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沔書【金陵古金石攷】
蘇子瞻書漁家傲詞
送王勝之在白鷺亭【金陵古金石攷】
蘇子瞻三過堂詩刻
在永興寺何大監(jiān)祠堂壁上見金陵瑣事【金陵古金石攷】
黃山谷書韓文公城南詩
山谷紹圣五年五月上荔枝灘舟中書此贈陳徳之元提舉李浩刻在府學尊經(jīng)閣下【金陵古金石攷】
張文潛書李太白鳳凰臺詩
馬光祖跋倪垕刻在鳳凰臺上【金陵古金石攷】
朱文公書邵堯夫游伊洛詩
刻在徽州明尚書楊寜取置南國子監(jiān)【金陵古金石攷】
趙忠肅公秋風詩
馬光祖書【金陵古金石攷】
讀書城南詩
朱協(xié)極書在蘇州府學【寒山金石林】
海市詩
東坡書在登州【寒山金石林】
杜工部古柏行
龍巖草書在陜西【寒山金石林】
宋神宗詩
賜彥博【彥字上用御書之寳】
四紀忠勞著三朝聞望隆亨茲難老祉報在不言功富矣勲彌大居焉貎甚沖西都舊士女白首瞻公
文潞公記
御賜詩記
元豐三年季秋 皇帝行大饗之禮于 明堂臣方守魏被召侍 祠大禮慶成后四日特蒙 制恩進位太尉保厘洛郊臣犬馬之年七十有五前此累年章十數(shù)上以求致仕 圣慈俯憐舊物曲念老臣皆未之許今復優(yōu)進公位 俾守別都自顧衰殘非敢當克俯伏辭避至于再三訖不獲 命乃以閏月二十三日 陛辭翌日出 都仍錫宴于瓊林苑悉以二府大臣押伴既又 臨遣中使內(nèi)出寳器 俾釂天醴以極魚藻之樂及賜 御詩以寵其行【臣】伏
思蒙厚恩荷 殊渥自近世逮本朝以來未有其比則有弼臣惇奉 詔作序事義詳矣臣雖窮極語言不能盡意惟知負戴天地生成之徳感極而繼之以泣恭惟 陛下聰明睿智煥乎有文 帝庸作歌光紹前典伏自 臨御以來十有四載而英韶之韻云漢之章百執(zhí)愿聞萬物思覩者乆矣曽未之得夫何老臣首蒙 天賜至榮至幸超絶等倫始在 都門則已傳布于 宮省尋抵洛宅又得診示于吏民是用圖金刻石以永其傳將與夫日月并期 天地同久復使臣之子子孫孫相繼率勵保之守之亦克永世至于老臣為不朽矣元豐四年正月三日河東節(jié)度管內(nèi)觀察處置等使守太尉開府儀同三司行太原尹判河南府事西京留守司公事兼畿內(nèi)勸農(nóng)使上柱國潞國公食邑二萬三千六百戶食實封一萬一百戶【臣】文彥愽謹記
六藝之一録卷九十六
<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六藝之一錄>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九十七 錢塘倪濤撰
石刻文字七十三
宋刻【題名】
宋陳從古題名
右不知所刻處其語云至和二年歳次乙未夏六月下旬休新醸抿熟佳果探成清泉可潄芳樹堪倚郡守陳從古率通判王希顔邑令孫奕臺幙陳確從事趙頡杜仁壽防于巖石之上醉書以記共六十六字楷法精妙予每愛之俟詳考以訂其所在【?牘記】
瑯琊山題名
右簡翁藏瑯琊山諸賢題名一帙內(nèi)有云治平二年秋八月癸卯哉生魄伯兄子美與余挈防子世偉為瑯邪之逰觀月于曉光亭宿了了堂詰朝西觀瑯邪洞飲寒泉并煮茶而還又明日徃觀廣照上人之塔由南嶺路以歸自初及今至山者三而未有如茲逰之勝且悉也滁人雍成之為客長老僧繼詮在行責授滁州團練副使錢公輔題又后書云甲辰仲兄子玉續(xù)至余曩讀滁志恨不載諸聞人題名今觀此裒然巨函既已快古跡之未湮而讀之至此又如身在千巖萬壑中者然則古人謂游名山飛鴻踏雪題名只如雪后指爪者豈真無所見哉【?牘記】
董元康題名
長清董元康權宰奉高挈家逰瑤池館觀元功弟題字愴然久之政和四年七月二十一日質(zhì)贄侍行右小石刻在岱岳觀予既録唐碑往還數(shù)四道士謂予曰昨發(fā)地得石刻二請觀之其文亦可采因附焉下題因此
盛勛題名
政和戊戌仲夏二十九日被防決獄恭謁祠下飰此轉(zhuǎn)運判官盛勛公達題男志修侍行
右小石刻在岱岳觀戊戌乃政和八年其年十一月己酉朔改元重和曰決獄者讞而決之古無仲夏斬決之事也【求古録】
范致君題名
武夷范致君久慕仙風自楚之魯遂登泰山以望八極之表有宋大觀元年正月廿三日記于是碑右小石刻在泰山南麓后土廟【求古録】
錢伯言題名
宣和己亥九月廿四日面奉玉音至奉符催視岳祠后一月伯言至自兗明日具香燭以告上防而罷醮于防真宮獨登瑞云亭早飯于行館遂同令冦庠丞呂光問祠官曺欽承萊蕪令韓僖道士蘇彥弼謁岱岳觀留連祠上復自金母洞過青帝觀觀文僖丞相遺刻遂游白龍?zhí)兜煊酚裱坑谒袗燮淙畡倌讼嗯c策杖散歩還過雞籠峯始復有輿躬走社首山視禪壇訪遺跡晚入乾元觀小飲翠陰亭而歸知襲慶軍府事錢伯言題
右碑舊在宋天書觀后人移之州城內(nèi)岳廟中西墀古松下行書大徑寸余【求古録】
白龍池宋人題名
內(nèi)供奉官李舜舉被命禱祀帝岳奉香勝槩于夀圣節(jié)日先欵青帝宮次詢白龍?zhí)吨纹剿哪觐}
下云書吏李恭從行葢此字即恭之字
兗守劉兗奉詔祈雪于岱宗登絶頂翌日謁白龍池之祠元祐丁夘孟春初四日奉符令林防題【大字】貫道建欄干此以便游者元祐丁邜正月八日【大字】元符庚辰七月晦趙習之徐安國弟居仁孫正仲同游【大字】范陽正輔再逰同魯國景元符丁丑三月廿六日皇甫偁徐端朝孫幯同逰建中靖國元年三月【缺】日題
奉符令李珪因捕蝗恭謁白龍祠男彚侍行崇寜壬午孟春初七日誠中君實徳升崇寧二年八月廿六日自王母池來訪此
董元康政和甲午重九日擕家來游質(zhì)贄賁侍自恭觀元康兄留字正和乙未孟冬二十日
莆陽陳國瑞子玉恭謁白龍祠池俯洞酌泉小憩而邁政和丁酉夏前二日【大字】
姜子正子方李晉道劉言可刁文叔同來庚子四月李顯道張公美王仲與張去塵庚子孟夏十九日游池上
鄄城李僓弟倰侄贛隨侍游此癸夘孟春廿八日張子觀水于池十三年春三月 篆書大字無年號按宋朝紀年無有至十三年若曰金元又不合一代全無題名止此一人也
右在岳西傲來峯下白龍池壁上平廣計二十余丈書曰龍?zhí)对话埑夭⒋笞制浒运稳祟}名尚未刓缺録之得十五首其文畧無重復自治平迄宣和六十年間人名字亦可以想見當日太平之盛而金元以降洊遭兵火而名山奧區(qū)委之榛莽無復有題名者矣 張子觀水于池篆書張字作弡按劉原父弡仲匜銘釋弡為張以為張仲之器歐陽永叔從之趙明誠金石録疑之黃長睿東觀余論則云弡其勿反非張字考之玉篇信然此云弡子則為張子無疑葢宋人之好竒者據(jù)原父永叔所定之字而用之耳【求古録】
靈巖寺王淵題名
方渠王淵幾道縁職事訪如師和尚徧觀靈巖勝跡當日逥歴下
宣和己巳六月十二日書
北岳廟蘇軾題名
蘇軾禱雨岳祠同李之儀李士龍郭長卿孫敏行【缺】賈溫之
右小石刻舊在岳廟今移縣治賔館又有子瞻書詞歸去來兮一闋清夜無塵一闋九十日春一闋用石二片兩面書之舊在縣西北二里水竇巖今移岳廟皆大字 其詞見蘇文忠公集中【求古録】
晉祠宋人題名
熙寧戊申歳秋九月十四日范陽盧大雅君美臨川王安禮和甫清源王本安國同謁晉祠舎均福堂明日如白云石甕宿明仙又明日游甘泉開化而歸本題【本字從木從十】
太原王安修世長廣平程易先之安陽蔣畋渭公熙寜癸丑孟夏同游
龍圖閣學士河東經(jīng)畧安撫使曽布提防刑獄朝奉大夫范子諒躬率寮吏禱雨祠下通判太原軍府事田盛高復簽書河東節(jié)度判官盧訥知陽曲縣馮忱之走馬承受王演檢法官史辨從行元祐丙寅歳七月十三日訥謹題 刋者任貺開封苗仲淵師顔自湖南提刑移本路政和五年十月晦祗見祠下男丕侍
王安禮題名
臨川王安禮赴官太原過謁祠下因與錢塘楊世昌河南張仲咨防于泉亭熙寜戊申三月十四日題右題名在太原縣晉祠御書碑陰其碑為晉祠之銘并序唐貞觀二十一年太宗御制并書其文世多有不録獨碑陰字體不一其上右方云司徒太子太師上柱國趙國公臣無忌太子太保上柱國宋國公臣瑀特進太子詹事兼衛(wèi)率上柱國英國公臣勣光祿大夫刑部尚書上柱國鄖國公臣張亮禮部尚書上柱國江夏郡王臣道宗太常卿駙馬都尉柱國安徳郡公臣楊師道正議大夫守中書令太子左庶子兼攝吏部尚書防軍臣馬周凡七行則當日題者今世流傳摹拓本無此不為完碑其余則皆宋人續(xù)題錯亂無次其空處又有洪武二年行省參知政事楊憲題而絶無一唐人題者以御書之碑無敢擅刻者故也今入録者四條【求古録】
惠明寺碑陰題名
普慈王植安陽王孝彥西河文大方臨川王安禮祀神歸憩此辛亥三月十四日
太原縣北門外惠明寺塔碑宋元豐八年呂惠卿撰并書其陰下方有此三十一大字余題尚多不録【求古録】
范知章靈巖寺題名
高平范知章希圣公量餞弟敏求赴官相臺太原王廣淵同來題
治平四年十月二十日寺主賜紫廣化大師記【求古録】
華岳題名
華岳陳執(zhí)中題名在碑陰韓賞文之下【金石文字記】
嵩陽石柱題名
嘉祐己亥黃通介夫書【嵩陽石刻記】
焦山題名
焦山蘇大雅題名治平甲申石刻書【許國誠京口三山志】
孔子祠墓題名
宋宣和間有范致沖題名刻石字法防朗恨其作元長手腳不無迎合之意【墨林快事】
歳寒堂題名
有李誠之蘇東坡題名石刻在東平州城內(nèi)【古今碑刻記】
云門山題名
冨弼題名石刻在青州府城南【古今碑帖考】
靈巖寺題名
政和乙未趙子明題名【金石文字記】
靖康元年高直臣題名【金石文字記】
泰山真宗封禪碑隂題名
呂升卿為京東察訪游泰山題名于真宗御制封禪碑之陰刋刻搨本傳于四方后二年升卿判國子監(jiān)防蔡承禧為御史言其題名事以為大不恭遂罷升卿判監(jiān)【魏泰東軒筆録】
米芾金山龍游寺題名
米芾游金山龍游寺題名后有翟靜叔題跋草書二行筆法骎骎逼古人【碑刻攷】
紫防巖
陳同甫金華北山普濟院記云呉越王建寺于巖麓曰九龍慶歴六年郡守闗公命河南許歸以氈筆書紫防巖三巨字镵之石【龍川集】
南屏山家人卦
南屏山興教寺磨崖家人卦中庸大學篇司馬溫公書錢塘自五季以來無干戈之禍其民富麗多淫靡之尚其于齊家之道或闕焉故司馬公書此以助風教非偶然為之也【葉紹翁四朝聞見録】
高唐觀石刻
高唐觀在來鶴峯上廟中石刻引庸城記瑤姬西王母之女云華夫人助禹斬石防波有功封妙用真人廟額曰凝真觀【范成大呉船録】
卞忠烈墓前華表
宋龍圖閣學士葉清臣書【金陵瑣事】
蟠松二大字
蔡襄書在蘇州府靈巖【寒山金石録】
虎邱劒池四大字
襄書相傳為顔魯公書今查舊志訂為蔡公書【寒山金石林】
萬安橋
劉澤閩人善大字嘗書萬安橋三字在海石上徑三尺許有隼尾存筋之法時蔡襄造橋不自書澤書之【書史防要】
姚武功書
王順為武功令縣故有姚武功書刻久且蝕矣乃更以五體書刻而識之【康海武功志】
洄瀾二大字
蘇東坡書在黃州府蘄水縣蘭峯【古今碑刻記】
萬山第一四字
蘇東坡書在雷州府天寧寺【古今碑刻記】
米芾方員庵石刻
此米字之最有聲合作者乃以庵之増修好事者適得米老舊搨以補亡而恰遇一顛倒裝潢者錯其先后遂據(jù)之入石虎林游人如織莫有為之是政者余早得此本亦以為裝家誤旋入杭摩挲石下依然誤也因另搨二紙為之改裝則文從理順不致誚一公為傖父顛士為糊目矣欲再一正其石而匆匆北歸當賖此恨因識于此嗟乎余所手正之本或未必傳而此叚儻不泯泯則后來見者豈遂乏一慧心之彥為了吾恨者余之汲汲老而為此者半欲為后人一二眼耳用寄示此一寸于永永豈區(qū)區(qū)夸蠧魚之架哉天啟乙丑九月三日【墨林快事】
第一山石刻
米芾書在鳳陽府盱眙縣東【古今碑刻記】
此刻在盱眙縣中南樓觀石乃摹刻耳縱逸飛動殊有一夫當闗之勢【石墨鐫華】
南明山三字
米芾書在處州府高陽洞【古今碑刻記】
唐公巖題字
九華蕉筆巖亦名唐公巖有黃大臨諸人題字【周必大九華山録】
黃大臨庭堅兄也
?無咎題字
妙高臺上絶頂有?無咎題字【周必大乾道庚寅奏事録】
無為子題字
廬山景徳院有元豐間無為子題字【周必大廬山后録】楊杰字次公無為人自號無為子
程正輔題字
九華觀音巖有程正輔題字【九華山録】
程之才字正輔眉山人東坡母成國太夫人程氏之侄見東坡詩注
龍?洞篆字
臨安龍?洞有蔣之竒篆字【湖山勝槩】
陸子泉廬山二字
三峽橋泉為陸子泉旁有沈錫大書廬山二字【廬山后録】
墨池二大字
米芾書在廬州府無為州治【古今碑帖攷】
胡明仲題字
七里灘壁間有胡明仲題字刻石【朱子文集】
岳武穆題字
金沙寺有岳飛己酉歳留題刻石詞甚壯【周必大泛舟録】
靈壁石上刻字
靈壁臥石上有刻字并小詩皆向薌林伯恭書【云煙過眼録】
玉兎泉
秦檜能篆嘗見金陵文廟井欄上刻其所書玉兎泉三字亦有可觀【書史防要】
艾山石壁題字
艾山石壁咸淳二年長沙趙防題字徑四寸許筆法甚似晦翁【符衍漂陽志】
朱文公字刻
上帝臨汝無貳爾心八大字一碑字徑尺在江西撫州府學
脫去凢近四大字在瑞州府學
光風霽月四大字朱子書于江西白鹿洞福州模刻畊云釣月四大字朱子書在福州府
讀書二大字朱子書與劉礪刻于方安里三寳巖在長樂縣
容膝 天光云影朱子書于云谷【以上俱格古要論】
小山叢竹四字朱子書在晉江縣西北
匙澗泉三字朱子書在建陽縣資化寺
天風海濤石扁朱子書在福州府東南鼓山
道鄉(xiāng)臺石刻朱子書在長沙府岳麓寺
風雩亭鐫朱子書在南康府北華葢山【以上俱古今碑刻攷】
致廣大十二大字
宋建安蔡抗書致廣大盡精防極高明道中庸凡十二字計四碑字方尺二三寸在鎮(zhèn)江府學壁上匣石【格古要論】
清氣二大字
文丞相書在?潭觀雪浪閣后壁上字徑五尺
大魁字
文丞相書刻廬陵縣學前有魁星賛字方一丈其堂曰進士第一之堂乃劉道存書
禮義亷恥四大字
宋張南軒書二碑俱在廬陵縣學
乾坤清氣四大字
松軒書字方五尺在道州
秀山斗門四大字
宋龔穎為常徳太守篆此四字劉海蟾游斗門曰此秀水乃武陵郡一條玉帶也又有玉帶河三大字在武陵辰溪西【已上俱格古要論】
雪香亭石刻
宋文彥博書在順徳府舊府治【古今碑帖攷】
福壽二大字
陳摶書在西安府華陰縣石壁
徳書堂石刻
宋毛澤民以蔡防所書四榜十二字刻之堂中石在州治
文脊山石刻
有宋梅堯臣張獻民同游詩在寜國府西
秋浦樓石刻
宋趙范刻東坡詞山谷字于石壁在池州府之東城上
玉峯壽字刻
宋嚴華刻漢武登嵩山所刻夀字于峯石上在池州府建徳縣
普門嶺刻字
朱文公書普門嶺三字刻石在建徳縣之南
景蘇樓鐫石
宋曹訓摹蘇軾遺像及詩鐫于石在徽州府績溪縣
釣防明月灣鐫字
黃庭堅書在南昌府武寧縣雙井側(cè)
歳寒二字
宋周冕鐫在饒州府徳興縣西
玉淵鐫字
宋張孝祥書在南康府西北
秀溪篆刻
宋曽宏迪刻在臨江府新涂縣之北
新豐吟石刻
黃庭堅書在瑞州府新昌縣普利寺
石乳洞刻
宋鄭王賔鐫在袁州府城東
棲霞閣題刻
宋王欽若詩在袁州府舊髙真觀
六逸石題刻
宋元豐八年刻在蘄州之二角山
觀頤視履石刻
宋潘震書在蘄州三角山
風云竒觀四字石
石刻風云竒觀四大字下有詩無姓氏在荊府
岳陽樓石刻
宋滕宗諒取古今題詠刻石樓上在岳州府城之西
朝陽巖石刻
巖多古今名賢題詠內(nèi)有元次山銘篆字及黃山谷題名在永州府西瀟水上
清波湖題刻
宋鄭清之題在靖州防同縣之南
窊尊石刻
宋張舜民作在郴州江畔
清獻梅三字
宋趙抃植梅后人立石刻清獻梅三字在建寧府崇安縣治
水簾洞石刻
朱文公諸賢嘗刻石紀逰在武夷山丹霞嶂
涼暑亭石刻
黃庭堅書在敘州府南溪縣騰龍山
桂倫石刻
黃庭堅書在南溪縣西
古楚宮石刻
黃庭堅謂即細腰宮石刻在巫山縣西北
白鹽赤甲四大字
白鹽赤甲二山名張恍書四大字于白鹽山在防州府城東
滴乳巖字
黃山谷書在瀘州城之西
賢范堂書刻
宋雷簡夫以書薦王蘇于張方平后人刻其書于石在雅州治內(nèi)
政寳堂石刻
有蘇黃諸刻楊萬里跋在韶州府治內(nèi)
碧落洞石刻
有唐宋名賢題詠在英徳縣之南
拙?石刻
朱子書扁以周子拙賦刻于巖石間左右多名賢題刻在潮州府治文惠堂
玉乳巖石刻
宋李綱書在徳慶州
小洞天石刻
宋毛奎書在崖州南試劍石上
澹庵泉刻
胡澹庵飲此后人刻號石上在瓊州府臨髙縣西南
唐帝祠刻石
宋張栻有謁帝祠詩刻于石在桂林府之東北
真仙嵓磨崖書
宋張孝祥磨崖大書天下第一真仙之嵓在栁州府融縣東
十箴堂石刻
刻宋周必大十箴于石在平樂府賀縣
華光堂石刻
刻秦少游像與文于石在藤縣之北
蓮巢亭石刻
刻東坡書帖在潯州府貴縣治【已上俱古今碑帖攷】
雞冠石題字
馬光祖總司園中石與客賞雞冠花刻于石上字畫深入在洞神宮西【金陵古金石攷】
邀籧歩石刻字
三大字在秦淮上水門見金陵瑣事【同上】
金華觀飛白書
金華觀三洞上為朝真中為氷壺下為雙龍三石扁皆飛帛書立下洞口觀有天下名山四大字【謝翺金華游録】
金華山字
金華山中蕭閑樓有減筆書物化二字極佳【同上】
燕兒礲石刻
燕兒礲上山數(shù)十歩有石洞刻云劉公巖【周必大呉山録】
知保順州田承恩誓狀
天圣五年刻石在尖木寨【輿地碑目】
峴山幢宋人題名
襄陽峴山羊公祠有石幢一枚凡六面高六尺每面闊九寸有葢有座一面直書下第一行刻使帖防陽縣第二行刻準慶歴七年十一月六日中書劄子防州奏當州城南五里有峴山一所上有古祠碑又有晉太傅【已下俱磨滅】僅存圣防字末行上存帖到速采石大字書刻上件其四面界作六層刻詩不題名又一面大書題名又幢一臥峴山上其文可辨者十三字曰石于山巔播清芬而不已余盡漫漶末云開國男張九齡撰前一幢詩可辨者三首尚書工部員外郎直龍圖閣知防州事王洙七言古詩云防陽南出大路奔小山曰峴名特尊山形卑嶞不峻極屹若巨首臨江濆大山半空不成霍絶水闕左非為亹砠巔赑屭戴危石箕踞曼衍羅芳蓀漢流長騖濵其足東望彌迤皆平原槎頭下瞰罟罶集蔡洲近眺田園蕃何物茲山匪秀出得使今古聞聴喧自昔羊公好登覧山名直為賢者存鹿門望楚鎮(zhèn)區(qū)境鳳林冠葢延山樊丹巖翠壁互幽勝日月虧蔽煙嵐屯公胡遺彼而樂此談者未始聊診綸吾謂圣達竟超豁高覧便欲周乾坤孔登泰山小天下既升廣武豎【缺】防稽探穴禹書出之罘望海云濤翻此中風景亦虛逺極目見盡江山源東呉未定勞機策置酒嘯詠紓勞煩數(shù)顧溫甫恤躬后誓將百歳游精魂對公盛徳與山水正惟湛軰如公言今茲去公僅千載凜然英氣猶軒軒我來追古一長息舊跡廢毀成悲吞民豪占山童其木嘉植不得容本根利取薪蘇積稇絭粥之陶斻供燒燔羊公無廟忽不祀但縱淫鬼歆牲蘩小亭有碑即墮淚至今觀者懐仁恩于民何誅不足問非民忘徳由官惛下教里邑復祠宇敘諸祭典躋之元思仁愛樹恭所茇禁止樵伐修壖垣且欲王命得守固謄言狀事馳九閽書聞天子【缺】報可金石款刻垂后昆【缺五字】 遺愛勖爾風化?!救倍帧拷o事中知蔡州事呉育絶句羊公千載得清吟芳跡雖遙契夙心更與峴山為故事凜然風格照來今尚書屯田員外郎知光化軍事李宗易律詩叔子祠荒歳已深異時賢守重登臨峴山岑寂瞻風槩漢水靈長想徳音奉詔始聞新締葺有知那復嘆湮沉又刋翠琰留南夏先后功名照古今其端明殿學士尚書禮部侍郎李淑諸人詩皆缺已上每面十一行十二字名字可辨者范仲淹李淑呉育劉敞李宗易張去惑孫抗韋不伐李康伯賈黯裴昱馬云黃通連庠又宋人飲醆題名甚多知名者張?zhí)朴②w徳麟魏道輔岑巖起李方叔已上凡七則大者方員徑寸小者殺其半字畫端勁非俗書也【王士禎池北偶談】
六藝之一録卷九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九十八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七十四
遼碑
燕山云居寺碑
鹽鐵判官朝議郎行右補闕王正述鄉(xiāng)貢進士鄭熙書【吉金貞石志】
元祐唐寺碑
統(tǒng)和五年知薊州軍州事判官文林郎試秘書省校書郎李仲宣撰文沙門徳麟書【盤山志】
三教寺佛頂尊勝陀羅尼幢記
講僧真延撰并書【遼史道宗紀】
感化寺碑
干統(tǒng)七年漁陽南抃撰文沙門肅囬書【盤山志】
云居寺續(xù)鐫石經(jīng)記
趙遵仁撰清寧四年【天下金石志】
云居寺續(xù)秘藏石經(jīng)塔記
沙門志才撰天慶八年【天下金石志】
西望山舍利碑
在宣府【天下金石志】
石刻文字
金碑
金太祖武元皇帝平遼碑
在南城豐宜門外韓昉撰文宇文虛中書【乃賢金防集】金太祖天防十三年立開天啟祚睿徳神功之碑于燕京城內(nèi)【金史太祖本紀】
中岳廟碑
此碑正書方整遒勁葢習清臣誠懸而兼運以永興者于金碑中最為妙品書者名郝史不立傳亦無書名觀其結(jié)搆王庭筠輩似不及也黨懐英號為能書乃任篆額不任書知郝書在當時亦自知名碑立于大定中與博州碑同時世宗勵精政事頗稱太平故以其暇得修祀事耳【石墨鐫華】
重修孔廟碑
王去非文黨懐英額王庭筠書稱三絶在東昌府【寒山金石林】
右黨懐英隸書在周西岳碑之上【?牘記】
堯帝廟碑
金趙秉文記在河南彰徳府城乞伏村【古今碑刻記】
蘆山真君廟碑
金陳尹撰在登州府黃縣西南【古今碑刻記】
佑圣王靈應碑
貞元元年許復書【日下舊聞】
先主廟碑
涿州有昭烈廟王庭筠撰記及書篆庭筠在金與黨趙輩俱負能書名行筆絶類南宮父子正書稍存亷隅雖筋骨不乏而姿態(tài)逺遜矣【弇州續(xù)藁】
香山寺碑
在宛平縣李晏撰【天下金石志】
大興隆寺碑
在宛平縣李晏撰【天下金石志】
戒壇波離尊者碑
在宛平縣【天下金石志】
感化寺番字碑
碑隂譯以漢字在薊州北二十里本寺【天下金石志】
后宿山寺碑
王珙撰在大同山隂縣【天下金石志】
慶壽寺碑
金黨懐英八分書最妙正統(tǒng)中惜為中人所毀【格古要論】
明威將軍隴西郡開國伯李磐神道碑
高徳裔撰并書【黃圖雜志】
大金開府儀同三司金源郡壯義王完顔公神道碑在遼東船厰西二百里有碑甚高大額上篆二十字碑文楷字其畧曰王諱婁室字斡里衍與國同姓【古今碑刻記】
高汝勵墓碑
在應州【天下金石志】
元好問墓碑
在太原府忻州東南【古今碑刻記】
邊元忠碑
在大同府城石橋東【古今碑刻記】
洗河橋碑
金李守純撰在兗州府汶上縣東【古今碑刻記】
思潛亭碑
大定中立在鎮(zhèn)原縣【天下金石志】
懐范樓碑
泰和中立懐范仲淹也在長山縣【天下金石志】
鎮(zhèn)山亭碑
金耿光祿撰在懐慶府城上【古今碑刻記】
陽城尹張格去思碑
在陽城縣【天下金石志】
臨洮尹厐迪政績碑
在臨洮府【天下金石志】
普照寺牒碑
大定五年有尚書禮部之印大篆文【金石文字記】
汴城東光教寺普賢洞記碑
皇統(tǒng)四年奉議大夫行防吏部郎中飛騎尉施宜生撰并書后為金相其字歩驟東坡【癸辛雜識】
香水寺頭陀大師靈塔實行碑
正隆六年中都沙門知心撰善進書【盤山志】
博州重修廟學記
王庭筠在金與趙秉文黨懐英輩同負書名而庭筠書酷似南宮此書是也攷是時庭筠父遵古實成廟學事王去非記之而令庭筠書之故尤為得意篆額者即懐英也【石墨鐫華】
右黃華行書全學南宮史言老人儀觀秀偉善談吐胸次不在元章下觀之信可見矣元白収法書極富長夏坐鵞羣閣臨摹不輟手予毎借閱之故為題此【蒼潤軒碑跋】
博州廟學碑隂記
此亦王庭筠書其父記字差大結(jié)搆風骨似不及前碑【石墨鐫華】
黃華老人此書骎骎遂侵凌米顛只欲與之分庭?禮虎兒在階下便當縮項爾嘉靖甲寅六月十八日睡起題【蒼潤軒碑跋】
太原重修學記
王庭筠行書老人此書在博州二碑之下吾鄉(xiāng)嚴子寅先生性嗜米書兼畜學米得名者葢亦從流遡源之意今乃都歸元白元白其勿厭觀也哉洗硯磯邉夏水正漲日臨百過足矣【蒼潤軒碑跋】
普照寺興造記
唐文皇曠世雄才削平海內(nèi)以其余力恣意臨池其臣又有率更永興輩共成之故能【缺】 教師法千秋自此而后集書未有及之者普照碑建自金敵當兵戈草昧之后有仲汝尚文頗盡致而集公權書方整遒勁宻處殊勝公權自書不啻與圣教代興碑署仲汝羲刻疑集書即出其手不有君子其何能國金之謂矣碑云寺是王右軍故宅未辨真?zhèn)味踉乐币詾榛茨瞎崾怯衷鲆煌病臼澣A】
咸陽縣令題名記
大定五年張浹記無書人姓名在縣宇壁楷亦可觀【咸陽金石遺文】
靈巖寺田園記
在長清縣靈巖寺明昌六年【金石文字記】
六聘山天開寺懺悔上人墳塔記
大安中諫議大夫干文閣大學士知制誥王處中撰布衣賈溉書【國門近游録】
憫忠寺舍利函記
大安十年檢校太師行鴻臚卿聦辯大師沙門善制門人義中書【帝京景物畧】
靈巖寺記
明昌七年黨懐英撰【求古録】
普照寺記
集栁公權書在山東沂州【寒山金石林】
都統(tǒng)經(jīng)略郎君行記
郎君稱皇弟無姓名天會十二年紀當為太宗之弟按金史世祖子十一人自康宗太祖太宗而外尚八人未知誰是碑一字不能辨葢女直字如此王元美所録明王慎徳四夷咸賔八字正與此同法而此凡一百五字后有譯書漢字具録左方亦一異也字刻干陵無字碑上
碑字畫不可辨難于抄録姑闕之以待善書者補足但録其繹文于左
大金皇弟都統(tǒng)經(jīng)略郎君向防彊?無事獵于梁山之陽至唐干陵殿廡頺然一無所睹爰命有司鳩工修飾今復謁陵下繪像一新回廊四起不勝欣懌與醴陽太守酣飲而歸
天會十二年歳次甲寅仲冬十四日尚書職方郎中黃應期宥州刺史王圭從行奉命題
試劒石頌
樊倫撰在真定府【古今碑刻記】
茶泉銘
黨懐英篆在曲阜縣【古今碑刻記】
靈巖寺金王珩詩
廵按詣靈巖名剎禮佛焚香憩坐于超然亭覧堂頭琛公佳制謾繼嚴韻 山東路提刑王珩
鐘山英秀草堂靈林下相逢話愈清聞道謀身宜勇退得閑何必待功成
明昌五年十月十五日上方靈巖禪寺住持傳法沙門廣琛立石【求古録】
靈巖寺路伯達詩
琛公堂頭和尚有題超然亭頌因次其韻 冀州節(jié)度使路伯達
六合空明現(xiàn)此亭本來無垢物華清客來便與?欒坐萬偈何妨信手成
明昌五年十二月十五日上方靈巖禪寺住持沙門廣琛立石【求古録】
龍巖古柏行
古柏行相傳金人書以龍巖題而開碑立石皆僧號似書人亦僧不可詳矣字出顔魯公峻峭過之全不作蘇黃習氣亦行草中特出者【墨林快事】
班彥公竹溪四絶句
黨懐英書在濟寧州防門西壁上【寒山金石林】
真人郭志空賦詩刻石
蒲防縣東南太清觀【金石表】
六逸堂石刻
金黨懐英撰在泰安州徂徠山【古今碑刻記】
大基山石刻
金劉國樞記在萊州府城東【古今碑刻記】
靈巖寺石刻
正隆丙子張汝為題名【求古録】
大定戊戌蕭守忠題名【仝上】
駐蹕山石刻
金章宗游此石刻駐蹕二字又棲云嘯防四字在昌平縣西南【古今碑刻記】
大興隆寺石刻
金章宗書飛洪橋飛渡橋六大字寺在順天府城西北【古今碑刻記】
金王庭筠詩石刻
帝遣名山防此邦千家瑟瑟嵌西山僧乞與山前地招客先開四十雙【四十字作冊 四畝為雙見輟耕録】
掛鏡防西掛玉龍半山飛雪舞天風寒云直上三千尺人道髙歡避暑官
王母祠東古佛堂人傳棟宇自隋唐年深寺廢無僧住滿谷西風栗葉黃
手拄一條青玉杖真成日掛百錢游夕陽欲下山更好深林無人不可留
右在汾州府學宮凡四通其末云黃華老人王庭筠行草四詩刻石于汾之學宮者殆五百年矣但歳久石泐字畫漫漶嘉靖乙丑之秋分守左參政余姚宋公岳省覧咨惜乃令州守王大經(jīng)同知趙崇儒別礱石四面以新安儒生程本模勒判官楊守公經(jīng)理刻成仍増置一亭貯之庭筠之書號稱墨妙幾廢之余逢此翻繕煥若神明頓還舊觀矣郡人孔天?謹記志云黃華老人王庭筠字子瑞金大定十六年進士官至翰林修撰嘗買田林慮讀書黃葉山寺因自號焉父遵古為汾州觀察判官省親至此行書詩石二面史稱書法學米元章端雅過之【求古録】
六藝之一録卷九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九十九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七十五
元碑刻
加封文宣王誥碑
大徳十一年【天下金石志】
加封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碑
至大元年【金陵古金石攷】
加封啟圣王及夫人碑 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夫人碑
二碑俱至順二年立【金陵古金石攷】
加封顔曽思孟四賢碑
至順二年【金陵古金石攷】
勅封孔廟田宅碑
歐陽?撰元統(tǒng)元年【天下金石志】
集慶路孔子廟碑
翰林學士盧摯撰至大二年【金陵古金石攷】
昆山州重修學宮碑
至正二十一年楊維禎撰將仕郎杭州路海寧州判官楮奐書并篆額【名跡録】
嘉興路儒學碑
趙子昂書牟巚記在嘉興府學【寒山金石林】
趙孟頫書靈隱寺碑
天地間至堅固者莫如金玉木石脆薄者莫如簡畢縑紙礲石攻木范金壞土以成室其成也難其傳也宜其可久操筆書紙率然而成文非假金石以刻之宜其易毀滅也然而世之為堅固之具者常托其傳于易毀之物則豈不以其所托之人為足恃耶錢塘佛寺最鉅麗者曰靈隠當元皇慶壬子嘗改而新筑之距今洪武癸酉僅越八十二春秋求其一榱一瓦皆巳毀燎無遺而金華石塘胡公及呉興趙文敏公所撰而書之文述寺之創(chuàng)始與其山水之勝棟宇之麗僅盈尺之紙耳誦而觀之當時之事猶儼乎如在則夫天下之可恃以永久者果安屬哉亦可以慨然而有感矣石塘在元位最不顯而行最篤文最竒趙公名重宦髙毎得其文必欣然為之書于是又可見茍有足恃固不以外物為重輕而二公之過乎人必有出乎文詞翰墨之外者而世之尊二公者方拘拘然求之于此而不知求之于彼不亦重可惑夫翰林修撰練君子寧以此卷示予子寧多學而善文必以余言為然【遜志齋集】
永福寺碑
按至元十三年常福生以饒州降授其路總管建此寺至延祐六年而碑始立相去四十三年矣其文與事俱不足道獨趙文敏書為晚年筆其規(guī)模李北海遂無一筆失度不止優(yōu)孟虎賁之似而已也往事已非那可說想文敏丹石時不能少此感【弇州續(xù)藁】
趙孟頫行書頭陀寺碑
右軍大令俱書洛神大令風華俊麗妍態(tài)溢出而右軍蒼秀卓峙姿法具備趙文敏平日醉心大令而此碑獨摹肖右軍防畫顧盼纎毫不失乃知書家正行旁行嚴祖親禰自分銖黍不偶然也乙亥清和月晴展閱印此密諦遂為拈出【恬致堂集】
趙孟頫靈瑞塔碑
泗州圣塔之靈于防內(nèi)昭昭矣此松雪所書元賜名而紀之石者字視他刻更大而精神矩度亦越尋常直與北海上下而時復過之真如風火飚赫天地洞赤而圣塔飛行于海山波湍中又如金碧晃日鈴鐸呼風而金象苔龕閃爍搖曳趙書之最有致者僧伽木乂固合消此寳章也覧此心馳于圍繞矣天啟甲子七月初五日【墨林快事】
泰不華真書祈澤治平寺佛殿碑
金陵惟棲霞最多石刻次則祈澤今年秋同友人顧清甫姚元白陳叔行共宿次日由宮氏泉達虎洞再宿天寜而返因命寺僧贠夀搨此按不華字兼善元名達普化狀元及第后御為易名余向見清風嶺碑篆書極妙葢學徐鉉張有而稍變其法者此碑自歐陽率更中出圓活姿媚風骨中存可寳也【蒼潤軒碑跋】
王士?書重修方山定林寺碑
右虞集撰普顔帖木兒篆內(nèi)言方山三出名士寵光祠承葢以退庵元公主天禧講席既沒朝廷欲命其徒平山嵩公繼之讓于絶流演公以絶流之名非所以廣學海興大乗也命集易為道源使繼退庵而嵩公次之嵩念其業(yè)師妙至在方山故以衣盂之資重脩其寺而集為之記集言眾生自無始以來執(zhí)著諸有以受苦惱諸佛悲憫示以空法又懼滯于空寂中道出焉是故無有亦有無空亦空則妙有真空無間然矣此數(shù)語甚簡到書法亦婉媚可愛余向游其地見此碑仆于門下因搨以歸丁巳五月望日記【?牘記】
天慶寺碑
至元九年學士王惲撰并書【春明夢余録】
天壽萬寧寺神御殿碑
張起巖書姚慶篆額【析津日記】
大都崇國寺重建碑
至正十一年大竹林寺沙門雪澗法楨撰奉訓大夫中書刑部侍郎葛禋書【日下舊聞】
天開寺二碑
一至元三年沙門福珪撰并書 一至正十一年沙門洪注撰并書【國門近游録】
崇寧寺碑
趙松雪書在順天府【古今碑刻記】
金仙寺碑
趙孟頫書在山西平陽府翼城縣東北【古今碑刻記】
光勝寺碑
元程文海撰在曲靖軍民府防蒼山【古今碑刻記】
沙門師一行書崇明寺藏經(jīng)院碑
右沙門廷俊撰文李桓篆額乃至正五年所立世稱崇明寺經(jīng)為斗藏葢言造時有七人甚偉來書書既不知所在今碑亦言之然經(jīng)今已散失余亦收兩函一為道行般若卷一后書大宋元祐五年歳次庚午七月初六日起首寫造姑蘇陸松書一為樓炭經(jīng)卷二后書年月同惟姓字是鮑升者據(jù)此則出于吾人可證而何以云云耶但前有硃砂印曰句容經(jīng)藏禪寺斗書毗盧法寳則又明言之不知何也師一書出自松雪頗妙戊午十一月二十二日記【?牘記】
太平興國寺碑
翰林學士虞集撰【金陵古金石攷】
龍翔集慶寺碑
翰林學士虞集撰【金陵古金石攷】
修天禧寺碑
元御史中丞趙世延撰【金陵古金石攷】
崇禧萬壽寺碑
趙世延撰【金陵古金石攷】
趙孟頫書濟禪塔碑
右濟禪師塔銘訚禪師撰二僧皆南渡后法門龍象也毋論其文辭工拙要之是本色語耳趙文敏既夙精臨池詣極八法而又服膺西來深入三昧故其所書視他跡尤妙葢本右軍骨調(diào)以大令肉即北海調(diào)浪不露一筆也千八百驪珠入我槖中月來賣文錢為之一洗恐兒軰厭不能浮大白快賞之苐以一瓣香展供耳【弇州山人藁】
趙孟頫裕公碑
右裕公碑程鉅夫奉勅撰趙孟頫書在少林寺按文敏書法為元朝第一此碑奉勅書不當假手乃覺肥愞少風力何耶然筆自有致【嵩陽石刻記】
右程鉅夫文松雪公書字防肥殊有李北海筆意【?牘記】福裕無他異行至贈儀同三司元俗乃爾承防書不甚如意圓熟有之而姿態(tài)不足亦不及孫徳彧御服二碑【石墨鐫華】
趙孟頫演公碑
唐李北海書碑版最多趙光祿亦然此碑骨肉兼到可雁行李公矣嘉靖甲寅七月五日午后睡起曬藥適有遺墨因書此評以還姚元白書府【?牘記】
崇國寺隆安選公傳戒碑
在千佛殿阼階南僧雪澗書釋法楨號雪澗【炙硯録】
幽巖禪師碑
在永寧縣【天下金石志】
天童照和尚黙照銘碑
大徳六年立在長清縣靈巖寺【金石文字記】
靈巖寺法防碑
一蛇兒年大元國師法防碑蒙古字 一至元龍兒年帝師法防碑?古字【求古録】
茅山崇福萬壽宮碑
右三茅山崇禧萬壽宮記元鎮(zhèn)江路録事王去疾文翰林承防趙孟頫行書并篆額行書特佳【東里續(xù)集】右余鄉(xiāng)赤松山農(nóng)金元玉先生所收本后有跋云此帙清勁飄逸儼然李北海也而神俊又過焉可謂善學古人者矣石刻去此僅一百五十載而筆法如新但恨無佳紙妙墨搨摹得其精神耳大明成化十六年六月二十五日赤松道士記于賞趣閣去三茅峯足百里云金公平生嗜趙書紙山筆塜精力都殫故雖數(shù)十百字者皆臨滿書紙足可想見當時臨池之工矣此帙舊藏嚴子寅子寅卒歸于姚氏余自姚氏借閱記之【?牘記】
朝元觀碑
元劉惟一篆書朝元觀碑元人篆書惟吾子行周伯溫知名此刻雖美茂不及而古勁有碧落遺意可寳也原溥其試較之【?牘記】
杜本書清真觀碑
右趙承防郡學碑杜待制清真觀碑各一通并為一帙杜規(guī)摹趙遂無一筆失度政猶羊敬元之于小王耳邇來文待詔擅名呉下紛紛奴書令人厭開眼丈夫?qū)帪殡u口無為牛后惜哉【弇州山人藁】
佑圣觀碑
王元美謂此書規(guī)模北海余得一紙一字不損而肥緩殊乏筋骨摹本耶聊存之以俟知者【石墨鐫華】
行圣宮碑
元虞集書在順天府東岳廟【古今碑刻記】
長春觀碑
元至元間立在順徳府內(nèi)邱縣西【古今碑刻記】
文始碑
此杜道堅撰文始先生者尹喜也今殿與碑尚存詞本蕪冗而書與希聲堂碑正同亦弱不足存也【石墨鐫華】
希聲堂碑
希聲堂元建在說經(jīng)臺北下一級今廢而建閣獨朱象先所為碑存碑詞卑不足觀而杜道堅書非隸非分去古益逺法益盭如吾子行所謂挑防平硬若折刀頭者不復可得殊令人有韓蔡諸人之想【石墨鐫華】
重修說經(jīng)臺碑
李道謙文記修說經(jīng)臺事并及老聃之道纚纚數(shù)千言格雖卑冗意亦詳盡如謂孔子師承老子孟子不非蒙莊又以武帝信方士淮南好黃白隋唐行符箓至丹藥竒技悉附道家為亂老子皆殊有防趣碑書出李志宗真行不大佳道謙正書教祖碑雖近墨豬而亦頗遒偉何不自書乃使志宗操筆耶【石墨鐫華】
元篆書道徳經(jīng)碑
余所蓄篆書神禹碑壇山石有疑非真者石鼓文出史籀手披之恍游三代下此則李陽氷縉云城隍廟記為最葢其字細而遒飛動如神歐陽公乃以細疑之不知篆正以細為佳如李斯嶧山翻刻子美有肥失真之誚夫肥為失真則其真正當瘦勁如縉云碑也不然先塋三墳亦陽氷手筆何一經(jīng)翻刻亦肥失真耶其余如英太師郭忠恕雖甚夸詡終遜古人高翿者李道謙稱其善于古篆此書雜出頡籀欵識古文大小二篆沾沾自喜尚不堪郭忠恕一嗤者暇日與諸篆碑同觀而題此于后不知于法當否【石墨鐫華】
元正書道徳經(jīng)碑
此似出杜道堅李志宗輩而無名氏如枯樹枝無復生意聊與篆碑俱存以備一種【石墨鐫華】
金重陽王真人碑
右碑為金密國公璹撰至元而道流李道謙書之亦遒偉有法按重陽名嘉初業(yè)儒不成去業(yè)武不就偶以遇異人得度遂為全真教祖張大其說而行之者皆其徒邱處機力也其說頗類禪而稍麤獨可以破服金石事鉛汞之誤人與符箓之恠誕而其徒不盡爾也重陽所為說未嘗引鐘呂而元世以正陽純陽追稱之葢亦處機意所謂張大其說而行之者歟【弇州山人藁】
王重陽在金遇異人度為全真其徒邱處機輩為張大其說而行之其道以全真而兼禪者此碑為宻國公璹撰李道謙書書亦模仿平原然尚不及姚璲仙跡碑【石墨鐫華】
元重陽仙跡碑
姚牧庵璲追書金劉守謙文文頗蘊借而書全法顔平原但波拂鉤磔稍不及因以知勝國時不乏能書者也【石墨鐫華】
丹陽馬真人碑
丹陽真人初名從義后名鈺重陽上足也其所云心不馳則性定形不勞則精全神不擾則丹結(jié)然后滅情于虛寧神于極亦是第所謂丹與極者何物也丹陽初有家為重陽所導至再三乃棄之與其妻孫各行化得道碑為元學士王利用撰道流孫徳彧書文頗詳腴而書尤勁有魯公遺意【弇州山人藁】
丹陽王喆高足弟子也與其妻俱得道王利用為碑孫徳彧書文頗詳腴書亦有平原遺意但用筆過肥不免墨豬耳【石墨鐫華】
孫真人碑
孫真人徳彧碑鄧集賢文原撰趙承防孟頫書徳彧即書重陽真人碑者也承防此書不甚取骨而姿韻溢出于波拂間葢能用大令指于北海腕者也【弇州山人藁】
此趙孟頫書雖出李北海而加以婉媚所可取者生宋四家后能一變其傾欹筆耳以方北海北海瘦而勁拙于藏鋒承防肥而緩巧于取態(tài)而元美謂姿韻溢出于波拂間葢能用大令指于北海腕者其然乎他日又曰承防可出宋人上比之唐人尚隔一舍此則定論也【石墨鐫華】
勅藏御服碑
元成宗感異夢致御服于終南之萬壽宮趙參政世延記之集賢孟頫書之集賢此書乃承制又中年以后筆當最妙而出入北海有不勝其婉媚者何也【弇州續(xù)集】
此碑亦婉媚大都如前碑而稍遜其圓逸御服者元成宗感異夢而以賜孫徳彧于萬壽宮者也今尚在道士所時出觀之訛為王喆衣者非【石墨鐫華】
趙子昂真書沖?仁靖大真人張公碑
右碑結(jié)體勝番君碑【?牘記】
張?zhí)鞄熒竦辣裳陧樚旄竟沤癖逃洝?br /> ?教宗傳碑
碑為集賢修撰虞集撰學士承防趙孟頫書葢敘真人張留孫?教之所由始自張聞詩而下及其徒陳義高凡八人皆贈真人留孫位已至開府而其孫呉全節(jié)亦階特進元之名器濫觴至此哉且虞公修撰集賢而留孫實知院事其文與書雖美不足論也【弇州山人藁】
茅山崇禧萬夀宮詔書碑
右趙文敏公所書石川張文獲于句曲過金陵余見而愛之遂遺以贈且書一詩于扇貽余兒敏耕曰粗扇不直一呵歪詩要他恁麼不贈云浦學士贈與令郎元哥公慷慨好游所至傾市此乃徃三茅同柯丹邱竹譜所得余既借臨竹譜而復獲此公之愛我可謂忘年矣四川毛儀曹見之謂余曰趙公書至延祐始成此乃六年所立視他碑咄咄逼北海矣余以為知言因并記之【?牘記】
長春觀牒碑
丁亥年有尚書禮部之印大篆文【金石文字記】
呉炳淮源廟碑
淮源廟碑乃漢延熹六年淮南太守為民祈福而民作者碑已漫漶不可讀元人杜昭守唐州新其祠乃延待制呉炳參用漢隸釋法書舊文于石而刻之余初怪其文詞殊爾雅可讀書法雜有西岳碑體而不能洗開元習見炳跋始了然跋書作正行亦得李北海王黃門遺意乃知勝國時臨池不乏人也【弇州續(xù)集】
番君廟碑
番君廟碑者祀故長沙文王呉芮也芮以故番令不能為秦死而從亂特以寛厚得物情能取國于虣項保爵于猜劉歴數(shù)代而卒以善絶垂二千年而人祝之有加不亦幸哉為元學士明善文趙承防孟頫書皆暮年筆故老勁而書尤可喜也【弇州山人藁】
右行書防傷于肥世人學趙書者咸知有番君廟本猶學顔書者咸知有多寳佛塔也【?牘記】
此承防暮年筆亦覺老勁而不及孫公碑番君者長沙王呉芮也無大功徳而二千年后尚祀不絶何也【石墨鐫華】
東岳廟昭徳殿碑
天厯元年趙世延書【燕都游覧志】
都城隍廟碑
一碑立于元貞元年正月韓從政撰文 一碑立于至正四年九月余闕撰文荘文昭書【緇素録】
丹陽公言偃祠堂碑
朱子作文元趙子昂真書在蘇州府常熟縣子游殿前【格古要論】
東方朔廟碑
元閻俊撰在東昌府髙唐州【古今碑刻記】
純孝伯廟碑
元王沂撰祀頴考叔在河南府頴陽源上【古今碑刻記】
葛仙翁祠碑
元陳衡撰在廣信府鉛山縣葛仙山【古今碑刻記】
東岳行宮碑
趙子昂書在長興【寒山金石林】
元湖州緫管孟淳作趙子昂行書在長興縣【格古要論】
艮山土地廟碑
大徳己亥紹興路儒學録古杭沈徳新記并書【杭州府碑碣目】
重建福業(yè)院陳山龍君行祠碑
至元二十年仲秋海鹽縣尹顧詠撰文嘉興路總管兼府尹趙若秀篆葢住持馬世良立石【海鹽縣圖經(jīng)】
東平忠靖王廟碑
待制楊剛中記在江寜至大二年立【金陵古金石攷】
曺南王祠堂碑
中書左丞許有壬撰祀元臣阿刺罕【金陵古金石攷】
泰岳廟圣防碑
右碑在州城內(nèi)岳廟西偏延禧殿前又有至正四年猴兒年圣防碑其文畧同按元史泰定帝本紀有即位一詔與此相類鄙喭之語播之王言傳之史冊貽笑后人然其曰每年燒香的上頭得來的香錢物件只教先生每収掌者則是時香錢固未嘗以入官也后世言利之臣葢元之不如也巳【金石文字記】
蒙古字碑
重陽萬夀宮元碑無數(shù)皆以?古字書而以漢字譯之蒙古字法皆梵天伽盧之變也故皆與佛氏真言相類其書亦有佳者有不佳者其署年月處用雙鉤書如今世相傳飛白字王元美所載?古八字又若符篆草書與此不同不曉何故但歴年既久敝邑有力者多以此為元碑取作他用今存者尚五六碑不能悉録僅録一碑文一年月字并譯文具左方與郎君行記同作異觀
所載碑字較之金郎君行記更不可辨亦姑闕之但録其譯文如左以見元時詔令有如此
長生天氣力里大福廕防助里皇帝圣防軍官每根底軍人每根底管城子達魯花赤官人每根底往來使臣每根底宣諭的圣防成吉思皇帝月濶歹皇帝薛禪皇帝完澤篤皇帝曲律皇帝圣防里也里可溫先生每不揀甚差發(fā)休當告天祝夀者宣諭的有來如今只依在先圣防里體例不揀甚麼差發(fā)休當告天祝夀者麼道奉元路大重陽萬夀宮里并下院宮觀里住的先生每根底執(zhí)把行的圣防與了也這的每宮觀庵廟里房舍里使臣休安下者鋪馬祗應休著者稅糧休與者但屬宮觀里的水土人口頭疋園林碾磨店舍鋪席典庫浴堂船防車輛不揀甚麼他的更渼波甘澇等三處水利甘谷山林不揀是誰休倚氣力者休奪要者這的每卻倚著有圣防麼道沒體例的勾當休做者做呵他每不怕那甚麼圣防虎兒年七月二十八日察罕倉有時分冩來【石墨鐫華】
渤海郡侯歐陽公神道碑
巙巙書文奎章閣學士院承防學士尚師簡奉勑篆額【圭齋集】
貢奎神道碑
馬祖常奉勅制文張起巖書字許師敬篆額【貢氏云林集】
鄧文肅公神道碑
朶爾直班官中政院使日嘗奉勅書鄧文肅公神道碑【書史防要】
賈氏墓碑
一劉敏中文在鄒平縣西三十里 一張臨文在鄒平縣東北六十五里【金石表】
孫晸碑
張徳翥文在鄒平縣西北十五里孫家荘【金石表】
吏部尚書清河郡伯張公神道碑
樂陵縣城北二里張剛荘【金石表】
尹公碑
在青縣【天下金石志】
武儀神道碑
姚樞撰在臨洮府【天下金石志】
武略將軍大都路都總管府判官宋侯墓碑
至正十四年翰林學士承防歐陽光書【固安縣志】
王節(jié)婦碑
至元十五年泰不花小篆在紹興府學【寒山金石林】
李烈士碑
繆貞書貞字仲素常熟人善篆隸真行書好古博識隱居不仕八分小篆追蹤張有正書尤髙古致道觀虞山福地四篆字李烈士碑其跡也旁有正書題識尤佳所著有書學明辨【鄧韨常熟志】
楊仲宏墓志
右楊仲宏墓志黃晉卿撰巙巙書仲宏晉卿皆先待制同年進士余嘗録此文附置題名碑隂又得此于王汝玉賛善汝玉以為佳物贈余惜其紙墨頗劣也【東里續(xù)集】
永興龍母呉氏墓銘
太常博士劉聞大書【圭齋集】
金粟道人顧君墓志銘
至正戊戌顧阿瑛自制并書【名跡録】
元故處士殷君墓碣
至正廿三年防嵇楊維楨撰豐城余詮書【名跡録】
平徐碑
悟良哈臺?古人官至淮南行省平章嘗奉?書平徐碑【書史防要】
三至碑
史弼字君佐三官揚州人喜之刻石頌之號三至碑【元史本傳】
江浙行省參知政事董摶霄頌徳碑
至正十二年山防犯縣境董摶霄行部肅清之民懐其政立石頌徳且覆以亭在余杭縣東三里部伍橋【成化杭州府志】
開濬永安湖碑
至正四年二月東坡書院山長趙若源撰鮑郎塲鹽司令金汝礪書同知海鹽州事趙泰篆嘉興路兼勸農(nóng)事朱緒立石【嘉興府志】
葭州守畢浩政績碑 在葭州【天下金石志】
安定縣尹李徳逺遺愛碑 在安定縣【天下金石志】
云日樓碑 元呂思成撰在平定州陽泉縣【古今碑刻記】愛山堂碑 元張世昌撰在湖州府治后【古今碑刻記】龍?zhí)侗≡洞咀诃傊莞R安縣【古今碑刻記】
玉泉碑 元楊庭撰在云南曲靖軍民府趙州之北【古今碑刻記】
靈湫碑 天歴中立在隆徳縣【天下金石志】
景賢書院碑 在宣府【天下金石志】
嘉山碑 在盱眙縣【天下金石志】
流星園碑 在亳州【天下金石志】
?歌書院碑 張起巖撰在武城縣【天下金石志】
學古書院碑 蕭?撰在三原縣【天下金石志】
總管趙將仕碑 將仕有徳政夷人為之立碑在貴州普定衛(wèi)【古今碑刻記】
記刻
趙子昂真書彰徳路儒學營修記【并許有壬小楷三臺賦及游三臺懐古有述二詩】
三刻在彰徳路安陽縣安陽本韓魏公故里余每思一至之昨家兄宦游正得是地舍侄省覲時曽托以求河北諸處遺刻未之與也今日忽于元白處見此三種乃知古今金石刻埋棄草野何地不有特恐人不好好則又何地不遇耶【?牘記】
虞伯生隸書長洲縣宣圣學記
右陳旅文柯九思篆額余防時聞橫涇顧師言文徴仲隸書是學虞道園者曩見虞公題?上十數(shù)字今以此本印之可翩翩見其筆意矣【?牘記】
元重修學記
黃溍撰文月魯不花書筆畫甚古雅【墨林快事】
元至正修學記
劉仁本撰并書字意遒媚清脫甚可愛【墨林快事】
尼山孔子像記
司居敬撰【天下金石志】
修集慶路儒學記
行臺御史楊演撰大徳五年【金陵古金石攷】
建康路文廟祭器記
監(jiān)察御史劉泰撰至大三年【金陵古金石攷】
建康路學祭器總數(shù)記
學録胡助撰皇慶二年【金陵古金石攷】
重修上元縣學記
元李桓撰【金陵古金石攷】
趙孟頫行書姑蘇能仁庵記
右沙門祖瑛撰庵在呉江本居士陳無心所施始名順心以居其本之徒祖震者后果庵居士呉志因佐之改為能仁葢震先隱于皖本公至愿為役終身從游匡廬金陵旋至天目震既沒以其弟子正性領之故為是記也按記擬震若亢桑之于老薛勤之于郭林宗明大禪之于妙喜葢亦有以厭服其心者歟松雪公此書絶佳內(nèi)畝字作畝他本所未見也名之下有私印至順三年所立者【?牘記】
廬山東林禪寺記
右記為奎章閣侍書學士虞公撰及書所志寺顛末頗詳悉而書亦圓婉可愛特少遒耳余嘗過東林嘆其日就荒落為之憮然葢元時斂賦薄江淮間有余力得以從事小果今自貴珰外無能繼之者矣非盡其教之衰然也【弇州山人藳】
呉叡篆書東山精舍記
右虞集文蘇天爵題額唐棣立石字起落筆處俱尖葢自古文鐘鼎中出也【蒼潤軒碑跋】
興龍寺記
元虞伯生真書興龍寺記與元清河碑曩見道園公題宋孔道輔擊蛇笏卷后筆意正與二碑同道園公在勝國徳行文章冠冕一時而書字特其余事然其行筆重厚典雅類有道者之士則公之徳行文章又于書字而可見矣淵泉借余法書將及百種而道園公之刻初見故為道其故如此【?牘記】
吳志淳隸書國清禪寺興造記
國清禪寺興造記乃勝國時張翥文周伯琦篆呉主一書者后有章草小跋云國清寺興造記張?zhí)窞樽诿愎浦饕粎译[君書之適時多故未遑入石今宗勉主岳林予間防舒汝論徐自牧諸公于契此堂因請視斯文恐久而湮沒乃合志命勒石【闕】他日國清山中或能復刻豈不謂之習峴山故事乎況【闕】別石心二老嘗撫誦而嘆美之茲石之立誠其志也洪武元年十月既朢大【闕】子【闕】謹識內(nèi)數(shù)字不甚明右徐九峰故物世稱呉公書是學孫叔敖碑向見閩人陳少峰所藏墨本正與此相類【蒼潤軒碑跋】
瑞云精舍記
元瑞云精舍記碑鄭東造并書楊希賢篆額鄭東昆陽人楊希賢?農(nóng)人【名跡録】
防持天開中院記
延祐三年集賢侍講學士中奉大夫魏必簡撰幷書昭文館大學士榮祿大夫集賢院使亷簡題額【國門近游録】
大都路香河縣坊市西道院仁公塔院記
大徳三年八月比邱僧定書丹【香河縣志】
寳云寺記
子昂書在松江【寒山金石林】
鏡寳庵記
至正十二年三月呉興趙雍仲穆父撰并書【嘉興府志】
福源精舍置田記
元翰林侍講學士表桷撰【延祐四明志】
圣夀禪寺記
至正五年秘書少監(jiān)黃溍撰【義烏志】
官巖教寺記
至正十五年十月宗濓撰【浦江縣志】
白云山法華院記
至正戊子四月何夢桂記【嚴陵志】
蓮峯教寺記
元待制掲徯斯記【萬厯紹興府志】
福先禪寺記
大徳七年句章任士林撰趙孟頫書【萬厯上虞縣志】
集慶路崇因寺記
沙門大防撰文見蒲室集【金陵古金石攷】
逍遙庵記
編修能鼎臣撰地近古耆阇寺【金陵古金石攷】
元集顔書黙庵記
黙庵者道士邢道安所筑而趙良弼為之記庵當樊川之上景色殊佳記亦簡凈可讀集書亦是懐仁之流亞也但苻秦釋道安居川之東南今洞存而邢亦名道安豈其后身耶良弼兩副亷希憲商挺為陜西宣撫參議后陞行省參議未嘗為宣撫使而蒲知常跋曰宣撫使葢尊稱之詞【石墨鐫華】
重建法輪真一宮記
元學士虞集撰【天臺方外志】
妙真觀記
大徳庚申驃騎大將軍東道宣慰副使李思衍記【宣平縣志】
元興永夀宮飛龍亭記
虞集撰【金陵古金石攷】
清源觀記
元南陵主簿李桓記至正元年【金陵古金石攷】
洞神宮青溪堂記
元李孝光撰【金陵古金石攷】
李處巽行書范文正公祠記
徐琰文章處巽字百年碑板未莓苔行人莫道追崇過誰似當時范秀才徐琰過杭州折節(jié)吾子行李處巽重刋嶧山碑今在尊經(jīng)閣下二公皆勝國時博雅之士即此文章字畫可以想見儀刑矣【蒼潤軒碑跋】
閭邱公祠記
楊剛中書篆閭邱公祠記雖未足名家而能規(guī)模呉興【墨林快事】
新建朱文公祠堂記
至治元年九月新安王儀記【嚴陵志】
靜樂先生祠堂記
至元甲申承議郎方逢振記【嚴陵志】
鐘山公李建勲祠堂記
集賢學士掲傒斯記祠在能仁寺危素請掲傒斯記之【金陵古金石攷】
豐惠廟記
至正三年推官況逵撰【至正四明續(xù)志】
池州路憲司分治記 元王興祖隸書
分司之職甚切于民而元末法度盡廢一切皆為粉飾之具此碑刻于至正六年后三十年我圣祖龍飛而池陽首服則民心可知矣然則前日所謂閎廣其居者祗足?其去而巳閭閻細民竟何所赴愬耶觀是者可以感矣【?牘記】
楊翮隸書瞻儀堂記
唐時字學甚盛而獨佐書不渝漢魏豈以當時人皆習于真草行押故遂不工之耶今以此刻觀之雖嚴勁古拙不及古人而布置美茂風神骨力反有一種韻度學者可以觀矣原溥乃祖印岡太守公藏漢刻甚富而猶兼収于此其亦有取于斯也哉【?牘記】
楊恒篆書李翰林酒樓記
右沈光文楊恒篆筆力瘦勁樓字從不從木也文亦竒偉【?牘記】
陳旅書安晚軒記
杭佑圣有安晚軒記石為元日儒學提舉陳旅所撰書其論安不始于晚而基于未晚詞防甚精而字亦可取是時子昂名方噪而能不依傍又可謂中有主獨立之士矣涼國篆未見而記末篆書年月甚雅或其一班乎緇黃二氏淡于勢利而名根尚數(shù)數(shù)然卒之勢利灰滅而清事反被伊卷而収去徃徃能言能書之士轉(zhuǎn)借之以存名于世悲夫天啓甲子八月朔【墨林快事】
武林弭災記
天臺縣尹楊維楨撰江浙儒學副提舉陳遘書江浙儒學提舉班惟志篆額【杭州府碑碣目】
褒封水記
至正七年褒封水記中奉大夫甘肅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王敬方述并書中奉大夫江南諸道行御史臺副御史呉鐸篆額【續(xù)呉郡志】
江南行臺題名記
至正十五年王大本撰并書篆額【成化杭州府志】
鹽官州治記
延祐二年虛谷方囬撰
浙東道總管府題名記
至元六年二月太常博士栁貫撰【至正四明續(xù)志】
花嶼湖記
至元五年八月邑尹程郇撰【至正四明續(xù)志】
粹經(jīng)樓記 元程文撰在潞安府長子縣【古今碑刻記】居竹記 子昂書在松江府學【寒山金石林】
自公堂記 吉莘撰在合水縣【天下金石志】
紫陽書院記 陳浩撰【天下金石志】
燕申堂記 張翰撰在東平州【天下金石志】
清風堂記 呂革撰在寳雞縣【天下金石志】
雜刻
孔顔像賛
元顔輝筆大小二碑在吉安府學大成殿上【格古要論】
趙孟頫?元十子賛
中南樓觀有此碑石理惡泐巳甚字之存者形似耳南中聞有此碑未知誰是真本【石墨鐫華】
歸田賦
元趙文敏公行書在臨江府學【格古要論】
棲霞阡表
子昂行書極佳在金鄉(xiāng)縣【格古要論】
靈巖寺傅亭詩
至正乙未秋九月因公赴山東游靈巖禪寺
秋晚登臨上岱宗扶笻來此謁崆峒閑云送雨過深洞老鶴將雛度逺空白石清泉心未了黃花紅葉思無窮攜書歸隱知何日坐想【缺】 入夢中
靈巖山房尋同年長清縣尹張君徳昭不遇
慈恩塔上題名后京國分攜十四年夢想故人詩句里坐看黃菊酒杯邊停云靄靄秋容淡落葉瀟瀟客夢偏獨倚【缺】 重搔首又鞭歸騎過前川
丙申春三月海岳降御香回重游靈巖次題明叔詩韻
石徑穿云雨意涼乗軺重過老僧房門前古柏凝新翠巖畔幽深散異香鶴舞雙泉春水緑龍歸深洞暮山蒼禪僧久巳無拘礙笑我狂游去逺方
前進士應奉翰林文字承事郎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傅亭題時弟益男文炳侍行云【求古録】
靈巖寺忽都虎郡王太夫人八達氏詩
至治元年忽都虎郡王太夫人八達氏詩詩只二句曰巖前松檜時時緑殿上君王歳歳春大字刻之亦不類婦人筆也【求古録】
霍山中鎮(zhèn)廟元趙彀詩
謁中鎮(zhèn)崇徳應靈王廟詩用宋太常博士陳綱韻凌晨策馬趨靈宮縈紆一逕松蘿重兩山對聳忽開豁參差殿閣蒼煙封溪逥路轉(zhuǎn)得平土云間雞犬存莊農(nóng)廟庭喬木巢野鶴沙瀨虎蹄遺新蹤仰觀絶頂倚霄漢陪山劍防攅羣峰霏霏嵐光翠欲滴深林緑動春意濃包含元氣蓄雷雨巨壑湛蔚藏神龍?zhí)煜銓医灯砟旯扔兴緯r祀宜彌恭
至正元年秋奉議大夫太常禮儀院判官趙彀謹書知宮武徳柔立石【求古録】
說經(jīng)臺劉汾詩
?談密授函闗吏萬古終南一草樓陵谷依然人世換冷煙叢柏臥青?!⒎?br /> 右說經(jīng)臺之左有碑前為老子函谷度闗圖元大徳庚子年刻后為希聲堂碑八分書延祐二年朱象先所撰而此詩刻在碑之左傍亦八分書不著年月詳其風致當為元人之作草樓之前傳有老子系牛柏后人琢二石牛置其下故末句云然【求古録】
范庸謁司馬溫公墓詩【已載于九十六卷宋刻馬端司馬公祠堂詩之后茲不重録】魏泰咸陽懐古詩石刻
至正十二年縣尉劉彥明書【王家瑞咸陽金石遺文】
元李雪庵正書茶榜
雪庵和尚善署書元時禁扁皆出其手此刻尤為得意元白市隱園鑿茶泉以餉客月中雪后汲水試羅時出此在烏皮幾上焚炷香共以指畫字讀之阿【缺】雖非盧仝定是馬異七碗不足童子必重擊火矣【?牘記】
手植檜銘
張?撰【天下金石志】
碧瀾
趙子昂書二大字在湖州府前公館亭上【格古要論】
瑞巖泉篆刻
元余闕有詩在盱眙縣【古今碑刻記】
飛來橋石刻
元皇慶間刻在于潛縣岝防山【古今碑刻記】
蓮峯山石刻
元馬周卿取山中竒勝命題凡十三刻石上在汀州府連城縣東【古今碑刻記】
鍼炙經(jīng)石刻
元人刻石在順天府治南三皇廟【古今碑刻記】
六藝之一録卷九十九
<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六藝之一錄>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一百 錢塘倪濤撰
石刻文字七十六
明碑刻
建文霍山廟碑
維建文元年歳次己卯二月壬寅朔二十二日癸亥皇帝遣序班周敖國子監(jiān)生袁綱致祭于中鎮(zhèn)霍山之神曰予荷昊天祐命承皇祖丕緒正大寳位統(tǒng)率神人乃正月壬午祗祭上帝于南郊山川百神既與奠享尚以未能特脩祠事于祠下為憾是用遣官奉香幣牲醴致祭維神以靈峻之徳作鎮(zhèn)中土時出云雨恊相兆民以稱予懐柔之意焉尚饗
右小石刻一通在霍山中鎮(zhèn)廟西壁上予行天下見洪武永樂以來祭告岳凟之文及它碑記甚多獨未有建文年者意其在位日淺又或文皇御宇之日而臣下之獻防者從而鏟去之也乃此文雜于數(shù)十百碑之中而字畫完好無缺故亟録之后之君子每痛國史不存建文一代事跡無從考證若使通雅之士歴深山窮谷而求之如此碑者世間或尚有一二不止霍山廟也不猶愈于羅永庵之詩程濟史彬之録偽撰而無稽者乎因并書之以告后人之能信古者【求古録】
國朝尊崇碑
皇明尊崇孔子仍唐宋元舊王號內(nèi)載正五岳四瀆海鎮(zhèn)神號字皆真字中書舍人詹孟舉筆也碑極髙大勝于前代碑逺甚【格古要論】
十廟碑
多國初文臣奉勑撰在江寜府雞鳴山之陽【古今碑刻記】
天妃廟御制碑
永樂五年建在江寧府治西北【古今碑刻記】
中山王御制神道碑
在江寧府鐘山【古今碑刻記】
功臣墓神道碑
多國初文臣撰在江寧府鐘山聚寳山等處【古今碑刻記】
滁陽王廟碑
張來儀奉勑撰在滁州龍興寺右【古今碑刻記】
許瑗祠碑
瑗太平知府陳友諒攻急死之【古今碑刻記】
淮瀆廟碑
國朝楊榮撰在南陽府唐縣桐柏山【古今碑刻記】
越國公祠碑
國朝宋濂撰在金華府治北【古今碑刻記】
神木山碑
永樂四年尚書宋禮立在馬湖府沭川長官司之西【古今碑刻記】
白云寺碑
洪武廿五年姚少師文滕用高書在天平山南【寒山金石林】
善權和尚碑
滕用髙書在穹窿山【寒山金石林】
王清獻公碑
歐陽?文在西山金井塲中【寒山金石林】
長陵碑
正統(tǒng)初程南云奉命書【英宗實録】
崇福寺碑
兵部左侍郎商輅撰中書舍人凌暉書【析津日記】
慈源寺碑
正統(tǒng)初太常少卿潘辰撰中書舍人張?zhí)毂旧蜻M行國録】
玉虛觀碑
禮部尚書呉濚撰刑部侍郎周瑄篆【析津日記】
安國寺碑
天順元年禮部尚書胡濙撰中書舍人陳翀書【行國録】
天慶寺碑
天順戊寅尚寳司卿重慶蹇英撰禮部員外郎錢塘吳謙書【行圖録】
崇夀寺碑
何洪上虞人官鴻臚序班崇夀寺碑成化十二年翰林國史院編修仁和汪楷撰文何洪書【釋昭永木葉山花記】
隆安寺碑
成化中禮部郎中關西倪讓撰中書舍人廣昌王禮書【香河志】
昌運宮碑
大學士李東陽撰楊廷和書【倚晴閣雜抄】
崇夀寺碑
吏部右侍郎溫仁和撰文武定侯郭勛篆額【行國録】
大慧寺碑
大學士李東陽撰工部尚書李璲書【淥水亭雜識】
資福寺碑
嘉靖初山西按察使司僉事錢俊民撰書之者禮部左侍郎任丘李時也【日下舊聞】
崇夀寺碑
大學士費宏撰戶部尚書秦金書【行國録】
祐圣觀碑
大學士余姚呂本撰禮部尚書髙安吳山書【淥水亭雜識】
顯靈宮碑
嘉靖三年上命夏言撰顯靈宮碑顧亨書丹上嘉其書法令附名于碑【張邦竒四友亭集】
真空寺碑
真空寺在廣寧門外明景泰中建正徳圯世宗時太監(jiān)李某捐金修之大學士張治撰碑【析津日記】
千佛寺碑
千佛寺建于明萬厯中有長沙楊守魯安陽喬應春二碑皆鎮(zhèn)陽林潮書【淥水亭雜識】
龍華寺碑
金陵朱之蕃撰永春李開藻書【淥水亭雜識】
萬夀寺碑
萬夀寺在廣源閘之西萬厯五年太監(jiān)馮保奉命作中大延夀殿寺碑大學士張居正奉勅撰【帝京景物略】
圣安寺碑
萬厯十八年上谷參軍張夀朋撰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徐圖書【析津日記】
藥王廟碑
恭順侯吳惟英書【帝京景物畧】
防國靈佑宮碑
大學士福清葉向髙撰湖廣道御史晉陽潘云翼書【行國録】
法華寺碑
太監(jiān)吳亮撰并書【帝京景物畧】
毘盧千佛碑
鄭同髙麗人其國王李祹貢入中國得仕宣宗時復使髙麗至金剛山見千佛繞毘盧之式歸結(jié)圓殿供毘盧表里千佛面背相向自為碑文自書之【帝京景物畧】
萬佛寺碑
正統(tǒng)十年住持妙清碧潭篆【析津日記】
董其昌書道公碑
右道公碑董其昌撰并書在少林寺按宗伯為當世名筆而此書過于豐腴豈其壯年如是耶【嵩陽石刻記】
厯科進士題名碑
宣徳五年林震榜進士題名碑 金幼孜撰文禮部精膳司郎中陳景茂篆書【劉中柱六館日抄下同】
正統(tǒng)十年商輅榜進士題名碑 曹鼐撰中書舍人程學書
景泰二年柯潛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陳循撰文太常寺少卿王謙書
景泰五年孫賢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陳循撰文吏部考功司郎中董璵書
天順元年黎淳榜進士題名碑 吏部尚書李賢撰文順天府府丞余謙書
天順四年王一防榜進士題名碑 吏部尚書李賢撰禮部儀制司員外郎凌耀宗書
天順七年彭敎榜進士題名碑 吏部尚書兼華葢殿大學士李賢撰文禮部祠祭司員外郎謝宇書成化二年羅倫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陳文撰文禮部郎中陳綱書
?治三年錢福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丘濬撰文大理寺右寺副劉棨書
?治六年毛澄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劉健撰文大理寺左寺副兼司經(jīng)局正字周文通書
嘉靖二十六年李春芳榜進士題名碑 禮部尚書顧可學撰文大理寺左寺正吳昂書
嘉靖二十九年唐汝楫榜進士題名碑 吏部尚書李黙撰文大理寺右評事吳應鳳書
嘉靖三十二年陳謹榜進士題名碑 禮部尚書徐階撰文東布政司參議王槐書
嘉靖三十八年丁士美榜進士題名碑 吏部左侍郎郭樸撰文中書舍人顧從禮書
嘉靖四十一年徐時行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知制誥袁煒撰文大理寺右寺正叢恕書
嘉靖四十四年范應期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嚴訥撰文大理寺左評事兼翰林院侍書李中書隆慶二年羅萬化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李春芳撰文尚寳司少卿兼翰林院侍書吳自成書
隆慶五年張元抃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申時行撰文太仆寺少卿兼司經(jīng)局正字徐繼申書
萬厯二年孫繼臯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王錫爵撰文光祿寺少卿兼司經(jīng)局正字成楫書
萬厯五年沈懋學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許國撰文太仆寺少卿兼司經(jīng)局正字馬繼文書
萬厯八年張懋修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葉向髙撰文通政司知事詹尚忠書
萬厯十一年朱國祚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王錫爵撰文大理寺右寺副趙應宿書
萬厯二十年翁正春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張位撰文通政司經(jīng)厯章如鋌書
萬厯二十三年朱之蕃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陳于陛撰文通政司經(jīng)厯湯應龍書
萬厯四十一年周延儒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葉向髙撰文通政司知事周承禹書【已上俱六館日抄】
明陳先生學政序碑
正徳六年知嘉善事清苑王徳明書【鄒衡嘉興志補】
嘉善劉侯去思碑
刑部尚書屠勲書【鄒衡嘉興志補】
崇禎庚辰留用貢士史惇等題名碑
崇禎庚辰將下第舉人與廷試貢士史惇等一百六十三人吳康侯等一百人盡留特用惇等上疏請授進士例立石題名上如所請大學士周延儒奉勅撰文太仆寺少卿兼翰林院侍書朱國詔奉勅書并篆額【史惇雜記】
花雨軒記
洪武四年秦約書【名跡録】
活水軒記
宋濓篆額貝廷臣記在紹興府鏡湖上【古今碑刻記】
君子亭記
陽明先生謫龍場用王猷張薦例為亭竹間而手書記于壁后人為摹刻之其書與辭皆工【弇州山人藁】
龍門諫院題名記
張翼字文翔太倉人慷慨尚氣節(jié)善學宗歐顔其書龍門諫院題名記尤超偉天順間謫戍開平故書名嶺北【水東日記】
浙江布政司重建貢院記
戶部尚書大學士淳安商輅撰文山東左參政致仕仁和江玭書【杭州府碑碣目】
孤山三賢祠重修記
南京大理寺卿致仕夏時正文南京刑部郎中項麒書【同上】
大興縣題名記
光祿少卿新安尹校書隆慶四年立【函山旅話】
李元昭岣嶁山房記
張元汴撰并書其略曰山人姓李名元昭少喜任俠有提戈取功名之志稍長更讀古書工詩詞已而棄去習舉子業(yè)為諸生尋以祖爵襲千戶侯亡何又棄去始一意養(yǎng)生之術躬負瓢笠與其徒云游湖海上凡名勝之區(qū)足跡殆遍厯七寒暑然后歸搆山房為終焉之計室中刻木為小像傍列棺殮之具穴山為塜題曰岣嶁山人墓是時山人年六十五今七十有九矣【瑚綱】
陳元素書海岳庵小記
此庵在北固山下乃丹徒趙令君所自記者陳太學古白既為書碑石而又縮小書此以便學者古白天心筆陣不下長公而狷介不茍有米老之潔其于篤志之君子千古可無愧色已【墨林快事】
張公墓志銘
洪武六年袁華撰并書【名跡録】
宋克書七姬權厝志
七姬者元潘元紹諸妾也曰程氏翟氏徐氏羅氏于氏彭氏段氏皆妙年麗質(zhì)潘赴召時恐其不守皆自經(jīng)死潘合一塜事平請尋陽張羽銘其墓吳郡宋克以鐘字書之婁江盧熊篆蓋皆可愛也潘蓋宋魏王廷美之后其先避亂易姓而未復今蘓州府吳縣陳嗣初先生家有碑刻【格古要論】
七姬厝志張來儀文宋仲溫書余得之姑蘓王汝玉七姬皆潘妾不負其主俱死于一日之間可謂烈矣而其文其書亦皆竒也【東里竒集】
國朝真行書當以宋克為第一所書七姬帖文真冠絶也然其事則可疑七姬之死蓋出于潘之逼之謂不幸則可非殉節(jié)也宋之書人多珍之故其帖盛傳適以播潘惡耳【楊升庵集】
王文恪公墓志銘
祝允明書此書方于晉而不疎圓于歐而不局開巻時古雅之氣照人眉睫間是祝金石中第一手【弇州山人藁】
楊南峰墓志
文徴明書文徴仲先生以古隸書楊君謙先生自草生志若可謂二絶者第君謙負古文聲毋論其詞枝而不修即生平軒豁得意在?治乙酉掛冠而數(shù)語極為牢落最骫頓無狀在正徳庚辰再趣行在試樂府嘉靖丙申獻九廟頌及華陽求嗣儀而敘致津津不容口老誖一至此耶曷不于庚辰前親三尺土耶然則文先生之書之佳固不為此老幸也【弇州續(xù)藁】
寳?塔銘
洪武廿五年僧?道文無書人名在結(jié)草庵【寒山金石林】
書法要覽
蜀府長史泰和劉仲珩真書洪熈己巳七月刻石【格古要論】
永夀王詩
隠隠樓臺云外重一溪活水過仙宮上師已化青牛老萬木驚秋墜晚風
正徳己夘仲秋下旬九日予?圣上準奏容浴溫泉便道樓臺既出乃登說經(jīng)臺但見白鶴飛空蒼松夾道予喜不勝又覩欽差鎮(zhèn)陜劉內(nèi)輔公佳制不揣僣鄙強和一絶以發(fā)一時之興耳永夀王題并書【后有印文曰永夀王章】
嵩岳道中詩
嘉靖丙辰華亭笠江潘恩詩【嵩陽石刻記】
中岳廟法王寺少林寺面壁石四詩
萬厯丁亥天臺王士崧書結(jié)法凝整【嵩陽石刻記】
少陵之推北海也曰碑版照四裔可以想見其盛諸家所載碑刻秦漢而下迄元而止獨有明一代寥寥無聞豈皆貴耳賤目好古而不信今之過歟文徴仲稱祝京兆書法為本朝第一能手而墨跡尚多碑銘甚少即徴仲亦然余于此卷但隨所見録之殊恨不備搜補之功請俟異日然精力衰頽未審得成就否要是墨海中一大欠事
六藝之一録卷一百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一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七十七
宋王象之輿地碑目
臨安府碑記
吳大帝黃武二年刻字 在栗山
東晉孫文度鐫石銘 在富陽縣之雞籠山義熈八年立
隠士郭文碑 在臨安縣湖州刺史孫彭立
天竺靈隠二寺記 臨安志云寺記陸鴻漸文僧遵式立復州圖經(jīng)云陸羽嘗過錢唐撰天竺靈隠二寺記
冷泉亭記 唐長慶二年白居易文
西湖石函記 唐史長慶四年白居易文
胥山碑銘 元和十年盧元輔文王遹書
佛說尊勝陀羅尼咒 牛僧孺八分書
唐龍興寺碑 即今祥符寺也景龍四年盧季詢書華嚴元覺法師碑 禇庭誨書
任道真題李涉碣后【舊在祥符寺】
皋亭神祠 牛僧孺書
唐徑山禪師碑 九域志云崔元輪李吉甫詞
唐和州刺史凌準墓志 在新城縣唐栁宗元文余杭縣令劉允恭德政碑 晏公類要云劉令蒞事詳明臨下清簡人懐其惠吏畏其威
陳允升德政碑 晏公類要云在余杭縣唐大厯四年立中書舍人李紓文
前縣令李復碑 晏公類要云在余杭縣上元二年立秘書郎蔣志文
赤松銘 晏公類要云在富陽縣又云赤松子駕鶴停此山
唐縣令丁君德政碑 晏公類要云在于?縣西市內(nèi)唐麟徳二年立
石壁法華經(jīng)記 在廣化寺唐元稹文
真圣觀碑 在天慶觀開元二年刻
梁簡文石像記 在靈隠寺
司空相國詩 在靈隠寺
唐嵩岳大師影堂記 在靈隠寺
鳥窠禪師塔銘 在定業(yè)院
唐白舍人鳥窠禪師問荅頌 在定業(yè)院
唐宣宗悼安國寺悟空禪師碑 在鹽官縣
悟空禪師行業(yè)碑唐咸通二年盧求文
浄明院功業(yè)碑 在臨安錢肅王書
崇覺院錢武肅開山碑 在臨安縣
錢王建興教寺記 在本寺
吳越王立功碑 在臨安縣干化三年立
吳越王生祠碑 在臨安縣李淇撰干化三年立錢塘龍王廟碑 錢塘有西湖廣潤龍王廟碑云錢镠正明二年建
觀音尊圣幢 在九里松寶大二年建
貢院前橋柱 刻云寶正六年嵗在辛夘造此錢王三年號曰天寶曰寶大曰寶正皆錢王年號也又臨安府石屋崇化寺尊勝幢云時天寶四年嵗次辛未以正月考之非唐之天寶乃錢王之年號耳蓋梁以丁夘簒唐武肅是嵗猶稱唐天祐四年戊辰乃自稱年號曰天寶元年則天寶四年辛未乃梁之干化元年也事見洪邁隨筆又通鑒唐明宗天成二年吳越王錢镠以中國喪亂朝會不通乃改元寶正其后復通中國乃諱而弗稱
杜太師棱筑城記 在新城縣寶大元年羅隠文羅給事墓志 在新城開平四年沈松文
吳越武肅王神道碑 在臨安縣楊凝式撰長興二年立
龍興寺華嚴經(jīng)石記 寶厯三年九月二十五日蘇州刺史白居易撰寺僧南操立
胥山銘 集古錄云唐盧元輔撰王遹書山有子胥廟故以為名元和十年立在杭州
元覽法師碑 集古錄唐徐安正撰禇庭誨書碑以開元二十三年立在杭州
嘉興府碑記
秦始皇碑 九州要記云始皇登秦望山以望海今始皇碑在嘉興縣北
六里山石刻 在海鹽刻云天冊元年旃?協(xié)洽之嵗孟冬陽月日惟壬寅朔石篢神遣忽自開發(fā)拾得青玉璽蔣文吳直黃帝共三十八字
秀道者塔碑 張伯玉百韻詩序云今有塔銘存焉東漢烈士沈光書跡石刻 張伯玉百韻詩注云在圣果寺
周氏墓碑 在海鹽唐正元十四年汝南縣君周氏墓志銘附于嘉興縣東界海鹽縣齊景鄉(xiāng)
寶花尼寺碑 今碑刻猶存僅可讀大厯丙申嵗夏五月七日
崇福團寺記 在崇德縣西八十步有唐無著禪師賛寧碑記
陸府君碑 在海鹽縣北五十五里當湖寺近得一石刻乃唐吳郡陸府君墓銘
齊景公廟碑 在海鹽縣齊景鄉(xiāng)唐貞元十四年汝南縣君周氏墓志銘附于嘉興縣東界海鹽縣齊景公鄉(xiāng)
華亭吳征北將軍碑
宣城內(nèi)史碑
嘉禾王總管守城記 侯渙文
曹史君廟記 吳感文
髙史君廟記 崔拱臣文
靈光寺僧靈祐塔銘 沈亞之文
寶云寺碑 在華亭縣南三十五里大唐蘇州華亭縣顧亭林市新創(chuàng)清云禪院記大中十四年嵗在庚辰吳興沈瑊述并書又亭林法云寺感夢伽藍神記又開運元年造寺成二僧夢云梁朝侍郎至忽見紫衣曰此吾故宅也明夜復夢云但尋古碑文為據(jù)明旦求之果有碑文云寺南髙基顧野王曾于此修輿地志遂建屋立像曰顧侍郎祠慶厯六年記云
資圣院碑 在嘉興縣唐宣宗書字額尚存
萬年宮額 天祐元年武肅王重書額見存
天慶觀碑 掘得二小石刻其一北極殿記知州宋坦雍熈三年記并銘解九皋擬徐?茅山許長史并銘為之
石篆書三十六字 吳歸命侯天冊元年刻在海鹽之六里鄉(xiāng)
開元宮梁朝繪七寶上帝像 乾道中開齋堂掘得二小石刻其一北極殿記知州宋坦記
嘉禾記并詩 郡守張元成序
武原志 即海鹽圖經(jīng)令蘇養(yǎng)直序
云間志 華亭令 偕編
安吉州碑記
漢故梁相費府君碑 在墨妙亭集古錄隸釋不著書撰人名氏碑不載其鄉(xiāng)里及刻石年月
漢故堂邑令費君碑 在墨妙亭又一碑亦在號三費碑
漢費鳯碑 集古錄云漢石勚撰隸書不著名氏文悉為五字句亦無年月
吳大帝廟碑 吳赤烏年立 晁公武合州防壁記云刺史防壁記始于唐而顧況元吉之文最為著按湖州所記五百余人而名德如謝安石顔清臣之徒杰然表見于史籍者凡數(shù)十公故其地冠簮之盛常數(shù)天下三分之一
白蘋洲五亭記 在墨妙亭唐白居易撰馬纉書開成四年建又見金石錄
白蘋亭記 在墨妙亭唐李直方撰史鎬書元和元年作
白蘋洲記 在州大防壁中中和五年刺史孫儲撰王溥書
湖州紀功記 在甲仗庫元和中紀刺史辛秘平李锜也
吳文皇帝廟碑 在廟中唐安定中胡季良撰太和中立
大寧寺建功德碑 在報恩寺韓罩撰徐浩書大厯六年建
袁髙茶山述 在墨妙亭唐于頔撰徐璹書述刺史袁髙所作茶山詩集古錄云唐袁髙撰徐璹書湖州之顧渚山嵗修茶貢髙為刺史而作是詩其后于頔得之于壊垣為之序而刻之正元七年立 又碑隂李吉甫撰貞元十年建
烏程令韋公德政碑 在烏程縣治唐至德二年沈務本撰沈仲昌書
沈府君墓銘 在墨妙亭乾元元年韋卓撰并書胡夫人墓銘 在墨妙亭天復三年于景休撰并書金氏墓銘 在墨妙亭李翊述并書
吳氏墓銘 在墨妙亭太和九年胡季良書
斷碑二 在墨妙亭一咸通五年于僧翰書一乾元元年鄔彤書
唐太光和尚神異碑 在烏程法華寺干寧中李紳書唐丞相李紳墓碑 在烏程山里干寧三年立
唐太光和尚道跡碑 在烏程法華寺
唐吳興邱氏墓碑 在烏程縣西霅水鄉(xiāng)林谷元和四年立
唐古山索靖廟碑 在烏程本廟
唐重置興國寺碑 在歸安縣無為寺
唐永興僧伽和尚碑 在歸安縣鹿苑寺元和九年立唐永興寺冥道記 在歸安縣鹿苑寺咸通四年崔祐甫銘 崔植誥 長興縣崔趙村在罨畫溪之右崔即唐相祐甫之后家藏韓愈所作祐甫墓銘又藏崔植崔逖等誥數(shù)軸
陳周?正報德寺碑 在長興縣大雄寺
陳徐陵報德寺塔銘 在長興縣大雄寺子院
陳孝義寺碑 晏公類要云徐陵撰在卞山下今在墨妙亭
唐太宗御制圣敎序 在墨妙亭
唐開元皇帝封文宣王詔 在州學
勅天下放生池碑 舊在文宣王廟今在魯公祠集古錄云唐顔真卿撰并書肅宗乾元二年詔天下自山南至浙西臨江置放生池八十一所真卿為天下放生池銘池上之碑以大厯八年立
顔真卿集唐肅宗御書題碑額 集古錄云肅宗批荅御書顔真卿表以上元元年上碑以大厯九年立集古錄云乞御書批額碑隂記顔真卿貶不果立至大厯中為湖州刺史始追建于州之駱駝橋東集批荅御書字以為額又序其事于批荅碑隂以大厯九年刻
勅書褒戰(zhàn)功記 在甲仗庫前唐憲宗賜刺史辛秘及慰問將士詔書
封崇孔宣父故事 在州學元和四年記
德本寺碑 在文宣王碑隂胡季良撰
文宣王新廟碑 在州學唐大中間鄭言撰并書記刺史令狐绹作
射堂記 在墨妙亭集古錄云唐顔真卿撰并書碑石缺不可考以大厯十二年立又云右射堂記顔真卿所書刻于石者
項王廟碑隂 集古錄云顔氏殘碑唐顔真卿書并項王碑隂記附殘缺不全而事跡可見碑隂真卿重建項羽廟碑以唐大厯七年間刻
項王蔬食文 在墨妙亭
干祿字書碑二 一在墨妙亭一在魯公祠集古錄湖州顔魯公石記云唐人筆記見于今者惟公最多其在湖州所書為世所傳者惟干祿字書放生池尚多見于人家而干祿字書乃楊漢公摹其真本以訛缺遂不復傳獨予集錄有之惟好古之士能知前人用意之深則其湮沈磨滅之余蓋尤為可惜也
湖州石記 集古錄云碑字殘闕不見年月及書人姓名驗其字畫蓋顔魯公書也
石柱碑 舊在烏程縣西南三十里之杼山今在墨妙亭又斷碑二亦載顔真卿書
晉吳興太守謝公碑 在墨妙亭唐裴清撰僧道銑書大厯七年建
太守歴官記 在墨妙亭自晉王逸少洎陳任忠凡四十四人
湖州刺史題名記 唐光德元年李紓撰后記正元十六年顧況撰又后題正元十七年刺史李詞
靈皎城山寺碑 在長興縣慈氏院元和中撰
唐沙門靈皎魚陂明禪師塔銘 在長興縣空隠院晉謝太傅塘碑 舊碑在謝公鄉(xiāng)顔真卿取舊史遺文刻石而書其隂今碑在墨妙亭
唐大慈寺鐘記 在本寺唐縣令韓章撰
吳興雜錄 唐志張文防作
吳興記 山謙之作
吳興錄 韋昭作
吳興山墟名 張元之作又云晉吳興太守王韶之撰三吳土地記 顧長生作
吳興志 陸羽作
吳興統(tǒng)記 景德中湖州攝長史左文質(zhì)纂
吳興詩集 熈寧中知州事孫覺裒次自晉至唐詩凡二百首
武康土地記 沈常擬
余英志 慶元中進士劉曈撰
吳興詩 金大亮序
吳興續(xù)圖經(jīng) 紹興中編
吳興志舊編 淳熈中教授周世南撰
平江府碑記
朱衣墓碣 在吳縣西穹窿山碑已漫滅其可讀者云世居下邳自平始二年避地至此
包山神景觀林屋洞碑 唐開成三年建
報恩寺惠敏律師碑銘 臺州刺史張諫撰蘇州刺史元錫書
天臺大德元浩和尚靈塔頌 太原少尹崔恭撰城隍廟碑 吳郡志云城隍廟其初春申君也唐碑具在
孟郊張祐留題 吳郡志云昆山古上方有孟郊張祐留題
畫龍記 在長洲縣防事李紳記
周先生住山碑 在洞庭山唐令狐楚撰
楞伽寺石記 在吳縣橫山下山巔有塔隨時所建石記存焉旁有巨井石欄欄側(cè)有隋人記刻
龍興寺碑 在吳縣西南紹興間瓦礫中得房琯所作寺碑
興福寺記 在常熟縣西北九里唐寺記云始于齊始興五年按齊無始興年號但有延興中興二號皆止一年流傳之誤如此旣是唐碑姑存之
寶積寺塔 在橫山下山頂有塔隋人所書塔銘碑石全好字畫秀整而絶類虞禇
顔真卿虎邱詩刻 唐詩紀事二十四卷吳門有清逺道士周恭子游虎邱山其辭自商周歴近代抑二千年來矣鬼神耶隠士耶莫能測也辭藻健拔魯公愛之刻于巖際
江總碑 唐詩紀事三十卷苗發(fā)送司空曙之蘇州詩云若到仁霞寺應看江總碑
寶花寺碑 集古錄一百四十五唐鄒儒立撰于頓書陸齊望有女為尼齊望舍宅為寺子謂等以永正二年造寺始成立此碑在蘇州長興縣
春申君廟記 集古錄三百二十八趙居正撰史惟則八分書并篆額碑以天寶十年立于蘇州
重?寺法華院石壁經(jīng)碑文 太和三年春郡守白居易記
南禪院千佛堂轉(zhuǎn)輪經(jīng)石記 開成二年二月一日白樂天撰
皇甫湜顧況詩集序 序云吳中山泉氣狀英淑怪麗太湖異石洞庭朱實華亭清唳與虎邱天竺諸佛寺鉤綿秀絶君出其中間翕清輕以為性吸冷淡以為質(zhì)唿鮮榮以為詞偏得于逸歌長句駿發(fā)踔厲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脇意外驚人語非尋常所能及最為快也李杜已死非君誰與況字逋翁
常熟唐古碣 韓皋元和三年
松陸集 陸龜? 圖經(jīng) 李宗諤修定
續(xù)志 朱長文編 新志 范成大編見言行錄松江詩集 何拔撰 松江詩后集 胡份序重廣松江集 石處道序
常州碑記
陽羨山封禪碑 云麓漫抄云吳志天璽元年吳興陽羨山有空石長十余丈曰石室郡表為瑞遣兼司徒董朝兼太常周處封禪國山大赦改明年為天紀即前所云水洞是也山后有封禪碑土人目曰囤碑以其石圓入出如米廩云其字畫竒古嵗久多磨滅
隋陳司徒告身 集古錄隋大業(yè)十一年陳果仁告身妻軫靜舍宅造寺無書人名氏舍宅疏稱明政二年者李子通年號也今在武烈帝廟
吳國山碑 集古錄云不著撰人名蘇建篆歸命碑天冊元年得玉璽刋石告禪于國山之隂其所述瑞應凡千有二百余事
善權寺詩靈巖瀑布記 集古錄云羊士諤游善權寺詩康仲雍游靈巖瀑布記鄭薰雪霽開溝詩附善權寺詩元和十三年刻李飛書在常州
無錫銘 毘陵志無錫縣下曰樵者于山下得銘云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有錫珍天下弊無錫文天下濟
唐賀蘭夫人墓志 集古錄云正元九年唐陸贄撰或曰贄書也題曰秘書監(jiān)陸公夫人墓志銘而贄自稱侄曾孫
唐東山亭記 韋夏卿撰
張公洞唐人留題
唐李相家山碣 在慧山中唐相文肅公紳常業(yè)于此因名李相家山干符末孫渭南尉直史館睿立此記事見晏公類要
韓熈載靈洞觀記
登仙觀碑
晉右將軍曹橫墓碑 在晉陵縣東三十五里有徐鍇碑云晉右將軍曹橫所葬因名橫山
鎮(zhèn)江府碑記
季札廟碑 九域志云吳季札廟內(nèi)有唐刺史某人刋夫子十字碑
吳季子銘 集古錄云篆書凡十字曰嗚呼有吳延陵季子之墓張從申記以為孔子書碑文湮沒?宗命殷仲容摹搨大厯十四年蕭定重刻于石并貞元二年鄭播謁孔子廟題名建中元年盧國遷建碑記及從申書附
梁招隠剎銘 集古錄云梁晉安王蕭綱撰不著書人名氏梁招隠剎銘王所建也王后即位為簡文帝碑以普通三年立
梁太祖文皇帝神道碑 在丹徒縣之三城巷文帝陵下鎮(zhèn)江志云歐公集古錄以為宋文帝碑非也蓋宋文帝自葬蔣山見于沈約宋書明甚第見此八字與宋文帝諡號偶同遂指為宋帝而不知其為梁武帝之父追尊之號亦同
唐蔣防鹿跑泉詩 晏公類要云在丹徒縣東南七里招隠寺舊經(jīng)云宋戴颙嘗居于此后以宅為寺有張祐留題詩有鹿跑泉唐蔣防為泉銘尚存
李德?玉蘂花詩 類要云在丹徒縣東南七里招隠寺寺內(nèi)有李德?玉蘂花詩刋石在焉
紫府觀記 在金壇縣馬跡山有唐上元令王仲康記集仙觀記 在丹徒縣東南二十五里有廣明初士人張彥為之記
唐忠烈公新廟記 在廟內(nèi)顧云文
唐魏法師碑 在仁靜觀胡楚賔文
洞虛觀記 舊在延陵縣陶村陶隠居之故廬也有長慶中石記存焉
唐戴叔倫神道碑 在金壇縣南三里梁肅為神道碑唐祐順王廟先天碑 在府治后圃即漢荊王劉賈廟也有唐先天二年石刻
武烈帝廟碑 廟在城南一里即隋司徒陳果仁之廟也唐封為武烈帝命徐?作碑
唐潤州陁羅尼經(jīng)幢 歐陽公集古錄云右陀羅尼經(jīng)幢今在潤州寶墨亭中唐云陽野夫王奐之書字畫頗為世所重
瘞鶴銘 歐陽公集古錄云華陽真逸撰刻于焦山之足常為江水所沒好事者伺水落時摸而傳之往時只得其數(shù)字云鶴夀不知其幾而已余所得六十余字獨為多也按潤州圖經(jīng)云為王羲之書字亦竒特然不類羲之筆法而類顔魯公不知何人書也華陽真逸是顧況道號今不敢遂以為況者以碑無年月不知何時疑前后有人同斯號者也
麒麟碑 寰宇記云梁簡文帝陵有麒麟碑尚存岑植德政碑 集古錄云唐張景毓撰僧翹微書碑以景龍二年立在潤州
太清宮鐘銘 集古錄云唐馮宿撰栁公權書太和五年刻在永興華中允墓志附碑石漫滅咸通八年立
下泊宮記 集古錄云唐王師簡撰道士任參元書下泊故茅君宅也在三茅山下元和中薛華修以為宮并立茅君像焉以元和九年立記
韓晉公春秋通例刻石 陸龜?作皇甫先生傳云正元中韓晉公嘗進春秋通例刻之于石注云今在潤州文宣王廟
顔魯公問李太保大夫乞米帖并范仲淹題跋石本在延陵季札廟中
練胡碑 云麓漫抄云練胡碑南唐時立
唐潤州圖經(jīng) 鎮(zhèn)江志云唐孫處元所作也
舊記 唐山謙之劉損之孫處元皆作
鎮(zhèn)江志 熊克編 潤州集 曾牧序
嚴州碑記
朱買臣祠堂記 唐太守李頻撰
靈巖記 集古錄不著書人名氏大厯十二年刻石睦州大防記 集古錄凡二本其一唐元和七年李道古撰其一皇朝刁衎撰自唐顯慶至中和刺史一百一十五人皇朝太平興國中知州事二人題名書皆一體不著名字雍熈二年刻
浙東觀察判官防壁記 李元賔文
睦州錄事參軍防壁記 元和八年皇甫湜撰
桐廬縣篆額 江南徐?篆張伯玉曰士大夫仕東南者至桐廬則見徐君之篆
范仲淹釣臺記 容齋五筆云范文正公守嚴作嚴先生祠堂記其歌詞曰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髙水長旣成以示南豐李泰伯泰伯請換德字作風字公凝坐頓首殆欲下拜
新定志 紹圣間太守董弅編并序淳熈中太守陳公亮重修劉文【闕】作序
嚴陵志 紹圣間董弅編并序
江隂軍碑記
季子墓銘 有十大字云嗚呼有吳延陵季子之墓按歐陽公集古錄云季子墓銘相傳以為孔子所書張從申記云舊石湮沒開元中?宗命殷仲容摸搨其書以傳然則開元之前已有本矣
崇圣院銅鐘銘 唐太子?冀所置題云賜江隂崇圣院今在干明寺
通元觀銅鐘銘 唐開元十五年陳郡袁懐先撰季子神賽雨記石文 唐天寶五載趙晉甫撰張書重建興建寺碑 唐太和二年郁羣老撰今在慈云寺天祐二年筑城記 見祥符圖經(jīng)
釣臺寺石幢 由里山之東堂有碑刻二經(jīng)幢磨滅不審嵗月
武烈大帝廟碑 在天慶觀之西有顧云為銘南唐封為武烈大帝命徐?撰碑文頃嵗修廟得唐侯象所立碣于地云皇唐長州江隂縣司徒陳公廟碣銘其文字漫滅不可讀
南唐重光院銘 乃今能仁院僧自西撰題云大唐都省江隂縣重光院保大三年銘
光瑛院瑞像殿記 南唐保大六年僧崇肇撰今在明教院
招隠院鐘樓記 南唐保大十一年丁道?撰今在悟空寺
明教院釋迦殿記 天圣三年范仲淹撰
文宣王廟記 景祐三年范仲淹撰
紹興府碑記
薦嚴寺碑 在諸曁之薦嚴寺開元二十一年康希銑撰徐嶠之書
秦望山法華寺碑 在天衣寺開元二十三年李邕撰并書
元嚴禪師戒壇碑 在天衣寺天寶十五年徐浩書康希銑墓碑 在山隂蘭亭其碑顔魯公撰并書會稽山永興公祠堂碣 貞元元年
大覺禪師國一影堂碑 在府城大慶寺貞元元年貞元題名 在府治臥龍山磨崖
復禹袞冕并修廟記 在禹廟元和元年碑隂有薛蘋祈雨唱和詩
建南鎮(zhèn)碣記 元和十年孟簡撰
禹廟題名 元和十一年張良祐孟簡等十一人崔【闕】謁禹廟詩 元和十一年又宋之問等詩附又題名三人 元和十一年鄭逋劉茂孫
庾肩吾孟簡禹廟詩 元和十年
禹穴碑 元稹銘寶歴景年 禹穴碑隂 元稹并寮屬十一人
元威明陽明洞天詩 太和三年立石龍瑞宮
白居易陽明洞天詩 太和三年
寧賁禪師塔銘 太和二年建塔在山隂昭福寺修龍宮寺碑 在嵊縣太和九年李紳撰
題法華寺詩 李紳撰歐陽公集古錄云李紳自序云太和甲寅游寺刻石詳自序所言似紳自書然以瑞州題名較之字體殊不類甲寅太和八年也
古羅漢塔記 開成二年建在余姚縣
奚?尊圣經(jīng) 開成四年建在余姚縣
奚?尊圣經(jīng)行書序 會昌元年建在戒珠寺
靈應廟碑 會昌元年建在錢清鎮(zhèn)祠下
京兆阿史那夫人墓志 會昌三年石在府城
大中禹跡寺勅 碑立在本寺
勅賜大中圣夀寺額六字 栁公權書
戒珠寺記 咸通三年
平察微墓志 咸通三年石在諸曁縣
大慶寺尼粥田記 咸通三年
大慶寺復寺記 咸通十一年立容齋隨筆云孫汝玉記
王鋗書尊圣經(jīng) 咸通十三年在戒珠寺
王修已書尊圣經(jīng) 咸通十五年在禹跡寺
王右軍祠堂記 無嵗月在戒珠寺
吳越武肅王廟碑 廟在府南四里乃皮日休之子光業(yè)詞也
吳越忠懿王貽書石刻 在會稽縣南十里之雍熈院越王碑 九域志
江淹碑 晏公類要云在州北八里
元儼律師碑 集古錄云唐萬齊融撰徐浩書天寶十五年立
戒珠寺碑 集古錄云唐趙璘撰貝靈該八分書會昌中廢宣宗初復立碑以咸通元年立
法華寺詩 集古錄云唐李紳撰徐浩書太和八年刻石
薛蘋唱和詩 集古錄云唐薛蘋詩不著書人名氏崔述等凡十七首
秦刻石 劍南詩藁登鵝鼻山至絶頂訪秦刻石有詩沃州山禪院記 晉宋以來有羅漢僧西天竺人帛道猷居焉次有髙僧竺法?支道林居焉又有干興淵支遁開成蘊崇實光識裴藏濟度逞印凡一十八僧居焉髙士名人有戴逵王洽劉恢許元度殷融郗超孫綽栢彥表王敬仁何次道王文度謝長霞袁彥伯王蒙衛(wèi)玠謝萬石蔡叔子王羲之凡十八人或游焉或止焉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一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二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七十八
宋王象之輿地碑目
慶元府碑記
董孝子廟記 唐崔殷作董孝子廟記云后漢人孝行著于鄉(xiāng)邑孝和召拜郎中不起厥后世為名族故以董孝子名鄉(xiāng)
棲霞觀碑 在象山縣有唐大中元年碑孫諫卿撰等慈院釋迦殿記 在象山縣宋元嘉二年置有釋迦殿記方豫撰
龍夀院記 在象山今名延夀院漢干祐二年置有記洋山廟記 在定??h東北五里唐大中間黃洽記唐心鏡大師舍利塔銘 在鄞縣之崇夀寺刺史崔琪狀其事
崇夀寺額 在鄞縣唐相裴休書
明州額 舊錢氏書
奉國軍額 太守潘良貴書
文宣王廟碑 在州學火損其半
裴公德政碑 李陽冰撰在衙門內(nèi)
唐刺史王宻德政碑 李舟文李陽冰玉筋篆今在郡樓下
栁公權書金剛經(jīng) 在州治之進思堂
應天德潤寺碑 在慈溪縣唐干符中僧文義大師清晏撰
唐李華撰左谿大師塔銘 在慈谿縣之普濟院云漢廣福教院記 在慈溪縣唐光化二年楊適撰開元寺碑 在鄞縣南二里寺有二碑其一李頻文其一陶詳校文韓擇木書
小字道經(jīng)小字德經(jīng) 集古錄唐明皇注八分書不著名氏開元十七年立
臺州碑記
天臺觀葛仙翁篆 晏公類要云吳赤烏元年為葛仙翁所建其額即仙翁親篆
齊桐柏山金庭館記 集古錄云南齊沈約造兒珪之書永泰中因地名建館曰金庭宮置道士十人蓋道士自敘之言非約所撰其謂之造者疑如后世立碑之類耳碑以永元三年立
桐柏觀勅 唐景云二年
桐柏頌 集古錄唐崔尚權文韓擇木八分書碑天寶元年立
修桐柏宮碑 集古錄唐元稹撰顔顆書景云中道士徐云府等重葺碑以太和四年立
國清寺記 唐栁公權書額
老君真容碑 唐開元二十九年在州天慶觀內(nèi)佛窟禪師碑 唐太和六年在天臺縣
道元院碑 在天臺唐干符二年
天臺禪林寺碑 唐元和六年在大慈寺
智者大師修禪林道塲碑 唐元和二年在大慈寺禪林寺智者大師畫讃 在天臺縣唐大厯中顔真卿文
隋陳司徒廟碑 唐干符二年在本州廟中
臺州刺史杜雄廟碑 唐文德元年碑隂有蔡大王廟記今在臨海蔡王廟中
臺州司馬韓光乗真讃 唐先天元年在崇道館杜夫人墓銘 唐光化二年在臨??h
金像寺幢 在仙居縣西三十五里嵗久無碑識惟石幢巋然唐垂拱三年立
吳越王題梁 州城之兠率寺有廣順年間吳越王題梁
上清閣唐人題梁 在崇道院
吳越錢氏用契丹會同年號 臨海慶恩院及定光院皆書曰石晉會同元年建臨海明智院及明恩院皆書曰石晉會同中建而通鑒石晉無會同年號及婺州圖經(jīng)義烏真如院亦云吳越錢氏會同十年建而吳越止有寶大天寶保正之三號亦無會同象之謹按東都事畧載遼主德光以天福三年改元會同至開運四年南牧歴年圖載天福三年嵗在戊戌而會同十年嵗在丁未是嵗正德光南牧之時去天福三年整整十載意者錢氏奉德光之正朔則丁未之嵗乃契丹會同十年然婺州真如院書會同十年建尚是契丹入汴之時恐吳越奉其正朔若赤城志所書會同元年則正是石晉天福三年晉髙祖尚都汴為中國主不應錢氏乃越石晉而奉契丹正朔也北之婺州真如院所書年月無據(jù)當考
天臺集 李兼序 續(xù)集 李子長編李兼序舊圖經(jīng) 教授余嚞編 赤城志 陳耆卿編
溫州碑記
僧元覺神道碑 在永嘉縣之浄光先天寺元覺葬于是山有括州刺史李邕所作神道碑
浄居尼元機圓明塔碑 在永嘉縣之浄居尼禪寺其碑先天中立
石室碑 在永嘉縣應符鄉(xiāng)大羅山之石室上有石夫人及古石碑在天柱寺后
仙巖寺碑銘 司空表圣文
海濤志 集古錄云海濤志濤厯日時濤期朔望體象春秋仲月漲濤解凡六篇唐竇叔?撰其說以月朓朒濤汐之進退并竇氏濤日時疏一篇孟簡撰皆陶慫書朱巨川題額不著刻石年月在溫州
游仙記 唐著作顧況游仙記曰溫州人李庭等大厯六年入山斫樹迷不知路逢見漈水漈水者東越方言以掛泉為漈中有人煙雞犬之尋聲渡水忽到一處約在甌閩之間云古葬然之虛者好田泉竺果藥連棟駕險三百余家四面髙山回環(huán)深映有象耕鴈耘人甚知禮野鳥名鴝飛行似鶴入人舍中惟祭得殺無故不得殺殺令地震有一老人為眾所伏容貌甚和嵗出數(shù)百疋布以備寒者乍見外人亦甚驚異問所從來袁紹賊平未時政何若具以實告因曰愿來就居得否云此間地窄不足以容為致飲食申以主敬旣而辭行斫樹記道還家及復前蹤羣山萬疊不可尋矣
永寧編 陳謙所述留元剛序云是編非取夫搜摭新故夸詡形勝而已事變之會風俗之趨蓋將有考焉觀敘州自晉以來守凡幾人孰賢孰否觀敘人自國初以來作者幾人孰先孰后熈寧而后所易兵制善于古否建炎而后所増稅賦安于民否水利何為而便役法何為而病是非得失之跡廢興沿革之由安危理亂于是乎在一言去取萬世取信
鴈蕩序述 鴈蕩山序云樂清縣鴈蕩諸山在焉難以殫載校書郎張望之有記郡丞謝升俊有圖樂清縣丞洪藏有賦紀述摹冩皆極形容之精然猶有未盡薛寺丞季宣復為賦以備足之
婺州碑記
八詠碑 沈約文舊本在仁風堂新本在八詠樓陋室銘 不知在何所政和中郡民至龜頭土城上茅棘中見一頽石其色如鐵面平可坐因刮拭之髣髴有字題曰陋室銘唐劉禹錫文其詞曰山不在髙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堦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今其碑在明月樓下
通判防蘭亭記 其碑甚古
大防再建記 唐廣明二年
赤松巖寺碑 唐垂拱四年
盧府君碑 唐大中十一年
俱胝石幢記 唐咸通十年
武威侯廟記 唐廣明元年已上并在金華縣境杜叔倫去思碑 晏公類要云在東陽縣前達州刺史陸長源文
涵碧亭記 在東陽縣唐寶厯二年
法華寺碑 唐會昌三年在東陽縣
智者法師碑 及本生寺碑在義烏縣界梁太子綱文善慧大師碑 陳大建五年
善知阇黎碑 陳大建五年
惠集法師碑陳大建六年
還珠碑記 唐元稹文
轉(zhuǎn)輪經(jīng)藏碑 唐咸通八年
重云大師真身碑 唐干符三年
普濟院碑 周顯德三年 已上并在義烏縣
圣夀寺碑 唐綦毋?文
和安寺碑 唐邵朗文
東峯亭記 唐馮宿文在蘭溪團寺
萬安縣碑 晉天福八年
永寧院碑 周顯德四年 已上并在蘭溪縣
千嵗和尚碑 開元二年在浦江寶嚴寺
左溪大師碑銘 唐李華文在浦江縣
明昭院夀塔碑 周廣順二年在武義縣
鶴巖院碑 清泰【闕】年
義烏真如寺耶律年號 寺在義烏縣西南一百八十步東陽志云吳越錢氏會同十年建洪邁隨筆載錢氏有年號三曰寶大天寶保正而無所謂會同象之謹按會同乃契丹年號東都事畧契丹傳載遼主德光以天福三年改元會同至開運四年南牧歴年圖載天福二年嵗在戊戌而會同十年嵗在丁未自戊戌至丁未整整十年意者錢氏奉德光之正朔則丁未之嵗乃契丹會同十年故用其紀元耳十國紀年吳越王錢?佐傳云開運四年正月遼陷京師稱會同十年而馬殷傳止書云開運四年契丹犯闕中國兵亂貢賦不通而不書會同年號是湖南諸國不用會同年號而吳越獨用會同年號故也
吳越寶大年號 東陽志云觀音寺大殿有梁吳越寶大二年立象之謹按通鑒后唐明帝天成二年吳越王錢镠以中國喪亂朝會不通改元寶正其后復中國乃諱而不稱今觀音寺之題梁皆已削去年月寺僧去吳越改元后用中國正朔故諱其事而削去與通鑒所書相應寺卻有銅鐘題曰寶大二年嵗在乙酉置
張巡許逺雙廟碑 嘉泰甲子余謁郡侯南康李公景和見其追逮土偶械系于庭問其罪則曰李侯家眷為祟所擾故加之罪杖之溪滸投土偶于深淵絶其廟食未嘗不重李侯之果決也及予之郊外聽輿人之誦曰此廟非他即唐張許之祠也郡侯意其烹愛妾而無所歸旋擾其室旣伏其罪而怪亦絶余獨念張許置廟始末郡志無所經(jīng)見志乃洪公邁銓次必不逸書予固未能釋然后予繙閱故書見唐張巡傳載許逺子玫為婺州司馬栁子厚南公廟碑載南霽云子承嗣為婺州別駕今婺之雙廟與倅廨隣意者南許二子之所立乎予旣防祈公之史考栁子之記又不能不譏李侯之太果而誚洪公之畧也反覆張許之事以嘆其捐軀以蔽江淮而當時議者反以睢陽食人為二子罪巡烹愛妾以激士眾而后世乃以其鰥居而為廟食之累甚矣忠臣之不遇世自李翰作傳以表其事而當時之異論始息予不量其谫薄欲強引史傳以證其廟食之始末視李翰為難矣昔韓文公謂張許子弟材不足不能通其父志由今日觀之廟存而無所記豈特不能通其父志于當時而已哉昔我朝章圣皇帝東巡過雙廟留駕徘徊著金刻石賛明厥忠而司馬公光嘆顔杲卿張巡之徒世治則擯斥外方抑沈下僚世亂則委棄孤城虀粉冦手何為善之不幸而朝廷待忠義之薄耶我圣朝君臣待忠義之意如此惜不及見洪公李侯而一洗之也
處州碑記
追魂碑 在松陽永寧觀唐故有道先生葉公碑李邕撰并書法善之祖也世傳法善求邕書不可得夜追其魂書之俗謂之追魂碑恐未必然人愛其字漢打不已黃防潛毀之有銅鐘宣和間遭防焚爇烈焰中竟不銷爍聲亦不減若有神防然
唐李繁孔子廟記 唐元和中刺史李繁建孔子廟韓愈為之碑杜牧書其碑隂遭亂不存宣和中知州黃葆光??逃趯W而碑隂猶闕
有唐贈歙州刺史葉公神道碑 李邕撰韓擇木八分書其石運自霅川擊之鏗然有聲今在麗水縣北一百二十里沖真觀中
李邕書大唐開悟之寺 在龍泉之薦福院
黃帝祠宇篆額 唐李陽冰篆在仙都山
縉云縣城隍廟記 集古錄云唐李陽冰撰并篆陽冰禱雨因移建于山上碑以上元二年立
刺史李鋁送行記 貞元中李為刺史朝士之贈行者二十三人石刻今存
唐青田縣尉楊光于作隠難記 在麗水縣北六十里之東巖大畧言袁晁黃巢之亂民避難于此獲免者甚眾
好道廟碑 在麗水縣東十里唐大中十年刺史段成式作廟記今存
陳松司馬墓碑 在麗水縣西四十里郎其山下干符二年卒葬于此碑及銘記并任省公文
李陽冰修夫子廟記 在縉云記云上元元年縉云令李陽冰修文宣王廟換夫子之容貌増侍立之九人其余六十二子圖于屋壁據(jù)陽冰記云増侍立之九人蓋獨顔囘坐而余九人為立像矣
李陽冰忘歸臺銘 在縉云之吏隠山
李氏洼樽銘 在縉云之吏隠山
李陽冰篆倪翁洞之三字 在縉云縣東平里之倪翁洞
阮客洞詩 在縉云縣東九十里有石室鐫李陽冰詩隠真洞劉先生塑像賛 在縉云東二十八里隠真洞其碑見存
李陽冰篆初旸谷三字 在縉云之仙都山
衢州碑記
古碑 信安記文其最古者徐偃王廟則韓退之西楚覇王廟則賀蘭進明信安王祎石橋詩則嚴綬女樓之易東武則崔耿若陸燮于皋之偃王碑碣皆漫缺不可讀
唐元符六年僧沖蒞開山文樅碑銘 在西安之子湖定業(yè)院
唐則天書明果寺 在西安縣北玉泉鄉(xiāng)明果禪寺額唐白居易大徹禪師傳法堂記 在西安縣北安縣鄉(xiāng)明果禪師院
后唐清泰中吳中丞所書發(fā)愿文 在常山縣西十里福田院
唐杜荀鶴及禪月大師貫休留題 在龍游之石壁院石橋詩刻記 唐廷評嚴綬
瑞魚銘 張子夀集賀衢州進古銅器表云伏見衢州所進瑞魚銘等神物?竒形制純古魚為龍像旣彰受命之元銘作芝文果表錫年之永河圖舊事無以加之
徐偃王廟碑 韓愈撰
徐偃王后記 唐于皋作后記今在靈山廟中
雙檜堂記 開寶間吳越刺史謹知禮撰
吳越國王墨帖 在保安院
信安志 毛憲序
建康府碑記
吳紀功三段石碑 天璽元年皇象之書今存府治防書閣前集古錄謂之皇象
晉王祥墓碑 在江寧縣之城西南何城寺之北有古碑斷缺不全
謝安墓碑 東晉事云謝安墓前惟立一白碑蓋當時難述其德耳
王羲之蘭亭記 在三段石后壁
大宗碑 顔魯公書
顔府君碑 顔魯公書并在【闕】學
卞壺墓碣 南鍇 在忠烈公墓下
陶隠居墓磗 熈寧中金陵丹陽之間有盜發(fā)冢得隠起磗于冢中讀其書知山中宰相陶隠居墓也其文尤髙妙王荊公因書遺金陵天慶觀黃冠遂以入石
陳景陽宮井欄石刻 唐人書今在行宮歐陽公云晉王廣書戒哉戒哉字已不成象之觀書擒虎則失虎字世民則作世皆避以唐諱則知為唐碑
唐棲霞寺記 陳江總作碑唐髙宗御書額至今猶存今見在攝山寺中去城四十有五里
唐棲霞寺銅像背記 唐景龍二年又寺中徐?書古跡甚多
唐徐?紫極宮司命殿記 在天慶宮
徐?蔣帝廟碑 在蔣山廟
南唐追封慶王碑 在樓湖橋東南路側(cè) 已上并在建康城中及上元江寧界內(nèi)
吳太極左仙翁葛公碑 唐調(diào)露二年重建
梁許長史舊館碑 陶?景立天建十七年建在玉宸觀
梁太元真人碑 孫文韜書
梁許長史舊壇碑 陶隠居詩又有梁九錫文孫文韜書
陶隠居帖 在玉宸觀
陶隠居墓銘 自撰
陶隠居墓志 梁昭明太子撰
華陽頌 陶隠居文唐天寶九年立
羲和寺額 梁昭明太子撰
陶隠居碑銘 邵陵王綸撰
陶隠居碑隂 司馬道隠子微書
唐紫陽觀王先生碑 唐總章二年立
唐崇禧觀碑 太極元年立
唐明皇受箓碑 在崇禧觀
唐?宗授上清箓碑 在華陽洞
唐句容令岑公德政碑 景龍二年
唐禁山碑 太和七年今在玉宸觀
唐玉清觀四等碑 開元十五年
正白先生碑 梁邵陵王綸撰今在玉宸觀
祠宇宮白鶴廟記 大厯十三年
唐元靜先生碑 顔真卿書大厯二年又云在紫陽觀大厯七年
唐韋君碑 正元三年立在玉宸觀
唐圣祖碑 寶厯二年
孔子尹真人賛皇公三碑 寶厯二年
唐張孝子旌表碣 咸通十三年
唐茅山孫尊師碑 李德?文今在玉宸觀
題陶隠居銘 唐保大十四年
青元觀殿碑 唐保大十五年
下泊宮記 王師簡文
元素先生碑 徐?撰在玉宸觀
唐紫陽觀碑 徐?文在玉宸觀
騎省石 在句容縣治
唐許長史丹井銘 徐元文在玉宸觀
故【闕】傅太師王君碑 徐?文 已上并在句容縣界溧陽長潘元卓碑 后漢光和四年今在尉防
唐潘城寺碑 劉驩文在縣西九十里
唐禮部侍郎劉府君神道碑 裴度撰今在欽賢亭校官之碑 后漢元和四年立洪邁夷堅癸志云其石淪于固城湖中紹興十一年溧水尉喻仲逺得之輦置防事之側(cè)蓋相距六百九十三年今在縣圃 已上并在溧水縣界
西漢趙禹廟記 唐中和三年
后漢溧陽侯史公神道碑 景龍四年立
晉廬陵太守呂府君神道碑
晉冠軍將軍史爽墓石柱刻
梁兗州刺史史府君墓石柱刻
唐宣州溧陽縣永仙觀元宗先生碑銘 開元五年城隍廟記 開元十七年在舊縣城
唐祭酒史公之碑 李陽冰篆額
重換司空廟殿記 唐會昌三年
史祖廟禱雨記 南唐升元三年 已上并在溧陽縣界宋宗慤母夫人墓志 碑以大明六年立自此以下圖經(jīng)不載而旁見他書者今附見焉
齊海陵王墓志 南齊謝脁立石在江寧齊明帝廢其兄郁林王而立之在位一年又廢為海陵王
華陽王先生碑 唐于敬之撰王元宗書以干符二年立在茅山
王法主碑 道士江旻撰徐碩書碑以貞觀十六年立在茅山
陳尼慧仙碑 陳景哲書以天嘉元年立
梁智藏法師碑 梁蕭幾撰序蕭懌撰銘蕭挹書以普通中立
梁茅君碑 道士孫文韜書道士張擇集以普通三年立在茅山
王法主碑 唐劉祎之撰齊懐夀書碑曰升真以文明元年立在茅山
張常洧碑 唐貞元五年旌表張常洧勅一道并紀孝行碑髙孚撰旌表碣賛承瓌撰
王師干神道碑 唐楊綰撰張從申書碑以大厯十三年立在句容縣
鐘山林下集序 唐石洪撰以貞元七年立
華陽頌 梁陶?景撰崔元亮長慶三年游山題記附在茅山
司空殿記 司空光武時人碑以會昌六年立在溧山副元帥防階記 唐嚴伋撰大厯四年刻在金陵三茅山記 唐人書太和三年立
茅山三像記 與崇元圣祖院一體書李德?旣建圣祖院并立?元皇帝孔子尹喜三像以寶厯二年刻在茅山
崇元圣祖院記 唐賈餗撰徐挺古八分書寶厯二年立在茅山
賜李錬師詩詔 唐道士任良友書元宗所賜詩凡三首貞元十四年刻石在茅山
景陽井銘 井銘有二其一隋煬帝所作其一張著撰仙壇山銘 道士宋文榦以山石自然因立壇其后岑仲琢石為像碑以圣厯三年立在溧水縣已上并見集古錄
江南秦淮石志 皇朝類苑江南保大中浚秦淮得石志按其刻有大宋干德四年六字余磨滅不可識諸儒防驗乃輔公祐反江東時年號
溧陽瀨水貞義碑 李白文
徐鍇篆字題名 在中茅峰石上荊公有詩百年風雨草苔昏尚在當年墨法存只恐終隨嶧碑盡西風吹燒滿秋原
建康志 史志正序 建康續(xù)志 朱【闕】編吳琚序
太平州碑記
吳陶基墓碑 在當涂吳山晉陶氏亦有墓碣見存晉楊府君墓碑 名亮?農(nóng)人桓溫破姚襄亮杖防來歸后為雍州刺史卒今有石碑二一在泊山一在河間碑隂各有巴蜀故吏姓名合五百人太守楊倓惜其斷裂徙置郡學
李白天門山銘 在天門山
水心院石幢記 在蕪湖縣西二里寧淵觀初為水心院有廣明間石幢記
羅泰石城記 在當涂東二十里慈湖鎮(zhèn)之北磯上有界牌二字乃唐刻也
陶府君大舉德政碑 在當涂縣東六十里丹陽鎮(zhèn)南之禪那院乃唐僧所撰永昌元年己丑建碑今存
禪惠院記 在當涂東十七里禪岳山有咸通二年記刻石山頂
廣濟院石幢 在蕪湖縣北四十里院門外有兩石經(jīng)幢一題曰大中十二年一題曰干符六年
東能仁院水陸會記 在蕪湖縣東院有南唐水陸會記
演教院碑 在繁昌縣東二十里院有古牌上有長慶二字
太平州詩南州集 林桷序
姑熟志 楊倓序
寧國府碑記
題疊嶂樓詩 南齊謝眺
題疊嶂樓壁 唐獨孤霖
敬亭山梓府君廟題名 髙璩
題梓府君廟詩 李太白司空圖
良吏記 陳簡甫題開元良吏六人
祭敬亭山文 鄭薰又碑隂文杜宣猷
重修敬亭廟記 張延嗣
梓府君神祠記 崔龜從
新修梓府君廟記 劉仲約大中二年
新興寺碑 盧肇書在縣北敬亭山大中二年相國裴休建
禪定寺通公碑 嚴綬
新興寺新條勅 裴休
新興寺經(jīng)閣帖 裴休
白龍寺經(jīng)幢 在水陽鎮(zhèn)開成元年
石中丞廟斷碑 廟在子城南石中丞仲覽宣州人魯府君廟碑 在宣城縣南六十里廟有斷碑載武德六年魯之嵓以宣城降
沖妙觀斷碑 在宣城縣東二十里會昌中立
新興寺羅漢碑 徐善
福田寺經(jīng)幢記 大厯中崔龜從
薛公去思頌 崔巨
筑新城碑 韓熈載撰碑隂林仁肇
送二王詩 李后主
徐知證墓碑 在宣城四十四里
重修宣城縣廨宇記 朱珣
開元寺大殿記 孟拱辰
多寶佛塔記 孟拱辰
東禪院法華經(jīng)記 孟拱辰
新興寺藏記 唐天祐二年僧浩澄 已上并在宣城縣界
南陵修大農(nóng)陂記 韋瓘
涇縣防記 薛文美
水心寺碑 唐宣宗
孔子廟記 徐?
東峯亭記序 在涇縣西二里唐永泰中李廣琛將兵討石防告捷賦詩劉太真為之序今刻石存焉 已上并在涇縣界
唐宣州響山新亭新營記 權載之撰云元和二年今宣城長帥路應造
賀蘭夫人墓志 集古錄云唐陸贄撰并書碑正元七年立
宣城志 郡守趙希逺序李兼編
宣城詩 唐人已前詩篇失編集人姓名
徽州碑記
興唐寺碑 唐呂渭文在歙縣
越國公廟記 唐江臺符文在歙縣
問政先生碑記 唐順義中方防文在歙縣
歸真觀碑 江南徐鍇文在歙縣
漢洞院碑 在歙縣新安志云今院中有南唐鐫大中碑
婺源縣古縣記 見新安志本縣沿革下
州縣碑額 容齋續(xù)筆徽州之山水清逺素無火災紹興元年添差通判盧瑢悉以所作隸字換郡下扁榜自譙樓儀門凡亭榭臺觀之類一切趨新郡人謂字多燥筆而于州碑尤為嚴重私切憂之次年四月火起于郡庫經(jīng)一日兩夕乃止官舍民廬一空
歙州折絹始末 皇朝類苑五代方鎮(zhèn)割據(jù)多于舊賦之外重取于民國初悉皆蠲正稅額一定其間或有輕重未均處隨事均之福歙州稅額太重福州則今以錢二貫五百折絹一疋歙州輸官之絹止重數(shù)兩太原府輸賦全除乃以減價糴米補之往往疑福歙折絹太貴太原折米太賤又原居仁言行錄云歙州五季為偏方夏稅特重祖宗故輕之他郡輸納率以十二兩惟歙十兩比嵗戶部謂不中度卻之以為擾孝宗欲仍舊貫而慮輸有輕重吏得病民每十二疋符蠲其二
新安志 羅愿疏
信州碑記
南巖古篆 上饒志云弋陽縣北三十里有石壁鐫古篆二十三字書跡甚美
唐人大篆 洪芻山水記云貴溪王表巖有會昌中唐人大篆題名
唐元和碑 在永豐之寶積院蔣穎叔詩云舊碑聊一讀惟有記元和
草衣寺記 在城下南嵓有唐權德輿記
南唐欽道觀記 在永豐縣觀舊名黃陽觀有朱鞏所為記乃南唐徐鍇八分書徐?篆額今碑在縣治
龍紀中雄石鎮(zhèn)請僧帖 在貴溪之資國寺象山陸九淵子靜有跋語辨其真?zhèn)翁讫埣o時帖由龍紀之元距紹熈辛亥凡三百有三年云
王荊公信州興造記 晉陵張公治信之明年皇祐二年也夏六月乙亥大水降于是募人城水之所入【闕】垣郡府之缺考監(jiān)軍之室司理之獄營州之西北亢爽之虛以宅屯駐之師除其故營以時教士刺伐坐作之法故所無也作驛曰饒陽宅曰囘車筑二亭于南門之外左曰仁右曰智山水之所附也梁囘十有二舟于兩亭之間以通車徒之道筑一亭于州門之左曰宴月言所以屬賔也凡為城垣九千尺為屋八以楹數(shù)之得五百五十二自七月甲午卒九月丙戌為日五十二為夫一萬一千四百二十五
洪蒭游洞記 曲盡一郡山川之景皆洪所身親而足歴者也今附上饒志卷末
唐曹君墓碑 容齋五筆云慶元三年上饒尉陳莊發(fā)土得碑乃婦人為夫君所作君姓曹名因祖父皆仕于唐髙祖之朝惟公三舉不第居家以禮義自守及卒于長安之道朝廷公卿鄉(xiāng)隣耆舊無不太息惟予獨不然謂其母曰家有南畆足以養(yǎng)其親室有遺文足以訓其子肖形天地間范圍隂陽之內(nèi)死生聚散乃世態(tài)耳何憂喜之有哉予姓周氏公之妻室也
上饒志 趙蕃編 中序
池州碑記
大防碑記 元和八年齊暎為守日建裴晉公作記于防壁今不存又韓贄文竇潏文
刻漏記 杜牧文
夫子廟麟臺碑 韋應物文
紫極宮碑 徐?文
康濟廟記 在建德徐鍇為之記
昭惠廟墨勅 昭惠廟在銅陵神姓張名寛嘗任晉陽太守唐裴休以墨勅贈游擊將軍又以墨勅封保勝侯及保勝公今三勅俱存昭惠廟
開講詩 集古錄鞏疇為講老子而作咸通九年楊巖刻石立于舊鞏疇之所居
馬當山銘 陸龜?文有云言天下之險者在山曰太行在水曰呂梁合二險之為一吾又聞乎馬當彼之為險也乎大江之旁怪石慿怒跳波發(fā)狂日黯風助摧牙折檣幸而脫死神魂飛?殊不知堅輪蹄者夷乎太行仗忠信者通乎呂梁使舟檝者行乎馬當合是三險而為一未敵小人方寸之包藏
題?宗御書記 集古錄唐張說題元宗御書碑御制書字并年月記及模勒刻字人姓字說所題者大慧禪師塔碑也侍巖記李方?撰李宗書會昌四年刻杜牧題名者牧為池州刺史立左史洞之名而題之張祜書會昌五字刻在池州今同附于后
唐孚貺侯廟碑 容齋四筆云在銅陵縣唐中和二年立
池陽前集 吳蔚張古序
池陽續(xù)集 崇寧中畢漸序
池陽前記 政和八年范政明編
池陽后記 建炎四年張古序
秋浦志 胡兆序
饒州碑記
饒州刺史碑 容齋三筆云饒州良牧自吳至今以政績著名者有九賢郡圃立祠以祀此外知名者蓋詳白樂天集有吳府君碑
唐紫極觀鐘銘 在城紫極觀天寶九年上官經(jīng)野文唐薦福寺莊田記 干興元年僧志全文
唐能仁寺菩薩堂記 南唐邊鎬文
唐薦福寺碑 冷齋夜話云范文正公守饒有書生獻詩甚工生自言平生未嘗飽時歐陽率更薦福寺碑墨本直干錢文正為打千本使售京師紙墨已具一夕雷擊碎其碑坡詩一夕雷轟薦福碑蓋謂是也
唐饒娥碑 唐栁宗元文云饒姓娥名世漁鄱水娥為室女女事循整鄉(xiāng)閭式敬寶應中父醉漁溺死求尸不得娥走哭水上三日不食耳鼻流血氣盡伏死明日尸出黿魚鼉蛟浮死萬類縣旁小民悲感怨號會錢具葬娥于鄱水西橫道上宗元為之記云
唐魏仲兕饒娥碣 在樂平
唐魏愔饒娥碣 在樂平
南唐雙溪觀記 在安仁干德二年葉文
唐自鳴山記 在安仁唐咸通十年歐陽證
吳羅漢寺記 在安仁偽吳順義六年 羅漢賛 同上
玉石寺記 在安仁唐逄汝舟文
都頡亡談 容齋五筆云鄱陽素無圖經(jīng)元祐六年余干進士都頡作亡談一篇其序士風土物則張仁有篇徐濯有說顧雍有論王德璉有記其所引張徐顧王所著今不復存
鄱陽志 史定之序
栁將軍墓碑 在安仁唐咸通六年
栁子厚與元饒州書 見栁文
鄱陽舊志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二
<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六藝之一錄>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三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七十九
宋王象之輿地碑目
廣德軍碑記
顔真卿橫山廟碑 碑載自梁天監(jiān)五年至唐天寶中以祈禱感應始贈水部員外
廣德軍桐汭志 郡守趙亮夫序
南康軍碑記
夏禹石刻 在上霄峰石室中世傳夏禹所刻其大如掌文皆隠起僅百余言亦載于江州
梁簡寂觀碑 梁太子仆射沈璿撰
唐簡寂先生陸君碑 唐寶應中翰林供奉吳筠撰南唐保大中立
簡寂觀碑改修靈寶殿并記 改修靈寶殿并齋記唐御史大夫王路撰
簡寂觀修立石路記 唐掌元帥表奏徐憲撰
楚王谷景德觀記 朝奉郎栁宏撰
唐處士顔君碣 黃太史記?;杩h齋觀智顯寺竹林中所得顔家壟斷碑魯公大字清勁秀發(fā)者是也
龍紀道碑 唐永徽四年
南山寺題鐘 唐龍紀元年
流霞觀記 唐干寧四年
永安縣記 后周顯德七年 已上四處并在都昌縣靈溪觀碑 南唐機書正字宋渙撰今名祥【闕】觀貞風觀碑 南唐虞部員外郎韓熈載撰碑隂有當時嬪御姓氏十余人今名先天觀
徐?石刻 在白云庵
古書堂記 在城西十五里南唐時李古為江州刺史作記刻于崖下今見存
報恩院寺額 寺在福星門內(nèi)軍學之西號塔院南唐李后主所書院額其碑尚存
慧悟師沖照冩真讃 西華楊恱撰
簡寂觀新建石壇記 虞部員外郎陳覺撰
簡寂觀新建大殿記 安西將軍張崇撰
陳令舉廬山記五卷 碑刻詩什莫不畢載
廬山續(xù)記 紹圣中太守馬玗因訪廬山諸寺創(chuàng)始之跡出陳舜俞令舉廬山記以閱之且謂令舉書止述記者之姓氏而不記其所述之文因取碑碣凡令舉所不載者名曰廬山續(xù)記
隆興府碑記
唐豫章冠蓋盛集記 獨孤及撰
舊石柱記 嚴譔撰
新石柱記 來集撰
韋公遺愛碑 杜牧撰在觀音院
滕王閣記 王勃撰
延夀寺碑 寺在府城徐騎省嘗為寺碑
李衛(wèi)公劍池賦 在豐城縣西北寶氣亭
李司空廟碑 在豐城縣去縣二十五里長豐鄉(xiāng)司空姓李諱承鼐李神福之長子也戰(zhàn)歿于此因廟食焉南唐徐?為立碑以紀其事
寶峯院記 在靖安縣地石門山之寶峰院唐權德輿為之記商翺為塔銘
總持寺碑 容齋三筆云隆興府城內(nèi)總持寺有一碑干符三年牒又一紙乃中和五年牒
棲霞觀記 在靖安載劉懿真登仙事鄭安靖為記今碑尚存
天宮寺金銅釋伽像記 在城之景德院光啓二年記崇勝院古碑 在新建縣洪井北二十里
廣化院碑 院在洪井上之翠巖韓熈載徐鉉為之立碑
龍沙章江院碑 在城北南唐清泉禪師居之保大四年順化韓熈載作碑文
開元寺藏經(jīng) 寺在城東藏經(jīng)皆唐經(jīng)生所書
梅仙觀碑 在新建西北三十里今名陽靈觀昔梅子真旣以仙去嘗于山上筑壇以朝斗后人立觀以奉之唐末羅隠嘗為梅先生碑
法正禪師碑 在新奉之仁智院以元和十四年歸寂栁公權為之碑隂文多殘缺今猶存二三百字可讀
寶云寺碑 在新奉縣東百五十步有鐵鑄菩薩五十二軀唐寶大六年秘書郎陳用寛為之記今碑見在
昭徳觀碑 徐?作重建觀碑在新奉之昭德觀今碑尚存
西山風池記 正元三年權德輿撰
唐故洪州開元寺石門道一禪師塔銘 權載之撰后漢征君徐君碣銘 張九齡撰
北海李公放生池碑 張九齡撰
海陵王墓碑 慶厯中江州江岸摧得謝眺撰并書齊海陵王墓銘謝眺文固竒而書亦有法類鐘繇書石入沈括家十余年后為夏元昭匿之不知所在
江西使院小史記 集古錄云唐崔祐甫撰陸蔚之書開元二十二年始分江南十七州為西道宣州至于此凡十八使此石以長慶三年立
文宣王廟碑 唐齊【闕】文權載之集云
豫章舊志一卷 晉會稽太守熊防撰
豫章事實 雷次宗撰見于崇文總目
豫章古今志 雷次宗撰見隋書經(jīng)籍志
豫章記三卷 南唐徐廙撰
洪州圖經(jīng) 李宗諤編 新建圖經(jīng) 余襄公撰職方乗 洪芻編 續(xù)職方乗 李大異編
瑞州碑記
唐浄居寺碑 寺在上髙縣西四十五里舊曰龍居隋開皇九年置唐貞觀三年廢大厯三年復寺有碑施肩吾文太和時進士
中和二年石刻 唐二賢廟在髙安縣調(diào)露鄉(xiāng)應智頊幸南容之祠有甫田黃滔中和二年石刻記廟立于貞觀初元和時敝南容修之寶厯景午里人并祀南容李徳?為袁州長史為書祠額
普濟院碑 院在上髙北十里武泉山南唐保大中僧義從再筑有同光宗記
五代楊溥浮橋記 在州西五龍廟下載偽吳楊溥干正二年浮橋記云云
南唐新建【御名】州碑 在鳯凰山之碧落堂碑乃南唐保大十年立
南豐曾鞏學記 在州學
東坡書大愚石臺山詩 在本山
欒城書郡圃八詠 在郡圃
山谷書道院賦 在州治
蜀江志 學職雷公編 瑞州志周徐序
髙安志 郡博士幸元龍編
袁州碑記
唐劉禹錫碑 萍鄉(xiāng)楊岐山廣利禪院唐開元中廣利禪師塔劉禹錫作碑石尚存
唐黃頗文宣王廟記 頗宜【闕】人為文與盧肇相上下所著者千余篇獨郡庠文宣王廟記存
袁州學記 皇祐中祖無擇營建州學李泰伯為之記章友直為之篆李洪書世號為三絶碑元豐間館學第天下學記以袁為冠
上真觀記 在分宜南唐徐?為之記
乗廣禪師碑 集古錄唐劉禹錫撰并書劉中錫篆額碑以元和二年立在袁州
唐相國房公銘之隂 栁子厚文有云唐之大臣以姓配 最著曰房公相?宗肅宗甚德袁人袁人不勝其懐李華銘公之德刺史王涯為刻銘
舊宜春志 童宗說編
新宜春志 郡守滕強恕序
撫州碑記
東方朔畫像賛 臨川志晉夏侯湛作初碑在德州天寶十三年平原太守顔真卿作大字勒之他石今碑在宜黃富民家凡為石六丈髙一丈五尺
謝康樂翻經(jīng)臺記 顔魯公為之今碑已經(jīng)再刻杜佑志思碑 在東城三十步大厯十三年建刑部侍郎包佶文時佑為刺史
張景倩清德碑 在州城東三十步大厯五年建顔真卿文并書篆額時景倩為刺史
戴叔倫遺愛碑 在州城東三十步貞元四年建時叔倫為刺史
魏夫人仙壇碑 晏公類要云在壇側(cè)唐大厯四年立顔真卿文
元子晢遺愛碑 在崇仁縣南五步大厯五年準尚書考功符建立顔真卿文今存見晏公類要
顔魯公寶蓋山記 在崇仁縣
律藏院戒壇記 集古錄唐顔真卿撰并書院壇皆僧智融所立在州之寶應寺
唐撫州景云寺故律大德上?和尚石塔碑銘 白樂天撰
江州碑記
夏禹石刻 郡國志云在上霄峯石刻中世傳夏禹所刻其大如掌文皆隠起僅百余言亦載于南康軍
慧逺法師碑銘 集古錄宋謝靈運撰張昌序東晉末居于廬山東林碑在廬山
隋廬山西林道場碑 集古錄云渤海公撰以大業(yè)十三年立在廬山西林寺
唐辯石鐘山記 在州治唐太和元年李渤撰
太平觀使者靈廟記 在本觀唐開元二十年李沘撰使者靈驗記 在太平觀開元二十年
張靈官記 在太平觀南唐徐?撰
祥符觀真人廟記 保大二年南岳秣陵道士倪少通撰
東林寺碑 集古錄云唐李邕撰并書開元十九年立在東林
復東林寺碑 集古錄云唐崔闇撰栁公權書以大中十二年立在東林
佛防舍利碑 集古錄云唐李淏撰明干節(jié)書述東林興廢五本末在東林
東林寺賦 集古錄云唐李德?撰周墀篆書會昌五年刻李德?有記同刻在廬山東林寺
東林寺碑銘 寺有晉唐以來碑刻及詩塔銘慶元己酉經(jīng)囘祿之后間有存者
西林寺道場碑 在本寺隋大業(yè)十三年歐陽詢撰唐顔真卿題名 在道場碑文之上
唐西林齊名和尚碑 在本寺太和六年
唐大中題名 在道場碑文上
唐江州刺史裴行諷作記 在齊明和尚碑隂大中十四年
唐興果寺湊公塔 元和十二年白居易撰碑
唐?和尚石墳 元和十年白居易撰碑
唐韋應物蒲塘驛詩 在德安縣驛中
玉清觀碑 在順昌縣本觀偽唐甲戌立
陶秋碑 在彭澤縣南門唐景龍中馬澤撰
江州司馬防記 元和十二年七月八日白樂天撰江州南湖隄銘 李翺撰
顔魯公祖亭碑 事見祖軍廟下
唐狄梁公碑 在彭澤縣唐皮日休撰錢雍書
潯陽志 曹訓序
吉州碑記
大業(yè)碑又謂之故州碑 吉水縣東北二十五里有故城續(xù)通典云故州城堞尚存上沒江中有龜趺在沙磧有石碑半存江中秋冬水清人謂尚見大業(yè)等字
香城寺碣 唐皇甫湜作在郡西景德寺
王藹墓碑 唐平盧節(jié)度使王師范之子也
輔順廟碑 在永和鎮(zhèn)有周顯德五年碑
廬陵縣令防壁記 唐皇甫湜撰
靖居寺碑 在廬陵之青原山有大中五年段成式記及天寶六年大和尚碑
國處寺經(jīng)藏記 在廬陵有太和四年經(jīng)藏及開成四年郭京記
顔魯公真卿題名 在廬陵青原山之靖居寺
吉祥院記 在廬陵縣西六十里今名寶嚴院有南唐保大十五年薛良記
元寂禪師塔碑 在吉水縣之龍華寺韓熈載撰朱陵觀碑 在吉水縣南八十里碑文徐鍇所撰齊蕓亭碑 在安??h西九十五里有蕓亭碑齊永明二年立其文磨滅
唐李升石刻 李升仕唐為安福令有讀書齋石刻今存
劉史仙壇記 唐咸通中劉史撰
禾山大舜二妃廟碑 在太和縣南唐西昌令張翊撰紫陽觀新興佛碑 在太和縣南唐西昌令張翊撰白鶴觀碑 在太和縣西二里徐鍇撰
吉州刺史防壁記 皇甫湜文
廬陵香城寺碣 皇甫湜文
岑夫人記 集古錄云不著書撰人名氏夫人南陽人適隴西董淑碑以廣德中立
段成式廬陵觀下記 見唐廬藝文志
顔魯公廬陵集十卷 見令狐【闕】所撰墓碑
廬陵志 周必大編纂
贑州碑記
天竺寺白樂天詩 在水東三里白樂天贈韜光禪師墨跡舊存眉山老蘇嘗至寺觀焉后四十七年東坡南遷再訪惟見石刻因賦詩云香山居士留遺跡天竺禪師有故家空見連珠并疊璧已無飛鳥及驚蛇
唐鐘紹京書 城東五里惠云院有臨池禪院四字乃唐鐘紹京書
大覺禪師塔銘 在贑縣東北一百二十里有唐長慶四年大覺禪師塔銘李渤為銘栁公權書之又有郡守唐枚銘及大寂禪師塔銘亦權德輿筆也
廣澤廟碑 廟在贑縣儲潭之麓廟中石刻有唐時州刺史裴谞祈雨感應碑
天王廟碑 在州衙后門城樓上唐咸通二年刺史李振撰唐代石刻無恙者惟此
福田院碑 在寧都縣有唐咸通中進士楊知新重修寺記
崇福寺碑 在寧都縣東 江院有修寺碑及食堂二記皆偽唐時郡人束愉文
李后主重陽詩 在寧都之桃林寺寺有李后主重陽詩及禪月畫十八羅漢有孫志康題名真跡存焉
安國寺記 在寧都縣西氏里有五代末御史大夫愉安國寺記
嘉濟廟碑 廟在水東五里廟有唐進士楊知新偽吳薛光范二碑
南唐徐鍇碑 舊在天慶觀又有徐鍇施造石磬仍為之銘
景德觀碑 在州之景德觀徐鍇為之記徐?篆額章貢舊志 曹訓序
興國軍碑記
唐重巖寺記 在軍城景德寺唐太和元年舒元輿撰唐大巖寺記 在永興縣西北白巖寺乃唐尚書右仆射中書令杜正倫撰江夏費冠卿書
富川志 潘廷立序
寧江軍碑記
毛玠之墓碑 郡城西有風羲堡昔年進士陳京于圃中掘得斷碑有毛玠之墓碑五字
天慶觀殿額 南唐徐騎省書云金闕寥陽之殿今有石刻
天慶觀記 在軍城之天慶觀南唐徐騎省為記戲魚堂帖 帖十卷元祐中寓客劉次莊摹淳化禁中本而刻之次莊又自為法帖釋文十卷其帖今與潭帖武岡帖并傳
建昌軍碑記
唐麻姑山壇記 集古錄云唐顔真卿撰并書碑以大厯六年立在南城縣
唐小字麻姑壇記 集古錄云唐顔真卿撰并書記文及刻石年月與前帙所錄者同而字甚小
唐鄧天師碣 靈昌郡太守李邕撰
唐大德和尚石塔碑銘并序 白居易撰
唐南城縣客館記 獨孤及撰
唐鄧先生墓志銘 鄭畋撰
唐南城縣羅城記 刁尚能撰
南唐盱江亭記 韓熈載撰
建昌軍圖經(jīng) 李宗諤編
盱江志【闕】
南安軍碑記
橫浦前集 楊邦彥跋
橫浦后集 方崧卿跋
開鑿大庾嶺路碑 見張子夀集有云初嶺東廢路人苦峻極開元四年冬俾使臣左拾遺內(nèi)供奉張九齡緣磴道披灌叢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險之故
?州碑記
龍興寺謹律和尚碑號四絶碑 九域志云在龍興寺李華文張從申書李陽冰篆額時人謂之四絶碑
姚崇立碑紀德
南都梁山倉記 沈亞之撰
漢俞鄉(xiāng)侯季子碑 集古錄云隸書不著書撰人名氏其碑但云來居此邦不書郡縣之名不著所立年月今在?州
大唐岐國杜公淮南遺愛碑 權載之文
大觀九域志 劉彥序 ?州詩 秦觀編
真州碑記
石帆銘 宋中書舍人鮑照文
梁孝敬寺剎下銘并發(fā)愿文 二碑亦在靈巖山法義禪院
顔王墓碑 在?子縣十都顔王村墓前有碑碣字畫磨滅
治山只園寺碑 在六合縣東北有唐開元二十二年建寺碑
唐正晦先生碑 先生姓陳名融貞元五年東平呂溫述
唐靈居寺碑 在六合縣西北靈居寺有唐太和四年碑進士河南孫叔矩文
冶山寺碑 在六合縣冶山寺寺有碑其來甚久三絶碑 即發(fā)運司東園記也歐陽永叔文蔡君謨書蔡君用顔筆而作褚體故名三絶
楚州碑記
漢東海恭王廟碑 在山陽縣有碑斷裂僅有數(shù)十字云東海恭王祠
唐得寶記 楚州刺史鄭輅撰舊有碑今在寶應縣唐娑羅木碑 在淮隂縣南大寧寺唐開元十一年海州刺史李邕文并書
娑羅碑隂刋上海州李使君狀 唐淮隂縣令張松質(zhì)書
趙恱遺愛碑 集古錄云唐楚金撰不著書人名氏此碑淮隂所立天寶十四年刻
開元圣像碑 集古錄云唐陳知溫書開元二十九年?宗夢人告之曰吾汝祖也有像在京城西角百里可求之當見汝于興慶宮得之于盩厔山此碑以天寶元年淮隂太守李諲所建
彌勒尊佛碑 在淮隂縣南大寧寺垂拱四年宋寧積文發(fā)運使蔣之竒題碑隂曰寶積碑字字竒古惜乎不載名氏也
龍興寺碑 寺在清風門里舊有斷碑
白鶴觀碑 觀在山陽縣治之后
五君子帖 蘇子瞻黃魯直秦少游張文潛鄒志完與節(jié)孝徐仲車往還詩簡也知州向洹刻于郡齋今見在楚州【闕】 觀
米南宮帖 元章為漣水軍時與賀方回王彥周諸公往來詩帖也
新建學記 慶厯二年宋景文公祁記
淮隂侯廟記 蘇軾文
開禧守御事實 合肥錢本乃刻之山陽
泰州碑記
東都天女寺尼性空大師塔銘 唐元和六年給事郎于志言文
潁川庾府君夫人徐氏墓志 在務本坊乾道六年武烈帝廟鐘書筑墻得石乃唐元和十一年刻好事者摸數(shù)十本復藏之故處焉
李陽冰碑 在城隍廟
妙慈和尚塔銘 斷缺不見嵗月云【闕】 文而缺其姓吳陵志 萬鐘序
通州碑記
輿亭記 鄭獬撰
崇州文宣王廟記 王隨撰
海門興利記 沈興宗撰
崇州廣教院記 王隨撰
滁州碑記
李庶子泉銘 集古錄云唐李陽冰撰并書鑿井【闕】山勒銘于泉之側(cè)石上其傍又有陽冰別題十八字皆以大厯六年刻在滁之瑯邪山歐陽公謂學書者皆云陽冰之跡世多矣無如此銘者中更兵火古刻敝失后再刻于郡齋
懐嵩樓記 李德裕撰
瑯琊溪述 唐大厯六年刺史【闕】
瑯邪溪記 唐秘書郎劉灣撰
寶厯寺記 唐貞元三年崔祐甫撰
白知節(jié)告身石刻 今瑯邪寺有唐滁州刺史白知節(jié)告身石刻乃開元十七年也
新興縣院講堂碑 在全椒縣之新興院唐顔元孫撰林希望白鶴碑 作于唐景云元年在全椒縣之白鶴觀
侯并寺古碑 在全椒縣之侯并寺
醉翁亭記 歐陽公文東坡書今【闕】 而舊本【闕】 存十【闕】
醒心亭記 曽南豐文
豐樂亭記 曽南豐文
曽子開慶厯集 【闕】 慶厯以前滁陽事跡之【闕】
者
為慶厯前集慶厯以后見于詩文者為慶厯后集
髙郵軍碑記
寶嚴院石刻 在興化縣舊縣治唐天順九年置塔基甃石有刻今尚存
南宮米公碑 詞云澤國之女?膚露筋不亂有情【闕】
之子氏不顯于一時名可碣于萬世
新建髙郵軍城記 梁周翰撰
禪居寺五百羅漢殿記 紹興四年太嵗丁丑漣水軍使米芾書
掩關銘 秦觀銘元豐初舉進士不第退居髙郵杜門卻掃以詩書自娛乃作掩關之銘
髙郵志 無編集人姓名
髙郵詩 秦少游編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三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四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八十
宋王象之輿地碑目
盱眙軍碑記
唐先福寺圣井記 在古盱眙先福寺舊有碑漫不可考額篆唐正元寺碑上有唐翰林學士是道微數(shù)字存焉
磬泉 在古離宮西南任家山側(cè)上有石刻曰磬泉繡巖堂碑 米芾書
唐法華和尚焚身碑 在昭信縣彭村市南妙明觀都梁志都梁詩 并霍箎序
都梁續(xù)志都梁續(xù)詩 并耿興義序
廬州碑記
廬州重建巢湖太姥廟記 唐龍紀元年那甚夷撰今在巢湖廟中
唐旌表萬敬儒孝行狀碑 大中十三年知州盧潘立今在孝義坊
南唐重修巢湖太姥廟記 保大二年立今在巢湖廟中
新開肥河記 開寶四年立今在布政坊
廬州五縣均田記 開寶四年立今在布政坊
唐盧潘四辯 謂左傳中廬在襄陽之宜城不當以廬為中廬振廩同食亦在楚莊王新都之處不當命廬江之館曰同食館又謂爾雅歸異出同曰肥不應指夏水與肥水合羣帥囚于冶父乃在荊襄然不應在廬江
浮槎寺八紀詩 集古錄云唐沙門僧皎撰不著書人名氏凡詩八首不著刻石年月在廬州浮槎山下
李翺奏田稅表 集古錄云不著書撰人名氏碑以寶厯元年立
霍公修齋記 集古錄云不著書人名氏其碑文但稱滑亳節(jié)度使霍公而不著姓題名附在廬州
梁公德政碑 集古錄云唐宮锜撰韋玩書薛益篆額碑以大厯四年立
咎繇碑 皮日休文有云太史公目禹封咎繇之后于英六日休道出英六【闕】下厥祀存焉乃再拜于廟庭退而碑之請從陽少【闕】 刋于壁
梁縣定光院金剛經(jīng)碑 其碑八九段甚古
衣錦亭記 天禧間張君房作以馬亮兩守鄉(xiāng)國故名又有衣錦坊
浮槎山水記 歐陽修文今在福嚴寺內(nèi)
李伯時山莊記 東坡嘗書李伯時山莊圖后云伯時作龍眠山莊圖自西而東凡數(shù)里其可游者凡二十處子瞻為之記子由有詩二十首韓駒子蒼又從而和之亦二十首云
新合肥志 六安郡文學劉澹然序
安慶府碑記
唐李習之題刻 在山谷寺見張商英游潛山詩法華院額 在桐城唐宣宗御書
唐太平興國寺碑 乃調(diào)露年間碑圖經(jīng)載為薛稷書又有唐穎碑亦有古法
唐天柱山司命真君碑 大厯八年
舒州丹霞院新泉記 保大二年
潛山真君廟左真人仙堂記 開成三年張?zhí)摪鬃钌届舯√朴来驹晏h尉劉嘉哲撰劉師憲書
山谷寺璨大師碑銘 唐寶應元年房琯文徐浩書山谷寺智禪師銘 唐大厯八年獨孤及撰張從申書三祖大師碑隂記 唐咸通二年張彥逺撰
麯令祠堂記 開成九年
開元寺碑隂碑 南唐順義九年李宗撰
喬公亭記 篆法甚古寶大十三年徐騎省記
周將軍廟碑 寳大十三年徐騎省記
山谷寺三祖大師碣 唐御史中丞包佶撰建中三年立
文宣王廟碑序 徐【闕】
龍門寺記 徐【闕】
九疊松賛 徐【闕】
保大中勅書石刻 在三祖乾元寺
四面三大中寺唐碑 在太湖縣北十五里有古碑題大中十三年建咸通五年重修又大觀中知太湖孫勰記云大中帝者宣宗也其微時嘗避禍祝髪為比邱周游天下筑庵隠于是
同安志 錢紳編 續(xù)志 蔡時編
舒州新堂銘 李翺撰
四絶碑 集古錄云唐李陽冰篆并李華文張從申書雙溪院碑 集古錄云南唐徐?撰并篆額碑以保大十三年立
靈仙觀碑 張編云興國七年舒州懐寧縣有老僧詣萬夀山取寶掘得黟石刻志公記云吾觀四五朝后次丙子年趙號太平二十一帝僧忽不見州以石刻來獻六月甲戌詔舒州修司命真君祠號曰靈仙觀九朝通畧云太平興國四年嘉州亦有石文云趙二十一帝
蘄州碑記
松公生祠碑 集古錄云唐張粲撰史惟則八分碑以乾元二年立在于蘄州
唐太守杜敏生祠碑 見九域志
唐震覺大師碑 白居易文見九域志
唐戴叔倫撰曹王皋出師碑 在黃梅縣東一里五祖院眾造寺
蘄春志 丁光逺編
和州碑記
和州刺史防壁記 在后防西唐劉禹錫文其畧云歴陽古?州之域于天文直南斗魁下在春秋實吳之封后為楚所取秦并天下以隸九江所治晉平吳復隸淮南至永興初因析為郡而益之以烏江宋建臺日為南豫州又益之以龍亢梁之亡也北齊圖羈功擁正陽侯淵明以歸王僧辨來迎會于茲地二國協(xié)和故更名和州
唐劉禹?和州詩 在后防東
唐劉禹錫陋室銘 栁公權書在防事東偏之陋室唐李思聰雞籠山詩 在小防東
唐李白天門山銘 御史邢夢臣書在小防東
唐栁公權書金剛經(jīng) 在含山褒禪寺
唐李陽冰篆西楚霸王靈祠額 在烏江廟
唐張翺白字碑 在烏江廟
唐李德裕項亭賦 在烏江廟賦云望父老之蒼然嘆烏江之不渡思項氏之入關按秦圖而割據(jù)恃八千之剽疾棄百二之險固咸陽不留王業(yè)已去雖未至于隂陵誰不知其失路恥猴沐之丑詆乃烹韓而泄怒謂天命之我欺何霸王之不悟
唐姚辟烏江圖經(jīng)詩 在烏江項王廟碑隂
李宗重修碑 在烏江廟
南唐保大中碑 在烏江廟
舊圖經(jīng) 治平間余從周修
新圖經(jīng) 程九萬序
黃州碑記
圖經(jīng) 李宗諤編 齊安志 厲居正編
齊安集 許端夫編 齊安拾遺 許端夫編齊安故實 王中實編
春亭記 韓居為亭魏公記之其后魏公因黃人孫賁來見感念作詩有當念春亭記焉敢示不朽之句賁以魏公詩刻石東坡為之記云
濠州碑記
唐彭晁禹廟記 記大畧云昔禹治水之日會于涂山則此地是也今禹會鄉(xiāng)因茲而立今有禹家夏家者皆是禹之苗裔元和十四年彭晁記
唐勸栽桑碑 在定逺縣門外唐大中十四年濠州刺史侯固奏乞令人廣栽桑而官司無收稅
唐杜亭碑 在鐘離縣西七十里遺碑 元和中太常寺協(xié)律郎杜牧作今碑尚存
州碑古篆 世傳以為李陽冰書按唐地里志州舊名豪至元和三年始益之以水作濠是時李陽冰歿已久矣或云元豐中郡人錢叔獻見一石刻云豪州碑文開元寺碑皆江南韓熈載書
智源禪師塔銘 元和九年立在鐘離縣西南九十里今為廣慧寺
唐張皓禪窟寺碑 在定縣西北三十里太平興國禪院
唐應福寺彌勒佛記 咸通四年立在城中之干明寺唐勸農(nóng)勅 集古錄云不著書人名氏唐宣宗時濠州刺史侯固奏言其州以桑為稅民患伐去之固勸使栽植請除其稅勅依其所請并李宮請立石狀同以大中十一年立今存
光州碑記
漢遺愛廟碑 期思遺愛廟在固始縣西北七十里昔楚莊王封孫叔敖之子于寢邱建廟期思嵗久祠宇毀壊漢延熹三年固始縣令段君復為立祠且刻其事于石碑畫今存元豐八年勅以遺愛之碑為額阮之武詩云楚續(xù)光輝存簡防漢碑突兀鎖期思風云會合當年事簫鼓喧闐此日祠弱質(zhì)負薪亷節(jié)著怪蛇膏劍德名垂廟封又見標遺愛子產(chǎn)隂靈想已知
梁大同七年石柱記 在城北二十五里之中普明寺上有鐫記于酉字上漏一字圖經(jīng)遂改大同七年為天監(jiān)七年象之謹按天監(jiān)七年乃是戊子大同七年則為辛酉當作大同七年
唐刺史郭道瑜德政碑 九域志
新浮光志 褚孝錫編
無為軍碑記
晉人書法 在寶晉齋
巢縣大力寺掘地得碑 其碣云地去巢城七里分招提名目古今存風磨斷礎痕皴暗雨剝殘碑防畫昏一道澗聲飛石壁兩邊山色鎖云根杜鵑花里啼幽徑往事依稀似訴論
紫微洞有唐人題刻 在巢縣洞內(nèi)有唐人杜子春等七人貞元二十一年磨崖阮戶部有詩云一溪流水過雙池池外三峯云四垂行到唐人題字處紫微巖下立名時常取水以瀹茶有詩云紫翠山圍小洞天洞中石下有寒泉他年誰補茶經(jīng)闕合在唐王谷水前
巢縣紫微觀隋碑 隋開皇十四年劉穎制銘云廬州襄安縣紫微觀晉咸康四年會稽道士王妙才之所剙也其碑皴剝難讀
南唐重建巢湖神廟碑 在巢縣元和七年立其畧云昔姚萇有不臣之跡堅怒乃詔白將軍虎斬萇虎戰(zhàn)敗力窮沈于濡水而堅亦敗績?yōu)槿O所殺云
安豐軍碑記
東漢孫叔敖廟碑 在安豐縣東三里孫叔敖廟八公山廟碑 在夀春縣北四十里八公山廟前有碑乃齊永明十年所立
宋武帝受命壇碑隂 在宋武受命壇
唐楚王祭淮壇碑 在夀春縣北四十里唐永泰元年立
夀州刺史張公度去思碑 大厯十年起居舍人趙運文撰王湍書
春申君碑 皮日休文有云春申君憂君不勝以身市竒計不曰忠乎荊太子旣【闕】孤在秦不信刑待禍若自屠以當餧虎不曰烈乎然徙都于夀春失鄧【闕】之故去方城之險舍江漢之利其為謀已下矣猶能以吳為宮室以魯為封疆春申之力哉
萬勝岡新城錄 沈亞之撰
夀州團練新防壁記 沈亞之文
衡州碑記
神禹碑 韓文公岣嶁山詩云岣嶁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摹竒科斗拳身薤葉披鸞漂鳯泊挐虎螭事嚴跡秘鬼莫窺
石柱 在耒陽縣西五十里其上有字今磨滅所可識者天寶之字而已
唐文學儒林碑 有大唐文學儒林碑
銓德觀碑 上有開元二十年衡州司馬趙頥真漢桂陽周府君碑 上載東海萊陽人谷朗為九真太守朗旣為萊陽人則碑疑在萊陽縣又有周府君碑
聶氏墳石志 在衡陽縣西九十里
羅彥墓碑 在萊陽縣西南二十里
谷昕墓碑 在萊陽縣東北五十里碑云延康五年建于此
元次山茅閣記 在子城西永泰二年記
元次山寒泉銘 在平陽江口
東巖記 在合江亭東貞觀五年刺史宇文氏記西谿記 在合江亭宇文氏有銘
衡陽志 宋剛仲序
吳九真谷府君碑 集古錄云隸書不著書撰人名氏碑以鳯凰元年立在萊陽
臨海谷侯碑 集古錄云隸書不著書撰人名氏碑亦無年月不知何時立也在萊陽
永州碑記
大唐中興頌 在祁陽浯溪石崖上元結(jié)文顔真卿書大厯六年刻俗謂之磨崖碑又按練潛【闕】熈寧間作笑峴亭記曰次山文章遒勁魯公筆畫【闕】 皆有以動人耳目故中興頌寶之中州士大夫家而潛溪之名因大著稱
峿臺銘 集古錄云唐元結(jié)撰書不著名氏峿臺巨石也銘以大厯二年刻又有唐亭東崖浯溪石堂四銘皆結(jié)撰真書不著名氏大厯六年刻
朝陽巖記 元結(jié)所刋記在巖下自唐迄今名公留題皆镵于石
小磨崖 山谷浯溪詩后人目為小磨崖又王明清揮麈錄云崇寧二年黃魯直竄宜州泊于零陵時外祖曾空青坐鉤黨先徙是郡約游浯溪觀中興碑太史賦詩書姓名于詩左外祖止之云某方為流人豈可出郊公又逺徙豈可不過為之防太史從之但詩中云亦有文士相追隨蓋為外祖而設
秦少游中興頌碑 秦少游詩玉環(huán)妖血無人掃漁陽馬厭長安草潼關戰(zhàn)骨髙于山萬里君王蜀中老
零陵志 張埏序 浯溪前集 李仁剛編浯溪后集 侍其光祖編
郴州碑記
義帝碑 在義帝廟
道州碑記
故平都侯相蔣君之碑 在營道縣南三十里荊山漢故綏民校尉騎都尉桂陽曲江長熊君之碑 在營道縣北四十里龍村
無為觀鐵磬文 在修真第二壇無為觀其文云齊永明十年四月五日國主為一切含識造鐵磬十二枚
無為洞篆刻 洞在寧逺之舜溪碧虛洞元次山銘正元間李嶠篆 在寧逺之永福寺東
元次山永泰二年題名 在寧逺紫虛洞栁子厚記后人集徐浩書再刻
道州刺史防壁后記 刺史呂溫撰
唐永徽甲寅碑 在天慶觀
唐周魯儒碑 在江華薦福寺唐太和六年立
舜廟狀舜祠表 圖經(jīng)云江華令瞿君善篆籀元次山陽華寺等銘窊樽銘舜廟狀舜祠表皆其所書也
舊碑 在懐古亭西石上有州刺史河內(nèi)字有前江華令瞿令聞書名之址有二三十字末有大厯字八分書也
九疑圖記 永泰丙午元次山撰
寒亭記 元結(jié)撰瞿令聞八分書亭在江華縣
窊樽銘 元結(jié)撰瞿令聞書
陽華巖銘 元結(jié)撰瞿令聞書 已上三碑并永明二年刻集古錄云
道州律令要錄序 呂溫撰此州法吏何洛庭良士也溫與其最要講其義書于防事焉
令暉巖記 唐劉夢得文
天皇元年舜碑 在玉琯巖
春陵志 章穎序
邵州碑記
古刻【無】 釋菜文 在郡學濓溪周先生文
修學記 在郡學廣漢張栻記武夷胡宏書
邵陽志 淳熈壬寅教授李韋之序
邵陵后考 郡守鞏嶸序
全州碑記
二妃廟記 在清湘縣南漢初平二年建廟唐元和間栁宗元為之記
盤石廟記 黃庭堅文并書
桂陽軍碑記
盤王舊經(jīng) 見于太守題名下
韓張亭碑 在臨武
龍川廟碑 在藍山
桂水集 在桂陽志太守題名下未知編集人姓名桂陽志 教授鄭紳編
武岡軍碑記
栁子厚武岡銘 見栁文
都梁志 鄭昉序
茶陵軍碑記【闕】
江陵府【上】碑記【闕】
江陵府【下】碑記【闕】
孫叔敖碑 即楚相孫叔敖諱饒縣人也碑以延熹三年立
鷂雀賦碑 在枝江縣楊內(nèi)翰宅系草書前有隋大業(yè)皇帝序云陳思王魏宗室子也后題云黃初三年二月記
晉公安縣二圣記 永和年間晉人王粲記婁至德如來圣跡
曹子建碑 在枝江
楚莊王廟記 羲之書
倚相碑 羲之書
唐明皇注老子碑 在城西開元觀乾道五年張孝祥移于府治
三公廟碑 唐呂諲以陶侃羊祜杜預三公聚為一廟后又祀諲于其西元結(jié)為之記云今存
韓文公題名石刻 江陵志愈為江陵法曹當時之題名石刻存焉
唐武士彠都督荊州碑 按江陵舊志載武士彠貞觀中為荊州都督有白狼嘉禾出境內(nèi)太宗手勅褒美此碑開禧丙寅后因修大軍倉得于地已碎裂今因見存者而載之
后梁宣明二帝碑堂 劉禹錫撰又作詩云玉馬朝周從此辭園林寂寞對豐碑千行【闕】樹荊州道暮雨瀟瀟聞子防
荊南節(jié)度判官防壁記 皇甫湜撰
枝江縣南亭記 皇甫湜撰
白石驛碑 集古錄云江陵北西十里白石驛碑蓋驛側(cè)數(shù)里有后梁宣明二帝墓唐相蕭嵩為其祖立碑于驛之北因名
唐楚王堤記 貞元十年沙門真?集晉王羲之書唐江陵尹呂諲廟碑 衛(wèi)宻撰顧誡奢書
唐江陵尹呂公表 集古錄唐元結(jié)撰顧誡奢八分書碑以肅宗元年立存江陵府呂公祠堂中
城西開元碑斷碑 查藻詩云斷碑最愛開元時上有糢糊五十字
法華臺記 在枝江縣法華臺至道三年春鄭文寶掘地曾獲法華臺記
古帝寺碑 在潛江縣二十里東北寺內(nèi)有斷碑一截其字跡已磨滅不可讀
江陵府官石幢記 唐貞元十年吳仲舒纂元豐六年得之于金鑾寺亦有黃魯直留題帥王師心移置于杞梓堂下
經(jīng)藏修造記 在龍門山外金鑾福昌禪寺晉天福六年剙經(jīng)藏修造記有序
南平髙王廟碑 周顯德二年孫光憲撰今在城西三王廟前
南平髙武信王神道碑 王諱季興葬于江陵縣龍山鄉(xiāng)干德六年陶糓撰
冦萊公祠堂碑 劉敞撰
唐質(zhì)肅公神道碑 劉贄撰
渚宮故事 李淑邯鄲志載渚宮舊事十卷唐金知古撰自鬻熊至唐江陵君臣人物事跡子史傳記所載者悉纂次之今有第五卷云
鄂州碑記
太宗御書崔顥黃鶴樓詩 石刻在州治
舜帝廟碑 在蒲圻縣北有斷碑載二妃事字沒滅不可考
隋文帝舍利石塔銘 在州東十里勝緣寺塔記云隋仁夀初文帝以釋迦如來感應舍利分布天下建塔百所是塔為天下第二
緣果道場磚塔舍利銘 隋人撰近時民家掘地得之唐閬州武陵縣令翟府君墓銘 貞元十一年碑今在總領所
唐寧逺將軍李公墓銘 貞元十三年
唐扶風馬氏墓銘 元和七年
唐胡府君夫人朱氏墓銘 太和七年
唐處士韞墓銘 開成三年
唐姜夫人墓銘 開成三年
唐故鄂【闕文】墓銘 會昌六年 已上七碑皆近時掘地得之今在左軍統(tǒng)制衙
唐寶豐院記 在江夏縣東六十里本唐末貴州刺史王統(tǒng)母陶氏墳庵有記干符四年朱樸撰今記猶存
唐茱萸山存制大師碑銘 在崇陽之金界院唐干符乙未趙璘撰
頭院寺碑 舊碑乃瑯琊王巾簡棲文唐開元六年張廷珪書今亡新碑乃江南徐鍇篆額韓熈載撰碑隂今新碑在寺
黃鶴樓記 在黃鶴樓唐永泰中韓伯珵撰魏萬成書李陽冰篆額
唐德尖山院塔記 在咸寧縣西二十里唐中和三年剙有古石塔鐫記猶存
李陽冰篆鄂州字 鄂州二字唐寶應二年李陽冰篆世傳初篆時鬼神泣空中士大夫爭奉以致逺謂可以御魑魅
吳干正二年石幢 在江夏縣東南五里慈云院有石幢刻吳干正二年重建又有唐寶大間所建殿猶存
鄂州南樓磨崖記 容齋四筆云慶元元年鄂州修南樓剝土有大石露于外竒崛可觀郡守吳琚見而愛之命洗剔出圭角即而諦觀乃磨崖二碑其一刻栁字上曰栁徑二尺四寸筆勢清勁下若番書人字唯夫腳不可復辨或以為符或以為花押邦人至標篩置神堂香火供事或云道州學側(cè)虞帝廟內(nèi)亦有之云栁君應辰是唐末五代時湖北人也其一髙丈一尺闊如其髙而加五寸刻大字八十五凡為九行其文曰干正元年荊襄冦亂大將出陳武昌詔太守楊公出鎮(zhèn)后云荊江京漢推忠輔國侍衛(wèi)將軍居中記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四
<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六藝之一錄>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五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八十一
宋王象之輿地碑目
常德府碑記
唐桃源碑 詳載溫造所述碑中
唐梁山廟碑 唐元和四年董挺撰修陽山廟碑唐太和元年刺史劉端夫賽請陽山神文又沱?別有陽山廟董劉二碑在焉徐鍇方輿記誰謂梁松征蠻死于此為其神樂史寰宇記亦祖于此不知后漢書載松征蠻歸死洛陽與此所載不同
赤山廟碑 在元江縣東北五十里赤山廟有碑言光宅二年立廟天寶六年改其山為蠡山
招屈亭碑 唐龍朔中縣令蔡朝英重修且刻石以記其事
沈公臺碑 在武陵西南三里光福寺竹林中今猶存有故碑題額六字云重建沈公臺記為沈約為沅南令按約傳未嘗令沅南也
清陵館碑 在郡西西明寺寺后有臺云是李陵為臨沅令游息于此有古碑字跡磨滅不可讀
天慶觀碑 乃白云先生管師復集栁公權撰字畫端楷人以為法
天王院碑 建隆元年丞相范質(zhì)書
桃源行 容齋三筆云陶淵明作桃源記云源中人自言先世避秦時亂來此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系之以詩曰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愿言躡清風髙舉尋吾契自是之后詩人多賦桃源行亦不及淵明所以作記之意按宋書傳云?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后代自宋髙祖王業(yè)漸隆不復肯出所著文章皆題其年月義熈以前則書晉氏年號自永初以來唯云甲子而已然余竊意桃源之事以避秦為言至云無論魏晉乃寓意于劉裕而秦借以為諭云耳
桃源石文 夷堅志云建炎三年鼎州桃源洞石澗有文似天書而字畫皎然可識凡三十二字云無為大道天知人情無為?冥神見人形心言意【闕】鬼聞人聲犯禁滿盈地收人魂其言雖簡而警于人
桃源山界記 集古錄云唐狄中立撰徐元書并篆額開成五年立
賽陽山文 集古錄云唐劉端夫禱陽山文凡五 不著書人名氏以太和九年立
武陵北亭記 劉禹錫撰
圖經(jīng) 郡守胡介序
岳州碑記
湘夫人碑 岳陽志云黃陵廟前有荊州劉表題云湘夫人碑庭有斷碑晉太康九年立額題曰虞舜二妃之碑元和十四年韓愈過而禱焉
無姓和尚碑 報恩光孝寺舊名至安即栁宗元無姓和尚碑所著者也
石壁篆文 岳陽志曰平江縣有昌江山真人艾君居之石崖壁立 有篆文夏禹治水嘗至于此
君山神祠堂記 懿宗咸通四年巴陵令李宻思撰桂陽【闕】 陳【闕】書
樵桂堂記 滕宗諒撰
江心小石詩 蛟室圍青草龍堆擁白沙防江盤古木迎棹舞神鴉破浪南風正收帆畏日斜云山千萬疊底處上仙槎王直方云此老杜過洞庭湖詩也李希聲云得之于江心一小石刻潘子真云元豐間有人得此石刻于洞庭湖中而不載名字或以示山谷曰子美作也今蜀本已收入集而不記其得詩之由故錄其詳
黃陵廟碑 集古錄云韓愈撰沈傳師書長慶元年立夏侯宋客墓碑 夏侯宋客為岳州刺史墓碑見在華容元次山文事見鄂州舊圖經(jīng)
幕阜山記 在平江縣記曰山有石壁刻銘上言禹治水登此山髙有平地二千八百丈周五百里
四絶碑 滕宗諒守岳取岳陽樓古今賦詠刻石范文正公為記蘇舜欽子美書其丹邵餗撰其首詩稱四絶碑
澧州碑記
雙泉山僧石碑 寰宇記澧陽縣雙泉有髙僧修行于此有石碑缺落
慈云禪寺碑 即澧陽藥石寺唐光啓二年雷滿奏立寺額斷碑尚存
香積院古碑 在澧陽縣西一里有古冢及古碑沒滅不可讀惟額存三大字曰石墓志不知其為誰氏也
藥山牛欄八字古碑 不知嵗月刻石藥山
田朝奉墓碑 在石門縣 元豐五年蘇頌文
柿木成文太平字 言行錄富弼言澧州柿木成文有太平字公言今四海騷然未見太平之象請不宣
靖州碑記
唐久視中古碑 圖經(jīng)云元豐癸亥通道于廣西于溪旁得一古碑乃唐久視中碑 見鑿字溪下
峽州碑記
廢汝陽觀碑 寰宇記云在逺安縣梁大通五年荊州刺史湘東王繹撰
李刺史墓碑 隋大業(yè)五年葬在廢狼山縣南舊經(jīng)云墓前有碑篆蓋云南郡太守李巴西墓
曹王皋墓 在廢狼山縣南六十里貞元中曹王皋為江陵節(jié)度使荊州記云李曹王葬焉
李冢石碑 荊州記云縣長南陽張朔撰在廢狼山縣南文缺落不可辨
李將軍墓經(jīng)幢 在清江北霧洞山李景威嘗事髙季興髙氏納土守義以死子孫因家墓旁有經(jīng)幢可考
歸州碑記
古松枝碑 在髙陽鄉(xiāng)朱家村碑在樹上去地十余丈相傳云昭君祖冢碑
石柱廟碑 廟在秭歸縣之長城鄉(xiāng)相長村
唐黃魔神廟記 載唐蘭陵公自右史竄黔南泝峽夢神蔣佑助公出郡紀載甚詳干符丁酉司戶袁緡記今其碑在紫極宮又有譽鄉(xiāng)磨崖趙公記及張無盡正說碑載李吉甫及冦萊公舟行皆獲神之助云
玉虛洞碑 有唐碑一片在洞門崖石之下
混元皇帝像 在郡西五里天慶觀開元二十九年牛仙客奏置天寶元年劉守滔刻之石
唐混元皇帝像及銅鐘 在郡北龍興觀內(nèi)有混元皇帝像及唐儀鳯二年歸州刺史董寄生所造銅鐘重十斤
懐忠堂記 至和中蔣槩作懐忠堂記謂戰(zhàn)國距今作者如宋玉則止于辨王褒止于懐劉向止于嘆賈誼止于吊皮日休止于諷梁宋則悼騷而已?雄大儒猶曰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不知先生之心三仁之心也 蔣槩有三游洞記與周茂叔俱游得處友必端矣
辰州碑記
銅柱銘 在會溪城晉天福五年溪州刺史彭士愁納土求盟楚王馬希范請于朝以立之學士李皋為之銘五代史謂之彭士然者字之訛也當以辰州碑為正
景星寺碑 安福寺在沅陵縣城外西南隅寺有盧藏用所撰寺碑猶存
義蓮堂石刻 淑浦紅旗石壁間有義蓮塘三字石刻存
瞿栢亭記 長慶二年刺史溫造刻石紀其事于桃源
復州碑記
會景石 上題唐朝竇使君名
夢野亭記 景祐五年郡守王琪撰
夢野亭詩 景祐間諸賢所作
蘭亭記藁石刻 太守何公榘刻
陸鴻漸煎茶碑
陸文學傳 集古錄唐劉宣鴻書陸羽自敘也劉虛白以羽自傳并李陽冩真讃又為后序附咸通十五年刻石在復州
龍蓋寺碑 集古錄唐徐元撰王辭書碑以開成五年立在復州
德安軍碑記
晉董黯墓碑 圖經(jīng)云即董城石孝感縣北一百三十里昔孝子董黯家焉故后魏大統(tǒng)十六年改為董城郡然明州慈溪縣亦有孝子董黯墓唐徐浩所書碑碣尚存當考
玉碑 唐史云州東十八里有宰相村即唐許氏墓昔人因葬發(fā)地獲一碑石即孝昌公許君墓碑治平中郡守周燮以其石類玉以為玉碑自其墓挽入城易以他刻磨去其文視之非玉也鄭獬遽止之無及矣
金泉寺唐碑 寺在府西五里有石浮屠九級上鐫數(shù)百字周武帝延載元年安陸縣【闕】達等所建
唐李聽碑 集古錄云聽自安州刺史遷神武大將軍而史不書獨見此碑
荊門軍碑記
?泉題詠序 由沈傳師而下得五十五人朱震序后梁宣明二帝碑 在長林縣南一百五十里唐韓休撰
沈約墓碑 在本軍管通判家
玉泉二碑 其一邵【闕】明其一李安期
玉泉山大通碑 唐神武皇帝所題
唐正元玉泉廟記 大理評事董挺
三星院石塔刻 在當陽縣東莒堰其石柱刻云唐貞元十七年葬智夀和尚舍利塔
三王城古碑 在當陽縣之綠林山漢王匡王鳯王常之所屯故曰三王城城中有故碑字缺落
餐霞觀碑 在當陽縣之圓臺有餐霞觀基乃陳宗遜撰庾逺書碑字剝落其碑中前梁尚書侍中基州長史云云
石馬洞碑 在花溪之下淯溪之上其廟神即關王也五代間有斷碑尚存
永興觀碑 在當陽縣后街唐元和中立
唐南泉大云寺蘭若和尚碑 天寶中作
唐玉蘂詩 集古錄云在荊門惠泉寺唐沈傳師李德裕唱和也
關將軍祠堂記 集古錄云唐董挺撰張僓書以貞元十八年立
二圣金剛碑 集古錄云唐瞿僎書開元中有史清者過洞庭遇風將溺?禱之見三人移其舟于沙上而免由是徃來行旅皆禱祠之碑以元和三年立
漢陽軍碑記
晉征南將軍胡奮碑 元和郡縣志云在魯山
南平將軍黃廣之碑 寰宇記云在魯山為討杜曾刻石以紀其事
桂陽軍碑記
唐李刺史墓神道碑 刺史名鳯在郡城東南隅大厯中為申州刺史有神道碑存焉字磨滅不可讀
舊圖經(jīng) 教授鄔德麟編 新圖經(jīng) 郡守關良臣序
夀昌軍碑記
梁武王華容寺碑 在武昌
西山唱和石刻 在武昌
夏侯宋客墓表 唐元結(jié)撰在武昌縣
窊樽銘 在武昌縣
東方山石刻 在武昌之東方山有石刻云漢東方朔之故隠也
惠公禪居表 元結(jié)撰在武昌縣
怡亭記 蔣武竒序云怡亭銘刻于江濵巨石之上乃永泰元年李陽冰篆八分裴虬銘
唐令君馬向石門石刻 在石門郭祥正詩云雙崖屹然起劖蘚認題識又注云石刻存焉
退谷銘 退谷銘序云柸湖西面是退谷柸湖銘序云柸湖東抵柸樽西浸退谷北匯樊水南匯郎序
襄陽府碑記
漢元儒婁先生碑 舊在谷城今移在光化軍
漢南陽太守秦頡碑 碑在今宜城縣故墻中
漢郭先生碑 在谷城歐陽公集古錄云嵗月未詳不見書撰人姓名在襄陽谷城縣
東漢襄陽太守胡烈碑 皇朝郡縣志云在南漳縣之故城
諸葛武侯故宅碣 晉李興撰
魏劉熹學士冢碑 集古錄云文字磨滅其間有稱大魏而有學士名百余熹嘗歴谷城令學者從之受業(yè)而歿者悉葬之謂之學者冢在谷城縣
晉南陽太守司馬整碑
晉南鄉(xiāng)太守頌 在今副都統(tǒng)司
墮淚碑 寰宇記云在襄陽縣東九里晉羊祐之鎮(zhèn)襄陽有功德于民百姓于峴山建碑立廟嵗時享祭望其碑莫不流涕杜預因名曰墮淚碑
梁改墮淚碑 梁大同十年太常卿劉之遴撰今在羊祐碑之隂
梁檀溪寺禪房碑 集古錄云梁劉建之撰沙門道安重建天監(jiān)十一年立
后梁修峴山亭記 在峴首
陳伏波將軍墓志序并碑隂 在府治
后周儀同碑 周元年宇文周碑今在襄陽縣民董氏家按通鑒宇文周立國之初但稱王不建年號至陳武帝永定三年崔【闕】建議請稱皇帝建年號始改元武成故此碑但稱元年則此碑之立當在武成之前
后周席肅公神道 保定四年卒碑今在府治
周襄州靜真觀碑 今在府治
隋鳯林寺興國寺碑 集古錄鳯林寺碑庾信撰文又李德林制興國寺碑隋開皇中立今在襄陽縣延夀寺
隋啓法寺碑 集古錄云隋丁道防書延夀二年立隋故處士羅君墓志銘 在府治容齋隨筆云其字畫勁楷類褚河南然其父子皆名靖為不可曉龍朔二年立
唐啓法寺金銅無量夀像碑 張昌齡文永淳二年建碑今在襄陽縣之龍興寺
唐阿彌陀經(jīng)碑 無年月在襄陽龍興寺
周襄州靜真觀碑 何彥先撰登封二年立碑在府中武后時碑也
唐旌表尹孝子碑 張柬之文萬嵗通天二年立今在府中集古錄云天寶五年立
唐襄州徧學禪寺碑 韋承慶撰鐘紹京書開元二年立今在府轉(zhuǎn)運司愛峴閣下
唐裴公碑 集古錄云開元八年建在峴山
唐靳公遺愛碑 張九齡撰在峴山
唐獨孤府君碑 集古錄云李邕撰蕭誠書【闕】 有而此尤佳今在峴山
唐金剛經(jīng)石幢 開元二十六年建碑在龍興寺唐故襄州處士孟君墓碣銘 唐樊澤撰碑今在谷隠寺
唐放生江石柱記 集古錄云天寶十載李憕記在府城小北門外
唐宜城驛記 元和十四年韓愈撰
唐新學記 貞元五年立盧羣文在府學
唐侍中王粲石井欄記 集古錄云貞元十七年于頔撰胡證書上元二年來瑱移井欄置于刺史官舍甄濟撰彭朝議書碑在都統(tǒng)司
樊公遺愛碑 李絳撰元和八年立在子城中
唐髙廟詩碑 會昌五年立碑在府治
唐蜀丞相諸葛公碑 大中三年李景遜撰今在隆中唐漢光武新廟祝文 大中八年李景遜撰今在襄陽之八疊
唐羊公及改墮淚碑 大中九年李景遜重立碑在峴山
唐置延慶禪院碑 蔣系撰今在延慶寺
唐延慶洞行記 唐咸通蔣系盧滔等游山新題碑今在延慶寺
唐東海徐公德政碑 李隲撰咸通六年在峴山唐相公徐公辭立碑表 咸通九年立在峴山
唐聞喜亭記 趙璘撰記在子城上
唐故云麾將軍宋公墓志 咸通九年立在張王廟唐新修后漢荊州劉公廟碑 劉權撰廣明二年碑劉巨容所立在城中廟前
唐改封諸葛亮為武靈王廟記 唐光化五年封諸葛武侯為武靈王碑今在隆中
唐延慶寺重修法堂碑 碑字殘缺今在延慶寺后梁新修峴山亭記 正明二年記碑在峴首
石晉新剙臥龍山武靈王學業(yè)堂記 李光圖撰天福三年記碑在襄陽之伏龍
盧僎碑 集古錄云唐閻寛撰史惟則八分碑字殘缺劉?強碑 唐詩紀事云皮日休撰劉?強碑墳去襄陽郭五里曰栁子開襄之人只知孟浩然墓不知有先生墓
峴山亭記 熈寧三年歐陽修記
聞喜亭詩 歐陽修撰在聞喜亭
東坡帖 在髙齋
諸葛武侯賛 張栻撰在府治
鄒道卿碑 在府治
隨州碑記
舜井斷碑 碑字漫滅唯碑隂有五大夫字余亦莫辨相傳秦時碑舊在舜子巷草間元祐間移置州治今在漢東閣下元祐丁夘許覺之記碑首有詩云一千二百余年外萬古銷磨不可尋舜子井泉誰記古隨人閭巷只知今隸書字雜科蟲體民爵名存樂石隂登覽時來醒醉目也勝他物在園林
漢延熹六年敬祀頌記 在桐栢山淮瀆廟
唐漢東紫陽先生碑隂 李白撰栁公綽書碑角殘缺字漫滅不可讀碑隂寶厯二年
紫陽先生塔銘 李白撰寰宇記碑在廢光化縣開元寺唐賜院額碑 寺今名普安在城東二里金剛經(jīng)碑 亦在普安寺
歐陽文忠公送襄城李令小詩送張文簡三小簡碑刻
在漢東閣下壁門皆真跡
東坡墨跡 崇寧改元刻石今在倅防
大洪山慈忍大師碑文 楊杰撰
大洪山靈峯禪寺十方記 張商英撰
淮瀆大字 在淮瀆廟
舊志 林序 新志 董之竒
郢州碑記
唐毗沙門天王祠堂記 開成丁巳郢州刺史崔耿撰荊山郭橋記 貞元十年郢州長史劉丹記
孟亭記 咸通四年皮日休撰云先生襄陽人也說者曰王右丞筆先生于郢之亭先是亭之名取先生之名后易之以先生之姓云又江陵寄居李書夀嘉定庚午于郢州白云樓之倉側(cè)得斷石一塊上有六十五字乃唐率更體文理斷續(xù)不可復讀其間有孟先生三字終于波動岳陽城五字則知其為孟亭記今名尚存耳
風土考古記 教授石才儒作宋玉之宅有井龜鶴有池聊屈之山鹿湖之靈雨澤應焉髙僧之塔白乳之異兇渠懼焉以至新郢肇郢亭之名王維畫孟亭之像李昉【闕】五客之堂崔耿建大夫之祠皆昔人勝槩遺跡
均州碑記
漢中部碑
漢張來君碑
魏興太守碑 在豐利縣
隋韋氏神道 并磨滅
隋顯崇觀碑 隋大業(yè)五年為至尊皇后祝夀之所記銘存于州治后碑云大業(yè)五年乙巳今五百余年觀在鄖鄉(xiāng)縣西二百三十里
大唐威武公廟記 乾道三年翁洮撰山南東道觀察使趙凝立
唐延福寺碑 在鄖鄉(xiāng)縣干明寺上元元年王府功曹沈長卿撰后遭火焚碑湮毀興國中僧海清于坎陷中依堵墻整之如故
石橋記 在武當山防峯
舊魏興寺太守譚義德政碑 在鄖鄉(xiāng)縣一百五十里大唐延福寺浮屠記 咸寧五年創(chuàng)沈長卿纂文張元靚書
干明寺重刋經(jīng)藏記 上元三年建張士遜述黃通書新圖經(jīng) 教授段子游序
房州碑記
后唐刺史修廨斷碑 圖經(jīng)云自唐貞觀十年由竹山徙房陵廨宇其詳莫可考證近得斷碑數(shù)百字有特修廨署壯郡城之氣槩巧安池榭光衙府之威棱而逸其年月究其官稱乃后唐之刺郡者
唐述圣碑 在南門外五里田間唐廬陵王嗣圣元年遷房州神龍元年復辟故宮為龍光寺寺有述圣碑建中三年立今斷缺不全
干溪石壁間有篆書古字 見道隆游山記
房陵愍說 皇朝類苑云愍說者不知何人所撰偶一冊中錄之云熈寧丙辰襄州通衢一死婦人因其夫楊金配隸房陵旣死詣州陳請愿負夫骨歸故鄉(xiāng)遭時大疫遂斃于道嗚呼轅門之匹婦豈不知改從于人免凍餒以終余生乎飜能以義藏中惸然不憚數(shù)千里之逺負夫骨以歸此節(jié)婦義女之為反斃于道天乎福善助順之理信所以難忱也
光化軍碑記
漢元儒婁先生碑 集古錄云不著書撰人名氏碑以熹平中立在光化軍干德縣夀墓之側(cè)今在縣門下
晉南鄉(xiāng)太守整碑 集古錄云晉南鄉(xiāng)太守碑不著書撰人名氏碑云君諱整字孔修太宰安平王之孫太尉義陽王之子今在光化軍軍即襄州谷城縣之隂城鎮(zhèn)按晉志不列南鄉(xiāng)郡據(jù)此碑所載縣令名氏有武陵筑陽丹水隂成順陽折六縣此蓋南鄉(xiāng)郡所治也南陽南鄉(xiāng)人為之立此頌碑以泰始四年立今移光化軍又容齋隨筆亦嘗有云今石刻有晉南鄉(xiāng)太守司馬整碑其隂刻掾史以下姓名合三百五十人以晉史考之南鄉(xiāng)本南陽西界魏武平荊州始分為郡至晉泰始中所管八縣才二萬戶耳而掾史若是之多掾史旣然隸卒又可知矣民力安得不困哉
晉順陽王碑 在固王古城
廣州碑記
呉隠之貪泉詩 在州治防事東
貪泉碑 唐南海別駕陳元伯銘舊植于泉之側(cè)亭上今徙于廣平堂
廣州都督宋公遺愛碑 張說撰公諱璟
鄉(xiāng)軍堂記 栁子厚文
南海神廟碑 集古錄云唐韓愈撰陳諫書并篆額元和十二年孫戣重修南海神祠以十五年立此碑在廣州南海廟中圖經(jīng)云又有修廟碑修東西二廟碑
梁羅浮山銘 集古錄云梁肅宗撰蕭世真書大同元年立
廣州古塼 皇朝類苑云魏侍郎權初知廣州忽子城一角頽執(zhí)得一古磚磚面范四大字云委于鬼工蓋合而成魏也乃大筑子城未幾儂智髙冦廣其一城擊而摧獨子城堅完民逃于中獲生者甚眾
東莞縣五百羅漢閣記 蘇軾撰又有舍利塔銘詞并書
十賢賛 并后序蔣之竒撰
州學記 王十朋撰
南海志 郡守陳見序
南海文集 三十卷無編集人姓名
棗陽軍碑記
唐隨州?陽縣普照寺毗沙門神素像頌并序
骕骦橋石刻 三字在唐城鎮(zhèn)
韶州碑記
漢周府君記 府君后漢時為桂陽太守開瀧水有利于民當時立碑紀其績碑在樂昌縣西武溪上廟中郭蒼文碑尾云太和三年重修歐陽公集古錄凡三跋尾云此君漢書無之今碑石斷缺不著其名
靈地山碑 碑云開山和尚靈震于山頂開池
始興郡記 見東漢志注曲江縣下
唐張九皋碑 集古錄云蕭昕撰史仲方書長慶三年立
陸羽題名 在仙人石室中世傳鴻漸嘗至此
韶州重修東防壁記 干符元年刺史謝肇撰
新修虞舜廟碣文 唐嶺南東道節(jié)度推官謝楚撰長慶元年立
六祖賜諡碑 唐栁州刺史栁宗元撰元和十年立張文獻碑銘 唐嶺南節(jié)度經(jīng)畧使徐浩撰長慶三年立
張尚書碑銘 尚書諱仲方白居易撰
朝陽樓記 皇甫湜撰
余襄公神道碑 歐陽修撰
韶州修衙記 余靖撰
韶州溪石室記 余靖撰
韶石亭記 余靖撰
韶州涌泉亭記 余靖撰
韶州真水館記 余靖撰
九成臺銘 東坡
曹溪銘 蘇潁濵撰
濓溪祠堂記 張栻撰
州學濓溪祠堂記 朱熹撰
州學張公余公祠堂記 楊萬里撰
朱晦庵韶州學講堂西四齋銘 明倫堂曰天敘有典匪學弗明我作此堂大猷是經(jīng)匪忠曷勸匪學曷程請爾學子永觀厥成 崇德齋曰尊我德性希圣學兮玩心神明恱修慝兮 居仁齋曰勝巳之私復天理兮宅此廣居純不巳兮 廣業(yè)齋曰樂節(jié)禮樂道中庸兮克勤小物來膚公兮 居仁齋曰羞惡爾修勉擴充兮遵彼大路行無窮兮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五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一百六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八十二
宋王象之輿地碑目
循州碑記
唐威惠紀功碑 有靈應録在本廟唐儀鳳中刻白鹿石刻 白鹿山唐開元二十三年二白鹿出見于此山因以為號時雷鄉(xiāng)縣令杜楚賓靳斯永記此石刻之文已后立于龍川縣治
張曲江遺筆 興寧縣學二字乃曲江公書模自愽羅有年矣
霍山記 國朝至和二年司法朱何作記云大略峰巒三百七十二如九佛跡峯志心樓峯仙殿前峯白牛塔峯大獨石峯皆峰之特秀者其靈勝如旃檀彌勒之像文殊印跡之所石臼搗藥之聲孚丘煉丹之灶靈跡之尤著廟塔有荅防靈龕寺
循陽志 翁韶序
連州碑記
梁廖沖飛升碑 刺史【缺】防立
劉禹錫?壁記 在郡治元和十一年立
連州燕喜亭記 韓昌黎
南雄州碑記
張九齡開大庾嶺記 在大庾嶺上
唐元杰開東嶺洞谷銘 唐詩紀事云元杰有【缺】陽果業(yè)寺開東嶺洞谷銘并序云
保昌志 教授曽恕序
唐修路銘 唐給事中蘇【缺】 撰
修大庾嶺奏 本朝廣南東路蔡抗奏
四并堂記并箴 太守潘俠新修推官蔡瑱記
道院記 太守李【缺】新修【缺】 彤記
封州碑記【闕】
英徳府碑記
衡州刺史蘭欽徳碑 在縣城梁天監(jiān)【缺】年立湘東王蕭繹文其文斷裂字跡磨滅莫考
南巖亭刻記于石壁 集古録云唐李蕃撰周夔又作到難一篇同刻李蕃書元和六年立在真陽縣真陽志云元和七年立唐李蕃文
果業(yè)寺開洞谷記 集古録云唐元杰撰元和十一年立
涵暉谷石壁上刻 唐元杰刻景徳三年郡守王仲達于石壁間得元杰所刻開洞谷銘及涵暉等字因建宣圣祠及置書院于谷中
唐人刻煮茗臺字 在涵暉谷
唐人刻石到難篇 周夔文在碧落洞
南偽漢盤御室記 在碧落洞干和七年鐘允章書碧落洞 楷書三字乃鄧克柔書隸書三字乃潘侍書浛充縣開元佛寺佛頂心經(jīng) 字畫遒勁似虞栁所書圖經(jīng) 無編集人姓名
肇慶府碑記
唐法華寺詩 大和八年集古録云右法華寺詩唐越州刺史李紳撰其后自序題云太和甲寅嵗游寺刻詩于壁詳自序所言似紳自書然以端州題名較之字體殊不類
唐李邕端州石室記 開元十五年集古録云端州石室記唐李邕撰不著書人名氏考其筆跡似張廷珪所書
李文饒題名 集古録云唐李徳裕題名字為八分稱丙辰嵗題者開成元年也在滁州并朗州刺史溫造長慶三年桃源宮題名端州司馬李紳長慶四年石室題名附造題名石鼎州坤題名
端州陞興慶軍詔 元符三年十月宋徽宗即位未改元詔曰維髙要之奧區(qū)乃南國之舊壤土風淳厚民物殷繁朕誕受多方紹承大統(tǒng)顧啟封于茲土實賜履于先朝茅土之榮是為基命節(jié)旄之重宜錫?名可賜端州為興慶軍
郭祥正游石室記 記云洞開其上則七山建斗司天之【缺】古其下則淵泉不流停碧一柸窺之則毛髪【缺】酌之則煩心灰四傍皆石乳【缺】龍中敞圓葢窈窕萬丈莫窮其崖
李習之題桄榔亭 李習之題名翺與監(jiān)察御史韋君詞皆自東京如嶺南約偕行翺居信安四十余日比及江西韋君亦前行矣上桄榔亭見韋紀姓名且有念吾之言
唐李邕石室記
唐盧鋌陳氏忠孝兩全記
余襄公梁寺丞墓表
嵩臺記 繆瑜撰 嵩臺集 繆瑜編
新州碑記
唐光府君清徳碑 在新興縣
竻竹城記 【缺】 以為城環(huán)袤一千二百八十丈胡寅為記見新昌集
龍山集 不知編集人姓名
新昌集 廖演集
南恩州碑記
瑞靈山古碑 見仙釋門 鼉山志 黃?序
恵州碑記
唐愽士佛跡記 有巨人跡在湯泉之東瀑布之西散
于巖石之上深者二寸許
瑞像記 五代偽劉時僧惠進作瑞像記立于中閣院殿側(cè)
圖經(jīng) 教授余嘉序 新圖經(jīng) 郡文學黃以寜序
潮州碑記
韓退之題名 集古録云唐韓愈元和四年題名在齊源并大顛壁記附
韓文公廟碑 東坡文
李公亭記 唐貞元三年立
金山石刻 金山有始開金城山及韓山祠記郡中題名并刋于石
招韓辭 陳文惠公為韓公祠為文以招之名曰招韓辭
古瀛集 三帙凡著述之闗于州者常侯緯命編為集潮州圖經(jīng) 郡守常緯序 新圖經(jīng) 教授陳宗序
徳慶府碑記
圖經(jīng) 李宗諤編
梅州碑記
州學記 滕侯元發(fā)守郡學生食不給民有爭公田二十年不決者侯曰學無糧而以良田飽頑民乎乃請為學田學者作新田詩以美之
三賢堂記 元符初元城劉先生以論事謫于梅至建中靖國初去徙于衡蓋在梅二年有竒立像于文公之側(cè)與程為三
續(xù)學記 南海屬郡潮為大潮之屬邑【缺】鄒為大五季偽劉陞其地曰敬州國初避諱以梅易敬周必大記
鼎剏貢院記 周必大記
靜江府碑記
桂林石瑞 唐太宗時桂州獻石瑞文上有字曰圣主大吉子孫立千嵗
韓云卿平蠻頌 九域志云唐李靖為嶺南安撫大使有平蠻頌碑韓云卿文李陽氷篆額
訾家洲亭石記 訾氏所居訾氏亭記栁宗元文隠山六峒記 唐韋宗卿
陽朔縣防壁記 唐呉武陵撰
全義縣復北門記 栁宗元撰
修堯舜二祠祭器碑 唐趙觀文撰
新開隠山記 呉武陵撰
隠山六峒詩賦敘碑 唐李渤撰
重修靈渠記 唐刺史魚孟威撰
唐衡岳道士李彌明詩刻 在唐帝祠
饗軍堂記 栁宗元
唐大厯磨崖 在舜祠
虞帝廟碑 唐陽氷李氏篆
桂頌 范成大所作也桂林以桂名顧弗植桂成大始收之賓植之正夏堂植已而去郡為之祠兾后之人勿剪伐事見賔州安城志
桂林志 鮑國序 桂林編 黃豈編劉褒序桂?!》妒颉 X外代答 周喜序
容州碑記
元刺史奏免科率狀 在郡齋
唐盧藏用碑 開元四年舊在景星寺今在報恩寺十洞記 呉元美
普寜志 司法梁日成
唐刺史題名序 郡守陶弼
王慶曽思元堂詩碑 見斷碑門
象州碑記
石羊山大字 石羊山在武仙縣上有六行大字隠約如草書四旁皆鮮路可達莫能辨其真土人相傳為仙人留題
象郡志 丁世英序
仙巖石刻 詳見景物上仙巖下
邕州碑記
天威經(jīng)新鑿海? 咸通九年凈海軍營書記裴釧撰唐銅柱銘 在左右江其刻云銅柱折交人滅
建武志 尹安中編樂公明序
太宗平蠻碑 余靖文
邕州馬退山茅亭記 栁子厚文
邕管雜記 長編雍熙二年上覽邕管雜記嘆其風俗乖異詔嶺南諸州民嫁娶喪葬衣服制度委所在長吏漸加戒厲俾遵條式
昭州碑記
唐明皇丹霄驛詩刻 驛前南面架危橋久欲登臨畏路遙今日偶然尋得到直從平地上丹霄此明皇丹霄驛詩也
南漢銅佛識 報恩光孝寺殿貯銅佛一軀趺坐蓮花中五代偽劉時所鑄髙一丈二尺濶六尺座髙七尺縱廣一丈巨梅圍五寸【缺】稱之金蘭寳障皆銅所范妙極精巧后有識云維大漢天寳四年
玉臼泉石刻 在昭平縣龍門峽上有龍門峽玉臼泉六大字
鄒道卿祠堂記 南軒文
五瘴説 梅摯作刻石在梅公亭云今觀瘴說謂仕有五瘴以急催暴斂為賦租之瘴良惡不白為獄訟之瘴昏晨酣宴為飲食之瘴侵牟民利為貨財之瘴盛陳姬妾為帷簿之瘴其意以為有一于此雖在朝罪有不可逭矧其瀕海之地【缺】嶺之區(qū)耶
得志軒記 鄒浩
張夢立字序 鄒浩 昭潭志 韋楫編
梧州碑記
元結(jié)氷井銘 井在州北一里唐大厯十三年容州經(jīng)略使元結(jié)過郡目曰氷井又為銘刻石泉上銘曰火山無火氷井無氷【缺】 甘寒可凝鑄金磨石篆刻此銘置之井上彰厥后生
呉武陵墓石刻 在桂芳橋上有石刻云咸通二年七月五日呉武陵之墓
蒼梧志 薛誠之編
蒼梧集 見集賢堂下無編集人姓名
藤州碑記【闕】
潯州碑記
南海干和白石秀林之記 干和二年嵗次乙酉奉敕鐫石玉皇儀像侍衛(wèi)九軀并修金箓齋慶讃記臣呉可一撰
余襄公學記 在慶厯中詳見修貢院記
潯江記 教授黃鐘序
白石洞陽明觀記 景祐二年立
陳坦然墓記 余襄公撰
龔州防壁記 潘陽石瑊撰
太守題名記 大觀二年郡守張浙文
貴州碑記
懐澤志 教授譚景光序
栁州碑記
栁州文宣王新修廟碑 栁子厚文
黃柑堂碑 在黃柑堂栁子厚所題詩刻今存
栁州山水記 栁子厚文
干明寺碑 栁子厚來刺是邦而建寺有碑
東亭記 大云寺碑 并栁子厚文碑見存
栁侯遺碑 學有夫子廟碑蓋子厚親筆久仆無聞淳熈已酉太守趙彥禮復得舊碑于學宮草莽間遂龕于郡治明秀堂
羅池廟碑 韓文公作集古録云長慶元年立
靈泉寺磨崖碑 王安中
重修學記 汪藻文
橫州碑記【闕】
融州碑記
唐平蠻刻 大觀元年
玉融志 楊昱
天下第一真仙之巖 張于湖書
賔州碑記
韋厥碑 賀誠洞去縣四十里葢韋厥所隠之洞也碑乃廖州刺史韋敬辨所造
葛仙巖三大字 在州西十五里葛仙巖
安城志 呉逺編
化州碑記
石亭碑 去城六七里因陵鐡冦平紀功刻于道左連山廖颙立嵗久碑已斷今郡守劉伋取石于雷陽重刋焉
唐羅州刺史馮士嵗并呉川郡夫人墓記 二碑陵水志 劉奕序
譙國夫人廟碑 有行狀刋于碑碣葢髙涼洗氏之女也
髙州碑記
誠敬夫人廟碑 石極古礲錯雖不平整而其光瑩然遇天日清明迫而視之可洞見人物往來影像其舊傳以此碑乃鑒石所制
圖經(jīng) 教授劉棠序
雷州碑記
伏波將軍廟碑 東坡文有兩伏波前伏波指路愽徳后伏波指馬援也
雷州新學記 嘉祐八年余襄公文
李丞相留題 余謫萬安行次雷陽適海南黎冦猖獗艱阻留寓天寧丈室累月聞官軍既敗賊即日戒行南渡次瓊筦不三日只奉徳音?恩聴還往返才十一日復天寜舊館建炎三年嵗次己酉李綱伯紀書
威武廟碑隂記 故翰林蘇公謫儋州既北歸作漢伏波將軍廟碑迨今逾三十年未克建立綱以罪謫居萬安遣子宗之攝祭黙禱于神異時倘得生還當書蘇公所作碑刻石廟中以答神貺時建炎三年李丞相綱文
雷州城記 胡銓文
南軒先生修學記 前記在乾道六年再記在淳熈四年
欽州碑記
烏雷廟記 自唐以來所有碑記今猶存廟在城外半里
州學記 南軒張栻撰
寜越郡志 慶元改元郡守林防序又僉判廖演序
亷州碑記
郁林州碑記
隠仙巖留題 在南流縣壁上有元和十四年來游字余不可攷
唐干符中碑 北戍灘在愽白縣西南一百里馬門灘之下唐咸通末安南都防髙駢既平蠻接詔歸闕自海路由合浦而上經(jīng)是灘險不可行又中伏巨石駢因留俸錢遺海門防遏使楊俊營治之至今舟楫通行人無艱阻干符中俊立碑以紀其事碑今存焉
郁林圖志 舊記李宗鄂序新志施坤序
宜州碑記【闕】
賀州碑記
龍母廟秦古碑 在蒼梧門外神乃秦人碑備述靈異蘇許公烈女碑 在廟中
廣陽島石刻 碧云巖在冨川縣一里巖洞邃深石壁絶髙處有石眼成三字曰廣陽島逺望分明近視如絮狀
幽州丹甑記 太和五年季郃撰
惠澤侯廟碑 在廟中
瓊州碑記
乘桴浮于海賦 建炎元年李丞相綱自澧移謫萬安軍已渡海至瓊而徳音聴還想必是渡海而作也
瓊州學記 朱晦翁作見晦翁集
瓊州志 義大初序
昌化軍碑記
六無帖 東坡謫儋州貽書江浙士友云食無肉出無友居無屋病無醫(yī)冬無炭夏無寒泉見瓊筐
峻靈王廟碑 東坡文
萬安軍碑記
瓊州華逺館題壁 李丞相綱以建炎二年自澧州移萬安軍十一月二十有五日南渡次瓊管后三日只奉徳音聴還以十二月五日北歸寓華逺館凡十日載惟自唐以來宰相有罪謫海上者多矣得生還者以一二數(shù)又皆積年始內(nèi)徙而今者往返曽不逾旬天恩寛大感極而繼之以泣云
吉陽軍碑記【闕】
福州碑記
閩遷新社記 集古録唐濮陽寧撰書為八分以大中十年立
懐道阇黎頌 集古録唐李邕撰并書碑以開元二十五年立
永福縣無名篆古號仙篆 集古録云在福州永??h觀音院后山下世俗傳以為仙篆人亦有道家之言譯之曰勤道守三一中有不死術亦莫知其是也今作三巖院
重興院碑 在蒜嶺西有石碑勒石馬泉三字
水際香積院記 院在水際里天成三年記刻石今存安國寺碑 長興元年閩王所立
李陽氷篆 在神光寺般若臺記刻于華嚴頂與新驛記縉云城隍記鏡水忘歸臺銘世俗爭寳之以為四絶云
上生院記 在州西南烏石山大中六年
西院大律師碑 在閩縣大乘愛同寺于頔書
羅漢堂記 在大乘愛同寺顔颙書
賈島章敬國師碑 在閩縣方山寺
懐一塔碑 皇甫政撰在閩縣圣泉院
開元中勅書 在連江縣光化寺
南澗天王石像記 貞元六年歐陽詹撰
毬場山亭記 元和八年馮審記
東山圣泉法華院記 大和四年劉軻記
懐安縣天王堂記 咸通六年何蟾記
大姥山記 干符六年髙林嵩撰
恩賜瑯琊郡王徳政碑 干寜三年王敓撰
重修忠懿王廟碑 天復元年錢昱撰
永??h髙葢名山院碑 干封嵗王蟾撰自開元勅書以下并在長樂集
新修神光寺碑 長樂集咸通五年李勲撰
雪峰寺無字碑 有客題詩云一片如云紫翠間風吹日炙蘚花斑莫言個里無文字正要當人著眼看
雪峯真覺大師碑 唐僖宗時黃滔撰
烏石宣威感應王廟碑銘用契丹年號 陳妃撰并序長樂志云防同十年封長樂志又云年號史闕東陽志義烏縣真如院碑呉越防同十年建洪邁隨筆載錢氏有年號三曰天寳寳大保正而無防同年號象之謹按通鑒晉天福三年嵗在戊戌契丹主耶律徳光即位改元防同至后漢天福十二年丁未整整十年葢是嵗福州陷于呉越錢氏是時錢氏不整年號只用中原正朔契丹入汴故用契丹年號二浙既同防同年號是年福州乃改屬呉越故福州亦用防同年號
薛老峰碑 在州西烏石山頂夾起三峯曰向陽峰咸通中侯官令薛逢創(chuàng)亭在其間仍倒書薛老峰三字
光祿堂碑 在侯官法祥寺有石巋然鐫光祿臺碑四字
甘棠院記 在州治錢氏有士曰錢昱為太守作記開寳七年
建善寺碑 在長溪縣建隆四年呉謹辭撰
太原灘留題 陳武休后序云永福太原灘有太原二字不知何代人書
天寳狀元防碑 夷堅志云福州福清縣石竹山乾道三年居民夜半聞山上有聲如震雷明旦山頂有大石方九丈飛落半腰間縣士季槐云山下舊有碑曰天寳石移狀元來期龍爪花紅狀元西東邑境有石名曰天寳是嵗永福人蕭國梁魁天下永福在福清西又三年興化鄭僑繼之正在福清之東
閩中名士録 寰宇記云自唐設科舉場此邦才子登科者甚眾黃璞纂而為録
閩中記 慶厯三年林世矩序
長樂志 梁克家編
建寜府碑記
唐貞觀中石刻 在湛盧山松溪縣二十里
分水嶺銘 在崇安縣鐫于巖石上
集公山石刻 在建陽縣北江先生側(cè)嘗聚徒讀書側(cè)與羣弟子相繼登第如葉祖洽游酢乃其尤顯者有山齋題名
勝果院記 天圣中章得象記
乘風堂記 北苑鳳凰山髙處有石鐫為碣字大尺許端勁有體慶厯戊子髙適記
甌粵銘 李綱序云惟甌粵之民好鬭相挺為亂及王師削平其徒盡殱議者謂甌俗生子僅留一二余悉溺之所殺幾何因果報應理固宜然二說雖殊實相表里原其不明君臣之義葢縁不篤父子之恩平居于父子之間無虎狼之仁則臨變故之際責其守節(jié)而不為亂豈可得哉于所厚者薄則無所不薄因果報應又不論也藥石之言明著勸戒
建安志 張叔春序
游先生祠堂詞 朱熹文
泉州碑記
唐暨克華州防壁記 趙煜記
席相新六曹都堂記 貞元十一年歐陽詹撰今謂之僉防
席相北樓記 唐貞元初歐陽詹撰
二公亭記 唐歐陽詹撰
桃林場記 大中十三年盛均撰
焉懿公壁記 元和二年馬摠撰
王氏刺史防壁記 保大五年黃滔撰
永春縣記 開寳二年立又有江公望多暇亭記刻于碑隂
惠安靈光院記 天圣八年蔡襄撰
萬安橋記 莆陽蔡襄記并書
髙士峰石篆 延福寺中有西峰即唐征君居處有石篆題曰髙士峯
栁公權書 晉江縣瑞峯院有閣榜曰贍部靈源之閣相傳栁公權書而鳥雀不敢集其上
清源集 卓命從事李方子輯為四十卷真徳秀序泉州刺史之數(shù) 蔣雝王詹事祠堂記本朝建隆改元至嘉祐刺史卓然可稱者端明蔡公一人自嘉祐六年至乾道刺史卓然可稱者【缺】學王公一人
泉州進士題名 鄭俠序
唐相李深之題名 呂夏卿同巖大廷者閱書北臺看唐相李深之題名慨然作詩云一篇諌論手曽開七字題名覆緑苔莫道元和最多士幾人曽訟左軍來清源集
泉山集 陳從易有泉山集二十卷事略
漳州碑記
唐王諷三平太師碑 唐沈懐逺碑 咸通二年晉亭碑 張登詩云瀟灑晉亭碑
陳元光威烈廟碑 唐垂拱二年
漳州登科記 元祐七年
清源集 乾道間郡守林孝澤編
五代僧楚熈糧料厯 蔡如松崚山南北二峯靈跡記幽巖山狀如伏五代僧楚熈居之有陳洪進月給糧料厯藏于巖中
汀州碑記
唐中丞伍公墓志 正明元年舍人張策撰
鄞江志 慶元戊午昭武李臯詮次林仲文序
鄞江集 林仲文序
六藝之一録卷一百六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一百七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八十三
宋王象之輿地碑目
南劍州碑記
仙書石 在劍浦縣之東蕭坑之前或指為仙書湆澹院留題 在劍浦妙峰閣上有蔡襄題字及李孝彥草書賈清詩曰溪聲灘外急草色雨中深客意自南北山光無古今
虎頭巖記 在將樂縣南山楊時為之記
鎮(zhèn)國廟中碑 見古跡門
寳華院記 在將樂縣南十五里有偽閩王氏鑄銅鐘銘
天王院留題 在沙縣壁間有唐韓偓題詩
延平志 廖挺編胡舜舉序
尤溪縣新學記 朱晦翁文
邵武軍碑記
王氏石銘 夷堅志云邵武人危氏者大觀二年其親于郡西塔院下路傍逾月雨過墳側(cè)隠然有痕掘之得銀酒杯二銅汞缶及鏡銘一又得埋銘石其文曰瑯琊王氏女江南熈載妻丙申閏七月在石城西諸器皆依古而制度精巧非世工可及
吏隠堂銘 葉儀鳳撰樵溪之水清潄玉樵嵐之山翠可掬溪水之湄山之足上有寒梅擁修竹
武陽志 髙光編葛隲序
樵川集 黃璋序
李丞相祠堂記 在軍學中朱晦翁文
興化軍碑記
石敢當碑 慶厯中張緯宰莆田再新縣治得一石銘其文曰石敢當鎮(zhèn)百鬼壓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張?zhí)拼髤撐迥昕h令鄭押字記今人家用碑石書曰石敢當三字鎮(zhèn)于門蓋此風之所流傳云
仙篆石 在莆田縣北十里陳崖山巨石坦平文跡縱橫若篆書方翥陳巖詩云蟲文鳥篆不可識如讀岣嶁神禹碑
石碑 在莆田縣南十里嶺上有石平闊數(shù)尺上有鳥跡書文不可曉
中峯庵記 曽開天臺庵記云南山廣化寺有庵百余區(qū)檐楹相摩軒檻層出如中峯瑞泉天臺號為絶景
成都府碑記
漢蜀太守何君造尊揵閣碑 容齋隨筆云在成都府其末云建武中元【缺】 年
漢王渙墓碑 在新都縣北五里渙字稚子東漢循吏也冢前有二石闕其一題漢故兗州刺史雒陽令王君稚子之闕其一題云漢先靈侍御史河內(nèi)縣令王君稚子之闕
漢文翁學生題名 集古録不著書人名氏文翁題可見者凡一百十二人碑在益州
漢文翁石柱記 集古録云漢隸不著書撰人名氏永初中火災被焚惟廟內(nèi)兩石闕存太守髙朕重立又于其東別筑周公禮殿碑以初平五年立在益州
殿柱記 先儒謂鐘防書非也鐘防是魏咸熙元年始入蜀距漢興平初?已七十一年不應追書也今在禮殿
東漢學殿嵗月記 系年録云紹興六年成都教授范仲殳奏疏言本府學殿建于東漢之初平漢人以大隸記其修筑嵗月刻于東楹至今九百四十三年盡天下棟宇之古無過于此者
髙宗皇帝御書大成殿榜 系年録云紹興六年上書大成殿榜賜成都府學
左存生題名 歐陽公集古録謂為晉宋間碑
晉益州刺史羅君碑 在碑隂
晉朱齡石刻宋髙祖檄譙縱文 在石室
館學廟堂碑 唐永徽元年賀公亮撰集古録謂不著書撰人名氏不同
州學廟堂頌 唐神龍二年史燾撰
唐平蠻碑 集古録云唐蕭晉用撰開元十九年刻石紀功在成都昭烈帝廟又容齋隨筆云成都有唐平蠻碑開元十九年南蠻為邊患明皇遣內(nèi)常侍髙守信為南道招慰處置使以討之防其九城此事新舊唐書及野史皆不載肅宗以魚朝恩為觀軍容處置使憲宗用吐突承瓘為招討使議者譏其以中人主兵柄不知明皇用守信有以啟之也
先主廟碑 貞元四年蘇端撰在昭烈帝廟中
韋臯寳國寺記 貞元中立
叚文昌元和中律師銘 共為一碑見在府學
蠶市記 韋南康文在葉陽縣寳律寺寺有南康像最得其真
武侯碑隂記 集古録云唐崔備撰元和二年武元衡刻及其僚屬題名于武侯廟碑隂
古柏行 長慶四年叚文昌文
重寫前益州五長史真記 李文饒撰云益州草堂寺列畫前長史一十四人代稱絶跡余嘗于數(shù)公子孫之家獲見圖畫乃知草堂繪事靡不造真者余以精舍甚古貌像將傾乃選其功徳尤盛者五人模于郡之防事
資福院記 集古録云唐李徳裕撰長慶二年立石諸葛武侯碑 在昭烈帝廟中元和四年裴度撰栁公綽書
總管大學碑 周益州刺史齊國公宇文憲頌徳碑也石室賛 唐維州刺史鄭藏林撰大厯十年殿中侍御史李樞篆
修文宣王廟碣 防昌五年裴坦撰
唐栁公權書金剛經(jīng) 在城嘉祐禪院
唐僧大辯修功徳碑 元和十五年立在文殊閣唐韋南康碑二 并在大慈寺 福殿中
石本九經(jīng) 在府學容齋隨筆云皆孟昶時所刻其書淵世民三字皆闕畫髙祖太宗之諱也
龍興寺碑 容齋隨筆云乃前蜀王氏時所立及唐諸帝名皆半闕云
髙駢筑城記 唐中和四年翰林王徽記在城中信相院
孟知祥修城記 后唐天成二年李旻記
唐明皇追諡孔子冊文 本朝太平興國五年府尹辛仲甫立石
十賢賛今存其七 姚崇賛冉伯牛宋璟賛冉有源乾曜賛閔子騫韋抗賛子貢陸余慶賛子路盧從愿賛子游裴璀賛子夏
觀政閣記 秦漢至唐領太守刺史節(jié)度使之職有政績可考而畫像存焉得二十八人者別圖于【缺】門而榜曰觀政呂大防觀政閣記成都志云畫像存者二十有八人李求文翁王遵張堪第五倫亷范種嵩李膺髙朕諸葛亮王濬髙儉陸象先蘇颋嚴武翟寜韋臯髙崇文武元衡叚文昌李徳裕楊嗣復杜琮魏驀牛叢夏侯孜髙駢陳敬瑄
文翁等畫像十賛 宋祁撰祠之內(nèi)圖文翁嚴君平鄭子真司馬相如?子云蜀中先賢凡九人及公之像而十
蘇文忠公留題 成都志云極樂院有蘇文忠公壁間留題至和丙申季春二十八日眉陽蘇軾與弟蘇轍來觀盧楞迦筆跡今存
成都古今前后記 眉山人孫汝聴修成都古今前后記六十卷見眉州江鄉(xiāng)志
趙清獻公成都記 見張有成光福寺記
成都志 袁說友序
重慶府碑記
蜀先主碑 在晉源縣西南二里唐房琯文
唐李伯藥碑 在江原縣之萬嵗寺文字殘缺
唐開元碑 唐天寳八年碑在晉源常清觀鮮于仲通文
唐開元皇帝送趙仙甫尊師歸蜀詩碑 見在新津縣寳真觀
唐樊知遷碑 在江原縣凈居寺唐顔師古文今額殘缺
翠圍山碑 在永康之翠圍寺文字殘缺
萬嵗寺碑 碑記具存見萬嵗寺注
善頌堂留題 見趙抃注
范公鎮(zhèn)留題 在太平院范公入蜀游岷山過此紀行于寺之閣云熙寜八年三月游青城四月趨峨眉俱過此與百世相見百朋百嘉侍行蜀郡【缺】公記
法天寺留題 見法天寺注
蜀州刺史防壁記 唐紀事詩云貞元十四年皇甫澈刺蜀州時賦四相詩序云蜀州刺史防壁記云居相位者前后四公謨明弼諧遷轉(zhuǎn)歴此顧己無取忝跡于斯景行遺美庶將來君子知圣朝之徳云爾
眉州碑記
漢刻黃龍甘露之碑 在鼓山之黃龍鎮(zhèn)
楊洪碑 漢犍為太守楊洪碑在鼓山縣北小板橋楊中云五十年前余洪字其他皆磨滅不可考究今三字亦無余矣
北平山碑 在鼓山縣之北平山大書北平山治之碑余不可讀碑隂書大唐上元二年道士施仕衡等數(shù)字
南康郡王紀功碑 唐貞元十三年建碑元在龍興寺乃皇太子誦書天圣五年移在州衙門外
唐眉州剏羅城記 唐大順三年盧極撰文
眉州新移彭山縣記 唐防昌五年樓旦撰文
唐丹棱縣龍鶴山成錬師植松碑 唐天寳元年嵗次庚寅建
城東貢院佛殿中唐碑及五代碑 城東寺殿宇建于唐時今為貢院中有古碑二堵
象耳山李白留題 夜來月下臥醒花影零亂滿人襟袖疑如濯魄于氷壺也李白書
杜子美兩川夔峽諸詩石刻 黃庭堅書詳見大雅堂下
夷獠誓碑 寰宇記云在洪雅縣市中
大池院題 去眉山縣一十里蘇文忠公嘗過之今柱上有手書自老翁井還偶憩治平丁未十二月七日子瞻凡十八字
州園十詠 紹興間邵傅
眉山古志 孫汝聴編
通義編 萬安國編
江郷志 張伯虞編劉光祖序
簡州碑記
后周宇文泰紀功碑 碑在本州界首云泰數(shù)遣都督入蜀一治石岡縣一治懐逺縣見簡州記
郡守壁記名氏 唐貞觀十三年見劉左史折栁筆記韋南康紀功之碑 在州治頒春亭側(cè)碑甚巨乃御制皇太子臣誦奉勅書
唐干符修城碑 在州之城隍廟
天光觀唐碑 觀在陽安縣東三十里有唐碑可讀者云太和初三洞道士王道賜因張文舉施地基剏建
羅漢院石刻 在陽安縣有僧繼暉斬木開基而崖石呈露見石鐫羅漢等像有碑曰唐興元元年禪師道明鐫刻 以為禪宮
靈巖院石刻 在平泉縣西南二十五里院中石刻字乃元和長慶間
周文王廟碑 在陽安縣西北七十五里即后周髙祖文帝之廟舊碑題額云大周【缺】 碑元年嵗次丁丑造元年即后周閔帝之初元也今刻石猶存焉
北巖院碑 院有唐碑其嵗月乃大厯時重修云圣居院碑 唐中和年建
嘉定府碑記
漢楊仲暢墓碑 墓在夾江縣東十里墓前兩石闕其左有書故益州太守楊府君諱徳字仲暢墓道十六字
漢和帝時開道碑 在夾江縣西蜀郡青衣越嶲道界中有永和七年永和八年等字
漢靈帝時張道陵碑 在洪雅縣易俗鄉(xiāng)上有嘉平二年三月三日等字
沐州古碑 唐垂拱三年玉津令馬元慶等殺馬口夷賊紀功今存
李徳裕石闕 舊市鎮(zhèn)有之灘曰墨崖其上有唐李徳裕領重兵過此凡九字
孝女碑 在犍為清溪口楊洪山下東漢永建中孝女叔先雄以父泥和墜湍水尸喪不歸雄于父溺處自投水死后五日與父尸相持浮江上郡表言為雄立碑國朝元祐中重立
都安王廟碑 碑載隋開皇九年置青衣縣后周保定二年置青州宣州二年始為嘉州
靈鷲山碑 唐貞元中僧干光為其師道真【缺】 宗彛撰碑而碑刻于長慶中
韋南康大像碑 在凌云寺大像之左
郭璞移水記 記謂世主播遷戎羯亂華于是優(yōu)游笑傲放意山水間仍于嘉州城東百歩烏尤山鑿書巖而蘇子由詩亦指其注爾雅于此史謂無入蜀之文謹按移水記有嘉州二字則非璞之手筆恐后人之附防耳葢嘉州之名始于后周而自周以前止曰漢嘉郡曰龍游縣耳安得有所謂嘉州哉或者后人追書則未可知耳當攷
張無盡沐川寨記 其略云南蠻東北接境常挾吐蕃以為中國患葢其路一出大渡河一出沐川源一出馬湖江等其狹邪之徑曰榮涇曰入面菁曰黒水曰頼因曰龍水曰隂川而沐川之路常為嘯集之地
申孝友西南防要 孝友論唐自開元之際始為南詔之憂葢六臺詔而南詔最強連吐蕃而蜀患乃酷降及太和之際李徳裕作籌邊樓南詔頗有所憚而蜀賴之以安今西南諸蕃自祖宗以來以迄于今阻隔大蕃之要道實為蜀郡之藩籬自致云吐之三蕃不復疥疽于中國今邊夷近屬雖眾且微然而勢合則強力分則弱必離其黨使不得親分其勢使不得不弱斯可矣
嘉定志 郭公益編 續(xù)志 林潔己編
嘉定許 岑參編
雅州碑記
漢巴郡太守治道記 其碑在榮經(jīng)縣西三十里建武中元二年立
羊竇道碑 在巖道縣東三十里漢【缺】初六年碑也漢故檢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 建安十年三月上旬造
髙孝廉墓碑 在巖道縣東二十里按其碑年月乃漢建安十四年髙君兄弟皆孝亷有二大闕其一曰故益州太守武隂令上計吏舉孝防諸部從事髙頣字貫方其一曰漢故益州太守隂平都尉武陽令北府丞舉孝防髙君實字貫光又一大碑其首云故益州太守髙君之碑
蜀邛崍闗開路記 天寳六年章仇兼瓊記
龍興寺碑 在州城外有唐咸通四年再建龍興寺碑呉行魯撰又有二蘇先生之墨跡亦在本寺
平羌江防橋碑 在巖道縣平羌橋有唐咸通十年上官璞所撰碑字亦隸體今在江瀆廟
兩面碑 在廬山縣南五里與府君碑甚近碑面與背皆有篆文嵗久訛闕不可讀或辨其文曰廬山縣碑
尊徤閣記 建武中元二年其碑在榮經(jīng)縣西三十里景峈懸崖間巽巖李燾有跋以辨正年譜且言按后漢紀建武二十三年為夏四月改曰中元無建武字又按祭祀志改建武二十三年為建武中元元年以此知記與志合而紀失建武之二字矣
李白月下帖 在郡治
魯直木蘭歌帖 在郡治
魯直梁父吟帖 在郡治
楊凝式詩帖 在郡治
雅安志 李嗣文序
威州碑記
鼓角樓記 唐維州軍事判官髙測文干符五年十月十五日維州刺史李光置
天寳寺碑 唐咸通六年建軍事判官陶師文
伏波廟碑 唐咸通八年左武衛(wèi)兵曹參軍崔逺文
茂州碑記
唐回車院碑 唐刺史葢巨源撰大中十三年立唐刺史題梁 黃唐梁記有寳厯元年刺史竇季余大中十三年刺史劉成師咸通三年刺史葢巨源題
張延賞修城記 按董守兩路記載唐大厯十四年吐蕃大下火焚郊館興元元年張延賞重修其后別駕大夫修建滅 堡壁雉堞
茂州治平寺碑 寺舊在城外縁叛羌董阿丹焚元豐初移入城
滋茂池善應廟碑 無盡居士張商英文其神或?姓呉或?姓郭頗有異同
西山記 紹圣中茂州曹奮所作
更生閣記 政和丁酉倅?跨鼇先生李新目擊靜州之變記載其事甚詳
圖經(jīng) 郡守史憲序
隆州碑記
漢黃龍甘露之碑 在籍縣江口上鋭下方其狀如鐘大書漢黃龍甘露之碑七字余不可讀其可識者郡臣將軍位號葢為龍紀也
艷陽洞石碑 在洞之顛書曰艷陽仙洞四字字體兼篆不知何代書旁有欵識嵗久磨滅東南貴人見此碑本寳而藏之以為真漢也
唐金剛經(jīng)碑 在佛龕山磨崖唐貞觀中率更令歐陽詢書
道超和尚精徳碑 在古城山平等寺天寳四年薛兼金撰
開國王碑 在唱車山貞元元年桂平令王覺記張?zhí)鞄熿`廟碑 元和十五年知陵州李正卿撰貴平縣牟尚書墓記 唐同光五年陳貴民領州事文宣王廟碑 在貴平縣縣學長慶五年刺史李正卿撰尹太階書
龍興寺大藏經(jīng)碑 見在報恩寺開成四年呉商撰篆字心經(jīng)碑 在小大悲閣咸通七年仇溥撰并書修大悲堂記 在小大悲閣景福元年僧承徽記黃帝書隂符記 在至道觀咸通十五年 沖書古大悲堂碑 在報恩寺干符三年周宋莒撰
超覺寺記 明二年刺史蕭記
龍華院山門路記 在籍縣天復七年立今為觀音院唐節(jié)度使楊公墓碑 隆州井研縣道旁有石刻云唐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御史中丞上柱國節(jié)度使楊公墓其旁多楊姓乃其子孫也
靈泉院碑 在本寺后唐同光三年立
僧曉微碑 在寳林院西蜀明徳元年立又有顯教大師碑廣政四年立
鐡騎將軍碑 在歸安鎮(zhèn)偽蜀廣政二年立
寳峰院記 在貴平縣西北四十里院內(nèi)有王羲之記王氏廬墓銘
飛泉山碑 其碑有二并在仁夀縣東飛泉山
飛泉山院碑 唐神龍元年立在超覺寺
玉堂硯銘 文與可將赴陵州孫洙巨源以玉堂大硯贈之文同屬蘇子瞻為之銘陵州在髙山上難得水
蔡君謨法帖 東坡多心經(jīng)
文與可書千字文 并在州治
永康軍碑記
漢石刻治道記 距紫屏三里許道旁有漢石刻二皆治道記也其一曰建平五年者孝哀時刻也其一曰永平元年者孝明時石刻也在范公平磨崖之西
鬼界古碑 在鬼域山下昔天師驅(qū)鬼于絶域有鬼界古碑字畫磨滅不知何代矣
天師戒鬼筆述 在大龍橋側(cè)深一十三丈闊三十丈晉防 在郡西鉢兒泉因墾地得一塼上有晉太康年號
隋薛道衡磨崖碑 在玉女洞后有磨崖碑云刺史薛道衡撰或又云薛曽
唐貞觀十三年韋作觀魚記 在軍城五里北山朝天寺
唐崇徳廟記 唐李徳裕鎮(zhèn)蜀時建崇徳廟命叚全暐為記
唐元和十四年寳幢院記 在青城海晏寺
唐僖宗中和年改海晏寺記 在本寺
唐觀音院記 在青城縣東南九里有唐干符二年記青城山碑 在常道觀軒轅石龕之下隋大業(yè)七年立太常愽士隂道
?宗真容碑 在六時巖下
修丈人殿祝文碣 進士任璠文在丈人觀殿上置丈人觀碑 徐大亨文在丈人觀三門下
紀符瑞碣 甘遺榮八分書在丈人觀三門之右修諸觀功徳記 鄭敖書在丈人觀大殿之右
延慶觀移觀手詔碑 在延慶觀后絶峯之上石龕中開元十二年立
唐呉行魯碑 在鬭雞臺有古碑尚存但字畫磨滅葢唐大中十一年治彭州時長史呉行魯所建碑也
玉壘闗碑 唐大中十年白敏中帥蜀日建闗旁有大碑即幕府陳可度頌功徳之碑
獠澤水石記 路次石門崖壁鐫呉行魯大中奉使巡邊行見獠澤水石記
唐人徐浩書金剛經(jīng) 道江天宮院有唐人徐浩書金剛經(jīng)全帙今刻之石
杜光庭重修沖妙觀記 在青城縣一里沖妙觀韓擇木八分書 延慶觀靈寳真人五符幢下其下記銘乃開元十二年立
蜀嘉王宗夀墨跡 偽蜀王建宗子嘉王宗夀與能仁院僧卯往來書札二十余簡存于院墨跡宛然如新
迎祥寺鐘樓刻字 在導江縣北迎祥寺鐘樓刻字內(nèi)有【缺】 不記年月觀其首有節(jié)度押衙字即為唐末五代間刻也寺有老泉為記東坡所書碑刻俱存
青城山甲記 唐杜光庭編
青城山乙記 范仲立編
永康志 教授張増編
石泉軍碑記【闕】
瀘州碑記
蕭齊碑 在丁公崖磨滅難考
唐髙宗安樂山取丹經(jīng)詔碑 在安樂山
唐髙宗賜進經(jīng)道士詔碑 在安樂山
劉真人藏經(jīng)碑 在安樂山
唐真如寺碑 在州北真如寺
唐蘇公甘泉碑 在干州南門有唐乾元中都督蘇元開井記
黃太史砥柱銘碑 在髙寺
大像記醉僧圖詩 黃太史三碑并在開福寺
尹吉甫祠堂記 許元為之記曰父老相傳周尹吉甫實生此地見于圖經(jīng)舊矣陳帥損之作清穆堂以祠之嘗觀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江陽異聞與華陽國志頗類其載?雄琴清英敘伯竒流放并子安之操附之江陽?雄蜀人也其說必有據(jù)
吏隠閣記 治平四年鄧太師綰作邑于瀘川作吏隠閣曰瀘之合江邑居之南輔清漢而上六七里曰安樂山世?隋開皇劉珍 先生登真之地杜光庭為之?李淑為之記開皇所置三觀其一尚在乃命道士作劉真人祠堂因名其閣曰吏隠閣
鏡硯銘 黃太史銘曰瀘川之桂林有石黟黒瀘川之人不能有而富義有之以為硯則宜筆而受墨唐安有任君從簡之硯面為鏡而背三足形駭天下若山林不若而不得訪諸禹也
瀘州平夷記 熙寜中范百祿撰今在江安縣之偶住亭
劉真人傳 杜光庭撰
合江縣安樂山騰清三觀記 皇祐己丑李淑撰江陽志 教授李濬撰
江陽譜 永嘉曹叔逺編集
潼川府碑記
晉云南太守叚宗仲徳政碑 宗仲有徳政墓在通泉縣碑在墓下
唐防圣寺鐘銘 唐龍紀二年節(jié)度使顧彥暉鑄有銘甘泉寺誓犀碑 李雍書
李義府碑 寰宇記在永泰縣北
馬元直開元中誥 圖經(jīng)元直在唐為余州刺史家有開元中誥
陳拾遺與趙彥昭郭元振題壁 圖經(jīng)載杜甫題陳拾遺詩跋
唐薛稷書慧普寺 薛道衡之孫魏鄭公之甥也以書名天下慧普寺三字方三尺筆畫雄健在邇?nèi)獕奘ニ戮酃盘?br /> 梓州官僚磨崖賛 唐武后時司法參軍楊炯作在北崖字十六七磨滅不可讀
游仙觀老君碑田真人殿記 在中江縣集虛觀蜀廣政六年碑
王勃庾信防圣寺碑 在城北防圣寺
蘇子瞻書漁家傲詞
送王勝之在白鷺亭【金陵古金石攷】
蘇子瞻三過堂詩刻
在永興寺何大監(jiān)祠堂壁上見金陵瑣事【金陵古金石攷】
黃山谷書韓文公城南詩
山谷紹圣五年五月上荔枝灘舟中書此贈陳徳之元提舉李浩刻在府學尊經(jīng)閣下【金陵古金石攷】
張文潛書李太白鳳凰臺詩
馬光祖跋倪垕刻在鳳凰臺上【金陵古金石攷】
朱文公書邵堯夫游伊洛詩
刻在徽州明尚書楊寜取置南國子監(jiān)【金陵古金石攷】
趙忠肅公秋風詩
馬光祖書【金陵古金石攷】
讀書城南詩
朱協(xié)極書在蘇州府學【寒山金石林】
海市詩
東坡書在登州【寒山金石林】
杜工部古柏行
龍巖草書在陜西【寒山金石林】
宋神宗詩
賜彥博【彥字上用御書之寳】
四紀忠勞著三朝聞望隆亨茲難老祉報在不言功富矣勲彌大居焉貎甚沖西都舊士女白首瞻公
文潞公記
御賜詩記
元豐三年季秋 皇帝行大饗之禮于 明堂臣方守魏被召侍 祠大禮慶成后四日特蒙 制恩進位太尉保厘洛郊臣犬馬之年七十有五前此累年章十數(shù)上以求致仕 圣慈俯憐舊物曲念老臣皆未之許今復優(yōu)進公位 俾守別都自顧衰殘非敢當克俯伏辭避至于再三訖不獲 命乃以閏月二十三日 陛辭翌日出 都仍錫宴于瓊林苑悉以二府大臣押伴既又 臨遣中使內(nèi)出寳器 俾釂天醴以極魚藻之樂及賜 御詩以寵其行【臣】伏
思蒙厚恩荷 殊渥自近世逮本朝以來未有其比則有弼臣惇奉 詔作序事義詳矣臣雖窮極語言不能盡意惟知負戴天地生成之徳感極而繼之以泣恭惟 陛下聰明睿智煥乎有文 帝庸作歌光紹前典伏自 臨御以來十有四載而英韶之韻云漢之章百執(zhí)愿聞萬物思覩者乆矣曽未之得夫何老臣首蒙 天賜至榮至幸超絶等倫始在 都門則已傳布于 宮省尋抵洛宅又得診示于吏民是用圖金刻石以永其傳將與夫日月并期 天地同久復使臣之子子孫孫相繼率勵保之守之亦克永世至于老臣為不朽矣元豐四年正月三日河東節(jié)度管內(nèi)觀察處置等使守太尉開府儀同三司行太原尹判河南府事西京留守司公事兼畿內(nèi)勸農(nóng)使上柱國潞國公食邑二萬三千六百戶食實封一萬一百戶【臣】文彥愽謹記
六藝之一録卷九十六
<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六藝之一錄>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九十七 錢塘倪濤撰
石刻文字七十三
宋刻【題名】
宋陳從古題名
右不知所刻處其語云至和二年歳次乙未夏六月下旬休新醸抿熟佳果探成清泉可潄芳樹堪倚郡守陳從古率通判王希顔邑令孫奕臺幙陳確從事趙頡杜仁壽防于巖石之上醉書以記共六十六字楷法精妙予每愛之俟詳考以訂其所在【?牘記】
瑯琊山題名
右簡翁藏瑯琊山諸賢題名一帙內(nèi)有云治平二年秋八月癸卯哉生魄伯兄子美與余挈防子世偉為瑯邪之逰觀月于曉光亭宿了了堂詰朝西觀瑯邪洞飲寒泉并煮茶而還又明日徃觀廣照上人之塔由南嶺路以歸自初及今至山者三而未有如茲逰之勝且悉也滁人雍成之為客長老僧繼詮在行責授滁州團練副使錢公輔題又后書云甲辰仲兄子玉續(xù)至余曩讀滁志恨不載諸聞人題名今觀此裒然巨函既已快古跡之未湮而讀之至此又如身在千巖萬壑中者然則古人謂游名山飛鴻踏雪題名只如雪后指爪者豈真無所見哉【?牘記】
董元康題名
長清董元康權宰奉高挈家逰瑤池館觀元功弟題字愴然久之政和四年七月二十一日質(zhì)贄侍行右小石刻在岱岳觀予既録唐碑往還數(shù)四道士謂予曰昨發(fā)地得石刻二請觀之其文亦可采因附焉下題因此
盛勛題名
政和戊戌仲夏二十九日被防決獄恭謁祠下飰此轉(zhuǎn)運判官盛勛公達題男志修侍行
右小石刻在岱岳觀戊戌乃政和八年其年十一月己酉朔改元重和曰決獄者讞而決之古無仲夏斬決之事也【求古録】
范致君題名
武夷范致君久慕仙風自楚之魯遂登泰山以望八極之表有宋大觀元年正月廿三日記于是碑右小石刻在泰山南麓后土廟【求古録】
錢伯言題名
宣和己亥九月廿四日面奉玉音至奉符催視岳祠后一月伯言至自兗明日具香燭以告上防而罷醮于防真宮獨登瑞云亭早飯于行館遂同令冦庠丞呂光問祠官曺欽承萊蕪令韓僖道士蘇彥弼謁岱岳觀留連祠上復自金母洞過青帝觀觀文僖丞相遺刻遂游白龍?zhí)兜煊酚裱坑谒袗燮淙畡倌讼嗯c策杖散歩還過雞籠峯始復有輿躬走社首山視禪壇訪遺跡晚入乾元觀小飲翠陰亭而歸知襲慶軍府事錢伯言題
右碑舊在宋天書觀后人移之州城內(nèi)岳廟中西墀古松下行書大徑寸余【求古録】
白龍池宋人題名
內(nèi)供奉官李舜舉被命禱祀帝岳奉香勝槩于夀圣節(jié)日先欵青帝宮次詢白龍?zhí)吨纹剿哪觐}
下云書吏李恭從行葢此字即恭之字
兗守劉兗奉詔祈雪于岱宗登絶頂翌日謁白龍池之祠元祐丁夘孟春初四日奉符令林防題【大字】貫道建欄干此以便游者元祐丁邜正月八日【大字】元符庚辰七月晦趙習之徐安國弟居仁孫正仲同游【大字】范陽正輔再逰同魯國景元符丁丑三月廿六日皇甫偁徐端朝孫幯同逰建中靖國元年三月【缺】日題
奉符令李珪因捕蝗恭謁白龍祠男彚侍行崇寜壬午孟春初七日誠中君實徳升崇寧二年八月廿六日自王母池來訪此
董元康政和甲午重九日擕家來游質(zhì)贄賁侍自恭觀元康兄留字正和乙未孟冬二十日
莆陽陳國瑞子玉恭謁白龍祠池俯洞酌泉小憩而邁政和丁酉夏前二日【大字】
姜子正子方李晉道劉言可刁文叔同來庚子四月李顯道張公美王仲與張去塵庚子孟夏十九日游池上
鄄城李僓弟倰侄贛隨侍游此癸夘孟春廿八日張子觀水于池十三年春三月 篆書大字無年號按宋朝紀年無有至十三年若曰金元又不合一代全無題名止此一人也
右在岳西傲來峯下白龍池壁上平廣計二十余丈書曰龍?zhí)对话埑夭⒋笞制浒运稳祟}名尚未刓缺録之得十五首其文畧無重復自治平迄宣和六十年間人名字亦可以想見當日太平之盛而金元以降洊遭兵火而名山奧區(qū)委之榛莽無復有題名者矣 張子觀水于池篆書張字作弡按劉原父弡仲匜銘釋弡為張以為張仲之器歐陽永叔從之趙明誠金石録疑之黃長睿東觀余論則云弡其勿反非張字考之玉篇信然此云弡子則為張子無疑葢宋人之好竒者據(jù)原父永叔所定之字而用之耳【求古録】
靈巖寺王淵題名
方渠王淵幾道縁職事訪如師和尚徧觀靈巖勝跡當日逥歴下
宣和己巳六月十二日書
北岳廟蘇軾題名
蘇軾禱雨岳祠同李之儀李士龍郭長卿孫敏行【缺】賈溫之
右小石刻舊在岳廟今移縣治賔館又有子瞻書詞歸去來兮一闋清夜無塵一闋九十日春一闋用石二片兩面書之舊在縣西北二里水竇巖今移岳廟皆大字 其詞見蘇文忠公集中【求古録】
晉祠宋人題名
熙寧戊申歳秋九月十四日范陽盧大雅君美臨川王安禮和甫清源王本安國同謁晉祠舎均福堂明日如白云石甕宿明仙又明日游甘泉開化而歸本題【本字從木從十】
太原王安修世長廣平程易先之安陽蔣畋渭公熙寜癸丑孟夏同游
龍圖閣學士河東經(jīng)畧安撫使曽布提防刑獄朝奉大夫范子諒躬率寮吏禱雨祠下通判太原軍府事田盛高復簽書河東節(jié)度判官盧訥知陽曲縣馮忱之走馬承受王演檢法官史辨從行元祐丙寅歳七月十三日訥謹題 刋者任貺開封苗仲淵師顔自湖南提刑移本路政和五年十月晦祗見祠下男丕侍
王安禮題名
臨川王安禮赴官太原過謁祠下因與錢塘楊世昌河南張仲咨防于泉亭熙寜戊申三月十四日題右題名在太原縣晉祠御書碑陰其碑為晉祠之銘并序唐貞觀二十一年太宗御制并書其文世多有不録獨碑陰字體不一其上右方云司徒太子太師上柱國趙國公臣無忌太子太保上柱國宋國公臣瑀特進太子詹事兼衛(wèi)率上柱國英國公臣勣光祿大夫刑部尚書上柱國鄖國公臣張亮禮部尚書上柱國江夏郡王臣道宗太常卿駙馬都尉柱國安徳郡公臣楊師道正議大夫守中書令太子左庶子兼攝吏部尚書防軍臣馬周凡七行則當日題者今世流傳摹拓本無此不為完碑其余則皆宋人續(xù)題錯亂無次其空處又有洪武二年行省參知政事楊憲題而絶無一唐人題者以御書之碑無敢擅刻者故也今入録者四條【求古録】
惠明寺碑陰題名
普慈王植安陽王孝彥西河文大方臨川王安禮祀神歸憩此辛亥三月十四日
太原縣北門外惠明寺塔碑宋元豐八年呂惠卿撰并書其陰下方有此三十一大字余題尚多不録【求古録】
范知章靈巖寺題名
高平范知章希圣公量餞弟敏求赴官相臺太原王廣淵同來題
治平四年十月二十日寺主賜紫廣化大師記【求古録】
華岳題名
華岳陳執(zhí)中題名在碑陰韓賞文之下【金石文字記】
嵩陽石柱題名
嘉祐己亥黃通介夫書【嵩陽石刻記】
焦山題名
焦山蘇大雅題名治平甲申石刻書【許國誠京口三山志】
孔子祠墓題名
宋宣和間有范致沖題名刻石字法防朗恨其作元長手腳不無迎合之意【墨林快事】
歳寒堂題名
有李誠之蘇東坡題名石刻在東平州城內(nèi)【古今碑刻記】
云門山題名
冨弼題名石刻在青州府城南【古今碑帖考】
靈巖寺題名
政和乙未趙子明題名【金石文字記】
靖康元年高直臣題名【金石文字記】
泰山真宗封禪碑隂題名
呂升卿為京東察訪游泰山題名于真宗御制封禪碑之陰刋刻搨本傳于四方后二年升卿判國子監(jiān)防蔡承禧為御史言其題名事以為大不恭遂罷升卿判監(jiān)【魏泰東軒筆録】
米芾金山龍游寺題名
米芾游金山龍游寺題名后有翟靜叔題跋草書二行筆法骎骎逼古人【碑刻攷】
紫防巖
陳同甫金華北山普濟院記云呉越王建寺于巖麓曰九龍慶歴六年郡守闗公命河南許歸以氈筆書紫防巖三巨字镵之石【龍川集】
南屏山家人卦
南屏山興教寺磨崖家人卦中庸大學篇司馬溫公書錢塘自五季以來無干戈之禍其民富麗多淫靡之尚其于齊家之道或闕焉故司馬公書此以助風教非偶然為之也【葉紹翁四朝聞見録】
高唐觀石刻
高唐觀在來鶴峯上廟中石刻引庸城記瑤姬西王母之女云華夫人助禹斬石防波有功封妙用真人廟額曰凝真觀【范成大呉船録】
卞忠烈墓前華表
宋龍圖閣學士葉清臣書【金陵瑣事】
蟠松二大字
蔡襄書在蘇州府靈巖【寒山金石録】
虎邱劒池四大字
襄書相傳為顔魯公書今查舊志訂為蔡公書【寒山金石林】
萬安橋
劉澤閩人善大字嘗書萬安橋三字在海石上徑三尺許有隼尾存筋之法時蔡襄造橋不自書澤書之【書史防要】
姚武功書
王順為武功令縣故有姚武功書刻久且蝕矣乃更以五體書刻而識之【康海武功志】
洄瀾二大字
蘇東坡書在黃州府蘄水縣蘭峯【古今碑刻記】
萬山第一四字
蘇東坡書在雷州府天寧寺【古今碑刻記】
米芾方員庵石刻
此米字之最有聲合作者乃以庵之増修好事者適得米老舊搨以補亡而恰遇一顛倒裝潢者錯其先后遂據(jù)之入石虎林游人如織莫有為之是政者余早得此本亦以為裝家誤旋入杭摩挲石下依然誤也因另搨二紙為之改裝則文從理順不致誚一公為傖父顛士為糊目矣欲再一正其石而匆匆北歸當賖此恨因識于此嗟乎余所手正之本或未必傳而此叚儻不泯泯則后來見者豈遂乏一慧心之彥為了吾恨者余之汲汲老而為此者半欲為后人一二眼耳用寄示此一寸于永永豈區(qū)區(qū)夸蠧魚之架哉天啟乙丑九月三日【墨林快事】
第一山石刻
米芾書在鳳陽府盱眙縣東【古今碑刻記】
此刻在盱眙縣中南樓觀石乃摹刻耳縱逸飛動殊有一夫當闗之勢【石墨鐫華】
南明山三字
米芾書在處州府高陽洞【古今碑刻記】
唐公巖題字
九華蕉筆巖亦名唐公巖有黃大臨諸人題字【周必大九華山録】
黃大臨庭堅兄也
?無咎題字
妙高臺上絶頂有?無咎題字【周必大乾道庚寅奏事録】
無為子題字
廬山景徳院有元豐間無為子題字【周必大廬山后録】楊杰字次公無為人自號無為子
程正輔題字
九華觀音巖有程正輔題字【九華山録】
程之才字正輔眉山人東坡母成國太夫人程氏之侄見東坡詩注
龍?洞篆字
臨安龍?洞有蔣之竒篆字【湖山勝槩】
陸子泉廬山二字
三峽橋泉為陸子泉旁有沈錫大書廬山二字【廬山后録】
墨池二大字
米芾書在廬州府無為州治【古今碑帖攷】
胡明仲題字
七里灘壁間有胡明仲題字刻石【朱子文集】
岳武穆題字
金沙寺有岳飛己酉歳留題刻石詞甚壯【周必大泛舟録】
靈壁石上刻字
靈壁臥石上有刻字并小詩皆向薌林伯恭書【云煙過眼録】
玉兎泉
秦檜能篆嘗見金陵文廟井欄上刻其所書玉兎泉三字亦有可觀【書史防要】
艾山石壁題字
艾山石壁咸淳二年長沙趙防題字徑四寸許筆法甚似晦翁【符衍漂陽志】
朱文公字刻
上帝臨汝無貳爾心八大字一碑字徑尺在江西撫州府學
脫去凢近四大字在瑞州府學
光風霽月四大字朱子書于江西白鹿洞福州模刻畊云釣月四大字朱子書在福州府
讀書二大字朱子書與劉礪刻于方安里三寳巖在長樂縣
容膝 天光云影朱子書于云谷【以上俱格古要論】
小山叢竹四字朱子書在晉江縣西北
匙澗泉三字朱子書在建陽縣資化寺
天風海濤石扁朱子書在福州府東南鼓山
道鄉(xiāng)臺石刻朱子書在長沙府岳麓寺
風雩亭鐫朱子書在南康府北華葢山【以上俱古今碑刻攷】
致廣大十二大字
宋建安蔡抗書致廣大盡精防極高明道中庸凡十二字計四碑字方尺二三寸在鎮(zhèn)江府學壁上匣石【格古要論】
清氣二大字
文丞相書在?潭觀雪浪閣后壁上字徑五尺
大魁字
文丞相書刻廬陵縣學前有魁星賛字方一丈其堂曰進士第一之堂乃劉道存書
禮義亷恥四大字
宋張南軒書二碑俱在廬陵縣學
乾坤清氣四大字
松軒書字方五尺在道州
秀山斗門四大字
宋龔穎為常徳太守篆此四字劉海蟾游斗門曰此秀水乃武陵郡一條玉帶也又有玉帶河三大字在武陵辰溪西【已上俱格古要論】
雪香亭石刻
宋文彥博書在順徳府舊府治【古今碑帖攷】
福壽二大字
陳摶書在西安府華陰縣石壁
徳書堂石刻
宋毛澤民以蔡防所書四榜十二字刻之堂中石在州治
文脊山石刻
有宋梅堯臣張獻民同游詩在寜國府西
秋浦樓石刻
宋趙范刻東坡詞山谷字于石壁在池州府之東城上
玉峯壽字刻
宋嚴華刻漢武登嵩山所刻夀字于峯石上在池州府建徳縣
普門嶺刻字
朱文公書普門嶺三字刻石在建徳縣之南
景蘇樓鐫石
宋曹訓摹蘇軾遺像及詩鐫于石在徽州府績溪縣
釣防明月灣鐫字
黃庭堅書在南昌府武寧縣雙井側(cè)
歳寒二字
宋周冕鐫在饒州府徳興縣西
玉淵鐫字
宋張孝祥書在南康府西北
秀溪篆刻
宋曽宏迪刻在臨江府新涂縣之北
新豐吟石刻
黃庭堅書在瑞州府新昌縣普利寺
石乳洞刻
宋鄭王賔鐫在袁州府城東
棲霞閣題刻
宋王欽若詩在袁州府舊髙真觀
六逸石題刻
宋元豐八年刻在蘄州之二角山
觀頤視履石刻
宋潘震書在蘄州三角山
風云竒觀四字石
石刻風云竒觀四大字下有詩無姓氏在荊府
岳陽樓石刻
宋滕宗諒取古今題詠刻石樓上在岳州府城之西
朝陽巖石刻
巖多古今名賢題詠內(nèi)有元次山銘篆字及黃山谷題名在永州府西瀟水上
清波湖題刻
宋鄭清之題在靖州防同縣之南
窊尊石刻
宋張舜民作在郴州江畔
清獻梅三字
宋趙抃植梅后人立石刻清獻梅三字在建寧府崇安縣治
水簾洞石刻
朱文公諸賢嘗刻石紀逰在武夷山丹霞嶂
涼暑亭石刻
黃庭堅書在敘州府南溪縣騰龍山
桂倫石刻
黃庭堅書在南溪縣西
古楚宮石刻
黃庭堅謂即細腰宮石刻在巫山縣西北
白鹽赤甲四大字
白鹽赤甲二山名張恍書四大字于白鹽山在防州府城東
滴乳巖字
黃山谷書在瀘州城之西
賢范堂書刻
宋雷簡夫以書薦王蘇于張方平后人刻其書于石在雅州治內(nèi)
政寳堂石刻
有蘇黃諸刻楊萬里跋在韶州府治內(nèi)
碧落洞石刻
有唐宋名賢題詠在英徳縣之南
拙?石刻
朱子書扁以周子拙賦刻于巖石間左右多名賢題刻在潮州府治文惠堂
玉乳巖石刻
宋李綱書在徳慶州
小洞天石刻
宋毛奎書在崖州南試劍石上
澹庵泉刻
胡澹庵飲此后人刻號石上在瓊州府臨髙縣西南
唐帝祠刻石
宋張栻有謁帝祠詩刻于石在桂林府之東北
真仙嵓磨崖書
宋張孝祥磨崖大書天下第一真仙之嵓在栁州府融縣東
十箴堂石刻
刻宋周必大十箴于石在平樂府賀縣
華光堂石刻
刻秦少游像與文于石在藤縣之北
蓮巢亭石刻
刻東坡書帖在潯州府貴縣治【已上俱古今碑帖攷】
雞冠石題字
馬光祖總司園中石與客賞雞冠花刻于石上字畫深入在洞神宮西【金陵古金石攷】
邀籧歩石刻字
三大字在秦淮上水門見金陵瑣事【同上】
金華觀飛白書
金華觀三洞上為朝真中為氷壺下為雙龍三石扁皆飛帛書立下洞口觀有天下名山四大字【謝翺金華游録】
金華山字
金華山中蕭閑樓有減筆書物化二字極佳【同上】
燕兒礲石刻
燕兒礲上山數(shù)十歩有石洞刻云劉公巖【周必大呉山録】
知保順州田承恩誓狀
天圣五年刻石在尖木寨【輿地碑目】
峴山幢宋人題名
襄陽峴山羊公祠有石幢一枚凡六面高六尺每面闊九寸有葢有座一面直書下第一行刻使帖防陽縣第二行刻準慶歴七年十一月六日中書劄子防州奏當州城南五里有峴山一所上有古祠碑又有晉太傅【已下俱磨滅】僅存圣防字末行上存帖到速采石大字書刻上件其四面界作六層刻詩不題名又一面大書題名又幢一臥峴山上其文可辨者十三字曰石于山巔播清芬而不已余盡漫漶末云開國男張九齡撰前一幢詩可辨者三首尚書工部員外郎直龍圖閣知防州事王洙七言古詩云防陽南出大路奔小山曰峴名特尊山形卑嶞不峻極屹若巨首臨江濆大山半空不成霍絶水闕左非為亹砠巔赑屭戴危石箕踞曼衍羅芳蓀漢流長騖濵其足東望彌迤皆平原槎頭下瞰罟罶集蔡洲近眺田園蕃何物茲山匪秀出得使今古聞聴喧自昔羊公好登覧山名直為賢者存鹿門望楚鎮(zhèn)區(qū)境鳳林冠葢延山樊丹巖翠壁互幽勝日月虧蔽煙嵐屯公胡遺彼而樂此談者未始聊診綸吾謂圣達竟超豁高覧便欲周乾坤孔登泰山小天下既升廣武豎【缺】防稽探穴禹書出之罘望海云濤翻此中風景亦虛逺極目見盡江山源東呉未定勞機策置酒嘯詠紓勞煩數(shù)顧溫甫恤躬后誓將百歳游精魂對公盛徳與山水正惟湛軰如公言今茲去公僅千載凜然英氣猶軒軒我來追古一長息舊跡廢毀成悲吞民豪占山童其木嘉植不得容本根利取薪蘇積稇絭粥之陶斻供燒燔羊公無廟忽不祀但縱淫鬼歆牲蘩小亭有碑即墮淚至今觀者懐仁恩于民何誅不足問非民忘徳由官惛下教里邑復祠宇敘諸祭典躋之元思仁愛樹恭所茇禁止樵伐修壖垣且欲王命得守固謄言狀事馳九閽書聞天子【缺】報可金石款刻垂后昆【缺五字】 遺愛勖爾風化?!救倍帧拷o事中知蔡州事呉育絶句羊公千載得清吟芳跡雖遙契夙心更與峴山為故事凜然風格照來今尚書屯田員外郎知光化軍事李宗易律詩叔子祠荒歳已深異時賢守重登臨峴山岑寂瞻風槩漢水靈長想徳音奉詔始聞新締葺有知那復嘆湮沉又刋翠琰留南夏先后功名照古今其端明殿學士尚書禮部侍郎李淑諸人詩皆缺已上每面十一行十二字名字可辨者范仲淹李淑呉育劉敞李宗易張去惑孫抗韋不伐李康伯賈黯裴昱馬云黃通連庠又宋人飲醆題名甚多知名者張?zhí)朴②w徳麟魏道輔岑巖起李方叔已上凡七則大者方員徑寸小者殺其半字畫端勁非俗書也【王士禎池北偶談】
六藝之一録卷九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九十八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七十四
遼碑
燕山云居寺碑
鹽鐵判官朝議郎行右補闕王正述鄉(xiāng)貢進士鄭熙書【吉金貞石志】
元祐唐寺碑
統(tǒng)和五年知薊州軍州事判官文林郎試秘書省校書郎李仲宣撰文沙門徳麟書【盤山志】
三教寺佛頂尊勝陀羅尼幢記
講僧真延撰并書【遼史道宗紀】
感化寺碑
干統(tǒng)七年漁陽南抃撰文沙門肅囬書【盤山志】
云居寺續(xù)鐫石經(jīng)記
趙遵仁撰清寧四年【天下金石志】
云居寺續(xù)秘藏石經(jīng)塔記
沙門志才撰天慶八年【天下金石志】
西望山舍利碑
在宣府【天下金石志】
石刻文字
金碑
金太祖武元皇帝平遼碑
在南城豐宜門外韓昉撰文宇文虛中書【乃賢金防集】金太祖天防十三年立開天啟祚睿徳神功之碑于燕京城內(nèi)【金史太祖本紀】
中岳廟碑
此碑正書方整遒勁葢習清臣誠懸而兼運以永興者于金碑中最為妙品書者名郝史不立傳亦無書名觀其結(jié)搆王庭筠輩似不及也黨懐英號為能書乃任篆額不任書知郝書在當時亦自知名碑立于大定中與博州碑同時世宗勵精政事頗稱太平故以其暇得修祀事耳【石墨鐫華】
重修孔廟碑
王去非文黨懐英額王庭筠書稱三絶在東昌府【寒山金石林】
右黨懐英隸書在周西岳碑之上【?牘記】
堯帝廟碑
金趙秉文記在河南彰徳府城乞伏村【古今碑刻記】
蘆山真君廟碑
金陳尹撰在登州府黃縣西南【古今碑刻記】
佑圣王靈應碑
貞元元年許復書【日下舊聞】
先主廟碑
涿州有昭烈廟王庭筠撰記及書篆庭筠在金與黨趙輩俱負能書名行筆絶類南宮父子正書稍存亷隅雖筋骨不乏而姿態(tài)逺遜矣【弇州續(xù)藁】
香山寺碑
在宛平縣李晏撰【天下金石志】
大興隆寺碑
在宛平縣李晏撰【天下金石志】
戒壇波離尊者碑
在宛平縣【天下金石志】
感化寺番字碑
碑隂譯以漢字在薊州北二十里本寺【天下金石志】
后宿山寺碑
王珙撰在大同山隂縣【天下金石志】
慶壽寺碑
金黨懐英八分書最妙正統(tǒng)中惜為中人所毀【格古要論】
明威將軍隴西郡開國伯李磐神道碑
高徳裔撰并書【黃圖雜志】
大金開府儀同三司金源郡壯義王完顔公神道碑在遼東船厰西二百里有碑甚高大額上篆二十字碑文楷字其畧曰王諱婁室字斡里衍與國同姓【古今碑刻記】
高汝勵墓碑
在應州【天下金石志】
元好問墓碑
在太原府忻州東南【古今碑刻記】
邊元忠碑
在大同府城石橋東【古今碑刻記】
洗河橋碑
金李守純撰在兗州府汶上縣東【古今碑刻記】
思潛亭碑
大定中立在鎮(zhèn)原縣【天下金石志】
懐范樓碑
泰和中立懐范仲淹也在長山縣【天下金石志】
鎮(zhèn)山亭碑
金耿光祿撰在懐慶府城上【古今碑刻記】
陽城尹張格去思碑
在陽城縣【天下金石志】
臨洮尹厐迪政績碑
在臨洮府【天下金石志】
普照寺牒碑
大定五年有尚書禮部之印大篆文【金石文字記】
汴城東光教寺普賢洞記碑
皇統(tǒng)四年奉議大夫行防吏部郎中飛騎尉施宜生撰并書后為金相其字歩驟東坡【癸辛雜識】
香水寺頭陀大師靈塔實行碑
正隆六年中都沙門知心撰善進書【盤山志】
博州重修廟學記
王庭筠在金與趙秉文黨懐英輩同負書名而庭筠書酷似南宮此書是也攷是時庭筠父遵古實成廟學事王去非記之而令庭筠書之故尤為得意篆額者即懐英也【石墨鐫華】
右黃華行書全學南宮史言老人儀觀秀偉善談吐胸次不在元章下觀之信可見矣元白収法書極富長夏坐鵞羣閣臨摹不輟手予毎借閱之故為題此【蒼潤軒碑跋】
博州廟學碑隂記
此亦王庭筠書其父記字差大結(jié)搆風骨似不及前碑【石墨鐫華】
黃華老人此書骎骎遂侵凌米顛只欲與之分庭?禮虎兒在階下便當縮項爾嘉靖甲寅六月十八日睡起題【蒼潤軒碑跋】
太原重修學記
王庭筠行書老人此書在博州二碑之下吾鄉(xiāng)嚴子寅先生性嗜米書兼畜學米得名者葢亦從流遡源之意今乃都歸元白元白其勿厭觀也哉洗硯磯邉夏水正漲日臨百過足矣【蒼潤軒碑跋】
普照寺興造記
唐文皇曠世雄才削平海內(nèi)以其余力恣意臨池其臣又有率更永興輩共成之故能【缺】 教師法千秋自此而后集書未有及之者普照碑建自金敵當兵戈草昧之后有仲汝尚文頗盡致而集公權書方整遒勁宻處殊勝公權自書不啻與圣教代興碑署仲汝羲刻疑集書即出其手不有君子其何能國金之謂矣碑云寺是王右軍故宅未辨真?zhèn)味踉乐币詾榛茨瞎崾怯衷鲆煌病臼澣A】
咸陽縣令題名記
大定五年張浹記無書人姓名在縣宇壁楷亦可觀【咸陽金石遺文】
靈巖寺田園記
在長清縣靈巖寺明昌六年【金石文字記】
六聘山天開寺懺悔上人墳塔記
大安中諫議大夫干文閣大學士知制誥王處中撰布衣賈溉書【國門近游録】
憫忠寺舍利函記
大安十年檢校太師行鴻臚卿聦辯大師沙門善制門人義中書【帝京景物畧】
靈巖寺記
明昌七年黨懐英撰【求古録】
普照寺記
集栁公權書在山東沂州【寒山金石林】
都統(tǒng)經(jīng)略郎君行記
郎君稱皇弟無姓名天會十二年紀當為太宗之弟按金史世祖子十一人自康宗太祖太宗而外尚八人未知誰是碑一字不能辨葢女直字如此王元美所録明王慎徳四夷咸賔八字正與此同法而此凡一百五字后有譯書漢字具録左方亦一異也字刻干陵無字碑上
碑字畫不可辨難于抄録姑闕之以待善書者補足但録其繹文于左
大金皇弟都統(tǒng)經(jīng)略郎君向防彊?無事獵于梁山之陽至唐干陵殿廡頺然一無所睹爰命有司鳩工修飾今復謁陵下繪像一新回廊四起不勝欣懌與醴陽太守酣飲而歸
天會十二年歳次甲寅仲冬十四日尚書職方郎中黃應期宥州刺史王圭從行奉命題
試劒石頌
樊倫撰在真定府【古今碑刻記】
茶泉銘
黨懐英篆在曲阜縣【古今碑刻記】
靈巖寺金王珩詩
廵按詣靈巖名剎禮佛焚香憩坐于超然亭覧堂頭琛公佳制謾繼嚴韻 山東路提刑王珩
鐘山英秀草堂靈林下相逢話愈清聞道謀身宜勇退得閑何必待功成
明昌五年十月十五日上方靈巖禪寺住持傳法沙門廣琛立石【求古録】
靈巖寺路伯達詩
琛公堂頭和尚有題超然亭頌因次其韻 冀州節(jié)度使路伯達
六合空明現(xiàn)此亭本來無垢物華清客來便與?欒坐萬偈何妨信手成
明昌五年十二月十五日上方靈巖禪寺住持沙門廣琛立石【求古録】
龍巖古柏行
古柏行相傳金人書以龍巖題而開碑立石皆僧號似書人亦僧不可詳矣字出顔魯公峻峭過之全不作蘇黃習氣亦行草中特出者【墨林快事】
班彥公竹溪四絶句
黨懐英書在濟寧州防門西壁上【寒山金石林】
真人郭志空賦詩刻石
蒲防縣東南太清觀【金石表】
六逸堂石刻
金黨懐英撰在泰安州徂徠山【古今碑刻記】
大基山石刻
金劉國樞記在萊州府城東【古今碑刻記】
靈巖寺石刻
正隆丙子張汝為題名【求古録】
大定戊戌蕭守忠題名【仝上】
駐蹕山石刻
金章宗游此石刻駐蹕二字又棲云嘯防四字在昌平縣西南【古今碑刻記】
大興隆寺石刻
金章宗書飛洪橋飛渡橋六大字寺在順天府城西北【古今碑刻記】
金王庭筠詩石刻
帝遣名山防此邦千家瑟瑟嵌西山僧乞與山前地招客先開四十雙【四十字作冊 四畝為雙見輟耕録】
掛鏡防西掛玉龍半山飛雪舞天風寒云直上三千尺人道髙歡避暑官
王母祠東古佛堂人傳棟宇自隋唐年深寺廢無僧住滿谷西風栗葉黃
手拄一條青玉杖真成日掛百錢游夕陽欲下山更好深林無人不可留
右在汾州府學宮凡四通其末云黃華老人王庭筠行草四詩刻石于汾之學宮者殆五百年矣但歳久石泐字畫漫漶嘉靖乙丑之秋分守左參政余姚宋公岳省覧咨惜乃令州守王大經(jīng)同知趙崇儒別礱石四面以新安儒生程本模勒判官楊守公經(jīng)理刻成仍増置一亭貯之庭筠之書號稱墨妙幾廢之余逢此翻繕煥若神明頓還舊觀矣郡人孔天?謹記志云黃華老人王庭筠字子瑞金大定十六年進士官至翰林修撰嘗買田林慮讀書黃葉山寺因自號焉父遵古為汾州觀察判官省親至此行書詩石二面史稱書法學米元章端雅過之【求古録】
六藝之一録卷九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九十九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七十五
元碑刻
加封文宣王誥碑
大徳十一年【天下金石志】
加封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碑
至大元年【金陵古金石攷】
加封啟圣王及夫人碑 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夫人碑
二碑俱至順二年立【金陵古金石攷】
加封顔曽思孟四賢碑
至順二年【金陵古金石攷】
勅封孔廟田宅碑
歐陽?撰元統(tǒng)元年【天下金石志】
集慶路孔子廟碑
翰林學士盧摯撰至大二年【金陵古金石攷】
昆山州重修學宮碑
至正二十一年楊維禎撰將仕郎杭州路海寧州判官楮奐書并篆額【名跡録】
嘉興路儒學碑
趙子昂書牟巚記在嘉興府學【寒山金石林】
趙孟頫書靈隱寺碑
天地間至堅固者莫如金玉木石脆薄者莫如簡畢縑紙礲石攻木范金壞土以成室其成也難其傳也宜其可久操筆書紙率然而成文非假金石以刻之宜其易毀滅也然而世之為堅固之具者常托其傳于易毀之物則豈不以其所托之人為足恃耶錢塘佛寺最鉅麗者曰靈隠當元皇慶壬子嘗改而新筑之距今洪武癸酉僅越八十二春秋求其一榱一瓦皆巳毀燎無遺而金華石塘胡公及呉興趙文敏公所撰而書之文述寺之創(chuàng)始與其山水之勝棟宇之麗僅盈尺之紙耳誦而觀之當時之事猶儼乎如在則夫天下之可恃以永久者果安屬哉亦可以慨然而有感矣石塘在元位最不顯而行最篤文最竒趙公名重宦髙毎得其文必欣然為之書于是又可見茍有足恃固不以外物為重輕而二公之過乎人必有出乎文詞翰墨之外者而世之尊二公者方拘拘然求之于此而不知求之于彼不亦重可惑夫翰林修撰練君子寧以此卷示予子寧多學而善文必以余言為然【遜志齋集】
永福寺碑
按至元十三年常福生以饒州降授其路總管建此寺至延祐六年而碑始立相去四十三年矣其文與事俱不足道獨趙文敏書為晚年筆其規(guī)模李北海遂無一筆失度不止優(yōu)孟虎賁之似而已也往事已非那可說想文敏丹石時不能少此感【弇州續(xù)藁】
趙孟頫行書頭陀寺碑
右軍大令俱書洛神大令風華俊麗妍態(tài)溢出而右軍蒼秀卓峙姿法具備趙文敏平日醉心大令而此碑獨摹肖右軍防畫顧盼纎毫不失乃知書家正行旁行嚴祖親禰自分銖黍不偶然也乙亥清和月晴展閱印此密諦遂為拈出【恬致堂集】
趙孟頫靈瑞塔碑
泗州圣塔之靈于防內(nèi)昭昭矣此松雪所書元賜名而紀之石者字視他刻更大而精神矩度亦越尋常直與北海上下而時復過之真如風火飚赫天地洞赤而圣塔飛行于海山波湍中又如金碧晃日鈴鐸呼風而金象苔龕閃爍搖曳趙書之最有致者僧伽木乂固合消此寳章也覧此心馳于圍繞矣天啟甲子七月初五日【墨林快事】
泰不華真書祈澤治平寺佛殿碑
金陵惟棲霞最多石刻次則祈澤今年秋同友人顧清甫姚元白陳叔行共宿次日由宮氏泉達虎洞再宿天寜而返因命寺僧贠夀搨此按不華字兼善元名達普化狀元及第后御為易名余向見清風嶺碑篆書極妙葢學徐鉉張有而稍變其法者此碑自歐陽率更中出圓活姿媚風骨中存可寳也【蒼潤軒碑跋】
王士?書重修方山定林寺碑
右虞集撰普顔帖木兒篆內(nèi)言方山三出名士寵光祠承葢以退庵元公主天禧講席既沒朝廷欲命其徒平山嵩公繼之讓于絶流演公以絶流之名非所以廣學海興大乗也命集易為道源使繼退庵而嵩公次之嵩念其業(yè)師妙至在方山故以衣盂之資重脩其寺而集為之記集言眾生自無始以來執(zhí)著諸有以受苦惱諸佛悲憫示以空法又懼滯于空寂中道出焉是故無有亦有無空亦空則妙有真空無間然矣此數(shù)語甚簡到書法亦婉媚可愛余向游其地見此碑仆于門下因搨以歸丁巳五月望日記【?牘記】
天慶寺碑
至元九年學士王惲撰并書【春明夢余録】
天壽萬寧寺神御殿碑
張起巖書姚慶篆額【析津日記】
大都崇國寺重建碑
至正十一年大竹林寺沙門雪澗法楨撰奉訓大夫中書刑部侍郎葛禋書【日下舊聞】
天開寺二碑
一至元三年沙門福珪撰并書 一至正十一年沙門洪注撰并書【國門近游録】
崇寧寺碑
趙松雪書在順天府【古今碑刻記】
金仙寺碑
趙孟頫書在山西平陽府翼城縣東北【古今碑刻記】
光勝寺碑
元程文海撰在曲靖軍民府防蒼山【古今碑刻記】
沙門師一行書崇明寺藏經(jīng)院碑
右沙門廷俊撰文李桓篆額乃至正五年所立世稱崇明寺經(jīng)為斗藏葢言造時有七人甚偉來書書既不知所在今碑亦言之然經(jīng)今已散失余亦收兩函一為道行般若卷一后書大宋元祐五年歳次庚午七月初六日起首寫造姑蘇陸松書一為樓炭經(jīng)卷二后書年月同惟姓字是鮑升者據(jù)此則出于吾人可證而何以云云耶但前有硃砂印曰句容經(jīng)藏禪寺斗書毗盧法寳則又明言之不知何也師一書出自松雪頗妙戊午十一月二十二日記【?牘記】
太平興國寺碑
翰林學士虞集撰【金陵古金石攷】
龍翔集慶寺碑
翰林學士虞集撰【金陵古金石攷】
修天禧寺碑
元御史中丞趙世延撰【金陵古金石攷】
崇禧萬壽寺碑
趙世延撰【金陵古金石攷】
趙孟頫書濟禪塔碑
右濟禪師塔銘訚禪師撰二僧皆南渡后法門龍象也毋論其文辭工拙要之是本色語耳趙文敏既夙精臨池詣極八法而又服膺西來深入三昧故其所書視他跡尤妙葢本右軍骨調(diào)以大令肉即北海調(diào)浪不露一筆也千八百驪珠入我槖中月來賣文錢為之一洗恐兒軰厭不能浮大白快賞之苐以一瓣香展供耳【弇州山人藁】
趙孟頫裕公碑
右裕公碑程鉅夫奉勅撰趙孟頫書在少林寺按文敏書法為元朝第一此碑奉勅書不當假手乃覺肥愞少風力何耶然筆自有致【嵩陽石刻記】
右程鉅夫文松雪公書字防肥殊有李北海筆意【?牘記】福裕無他異行至贈儀同三司元俗乃爾承防書不甚如意圓熟有之而姿態(tài)不足亦不及孫徳彧御服二碑【石墨鐫華】
趙孟頫演公碑
唐李北海書碑版最多趙光祿亦然此碑骨肉兼到可雁行李公矣嘉靖甲寅七月五日午后睡起曬藥適有遺墨因書此評以還姚元白書府【?牘記】
崇國寺隆安選公傳戒碑
在千佛殿阼階南僧雪澗書釋法楨號雪澗【炙硯録】
幽巖禪師碑
在永寧縣【天下金石志】
天童照和尚黙照銘碑
大徳六年立在長清縣靈巖寺【金石文字記】
靈巖寺法防碑
一蛇兒年大元國師法防碑蒙古字 一至元龍兒年帝師法防碑?古字【求古録】
茅山崇福萬壽宮碑
右三茅山崇禧萬壽宮記元鎮(zhèn)江路録事王去疾文翰林承防趙孟頫行書并篆額行書特佳【東里續(xù)集】右余鄉(xiāng)赤松山農(nóng)金元玉先生所收本后有跋云此帙清勁飄逸儼然李北海也而神俊又過焉可謂善學古人者矣石刻去此僅一百五十載而筆法如新但恨無佳紙妙墨搨摹得其精神耳大明成化十六年六月二十五日赤松道士記于賞趣閣去三茅峯足百里云金公平生嗜趙書紙山筆塜精力都殫故雖數(shù)十百字者皆臨滿書紙足可想見當時臨池之工矣此帙舊藏嚴子寅子寅卒歸于姚氏余自姚氏借閱記之【?牘記】
朝元觀碑
元劉惟一篆書朝元觀碑元人篆書惟吾子行周伯溫知名此刻雖美茂不及而古勁有碧落遺意可寳也原溥其試較之【?牘記】
杜本書清真觀碑
右趙承防郡學碑杜待制清真觀碑各一通并為一帙杜規(guī)摹趙遂無一筆失度政猶羊敬元之于小王耳邇來文待詔擅名呉下紛紛奴書令人厭開眼丈夫?qū)帪殡u口無為牛后惜哉【弇州山人藁】
佑圣觀碑
王元美謂此書規(guī)模北海余得一紙一字不損而肥緩殊乏筋骨摹本耶聊存之以俟知者【石墨鐫華】
行圣宮碑
元虞集書在順天府東岳廟【古今碑刻記】
長春觀碑
元至元間立在順徳府內(nèi)邱縣西【古今碑刻記】
文始碑
此杜道堅撰文始先生者尹喜也今殿與碑尚存詞本蕪冗而書與希聲堂碑正同亦弱不足存也【石墨鐫華】
希聲堂碑
希聲堂元建在說經(jīng)臺北下一級今廢而建閣獨朱象先所為碑存碑詞卑不足觀而杜道堅書非隸非分去古益逺法益盭如吾子行所謂挑防平硬若折刀頭者不復可得殊令人有韓蔡諸人之想【石墨鐫華】
重修說經(jīng)臺碑
李道謙文記修說經(jīng)臺事并及老聃之道纚纚數(shù)千言格雖卑冗意亦詳盡如謂孔子師承老子孟子不非蒙莊又以武帝信方士淮南好黃白隋唐行符箓至丹藥竒技悉附道家為亂老子皆殊有防趣碑書出李志宗真行不大佳道謙正書教祖碑雖近墨豬而亦頗遒偉何不自書乃使志宗操筆耶【石墨鐫華】
元篆書道徳經(jīng)碑
余所蓄篆書神禹碑壇山石有疑非真者石鼓文出史籀手披之恍游三代下此則李陽氷縉云城隍廟記為最葢其字細而遒飛動如神歐陽公乃以細疑之不知篆正以細為佳如李斯嶧山翻刻子美有肥失真之誚夫肥為失真則其真正當瘦勁如縉云碑也不然先塋三墳亦陽氷手筆何一經(jīng)翻刻亦肥失真耶其余如英太師郭忠恕雖甚夸詡終遜古人高翿者李道謙稱其善于古篆此書雜出頡籀欵識古文大小二篆沾沾自喜尚不堪郭忠恕一嗤者暇日與諸篆碑同觀而題此于后不知于法當否【石墨鐫華】
元正書道徳經(jīng)碑
此似出杜道堅李志宗輩而無名氏如枯樹枝無復生意聊與篆碑俱存以備一種【石墨鐫華】
金重陽王真人碑
右碑為金密國公璹撰至元而道流李道謙書之亦遒偉有法按重陽名嘉初業(yè)儒不成去業(yè)武不就偶以遇異人得度遂為全真教祖張大其說而行之者皆其徒邱處機力也其說頗類禪而稍麤獨可以破服金石事鉛汞之誤人與符箓之恠誕而其徒不盡爾也重陽所為說未嘗引鐘呂而元世以正陽純陽追稱之葢亦處機意所謂張大其說而行之者歟【弇州山人藁】
王重陽在金遇異人度為全真其徒邱處機輩為張大其說而行之其道以全真而兼禪者此碑為宻國公璹撰李道謙書書亦模仿平原然尚不及姚璲仙跡碑【石墨鐫華】
元重陽仙跡碑
姚牧庵璲追書金劉守謙文文頗蘊借而書全法顔平原但波拂鉤磔稍不及因以知勝國時不乏能書者也【石墨鐫華】
丹陽馬真人碑
丹陽真人初名從義后名鈺重陽上足也其所云心不馳則性定形不勞則精全神不擾則丹結(jié)然后滅情于虛寧神于極亦是第所謂丹與極者何物也丹陽初有家為重陽所導至再三乃棄之與其妻孫各行化得道碑為元學士王利用撰道流孫徳彧書文頗詳腴而書尤勁有魯公遺意【弇州山人藁】
丹陽王喆高足弟子也與其妻俱得道王利用為碑孫徳彧書文頗詳腴書亦有平原遺意但用筆過肥不免墨豬耳【石墨鐫華】
孫真人碑
孫真人徳彧碑鄧集賢文原撰趙承防孟頫書徳彧即書重陽真人碑者也承防此書不甚取骨而姿韻溢出于波拂間葢能用大令指于北海腕者也【弇州山人藁】
此趙孟頫書雖出李北海而加以婉媚所可取者生宋四家后能一變其傾欹筆耳以方北海北海瘦而勁拙于藏鋒承防肥而緩巧于取態(tài)而元美謂姿韻溢出于波拂間葢能用大令指于北海腕者其然乎他日又曰承防可出宋人上比之唐人尚隔一舍此則定論也【石墨鐫華】
勅藏御服碑
元成宗感異夢致御服于終南之萬壽宮趙參政世延記之集賢孟頫書之集賢此書乃承制又中年以后筆當最妙而出入北海有不勝其婉媚者何也【弇州續(xù)集】
此碑亦婉媚大都如前碑而稍遜其圓逸御服者元成宗感異夢而以賜孫徳彧于萬壽宮者也今尚在道士所時出觀之訛為王喆衣者非【石墨鐫華】
趙子昂真書沖?仁靖大真人張公碑
右碑結(jié)體勝番君碑【?牘記】
張?zhí)鞄熒竦辣裳陧樚旄竟沤癖逃洝?br /> ?教宗傳碑
碑為集賢修撰虞集撰學士承防趙孟頫書葢敘真人張留孫?教之所由始自張聞詩而下及其徒陳義高凡八人皆贈真人留孫位已至開府而其孫呉全節(jié)亦階特進元之名器濫觴至此哉且虞公修撰集賢而留孫實知院事其文與書雖美不足論也【弇州山人藁】
茅山崇禧萬夀宮詔書碑
右趙文敏公所書石川張文獲于句曲過金陵余見而愛之遂遺以贈且書一詩于扇貽余兒敏耕曰粗扇不直一呵歪詩要他恁麼不贈云浦學士贈與令郎元哥公慷慨好游所至傾市此乃徃三茅同柯丹邱竹譜所得余既借臨竹譜而復獲此公之愛我可謂忘年矣四川毛儀曹見之謂余曰趙公書至延祐始成此乃六年所立視他碑咄咄逼北海矣余以為知言因并記之【?牘記】
長春觀牒碑
丁亥年有尚書禮部之印大篆文【金石文字記】
呉炳淮源廟碑
淮源廟碑乃漢延熹六年淮南太守為民祈福而民作者碑已漫漶不可讀元人杜昭守唐州新其祠乃延待制呉炳參用漢隸釋法書舊文于石而刻之余初怪其文詞殊爾雅可讀書法雜有西岳碑體而不能洗開元習見炳跋始了然跋書作正行亦得李北海王黃門遺意乃知勝國時臨池不乏人也【弇州續(xù)集】
番君廟碑
番君廟碑者祀故長沙文王呉芮也芮以故番令不能為秦死而從亂特以寛厚得物情能取國于虣項保爵于猜劉歴數(shù)代而卒以善絶垂二千年而人祝之有加不亦幸哉為元學士明善文趙承防孟頫書皆暮年筆故老勁而書尤可喜也【弇州山人藁】
右行書防傷于肥世人學趙書者咸知有番君廟本猶學顔書者咸知有多寳佛塔也【?牘記】
此承防暮年筆亦覺老勁而不及孫公碑番君者長沙王呉芮也無大功徳而二千年后尚祀不絶何也【石墨鐫華】
東岳廟昭徳殿碑
天厯元年趙世延書【燕都游覧志】
都城隍廟碑
一碑立于元貞元年正月韓從政撰文 一碑立于至正四年九月余闕撰文荘文昭書【緇素録】
丹陽公言偃祠堂碑
朱子作文元趙子昂真書在蘇州府常熟縣子游殿前【格古要論】
東方朔廟碑
元閻俊撰在東昌府髙唐州【古今碑刻記】
純孝伯廟碑
元王沂撰祀頴考叔在河南府頴陽源上【古今碑刻記】
葛仙翁祠碑
元陳衡撰在廣信府鉛山縣葛仙山【古今碑刻記】
東岳行宮碑
趙子昂書在長興【寒山金石林】
元湖州緫管孟淳作趙子昂行書在長興縣【格古要論】
艮山土地廟碑
大徳己亥紹興路儒學録古杭沈徳新記并書【杭州府碑碣目】
重建福業(yè)院陳山龍君行祠碑
至元二十年仲秋海鹽縣尹顧詠撰文嘉興路總管兼府尹趙若秀篆葢住持馬世良立石【海鹽縣圖經(jīng)】
東平忠靖王廟碑
待制楊剛中記在江寜至大二年立【金陵古金石攷】
曺南王祠堂碑
中書左丞許有壬撰祀元臣阿刺罕【金陵古金石攷】
泰岳廟圣防碑
右碑在州城內(nèi)岳廟西偏延禧殿前又有至正四年猴兒年圣防碑其文畧同按元史泰定帝本紀有即位一詔與此相類鄙喭之語播之王言傳之史冊貽笑后人然其曰每年燒香的上頭得來的香錢物件只教先生每収掌者則是時香錢固未嘗以入官也后世言利之臣葢元之不如也巳【金石文字記】
蒙古字碑
重陽萬夀宮元碑無數(shù)皆以?古字書而以漢字譯之蒙古字法皆梵天伽盧之變也故皆與佛氏真言相類其書亦有佳者有不佳者其署年月處用雙鉤書如今世相傳飛白字王元美所載?古八字又若符篆草書與此不同不曉何故但歴年既久敝邑有力者多以此為元碑取作他用今存者尚五六碑不能悉録僅録一碑文一年月字并譯文具左方與郎君行記同作異觀
所載碑字較之金郎君行記更不可辨亦姑闕之但録其譯文如左以見元時詔令有如此
長生天氣力里大福廕防助里皇帝圣防軍官每根底軍人每根底管城子達魯花赤官人每根底往來使臣每根底宣諭的圣防成吉思皇帝月濶歹皇帝薛禪皇帝完澤篤皇帝曲律皇帝圣防里也里可溫先生每不揀甚差發(fā)休當告天祝夀者宣諭的有來如今只依在先圣防里體例不揀甚麼差發(fā)休當告天祝夀者麼道奉元路大重陽萬夀宮里并下院宮觀里住的先生每根底執(zhí)把行的圣防與了也這的每宮觀庵廟里房舍里使臣休安下者鋪馬祗應休著者稅糧休與者但屬宮觀里的水土人口頭疋園林碾磨店舍鋪席典庫浴堂船防車輛不揀甚麼他的更渼波甘澇等三處水利甘谷山林不揀是誰休倚氣力者休奪要者這的每卻倚著有圣防麼道沒體例的勾當休做者做呵他每不怕那甚麼圣防虎兒年七月二十八日察罕倉有時分冩來【石墨鐫華】
渤海郡侯歐陽公神道碑
巙巙書文奎章閣學士院承防學士尚師簡奉勑篆額【圭齋集】
貢奎神道碑
馬祖常奉勅制文張起巖書字許師敬篆額【貢氏云林集】
鄧文肅公神道碑
朶爾直班官中政院使日嘗奉勅書鄧文肅公神道碑【書史防要】
賈氏墓碑
一劉敏中文在鄒平縣西三十里 一張臨文在鄒平縣東北六十五里【金石表】
孫晸碑
張徳翥文在鄒平縣西北十五里孫家荘【金石表】
吏部尚書清河郡伯張公神道碑
樂陵縣城北二里張剛荘【金石表】
尹公碑
在青縣【天下金石志】
武儀神道碑
姚樞撰在臨洮府【天下金石志】
武略將軍大都路都總管府判官宋侯墓碑
至正十四年翰林學士承防歐陽光書【固安縣志】
王節(jié)婦碑
至元十五年泰不花小篆在紹興府學【寒山金石林】
李烈士碑
繆貞書貞字仲素常熟人善篆隸真行書好古博識隱居不仕八分小篆追蹤張有正書尤髙古致道觀虞山福地四篆字李烈士碑其跡也旁有正書題識尤佳所著有書學明辨【鄧韨常熟志】
楊仲宏墓志
右楊仲宏墓志黃晉卿撰巙巙書仲宏晉卿皆先待制同年進士余嘗録此文附置題名碑隂又得此于王汝玉賛善汝玉以為佳物贈余惜其紙墨頗劣也【東里續(xù)集】
永興龍母呉氏墓銘
太常博士劉聞大書【圭齋集】
金粟道人顧君墓志銘
至正戊戌顧阿瑛自制并書【名跡録】
元故處士殷君墓碣
至正廿三年防嵇楊維楨撰豐城余詮書【名跡録】
平徐碑
悟良哈臺?古人官至淮南行省平章嘗奉?書平徐碑【書史防要】
三至碑
史弼字君佐三官揚州人喜之刻石頌之號三至碑【元史本傳】
江浙行省參知政事董摶霄頌徳碑
至正十二年山防犯縣境董摶霄行部肅清之民懐其政立石頌徳且覆以亭在余杭縣東三里部伍橋【成化杭州府志】
開濬永安湖碑
至正四年二月東坡書院山長趙若源撰鮑郎塲鹽司令金汝礪書同知海鹽州事趙泰篆嘉興路兼勸農(nóng)事朱緒立石【嘉興府志】
葭州守畢浩政績碑 在葭州【天下金石志】
安定縣尹李徳逺遺愛碑 在安定縣【天下金石志】
云日樓碑 元呂思成撰在平定州陽泉縣【古今碑刻記】愛山堂碑 元張世昌撰在湖州府治后【古今碑刻記】龍?zhí)侗≡洞咀诃傊莞R安縣【古今碑刻記】
玉泉碑 元楊庭撰在云南曲靖軍民府趙州之北【古今碑刻記】
靈湫碑 天歴中立在隆徳縣【天下金石志】
景賢書院碑 在宣府【天下金石志】
嘉山碑 在盱眙縣【天下金石志】
流星園碑 在亳州【天下金石志】
?歌書院碑 張起巖撰在武城縣【天下金石志】
學古書院碑 蕭?撰在三原縣【天下金石志】
總管趙將仕碑 將仕有徳政夷人為之立碑在貴州普定衛(wèi)【古今碑刻記】
記刻
趙子昂真書彰徳路儒學營修記【并許有壬小楷三臺賦及游三臺懐古有述二詩】
三刻在彰徳路安陽縣安陽本韓魏公故里余每思一至之昨家兄宦游正得是地舍侄省覲時曽托以求河北諸處遺刻未之與也今日忽于元白處見此三種乃知古今金石刻埋棄草野何地不有特恐人不好好則又何地不遇耶【?牘記】
虞伯生隸書長洲縣宣圣學記
右陳旅文柯九思篆額余防時聞橫涇顧師言文徴仲隸書是學虞道園者曩見虞公題?上十數(shù)字今以此本印之可翩翩見其筆意矣【?牘記】
元重修學記
黃溍撰文月魯不花書筆畫甚古雅【墨林快事】
元至正修學記
劉仁本撰并書字意遒媚清脫甚可愛【墨林快事】
尼山孔子像記
司居敬撰【天下金石志】
修集慶路儒學記
行臺御史楊演撰大徳五年【金陵古金石攷】
建康路文廟祭器記
監(jiān)察御史劉泰撰至大三年【金陵古金石攷】
建康路學祭器總數(shù)記
學録胡助撰皇慶二年【金陵古金石攷】
重修上元縣學記
元李桓撰【金陵古金石攷】
趙孟頫行書姑蘇能仁庵記
右沙門祖瑛撰庵在呉江本居士陳無心所施始名順心以居其本之徒祖震者后果庵居士呉志因佐之改為能仁葢震先隱于皖本公至愿為役終身從游匡廬金陵旋至天目震既沒以其弟子正性領之故為是記也按記擬震若亢桑之于老薛勤之于郭林宗明大禪之于妙喜葢亦有以厭服其心者歟松雪公此書絶佳內(nèi)畝字作畝他本所未見也名之下有私印至順三年所立者【?牘記】
廬山東林禪寺記
右記為奎章閣侍書學士虞公撰及書所志寺顛末頗詳悉而書亦圓婉可愛特少遒耳余嘗過東林嘆其日就荒落為之憮然葢元時斂賦薄江淮間有余力得以從事小果今自貴珰外無能繼之者矣非盡其教之衰然也【弇州山人藳】
呉叡篆書東山精舍記
右虞集文蘇天爵題額唐棣立石字起落筆處俱尖葢自古文鐘鼎中出也【蒼潤軒碑跋】
興龍寺記
元虞伯生真書興龍寺記與元清河碑曩見道園公題宋孔道輔擊蛇笏卷后筆意正與二碑同道園公在勝國徳行文章冠冕一時而書字特其余事然其行筆重厚典雅類有道者之士則公之徳行文章又于書字而可見矣淵泉借余法書將及百種而道園公之刻初見故為道其故如此【?牘記】
吳志淳隸書國清禪寺興造記
國清禪寺興造記乃勝國時張翥文周伯琦篆呉主一書者后有章草小跋云國清寺興造記張?zhí)窞樽诿愎浦饕粎译[君書之適時多故未遑入石今宗勉主岳林予間防舒汝論徐自牧諸公于契此堂因請視斯文恐久而湮沒乃合志命勒石【闕】他日國清山中或能復刻豈不謂之習峴山故事乎況【闕】別石心二老嘗撫誦而嘆美之茲石之立誠其志也洪武元年十月既朢大【闕】子【闕】謹識內(nèi)數(shù)字不甚明右徐九峰故物世稱呉公書是學孫叔敖碑向見閩人陳少峰所藏墨本正與此相類【蒼潤軒碑跋】
瑞云精舍記
元瑞云精舍記碑鄭東造并書楊希賢篆額鄭東昆陽人楊希賢?農(nóng)人【名跡録】
防持天開中院記
延祐三年集賢侍講學士中奉大夫魏必簡撰幷書昭文館大學士榮祿大夫集賢院使亷簡題額【國門近游録】
大都路香河縣坊市西道院仁公塔院記
大徳三年八月比邱僧定書丹【香河縣志】
寳云寺記
子昂書在松江【寒山金石林】
鏡寳庵記
至正十二年三月呉興趙雍仲穆父撰并書【嘉興府志】
福源精舍置田記
元翰林侍講學士表桷撰【延祐四明志】
圣夀禪寺記
至正五年秘書少監(jiān)黃溍撰【義烏志】
官巖教寺記
至正十五年十月宗濓撰【浦江縣志】
白云山法華院記
至正戊子四月何夢桂記【嚴陵志】
蓮峯教寺記
元待制掲徯斯記【萬厯紹興府志】
福先禪寺記
大徳七年句章任士林撰趙孟頫書【萬厯上虞縣志】
集慶路崇因寺記
沙門大防撰文見蒲室集【金陵古金石攷】
逍遙庵記
編修能鼎臣撰地近古耆阇寺【金陵古金石攷】
元集顔書黙庵記
黙庵者道士邢道安所筑而趙良弼為之記庵當樊川之上景色殊佳記亦簡凈可讀集書亦是懐仁之流亞也但苻秦釋道安居川之東南今洞存而邢亦名道安豈其后身耶良弼兩副亷希憲商挺為陜西宣撫參議后陞行省參議未嘗為宣撫使而蒲知常跋曰宣撫使葢尊稱之詞【石墨鐫華】
重建法輪真一宮記
元學士虞集撰【天臺方外志】
妙真觀記
大徳庚申驃騎大將軍東道宣慰副使李思衍記【宣平縣志】
元興永夀宮飛龍亭記
虞集撰【金陵古金石攷】
清源觀記
元南陵主簿李桓記至正元年【金陵古金石攷】
洞神宮青溪堂記
元李孝光撰【金陵古金石攷】
李處巽行書范文正公祠記
徐琰文章處巽字百年碑板未莓苔行人莫道追崇過誰似當時范秀才徐琰過杭州折節(jié)吾子行李處巽重刋嶧山碑今在尊經(jīng)閣下二公皆勝國時博雅之士即此文章字畫可以想見儀刑矣【蒼潤軒碑跋】
閭邱公祠記
楊剛中書篆閭邱公祠記雖未足名家而能規(guī)模呉興【墨林快事】
新建朱文公祠堂記
至治元年九月新安王儀記【嚴陵志】
靜樂先生祠堂記
至元甲申承議郎方逢振記【嚴陵志】
鐘山公李建勲祠堂記
集賢學士掲傒斯記祠在能仁寺危素請掲傒斯記之【金陵古金石攷】
豐惠廟記
至正三年推官況逵撰【至正四明續(xù)志】
池州路憲司分治記 元王興祖隸書
分司之職甚切于民而元末法度盡廢一切皆為粉飾之具此碑刻于至正六年后三十年我圣祖龍飛而池陽首服則民心可知矣然則前日所謂閎廣其居者祗足?其去而巳閭閻細民竟何所赴愬耶觀是者可以感矣【?牘記】
楊翮隸書瞻儀堂記
唐時字學甚盛而獨佐書不渝漢魏豈以當時人皆習于真草行押故遂不工之耶今以此刻觀之雖嚴勁古拙不及古人而布置美茂風神骨力反有一種韻度學者可以觀矣原溥乃祖印岡太守公藏漢刻甚富而猶兼収于此其亦有取于斯也哉【?牘記】
楊恒篆書李翰林酒樓記
右沈光文楊恒篆筆力瘦勁樓字從不從木也文亦竒偉【?牘記】
陳旅書安晚軒記
杭佑圣有安晚軒記石為元日儒學提舉陳旅所撰書其論安不始于晚而基于未晚詞防甚精而字亦可取是時子昂名方噪而能不依傍又可謂中有主獨立之士矣涼國篆未見而記末篆書年月甚雅或其一班乎緇黃二氏淡于勢利而名根尚數(shù)數(shù)然卒之勢利灰滅而清事反被伊卷而収去徃徃能言能書之士轉(zhuǎn)借之以存名于世悲夫天啓甲子八月朔【墨林快事】
武林弭災記
天臺縣尹楊維楨撰江浙儒學副提舉陳遘書江浙儒學提舉班惟志篆額【杭州府碑碣目】
褒封水記
至正七年褒封水記中奉大夫甘肅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王敬方述并書中奉大夫江南諸道行御史臺副御史呉鐸篆額【續(xù)呉郡志】
江南行臺題名記
至正十五年王大本撰并書篆額【成化杭州府志】
鹽官州治記
延祐二年虛谷方囬撰
浙東道總管府題名記
至元六年二月太常博士栁貫撰【至正四明續(xù)志】
花嶼湖記
至元五年八月邑尹程郇撰【至正四明續(xù)志】
粹經(jīng)樓記 元程文撰在潞安府長子縣【古今碑刻記】居竹記 子昂書在松江府學【寒山金石林】
自公堂記 吉莘撰在合水縣【天下金石志】
紫陽書院記 陳浩撰【天下金石志】
燕申堂記 張翰撰在東平州【天下金石志】
清風堂記 呂革撰在寳雞縣【天下金石志】
雜刻
孔顔像賛
元顔輝筆大小二碑在吉安府學大成殿上【格古要論】
趙孟頫?元十子賛
中南樓觀有此碑石理惡泐巳甚字之存者形似耳南中聞有此碑未知誰是真本【石墨鐫華】
歸田賦
元趙文敏公行書在臨江府學【格古要論】
棲霞阡表
子昂行書極佳在金鄉(xiāng)縣【格古要論】
靈巖寺傅亭詩
至正乙未秋九月因公赴山東游靈巖禪寺
秋晚登臨上岱宗扶笻來此謁崆峒閑云送雨過深洞老鶴將雛度逺空白石清泉心未了黃花紅葉思無窮攜書歸隱知何日坐想【缺】 入夢中
靈巖山房尋同年長清縣尹張君徳昭不遇
慈恩塔上題名后京國分攜十四年夢想故人詩句里坐看黃菊酒杯邊停云靄靄秋容淡落葉瀟瀟客夢偏獨倚【缺】 重搔首又鞭歸騎過前川
丙申春三月海岳降御香回重游靈巖次題明叔詩韻
石徑穿云雨意涼乗軺重過老僧房門前古柏凝新翠巖畔幽深散異香鶴舞雙泉春水緑龍歸深洞暮山蒼禪僧久巳無拘礙笑我狂游去逺方
前進士應奉翰林文字承事郎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傅亭題時弟益男文炳侍行云【求古録】
靈巖寺忽都虎郡王太夫人八達氏詩
至治元年忽都虎郡王太夫人八達氏詩詩只二句曰巖前松檜時時緑殿上君王歳歳春大字刻之亦不類婦人筆也【求古録】
霍山中鎮(zhèn)廟元趙彀詩
謁中鎮(zhèn)崇徳應靈王廟詩用宋太常博士陳綱韻凌晨策馬趨靈宮縈紆一逕松蘿重兩山對聳忽開豁參差殿閣蒼煙封溪逥路轉(zhuǎn)得平土云間雞犬存莊農(nóng)廟庭喬木巢野鶴沙瀨虎蹄遺新蹤仰觀絶頂倚霄漢陪山劍防攅羣峰霏霏嵐光翠欲滴深林緑動春意濃包含元氣蓄雷雨巨壑湛蔚藏神龍?zhí)煜銓医灯砟旯扔兴緯r祀宜彌恭
至正元年秋奉議大夫太常禮儀院判官趙彀謹書知宮武徳柔立石【求古録】
說經(jīng)臺劉汾詩
?談密授函闗吏萬古終南一草樓陵谷依然人世換冷煙叢柏臥青?!⒎?br /> 右說經(jīng)臺之左有碑前為老子函谷度闗圖元大徳庚子年刻后為希聲堂碑八分書延祐二年朱象先所撰而此詩刻在碑之左傍亦八分書不著年月詳其風致當為元人之作草樓之前傳有老子系牛柏后人琢二石牛置其下故末句云然【求古録】
范庸謁司馬溫公墓詩【已載于九十六卷宋刻馬端司馬公祠堂詩之后茲不重録】魏泰咸陽懐古詩石刻
至正十二年縣尉劉彥明書【王家瑞咸陽金石遺文】
元李雪庵正書茶榜
雪庵和尚善署書元時禁扁皆出其手此刻尤為得意元白市隱園鑿茶泉以餉客月中雪后汲水試羅時出此在烏皮幾上焚炷香共以指畫字讀之阿【缺】雖非盧仝定是馬異七碗不足童子必重擊火矣【?牘記】
手植檜銘
張?撰【天下金石志】
碧瀾
趙子昂書二大字在湖州府前公館亭上【格古要論】
瑞巖泉篆刻
元余闕有詩在盱眙縣【古今碑刻記】
飛來橋石刻
元皇慶間刻在于潛縣岝防山【古今碑刻記】
蓮峯山石刻
元馬周卿取山中竒勝命題凡十三刻石上在汀州府連城縣東【古今碑刻記】
鍼炙經(jīng)石刻
元人刻石在順天府治南三皇廟【古今碑刻記】
六藝之一録卷九十九
<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六藝之一錄>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一百 錢塘倪濤撰
石刻文字七十六
明碑刻
建文霍山廟碑
維建文元年歳次己卯二月壬寅朔二十二日癸亥皇帝遣序班周敖國子監(jiān)生袁綱致祭于中鎮(zhèn)霍山之神曰予荷昊天祐命承皇祖丕緒正大寳位統(tǒng)率神人乃正月壬午祗祭上帝于南郊山川百神既與奠享尚以未能特脩祠事于祠下為憾是用遣官奉香幣牲醴致祭維神以靈峻之徳作鎮(zhèn)中土時出云雨恊相兆民以稱予懐柔之意焉尚饗
右小石刻一通在霍山中鎮(zhèn)廟西壁上予行天下見洪武永樂以來祭告岳凟之文及它碑記甚多獨未有建文年者意其在位日淺又或文皇御宇之日而臣下之獻防者從而鏟去之也乃此文雜于數(shù)十百碑之中而字畫完好無缺故亟録之后之君子每痛國史不存建文一代事跡無從考證若使通雅之士歴深山窮谷而求之如此碑者世間或尚有一二不止霍山廟也不猶愈于羅永庵之詩程濟史彬之録偽撰而無稽者乎因并書之以告后人之能信古者【求古録】
國朝尊崇碑
皇明尊崇孔子仍唐宋元舊王號內(nèi)載正五岳四瀆海鎮(zhèn)神號字皆真字中書舍人詹孟舉筆也碑極髙大勝于前代碑逺甚【格古要論】
十廟碑
多國初文臣奉勑撰在江寜府雞鳴山之陽【古今碑刻記】
天妃廟御制碑
永樂五年建在江寧府治西北【古今碑刻記】
中山王御制神道碑
在江寧府鐘山【古今碑刻記】
功臣墓神道碑
多國初文臣撰在江寧府鐘山聚寳山等處【古今碑刻記】
滁陽王廟碑
張來儀奉勑撰在滁州龍興寺右【古今碑刻記】
許瑗祠碑
瑗太平知府陳友諒攻急死之【古今碑刻記】
淮瀆廟碑
國朝楊榮撰在南陽府唐縣桐柏山【古今碑刻記】
越國公祠碑
國朝宋濂撰在金華府治北【古今碑刻記】
神木山碑
永樂四年尚書宋禮立在馬湖府沭川長官司之西【古今碑刻記】
白云寺碑
洪武廿五年姚少師文滕用高書在天平山南【寒山金石林】
善權和尚碑
滕用髙書在穹窿山【寒山金石林】
王清獻公碑
歐陽?文在西山金井塲中【寒山金石林】
長陵碑
正統(tǒng)初程南云奉命書【英宗實録】
崇福寺碑
兵部左侍郎商輅撰中書舍人凌暉書【析津日記】
慈源寺碑
正統(tǒng)初太常少卿潘辰撰中書舍人張?zhí)毂旧蜻M行國録】
玉虛觀碑
禮部尚書呉濚撰刑部侍郎周瑄篆【析津日記】
安國寺碑
天順元年禮部尚書胡濙撰中書舍人陳翀書【行國録】
天慶寺碑
天順戊寅尚寳司卿重慶蹇英撰禮部員外郎錢塘吳謙書【行圖録】
崇夀寺碑
何洪上虞人官鴻臚序班崇夀寺碑成化十二年翰林國史院編修仁和汪楷撰文何洪書【釋昭永木葉山花記】
隆安寺碑
成化中禮部郎中關西倪讓撰中書舍人廣昌王禮書【香河志】
昌運宮碑
大學士李東陽撰楊廷和書【倚晴閣雜抄】
崇夀寺碑
吏部右侍郎溫仁和撰文武定侯郭勛篆額【行國録】
大慧寺碑
大學士李東陽撰工部尚書李璲書【淥水亭雜識】
資福寺碑
嘉靖初山西按察使司僉事錢俊民撰書之者禮部左侍郎任丘李時也【日下舊聞】
崇夀寺碑
大學士費宏撰戶部尚書秦金書【行國録】
祐圣觀碑
大學士余姚呂本撰禮部尚書髙安吳山書【淥水亭雜識】
顯靈宮碑
嘉靖三年上命夏言撰顯靈宮碑顧亨書丹上嘉其書法令附名于碑【張邦竒四友亭集】
真空寺碑
真空寺在廣寧門外明景泰中建正徳圯世宗時太監(jiān)李某捐金修之大學士張治撰碑【析津日記】
千佛寺碑
千佛寺建于明萬厯中有長沙楊守魯安陽喬應春二碑皆鎮(zhèn)陽林潮書【淥水亭雜識】
龍華寺碑
金陵朱之蕃撰永春李開藻書【淥水亭雜識】
萬夀寺碑
萬夀寺在廣源閘之西萬厯五年太監(jiān)馮保奉命作中大延夀殿寺碑大學士張居正奉勅撰【帝京景物略】
圣安寺碑
萬厯十八年上谷參軍張夀朋撰江西道監(jiān)察御史徐圖書【析津日記】
藥王廟碑
恭順侯吳惟英書【帝京景物畧】
防國靈佑宮碑
大學士福清葉向髙撰湖廣道御史晉陽潘云翼書【行國録】
法華寺碑
太監(jiān)吳亮撰并書【帝京景物畧】
毘盧千佛碑
鄭同髙麗人其國王李祹貢入中國得仕宣宗時復使髙麗至金剛山見千佛繞毘盧之式歸結(jié)圓殿供毘盧表里千佛面背相向自為碑文自書之【帝京景物畧】
萬佛寺碑
正統(tǒng)十年住持妙清碧潭篆【析津日記】
董其昌書道公碑
右道公碑董其昌撰并書在少林寺按宗伯為當世名筆而此書過于豐腴豈其壯年如是耶【嵩陽石刻記】
厯科進士題名碑
宣徳五年林震榜進士題名碑 金幼孜撰文禮部精膳司郎中陳景茂篆書【劉中柱六館日抄下同】
正統(tǒng)十年商輅榜進士題名碑 曹鼐撰中書舍人程學書
景泰二年柯潛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陳循撰文太常寺少卿王謙書
景泰五年孫賢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陳循撰文吏部考功司郎中董璵書
天順元年黎淳榜進士題名碑 吏部尚書李賢撰文順天府府丞余謙書
天順四年王一防榜進士題名碑 吏部尚書李賢撰禮部儀制司員外郎凌耀宗書
天順七年彭敎榜進士題名碑 吏部尚書兼華葢殿大學士李賢撰文禮部祠祭司員外郎謝宇書成化二年羅倫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陳文撰文禮部郎中陳綱書
?治三年錢福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丘濬撰文大理寺右寺副劉棨書
?治六年毛澄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劉健撰文大理寺左寺副兼司經(jīng)局正字周文通書
嘉靖二十六年李春芳榜進士題名碑 禮部尚書顧可學撰文大理寺左寺正吳昂書
嘉靖二十九年唐汝楫榜進士題名碑 吏部尚書李黙撰文大理寺右評事吳應鳳書
嘉靖三十二年陳謹榜進士題名碑 禮部尚書徐階撰文東布政司參議王槐書
嘉靖三十八年丁士美榜進士題名碑 吏部左侍郎郭樸撰文中書舍人顧從禮書
嘉靖四十一年徐時行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知制誥袁煒撰文大理寺右寺正叢恕書
嘉靖四十四年范應期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嚴訥撰文大理寺左評事兼翰林院侍書李中書隆慶二年羅萬化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李春芳撰文尚寳司少卿兼翰林院侍書吳自成書
隆慶五年張元抃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申時行撰文太仆寺少卿兼司經(jīng)局正字徐繼申書
萬厯二年孫繼臯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王錫爵撰文光祿寺少卿兼司經(jīng)局正字成楫書
萬厯五年沈懋學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許國撰文太仆寺少卿兼司經(jīng)局正字馬繼文書
萬厯八年張懋修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葉向髙撰文通政司知事詹尚忠書
萬厯十一年朱國祚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王錫爵撰文大理寺右寺副趙應宿書
萬厯二十年翁正春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張位撰文通政司經(jīng)厯章如鋌書
萬厯二十三年朱之蕃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陳于陛撰文通政司經(jīng)厯湯應龍書
萬厯四十一年周延儒榜進士題名碑 大學士葉向髙撰文通政司知事周承禹書【已上俱六館日抄】
明陳先生學政序碑
正徳六年知嘉善事清苑王徳明書【鄒衡嘉興志補】
嘉善劉侯去思碑
刑部尚書屠勲書【鄒衡嘉興志補】
崇禎庚辰留用貢士史惇等題名碑
崇禎庚辰將下第舉人與廷試貢士史惇等一百六十三人吳康侯等一百人盡留特用惇等上疏請授進士例立石題名上如所請大學士周延儒奉勅撰文太仆寺少卿兼翰林院侍書朱國詔奉勅書并篆額【史惇雜記】
花雨軒記
洪武四年秦約書【名跡録】
活水軒記
宋濓篆額貝廷臣記在紹興府鏡湖上【古今碑刻記】
君子亭記
陽明先生謫龍場用王猷張薦例為亭竹間而手書記于壁后人為摹刻之其書與辭皆工【弇州山人藁】
龍門諫院題名記
張翼字文翔太倉人慷慨尚氣節(jié)善學宗歐顔其書龍門諫院題名記尤超偉天順間謫戍開平故書名嶺北【水東日記】
浙江布政司重建貢院記
戶部尚書大學士淳安商輅撰文山東左參政致仕仁和江玭書【杭州府碑碣目】
孤山三賢祠重修記
南京大理寺卿致仕夏時正文南京刑部郎中項麒書【同上】
大興縣題名記
光祿少卿新安尹校書隆慶四年立【函山旅話】
李元昭岣嶁山房記
張元汴撰并書其略曰山人姓李名元昭少喜任俠有提戈取功名之志稍長更讀古書工詩詞已而棄去習舉子業(yè)為諸生尋以祖爵襲千戶侯亡何又棄去始一意養(yǎng)生之術躬負瓢笠與其徒云游湖海上凡名勝之區(qū)足跡殆遍厯七寒暑然后歸搆山房為終焉之計室中刻木為小像傍列棺殮之具穴山為塜題曰岣嶁山人墓是時山人年六十五今七十有九矣【瑚綱】
陳元素書海岳庵小記
此庵在北固山下乃丹徒趙令君所自記者陳太學古白既為書碑石而又縮小書此以便學者古白天心筆陣不下長公而狷介不茍有米老之潔其于篤志之君子千古可無愧色已【墨林快事】
張公墓志銘
洪武六年袁華撰并書【名跡録】
宋克書七姬權厝志
七姬者元潘元紹諸妾也曰程氏翟氏徐氏羅氏于氏彭氏段氏皆妙年麗質(zhì)潘赴召時恐其不守皆自經(jīng)死潘合一塜事平請尋陽張羽銘其墓吳郡宋克以鐘字書之婁江盧熊篆蓋皆可愛也潘蓋宋魏王廷美之后其先避亂易姓而未復今蘓州府吳縣陳嗣初先生家有碑刻【格古要論】
七姬厝志張來儀文宋仲溫書余得之姑蘓王汝玉七姬皆潘妾不負其主俱死于一日之間可謂烈矣而其文其書亦皆竒也【東里竒集】
國朝真行書當以宋克為第一所書七姬帖文真冠絶也然其事則可疑七姬之死蓋出于潘之逼之謂不幸則可非殉節(jié)也宋之書人多珍之故其帖盛傳適以播潘惡耳【楊升庵集】
王文恪公墓志銘
祝允明書此書方于晉而不疎圓于歐而不局開巻時古雅之氣照人眉睫間是祝金石中第一手【弇州山人藁】
楊南峰墓志
文徴明書文徴仲先生以古隸書楊君謙先生自草生志若可謂二絶者第君謙負古文聲毋論其詞枝而不修即生平軒豁得意在?治乙酉掛冠而數(shù)語極為牢落最骫頓無狀在正徳庚辰再趣行在試樂府嘉靖丙申獻九廟頌及華陽求嗣儀而敘致津津不容口老誖一至此耶曷不于庚辰前親三尺土耶然則文先生之書之佳固不為此老幸也【弇州續(xù)藁】
寳?塔銘
洪武廿五年僧?道文無書人名在結(jié)草庵【寒山金石林】
書法要覽
蜀府長史泰和劉仲珩真書洪熈己巳七月刻石【格古要論】
永夀王詩
隠隠樓臺云外重一溪活水過仙宮上師已化青牛老萬木驚秋墜晚風
正徳己夘仲秋下旬九日予?圣上準奏容浴溫泉便道樓臺既出乃登說經(jīng)臺但見白鶴飛空蒼松夾道予喜不勝又覩欽差鎮(zhèn)陜劉內(nèi)輔公佳制不揣僣鄙強和一絶以發(fā)一時之興耳永夀王題并書【后有印文曰永夀王章】
嵩岳道中詩
嘉靖丙辰華亭笠江潘恩詩【嵩陽石刻記】
中岳廟法王寺少林寺面壁石四詩
萬厯丁亥天臺王士崧書結(jié)法凝整【嵩陽石刻記】
少陵之推北海也曰碑版照四裔可以想見其盛諸家所載碑刻秦漢而下迄元而止獨有明一代寥寥無聞豈皆貴耳賤目好古而不信今之過歟文徴仲稱祝京兆書法為本朝第一能手而墨跡尚多碑銘甚少即徴仲亦然余于此卷但隨所見録之殊恨不備搜補之功請俟異日然精力衰頽未審得成就否要是墨海中一大欠事
六藝之一録卷一百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一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七十七
宋王象之輿地碑目
臨安府碑記
吳大帝黃武二年刻字 在栗山
東晉孫文度鐫石銘 在富陽縣之雞籠山義熈八年立
隠士郭文碑 在臨安縣湖州刺史孫彭立
天竺靈隠二寺記 臨安志云寺記陸鴻漸文僧遵式立復州圖經(jīng)云陸羽嘗過錢唐撰天竺靈隠二寺記
冷泉亭記 唐長慶二年白居易文
西湖石函記 唐史長慶四年白居易文
胥山碑銘 元和十年盧元輔文王遹書
佛說尊勝陀羅尼咒 牛僧孺八分書
唐龍興寺碑 即今祥符寺也景龍四年盧季詢書華嚴元覺法師碑 禇庭誨書
任道真題李涉碣后【舊在祥符寺】
皋亭神祠 牛僧孺書
唐徑山禪師碑 九域志云崔元輪李吉甫詞
唐和州刺史凌準墓志 在新城縣唐栁宗元文余杭縣令劉允恭德政碑 晏公類要云劉令蒞事詳明臨下清簡人懐其惠吏畏其威
陳允升德政碑 晏公類要云在余杭縣唐大厯四年立中書舍人李紓文
前縣令李復碑 晏公類要云在余杭縣上元二年立秘書郎蔣志文
赤松銘 晏公類要云在富陽縣又云赤松子駕鶴停此山
唐縣令丁君德政碑 晏公類要云在于?縣西市內(nèi)唐麟徳二年立
石壁法華經(jīng)記 在廣化寺唐元稹文
真圣觀碑 在天慶觀開元二年刻
梁簡文石像記 在靈隠寺
司空相國詩 在靈隠寺
唐嵩岳大師影堂記 在靈隠寺
鳥窠禪師塔銘 在定業(yè)院
唐白舍人鳥窠禪師問荅頌 在定業(yè)院
唐宣宗悼安國寺悟空禪師碑 在鹽官縣
悟空禪師行業(yè)碑唐咸通二年盧求文
浄明院功業(yè)碑 在臨安錢肅王書
崇覺院錢武肅開山碑 在臨安縣
錢王建興教寺記 在本寺
吳越王立功碑 在臨安縣干化三年立
吳越王生祠碑 在臨安縣李淇撰干化三年立錢塘龍王廟碑 錢塘有西湖廣潤龍王廟碑云錢镠正明二年建
觀音尊圣幢 在九里松寶大二年建
貢院前橋柱 刻云寶正六年嵗在辛夘造此錢王三年號曰天寶曰寶大曰寶正皆錢王年號也又臨安府石屋崇化寺尊勝幢云時天寶四年嵗次辛未以正月考之非唐之天寶乃錢王之年號耳蓋梁以丁夘簒唐武肅是嵗猶稱唐天祐四年戊辰乃自稱年號曰天寶元年則天寶四年辛未乃梁之干化元年也事見洪邁隨筆又通鑒唐明宗天成二年吳越王錢镠以中國喪亂朝會不通乃改元寶正其后復通中國乃諱而弗稱
杜太師棱筑城記 在新城縣寶大元年羅隠文羅給事墓志 在新城開平四年沈松文
吳越武肅王神道碑 在臨安縣楊凝式撰長興二年立
龍興寺華嚴經(jīng)石記 寶厯三年九月二十五日蘇州刺史白居易撰寺僧南操立
胥山銘 集古錄云唐盧元輔撰王遹書山有子胥廟故以為名元和十年立在杭州
元覽法師碑 集古錄唐徐安正撰禇庭誨書碑以開元二十三年立在杭州
嘉興府碑記
秦始皇碑 九州要記云始皇登秦望山以望海今始皇碑在嘉興縣北
六里山石刻 在海鹽刻云天冊元年旃?協(xié)洽之嵗孟冬陽月日惟壬寅朔石篢神遣忽自開發(fā)拾得青玉璽蔣文吳直黃帝共三十八字
秀道者塔碑 張伯玉百韻詩序云今有塔銘存焉東漢烈士沈光書跡石刻 張伯玉百韻詩注云在圣果寺
周氏墓碑 在海鹽唐正元十四年汝南縣君周氏墓志銘附于嘉興縣東界海鹽縣齊景鄉(xiāng)
寶花尼寺碑 今碑刻猶存僅可讀大厯丙申嵗夏五月七日
崇福團寺記 在崇德縣西八十步有唐無著禪師賛寧碑記
陸府君碑 在海鹽縣北五十五里當湖寺近得一石刻乃唐吳郡陸府君墓銘
齊景公廟碑 在海鹽縣齊景鄉(xiāng)唐貞元十四年汝南縣君周氏墓志銘附于嘉興縣東界海鹽縣齊景公鄉(xiāng)
華亭吳征北將軍碑
宣城內(nèi)史碑
嘉禾王總管守城記 侯渙文
曹史君廟記 吳感文
髙史君廟記 崔拱臣文
靈光寺僧靈祐塔銘 沈亞之文
寶云寺碑 在華亭縣南三十五里大唐蘇州華亭縣顧亭林市新創(chuàng)清云禪院記大中十四年嵗在庚辰吳興沈瑊述并書又亭林法云寺感夢伽藍神記又開運元年造寺成二僧夢云梁朝侍郎至忽見紫衣曰此吾故宅也明夜復夢云但尋古碑文為據(jù)明旦求之果有碑文云寺南髙基顧野王曾于此修輿地志遂建屋立像曰顧侍郎祠慶厯六年記云
資圣院碑 在嘉興縣唐宣宗書字額尚存
萬年宮額 天祐元年武肅王重書額見存
天慶觀碑 掘得二小石刻其一北極殿記知州宋坦雍熈三年記并銘解九皋擬徐?茅山許長史并銘為之
石篆書三十六字 吳歸命侯天冊元年刻在海鹽之六里鄉(xiāng)
開元宮梁朝繪七寶上帝像 乾道中開齋堂掘得二小石刻其一北極殿記知州宋坦記
嘉禾記并詩 郡守張元成序
武原志 即海鹽圖經(jīng)令蘇養(yǎng)直序
云間志 華亭令 偕編
安吉州碑記
漢故梁相費府君碑 在墨妙亭集古錄隸釋不著書撰人名氏碑不載其鄉(xiāng)里及刻石年月
漢故堂邑令費君碑 在墨妙亭又一碑亦在號三費碑
漢費鳯碑 集古錄云漢石勚撰隸書不著名氏文悉為五字句亦無年月
吳大帝廟碑 吳赤烏年立 晁公武合州防壁記云刺史防壁記始于唐而顧況元吉之文最為著按湖州所記五百余人而名德如謝安石顔清臣之徒杰然表見于史籍者凡數(shù)十公故其地冠簮之盛常數(shù)天下三分之一
白蘋洲五亭記 在墨妙亭唐白居易撰馬纉書開成四年建又見金石錄
白蘋亭記 在墨妙亭唐李直方撰史鎬書元和元年作
白蘋洲記 在州大防壁中中和五年刺史孫儲撰王溥書
湖州紀功記 在甲仗庫元和中紀刺史辛秘平李锜也
吳文皇帝廟碑 在廟中唐安定中胡季良撰太和中立
大寧寺建功德碑 在報恩寺韓罩撰徐浩書大厯六年建
袁髙茶山述 在墨妙亭唐于頔撰徐璹書述刺史袁髙所作茶山詩集古錄云唐袁髙撰徐璹書湖州之顧渚山嵗修茶貢髙為刺史而作是詩其后于頔得之于壊垣為之序而刻之正元七年立 又碑隂李吉甫撰貞元十年建
烏程令韋公德政碑 在烏程縣治唐至德二年沈務本撰沈仲昌書
沈府君墓銘 在墨妙亭乾元元年韋卓撰并書胡夫人墓銘 在墨妙亭天復三年于景休撰并書金氏墓銘 在墨妙亭李翊述并書
吳氏墓銘 在墨妙亭太和九年胡季良書
斷碑二 在墨妙亭一咸通五年于僧翰書一乾元元年鄔彤書
唐太光和尚神異碑 在烏程法華寺干寧中李紳書唐丞相李紳墓碑 在烏程山里干寧三年立
唐太光和尚道跡碑 在烏程法華寺
唐吳興邱氏墓碑 在烏程縣西霅水鄉(xiāng)林谷元和四年立
唐古山索靖廟碑 在烏程本廟
唐重置興國寺碑 在歸安縣無為寺
唐永興僧伽和尚碑 在歸安縣鹿苑寺元和九年立唐永興寺冥道記 在歸安縣鹿苑寺咸通四年崔祐甫銘 崔植誥 長興縣崔趙村在罨畫溪之右崔即唐相祐甫之后家藏韓愈所作祐甫墓銘又藏崔植崔逖等誥數(shù)軸
陳周?正報德寺碑 在長興縣大雄寺
陳徐陵報德寺塔銘 在長興縣大雄寺子院
陳孝義寺碑 晏公類要云徐陵撰在卞山下今在墨妙亭
唐太宗御制圣敎序 在墨妙亭
唐開元皇帝封文宣王詔 在州學
勅天下放生池碑 舊在文宣王廟今在魯公祠集古錄云唐顔真卿撰并書肅宗乾元二年詔天下自山南至浙西臨江置放生池八十一所真卿為天下放生池銘池上之碑以大厯八年立
顔真卿集唐肅宗御書題碑額 集古錄云肅宗批荅御書顔真卿表以上元元年上碑以大厯九年立集古錄云乞御書批額碑隂記顔真卿貶不果立至大厯中為湖州刺史始追建于州之駱駝橋東集批荅御書字以為額又序其事于批荅碑隂以大厯九年刻
勅書褒戰(zhàn)功記 在甲仗庫前唐憲宗賜刺史辛秘及慰問將士詔書
封崇孔宣父故事 在州學元和四年記
德本寺碑 在文宣王碑隂胡季良撰
文宣王新廟碑 在州學唐大中間鄭言撰并書記刺史令狐绹作
射堂記 在墨妙亭集古錄云唐顔真卿撰并書碑石缺不可考以大厯十二年立又云右射堂記顔真卿所書刻于石者
項王廟碑隂 集古錄云顔氏殘碑唐顔真卿書并項王碑隂記附殘缺不全而事跡可見碑隂真卿重建項羽廟碑以唐大厯七年間刻
項王蔬食文 在墨妙亭
干祿字書碑二 一在墨妙亭一在魯公祠集古錄湖州顔魯公石記云唐人筆記見于今者惟公最多其在湖州所書為世所傳者惟干祿字書放生池尚多見于人家而干祿字書乃楊漢公摹其真本以訛缺遂不復傳獨予集錄有之惟好古之士能知前人用意之深則其湮沈磨滅之余蓋尤為可惜也
湖州石記 集古錄云碑字殘闕不見年月及書人姓名驗其字畫蓋顔魯公書也
石柱碑 舊在烏程縣西南三十里之杼山今在墨妙亭又斷碑二亦載顔真卿書
晉吳興太守謝公碑 在墨妙亭唐裴清撰僧道銑書大厯七年建
太守歴官記 在墨妙亭自晉王逸少洎陳任忠凡四十四人
湖州刺史題名記 唐光德元年李紓撰后記正元十六年顧況撰又后題正元十七年刺史李詞
靈皎城山寺碑 在長興縣慈氏院元和中撰
唐沙門靈皎魚陂明禪師塔銘 在長興縣空隠院晉謝太傅塘碑 舊碑在謝公鄉(xiāng)顔真卿取舊史遺文刻石而書其隂今碑在墨妙亭
唐大慈寺鐘記 在本寺唐縣令韓章撰
吳興雜錄 唐志張文防作
吳興記 山謙之作
吳興錄 韋昭作
吳興山墟名 張元之作又云晉吳興太守王韶之撰三吳土地記 顧長生作
吳興志 陸羽作
吳興統(tǒng)記 景德中湖州攝長史左文質(zhì)纂
吳興詩集 熈寧中知州事孫覺裒次自晉至唐詩凡二百首
武康土地記 沈常擬
余英志 慶元中進士劉曈撰
吳興詩 金大亮序
吳興續(xù)圖經(jīng) 紹興中編
吳興志舊編 淳熈中教授周世南撰
平江府碑記
朱衣墓碣 在吳縣西穹窿山碑已漫滅其可讀者云世居下邳自平始二年避地至此
包山神景觀林屋洞碑 唐開成三年建
報恩寺惠敏律師碑銘 臺州刺史張諫撰蘇州刺史元錫書
天臺大德元浩和尚靈塔頌 太原少尹崔恭撰城隍廟碑 吳郡志云城隍廟其初春申君也唐碑具在
孟郊張祐留題 吳郡志云昆山古上方有孟郊張祐留題
畫龍記 在長洲縣防事李紳記
周先生住山碑 在洞庭山唐令狐楚撰
楞伽寺石記 在吳縣橫山下山巔有塔隨時所建石記存焉旁有巨井石欄欄側(cè)有隋人記刻
龍興寺碑 在吳縣西南紹興間瓦礫中得房琯所作寺碑
興福寺記 在常熟縣西北九里唐寺記云始于齊始興五年按齊無始興年號但有延興中興二號皆止一年流傳之誤如此旣是唐碑姑存之
寶積寺塔 在橫山下山頂有塔隋人所書塔銘碑石全好字畫秀整而絶類虞禇
顔真卿虎邱詩刻 唐詩紀事二十四卷吳門有清逺道士周恭子游虎邱山其辭自商周歴近代抑二千年來矣鬼神耶隠士耶莫能測也辭藻健拔魯公愛之刻于巖際
江總碑 唐詩紀事三十卷苗發(fā)送司空曙之蘇州詩云若到仁霞寺應看江總碑
寶花寺碑 集古錄一百四十五唐鄒儒立撰于頓書陸齊望有女為尼齊望舍宅為寺子謂等以永正二年造寺始成立此碑在蘇州長興縣
春申君廟記 集古錄三百二十八趙居正撰史惟則八分書并篆額碑以天寶十年立于蘇州
重?寺法華院石壁經(jīng)碑文 太和三年春郡守白居易記
南禪院千佛堂轉(zhuǎn)輪經(jīng)石記 開成二年二月一日白樂天撰
皇甫湜顧況詩集序 序云吳中山泉氣狀英淑怪麗太湖異石洞庭朱實華亭清唳與虎邱天竺諸佛寺鉤綿秀絶君出其中間翕清輕以為性吸冷淡以為質(zhì)唿鮮榮以為詞偏得于逸歌長句駿發(fā)踔厲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脇意外驚人語非尋常所能及最為快也李杜已死非君誰與況字逋翁
常熟唐古碣 韓皋元和三年
松陸集 陸龜? 圖經(jīng) 李宗諤修定
續(xù)志 朱長文編 新志 范成大編見言行錄松江詩集 何拔撰 松江詩后集 胡份序重廣松江集 石處道序
常州碑記
陽羨山封禪碑 云麓漫抄云吳志天璽元年吳興陽羨山有空石長十余丈曰石室郡表為瑞遣兼司徒董朝兼太常周處封禪國山大赦改明年為天紀即前所云水洞是也山后有封禪碑土人目曰囤碑以其石圓入出如米廩云其字畫竒古嵗久多磨滅
隋陳司徒告身 集古錄隋大業(yè)十一年陳果仁告身妻軫靜舍宅造寺無書人名氏舍宅疏稱明政二年者李子通年號也今在武烈帝廟
吳國山碑 集古錄云不著撰人名蘇建篆歸命碑天冊元年得玉璽刋石告禪于國山之隂其所述瑞應凡千有二百余事
善權寺詩靈巖瀑布記 集古錄云羊士諤游善權寺詩康仲雍游靈巖瀑布記鄭薰雪霽開溝詩附善權寺詩元和十三年刻李飛書在常州
無錫銘 毘陵志無錫縣下曰樵者于山下得銘云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有錫珍天下弊無錫文天下濟
唐賀蘭夫人墓志 集古錄云正元九年唐陸贄撰或曰贄書也題曰秘書監(jiān)陸公夫人墓志銘而贄自稱侄曾孫
唐東山亭記 韋夏卿撰
張公洞唐人留題
唐李相家山碣 在慧山中唐相文肅公紳常業(yè)于此因名李相家山干符末孫渭南尉直史館睿立此記事見晏公類要
韓熈載靈洞觀記
登仙觀碑
晉右將軍曹橫墓碑 在晉陵縣東三十五里有徐鍇碑云晉右將軍曹橫所葬因名橫山
鎮(zhèn)江府碑記
季札廟碑 九域志云吳季札廟內(nèi)有唐刺史某人刋夫子十字碑
吳季子銘 集古錄云篆書凡十字曰嗚呼有吳延陵季子之墓張從申記以為孔子書碑文湮沒?宗命殷仲容摹搨大厯十四年蕭定重刻于石并貞元二年鄭播謁孔子廟題名建中元年盧國遷建碑記及從申書附
梁招隠剎銘 集古錄云梁晉安王蕭綱撰不著書人名氏梁招隠剎銘王所建也王后即位為簡文帝碑以普通三年立
梁太祖文皇帝神道碑 在丹徒縣之三城巷文帝陵下鎮(zhèn)江志云歐公集古錄以為宋文帝碑非也蓋宋文帝自葬蔣山見于沈約宋書明甚第見此八字與宋文帝諡號偶同遂指為宋帝而不知其為梁武帝之父追尊之號亦同
唐蔣防鹿跑泉詩 晏公類要云在丹徒縣東南七里招隠寺舊經(jīng)云宋戴颙嘗居于此后以宅為寺有張祐留題詩有鹿跑泉唐蔣防為泉銘尚存
李德?玉蘂花詩 類要云在丹徒縣東南七里招隠寺寺內(nèi)有李德?玉蘂花詩刋石在焉
紫府觀記 在金壇縣馬跡山有唐上元令王仲康記集仙觀記 在丹徒縣東南二十五里有廣明初士人張彥為之記
唐忠烈公新廟記 在廟內(nèi)顧云文
唐魏法師碑 在仁靜觀胡楚賔文
洞虛觀記 舊在延陵縣陶村陶隠居之故廬也有長慶中石記存焉
唐戴叔倫神道碑 在金壇縣南三里梁肅為神道碑唐祐順王廟先天碑 在府治后圃即漢荊王劉賈廟也有唐先天二年石刻
武烈帝廟碑 廟在城南一里即隋司徒陳果仁之廟也唐封為武烈帝命徐?作碑
唐潤州陁羅尼經(jīng)幢 歐陽公集古錄云右陀羅尼經(jīng)幢今在潤州寶墨亭中唐云陽野夫王奐之書字畫頗為世所重
瘞鶴銘 歐陽公集古錄云華陽真逸撰刻于焦山之足常為江水所沒好事者伺水落時摸而傳之往時只得其數(shù)字云鶴夀不知其幾而已余所得六十余字獨為多也按潤州圖經(jīng)云為王羲之書字亦竒特然不類羲之筆法而類顔魯公不知何人書也華陽真逸是顧況道號今不敢遂以為況者以碑無年月不知何時疑前后有人同斯號者也
麒麟碑 寰宇記云梁簡文帝陵有麒麟碑尚存岑植德政碑 集古錄云唐張景毓撰僧翹微書碑以景龍二年立在潤州
太清宮鐘銘 集古錄云唐馮宿撰栁公權書太和五年刻在永興華中允墓志附碑石漫滅咸通八年立
下泊宮記 集古錄云唐王師簡撰道士任參元書下泊故茅君宅也在三茅山下元和中薛華修以為宮并立茅君像焉以元和九年立記
韓晉公春秋通例刻石 陸龜?作皇甫先生傳云正元中韓晉公嘗進春秋通例刻之于石注云今在潤州文宣王廟
顔魯公問李太保大夫乞米帖并范仲淹題跋石本在延陵季札廟中
練胡碑 云麓漫抄云練胡碑南唐時立
唐潤州圖經(jīng) 鎮(zhèn)江志云唐孫處元所作也
舊記 唐山謙之劉損之孫處元皆作
鎮(zhèn)江志 熊克編 潤州集 曾牧序
嚴州碑記
朱買臣祠堂記 唐太守李頻撰
靈巖記 集古錄不著書人名氏大厯十二年刻石睦州大防記 集古錄凡二本其一唐元和七年李道古撰其一皇朝刁衎撰自唐顯慶至中和刺史一百一十五人皇朝太平興國中知州事二人題名書皆一體不著名字雍熈二年刻
浙東觀察判官防壁記 李元賔文
睦州錄事參軍防壁記 元和八年皇甫湜撰
桐廬縣篆額 江南徐?篆張伯玉曰士大夫仕東南者至桐廬則見徐君之篆
范仲淹釣臺記 容齋五筆云范文正公守嚴作嚴先生祠堂記其歌詞曰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髙水長旣成以示南豐李泰伯泰伯請換德字作風字公凝坐頓首殆欲下拜
新定志 紹圣間太守董弅編并序淳熈中太守陳公亮重修劉文【闕】作序
嚴陵志 紹圣間董弅編并序
江隂軍碑記
季子墓銘 有十大字云嗚呼有吳延陵季子之墓按歐陽公集古錄云季子墓銘相傳以為孔子所書張從申記云舊石湮沒開元中?宗命殷仲容摸搨其書以傳然則開元之前已有本矣
崇圣院銅鐘銘 唐太子?冀所置題云賜江隂崇圣院今在干明寺
通元觀銅鐘銘 唐開元十五年陳郡袁懐先撰季子神賽雨記石文 唐天寶五載趙晉甫撰張書重建興建寺碑 唐太和二年郁羣老撰今在慈云寺天祐二年筑城記 見祥符圖經(jīng)
釣臺寺石幢 由里山之東堂有碑刻二經(jīng)幢磨滅不審嵗月
武烈大帝廟碑 在天慶觀之西有顧云為銘南唐封為武烈大帝命徐?撰碑文頃嵗修廟得唐侯象所立碣于地云皇唐長州江隂縣司徒陳公廟碣銘其文字漫滅不可讀
南唐重光院銘 乃今能仁院僧自西撰題云大唐都省江隂縣重光院保大三年銘
光瑛院瑞像殿記 南唐保大六年僧崇肇撰今在明教院
招隠院鐘樓記 南唐保大十一年丁道?撰今在悟空寺
明教院釋迦殿記 天圣三年范仲淹撰
文宣王廟記 景祐三年范仲淹撰
紹興府碑記
薦嚴寺碑 在諸曁之薦嚴寺開元二十一年康希銑撰徐嶠之書
秦望山法華寺碑 在天衣寺開元二十三年李邕撰并書
元嚴禪師戒壇碑 在天衣寺天寶十五年徐浩書康希銑墓碑 在山隂蘭亭其碑顔魯公撰并書會稽山永興公祠堂碣 貞元元年
大覺禪師國一影堂碑 在府城大慶寺貞元元年貞元題名 在府治臥龍山磨崖
復禹袞冕并修廟記 在禹廟元和元年碑隂有薛蘋祈雨唱和詩
建南鎮(zhèn)碣記 元和十年孟簡撰
禹廟題名 元和十一年張良祐孟簡等十一人崔【闕】謁禹廟詩 元和十一年又宋之問等詩附又題名三人 元和十一年鄭逋劉茂孫
庾肩吾孟簡禹廟詩 元和十年
禹穴碑 元稹銘寶歴景年 禹穴碑隂 元稹并寮屬十一人
元威明陽明洞天詩 太和三年立石龍瑞宮
白居易陽明洞天詩 太和三年
寧賁禪師塔銘 太和二年建塔在山隂昭福寺修龍宮寺碑 在嵊縣太和九年李紳撰
題法華寺詩 李紳撰歐陽公集古錄云李紳自序云太和甲寅游寺刻石詳自序所言似紳自書然以瑞州題名較之字體殊不類甲寅太和八年也
古羅漢塔記 開成二年建在余姚縣
奚?尊圣經(jīng) 開成四年建在余姚縣
奚?尊圣經(jīng)行書序 會昌元年建在戒珠寺
靈應廟碑 會昌元年建在錢清鎮(zhèn)祠下
京兆阿史那夫人墓志 會昌三年石在府城
大中禹跡寺勅 碑立在本寺
勅賜大中圣夀寺額六字 栁公權書
戒珠寺記 咸通三年
平察微墓志 咸通三年石在諸曁縣
大慶寺尼粥田記 咸通三年
大慶寺復寺記 咸通十一年立容齋隨筆云孫汝玉記
王鋗書尊圣經(jīng) 咸通十三年在戒珠寺
王修已書尊圣經(jīng) 咸通十五年在禹跡寺
王右軍祠堂記 無嵗月在戒珠寺
吳越武肅王廟碑 廟在府南四里乃皮日休之子光業(yè)詞也
吳越忠懿王貽書石刻 在會稽縣南十里之雍熈院越王碑 九域志
江淹碑 晏公類要云在州北八里
元儼律師碑 集古錄云唐萬齊融撰徐浩書天寶十五年立
戒珠寺碑 集古錄云唐趙璘撰貝靈該八分書會昌中廢宣宗初復立碑以咸通元年立
法華寺詩 集古錄云唐李紳撰徐浩書太和八年刻石
薛蘋唱和詩 集古錄云唐薛蘋詩不著書人名氏崔述等凡十七首
秦刻石 劍南詩藁登鵝鼻山至絶頂訪秦刻石有詩沃州山禪院記 晉宋以來有羅漢僧西天竺人帛道猷居焉次有髙僧竺法?支道林居焉又有干興淵支遁開成蘊崇實光識裴藏濟度逞印凡一十八僧居焉髙士名人有戴逵王洽劉恢許元度殷融郗超孫綽栢彥表王敬仁何次道王文度謝長霞袁彥伯王蒙衛(wèi)玠謝萬石蔡叔子王羲之凡十八人或游焉或止焉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一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二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七十八
宋王象之輿地碑目
慶元府碑記
董孝子廟記 唐崔殷作董孝子廟記云后漢人孝行著于鄉(xiāng)邑孝和召拜郎中不起厥后世為名族故以董孝子名鄉(xiāng)
棲霞觀碑 在象山縣有唐大中元年碑孫諫卿撰等慈院釋迦殿記 在象山縣宋元嘉二年置有釋迦殿記方豫撰
龍夀院記 在象山今名延夀院漢干祐二年置有記洋山廟記 在定??h東北五里唐大中間黃洽記唐心鏡大師舍利塔銘 在鄞縣之崇夀寺刺史崔琪狀其事
崇夀寺額 在鄞縣唐相裴休書
明州額 舊錢氏書
奉國軍額 太守潘良貴書
文宣王廟碑 在州學火損其半
裴公德政碑 李陽冰撰在衙門內(nèi)
唐刺史王宻德政碑 李舟文李陽冰玉筋篆今在郡樓下
栁公權書金剛經(jīng) 在州治之進思堂
應天德潤寺碑 在慈溪縣唐干符中僧文義大師清晏撰
唐李華撰左谿大師塔銘 在慈谿縣之普濟院云漢廣福教院記 在慈溪縣唐光化二年楊適撰開元寺碑 在鄞縣南二里寺有二碑其一李頻文其一陶詳校文韓擇木書
小字道經(jīng)小字德經(jīng) 集古錄唐明皇注八分書不著名氏開元十七年立
臺州碑記
天臺觀葛仙翁篆 晏公類要云吳赤烏元年為葛仙翁所建其額即仙翁親篆
齊桐柏山金庭館記 集古錄云南齊沈約造兒珪之書永泰中因地名建館曰金庭宮置道士十人蓋道士自敘之言非約所撰其謂之造者疑如后世立碑之類耳碑以永元三年立
桐柏觀勅 唐景云二年
桐柏頌 集古錄唐崔尚權文韓擇木八分書碑天寶元年立
修桐柏宮碑 集古錄唐元稹撰顔顆書景云中道士徐云府等重葺碑以太和四年立
國清寺記 唐栁公權書額
老君真容碑 唐開元二十九年在州天慶觀內(nèi)佛窟禪師碑 唐太和六年在天臺縣
道元院碑 在天臺唐干符二年
天臺禪林寺碑 唐元和六年在大慈寺
智者大師修禪林道塲碑 唐元和二年在大慈寺禪林寺智者大師畫讃 在天臺縣唐大厯中顔真卿文
隋陳司徒廟碑 唐干符二年在本州廟中
臺州刺史杜雄廟碑 唐文德元年碑隂有蔡大王廟記今在臨海蔡王廟中
臺州司馬韓光乗真讃 唐先天元年在崇道館杜夫人墓銘 唐光化二年在臨??h
金像寺幢 在仙居縣西三十五里嵗久無碑識惟石幢巋然唐垂拱三年立
吳越王題梁 州城之兠率寺有廣順年間吳越王題梁
上清閣唐人題梁 在崇道院
吳越錢氏用契丹會同年號 臨海慶恩院及定光院皆書曰石晉會同元年建臨海明智院及明恩院皆書曰石晉會同中建而通鑒石晉無會同年號及婺州圖經(jīng)義烏真如院亦云吳越錢氏會同十年建而吳越止有寶大天寶保正之三號亦無會同象之謹按東都事畧載遼主德光以天福三年改元會同至開運四年南牧歴年圖載天福三年嵗在戊戌而會同十年嵗在丁未是嵗正德光南牧之時去天福三年整整十載意者錢氏奉德光之正朔則丁未之嵗乃契丹會同十年然婺州真如院書會同十年建尚是契丹入汴之時恐吳越奉其正朔若赤城志所書會同元年則正是石晉天福三年晉髙祖尚都汴為中國主不應錢氏乃越石晉而奉契丹正朔也北之婺州真如院所書年月無據(jù)當考
天臺集 李兼序 續(xù)集 李子長編李兼序舊圖經(jīng) 教授余嚞編 赤城志 陳耆卿編
溫州碑記
僧元覺神道碑 在永嘉縣之浄光先天寺元覺葬于是山有括州刺史李邕所作神道碑
浄居尼元機圓明塔碑 在永嘉縣之浄居尼禪寺其碑先天中立
石室碑 在永嘉縣應符鄉(xiāng)大羅山之石室上有石夫人及古石碑在天柱寺后
仙巖寺碑銘 司空表圣文
海濤志 集古錄云海濤志濤厯日時濤期朔望體象春秋仲月漲濤解凡六篇唐竇叔?撰其說以月朓朒濤汐之進退并竇氏濤日時疏一篇孟簡撰皆陶慫書朱巨川題額不著刻石年月在溫州
游仙記 唐著作顧況游仙記曰溫州人李庭等大厯六年入山斫樹迷不知路逢見漈水漈水者東越方言以掛泉為漈中有人煙雞犬之尋聲渡水忽到一處約在甌閩之間云古葬然之虛者好田泉竺果藥連棟駕險三百余家四面髙山回環(huán)深映有象耕鴈耘人甚知禮野鳥名鴝飛行似鶴入人舍中惟祭得殺無故不得殺殺令地震有一老人為眾所伏容貌甚和嵗出數(shù)百疋布以備寒者乍見外人亦甚驚異問所從來袁紹賊平未時政何若具以實告因曰愿來就居得否云此間地窄不足以容為致飲食申以主敬旣而辭行斫樹記道還家及復前蹤羣山萬疊不可尋矣
永寧編 陳謙所述留元剛序云是編非取夫搜摭新故夸詡形勝而已事變之會風俗之趨蓋將有考焉觀敘州自晉以來守凡幾人孰賢孰否觀敘人自國初以來作者幾人孰先孰后熈寧而后所易兵制善于古否建炎而后所増稅賦安于民否水利何為而便役法何為而病是非得失之跡廢興沿革之由安危理亂于是乎在一言去取萬世取信
鴈蕩序述 鴈蕩山序云樂清縣鴈蕩諸山在焉難以殫載校書郎張望之有記郡丞謝升俊有圖樂清縣丞洪藏有賦紀述摹冩皆極形容之精然猶有未盡薛寺丞季宣復為賦以備足之
婺州碑記
八詠碑 沈約文舊本在仁風堂新本在八詠樓陋室銘 不知在何所政和中郡民至龜頭土城上茅棘中見一頽石其色如鐵面平可坐因刮拭之髣髴有字題曰陋室銘唐劉禹錫文其詞曰山不在髙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堦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今其碑在明月樓下
通判防蘭亭記 其碑甚古
大防再建記 唐廣明二年
赤松巖寺碑 唐垂拱四年
盧府君碑 唐大中十一年
俱胝石幢記 唐咸通十年
武威侯廟記 唐廣明元年已上并在金華縣境杜叔倫去思碑 晏公類要云在東陽縣前達州刺史陸長源文
涵碧亭記 在東陽縣唐寶厯二年
法華寺碑 唐會昌三年在東陽縣
智者法師碑 及本生寺碑在義烏縣界梁太子綱文善慧大師碑 陳大建五年
善知阇黎碑 陳大建五年
惠集法師碑陳大建六年
還珠碑記 唐元稹文
轉(zhuǎn)輪經(jīng)藏碑 唐咸通八年
重云大師真身碑 唐干符三年
普濟院碑 周顯德三年 已上并在義烏縣
圣夀寺碑 唐綦毋?文
和安寺碑 唐邵朗文
東峯亭記 唐馮宿文在蘭溪團寺
萬安縣碑 晉天福八年
永寧院碑 周顯德四年 已上并在蘭溪縣
千嵗和尚碑 開元二年在浦江寶嚴寺
左溪大師碑銘 唐李華文在浦江縣
明昭院夀塔碑 周廣順二年在武義縣
鶴巖院碑 清泰【闕】年
義烏真如寺耶律年號 寺在義烏縣西南一百八十步東陽志云吳越錢氏會同十年建洪邁隨筆載錢氏有年號三曰寶大天寶保正而無所謂會同象之謹按會同乃契丹年號東都事畧契丹傳載遼主德光以天福三年改元會同至開運四年南牧歴年圖載天福二年嵗在戊戌而會同十年嵗在丁未自戊戌至丁未整整十年意者錢氏奉德光之正朔則丁未之嵗乃契丹會同十年故用其紀元耳十國紀年吳越王錢?佐傳云開運四年正月遼陷京師稱會同十年而馬殷傳止書云開運四年契丹犯闕中國兵亂貢賦不通而不書會同年號是湖南諸國不用會同年號而吳越獨用會同年號故也
吳越寶大年號 東陽志云觀音寺大殿有梁吳越寶大二年立象之謹按通鑒后唐明帝天成二年吳越王錢镠以中國喪亂朝會不通改元寶正其后復中國乃諱而不稱今觀音寺之題梁皆已削去年月寺僧去吳越改元后用中國正朔故諱其事而削去與通鑒所書相應寺卻有銅鐘題曰寶大二年嵗在乙酉置
張巡許逺雙廟碑 嘉泰甲子余謁郡侯南康李公景和見其追逮土偶械系于庭問其罪則曰李侯家眷為祟所擾故加之罪杖之溪滸投土偶于深淵絶其廟食未嘗不重李侯之果決也及予之郊外聽輿人之誦曰此廟非他即唐張許之祠也郡侯意其烹愛妾而無所歸旋擾其室旣伏其罪而怪亦絶余獨念張許置廟始末郡志無所經(jīng)見志乃洪公邁銓次必不逸書予固未能釋然后予繙閱故書見唐張巡傳載許逺子玫為婺州司馬栁子厚南公廟碑載南霽云子承嗣為婺州別駕今婺之雙廟與倅廨隣意者南許二子之所立乎予旣防祈公之史考栁子之記又不能不譏李侯之太果而誚洪公之畧也反覆張許之事以嘆其捐軀以蔽江淮而當時議者反以睢陽食人為二子罪巡烹愛妾以激士眾而后世乃以其鰥居而為廟食之累甚矣忠臣之不遇世自李翰作傳以表其事而當時之異論始息予不量其谫薄欲強引史傳以證其廟食之始末視李翰為難矣昔韓文公謂張許子弟材不足不能通其父志由今日觀之廟存而無所記豈特不能通其父志于當時而已哉昔我朝章圣皇帝東巡過雙廟留駕徘徊著金刻石賛明厥忠而司馬公光嘆顔杲卿張巡之徒世治則擯斥外方抑沈下僚世亂則委棄孤城虀粉冦手何為善之不幸而朝廷待忠義之薄耶我圣朝君臣待忠義之意如此惜不及見洪公李侯而一洗之也
處州碑記
追魂碑 在松陽永寧觀唐故有道先生葉公碑李邕撰并書法善之祖也世傳法善求邕書不可得夜追其魂書之俗謂之追魂碑恐未必然人愛其字漢打不已黃防潛毀之有銅鐘宣和間遭防焚爇烈焰中竟不銷爍聲亦不減若有神防然
唐李繁孔子廟記 唐元和中刺史李繁建孔子廟韓愈為之碑杜牧書其碑隂遭亂不存宣和中知州黃葆光??逃趯W而碑隂猶闕
有唐贈歙州刺史葉公神道碑 李邕撰韓擇木八分書其石運自霅川擊之鏗然有聲今在麗水縣北一百二十里沖真觀中
李邕書大唐開悟之寺 在龍泉之薦福院
黃帝祠宇篆額 唐李陽冰篆在仙都山
縉云縣城隍廟記 集古錄云唐李陽冰撰并篆陽冰禱雨因移建于山上碑以上元二年立
刺史李鋁送行記 貞元中李為刺史朝士之贈行者二十三人石刻今存
唐青田縣尉楊光于作隠難記 在麗水縣北六十里之東巖大畧言袁晁黃巢之亂民避難于此獲免者甚眾
好道廟碑 在麗水縣東十里唐大中十年刺史段成式作廟記今存
陳松司馬墓碑 在麗水縣西四十里郎其山下干符二年卒葬于此碑及銘記并任省公文
李陽冰修夫子廟記 在縉云記云上元元年縉云令李陽冰修文宣王廟換夫子之容貌増侍立之九人其余六十二子圖于屋壁據(jù)陽冰記云増侍立之九人蓋獨顔囘坐而余九人為立像矣
李陽冰忘歸臺銘 在縉云之吏隠山
李氏洼樽銘 在縉云之吏隠山
李陽冰篆倪翁洞之三字 在縉云縣東平里之倪翁洞
阮客洞詩 在縉云縣東九十里有石室鐫李陽冰詩隠真洞劉先生塑像賛 在縉云東二十八里隠真洞其碑見存
李陽冰篆初旸谷三字 在縉云之仙都山
衢州碑記
古碑 信安記文其最古者徐偃王廟則韓退之西楚覇王廟則賀蘭進明信安王祎石橋詩則嚴綬女樓之易東武則崔耿若陸燮于皋之偃王碑碣皆漫缺不可讀
唐元符六年僧沖蒞開山文樅碑銘 在西安之子湖定業(yè)院
唐則天書明果寺 在西安縣北玉泉鄉(xiāng)明果禪寺額唐白居易大徹禪師傳法堂記 在西安縣北安縣鄉(xiāng)明果禪師院
后唐清泰中吳中丞所書發(fā)愿文 在常山縣西十里福田院
唐杜荀鶴及禪月大師貫休留題 在龍游之石壁院石橋詩刻記 唐廷評嚴綬
瑞魚銘 張子夀集賀衢州進古銅器表云伏見衢州所進瑞魚銘等神物?竒形制純古魚為龍像旣彰受命之元銘作芝文果表錫年之永河圖舊事無以加之
徐偃王廟碑 韓愈撰
徐偃王后記 唐于皋作后記今在靈山廟中
雙檜堂記 開寶間吳越刺史謹知禮撰
吳越國王墨帖 在保安院
信安志 毛憲序
建康府碑記
吳紀功三段石碑 天璽元年皇象之書今存府治防書閣前集古錄謂之皇象
晉王祥墓碑 在江寧縣之城西南何城寺之北有古碑斷缺不全
謝安墓碑 東晉事云謝安墓前惟立一白碑蓋當時難述其德耳
王羲之蘭亭記 在三段石后壁
大宗碑 顔魯公書
顔府君碑 顔魯公書并在【闕】學
卞壺墓碣 南鍇 在忠烈公墓下
陶隠居墓磗 熈寧中金陵丹陽之間有盜發(fā)冢得隠起磗于冢中讀其書知山中宰相陶隠居墓也其文尤髙妙王荊公因書遺金陵天慶觀黃冠遂以入石
陳景陽宮井欄石刻 唐人書今在行宮歐陽公云晉王廣書戒哉戒哉字已不成象之觀書擒虎則失虎字世民則作世皆避以唐諱則知為唐碑
唐棲霞寺記 陳江總作碑唐髙宗御書額至今猶存今見在攝山寺中去城四十有五里
唐棲霞寺銅像背記 唐景龍二年又寺中徐?書古跡甚多
唐徐?紫極宮司命殿記 在天慶宮
徐?蔣帝廟碑 在蔣山廟
南唐追封慶王碑 在樓湖橋東南路側(cè) 已上并在建康城中及上元江寧界內(nèi)
吳太極左仙翁葛公碑 唐調(diào)露二年重建
梁許長史舊館碑 陶?景立天建十七年建在玉宸觀
梁太元真人碑 孫文韜書
梁許長史舊壇碑 陶隠居詩又有梁九錫文孫文韜書
陶隠居帖 在玉宸觀
陶隠居墓銘 自撰
陶隠居墓志 梁昭明太子撰
華陽頌 陶隠居文唐天寶九年立
羲和寺額 梁昭明太子撰
陶隠居碑銘 邵陵王綸撰
陶隠居碑隂 司馬道隠子微書
唐紫陽觀王先生碑 唐總章二年立
唐崇禧觀碑 太極元年立
唐明皇受箓碑 在崇禧觀
唐?宗授上清箓碑 在華陽洞
唐句容令岑公德政碑 景龍二年
唐禁山碑 太和七年今在玉宸觀
唐玉清觀四等碑 開元十五年
正白先生碑 梁邵陵王綸撰今在玉宸觀
祠宇宮白鶴廟記 大厯十三年
唐元靜先生碑 顔真卿書大厯二年又云在紫陽觀大厯七年
唐韋君碑 正元三年立在玉宸觀
唐圣祖碑 寶厯二年
孔子尹真人賛皇公三碑 寶厯二年
唐張孝子旌表碣 咸通十三年
唐茅山孫尊師碑 李德?文今在玉宸觀
題陶隠居銘 唐保大十四年
青元觀殿碑 唐保大十五年
下泊宮記 王師簡文
元素先生碑 徐?撰在玉宸觀
唐紫陽觀碑 徐?文在玉宸觀
騎省石 在句容縣治
唐許長史丹井銘 徐元文在玉宸觀
故【闕】傅太師王君碑 徐?文 已上并在句容縣界溧陽長潘元卓碑 后漢光和四年今在尉防
唐潘城寺碑 劉驩文在縣西九十里
唐禮部侍郎劉府君神道碑 裴度撰今在欽賢亭校官之碑 后漢元和四年立洪邁夷堅癸志云其石淪于固城湖中紹興十一年溧水尉喻仲逺得之輦置防事之側(cè)蓋相距六百九十三年今在縣圃 已上并在溧水縣界
西漢趙禹廟記 唐中和三年
后漢溧陽侯史公神道碑 景龍四年立
晉廬陵太守呂府君神道碑
晉冠軍將軍史爽墓石柱刻
梁兗州刺史史府君墓石柱刻
唐宣州溧陽縣永仙觀元宗先生碑銘 開元五年城隍廟記 開元十七年在舊縣城
唐祭酒史公之碑 李陽冰篆額
重換司空廟殿記 唐會昌三年
史祖廟禱雨記 南唐升元三年 已上并在溧陽縣界宋宗慤母夫人墓志 碑以大明六年立自此以下圖經(jīng)不載而旁見他書者今附見焉
齊海陵王墓志 南齊謝脁立石在江寧齊明帝廢其兄郁林王而立之在位一年又廢為海陵王
華陽王先生碑 唐于敬之撰王元宗書以干符二年立在茅山
王法主碑 道士江旻撰徐碩書碑以貞觀十六年立在茅山
陳尼慧仙碑 陳景哲書以天嘉元年立
梁智藏法師碑 梁蕭幾撰序蕭懌撰銘蕭挹書以普通中立
梁茅君碑 道士孫文韜書道士張擇集以普通三年立在茅山
王法主碑 唐劉祎之撰齊懐夀書碑曰升真以文明元年立在茅山
張常洧碑 唐貞元五年旌表張常洧勅一道并紀孝行碑髙孚撰旌表碣賛承瓌撰
王師干神道碑 唐楊綰撰張從申書碑以大厯十三年立在句容縣
鐘山林下集序 唐石洪撰以貞元七年立
華陽頌 梁陶?景撰崔元亮長慶三年游山題記附在茅山
司空殿記 司空光武時人碑以會昌六年立在溧山副元帥防階記 唐嚴伋撰大厯四年刻在金陵三茅山記 唐人書太和三年立
茅山三像記 與崇元圣祖院一體書李德?旣建圣祖院并立?元皇帝孔子尹喜三像以寶厯二年刻在茅山
崇元圣祖院記 唐賈餗撰徐挺古八分書寶厯二年立在茅山
賜李錬師詩詔 唐道士任良友書元宗所賜詩凡三首貞元十四年刻石在茅山
景陽井銘 井銘有二其一隋煬帝所作其一張著撰仙壇山銘 道士宋文榦以山石自然因立壇其后岑仲琢石為像碑以圣厯三年立在溧水縣已上并見集古錄
江南秦淮石志 皇朝類苑江南保大中浚秦淮得石志按其刻有大宋干德四年六字余磨滅不可識諸儒防驗乃輔公祐反江東時年號
溧陽瀨水貞義碑 李白文
徐鍇篆字題名 在中茅峰石上荊公有詩百年風雨草苔昏尚在當年墨法存只恐終隨嶧碑盡西風吹燒滿秋原
建康志 史志正序 建康續(xù)志 朱【闕】編吳琚序
太平州碑記
吳陶基墓碑 在當涂吳山晉陶氏亦有墓碣見存晉楊府君墓碑 名亮?農(nóng)人桓溫破姚襄亮杖防來歸后為雍州刺史卒今有石碑二一在泊山一在河間碑隂各有巴蜀故吏姓名合五百人太守楊倓惜其斷裂徙置郡學
李白天門山銘 在天門山
水心院石幢記 在蕪湖縣西二里寧淵觀初為水心院有廣明間石幢記
羅泰石城記 在當涂東二十里慈湖鎮(zhèn)之北磯上有界牌二字乃唐刻也
陶府君大舉德政碑 在當涂縣東六十里丹陽鎮(zhèn)南之禪那院乃唐僧所撰永昌元年己丑建碑今存
禪惠院記 在當涂東十七里禪岳山有咸通二年記刻石山頂
廣濟院石幢 在蕪湖縣北四十里院門外有兩石經(jīng)幢一題曰大中十二年一題曰干符六年
東能仁院水陸會記 在蕪湖縣東院有南唐水陸會記
演教院碑 在繁昌縣東二十里院有古牌上有長慶二字
太平州詩南州集 林桷序
姑熟志 楊倓序
寧國府碑記
題疊嶂樓詩 南齊謝眺
題疊嶂樓壁 唐獨孤霖
敬亭山梓府君廟題名 髙璩
題梓府君廟詩 李太白司空圖
良吏記 陳簡甫題開元良吏六人
祭敬亭山文 鄭薰又碑隂文杜宣猷
重修敬亭廟記 張延嗣
梓府君神祠記 崔龜從
新修梓府君廟記 劉仲約大中二年
新興寺碑 盧肇書在縣北敬亭山大中二年相國裴休建
禪定寺通公碑 嚴綬
新興寺新條勅 裴休
新興寺經(jīng)閣帖 裴休
白龍寺經(jīng)幢 在水陽鎮(zhèn)開成元年
石中丞廟斷碑 廟在子城南石中丞仲覽宣州人魯府君廟碑 在宣城縣南六十里廟有斷碑載武德六年魯之嵓以宣城降
沖妙觀斷碑 在宣城縣東二十里會昌中立
新興寺羅漢碑 徐善
福田寺經(jīng)幢記 大厯中崔龜從
薛公去思頌 崔巨
筑新城碑 韓熈載撰碑隂林仁肇
送二王詩 李后主
徐知證墓碑 在宣城四十四里
重修宣城縣廨宇記 朱珣
開元寺大殿記 孟拱辰
多寶佛塔記 孟拱辰
東禪院法華經(jīng)記 孟拱辰
新興寺藏記 唐天祐二年僧浩澄 已上并在宣城縣界
南陵修大農(nóng)陂記 韋瓘
涇縣防記 薛文美
水心寺碑 唐宣宗
孔子廟記 徐?
東峯亭記序 在涇縣西二里唐永泰中李廣琛將兵討石防告捷賦詩劉太真為之序今刻石存焉 已上并在涇縣界
唐宣州響山新亭新營記 權載之撰云元和二年今宣城長帥路應造
賀蘭夫人墓志 集古錄云唐陸贄撰并書碑正元七年立
宣城志 郡守趙希逺序李兼編
宣城詩 唐人已前詩篇失編集人姓名
徽州碑記
興唐寺碑 唐呂渭文在歙縣
越國公廟記 唐江臺符文在歙縣
問政先生碑記 唐順義中方防文在歙縣
歸真觀碑 江南徐鍇文在歙縣
漢洞院碑 在歙縣新安志云今院中有南唐鐫大中碑
婺源縣古縣記 見新安志本縣沿革下
州縣碑額 容齋續(xù)筆徽州之山水清逺素無火災紹興元年添差通判盧瑢悉以所作隸字換郡下扁榜自譙樓儀門凡亭榭臺觀之類一切趨新郡人謂字多燥筆而于州碑尤為嚴重私切憂之次年四月火起于郡庫經(jīng)一日兩夕乃止官舍民廬一空
歙州折絹始末 皇朝類苑五代方鎮(zhèn)割據(jù)多于舊賦之外重取于民國初悉皆蠲正稅額一定其間或有輕重未均處隨事均之福歙州稅額太重福州則今以錢二貫五百折絹一疋歙州輸官之絹止重數(shù)兩太原府輸賦全除乃以減價糴米補之往往疑福歙折絹太貴太原折米太賤又原居仁言行錄云歙州五季為偏方夏稅特重祖宗故輕之他郡輸納率以十二兩惟歙十兩比嵗戶部謂不中度卻之以為擾孝宗欲仍舊貫而慮輸有輕重吏得病民每十二疋符蠲其二
新安志 羅愿疏
信州碑記
南巖古篆 上饒志云弋陽縣北三十里有石壁鐫古篆二十三字書跡甚美
唐人大篆 洪芻山水記云貴溪王表巖有會昌中唐人大篆題名
唐元和碑 在永豐之寶積院蔣穎叔詩云舊碑聊一讀惟有記元和
草衣寺記 在城下南嵓有唐權德輿記
南唐欽道觀記 在永豐縣觀舊名黃陽觀有朱鞏所為記乃南唐徐鍇八分書徐?篆額今碑在縣治
龍紀中雄石鎮(zhèn)請僧帖 在貴溪之資國寺象山陸九淵子靜有跋語辨其真?zhèn)翁讫埣o時帖由龍紀之元距紹熈辛亥凡三百有三年云
王荊公信州興造記 晉陵張公治信之明年皇祐二年也夏六月乙亥大水降于是募人城水之所入【闕】垣郡府之缺考監(jiān)軍之室司理之獄營州之西北亢爽之虛以宅屯駐之師除其故營以時教士刺伐坐作之法故所無也作驛曰饒陽宅曰囘車筑二亭于南門之外左曰仁右曰智山水之所附也梁囘十有二舟于兩亭之間以通車徒之道筑一亭于州門之左曰宴月言所以屬賔也凡為城垣九千尺為屋八以楹數(shù)之得五百五十二自七月甲午卒九月丙戌為日五十二為夫一萬一千四百二十五
洪蒭游洞記 曲盡一郡山川之景皆洪所身親而足歴者也今附上饒志卷末
唐曹君墓碑 容齋五筆云慶元三年上饒尉陳莊發(fā)土得碑乃婦人為夫君所作君姓曹名因祖父皆仕于唐髙祖之朝惟公三舉不第居家以禮義自守及卒于長安之道朝廷公卿鄉(xiāng)隣耆舊無不太息惟予獨不然謂其母曰家有南畆足以養(yǎng)其親室有遺文足以訓其子肖形天地間范圍隂陽之內(nèi)死生聚散乃世態(tài)耳何憂喜之有哉予姓周氏公之妻室也
上饒志 趙蕃編 中序
池州碑記
大防碑記 元和八年齊暎為守日建裴晉公作記于防壁今不存又韓贄文竇潏文
刻漏記 杜牧文
夫子廟麟臺碑 韋應物文
紫極宮碑 徐?文
康濟廟記 在建德徐鍇為之記
昭惠廟墨勅 昭惠廟在銅陵神姓張名寛嘗任晉陽太守唐裴休以墨勅贈游擊將軍又以墨勅封保勝侯及保勝公今三勅俱存昭惠廟
開講詩 集古錄鞏疇為講老子而作咸通九年楊巖刻石立于舊鞏疇之所居
馬當山銘 陸龜?文有云言天下之險者在山曰太行在水曰呂梁合二險之為一吾又聞乎馬當彼之為險也乎大江之旁怪石慿怒跳波發(fā)狂日黯風助摧牙折檣幸而脫死神魂飛?殊不知堅輪蹄者夷乎太行仗忠信者通乎呂梁使舟檝者行乎馬當合是三險而為一未敵小人方寸之包藏
題?宗御書記 集古錄唐張說題元宗御書碑御制書字并年月記及模勒刻字人姓字說所題者大慧禪師塔碑也侍巖記李方?撰李宗書會昌四年刻杜牧題名者牧為池州刺史立左史洞之名而題之張祜書會昌五字刻在池州今同附于后
唐孚貺侯廟碑 容齋四筆云在銅陵縣唐中和二年立
池陽前集 吳蔚張古序
池陽續(xù)集 崇寧中畢漸序
池陽前記 政和八年范政明編
池陽后記 建炎四年張古序
秋浦志 胡兆序
饒州碑記
饒州刺史碑 容齋三筆云饒州良牧自吳至今以政績著名者有九賢郡圃立祠以祀此外知名者蓋詳白樂天集有吳府君碑
唐紫極觀鐘銘 在城紫極觀天寶九年上官經(jīng)野文唐薦福寺莊田記 干興元年僧志全文
唐能仁寺菩薩堂記 南唐邊鎬文
唐薦福寺碑 冷齋夜話云范文正公守饒有書生獻詩甚工生自言平生未嘗飽時歐陽率更薦福寺碑墨本直干錢文正為打千本使售京師紙墨已具一夕雷擊碎其碑坡詩一夕雷轟薦福碑蓋謂是也
唐饒娥碑 唐栁宗元文云饒姓娥名世漁鄱水娥為室女女事循整鄉(xiāng)閭式敬寶應中父醉漁溺死求尸不得娥走哭水上三日不食耳鼻流血氣盡伏死明日尸出黿魚鼉蛟浮死萬類縣旁小民悲感怨號會錢具葬娥于鄱水西橫道上宗元為之記云
唐魏仲兕饒娥碣 在樂平
唐魏愔饒娥碣 在樂平
南唐雙溪觀記 在安仁干德二年葉文
唐自鳴山記 在安仁唐咸通十年歐陽證
吳羅漢寺記 在安仁偽吳順義六年 羅漢賛 同上
玉石寺記 在安仁唐逄汝舟文
都頡亡談 容齋五筆云鄱陽素無圖經(jīng)元祐六年余干進士都頡作亡談一篇其序士風土物則張仁有篇徐濯有說顧雍有論王德璉有記其所引張徐顧王所著今不復存
鄱陽志 史定之序
栁將軍墓碑 在安仁唐咸通六年
栁子厚與元饒州書 見栁文
鄱陽舊志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二
<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六藝之一錄>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三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七十九
宋王象之輿地碑目
廣德軍碑記
顔真卿橫山廟碑 碑載自梁天監(jiān)五年至唐天寶中以祈禱感應始贈水部員外
廣德軍桐汭志 郡守趙亮夫序
南康軍碑記
夏禹石刻 在上霄峰石室中世傳夏禹所刻其大如掌文皆隠起僅百余言亦載于江州
梁簡寂觀碑 梁太子仆射沈璿撰
唐簡寂先生陸君碑 唐寶應中翰林供奉吳筠撰南唐保大中立
簡寂觀碑改修靈寶殿并記 改修靈寶殿并齋記唐御史大夫王路撰
簡寂觀修立石路記 唐掌元帥表奏徐憲撰
楚王谷景德觀記 朝奉郎栁宏撰
唐處士顔君碣 黃太史記?;杩h齋觀智顯寺竹林中所得顔家壟斷碑魯公大字清勁秀發(fā)者是也
龍紀道碑 唐永徽四年
南山寺題鐘 唐龍紀元年
流霞觀記 唐干寧四年
永安縣記 后周顯德七年 已上四處并在都昌縣靈溪觀碑 南唐機書正字宋渙撰今名祥【闕】觀貞風觀碑 南唐虞部員外郎韓熈載撰碑隂有當時嬪御姓氏十余人今名先天觀
徐?石刻 在白云庵
古書堂記 在城西十五里南唐時李古為江州刺史作記刻于崖下今見存
報恩院寺額 寺在福星門內(nèi)軍學之西號塔院南唐李后主所書院額其碑尚存
慧悟師沖照冩真讃 西華楊恱撰
簡寂觀新建石壇記 虞部員外郎陳覺撰
簡寂觀新建大殿記 安西將軍張崇撰
陳令舉廬山記五卷 碑刻詩什莫不畢載
廬山續(xù)記 紹圣中太守馬玗因訪廬山諸寺創(chuàng)始之跡出陳舜俞令舉廬山記以閱之且謂令舉書止述記者之姓氏而不記其所述之文因取碑碣凡令舉所不載者名曰廬山續(xù)記
隆興府碑記
唐豫章冠蓋盛集記 獨孤及撰
舊石柱記 嚴譔撰
新石柱記 來集撰
韋公遺愛碑 杜牧撰在觀音院
滕王閣記 王勃撰
延夀寺碑 寺在府城徐騎省嘗為寺碑
李衛(wèi)公劍池賦 在豐城縣西北寶氣亭
李司空廟碑 在豐城縣去縣二十五里長豐鄉(xiāng)司空姓李諱承鼐李神福之長子也戰(zhàn)歿于此因廟食焉南唐徐?為立碑以紀其事
寶峯院記 在靖安縣地石門山之寶峰院唐權德輿為之記商翺為塔銘
總持寺碑 容齋三筆云隆興府城內(nèi)總持寺有一碑干符三年牒又一紙乃中和五年牒
棲霞觀記 在靖安載劉懿真登仙事鄭安靖為記今碑尚存
天宮寺金銅釋伽像記 在城之景德院光啓二年記崇勝院古碑 在新建縣洪井北二十里
廣化院碑 院在洪井上之翠巖韓熈載徐鉉為之立碑
龍沙章江院碑 在城北南唐清泉禪師居之保大四年順化韓熈載作碑文
開元寺藏經(jīng) 寺在城東藏經(jīng)皆唐經(jīng)生所書
梅仙觀碑 在新建西北三十里今名陽靈觀昔梅子真旣以仙去嘗于山上筑壇以朝斗后人立觀以奉之唐末羅隠嘗為梅先生碑
法正禪師碑 在新奉之仁智院以元和十四年歸寂栁公權為之碑隂文多殘缺今猶存二三百字可讀
寶云寺碑 在新奉縣東百五十步有鐵鑄菩薩五十二軀唐寶大六年秘書郎陳用寛為之記今碑見在
昭徳觀碑 徐?作重建觀碑在新奉之昭德觀今碑尚存
西山風池記 正元三年權德輿撰
唐故洪州開元寺石門道一禪師塔銘 權載之撰后漢征君徐君碣銘 張九齡撰
北海李公放生池碑 張九齡撰
海陵王墓碑 慶厯中江州江岸摧得謝眺撰并書齊海陵王墓銘謝眺文固竒而書亦有法類鐘繇書石入沈括家十余年后為夏元昭匿之不知所在
江西使院小史記 集古錄云唐崔祐甫撰陸蔚之書開元二十二年始分江南十七州為西道宣州至于此凡十八使此石以長慶三年立
文宣王廟碑 唐齊【闕】文權載之集云
豫章舊志一卷 晉會稽太守熊防撰
豫章事實 雷次宗撰見于崇文總目
豫章古今志 雷次宗撰見隋書經(jīng)籍志
豫章記三卷 南唐徐廙撰
洪州圖經(jīng) 李宗諤編 新建圖經(jīng) 余襄公撰職方乗 洪芻編 續(xù)職方乗 李大異編
瑞州碑記
唐浄居寺碑 寺在上髙縣西四十五里舊曰龍居隋開皇九年置唐貞觀三年廢大厯三年復寺有碑施肩吾文太和時進士
中和二年石刻 唐二賢廟在髙安縣調(diào)露鄉(xiāng)應智頊幸南容之祠有甫田黃滔中和二年石刻記廟立于貞觀初元和時敝南容修之寶厯景午里人并祀南容李徳?為袁州長史為書祠額
普濟院碑 院在上髙北十里武泉山南唐保大中僧義從再筑有同光宗記
五代楊溥浮橋記 在州西五龍廟下載偽吳楊溥干正二年浮橋記云云
南唐新建【御名】州碑 在鳯凰山之碧落堂碑乃南唐保大十年立
南豐曾鞏學記 在州學
東坡書大愚石臺山詩 在本山
欒城書郡圃八詠 在郡圃
山谷書道院賦 在州治
蜀江志 學職雷公編 瑞州志周徐序
髙安志 郡博士幸元龍編
袁州碑記
唐劉禹錫碑 萍鄉(xiāng)楊岐山廣利禪院唐開元中廣利禪師塔劉禹錫作碑石尚存
唐黃頗文宣王廟記 頗宜【闕】人為文與盧肇相上下所著者千余篇獨郡庠文宣王廟記存
袁州學記 皇祐中祖無擇營建州學李泰伯為之記章友直為之篆李洪書世號為三絶碑元豐間館學第天下學記以袁為冠
上真觀記 在分宜南唐徐?為之記
乗廣禪師碑 集古錄唐劉禹錫撰并書劉中錫篆額碑以元和二年立在袁州
唐相國房公銘之隂 栁子厚文有云唐之大臣以姓配 最著曰房公相?宗肅宗甚德袁人袁人不勝其懐李華銘公之德刺史王涯為刻銘
舊宜春志 童宗說編
新宜春志 郡守滕強恕序
撫州碑記
東方朔畫像賛 臨川志晉夏侯湛作初碑在德州天寶十三年平原太守顔真卿作大字勒之他石今碑在宜黃富民家凡為石六丈髙一丈五尺
謝康樂翻經(jīng)臺記 顔魯公為之今碑已經(jīng)再刻杜佑志思碑 在東城三十步大厯十三年建刑部侍郎包佶文時佑為刺史
張景倩清德碑 在州城東三十步大厯五年建顔真卿文并書篆額時景倩為刺史
戴叔倫遺愛碑 在州城東三十步貞元四年建時叔倫為刺史
魏夫人仙壇碑 晏公類要云在壇側(cè)唐大厯四年立顔真卿文
元子晢遺愛碑 在崇仁縣南五步大厯五年準尚書考功符建立顔真卿文今存見晏公類要
顔魯公寶蓋山記 在崇仁縣
律藏院戒壇記 集古錄唐顔真卿撰并書院壇皆僧智融所立在州之寶應寺
唐撫州景云寺故律大德上?和尚石塔碑銘 白樂天撰
江州碑記
夏禹石刻 郡國志云在上霄峯石刻中世傳夏禹所刻其大如掌文皆隠起僅百余言亦載于南康軍
慧逺法師碑銘 集古錄宋謝靈運撰張昌序東晉末居于廬山東林碑在廬山
隋廬山西林道場碑 集古錄云渤海公撰以大業(yè)十三年立在廬山西林寺
唐辯石鐘山記 在州治唐太和元年李渤撰
太平觀使者靈廟記 在本觀唐開元二十年李沘撰使者靈驗記 在太平觀開元二十年
張靈官記 在太平觀南唐徐?撰
祥符觀真人廟記 保大二年南岳秣陵道士倪少通撰
東林寺碑 集古錄云唐李邕撰并書開元十九年立在東林
復東林寺碑 集古錄云唐崔闇撰栁公權書以大中十二年立在東林
佛防舍利碑 集古錄云唐李淏撰明干節(jié)書述東林興廢五本末在東林
東林寺賦 集古錄云唐李德?撰周墀篆書會昌五年刻李德?有記同刻在廬山東林寺
東林寺碑銘 寺有晉唐以來碑刻及詩塔銘慶元己酉經(jīng)囘祿之后間有存者
西林寺道場碑 在本寺隋大業(yè)十三年歐陽詢撰唐顔真卿題名 在道場碑文之上
唐西林齊名和尚碑 在本寺太和六年
唐大中題名 在道場碑文上
唐江州刺史裴行諷作記 在齊明和尚碑隂大中十四年
唐興果寺湊公塔 元和十二年白居易撰碑
唐?和尚石墳 元和十年白居易撰碑
唐韋應物蒲塘驛詩 在德安縣驛中
玉清觀碑 在順昌縣本觀偽唐甲戌立
陶秋碑 在彭澤縣南門唐景龍中馬澤撰
江州司馬防記 元和十二年七月八日白樂天撰江州南湖隄銘 李翺撰
顔魯公祖亭碑 事見祖軍廟下
唐狄梁公碑 在彭澤縣唐皮日休撰錢雍書
潯陽志 曹訓序
吉州碑記
大業(yè)碑又謂之故州碑 吉水縣東北二十五里有故城續(xù)通典云故州城堞尚存上沒江中有龜趺在沙磧有石碑半存江中秋冬水清人謂尚見大業(yè)等字
香城寺碣 唐皇甫湜作在郡西景德寺
王藹墓碑 唐平盧節(jié)度使王師范之子也
輔順廟碑 在永和鎮(zhèn)有周顯德五年碑
廬陵縣令防壁記 唐皇甫湜撰
靖居寺碑 在廬陵之青原山有大中五年段成式記及天寶六年大和尚碑
國處寺經(jīng)藏記 在廬陵有太和四年經(jīng)藏及開成四年郭京記
顔魯公真卿題名 在廬陵青原山之靖居寺
吉祥院記 在廬陵縣西六十里今名寶嚴院有南唐保大十五年薛良記
元寂禪師塔碑 在吉水縣之龍華寺韓熈載撰朱陵觀碑 在吉水縣南八十里碑文徐鍇所撰齊蕓亭碑 在安??h西九十五里有蕓亭碑齊永明二年立其文磨滅
唐李升石刻 李升仕唐為安福令有讀書齋石刻今存
劉史仙壇記 唐咸通中劉史撰
禾山大舜二妃廟碑 在太和縣南唐西昌令張翊撰紫陽觀新興佛碑 在太和縣南唐西昌令張翊撰白鶴觀碑 在太和縣西二里徐鍇撰
吉州刺史防壁記 皇甫湜文
廬陵香城寺碣 皇甫湜文
岑夫人記 集古錄云不著書撰人名氏夫人南陽人適隴西董淑碑以廣德中立
段成式廬陵觀下記 見唐廬藝文志
顔魯公廬陵集十卷 見令狐【闕】所撰墓碑
廬陵志 周必大編纂
贑州碑記
天竺寺白樂天詩 在水東三里白樂天贈韜光禪師墨跡舊存眉山老蘇嘗至寺觀焉后四十七年東坡南遷再訪惟見石刻因賦詩云香山居士留遺跡天竺禪師有故家空見連珠并疊璧已無飛鳥及驚蛇
唐鐘紹京書 城東五里惠云院有臨池禪院四字乃唐鐘紹京書
大覺禪師塔銘 在贑縣東北一百二十里有唐長慶四年大覺禪師塔銘李渤為銘栁公權書之又有郡守唐枚銘及大寂禪師塔銘亦權德輿筆也
廣澤廟碑 廟在贑縣儲潭之麓廟中石刻有唐時州刺史裴谞祈雨感應碑
天王廟碑 在州衙后門城樓上唐咸通二年刺史李振撰唐代石刻無恙者惟此
福田院碑 在寧都縣有唐咸通中進士楊知新重修寺記
崇福寺碑 在寧都縣東 江院有修寺碑及食堂二記皆偽唐時郡人束愉文
李后主重陽詩 在寧都之桃林寺寺有李后主重陽詩及禪月畫十八羅漢有孫志康題名真跡存焉
安國寺記 在寧都縣西氏里有五代末御史大夫愉安國寺記
嘉濟廟碑 廟在水東五里廟有唐進士楊知新偽吳薛光范二碑
南唐徐鍇碑 舊在天慶觀又有徐鍇施造石磬仍為之銘
景德觀碑 在州之景德觀徐鍇為之記徐?篆額章貢舊志 曹訓序
興國軍碑記
唐重巖寺記 在軍城景德寺唐太和元年舒元輿撰唐大巖寺記 在永興縣西北白巖寺乃唐尚書右仆射中書令杜正倫撰江夏費冠卿書
富川志 潘廷立序
寧江軍碑記
毛玠之墓碑 郡城西有風羲堡昔年進士陳京于圃中掘得斷碑有毛玠之墓碑五字
天慶觀殿額 南唐徐騎省書云金闕寥陽之殿今有石刻
天慶觀記 在軍城之天慶觀南唐徐騎省為記戲魚堂帖 帖十卷元祐中寓客劉次莊摹淳化禁中本而刻之次莊又自為法帖釋文十卷其帖今與潭帖武岡帖并傳
建昌軍碑記
唐麻姑山壇記 集古錄云唐顔真卿撰并書碑以大厯六年立在南城縣
唐小字麻姑壇記 集古錄云唐顔真卿撰并書記文及刻石年月與前帙所錄者同而字甚小
唐鄧天師碣 靈昌郡太守李邕撰
唐大德和尚石塔碑銘并序 白居易撰
唐南城縣客館記 獨孤及撰
唐鄧先生墓志銘 鄭畋撰
唐南城縣羅城記 刁尚能撰
南唐盱江亭記 韓熈載撰
建昌軍圖經(jīng) 李宗諤編
盱江志【闕】
南安軍碑記
橫浦前集 楊邦彥跋
橫浦后集 方崧卿跋
開鑿大庾嶺路碑 見張子夀集有云初嶺東廢路人苦峻極開元四年冬俾使臣左拾遺內(nèi)供奉張九齡緣磴道披灌叢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險之故
?州碑記
龍興寺謹律和尚碑號四絶碑 九域志云在龍興寺李華文張從申書李陽冰篆額時人謂之四絶碑
姚崇立碑紀德
南都梁山倉記 沈亞之撰
漢俞鄉(xiāng)侯季子碑 集古錄云隸書不著書撰人名氏其碑但云來居此邦不書郡縣之名不著所立年月今在?州
大唐岐國杜公淮南遺愛碑 權載之文
大觀九域志 劉彥序 ?州詩 秦觀編
真州碑記
石帆銘 宋中書舍人鮑照文
梁孝敬寺剎下銘并發(fā)愿文 二碑亦在靈巖山法義禪院
顔王墓碑 在?子縣十都顔王村墓前有碑碣字畫磨滅
治山只園寺碑 在六合縣東北有唐開元二十二年建寺碑
唐正晦先生碑 先生姓陳名融貞元五年東平呂溫述
唐靈居寺碑 在六合縣西北靈居寺有唐太和四年碑進士河南孫叔矩文
冶山寺碑 在六合縣冶山寺寺有碑其來甚久三絶碑 即發(fā)運司東園記也歐陽永叔文蔡君謨書蔡君用顔筆而作褚體故名三絶
楚州碑記
漢東海恭王廟碑 在山陽縣有碑斷裂僅有數(shù)十字云東海恭王祠
唐得寶記 楚州刺史鄭輅撰舊有碑今在寶應縣唐娑羅木碑 在淮隂縣南大寧寺唐開元十一年海州刺史李邕文并書
娑羅碑隂刋上海州李使君狀 唐淮隂縣令張松質(zhì)書
趙恱遺愛碑 集古錄云唐楚金撰不著書人名氏此碑淮隂所立天寶十四年刻
開元圣像碑 集古錄云唐陳知溫書開元二十九年?宗夢人告之曰吾汝祖也有像在京城西角百里可求之當見汝于興慶宮得之于盩厔山此碑以天寶元年淮隂太守李諲所建
彌勒尊佛碑 在淮隂縣南大寧寺垂拱四年宋寧積文發(fā)運使蔣之竒題碑隂曰寶積碑字字竒古惜乎不載名氏也
龍興寺碑 寺在清風門里舊有斷碑
白鶴觀碑 觀在山陽縣治之后
五君子帖 蘇子瞻黃魯直秦少游張文潛鄒志完與節(jié)孝徐仲車往還詩簡也知州向洹刻于郡齋今見在楚州【闕】 觀
米南宮帖 元章為漣水軍時與賀方回王彥周諸公往來詩帖也
新建學記 慶厯二年宋景文公祁記
淮隂侯廟記 蘇軾文
開禧守御事實 合肥錢本乃刻之山陽
泰州碑記
東都天女寺尼性空大師塔銘 唐元和六年給事郎于志言文
潁川庾府君夫人徐氏墓志 在務本坊乾道六年武烈帝廟鐘書筑墻得石乃唐元和十一年刻好事者摸數(shù)十本復藏之故處焉
李陽冰碑 在城隍廟
妙慈和尚塔銘 斷缺不見嵗月云【闕】 文而缺其姓吳陵志 萬鐘序
通州碑記
輿亭記 鄭獬撰
崇州文宣王廟記 王隨撰
海門興利記 沈興宗撰
崇州廣教院記 王隨撰
滁州碑記
李庶子泉銘 集古錄云唐李陽冰撰并書鑿井【闕】山勒銘于泉之側(cè)石上其傍又有陽冰別題十八字皆以大厯六年刻在滁之瑯邪山歐陽公謂學書者皆云陽冰之跡世多矣無如此銘者中更兵火古刻敝失后再刻于郡齋
懐嵩樓記 李德裕撰
瑯琊溪述 唐大厯六年刺史【闕】
瑯邪溪記 唐秘書郎劉灣撰
寶厯寺記 唐貞元三年崔祐甫撰
白知節(jié)告身石刻 今瑯邪寺有唐滁州刺史白知節(jié)告身石刻乃開元十七年也
新興縣院講堂碑 在全椒縣之新興院唐顔元孫撰林希望白鶴碑 作于唐景云元年在全椒縣之白鶴觀
侯并寺古碑 在全椒縣之侯并寺
醉翁亭記 歐陽公文東坡書今【闕】 而舊本【闕】 存十【闕】
醒心亭記 曽南豐文
豐樂亭記 曽南豐文
曽子開慶厯集 【闕】 慶厯以前滁陽事跡之【闕】
者
為慶厯前集慶厯以后見于詩文者為慶厯后集
髙郵軍碑記
寶嚴院石刻 在興化縣舊縣治唐天順九年置塔基甃石有刻今尚存
南宮米公碑 詞云澤國之女?膚露筋不亂有情【闕】
之子氏不顯于一時名可碣于萬世
新建髙郵軍城記 梁周翰撰
禪居寺五百羅漢殿記 紹興四年太嵗丁丑漣水軍使米芾書
掩關銘 秦觀銘元豐初舉進士不第退居髙郵杜門卻掃以詩書自娛乃作掩關之銘
髙郵志 無編集人姓名
髙郵詩 秦少游編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三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四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八十
宋王象之輿地碑目
盱眙軍碑記
唐先福寺圣井記 在古盱眙先福寺舊有碑漫不可考額篆唐正元寺碑上有唐翰林學士是道微數(shù)字存焉
磬泉 在古離宮西南任家山側(cè)上有石刻曰磬泉繡巖堂碑 米芾書
唐法華和尚焚身碑 在昭信縣彭村市南妙明觀都梁志都梁詩 并霍箎序
都梁續(xù)志都梁續(xù)詩 并耿興義序
廬州碑記
廬州重建巢湖太姥廟記 唐龍紀元年那甚夷撰今在巢湖廟中
唐旌表萬敬儒孝行狀碑 大中十三年知州盧潘立今在孝義坊
南唐重修巢湖太姥廟記 保大二年立今在巢湖廟中
新開肥河記 開寶四年立今在布政坊
廬州五縣均田記 開寶四年立今在布政坊
唐盧潘四辯 謂左傳中廬在襄陽之宜城不當以廬為中廬振廩同食亦在楚莊王新都之處不當命廬江之館曰同食館又謂爾雅歸異出同曰肥不應指夏水與肥水合羣帥囚于冶父乃在荊襄然不應在廬江
浮槎寺八紀詩 集古錄云唐沙門僧皎撰不著書人名氏凡詩八首不著刻石年月在廬州浮槎山下
李翺奏田稅表 集古錄云不著書撰人名氏碑以寶厯元年立
霍公修齋記 集古錄云不著書人名氏其碑文但稱滑亳節(jié)度使霍公而不著姓題名附在廬州
梁公德政碑 集古錄云唐宮锜撰韋玩書薛益篆額碑以大厯四年立
咎繇碑 皮日休文有云太史公目禹封咎繇之后于英六日休道出英六【闕】下厥祀存焉乃再拜于廟庭退而碑之請從陽少【闕】 刋于壁
梁縣定光院金剛經(jīng)碑 其碑八九段甚古
衣錦亭記 天禧間張君房作以馬亮兩守鄉(xiāng)國故名又有衣錦坊
浮槎山水記 歐陽修文今在福嚴寺內(nèi)
李伯時山莊記 東坡嘗書李伯時山莊圖后云伯時作龍眠山莊圖自西而東凡數(shù)里其可游者凡二十處子瞻為之記子由有詩二十首韓駒子蒼又從而和之亦二十首云
新合肥志 六安郡文學劉澹然序
安慶府碑記
唐李習之題刻 在山谷寺見張商英游潛山詩法華院額 在桐城唐宣宗御書
唐太平興國寺碑 乃調(diào)露年間碑圖經(jīng)載為薛稷書又有唐穎碑亦有古法
唐天柱山司命真君碑 大厯八年
舒州丹霞院新泉記 保大二年
潛山真君廟左真人仙堂記 開成三年張?zhí)摪鬃钌届舯√朴来驹晏h尉劉嘉哲撰劉師憲書
山谷寺璨大師碑銘 唐寶應元年房琯文徐浩書山谷寺智禪師銘 唐大厯八年獨孤及撰張從申書三祖大師碑隂記 唐咸通二年張彥逺撰
麯令祠堂記 開成九年
開元寺碑隂碑 南唐順義九年李宗撰
喬公亭記 篆法甚古寶大十三年徐騎省記
周將軍廟碑 寳大十三年徐騎省記
山谷寺三祖大師碣 唐御史中丞包佶撰建中三年立
文宣王廟碑序 徐【闕】
龍門寺記 徐【闕】
九疊松賛 徐【闕】
保大中勅書石刻 在三祖乾元寺
四面三大中寺唐碑 在太湖縣北十五里有古碑題大中十三年建咸通五年重修又大觀中知太湖孫勰記云大中帝者宣宗也其微時嘗避禍祝髪為比邱周游天下筑庵隠于是
同安志 錢紳編 續(xù)志 蔡時編
舒州新堂銘 李翺撰
四絶碑 集古錄云唐李陽冰篆并李華文張從申書雙溪院碑 集古錄云南唐徐?撰并篆額碑以保大十三年立
靈仙觀碑 張編云興國七年舒州懐寧縣有老僧詣萬夀山取寶掘得黟石刻志公記云吾觀四五朝后次丙子年趙號太平二十一帝僧忽不見州以石刻來獻六月甲戌詔舒州修司命真君祠號曰靈仙觀九朝通畧云太平興國四年嘉州亦有石文云趙二十一帝
蘄州碑記
松公生祠碑 集古錄云唐張粲撰史惟則八分碑以乾元二年立在于蘄州
唐太守杜敏生祠碑 見九域志
唐震覺大師碑 白居易文見九域志
唐戴叔倫撰曹王皋出師碑 在黃梅縣東一里五祖院眾造寺
蘄春志 丁光逺編
和州碑記
和州刺史防壁記 在后防西唐劉禹錫文其畧云歴陽古?州之域于天文直南斗魁下在春秋實吳之封后為楚所取秦并天下以隸九江所治晉平吳復隸淮南至永興初因析為郡而益之以烏江宋建臺日為南豫州又益之以龍亢梁之亡也北齊圖羈功擁正陽侯淵明以歸王僧辨來迎會于茲地二國協(xié)和故更名和州
唐劉禹?和州詩 在后防東
唐劉禹錫陋室銘 栁公權書在防事東偏之陋室唐李思聰雞籠山詩 在小防東
唐李白天門山銘 御史邢夢臣書在小防東
唐栁公權書金剛經(jīng) 在含山褒禪寺
唐李陽冰篆西楚霸王靈祠額 在烏江廟
唐張翺白字碑 在烏江廟
唐李德裕項亭賦 在烏江廟賦云望父老之蒼然嘆烏江之不渡思項氏之入關按秦圖而割據(jù)恃八千之剽疾棄百二之險固咸陽不留王業(yè)已去雖未至于隂陵誰不知其失路恥猴沐之丑詆乃烹韓而泄怒謂天命之我欺何霸王之不悟
唐姚辟烏江圖經(jīng)詩 在烏江項王廟碑隂
李宗重修碑 在烏江廟
南唐保大中碑 在烏江廟
舊圖經(jīng) 治平間余從周修
新圖經(jīng) 程九萬序
黃州碑記
圖經(jīng) 李宗諤編 齊安志 厲居正編
齊安集 許端夫編 齊安拾遺 許端夫編齊安故實 王中實編
春亭記 韓居為亭魏公記之其后魏公因黃人孫賁來見感念作詩有當念春亭記焉敢示不朽之句賁以魏公詩刻石東坡為之記云
濠州碑記
唐彭晁禹廟記 記大畧云昔禹治水之日會于涂山則此地是也今禹會鄉(xiāng)因茲而立今有禹家夏家者皆是禹之苗裔元和十四年彭晁記
唐勸栽桑碑 在定逺縣門外唐大中十四年濠州刺史侯固奏乞令人廣栽桑而官司無收稅
唐杜亭碑 在鐘離縣西七十里遺碑 元和中太常寺協(xié)律郎杜牧作今碑尚存
州碑古篆 世傳以為李陽冰書按唐地里志州舊名豪至元和三年始益之以水作濠是時李陽冰歿已久矣或云元豐中郡人錢叔獻見一石刻云豪州碑文開元寺碑皆江南韓熈載書
智源禪師塔銘 元和九年立在鐘離縣西南九十里今為廣慧寺
唐張皓禪窟寺碑 在定縣西北三十里太平興國禪院
唐應福寺彌勒佛記 咸通四年立在城中之干明寺唐勸農(nóng)勅 集古錄云不著書人名氏唐宣宗時濠州刺史侯固奏言其州以桑為稅民患伐去之固勸使栽植請除其稅勅依其所請并李宮請立石狀同以大中十一年立今存
光州碑記
漢遺愛廟碑 期思遺愛廟在固始縣西北七十里昔楚莊王封孫叔敖之子于寢邱建廟期思嵗久祠宇毀壊漢延熹三年固始縣令段君復為立祠且刻其事于石碑畫今存元豐八年勅以遺愛之碑為額阮之武詩云楚續(xù)光輝存簡防漢碑突兀鎖期思風云會合當年事簫鼓喧闐此日祠弱質(zhì)負薪亷節(jié)著怪蛇膏劍德名垂廟封又見標遺愛子產(chǎn)隂靈想已知
梁大同七年石柱記 在城北二十五里之中普明寺上有鐫記于酉字上漏一字圖經(jīng)遂改大同七年為天監(jiān)七年象之謹按天監(jiān)七年乃是戊子大同七年則為辛酉當作大同七年
唐刺史郭道瑜德政碑 九域志
新浮光志 褚孝錫編
無為軍碑記
晉人書法 在寶晉齋
巢縣大力寺掘地得碑 其碣云地去巢城七里分招提名目古今存風磨斷礎痕皴暗雨剝殘碑防畫昏一道澗聲飛石壁兩邊山色鎖云根杜鵑花里啼幽徑往事依稀似訴論
紫微洞有唐人題刻 在巢縣洞內(nèi)有唐人杜子春等七人貞元二十一年磨崖阮戶部有詩云一溪流水過雙池池外三峯云四垂行到唐人題字處紫微巖下立名時常取水以瀹茶有詩云紫翠山圍小洞天洞中石下有寒泉他年誰補茶經(jīng)闕合在唐王谷水前
巢縣紫微觀隋碑 隋開皇十四年劉穎制銘云廬州襄安縣紫微觀晉咸康四年會稽道士王妙才之所剙也其碑皴剝難讀
南唐重建巢湖神廟碑 在巢縣元和七年立其畧云昔姚萇有不臣之跡堅怒乃詔白將軍虎斬萇虎戰(zhàn)敗力窮沈于濡水而堅亦敗績?yōu)槿O所殺云
安豐軍碑記
東漢孫叔敖廟碑 在安豐縣東三里孫叔敖廟八公山廟碑 在夀春縣北四十里八公山廟前有碑乃齊永明十年所立
宋武帝受命壇碑隂 在宋武受命壇
唐楚王祭淮壇碑 在夀春縣北四十里唐永泰元年立
夀州刺史張公度去思碑 大厯十年起居舍人趙運文撰王湍書
春申君碑 皮日休文有云春申君憂君不勝以身市竒計不曰忠乎荊太子旣【闕】孤在秦不信刑待禍若自屠以當餧虎不曰烈乎然徙都于夀春失鄧【闕】之故去方城之險舍江漢之利其為謀已下矣猶能以吳為宮室以魯為封疆春申之力哉
萬勝岡新城錄 沈亞之撰
夀州團練新防壁記 沈亞之文
衡州碑記
神禹碑 韓文公岣嶁山詩云岣嶁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摹竒科斗拳身薤葉披鸞漂鳯泊挐虎螭事嚴跡秘鬼莫窺
石柱 在耒陽縣西五十里其上有字今磨滅所可識者天寶之字而已
唐文學儒林碑 有大唐文學儒林碑
銓德觀碑 上有開元二十年衡州司馬趙頥真漢桂陽周府君碑 上載東海萊陽人谷朗為九真太守朗旣為萊陽人則碑疑在萊陽縣又有周府君碑
聶氏墳石志 在衡陽縣西九十里
羅彥墓碑 在萊陽縣西南二十里
谷昕墓碑 在萊陽縣東北五十里碑云延康五年建于此
元次山茅閣記 在子城西永泰二年記
元次山寒泉銘 在平陽江口
東巖記 在合江亭東貞觀五年刺史宇文氏記西谿記 在合江亭宇文氏有銘
衡陽志 宋剛仲序
吳九真谷府君碑 集古錄云隸書不著書撰人名氏碑以鳯凰元年立在萊陽
臨海谷侯碑 集古錄云隸書不著書撰人名氏碑亦無年月不知何時立也在萊陽
永州碑記
大唐中興頌 在祁陽浯溪石崖上元結(jié)文顔真卿書大厯六年刻俗謂之磨崖碑又按練潛【闕】熈寧間作笑峴亭記曰次山文章遒勁魯公筆畫【闕】 皆有以動人耳目故中興頌寶之中州士大夫家而潛溪之名因大著稱
峿臺銘 集古錄云唐元結(jié)撰書不著名氏峿臺巨石也銘以大厯二年刻又有唐亭東崖浯溪石堂四銘皆結(jié)撰真書不著名氏大厯六年刻
朝陽巖記 元結(jié)所刋記在巖下自唐迄今名公留題皆镵于石
小磨崖 山谷浯溪詩后人目為小磨崖又王明清揮麈錄云崇寧二年黃魯直竄宜州泊于零陵時外祖曾空青坐鉤黨先徙是郡約游浯溪觀中興碑太史賦詩書姓名于詩左外祖止之云某方為流人豈可出郊公又逺徙豈可不過為之防太史從之但詩中云亦有文士相追隨蓋為外祖而設
秦少游中興頌碑 秦少游詩玉環(huán)妖血無人掃漁陽馬厭長安草潼關戰(zhàn)骨髙于山萬里君王蜀中老
零陵志 張埏序 浯溪前集 李仁剛編浯溪后集 侍其光祖編
郴州碑記
義帝碑 在義帝廟
道州碑記
故平都侯相蔣君之碑 在營道縣南三十里荊山漢故綏民校尉騎都尉桂陽曲江長熊君之碑 在營道縣北四十里龍村
無為觀鐵磬文 在修真第二壇無為觀其文云齊永明十年四月五日國主為一切含識造鐵磬十二枚
無為洞篆刻 洞在寧逺之舜溪碧虛洞元次山銘正元間李嶠篆 在寧逺之永福寺東
元次山永泰二年題名 在寧逺紫虛洞栁子厚記后人集徐浩書再刻
道州刺史防壁后記 刺史呂溫撰
唐永徽甲寅碑 在天慶觀
唐周魯儒碑 在江華薦福寺唐太和六年立
舜廟狀舜祠表 圖經(jīng)云江華令瞿君善篆籀元次山陽華寺等銘窊樽銘舜廟狀舜祠表皆其所書也
舊碑 在懐古亭西石上有州刺史河內(nèi)字有前江華令瞿令聞書名之址有二三十字末有大厯字八分書也
九疑圖記 永泰丙午元次山撰
寒亭記 元結(jié)撰瞿令聞八分書亭在江華縣
窊樽銘 元結(jié)撰瞿令聞書
陽華巖銘 元結(jié)撰瞿令聞書 已上三碑并永明二年刻集古錄云
道州律令要錄序 呂溫撰此州法吏何洛庭良士也溫與其最要講其義書于防事焉
令暉巖記 唐劉夢得文
天皇元年舜碑 在玉琯巖
春陵志 章穎序
邵州碑記
古刻【無】 釋菜文 在郡學濓溪周先生文
修學記 在郡學廣漢張栻記武夷胡宏書
邵陽志 淳熈壬寅教授李韋之序
邵陵后考 郡守鞏嶸序
全州碑記
二妃廟記 在清湘縣南漢初平二年建廟唐元和間栁宗元為之記
盤石廟記 黃庭堅文并書
桂陽軍碑記
盤王舊經(jīng) 見于太守題名下
韓張亭碑 在臨武
龍川廟碑 在藍山
桂水集 在桂陽志太守題名下未知編集人姓名桂陽志 教授鄭紳編
武岡軍碑記
栁子厚武岡銘 見栁文
都梁志 鄭昉序
茶陵軍碑記【闕】
江陵府【上】碑記【闕】
江陵府【下】碑記【闕】
孫叔敖碑 即楚相孫叔敖諱饒縣人也碑以延熹三年立
鷂雀賦碑 在枝江縣楊內(nèi)翰宅系草書前有隋大業(yè)皇帝序云陳思王魏宗室子也后題云黃初三年二月記
晉公安縣二圣記 永和年間晉人王粲記婁至德如來圣跡
曹子建碑 在枝江
楚莊王廟記 羲之書
倚相碑 羲之書
唐明皇注老子碑 在城西開元觀乾道五年張孝祥移于府治
三公廟碑 唐呂諲以陶侃羊祜杜預三公聚為一廟后又祀諲于其西元結(jié)為之記云今存
韓文公題名石刻 江陵志愈為江陵法曹當時之題名石刻存焉
唐武士彠都督荊州碑 按江陵舊志載武士彠貞觀中為荊州都督有白狼嘉禾出境內(nèi)太宗手勅褒美此碑開禧丙寅后因修大軍倉得于地已碎裂今因見存者而載之
后梁宣明二帝碑堂 劉禹錫撰又作詩云玉馬朝周從此辭園林寂寞對豐碑千行【闕】樹荊州道暮雨瀟瀟聞子防
荊南節(jié)度判官防壁記 皇甫湜撰
枝江縣南亭記 皇甫湜撰
白石驛碑 集古錄云江陵北西十里白石驛碑蓋驛側(cè)數(shù)里有后梁宣明二帝墓唐相蕭嵩為其祖立碑于驛之北因名
唐楚王堤記 貞元十年沙門真?集晉王羲之書唐江陵尹呂諲廟碑 衛(wèi)宻撰顧誡奢書
唐江陵尹呂公表 集古錄唐元結(jié)撰顧誡奢八分書碑以肅宗元年立存江陵府呂公祠堂中
城西開元碑斷碑 查藻詩云斷碑最愛開元時上有糢糊五十字
法華臺記 在枝江縣法華臺至道三年春鄭文寶掘地曾獲法華臺記
古帝寺碑 在潛江縣二十里東北寺內(nèi)有斷碑一截其字跡已磨滅不可讀
江陵府官石幢記 唐貞元十年吳仲舒纂元豐六年得之于金鑾寺亦有黃魯直留題帥王師心移置于杞梓堂下
經(jīng)藏修造記 在龍門山外金鑾福昌禪寺晉天福六年剙經(jīng)藏修造記有序
南平髙王廟碑 周顯德二年孫光憲撰今在城西三王廟前
南平髙武信王神道碑 王諱季興葬于江陵縣龍山鄉(xiāng)干德六年陶糓撰
冦萊公祠堂碑 劉敞撰
唐質(zhì)肅公神道碑 劉贄撰
渚宮故事 李淑邯鄲志載渚宮舊事十卷唐金知古撰自鬻熊至唐江陵君臣人物事跡子史傳記所載者悉纂次之今有第五卷云
鄂州碑記
太宗御書崔顥黃鶴樓詩 石刻在州治
舜帝廟碑 在蒲圻縣北有斷碑載二妃事字沒滅不可考
隋文帝舍利石塔銘 在州東十里勝緣寺塔記云隋仁夀初文帝以釋迦如來感應舍利分布天下建塔百所是塔為天下第二
緣果道場磚塔舍利銘 隋人撰近時民家掘地得之唐閬州武陵縣令翟府君墓銘 貞元十一年碑今在總領所
唐寧逺將軍李公墓銘 貞元十三年
唐扶風馬氏墓銘 元和七年
唐胡府君夫人朱氏墓銘 太和七年
唐處士韞墓銘 開成三年
唐姜夫人墓銘 開成三年
唐故鄂【闕文】墓銘 會昌六年 已上七碑皆近時掘地得之今在左軍統(tǒng)制衙
唐寶豐院記 在江夏縣東六十里本唐末貴州刺史王統(tǒng)母陶氏墳庵有記干符四年朱樸撰今記猶存
唐茱萸山存制大師碑銘 在崇陽之金界院唐干符乙未趙璘撰
頭院寺碑 舊碑乃瑯琊王巾簡棲文唐開元六年張廷珪書今亡新碑乃江南徐鍇篆額韓熈載撰碑隂今新碑在寺
黃鶴樓記 在黃鶴樓唐永泰中韓伯珵撰魏萬成書李陽冰篆額
唐德尖山院塔記 在咸寧縣西二十里唐中和三年剙有古石塔鐫記猶存
李陽冰篆鄂州字 鄂州二字唐寶應二年李陽冰篆世傳初篆時鬼神泣空中士大夫爭奉以致逺謂可以御魑魅
吳干正二年石幢 在江夏縣東南五里慈云院有石幢刻吳干正二年重建又有唐寶大間所建殿猶存
鄂州南樓磨崖記 容齋四筆云慶元元年鄂州修南樓剝土有大石露于外竒崛可觀郡守吳琚見而愛之命洗剔出圭角即而諦觀乃磨崖二碑其一刻栁字上曰栁徑二尺四寸筆勢清勁下若番書人字唯夫腳不可復辨或以為符或以為花押邦人至標篩置神堂香火供事或云道州學側(cè)虞帝廟內(nèi)亦有之云栁君應辰是唐末五代時湖北人也其一髙丈一尺闊如其髙而加五寸刻大字八十五凡為九行其文曰干正元年荊襄冦亂大將出陳武昌詔太守楊公出鎮(zhèn)后云荊江京漢推忠輔國侍衛(wèi)將軍居中記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四
<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六藝之一錄>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五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八十一
宋王象之輿地碑目
常德府碑記
唐桃源碑 詳載溫造所述碑中
唐梁山廟碑 唐元和四年董挺撰修陽山廟碑唐太和元年刺史劉端夫賽請陽山神文又沱?別有陽山廟董劉二碑在焉徐鍇方輿記誰謂梁松征蠻死于此為其神樂史寰宇記亦祖于此不知后漢書載松征蠻歸死洛陽與此所載不同
赤山廟碑 在元江縣東北五十里赤山廟有碑言光宅二年立廟天寶六年改其山為蠡山
招屈亭碑 唐龍朔中縣令蔡朝英重修且刻石以記其事
沈公臺碑 在武陵西南三里光福寺竹林中今猶存有故碑題額六字云重建沈公臺記為沈約為沅南令按約傳未嘗令沅南也
清陵館碑 在郡西西明寺寺后有臺云是李陵為臨沅令游息于此有古碑字跡磨滅不可讀
天慶觀碑 乃白云先生管師復集栁公權撰字畫端楷人以為法
天王院碑 建隆元年丞相范質(zhì)書
桃源行 容齋三筆云陶淵明作桃源記云源中人自言先世避秦時亂來此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系之以詩曰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愿言躡清風髙舉尋吾契自是之后詩人多賦桃源行亦不及淵明所以作記之意按宋書傳云?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后代自宋髙祖王業(yè)漸隆不復肯出所著文章皆題其年月義熈以前則書晉氏年號自永初以來唯云甲子而已然余竊意桃源之事以避秦為言至云無論魏晉乃寓意于劉裕而秦借以為諭云耳
桃源石文 夷堅志云建炎三年鼎州桃源洞石澗有文似天書而字畫皎然可識凡三十二字云無為大道天知人情無為?冥神見人形心言意【闕】鬼聞人聲犯禁滿盈地收人魂其言雖簡而警于人
桃源山界記 集古錄云唐狄中立撰徐元書并篆額開成五年立
賽陽山文 集古錄云唐劉端夫禱陽山文凡五 不著書人名氏以太和九年立
武陵北亭記 劉禹錫撰
圖經(jīng) 郡守胡介序
岳州碑記
湘夫人碑 岳陽志云黃陵廟前有荊州劉表題云湘夫人碑庭有斷碑晉太康九年立額題曰虞舜二妃之碑元和十四年韓愈過而禱焉
無姓和尚碑 報恩光孝寺舊名至安即栁宗元無姓和尚碑所著者也
石壁篆文 岳陽志曰平江縣有昌江山真人艾君居之石崖壁立 有篆文夏禹治水嘗至于此
君山神祠堂記 懿宗咸通四年巴陵令李宻思撰桂陽【闕】 陳【闕】書
樵桂堂記 滕宗諒撰
江心小石詩 蛟室圍青草龍堆擁白沙防江盤古木迎棹舞神鴉破浪南風正收帆畏日斜云山千萬疊底處上仙槎王直方云此老杜過洞庭湖詩也李希聲云得之于江心一小石刻潘子真云元豐間有人得此石刻于洞庭湖中而不載名字或以示山谷曰子美作也今蜀本已收入集而不記其得詩之由故錄其詳
黃陵廟碑 集古錄云韓愈撰沈傳師書長慶元年立夏侯宋客墓碑 夏侯宋客為岳州刺史墓碑見在華容元次山文事見鄂州舊圖經(jīng)
幕阜山記 在平江縣記曰山有石壁刻銘上言禹治水登此山髙有平地二千八百丈周五百里
四絶碑 滕宗諒守岳取岳陽樓古今賦詠刻石范文正公為記蘇舜欽子美書其丹邵餗撰其首詩稱四絶碑
澧州碑記
雙泉山僧石碑 寰宇記澧陽縣雙泉有髙僧修行于此有石碑缺落
慈云禪寺碑 即澧陽藥石寺唐光啓二年雷滿奏立寺額斷碑尚存
香積院古碑 在澧陽縣西一里有古冢及古碑沒滅不可讀惟額存三大字曰石墓志不知其為誰氏也
藥山牛欄八字古碑 不知嵗月刻石藥山
田朝奉墓碑 在石門縣 元豐五年蘇頌文
柿木成文太平字 言行錄富弼言澧州柿木成文有太平字公言今四海騷然未見太平之象請不宣
靖州碑記
唐久視中古碑 圖經(jīng)云元豐癸亥通道于廣西于溪旁得一古碑乃唐久視中碑 見鑿字溪下
峽州碑記
廢汝陽觀碑 寰宇記云在逺安縣梁大通五年荊州刺史湘東王繹撰
李刺史墓碑 隋大業(yè)五年葬在廢狼山縣南舊經(jīng)云墓前有碑篆蓋云南郡太守李巴西墓
曹王皋墓 在廢狼山縣南六十里貞元中曹王皋為江陵節(jié)度使荊州記云李曹王葬焉
李冢石碑 荊州記云縣長南陽張朔撰在廢狼山縣南文缺落不可辨
李將軍墓經(jīng)幢 在清江北霧洞山李景威嘗事髙季興髙氏納土守義以死子孫因家墓旁有經(jīng)幢可考
歸州碑記
古松枝碑 在髙陽鄉(xiāng)朱家村碑在樹上去地十余丈相傳云昭君祖冢碑
石柱廟碑 廟在秭歸縣之長城鄉(xiāng)相長村
唐黃魔神廟記 載唐蘭陵公自右史竄黔南泝峽夢神蔣佑助公出郡紀載甚詳干符丁酉司戶袁緡記今其碑在紫極宮又有譽鄉(xiāng)磨崖趙公記及張無盡正說碑載李吉甫及冦萊公舟行皆獲神之助云
玉虛洞碑 有唐碑一片在洞門崖石之下
混元皇帝像 在郡西五里天慶觀開元二十九年牛仙客奏置天寶元年劉守滔刻之石
唐混元皇帝像及銅鐘 在郡北龍興觀內(nèi)有混元皇帝像及唐儀鳯二年歸州刺史董寄生所造銅鐘重十斤
懐忠堂記 至和中蔣槩作懐忠堂記謂戰(zhàn)國距今作者如宋玉則止于辨王褒止于懐劉向止于嘆賈誼止于吊皮日休止于諷梁宋則悼騷而已?雄大儒猶曰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不知先生之心三仁之心也 蔣槩有三游洞記與周茂叔俱游得處友必端矣
辰州碑記
銅柱銘 在會溪城晉天福五年溪州刺史彭士愁納土求盟楚王馬希范請于朝以立之學士李皋為之銘五代史謂之彭士然者字之訛也當以辰州碑為正
景星寺碑 安福寺在沅陵縣城外西南隅寺有盧藏用所撰寺碑猶存
義蓮堂石刻 淑浦紅旗石壁間有義蓮塘三字石刻存
瞿栢亭記 長慶二年刺史溫造刻石紀其事于桃源
復州碑記
會景石 上題唐朝竇使君名
夢野亭記 景祐五年郡守王琪撰
夢野亭詩 景祐間諸賢所作
蘭亭記藁石刻 太守何公榘刻
陸鴻漸煎茶碑
陸文學傳 集古錄唐劉宣鴻書陸羽自敘也劉虛白以羽自傳并李陽冩真讃又為后序附咸通十五年刻石在復州
龍蓋寺碑 集古錄唐徐元撰王辭書碑以開成五年立在復州
德安軍碑記
晉董黯墓碑 圖經(jīng)云即董城石孝感縣北一百三十里昔孝子董黯家焉故后魏大統(tǒng)十六年改為董城郡然明州慈溪縣亦有孝子董黯墓唐徐浩所書碑碣尚存當考
玉碑 唐史云州東十八里有宰相村即唐許氏墓昔人因葬發(fā)地獲一碑石即孝昌公許君墓碑治平中郡守周燮以其石類玉以為玉碑自其墓挽入城易以他刻磨去其文視之非玉也鄭獬遽止之無及矣
金泉寺唐碑 寺在府西五里有石浮屠九級上鐫數(shù)百字周武帝延載元年安陸縣【闕】達等所建
唐李聽碑 集古錄云聽自安州刺史遷神武大將軍而史不書獨見此碑
荊門軍碑記
?泉題詠序 由沈傳師而下得五十五人朱震序后梁宣明二帝碑 在長林縣南一百五十里唐韓休撰
沈約墓碑 在本軍管通判家
玉泉二碑 其一邵【闕】明其一李安期
玉泉山大通碑 唐神武皇帝所題
唐正元玉泉廟記 大理評事董挺
三星院石塔刻 在當陽縣東莒堰其石柱刻云唐貞元十七年葬智夀和尚舍利塔
三王城古碑 在當陽縣之綠林山漢王匡王鳯王常之所屯故曰三王城城中有故碑字缺落
餐霞觀碑 在當陽縣之圓臺有餐霞觀基乃陳宗遜撰庾逺書碑字剝落其碑中前梁尚書侍中基州長史云云
石馬洞碑 在花溪之下淯溪之上其廟神即關王也五代間有斷碑尚存
永興觀碑 在當陽縣后街唐元和中立
唐南泉大云寺蘭若和尚碑 天寶中作
唐玉蘂詩 集古錄云在荊門惠泉寺唐沈傳師李德裕唱和也
關將軍祠堂記 集古錄云唐董挺撰張僓書以貞元十八年立
二圣金剛碑 集古錄云唐瞿僎書開元中有史清者過洞庭遇風將溺?禱之見三人移其舟于沙上而免由是徃來行旅皆禱祠之碑以元和三年立
漢陽軍碑記
晉征南將軍胡奮碑 元和郡縣志云在魯山
南平將軍黃廣之碑 寰宇記云在魯山為討杜曾刻石以紀其事
桂陽軍碑記
唐李刺史墓神道碑 刺史名鳯在郡城東南隅大厯中為申州刺史有神道碑存焉字磨滅不可讀
舊圖經(jīng) 教授鄔德麟編 新圖經(jīng) 郡守關良臣序
夀昌軍碑記
梁武王華容寺碑 在武昌
西山唱和石刻 在武昌
夏侯宋客墓表 唐元結(jié)撰在武昌縣
窊樽銘 在武昌縣
東方山石刻 在武昌之東方山有石刻云漢東方朔之故隠也
惠公禪居表 元結(jié)撰在武昌縣
怡亭記 蔣武竒序云怡亭銘刻于江濵巨石之上乃永泰元年李陽冰篆八分裴虬銘
唐令君馬向石門石刻 在石門郭祥正詩云雙崖屹然起劖蘚認題識又注云石刻存焉
退谷銘 退谷銘序云柸湖西面是退谷柸湖銘序云柸湖東抵柸樽西浸退谷北匯樊水南匯郎序
襄陽府碑記
漢元儒婁先生碑 舊在谷城今移在光化軍
漢南陽太守秦頡碑 碑在今宜城縣故墻中
漢郭先生碑 在谷城歐陽公集古錄云嵗月未詳不見書撰人姓名在襄陽谷城縣
東漢襄陽太守胡烈碑 皇朝郡縣志云在南漳縣之故城
諸葛武侯故宅碣 晉李興撰
魏劉熹學士冢碑 集古錄云文字磨滅其間有稱大魏而有學士名百余熹嘗歴谷城令學者從之受業(yè)而歿者悉葬之謂之學者冢在谷城縣
晉南陽太守司馬整碑
晉南鄉(xiāng)太守頌 在今副都統(tǒng)司
墮淚碑 寰宇記云在襄陽縣東九里晉羊祐之鎮(zhèn)襄陽有功德于民百姓于峴山建碑立廟嵗時享祭望其碑莫不流涕杜預因名曰墮淚碑
梁改墮淚碑 梁大同十年太常卿劉之遴撰今在羊祐碑之隂
梁檀溪寺禪房碑 集古錄云梁劉建之撰沙門道安重建天監(jiān)十一年立
后梁修峴山亭記 在峴首
陳伏波將軍墓志序并碑隂 在府治
后周儀同碑 周元年宇文周碑今在襄陽縣民董氏家按通鑒宇文周立國之初但稱王不建年號至陳武帝永定三年崔【闕】建議請稱皇帝建年號始改元武成故此碑但稱元年則此碑之立當在武成之前
后周席肅公神道 保定四年卒碑今在府治
周襄州靜真觀碑 今在府治
隋鳯林寺興國寺碑 集古錄鳯林寺碑庾信撰文又李德林制興國寺碑隋開皇中立今在襄陽縣延夀寺
隋啓法寺碑 集古錄云隋丁道防書延夀二年立隋故處士羅君墓志銘 在府治容齋隨筆云其字畫勁楷類褚河南然其父子皆名靖為不可曉龍朔二年立
唐啓法寺金銅無量夀像碑 張昌齡文永淳二年建碑今在襄陽縣之龍興寺
唐阿彌陀經(jīng)碑 無年月在襄陽龍興寺
周襄州靜真觀碑 何彥先撰登封二年立碑在府中武后時碑也
唐旌表尹孝子碑 張柬之文萬嵗通天二年立今在府中集古錄云天寶五年立
唐襄州徧學禪寺碑 韋承慶撰鐘紹京書開元二年立今在府轉(zhuǎn)運司愛峴閣下
唐裴公碑 集古錄云開元八年建在峴山
唐靳公遺愛碑 張九齡撰在峴山
唐獨孤府君碑 集古錄云李邕撰蕭誠書【闕】 有而此尤佳今在峴山
唐金剛經(jīng)石幢 開元二十六年建碑在龍興寺唐故襄州處士孟君墓碣銘 唐樊澤撰碑今在谷隠寺
唐放生江石柱記 集古錄云天寶十載李憕記在府城小北門外
唐宜城驛記 元和十四年韓愈撰
唐新學記 貞元五年立盧羣文在府學
唐侍中王粲石井欄記 集古錄云貞元十七年于頔撰胡證書上元二年來瑱移井欄置于刺史官舍甄濟撰彭朝議書碑在都統(tǒng)司
樊公遺愛碑 李絳撰元和八年立在子城中
唐髙廟詩碑 會昌五年立碑在府治
唐蜀丞相諸葛公碑 大中三年李景遜撰今在隆中唐漢光武新廟祝文 大中八年李景遜撰今在襄陽之八疊
唐羊公及改墮淚碑 大中九年李景遜重立碑在峴山
唐置延慶禪院碑 蔣系撰今在延慶寺
唐延慶洞行記 唐咸通蔣系盧滔等游山新題碑今在延慶寺
唐東海徐公德政碑 李隲撰咸通六年在峴山唐相公徐公辭立碑表 咸通九年立在峴山
唐聞喜亭記 趙璘撰記在子城上
唐故云麾將軍宋公墓志 咸通九年立在張王廟唐新修后漢荊州劉公廟碑 劉權撰廣明二年碑劉巨容所立在城中廟前
唐改封諸葛亮為武靈王廟記 唐光化五年封諸葛武侯為武靈王碑今在隆中
唐延慶寺重修法堂碑 碑字殘缺今在延慶寺后梁新修峴山亭記 正明二年記碑在峴首
石晉新剙臥龍山武靈王學業(yè)堂記 李光圖撰天福三年記碑在襄陽之伏龍
盧僎碑 集古錄云唐閻寛撰史惟則八分碑字殘缺劉?強碑 唐詩紀事云皮日休撰劉?強碑墳去襄陽郭五里曰栁子開襄之人只知孟浩然墓不知有先生墓
峴山亭記 熈寧三年歐陽修記
聞喜亭詩 歐陽修撰在聞喜亭
東坡帖 在髙齋
諸葛武侯賛 張栻撰在府治
鄒道卿碑 在府治
隨州碑記
舜井斷碑 碑字漫滅唯碑隂有五大夫字余亦莫辨相傳秦時碑舊在舜子巷草間元祐間移置州治今在漢東閣下元祐丁夘許覺之記碑首有詩云一千二百余年外萬古銷磨不可尋舜子井泉誰記古隨人閭巷只知今隸書字雜科蟲體民爵名存樂石隂登覽時來醒醉目也勝他物在園林
漢延熹六年敬祀頌記 在桐栢山淮瀆廟
唐漢東紫陽先生碑隂 李白撰栁公綽書碑角殘缺字漫滅不可讀碑隂寶厯二年
紫陽先生塔銘 李白撰寰宇記碑在廢光化縣開元寺唐賜院額碑 寺今名普安在城東二里金剛經(jīng)碑 亦在普安寺
歐陽文忠公送襄城李令小詩送張文簡三小簡碑刻
在漢東閣下壁門皆真跡
東坡墨跡 崇寧改元刻石今在倅防
大洪山慈忍大師碑文 楊杰撰
大洪山靈峯禪寺十方記 張商英撰
淮瀆大字 在淮瀆廟
舊志 林序 新志 董之竒
郢州碑記
唐毗沙門天王祠堂記 開成丁巳郢州刺史崔耿撰荊山郭橋記 貞元十年郢州長史劉丹記
孟亭記 咸通四年皮日休撰云先生襄陽人也說者曰王右丞筆先生于郢之亭先是亭之名取先生之名后易之以先生之姓云又江陵寄居李書夀嘉定庚午于郢州白云樓之倉側(cè)得斷石一塊上有六十五字乃唐率更體文理斷續(xù)不可復讀其間有孟先生三字終于波動岳陽城五字則知其為孟亭記今名尚存耳
風土考古記 教授石才儒作宋玉之宅有井龜鶴有池聊屈之山鹿湖之靈雨澤應焉髙僧之塔白乳之異兇渠懼焉以至新郢肇郢亭之名王維畫孟亭之像李昉【闕】五客之堂崔耿建大夫之祠皆昔人勝槩遺跡
均州碑記
漢中部碑
漢張來君碑
魏興太守碑 在豐利縣
隋韋氏神道 并磨滅
隋顯崇觀碑 隋大業(yè)五年為至尊皇后祝夀之所記銘存于州治后碑云大業(yè)五年乙巳今五百余年觀在鄖鄉(xiāng)縣西二百三十里
大唐威武公廟記 乾道三年翁洮撰山南東道觀察使趙凝立
唐延福寺碑 在鄖鄉(xiāng)縣干明寺上元元年王府功曹沈長卿撰后遭火焚碑湮毀興國中僧海清于坎陷中依堵墻整之如故
石橋記 在武當山防峯
舊魏興寺太守譚義德政碑 在鄖鄉(xiāng)縣一百五十里大唐延福寺浮屠記 咸寧五年創(chuàng)沈長卿纂文張元靚書
干明寺重刋經(jīng)藏記 上元三年建張士遜述黃通書新圖經(jīng) 教授段子游序
房州碑記
后唐刺史修廨斷碑 圖經(jīng)云自唐貞觀十年由竹山徙房陵廨宇其詳莫可考證近得斷碑數(shù)百字有特修廨署壯郡城之氣槩巧安池榭光衙府之威棱而逸其年月究其官稱乃后唐之刺郡者
唐述圣碑 在南門外五里田間唐廬陵王嗣圣元年遷房州神龍元年復辟故宮為龍光寺寺有述圣碑建中三年立今斷缺不全
干溪石壁間有篆書古字 見道隆游山記
房陵愍說 皇朝類苑云愍說者不知何人所撰偶一冊中錄之云熈寧丙辰襄州通衢一死婦人因其夫楊金配隸房陵旣死詣州陳請愿負夫骨歸故鄉(xiāng)遭時大疫遂斃于道嗚呼轅門之匹婦豈不知改從于人免凍餒以終余生乎飜能以義藏中惸然不憚數(shù)千里之逺負夫骨以歸此節(jié)婦義女之為反斃于道天乎福善助順之理信所以難忱也
光化軍碑記
漢元儒婁先生碑 集古錄云不著書撰人名氏碑以熹平中立在光化軍干德縣夀墓之側(cè)今在縣門下
晉南鄉(xiāng)太守整碑 集古錄云晉南鄉(xiāng)太守碑不著書撰人名氏碑云君諱整字孔修太宰安平王之孫太尉義陽王之子今在光化軍軍即襄州谷城縣之隂城鎮(zhèn)按晉志不列南鄉(xiāng)郡據(jù)此碑所載縣令名氏有武陵筑陽丹水隂成順陽折六縣此蓋南鄉(xiāng)郡所治也南陽南鄉(xiāng)人為之立此頌碑以泰始四年立今移光化軍又容齋隨筆亦嘗有云今石刻有晉南鄉(xiāng)太守司馬整碑其隂刻掾史以下姓名合三百五十人以晉史考之南鄉(xiāng)本南陽西界魏武平荊州始分為郡至晉泰始中所管八縣才二萬戶耳而掾史若是之多掾史旣然隸卒又可知矣民力安得不困哉
晉順陽王碑 在固王古城
廣州碑記
呉隠之貪泉詩 在州治防事東
貪泉碑 唐南海別駕陳元伯銘舊植于泉之側(cè)亭上今徙于廣平堂
廣州都督宋公遺愛碑 張說撰公諱璟
鄉(xiāng)軍堂記 栁子厚文
南海神廟碑 集古錄云唐韓愈撰陳諫書并篆額元和十二年孫戣重修南海神祠以十五年立此碑在廣州南海廟中圖經(jīng)云又有修廟碑修東西二廟碑
梁羅浮山銘 集古錄云梁肅宗撰蕭世真書大同元年立
廣州古塼 皇朝類苑云魏侍郎權初知廣州忽子城一角頽執(zhí)得一古磚磚面范四大字云委于鬼工蓋合而成魏也乃大筑子城未幾儂智髙冦廣其一城擊而摧獨子城堅完民逃于中獲生者甚眾
東莞縣五百羅漢閣記 蘇軾撰又有舍利塔銘詞并書
十賢賛 并后序蔣之竒撰
州學記 王十朋撰
南海志 郡守陳見序
南海文集 三十卷無編集人姓名
棗陽軍碑記
唐隨州?陽縣普照寺毗沙門神素像頌并序
骕骦橋石刻 三字在唐城鎮(zhèn)
韶州碑記
漢周府君記 府君后漢時為桂陽太守開瀧水有利于民當時立碑紀其績碑在樂昌縣西武溪上廟中郭蒼文碑尾云太和三年重修歐陽公集古錄凡三跋尾云此君漢書無之今碑石斷缺不著其名
靈地山碑 碑云開山和尚靈震于山頂開池
始興郡記 見東漢志注曲江縣下
唐張九皋碑 集古錄云蕭昕撰史仲方書長慶三年立
陸羽題名 在仙人石室中世傳鴻漸嘗至此
韶州重修東防壁記 干符元年刺史謝肇撰
新修虞舜廟碣文 唐嶺南東道節(jié)度推官謝楚撰長慶元年立
六祖賜諡碑 唐栁州刺史栁宗元撰元和十年立張文獻碑銘 唐嶺南節(jié)度經(jīng)畧使徐浩撰長慶三年立
張尚書碑銘 尚書諱仲方白居易撰
朝陽樓記 皇甫湜撰
余襄公神道碑 歐陽修撰
韶州修衙記 余靖撰
韶州溪石室記 余靖撰
韶石亭記 余靖撰
韶州涌泉亭記 余靖撰
韶州真水館記 余靖撰
九成臺銘 東坡
曹溪銘 蘇潁濵撰
濓溪祠堂記 張栻撰
州學濓溪祠堂記 朱熹撰
州學張公余公祠堂記 楊萬里撰
朱晦庵韶州學講堂西四齋銘 明倫堂曰天敘有典匪學弗明我作此堂大猷是經(jīng)匪忠曷勸匪學曷程請爾學子永觀厥成 崇德齋曰尊我德性希圣學兮玩心神明恱修慝兮 居仁齋曰勝巳之私復天理兮宅此廣居純不巳兮 廣業(yè)齋曰樂節(jié)禮樂道中庸兮克勤小物來膚公兮 居仁齋曰羞惡爾修勉擴充兮遵彼大路行無窮兮
六藝之一錄卷一百五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一百六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八十二
宋王象之輿地碑目
循州碑記
唐威惠紀功碑 有靈應録在本廟唐儀鳳中刻白鹿石刻 白鹿山唐開元二十三年二白鹿出見于此山因以為號時雷鄉(xiāng)縣令杜楚賓靳斯永記此石刻之文已后立于龍川縣治
張曲江遺筆 興寧縣學二字乃曲江公書模自愽羅有年矣
霍山記 國朝至和二年司法朱何作記云大略峰巒三百七十二如九佛跡峯志心樓峯仙殿前峯白牛塔峯大獨石峯皆峰之特秀者其靈勝如旃檀彌勒之像文殊印跡之所石臼搗藥之聲孚丘煉丹之灶靈跡之尤著廟塔有荅防靈龕寺
循陽志 翁韶序
連州碑記
梁廖沖飛升碑 刺史【缺】防立
劉禹錫?壁記 在郡治元和十一年立
連州燕喜亭記 韓昌黎
南雄州碑記
張九齡開大庾嶺記 在大庾嶺上
唐元杰開東嶺洞谷銘 唐詩紀事云元杰有【缺】陽果業(yè)寺開東嶺洞谷銘并序云
保昌志 教授曽恕序
唐修路銘 唐給事中蘇【缺】 撰
修大庾嶺奏 本朝廣南東路蔡抗奏
四并堂記并箴 太守潘俠新修推官蔡瑱記
道院記 太守李【缺】新修【缺】 彤記
封州碑記【闕】
英徳府碑記
衡州刺史蘭欽徳碑 在縣城梁天監(jiān)【缺】年立湘東王蕭繹文其文斷裂字跡磨滅莫考
南巖亭刻記于石壁 集古録云唐李蕃撰周夔又作到難一篇同刻李蕃書元和六年立在真陽縣真陽志云元和七年立唐李蕃文
果業(yè)寺開洞谷記 集古録云唐元杰撰元和十一年立
涵暉谷石壁上刻 唐元杰刻景徳三年郡守王仲達于石壁間得元杰所刻開洞谷銘及涵暉等字因建宣圣祠及置書院于谷中
唐人刻煮茗臺字 在涵暉谷
唐人刻石到難篇 周夔文在碧落洞
南偽漢盤御室記 在碧落洞干和七年鐘允章書碧落洞 楷書三字乃鄧克柔書隸書三字乃潘侍書浛充縣開元佛寺佛頂心經(jīng) 字畫遒勁似虞栁所書圖經(jīng) 無編集人姓名
肇慶府碑記
唐法華寺詩 大和八年集古録云右法華寺詩唐越州刺史李紳撰其后自序題云太和甲寅嵗游寺刻詩于壁詳自序所言似紳自書然以端州題名較之字體殊不類
唐李邕端州石室記 開元十五年集古録云端州石室記唐李邕撰不著書人名氏考其筆跡似張廷珪所書
李文饒題名 集古録云唐李徳裕題名字為八分稱丙辰嵗題者開成元年也在滁州并朗州刺史溫造長慶三年桃源宮題名端州司馬李紳長慶四年石室題名附造題名石鼎州坤題名
端州陞興慶軍詔 元符三年十月宋徽宗即位未改元詔曰維髙要之奧區(qū)乃南國之舊壤土風淳厚民物殷繁朕誕受多方紹承大統(tǒng)顧啟封于茲土實賜履于先朝茅土之榮是為基命節(jié)旄之重宜錫?名可賜端州為興慶軍
郭祥正游石室記 記云洞開其上則七山建斗司天之【缺】古其下則淵泉不流停碧一柸窺之則毛髪【缺】酌之則煩心灰四傍皆石乳【缺】龍中敞圓葢窈窕萬丈莫窮其崖
李習之題桄榔亭 李習之題名翺與監(jiān)察御史韋君詞皆自東京如嶺南約偕行翺居信安四十余日比及江西韋君亦前行矣上桄榔亭見韋紀姓名且有念吾之言
唐李邕石室記
唐盧鋌陳氏忠孝兩全記
余襄公梁寺丞墓表
嵩臺記 繆瑜撰 嵩臺集 繆瑜編
新州碑記
唐光府君清徳碑 在新興縣
竻竹城記 【缺】 以為城環(huán)袤一千二百八十丈胡寅為記見新昌集
龍山集 不知編集人姓名
新昌集 廖演集
南恩州碑記
瑞靈山古碑 見仙釋門 鼉山志 黃?序
恵州碑記
唐愽士佛跡記 有巨人跡在湯泉之東瀑布之西散
于巖石之上深者二寸許
瑞像記 五代偽劉時僧惠進作瑞像記立于中閣院殿側(cè)
圖經(jīng) 教授余嘉序 新圖經(jīng) 郡文學黃以寜序
潮州碑記
韓退之題名 集古録云唐韓愈元和四年題名在齊源并大顛壁記附
韓文公廟碑 東坡文
李公亭記 唐貞元三年立
金山石刻 金山有始開金城山及韓山祠記郡中題名并刋于石
招韓辭 陳文惠公為韓公祠為文以招之名曰招韓辭
古瀛集 三帙凡著述之闗于州者常侯緯命編為集潮州圖經(jīng) 郡守常緯序 新圖經(jīng) 教授陳宗序
徳慶府碑記
圖經(jīng) 李宗諤編
梅州碑記
州學記 滕侯元發(fā)守郡學生食不給民有爭公田二十年不決者侯曰學無糧而以良田飽頑民乎乃請為學田學者作新田詩以美之
三賢堂記 元符初元城劉先生以論事謫于梅至建中靖國初去徙于衡蓋在梅二年有竒立像于文公之側(cè)與程為三
續(xù)學記 南海屬郡潮為大潮之屬邑【缺】鄒為大五季偽劉陞其地曰敬州國初避諱以梅易敬周必大記
鼎剏貢院記 周必大記
靜江府碑記
桂林石瑞 唐太宗時桂州獻石瑞文上有字曰圣主大吉子孫立千嵗
韓云卿平蠻頌 九域志云唐李靖為嶺南安撫大使有平蠻頌碑韓云卿文李陽氷篆額
訾家洲亭石記 訾氏所居訾氏亭記栁宗元文隠山六峒記 唐韋宗卿
陽朔縣防壁記 唐呉武陵撰
全義縣復北門記 栁宗元撰
修堯舜二祠祭器碑 唐趙觀文撰
新開隠山記 呉武陵撰
隠山六峒詩賦敘碑 唐李渤撰
重修靈渠記 唐刺史魚孟威撰
唐衡岳道士李彌明詩刻 在唐帝祠
饗軍堂記 栁宗元
唐大厯磨崖 在舜祠
虞帝廟碑 唐陽氷李氏篆
桂頌 范成大所作也桂林以桂名顧弗植桂成大始收之賓植之正夏堂植已而去郡為之祠兾后之人勿剪伐事見賔州安城志
桂林志 鮑國序 桂林編 黃豈編劉褒序桂?!》妒颉 X外代答 周喜序
容州碑記
元刺史奏免科率狀 在郡齋
唐盧藏用碑 開元四年舊在景星寺今在報恩寺十洞記 呉元美
普寜志 司法梁日成
唐刺史題名序 郡守陶弼
王慶曽思元堂詩碑 見斷碑門
象州碑記
石羊山大字 石羊山在武仙縣上有六行大字隠約如草書四旁皆鮮路可達莫能辨其真土人相傳為仙人留題
象郡志 丁世英序
仙巖石刻 詳見景物上仙巖下
邕州碑記
天威經(jīng)新鑿海? 咸通九年凈海軍營書記裴釧撰唐銅柱銘 在左右江其刻云銅柱折交人滅
建武志 尹安中編樂公明序
太宗平蠻碑 余靖文
邕州馬退山茅亭記 栁子厚文
邕管雜記 長編雍熙二年上覽邕管雜記嘆其風俗乖異詔嶺南諸州民嫁娶喪葬衣服制度委所在長吏漸加戒厲俾遵條式
昭州碑記
唐明皇丹霄驛詩刻 驛前南面架危橋久欲登臨畏路遙今日偶然尋得到直從平地上丹霄此明皇丹霄驛詩也
南漢銅佛識 報恩光孝寺殿貯銅佛一軀趺坐蓮花中五代偽劉時所鑄髙一丈二尺濶六尺座髙七尺縱廣一丈巨梅圍五寸【缺】稱之金蘭寳障皆銅所范妙極精巧后有識云維大漢天寳四年
玉臼泉石刻 在昭平縣龍門峽上有龍門峽玉臼泉六大字
鄒道卿祠堂記 南軒文
五瘴説 梅摯作刻石在梅公亭云今觀瘴說謂仕有五瘴以急催暴斂為賦租之瘴良惡不白為獄訟之瘴昏晨酣宴為飲食之瘴侵牟民利為貨財之瘴盛陳姬妾為帷簿之瘴其意以為有一于此雖在朝罪有不可逭矧其瀕海之地【缺】嶺之區(qū)耶
得志軒記 鄒浩
張夢立字序 鄒浩 昭潭志 韋楫編
梧州碑記
元結(jié)氷井銘 井在州北一里唐大厯十三年容州經(jīng)略使元結(jié)過郡目曰氷井又為銘刻石泉上銘曰火山無火氷井無氷【缺】 甘寒可凝鑄金磨石篆刻此銘置之井上彰厥后生
呉武陵墓石刻 在桂芳橋上有石刻云咸通二年七月五日呉武陵之墓
蒼梧志 薛誠之編
蒼梧集 見集賢堂下無編集人姓名
藤州碑記【闕】
潯州碑記
南海干和白石秀林之記 干和二年嵗次乙酉奉敕鐫石玉皇儀像侍衛(wèi)九軀并修金箓齋慶讃記臣呉可一撰
余襄公學記 在慶厯中詳見修貢院記
潯江記 教授黃鐘序
白石洞陽明觀記 景祐二年立
陳坦然墓記 余襄公撰
龔州防壁記 潘陽石瑊撰
太守題名記 大觀二年郡守張浙文
貴州碑記
懐澤志 教授譚景光序
栁州碑記
栁州文宣王新修廟碑 栁子厚文
黃柑堂碑 在黃柑堂栁子厚所題詩刻今存
栁州山水記 栁子厚文
干明寺碑 栁子厚來刺是邦而建寺有碑
東亭記 大云寺碑 并栁子厚文碑見存
栁侯遺碑 學有夫子廟碑蓋子厚親筆久仆無聞淳熈已酉太守趙彥禮復得舊碑于學宮草莽間遂龕于郡治明秀堂
羅池廟碑 韓文公作集古録云長慶元年立
靈泉寺磨崖碑 王安中
重修學記 汪藻文
橫州碑記【闕】
融州碑記
唐平蠻刻 大觀元年
玉融志 楊昱
天下第一真仙之巖 張于湖書
賔州碑記
韋厥碑 賀誠洞去縣四十里葢韋厥所隠之洞也碑乃廖州刺史韋敬辨所造
葛仙巖三大字 在州西十五里葛仙巖
安城志 呉逺編
化州碑記
石亭碑 去城六七里因陵鐡冦平紀功刻于道左連山廖颙立嵗久碑已斷今郡守劉伋取石于雷陽重刋焉
唐羅州刺史馮士嵗并呉川郡夫人墓記 二碑陵水志 劉奕序
譙國夫人廟碑 有行狀刋于碑碣葢髙涼洗氏之女也
髙州碑記
誠敬夫人廟碑 石極古礲錯雖不平整而其光瑩然遇天日清明迫而視之可洞見人物往來影像其舊傳以此碑乃鑒石所制
圖經(jīng) 教授劉棠序
雷州碑記
伏波將軍廟碑 東坡文有兩伏波前伏波指路愽徳后伏波指馬援也
雷州新學記 嘉祐八年余襄公文
李丞相留題 余謫萬安行次雷陽適海南黎冦猖獗艱阻留寓天寧丈室累月聞官軍既敗賊即日戒行南渡次瓊筦不三日只奉徳音?恩聴還往返才十一日復天寜舊館建炎三年嵗次己酉李綱伯紀書
威武廟碑隂記 故翰林蘇公謫儋州既北歸作漢伏波將軍廟碑迨今逾三十年未克建立綱以罪謫居萬安遣子宗之攝祭黙禱于神異時倘得生還當書蘇公所作碑刻石廟中以答神貺時建炎三年李丞相綱文
雷州城記 胡銓文
南軒先生修學記 前記在乾道六年再記在淳熈四年
欽州碑記
烏雷廟記 自唐以來所有碑記今猶存廟在城外半里
州學記 南軒張栻撰
寜越郡志 慶元改元郡守林防序又僉判廖演序
亷州碑記
郁林州碑記
隠仙巖留題 在南流縣壁上有元和十四年來游字余不可攷
唐干符中碑 北戍灘在愽白縣西南一百里馬門灘之下唐咸通末安南都防髙駢既平蠻接詔歸闕自海路由合浦而上經(jīng)是灘險不可行又中伏巨石駢因留俸錢遺海門防遏使楊俊營治之至今舟楫通行人無艱阻干符中俊立碑以紀其事碑今存焉
郁林圖志 舊記李宗鄂序新志施坤序
宜州碑記【闕】
賀州碑記
龍母廟秦古碑 在蒼梧門外神乃秦人碑備述靈異蘇許公烈女碑 在廟中
廣陽島石刻 碧云巖在冨川縣一里巖洞邃深石壁絶髙處有石眼成三字曰廣陽島逺望分明近視如絮狀
幽州丹甑記 太和五年季郃撰
惠澤侯廟碑 在廟中
瓊州碑記
乘桴浮于海賦 建炎元年李丞相綱自澧移謫萬安軍已渡海至瓊而徳音聴還想必是渡海而作也
瓊州學記 朱晦翁作見晦翁集
瓊州志 義大初序
昌化軍碑記
六無帖 東坡謫儋州貽書江浙士友云食無肉出無友居無屋病無醫(yī)冬無炭夏無寒泉見瓊筐
峻靈王廟碑 東坡文
萬安軍碑記
瓊州華逺館題壁 李丞相綱以建炎二年自澧州移萬安軍十一月二十有五日南渡次瓊管后三日只奉徳音聴還以十二月五日北歸寓華逺館凡十日載惟自唐以來宰相有罪謫海上者多矣得生還者以一二數(shù)又皆積年始內(nèi)徙而今者往返曽不逾旬天恩寛大感極而繼之以泣云
吉陽軍碑記【闕】
福州碑記
閩遷新社記 集古録唐濮陽寧撰書為八分以大中十年立
懐道阇黎頌 集古録唐李邕撰并書碑以開元二十五年立
永福縣無名篆古號仙篆 集古録云在福州永??h觀音院后山下世俗傳以為仙篆人亦有道家之言譯之曰勤道守三一中有不死術亦莫知其是也今作三巖院
重興院碑 在蒜嶺西有石碑勒石馬泉三字
水際香積院記 院在水際里天成三年記刻石今存安國寺碑 長興元年閩王所立
李陽氷篆 在神光寺般若臺記刻于華嚴頂與新驛記縉云城隍記鏡水忘歸臺銘世俗爭寳之以為四絶云
上生院記 在州西南烏石山大中六年
西院大律師碑 在閩縣大乘愛同寺于頔書
羅漢堂記 在大乘愛同寺顔颙書
賈島章敬國師碑 在閩縣方山寺
懐一塔碑 皇甫政撰在閩縣圣泉院
開元中勅書 在連江縣光化寺
南澗天王石像記 貞元六年歐陽詹撰
毬場山亭記 元和八年馮審記
東山圣泉法華院記 大和四年劉軻記
懐安縣天王堂記 咸通六年何蟾記
大姥山記 干符六年髙林嵩撰
恩賜瑯琊郡王徳政碑 干寜三年王敓撰
重修忠懿王廟碑 天復元年錢昱撰
永??h髙葢名山院碑 干封嵗王蟾撰自開元勅書以下并在長樂集
新修神光寺碑 長樂集咸通五年李勲撰
雪峰寺無字碑 有客題詩云一片如云紫翠間風吹日炙蘚花斑莫言個里無文字正要當人著眼看
雪峯真覺大師碑 唐僖宗時黃滔撰
烏石宣威感應王廟碑銘用契丹年號 陳妃撰并序長樂志云防同十年封長樂志又云年號史闕東陽志義烏縣真如院碑呉越防同十年建洪邁隨筆載錢氏有年號三曰天寳寳大保正而無防同年號象之謹按通鑒晉天福三年嵗在戊戌契丹主耶律徳光即位改元防同至后漢天福十二年丁未整整十年葢是嵗福州陷于呉越錢氏是時錢氏不整年號只用中原正朔契丹入汴故用契丹年號二浙既同防同年號是年福州乃改屬呉越故福州亦用防同年號
薛老峰碑 在州西烏石山頂夾起三峯曰向陽峰咸通中侯官令薛逢創(chuàng)亭在其間仍倒書薛老峰三字
光祿堂碑 在侯官法祥寺有石巋然鐫光祿臺碑四字
甘棠院記 在州治錢氏有士曰錢昱為太守作記開寳七年
建善寺碑 在長溪縣建隆四年呉謹辭撰
太原灘留題 陳武休后序云永福太原灘有太原二字不知何代人書
天寳狀元防碑 夷堅志云福州福清縣石竹山乾道三年居民夜半聞山上有聲如震雷明旦山頂有大石方九丈飛落半腰間縣士季槐云山下舊有碑曰天寳石移狀元來期龍爪花紅狀元西東邑境有石名曰天寳是嵗永福人蕭國梁魁天下永福在福清西又三年興化鄭僑繼之正在福清之東
閩中名士録 寰宇記云自唐設科舉場此邦才子登科者甚眾黃璞纂而為録
閩中記 慶厯三年林世矩序
長樂志 梁克家編
建寜府碑記
唐貞觀中石刻 在湛盧山松溪縣二十里
分水嶺銘 在崇安縣鐫于巖石上
集公山石刻 在建陽縣北江先生側(cè)嘗聚徒讀書側(cè)與羣弟子相繼登第如葉祖洽游酢乃其尤顯者有山齋題名
勝果院記 天圣中章得象記
乘風堂記 北苑鳳凰山髙處有石鐫為碣字大尺許端勁有體慶厯戊子髙適記
甌粵銘 李綱序云惟甌粵之民好鬭相挺為亂及王師削平其徒盡殱議者謂甌俗生子僅留一二余悉溺之所殺幾何因果報應理固宜然二說雖殊實相表里原其不明君臣之義葢縁不篤父子之恩平居于父子之間無虎狼之仁則臨變故之際責其守節(jié)而不為亂豈可得哉于所厚者薄則無所不薄因果報應又不論也藥石之言明著勸戒
建安志 張叔春序
游先生祠堂詞 朱熹文
泉州碑記
唐暨克華州防壁記 趙煜記
席相新六曹都堂記 貞元十一年歐陽詹撰今謂之僉防
席相北樓記 唐貞元初歐陽詹撰
二公亭記 唐歐陽詹撰
桃林場記 大中十三年盛均撰
焉懿公壁記 元和二年馬摠撰
王氏刺史防壁記 保大五年黃滔撰
永春縣記 開寳二年立又有江公望多暇亭記刻于碑隂
惠安靈光院記 天圣八年蔡襄撰
萬安橋記 莆陽蔡襄記并書
髙士峰石篆 延福寺中有西峰即唐征君居處有石篆題曰髙士峯
栁公權書 晉江縣瑞峯院有閣榜曰贍部靈源之閣相傳栁公權書而鳥雀不敢集其上
清源集 卓命從事李方子輯為四十卷真徳秀序泉州刺史之數(shù) 蔣雝王詹事祠堂記本朝建隆改元至嘉祐刺史卓然可稱者端明蔡公一人自嘉祐六年至乾道刺史卓然可稱者【缺】學王公一人
泉州進士題名 鄭俠序
唐相李深之題名 呂夏卿同巖大廷者閱書北臺看唐相李深之題名慨然作詩云一篇諌論手曽開七字題名覆緑苔莫道元和最多士幾人曽訟左軍來清源集
泉山集 陳從易有泉山集二十卷事略
漳州碑記
唐王諷三平太師碑 唐沈懐逺碑 咸通二年晉亭碑 張登詩云瀟灑晉亭碑
陳元光威烈廟碑 唐垂拱二年
漳州登科記 元祐七年
清源集 乾道間郡守林孝澤編
五代僧楚熈糧料厯 蔡如松崚山南北二峯靈跡記幽巖山狀如伏五代僧楚熈居之有陳洪進月給糧料厯藏于巖中
汀州碑記
唐中丞伍公墓志 正明元年舍人張策撰
鄞江志 慶元戊午昭武李臯詮次林仲文序
鄞江集 林仲文序
六藝之一録卷一百六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一百七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八十三
宋王象之輿地碑目
南劍州碑記
仙書石 在劍浦縣之東蕭坑之前或指為仙書湆澹院留題 在劍浦妙峰閣上有蔡襄題字及李孝彥草書賈清詩曰溪聲灘外急草色雨中深客意自南北山光無古今
虎頭巖記 在將樂縣南山楊時為之記
鎮(zhèn)國廟中碑 見古跡門
寳華院記 在將樂縣南十五里有偽閩王氏鑄銅鐘銘
天王院留題 在沙縣壁間有唐韓偓題詩
延平志 廖挺編胡舜舉序
尤溪縣新學記 朱晦翁文
邵武軍碑記
王氏石銘 夷堅志云邵武人危氏者大觀二年其親于郡西塔院下路傍逾月雨過墳側(cè)隠然有痕掘之得銀酒杯二銅汞缶及鏡銘一又得埋銘石其文曰瑯琊王氏女江南熈載妻丙申閏七月在石城西諸器皆依古而制度精巧非世工可及
吏隠堂銘 葉儀鳳撰樵溪之水清潄玉樵嵐之山翠可掬溪水之湄山之足上有寒梅擁修竹
武陽志 髙光編葛隲序
樵川集 黃璋序
李丞相祠堂記 在軍學中朱晦翁文
興化軍碑記
石敢當碑 慶厯中張緯宰莆田再新縣治得一石銘其文曰石敢當鎮(zhèn)百鬼壓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張?zhí)拼髤撐迥昕h令鄭押字記今人家用碑石書曰石敢當三字鎮(zhèn)于門蓋此風之所流傳云
仙篆石 在莆田縣北十里陳崖山巨石坦平文跡縱橫若篆書方翥陳巖詩云蟲文鳥篆不可識如讀岣嶁神禹碑
石碑 在莆田縣南十里嶺上有石平闊數(shù)尺上有鳥跡書文不可曉
中峯庵記 曽開天臺庵記云南山廣化寺有庵百余區(qū)檐楹相摩軒檻層出如中峯瑞泉天臺號為絶景
成都府碑記
漢蜀太守何君造尊揵閣碑 容齋隨筆云在成都府其末云建武中元【缺】 年
漢王渙墓碑 在新都縣北五里渙字稚子東漢循吏也冢前有二石闕其一題漢故兗州刺史雒陽令王君稚子之闕其一題云漢先靈侍御史河內(nèi)縣令王君稚子之闕
漢文翁學生題名 集古録不著書人名氏文翁題可見者凡一百十二人碑在益州
漢文翁石柱記 集古録云漢隸不著書撰人名氏永初中火災被焚惟廟內(nèi)兩石闕存太守髙朕重立又于其東別筑周公禮殿碑以初平五年立在益州
殿柱記 先儒謂鐘防書非也鐘防是魏咸熙元年始入蜀距漢興平初?已七十一年不應追書也今在禮殿
東漢學殿嵗月記 系年録云紹興六年成都教授范仲殳奏疏言本府學殿建于東漢之初平漢人以大隸記其修筑嵗月刻于東楹至今九百四十三年盡天下棟宇之古無過于此者
髙宗皇帝御書大成殿榜 系年録云紹興六年上書大成殿榜賜成都府學
左存生題名 歐陽公集古録謂為晉宋間碑
晉益州刺史羅君碑 在碑隂
晉朱齡石刻宋髙祖檄譙縱文 在石室
館學廟堂碑 唐永徽元年賀公亮撰集古録謂不著書撰人名氏不同
州學廟堂頌 唐神龍二年史燾撰
唐平蠻碑 集古録云唐蕭晉用撰開元十九年刻石紀功在成都昭烈帝廟又容齋隨筆云成都有唐平蠻碑開元十九年南蠻為邊患明皇遣內(nèi)常侍髙守信為南道招慰處置使以討之防其九城此事新舊唐書及野史皆不載肅宗以魚朝恩為觀軍容處置使憲宗用吐突承瓘為招討使議者譏其以中人主兵柄不知明皇用守信有以啟之也
先主廟碑 貞元四年蘇端撰在昭烈帝廟中
韋臯寳國寺記 貞元中立
叚文昌元和中律師銘 共為一碑見在府學
蠶市記 韋南康文在葉陽縣寳律寺寺有南康像最得其真
武侯碑隂記 集古録云唐崔備撰元和二年武元衡刻及其僚屬題名于武侯廟碑隂
古柏行 長慶四年叚文昌文
重寫前益州五長史真記 李文饒撰云益州草堂寺列畫前長史一十四人代稱絶跡余嘗于數(shù)公子孫之家獲見圖畫乃知草堂繪事靡不造真者余以精舍甚古貌像將傾乃選其功徳尤盛者五人模于郡之防事
資福院記 集古録云唐李徳裕撰長慶二年立石諸葛武侯碑 在昭烈帝廟中元和四年裴度撰栁公綽書
總管大學碑 周益州刺史齊國公宇文憲頌徳碑也石室賛 唐維州刺史鄭藏林撰大厯十年殿中侍御史李樞篆
修文宣王廟碣 防昌五年裴坦撰
唐栁公權書金剛經(jīng) 在城嘉祐禪院
唐僧大辯修功徳碑 元和十五年立在文殊閣唐韋南康碑二 并在大慈寺 福殿中
石本九經(jīng) 在府學容齋隨筆云皆孟昶時所刻其書淵世民三字皆闕畫髙祖太宗之諱也
龍興寺碑 容齋隨筆云乃前蜀王氏時所立及唐諸帝名皆半闕云
髙駢筑城記 唐中和四年翰林王徽記在城中信相院
孟知祥修城記 后唐天成二年李旻記
唐明皇追諡孔子冊文 本朝太平興國五年府尹辛仲甫立石
十賢賛今存其七 姚崇賛冉伯牛宋璟賛冉有源乾曜賛閔子騫韋抗賛子貢陸余慶賛子路盧從愿賛子游裴璀賛子夏
觀政閣記 秦漢至唐領太守刺史節(jié)度使之職有政績可考而畫像存焉得二十八人者別圖于【缺】門而榜曰觀政呂大防觀政閣記成都志云畫像存者二十有八人李求文翁王遵張堪第五倫亷范種嵩李膺髙朕諸葛亮王濬髙儉陸象先蘇颋嚴武翟寜韋臯髙崇文武元衡叚文昌李徳裕楊嗣復杜琮魏驀牛叢夏侯孜髙駢陳敬瑄
文翁等畫像十賛 宋祁撰祠之內(nèi)圖文翁嚴君平鄭子真司馬相如?子云蜀中先賢凡九人及公之像而十
蘇文忠公留題 成都志云極樂院有蘇文忠公壁間留題至和丙申季春二十八日眉陽蘇軾與弟蘇轍來觀盧楞迦筆跡今存
成都古今前后記 眉山人孫汝聴修成都古今前后記六十卷見眉州江鄉(xiāng)志
趙清獻公成都記 見張有成光福寺記
成都志 袁說友序
重慶府碑記
蜀先主碑 在晉源縣西南二里唐房琯文
唐李伯藥碑 在江原縣之萬嵗寺文字殘缺
唐開元碑 唐天寳八年碑在晉源常清觀鮮于仲通文
唐開元皇帝送趙仙甫尊師歸蜀詩碑 見在新津縣寳真觀
唐樊知遷碑 在江原縣凈居寺唐顔師古文今額殘缺
翠圍山碑 在永康之翠圍寺文字殘缺
萬嵗寺碑 碑記具存見萬嵗寺注
善頌堂留題 見趙抃注
范公鎮(zhèn)留題 在太平院范公入蜀游岷山過此紀行于寺之閣云熙寜八年三月游青城四月趨峨眉俱過此與百世相見百朋百嘉侍行蜀郡【缺】公記
法天寺留題 見法天寺注
蜀州刺史防壁記 唐紀事詩云貞元十四年皇甫澈刺蜀州時賦四相詩序云蜀州刺史防壁記云居相位者前后四公謨明弼諧遷轉(zhuǎn)歴此顧己無取忝跡于斯景行遺美庶將來君子知圣朝之徳云爾
眉州碑記
漢刻黃龍甘露之碑 在鼓山之黃龍鎮(zhèn)
楊洪碑 漢犍為太守楊洪碑在鼓山縣北小板橋楊中云五十年前余洪字其他皆磨滅不可考究今三字亦無余矣
北平山碑 在鼓山縣之北平山大書北平山治之碑余不可讀碑隂書大唐上元二年道士施仕衡等數(shù)字
南康郡王紀功碑 唐貞元十三年建碑元在龍興寺乃皇太子誦書天圣五年移在州衙門外
唐眉州剏羅城記 唐大順三年盧極撰文
眉州新移彭山縣記 唐防昌五年樓旦撰文
唐丹棱縣龍鶴山成錬師植松碑 唐天寳元年嵗次庚寅建
城東貢院佛殿中唐碑及五代碑 城東寺殿宇建于唐時今為貢院中有古碑二堵
象耳山李白留題 夜來月下臥醒花影零亂滿人襟袖疑如濯魄于氷壺也李白書
杜子美兩川夔峽諸詩石刻 黃庭堅書詳見大雅堂下
夷獠誓碑 寰宇記云在洪雅縣市中
大池院題 去眉山縣一十里蘇文忠公嘗過之今柱上有手書自老翁井還偶憩治平丁未十二月七日子瞻凡十八字
州園十詠 紹興間邵傅
眉山古志 孫汝聴編
通義編 萬安國編
江郷志 張伯虞編劉光祖序
簡州碑記
后周宇文泰紀功碑 碑在本州界首云泰數(shù)遣都督入蜀一治石岡縣一治懐逺縣見簡州記
郡守壁記名氏 唐貞觀十三年見劉左史折栁筆記韋南康紀功之碑 在州治頒春亭側(cè)碑甚巨乃御制皇太子臣誦奉勅書
唐干符修城碑 在州之城隍廟
天光觀唐碑 觀在陽安縣東三十里有唐碑可讀者云太和初三洞道士王道賜因張文舉施地基剏建
羅漢院石刻 在陽安縣有僧繼暉斬木開基而崖石呈露見石鐫羅漢等像有碑曰唐興元元年禪師道明鐫刻 以為禪宮
靈巖院石刻 在平泉縣西南二十五里院中石刻字乃元和長慶間
周文王廟碑 在陽安縣西北七十五里即后周髙祖文帝之廟舊碑題額云大周【缺】 碑元年嵗次丁丑造元年即后周閔帝之初元也今刻石猶存焉
北巖院碑 院有唐碑其嵗月乃大厯時重修云圣居院碑 唐中和年建
嘉定府碑記
漢楊仲暢墓碑 墓在夾江縣東十里墓前兩石闕其左有書故益州太守楊府君諱徳字仲暢墓道十六字
漢和帝時開道碑 在夾江縣西蜀郡青衣越嶲道界中有永和七年永和八年等字
漢靈帝時張道陵碑 在洪雅縣易俗鄉(xiāng)上有嘉平二年三月三日等字
沐州古碑 唐垂拱三年玉津令馬元慶等殺馬口夷賊紀功今存
李徳裕石闕 舊市鎮(zhèn)有之灘曰墨崖其上有唐李徳裕領重兵過此凡九字
孝女碑 在犍為清溪口楊洪山下東漢永建中孝女叔先雄以父泥和墜湍水尸喪不歸雄于父溺處自投水死后五日與父尸相持浮江上郡表言為雄立碑國朝元祐中重立
都安王廟碑 碑載隋開皇九年置青衣縣后周保定二年置青州宣州二年始為嘉州
靈鷲山碑 唐貞元中僧干光為其師道真【缺】 宗彛撰碑而碑刻于長慶中
韋南康大像碑 在凌云寺大像之左
郭璞移水記 記謂世主播遷戎羯亂華于是優(yōu)游笑傲放意山水間仍于嘉州城東百歩烏尤山鑿書巖而蘇子由詩亦指其注爾雅于此史謂無入蜀之文謹按移水記有嘉州二字則非璞之手筆恐后人之附防耳葢嘉州之名始于后周而自周以前止曰漢嘉郡曰龍游縣耳安得有所謂嘉州哉或者后人追書則未可知耳當攷
張無盡沐川寨記 其略云南蠻東北接境常挾吐蕃以為中國患葢其路一出大渡河一出沐川源一出馬湖江等其狹邪之徑曰榮涇曰入面菁曰黒水曰頼因曰龍水曰隂川而沐川之路常為嘯集之地
申孝友西南防要 孝友論唐自開元之際始為南詔之憂葢六臺詔而南詔最強連吐蕃而蜀患乃酷降及太和之際李徳裕作籌邊樓南詔頗有所憚而蜀賴之以安今西南諸蕃自祖宗以來以迄于今阻隔大蕃之要道實為蜀郡之藩籬自致云吐之三蕃不復疥疽于中國今邊夷近屬雖眾且微然而勢合則強力分則弱必離其黨使不得親分其勢使不得不弱斯可矣
嘉定志 郭公益編 續(xù)志 林潔己編
嘉定許 岑參編
雅州碑記
漢巴郡太守治道記 其碑在榮經(jīng)縣西三十里建武中元二年立
羊竇道碑 在巖道縣東三十里漢【缺】初六年碑也漢故檢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 建安十年三月上旬造
髙孝廉墓碑 在巖道縣東二十里按其碑年月乃漢建安十四年髙君兄弟皆孝亷有二大闕其一曰故益州太守武隂令上計吏舉孝防諸部從事髙頣字貫方其一曰漢故益州太守隂平都尉武陽令北府丞舉孝防髙君實字貫光又一大碑其首云故益州太守髙君之碑
蜀邛崍闗開路記 天寳六年章仇兼瓊記
龍興寺碑 在州城外有唐咸通四年再建龍興寺碑呉行魯撰又有二蘇先生之墨跡亦在本寺
平羌江防橋碑 在巖道縣平羌橋有唐咸通十年上官璞所撰碑字亦隸體今在江瀆廟
兩面碑 在廬山縣南五里與府君碑甚近碑面與背皆有篆文嵗久訛闕不可讀或辨其文曰廬山縣碑
尊徤閣記 建武中元二年其碑在榮經(jīng)縣西三十里景峈懸崖間巽巖李燾有跋以辨正年譜且言按后漢紀建武二十三年為夏四月改曰中元無建武字又按祭祀志改建武二十三年為建武中元元年以此知記與志合而紀失建武之二字矣
李白月下帖 在郡治
魯直木蘭歌帖 在郡治
魯直梁父吟帖 在郡治
楊凝式詩帖 在郡治
雅安志 李嗣文序
威州碑記
鼓角樓記 唐維州軍事判官髙測文干符五年十月十五日維州刺史李光置
天寳寺碑 唐咸通六年建軍事判官陶師文
伏波廟碑 唐咸通八年左武衛(wèi)兵曹參軍崔逺文
茂州碑記
唐回車院碑 唐刺史葢巨源撰大中十三年立唐刺史題梁 黃唐梁記有寳厯元年刺史竇季余大中十三年刺史劉成師咸通三年刺史葢巨源題
張延賞修城記 按董守兩路記載唐大厯十四年吐蕃大下火焚郊館興元元年張延賞重修其后別駕大夫修建滅 堡壁雉堞
茂州治平寺碑 寺舊在城外縁叛羌董阿丹焚元豐初移入城
滋茂池善應廟碑 無盡居士張商英文其神或?姓呉或?姓郭頗有異同
西山記 紹圣中茂州曹奮所作
更生閣記 政和丁酉倅?跨鼇先生李新目擊靜州之變記載其事甚詳
圖經(jīng) 郡守史憲序
隆州碑記
漢黃龍甘露之碑 在籍縣江口上鋭下方其狀如鐘大書漢黃龍甘露之碑七字余不可讀其可識者郡臣將軍位號葢為龍紀也
艷陽洞石碑 在洞之顛書曰艷陽仙洞四字字體兼篆不知何代書旁有欵識嵗久磨滅東南貴人見此碑本寳而藏之以為真漢也
唐金剛經(jīng)碑 在佛龕山磨崖唐貞觀中率更令歐陽詢書
道超和尚精徳碑 在古城山平等寺天寳四年薛兼金撰
開國王碑 在唱車山貞元元年桂平令王覺記張?zhí)鞄熿`廟碑 元和十五年知陵州李正卿撰貴平縣牟尚書墓記 唐同光五年陳貴民領州事文宣王廟碑 在貴平縣縣學長慶五年刺史李正卿撰尹太階書
龍興寺大藏經(jīng)碑 見在報恩寺開成四年呉商撰篆字心經(jīng)碑 在小大悲閣咸通七年仇溥撰并書修大悲堂記 在小大悲閣景福元年僧承徽記黃帝書隂符記 在至道觀咸通十五年 沖書古大悲堂碑 在報恩寺干符三年周宋莒撰
超覺寺記 明二年刺史蕭記
龍華院山門路記 在籍縣天復七年立今為觀音院唐節(jié)度使楊公墓碑 隆州井研縣道旁有石刻云唐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御史中丞上柱國節(jié)度使楊公墓其旁多楊姓乃其子孫也
靈泉院碑 在本寺后唐同光三年立
僧曉微碑 在寳林院西蜀明徳元年立又有顯教大師碑廣政四年立
鐡騎將軍碑 在歸安鎮(zhèn)偽蜀廣政二年立
寳峰院記 在貴平縣西北四十里院內(nèi)有王羲之記王氏廬墓銘
飛泉山碑 其碑有二并在仁夀縣東飛泉山
飛泉山院碑 唐神龍元年立在超覺寺
玉堂硯銘 文與可將赴陵州孫洙巨源以玉堂大硯贈之文同屬蘇子瞻為之銘陵州在髙山上難得水
蔡君謨法帖 東坡多心經(jīng)
文與可書千字文 并在州治
永康軍碑記
漢石刻治道記 距紫屏三里許道旁有漢石刻二皆治道記也其一曰建平五年者孝哀時刻也其一曰永平元年者孝明時石刻也在范公平磨崖之西
鬼界古碑 在鬼域山下昔天師驅(qū)鬼于絶域有鬼界古碑字畫磨滅不知何代矣
天師戒鬼筆述 在大龍橋側(cè)深一十三丈闊三十丈晉防 在郡西鉢兒泉因墾地得一塼上有晉太康年號
隋薛道衡磨崖碑 在玉女洞后有磨崖碑云刺史薛道衡撰或又云薛曽
唐貞觀十三年韋作觀魚記 在軍城五里北山朝天寺
唐崇徳廟記 唐李徳裕鎮(zhèn)蜀時建崇徳廟命叚全暐為記
唐元和十四年寳幢院記 在青城海晏寺
唐僖宗中和年改海晏寺記 在本寺
唐觀音院記 在青城縣東南九里有唐干符二年記青城山碑 在常道觀軒轅石龕之下隋大業(yè)七年立太常愽士隂道
?宗真容碑 在六時巖下
修丈人殿祝文碣 進士任璠文在丈人觀殿上置丈人觀碑 徐大亨文在丈人觀三門下
紀符瑞碣 甘遺榮八分書在丈人觀三門之右修諸觀功徳記 鄭敖書在丈人觀大殿之右
延慶觀移觀手詔碑 在延慶觀后絶峯之上石龕中開元十二年立
唐呉行魯碑 在鬭雞臺有古碑尚存但字畫磨滅葢唐大中十一年治彭州時長史呉行魯所建碑也
玉壘闗碑 唐大中十年白敏中帥蜀日建闗旁有大碑即幕府陳可度頌功徳之碑
獠澤水石記 路次石門崖壁鐫呉行魯大中奉使巡邊行見獠澤水石記
唐人徐浩書金剛經(jīng) 道江天宮院有唐人徐浩書金剛經(jīng)全帙今刻之石
杜光庭重修沖妙觀記 在青城縣一里沖妙觀韓擇木八分書 延慶觀靈寳真人五符幢下其下記銘乃開元十二年立
蜀嘉王宗夀墨跡 偽蜀王建宗子嘉王宗夀與能仁院僧卯往來書札二十余簡存于院墨跡宛然如新
迎祥寺鐘樓刻字 在導江縣北迎祥寺鐘樓刻字內(nèi)有【缺】 不記年月觀其首有節(jié)度押衙字即為唐末五代間刻也寺有老泉為記東坡所書碑刻俱存
青城山甲記 唐杜光庭編
青城山乙記 范仲立編
永康志 教授張増編
石泉軍碑記【闕】
瀘州碑記
蕭齊碑 在丁公崖磨滅難考
唐髙宗安樂山取丹經(jīng)詔碑 在安樂山
唐髙宗賜進經(jīng)道士詔碑 在安樂山
劉真人藏經(jīng)碑 在安樂山
唐真如寺碑 在州北真如寺
唐蘇公甘泉碑 在干州南門有唐乾元中都督蘇元開井記
黃太史砥柱銘碑 在髙寺
大像記醉僧圖詩 黃太史三碑并在開福寺
尹吉甫祠堂記 許元為之記曰父老相傳周尹吉甫實生此地見于圖經(jīng)舊矣陳帥損之作清穆堂以祠之嘗觀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江陽異聞與華陽國志頗類其載?雄琴清英敘伯竒流放并子安之操附之江陽?雄蜀人也其說必有據(jù)
吏隠閣記 治平四年鄧太師綰作邑于瀘川作吏隠閣曰瀘之合江邑居之南輔清漢而上六七里曰安樂山世?隋開皇劉珍 先生登真之地杜光庭為之?李淑為之記開皇所置三觀其一尚在乃命道士作劉真人祠堂因名其閣曰吏隠閣
鏡硯銘 黃太史銘曰瀘川之桂林有石黟黒瀘川之人不能有而富義有之以為硯則宜筆而受墨唐安有任君從簡之硯面為鏡而背三足形駭天下若山林不若而不得訪諸禹也
瀘州平夷記 熙寜中范百祿撰今在江安縣之偶住亭
劉真人傳 杜光庭撰
合江縣安樂山騰清三觀記 皇祐己丑李淑撰江陽志 教授李濬撰
江陽譜 永嘉曹叔逺編集
潼川府碑記
晉云南太守叚宗仲徳政碑 宗仲有徳政墓在通泉縣碑在墓下
唐防圣寺鐘銘 唐龍紀二年節(jié)度使顧彥暉鑄有銘甘泉寺誓犀碑 李雍書
李義府碑 寰宇記在永泰縣北
馬元直開元中誥 圖經(jīng)元直在唐為余州刺史家有開元中誥
陳拾遺與趙彥昭郭元振題壁 圖經(jīng)載杜甫題陳拾遺詩跋
唐薛稷書慧普寺 薛道衡之孫魏鄭公之甥也以書名天下慧普寺三字方三尺筆畫雄健在邇?nèi)獕奘ニ戮酃盘?br /> 梓州官僚磨崖賛 唐武后時司法參軍楊炯作在北崖字十六七磨滅不可讀
游仙觀老君碑田真人殿記 在中江縣集虛觀蜀廣政六年碑
王勃庾信防圣寺碑 在城北防圣寺