。其拳始言一理,即形意拳中之太極三體式之起點也,中散為萬事,即陰陽五行十二形,以至各形之理,無微不至也。末復(fù)合為一理者,即各形之理,總而合之內(nèi)外如一也。放之則彌六合者,即身體形式伸展,內(nèi)中神氣放開,圓滿無缺也。高者如同極于天也,遠(yuǎn)者如至六合之外也。卷之則退藏于密者,即神氣縮至于丹田,至虛至無之意義也。遠(yuǎn)取諸物者,譬如蛇之一物,曲屈天矯,來去如風(fēng),吾欲取其意也。近取諸身者,若練蛇形須研究其形,是五行拳中何行合化而生出此形之勁也。勁者,即內(nèi)中神氣貫通之氣也。所以要看此形之行動,頭尾身,伸縮盤旋三節(jié)一氣,無一毫之勉強也。物之性能,柔中有剛,剛中有柔。柔者,如同絲帶相似;剛者,纏住別物之體,如鋼絲相似。再將物之形式動作靈活、曲折、剛?cè)嶂?,而意會之,再自己身體力行而效之,功久自然得著此物之形式性能,與我之性能合而為一矣。此形之性能,格物通了,再格物他形之性能。十二形之理亦然。以至于萬形之理,只要一動一靜,驟然視見,與我之意相感,忽覺與我身中之道相合,即可仿效此物之動作,而運用之。所以練拳術(shù)者,宜虛心博問,不可自是。余昔年與人相較槍拳之時,即敗于人之手,然而又借此他勝我之法術(shù),而得明我所練之道理也。是故拳術(shù)即道理,道理即拳術(shù)。天地萬物無不可效法也,即世人亦無不可作我之師與友也。所以余幼年練拳術(shù),性情異常剛愎,總覺已高于人,自拜郭云深先生為師,教授形意拳術(shù),得著門徑,又得先生循循善誘,自己用功,晝夜不斷,又得良友相助,忽然豁然明悟,心闊似海,回思昔日所練所行,諸事皆非,自覺心中愧悔,毛發(fā)悚懼,自此而知古人云:“求圣求賢在于己,功名富貴在于命”。練拳術(shù)者,關(guān)于人之一生禍福,后學(xué)者不可不知也。自此以后不敢言己之長,議人之短,知道理之無窮,俗云:“強中自有強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心中戰(zhàn)戰(zhàn)兢兢,須臾不敢離此道理,一生亦不敢驕矜于人也。
  四則
  形意拳之道,練之有無數(shù)之曲折層次,亦有無數(shù)之魔力混亂,一有不察,拳中無數(shù)之弊病出焉。故練者,先以心中虛空為體,以神氣相交為用,以腰為主宰,以丹田為根,以三體式為基礎(chǔ),以九要之規(guī)模為練拳之具,以五行十二形為拳中之物,故將所發(fā)出散亂之氣,順中用逆縮回,歸于丹田,用呼吸鍛煉,不用口鼻呼吸,要用真息積于丹田。口中之呼吸,舌頂上腭,口似張非張,似吻非吻,還照常呼吸,不可有一毫之勉強,要純?nèi)巫匀欢?。所以要除三害(挺胸、提腹、努氣,是練形意拳之大弊病也)。或有練的?guī)矩不合,自己不知,身形亦覺和順,心中亦覺自如,然而練至數(shù)年功夫,拳術(shù)之內(nèi)外不覺有進步,以通者觀之,是入于俗派自然之魔力也?;蛴芯氄?,手足動作亦整齊,內(nèi)外之氣亦合的住,以旁人觀之,周身之力量,看著亦極大無窮,自覺亦復(fù)如是,惟是與人相較,放在人家之身上,不覺有力,知者云:是被拘魔所捆也。因兩肩根、兩胯里根不舒展,不知內(nèi)開外合之故也,如此雖練一生,身體不能如羽毛之輕靈也。又有時常每日練習(xí)身形亦和順,心中亦舒暢,忽然一朝,身形練著亦不順,腹中覺著亦不合,所練的姿勢起落進退亦覺不對,而心中時覺郁悶,知者云是到疑團之地也。其實拳術(shù)確有進步,此時不可停工,千萬不可被疑魔所阻,即速求師說明道理而練去,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里精粗之無不到,而吾拳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至此,諸魔盡去,道理不能有所阻也。邱祖云:“經(jīng)一番魔亂,長一層福力也”。
  第十二節(jié) 耿誠信論形意拳
  幼年練習(xí)拳術(shù)之時,肝火太盛,血氣甚旺,往往與人無故不相和,視同道如仇敵,自己常常自煩自惱,此身為拙勁所拘,不知自己有多大力量。有友人介紹深州劉奇蘭先生,拜伊為門下,先生云:此形意拳,是變化氣質(zhì)之道,復(fù)還于初,非是求后天血氣之力也。自練初步明勁之功夫,四五年之時,自覺周身之氣質(zhì),腹內(nèi)之性情,與前大不相同,回思昔年所作之事,對于人所發(fā)之性情言語,時時心中甚覺愧悔。自此而后,習(xí)練暗勁,又五六年,身中內(nèi)外之景況,與練明勁之時,又不同矣。每見同道之人,無不相合。遇有技術(shù)在我以上者,亦無不稱揚之,此時自己心中之技術(shù),還有一點吝嗇之心,不肯輕示于人。嗣又遷于化勁,習(xí)之又至五六年功夫,由身體內(nèi)外剛?cè)嵯嗪现畡哦鴿u化至于無此,至此方覺腹內(nèi)空空洞洞、渾渾淪淪,無形無象,無我無他之境矣。自此方無有彼此之分,門戶之見,遇有同道者,無所不愛?;蛴芯毩?xí)未及于道者,無不憐憫而欲教之。偶遇同道之人相比較者,并無先存一個打人之心在內(nèi),所用所發(fā)皆是道理,亦無入而不自得矣。此時,方知形意拳是個中和之道理,所以能變化人之氣質(zhì),而入于道也。

  第十三節(jié) 周明泰論形意拳
  形意拳之道,練體之時,周身要活動,不可拘束,拳經(jīng)云十六處練法之中,雖有四就之說(就者,束身也),束身非拘也,是將身縮住,內(nèi)開外合,雖往回縮,外形之式要舒展,順中有逆,逆中有順,是故形意拳之道,內(nèi)中之神氣要中正相交,外形之姿勢,要和順不悖,所以練體之時,周身內(nèi)外不要拘束也。練體之時,不可拘束,然而所用之時,外形亦不可有散亂之式,內(nèi)中不可有驕懼之心,就是遇武術(shù)至淺之人,或遇不識武術(shù)之人,內(nèi)中不可有驕傲之心存,亦不可以一手法必勝他人。務(wù)要先將自己之兩手,或虛或?qū)崳`活不可拘力,兩足之進退要便利不可停滯?;蛞欢郑蛉迨植痪?,將伊之虛實真情引出,再因時而進之,可以能勝他人也。倘若遇武術(shù)高超之人,知其功夫極深,亦見其身體動作神形相合,己心中亦贊美伊之功夫,亦不可生恐懼之心,務(wù)要將神氣貫注,兩目視定伊之兩眼之順逆,再視伊之兩手兩足,或虛實、或進退。相交之時,彼進我退,彼退我進,彼剛我柔,彼短我長,彼長我短,亦得量彼之真假靈實而應(yīng)之,不可拘定一成法而必勝于人也。如此用法,雖然不能勝于彼亦不能一交手,即敗于彼也。故練拳術(shù)之道,不可自負(fù)其能,無敵于天下也。亦不可有恐懼心,不敢與人相較也。所以務(wù)要知己知彼。知己不知彼不能勝人,知彼而不知己亦不能勝人,故能知己知彼,可以能勝人,而亦能成為大英雄之名也。

  第十四節(jié) 許占鰲論形意拳
  一則
  練形意拳之道,萬不可有輕忽易視之心。五行十二形,以為七日學(xué)一形,或十日學(xué)一形,大約少者半年,可以學(xué)完,多者一年之功夫足以學(xué)完全矣。如此練形意拳,至于終身不能有所得也。所會者,不過拳之形式與皮毛耳?;蛘哂种巳览砭?,不易得之于身,而有畏難之心,總疑一形兩形,大約三年五年,亦不能得其精微,若于全形之道理,大約終身亦得不完全矣。二者有一,雖然習(xí)練,始終不能有成也。二者若是全無,再虛心求老師傳授。第一三害之病不可有,第二九要之規(guī)矩要真切,第三三體式要多站。九要要整齊,身子外形要中正,心中要虛空,神氣呼吸要自然,形式要和順。不如此,不能開手開步練習(xí)也。若是誠意練習(xí),總要勿求速效。一日不和順,明日再站;一月不和順,下月再站。因三體式是變化人之氣質(zhì)之始,并非要求血氣之力,是去自己之病耳(拙氣拙力之?。?。所以站三體式者,有遲速不等,因人之氣質(zhì)稟受不同也。至于開手開步練習(xí),一形不順不能練他形。一月不順,下月再練;半年不順,一年練。練至身體和順,再練他形,非是形式不熟,亦是內(nèi)中之氣質(zhì)未變化耳。一形通順,再練他形,自易通順,而其余各形,皆可一氣貫通。拳經(jīng)云:一通無不通也。所以練形意拳者,勿求速效,勿生厭煩之心。務(wù)要有恒,作為自己一生始終修身之工課。不管效驗不效驗,如此練去,功夫自然有得也。
  二則
  形意拳術(shù)三體式者,天、地、人三才之象也,即人身中之頭、手、足也。亦即形意、八卦、太極拳三派合一之體也。此式是虛而生一氣,是自靜而動也。太極兩儀至于三體式,是由動而靜也。再致虛極靜篤時還于本性。此性是先天之性,不是后天之性,此是形意拳術(shù)之本體也。此三體式,非是后天拙力血氣所為,乃是拳中規(guī)矩傳受而致也。此是拳術(shù)最初還虛之道也。此理與靜坐之工相合也。靜坐要最初還虛,俟虛極靜篤時,海底而生知覺,要動而后覺,是先天動,不可知而后動,知后而動,是后天忘想而生動也。俟一陽動時,即速回光返照,凝神入于氣穴,神氣相交,二氣合成一氣,再有傳授文武火候老嫩,呼吸得法,能以鍛煉進退升降,亦可以次而行功也。因此是最初還虛,血氣不能加于其內(nèi),心中空空洞洞,即是明心見性矣。前者自虛無至三體式,是由靜而動,動而復(fù)靜,是拳中起鉆落翻之未發(fā),謂之中也。中者,是未發(fā)之和也。三體重生萬物張者,是靜極而再動,此是起鉆落翻已發(fā)也。已發(fā),是拳之橫拳起也。內(nèi)中之五行拳十二形拳,以致萬形,皆由此而生也。中庸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不動是未發(fā)之中也。動作能循環(huán)三體式之本體,是已發(fā)自和也。和者是已發(fā)之中也。將所練之拳術(shù),有過由不及而之氣質(zhì)仰而就,仰而止,教人改氣質(zhì)復(fù)歸于中,是之謂教也。故形意拳之內(nèi)勁是由此中和而生也。俗語云拳中之內(nèi)勁是鼓小腹硬如堅石,非也。所以形意拳之內(nèi)勁是人之元神元氣相合,不偏不倚,和而不流,無過不及,自無而有,自微而著,自小而大,由一氣之動而發(fā)于周身,活活潑潑無物不有,無時不然,中庸云:“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密”,其味無窮,皆是拳之內(nèi)勁也。善練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三體式,無論變更何形,非禮不動(禮即拳中之規(guī)矩姿勢也),所以修身也。故一動一靜,一言一默,行止坐臥皆有規(guī)矩,所以此道動作是純?nèi)巫匀?,非免強而作也。古人云:?nèi)為天德外為王道,并非霸術(shù)所行,亦是此拳之意義也。
  第五章 八卦拳

  程廷華論八卦拳
  練八卦拳之道,先得明師傳授,曉拳中之意義,并先后之次序,其實八卦,本是一氣變化之分(一氣者,即太極也),一氣仍是八卦、四象、兩儀之合。是故太極之外無八卦,八卦兩儀四象之外亦無太極也。所以一氣八卦為其體,六十四變,以及七十二暗足互為其用。體亦謂之用,用亦謂之體,體用一源,動靜一道。遠(yuǎn)在六合以外,近在一合身中。一動一靜,一言一默,莫不有卦象焉,莫不有體用焉,亦莫不有八卦之道焉。其道至大而無不包,其用至神而無不存。若是言練,先曉伸縮旋轉(zhuǎn)圜研之理。先以伸縮而言之??s者,是由高而縮于矮,由前而縮于后。從高而縮于矮之情形,身子如同縮至于深淵,從前而縮于后之意思,身體如同縮至于深窟。若是論身體伸長而言之,伸者自身體縮至極矮極微處,再往上伸去如同手捫于天,往遠(yuǎn)伸去又同手探于海角,此是拳中開合抽長之精意,古人云:“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密”。所以八卦拳之道無內(nèi)外也。研者身轉(zhuǎn)如同幾微的螺絲細(xì)軸一般,身體有研轉(zhuǎn)之形,而內(nèi)中之軸無離此地之意也。旋轉(zhuǎn)之,是放開步法,邁足望著圓圈一旋轉(zhuǎn),如身體轉(zhuǎn)九萬里之地球一圈之意也。至于身體剛?cè)?,如玲瓏透體,活活潑潑,流行無滯,又內(nèi)中規(guī)矩的的確確不易。胳膊百練之純鋼,化為繞指之柔;兩足動作,皆勾股三角;兩手之運用,又合弧切八線。所以數(shù)不離理,理不離數(shù),理數(shù)兼該,乃得萬全也。將此道得之于身心,可以獨善其身,亦可以兼善天下。身之所行是孝弟忠信,無事口中可以常念阿彌陀佛,行動不離圣賢之道。心中亦不離仙佛之門。非知此,不足以言練八卦拳術(shù)也;亦非如此,不能得著八卦拳之妙道也。
  第六章 太極拳

  郝為真論太極拳
  練太極拳有三層之意思。初層練習(xí),身體如在水中,兩足踏地,周身與手足動作如有水之阻力。第二層練習(xí),身體手足動作如在水中而兩足已浮起不著地,如長泅者浮游其間,皆自如也。第三層練習(xí),身體愈輕靈,兩足如在水面上行,到此時之景況,心中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心中不敢有一毫放肆之意。神氣稍為一散亂,即恐身體沉下也。拳經(jīng)云:“神氣四肢,總要完整,一有不整,身必散亂,必至偏倚,而不能有靈活之妙用”,即此意也。又云:知己功夫,在練十三式;或欲知人,須有伴侶。二人每日打四手(即捧履擠按也),工久即可知人之虛實、輕重,隨時而能用矣。倘若無人與自己打手,與一不動之物,當(dāng)為人,用兩手,或身體,與此物相較,視定物之中心,或粘或走或靠,手足總要相合,或如粘住他的意思,或如似挨未挨他的意思,身子內(nèi)外總要虛空靈活,工久身體亦可以能靈活矣?;蚴亲约号c一個能活動之物,物之動去,我可以隨著物之來去,以兩手接隨之,身體曲伸往來,上下相隨,內(nèi)外一氣,如同與人相較一般。仍是求不即不離,不丟不頂之意也。如此,心思會悟,身體力行,功久引進落空之法,亦可以隨心所欲而用之也。此是自己用工,無有伴侶之法則也。郝為真先生與陳秀峰先生所練之架子不同,而應(yīng)用之法術(shù),同者極多,所不同者,各有心得之處或不一也。
  陳秀峰論太極拳
  太極八卦與六十四卦,即手足四干四枝共六十四卦也。與程廷華先生言游身八卦并六十四卦,兩派之形式用法不同,其理則一也。陳秀峰所用太極八卦或粘或走,或剛或柔,并散手之用,總是在不即不離內(nèi)求玄妙,不丟不頂中討消息,以至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動作所發(fā)之神氣,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程廷華先生所用之游身八卦,或粘或走,或開或合,或離或即,或頂或丟,忽隱忽現(xiàn),或忽然一離,相去一丈余遠(yuǎn),忽然而回,即在目前,或用全體之力,或用一手,或二指,或一指之一節(jié),忽虛忽實,忽剛忽柔,無有定形,變化不測。形意、八卦、太極三家,諸位先生所練之形式不同,其理皆合,其應(yīng)用亦各有所當(dāng)也。

  第七章 形意拳譜摘要
  拳經(jīng)云:形意拳之道有“七拳”、“八要”、“二總”、“三毒”、“五惡”、“六猛”、“六方”、“十目”、“十三格”、“十四處打法”、“十六處練法”、“九十一拳”、“一百零三槍”之論??趾髮W(xué)者未見過拳經(jīng),不知有此,故述之以明其意?! ?br />  七拳:頭、肩、肘、手、胯、膝、足。
  八字:斬(劈拳也),截(鉆拳也),裹(橫拳也),跨(崩拳也),挑(踐拳亦即燕形也),頂(蛇拳也),云(鼉形也),領(lǐng)(蛇形也)。  
  二總:三拳、三棍為二總。(三拳是天、地、人、生法無窮。三棍是天、地、人、生生不已)?! ?br />  三毒:三拳、三棍精熟悉為三毒。  
  五惡:得其五精,即為五惡。  
  六猛:六合練成,即為六猛。  
  六方:內(nèi)外合一家,為六方?! ?br />  八要:心定神寧,神寧心安,心安清凈。清凈無物,無物氣行、氣行絕象,絕象覺明,覺明則神氣相通,萬氣歸矣?! ?br />  十目:即十目所視之意?! ?br />  十三格:自七拳格起,至土、農(nóng)、工、商為十三格?! ?br />  十四打法:手、肘、肩、胯、膝、足左右共十二拳,頭為一拳、臀為一拳、共為十四拳名為七拳,故有十四處打法,此十四處打法變之則有萬法,合之則為五行,兩儀而仍歸一氣也?! ?br />  十六處練法:一寸、二踐、三鉆、四就、五夾、六合、七齊、八正、九脛、十驚、十一起落、十二進退、十三陰陽、十四五行、十五動靜、十六虛實?!?br />  寸:足步也。踐:腿也。鉆:身也。就:束身也。夾:如剪夾之夾也。合:內(nèi)外六合也。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是為內(nèi)三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是為外三合。齊:毒疾也、內(nèi)外如一 。正:直也,看正卻是斜,看斜卻是正。脛:手摩內(nèi)五行也。
  驚:驚起四梢也,火機―發(fā)物必落。起落:起是去也,落是打也,起亦打,落亦打,起落如水之翻浪方謂起落也。進退:進是步低,退是步高,進退不知枉學(xué)藝。 陰陽:看陰而卻有陽,看陽而卻有陰,天地陰陽相合能以下雨,拳術(shù)陰陽相合才能打人,成其一塊皆為陰陽之氣也。 五行:內(nèi)五行要動,外五行要隨。動靜:靜為本體,動為作用,若言其靜,未露其機,若言其動,未見其跡,動靜是發(fā)而未發(fā)之間,謂之動靜也。虛實:虛是精也,實是靈也,精靈皆有,成其虛實,拳經(jīng)歌曰:精養(yǎng)靈根氣養(yǎng)神,養(yǎng)功養(yǎng)道見天真,丹田養(yǎng)就長命寶,萬兩黃金不與人。
  九十一拳:三拳分為二十一拳,五行生克是十拳、分為七十拳、共九十一拳。一拳分為七拳是;前打、后打、左打、右打、不打、打打、不打打打。
  一百零三槍:天、地、人三槍、各分四槍是三四一十二槍,五行五槍,是五七三十五槍。八卦八槍,是七八五十六槍,共一百零三槍也。   
  頭打落意隨足走,起而未起中央;腳踏中門搶他位,就是神仙亦難防;肩打一陰反一陽,兩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憑蓋他意,舒展二字一命亡;肘打去意上胸膛,起手好似虎捕羊;或在里撥一旁走,后手只在肋下藏;拳打三節(jié)不見形,如見形影不為能。能在一思進,莫在一思存;能在一氣先,莫在一氣后??璐蛑泄?jié)并相連,陰陽相合得之難;外胯好似魚打挺,里胯藏步變勢難;膝打幾處人不明,好似猛虎出木籠;和身展轉(zhuǎn)不停勢,左右明撥任意行;腳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憑后足蹬。與人較勇無需備,去意好似卷地風(fēng)。
  赤肚子胎息訣云:“氣穴之間,昔人名之曰生門死戶(氣穴指肚臍),又謂之天地之根。凝神于此,久之元氣自充,元神日旺。神旺則氣暢,氣暢則血融,血融則骨強,骨強則髓滿,髓滿則腹盈,腹盈則下實,下實則行步輕健,動作不疲,四體康健,顏色如桃,去仙不遠(yuǎn)矣?!?br />
  第八章 練拳經(jīng)驗及三派之精意
  余自幼練拳以來,聞諸先生之言,云:拳即是道。余聞之懷疑。至練暗勁,剛?cè)岷弦?,動作靈妙,一任心之自然,與同道人研究,彼此各有所會。惟練化勁之后,內(nèi)中消息與同道人言之,知者多不肯言,不知者茫然莫解,故筆之于書,以示同道。倘有經(jīng)此景況者,可以互相研究,以歸至善。余練化勁所經(jīng)者,每日練一形之式,到停式時,立正,心中神氣一定,每覺下部海底處(即陰橋穴處)如有物萌動。初不甚著意。每日練之有動之時,亦有不動之時,日久亦有動之甚久之時,亦有不動之時,漸漸練于停式,心中一定,如欲泄漏者。想丹書坐功,有真陽發(fā)動之語,可以采取。彼是靜中動,練靜坐者,知者亦頗多,乃彼是靜中求動也。此是拳術(shù)動中求靜,不知能消化否,又想拳經(jīng)亦有“處處行持不可移”之言,每日功夫總不間斷。以后練至一停式,周身就有發(fā)空之景象,真陽亦發(fā)動而欲泄。此情形似柳華陽先生所云:復(fù)覺真元之意思也。自覺身子一毫亦不敢動,動即要泄矣。心想仍用拳術(shù)之法以化之。內(nèi)中之意,虛靈下沉,注于丹田,下邊用虛靈之意,提住谷道,內(nèi)外之意思仍如練拳趟子。一般意注于丹田片時,陽即收縮,萌動者上移于丹田矣。此時周身融和,綿綿不斷。當(dāng)時尚不知采取轉(zhuǎn)法輪之理,而丹田內(nèi),如同兩物相爭之狀況,四五小時,方漸漸安靜,心想不動之理,是余練拳術(shù)之時,呼吸二息仍在丹田之中,至于不練之時,雖言談呼吸,并不妨礙內(nèi)中之真息,并非有意存照,是無時不然也。莊子云:“有真人呼吸以踵”,大約即此意也。因有不息而息之火,將此動物消化,暢達于周身也。以后又如前運用,仍提在丹田,仍是練拳趟子,內(nèi)外總是一氣,緩緩悠悠練之,不敢有一毫之不平穩(wěn)處,動作練時,內(nèi)中四肢融融,綿綿虛空,與前站著之景況無異。亦有練一趟而不動者,亦有練二趟而不動者,嗣后亦有動時,仍是提至丹田,而動練拳之內(nèi)呼吸,轉(zhuǎn)法輪用意之用于丹田,以神轉(zhuǎn)息而轉(zhuǎn)之,從尾閭至夾脊,至玉枕,至天頂而下,與靜坐功夫相同,下至丹田。亦有二三轉(zhuǎn)而不動者,亦有三四轉(zhuǎn)而不動者,所轉(zhuǎn)者與所練趟子消化之意相同。以后有不練之時,或坐立,或行動,內(nèi)中仍以用練拳之呼吸,身子行路亦可以消化矣。以后甚至于睡熟,內(nèi)中忽動,動而即醒,仍以用練拳之呼吸而消化之,以后睡熟而內(nèi)中不動,內(nèi)外周身四肢,忽然似空,周身融融和和,如沐如浴之景況。睡時,亦有如此情形,而夢中亦能用神意呼吸而化之。因醒后,已知夢中之情形而化之也。以后練拳術(shù)睡熟時,內(nèi)中即不動矣。后只有睡熟時,內(nèi)外忽然有虛空之時,白天行止坐臥,四肢亦有發(fā)空之時,身中之情意,異常舒暢。每逢晚上練過拳術(shù),夜間睡熟時,身中發(fā)虛空之時多;晚上要不練拳術(shù),睡時發(fā)虛空之時較少。以后知丹道有氣消之弊病。自己體察內(nèi)外之情形,人道縮至甚小,消除百病,精神有增無減,以后靜坐亦如此,練拳亦如此,到此方知拳術(shù)與丹道是一理也。以上是余練拳術(shù),自己身體內(nèi)外之所經(jīng)驗也,故書之以告同志。
  拳術(shù)至練虛合道,是將真意化到至虛至無之境,不動之時,內(nèi)中寂然,空虛無一動其心,至于忽然有不測之事,雖不見不聞而能覺而避之。中庸云:“至誠之道可以前知”,是此意也。能到至誠之道者,三派拳術(shù)中,余知有四人而已。形意拳李洛能先生,八卦拳董海川先生,太極拳楊露禪先生,武禹襄先生。四位先生皆有不見不聞之知覺。其余諸先生,皆是見聞之知覺而已。如外不有測之事,只要眼見耳聞,無論來者如何疾快,俱能躲閃。因其功夫入于虛境而未到于至虛,不能有不見不聞之知覺也。其練他派拳術(shù)者,亦常聞有此境界,未能詳其姓氏,故未錄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